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美术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美术教学方法

篇1

发展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发展农村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国内美术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就是农村的美术教育,容易被人遗忘、忽视。农村美术有教学方法陈旧、师资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等等问题。本文重点从游戏学习法、玩做学习法、心画学习法、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丰富农村美术教学体系及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1 农村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1 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解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功能的准确定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激发其对美术的爱好与追求,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加快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落实并进一步明确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使“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成为农村美术教育大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实巩固农村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1.2 农村美术师资队伍问题分析

农村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人才不足、专业教师培训困难、国家师资分配不全面等等的问题。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士,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师队伍的思想和整体的发展。要想在农村美术建设方面有所提高。首先,要给美术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1]其次,确定美术教师在岗位上的指定作用,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固定的考察和审核。

1.3 农村美术未来教育发展预测

现在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形势使美术教育不再使用传统教学评估体制,而进行科学的教学监督;使人们逐渐转变价值观念,端正对待美术教育的态度;使农村美术教师专业队伍逐渐得到重视,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素质。只有立足实际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的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2 美术教育对农村儿童成长作用分析

2.1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现在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恰好儿童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智慧和创新的代名词,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新鲜事物,但他们并不是每件事都能牢记在心,所以就需要用绘画来激发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记忆等各方面的能力。绘画主要就是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视觉形象思维,要对绘画的对象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如它的形状、结构、色彩等等,而且要进一步了解事物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了解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在绘画过程中使智力得到开发又可以使儿童具备合作创新的精神。

2.2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需要良好的教师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去培养的。其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更有助于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当认识到美术教学不仅仅从属于德育,它自己也有着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美术艺术能激发儿童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不仅能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欣赏美的情操。只有懂得去创造美的人,才会格外珍惜创造美的劳动和事物,也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懂得怎么去爱,进而爱人类的一切劳动成果。

2.3 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

在不断革新的新时代社会中,实践技能和使用价值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美术实践能力所带来的快乐使儿童能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拥有正能量的人生观。美术方面的知识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就拿衣着打扮来说,一个优秀的设计一定会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相反,就算用高级衣料、金丝银线,描龙绣凤去点缀一个拙劣的设计,还是会使人感到俗不可耐。即便我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也应该了解掌握一些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策略

3.1 有效引导思考,激活发散思维

学好美术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图形、颜色、形象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绘画的乐趣和奥秘,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勤练多练美术基础的同时还要具有发散型的创造思维,并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2]让小朋友们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审美创作并在不经意间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主动性,让儿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提炼生活素材,提升感知生活能力

少儿美术教育是让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生活的良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提炼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例如,穿衣服、洗漱、给家人做礼物、身边的动植物、花草等等,通过对这些素材具体形象的描绘,让孩子们深刻地认知生活,再融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使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素材成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3 综合运用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生动有趣

少儿的美术学习应该以轻松愉快为主。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绘画,在绘画中感受快乐。

3.4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帮助其适应社会

现在的儿童最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要精心设置合作学习情景和内容,让孩子们自由地完成。将儿童美术学习与合作学习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通过合作绘画、想象、游戏等学习形式来促进儿童之间相互协作、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自私、任性的性格弱点。

4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方法

4.1 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在美术学习方面的运用是最广泛的,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逐渐形成视觉和造型的设计理念。游戏中具有韵律的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客观地来说游戏是把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的活动。而这些方面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即是人格与艺术创造的和谐发展。在笔者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3]所以,游戏在这个方面就恰恰成为了艺术活动的引导线,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绘画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玩做学习法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玩’数学。”即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理。而学习都是相通的,在美术绘画中我们也可以做到“玩”。玩做顾名思义就是边玩边做,它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现,个性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这点使得玩做学习法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玩做中既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其发展成儿童的心理活动,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去完成他们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

4.3 心画学习法

心画学习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逐渐推出的一种新式学习法。名家作画往往是在静逸的心境和环境中去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因为静逸的环境使人的思维扩张,毫无掩饰地去表现出心中的图式,可以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心画的首要前提就是营造静逸的氛围,老师通过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脑中浮现出所想的画面,将心中所想,脑中所看到的画面展示到画纸上就是心画学习法的精髓。

