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主要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汉语主要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汉语主要课程

篇1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程体系

一、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对外汉语教育自1985年开始以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多达285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和地方院校占很大比例。虽然对外汉语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高达15000人左右,但是目前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就业前景等多方面仍处于瓶颈状态。很多学者专家已经开始关注对外汉语专业在教师培养、教材编制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出现的问题。课程设置是目前面临问题中的主要难点,因为课程设置对教师培养和教材编订起到了决定作用。优化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规定了对外汉语专业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西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语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等。纵观该课程体系,我们不难发现汉英两门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被囊括。但是缺乏两者之间对比分析的课程。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选自中文系和外语系。两个系别的教师各自为政、分别讲授自己擅长的题材。其讲课模式和方法与培养英语专业和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诸多理论基础课程有其必要性,但是又不能完全满足日后实际应用。这些课程不足以体现对外汉语专业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二、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方向

1.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要体现“师范性”。对外汉语专业有师范类学科的特点。虽然与传统的英语教育或汉语教育专业不尽相同,但是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以后的预期就业方向还是汉语教学。而且其受众为母语非汉语的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动机并不是对孔孟之道感兴趣,而是痴迷于中国古老的文明及其诸多载体,例如:中国功夫、自然景观、书法、绘画,等等。所以,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不仅要掌握流利的英语表达技巧和丰富的汉语知识,而且要具备各种专业技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必须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对外汉语人才要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有的学生将英语视为一种高不可攀的障碍学科,每次使用英语表达和交流都会不自然。尤其在外国人面前,对自己的英语表达就更没有自信。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根本无从谈起。还有的学生恪守“莫谈国事”的原则,遇到外国学生提出的敏感话题无从应答。因此,在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中,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该专业人才的表达沟通能力。

2.对外汉语课程体系要体现“应用性”。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很多外国人学习外语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猎奇心理转变为实用心理。更多学习汉语的人是为了日后在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翻译等领域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因此,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需要在多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实用的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必须和国内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才需求挂钩。例如:部分院校在对外汉语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涉外文秘、涉外文化传播、涉外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在一年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实际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并辅以实习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3.对外汉语课程体系要体现“对比性”。上文提到对外汉语专业并不是汉英两门语言的简单叠加。要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汉英两门语言的异同,包括:语音、语法、历史、宗教、礼仪、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在二至三年级的课程中要加入具有对比性和跨越性的专业课程。

全球化的发展使汉语走向了世界,这必将为增强我国的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在汉语推广的热潮中,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也迫在眉睫。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机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对比性”改革方向,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实用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兰京子.对外汉语专业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考核方式 改革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现更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相关理论外,学生教学技能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考核中,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考核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就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提出建议和思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50%,包括:考勤占10%,课堂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占20%,课后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50%,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主客观题的比重为6:4。

此考核方式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考察,忽略了对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考察,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基于以上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湖北文理学院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有针对性的就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尝试。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40%和期末成绩占40%。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除包括出勤占10%、作业占30%、课堂讨论占20%,这些常规考核项目外,还包括小组实践活动占40%。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一般包括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五种基本课型,以此为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种课型,要求学生选择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一课,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教案,并且每组要推举一名代表进行模拟授课。教案设计和模拟授课各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评分标准如下:

教案的评分标准:教学目标30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阐述是否合理;教学设计40分,主要包括时间分配,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板书设计与ppt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对应,情景设计,互动设计,活动设计等;教学内容20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正确,教学容量是否恰当,脉络清晰;教学创新10分,主要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的特色。另外,教案环节扣分包括环节不完整,有知识性错误等。

模拟课堂的评分标准:教学目标上(10分),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上(20分),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教学过程上(20分),时间安排合理,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教学技能上(30分),教学语言规范,语速适当;讲授条理清晰;能有效组织课堂;能合理利用板书和现代教学手段;能合理使用教具;能与学生交流。综合表现上(20分),有一定的创新性;教态自然,教学效果好。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汉语国际教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与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密切相关的课程,因后续课程还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等,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并不需要侧重于教学法,而是立足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色,来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方式:在评分时,可灵活采取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三种方式,最后综合来评定成绩。

2、期中成绩:期中成绩主要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主客观题的比重为4:6,主要对期中前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考察,在试题中要反映出对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能力的考察。在有些高校中,如果没有专门举行期中考试,此项成绩可以平均分摊到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中。

3、期末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包括闭卷考试(占50%)和实践考核(占50%)两个部分。

闭卷考试:题型可以多样化,主客观题的比重仍为4:6,出题的覆盖面包括所有的章节,侧重于学生易混淆的基础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在试题中也要有所体现,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实践考核:要求每位同学自选教材,设计一份教案;并拍摄不少于10分钟的模拟课堂视频。实践考核的评分标准与小组实践考核的评分标准相同。

