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数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的数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的数字文化

篇1

如现今流行的网络漫画电子版,以《三国演义》为例,改编成漫画版后,其精髓也不减少,依然能见当年英雄本色,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观赏。漫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画种,既给读者一种形象直观、快畅淋漓的审美感受,同样可以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能领略到这部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果拒绝网络这一日益强大的媒体,无疑是自绝于读者。因此,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来争取消费者以拓宽自己的空间是文学当然的选择,从而打开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新局面。

二、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优质的服务

网络环境的出现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是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部分,却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肯定的说,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必将成为学习与教学中的必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在教学方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必须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目前,全国所有大学及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使广大师生能够共享网上资源和学习资料,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网络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而言,中国许多高等院校利用网络技术为辅助手段,建设了跟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相关的网站或者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中国古代文学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古籍资料和文献作为教学与研究的参考。在建设的过程中,将不同版本中收录的中国古代文学尽数录入,并且予以有序和系统的分类。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数据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论者曾指出,在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的“直观演示法”是采用数字技术为辅助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适合于演示比较复杂的事件或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如《晋楚城濮之战》叙述晋楚双方的作战态势、作战过程,叙述颇为复杂,但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制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有效地节约了教学时间。在介绍曹雪芹时,通过曹雪芹画像、曹雪芹故居、《红楼梦》手稿的演示,使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现今,很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完成数字化转换,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信息资源。古典书籍的数字化使读者可以快速方便地检索到所需内容,甚至是在传统古籍中很难查找到的内容。只要了解相关的网络资料,计算机网络可以在几秒钟内提供出所有上网相关文章,并且有的还能够全文复制下来。对于查找资料者来说,这些数字资源更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黄灵庆在《信息时代的古文献研究感言》一文中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阐述了古籍数字化为学术研究带来的影响。他经历了从手工抄书———电脑抄书制作电子数据———购买古籍数据库的过程。黄先生原有手工抄书的习惯,仅古今注释《楚辞》的书,抄了四十多种。翻阅材料时,得一迭一迭搬出来,很费功夫。他在电脑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在电子稿中查找某个词语的便利。于是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将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在电脑上又抄写了一通。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查找,任何一个字、词、次数等,都快速而准确地显示出来。黄先生后来购买了《国学宝典》,运用电子数据库的技术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服务。可见,古代文学研究者只要懂得应用这些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这样就不用在研究工作花费漫长的时间。大多数数字化的古籍都可以速快准确地为研究员及学者提供古典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很大的作用。

三、使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范围更加广阔

利用信息技术,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便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普及和弘扬。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将打破了传统文学传播方式。以前的传统文学传播,无论是口头传播还是印刷传播,都要符合“物质、时间、空间”这三个条件,而这三个条件往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最大障碍。可是现在的数字技术解决了时空的制约、消除了距离上的局限。现今所谓的“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就是最佳的例子。数字图书馆是通过多媒体方式,将图像、事件与背景材料展现于世界每一个角落。

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用户从数字图书馆中不仅可以查找文献,还可以得到文献全文以及多媒体信息。在服务方式上,读者只要有互联网,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各国的研究者不再需要出国去查找资料,文献资料共享的范围大大扩展。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2002年建立了开放馆藏计划(OCP),由WilliamandFloraHewlett基金会赞助。后来又推出在线阅读计划,这一计划是开放馆藏计划的延伸,由阿卡迪亚基金(ArcadiaFunds)提供赞助,全球用户可通过网站在线阅读由25万个网页构成的1200本图书和手稿。至于中国的数字图书馆,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是目前最大的公益性图书馆之一。由中美两国计算机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合作计划。其总体目标是构建拥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海量数字资源的,由国内外图书馆、学术组织、学科专业人员广泛参与建设与服务,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学术数字图书馆。在项目一期建设面向教育和科研的百万册图书。在二期建设中(2010年起),CADAL的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将与美国哈佛大学、伊州大学香槟分校(UIUC)图书馆、德国柏林中央图书馆、瑞典皇家工学院图书馆等等展开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促使中国在大规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信息服务领域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这种数字图书馆为全球各地的学者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全球性虚拟图书馆服务将打破地域限制,将全人类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赢得前所未有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不过,文学的数字化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一个影响可能是文学书籍的大量消失。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文学的基本载体就是书籍,而在数字技术产生以后,书籍的印刷与出版将被改变。作品可以直接置于网络服务器,所有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去阅读,而不必买传统的文本。一张小小的光盘就可以容纳几十本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有声、像的配合。这一点是目前最直观的变化。此外,我们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古典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如果从事古典文学研究者对计算机了解不深,会制约了计算机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比如说,中国文字存在着多样式、多种类型的复杂情况,在古典文学数字化过程中怎么处理与规范语言文字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研究者在整理古典文学上不够专业,仍有很多冷僻字不能输入,会使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出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古典文学数字化过程中的字库问题,包括简繁字处理、异体字处理、字量不足等等,仍然是IT业者和文学研究者需要共同面对的事项。

