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 环境检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把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的检测中,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对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并合理利用,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信息化进程势在必行。

一、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的检测中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

GIS技术可以对生态环境的资源,社会经济问题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可以在区域和时间两方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实际的具体化的研究。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时,就可以利用GIS的分析功能,先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控和检测,进而扩大范围,对更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整体评价。另外,GIS系统自身的发展就说明了人类在对生态环境方面研究的深入的发展,GIS在生态环境的分析和规划中体现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检测系统的优越性:

1.可以利用GIS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的,全面的,综合的检测和分析,从中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可以利用GIS对生态环境的数据处理意见与空间分析克服人类的分析方法的不足,实现生态环境检测中空间的信息分析与信息属性一体化的综合性的处理功能,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现有的生态环境的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出生态环境的演变。

3.GIS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检测效率高,精度高,用途广,成本低,这些较于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来说在各方面都有较强的优越性。

二、GIS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CIS作为多门科学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它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区域的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数字与信息,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地平台,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1.关于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

生态环境的检测是以获取生态环境的信息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表征不同,特征不同,所以有时甚至是对同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利用GIS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理论都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所以说GIS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还为获取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CIS中的数据库的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维护,操作,存储,转换,输出等都为人们的检测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其主要表现:

首先是数据的设置与组织,良好的数据设计与组织可以避免许多野外采集和进行时间上的顺序分析的困难,提高所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应用与组织,有利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研究与。

其次是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技术保障。在生态环境的检测中有可能会出现引用错误的数据,造成检测质量下降的问题。GIS可以设定相关的容量值和技术值,数据误差校正等方法,把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生态环境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就是数据的管理与存取的技术。对于采集回来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值要经过质量的监控,分析等获取有效的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的可存取性决定了所采集的信息价值的大小,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不仅要考虑其存储方式,还要考虑它的可存取性。GIS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方便存取,大大的提高了所收集的数据的价值性。

3.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具有长期性和时效性,需要大范围的,实时的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GIS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参数的定量,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准确的定位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动态的、及时的监测。

4.生态环境的评价

生态环境的评价与管理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参数,然后才能对环境进行规划和预测。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区域面分析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生态管理系统的规划程序中,就可以制定出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有效的传播生态信息

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的传播。GIS为生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生态环境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媒体化与网络化,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6.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植被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综合植被的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等,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该区域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还可以根据植被的密集程度分析出该地区是否有野生动物等珍稀物种。也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动物存在的情况建立动物栖息地模型的程序,实现对特定区域进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多种途径和可靠的决策支持。

三、总结

GIS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它以其强大的空间存储量和精确地数据分析,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具备了成为检测生态环境以它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力。GIS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生态环境的检测,保护,以及治理研究,生态环境分析评价,环境治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效率。随着对GIS研究的深入,GIS今后一定会被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更好的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泽.生态环境检测中GIS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5).

篇2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问题,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我镇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目标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体为矿山企业主,提高其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工作,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矿管所全体干部

下设办公室主任:

负责活动期间的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工作。

工作内容

(一)时间:从2013年3月——2013年12月。

(二)主要内容:

1、深刻认识当前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是一样,可是一些矿山开采者只顾自己开矿得利,把生态环境保持和治理的投入推向社会和政府,相当一部分矿点生态环境治理保持工程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入。

2、制定我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分解表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将下达的具体任务数分解到各矿山,要求各矿山认真抓好落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并于每月20日交生态环境治理进度表至镇矿管办。

3、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规划、监督和重点工程治理,企业则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加大对治理的投入。要求企业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进行治理,对矿山企业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我镇将及时报新罗区矿管办进行查处。以确保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工作落在实处。

4、加大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

领导小组要明确职责,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按照企业的分解任务,加强监管和检查,防止矿山地质坏境破坏。

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成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担负第一责任人认真组织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戒走过场,务求取得实效,强化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篇3

主题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概述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得到加强,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出路。过去传统的以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必须转变,现有环境经济政策始终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同时,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也不能全面体现价值规律,资源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另外在制订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时,在环境管理系统内考虑问题较多,这就把环境经济政策局限于一个微观范围内。因此,未来十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然加大包括资源价格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信贷政策、排污收费政策和环境投入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整的力度。因而未来十年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济法律。

