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与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与家庭教育

篇1

王阳明(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王阳明作为士大夫,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之人。

一、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以种树来比喻人的培养教育过程。他说:“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1.王阳明以德育为根,强调教育只有把德育放在首位,才能“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出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在德育方面他又首先强调“立志”,他把立志比作种树,不植树根而只培土浇灌,都是徒劳。他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他还借喻树的生长规律指出“立志贵专一”。

2.王阳明以育树比育人,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小孩子以洒扫应对、向师长作揖致敬等,这便是“童子的格物致知”,因为“童子良知只到此”。从孩子到圣贤,从卖柴人到天子,都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做格物致知的工夫。“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A上,便浸坏他了。”致良知要随各人的能力,根据良知的省悟程度进行扩充,与人论学也要根据对方的资质禀赋,刚发芽的小树,如果一桶水全浇上,就会被淹死。

3.教育重在引导儿童思考而不是机械灌输。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得其乐,儿童的天性是乐嬉游而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萌芽,舒畅了就枝条发达,摧残它就枯萎衰败,教育儿童也必须顺其天性,他们受到鼓舞,心中愉快就会不断进步,好比花木受到春风雨露的滋润萌芽生长,如果遇到冰霜侵袭,就会生机萧条,枯萎下去。王阳明认为,学习贵在于自得于心,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认为是谬误的,此话即使出于孔子之口,也不能认为它是真理;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认为是真理,此话即使出于常人之口,也不能认为是谬误。他还指出,如果儿童的学习是出于内心,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4.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动机是为实践他致良知的教学内容。是要人们把一切恶念禁绝于萌动之处时,特别强调人们在致良知时戒勉空谈。他把“知”和“行”的关系解释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行。

二、家庭教育的重点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家庭教育”曾下过这样的定义: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

在西方国家,父母育儿着眼点在生存、社会等关键词上,他们着重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他们更加注重从实践角度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此种观念与方法较为实用,在实践中学,在行动中学。所以西方国家的儿童较早的了解社会、并在各种实践中模拟社会生活,他们较为独立,并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普遍很高,希望子女将来能有大的成就。中国的父母普遍认为读书时读好学校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能一生平顺。因此中国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智育,父母们仍然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们只在意学习的结果,或者说只在意考试的成绩,并不在意学习本身,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是否有成就感,是否在智力上真有提高,这些几乎不在父母考虑范围内。潜意识中父母们认为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想将来出人头地,就必须吃苦。为了开发孩子智力,父母从来不吝惜金钱投入。至于生活的教育已经完全被忽略,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否与年龄相符,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否足够强,孩子是否有自己的成熟的想法,孩子是否对社会有应有的初步的认识等等。父母们认为那些是以后的事情,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那些都是自然收获的事情。

我们用孩子全面成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孩子对知识的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偏颇不仅对智育无益,更会妨害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泯灭孩子未来无数的可能。智育不是会做多少题,而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各种学习方式都应该为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服务,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如果孩子陷入无尽的训练中,那么他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总结和思考,就很难有开悟的时刻,训练就成了无用功,还会泯灭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然后是创造力。

父母们在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这件事上用力过猛,反正妨害了孩子的无限可能。其实这种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心态本身有功利的因素在,本身就不该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是为了实现父母未完成的夙愿才出现,他应该是家庭爱的结晶,是家族智慧的延续,是人类社会能量的发展。

另一方面,父母在给孩子赋予了过高期望的同时,却并没有教给孩子实现期望的方法。父母希望孩子品质优秀,智力超群,才华出众,成就不凡,家庭幸福,人生美满。这其中不光需要智育,还需要德育,美育,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是在智育和德育方面提出要求或期望,很少解释原因提供途径,孩子多数盲目遵从,也有少数会造成孩子叛逆反抗。其他方面的教育基本忽略,所以我们的孩子现在聪明但不智慧,缺乏独立精神但却普遍自私。

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修身;八德

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广泛,在到经邦治世、修身进德,小到家庭生计、人际琐事,无不涉及。并将做人、读书之道贯穿其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施教思想体系。其中对于修身思想的阐述对于当时以及之后的子女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修身思想的渊源

毕生服膺程朱,以理学为宗,同时又不废汉学,还博通诸子百家,兼容并蓄,体大思精,为他经邦纬国、修身齐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传统家训的思想影响。

家训是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准则,它是中国传统守法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其内容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色彩。的《家书》、《家训》应是这林林总总家训中的佼佼者。作为晚清时期一代通儒的,他自然懂得家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也不可避免地受传统家训的影响。

其次,曾氏的世传家风。

清末,曾氏家风无论在以封建儒学为中心的书香门第中,或是在以勤俭为根本的耕读家庭中,都是堪称楷模的。的高祖应贞(字元吉)终生以勤劳致富,常常告诫子孙“勤俭立身”、“耕读保家”。其曾祖父竟希一生克勤克俭,祖父玉屏(字昨冈)“少耽游惰” ,但却能“立起自责”,幡然悔悟,“自是终身未明而起”,“讲求农事” 。由于他本人“早年失学,壮而引为深耻” ,决心让自己的子孙读书,猎取功名,因而对子弟督责甚严。对其祖父非常崇拜,祖父的言谈笑貌,一举一动无不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传统的儒家思想。

