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减排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与减排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与减排的关系

篇1

【关键词】电力 节能减排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一)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二)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一)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一)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二)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三)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四、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二)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三)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节能节水技术

引言

现代建筑功能越来越多,其对水资源的应用量也随之增加,而这其中有很多水资源都没有得到恰当好处的应用。比如超压出流,使得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卫生器具使用不当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管道阀门等出现了泄露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建筑节水节能工作异常艰巨。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确需要应用节水节能技术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一、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意义

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人认为能源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带动社会进步的机器,那么能源就是这部机器的发动机,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很多的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对水资源及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及破坏。同时建筑给排水节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情况来看,因为人均水资源短缺,很多地区的居民都不能保证最低的用水需求,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缺少地区的用水压力,从而提高水资源稀少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

二、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水资源浪费严重

所谓的隐性水,笼统而言就是隐含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量。在目前的商品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例如某些生产商为了节约设备投资成本,使用生产设备老旧等问题,会造成超额定量水,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经过调查研究,我国隐性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很多相关单位并没有认识和注意到这一问题,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也给这些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生产成本。

(二)、配水点水压过大及设备缺陷造成的浪费

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而卫生器具的最佳用水压为0.15~0.20Mpa,大部分处于超压出流。根据有关数据研究,当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0.20Mpa时,水龙头流出水量时显上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节水节能卫生器具,但是在建筑设备采购上,投资方为了节省投资成本等眼前效益,便采用了一些非节水型的卫生器具,导致水资源被严重的浪费。在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可达30%~50%,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

(三)、用水管理部门管理不科学

在建筑居民用水系统设计管理中,由于很多的建筑内部仅仅采用水表进行计量计费,常常忽略了对整个建筑用水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管理。如果用水管理部门只是单纯的对给排水系统管道适时的进行维修,以及强化日常对居民的用水收费,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水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难以达到真正的节水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三、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改善措施研究

(一)、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

智能化控制方式是一种新技术手段,它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需要,对水资源进行智能控制,可以更好实现节能节水目的。人们日常用水的高峰期处于早晚两个阶段,其他时段的用水量较少。因此,针对于这种情况,利用智能化变频技术,控制水泵的供水转速,确保人们用水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节能目的。经过调查研究,利用智能化控制方式控制水泵转速,可以节约40%以上电能,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二)、对配水点水压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设计规范,进行规范的设计。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区,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各项技术参数都要符合建设标准,要努力建设更加标准的供水系统。这样就能为供水提供方便,而且还能加强供水的效率。同时,可以采用垂直分区等方法来提高供水的效率,在进行合理的分区以后,要对住宅、医院、酒店等住所供水压力进行控制,其供水量压力控制在0.15~0.2Mpa。在进行供水分配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楼栋的高度以及泵的供水性能做出相应的检测,同时还要对室外管网压力以及压力值进行详细的考虑。

(三)、要使用优质水表,水表是制约节约用水的唯一工具

水表虽然无法直接的进行节水,但是能够间接性的辅助节水。而且水表应当计量准确,如果水表的计量失真,那么必然会引起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大量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就很难利用经济手段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进行制衡。如果水表质量太过低劣,那么极易让不轨用户有机可乘,从而出现偷用水资源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水表安装时,一定要控制好水表质量,用精确度高的水表来帮助用户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检查和巡视工作,对于建筑给水管道的滴漏现象要及时的发现,为节约用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应用更加节水的卫生器具第一,“龙头”节水

节水节能设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节水卫生器具,另一部分为配水管材。我们应在不影响卫生器具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新型节能卫生器具。对节水节能型卫生及配水器具进行选择时,应从节水性能、价格及使用者这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合适的水龙头,能够达到良好的节水节能效果。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的节水效果要明显高于普通水龙头,在静压较高或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节水龙头的节水效果也越为明显。第二,厕所节水。厕所节水是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现阶段,设计人员通常会建议人们选择应用中水冲洗厕所,但是如果能够选择应用更加节能的节水设备将会进一步提高节能效益。目前国外已经研制成功干燥型小便器,其不需要直接冲洗,该设备应用的是高液体存水弯衬垫,即使不冲洗也不会出现臭味,可以引进并推广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小便器能够自动冲洗,比人工冲洗的设备更加节水,粗略的计算自动冲洗的节水设备,每天至少能够节约13L水。

结束语

建筑节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各方面措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为了避免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而造成水的浪费,在设计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时,应考虑如何限制超压出流和无效冷水量的产生,对硬件设施像节水器具、消防贮水池等应进行合理配置,进而达到节水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节水。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烟厂节能减排现状,存在的问题,认为烟厂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节能与减排(特别是减排工作)的措施和制度不完善,导致节能减排工作不到位,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建议在易地技术改造时具体实施。

中文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在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节能与减排工作,对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节能与减排工作内涵丰富、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而又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这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计划,稳步推进节能与减排工作。

1、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节能与减排当作一回事看待。节能是指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源消耗,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和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物排放量。从两者的联系来看,节约能源在客观上起到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效果,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有力促进了能源的节约利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高耗能、高污染部门和节能减排职能归口部门的事情。固然,高耗能、高污染部门和节能减排职能归口管理部门对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但是如果一个企业不注意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少排一吨废水做起,企业总的能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必然难以持续有效的下降,所以每个部门对节能与减排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企业国家的事。企业确实面临着节能与减排的紧迫任务,但是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同样离不开能源消耗,同样也不能避免污染物的排放。如果人人都自觉进行节能减排,那么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2节能与减排(特别是减排工作)的措施和制度不完善。一是对节能减排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成立开展这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和部门,尤其是对环境污染物减排工作没有开展任何工作。二是没有制定节能与减排的年度工作计划。在企业与部门签订的承包责任书中减排工作还没正式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节能与减排统计工作还未正式开展。统计是做好节能与减排工作的基础。四平卷烟厂还未针对减排工作进行数据统计。

2、节能与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随着节能与减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四平卷烟厂已开始认识到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节约增效的重要方法,而且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烟草的重大举措。这就要求四平卷烟厂必须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之路。近几年四平卷烟厂节能与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单箱综合能耗过去三年总体是下降的。主要污染物为污水排放COD等指标超标,应该说节能与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3、做好节能与减排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的领导组织机构和专职节能减排部门。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企业节能减排的统计指标、监测、考核实施办法;组织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教育;制定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节能减排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落实整改措施;协调解决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等。

3.2大力开展节能与减排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厂内新闻、网络、标语、横幅、专题活动等多种载体,加强对节能与减排工作的大力宣传。通过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国家在节能与减排上的相关政策,以及我厂开展节能与减排具体部署和工作重点,走出对节能与减排工作认识的误区,增强全员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节能与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