以上考核项目计分比例,授课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

篇3

若对云南的地域文化下定义,可定义为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不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种类在全国也是最多的,并且还包含了不少跨境民族。各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吸收、融合与传承,使云南地域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云南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上,如铜鼓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傣族贝叶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火塘文化及木鼓文化等。[3]

二、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关于是否有必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问题,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的教学主要以课内语言知识文化教学的形态呈现,并辅之以课外传统文化、交际文化的教学。

三、云南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综观云南对外汉语教学的情况:主要以地区高校学历留学生、短期汉语交流生的汉语教学为主,另有少数培训机构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融合。

(一)地域文化与理论创新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不过五十年,相关学科理论发展也日趋成熟。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下,本着国际汉语教育和云南地域文化国际传播事业,云南对外汉语教学界应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作用,紧紧围绕语言与地域文化传播展开系统的研究;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地域文化与语言习得相融合的方法,等等;最后及时思考与总结,更新教育理念,为本地区的汉语国际推广及国际汉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4]

(二)地域文化与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教材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国别的汉语教材、不同汉语水平阶段的汉语教材、不同年龄阶段的汉语教材、不同学习内容的汉语教材、不同技能训练的汉语教材等等。另有国内不少培训结构编写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汉语教材,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那么就云南而言,需要集中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力量,编写开发具有云南地域文化的汉语教材,同时少数有汉语培训机构的城市(如昆明)可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便可避免在云南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或外国学生提出类似“老师,王府井是什么?”、“哪里可以买得到北京烤鸭”等问题,我们可以把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知识编入教材,比如说把“王府井”“、北京烤鸭”等换之以“滇池”、“土林”、“汽锅鸡”、“过桥米线”、“饵块”等,这样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上了解到云南地域文化知识,还可以将课上语言知识与日常交际相结合,提高交际效果。

(三)地域文化与师资培养

随着汉语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已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为国内外的汉语教学输送对外汉语教师。经了解,云南地区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论是在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中,与云南地域文化特色相关的"文化因素"类课程较为缺乏,以笔者所在的楚雄师范学院为例,在所有与“文化因素”相关的课程中,与云南地域文化相关的课程,必修课程中未曾涉及,仅在公共任选课程组中有所体现且不多,如“民族民间舞”、“制茶工艺与茶文化”。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考虑到其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点,我们可以在依循“汉语国家教育”本科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在该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中,酌情加入与云南历史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歌舞文化、旅游文化等相关的课程,让未来的准对外汉语教师们,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掌握云南的地域文化知识,那么今后不论是在海外汉语教学还是国内汉语教学实践中,准教师们在课上语言知识教学或课后交际活动中,不仅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将云南的地域文化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开来。

(四)地域文化与教学内容

有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导入文化因素的问题,学界讨论得比较多,也有学者针对地域文化的导入问题做了研究,如芮嵘、荆亚玲(2012)。在对外汉语中导入云南地域文化,主要涉及到的是与汉语语言要素相关的文化内容,也不乏一些文化课或兴趣课上的与民族传统文化、交际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云南大多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在教学中可以适量加入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介绍,如上提到的东巴文、彝语等。再者,云南方言丰富且与汉语普通话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楚雄方言中“咯”字在句子有提问的作用(“你咯吃饭了?”表示“你吃饭了么?”),又如“马普”(马街普通话)的发音、声调与汉语普通话的区别,等等。在云南地区,由于方言在日常交际中的影响,外国学生学习了汉语普通话,在课下还不一定能与当地人们顺利地交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方言知识的教学,这不仅能让汉语课堂变得更丰富实用有趣,还能让学生与当地民众进行更有效交际,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五)地域文化与教学形式

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多以室内课堂为主,然而要实现云南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汉语课堂不应局限在课上、室内、校内等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改变常规的语言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云南地域文化特色展开汉语教学,可以将室内课堂转到室外,如在地域文化活动中展开汉语文化知识教学;还可以将校内课堂转到校外,如进行当地的“博物馆文化教学”[4]、景区景点文化教学等。此外,在现有的课型设置上,可将汉语教学适当调整为以民间才艺、民间习俗等课程形式,进行语言知识与地域文化的教学。

四、结束语

篇4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以推广汉语为目标,进而促进我国与他国之间文明互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求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还要充分了解他国之文明和文化,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学习交流。不仅如此,该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加强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以应对日常教学之需。

l.中文培养目标

“对外汉语”,重点在“汉语”,即其主要内容仍在于汉语。但是依然有部分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汉语言文学几乎相同,就是注意到了该专业中文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对外汉语与汉语言文学绝对是两个不同的两个专业,后者侧重于汉语本身的深入研究以及应用培养,但前者则更倾向于对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目的是以后的教学所需。再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也应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语教学,也是对外文化教学,是汉语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我国特有的文化信息,传达着我国的习俗、观念、信仰,这是所有外语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部分。

2.外语培养目标

精通一门外语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一门外语的熟练掌握既可以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沟通交流,还可以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语言比较的参照物。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能掌握一门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还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了解。