4.4 创造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从儿童有交流意识的时候开始,就会渐渐地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个人想法。而美术便成了这个阶段的儿童最易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就像平时我们教学时经常看到一些儿童在一起绘画时不断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会逐渐消失,而我们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应主动维护孩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启发,情绪得到升华。

4.5 创造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要有效利用学校教育的大氛围,渐渐影响儿童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让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展示。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创作作品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们充分展现出自己对美术绘画的理解,表达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篇2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从中我受益非浅。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也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篇3

最近几年,儿童美术教学逐渐开始使用DIY,它凭借多元化的艺术表现、自主的设计和亲身的动手操作深得学生的喜爱,将DIY理念融入儿童美术教学当中,能够让每一位儿童都参与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儿童美术教育中DIY的融入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儿童美术教育水平。

关键词:

儿童美术;DIY;艺术领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教学能够朝着多元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在儿童美术课堂中融入DIY教学理念就属于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实践教学,这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得到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验证,并且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所以它在基础教育的艺术领域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设计应用领域

将DIY理念融入儿童美术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因为DIY理念本身要求的是自我创作,老师只可以简单地引导,不能过多地干预,要懂得对儿童加以鼓励。在DIY理念当中没有对和错,儿童创作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好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必须是儿童自己想做的东西,拥有自己的设计和创意,最后制作成为一个漂亮的作品。如在关于太阳一课的讲解当中,如果儿童将太阳制作成为三角形,我们不需要告诉他太阳是圆的,而是要懂得换一种方式问他,为什么你想象中的太阳是三角形,等待他回答之后,我们只需要对他的创新思维加以鼓励即可。在班级内部,越是有与众不同的儿童,我们越是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因为这样的儿童只有在鼓励和支持下才能够实现目标,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如何引导他们,不伤害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当儿童体验到通过简简单单的材料便可以制作一个成品,就会更喜欢开动小脑筋,而儿童在这样的课堂上建立出来的自信心还可以带入到其他课程学习当中,推动整体性的进步。DIY的各种表现形式可以将部分内容注入儿童的各个学习领域之中。又如DIY的拼贴,也可以称之为贴花,它起源于古代民间给儿童穿百家衣的风俗。在DIY的拼贴领域当中,有手机壳美化、钱包美化等多种装饰。对于儿童而言,利用DIY来进行拼贴就可以制作成为贺卡、房间装饰品等,在材料方面可以选择石头、纽扣、彩色塑料管、废报纸等多种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通过材料的寻找,儿童可以了解自然,与生活建立联系,通过手触摸生活的地方,让他们利用眼睛和双手感受周边的环境、周边一切实用的东西,进而发现事物的美。这样的方式能够教会学生利用创造性的思维看世界。在拼贴过程中,教师不能单一地利用审美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作品,而是要通过教育的角度对儿童的作品加以审视。有的时候,当儿童竭尽所能完成一件作品后,他所得到的体验反而比制作一件精美作品更多,而这是一个儿童的进步。教师应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评价,让儿童“满意”自己的拼贴。

二、欣赏评述领域

鲁道夫•斯坦纳说过,当人们仔细感受一下自身的智或者是灵的力量,他们就能够发现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来表达自己,其中主要分为思考、情感和意志三个层次。当儿童接触实物本身的时候,通过不同的表达体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思考,那是属于创新的、充满丰富图景的想象。教师应该懂得让学生去触摸、去体验,而DIY就能够帮助儿童培养发散思维,对于其智力和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DIY的理念拥有审美观,可以在融入过程中观察每一件作品或者物体,引导儿童利用开放性的审美观看待作品或者是物体,让儿童懂得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对内心个性审美的追求。如可以让儿童看看教师对DIY的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儿童感受到教师的制作,让儿童在欣赏美的同时能够激发兴趣。

三、DIY对于教师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DIY在儿童美术教育的融入属于时展的展现,当然,DIY的融入就对教师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第一,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位儿童美术教师都应该明白DIY对于儿童的重要意义,能够从自我意识中认可DIY的融入,认识到DIY对于课堂教学的帮助,从而让更多的儿童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第二,对于教学方法而言,DIY的融入转变了传统模式下的应试教学模式,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原本的教学方法转变成为儿童自主探究的方式。DIY的融入是儿童的自制、亲身参与的过程,教师不能扼杀儿童的参与热情,不能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当然,教学方法也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更换,只有最适合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儿童美术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的发展让DIY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将DIY融入儿童美术教育中不但让教师教得更加轻松,而且让儿童学习得更加轻松。希望本文对儿童美术教育中DIY融入的探讨能够让今后的儿童美术教育更加完善。