3.3制定科学的节能与减排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有关管理方案促进节能减排。四平卷烟厂目前正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体系中包括环境管理控制程序,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排查各种环境因素,根据污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近阶段应该重点制定污水处理管理方案,并力争尽快得到落实。二是通过贯彻落实有关环境保护制度促进节能与减排。建立健全与企业生产经营相适应、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适应的环保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体系,对冷凝水产生的热污染、除尘器产生的粉尘污染、香料厨房系统产生的酒精清洗污染等问题逐一排查,对超标准或超总量控制的项目立项整改,限期达标。三是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促进节能减排。将节能与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甚至相关个人,在逐步完善节能和减排设备设施基础上加强对节能和减排工作督办检查,形成全厂共同抓好节能与减排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4

关键词:制造业 结构节能减排潜力 结构节能减排联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3)12-92-04

本刊第10期学术天地栏目刊登的《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测评》一文得出了北京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仍存在下降空间的结论,而将这一潜在下降变为现实,需要采用不同的节能减排途径,本文就重点探讨节能减排途径对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影响。由相关文献及实践经验可知,节能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为结构节能,即优化产业、能源等结构,实现能耗总量控制和能耗强度的降低;二为技术节能,即改进生产设备、工艺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三为管理节能,即加强能耗监测、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样地,减排也包括结构减排、技术减排和管理减排三种方式。立足于政府调控职能,同时考虑到技术与管理两种节能减排方式的量化测评相对较难,本文主要考察北京制造业在结构节能减排这一方式上的潜力,也是为“结构降耗减排”的局限性以及“内涵降耗减排”的紧迫性提供预警。

一、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贡献分析

在对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预测之前,首先对近年来北京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贡献率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一) 结构节能减排贡献模型

1.基于能耗强度的结构节能贡献模型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表示第t期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强度的影响份额,和分别表示基期和第t期i产业的能耗强度,和分别表示基期和第t期i产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

2.基于排放强度的结构减排贡献模型

产业结构调整对排放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表示第t期产业结构调整对排放强度的影响份额,和分别表示基期和第t期i产业的排放强度,和分别表示基期和第t期i产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式(2)即表示在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减少排放产生的作用。

(二) 结构节能减排贡献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外部变动即产业所处区域三产结构的变化,内部变动即该产业构成的内在调整。根据式(1)和式(2),从制造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层面两个角度出发,测算不同时期结构节能减排的贡献份额并分析其潜力。

1.制造业外部环境分析

对于制造业外部环境方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依次考察北京三产结构调整对地区能耗强度的贡献度,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结构调整对其能耗强度的贡献度,以及工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结构调整对其能耗强度的贡献度。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十五”、“十一五”时期,各类产业结构调整对相应能耗强度的贡献率大多为正值,且贡献度在“十一五”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12年间,北京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某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应能耗强度的降低。其中,结构节能效果最为明显的是三产结构调整,总体节能贡献率约为24%;其次是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即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占比变动对工业能耗强度的作用,总体节能贡献率为5%。由相关数据计算可知,2000~2011年间,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可见制造业占比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产业的降耗。

计算不同时期北京各类产业结构调整对相应排放强度的贡献率,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十五”、“十一五”时期,三产结构调整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相应排放强度的贡献率大都为正值,且贡献度在“十一五”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12年间,北京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应排放强度的降低。而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即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占比变动对工业排放强度的贡献率始终是负值。这表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不仅没有起到减排的作用,反而加大了单位增加值的CO2排放量。由相关数据计算可知,2000~2011年间,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可见制造业占比的下降、非制造业占比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业产业的减排负担。

综上所述:在节能方面,各类产业结构调整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相应能耗强度的下降;在减排方面,除工业外,其余两类产业结构调整对相应排放强度的降低也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总体上还是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的。具体来看,制造业占比变动对工业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制造业占比的下降推动了工业节能同时却阻碍了工业减排,这与近年来制造业能耗总量得到控制但能源结构尚未显著优化密切相关。

2.制造业内部层面分析

在分析了制造业外部环境的结构节能减排贡献度后,重点来看制造业内部(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结构调整对其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制造业的结构节能与结构减排贡献率在“十五”阶段均为负值,在“十一五”阶段为正值,说明“十一五”时期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开始有效促进其能耗与排放强度的降低,而之前没有显著成效。由相关数据计算可知,2000~2011年间,传统制造业在制造业总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可见传统制造业占比的下降、现代制造业占比的上升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的降耗与减排。综上所述,“十一五”是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开始发挥节能减排作用的主要时期,传统制造业占比下降、现代制造业占比上升是促进制造业能耗和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北京制造业外部和内部结构节能减排的贡献率可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北京整体及相关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制造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制造业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工业中的占比变化,还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均明显促进了相应能耗及排放强度的降低。而分析结果也表明,目前制造业外部和内部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优化进程当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结构节能减排还存在值得挖掘的潜力。下面,就针对北京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预测。

二、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潜力预测

利用结构节能减排联动模型,考察制造业内部结构演进对其能耗及排放强度的影响,由此对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大小进行预测。

(一) 结构节能减排联动模型

1.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联动模型

制造业结构演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MSD为制造业结构多元化演进系数,T为传统制造业增加值,M为现代制造业增加值。

根据制造业能耗强度与结构演进系数的变动关系,构建二者的幂函数方程;分别对能耗强度和结构演进系数取自然对数,并记作LMEI和LMSD。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联动模型如式(4)所示。

LMEI=3.1083-4.3795LMSD (4)

(-6.120)

R2=0.789,F值=37.457,AC值=-0.194,

SC值=-0.113

2.产业结构——排放强度联动模型

根据制造业排放强度与结构演进系数的变动关系,构建二者的幂函数方程;分别对排放强度和结构演进系数取自然对数,并记作LMCI和LMSD。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排放强度联动模型如式(5)所示。

LMCI=3.9623-4.1043LMSD (5)

(-5.636)

R2=0.761,F值=31.761,AC值=-0.159,

SC值=-0.078

(二) 结构节能减排潜力测算

在针对北京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预测时,本文依据制造业目前发展状况并结合前面有关分析,提出以下假设作为预测条件。

第一,预测以现阶段可获得的最新数据年份即2011年为基年,预测时间段为2012~2020年,跨越了“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时期。

第二,已知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14%,“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8.5%,增速有所放缓。今后发展过程中,北京整体的产业结构会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扩大,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比会进一步减小,而制造业作为工业主体其增长速度很可能会继续放慢。

