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篇1

关键词:江南造园艺术;美学特征;现代室内设计

江南造园艺术具有风貌独特,小巧玲珑的美学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现代室内设计逐渐现代化,商业化的今天,分析江南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对延续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符号,提炼江南造园艺术独特的造园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江南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

1.1 哲学人文环境

(1)哲学思想环境。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有所作为;而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因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借助老庄与佛教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从而造成了江南地区老庄与禅宗合为一体的“隐逸”哲学体系[1]。老庄思想追求无为浪漫,纵情山水的人生态度,禅宗理念则以清净淡泊、随缘无求为最高人生境界,文人士大夫们将“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精神生活模式[2]赋予传统造园艺术之中,展现出江南传统园林平淡清深、幽雅脱俗的意境之美。(2)人文化审美情趣。江南造园艺术风格多受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影响,所以园中的景物搭配,草木栽植都力求遵循传统山水画创作的立意原则和构图要领,使整个园林的构思、布局、色彩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诗画情怀,并且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之中,使得江南园林与诗画的结合更为紧密,体现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所以表现出进退自如、宁静自然的野逸境界,并且通过园中的山石草木传达出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园中花草山石的选择搭配,亭台楼阁的组合布局宛若一幅传统文人山水画,描绘出江南园林空灵隽永的自然意境,这是品味造园艺术审美心理的最高境界。

1.2 环境空间布局

(1)空间布局错落有致。江南造园空间组织呈现出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的变化特征,表现手法上由起始、发展、、结尾等几个阶段组成,构架出层次丰富的空间艺术形式和内涵。同时,整个园林空间的组成非常精巧有序,大空间中包含若干个子空间,并且相互连通,前后呼应,在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来处理空间关系,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因此江南园林在空间上关系分明,层次清晰。(2)空间表达含蓄内敛。江南造园艺术在空间文化上呈现一种封闭的内敛型特征,造园注重园内空间和景观之间的关系。观赏者游览园林时,常常把观赏的注意力放在园中,园内基本上与园外空间隔绝,并不发生任何关系。这种造园布局的产生来源于中国人多倾向于采取含蓄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艺术作品,起到引而不发,显而不露的艺术效果。江南园林每每采用这种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致藏于偏僻幽深之处,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体现出一种含蓄收敛的秀美境界。

1.3 室内装饰艺术

(1)装饰色彩清幽典雅。江南园林的室内装饰色彩与北方喜用红黄暖色调不同,园内的楼堂厅阁,亭榭廊舫的外观色调大多以冷色调为主,白色的墙面,黑灰色的瓦顶。室内的家具色调也很相似,大多用色泽黑里透红而滋润的紫檀木和红木,或者用色调黄的淡雅深沉的黄花梨木制作。因此整个室内装饰色彩色深沉,沉稳厚重,在加之大堂内的字画都为素色,这就显得室内恬静自然,古色古香,优雅清新。(2)装饰图案精美、内容丰富。江南园林中装饰图案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雕饰和铺装图案。园内的雕饰主要是木雕和石雕。木雕都位于建筑的梁,枋,柱,门窗,扇,屋外走廊栏杆处等,常见用木制横,竖棂条组成各种几何图形,雕工精美绝伦。这些雕饰不仅仅有美化装饰和营造吉祥如意氛围的效果,还具有吸音的效能,雕饰内容越丰富,室内的空间就越安静无声。铺装的图案形式也有很多种,主要分为花纹铺地和花街铺地。花纹铺地常用的有人字形,席纹式,间方式花纹。这些铺地多用砖瓦,石片,鹅卵石,碎瓷片和碎缸片等材料,材料和工艺变化万端,丰富多彩。

1.4 室内陈设布置

(1)室内陈设布局对称灵动。江南园林的室内陈设布局追求对称与灵动。它以门屏或窗构成了室内陈设的轴心和主景,家具、陈设品的布局接近对称式布局。紧靠门屏设置条案、方桌或放一床榻,两边置方几;门屏前方的左右两侧则相对排列靠背椅及茶几。对称排列的格局营造出稳定、肃穆、中正的空间氛围。但是对称式的陈设格局容易造成严肃、方正的理性氛围,于是在瓶、钟、石、镜、花等的配置上追求自然洒脱的形式,显得比较随意,构成室内陈设布局中的活跃元素。这样,打破室内陈设整齐化一的不拘形式,在对称中蕴含着不对称的因子。使整个室内布局“相间得宜,错综为妙”。(2)室内格调古雅厚重。江南园林中的家具陈设在江南文风繁盛的背景影响下古朴典雅,渲染出室内陈设的儒雅气息。室内家具与陈设主要明式家具与书桌案台,家具以古朴大方的褐色为主,与建筑梁柱门窗等的深褐色在色彩上保持一致。室内家具以木制家具为主,家具平面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同时,建筑雕饰和家具雕饰有时会采用同样的纹样和技法,且在家具与陈设品的选用、搭配和排列上,大小适宜,配合得当,主次分明,这一切使得厅堂室内陈设与建筑特点、空间氛围和谐相生。

2 江南造园艺术对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1)追求闲适优雅的设计理念。现代室内设计往往追求民族性和地域性,主要反映在室内设计文化的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要创作出具有高雅格调的室内空间环境,依然会遵循“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2]。现代人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希望能像古人那样享受畅游自然山川的悠闲乐趣。所以江南造园艺术的美学特质将这种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并自觉地将这种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对现代室内设计在设计思想上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2)构筑曲径通幽的空间布局。现代室内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休闲、生活、追求高品质住宅享受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使用功能要求,而且要使室内空间舒适优雅;将江南造园艺术的空间布局融入其中,就可以处理好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而且通过模仿自然形态,表现出师法自然的艺术创作效果,力图达到“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并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能够营造出独具风格的室内设计效果。(3)营造古朴典雅的装饰氛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江南园林的传统装饰陈设艺术,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室内环境、烘托出优雅的室内氛围、使室内空间具有层次感、塑造不同的室内风格、体现民族特色等作用。例如,在室内设计中想表现中式文化内涵的陈设,如明清家具,字画。此外,在墙上还可悬挂玉、贝、大理石的挂屏或在桌、几、案、地面上放置大理石屏、盆景、瓷器、古玩等。这些具有审美情趣的陈设元素组合在室内空间里,能对室内的空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发挥陈设品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性化空间。

3 结语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飞速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许多新潮的风格流派及设计手法相继涌现。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把传统江南造园艺术的精髓同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使其更加复合现代人的审美。

参考文献:

[1]郑曦阳.“隐逸”思想与江南古典园林审美[J].设计.