自幼“受学于庭,诵读颖悟”,九岁时读完五经,十五岁时受读《周礼》、《仪礼》成诵,兼及《史记》、《文选》等书籍。后又先后求学于湘乡涟滨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阅历,对《大学》中的思想心领神会:只有人人依据儒家经义注重“自身修养”,才能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只有国家治理好了,才能使天下太平。

二、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其自修的过程中,对于修身有了非常独到的见解,他将修身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德”,即“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可以视为是修身的一种道德品行标准。只要“八德”得以实现,就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心态、价值观和思想境界的高尚。

此外,“八德”还被其作为家训示人。在给曾纪泽、曾纪鸿书中就提到:“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

三、修身思想的现代启示

1、在传统中超越

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因此他的文化思想既有对传统的固守,也有向近代的转变倾向。体现在他既是“一宗宋儒”笃信程朱理学,又能博采众长吸纳百家;他既固守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意识;这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风。

2、重德教

看重道德在社会中的力量,即先做到自我的道德完善,再以此来感化他人。对此,阐述,“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悠悠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由一二人以达于通都,渐流渐广,而成风俗。风之为物,控之若无有,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下之力而莫之能御。” 他本人所立志向,“其大者,欲行仁义于天下;其小者,欲寡过于自身”。他的格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可说是这一人生态度的精炼概括。

3、求和谐

人生思想的中心是创建理想和谐的家族社会。他在自我立身方面,坚持并追求“刚”以业,“柔”以立命,刚柔相济以求内和。在人我交往方面,他诚信处事,宽恕待人以求人和。在居家方面,崇勤尚俭兴家持家,谦逊忍让保家卫家以求家庭和睦。在政治方面,他认为,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但以得人为先,得人强,则国家强;他识才用才,知人善用,人存而后政举,才能政和。

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内容,有新的发展,其家庭教育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大大地超越了他的家庭和时代,不断地被人们所推崇和借鉴。可以说,的家庭教育中修身思想,无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家书·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熊吕茂.肖高华.文化思想简论[J]中南大学学报,2001,9(5).

[3] 周玉珍.伦理思想的渊源[J]湖南社会科学,2005,6(3).

[4] 梁景和.论的家教术[J]孔子研究,2000,(2).

篇3

关键词:道德;思想;形成

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晚清名臣家教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影响,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也有借鉴作用,其核心内容为“爱心教育以立德、文明教育以处事、劳动教育以立志、品格教育以传承”。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妹子侄们通过一封封家书进行家庭教育,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爱并获得做人的道理。“百家讲坛”在对其进行热播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曾氏家族的发展史,关注他们的家庭教育历史,甚至开始学习、仿效、引用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之所以备受后人推崇,笔者认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主导、湖湘文化的熏陶、家风的影响促成了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这对现阶段国人的家庭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

两湖在地域上本属南方却在性格上兼有南北方。楚人和楚文化兼有“白云黄鹤”和“九头鸟”两者品格,既尊崇自我,也有变通、灵活的特点。特别是明清时期,南北的分界线已由淮河移到长江,两湖成为兼纳南北的所在。湖南拥有壮美的山水、发达的农业、丰饶的物产,与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人文背景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并由此产生出湖南人所特有的民情民风,诸如湖湘人民实在、淳朴、厚道、忠直、热情、倔强等等[1]13。祖籍衡阳的,其湖南的居所搬迁过多次,从荷叶塘又到白杨坪。地处湖南湘乡的曾家,生活、劳作模式与湖湘地区大多数农家一样,全家人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深深地影响了。28岁入京赴考前没有离开过湖南,因此湖南特有的地域特点和地域风情以及地域经济对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他们的实在、倔强和小农意识。湖南的地域文化对湖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他们务实的品质。王夫之深受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其务实的作风,并作出了抗清的壮举。深受王夫之影响的,更是从湖湘地域文化中领悟到了务实的精髓,他对后辈的教育中以朴实为品行之基,我们从其以八本教子弟的思想中可以领悟到他对朴实思想的解读。他要求,无论是读古书、作诗文、养亲、养生、立身、治家、居官、行军等方面皆以“本”为源为基,无不都是要求做人做事落到实处,不能有虚空之说。湖南人倔强的性格更是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对湖南人倔强的理解并非为固执、非一己之见和一意孤行的品行,而是要具有恒心和韧性,做人做事亦是如此。在他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就蕴含着“恒”与“韧”的思想观,他认为,人的一生没有恒心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而有恒心不能坚持到底也是一事无成的。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决心又要有恒心,其子女学习书法的事例中就足以看出其对倔强之意的解读。如何摆脱手拙对书法美观及练习书法兴趣的影响,唯有不间断的坚持,这就是他对子女要有“倔强”性格的要求。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文化原因,无论是在荷叶塘还是白杨坪[2]40,其家居的环境是承载着湖湘地域文化的农村,农家生活是其生活的基本内容。农家生活所培养的持家能力更是促进了其朴实、倔强品质的形成,而生活环境对后辈的道德教育更是形成了一种教化传统。因此,地域文化对的家庭道德教育起到了最原始的影响,实在、倔强、小农意识这都是不需要人为去作用的品性,是湖南这种特有的地域民俗民风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二、曾氏家族耕读家风的影响