第三,关于制造业内部结构方面,已知2011年北京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制造业的结构比约为46∶54。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现代制造业发展力度,对传统制造业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予以整改、淘汰,仍将是近期实现北京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前述假设条件,分别利用GM(1,1)模型和灰色成分数据模型对2012~2020年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结构等进行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基于表4所列数据,利用式(4)、式(5)对2012~2020年北京制造业能源消耗、CO2排放等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预测结果可知,在能耗方面:“十二五”末期北京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预计为0.61吨标准煤,与基年相比下降了20%,能耗总量预计为1917.35万吨标准煤,比基年增加了12%;“十三五”末期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预计为0.36吨标准煤,与基年相比下降了53%,能耗总量预计为1735.51万吨标准煤,比基年增加了1%。在排放方面:“十二五”末期北京制造业万元增加值排放预计为1.81吨,与基年相比下降了16%,CO2排放总量预计为5646万吨,比基年增加了17%;“十三五”末期制造业万元增加值排放预计为1.1吨,与基年相比下降了49%,CO2排放总量预计为5282万吨,比基年增加了10%。

由相关数据计算可知,“十五”、“十一五”期间,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总量均占到工业的50%以上,其能耗和排放强度也与工业水平十分接近,所以“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减排的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效果。而根据表5的预测结果,在技术水平不变、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十二五”末期,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了21.8%,基本能够实现规划中制定的工业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制造业CO2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6.8%,与规划中提出的“工业排放总量控制在2010年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制造业在节能上基本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完成节能目标,但在减排上还需同时借助技术与管理等减排途径。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结合表5中数据及式(1)、式(2),测算未来两个五年时期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6。

表6显示,“十三五”将是北京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时期,但与“十一五”期间结构节能减排的效果相比有所减弱。2011~2020年间,制造业结构节能贡献率预计达到20%,而结构减排贡献率预计达到28%。与“十五”、“十一五”时期相似,传统制造业占比减小、现代制造业占比增加仍将是推动制造业能耗和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 结构节能减排路线图

在上述北京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勾画出未来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的路线框架图,以更直观地展现制造业结构节能减排潜力,如下图所示。

三、结论

经过一系列分析,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结构节能减排贡献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北京整体及相关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制造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变化,还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均在“十一五”期间有效促进了相应能耗及排放强度的降低。由于目前制造业外部和内部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优化进程当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结构节能减排还存在值得挖掘的潜力。

第二,在结构节能减排潜力方面。根据预测结果:到“十三五”末期,北京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预计为0.36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了53%,能耗总量预计为1735.51万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上升了1%;制造业万元增加值排放预计为1.1吨,比“十一五”末下降了49%,CO2排放总量预计为5282万吨,比“十一五”末上升了10%。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在“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仍将对节能减排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与“十五”、“十一五”时期相比结构节能减排的效果将有所减弱。

■ 参考文献

[1]虞镇国、王琼、石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节能的贡献[J],中国能源,1995年第4期。

[2]姚愉芳、陈杰、李花菊,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计算的方法论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3]何建坤,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J],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9期。

[4]范晓伟、王庆丰、宋丽敏,产业结构调整对河南省节能降耗的贡献度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第29期。

[5]王迪、聂锐、赵月英、龙如银,结构变动、技术进步的节能测算与区域比较——基于中国东部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第32期。

[6]亓燕艳、马宪国,上海工业结构调整与节能潜力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7年第23期。

[7]张雷、李艳梅、黄园淅、吴映梅,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

篇5

一系列环境事件接踵而来,以至在股市格外波谲云诡的五六月之交,中国人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气候――这个过去谈论毕竟还不很多的主题。

从无锡的太湖蓝藻爆发,到厦门的PX化工项目被迫暂停,公众的环境觉醒和环境受损对人类的报复同时呈现。6月4日,中国正式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三天后,在德国召开的G8峰会上,八国首脑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共识,同意“认真地考虑”(consider seriously)2050年前减少全球至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称减排)。

上世纪最后十年以来,科学已经一步步揭示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90年第一次公布评估报告,初步给出了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1995年第二次评估报告发表,则清晰地指出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系统造成了“可以辨别”的影响;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认为“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变暖现象,可能要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

到今年2月2日,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科学基础部分正式,已经明确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超过90%的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直面气候挑战,最难回避的就是如何在各国之间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具体约定。从199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的《柏林授权》,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都没有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纳入强制性减排范围之列。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蓬勃于欧美的碳交易市场、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又使中国获益不浅。

这样一种国际环境,很容易让道理上懂得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人觉得,气候挑战离我们很近,而承担减排义务可能离我们还远。

显然,这只能是误解,因为“气候觉醒”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在各国逐渐显现,无论是欧洲遭遇的热浪袭击,还是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或者澳大利亚百年未遇的干旱,都使得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公众性话题。今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公布后,全球舆论的气候觉醒再度升级。

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积极主张减排的西方各国政治家已经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至上周G8峰会,当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并且在会议之前重申绝不承诺减排义务的美国,态度又发生了微妙变化:会议第二天通过的决议中,美国首次表示将与各方一起“认真地考虑”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削减50%。虽然这一承诺尚不具约束性,但以美国在气候问题上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这种具有实质性的态度变化极为重要。其结果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国际压力也不可小视。

更重要的是,气候变暖也在威胁中国人自己,而且中国人也在经历“气候觉醒”。即使在中国,以此次厦门PX工程和无锡蓝藻事件中舆论的强势出击,亦可看出公众对环境的担忧加速升级,而环境与气候的关系是如此直接。如学者们所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参见本期文章“水知道你的罪孽”)。

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对中国的决策者提出挑战。毕竟,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处于错综复杂的工业化进程之中,面临多方压力和矛盾。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节能目标,即在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但从刚刚过去的2006年来看,每年4%的分阶段目标无法兑现几成定局。中国为进入现代化保持高速增长,温室排放总量的增加亦是必然。

然而,中国仍然需要为“共同的地球”承担责任,为世人,也为国人。特别是2009年中国或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排放第一大国,而现在执行的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正式到期;如果不能在2009年就接续方案达成一致,很可能使整个以《公约》为核心的减排体系遭受重大挫折。

篇6

关键词:政府职能;行政干预;企业减排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5-0005-11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空气中的碳浓度急剧提高并造成了气候变化问题,大气环境容量由充裕变得稀缺,当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实质上是对大气环境容量的消耗。由于对大气环境容量的产权进行界定、分配和保护的成本十分高昂,即使产权得以界定,在交易中对溢出效应进行测度和定价的费用也十分高昂,因此,大气环境容量一直作为自由获取资源(open-access regoHree)而存在,这也是碳排放会造成外部性问题的根源。当存在外部成本时,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大气环境有效率的使用,即有效率的排放,而排放过程又是不可逆的,随着其浓度的不断增加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危害不可避免,此时,政府公共政策的干预变得十分必要。