篇2

影视音乐作为音乐艺术崭新而又独立的一族,具有独特、新颖的审美特征,将其应用于声乐教学之中,不仅为声乐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现代性、实用性等特点与优长。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对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重要课题发表若干浅见。

一、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要正确、全面、及时地将影视音乐应用于当前的声乐教学之中,首先必须正确、全面、及时地解读影视音乐应用于声乐教学的重要价值,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性

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就是创新。“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

影视音乐的诞生,带有先天的创新性艺术基因。众所周知,电影艺术从无声电影(默片)到有声电影的重要标志,就是电影音乐: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于美国,片名为《爵士歌王》,就是在无声电影中加进4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从此开始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据此可以说,电影艺术的创新是以电影音乐的创新为发端和载体的。

而声乐教学,同样应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换言之,声乐教学的创新,应当与影视音乐的创新相同步。

(二)现代性

影视音乐与整个影视艺术一样,现代性是其本体美学特征之一,也是它的美学价值之所在。例如我国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片头曲《千万次地问》,歌曲中英语“Timeandagainyouaskne”“Laskmyself”与汉语的混搭、歌曲的现代风格、演唱的流行音乐流派等,都是十足的现代音乐。又如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中的歌曲《我心永恒》,词、曲、演唱、音乐伴奏等,也都是典型的现代音乐。

而现代的声乐教学本身,就应当以现代性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现代的声乐教学也是与影视音乐的现代性相匹配的,声乐教学应当借助影视传媒现代性的翅膀,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三)实用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影视音乐已成为音乐艺术中被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追捧与青睐的音乐形式。很多影视歌曲,都已成为大受群众欢迎的歌曲,例如美声歌曲《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民族歌曲《我的祖国》(影片《上甘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影片《红日》插曲)、《九九艳阳天》(影片《柳堡的故事》插曲)、通俗歌曲《渴望》(电视剧《渴望》主题歌)、《青藏高原》(电视剧《天路》片头曲);外国影视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插曲)、《我心永恒》、《拉兹之歌》(印度影片《流浪者》插曲)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

声乐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广大音乐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学生的学习热望,把这些影视歌曲引进到课程中,从而使声乐教学适应现实的需要,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适应受众与学生的需要。总而言之,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内容

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应以下列内容为主:

(一)以影视歌曲为教学曲目

要在以往教学曲目中,删减部分过于陈旧的曲目,增加一些影视歌曲。

(二)以经典影视歌曲为重点曲目

要优中选优,选用词曲创作与演唱艺术高超的影视歌曲精品,作为声乐教学的重点曲目。

(三)内容多样化

要选择各种题材、各种主题、各种情感、各种风格、各种乐派的影视歌曲作为教学曲目,包括中国和外国的、现代与当代的、严肃与轻松的等等,形成多元化的格局,以彰显影视音乐本身的丰富多彩的美学特质。

三、影视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方法

“方法虽然是手段,但对于实现目的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要实现教学目的,确保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声乐教学应用影视音乐,应采取的必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互动法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曲目的选用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选择学生喜欢的影视曲目,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讨论法

对于所选用的影视歌曲,事先要全面研究讨论,对歌曲的题材、主题、风格、情感、演唱艺术的点亮、动情点、支点、点、重点、难点等等,都要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教学。

(三)实践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影视 音乐 钢琴

在当下的社会,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形式,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了影视背景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众多的音乐背景中,钢琴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在影片的故事结构、氛围烘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之所以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关键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情感蕴含和艺术表现。它以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调演绎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使自然界的事物通过音乐这一媒介表现出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

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复杂情感,当然也可以用写实的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它用特有的方式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带给人们一次次美妙的情感体验。人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画面当中,感受音乐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等等丰富的情感,使自身的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身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变化和发展。

二、 钢琴音乐的文化底蕴

钢琴起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钢琴音乐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吸取了欧洲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内涵。

钢琴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以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它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想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它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元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着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性,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电影艺术的内涵与现实情境融为一体,呈现出审美情趣上的美感。他能够唤起人们对朦胧现实美景的想象。

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这与演奏者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侧重在情感的宣泄,在表现情感、意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才被广泛用于电影电视作品中。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来叙述发展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视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

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它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的性格,主要用来深化剧情。

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四、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表现

随着影视作品的不断发展,钢琴音乐成为了很多影视作品的主要题材,在美学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从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艺术品位的方面充分表现出了它的美学作用。

抒感是音乐本来都具备的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钢琴音乐可以起到深化情感的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根据电影自身的需要钢琴音乐类型也有不同的界定,如紧张情节配以急速的音乐,优雅的场面配以舒缓的音乐,无论什么场景,钢琴音乐在抒感方面都是尤为重要的。

总之,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为电影艺术增添了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必然是当代电影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水欣.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特色[J].作家,2011,(08).

[2]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3]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02).