篇2

关键词: 英汉数字习语 文化差异 文化内涵

一、引言

数字,作为语言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人类的社会文化交流行为中创造出来的,用来使外部的世界概念化。所以,数字不仅仅是数学工具,同时也带有深层的文化内涵。显然,数字已经随着人类悠久的历史演变进化。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对数字有了自己的偏好。因此,本文将以具体数字为例,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数字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二、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差异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差异导致数字的使用也明显不同。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故而分别赋予其数字词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

1.“三”――three

“三”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奇数词,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三”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数字。很多事物都是以“三”为题的,比如,“鼎”是三条腿支撑的;中国早期的朝代有三――夏、商、周;关于宗教,则有儒教、道教、佛教;供奉上苍时,则献祭牛、羊、猪;除此之外,还有人们认为宇宙是三维的,由三辰(太阳、月亮和星星)组成。

英语国家的人们则认为单数吉利,尤其是three,他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发展的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西方人认为世界由大地、海洋和天空组成;人有肉体、心灵和精神三重性。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还有些谚语也和three有关,如: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好事成三);The third time’s the 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由此可见,英语国家的人是非常喜欢three这个数字的。

2.“五”――five

在中国人的眼里,“五”代表着和谐与美丽。人们喜欢用“五”去描述和修饰某些事物,并且经常和其它数字一起使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五”的表达,例如,“五光十色”(multicolored),“五花八门”(multifarious),“五彩缤纷”(colorful),“五谷丰登”(an abundant harvest of all food crops),“五体投地”(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五湖四海”(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然而,在西方人看来,“五”是一个不祥的数字。所以,星期五就是不吉祥的一天,使人们心神不安,很不舒服。据《圣经》记载,星期五是耶稣的受难日,因此,这一天会带来霉运或灾祸。同时,亚当和夏娃也是在这天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众所周知,有一句英语习语――Black Friday,这样说是因为星期五司祭牧师身着黑色祭服,故称“黑色星期五”。另外一个和星期五有关的习语是Good Friday,指耶稣受难日,复活前的星期五。

3.“六”――six

“六”是偶数,是“二”和“三”的倍数。在中国,“六”代表着顺利、吉祥和幸运。有很多有关“六”的俗语,例如,“六六顺”(smooth and success)。古代的汉人经常用“六”来命名事物。比如说,宇宙中的“六合”(the Heaven,the Earth,and the Four Directions),以及“六亲”(father,mother,elder brother,younger brother,wife and son)。

而在英语中,six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从习语中就可看出西方人视“六”为凶,例如,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knock sb.six(给某人以致命一击);six to one(众寡悬殊);six of the best(鞭击身体六下以惩罚学生);six penny(便宜货);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

4.“七”――seven

在中国习语中,数字“七”经常与“八”搭配使用,但是它们往往带有贬义。比如说,“七零八落”(scattered here and there),“七拼八凑”(piece together),“七上八下”(be agitated;be perturbed),“七手八脚”(with everyone lending a hand),“七嘴八舌”(with everyone trying to get a word in;all talking at once)等。

然而,西方人对于“七”的观点正好相反。古代巴比伦、埃及等国人常把它与神联系起来,认为天地间存在七个神圣天体(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随着宗教的发展,“七”又被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根据圣经中所说的,世界就是在七天内创造的,每星期有七天,还有七大美德(信任,希望,坚忍不拔,谨慎,控制,公平和仁慈),七种天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贪欲,嫉妒)。还有一些有关“七”(“seven”)的习语,如the seventh of a seventh son(第七个儿子的第七个儿子,意为极为显要的后代,非常强大,有影响力);at one seven joys(描述人非常高兴愉快);a seven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指大步前进去做某事);in one’s seventh heaven(表示处在无尽的幸福和快乐中)。

三、结语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集聚了各种修辞手段的表现力。对于中英数字习语,人们应该在保持它们民族特色的原则下,充分地理解各自的深层文化内涵。此课题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了解中英数字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消除交际中的误会,避免犯错误,促进各领域的交流活动,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Broukal & Milada.Idioms for Everyday Use.Lincolnwood: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95.