曾氏家族的耕读家风具有一定的传统,在生活的时代,其耕读家风常常作为效仿的榜样。的高祖应贞就一直以勤俭要求自己及子孙,其更是将耕读作为立家和兴家之本。的曾祖父竞希公,一生既勤劳又节俭;的父亲曾麟书也是受益于曾家的耕读家风的影响,考取秀才的他成了私塾的教师,他的博学和经历为其下一代的蒙学和科举考试奠定了牢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早早地接受了正规的封建道德教育。早早进入学堂读书,并很快积累了厚实的道德教育的知识。的父亲给了他良好的读书教育,而对于的秉性影响最深的要数他的祖父曾玉屏。祖父的人生经历是其自身教育思想形成的积极因素。他由于过早失学,并未读过多的书,这种经历使其后悔不已,并感到羞耻。故他将读书的祈望放在子孙的身上,希望他们多读书,获取功名俸禄来光宗耀祖,完成令其汗颜的夙愿。他的经历促成了他对子孙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他治家严谨,订立一些家规规范家人行为,并以身作则,他成为一生为人处世的楷模和心中偶像[3]2。晚年在为其祖父所撰写的《大界墓表》中就对曾玉屏对其影响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他说:我私下观察祖父庄严的仪表和言论,确实具有雄传不凡的气度节操,但一辈子在野不仕,竟没有奇特的际遇和重大的事件可以稍微表现他的精神。他在家族中的榜样行为,在乡里的楷模作用,又多是依据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没有突出的惊人事迹。只是他生平高尚正确的言论,有值得传授教诲后世的,所以我恭敬地陈述他的话留给后代子孙。从《大界墓表》可以看出曾玉屏在心目中的地位,曾玉屏是榜样式的人物,其对祖父的治家之道给予了充分肯定。曾氏的家业在祖父治家阶段得到了发展,其治家思想深刻影响着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以至于在的治家思想中将勤俭、治家、自强、勤勉、谨慎放在了中坚地位。可以说耕读之家的风尚给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风不仅成为他发奋读书、追求功名的动力,而且成为他思想品德的渊源,造就了他一生的品行秉性。

三、儒学人生的影响

的一生深受儒学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在其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时代和社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其六岁时就进入父亲执教的家塾,在此期间博览了时文、八股,八岁时候就跟着父亲读了《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十五岁时熟读《周礼》、《礼仪》,兼及《史记》、《文选》等书籍。行冠礼之后的开始离开原有的私塾,辗转于外地求学。四年之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岳麓书院,接受名师的点拨和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也是儒家思想进一步深入其心的关键时期。入主翰林院之后,更是对其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专攻程朱理学,走上了治理学的道路。从其人生经历与儒学接触来看,传统儒家文化是他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形成极其重要的来源。对儒家文化有其很好的认识和解读,他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个人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特点。其一是恪守纲常文化。受唐的影响,致力于程朱理学,认为“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义理”之学最大,“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4]251。程朱理学的“义理”,其核心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三纲五常”,的言行也以维护“三纲五常”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儒学思想的认识及其高度的评价,在《御制碑文》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学到了程朱理学之精髓。在对家人的教育中,无不恪守“三纲五常”。即便女婿不学无术,大骂女儿,也要求女儿守好本分,相夫教子。儒学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儒家为体,各家为用。在其思想中始终认为,“大抵理之足以见极者,百家未尝不相合也”。因此,他在治学上对诸子百家不抱成见,在治事上则广采众家之长存乎一心,针对具体情况而妙用之。从的儒学人生发展轨迹来看,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源于儒家思想与众多派系思想的融合。儒学人生的经历使其充分认识到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他也希望子女能够继续他的儒学之路。而在其后的家庭教育中,其子、其女更是早早地接受了儒学思想,践行了其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儒学文化。因此,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甚至与个人出生与生长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家庭促进人的成长,也影响着人的成长。传统儒家文化的主导、湖湘文化的熏陶、家风的影响促成了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而且这种思想的形成为后世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用的参考素材,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朱东安.帷握辞章: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家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3].家书[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篇4

儒家研究要“返本开新”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蔡仁厚认为,如果在儒学研究中不返回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深处,我们的研究成果就没有根基、文化创造也就没有基石,自身精神也无从安立。在儒学研究中,返本开新是一个基本方法和立场,如此才能接续文化薪火,疏通源头活水。儒学研究,就是坚持“守常以应变”的理念,而儒家一些最核心的观念,比如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具有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属性,应以对这些核心价值的肯定为基本,以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落实土壤,以求对其做出适应当下的新诠释、新解读。

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看来,儒家思想所体现出的批评精神,是其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国哲学已经走出拿来主义的认同危机,开始形成自信,正呈现动力最大、人才最多、议题最丰富、碰撞最激烈的态势,相信其“健康状态”会日益进步。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则探讨了当代新儒家哲学发展的问题基础与理论框架,指出对其必须从“睿智”与“信念”两个方面来论述与考察,以建立一个实事求是、与时并进的儒学所包含的知识与价值体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回顾了百年来儒学的发展和起伏,并对儒学研究的未来给予厚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志明认为,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特别重视工具理性,为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儒学与培养工具理性的关系,利用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为科技创新提供积累知识的文化土壤。

儒家思想可救治现代精神危机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主张,儒家的人文精神,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儒家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但不会导致一种对自然的宰制、控御、破坏;它强调人文建构,批评迷信,但不消解对于天的敬畏和人所具有的宗教精神、终极的信念与信仰。如能走出传统与现代二元对峙的模式,在文明对话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将发现在伦理与公共治理等问题上,儒家思想都有可供借鉴的资源。

