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

篇1

第一章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古田县__镇开发区农贸超市市场

2、项目承办单位:__镇__村

3、项目负责人:陈阿培

4、建设地址:__镇下安章开发区

内容:建设规模为占地5亩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集农产品、小商品为一体的农贸超市。

(1)建一条500米,宽12米水泥路;

(2)建一座4000平方米,底层为农贸市场、二层为小商品、服装、鞋、帽市场。

5、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所需水泥、砂石料等建材已经购备。已经具备了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等基础条件。

6、项目功能:

农贸超市是以超市为载体和平台,按照优质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储运和包装,以品牌的形式进入现代超市连锁销售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它是农产品销售的一种先进业态,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最新形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超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提出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传统农业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理由和必要性

1、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

泥泞不堪的地面,夹杂着腥臭的气息,高声叫卖的摊贩……曾几何时,传统的农贸市场,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农改超,即建设农贸超市,将逐步改变这种低层次的商业态势。就在近一两年,蔬菜、鲜肉、水产等菜篮子商品纷纷进入古田县一些超市。整洁的包装、品牌化的农产品、加上大商场的购物环境,令消费者大开眼界——原来买菜也可以这么优雅!农贸市场逐步取代了马路菜摊,其丰富的商品、灵活的经营,使农贸市场成为居民购买菜篮子商品的主要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对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算最好一条龙,东西要百分百让人放心,环境可否更好一些,净菜可否上市……

而就管理而言,原有的农贸市场摊位多,进货渠道广而杂,规范化管理难度很大,因而,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据了解,目前在发达国家,80%的肉菜等新鲜菜篮子商品均来自超市。超市以其干净卫生的购物环境、安全放心的商品品质及配送渠道,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可。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改超是大势所趋。目前农产品的营销业态正悄然进行着变革,一些品牌蔬菜已开始进入超市,与传统农贸市场争夺客源。同时,批发型的农贸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配送网点。一些农贸市场内设立的放心肉、品牌蔬菜专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其实都是市场需求对农贸市场改革发出的信号。

__镇全镇总面积为202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130个自村,总人口4.3万人,是古田东部的山区农业大镇、交通重镇、商贸重镇,为彼邻乡镇村货物集散地。__镇原有旧街区的农贸市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面积小、规模小,而且离下安章开发区比较远,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所以有必要在下安章人口集中的开发区建设一个农贸超市,便利开发区及周边村庄人民的生活条件需要。__镇开展农改超,有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消费者对消费环境及菜篮子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农贸超市的出现以全方位的迎合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项目的前景分析

随着城市改造的纵深发展,以往沿街菜市的简陋情形以及脏乱差的环境都将得到改变,因此,从今年开始,农贸市场用地可作为商业用地的一种全新形式进入了拍卖市场。沿街菜市场升级换代后,无论从环境、市场配置还是市场管理来说都大大上了一个台阶,因此,它不仅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投资者、经营者也是极大地吸引。据了解,该市场一楼近4000平方米的标准摊位租金在700-800元之间,二楼的标准摊位租金在450-600元之间,在位置口岸较好的区域租金高达1000-1500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偏爱成熟的市场;另外,这些农贸市场,抓住了机遇,改造也很成功,再加上这些市场本身人流量大,商家经营有利可图。因此,招商应该不是问题。在这块地上开发的农贸市场是有产权的,开发商可以卖产权,也可用于经营,出让经营权,因此经营上较为灵活。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及交通地理位置

__镇地处古田县中部偏东,翠屏湖东岸和吉巷、泮洋合称为“小东”,全镇总面积202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总人口4.3万人,镇区是古宁线、福汾线、古屏线交叉点,是古田的东部山区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因海外华侨多,且盛白木耳、柿、桃等而享有闽东第一侨乡、银耳之乡、柿子之乡的美誉。__镇农贸市场位于__镇区下安章,市场共有面积4000平方米,是我镇唯一一个综合性质的新型农贸超市。

2、人力、资源条件:按照__镇农贸超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农贸市场建在下安章开发区,项目所需水泥、钢材、砂石料运输方便,已具备了供电、供水、通讯设施等基础施工条件。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__年,__镇工农业总产值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15.6%,农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4.29%,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家,农民人均纯收入3672元,全镇财政收入465.86万元 。