1. 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和条件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扩张着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而有限的区内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无控制的要求,因此,为协调区域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总是要通过强化功能分区与管理,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国家和省、市三级行政区进一步明确劳动地域分工,突出保护城乡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清水、食物等的安全保证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鉴于此,明确并保护城市的社会功能,就成为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显然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建立在拼资源、拼劳力、拼设备、拼环境容量基础上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只能导致过早地出现“城市病”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转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区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转换,就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2.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总体思路表述

根据不同市域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经济功能,针对发展中业已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存的基本矛盾,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生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背景,确定未来全市生态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应包括:遵循两大规律(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四大生态功能(生态屏障功能,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大气安全保障功能和河流水源保护功能),开展三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试点和示范,协调发展中的四大利益关系(本区与外区、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加速四大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生产力布局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四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系统调节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工程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地位突出、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经济发展区。

2.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生产力布局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或破坏了的环境整治、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试点示范、分区分类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开发等许多环节。因此,明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思路后,尚须确定整治和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主要是:a.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必须站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全局高度,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重点是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订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的产业政策,限期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速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控制传统资源初加工工业的慢性增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加强污染和高耗能工艺替代,培养发展高科技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污染消耗型向清洁低耗型产业的转变,建设本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体系。b.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加强城乡功能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功能管理,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分区调控,转变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稠密区、中心商务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区、文化娱乐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工业发展,引导工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工业区内集中。加强环境敏感区城镇与工业发展的立法管理,大力开展城镇和工业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示范,理顺多个不同经济功能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些城区的状况,积极规划建设副城、城市卫星城,改变城市“摊大饼”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单核心城市形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骨架,拉动城市形态的转变,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型的市区向生态生活型转变。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3.1总目标

基于一些城市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必须提高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城市的示范作用和窗口职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又增加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条件,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包括:改善重点地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居住小区、文化办公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控制非重点地区(市内工业区和县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目标年基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改善全市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和美化。上述目标可概括为“五年局部改善,整体控制,十年整体改善,局部美化”。

3.2城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社会经济方面。包括: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持续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水耗。

环境质量方面。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

环境建设方面。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噪声达标覆盖率等。

环境管理方面。包括:市政府对县政府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度、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房地产生态环境 房地产投资 综合评价 银川市

一、引言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大量外资的进入和劳动力的流动等。而对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可以占其财政收入的20%以上。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银川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于很多大城市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持续性的“供销两旺”。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银川市物价水平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相协调的状况下,银川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再次成为决策者和学者关注的热点。

二、房地产生态环境的界定

通过文献和理论学习,将仿生学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房地产,提出了房地产生态环境的概念,即指影响房地产业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与房地产业相互影响的制度、经济、社会等因素,又包括房地产业内部各要素,如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开发商、购房者、中介机构和房地产产业链等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在这个房地产生态系统中,房地产主体指的是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即包括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市场这些能够直接提供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主体,也包括那些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并影响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房地产决策机构和房地产监管机构。本文研究城市生态环境,进而分析房地产生态环境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个主体行为的影响,因此,作为城市的特性――人均居住面积、居民收入水平等“人”的因素更多的作为影响房地产主体行为的房地产生态环境因素之一来考察。另一方面,在此还须界定房地产主体政府监管部门与房地产生态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关系。而房地产生态环境中地方政府,本文更多的是从地方政府自身的行为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地方政府政策环境作为影响房地产企业进行开发投资的环境因素之一来考察。

三、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选择

依据科学性和相互独立原则、资料采集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文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及1996年―2013年的《银川市统计年鉴》、《宁夏统计年鉴》及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选取了36个指标或生成指标(X1―X36)设计了原始指标数据库(表1)。通过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房地产生态环境进行分析。

四、实证分析

1、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纵向评价

运用SPSS14.0软件对银川市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各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而通过降维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27%,符合要求(表2)。根据主成分载荷值矩阵,一定程度上第一主成分(F1)代表着城市政府政策及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公共基础设施状况的综合因子。第二主成分(F2)代表城市文化生活环境因子。第三主成分(F3)代表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因子。第四主成分(F4)、第五主成分(F5)代表就业率因子、住宅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因子。进一步求得各年的城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表3)。

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高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0时表明为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负值时表明该年度的发展水平低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

2、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与房地产投资纵向相关性评价

根据上节银川市1995―2013年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分值,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数据,建立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与房地产投资纵向相关性一元回归模型:

其中,REI为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F为城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分,?琢表示为解释变量F的系数,c为常数项,?滋为随机误差项。

由表4,可以看出银川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841,说明二者关系密切。由表5来看,R2为0.707,说明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分可以说明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0.7%的变异性。而Durbin-Watson线性检验值为0.441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分F的系数为28.796>0,符合我们的预期,即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显著性检验来看,当显著性水平?琢=0.01时,t分布临界值为5.153,F分布临界值为26.55(表6、表7)。可见,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方程也通过了F检验。因此,从统计角度来看,方程拟合的比较好。

3、结果分析

根据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表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银川市自1995年―2013年19年的城市发展中,房地产生态环境正在不断的提升,其中以2003年为转折点,房地产生态环境的提升水平一直高于地区平均发展水平。

(2)1995年以来,由于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银川市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使区域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加之当时对人居环境的重视不足,导致房地产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低。

(3)自2003年起,银川市城市房地产生态环境有了飞跃的发展,这与银川市城市面貌的改善,以建设“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为城市发展目标是不可分割的。银川市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房地产的投入,居民更加注重居住地的环境质量、服务设施优劣以及休闲场所的舒适度,从而促进了房地产生态环境的迅速发展。

(4)从回归模型的残差分布(图2)来看,残差比较均匀的分别在0的左右两侧,这也说明了方程拟合效果比较好。但是,1995年―2000年银川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与其同期房地产生态环境发展不匹配,低于自身房地产生态环境,其主要原因在于1995年以来,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对环境的治理工作,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自2001年―2005年,银川市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这与银川市政府重视城市环境建设,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有密切的关系。2006年―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与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相适应,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金融危机。而2011年,“新国八条”、银川出台限购令,加上银行多次加息且陆续执行限贷政策,使当年的银川楼市在博弈中前行。2012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银川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供应量增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银川与全国市场相比,表现出两个特性:一是反应滞后,不太敏感;二是项目开发利润空间小,价格泡沫很小,甚至没有,尽管2008年银川市房价上涨了22%,但与土地、劳动力和各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相抵。因此,从目前各项指标来看,银川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处于健康和良性运行的状态。

五、对策与建议

1、合理布局,统筹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水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居民生活水平、城市政府管理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这几个因素对银川市房地产生态环境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要合理确定房地产建设的地域分布、规格标准、发展目标和管理运作方式、实现统筹发展。

2、加快房地产二级、三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就目前银川市房地产二级、三级市场而言,2000年以前购买过商品房和参加过房改的置业者,有70~80%的人将会重新购买新房,进行住房结构的调整,这部分人的旧房必然会进入二、三级市场流通。银川市房屋管理部门一直为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开放和管理好三级市场而努力,无疑会加快房屋置换的发展,积极推进二、三级市场的开放步伐。同时为这部分旧房提供了市场,使部分房屋置换机构在涉足二手房的同时,有机会进入一级市场,以满足各类置业者的不同需求。

3、切实做好稳定房价工作

稳定房价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与过快下跌,确保房地产价格保持合理的水平。一要保持住宅开发规模适度增长,加大市场供给,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二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调控精神,严格控制市场商品房住宅的开发结构,切实把90平方米以下住房不低于70%的政策落到实处;三要继续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同时,发挥经济适用住房对房价的调剂作用。四要加快廉租房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意义;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29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向和重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要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国土资发[2003]69号),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的相对集中”。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及其意义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般说来, 大范围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业资源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因而, 探讨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的标准及其所引起的生态问题, 建立可操作的环境评价体系和基本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 我国这方面工作多集中在单项资源的开发, 或者依托于具体的建设项目, 评价范围一般较小, 缺少战略性环境评价, 不能满足宏观生态治理和自然保护的需要 。国家环保局开发司编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和评价导则独缺生态专章 , 而且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也是有些学者呼吁的累积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涉及到水、土、生、气等自然要素和人口等社会经济要素, 需从更高的整体角度去分析问题, 因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人类对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生态问题不是立即显现出来, 而是存在着时间滞后效应, 并且农业资源开发涉及范围特别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 很少有具体的建设项目作为依托, 因此, 具有宏观性和长期隐蔽性的特点;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强烈影响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强度, 因而, 地域性特点又非常明显。综合性、宏观性、隐蔽性和地域性是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特点, 也决定了这种生态环境评价考虑内容需要全面, 技术相对复杂, 服务对象层次较高, 提出的措施具有战略性而不是具体性。