儒家思想对全球化应有所贡献

篇5

关键词:信仰民俗;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天人合一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区,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继承发扬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河南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民俗信仰,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作用下的中原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华传统的深厚底蕴。

一、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

儒家传统道德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在以宗族关系为主的环境中,孝悌成为家庭生活的核心伦理之一,深刻地作用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中,在中原地区的信仰民俗中随处可见。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首先进行的就是孝悌教育,其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流传的民间故事为模板,如“二十四孝”、百孝图等。儒家传统道德崇尚“百善孝为先”,忤逆不孝之人是不能理家的,更无法为官,无法对祖先创立的家业负责,也就失去了在家族中的存在价值。以“孝悌”为主的传统教育在社会生活层面的显现无处不在。中原地区流传的有家喻户晓的开封府包青天对其嫂娘极其孝道;卧冰求鲤的王祥,成为二十四孝的代表之一,至今洛阳城外还有条河叫王祥河。

儒家不提倡,也不主张死后有超越的彼岸世界,但极重丧葬之礼,因为这是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感的表达,乃孝道之最后表现。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明言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通过对丧葬的重视体现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这在民俗中处处可见。儒家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都是父母所赐,必须爱护它,避免遭受疾病使父母担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的土葬制度强调入土为安,对丧葬礼仪的重视,正是对父母孝道的延续。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密切关系。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土葬符合中原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生命是从泥土中来,再回泥土中去”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原人民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祭祀是对祖先的怀念,必须出于内心的真挚情感,严肃而认真,虔诚而恭敬,即《论语》中“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中国人多承袭了祭祖的传统。马克斯・韦伯认为祭祖是出于复杂的心理作用,儒家祭祖不同于宗教徒,祭祀祖先多为祈求多福多寿,顺便也为死者安息着想,有所求而不纯粹,根本不为自己来世的命运祈祷。供奉祖先是许愿祈求。其心态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由于对死者亡灵的惧怕,惟恐若没有好好祭祀祖先,他们就会作祟并惩罚子孙。二、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三、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这也是受儒家正视死亡的态度影响,并不追求超越。

祭祀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人类始祖的公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昊陵庙会。太昊陵是为纪念中华民族的先祖即人祖伏羲而建。太昊陵庙即谒拜“人祖”,恳请先人保佑后代子孙。庙内有关于人祖伏羲的创世业绩流传于世。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祭孔大典,不仅表达对先贤的景仰、崇拜、感谢之情,也是向其祈求保佑的一种表达。孔子因其特殊的地位被升格,其不朽在后人的祭祀中得到体现,并被神化并转化为一种民间信仰,这也是儒家思想在民俗信仰中强大影响力的显现。

另外一种是家族内部或个人对祖先的祭祀,其体现出的孝敬思想更为明显。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民间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自己逝去的先祖和亲人。这种对先人的祭祀既是道德信仰,也是情感的表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人们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来表达对亲人、先祖的情意与祭奠。《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说法,通过对先人的缅怀,“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人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由祭祀体现出家庭的和睦,对于整个社会风气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孝道也成为先祖与我辈之间联系的纽带。

二、推己及人的社会伦理

人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儒家对人的考虑向来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夫妇”都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和谐发展。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和谐”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代表从人的内心到人伦关系,再到社会、国家的多层次关系,儒家的伦理进路是由内向外的扩展之路,中国传统的民俗传说对人们的引导意义也在此方面有所体现。

儒家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个人的修养德行出发,推及他人。“冬至吃饺子”即是对医圣张仲景仁爱之心的纪念。传说张仲景老还乡途中,看到冬日劳作的乡亲耳朵都冻坏了,于心不忍,便舍药治冻伤,那天刚好是冬至,舍的药是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之后耳朵就好了。古代圣贤一直梦想将这种仁爱精神推广,追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儒家主张的仁爱精神通过民间传说产生了更大的效果。直至今天,我们也应继承和发扬这种仁爱精神,使之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道德支撑。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神实质,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儒家向来“尊天敬天”,一方面对天道景仰和敬畏,同时荀子也主张“人定胜天”,但最高的境界仍是“天人合一”,人道与天道的和谐才是最圆融的。

在河南民俗传说中,亦有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儒家看来,人对天是敬畏的,“天命之谓性”,人与天相通相系。二月二的“金豆开花”源于一个讲述天人关系的传说:武则天称帝惹恼玉帝,以三年不降雨惩罚人间。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偷降了雨。玉帝得知,认为龙王触犯天条,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在晒玉米时突然想到,将玉米粒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供上开了花的“金豆”要求玉帝放过龙王,玉帝只好诏回龙王,让其继续给人间降雨。这个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百姓敬畏上天,其温饱仰仗上天的风调雨顺,但上天的权威需要老百姓的维系,百姓亦可发挥其能动性救得天神。儒家认为人与天相通,若对人的惩罚过于严厉,会上达于天,若人不存在,天的权威也无法彰显。只有尊重人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天人和谐才能实现。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学校;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6-03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如果做宏观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在德育上“施工”的“蓝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问题。

1.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不注重层次,不讲“序”。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程序性和现实性,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达到,没有根据自身任务要求和层次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只有抽象的大致相同的培养目标。这种德育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实际上淡化了目标意识,软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中小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学生,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忽视。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德育实施这些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2.儒家德育中思想德育目标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注重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自身修养上,孔子提出了追求“仁人君子”的高尚理想和人格境界。给人一种追求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且不同时期之间要注意衔接性、连贯性。

