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方案

篇1

一、引言

当今,城市主导着世界,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提升城市知名度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扩大影响力、促进经济增长。秦皇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自然资源,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

根据统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全部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未能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城市知名度也相对较低,发展较慢。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为秦皇岛实现跨越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如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随着对世界遗产认识的深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并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目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开发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概念、经济、价值、旅游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本地区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经济,惠及民众生活,树立民族灵魂。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可以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推进城市文化发展;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秦皇岛市于2006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承担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和联络交流,通过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传承地域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推广情况

目前,秦皇岛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项,入选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26项。确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16名,市级32名。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人民世代积存的文化财富和智慧结晶,是秦皇岛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是延续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桥梁,更是民族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秦皇岛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举办了一批有文化品位、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投资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推出了优秀作品弘扬非物质文化,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作用

抚宁姜艳华的剪纸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嘉宾;屡获国家殊荣的昌黎地秧歌经典剧目《跑驴》、《扑蝶》以及昌黎皮影等节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亮相;第十一届亚帆赛开幕式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火炬传递起跑、结束仪式上,昌黎地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内外嘉宾大开眼界;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青龙猴打棒等表演项目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倍受欢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秦皇岛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扩大了秦皇岛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断探索新的推广手段能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面向国际推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秦皇岛,了解秦皇岛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

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知名度的策略

(一)找准存在的问题,加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以来,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关注,在推广传承保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集中表现在:城市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了解,认识不到其独特的价值;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缺乏科学的规划;缺少专业研究人员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等。我们要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科学解决。

1、加强多渠道宣传,内推外联营造良好氛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展演、比赛、艺术节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

2、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职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保护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分级,合理开发。

3、设立专项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资源普查、濒危项目抢救和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等,以此鼓励更多人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与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优秀传承人与专业研究人才,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壮大传承力量。

(二)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

与旅游业相结合,是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和上海世博会上让国内外嘉宾大开了眼界,已相继走进北京和香港等国内大城市,正努力迈出国门,向世界宣传秦皇岛,对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皇岛要借助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的名气、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探索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三)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推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一、文艺精品创作实现新突破

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抓好以“三

枝花”为主的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县域文化品牌,并通过文化交流展现县域文化的风采。年内,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20余次,荣获重要奖项14个。

二、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在组织重大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文艺人才等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年内,送戏下乡200余场,送文艺下乡60余场。深入机关、厂企、学校和农村辅导200余人次,辅导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

三、全民健身运动日趋活跃

老人节庆祝活动,进行了13项文体表演。年内的全民健身活动次数之多、项目之丰富、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近年来唯一的,许多活动都是首届,充分体现了“健康滦南、幸福人民”的主题。年内,市人大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唐山市全民健身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市局确定的示范单位,我局按市局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各类人员体育锻炼状况调查,工作经验被市局在全市推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得到国家及省、市的充分肯定。1月份,我县乐亭大鼓、评剧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月份,滦南民间剪纸艺术、靳派乐亭大鼓艺术、滦南旱船和滦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按照县委办、政府办下发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具体要求,精心部署,层层抓落实。全年召开普查动员会、信息交流会、工作座谈会等各类会议8次;下乡督导、检查、辅导30多次,下发《普查情况交流》信息12期。全县17个镇普查领导小组逐村逐项逐人进行走访,已收集到大量文字及图像材料,查到了很多宝贵的遗产项目,完成了总字数达50余万字的《滦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这是我县建县以来首次全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涉及地域广、规模大、普查内容多(共十六大项,二百余小项)、历时时间长。在6月3日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市文化局白局长对我县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工作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作为典型在全市推广。8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省文化厅、市文化局验收后,初步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五、基础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2、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们积极申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省市下拨的健身工程46个,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省下拨的县城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已到位,在县城文体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23件。为配合健康滦南、幸福人民行动,我们在全市县(市)区中率先在部分主要干道、宾馆、公园、广场及主要健身场所设置了体育锻炼提示牌和体育运动量标识。

3、30个村新农村书屋工程全部落实。该工程总投资60万元,涉及我县项目村30个,目前图书已发放到各项目村。每个书屋配备图书2000余册、音像制品百余种,确实为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

篇3

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栾虹介绍,江苏省将在2015年申报最后一批“非遗”项目,而扬州市最后一批“非遗”项目,将在明后两年之内完成。今后,将不再成批申报“非遗”项目。如果在普查过程中发现较好的项目,将采取个体申报的方式。

栾虹说,不再申报“非遗”,并不代表“非遗”工作将停止,而是将重点从申报转为保护,各市都要拟定出保护方案。此外,在之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重工艺,轻文艺,今后也将对文艺类“非遗”进行一定的倾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成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周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22日在京成立,我国将通过此中心积极推动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亚太中心将坚持“立足中国、服务亚太、面向世界”的工作原则,以“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国际性”为指导原则,致力于宣传和推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高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参与程度,通过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会员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开展亚太地区多边合作。