3 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环境分析

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与单项资源开发评价不同, 应该侧重于区域资源要素及其组合特征, 同时要重点诊断人类综合开发活动是否合理以及引起的生态问题。这种评价范围一般宜大不宜小, 所选的评价指标既要全面, 又要突出区域的特殊问题。

3.1农业综合开发环境评价基本步骤

农业综合开发环境评价基本步骤为: 区域前期研究; 提出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区域前期研究是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区域自然条件、区域资源数量质量及组合特征, 概略分析资源开发方式及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发展历史, 在此基础上划分资源生态功能区, 并对各分区进行综合研究。

虽然不同地区评价指标有所不同, 但还是可以归纳出评价指标的一般框架。我们从区域的生态脆弱度、人为胁迫和系统响应几个方面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框架, 具体应用到实际区域时, 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加上特殊的区域指标, 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指标体系。

3.2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方法

对研究区域进行评价时, 我认为应分别对指标体系的自然生态脆弱度, 人为协迫指标、系统响应指标三部分进行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未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预测。一般的小区域单项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开发前后变化很大, 具有强烈的波动性, 而农业资源开发的“惯性”作用大, 很难改变现有的资源开发方式, 具有强烈的稳定性, 其生态环境预测难以用数字定量表达。

依据世行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环评是管理项目过程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项目评估中的一个辅助技术工具。因此,管理环评过程需要科学判断和管理技能的结合。环评不是科学研究,相反,它使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基于科学原理的技术,以提供可信的结论,成为项目决策的一部分。项目环评有两个关键目的,一是实施有效的环评过程,二是产生一本有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两者同样重要。环评过程与项目概念形成、项目准备和实施等项目阶段密切相关,并能影响项目的环境友好程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则是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式文本,向决策者、非政府组织(NGO)和公众正式表明拟议项目已按较好的专业水平做了环评。根据笔者多年的环评实践,通过实施有效环评过程提高项目环境友好程度的作用在大多项目环评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没得到很好的发挥。

3.3加强农药环境管理

建立、健全我国农药环境管理体系, 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是当前有效控制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重要手段。从而由被动的应付污染事件转为主动使用法规、加以控制, 作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农药对环境进一步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

农药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 建立农药环境跟踪监测体系, 对现有农药进入环境后对人类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实际危害进行调查研究;建立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优先控制农药筛选体系。通过环境风险评价进一步追踪与预测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 筛选出那些对环境及人体危害优先级较高的农药品种, 将其作为环境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对象。制定管理及控制的方法( 如对重点控制对象制定禁用、限用或撤销登记的管理法规等) , 使其在生产、流通与使用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降低到允许或可接受的水平。

4 结语

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评价与目前的环境评价相比, 其考虑的因素更多, 相互关系更为复杂, 而且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评价方法也较为独特。这种评价不但在微观上要重视传统的化学采样分析, 更要在宏观上把握自然系统的整体状况; 评价中既要考虑社会经济要素, 还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 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需要引入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特别是适合于宏观地域分析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谦.农业环境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9.

[2] 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动[J].农村能源,2000(1):1-2.

[3] 高春雨,李宝玉,邱建军.中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09,25(24):392-397.

[4] 赵永博.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篇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48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02-02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一、青海省贵德县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严重。贵德县最出名的生态旅游地是黄河,在旅游过程旅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参与一些水上旅游的项目,比如是漂流、乘船、划船等,这些水上活动项目不经意间就对黄河水造成了极大地污染;大部分游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环保意识,会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随意的往黄河水里丢一些垃圾、废弃物等;当地政府盲目地开发生态旅游,兴建大量的水上工程,还有当地的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把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废水、废渣肆意的排人到黄河水当中。其次是土地污染。贵德县当地的一些企业肆意的把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到企业外的领域,而不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集中处理,导致贵德县土壤内所含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少,使土地的土壤呈酸性,出现了大量的盐碱地。第三是大气污染。现在贵德县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因为一个地方的旅游是离不开交通工具的,虽然贵德县比以前繁华了许多,但是交通工具大多数是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大量排出的尾气在空中四处弥漫,不但污染了贵德县的空气,而且对人体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气污染也进一步破坏了贵德县的文物古迹。最后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贵德县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在开发当地生态旅游的过程当中缺乏调查研究,只知道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规划、评估和科学论证,导致贵德县的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使贵德县原有的和谐生态环境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二、青海省贵德县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保法律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立法。贵德县在关于生态旅游方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如果贵德县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保障,所以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分子无法得到法律的制裁,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也会越来越猖獗。而且我国在生态旅游法方面,不仅没有一部全面规范旅游业的基本法,而且一些相关规定中提到生态旅游的相关内容少之又少。最重要的是针对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的旅游污染,诸如景点、景区超标排污问题,旅游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等,也没有进行专门有效的规制。这对于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开展是个巨大的隐患。