[2]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北京对外出版公司,2001.

[4]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篇3

【关键词】九章算术 开方术 程序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8-02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是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集先秦到西汉数学知识之大成,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整体框架和思想方法。

1.《九章算术》开方术及刘徽注

《九章算术》少广章第12题至16题论述开方问题。例 [一二] 今有积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步。问方为几何。

开方术曰:“置积为实,借一算,步之,超一等。议所得,以一乘所借一算为法,而以除。除已,倍法为定法。其复除,折法而下。复置借算步之如初。以复议一乘之。所得副,以加定法,以除。以所得副从定法。复除折下如前。”

公元三世纪,数学家刘徽对《九章算术》作了原著的注释(以下简称《徽注》)。本文以《九章算术》开方术术文为依据,以刘徽注文为参考,如下选择两个问题,对开方术作一些探讨。

1.1 历次除法中的“法”与所得各位商的关系

不妨设所求的被开方数R的平方根为100a+10b+c,它是面积为R 的正方形(图中的外大方) 的一边之长。又设“黄甲”、“黄乙”、“黄丙”等正方形的一边之长依次为100a、10b、c。

在开方过程中,第1次除法中的“法”为100a,首商100a,两者数值相同,所以刘徽称这种除法为:“上下相命,是自乘而除也”。第2次除法中的“法”是200a+10b,次商为10b,“ 法”中的前项200a,术文称之为“定法”,其几何意义,如刘徽所说,是“豫张两面朱幂定裹”;“法”中的后项l0b,刘徽注称:“欲除朱幂之角黄乙之幂,其意如初之所得也”。此处所谓“如初之所得”,应理解为象第l次除法那样,将“法”中的10b与次商10b通过“自乘而除”达到除去“黄乙之幂”的目的。同理,第3次除法中的“法”是2(100a+10b)+c,第3位商是c“法”中的前部分2(100a+10b),术文也称之为“定法”,其几何意义,也如《徽法》所云:“是则张两青幕之裹”。

上面总共进行了三次除法,从几何图形上看,第1次除去了“黄甲之幂”,第2次除去了“朱幂”与“黄乙之幂”,第3次除去了“青幂”与“黄丙之幂”。以上所述历次除法中的“法”,在数值上不仅与“开方术”相符,而且与《徽注》一致。

1.2“ 法”在开方筹算式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开方的中心问题是寻求历次除法中的“法”。为此,应首先确定各类“法”中的每个数字在筹式中的位置。其次才是确定每个位置上的那些具体数字。故刘徽后在“开立方术”中有这样的注语:“且置一算定其位”。刘徽所说的“其位”究竟是指什么位置呢? 在上列中,第2次除法中的“法”为200a+10b,当l≤b≤4时与当5≤b≤9 时,“法”200a+10b的最高位的位置是不同的,就是说“法”的位置将随试除中所议得的数字a的不同而可能有所差别,这就给确定“法”的位置带来了困难。为此,开方术的造术者巧妙地将借算定在“法”200a+10b的后项位置即10位上,然后通过将议得的数字b与10相乘再与“定法”200a相加(以复议一乘之,所得副以加定法)而得“法”。所以刘徽所说的“其位”,应指各“法”的最后数字所在的位置。

显然,在各类“法”之位确定之后。再要确定各类“法”中的各具体数字,只要通过并不难理解的试除以及随后的乘法就可达到目的。[1][2]

2.开方术的程序思想

下面以对55 225 开方(即“少广章”第12 题) 为例来解释一下开方术:

“置积为实。借一算步之,超一等。”(实是被开方数的意思。被开方数从右开始两个数字为一位,将借算写在最左边位上的最右边的数字下面) 如表1:

“议所得,以一乘所借一算为法,而以除。”(因4

由此可见,《九章算术》中开方算法是一种机械化的程序,不断重复“超”、“议”、“除”和“折”四大步骤,易于操作。

3.中国古代的开方算法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到,《九章算术》少广章的开方算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数学构造性和机械化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开方算法程序对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中,除了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等的掌握外,还都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以及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价值。