二、对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一味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1.我国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不是很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认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分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忽视了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过程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过程。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践履躬行。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儒家德育认为,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道德,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算真有道德。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或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强调践履在修德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概括为“生活即德育的思想”。

三、对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强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透过多种选择以作判断,不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不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且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方法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在道德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

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极具价值的一个方面。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注重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极具科学性和借鉴价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有效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儒家还主张教育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感染、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发挥典范的作用,进行生动的教育。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道德教育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和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四、对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有所滋长。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人们都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已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公共卫生状况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内容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儒家并非一概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只是把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远远高于世俗物质利益价值之上,认为决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道德意识对于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对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

1.我国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表现在学校内部,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分离,除了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专业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根本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而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受教育者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家庭德育功能减弱,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心理、人格乃至品德很少过问。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还不具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当前家庭与社会教育都未能做到密切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途径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习与性成,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至于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风尚的教育方面。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儒家教育者看来,主要应是统治者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总之,儒家道德教育的施行注重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结合,共同培养人的良好德行,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途径建设仍很重要。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道德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包括在德育目标方面、德育过程方面、德育内容方面、德育方法方面、德育途径方面儒家德育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有着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篇7

关键词:老舍;文化积淀;仁义礼智信;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16-01

一、老舍作品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体现

(一)仁

“仁”又是儒家“五常”的核心。《月牙儿》中,主人公“我”纯洁、自尊,曾经怀着美好的愿望为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而抗争过,虽然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安排,沦为暗。但是,有一天,那个“磁人似的小媳妇”找到了主人公“我”,要求“我”放了她的丈夫,当“我”得知那个男人已经是有妇之夫时,“我不知怎么才好,我可怜这个。我答应了她。”“我”在沦落之后,内心里依然是怀有“仁爱”之心,有同情心的?

(二)义

儒家对义十分看重,孔子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老舍笔下的形象虽生活艰辛,但都有着一副古道热肠,特别讲仁义。《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攒钱买洋车,起早摸黑地拉客,不抽烟不喝茶,更“没有一般洋车夫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生了病连药都舍不得花钱买。但当他遇到由于饥饿而虚脱的车夫老马时,他毫不犹豫地跑出茶馆顶着寒风买回10个包子相赠。“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三)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注重礼仪,讲求礼节。儒家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茶馆》中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就是“重礼”的典型形象,他一生本着“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作为经营准则,对到店的客人可谓毕恭毕敬,但无奈,还是败给了动荡的社会,王利发惨笑道“……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

(四)智

儒家传统中非常重视“学问”和“明智”的重要性。《论语》有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朝闻道,夕死可矣”。《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对于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新派人物进行嘲讽的同时,也对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批评。老舍表现出对当时教育现象的担忧,体现出作者对“真学问”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五)信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骆驼祥子》中,祥子因为虎妞的引诱而做了“亏心事”,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当虎妞假装以怀上了他的孩子为由,要祥子为她负责时,祥子除了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外,无话可说,最后只好乖乖地和这个自己极不喜欢的女人结了婚。我们常从这件不幸的婚姻中得出虎妞泼赖、狡诈,祥子老实、懦弱的结论,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这件事中难道不是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守信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吗?

二、老舍个体生命中的儒家文化积淀

(一)地域环境的塑造。老舍自小在北京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包括老舍在内的所有北京人。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儒家文化精神在老舍心中的位置并没有完全动摇,仍有着西方文化不可取代的地位。老舍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写作出的小说,自然会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老舍自幼丧父,全家只得依靠母亲打一些零工,挣取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老舍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此外,如果没有乐善好施的“宗月大师”的资助,老舍可能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宗月大师”这种优秀品格也感染着老舍。

(三)中西文化对照下的择取。老舍并没有直接参加“五四”运动,但他却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1924年,老舍到英国讲学,第一次接触西方的文化和社会,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他的作品中反思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蕴含着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体验。

三、老舍创作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价值意义

老舍在对所塑造人物的赞扬和否定之间,流露出对“五常”伦理的肯定和弘扬!首先是老舍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精神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眷恋和认同,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其次是对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思考和启示。老舍和他的作品为我们留下的精神价值,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更新。探索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仁义礼智信”,把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来作以警醒和呼唤,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儒家文化中的精华福泽当代社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国学 家庭教育 孝道 尊重 平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25-02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国学文化的回归,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到了国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也把《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当做了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这是国学复兴的一个契机,也是一个难得的希望。同时,各种各样的国学讲堂也慢慢地占据了电视内容的一部分。可以说,自1949年以来,国学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国学的回归,也是中华民族人性的一次回归,更是被破坏了的家庭教育的回归。

“”破掉了“四旧”,同时也破掉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和文明。街头打人就是其中一个家庭教育缺失的例子:

前几年,在深圳,有一个叫做潘博彬的临时工,依仗着岳父是某局局长,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一丁点的事情打人。一个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人的男人,他既然敢打别人,那么打打老婆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打完老婆就该打父母了,然后就是岳父母啦!那岳父就是劳动局局长啊!如果没有这些长辈的宠爱,哪来今天的嚣张?嚣张的背后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失败。

还记得20多年前,我在《法制画报》里看到“知心姐姐”的信箱里有个很有趣的对答:――

问:我儿子18岁了,今天他竟然打了我。我该怎么办?

答:该打!子不教,父之过。

当时我也认为当爸爸的该打―― 当然现在也还是认为该打!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能怪谁呢?