(二)管理机构重叠,管理体制混乱。旅游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大多是以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主要形式进行的。在一个生态旅游区的范围内,往往存在着很多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如水利、林业、文物、国土等不同部门,这些不同的部门往往有着自己不同的管理重点和管理权限,这就导致了贵德县生态旅游区内部管理职权比较的分散,无法实现系统的、全面的管理。这种不合理的管理重叠的机构设置,使得本应统一性很高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变得支离破碎。

(三)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维权途径单一。轻诉讼、重行政。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手段就是一些命令控制性的相关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应用明显不够,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相适应。法律正确实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严格公正的司法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各个地区的司法机关并没有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也没有较高的地位、公正度和权威。

三、青海省贵德县生态旅游环保法律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环境立法:生态环境立法是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基础。为此,应当加快制定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取代已经实施20余年的《环境保护法》,为其他环境保护专业性立法提供基本法律依据,并且这部法律应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各旅游重点地区和当前问题突出的地区,尤其是我省贵德县,应由地方政府牵头,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办法,在条件好的地方先行突破,而后自下而上,逐步规范。在无生态旅游“大法”的情况下,争取做到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上有“小法”可依。贵德县要根据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抓紧已经出台的规章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真正落实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二)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严格执法。景区管理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协调管理力度,是贵德县实现景区管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赋予景区管委会县级人民政府职权,成立景区综合执法局,将公安、工商、物价、税务、城建、交通、路政、林业、环保、质检等职能由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实施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既可以精简机构,又符合景区管理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的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另外,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贯彻执行;合理配备执法监管人员,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在林业、农业、环保、景区、景点等部门和地区聘任一批兼职旅游执法监管员。在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监管上,不单是旅游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对过程前和过程后的监管。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质;基本特点;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有了大幅的增长,社会文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和规模日渐扩大,对岩石圈表层的影响与日俱增,对它的改造强度也日益增大,这使得地球生态系统总体失衡,后果便是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人类的财富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质生态环境,两者相互影响和制约,研究和分析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以及探讨相关的技术,会具有多层意义。比如,可以提出对应的方法和途径,以对已经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预测和控制,来规范和引导人类的行为,最终提高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威胁。

一、生态环境地质的基本特点分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它由地环岩石圈表层地质环境、人类圈环境、大气圈环境、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发展,它们彼此相互渗透与交织,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总体环境。其中任意圈层的异常都会导致总体环境的失衡,从而会导致环境的变化,甚至恶化,进而会不同程度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以上便是如今被普遍接受的环境观,在这种环境观的基础之上,了解其中生态环境地质的特点和技术支撑就尤为必要。

所谓生态地质系统,即是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又相对统一的整体,两者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可分的关系,并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相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而言,这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就构成了“生态地质环境”。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生态环境是地质环境的“屏障”,即生态环境对地质环境有着巨大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其次,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载体。相对于地球环境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地质环境是最为基础的,水圈环境、人类圈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都是以地质环境作为承载体的。地质环境因其不稳定性必然会给其他环境条件带来改变,受直接影响且表现最突出的便属生态环境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环境的基本条件及其优劣。第三,相对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具有不可恢复性。

通过以上生态环境地质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人类需要做的,一方面要使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次,在合理把握二者关系上,要始终把生态环境放在相对主动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态环境相对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更密切。

二、生态环境地质的技术探讨

对生态地质环境的评价是一个对信息和技术信赖程度很高的领域,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生态环境地质自身的复杂性,其次是人类活动的丰富多样性,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随机性和产生后果的难以确定性,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对生态环境地质的评价需要高度的信息集中。而且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地质的改善和保护更信赖于技术的支撑。

根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需要的技术系统,大致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1.现场数据及信息的获取技术系统