目前,亚太中心已初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将与相关机构和地方商建培训、研究、交流、传习基地,宣传制作中心,“非遗”频道(节目),“非遗”基金。今后,亚太中心将在亚太地区选定几家专业机构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并继续与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其曼谷办事处、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及其它二类中心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他们成为亚太中心开展培训工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心2011-2015中期规划以及亚太地区“非遗”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中心于2012年正式开展国际培训活动,通过运用教科文组织精心编制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亚太地区培养一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据了解,鉴于中国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心还将开设针对媒体新闻记者的“非遗”保护宣传交流班,确保公约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表述,增强媒体对“非遗”报道的专业性。

在成立仪式后的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管委会主席王文章宣布对亚太非遗中心主任杨治任命并颁发任命书;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心中期发展规划、2012年工作计划和预算等相关内容。

36项: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12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工作,积极履行加入《公约》的义务,注重学习、借鉴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国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加强联合保护;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我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前不久,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由文化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河北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

篇4

关键词:学生;汉绣;旅游

湖北是全国的教育大省,高校及学生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学生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汉绣是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研究对象,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如何利用高校的学生资源在湖北城市旅游中更好的推广汉绣文化增进经济效益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发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本土文化的推广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汉绣一直是刺绣工艺中的研究重点。汉绣的内容与形式在传统民俗艺术中独具魅力,也影响着刺绣作为艺术品和商品的文化价值及商业经济价值的推广作用。在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中,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开设有图案及刺绣课系,专题性讲座,学习和研究刺绣的民间研究所和大量关于刺绣的文化书籍等等。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学生资源与汉绣文化相结合到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从而更好的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同时推广汉绣文化的传播。通过对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旅游活动中学生资源的优势特点,找出学生对于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推广方式,进而刺激旅游消费,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经济促做坚实的基础并不局限于对汉绣本身的研究意义。

合理运用学生资源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传承和保护传统刺绣及汉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一直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热点项目,作为全国最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湖北武汉可以将这一原生的传统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张名片,进而向全国乃至世界介绍和推广自己。例如,汉绣传承人任本荣本身也在做汉绣产品在商业经济中的推广。当然,本项目的研究最后实现的是汉绣元素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具体的推广范畴及方案从而使汉绣为城市旅游经济的增长和开拓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活跃度和导向能力统计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学生自身的消费能力较低,但参与旅游活动的频率高、数量大,同时学生对文化传播具有相应热情。因此,在对于本土汉绣文化在湖北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推广研究学生资源将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因素。而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第二届国际时装周暨首届服装博览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汉绣作品与来自葡萄牙、英国、芬兰、瑞士等国知名设计师品牌作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在武汉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以汉绣元素为推广的消费品如服饰酒店用品,文化交通场所的各类指示性工具,旅游公益性的小艺术赠品等等都已经涉及到汉绣图案的运用和设计并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在戏剧服饰和现今潮流时尚民俗服饰中仍有汉绣的踪影,许多传统的挂饰秀囊绣品等汉绣元素仍发散着魅力。

篇5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公共图书馆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意义重大。建立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业务工作的重点方向。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122-0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启动实施了旨在全面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由以往的项目性保护,开始走向全国整体性、体统性的保护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各个省区都已经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并加大力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全面普查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

可以这样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科学创新之源,是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工作尚属于起步阶段。建立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成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业务工作的方向之一。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2.1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地方文献反映了地方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文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情况,为人们研究和探索当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信息库,对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项目和范围,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当地公共图书馆目前急需充实的内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地方文献,是国家文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本地区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进行征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建成各种专题数据库,与国家图书馆数字化文献形成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向全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当地,让本地区走向世界。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传承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以河南省为例,截至2009年10月31日,河南各地共投入经费近1600万元,直接投入普查人员达16万人,普查各类线索180万余条,基本立项22万余个。共整理文字资料30204万字、照片10万余张、录音3800余小时、录像4300小时,收集实物数万件。

以偃师为例,偃师素有“七朝古都”的美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沫民初,唱腔流畅、明快,是河南四大曲种之一。偃师的河洛大鼓已入选了首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偃师申报的“偃师银条的栽培与烹饪”、“宋氏通背拳”、“薛氏石刻”、“黄大王传说”,均列入洛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偃师市图书馆将申报文本作为地方文献放在偃师文化资源共享支中心的网站上广泛宣传,从而进一步激起民间力量积极了解和参与、传承和延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截至目前,偃师挖掘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56个。申报成为国家级的1个,省级3个,洛阳市级的10个。去年偃师又申报了6个省级项目,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验收。

针对当地丰富而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公共图书馆能够把那些经过抢救、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永久的保存下来,并通过数字资源推广出去被更多的人利用,不仅是一种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延续,也是我们对民族、对国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3 文化共享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多种优势条件

3.1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建设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遍及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点,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675个,群众艺术馆390个,文化馆 2907个,文化站42024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2171个,图书室59312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网络。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这些现有文化设施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给社会大众利用。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中实施,文化部把县级支中心设在图书馆,并通过中央、省、县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共投资68万元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现代化标准建设。县支中心由中控室(机房)、数字加工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演播室组成。县支中心应用目的是:以满足共享工程应用和图书馆业务自动化为目标,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平台。县支中心功能是:重点强调数字资源的整合、管理与服务功能。