4、建设的软环境:为促进__镇农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__镇农贸市场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农贸超市的建设是提高__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故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贸超市的建设,政府部承诺,给予项目配套优惠措施,既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以扶持超市的建设。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助开发商处理建设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四章项目方案设计

1、方案设计:根据初步测量规划,__镇农贸超市包括一层农贸市场,二层为小商品、服装、鞋帽市场,每层按作用合理规划为具体一个个符合实际需求的摊位。

2、主要技术指标:

(1)建一条500米,宽12米水泥路;

(2)建一座4000平方米,底层为农贸市场、二层为小商品、服装、鞋、帽市场。

3、结构设计:

(1)农贸超市内土方开挖及土方运送

(2)农贸超市内水,电,通讯设施,气管道铺设

(3)地基及主建筑

(4)辅助用房

(5)设备的安装

第五章组织结构和劳动定员

1、组织结构:

项目立项后,镇政府将专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招商引资及项目招投标和工程监督,项目动工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与建筑承包商一起合作,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及工程进度,全面协调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劳动定员和人员聘用:工程施工上,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聘请相当资质的建筑单位前来施工,严把质量关,控制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达标.综合大楼建成后,将聘请资深的物业公司,对农贸超市的卫生日常使用实行管理。

第六章建设工期

开发区农贸市场先期准备工作为3个月,计划施工期1年6个月争取20__年底完成交付使用。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省建委颁发的有关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料表规定进行。

(2)省建委建筑工程部各地市主要材料最高限价。

(3)主要材料按当地市场平均价格估算。

2、投资估算:

(1)征山荒地5亩赔偿林、木果等30万元。

其中:杉木松木补偿金额为5万桃、李树、柿、柚子等各种水果树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补偿金额为25万元。

(2)建500米宽12米长水泥路一条,开挖路基7000多平方米,16cm片石调整层,12cm调整层,以及22cm厚水泥砼路面6000m2,合计人民币46万元,浆砌路边小洞以及水盖板,沥清路面及其它各项费用大约4万元。

(3)建一座二层4000平方米农贸市场造价大约480万元,具体项目为以下几项①平整场地3000万平方米,以及挖填土方20__m3,合计金额20万元。②地基按照设计要求和地质勘查的土质报告,需开挖运大量的土石方,根据省建委颁发的有关福建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料表规定,大概造价约为40万元。③主体工程为钢筋框架结构,材料价格按当地市场平均价估算,造价大约800元/平方米,计320万元。④装饰为简单装修按市场的普通标准适合市场的需求每平方造价200元/平方米,计80万元。⑤水、电设施、消防设施等按图纸设计的要求估算为20万元。

(4)其他配套设施如摊位、柜台、灯光等等大约需要50万元。

(5)征地费用:①青苗补偿费;②附着物补偿费;③土地补偿费;④安置补偿费;⑤拆迁临时搭盖补偿费等。以上各项均按照国家规定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大约补偿金额为200万元。

共计总投资810万元。

3、资金筹措:作为__镇区的农贸超市工程总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采取如下办法:1、主要以股份制投资为主。2、村、镇、政府出一点。3、向上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申请补助一点。

第八章财务分析

1、社会效益:

农贸超市将便利开发区及周边村庄人民的生活条件需要。__镇开展农改超,有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消费者对消费环境及菜篮子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农贸超市的出现以全方位的迎合农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经济效益:

(1)收益:该市场一楼近4000平方米的标准摊位租金在700-800元之间,二楼的标准摊位租金在450-600元之间,在位置口岸较好的区域租金高达1000-1500元左右,从农贸市场的发售情况来看,均价拟定为700元/平方米,在项目全部出租的情况下,每年收入为280万元。

(2)成本:工程征地费200万元,建安工程费约为580万元,果树等赔偿30万元。项目开发成本为810万元。

(3)效益:每年回收资金280万元,扣除开发成本830万元,及成本的利息,预计5年收回投资。投资利润率30%。

篇2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我们这个以“食”为国粹的国度,调味品的高密度覆盖性、品质的多元性、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通路的复杂性,在快消品中也难逢对手。形态袖珍、市场广袤、收益稳定、卷入度高、品类庞杂、渠道丰满——这一切属性的集聚,使得这个行业呈现出一种活着容易、长大困难、山头林立、一盘散沙的态势。

但是由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整合飓风已在孕育!那些初步具备话语权的行业翘楚,都在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其中招数老辣、动作迅猛的行业黑马天浩圆,以其猛烈的战略升级,搅动了调味品市场本不宁静的格局!