作者:黄巍 单位:宝应县青少年宫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才能、想象力、创造力、关键、期促进

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特征。幼儿时,美术才能表现为:(1)爱涂涂沫沫、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2)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辩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和学校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

研究发现:3-4岁时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辨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家长一开始就应为孩子找一位好教师: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循循善诱的态度的教师。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在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努力去寻求发展,并点燃孩子们美术才能的那盏灯,使之放热发光。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能、开发智力效果。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灌输式 教学,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学生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的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 转贴于

四、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五、创造力的培养

1.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极积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2.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要积极的对儿童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3.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像,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极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

培智儿童是特殊学生群体,因而对培智儿童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大脑发育。要提高培智学校美术教学活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用合理的美术教材

培智儿童由于在智力、语言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对他们来说,即使是比较简单的组合画和手工制作都比较困难。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尽量选择合理的美术教材,以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并能顺利完成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起点,再逐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1.选择单元组合式教学内容

培智儿童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较差,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用“单元组合式”教学方法,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且易接受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并围绕这一中心内容来进行作业布置,如,可要求学生在美术作业大体相似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色彩、数量或者动作的改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提高绘画能力。如,教画“小鸡”这一单元时,在第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画由圆和直线组成的小鸡,在第二课时可让学生画几只不同方向和颜色的小鸡,在第三课时可让学生画多只不同动作的小鸡等。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并通过反复练习得到及时巩固。

2.采用“主题添画”与“图案设计”的方法

“主题添画”是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画一个主题,学生在画完主题后,教师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依照自己的喜好在主题画上添加一些相关的物体,使画面更丰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此外,在基础图形内依照自己喜好自由添加线、形等的图案设计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来对图画进行复杂化,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审美个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工课上,教师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智障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1.采用实物演示或表演的方法

智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比较差,在美术教学中,老师更应该选择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如,上“纸盒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几张漂亮纸盒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颜色等,然后再拿出一些漂亮纸盒,让学生思考如何拼出纸盒车,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车的结构,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2.营造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

要营造充满童趣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在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趣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如,在《小鸭》一课中,教师可讲述关于小鸭的故事,让他们仿佛进入了小鸭世界,和小鸭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画出的小鸭自然可爱有趣,神情兼备。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兼备的显著特点,它在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中具有显著优越性。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智障儿童的记忆力。如:在“设计新衣”一课中,教师可根据智障儿童感觉和认知比较迟钝的特点,播放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动画片,通过形象和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画片中,主角可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并设计主人公请求学生帮助它设计衣服等内容,学生受到动画的激励,自然会更加投入这一课的学习中。

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通常用讲评法对美术作业进行讲评,由于个人知识水平和爱好的不同,比较容易挫伤智障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来对作业进行评价。在中、重度智障学生之中以师生互评为主,在轻度智障学生中可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学生对画作进行相互评价,表现出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拨。在学生互评中,教师还可以让轻度智障学生自行设计评价标准。对于一些比较擅长美术作画的智障学生,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客观评价,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强化其优点。

总之,在培智学校,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创造充满活力的美术教学,从而补偿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未青.培智学校美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8(21).

[2]陶建华.浅谈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1(2).

篇6

【关键词】幼儿师范美术简笔画教学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最主要场所,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考核要求不断提高,对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的要求。为此,在幼儿师范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师范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美术教学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美术教学应该立足于幼儿园教学实际,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教学技巧。

一、 增强幼师简笔画教学的趣味性

简笔画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语言,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用简单生动的图像形形象的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幼儿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用形象、色彩以及声音进行思维的儿童,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学习并熟练掌握简笔画教学方法。幼儿学习是儿童学习的初级阶段,针对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儿童在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幼儿简笔画教学课标要求,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足够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应该注意采用游戏教学法。为此,在简笔画教学过程中,幼儿师范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自己寻找规律性。