[4]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5]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篇4

【关键词】影视文化 民族性 美学特征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物质需求与精神文化的集合,体现了高雅艺术和大众通俗文化的交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文化与审美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为影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使影视文化逐渐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成为20世纪以来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第一场电影至今,这lOO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影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影视文化的产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鲜活的、充满色彩和生机的艺术世界。在这样一个多元的、充满感性色彩和强烈的艺术化语言的审美时代,影视文化的崛起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着改变,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景象。

回顾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凝聚着中国电影人的思想情感和劳动创造,中国电影以其特有的题材类型和风格,在银屏上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坎坷历史、民族姿态,在逐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记忆中,见证和张扬着我们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这100年的历史,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记录着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沧桑巨变。以胶片和影像为载体,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奋斗与拼搏,民族文化的投影与记忆力求塑造一个氤氲古意却充满生机的文化中国呈现于世界。

一、以民族性为本体的中国电影

影视文化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价值标准以及情感方式,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今天哲学不再是一小撮人特权分子的专利:因为只要个人迫切地反省,如何才能生活的最圆满,哲学就成了无数大众的切身之事。”…当代中国影视界无论从哲学思想还是审美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甚至颠覆了以往的哲学理念和审美价值,致使中国大众的审美心态趋于多元化,休闲娱乐、满足情感需求代替了理性思考。但是电影的发展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既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更要追根溯源保存原有的民族属性,因为传统即一种历时的精神潜流形式,融入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同时又以一种共时文化承载形式延伸到了一个社会的当代精神之中。所以,文化传统总是在历史视点和个性生命视点的结合中彰显出它的力量。

中国电影的发展曲折坎坷,就像在夹缝中生存的一棵小草,艰辛却充满希望。政治基础、经济建设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中国在战乱频频、炮火连绵、社会格局混乱无序、美国好莱坞的肆意;中击下,蕴含民族意味的中国电影依然艰难的生存着。由最初的受中国观众广泛认同的以郑正秋、蔡楚生等人的影片为代表的社会、家庭、政治伦理情节剧的传统:以贵穆、吴永刚、等导演为代表的具有鲜明东方美学风格的文人电影传统:以及以、导演为代表的与中国政治具有密切联系的左翼政治电影传统和明星公司推动的以火烧红莲寺》等影片为代表的商业娱乐电影传统。这四大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前半个世纪的基本格局。这一时期的电影注重东西方文化相结合,注重电影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这样将电影的商业属性、政治属性和艺术属性揉和在一起,从而为中国民族电影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如何以我们民族特有的诗性智慧缔造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形象,在吸引西方电影观众的同时也可以真正博取他们在文化上的理解和认同,是中国电影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东西文化的背景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同一民族也会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活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各异的文化形态。因此,由于民族不同,所造就的文化就更加难以磨合在一起。影视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尤其是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模式为主,创造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影视文化从而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影视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与艺术创造的产物。自张艺谋1988年拍摄的《红高粱》荣获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以来,中国电影就广为世界瞩目,他的作品中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蕴涵和民族精神的多意表达。影视作品中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判断,融汇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追求,实现从外在民族形式的追求到内在民族气质的发掘。中国电影诞生以来,有太多展现本土的民族价值的影片,如《火烧红莲寺》、《木兰从军》、《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十字街头》、《保卫我们的土地》、《自毛女》、《英雄儿女》、《》、《荚蓉镇》、《庐山恋》、《黄土地》、《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它们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五千年的文化熏陶下所具有的民族品质、精神与气节。这种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的产生,是由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影视艺术的这种民族性就是让人们通过某一个国家的电影和电视,或者其他的传媒方式来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形象感受和体验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

中国电影要将这种民族性推向世界,把这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影视艺术国际化就需要注重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国际化制作方式创作出让国外观众也能读懂与理解的影视作品。尽管东西文化存在着差异,但在人类共同的根本问题上,如伦理道德、生存方式等方面上的一致,为处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影视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创造了契机。另外,我们还需要创作出经得起世界性比较、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从而为各国观众所接受的影视作品,这就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中国影视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影视艺术需要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深层古老的传统文化进行开拓和挖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注重中国影视自身的美学特征,继承和借鉴中国深厚的美学思想,准确地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艺术作品中渗透浓郁的民族风骨和民族神韵。这不仅可以体现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也能让中国影视在走向国际的过 程中实现自身的民族价值。

二、中国民族电影的美学特征

影视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已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陌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有一道无形的障碍,人们在物质追求的步伐中忽略了精神交流。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应注重道德文化的构建,影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既成为文化交流就应承当相应的文化职能,在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影视审美不应受制于收视率和票率房的影响,出现影视文化类型化、单一化、商业化的畸形取向,这样不仅抑制了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在文化传承这一重要使命中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影视文化需要根据自身的民族属性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构建自身的美学特征。

1、影视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起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继而发展为后来的儒、道、释三足鼎立,事实上,儒道两家的美学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美学的逻辑框架,并以其儒道互补的特征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基础,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道家虚无消极的精神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影视文化也不例外。无论是儒家的“仁”、“礼”还是道家的“道”都从本质特征和社会功用上制约着中国的影视文化,道德和伦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推崇的精神文化。道德和伦理是一张巨大的网,它笼罩了你对电影题材的选择,所使用的电影手法、叙事风格的倾向性,它最根本的问题是主宰了你创作之初和之外的电影观念。你的电影观念就成为一种先验的、从不被怀疑的、自我封闭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的圆圈《九香》、《蒋筑英》《安居》《背起爸爸上学》、《中国月亮》、《和他的子女们》无不在道德伦理的感召下重负述说一种道德伦理观念。

然而,在当今社会发展下的影视艺术或多或少的受到商业利益的诱导,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更严重的会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而这些都是由审美品位低下和强烈的拜金主义所导致的。无论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多快,作为一种文化审美,它都应该在发展中继续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儒、道、礼、德。以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思想作为艺术铺垫。融入西方先进的电影理论和技术,发展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瑰宝。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美学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要看的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与功力注意的艺术之上,并未求得更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