典型的碎片化市场,典型的抗竞争模式,典型的战略机会导向——研究天浩圆的意义,在于模型本身之要素的高度集约性和特质的广泛代表性——一个品牌的故事,折射了一段岁月的风云。 下面,我们请陈小龙先生谈调味品行业存在的机会与发展方向:

访谈专家介绍:

陈小龙先生为调味品中国市场最重要的营销专家,陈先生自在《中国轻工报》2000年9月15日第八版发表《国内酱油须奋起直追》三篇文章首提酱油市场四分论,被三十余家媒体转载或摘编,成为业内最有影响的营销专论之一。此后,陈先生又在诸多媒体上发表系列行业分析文章,互联网中文资讯上关于调味品及市场的营销研究发现,几乎统统与陈小龙先生有关。陈先生的足迹遍布中国本土近30个省市自治区,他长期深入酒楼饭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KA大卖场,商场超市,菜市场,零售小店,家庭,工业渠道,采集并研究了第一手的中国调味品市场的资讯,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的分销渠道,经销商,新产品上市、市场环境,竞争状况等研究极为透彻,他对于中国调味品餐料销售与市场的研究,为中外调味品及餐料厂商提供了巨大的智慧支持,成为调味品行业最著名的营销专家和权威,陈小龙先生及其团队,拥有中国市场关于调味品行业最多的资源和网络,记录了中国调味品市场10万多个批零网点的销售网络资料,掌握中国8大销售区域调味品核心经销商500家经销商的详细背景资料。曾有外资调味品公司感叹道,找到陈小龙,等于找到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活地图;拥有陈小龙,等于拥有了中国调味品市场的主动权。陈小龙先生的研究成果《陈小龙调味品市场研究报告》共34本,成为调味品中国市场的方向标。

陈小龙谈从天浩园看调味品行业存在的机会与发展方向:

从上面天浩圆在实现切入行业、解决行业冲突的案例来看,这家企业具有很多做大的潜质,天浩圆在改变着行业的习惯思维,在做大胆的尝试,在打破行业坚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天浩圆值得尊敬。我从调味品行业存在机会、发展方向,给天浩圆一点启示:

一、调味品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2004年中国大陆调味品消费总值约为590亿元,调味品餐饮业销售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增幅达到了20%以上。2006年即将冲破千亿元大关,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市场竞争环境恶化。天浩圆面临的市场竞争应该是比较严峻,所以定一个5~10年规划是有必要的。

二、调味品购买力增强,产品趋向中高档化。2004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按照国际惯例,这意味着居民进入高品质生活阶段,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吃好,一方面是外食,一方面是家庭厨房使用,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趋势由“吃饱”向“吃好”发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以及2006年前4个月的发展,此趋势已经显露出来。

三、调味品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渐显。传统的调味品,除了酱油、醋等大宗产品之外,调味汁、酱、复合调味料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式调味品、西式调味品共存共荣。调味品产品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也显露出来。此前在中国大陆境内,酱油只是叫做酱油,之后,从广东、香港开始,开始叫做老抽、生抽,后又发展为老抽、生抽、鲜味类酱油,还有各种功能性的酱油,如蒸鱼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等,调味汁、调味粉也是同样,还有方便汤料,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烹饪功能,或是特定菜式来做某种调味料。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的提高,也使行业内的分工越来越专业。

四、餐饮业的发展直接拉动调味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调味品目前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就是餐饮,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调味品的发展,也使得调味品市场飞速发展。餐饮线要求的产品,和家庭产品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完全相同,渠道运作上面,也有差异。