虽然几千年来,儿子打老子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但是,就目前看来,儿子打老子、抛弃老子的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原因是什么,我想很多明眼人应该都知道―― 小时候缺少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过度的宠溺必定会带来恶果。

所以说,家庭德育的缺失或不正当是造成“打人事件”的直接原因。如果要杜绝或者说尽量避免打人事件的发生,那么就要从家庭的德育着手。

那么,国学教育是否就是万能灵药,只要沾上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想把国学教育准确且正确地运用到家庭德育中去,还得注意以下三点。

1 把国学中的精华部分与德育内容结合起来

对待国学的态度,中国人经历了几个阶段―― 由最初的不经意(宋代以前)到重视(宋代到民国初年)再到抛弃(以来)。这几个阶段应该说是中国国学发展的一个轨迹,而今,中国人再次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再次把国学从故纸堆里挖掘起来,想从中再次获得在教育、政治、军事、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启发和帮助。而教育,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国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儒家的学说。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说直到今天都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效果。

国学跟所有的学说一样,既有精华部分,也会掺杂一些糟粕部分。作为新时期的家长,应该根据当前的时展,有所选择,有所舍弃。

我们当代人所说的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笔者认为,家庭的德育重点应该是国学中关于精神塑造方面的内容。例如《弟子规》里提到的关于“礼智仁义信”,就可以当做家庭德育的重点来进行。特别是关于“礼”方面关于对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品德修为等等都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当然,里面有一些涉及到男尊女卑就不足取了。

因此,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把儒家学说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然后经过加工和改造,当作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用的。

2 在家庭德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国学教育最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所以,在家庭德育中,父母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在家庭中实施国学教育,家长自己本身也要加强国学的学习和运用。很难想象对国学一无所知的家长能够培养孩子懂得“礼、义、仁、智、信”的真谛。

2.1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国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家庭国学教育中不求多,也不求深,只求实。实,就是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以身作则。经常有看到做父亲的一边用《弟子规》的要求“父母呼,应勿缓”来教育孩子要对父母孝顺,一边却把自己的亲妈的呼唤当耳边风。这种教育,能算得上好的教育么?

2.2 家长要注重国学教育中的度的把握

国学不是万能的。不要指望一部《论语》治天下。以前古人认为一部《论语》就可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了,那是夸张的说法。《论语》《孟子》《荀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都是很不错的指导性著作,但是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所以,在进行家庭德育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有所取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更多的精华,去除不必要的纷扰。就比如说女孩子的自重和自爱教育,《烈女传》只能当作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而不能让新时期的女性也如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般非得“以身殉节”不可。

2.3 家长在实施国学教育的时候应与孩子共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短短一部《论语》,即使是大学教师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真正领会,何况普通的百姓家长?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庭国学教育的时候,家长不要忘记随时要跟孩子共成长―― 以家庭讨论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

国学,不是无生命的纸张,她应该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这个传承不是单纯的传达,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传递。每一次的传递都应该增加个人的理解和解读。就像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样,在李商隐的诗句里,可能只是表达一种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是到了我们现代,就可以理解为那些为国家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创造不能替代,只能由个人去理解和表达。所以,家长不能只是要求孩子会背几首唐诗就算了,应该让孩子跟你的交流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

3 国学教育应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就像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一样,学校教育也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不能完全脱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互相交叉的圆,它们之间是有交叉点和共同点的。这个交叉点和共同点就是双方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教育的对象是一样的。既然目的和对象是一样的,那么教育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一致的。比如国学教育中的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看法就应该统一起来。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爸妈的,都听老师的。其实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从角色上看,爸妈毕竟没有老师威严;从教育的角度看,爸妈没有老师严肃。所以,学生对爸妈的话就不那么听了。如果要改善这样的情景,爸妈可以考虑从教育的内容上去和学校、老师相统一。那样,孩子自然而然地感受到―― 爸妈说的和老师说的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孩子也就会像听老师的话那样听爸妈的话了。因此,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是教育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当我听到家长很“自豪”地说他从来没有被老师请去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担忧―― 如果他不仅没被请去,也从不主动前往学校校访,且从来不打听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甚至家长会都不参加,那么,孩子的成长肯定受到影响。就像我在家长会跟家长说的那样――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家长的重视的,如果你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会大打折扣。”

4 结语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国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而学校教育的国学教育更加应该把范围推广,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这一点来看,国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呵!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国学与时代精神[J].学术研究,2008(3):25-36.

篇9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幼儿家庭教育;差异性

一、家庭教育的观念

1.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中国人更多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轻自由、重传统的心理一直存在。这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家教的核心是以德育和智育为主、以为人处世之理为纲,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教育。

2.俄罗斯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俄罗斯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督教色彩。俄罗斯人认为,一切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事物都是上帝给予的;邻里之间不和睦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聪明、勤劳的母亲在家庭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父母要肩负起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宗教文化在俄罗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吸收和消化,这是俄罗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幼儿的自理自立