2、影视艺术重温文学经典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从思想观念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况进行关照。如果影视文化没有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不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国文学和电影从80年代开始复苏以后,并且迅速地再度携起手来,重新接轨《天云山传奇》(鲁彦周原著、编剧)、《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原著、编剧)、《牧马人=》(李准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枫》(郑义原著、编剧)、《许茂和她的女儿们》(王炎根据周克芹同名小说改编)《黄土地》、(张子良编剧)《红高梁》(莫言原著,陈剑雨、朱伟、莫言编剧)等等。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电影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生活,接近大众。歌德指出:“显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的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后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文学作品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性,它本身具备了影视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文学作品自身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多样性的形式,复杂的结构。为影视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从这一层面上分析:首先,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文本,这些文本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为优秀的影视作品构建了伟大的灵魂框架:其次。文学与影视的情节构建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复杂、多线性的叙事结构,给作品注入了鲜活的血与肉,使影视作品富有生命美感:再次,文学以语言为载体,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这种思想性为影视作品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影视艺术丰富的艺术底蕴。

充实的故事内容、灵活多变的叙事结构、深刻脱俗的语言用字,使影视作品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从而使影视文化达到了艺术的更高标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文学,影视文化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更不能背离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一部影视作品,无论创作或是欣赏,都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审视,这是一个从感性层面深入至理性层面,再升华到审美意味的过程,也是文学为影视作品注入灵魂的需要。

但是从电影艺术的发展来看,根据影视文化重温文学经典,又可以引出一个悖论――电影需要原创性,它可以不再成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的影像,它的选题风格可以彻底原创,同时电影本身也可以广告化、媒体化、个人化、游戏化,然而这种形式在中国电影中还是缺失的。但不管怎样,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只有其审美价值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

3、影视审美文化的教育意义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视艺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以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影视作品内容的素材,在叙述过程中又采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系,使影视作品达到真实性的艺术效果。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应从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现实,否则,影视作品会失去指导现实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不仅仅是社会发展推动这种文化得以前进,更多的是影视艺术自身的社会功能――寓教于乐。观众通过对影视作品视觉艺术的欣赏和认同,获得各种生活和心理体验,在情感达到共鸣和升华的同时,得到内心情感的释放。

影视作品的创作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创作――欣赏――接受――反馈,观众欣赏和接受作品时,在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产生审美感悟,这种审美感悟又引导观众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解脱,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教育功用。影视文化承担这样一种社会功能,应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使寓教于乐的教育意义在真善美统一的审美文化中得以体现,影视文化的美育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因此它具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多重美育效果,从而对我们的人格塑造、爱心培养、人文关怀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该如何体现自身的审美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电影 工业已明显意味着以好莱坞为中心,美国人通过生产、发行及放映纵向一体化跨国联营的结构实施垄断。由于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影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国家的民族电影都希望能够跻身美国电影市场,因此,许多国家的电影都试图为了迎合美国市场不得不对本国文化进行各种商业包装和改造。这样一来,中国也面临一个如何看待文化传统。从什么视点来看待文化传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对影视审美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正面的,它还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文化转型对传统精神的反叛就导致审美文化从过去传统的功利性向通俗娱乐性方面转变。人们也开始更多的接受以轻松娱乐方式为代表的审美文化。娱乐化、感官化、消费化被日益凸显的同时,对影视文化建设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中国影视所蕴涵的传统价值观念开始被淡化,疏离。

篇5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篇6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座小岛上,开始建造时间为1163年,耗时180 多年,于1345年全部建成,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面 

巴黎圣母院的外部更多的显示出繁琐的装饰细节和花纹,而教堂内部则截然相反,装饰素面朝天。另外教堂内部显示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偶尔走廊上会有一些画作和雕塑作品。整座教堂的结构部件和装饰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完成的,从墙壁、屋顶到窗棂。虽然巴黎圣母院是由石头构建而成的,但这些石头并不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的,巨大而且多的石头组建成了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每块石头都被赋予了生命,展示着艺术的美学和闪光点。[1]

二、 巴黎圣母院的影视美学

(一)故事的文学艺术性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著作,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影不仅要遵循原有的文学内涵和意义,还要创新改进但不失去原著的宗旨。太过遵循会被认为是固守陈旧,大胆创新则会被认为是胡编乱造、脱离了原著的内涵和宗旨,所以最好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想象和发挥进行作品的再创作,影片故事围绕一位少女和四个男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展开,主要人物在开场的片段中陆续地出场,并没有太多的拖沓,情节组织得也比较到位,人物性格刻画良好。

(二)拍摄的影视艺术性

影片在实际叙事中将各个场景充分地运用了建筑艺术的美学感。运用高超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将故事情节和场景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出来。卡西莫多在教堂中被宣判的场景的选取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导演以此为出发点,创造了一个气势辉煌、场面热闹的场景,以一种高超的影视拍摄技术将镜头慢慢对准主人公,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和享受,并以此来进行卡西莫多这个渺小的人物和恢弘壮观的巴黎圣母院相比较,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更好地嘲讽了卡西莫多这个渺小的人物。[1]

三、 建筑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运用

(一)建筑艺术在影视美学中的运用

建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貌,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现实场景和日常生活。在欧洲国家,教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地位,在居民的文化生活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堂已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堂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具体事项的物质支持,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支撑,反映着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电影开头教堂场景的选择,实际上是进一步贴近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给他们以亲切感和熟悉感。

整个影片的故事都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展开的,而巴黎圣母院正是这部影片的主要场景,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从故事开头的宣判事件到以后发生的各种相关的事件、到各个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物出场及他们的表现、并由此展开的精彩激烈的表演画面,都与巴黎圣母院有联系并借用了此场景,从而巴黎圣母院贯穿了全文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主题的揭示。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很多法国人以拥有这么一个建筑而自豪,它更以其精致美丽的外形和充满创新的结构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当这个建筑出现在影片中时,使人们感到亲切,加上影片拍摄时运用的手法、灯光、色彩等艺术手法给影片增光添彩。