篇3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湖北宜昌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82-03

如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是各级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及广大农业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宜昌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了“构筑四道防线,建立追溯体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线工作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初步成效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以“两个确保,两手抓”为目标,宜昌市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强化监测,始终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高压态势,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以来,农业部、省农业厅在宜昌市例行监测和专项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8.2%。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全市采样监测总体合格率为100%。水产品接受农业部、省农业厅抽检总体合格率为100%。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省政府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检查考核中,宜昌市综合考核评分在全省17个市(州)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

1.2 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1年以来,宜昌市农业局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覆盖市、县2级所有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农资经营门店、兽药经营门、店、动物诊疗单位、养殖场户、饲料加工企业、屠宰企业、奶站及规模以上餐饮伙食单位等,整治行动覆盖面达100%。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逐步走向合法化和规范化,实现了2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即确保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现了5个百分之百目标,即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生鲜乳收购站监管面达到了100%,定点屠宰场屠宰动物受检率达到了100%,出场动物检疫合格率达到了100%,重大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了100%。

1.3 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深入开展

2011年10月11日,市政府印发了《宜昌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2年3月6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动员大会。市农业局组建了蔬菜、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专班,分别制定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实施方案及相关考核评分标准。各行业广泛组织规模种植、养殖业主对照实施方案及相关考核评分标准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宣传与培训,目前已有27家蔬菜生产基地、4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8家水产养殖场的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通过考核验收。

1.4 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国家启动新一轮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的浪潮中,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的整合,加快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宜昌市政府将农业综合检测中心项目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已申报到农业部,农业部已确定将宜昌市纳入2012年第1批项目投资计划。各县市区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食品安全保障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了1名联络员专门负责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建设进展情况的跟踪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并先后成立了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宜昌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健全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执法行政处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突破

2012年5月28日,市农业局与市食安办、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联合召开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动员培训会议,正式启动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整合市直农业部门(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监管和执法力量,组建了一支由46名监管执法人员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队伍;再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处置流程,限定案件签收、调查、检测、处理和反馈5个环节的处置时间,提高举报投诉案件的处置效率;完成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比对,从城区121个社区、1110个网格中搜索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的64个社区和108个网格,摸清了城区111家菜市场和生鲜超市所在社区和网格,按照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的原则,将城区111个市场划分成2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实行2名监管执法人员负责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实现监管部门和社区网格员对接,推动了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由“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2 存在的问题

宜昌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线工作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法律规定、各级政府和群众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公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整体上看,宣传覆盖面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市场轻生产、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特别是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殖大户的宣传不够全面深入,边远农村的宣传还留有死角。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认识还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强。

2.2 标准化生产进程亟待进一步加快

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致使生产标准、技术规范难以落实到位,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1]。

篇4

在古城凤凰因为148元门票而饱受争议的时候,同样是古城杭州的西湖免票游,却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2012年,杭州旅游业总收入达1392亿元,10年间增长370%;2012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31万人次,国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一连串光鲜亮丽的数字,再次刷新杭州旅游业的多项记录。

杭州以一个先行者的姿态,不断刷新着旅游业增长的新高度,令业内瞩目。而背后推动这一根本变化的,是杭州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从“市区旅游”到“大杭州旅游格局”的转变。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杭州城市旅游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杭州的佳绩是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基础上,政府积极作为下取得的。既涉及到政府对自身旅游业的科学定位,又包括杭州提出的市民与游客共享和城市与旅游融合两大发展取向的抉择,还包括具体实施路径和机制的构建,这些成功经验对于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弥足珍贵。

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杭州旅游起飞的先决条件。但景区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旅游人才该如何培养?杭州旅游如何在竞争中突围?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怎么办?旅游服务如何提升?旅游市场怎样规范?这些问题是所有景区都会遇到的问题,杭州也不例外。

杭州市很早就认识到,要从旅游资源大市成长为旅游经济强市,仅靠原始的资源禀赋远远不够,创新的力量才是启动整体系统全速运转的不二法门。

2001年,杭州设立市旅游委员会,从“旅游局”到“旅游委”,一字之差,改变的不只是名字。杭州旅委的设立,变过去的“商贸口”为“旅游口”,作为带有协调管理职能的综合性部门,形成了发展大杭州、大旅游、大产业的合力。