1.俄罗斯家庭为孩子指派家务活

俄罗斯的孩子从3岁开始,父母就给他们分配家务活,给他们安排一个为家庭做贡献的角色。家长的任务首先是教育出一位热爱上帝和邻居的合格居民。他们认为对人生有益的课程首先要从家中开始学起。我们赴俄罗斯参观时了解到,安东亚5岁时就开始用吸尘器打扫房间,至今已有2年。他还承担了遛狗、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别墅,清积雪、除杂草,他是大人的好帮手。在祖母60大寿宴庆上,他在妈妈指导下代表晚辈祝辞:“我们保证勤奋学习,认真劳动。感谢祖父母的爱戴,我们会用行动减轻长辈的劳累,以爱心解除祖母的忧愁。祝祖母永远欢乐,永远美丽……”安东亚一家只是俄罗斯众多家庭的缩影。通过家务劳动,孩子能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2.生活自理能力已成当下中国孩子的短板

在我园,我做过有关孩子在家是否做家务的调查。不少家长对孩子做家务存在错误的认识:“孩子太小,他能干好什么家务活呢?”“家里就一个宝贝疙瘩,哪里舍得让他干活呀!”“孩子只要把学习学好就好,家务活我们干!”……还有的家长想让孩子适当地做家务,可又有些犯愁,孩子在学龄前能做什么家务呢?当孩子抱怨、不配合时又该怎么办呢?中国的很多家长在孩子自理自立方面总放不开手脚,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得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半途而废。这无形中延误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持续发展,造成孩子依赖性大,走向社会的自立时间迟。幼儿的自理能力弱,会使其终身受累。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小时劳动所获得的东西,比一天听讲解得到的要多。”提倡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目的不仅在于将来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更主要的是通过做家务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家务做得好坏,没有严格的要求,认真一点可以,马虎一点也可以。孩子现在还小,不可能要求其做得很完美,更多的是让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只要放开我们溺爱的双手,给孩子们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经过磨炼的孩子们一定会像一只只雄鹰展翅翱翔。

三、幼儿的体育活动

1.俄罗斯家庭重视锻炼身体、磨炼品质

俄罗斯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在物资设备上和环境上都给予了很好的条件支持,不少家庭都有运动器械和体育设施。为促进儿童身体正常发育、身体机能协调发展,俄罗斯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儿童体育学校,接受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学习一些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在“健康的孩子———健康的俄罗斯”理念指导下,儿童体育学校在俄罗斯正逐渐兴起。俄罗斯儿童体育学校对儿童的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舞蹈、体操、游泳、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手球、网球、羽毛球、跳绳、投掷、田径、武术、翻滚、滑雪和雪橇等项目。只不过在不同的儿童体育学校,培训项目和侧重点有所差别而已。

2.中国家庭重视幼儿运动,但体育锻炼强度偏小

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家长带头锻炼,尤其是与孩子进行比赛,更能引起其兴趣,也有利于养成习惯。相反,家长一年四季足不出户,或像“工头”一样在一边监督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把体育锻炼看成是负担和惩罚。在家庭体育锻炼中,父母的身体力行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家长在带领孩子体育锻炼方面缺乏坚持性,“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在运动中受到伤害,虽然知道有些运动对孩子来说有益处,但畏手畏脚,不敢增加强度。其实,要保持健康良好的身体状况,唯有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孩子的神经、肌肉、心肺、骨骼才会全面发展,孩子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弹跳及各生理系统的功能才能和谐均衡推进。

四、幼儿的艺术熏陶

1.俄罗斯家长带孩子感受艺术的熏陶

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音乐厅,那里经常演奏俄罗斯及世界各国著名的交响乐。孩子们听音乐时聚精会神,肃静庄严,俨然一个成年听众,那种认真的神态,使人觉得他们一点也不是在凑热闹,而是津津有味地欣赏。不管他们能听懂多少,至少他们的投入是真诚的。他们听音乐会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于这种投入,而这种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渗透熏陶的结果。

2.中国家庭对艺术培养的误区

很多中国家长对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到课堂之外更多的东西,于是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如国画班、小提琴班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教育成为全能的人才,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使得艺术教育最后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有的家长认为,学好艺术可以为各类考试添加筹码,于是把艺术教育当成了技能训练。艺术教育的核心是给孩子乐趣,并不是让孩子过早地达到专业水平。但有些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学得水平越高越好,因而拿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和纯粹的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差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固然可以更快地提高孩子的艺术水平,但这与幼儿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初衷并不一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者: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以看出,家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既然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为目的,就要与时俱进。家长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孩子,一定是处事乐观、做事主动、勇于尝试、乐于挑战的。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家庭教育,更要重视家教理论建设,建立先进的家教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别人的长处,并采取科学的家教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健康,注重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同时,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与孩子在互动中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约翰•罗斯蒙德.有效管教指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2]姚光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3]蔡伟忠.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2年.

篇10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德育;德育特点;启示

一、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取借鉴他国经验的民族。其德育特色表现在:(1)妙用中国儒家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如“忠”“仁”“礼”“义”等思想无不对日本影响至深,当今日本民族谦逊之礼仪可见一斑。美国学者肖赖尔在其名著 《日本人》中说:“当代的日本人显然已不是德川时代他们祖先那种意义上的‘孔孟之徒’了,但是,他们身上仍然渗透着儒教的价值观和伦理观。”[1]。(2)引用吸收西方文化。近代日本对美国、德国以及其他先进国家的学习,丰富本民族文化内涵,适应当今世界趋势,取得经济上、文化上等方面上的成就不言而喻。(3)糅合东西,创造性发展。日本人眼界高远,总是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立足本国实际,引荐吸收他国之长补其之短,创造性的融贯东西方文化,为本国造福。日本德育特色成就其当今中小学德育固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体化:突出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