从中国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到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九章算术》中的开方程序一方面奠定了中国开方术历史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古算中最发达的领域──解一般高次数字方程的程序,并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成就,对现代中小学数学的重视算法的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语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 文中所例举的优秀灯具设计,造型独特、工艺巧妙、寓意深刻,这些灯具既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还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现出来,其设计美学理念合理科学,是现代设计绝佳的灵感源泉。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符号的抄袭、形式的模仿,我们要深入剖析传统设计文化及表达方式,了解其美学内涵和设计语义,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设计之路。

设计美学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是一门立足于现代,在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内涵之美等与美学相关的各个方面。但就研究范畴而言,设计美学又不同于纯粹的美学思辨。设计美学是应用型美学,它强调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精神需要的产品。而传统的美学则侧重于纯粹的艺术方面,看重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现[1]。虽然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于工业革命之后,但是设计美学的思想却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体现。

中国古代的设计美学注重抽象化与意境,这有别于西方注重写实和逻辑思维的设计美学。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时也会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东西传达无形的思想,借而抒发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关注人与自然平等包容关系。以座椅为例,中国传统比较讲究意向与象征意义,手工也非常精细,会把重点放在椅子材料(木头等)的选用及装饰与做工等,以求更好地达到与自然结合的目的。而西方设计美学则强调实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设计的时候会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适度等具体问题上,以此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姿态的座椅。

东西方设计美学的差异在文化、艺术、建筑等诸多领域也很明显。如,绘画。受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画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写实。因此他们并不是写生作画,往往是游览了名川大山之后凭借自己的记忆绘画,借画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说中国画家重写意,那么西方画家则偏写实,看重的是技艺和逻辑。继承了西方设计美学的精华,他们的绘画一种是强调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写实画,一种是表现极强逻辑思维的抽象画。同样的设计思想在园林建造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园林建造受到诗歌绘画的影响,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因此它们通常被设计的曲折含蓄,着重考虑景观在情感上给人的感受,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界。而西方的园林则过于强调结构、对称、比例,且多会采用轴线对称,以此表现强烈的节奏和逻辑感。

不止这些,确切地说,凡是涉及到设计美学的领域,在东西方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发展。但尽管如此,设计美学思想却是源于相同的出处——新石器时代。设计美学便是从那时起,伴随着人类历史走过了数千年,并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设计。这些设计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且璀璨至今,每一个都饱含了设计者聪颖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这些优秀的器具中,中国古代灯具以现存数量众多,记载之详尽,且拥有着完整的发展体系和脉络,能够充分反映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本质内涵[2]。

中国古代灯具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美学思想体系的完善,灯具有了更广泛的作用和内涵。它们不仅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时候起到装饰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灯具也必须要符合设计美学标准,兼具功能和形式两方面才算得上是优秀的灯具。据考古资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成型的灯具出现。那个时期的灯具,受传统设计美学理论的影响,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铜灯以外,大多数灯具造型类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后来,由于青铜的发现、铸造技术的提高,灯具和其他器具一样,在美学价值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唐宋时期,更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灯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现了大量兼具实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灯具[3]。自那以后,灯具广为流传和发展。灯具的功能也随之完善,造型和装饰也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标准、符合设计美学的规律。

中国古代灯具能够反映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装饰风格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是设计美学体系发展的很好见证, 其蕴含的设计美学思想和观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的设计美学思想包括很多内容,尤以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内涵之美为代表。在营造灯具造型之美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态。因此古代的灯具通常是通过具体的形状来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过虚与实、意与境的相互结合,使灯具本身具有较高的情思和理趣,从而表达人们内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图1的十五连盏灯,产生于战国时期,是由青铜制成,以造型独特闻名于世。那个时期中国社会十分动荡,艺术家们的思维也很活跃,他们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这样一款造型的灯具应运而生。该灯为树形,中间一树干直立于灯盘之上作为灯柱,前后各有十五个灯盏,灯的底座上刻着镂空的龙,底座靠近中心刻着两个小人。在灯架上也分别设计了玩耍嬉闹的猴子和小鸟。从远处看,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造型的设计上,生动又富有情趣,灯盘的重复也表现出很强的形式美感。可以看出它倾注了当时人们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体传达无形的思想,表达了造物者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数字十五在文脉底蕴中也是蕴含着生命以及美好的向往的意思[4]。这件艺术品不仅在造型上构思巧妙,在功能和工艺的设计上也是匠心独运。灯盘高低错落,灯光可均匀地射向周围四方,使照明功能更加完备。在制作中,将工艺、雕刻等技术集于一身,手工精细,灯具连接处也吻合牢固。十五连盏灯将古代设计美学精华反映的淋漓尽致,在设计美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作为典型的例子和代表。