2003年,杭州市旅游推广委员会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下设旅游推广中心,专门从事旅游市场营销、策划、广告宣传;2005年,首部地方性法规《杭州市旅游条例》出台,将旅游促进提升到法律高度。诸如此类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胜枚举,但无一例外地对提高旅游管理部门运营效率,减少旅游产业化运营行政成本起到极大的作用。

从单一的行业监管向旅游目的地管理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到注重宏观调控、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服务等方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实行了西湖的免费开放,推出免费公共自行车、节假日免费换乘、免费提供《旅游指南》、旅游厕所革命等善待游客举措,在游客和市民心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良好形象。

在政府积极作为的推动下,杭州旅游业的市场活力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旅游集团等一批知名旅游企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而旅游主管单位,在公共服务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监管等服务职能方面愈加强化。与之相反的,是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杭州创新旅游多元投融资机制,发挥旅游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多元渠道资金投资旅游业,鼓励多元资本进入旅游业对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2000年杭州雷峰塔重建,当时省市财政划拨了两千万,其余1.3亿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的。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产业动力下,杭州旅游创新举措不断,动力不竭。

“用人气带来财气”

2002年10月,当西湖南线、东线、西线、北线工程相继完工后,那些长期阻隔西湖的高墙深院消失了。当年西湖因此失去了600万元门票收入,但是,景区内的茶馆餐饮纪念品商店等商业租金增值700万元。

十年来,西湖相继取消130多个景点门票,占景点总数70%以上,免费开放面积达2000多公顷。外界对免费西湖“小账”与“大账”的计算也从未间断,每年门票收入损失了3000万,每年免费开放维护成本增加了3000万。

尽管短期内商业增值未能弥补门票损失,但游客的人均逗留天数增加,随之带来的食、宿、行、购、娱及相关产业消费收入十分可观。数据显示,十年免费西湖,杭州的境内外游客人次数增加了2.1倍,而旅游总收入增长了3.7倍。

免费成为西湖最亮丽的名片,其超越门票经济发展旅游的理念,带动三产,获得口碑,也迎来了倍增的中外游客。

2012年“十一黄金周”,八天超长假期,免费高速通行,点燃了国人的出游热情。华山、泰山等知名景区,爆出了景区爆棚、客人滞留等一系列负面新闻。而在杭州,在人潮涌动的断桥西湖边,摄像镜头下是游客轻松的笑脸。花港管理处工作人员中午在苏堤南口,免费给游客发放馒头的举措,更是被网友称作“感动到泪奔”。

西湖成为黄金周期间最美景区。杭州,更是成为长假里最适宜旅游的城市。

在杭州,免费的不止是景点。免费厕所被人们称赞“厕所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成为这个城市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福利,杭州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品味全球8个提供最棒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而最近,免费的wifi又让杭州拥有了更多80后、90后的拥趸。

免费游的“西湖模式”,被业界归纳为“用人气带来财气”,换言之,通过免费游的方式,吸引游客到来,游客一旦聚集,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带动周边消费。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依赖门票,政府再瓜分刚性收入,会导致门票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政府如果要从旅游产业中创收,目光应当更多瞄准税收,例如带动消费增加的营业税等。

从“旅游城市”

到“城市旅游”

杭州是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仅有的中国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但是杭州追求的不仅是头衔和形式,而是城市旅游内容的更新和丰富。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看来,杭州旅游加速发展,甚至出现井喷现象,最关键的是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转变。

魏小安认为,杭州现在的品牌不是简单的景区品牌,而是总体的城市旅游品牌,对应了城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杭州又提出“旅游经济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规划大项目,整合大资源,形成大产品,创造大旅游的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杭州城市的发展。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拉开大幕,300年前“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历史风貌得到再现。2003年,杭州集中力量投资100亿元,推出西溪湿地和西溪天堂,又投资100亿元,修复大运河。

2006年,持续184天的“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盛大启幕,确立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城市定位。2007年,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出台,提出培育发展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推动杭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功能、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与领先。