3.2 现代化技术的支持

在县支中心建设中,计算机技术、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服务器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数字化加工技术、文本和超文本的编辑制作技术、多媒体的制作技术等,都得到较为全面地运用,支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这些现代化技术,才能胜任支中心的各种业务工作。而这些技术要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所必备的。

3.3 网络环境

县支中心是以网络交换机为核心,部门级服务器为支撑,磁盘阵列为数字资源存储介质的星形网络结构局域网。主要由中心机房、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业务部门等部分组成。

3.4 资源保证

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具有对本地区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合、的职能。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县图书馆是领导成员单位之一。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既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的实施者,又是当地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网点。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图书馆和它们的分工是这样的: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收集,然后汇总到县支中心,县支中心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归类、加工、整合,县文化馆再根据整理出的结果,向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因此可以说,县图书馆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库”。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构架

4.1 数据库的类型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结果,产生的文献类型主要是一些图片、音频、视频和项目申报说明文字。为了全面反映这一主题内容和方便向上申报,我们在建库时,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定型为包含图片、音频、视频和文本的全文多媒体数据库。

4.2 县级公共图书馆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的因素

4.2.1县图书馆服务器和网络的配置

目前县图书馆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2003企业版,它是目前微软推出的使用最广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高性能服务器,并且可以群集服务器,以便处理更大的负荷。因此在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BDMS)时,最好采用微软自己开发的产品。建议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5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的全面商业智能和分析能力及其高可用(如故障转移群集),使它可以处理大多数关键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负荷。支持超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联机事务处理(OLTP)、高度复杂的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系统和网站所需的性能水平。

4.2.2 用户访问时要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基于县图书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的配置环境,建议采用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用户的界面都统一在浏览器上,浏览器易于使用、界面友好,不须再学习使用其他的软件,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用户的使用问题。在Windows Server 2003企业版的操作系统环境下,安装IIS6.0,采用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WEB数据库技术,可以说是比较好的B/W/D方案解决。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海量的信息资料,对保存和再现的具体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它的完成和趋于完善,必将为后人留下巨大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孙海英,王宇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9(9).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Z].2005.

[3] 易星.论公安院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论坛,2009(8).

[4] 李东杰.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篇6

关键词: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延续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城市的记忆保存需求增加,城市历史的延续所体现出的社会文明发展脉络越来越受重视。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很多历史城市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很多历史建筑都以各种理由被拆除,而规模成片的完整历史街区愈加难以寻觅。因此,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街区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建设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项。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相关概念解析

1.1 历史街区的基本概念

我国在1986年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时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我们从总体上可以明确地认为:历史街区,一是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二是其风貌、特色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保有性和原真性。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2、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内容广泛,但是就历史街区来说,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与历史街区相关联的历史信息

历史街区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历史记录的真实载体。与历史街区相关联

的历史信息一方面包括历史环境所经历的某些特殊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如天安门广场

记录了自近代以来我国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

记录了革命志十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另一方面包括它们所记载的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文化发展进程,包括定居、社会状况、技术水平、价值观念等。

2.2 体现行为文化的地方文化传统

地方文化传统如地方风俗、传统工艺、土特产品等文化内容,同样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特色。地方风俗是生活传统的展现,特别是岁时节令和游艺竟技的风俗,可以将人们从现代文明社会拉回到历史的记忆之中。

2.3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原住居民

历史街区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区活力的体现,这种特有的生活风情也是历史街区与众不同的风景。

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的精神要求,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居民的文化载体。

2.4 文化空间

历史街区中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广场、传统商业街市、居住小巷等物质空间和实体。城隍庙广场为传统庙会、民间绝活、民俗展示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传统的商业街市是民俗商业交易发生的场所;居住小巷是街区生活风情展示的空间,这些都是历史街区中最频繁使用、独特的文化空间。

3、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地得到了改进。

3.1 乌镇的保护

乌镇的保护与更新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方式。这种保护模式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赞扬,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带来了丰富的商机和发展潜力。“修旧如旧”的保护方法决定了不可能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主要是对其内部一些不适应保护或旅游需求的一些建筑进行了拆迁,对大部分的建筑还是以修缮为主。

但是乌镇的保护也在面临着自己的尴尬,为了保护古镇的原有外部风貌,生活于此的居民一直充当着历史的“演员”,他们的生活条件需要改善,古镇破墙开店后,安宁、纯朴的江南小镇变成了喧闹的嘈杂的小商品市场,原住居民反而没有经商的权利,居民在此地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最后的受益者只是承包管理的开发商。

3.2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地区的东北角,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段,也是危旧房较为集中的街区,占地面积8.2公顷。该项目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1987年正式开始实施,己完成一期和二期。菊儿胡同的住宅改造方案,是对北京历史街区改造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在顺应城市肌理、寻找新的合院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3.3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