当然,设计美学的内涵在其它灯具中也有非常显著的体现。以功能之美为代表,中国古代传统灯具的功能美学讲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强调器物是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质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当于现在设计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例如图2的汉代长信宫灯。这款灯具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该灯集各种美学内涵于一身,堪称“中华第一灯”。在造型美学上打破了传统青铜器具给人的笨重感觉,以宫女一手执灯为造型,含蓄温婉,整个形态极其优美自然。它在设计时比较注重概念,没有刻意追求严格的结构,将形象的东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给人更加随和舒适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境界,与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学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还加入了蓄烟功能。设计原理是灯火的烟可积聚于器身内腔,然后从袖口排出,减少灯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气清洁。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为以后的灯具设计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精湛。《考工记》中记载一个好的器物应该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说传统设计美学包括了材料的品质加上完美的技艺。从这件灯具高超工艺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审美观念。长信宫灯是通体鎏金的铜灯,整体由六个部分——头部、身躯、灯座、灯盘、右臂、灯罩组成,浇铸后合在一起。表面打磨得非常光亮,细腻,宫女的神态以及衣服袖子上的褶皱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把工巧美学的内涵表现到极致。

说到工艺之美,还有一件作品值得一提,便是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主要是因为其表面精巧绝伦的花饰。烛台通体绘有青花,色泽鲜艳,釉面也是青白色,莹润、干净。烛台的烛插和座壁都绘有蕉叶纹,且纹理间通过线条粗细变化来表现层次。将青花瓷的端庄典雅以及高超烧制工艺在烛台中完美体现出来。而制作为八角,是借数字“八”来寄托祥和富贵的愿望、心意。

纵观这些优秀的灯具设计,它们造型独特、工艺巧妙、寓意深刻,每一个都承载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美学理念。可以说,这些灯具在设计美学的影响下,既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还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其设计美学理念合理科学,不仅对当时器物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现代设计绝佳的灵感源泉。因此对中国古代设计美学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够让我们对古代的设计理论和美学规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启发现代设计,用现在的设计语言来诠释传统,把传统应用到当代产品设计中[5]。在分析研究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同时,发掘中国古代的美学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符号的抄袭、形式的模仿,我们要深入剖析传统设计文化及表达方式,了解其美学内涵和设计语义,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童友军,李道兵.论设计美学产生背景及原因 [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1):83-85.

[2]王强.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观 [J].包装工程,2009,(11):152-154.

[3]赵鹏.古代灯具中的传统文化要素[J].包装工程,2010,(8):32-34,38.

篇5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前面公式推导,实际应用都已经结束,应该说效果还不错。师接着说: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公式,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了,请大家看书上P85的“你知道吗”,学生默读完后,师问:“你们看懂了吗?”生1:看懂了,照本宣科地嗑嗑吧吧地读一遍。师:谁能读一读有关三角形面积的文字。生2: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cóng)。师:“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生3:书上说广指长,从指宽,半广以乘正从就是半个长乘以宽。师:很好,读了这部分知识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想?生1:我国劳动人民很厉害。生2:我想长的一半乘以宽应是指割拼成长方形推导的。生3:读了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很自豪。师:如释重负地点点头,对,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有这样的发现而自豪,希望同学们也好好学习,将来多搞发明创造。

反思:

1.教师对教材钻研不透。首先,教师没有纠正“从”的读音,我想教师可能没有重视这则史料,更没有深入地研究,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书下方对“从”的注音。其次,这是《九章算术》中的一段,引用的原话全是古文,学生读这段话时读得不顺畅,师根本没有去指导,我想设计教案时没有考虑这一点是很失败的。最后,这段话什么意思,与新知识有什么联系,怎样沟通?教师也没有作解释说明,更没有设计相应的图形去帮助学生理解,甚至当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半长以乘宽”时,老师都没有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讲清楚。可见,教师对教材的生疏,对编者设计这则史料的目的没有领会。