2009年底,中央政府确立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以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并且这一减排目标主要依靠降低能源消耗来实现,而不包括利用国际碳交易和增加碳汇。碳减排目标的数字化意在有力地约束我国朝着以低碳方式发展经济的方向迈进。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就提出经济增长由追求速度向追求效益转变;“九五”期间提出要实现增长方式和体制的转变;到了“十一五”再次提出“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向效率提高驱动转变”。然而,这些有利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所产生的成效并不明显,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的世界环境绩效排名EPI(Environment Performance Index)显示,2006-2010年,中国一直处于环境评级较差的橙色区域,排名也在下滑。“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4.38%,为了完成降低20%的目标,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了拉闸限电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完全依靠行政干预的方式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政策是否有效,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是否有利于减排政策效果的发挥,政府职能如何定位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本文余下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节评述与减排或污染物治理相关的文献,第三节讨论我国政府职能错位与企业减排激励间的关系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节说明研究设计并得出检验结果,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中势必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因此,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关注我国的环境效率。李胜文等(2010)对我国1986-2007年各省的环境效率进行了估算,结论是我国总体环境效率较低且增长缓慢。王群伟等(2009)的估算也得出类似结论,认为我国环境污染情况仍十分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减排的任务严峻。我国的技术进步仍然是以GDP增长为导向,在综合考虑GDP增长和污染减少方面的环境技术进步一直比较落后(吴军等,2010),一些地方的经济高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近几年,特别是“十一32'’之后,我国的环境效率存在逐渐改善的趋势(王兵等,2010;王俊能等,2010)。另外,李钢等(2010)的研究显示我国工业环境已支付成本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即使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制,对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也十分有限,我国工业能够承受更高的环境标准。这些经验事实表明,中央政府的环境经济规制虽然起到一些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在我国仍未建立,这对于中央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我国节能减排的空间还很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许可以用于描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环境污染加重的情况,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都是内生的,两者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能简单的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表述。陈诗一(2010)对2009-2049年我国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双赢路径是存在的。啉伯强、蒋竺均(2009)利用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模拟的排放拐点在2020年,但用能源预测的方法模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却发现到2040年拐点还未出现,说明除了人均收入,人均排放量还受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和碳强度的影响。与能源利用有关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是最多的(Wu et al,2005,2006;Liu et al,2007;Zhang,2009)。王群伟等(2009)运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测度了1996-2007年问我国28个省区的排放绩效,结果显示所观察地区的排放绩效的提高依赖技术进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表明,除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所有制结构也是影响排放绩效的主要因素。Ang(2009)的研究认为,研发强度、技术转移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的碳减排。林伯强、刘希颖(2010)在Kaya恒等式中引入城市化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也对我国的碳排放产生了较大影响。王锋等(20lO)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分析还涵盖了交通工具、家庭数量、居民消费。另外,李小平和卢现祥(2010)、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朱启荣(2010)、魏本勇等(2009)还分析了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与我国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上文献显示,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态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必被动地等待拐点的到来,可以通过模拟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情景设计最优减排路径,以及围绕影响因素制定减排政策,然而政府如何促使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李郁芳、李项峰(2007)在政府非完美性的假设前提下指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也存在外部性,不仅表现为利益群体间的财富转移,还体现在成本或收益在区际和代际间的溢出。周权雄(2009)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框架下,研究了企业污染减排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实证分析表明了地方政府短期利益导向的行政干预越多,地方政府规模越大越不利于形成企业的减排激励。崔亚飞、刘小川(2010)利用1998-200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问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税收竞争对污染治理采取“骑跷跷板”策略,并存在“趋劣竞争”;中央政府颁布的环境标准对促进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甚微。㈣李猛(2009a)的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

地方财政能力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李猛(2009b)的进一步研究认为地方政府放松环境管制的行为会引起区域间的连锁反应,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分权程度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行为。另外,王芳芳、郝前进(2010)利用我国1990-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放松环境管制或增加环境基础设施投资来吸引FDI。如果地方政府偏离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污染治理中的“政府失灵”就会出现(崔亚飞、刘小川,2009)。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失灵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难以有效形成的原因,但他们都是选取二氧化硫或其他有害物作为研究对象。虽然现有的节能措施和对其他有害物排放进行管制的过程会伴随着减排,但相对于废水、烟尘粉尘以及二氧化硫来说,CO2减排的治理难度可能会更大,因为对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短期内相对于其他污染物而言更小,对其进行治理所产生的效益也就相对更少,而且Webber和Allen(2004)针对与人均收入有关的经验研究表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处的人均收入相对于其他污染物来说要高得多,也就是说拐点出现得更晚,这也说明了CO2减排任务更加艰巨。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手,分析政府职能与企业减排间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来激励企业形成减排的内在动力。

三、政府主导经济下的企业减排激励弱化

有学者认为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是依靠政府引入市场经济所形成的,钱颖一等(1993,1997)提出“市场维护型联邦主义”理论,认为行政分权和财政分权改革使得地力‘政府的经济决策权和地方利益得以显现,地方政府更有动力引入并维护市场经济,进行自主的政策创新以推动地I)(经济增长。而周黎安(2007)进一步认为地方政府官员围绕GDP增长而进行的“晋升锦标赛”是超越行政与财政分权之外更基本的激励力量。政治集权下以经济业绩为考核标准的“晋升锦标赛”形成了地方官员的政治竞争机制,而行政与财政分权为竞争提供了经济资源,两种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国各地区为增长而竞争的态势。然而,这种竞争是在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提供的产权保护和执法服务是对正式制度的替代,这样虽然降低改革成本,减少改革阻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也伴随着许多负面问题,环境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政府职能本应包含广泛的社会责任而服务于民众,然而我国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体制使得地力‘政府官员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有些政府职能指标不易测度导致不便于监督,因此,在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缩小至那些易于测度考核的指标,将更多的精力投向短期内能取得经济绩效的工程,而诸如环境治理这类关系长远发展的问题则容易被忽略,在此情况下,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

我国提出了宏观的减排计划,但对企业的排放并没有强制限量,当前减排计划的推进主要依靠现有的环境管制体系和措施。碳减排计划显然与那些依靠高耗能T业创造就业和GDP的地方政府偏好相冲突。中央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规制意在激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到优化环境质量的活动中,然而质量优化后的大气环境又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公共物品性质,每一个处于此环境中的活动主体都会受益,而未参与环境质量维护的活动主体则获得了外部收益,因此,在面对是否参与环境维护的选择时活动主体产生强烈的“搭便车”动机,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了合谋,当政府职能难以平衡“促生产”与“减排放”之间的矛盾时,则转向“促生产”。在环境法律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地方政府有意监管,其管制措施也会由于产业利益集团与地方官员的勾结而被俘获。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政府引入并维护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将自己的利益较深地嵌入到市场经济利益链条中,这与政府为地方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是相违背的,这种职能错位不仅在深层次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有着内在的矛盾,而且阻碍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在动力的形成。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为企业寻租、政府抽租以及两者勾结对减排规制的俘获提供了机会,这与建立一个低碳社会所需的政府职能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因此,可以推测,追逐地区GDP的目标会使得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软化节能减排约束的合谋,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越多,这种合谋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不利于激励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