3.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培养目标

语言教学的特殊性是对外汉语专业与传统的中文学科的最大区别,对外汉语专业并非传统的师范类专业,但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却是教学。而且是面向母语各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专业学生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及教学理论的培养。教学理论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

二、基于日语语境下对外汉语培养模式

要实现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教学中文、日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案诸方面的培养目标,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布局对其培养方案作的结构。如何有机的结合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效益最大化,是目前基于小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为蓝本,对其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的培养模式作一个探索。

1.汉语模块

从汉语的角度而言,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否则,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对其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的怀疑。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汉语模块培养方案中应该考虑的重点应放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课程。相反,文学类的课程可以稍微的放低些,作为应用型的专业,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一般要高于对基本文化素质的培养。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文化素养的培养一点不重要,只是相对来说而已。

2.日语模块

熟练掌握日语是对外汉语专业日语方向的学生外语培养的重要目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学习汉语基础理论知识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添加筹码。在制订培养方案方面,如何分配学生中文、日语的比例关系,则是需要在反复推敲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我校做法如下:首先,要以汉语教学为核心。一个连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都不能掌握的人,是无法派出国传播汉语的。其次,以日语听、说教学为辅助。针对该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外语能力来说,应该以听、说为教学重点与突破口,只有听得懂外国人说话,才有能力回答对方,然后才是读、写、译等。因此,各个学校要尽可能多的开设听力、口语、视听等实用型课程,突出实践性、应用性。

3.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模块

由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要从事对外教学工作却又非师范生的特殊性,在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方面,既要考虑到其授课对象与师范生的差异之处,又要把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师范生来培养。除了要开设传统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还要开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教材教法等课程。但是相对于传统师范生来说,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育学和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则应相对低于对外汉语专业主修的课程。

4.特色文化课程模块

学校不但要开设承载传播中华文化的课程,还应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设彰显地域文化的课程。以我校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为例,我们文化课程除了对外汉语、日语等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原特色文化课程,并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改为少林武术课,课时也在每周两节的基础上提升到每周六节,使中原特色文化和少林武术成为了每一名毕业生的特长,伴随毕业生到达世界各地。

以上四个方面的模块,在日语语境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扎实的汉语言基础与熟练的日语技能相辅相成,同样是语言学习,能够相互促进、彼此相长。同时,掌握适当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好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特色文化课程使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路江.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2007.

[2]左媚柳.基于小语种优势的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2010.

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角色定位;跨文化

一、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探讨

无论是哪个国家、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文化与传统习惯。对于汉语教师来说,在教学当中,需要对这种文化差异有所警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积极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不同文化交流当中,从而做到对文化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抵抗。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教学的能力与意识,从而在课程教学当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做到对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教育影响进行消除。而这种能力的掌握的,对教师来说,有着较大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文化背景不一样的学生时,能够掌握不同地方的文化知识,并对这一文化有着积极、尊重的态度,为学生创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对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偏见因素,要有所认识,在对多元文化背景熟悉的情况下,展开教学策略,从而做到对中华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

二、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语言教师的角色

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时,其本质还是一名教师,因此,对语言学结构、规律等理论知识,汉语语音、语法、语义等知识的系统掌握,则是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都应该掌握的技能与素质。此外,因为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有着一定的差别,且对外汉语教学所教的学生,也不是本国、有着自然语感学生,从而如何使第二语言学生做到对汉语知识的有效掌握,并用汉语来进行社会交际,便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对外汉语教师若能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做到有效掌握,则有效帮助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对语言进行传播,则首先需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在外国人看来,深奥且神秘,这种神秘感的出现,也使更多的国外学生愿意对中国文化与汉语进行学习。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点有着全面的掌握与理解,从而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时,不仅能够对语言技能进行传播,也能够开展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从而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涉外人员的角色

相比较国内的汉语教学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涉外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做到对对外性有效展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对外汉语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师身上是担负着中华文化传播、汉语推广、为祖国宣传等责任的,其不仅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更是担当着让世界认识中国及中国政治的使命。所以,对外汉语教师需要爱党爱国,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只有这样,方可将工作做好。

(四)学术研究工作者的角色

对外汉语教学起步较晚,因此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在相关理论研究上,还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课程教学当中,仍有较多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当中,既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也需要做到对教学理论的有效研究。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做到对汉语语言学习规律的把握,还需要其能从国外学生那里,做到对其学习汉语规律的有效把握与总结,从而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在汉语学习效率上做到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一种较好的课堂效果。当前,对外汉语教师大多都是原先的中文及外语教师所组成,这些老师原本有着很好的国内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及方式还不能做到透彻的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加强科学研究,从而使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及发展。