(二)建筑艺术与影视美学的交相辉映

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品,建筑艺术贯穿了全文的撰写,占据了小说的较大比例,为表达小说的主题,表现人物性格形象、思维方式和时代主题以及建筑艺术与影视美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部影片正是从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主题思想和具体故事场景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而可以从分析小说的风格、故事场景、情感主题去表达影片所想要表达的,雨果的建筑观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2]

雨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还是一位在建筑上颇有造诣的建筑艺术爱好者,因而他在文学创作中,建筑艺术成为了它经常关注的话题和艺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雨果文学创作的初期到成熟期,都或多或少地提及了建筑艺术,这是他关注的焦点。《巴黎圣母院》作为建筑艺术文学,以建筑艺术将文学艺术主题很好地烘托了出来,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小说环境的描写、小说叙事结构的的展开,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说的主题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包含着作家的审美情趣和情怀,小说主题主要是表达反封建思想和反对宗教束缚,宗教封建思想可以用建筑艺术很好地表现出来,故事发生在在这种环境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心态和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与建筑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人物形象特征和哥特式建筑的外貌特征相符合,人物外貌形象丑陋,脸部五官排列不整齐,如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等不协调的东西都和这座教堂的建筑特征非常的相似,与小说主人公的相貌非常相似。另外,小说主人公还与巴黎圣母院有着血缘关系,卡西莫多从小不知道父母是谁,在教堂长大,这座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哺育并养育了他,这个建筑就可以说  [本文由wWw. dYLw .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是他的母亲。巴黎圣母院内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上的陪伴和伙伴,它与这座建筑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从第三方面来说,圣母院见证了他的成长和命运的变化,将他从一个封闭、粗野、凶恶的人由于一些人的出现让他成长为一个懂得爱、善良和美的青年。这些所有建筑有关的事物都在间接地塑造着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3]

建筑艺术对小说、影片的结构建造和情节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对小说文学创作的初衷是以挽救哥特式建筑的强烈宿命感和使命感出发的,并此作为开端进行小说的创作。哥特式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神秘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小说人物依次出场,演绎着精采绝伦的故事情节,流露出小说中的宿命观点。

篇7

为什么电影必须借助文学这根拐杖才能不断向前迈进?文学到底能给电影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文学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曾有世界知名导演谈到过,文学给了导演很多东西,文学表现生活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个体生命,导演的所见所感终归是有限的,所以要想深刻了解生活、生命这些复杂多变的命题的真实,文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影视艺术作为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本身就包含着文学艺术的因素,中国第五代导演是较为叛逆的一代导演人,他们追求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但他们的电影依然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很多电影作品也是来源于文学作品。张艺谋曾说:“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你仔细看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会发现所有好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我们谈到第五代电影的取材和走向,实际上应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我们可以就着文学的母体看它们的走向、它们的发展、它们将来的变化。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②张艺谋是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从“五虎将”时代到“三个火”时代再到“单飞”时代,他都在第五代导演席中稳坐,他的电影艺术的成功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开掘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对小说中地域民俗的大量表现、神秘文化想象的开掘,都是他的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有区别的,但也是相通的,从审美上来说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及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从形式上来说,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文学因素也都存在。文学是电影的拐杖,不单是向电影艺术家提供故事框架,更重要的是向其提供艺术创作的灵感。这就需要电影艺术家能用灵魂与作品对话,就像曾经有诗人说的那样,诗人需要听懂花的声音,电影艺术家要把文学看做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艺术化了的认知方式。对于诗人而言,要认识世界,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情,无疑灵感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但诗情不能凭空产生,需要客观对应物。同理,对于电影艺术家而言,文学作品就是诗人的“诗情之源”。张艺谋曾经尝试着自己编写自己的剧本,但却不够成功。对此他也坦言,如果让导演们自己去写作,他认为他们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因为他们的生活积淀不够,所以不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东西。我们几乎可以为张艺谋的每一部电影找到来源。他自己也曾经解释说他喜欢在空余时间看杂志、看小说,其实是想找点什么。他要找的不仅仅是值得一拍的故事内容,也是在找让他眼前一亮、无法克制创作的启迪、灵感。从文学原著中寻求灵感不仅是张艺谋一个导演的经验之谈,很多优秀的导演能创作出经典作品来都是文学原著的力量和作用。文学历史悠久,它是人类对世界探索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生活之外的生存空间。在这源于生活又异于生活的空间中,影视艺术家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审美视角、审美眼光。另外,作家尤其是思想深刻的作家长期的创作经验的积累,使得他们在揭示人性的深度、描写时代社会的复杂性、判断国家民族命运等诸多方面,比一般的影视艺术家都要更成熟一些。因此,诸多导演都会把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电影作品的首选,最优秀的导演选取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强强联合的趋势使中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不少赞誉。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技巧的引入,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的运用,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在我国新时期后,不仅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的叙事方式、结构方式甚至文学的思潮、技巧等都被电影艺术所借鉴,推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艾•菲兹利埃指出:“我们应该看到,文学除了能够为电影化的移植提供作品之外,它能够为真正的银屏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风格和形式:神话和传奇、主题、情境、体裁风格、美学观念,尤其是语言风格、人物心理和读者心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因此,归根结底应把两种语言之间有益的关系这一方面放到共同的美学和文化背景中考察。”③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学姻缘关系的基础就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美学和共同的文化背景,这样,中国的电影艺术就会把中国文学的创作、发展自觉地作为自己的参照物,紧跟在文学的身后以追赶社会与文学的潮流,同时也发展壮大自身,另外,中国的文学中所蕴涵的民族传统也极具吸引力,它会对电影艺术的文学特征的表现产生强大的影响。