我国节能减排的管制手段仍然以“命令一控制”为主,这种手段依靠行政权力,制定规则对企业的排放行为进行约束与调控,这又为政府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创造了机会。“命令一控制”型手段的基本方式是能源定价、设定标准和禁令,政府限于对企业减排成本详细信息的掌握,制定的政策难以避免滞后性,而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禁令则忽略了不同企业的减排成本差异,不利于激励企业在改进生产方式、发展低碳技术方面的创新投入。另外,我国在节能减排计划中实行“中央一地方一重点企业”的目标责任制,由于各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政策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都十分高昂(宋德勇、卢忠宝,2009)。排放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政策也从这些影响因素人手,涉及到能源价格、财税激励、产业政策、监管考核、法律制度等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政府的规模越大,政府间和部门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和利益冲突的问题就越严重,当各级政府或各部门的目标不一致时,政策执行的协调难度就更大。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项目行政审批的环节越多,出现企业寻租、官员腐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完全依靠行政力量来进行减排管制其效率不高,而政府机构的规模越大、腐败问题越严重越不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的初步假说:(1)当地方政府以追逐GDP为主要目标时,其行政职能会从提供公共服务转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这种职能错位会软化减排约束,不利于企业减排激励的形成。(2)地方政府的规模大小和反腐力度会对碳减排效果产生影响,规模越大、反腐力度越弱越不利于减排政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

四、实证检验

(一)研究设计

1 计量模型与指标选择

为了检验政府职能错位与企业减排激励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并参考周权雄(2009)的工作,设计如下回归模型:

cit=α1govit+α2govit-1+β1regit+β2scait+β3uncit+γcontralsit+ηi+εit其中,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a1、a2、β1、β2、β3和γ分别是各变量的系数或系数矩

阵,η是未能观测的各省区特质效应,它不随时间而变化,ε是随机扰动项。

c是各省区排放的相关信息,包括单位产值的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在模型中分别取对数。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三条倒u型曲线的拐点是依次出现的(陈邵峰等,2010),本文无意于证明这条规律,但这三个指标是划分碳排放阶段的重要参照,而不同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减排的工作重心也是不同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其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处于持续提升阶段(潘家华、郑艳,2009)。因此,我国的减排目标首先应围绕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其次是人均碳排放量。

gov表示政府的职能错位情况。在我国,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是其职能错位的主要表现,樊纲等人(2010)公布的我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给出了各省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评价,其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一项来源于我国企业管理者与政府官员打交道的时间占其工作时间比重的抽样调查数据,这一指标可以反映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也间接表明政企合谋俘获减排约束的可能性大小。在模型中,我们还加入这一指标的滞后项,用于观察政府转换职能对企业减排产生激励效应的速度。

reg表示政府对污染的管制强度。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命令一控制和排污收费两种工具对环境污染进行管制。现行的环境管理政策所形成的管制强度对企业减排产生多大的约束力是我们有必要关注的。对于地方环境管制强度,大多数文献都通过排污费的收入来衡量,但考虑到我国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低于治污成本,使得缴纳排污费成为某些企业规避治污的方式,因此,排污费缴纳的情况难以判断该地区管制强度的大小;还有学者通过地方性法规的颁布数量来衡量,但法规的执行效果难以表征。本文通过现行管制方式的治污效果来衡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连续性,我们选择各地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来衡量环境管制强度。

unc表示政府的反腐败力度,借鉴张军等(2007)的方法用“每百万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反映各地区的反腐败力度。闭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将能更好地规避企业的寻租行为,减少政府与企业合谋妨碍减排政策执行的可能性。

sea表示政府规模,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年底职工人数”占本省职工总数的比重来衡量。“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年底职工人数”这一指标从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变更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年底职工人数”,两者的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此外,controls包含以下控制变量:用人均GDP(1978年不变价)的对数值来表示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加入其二次项(lnperg)来检验CO2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能源供应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是减排治理的重点对象,我们用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ind)来描述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而且这一比重越大,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难度就越大,该地区也越容易形成以工业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增加CO2减排政策实施的难度。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围绕产业链的区域间经济关联性,在参数估计时应克服截面间的异方差和相关性。对于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在系统方程的框架下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来解决以上问题。

2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工业化过程中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增加的最主要来源,IPCC(2006)详细介绍了估算与化石燃料燃烧相关的C02排放量的三种方法。我们采用方法一,根据燃烧的燃料数量、缺省的CO2排放因子和各燃料的平均净发热值来估算某种燃料的CO2排放量,然后再相加获得排放总量。其他两种方法虽然更为精准,但对数据和技术要求更高,一般的个人研究难以完成。缺省的排放因子来源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06)。

各省能源消费量和各能源平均净发热值来自1998-2009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由于没有的统计数据,因此本研究中不包含该地区样本。各省能源消费量选取“地区能源平衡表”中各种能源的终端消费量加上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的煤的使用量,相对于大多数研究选择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来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的排放量更加全面和准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未能提供2000-2002年宁夏、2002年海南的能源平衡表,2000年宁夏和2002年海南的排放量直接通过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计算得出,而宁夏2001和2002年这三种能源的消费量年鉴中也未提供,我们通过前后年份数据取均值的方法将空缺值补齐。

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数据来自2010年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来自《中国环境年鉴》(1998-2008);与反腐败力度相关的“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来自《中国检察年鉴》(2000-2008)中分省的《人民检察院年度工作报告》,其中1997年的数据未能获得;其他指标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表1给出了上述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描述,包括观察值个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1997年至2008年我国每亿元GDP的排放量由30.26万吨上升到45.71万吨,人均排放量由3.04吨上升到6 33吨,总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仍然很强,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减排的困难较大。将1997-2008年各指标数据按照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年均排放强度最低,只有24.1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这一数字分别为42.69吨和45.59吨。与此相对应,在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方面,东部平均5.9的得分高于中西部平均33的得分;在环境管制强度方面,东部地区也高于中西部;而东部地区政府的平均规模却小于中西部地区。这些反映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越少,环境管制强度越高,政府规模越小,越有利于降低地区排放强度。数据的统计描述初步支持了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这些假设。

(二)整体回归结果

表2给出了我国1998-2007年30个省级地区的全样本回归结果。模型(1)-(4)是针对地区单位产值排放量的回归结果。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来看,地方政府在“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方面的得分每提高一分,地区单位产值的排放量则减少0.039%,这与假设1的结论一致,政府退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转向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将有利于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政府规模扩大1%,则会导致C02的排放强度提高11.78%,政府惩治腐败的力度提高1%,则会使COs的排放强度降低0.034%,这与假设2的结论相符,政府机构的精简以及腐败治理的加强,有利于各级政府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达成一致并相互配合;地区环境管制强度每提高1%,CO2的排放强度减少