该系统涵盖两部分信息: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信息和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信息。前者通过地质调查或测绘获得,包括所测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降雨强度空间分布、土地类型、气象、植被发育及人类活动状况等。后者的获得则需要实时监测,如气候的变化、植被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变化等。

2.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和集成系统

长期实践证明,将GIS技术应用在环境信息的管理当中是一个正确而有效的选择。在GIS平台上,可将多源信息进行有效融合集成,这样构建的信息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并能高效地进行数据的开发工作。

3.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评价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按照一定规则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以实现不同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充分利用GIS本身具有的简单空间分析功能,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当然,GIS本身的这类功能十分有限,尤其在生态、地学信息的处理上面,更是有多处缺憾。因此,这也提出了该领域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在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GIS的综合分析评价系统。这项工作很紧迫,也具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

此外,与分析评价相关的另外一项重要技术是“三维可视化建模”,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环境调查信息结合在一起,可以再现环境形成,效果很逼真,并且可以预演它未来的发展过程。

4.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决策系统

消除或降低生态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的终极目标。这里所说的“威胁”也包含“风险”之意,“威胁”程度的大小是相对的,影响因素包括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如果环境灾害发生在人口密集区或重要的经济带,即使一场灾害的规模并不大,但其威胁是很大的,灾害的风险水平就较高。在提出灾害的预防策略前,要对环境灾害可能的风险水平作合理评估,即风险评估。只有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才可进行灾害防治的“成本”“效益”分析,即“费/效”比分析,这样才可提出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结语

生态环境地质的调查、风险评估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单就技术支撑而言,除了上述之外,还包括网络通讯与成果的系统。生态环境地质情况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研究者而言,要不懈钻研相关技术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政伟,刘峻杉,赵银兵,于欢,薛东剑.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J].地球与环境,2011,(2).

[2]刘超良,赵晓斌,张汇涛,彭智博,李文香.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地质状况及防治措施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1,(4).

篇8

1.1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北京市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基础,将东城区25.38km2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该系统将城市管理内容详细划分为六大类56种城市管理部件和七大类33种城市事件;并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开放了公众参与电话平台、短信平台和网上平台,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环境管理。该系统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16]。该模式对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进行了科学详细的划分,创新了城市管理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提高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效率与城市管理水平,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17]。东城区城市市政监管系统从2003年建立至今,积累了海量数据,从微观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17]。

1.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用于分析和挖掘的数据资源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表1)。(1)城市综合监管系统监测数据本文工作主要依托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信息中的部件问题数据库开展。城市管理部件是指城市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18]。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信息所涵盖的城市管理内容,包括对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与维修(包括城市道路、桥涵、排水设施、照明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以及对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与管理[19]。一般来说,该监管系统所获取的上报条目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信息:a)问题基本信息:问题编号、上报时间、上报人员、问题来源;b)问题描述:详细描述、问题状态、问题类型;c)问题位置:问题所在城区,街道,社区、地理坐标;d)责任区划与处理部门:单元与责任网格、派遣处理人员、处理部门、举报人信息、是否需要专业部门;e)问题核查、处置与反馈:问题延期时长、核查反馈。(2)东城区综合监管系统的空间数据基础为将2009年的市政综合监管系统所监测的属性数据匹配到相应的空间位置,本文采用原东城区(尚未与崇文区合并)的行政边界数据与相关地形图,将所有监管系统条目所涉及的地理坐标全部转换成矢量数据并制作成图。(3)实地调查和复核数据为准确分析城市综合监管信息条目中所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发生的现场场景,及其与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于2011年6—10月间在研究区域内对随机抽取的200多个相关条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复核,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了调查,以便就某一具体城市管理部件与事件的生态学意义进行分析。

1.3数据分析方法

1.3.1基本思路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不但受制于这一系统,也对其组成和功能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虽然市政监管信息着眼于对市政管理,但其服务的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人。因此,本研究假设海量的城市综合监管数据,能从微观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体现人类活动与城市生态系统间的相互摩擦的焦灼点(表现在各类部件、事件问题),而各独立、微观的部件、事件问题通过逐步累积和放大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涌现;反之,如果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要素处于科学配置、和谐运行状态,则城市趋于其可持续发展和运行模式(图1)。北京市东城区市政监管系统从2003年运行至今,积累了海量数据,每一条上报信息均带有详细的问题描述、空间地理坐标、管理责任者、处理时长等信息,隐含着大量该区域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信息,能有效支持对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和规律性的研究。