三、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当前,较多的学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对外教师在对外教学时,对文化多元性存在的认同度是积极的,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在教学当中,对跨文化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有着全面的认识,并期望得到相关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自上世纪八十年之后,由于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多元化知识与能力培训,开始进入多个国家教育与培训计划当中。当前,欧美等国教师培训所采取的模式主要分为三阶段、整合及单独学程模式三种,从而做到对多元化背景下,教师能力的有效培养。结合当前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在对这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三阶段模式的实施,对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及效果。

改培养模式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师资培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阶段培养模式总计分为学习、发展及参与三个阶段。首先学习主要是对对外汉语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发展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多元文化的教学观点,能从不同族群的视角看待事物,由心理学等学科达成这一目标。最后参与,即实践阶段,通过教学实习等手段使学生形成符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策略。这种模式与很多院校课程设计是一致的,运用起来较为容易。只需要对课程内容重新加以组织,除了汉语本体知识和第二语言教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以外,将与多元文化相关的材料、经验进行整合,就可以做到。

总结

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及对自身角色定位不足。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在对国外教学经验进行借鉴与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自身角色的有效定位,从而帮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促使汉语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更广泛更远。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8)

篇6

一、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上述“高热度”不相适应的是:外派的部分汉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国内就业市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较少,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出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很难达到海外对汉语教师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例如: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培养的人才缺少汉语国际传播必须的实践经验。

2、相关研究没有与时俱进。国内最早设立本专业的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及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国内研究普遍存在微观研究众多、宏观研究匮乏的现象:有关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教学研究很多,有关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却很少。特别是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汉语学习者在群体、目标、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质量教师,亟待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3、就业渠道不畅通,造成了国外“汉语教师荒”与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可见,要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必须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疏通就业渠道,尽快走上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对外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汉语国际推广是具有国家文化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这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培养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即围绕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对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同时,国家已出台了三大“汉语国际教学标准”,即《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因此,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必须创新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践型理念。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来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倾向于实践与应用。在汉语学习方面,应强化学生语言传播与交流能力;在第一外语学习方面,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放在第一位;在文化学习方面,学生重点掌握跨文化交际以及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技能——太极拳、京剧、书法、国画、茶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学生还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及接受特点,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悉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具备掌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课堂的能力等。

(2)多元化理念。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在国外不仅要能够教授汉语,而且还要从事文化传播,并进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既要熟悉国外市场,又要掌握涉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感;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语言、文学、文化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乐于对不同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探究,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尽可能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类、教育类、文化类、经济类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3)国际化理念。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知识。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外汉语专业必须要把国际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前,可从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和服务面向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探索。“汉语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外汉语已经发展成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化、涉外性已经成为本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剧增,使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就业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应以国际化理念来谋划人才培养问题。

2、明确专业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培养目标与方向设置课程体系;二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对本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职业技能课;三是根据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设置文化课与特色类(如经贸类)课程。

(1)根据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学习。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阅读、英美文学阅读、汉英语言比较等课程。另外,还可开设为期一年的第二外语,为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2)依托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训练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相结合。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涉外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大赛、中外学生联谊、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项目提高学生的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突出“比较”概念,培育学生中外文化素养。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国学概论与西方哲学,汉英语言比较,中西文化比较,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将学生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中,促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塑造他们开放包容的气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加强外联,寻找“出口”。通过与海外孔子学院及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合作,可以把毕业生(或取得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在校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另外,也可与国外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联系,以互派培养的方式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获得所在国家教育机构颁发的证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且对于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推进学校整体的国际化进程。

4、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对外汉语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专门人才的专业,在强调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本体地位的基础上,不同学校可根据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突出各自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例如,北京高校可开设北京文化概论、北京的节庆仪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财经类大学可利用经贸特色和经济学、管理学的优势,突出汉语教学和商务技能的结合,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硬件;软件;人件;潜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55―03

一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的内涵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建设就是指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的建设,其中硬件建设主要是设备、设施的建设,如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软件建设包括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网络课程与数字化教材、资源库的建设等;“人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G.Newman在一份关于“人类的风险与真正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危害”的报告中创造了“人件”这个词,而在“Peopleware in Systems”(即《系统中的人件》)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在软件应用开发过程中,凡是与人有关的任何事物,诸如管理、组织发展、个性、模型、工具、方法、过程、人机交流等都可以归于人件[1];潜件包括各种理论体系、方法和相关的研究成果。

上述四件构成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完整、稳定的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这四件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缺少任何一件,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都难以解决。

二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建设的现状综述

1 硬件建设飞速发展

硬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广泛受益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并持续地运行、维护和更新。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开发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利用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各种硬件资源的整体效能,并注意设备的操作方法与使用安全,以便多通道高效率地进行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与显示。近年来海内外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大大拓展了办学空间。

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计算机光纤主干网、校园局域网、计算机及相关仪器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等。网络带宽不断提速,能够高速接入CERNET,通过网络点播视频已较为流畅;计算机配置也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寻常对外汉语教师之家;投影仪不断趋于体积小、流明高、操作简便。