0.706%,说明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方式对于降低CO2的排放强度依然有效;地方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每提高1%,地区CO2的排放强度会提高2.96%;而人均收入每提高1%,CO2的排放强度提高0.25%,各估计参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地区人均收入的二次项,该项的估计系数为负且在1%水平上显著,而其他变量的系数改变不大且都显著,说明就整体样本而言,围绕排放强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得以验证,并且模型(1)得出的结论是稳健的。模型(3)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政府减少行政干预程度的滞后项,结果显示,滞后项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相对于当期更大且在1%水平上显著,而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太大改变,这说明政府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加强减排监管的信号传递需要时间,对企业减排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多地在滞后期发生。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均收入的二次项,该项的系数依然为负且在l%水平上显著,再次支持了排放强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模型(5)-(8)是针对人均排放量的回归结果。模型(5)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减少对企业行政干预”方面的得分每提高一分,地区人均排放量则减少0.024%;政府反腐败的力度增加1%,则使得人均排放量减少0.197%;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提高1%,则会引起人均排放量增加3.667%,这些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人均收入每提高1%,会导致人均排放量增加0.03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环境管制与人均排放量成显著正相关,政府规模对人均排放量的影响系数不显著。模型(6)在模型(5)的基础上加入了地区人均收入的二次项,但该项的估计系数为负,可见围绕人均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但该模型中环境管制与人均排放量成负相关,政府规模与之成正相关,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与模型(5)相矛盾。可见,埘于降低人均排放量,提高环境管制强度和减小政府规模的作用并不稳定,然而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治理腐败以及减少产业结构中工业的占比是能够降低人均排放量的。模型(7)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政府减少行政干预程度的滞后项,该项对于降低人均排放量的作用也大于当期项,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见对于人均排放量,政府职能转换所产生的减排激励效应更多地在滞后期发挥;模型(8)则继续加入了人均收入的二次项,但人均CO2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仍未体现,而其他结论与模型(7)一致。

(三)分区域回归结果

表3是将总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后的回归结果。从模型(9)-(11)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转换职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有利于降低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且十分显著,但对于不同地区,这种减排效应产生的时间点略有不同。对于东部地区,减排效应在当期就能发挥,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则存在较强的时滞性,基本上在滞后期才发挥作用。这表明,东部地区政府行使职权的透明度更高、办事效率更高、公信力更强,所以当地企业能够更迅速地明确减排信号并且执行得更坚决。而在中西部地区,政府更容易受制于GDP的增长目标,即使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并加强减排监管,但从传递减排信号到企业明确信号并执行的速度相对于东部更迟缓。

现行的环境管制对中西部地区降低CO2的排放强度仍有效,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对东部地区这些管制措施已不再有效甚至起到反作用。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排放强度最低的,因此,东部地区要想更进一步降低排放强度已不能仅仅依靠现有“命令一控制”型环境管制措施,市场化的管制措施对于该地区降低排放强度可能更加有效。政府的腐败治理对降低排放强度的效果只存在于东部和中部,对于西部这一效果不显著。围绕排放强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东部和西部得以验证,但在中部这一规律未能体现。另外,缩小政府规模、降低工业比重对于削减排放强度的作用在三个地区均十分明显。

模型(12)-(14)是因变量为人均排放量的回归结果,所得到的结论与前面的基本一致,只是围绕人均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三个地区的样本回归中均未能体现,这也验证了相对于排放强度而言,人均排放的库兹涅茨拐点出现得更晚。对于我国而言,降低单位产值的排放量是最重要且可实现的目标。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依靠政府推动的,以GDP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政府官员更多地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关系经济长期发展的节能减排问题,地方政府的权力更多地行使于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而忽视了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政府职能的错位不利于企业减排工作的推进,政府规模的扩大以及腐败行为也是阻碍企业开展减排的重要原因,减少高耗能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我国减排工作的重点,现行的环境管制措施对整体的减排仍然有效,针对排放强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能够得以体现。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局部研究则得出了具有区域特征的信息,政府转换职能所产生的减排效应在中西部存在时滞性,而在东部地区该效应释放得更迅速;现行的“命令一控制”型的环境管制措施对于中西部的减排有效,但对于东部地区的效果已不存在。

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的机制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这利,动力机制所形成的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企业减排的内在动力难以有效形成的原因正在于此。地方政府问“为增长而竞争”应该向“为增长方式而竞争”转变,这一转变有赖于对政府职能错位的修正。地方政府一方面应退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建立正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取代行政权力对企业的保护,放开对资源、能源等生产资料的配置权,另一方面将行政职权更多地用于减排管制工具的设计,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减排技术的研究投入和推广,以及加强埘企业污染行为的监管。在没有行政干预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是相容的,只有当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才有足够的动力加大对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强度。而政府从市场经济的利益链条中脱离出来,则可以避免产业利益集团的寻租,政企合谋俘获环境规制的可能,使得政府减排措施的约束力更强。当政府的职能目标由经济增长的短期利益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时,政企间则会围绕如何降低排放强度开展合作。

然而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有赖于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为增长方式而竞争”是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而发展低碳经济代表着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一方面要将地区的碳排放强度纳入到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另一方面要让社会公众参与到减排的活动和监督中来,将社会公众对地区发展方式的评价也纳入到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要让社会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则需要培育民众在经济转型中的话语权、知情权和参与管理权,只有让政府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持一致才能使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得以形成。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转型挑战及措施

一、低碳经济对产业转型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产业转型呈现出如速的趋势。同时,GDP增长率和TFP增长率及TF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与产业转型系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说明产业转型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一)我国能源消费进入高增长期,并且还承受着部分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正处于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建设的空间还很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向“住和行”升级,房地产、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整个社会对重化产业仍然存在刚性需求。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特征,我国的能源消费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将出现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替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着大量生产制造,承受着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

(二)缺少应有的国际社会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比如,《哥本哈根协议》中提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减缓和适应行动。这是向前迈进的一步,积极而富有建设性,值得赞赏。然而,具体到这些资金如何筹措、如何使用、如何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等重要问题仍悬而未决,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三)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扶持等诸多方面仍需完善

经验证明,市场化运作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政策)扶持是推进低碳经济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等市场机制仍不成熟、尚不健全。在这些方面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二、低碳经济下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措施

如何在积极转型过程中实现发展与减排的统一呢?从当前情况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推进:

(一)积极推进高碳产业从高能源源消耗向低能源消耗转型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钢铁、船舶、机械、建材、石化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这些产业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都有着相对较高的碳排放量。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快速跳过工业化阶段,大幅度减缔重化工业比重。因此,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提高重化工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重化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产业转型中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国减排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需要依托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从部门结构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而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这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要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提倡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转变,即淘汰落后技术和落后产能,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来降低成本,发展生态型工业园。