宽窄巷子是成都三大历史街区之一。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拥有满族人在成都聚居的独特历史背景, 并因此形成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和建筑风貌。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将不再具备居住的功能, 这就意味着原先居住在此的将近九百户居民将全部搬迁, 离开他们几代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由于早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居住习惯, 且宽、窄巷子地处成都市中心地段, 生活相当便利,所以绝大多数居民并不愿意搬迁。

保护老街古巷, 不能不考虑那里积淀下来的人文内涵, 要尽可能的保存一些那里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 使民众生活在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让群众体会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4、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的延续方式

4.1 鼓励部分居民回迁, 恢复传统文化载体

原住居民是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 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宽窄巷子的原住居民迁回, 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源头。居民回迁后通过经济支持的方法, 鼓励他们发展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4.2 营造有生活气息的场所空间

传统的生活形态和方式、邻里关系是历史街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应是将非物质文化融入其中,包含丰富的生活百态的、更具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利用历史地段内的部分弃置地或在传统标志性构筑物如古井、名木周围新增绿地及休憩广场用地,可作为传统空间的延续及人们对空间尺度的一种反映,有助于历史地段价值的提升。

4.3 产业发展立足于传统生活

历史街区适度进行商业开发有利于其文化价值的推广, 并为长期保护提供后续资金。但开发应有限制的进入历史街区, 即控制商业开发范围和开发内容。在范围上,传统风貌核心区应严格控制商业比重, 尽量不设或少设商业;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接处则可适当增加商业比重。在内容上, 商业开发应在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发展, 而不能用外来文化去替代。

4.4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景观营造相结合

已消失的、无法通过继承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 采用静态景观保护的方式, 让后人了解历史。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物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原来的“大杂院”景象随之消失, 但它仍然代表了宽窄巷子发展的历史;通过图像与立体雕塑的结合, 形成“影像景观”, 呈现宽窄巷子过去的生活场景。

5、结语

历史街区是文化遗产中物质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街区的各组成要素并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他们组合所构成的空间环境却能够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和风貌特征,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历史环境的不同特色和价值。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才是文化遗产的完整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春蓉.历史街区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冲突[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

[2] 李t.论古民居保护中的败笔与人文关怀的流失[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

篇7

关键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学;文化自觉;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于2007年6月9日正式批准泉州、厦门、漳州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汉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将更好地优化生态环境,对闽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它充分展示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是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泉州市作为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文化底蕴丰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99处,有11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的民间音乐已有12项目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泉州南音、泉州北管、泉州什音、泉州笼吹、德化山歌、德化三通鼓、晋江深沪褒歌、南安道教音乐、永春闹厅、泉州大鼓吹、泉港打正鼓、泉港文管。其中南音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泉州在抢救和保护泉州民间音乐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的文化生态现状仍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民间音乐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重点并不是物质层面(乐器、道具、具体的表演载体等)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其生态保护对象所指是民间音乐的发明、制作、演唱演奏技巧、工C谱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当然,所有的民间音乐也要通过人、乐器的“物化”演奏,但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目标则仍然是其“本体”,今天,如何进一步优化民间音乐“本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和谐存活、健康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一、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学科理念之运用与实践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J.H.斯图尔德是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拉帕波特、哈里斯以及沃依达等则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使这一学科理论日趋完善。今天,文化生态学应是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也是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文化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的生态园式的生态保护实践基地。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即闽南文化是来自中原河洛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海洋文化等长期的、社会的、自然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而形成、产生的。如何对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独具闽台地域文化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进行保护,既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学科理论,还要涉及和运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去观察、疏理与剖析;另方面还要努力做到探源、求实、存真。探源即我们要努力认知今天闽南文化是怎么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从中探悉其文化生态、生境之流变;求实即是对今天闽南文化社会的、自然的生态、生境,尤其是本课题闽南民间音乐生态、生境的现状有精确或较精确的了解;存真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学为主要方法的文化学,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的理念,逐步摸清或基本摸清闽南文化生态、闽南民间音乐生态、生境现状,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当然,文化生态学面临着加快学科建设的任务,而它的完善和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的作用,而文化生态的保护则更是个伟大的、长期的工程,是个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巨业盛事。

二、关于增强和构建音乐文化整体性的生态研究思考

以往,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更多侧重于艺术形态单方面的研究,或是更多的习惯于肢解活态文化的整体形态,各取所需编撰自己的文本,缺乏或很少建立把民间活态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文明传统的活态文化来研究的理念,今天,我们尤须运用文化地理学新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和认知民间音乐之所以千年传承而不衰的真谛,既要研究其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人们利用空间方式,也要研究各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对当今社会变化以及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选择还是融合”这一难题进行剖析,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其文化内涵、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等音乐文化整体性的深描和研究,以寻回和构建民间音乐生存传衍的良好态势。基于此,我们务须把研究视觉指向:

1.文化内涵。民间音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音声包括声音、概念和行为,通过音乐文本、乐谱、乐器弹奏、人的演唱,把音乐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在声音、概念、表演行为的感受下感受音乐,或喜、或悲……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之所以千百年来受到当地百姓的喜欢,除了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外,文化内涵应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