汉语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占全校教室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教室配备了数字背投、实物展台、多媒体数字终端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有的还建立了多媒体数字网络教学系统主控室及教学观摩系统。

条件更好一些的学校还引进了多媒体开发设备,如广播级的电视编辑系统、广播级的非线性视频编辑系统等,可创建独立制作音像节目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

2 软件建设百花齐放

软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软件工具和相关服务,主要包括教学门户网站、网络课程、学科资源库及其它各种工具软件等。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可谓层出不穷,政府的、高校的、公司的、个人的,集教与学、考试、教务管理于一体,既有基于P2P技术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平台[2],又有基于动态网络数据库技术、可实现用户跟踪与智能教学的E-Chinese教学平台[3],刘丽[4]对因特网上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网站进行了概括和介绍,而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的交互性不强或缺少有效的社会互成为了影响留学生远程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重要原因[5]。

对外汉语网络课程的种类繁多,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有完全基于视频的师生在线学习,离线学习主要以“文本+图像+Flas”的媒体表现形式为主。对外汉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与语言技能训练的均衡、知识网络体系、教学服务功能、交互教学模式等原则[6],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缺乏教学活动设计;导航系统不强;缺少评价与反馈等[7]。

由于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同样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对可共享的、规范化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的需求也是日趋强烈,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研制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推出的、在海外发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研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等,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制定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教学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的资源广泛共享与互操作,并为教师或学习者等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能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8]。

各种工具软件除了常规的记录、索引、通讯等,还有对外汉语教学所特有的,包括:已广泛应用的如多语种自动转换、拼音自动标注、汉字手写识别、多媒体字典与词典等,正在从实验向实践转化的如语音识别、语音校正、计算机辅助写作、计算机辅助测试等。

3 人件建设亟待转型

人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科教师、学生、技术统筹人员、管理者等都对数字化教学形成积极的态度,具备基本的数字化教学知识技能,掌握数字化在学习、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促进教学改革[9]。

正如Warschauer和Meskill所言,将技术成功有效地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关键“既不在于硬件,也不在于软件,而在于人件”[10]。然而,“合格的”以汉语为外语的教学师资“奇缺”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汉语推广真正走向国际。究其本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师资培训环节的薄弱,是影响这一事业发展的真正内因[11]。因此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人件建设亟待通过师资培训得以转型,培养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多元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策略、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具备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整合的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创设语言交际环境的能力、培养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能力等[12]。

培训对外汉语教师历史最悠久的当属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多年来不间断地举办各类培训班,既有面向内地的常规教师培训、汉语与文化学习培训、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证考试辅导,又有面向港澳台的汉语教师培训,也有面向海外的汉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已对应《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培训模式采用“基础理论+教学实战”。另外,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汉语师资培训点之一,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于2007年推出了面向海外的汉语言文学网络教育培养方案(省略),设置了40门课程,涵盖语音、语法、汉字、词汇、HSK辅导、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七大门类,有705讲21000多分钟的视频课程,还有对应的网络课件,学员只需宽带接入,即可自由进行学习。

4 潜件建设有待创新

潜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构建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其研究成果可以引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方向,决定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潜件既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张丹等[13]提出了基于互联网C/S的三维环境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仇鑫奕[14]提出了一个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和自然习得相结合、班级授课和个别教学优势互补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张魁元等[15]提出了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模式设计;“长城汉语”混合教学模式是在混合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多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网络课件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采用即时跟踪学习进度和测试学习效果的管理模式,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16];刘晓海等[17]分析了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孙宁宁[18]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何济玲[19]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改革。目前还需要挖掘其学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特色,在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三 四件建设中容易陷入的三大误区

1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

硬件设备是以外在的物质形态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易使人在感觉上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所以容易走入“重硬轻软”的误区,导致软件建设滞后于硬件建设,软件投资在整个数字化建设的投资比例不高。而软件资源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源泉和载体,缺少了它,硬件设备只能是一种摆设。

2 对人件缺乏观念更新与政策保障

由于我国教育长期的文理分家,使得一些对外汉语教师欠缺必备的自然科学素质。他们习惯于在理念上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视为理科的事,以至于对于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态度消极、兴趣不浓,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更缺乏运用。再加上目前还没有广泛地将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研究成果纳入到汉语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否采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全凭自我,从政策与制度上缺乏引导与支持,进而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进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在理念、制度上进行变革。

3 忽视潜件建设

为什么一方面缺乏汉语教学资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另一方面投入巨资开发的许多大型多媒体汉语教材进不了课堂?为什么有些网络汉语教学并不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实践活动缺少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缺乏潜件建设成果的照明。潜件是我们进行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必不可少的行动指南,它决定了硬件的选择、软件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与恰当运用、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等,其重要性和科学性都不亚于硬件和软件。

四 科学进行四件建设的可行方案

“四件”建设必须坚持同步规划设计、同步配备、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合理配置各种常规教学仪器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软件建设应以需求为牵引,大力推动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声像资源库、课件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等)的开发与维护,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之路,加强整合,鼓励共享;人件是资源的源泉,是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系统正常、高效运行的保障,观念革新是人件建设的首要工作,要认识到汉语教学数字化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创新的过程,是汉语教师的专业理论、教学技能、信息素养、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人件建设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汉语师资培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人件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的特点来构建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不断完善与发展本学科理论体系。

总而言之,硬件是基础,软件是重点,人件是灵魂,潜件是方向。只有加强“四件”建设的策略研究,才能形成“四件”有机组合的综合系统,最终实现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周中云.基于人件组织理论的课件开发团队策略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69.