(二)加强企业“微笑曲线”两端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于该国的企业竞争力,而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实现更多地是来自于企业的设计研发、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以美国通用为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近几年的利润增长中,有1/3左右是来自其资本额仅占3%的金融子公司,而传统汽车生产的利润则十分微薄,甚至是亏损的。

由此可见,在推进低碳经济过程中,我国必须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即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人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我国产业在国际产韭分工中获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都是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行业。通过发展新型低碳产业,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逐步建立起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的技术体系和低碳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这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长期方向,也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争取主动。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史上为国家的核电亭业作过重大贡献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正在与美国的西屋公司合作,从西屋引进其先进的核电技术,同时通过吸收、消化、创新的阶段性发展,力争在核电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上求得突破。

在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态势下,我国虽然暂时还不能做领跑者,但也绝不意味着只能做跟随者。2008年8月国际气候组织的《中国的清洁革命Ⅱ低碳商机》报告指出:中国在短时间内已经在一系列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主要电动车、风能、太阳能光伏和节能产品生产国大国之列。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低碳产业发展从理念到组织、从政策到制度、从规划到行动的层层落实,我国实现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的转型,又何尝不是一次国家的产业崛起呢?

参考文献:

[1]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10).

[2]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1).

[3]段红霞.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2).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船舶航海;有利时机;国际公约;技术要求

日前,国际航运商会主席和国际航运联合会主席Spyms M,Polemis表示,“迄今为止,航运已经是碳排放最低的运输方式,它的碳排效率是航空业的1/30,是卡车运输的1/5~1陀。然而,因为我们的行业如此之大,大家都盼望我们能实现更为可观的减排。”对此,全球航运界正在积极思考解决之道。

一、发展低碳能源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能源是时展所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其次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再次,“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最后,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a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a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

同时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已经渗透进船舶工业及航运业。

二、我国船舶实现低碳化所面临的困境

面对困境,中国已经向全世界摆出迎难而上的姿态。目前,中国已经实施大规模的节能减排行动,并作出了2020年前碳减排40%~45%的承诺,在此背景下,我国海事业必须抓紧时间,尽快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满足国际公约的低碳技术规范要求,找出最大利润的平衡点,在新一轮国际标准权益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中国船级社(CCS)总裁李科浚日前表示,中国船级社正在研究并制定与节能减排措施有关的指南、船舶燃油消耗限值标准以及营运船市场准。

人燃油消耗限值,建立营运船舶检测体系,实行船舶燃油消耗报告制度(包括数据库及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提供船舶建立节能减排体系的技术服务,建立CCS能源效率评估(EEE)认证体系,开展船舶认证服务。目前我国一直在向IM0争取“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减排能力建设”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等立法条款,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我国在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能力提升,同时可以为我国船舶制造和配套产业加大科技研发,掌握核心技术赢得宝贵时间,为国内航运及船舶行业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提供空间,进而对我国当前的船舶制造及配套产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能力。有关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个海运大国,我国有责任也必须适应目前的船舶GHG减排形势,继续强化海运业的能源节约和产业结构优化,坚持推进船舶节能减排措施,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综合控制船舶GHG排放。针对船机减排问题,国内有关专家表示,中国的低速机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正在快速扩张,国际环保法规提醒我们,中国船机行业的发展不能只关注产能,而应更多地去关注船机减排技术研发。

三、我国实现船舶低碳化的对策

(1)船型方面

船舶表面的阻力决定船舶的速度和燃油的消耗,这告诉我们应该通过减少船舶阻力来控制燃油的消耗,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船舶表面阻力的大小是由船型决定的,所以优良的船型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船舶阻力,进而减少燃油的消耗。船舶航行时的阻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船体与水的摩擦阻力;二是船首劈波斩浪时的兴波阻力;三是空气阻力。对于水中的阻力,船体的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少水的摩擦阻力,安装球鼻艏则可以减少航行中的兴波阻力,所以在设计船型时要充分考虑流体力学等相关科学原理,在船体流线型设计及安装球鼻艏等方面更加科学有效。对于空气阻力,可以通过把上层建筑布置成狭长形状,减少船体受风面积等方法。

(2)主机方面

大力开发新型主机,改进主机结构与性能,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油耗。例如,可以考虑像汽车那样实行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船舶,在主机上增加电动马达和电瓶,通过船舶靠岸时给船舶充电,让电能与燃油共同作用于船舶,从而降低油耗。

(3)替代燃料方面

重油是现有船用燃料中占重要地位一种燃料油,但重油含有大量杂质,燃烧后排放的尾气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因此,我们应把目光投向其他低污染或无污染燃料,例如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天然气,对内燃机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天然气作为船用机器的燃料技术也比较成熟,应着力进行供油系统到天然气系统的技术改造;风能,可以在船上装配风帆系统,利用天然的季风、信风等风力资源,借风力航行;太阳能,在船上装配太阳能转换装置,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减少燃油的消耗。

(4)营运措施

燃油消耗和船速成立方关系,据研究表明,船舶速度降低4%将减少尾气的排放量约13%,这表明,降低船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措施。但是船舶营运人不希望因降低船速而降低营运效率,故我们应通过科学研究在船速和油耗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在保证船速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尾气排放量。

(5)码头方面

岸电的使用:每艘船舶都会靠岸,在港期间会通过启动发动机以供工作及生活需要,这样就会造成燃油的消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在岸上给船舶供电的方法来使船舶靠岸的过程不消耗燃油,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调查,上海港区船舶接用岸电后,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92%以上,由此可见船舶接用岸电的重要性,船舶实施岸电技术的关键是对港区码头施行岸电技术的改造,例如接用岸电时要求岸电电制与船电电制尽量保持一致,船舶电力传输方式以低压供电为主等,如果全国港口码头都能成功的进行岸电技术改造,相信会对港口排放控制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提高装载效率来减少船舶在港期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危管与防污间的操作和等待时间也可减少船舶的尾气排放。

(6)市场方法

征收燃油税和建立温室气体基金:政府可对从事营运的船舶或者公司征收燃油税,现在空中、陆地上的交通工具都已征收燃油税,海运业也应开征,同时可以建立温室气体基金,这样将使得船东或船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船舶减排方面,该基金也可用于其他有利于减排工作的有关方面。

低碳是一个大趋势,是未来经济的主流走向。顺应潮流,适势而为,是海事人新时代下的指导理念,做好低碳经济下的船舶管理工作,更是新时代海事人的必修课。让海事的明天更美好,让海洋更清洁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培举.低碳博弈的时代[J].高端访谈2009.9:18-21.

[2]刘啸波 韩光.世界绿色船舶技术热潮涌动[J].海事技术2010(5):39-40.