1.3.2归类分析法

结合市政监管信息每一条上报条目的详细属性,深入挖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管理部件的复杂性、以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复杂性。采用归类分析法并将其划分为七大类:水、土、气、声、视觉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绿地系统退化,并结合所发生城市管理部件与事件的场景和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特点进行分析。

1.3.3空间关联关系分析

在ERDAS2011软件平台下对北京市东城区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配准、裁切等,遥感影像主要作为背景图直观反映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所处的空间位置与绿地系统和水系的关系。同时,在ArcGIS10.0平台下,导入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数据自身所带的地理坐标信息,将其与转化为矢量数据,并与地形图、专题图和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以探讨东城区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

2结果与分析

2.1城市管理部件发生问题的规律性

数据统计表明,2009年6月1日至11月30日的183d时间内,北京市东城区共发生部件问题5028起,每天约27起,每天每平方公里约发生1起。其内容也涵盖了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和房屋土地类5个大类、54个亚类(表2)。这五大类城市管理部件中,有以下特点:(1)公用设施类产生问题的数量占54%,远高于其他4类部件,其中各类电力、雨水、污水、通讯井盖的缺失占45%。我国城市中很多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如其中雨水箅子堵塞问题占了22%,这一问题更直接反映了城市水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和城市内涝等问题的根源;(2)市容环境类部件问题数量约占总数量的20%,种类集中在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厕等,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来看包括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水外溢、异味,及对景观环境视觉污染等影响,间接体现出能量流和物质流过程中的不通畅;(3)园林绿化类的部件问题占总数量的17.1%,涉及的问题包括植被枯死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枝条断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某一侧面反映城市绿地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和退化问题;(4)道路交通类的部件产生的问题占8.38%,但其亚类型较多,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在城市景观视觉方面,以及少量污水外溢等环境问题;(5)房屋土地类部件产生的问题最少,且只涉及一种管理部件,反映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宣传栏破损、脱落等对城市景观环境视觉的破坏。

2.2城市管理部件异常所影射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

2.2.1城市管理问题类型的多样化源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城市生态系统在人类高度控制下,其结构、过程与功能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极为强烈。城市市政综合监管系统中每一条微观的、与城市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部件问题,都可视作“城市病”的症状,为根治城市环境问题病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例如,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可由城市部件中自然或人工河流、湖泊的清洁度,有无发臭水体,有无水华等现象反映出来;城市洪涝问题多源于雨水箅子、污水井盖的堵塞,可由平时或雨后雨水箅子是否堵塞、街面是否有积水现象反映,同时城市绿地可以起到滞洪的作用;园林绿化部件中的行道树能有效滞尘,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并有效减弱交通噪声;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的严重性可由垃圾箱数量、满溢程度、是否能及时清理等体现;城市光污染问题可由公用设施部件中路灯、景观灯、地灯等部件反映;城市景观视觉污染主要来自破损的市政设施,如宣传栏、垃圾箱、以及堵塞的化粪池等。按照这种规则,本文归类了东城区综合监管信息所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东城区市政综合监管系统中有44.95%的部件问题直接涉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这里将其初步划分为水、土、气、噪声、光污染或视觉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七大类要素。而进一步通过上报条目的内容描述,或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职能部门来看,其他问题也全部间接涉及到城市自然、社会和经济这三个子系统的关键要素。图2直观描述了东城区2009年6—11月间,5028条城市部件问题中2260条所直接映射的上述七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对应关系,这种相似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类型的多样化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2.2.2城市管理部件的复杂关联关系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复杂化

市政综合监管信息能综合体现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上的多层次性、时空上的多尺度性、控制参量的复杂性和作用过程的多样性特点。如城市水务系统的市政管理中,不仅涉及原有河湖等自然生态系统,也涉及排污河道、水闸等人工生态系统,还需综合考虑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系统,甚至是随供排水一起铺设的各类电力、通讯、热力等地下管线,以及化粪池等。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不仅源于不透水地表增加,绿地系统减少,更源于雨水篦子的堵塞和管网系统的老化等。又如城市绿地系统管理中,市政监管信息多反映的是行道树部件的树枝阻碍交通、遮挡信号灯等负面效应,无法将其滞尘作用、减小大气污染和降低交通噪音的正面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列为管理目标。从市政监管信息中对行道树部件的问题认识,充分体现了城市生态系统要素在城市市政管理工作中的多义性和复杂性。