[2]彭志峰.基于P2P技术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5):75-78.

[3]周晓军.E-Chinese对外汉语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张普,徐娟,甘瑞瑗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37-341.

[4]刘丽.Internet上免费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J].科技资讯,2008.(13):111.

[5]周平红,卢强,张屹.对外汉语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7.(3):66.

[6]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07.

[7]罗立祥.对外汉语教学网络课程的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8]徐娟.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与资源管理系统[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7.(1):43.

[9]曹进,王灏.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外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6):54.

[10]曹宁.走进二语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性评述[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21.

[11]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77.

[12]徐娟,宋继华.对外汉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评价体系与培养[J]. 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6.(1):27-28.

[13]张丹,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28.

[14]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2:32-36.

[15]张魁元,文笑雨,张妮.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模式设计[J].科教文汇,2008.8:41.

[16]吕宇红,许建红,姚远.“长城汉语”混合教学模式及应用[A].张普,徐娟,甘瑞瑗编.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28-432.

[17]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2:38-41.

[18]孙宁宁.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37-40.

[19]何济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126.

Hardware, Software, People-ware and Hidden-ware in Digital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Foreigners

XU Juan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篇8

当前,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生源激增,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相应地,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巨大挑战。1.新疆高校对外汉语师资存在的优势。(1)基础知识方面。第一,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汉字、虚词、对外汉语教学知识、中华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方面基础较扎实;第二,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技能,即汉语阐释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估能力等方面能力较强;第三,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2)知识能力方面。第一,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汉语本体理论知识较扎实。第二,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攻关能力较强,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较全面。第三,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掌握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较丰富,培养、不同水平不同学历留学生文化传播活动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参与能力,以及外语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等方面方法得当。(3)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第二,评价指标全面;第三,评价手段先进;第四,评价主体多元。2.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1)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存在着媒介语弱势的问题。谈到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时,首先要区分自然语言的集合和外语的集合。在自然语言的集合中,教师都是本国人用本国语言讲课,在讲课时对语言的应用能处理各种决定;在外语的集合中,教师是典型的非本族语言者,并且从没有在说第二语言的国家居留过,所以像对待本国语那样自然作出决定比较困难。新疆高校外汉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自然语言的集合。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对课程的态度和他们在实践中调整思路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评估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对外汉语教师对目标语言的控制能力;第二,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背景、教育水平、对自然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精通程度、教学经历等;第三,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程序变化的态度。对外汉语教师的态度和培训是新的教学程序的一部分。据统计,新疆高校36%的对外汉语教师只能凭借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其余能够使用媒介语教学的情况为,6.22%的对外汉语教师能够使用俄语,45.78%的对外汉语教师能够使用维吾尔语,7.2%的对外汉语教师能够使用哈萨克语,4.8%的对外汉语教师能够使用蒙古语。沟通不畅,使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2)部分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知识欠缺。目前,新疆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成分复杂,既包括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也包括从双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历史、新闻、教育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文科专业转型而来的,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从汉语言文学、历史、新闻等文科专业转型而来的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相对欠缺第二语言教学的丰富经验,没有系统、扎实地学习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课程。从外语专业尤其是俄语专业转型而来的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虽然能与留学生顺利沟通,但相对欠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系统知识。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转型而来的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因为学习了新疆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能够与中亚跨境民族留学生进行交流,具有语言优势,而且学习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也有对母语非汉语人群进行语言教学的经验积累,能较快适应对中亚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但针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毕竟有很多不同之处。同时,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转型而来的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相对欠缺汉语文化、文学知识和古代汉语等语言知识,此外,他们的汉语知识也比较薄弱。3.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缺乏不断提升能力的机会和环境。(1)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缺乏经常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和环境。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新疆高校一直缺乏让对外汉语教师经常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和环境。2008年年底,国家在新疆筹建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2010年6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自治区教育厅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揭牌仪式。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虽然能够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这个平台上进行科研探索,但目前新疆仍然缺乏一个常态化的类似于研究会、学会这样的平台,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虽有所感,却无法实现常态化的学术交流。(2)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缺乏赴内地进修学习的机会,也缺乏在新疆本土倾听来自内地专家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的机会。与内地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相比,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进修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机会十分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培训机会相对来说非常少,赴海外交流访学的机会更是难得。没有统一的培训过程和观摩研讨机会,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仅凭借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传播祖国伟大语言和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自豪感支撑自己的工作,这对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三、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完整体系,既是处理教与学各类关系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也是贯彻这些理论、原则的一套方法和各种技巧。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既概括了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又区分了对外汉语教学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上的不同侧重点。这样,就为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搭建起了结构框架。综观新疆高校这几年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新疆个别高校仍然以结构为主的综合法为主,课堂讲练不多,但是多数新疆高校有很大的变化,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法上采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在读、写、听、说等技能上全面要求。在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上,新疆个别高校只开设了一门精读课,但是多数新疆高校还开设了单项训练技能课。新疆高校编写本土对外汉语教材较多,但体系不一,如《大众汉语》、《大学汉语》、《商务汉语》等,但在结合功能加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新疆高校编写的本土对外汉语教材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交际”,在把“工具”放到“交际”中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此外,新疆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一般都是学习、借鉴内地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如,新疆师范大学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搭建起了以中亚研究为重点的本科教学理论研究的结构框架;针对中亚留学生尝试“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使用不同特色的教材;实施分技能设置课程的教学安排。所有这些变化和成绩,将在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四、整合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发展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