民间音乐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历史地、生动地、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且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也有所保存和反映”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83页。]。泉州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乐种――南音为例,其音乐是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的,南音有四十八套指和千首以上散曲,呈现其人文内涵的多样性、丰富性、历史性。经梳理后归纳为七十一个故事中,有出于宋元杂剧、南戏,有脱胎于明杂剧、传奇、小说,有从传统戏曲、曲艺移植过来的。其曲目内容反映的时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汉、唐,如散曲《苏秦》中的《去秦邦》、《当初贫》》;《孟姜女》的《一间草厝》、《拜告将军》;《王昭君》的《出汉关》、《山险峻》;《唐三天取经》的《蒙我佛》、《叫师父》等。攸关宋、元、明、清的戏曲、曲艺故事的散曲更比比皆是。其他如别具一格的北管,以及委婉动听的民歌、褒歌,以及高吭闹热的大鼓吹、闹厅、什音等,反映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广泛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或曝世态之炎凉、或褒烈女之忠贞、或贬奸佞之误国、或赞爱情之如一、或出将入相英气逼人、或钟鼓齐鸣轻歌曼舞,或其字字珠玑、声声感人,或其留下时代的印迹,存活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们是传承下来成了现代和传统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见证,具有无以替代深刻的历史、人文的思想内涵。

2.文化价值。“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深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原生态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色,放射着该民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的神韵,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 [注:参见同上书,第86页。]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文化、是文化活化石。它同样包含丰富文化资源,是巨大的文化财富,鲜活生动地记录了民族、种群文化史的活化石,极其珍贵。其文化价值在于它“是生活中文化智慧,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保护、发展可形成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既有利于文化的恢复、发展,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注:参见同上书,第86页。 ]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闽南地区民间乐种,其文化价值更体现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标准、文化观念等的文化多样性,它与其他乐种形成了文化特异性与适应性并存共生的“和而不同”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泉州民间音乐多样性文化价值也体现在自身本体的人文内涵与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前者或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或悲或喜或怒或嗔;后者有指、谱、曲,艺术意蕴虽以典雅静逸为本,但也不乏有激荡欢悦之情之声。

三、关于增强和提升“文化自觉”理念的思考

“文化是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归根结底也是属于文化的范畴”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282页。]。关于文化遗产的分类,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我国目前通常采用二分法,即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它也基于其根源于人类文化现象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是于研究主体的研究视觉也必然呈现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有关文化定义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个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注:参见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897年版,第99页。]。今天,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并非是为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之中求生存谋发展,已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教授提出的“文化自觉”的理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即是他对“文化自觉”的高度概括。他强调“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仅要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异民族文化的“优劣”。“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基于此理论,当前我们对地域性的民间音乐的保护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要有“自知之明”。泉州民间音乐作为闽南地域性的民间音乐,华夏民族音乐的一员,一方面我们要认知被广泛赞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民间音乐的无比珍贵性、独特性,以及其艺术含量的精湛与完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看到泉州民间音乐客观存在的情况,由于各乐种之不同的音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表述程式、呈现功能,而造成其生态不平衡,或萎缩或日趋消亡,而更大的一个原因,即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给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赖以生存、传衍的民间音乐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传统的民俗活动日渐衰微,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年青的一代对古老的民间音乐陌生了、淡漠了,这都给民间音乐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而不是盲目地去做出切实可行、有创意、正确的、良好的保护规划和决策措施。

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准建立,标志着政府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高度重视,其“实验”二字更具启示与警示作用。这也说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是一项严肃而谨慎的工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尚处于探索性的试验、实验阶段。由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系千百年来在民间产生、形成、发展的,它们经历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存活下来,今天,泉州民间音乐的诸乐种,其所呈观的文化生态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了,要让泉州这些古老、优秀的民间音乐存活、发展下去,就要寻觅、谋划、创建适宜于其生存下去的文化生态及文化生态环境,因此,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是加强对现遗存的古老、优秀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生态坏境的考证与研究,以资借鉴与实施保护。加强对现遗存优秀、古老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及生态环境深入地进行“地方性知识”的考察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庭传承、族群传承、乐社传承等文化生态、生态环境,以及其产生、形成、发展脉胳,并在“地方性知识”调查全过程中做好访谈记录及图、文、音、像、谱工作,使采集的资料力求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持久性。

文化转型自主能力,不是要我们把传统文化转化或异化,而是启示我们如何开创新思路,使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文化生态能健康地存活和发展。君可见街坊村舍乐社在南音演唱弦管声声进入百姓家,君可见南音进中小学课堂、泉州师院艺术学院创办了南音系,君可见泉州规划11个闽南文化生态基地已呼之欲出,君也可见新加波湘灵音乐社南音通俗化表演、台湾汉唐乐府南音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表演形式等。今天,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没有什么捷径及现成好办法,只有提升我们政府和民众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转型自主能力,才能作出正确的、良好的保护措施,促进和加速实验区健康地发展。