二、增强幼师简笔画教学的游戏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以课本教材为基础进行临摹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总结简笔画的画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坚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学生增强课堂互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简笔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美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幅简笔画作品,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通过课堂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动用自己手、脑、眼、口,并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了简笔画的规律,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增强幼师简笔画教学的创造性

幼儿师范学校美术简笔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简笔画绘画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儿童的学习需要进行自我创造,为此,幼儿师范美术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譬如,在简笔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童谣、诗歌以及谜语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掌握简笔画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进行自主设计。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截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针对一些基础能力较差,想象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其安排一些临摹作品,让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形象事物,积累更多的间接经验,以期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发挥作用。

四、注意简笔画教学过程的渐进性

现阶段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儿专业学生大都不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没有基本的美术知识,很多连基本点绘画功底也没有,对美术理论更是一窍不通,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熟练掌握基本的简笔画绘画技巧。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简笔画教学的质量,使简笔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熟练基础绘画技巧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更为复杂的简笔画绘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临摹,以让学生学会简笔画的绘画技巧,之后,让学生进行简笔画的写生练习,通过写生提高学生正确观察,提炼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此外,由于简笔画主要是通过平面二度空间来表现事物的形态,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角度。譬如,对于房屋建筑等进行绘画时,可以选择使用正面表达的方式;对于牛羊等动物类进行绘画时,学生可以选择它们不同的生活形态,用“侧视图”的方式来表达更加形象。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简笔画绘画技巧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简笔画的改写,也就是说通过对所学简笔画知识的运用,将非简笔画改写成简笔画,或者将一种简笔画形式改写为另外一种简笔画形式。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对简笔画绘画技巧的掌握,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

五、结语

美术简笔画教学在幼儿师范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简笔画绘画技巧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为此,美术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美术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述贵.幼儿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初探[J].教师

篇7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能力。通过对美的感受,进化为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将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要战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开展其他教学。课堂教学的结构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先讲后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形式,例如,以写生为目的的分组教学形式,以创作为内容的分散、竞赛等形式。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采用组织观赏、欣赏、外出写生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探究的创造精神,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美术教学都是以学习知识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多以临摹成人作品为主,所以形成了一套模仿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而近年来,大家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稚趣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天性和个性不容抹杀。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导致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逐步由注入式、满堂灌向启发式、活动式、创造式方向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结合。

三、从写实性教学逐步向表现性教学靠拢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提倡儿童发挥艺术直觉,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扩展与延续,让学生在“创作式”的作业中完善造型技能和提高审美素质。与传统的写实造型教学相比,表现性美术教学能较好地体现这一宗旨和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与创造,抓住特征,夸张、超现实地表现,把与对象有关的人和事物联系起来或自己与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我们知道,传统的写生课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地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透视等客观属性,塑造出精确、完美的形体。而实际上,这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限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活动。在写生作业中,如果我们让学生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同时,进行大胆地取舍、夸张与变形,留给他们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契机,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那么就会使作品蒙上浓厚的艺术情感和趣味。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认识特点,真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条件,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注入营养。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音体美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篇8

关键词:引领;创造力;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48-01

儿童开始画画时,几乎沉湎于自己的想象中,虽然他们看到自己的画时非常高兴,虽然他们并没有想到一种主题或目的。这种愉快活动加强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源泉,在以后的创作中,这种满足感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方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上好美术课,奠定好创作基础

已受了一定的传统教育的儿童,要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第一节美术课的主要任务。

上课时,出示一张很大的画(是一个儿童的临摹画),然后让小朋友来讲这幅画的主题,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教师在此画的一个空间随便画一画,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分组让学生在画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知道的东西。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一些不同的声音(增加学生的想象)。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这样就打破了常规的纪律、绘画欣赏、提出要求等格式化的教学模式。

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提供想象素材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规律,不断从现有教材出发,挖掘教材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如:加强儿童的手工制作教学以及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让他们动手、动脑及大胆想象,并制作出一幅幅奇妙的作品来。

三、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作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要区分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玩做学习法。玩做学习是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有效途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撕贴人物像》时,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彩纸或旧画报纸撕撕、玩玩、贴贴,做出一幅幅漂亮的画来。又如教学《制作名片》时,橡皮泥的任意搭配,任意变形,在名片上装饰等都是学生在玩中完成的。