2009年,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实施意见颁布,提出要通过1—2年的努力,创建十余个宜居、宜业、宜游和宜文的特色小镇,打造风情城郊带。

2011年,“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环境整治和景观保护等六大领域的28项工程一一展开。这也是百亿工程,加上千岛湖、湘湖、良渚大美丽州等一批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产品,杭州的城市旅游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年来,杭州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推动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统筹杭州城乡发展,通过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积极辐射带动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从“市区旅游”到“大杭州旅游格局”的转变,把杭州整座城市打造成中外游客交口称赞的巨型旅游产品。

为了应对旅游业散客化、大众化、产业化时代的到来,杭州给游客提供最生活化、最原真旅游体验,开放了包括文教体育、司法机构、特色街区、农贸市场、社区家庭等在内的27类社会资源,使之转化为旅游产品,开全国之先河,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

篇5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

今年以来,区发改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能,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真抓实干,着力做好跑项争资、经济运行、项目推进、深化改革、稳控物价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我委进一步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今年上半年共争取上级资金2.07亿元,主要包括中医院中医药大楼5000万元、饶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800万元、垦区危旧房改造3900万元、垦区棚户区改造2017万元、农饮安全巩固提升1146万元、官塘大道818万元、档案馆502万元等。

2.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在认真总结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区相关会议已研究通过。二是积极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加大调控力度,确保全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目前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已基本完成。

3.抓项目扩投资工作大力推进。一是强化项目谋划。编制了《全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全区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科学谋划区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45个,续建项目93个,有效支撑和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0.6亿元,同比增长14.5%。二是强化项目推进。烯牛石墨烯、富荣电子、宏鹏金属和三都农业示范园等9个项目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市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4亿元,其中5个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1-5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度计划51.8%,序时进度在全市“12+2”中排名前列;贞白中学、富荣电子、柘阳LED、华凯丰科技、上饶卫校和人民医院保健大楼等6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开工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6.1亿元;全区238个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其中:贞白中学项目多个班组同时施工,项目指挥长每周现场督查,确保9月1日开学投入使用;富荣电子项目1#、2#、3#厂房、8#办公楼、9#研发楼及1#宿舍楼已封顶,9月10日前全面竣工;丰溪山水田园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11月底全面竣工;华家源秀美乡村项目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已种植荷花32亩;上饶卫校项目正在方案设计。三是强化项目调度。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区直、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针对不同项目需要协调的各种事项,积极落实挂点区领导调度、常务副区长调度、区长调度和书记调度四级项目调度机制,强力推进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强化项目管理。上半年,我委开展了多次中央投资项目大检查,对全区20XX年至2017年下达中央资金的131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向相关单位下发了问题整改通知,同时针对社会事业领域2011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建设情况实行每月调度,进一步加强了稽查监管,有效地推进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提高了中央资金的使用效益。

4.抓改革促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项目审批方面,我委主动简化投资审批流程,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严格落实投资项目备案程序。今年以来我委共办结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89.2亿元,其中备案项目38个,总投资76.6亿元,占办结项目总投资的85.8%;清理收费方面,严格执行财税[2017]20号文件,从今年4月1日起,我区取消环境监测服务费、白蚁防治费、房屋转让手续费等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征卫生检测费、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计量收费、认证费和检验费等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预防性体检费、登记费和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等3项涉及个人等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赣财非税[2017]11号文件,从今年6月1日起,我区取消易地绿化费和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含高速公路)两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两次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预计年减负金额为355万元。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降成本优环境方面,全区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全区降成本优环境领导小组调整成员名单审议稿已完成;去产能方面,积极推进我区今年化解煤炭产能4万吨的任务目标,当前区政府已同意关闭东阳乡国庆煤矿的决定,该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入开展“地条钢”专项督查和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清理行动,按照“零”容忍,达到“零”存在的要求,我区制定了排查方案,落实工作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目前我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已按要求上报。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我委制定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计划》;公车改革方面,我区296辆保留公车标识化工作全部按要求完成。