因为自身历史久远,中国文学包孕的民族传统较之中国电影要丰富和厚重得多,在文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代的文学创作者不断进行传递和积累,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因此,中国电影不可能脱离开中国文学来显示自己的文学特征。文学的传统已沉淀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即便艺术形式发生变化,但核心的民族传统必定会表现出来,这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组成要素。诸如意境营造等多种文学的表现技巧都已被影视艺术家运用到了影视作品中来。电影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它成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必然会结出中国化的“果实”。“意境”是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艺术的至高追求,中国影视艺术家对意境美的追求不仅强化了电影的民族、本土特色,也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那一片片旺盛生长随风摆动的红高粱的出现,引起观众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那是对生命力的礼赞之歌;电影《林则徐》有一个场景是江畔送别,导演为了营造诗的意境,让主人公远眺江流,只见江水与帆影,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展现了林则徐与邓廷祯的惜别之情。中国电影向中国文学学习了对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中国美学的思想境界,这只是文学表现技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先声夺人的运用在电影中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后来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也沿用这一方法写出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出场。中国电影也从文学中引入了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技巧,在《老兵新传》中,大家正在讨论谁到北大荒工作时,镜头中没有人物出现,而先是一声“我去”的声音,然后屏幕上才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观众对老战士的认识是由声及形。在《幸福时光》中,影片开篇是一男一女关于结婚事情的讨论,直到男声说喜欢胖的、不喜欢瘦的女人时,镜头前才开始出现了一男与一胖女。中国电影能够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它对文学的审美传统及表现技巧的借鉴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文学这块土壤,中国电影这个年轻的舶来品,才能在中国开花结果,成为国际影坛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上可见,文学在电影电视的发展中真的是功不可没,正如导演C•格拉西莫夫所说的:“文学是一切艺术中间具有最大容量和最高智慧的艺术。正是这些主要方面使得文学在一切精神财富中间按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而言,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作者:董敏 单位:唐山学院

篇8

【关键词】影视导演艺术 基本特性 研究 解析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影视导演艺术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能够将技术同艺术进行综合性的融合与运用,可以促使屏幕形象同文字形象进行有机地转换,呈现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官触觉。从经纪人的角度上看,能够将导演艺术的作品进行完美化的分析,可以通过专业的角度、丰富的知识,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整合。

一、有关影视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阐述

(一)导演艺术是以剧本创作为基础,进行艺术的再加工与再创作。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影视导演艺术作品是源于一部优秀的文学剧本的创作,是以文学剧本创作的质量为基础的。受到多元化社会和多样化需求的影响,不同的导演创作的习惯和方式也是不同的,能够借助于对文学剧本的多次解读和阐释,依托于应试导演的艺术手段,可以将剧本中的文学形象进行银幕性格的再塑造和人物形象的确立,并且能够借助于人物形象与性格,将剧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传递给不同的受众群体,也可以说是导演的二次创作。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导演的二次创作不仅只是体现在对剧本的依赖性上,还会出现只是依照剧作大纲进行拍摄,这种形式的拍摄就能够让导演切实地进行思维的发散,能够在人物的表演与形象的呈现上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

(二)导演的阐释是对灵魂的再创作。导演的阐释是对灵魂的再创作,主要是基于导演在进行影视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出现了编导分离、还是编导合一都需要依托于文学剧本中的内容进行影视作品的演绎。这个过程中,要求导演能够对剧中的人物和剧情进行详实地再次精读,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带给导演的不同感受,并将其注入到自身所形成的一套剧作拍摄体系当中。赋予人物以新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能够快速地形成主体意识,呈现出具有体系化特征的导演构思,并可以将人物塑造的方式、剧情衔接的手段和所要达到的受众效果予以全面与细致地进行剧本灵魂的再创作。因此,导演对剧本新的阐释,就是对灵魂的再创作,能够规避传统直译剧本剧情所带来的乏味与空洞。

(三)综合艺术的创作中心是影视导演艺术。影视导演艺术是一个需要集合多个综艺部门艺术成果的艺术体系,能够通过对多元化的艺术部门进行艺术要素的借鉴和融合,促使其在多元化艺术的基础上,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段。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影视作品都需要借助于多种科技手段和多种表演艺术,这些手段的综合性应用都要遵循导演构思的统一领导,这就促使影视导演艺术成为整个综合艺术的创作中心。影视导演能够根据自身对拍摄作品的要求,可以掌握各种艺术表达方式的特点与要领,并对彰显个性的表现进行合理化的指导,使之能够服务于整个影视艺术作品,促使影视作品能够借助于综合艺术的创作,进行影视艺术作品的再创作。

(四)影视导演既是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又是影视作品的领导者。影视导演在实际的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能够依托于其作品构思的需要进行影视作品的组织,是整个创作团队的核心领导和组织人物。尤其是在摄影、录制、美工、剪辑、表演等方面进行合理化的组织,在演员的选择上,要能够贴近影视导演构思中人物的形象与气质。通过对创作团队的选择,能够将导演的艺术才华与品格进行展示,就影视导演自身而言,其不仅需要具备完美的构思能力和组织能力,还需要具有强大的领导能力,能够让整个创作团队都集中起来,听从他的指挥,完成整部作品的创作,并可以作用于各个环节之中,包括拍摄和后期的剪辑等,使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传递给受众剧作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

(五)影视导演艺术同影视技术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随着科技水平的深入发展和不断提高,影视导演艺术和电视导演艺术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能够借助于高科技的手段和技艺,进行美学观念与创作观念的革新。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传统不能将色彩搬到荧幕上的缺点,利用光学镜头可以进行水下拍摄和航拍等等,都推动了影视导演艺术作品进行时代性的跨步拍摄。各个阶段的影视技术创新,都能够借助于影视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官享受,尤其是在艺术效果的表达上更具有时代的特性。

二、电影导演艺术同电视剧导演艺术的区别阐释

(一)在造型处理方面的区别。电视剧导演在造型处理方面需要考虑到电视屏幕较小的特性,进行艺术画面造型的细致化处理。以中景景别为例,在电影画面中能够看清楚演员较为真切与细致的表情,并且还能够配上具有空间性的环境特性,而在电视画面中,通常为近景画面才能看清演员的细致表情。