一、 关于“以人为本”促进文化生态的生活、生产、经济建没的和谐发展的思考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它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的活的内容。它无法被强制地凝固保护,它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46页]作为民间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地不能被强制地凝固保护,它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也即永远处在生活、生产的活动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人,其保护主体也是人,“人”是决定因素,如一旦老艺人离世,其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人为本”,必须深刻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遣产的公共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个保护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审视几千年来以多民族劳动人民为传承主体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公共性背景的存在和意义,把人民大众、农民作为传承主体,意味着千年少有民族文明内部整合、发展、创造的时代机遇的到来。

当务之急即是对泉州进入闽南文化保护实验区的十二个民间音乐项目传承问题,即如何保护好传承人,即对在世老艺人做好建档工作,尤其是七旬左右老艺人更应先做,组织专门工作班子进行运作,其内容应包括艺术简历、艺术成就(包括代表作、传承弟子等)、主要代表作录音录像,以及抓紧抢救那些独具艺术特征的、濒于失传的民间音乐艺术技艺及整理、编撰艺术专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虽然是“指负有保护责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56页。]

不论是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都要靠人去运作,需要热爱此项工作、忠于职责且具有相应专业水平的人去运作,试想当年若无杨荫浏、曹安和两位教授之执着,那世上就没有《二泉映月》流芳于世,所以我们必须在实验区设立伊始,即着手做好组织、培训文化生态保护的专业人员,并落实到乐种、乐种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乐种生态活跃地区,以及科学制定和良好的执行文化保护工作的方案和规划,“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与发扬。” [注:参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第357页]。

关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人才培养、配置与使用尤需具科学发展观和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政府文化部门是主力军,文化部、文化厅、文化局、文化站,以及社会民众等,其中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配置要如何具有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文化、编委、人事等行政管理部门在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与客观文化教育发展需求方面必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计划性。我们深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文化教育人才的培养和配置唯有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篇8

关键词:马戏 人才 培养开发 模式

引 言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的主题内容,而文化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当前文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埇桥马戏艺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所在的县区则被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这一切足以体现马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年的“两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话题。而近期国家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关于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本文所要研究的阐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创新机制。

一、研究价值分析

(一)时代性。本文所关注的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当中的马戏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两会当中关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要求,同时响应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人才方面的号召。

(二)稀缺性。马戏,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带有浓厚的本土民族色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属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但是通过对各大主流期刊数据库的检索,课题组发现:关于马戏文化的学术研究屈指可数,而试图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模式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人们对它本身的诠释也只是极其粗糙和浅显的,所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可推广性。本文所要解决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马戏发展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实际问卷、访谈等分析结果,归纳问题核心(马戏人才问题),同时在马戏杂技专家及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并加以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针对马戏人才培养开发模式。解决好马戏的更好更有效的传承发展对其他相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宿州埇桥马戏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记录显示,其中反映的最为关键核心的问题是在马戏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通过总结分析本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事马戏工作的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且层次不齐,这为马戏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由于现有的马戏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了,所以亟需马戏创作人才的出现,将诙谐表演等新的元素与马戏进行整合,创作出质量更好的作品。

(二)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埇桥马戏的从业人员当中,18岁以下的人员仅占总调研人数的5.95%,40岁以上的约占总数的45.24%,同时作为马戏艺术传承发展的后继人员越来越少。大多数的马戏艺人的后代也大多不从事马戏工作,而这对于马戏行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大龄人才的多数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比较危险的项目,已经无法表演,而对于新演员又还没有具有相应的技术,所以导致项目的缺陷。

(三)人才培养随意性强。根据实际调研问卷显示,目前大小马戏团在针对本团人才培养和开发方面占总数约97%的马戏团没有具体的打算计划,即使有所想法但仍没形成具体的方案措施。仅有2.59%的马戏团认为本马戏团存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开发计划。因为现有的马戏马戏团比较小,很多马戏的人才采取是个别指导的方法,而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的培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

(四)人才质量结构满意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对本马戏人才结构和质量满意程度有约75%对马戏团本身的人才结构和质量不满意,仅有约25%的人认为所在马戏团质量结构较为合理。这个因素不仅仅影响着马戏的发展,也影响着马戏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很多人认为从事马戏这个行业发展不是很大,现在又由于在这行业得不到相应的培养也就意味着丧失一些机会,这也就加剧马戏人才的稀缺。

(五)人才质量结构不合理。马戏团从业或先前从业人员对本马戏团的人才结构和质量不满意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专业表演人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节目设计创新人才缺少,宣传和传媒运作型人才缺少等。而其中节目设计创新人才所占比重最大,基本所调研的马戏团均存在此问题。

(六)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马戏团一方面因为自身资金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外交流很少:本地马戏团之间、与外在马戏团杂技团之间、与马戏(杂技)学校间较流很少,马戏表演的节目大多仍停留在之前师傅传授的一套技艺。而这仅适用于当年的时代需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时展需求。

(七)经营方式落后。大多数民营马戏团基本采用家族式管理经营,往往一人说了算,不能发挥和调动全部积极性和创造性,一遇风险,抵御能力差,容易形成“一日落败穷十年”。相信家族,不相信他族,限制投资渠道,无法形成多方位联合,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不能形成规模演出,使得演出质量不高,演出效益低下。