2、游戏学习法。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的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或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以发展为舞蹈和音乐;从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术。这几方面可以融为一体,即人格和谐发展的一体。在美术教学中,主要应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法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以儿童的自主为中心。而教师在其中的任务是担任随从、向导、启发者的角色。

3、联想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联想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联想,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画。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看到心中的画,然后把看到的图象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画越来越丰富。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的本身促成儿童健康成长。

四、创设氛围,完善交流

儿童自从有了交流的意识开始,语言虽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是全部的,而绘画便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最易接受和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途径。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这一特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成儿童的交流环境,使学生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1、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以学校教育为主,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学生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县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2、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学生进行绘画的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作者谈谈自己的创意,然后让同学们来欣赏、评估。每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想象,并且会在创作过程中哼哼唱唱、互相交流。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融入到画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是由一个人的个性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的。所以,回归儿童的天性,是这一阶段儿童绘画教学的核心。这样,才能使绘画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宣泄情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优化;途径

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目标不但是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熟练的进行运用,还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然而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来看,其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理念也比较落后,因此学生毕业后也只能教儿童画一些简单的画,无法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和谐的美术课堂,来提升中职美术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中职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中职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人才,当前国内中职美术课堂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材建设的不完整、教学方法落后、以及课程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一)教材建设不完整

有很多中职的美术的教材将儿童画的编写跟理论融合在一起,并未将儿童画单独来进行编写,还有很多中职院校虽然单独编写了儿童画、手工制作的参考书,但是却没有参照统一的编写标准来进行编写,使得编写的内容比较单一,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们在这样的教材的学习下,势必会无法得到有效的技能训练,在未来的工作方面也会成为教学弱点。

(二)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中职美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无法保障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非常的重要,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然而目前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认为,美术就是学好画画就可以了,而只要掌握画画的理论知识就能画好画,因此根本没有去探索什么教学方法。比如在美术的手工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只掌握了理论性的东西,手工制作的能力却没有掌握,引发了知识跟技能相脱节的现象。

(三)课程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美术课程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其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对其评价也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才能有效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能力。然而目前中职院校依然采用了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方法,没有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列入考核范围内,使得考试评价缺乏公平性,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中职美术课堂教学的途径

(一)理解和尊重学生

中职美术老师应该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同学生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和爱好,为学生及时排忧解难,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此外,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学生对于美术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对美术的欣赏角度和感悟也各不相同,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审美观来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审美观,不去对学生进行思维的限制,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

(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中职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其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美术技巧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只有基本功牢固才能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以画鸡蛋为例,达芬奇就是不停的画鸡蛋,重复的练习才早就了其绘画方面的过人天赋。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情景,引导其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让其可以慢慢的学会通过理论知识去观察事物,让其毕业后可以很好的从事幼儿教育。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洞察每个学生的不同天赋,并进一步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和观察,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

(三)模仿和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

众所周知,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的临摹、还需要交给学生如何的进行创新,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模仿和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范围就是幼儿教育,因此在其学习过程中就要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创新,才能在毕业后很快的适应幼儿教学。而且学生们通过临摹来锻炼自己的绘画的基本功和对事物的模仿能力,通过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实现学生个性化的追求。学前教育教学中,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写生和创作教学相结合

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写生,让其可以跟大自然进行对话,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美术的灵感,让其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同时提高对美术的悟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动物和静物分别进行绘画,让其可以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能做到很好的分析,而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写生作品,让其掌握临摹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一幅作品,并且根据作品编造一些故事,让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掌握着色的能力,在通过对画画的讨论加强学生对色彩分辨和运用的能力。

(五)完善课程设置

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课程进行调整,在保证不减少统一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技能课程。如幼儿卫生学、儿童健康教育学、以及儿童营养学等这些有内在联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减少或者合并,才能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即具备了理论知识的本领,又具备了技能知识的本领。并且还要细分一些关键的美术课程,如美术基础课要让学生学习素描、写生色彩、以及b饰色彩,对于儿童画要学习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以及版画,对于手工制作要学习装饰画、泥塑、折纸、以及教具制作等,这样就极大的加强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毕业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幼儿的教育。