1984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 (简称临教审) 在教育改革报告中指出 : “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居主导地位”。1988年文部省在教育白皮书中强调“培养心灵丰富,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人才,是现在一大课题”,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设法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把原来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 。进入21世纪后日本更加重视把德育工作放在主体地位。2000年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就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而且把“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置于首要地位,提出了“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促进自立,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主张。[2]日本历来都是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以政治方向为引导,德育工作开展的力度也就不言而喻。

(二) 综合化:重视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日本现行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总则中明确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为基本,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而且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为此,日本设置了多种课程,诸如公民课、道德课、特别活动课、友爱课、环保课等等课程,通过讲授、讨论、观摩、视听以及角色扮演和实际锻炼等多种途径使学生领悟必要的价值观,并掌握必要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品德。此外,日本各学科中渗透德育,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品格,相得益彰。例如,日本的特别活动课,也即为课外活动实践课,即让学生在参与郊游、俱乐部等课外活动时养成礼貌、尊重他人、担当责任的重要品格。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中推进学生的德性养成。

(三) 表率化:强调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2007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决定引入教师资格证每十年复审的“教师执照更新制”。[3]也就是教师资格证的终身制被废除,那么教师就不得不时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另外,“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教师具有对教师职业的使命感、热情、知识、能力和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权观,在教育实践中还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权以及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而且它要求教师具有全球视野以及全球视野的行动力,还要具备适应时代变化的社会人必需的素质能力。”[4]日本是一个善于借用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国家,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便是日本道德培养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以及强化在道德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中小学德育中,日本就十分强调教师对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也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并对学生起道德表率作用。

(四) 联合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当局就特别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日本《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就指出,教育的基本点在于家庭。为此日本花费亿元编制《家庭教育手册》和开展全国性的育子学习活动等,以便恢复和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此外,日本建立专门的机构即PTA组织(父母与教师协会),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PTA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意见。如此,能够发挥家庭教育子女的最大功能。另外,日本中小学与社区的联结则是通过众多的社会教育设施来实现的。根据日本《社会教育法》的规定:各地方公共团体即都、道、府、县及市盯村有义务为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建立众多的社会设施,如公民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科学馆、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等。[5]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社区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携手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和孩子未来的教育构建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加强对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增强搞好德育工作的信心

外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德育看成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就是赫尔巴特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德高则望重,父母喜爱有德的孩子,国家需要有德的接班人,社会呼唤有德的建设者。德与人之关系犹如鱼与水之联系。道德教育的建设需要发挥各界的作用。道德教育之建设需要国家的扶持与领导,国家要加强对道德教育的投资,有了财政保障,道德教育建设才能稳妥前进。另外国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道德教育目标,合理的设定德育内容,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与方法。另外,具体到贯彻道德教育工作,还需要学校加强对德育的重视与领导,这不仅需要有一个德才兼备统筹兼顾的校长,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领导班子,多个品行兼备的任课教师。另外,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我国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为我国道德教育建设做铺垫。诚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干大事,才能办好事,我们要有搞好道德教育的信心。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流光溢彩。只要我们有信心,立足根本,博采众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国的德育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二)注重道德教育的多学科渗透,把道德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我国的道德教育还是主要侧重于教师说教,德育课程的灌输。德育内容空泛,德育方法途径单一,造成我国德育建设落后效果不明显。所以我国不妨借鉴日本德育建设的成功之处。首先,我国可以采取渗透性教育形式。渗透性教育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正常教学以及各学科的课外活动的途径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教育。这就要求我国不仅要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而且在编制其他教科书时也要将德育观念渗透其中,这样,把道德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让学生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化的影响。其次,我国可以采取体验性教育。所谓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深入自然,体验农村生活,获得一定的生存体验。日本的吃苦教育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确实起到的德育作用。我国的夏令营的培养方式固然与日本的体验式教育有相通之处,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毕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它只是少数人的活动。因此,我国应该把“体验性”教育列入到必修课程之内,让每个学生每个时期都能受到吃苦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以及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要运用多种德育方法,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诸如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品德评价,都不失为道德教育的好方法。

(三)发挥教师主导,突出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非常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论语中就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且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也非常注重教师的道德模范作用。在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我国教育界著名学者黄向阳在其《德育原理》著作中便提到:“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在自己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人物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习得各种道德价值观。向榜样学习,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基础;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年轻人获得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质的重要方式。因此,榜样是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是教育的最高形式。”[6]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其道德表率作用。“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树立起“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7]。

(四)加强家校沟通合作,突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研究显示,若父母没有给孩子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父母行为粗鄙对孩子不管不问,教育孩子非打既骂,那么,孩子在校五天的学习加上在家两天的表现就等于零。这就是五加二等于零现象。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及成才。关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必须重视起来,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个人的责任。这就要求家长要提高个人修养,对孩子起着道德表率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此外,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携手致力于孩子的教育。这一点不妨借鉴日本的家校合作方式,即:“每个家长都会从学校领到“家庭教育笔记本”,主要用于记载家庭的教育、管教问题、孩子的不良行为、生活规律、想做的事、个性与梦想、空暇的娱乐、情报等内容,以便配合学校道德教育 。”[8](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416.

[2]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70-73.

[3]李水山.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三法”修订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7-04-09(8).

[4]孙河川,郝玲玲,郭丽莉.教师质量评估标准研究 ――以日本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6):9-12.

[5]迟恩莲,曲恒昌.中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对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94 .

[6]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