三、马戏人才培养开发模式

结合以上实践调研中得出的宿州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具体现状及特点,本团队加以分析研究并结合去年实践调研结果,并听取马戏老艺人、马戏团工作人员、热爱关心马戏发展的群众、马戏杂技界专家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之前关于促进马戏发展的意见思路,最终形成关于促进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思路。主要分为以下两步走的模式实现马戏人才培养开发,以下为整体思路。

(一)整合马戏资源。这是模式实现的前提,同时根据马戏的实际特点,本课题组提出短期试用整合和长期发展整合。

1.短期试用整合。因为马戏团数目很多,小型马戏团也占了大半壁江山。虽知其存在不规范经营、经营收入下降、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一大手段便是整合小马戏团形成规模经营的马戏团。但这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很难较快实现,特此提出本短期试用整合。“短期试用整合”指的是:短期内整合中、大型马戏团的意愿进行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技艺传承和节目研发创新人员到同一的管理部门,然后统一安排,实现人才整体素质提升,然后促进马戏团演出节目提升,带动马戏经营收入提高,最终实现马戏的短期健康发展。

2.长期发展整合。所谓长期的发展整合,就是实现马戏团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有两种整合发展方式:首先,联合宿州多家小马戏团成立专门的马戏表演公司实现马戏规范化演出表演促进马戏长远的发展,集中资金和人员,通过规模效益,提高整个马戏团联盟的收益。为了马戏团以后的发展,马戏团还应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向公司化体制转变,去适应以后市场的需要,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马戏团兼并和收购等方面的规划,为以后马戏团的长远发展做提前准备。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波特钻石模型

衡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它就像是坐落于齐鲁与燕赵文化交汇融合之处的一颗明珠,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它散发着耀眼的文化之光。若论衡水的知名文化,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便是衡水老白干、习三内画、武强年画、武强乐器了。除此之外还有与内画鼻烟壶并称为“衡水三绝”的侯店毛笔、宫廷金鱼等。

一、概念界定

1、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地缘集聚现象,从纵向看,它表现为产业链及其价值链条的链式结构,从横向看,它表现为不同行动者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聚具有前瞻性、共享性、联合性、风险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的外溢性较强,共享性的技术资源等要素的合作促成了联合性的发展,使得产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作为现代产业生命周期中必经的阶段,产业集聚的程度不但能反映产业发展规模的经济效应的好坏,还是实现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产业集群可分为产业集聚化阶段、产业集群化阶段、集群调整转型阶段三个阶段。

2、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基本要素。波特钻石模型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六边形的理论框架。在钻石模型理论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立足于本身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新企业的形成,增强创新意识,加快创新步伐。

二、衡水文化代表

衡水地区以衡水老白干为代表的生产企业众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武强年画、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等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产业集群。

衡水老白干酒业公司是由传统私营酿酒作坊收归国有组建而成,拥有历史悠久的酿造技艺,此技艺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老白干又先后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衡水老白干公司于2002年成为衡水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

衡水内画是汉族独有的一门鼻烟壶内壁绘画民间技艺,其工艺精湛、精妙异常、独树一帜,成为衡水的艺术典范,也正由此衡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年画博物馆座落于武强县城,是我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使世代流传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得以很好地保护与传承。

河北金音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坐落于武强县,成为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吸引国内外音乐家长驻周窝,通过每年固定时间组织开展国内、国际音乐交流活动。作为中国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乐器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群。

三、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须具备的软实力。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新兴产业起步晚,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势头强劲,文化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就衡水地区而言,近年来,衡水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利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诸多优惠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立足衡水文化资源的特点,锐意创新,着眼于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深度挖掘、整理、开发、利用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多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衡水这个北国小城的知名度也渐次提高。但是,任何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衡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衡水独有的品牌文化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困境,陷入发展的瓶颈阶段。由于政府对文化产业及其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对产品的宣传与开发,再加上经营单位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在面临市场经济发展浪潮冲击时,不能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及时采取措施,造成许多产业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

四、对策及建议

1、政府引导、扶持带动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化。鉴于目前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产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其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生产与市场的配套建设,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益,相互促进并发展,形成相辅相成的格局。尤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还应该将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整体“走出去”,树立品牌意识,从而发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缘集聚效应。

2、引进先进器材,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针对当前衡水老白干、内画、年画的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条件的现状,其发展方向为追求高层次发展,实现产业现代化。产品的开发需要突出自身特色,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原有的发展特基础上,开发出品种多样、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另外,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加大产品宣传与市场推广的力度,重视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区位、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积极创造特色文化产业,最终加强地缘集聚的扩大效应,带动衡水市经济整体发展。

3、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技术。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要想上层次、创特色,创造品牌效应,真正实现地缘集聚效应从而带动整体化发展的目标,仅依靠政府调拨资金需要调动民资,招商引资不仅能加大资金支持,获得充裕的现金流,而且能够引入市场、管理、技术、人才等重要发展要素,引入更强的竞争力,针对当前衡水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现状,衡水老白干的管理技术的相对落后,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的发展前景与宣传策略问题,对此,这些要素都是衡水老白干、衡水内画、武强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的根本保证。