(二)在观演关系上的不同。在观演关系上,电影要求受众走出家门在影院进行观看影视艺术作品,而电视剧则是借助于电视媒体直接进行电视剧作品的观看,受众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观影。在观演关系中,电影导演在叙事方式上要更加细腻和精致,而将其同电视剧导演的影视作品相比较而言,电视剧导演的叙事方式略显粗放。

(三)叙事容量上的不同。通常情况下,电影与电视剧导演在叙事的容量上具有明显的不同性,一部电影作品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三小时,而电视剧则会通过续集或是系列剧的方式进行演绎。受众在观看电视剧时,能够将随意性与自主性的特征融入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电视剧集数的选择,然后进行观看;但是电影作品要求受众能够集中精神投入到电影作品当中,细细品味两个多小时的故事情节,叙事容量比较大。

(四)视听语言处理上的不同。电影和电视对于视听语言的处理是不同的,受到电影画幅较大的影响,视听语言成为影视作品的重点,就目前来说,许多电影作品都是通过立体声的方式进行电影声音的构成。而电视受到银幕小的限制,在视听语言的处理上仍然使用单声道的处理方法,致使电视剧的表现力不足,略有些接近舞台戏剧,并且将依赖台词和演员的特性突显出来。

受到经济和科技的双重作用,影视导演艺术可以在多元化要求的新时代得到快速地发展,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制造出许多令人震撼的感官刺激,并且能够将影视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融入其中,推动影视导演艺术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彤.浅析影视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J].华章,2013(12).

篇9

【关键词】影视;美学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45-2

一、影视美学

美学原则。无论是柏拉图、席勒,还是近代德国的浪漫派,都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人性完整,人生意义的实现。那么,理想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又是什么呢?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对符合人性的生活的肯定,对现实的超越和否定;理想之境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范畴;理想的前提是肯定个人的独特性;理想从本质讲,只是存在意识领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是人类生存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是有限的,但是在理想世界中人的自由发展是无止境的。理想和审美及艺术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艺术就成为了理想可以展示自身和实现自身最好的空间。既然将影视建立在美学精神上分析,那么就一定是剖析下人类的理想与生存的意义是否体现在电影电视中,是否在作品中得到了表现。

影视学原则。目前影视美学、影视艺术学及影视理论往往都被混淆,没有清晰的界限。国内外许多著作中在描述影视美学的时候都夹杂着影视艺术和影视理论的概念。

影视美学与影视艺术学。影视美学与影视艺术学在深广度上存在极大的不同,前者有更高的理论层次和更抽象、更深的内涵挖掘;后者则有着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研究领域,没有前者理论性强。但是他们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又各自确定的研究领域。

影视美学与影视理论。影视美学和影视理论无论从研究对象、理论层次都有着区别。影视美学具有哲学意味,它是从必然与自由、理想与现实的视角进行问题的思考;影视理论则更多的是研究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例如作品创作、作品的欣赏规律、影视作家的艺术修养等等,这些都说明影视理论对作品的指导意义,所以影视理论的现实意义更强。

纪实化美学理论在影视中的应用。情景原生态化,纪实化美学要求作品无限贴近生活,逼真与真实的生活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观众一个靠近原生态的生活情景或是自然环境。影视作品要想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感,首先要在影视画面的外部环境、背景上给予观众真实感。

在纪实化美学的指导下,影视作品都力求在拍摄地点、时间、空间上还原所表现的时代的特征,这种贴近原生态的手法正是纪实化影视中体现美感的重要表现。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打群架一场戏,卢沟桥下宽敞的平底衬托出了人数的众多,这个大的场面为马小军的恐惧心理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理由,同时低矮阴暗的桥洞给观众展现了紧张压抑的情绪。在《赵氏孤儿》中,为了追求纪实化美学贴近原生态情景的感觉效果,更不惜支付巨资搭建外景建筑物。这些都足以上我们感受到原生态纪实化之美。

淡化情节结构与冲突模式。其实在戏剧中惯用的情节冲突在我们生活中并不是非常普遍,只不过在作品中我们习惯了开始、发展、、结局的叙事模式,所以总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纪实化影视美学与我们期待的冲突点大相径庭,它趋向于淡化固有故事情节的结构和冲突。纪实化影视美学倾向于逼真的反应生活、表现生活,所以真实的表现故事情节,包括矛盾冲突都要求我们自然的,生活的,不夸张的,不应用固有模式来展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就是向观众展现了百姓市井生活的一面。多数老百姓对生活的认识就是再艰苦的生活他们也会挺过去,再痛苦的日子也要拥有欢笑。剧中平淡的叙事中又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生活中的真实体会,喜怒哀乐后的思考又特别贴近生活。但是纪实化影视审美情节淡化的倾向不是为了单一的减少夸张,而是为了更逼真的展现而达到深化美的意义。

细节的自然生活化。除了叙事结构纪实化外,还应全面的研究摄像、美工、照明、声音等各个工种,这对纪实化美学研究就有重要意义。例如许多纪实性的作品不再追求细腻的画面,或是完整的构图,相反像我们看到了破案类型的作品你有许多晃动剧烈的镜头被编排在了作品中的目的,即这种追捕过程的展现就是最为真实的表现;许多带有舞台效果的灯光音响被自然光、同期声所代替。

贾樟柯就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导演,他的作品《三峡好人》中男主角的扮演者韩三明也出演过贾樟柯的其他作品中的煤矿工人、北京老公。就是这种质朴的气息演绎着小人物,没有太多的做作的表演,表情的变化,但是却展现了一部令人深思的故事,就是这种自然的表演方式使片中的纪实美得到了升华。

二、影视声音及其纪实化审美

电影的影响先于声音的出现,所以对于影视的音响音效的研究至今都属于滞后于影响研究的阶段。这种特殊的语言是视听艺术赖以存在的元素,可以表现思想与情感,是具有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的媒介。