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33-02

一、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目标和现状

对外汉语口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来探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中级口语为例,根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规范来谈谈中级口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中级口语课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自如地沟通交流,语速、语调正常,表达等方面恰当准确。中级阶段的口语教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口语课教学的现状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速,口语课师资力量、有关的教材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但是目前,口语课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口语课精度化。课堂活动注重词语讲解、句型分析,口语练习和表达训练多限于造句、完成句子、选词填空,致使口语教法跟精读课没什么区别。

2.口语阅读化。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口语表达变成针对课文回答问题或复述大意。

3.口语话题固定化。口语教材的话题多以文化和国情为主,谈人口就是中国的计划生育,谈社会问题就老龄化问题等等。

4.教学方法模式化。口语课的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对学生来说完全没有新鲜感,从而影响口语课的教学质量。以上几个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口语课的教学目标。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口语课程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外汉语中级口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的含义

对外汉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结合在一起,建造一个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环境,进而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的意义

中国在世界之林的地位越来越高,海外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汉语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汉字、语音和语法的复杂结构都有很鲜明的特征,所以,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整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或学习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和标准化意义。赵金铭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1.理论基础:指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是反映教学模式内在特征的一个因素。理论是一个向导,只有正确的和符合实际的理论才能指导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

2.教学目标:指教学所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它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同时制约着其他因素。

3.操作程序:指教师上课时的步骤以及各个步骤的每种做法。这个要素是比较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4.实现条件:指教学模式所需要达到最优效力的条件,比如教师、教室、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中级口语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手段和策略有很多,这里我谈谈三种整合模式:

(1)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它有三种形式,一是课堂演示型课件,在中级口语课上,向学生展示有观点的课堂内容;二是交互型课件;三是电子图书。

(2)对于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它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二是网络探究模式,教学流程:教师提出问题将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学生执行各自的任务演讲汇报教师评价总结下一个问题。

在这里,我举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例子,探索对外汉语中级口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新模式。

教学目标:通过探讨大城市是否该限制购买家庭轿车这个热门话题,学习和掌握与此相关的语言点和语法点。

第一个环节,首先是教师负责教学的环境、情景安排工作。

第二个环节,提出课题,将学生带进这样的情景之后,就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第三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索,当教师提出课题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来自主探索自己的想法,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第四个环节,网上协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加载相片、视频或者有意思的动漫,这样让学生对话题更加深入地思考以及通过这样形象的方式来解说,因此,这要求教师要会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手段向学生展示课题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五个环节,课题小结。

第六个环节,网上测试,通过在网上来测试学生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方式。

第七个环节,课题延伸,这是此课题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自主讨论,也可以分组讨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辩论。

正方:在大城市应该限制家庭轿车的发展。

反方:在大城市不能限制家庭轿车的发展。

(3)基于综合学习的教学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问题(任务)的学习,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二是基于方案的学习,一般被称为“研究性学习”。

5.评价:指评价的方法、标准等。通过评价可以得到很多有效的反馈信息。

三、对外汉语中级口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势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是一门以训练汉语技能为主的知识性课程,与传统的课程不一样。在采用网络技术条件下,就是为了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方便和优化,这样的整合不仅能促使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力,还能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素养,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与多媒体结合,不仅大大增加语言信息,而且还使学习者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和语法点。

2.多媒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语言材料,这样不仅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且可以刺激学习者的兴趣。

3.学习者更能有效掌握信息要点,使学习者能进行高效的学习。

4.多媒体可以提供再现的模拟交际场合,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更加切身投入到交际中去,也激发他们交际汉语的欲望,并能帮他们解决交际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口语相结合,可以在最高的程度上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推广汉语文化。