4、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产品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塑形描绘技艺要时刻突出传统技艺和地方特色以及现代工艺的结合,增强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依据特色资源,尽可能的弘扬当地风俗、文化意境、历史渊源,从而加强文化集聚效应。

篇10

研究京剧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

2010年11月16日,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成为继昆剧、粤剧之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第三个中国戏曲剧种。京剧的申遗之路倾注了中国人的心血和努力。从2009年8月起,北京市就开始组织京剧和非遗专家对名录申报要求和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认定。初稿撰写修改了无数次,前后请了十多位京剧和非遗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最终凝练出一份短短不过千字的使外国人能够理解的京剧艺术说明文。

中国京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京剧文化价值的一次充分肯定,其保护措施也将随着申遗的步伐一步步深入展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关心其文化价值,更加关注其保护和振兴行动计划。

京剧申遗成功后,作为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不仅要研究京剧作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成就,而且还要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和振兴的方案。

京剧传承的社会文化基础

教育部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江苏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工作,试点学校的1年级~9年级学生需学唱15首京剧唱段,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京剧进课堂的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其中,师资问题如何解决?“样板戏”唱段比重过大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外,为什么只选京剧进课堂?变京剧进课堂为戏曲进课堂如何?要不要限制“样板戏”进课堂?强制京剧进课堂是个蠢办法……真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京剧进课堂,大手笔的良好开端

京剧进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更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心态。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艺术美,而且更应被看作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培养、一种民族感情的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更是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

1.为什么选择京剧进课堂

京剧,由于具有全国推行的标准语音作基础,加之中州韵、湖广音的韵律交织,形成了全体国人能够普遍接受和流传的独特戏曲语言。

京剧以皮黄腔为音乐源头。皮黄腔是我国继高腔、昆腔、梆子腔之后出现的重要戏曲声腔,它不仅被应用于京剧,而且还用在汉剧、南剧、湘剧、徽剧、粤剧等三十多个剧种。因此,具有广泛传播的土壤。

京剧,在二百多年的形成发展中,不断吸收全国众多剧种的艺术养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是集大成的民族艺术代表。

2.京剧进课堂的社会基础

京剧,不仅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而且在南方许多地区也有着许多知音群体。在京剧进课堂试点计划之前,北京市的业余少儿艺术团体就有十几个;“浙江省少儿京剧艺术实验班” 从1990年挂牌以来,学校已经有20多年的京剧教学历史。

从浙江省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安排来看,本来杭州5个老城区,每个区各选报一所初中、小学,共10所试点学校,结果很多学校主动请缨,热情非常高,萧山区强烈要求增加1所初中和1所小学,之后杭州上报了12所学校。

笔者在北京崇文小学和海淀区花园村二小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信息令人欣喜:校长的目标不是只教会每名学生唱京剧,而是希望他们都能学会欣赏京剧,希望孩子变得高雅、有文化,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中国的民族艺术。刚开始推广京剧课的时候,很多家长担心:现在的孩子为了应付小升初、中考、高考,已是精疲力竭,再增加课程,肯定吃不消。而京剧教学中孩子们的感受怎样呢?学生通过上课,已从不了解京剧,到逐步了解,终于开始喜欢京剧了。透过他们那依依呀呀的学唱声和稚嫩的眼神身段,流露出的正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情怀。

现在,全国的京剧进课堂试点校园已经有了浓郁的京剧氛围,京剧名家、剧目行当、人物脸谱均登上了学校的宣传墙。京剧经典选段更是在校园内不定期地播放,学生们每天都能在学校耳濡目染接受京剧的艺术熏陶。

(二)京剧进课堂,后续跟进与思维延伸

京剧进课堂的推广需要系统、周密的部署和计划。显然,京剧进课堂的持续发展有待教育管理部门来整合资源,以确保后续跟进与思维延伸。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应该考虑到选取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以及希望与现实的结合等。传统文化的教育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试想若中小学生只是每年学唱1首~2首京剧唱段,能否从根本上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内涵的作用?学生对戏曲传统文化的理解会不会过于狭隘?

笔者以为,如果学几个唱段就完了,艺术教育就过于简单化了,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到位。因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作用是综合的,跟一般的艺术教育不一样,它的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对整个民族文化演进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引导和培养。如果后续跟进与思维延伸不得力,难免出现前热后冷的局面。那么,后续跟进与思维延伸又是哪些具体内容呢?

1.推行京剧元素学理念,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点

不可否认,京剧进课堂的成果首要体现在学唱与演唱京剧唱段。但是京剧演唱有着高难的技巧,又与一般的唱歌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京剧进课堂面对的不是艺术院校的表演学生,而是普通学校的全体学生,因此内容和形式应是丰富多样的,欣赏和演唱必须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京剧进课堂教育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审美平台,去发展他们审美思维的能力。

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历史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把这么丰富的内容链接成一条线,让学生用元素学原理去捕捉交错纵横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京剧的体验和理解,其收效将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