(六)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

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更加侧重于美术技巧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或者画室进行美术技巧的讲解,而现代化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更多的侧重于利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进行教学讲解以及名家作品鉴赏等。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名家的作品和著名画家的生平事迹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没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的故事,学生对于美术的历史以及美术的鉴赏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篇10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设计;儿童绘画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美术实践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合理的设计活动。同时国家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的法规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范了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等。所以根据《刚要》的要求,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通过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具体的实施方法、效果反馈来加以说明:

一、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绘画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因: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在儿童尚未熟练的掌握抽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绘画来指代事物和宣泄情绪。绘画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认知和心理成熟阶段都有不同的绘画表现。绘画活动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绘画活动当中的要求、活动方式、绘画的素材以及评价都很容易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以上的原因都说明,儿童的绘画心理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设计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1、介绍“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教会学生制定适度的绘画活动目标。

新《刚要》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要求教育活动要建立在对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绘画活动设计的课程当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绘画发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个别辅导上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尺度。的确,现有的教材当中对儿童绘画的年龄和水平介绍甚少。因此“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有必要了。

“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设计到心理学的知识较多,教学辅导需要联系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是要总的介绍色彩、形线画和泥塑相比,他们各自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对绘画所涉及的三种领域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有个整体的了解。分析每一堂活动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当中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准确的把握该节活动课程的设计目标。

二是补充歌德的色彩理论。引领学生理解色彩的视觉析离与对比,了解色彩的情感。从而根据儿童的心性情绪,帮助幼儿寻找适宜的色彩归属。允许色彩目标的表达多元化。

三是要介绍儿童形线发展的阶段。只有让学生对各个年龄段儿童绘画应当出现的特征有所了解,才可能适度的安排绘画活动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正确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方案为儿童涂鸦阶段(18个月到3岁):介绍罗恩菲尔德关于涂鸦的四个阶段和罗达凯洛格对儿童这一时期的20个基本的涂鸦形式。基本形式阶段(3岁到4岁):介绍凯洛格的涂鸦在画面上的安排形式;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阶段(4到7岁):介绍这一阶段儿童人物画的特点。让图示目标更加的合理。

四是要介绍儿童绘画各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涂鸦期儿童自发的绘画;加德纳对儿童涂鸦“造名”或者命名现象的说明;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反复等特点。让学生们了解对应的发展特点可以兼顾群体需要和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让绘画的表达目标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分析“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教会学生创设适当的活动情景。

应该看到,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独特的事物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能够影响绘画的各种因素。补充儿童绘画的动机、儿童绘画的经验、社会文化的影响、绘画材料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影响等等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让学生能够根据活动课程的目标创设合理有效的活动情景。例如儿童具有梦幻的心性,所以在创设活动情景的时候可以设计童话的、艺术化的故事和情景让儿童置身其中。儿童同时也喜欢直接的经验,反对抽象的概念。所以创设活动情景的素材需要有实物的引入。调动儿童的视觉、触觉甚至听觉味觉来感知素材。

3、关注“儿童绘画的情感表达”让绘画活动的重点设计能够保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学生把握教学活动的重点,要从儿童的心理健康出发,重视心性的表达,注重事物的积极性的渗透。不能够简单的要求儿童对范画进行描摹,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绘画的素材。注重观察实物、注重儿童自身的情感在绘画中的表达。比如颜色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在儿童绘画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和基本形式阶段)儿童选择颜色的无意识性。但他们更偏好暖色;而随后的人物形式和图式阶段就由儿童把图画中的是事物颜色与他们知觉到的环境的颜色联系起来,开始更喜欢使用冷色。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画面中形象的大小、对绘画的任务做出的反应等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绘画活动中,让儿童健康发展。

4、了解“儿童的绘画天分”扩展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思路和经验。

为了让教学方法更加的恰当和多元化。需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天分对于不同儿童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也需要符合新《刚要》当中对教育活动的要求,需要强调儿童早期表征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独创性。所以,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素材积累了解天才儿童的共同性与个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因材施教。

三、效果反馈

1、学生在编写教案的过程当中,教学目的更加的明确,重难点把握更加的准确,设计的教学方案更加的人性化。

2、11级实习的学生反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能够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重视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更善于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能够尊重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走访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反馈:这部分学生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等更能够贴近儿童内心,帮助儿童成长。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认可。(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荷兰)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河北教育出版社

[2] (美)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