(二)对外汉语中级口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技巧、学习心理、教育心理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欠缺,因此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1.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思维训练的课是肤浅的,绝不是一堂好课。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思考东西,所以在充分尊重别国学生的思维情况下,也要慢慢引导他们利用汉语思维来学习。

2.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许多方面是需要设计的,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语言、提问和回答及对不同回答的再问,都是要实现准备的。

3.做好课堂组织的各环节,以课堂教学有效有序为目标。课堂间要密切注意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有学习方式的变换。

4.在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四、总结

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运用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不但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还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口语教学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

[2]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3]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对外汉语专业究竟是干什么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老外中文。这听起来似乎简单又有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介绍这个专业之前,我得先澄清三个对该专业的常见误解:

一、教老外中文很容易;

二、对外汉语专业的对口工作既洋气薪水又高;

三、学对外汉语专业就能出国。

首先我要强调,教老外中文真的一点儿也不容易!

举个例子,中国的父母经常会用“太阳都晒到屁股上了,还不起床”这句话批评孩子睡懒觉。仔细分析起来,这句话其实很有“内涵”,它涉及古代建筑格局与方式、传统家庭关系、传统生活礼仪、中医养生、天文立法等各种知识。要想让老外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以拉拉杂杂讲一堂课。

汉语对于老外,就像英语对于我们一样是第二语言,所以老外学汉语就和我们学英语一样,既要学习词汇、语法,还要领会语言中蕴涵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比起来,老外学汉语似乎更“心酸”――毕竟,英语的单词都来自26个字母,汉字可是千变万化的!

对外汉语教师也不算是高薪职业,说到底,你只是一名教师而已,要想发大财是不可能的。一般被外派到发达国家地区教授汉语的基本上都是教授级别的“牛人”,普通本科毕业生大多会被分配到亚非拉地区。我的一位同学就被派到非洲卢旺达教汉语,条件可是非常艰苦的哦!而且外派名额十分有限,学了对外汉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出国教书。

所以,要学对外汉语专业,你可得先对它有个准确的了解才行。

学汉语,但不仅仅学汉语

对外汉语脱胎于中文系。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的目标就是以汉语言知识为基础,以中国文化为延伸,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既然是以汉语言知识为基础,那自然少不了相关课程。什么“语言学概论”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啦等都是基础课,需要我们扎实地掌握。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非母语教学,因此我们还必须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技巧。“对外汉语教学法”讲的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这是最难学的一门专业课,它不仅包括很多理论知识,还需要充分实践。比如我们要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把整堂课的讲解思路用文字表述出来。不过,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提的问题对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来说,压根儿想都想不到。这门课难就难在它考验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既要学识渊博,还要随机应变。

仅教授汉语还不够,对外汉语教学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传播汉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丰富的汉文化知识。这部分的课程就比较有意思了,比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艺术欣赏”等。最有趣的当属“中国传统艺术欣赏”,在这门课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剪纸、编中国结等技艺,还需了解这些传统艺术的适用场合与背景故事。

比如,中国结编法众多,可分为如意结、吉祥结等很多种类,每种中国结适用的场合也不相同。在婚房的床架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相爱的人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

这些知识和技艺不仅对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平时也可以拿来自娱自乐。

由于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的国籍不同,各自的文化理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沟通起来会有不少困难,所以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学习必不可少。这类课程包括“中外文化比较”“西方思想史”等。通过学习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可以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文化差异出现尴尬的场面。

毕业了,何去何从

一般来说,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有三种出路供选择。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逐渐升温,为了帮助各国解决汉语师资短缺的问题,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通过选拔、培训,到海外从事为期1~2年的汉语教学,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津贴基本标准为每人每月400~600美元。良好的待遇与宝贵的海外工作经验,吸引了大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

国内也有不少民办的汉语培训机构。在这里,汉语教师的月薪大概有七八千,并不比国家公派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收入低,所以这个工作同样也广受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们的青睐。

从事非师范类工作。这其实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汉语热”扩大了汉语教师的市场需求量,但对外汉语专业的扩招也使国内的汉语教师市场日趋饱和,而长期在海外教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许多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最终都选择了与专业并不特别对口的工作。

这两年,我的一些同学进了外交部门、商务部门、文化部门等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有人在外资企业当涉外秘书、翻译,有人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干起了新闻采编工作,还有人在银行当柜员。

继续读研深造。如果你想在中国高校当老师,那起码要读到硕士以上。比起对外汉语的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的渠道更为广阔。因此,每年大约有40%的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我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为例,2007届对外汉语专业的70名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继续读研的有23名,占总人数的32%。

我的建议是,找工作时不要仅把目光聚焦在“对外汉语教师”上,也不要只想着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竞争太激烈,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最好“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多考虑一下相关领域的工作。其次,不要依赖考研,现在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比起“专业对口”,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才是关键。

部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在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供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年 文科660 理科669 2011年 文科629 理科636

北京语言大学 2012年 文科655 理科652 2011年 文科625 理科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