5.调结构促升级工作有力推进。一是积极培育新动能,制定了《xx区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2017年工作要点》,着力培育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和分享经济,推动我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夯实平台支持。抢抓省里高位推动调区扩区工作的窗口期,上饶高新区调区扩区相关材料再次提交省发改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三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今年以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我区已入选省级试点示范县,东阳龙溪、芦林西坛、铜钹山小丰、枧底溪西、毛村后溪等5个村入选省级试点示范村。

6.稳物价惠民生工作积极推进。一是价格监测精准。每月定期在我区嘉百乐超市、家友超市、裕丰市场、开心人大药房等代表性监测点进行市场采价。其中,对粮食、食用油、水产品、肉类、蔬菜等65个居民生活必需品,布洛芬、板蓝根等30种重点非处方药品和生猪收购价、玉米批发价等12种畜禽饲料进行采价监测并上报市发改委;对水、电、钢材、水泥、成品油等53个品种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与周边县(常山县、玉山县)互通信息。在获得第一手信息基础上,对群众和社会关心的价格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消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价格管理到位。按照省市的要求,经区政府同意,启动我区社会求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证金人员共50416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2.26万元;应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分别对农业创客中心、热带植物园的门票进行成本监审;核定了三都热带植物园和农业创客中心门票试行价格、城区三个公办幼儿园春季收费标准、全区2017年春季中小学收费。三是价格监管有力。今年元旦、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委出动市场价格监管120人次,密切关注粮食、禽、蛋、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供求情况和价格走势,对城区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家电商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调查);春运和3月中旬,分别对全区各条客运班线票价的执行情况和气象部门的经营性收费进行了检查(核查);分别对区城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和丰溪自来水有限公司有关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核查);对教育、卫生等收费(价格)执收主体系统以及各大商品交易场所,继续强化收费(价格)公示,推进明码标价工作;实行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进一步畅通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今年上半年共解答群众价格咨询 9件,举报件办结率100%。四是价格认证精确。上半年共完成涉案物品价格认证案件82件,涉案总金额127.53万元,其中盗窃、抢劫、诈骗等刑事案件54件,毁财案件22件,盗采矿产、滥伐林木、运输危险物品案件6件。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委将根据上级发改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备案、核准)机制,继续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

2、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沟通,继续做好跑项争资争策工作;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3、做好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和2018年区重点项目谋划工作,加强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基建资金项目的稽查、监管工作。

4、继续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

5、继续做好新常态下物价各项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6、继续做好省市发改委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017年是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美好新xx的关键时期。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立善谋、实干、争先工作思路,突出项目工作主线,围绕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强化创新驱动,聚焦“五大行动”,提振“精气神”、提高“执行力”、争当经济工作“排头兵”,逐月、逐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9亿元,同比增长6.2%。 1-5月份,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下降0.4%;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15.9%;财政支出18亿元,增长24%;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16.9%;全市用电量3亿千瓦时,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量0.87亿千瓦时,增长1.3%。

(一)开展经济运行调度。编制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及GDP主要构成指标目标计划,由市政府印发各地、各单位执行。提请市政府召开2次经济运行调度会,会同统计、经信等部门按月开展指标运行监测和调度。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政策投向,扎实做好项目谋划、项目争取和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1.强化项目谋划编制。围绕全年投资目标,会同各重点项目平台、各项目责任编制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全年计划实施美好新xx重点项目358个,总投资528.1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8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1个,总投资457.14亿元。突出重点项目引领,着力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全市“学浙江、抓统筹、谋项目、促提升”活动谋划项目有关工作,做好谋划项目指导、调度、汇总、完善工作,全市共谋划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编报2017年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379.4亿元。

2、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合肥-xx-新沂高铁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已完成,并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被设计为在“八纵八横”主通道基础上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选址、环评等支撑性文件已同步编制,正在开展设计招标工作。蚌埠-xx-滁州-南京城际铁路已纳入xx省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xx通用机场成功纳入《xx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和《xx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年),机场建设时序为近期(2017-2020年),且规划为构成沿江通用机场群的一类通用机场。xx泊岗淮河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加紧编制。xx至巢湖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交通路网规划,正在加快可研报告编制。104国道绕城线和女山湖特大桥工程稳步推进。环女山湖旅游总体规划初步完成编制。