2.2.3城市管理部件问题的空间分布差异性体现其生态系统复杂性

城市景观格局影响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也导致各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东城区城市环境管理部件问题在空间上分布虽较为杂乱,但仍然体现出一些与东城区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的规律性(图3),这些特点通过空间叠加与目视分析,表现出如下特点:(1)从整体来看,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呈现沿交通网络分布扩散的趋势,使得城市生态系统也呈现复杂的线状网络。如在东华门街道办,管理部件问题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上。从我国目前城市结构来看,道路网络承载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大部分功能,包括交通运输、给水排水、供气供热、电力电信等线性公共设施多集中在交通网络上,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问题也呈线状特征集中分布在交通网络上,这使得多种生态环境因素复合叠加、高强度地聚集在某一脆弱地带,继而造成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与脆弱性并存的现象。(2)城市管理问题呈聚集效应,且在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区表现不同,这种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体现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格局。如东华门街道办西边为天安门和故宫博物馆所在地,虽然白天游人流动强度极大,但由于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和夜间实际居住人口密度较低,使其相对管理部件问题较少。而在重要商业中心王府井所在地,人流、物流高度集中,产生了大量部件问题,与之对应的是该地区透水地表面积较少,热岛现象也十分明显。同样在朝阳门街道办,因娱乐、餐饮业较为集中,绿地系统配置较少,产生了较多噪声污染、光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但在香河园街道办事处辖区,因有地坛公园、青年湖公园、柳荫公园等大量绿地和成熟社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管理部件问题相对较少。这些现象表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与发挥不同城市功能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行政区、绿化区和公共活动区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因素复杂多样,也受历史、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管理措施等思想的影响。但通过东城区城市管理部件的空间分布特点来看,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被深层次的体现在城市管理与运行的监管系统之中,也就是说,城市管理问题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3结论

篇9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内容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实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0-0014-01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物质基础。数千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一旦生态环境保护缺失,就难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努力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之中,落实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中。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困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由于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为摆脱贫困局面,会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不断扩大畜禽水产等养殖面积,违规排放大量污水与垃圾,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水污染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乡镇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因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及工艺技术落后,污水防治设施匮乏等原因,导致工业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排放;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随意排放各类生活污水,使农村聚居点附近的地表水与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二是垃圾污染问题。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垃圾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加上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与回收,垃圾无序堆放,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成为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农业污染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性污染,包括农膜、化肥及农药污染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粗放式生产,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从而导致土壤与地下水大面积污染,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

2.1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弱化性已显现出来,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对未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对此,应健全完善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的环境保护法规,并积极制定有关实施条例与法规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在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治理理念,编制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法律保障体系。虽然我国已颁布了《水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生态领域的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要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资源环境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确保环境公平的重要机制,对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求国家尽快对农村生态脆弱地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发展规模进行严格控制。要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地区与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实施补偿,可考虑征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税,并将征收的范围限定于资源开发类企业及污染企业,要将税收的适当比例定向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要全面扩大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并依据专款专用原则,将环境保护税收入作为地方政府改进农村环境专项基金。国家应对恢复生态环境项目进行强有力的税收优惠,鼓励发展生态环境整治、污染治理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并及时剔除现行税制规定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2.3 形成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因素。对此,必须开展综合治理,以切实形成农村环境治理机制。首先是加强规模化畜养殖场综合治理,通过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及处理技术,鼓励兴建与养殖业、种植业等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并全力发展农村沼气,实现畜禽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其次是要有力地控制工业“三废”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要加大资源和环境的监测、管理,坚决防止出现新的污染源。第三是在农业生产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与农膜等各类化学物质。可通过采取生物防治病虫害及大量增加农家肥与种植绿肥等办法,从而减少化学物质的过度、过量使用,要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减少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提高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最后是大力控制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这就要不断地将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结构调整和治理乡镇企业污染紧密结合起来。凡是属于应当淘汰的乡镇企业,应该坚决予以淘汰;凡是属于保留的乡镇企业,不仅要引导其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从而实行乡镇企业污染物质的集中控制,而且要按照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与生产技术升级换代力度,从而降低物耗与能耗,并减少污染的排放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要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需要较长的时间。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等特点,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必须提高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要素,运用多种手段,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宋言奇.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J].小 城镇建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