影视声音的阐释。在影视作品中,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主观性声音。它是画面里没有提供声源的声音,例如,解说词、主观音响和主观性音乐。其二,客观性声音。它是画面里提供生源的声音,例如,对白、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及客观性音乐。前者是表达创作者情绪、观点、叙事风格的重要手段,是编剧和导演根据主题、人物等等添加上去的;后者则是为了加强画面真实感,渲染画面的气氛而真实存在的声音,它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想讨论的一部分。

影视声音造型的纪实化审美。写实音响:增加信息量。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可以增加信息量,此外画外音响可以起到扩张时空的作用。蝉鸣代表“春天”的到来,雷声预示着“风雨”的袭击等等。这些声音不受屏幕画框的限制,辅助观众打破视觉局限。

增加现场感。声音的逼真性是最佳的表达工具,尤其是同期音响是最有现场感的声音。这种环境音响的存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除对白之外的声音,如背景人声,观众会认为他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写实音响的使用可以让作品更加绘声绘色。

增加历史时代感。与前面提到的声音不同,自然的声音可以不变,但是有些想体现时代的作品就必须不断更新音效,因为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当我们听到“吱呦、吱呦”的声音,我们可以判断这是要表达历史感的音效,这声音的主人就是老牛车在行走过程中发出的声音,都是历史的象征。我们还记得曾经在观看八、九十年代描写北京生活的作品中,外景部分经常有鸽子飞过的声音,但是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如果想表达现代气息就不会出现这一音效。在电视剧《新闻启示录》中,我们看到的是片头用电脑打字屏幕显示剧情,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这些都在像观众传达着,改革开放时代、信息社会的节拍,具有时代气息。

增加时间感。时间虽然抽象,但是借着音响的力量就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例如雄鸡报晓、小学生的晨读、包括《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响起时我们就知道是晚上七点了。

增加空间感、方位感、距离感。音响可以制造“景别”,如方位感:上、下、左、右、前、后,距离感:远、近、深、浅、虚、实等等。由于声音在空气这一媒介中传播,所以许多声音在不同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熟知的广播剧中,为了模拟声音,在操场上说话和在教室说话肯定不一样,火车由远而近的行使的声音也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就需要技术的手段使观众确信这一场景的真实性。

人声造型的纪实化审美。人声是影视创作中的主要纪实化元素,包括情绪抒发的声音,如呼喊、唱歌、哭、笑等等,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在影视作品中,人声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同期声和后期配音。同期声大量应用在纪录片和新闻片中,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也采取录制画面的同时一次性收取现场声音,这样的作品客观性提高很多,同时也节约了后期的时间和成本。后期配音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一些作品中无法进行同期声的录制时,根据动作、形态等内容进行录制,比如解说性话语、内心独白等都可以代替同期声。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话筒设备的故障导致录音不能正常进行,则可采取后期配音的方式进行补录。

人声造型元素的纪实化审美倾向于同期声的使用,由于录音技术的发达,制作高品质保真的同期声是能够实现的。同期声是客观性非常强的声音,辅助了画面还原真实性,使观众感受到了生活化的艺术美,增强了对影片的可信度。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演员都是没经过表演训练的,他们讲话时的浓重方言使片子在人物语言上有很强的原生态感觉。因为是同期声录制,魏敏芝的台词很多都是即兴发挥出来的,语速又非常的快,这种真实的感觉是别的影片所无法比拟的。

背景音乐:音乐纪实化元素。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普通的音乐。与影像相结合,融于影响造型设计之中,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符合画面的视觉性。音乐的元素从创作上讲分为配乐和歌曲,从形式分析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有声源音乐是指画内音乐、客观性的音乐,是可以在镜头画面中找到声源的音乐。例如,日剧《交响情人梦》中,男主角听到田野妹的钢琴弹奏进行内心独白的时候,钢琴声和独白声音并行,并没有为了突出表现独白部分而去掉弹奏钢琴的声音,而是隐隐约约的不绝于耳。这种音乐就增强了这一场景的现场感。

音乐纪实化元素的美学意义。音乐元素分为“再现式”和“参与式”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在音乐的纪实化研究中我们更倾向与对“参与式”音乐的思考,它在影视作品中用主题音乐、背景音乐、画内音乐为传播途径,像观众传达更为复杂的审美意义。它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影视艺术创作、展现真实的美感最后升华作品的美感体验。此时的音乐不能喧宾夺主的和故事情节争夺观众的注意力,它需要配合、完美演绎作品,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作品的创作中。

就像在《乱世佳人》中,斯嘉莉在描写上下楼梯、突发动作等场景时运用的音乐方式那样,必须与画面所规定的背景环境、场景空间、甚至是时代特征与情景必须完美的吻合。

音乐造型环节。音乐的本身就是表现情绪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导致了音乐的不确定性。随着人们心理情感的波动,音乐可以模拟这种情绪符合的旋律。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观众的情感波动点,寻找契机拉近审美趣味点最后达成共鸣。如今的影视艺术中的音乐不再是默片中可有可无的伴奏了,它成为了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直接参与增强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强化了观众对纪实化美感的体验。

篇10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影视艺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潜力路和反思之后如今,我国的影视文化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弯不断走向成熟、健康和完善,表现出浓郁的当代性、生活化和平民化特色,最终走向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回归。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主权”。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虽然影视文化艺术是最昂贵的、受市场制约最强的艺术,受到成本大、版权引进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却是当代中国传播范围最广、最迅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广大的影视艺术工作者不能不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比较大,而这个拥有九亿农村人口的涣涣大国,不可能忽视占全部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村受众和城市普通百姓的经济接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能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传达他们审美理想上。目前,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和兴盛是影视文化艺术市场的突出表征,这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符合马克思对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论断,同时也是对传统美学思想平实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