3、加强项目申报争取。上半年以来,通过发改委渠道共争取中央及省投资项目16个,获批中央及省投资2.15亿,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2017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获批资金0.9亿元、池河治理0.27亿元、千亿增粮规划田间工程0.25亿元、职高开放性实训基地0.2亿元、三中教学楼0.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开工项目8个,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项目9个。组织申报了坡耕地治理、产业互联网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省“大新专”项目库项目71个,总投资379.6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75.1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39.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5%。开展项目集中活动,18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27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20个,开工率74.1%,完成投资17.92亿元;26个储备项目已开工4个,转化率15.4%,完成投资2.95亿元;7个计划竣工项目已竣工6个。

(三)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化工集中区方面,配合市化工园区管委会(筹)做好项目招商服务工作,协调省重化办对拟招商化工项目开展入园前期审核,推动一批精细化工落户建设。凹土产业方面,组织申报了滁州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xx凹土产业发展基地。经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努力,“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已经完成征求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意见。开展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检验检测中心、凹土新材料研发中心事宜。对接茅迪集团、xx路网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产业园区运营集团,开展PPP项目合作,开发凹土产业园,打造产镇融合的“凹土小镇”。淮河生态经济带方面,编制了《xx市争取列入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16个,总投资1715.48亿元。做好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学习、研究,积极争取我市相关项目纳入规划。

(四)着力开展物价稳控。常规开展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开展春季开学教育收费、民生价费、涉农收费和涉企收费多项专项检查。对全市商品房明码标价进行明察暗访,规范商品房明码标价行为,营造公开、透明的商品房销售价格环境,稳定房地产市场。认真办理价格举报投诉工作,确保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畅通,上半年共受理价格举报和咨询36件,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及时回复,群众满意度高。完成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审核工作,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正式出台x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和完善家禽养殖和加工企业生产电价优惠政策,减免全市128家养殖和加工企业用电金额9.6万元。上半年,价格认证中心累计办理各类价格认定业务97件,标的总金额2768.2万元。

(五)加快推进淮干居民迁建工作进度。桥头镇淮干居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在开展潘村洼125户淮干居民迁建,目前已完成旧房屋拆除。2017年全市第一批733万16个移民后扶项目全部开工建设。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和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直补移民人口更新工作全部完成。

牵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全市营造节能有我、绿色发展氛围;努力开展提升行动,推进皖北及沿淮快速发展;牵头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社会;认真开展文明创建、扶贫攻坚、秸杆焚烧、企业帮扶和招商引资工作,狠抓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落实和廉洁自律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奋进发改人才队伍,为推动五个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指标增速下滑。从当前经济运行看,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幅低于逾期目标,将影响二季度经济指标目标的实现。

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1-5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7亿元,仅占全市完成投资总额的28%;在库工业项目剩余投资严重不足,剩余投资不足20亿元。从工业用电量看,1-5月,我市工业用电量8348万千瓦时,下降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5261万千瓦时,下降16%。从新投产企业看,1-5月份,全市未增一家规上企业,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1-5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增速位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完成工业投资9.6亿元,下降14%;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78亿元,下降11.8%。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综合规划工作

1.加强经济形势分析调度。根据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滁州市下达我市任务,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计划。做好县域经济目标考核涉及我委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节能减碳、项目工作、向上争取资金等指标调度,力争指标争先进位。

2.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在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皖北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落实。

3.编制年度计划报告。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科学拟定全市2018年全年目标计划,在全面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谋划编制《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4.扎实做好改革工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改革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和行政体制2017年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加强投资调度。协调解决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相关问题,力争完成全年162亿投资计划任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5%。

2.聚力项目建设。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和省“大新专”项目为核心,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3.做好项目争取。密切关注中央、省级层面战略重点及扶持方向,着眼“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

4.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着力推进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5、加快服务业发展。协调开展服务业重点项目谋划,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协调推进广大物流城、徽商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申报争取工作。

6、移民安置建设工作。组织好2017年移民后扶项目实施,重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倾斜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帮助贫困移民脱贫解困。完成潘村洼淮干居民迁建,做好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