篇9

企业能源环境管理提升相结合。

工业是中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标准是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基础。分析工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推进标准化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政府对工业节能减排监管,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消费者的节能减排意识,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减排任重道远

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而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远高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以煤为主的格局使得中国在消费相同一次能源的条件下比其他国家多排放30%的二氧化碳,每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大约占全球的1/4。

中国今后能源消费仍将大幅增长,要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面临巨大压力。同时煤炭燃烧的排放物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已成为不得不正视的环境污染的大患。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极大,亟须转变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都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还将有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这由当前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目标要求,2015年比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大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十二五”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工业节能减排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标准体系先行

节能减排是以法律为依据、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活动,政府主管部门和执法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监测、检验。中国目前已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节能减排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等提出了明确的节能减排量化指标,这些指标的落实需要有定量的技术指标。如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需要工序、工艺的能耗限额标准;工业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和照明器具需要能效标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需要具体限值标准,使节能减排的目标建立在科学、量化、可衡量、可检测的基础上。

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是以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产品,改造淘汰落后的产品与生产方式,形成有利于能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的五大类节能家电产品、四类工业产品以及高效照明、节能汽车等都是在产品有相应能效标准或可量化的指标后推行的。在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设计和生产中,产品性能、工艺和原材料等技术标准,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

标准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技术基础以及有效手段,节能减排标准化关系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示范、商业化、产业化的各个阶段,涵盖了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在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是工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节能标准减排体系是做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重要措施,能够梳理节能减排环节,根据国家、行业、地方节能减排标准,对照本企业各环节节能减排状况,查找问题。

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各类节能减排标准,检查企业设备和系统的能效水平状况,掌握企业执行国家高耗能产品或设备淘汰、节能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等制度的实施情况,也可以了解是否可以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节能改造奖励和财政补贴等激励和优惠政策,还可以使企业掌握高耗能生产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符合法律的依据。

契合产业发展

工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一是与绿色贸易壁垒相结合。绿色贸易壁垒属于技术壁垒的一项,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是各国对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

二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当前,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后期和“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初期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张和强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要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使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从表面上看,标准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直接的联系,事实上,标准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它除了能直接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外,还通过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结合而产生积极的影响。

标准化活动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在于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符合结构调整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必然要优先发展一些产业,这就需要通过标准和标准化等手段繁荣其面对的市场,从而引导生产要素向这些产业流动。这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各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水平,标准缺失、标准落后必然要影响标准体系功能的发挥,先进适用的标准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种正向的推动力,反之,落后的标准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种反向的抑制力。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当前应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三是与企业能源环境管理提升相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全球不断推陈出新。迅速提高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理念,企业逐步注重根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提升企业管理。

同时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对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将系统地收集及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管理机构、计量统计、目标分解考核等逐步得到完善,节能减排相关标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措施。

篇10

关键词:污染源;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措施

收稿日期:2011-04-15

作者简介:王春梅(1981―),女,重庆垫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99-02

1 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之一。材料和能源一样,是支撑当今人类文明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环境急剧恶化,发展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事关人类文明还能持续多久,人类能否在这个地球上长盛不衰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目前,中国的能源形势最为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近几年来,每到夏天缺电、缺水、缺能源的现象困扰着我国的许多地方,接踵而来的“煤荒”、“电荒”、“水荒”和“油荒”,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水价、电价、油价等一涨再涨,但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发出严重警告,节能降耗刻不容缓,节能减排已经进入临战状态。

2 寻求突破,应对挑战――构建全民统一战线

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开始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的强制实施,将大大缓解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开展了《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该研究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6个方面的36项日常行为,研究了每一项日常行为指标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 700万t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t,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3 统筹全局,高瞻远瞩――战略与战术同步推进

1978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33届大会第148号决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共包括14种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温度能、波浪能、木柴、泥炭、生物质转化、畜力、油页岩、焦油砂及水能。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开发出绿色清洁、可循环利用的能源。世界各国应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并积极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此外,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利用各种新能源。

3.1 太阳能开发

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辐射总量为3 340~8 400(MJ/m2)/年,平均值为5 852(kJ/m2)/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和福建东南部、海南东部和台湾西南部等地区。太阳能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无害性;其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约1kW/m2)、分散、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存在随机性,而且只有白天才有。但是作为地球能源的根本,太阳能必将会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这将给我们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带来机会。但是就目前而言,如何实现经济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依然是一项挑战。

3.2 新能源应用于供电系统

能源在电力方面的消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用电、生活用电等大都依靠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又几乎是依靠传统能源作为燃料,不仅大量消耗了资源,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发展、生活起居等带来诸多威胁和不便。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找到至少一种可循环使用,相对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的地位。如在多风的高原上修建大型的并网风力发电厂,在地热充足的地区修建大型的并网地热发电厂及太阳能发电群等。

3.3 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扩大建筑及建筑群的能量来源自给自足,在城镇郊区以及农村等相对空旷的地方,修建的别墅或者小平房的房顶和向阳面的外墙上安装或装饰太阳能集热器,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热能转换成为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供自给自足,甚至还可向外界提供多余的电能。

3.4 新能源与交通工具的珠联璧合

如今,很多发达城市的公交车都已摆脱了传统能源的束缚,或利用空架电线的电车,或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公交车即混合动力公交车,或利用液态天然气清洁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在一些耗能较大的大型舰艇上也已经将核动力技术引入其中。但就绝大多数交通工具而言,太阳能才是既方便又可靠的动力来源。因此,太阳能与交通工具的结合必将引领一场可移动动力的革命。虽然,现在已有少数太阳能汽车相继问世,但都未能全面推广使用。不过,近年来,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似乎开启了新能源动力汽车的过渡期。众所周知,汽车在光照充足的时候,不论停放与行驶,车厢内的温度通常高得令人窒息。特别是夏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必须开空调。可见,汽车的外壳,特别是顶篷,是极好的热量来源,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用于调节车厢内的温度,甚至可以用来提供汽车本身的动力能源。按《BP世界能源统计2009》的统计来看,2008年全球每天消耗石油42万桶,如果太阳能汽车得以在全球推广,这将每年为全世界节约15 330万桶石油。

4 结语

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将已开发的新能源尽可能地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将为节能减排建立卓越的功勋。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之一。随着常规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大量利用化石能源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寻找可持续的能源道路,开发利用新能源无疑是出路之一。

参考文献:

[1] 廖 波.节能减排中的创新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8.

[2] 李宏伟.节能减排的意义、障碍及实施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1):17~18.

[3] 王革华.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China

Wang Chunmei1,Liu Caizhang1,Zhou Shiqiang2

(1.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china,550014,China;2.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ranch of Sinohydro Bureau 9 Co., Ltd.

Guiyang, 55000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