2.教师单纯为了思想教育而走过场。新课标在情感与态度中,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实践中深透数学文化的一种途径,更是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绝佳素材,是教师忽略了数学史料的文化味,无视知识的内在联系,歪曲了编者的意图,只是草草地读一遍,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自豪”二字,这样,既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不能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真正的思想品德教育,反而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

案例2:圆的认识的教学

师: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指……生:圆心。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生:半径一样长。生:走径一样长。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样?生:完全一致。师:更何况,我国古代这一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生:特别的自豪。生:特别的骄傲。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非常有智慧。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不止帝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动画演示:方向圆的渐变过程。

最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展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表示美好祝愿时带“圆”的词汇。与“圆”字有关的节目……

反思:

教师深刻挖掘圆的文化内涵,不再拘泥于课本的阅读材料,而是把与圆的各种知识都有效地整合到数学中去。从古代的墨子,《周髀算经》,到现代的圆形建筑、商标,从自然现象,到民俗奇观。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所结下的不解之缘;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在这节课上,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字、符号、图形,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数学发展历史的文化;一种大自然的奇妙构图文化;一种民族习俗的文化……。整个教学设计浑然天成,蕴思想教育与无形之中,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后记:

纵观小学阶段现已出版的数学教材,不难发现阅读教材已是数学课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细细读之,发现有这样几类:数学小史料、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扩展性知识。主要是对教材重要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拓展延伸,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介绍等。不仅仅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技巧,还体现了数学的美。阅读材料图文并茂,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数学的文化魅力。

篇6

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里拥有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紫禁城占地78万多平方米,拥有8700多间宫殿建筑,保存有100多万件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当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已经过去的今天,尽管修复和保护的努力从未间断,但很多宫殿建筑已经无法再现昔日的风采。十几年前,故宫博物院成立了资料信息中心,研究采用各种数字化手段采集、保存、分析、展示紫禁城的建筑数据。其中,一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展示技术被运用到故宫文化资产保护中来,即用数字化技术将故宫不可取代的文化资产的形态和色彩信息以高精度、富于再现性的数据形式加以存储,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VR技术是一种数字图像表现技术,观赏者可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空间中自由移动,体验一种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奇妙感觉。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以将细微部分放大欣赏,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反映观赏者的意志,充分拉近数字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承担这项工作的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由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于2003年10月共同创立。至今,已经开发了四部大型VR作品可供演播厅内放映,并截取精彩片段随同展览对观众播放。从宏伟的建筑到精美的陈设,每一部作品部以其独特的角度向观众阐释故宫所蕴涵的深厚文化。

[三大殿]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 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 的国都营建原则建造 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 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多高的土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 三台当中有三层雕有蟠龙 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重殿庑殿 顶庑殿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1条正脊和4条戗脊组成4个玻面 因而又称“四阿顶”、“五脊顶” 。庑殿顶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庑殿顶是等级最高、最尊贵的屋顶形式。

[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 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据统计,大殿内外约有各种形式的龙13844条。殿中问高2米的台上 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 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角端背后是雕龙屏风。宝座正上方是盘龙藻井它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正中巨龙口衔的宝珠又叫轩辕镜轩辕就是炎黄二帝中的黄帝。在此悬挂轩辕镜 目的是昭告天下,当朝皇帝乃是一脉相承的正统君主。

正吻 由汉代建筑正脊两端“鸥尾”演化而来清代称为“正吻”或“大吻”,它既富有装饰作用,又可严密封固屋脊交汇之处,保护屋面防止雨雪渗透。太和殿正吻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高3.4米宽2.68米厚0.32米重达4.3吨。

嘉量 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具,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有方圆两种形式是国家统一度量衡的标志。嘉量和日晷通常并设于重要殿宇之前,象征天地一统皇权永固。

丑晷 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一我们都不曾亲眼目睹600年前紫禁城营建的场面,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却可以走进中和殿的营造现场,探索传统建筑工艺的奥秘。

基座 中国古代建筑大都可以分为“基座”、“木构”和“屋顶”三大部分。左图中向人们展示的,就是中和殿木结构部分的修建过程。

柱网 “粱”和“柱”是建筑的骨架,像这样,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上端以横向的梁和枋固定。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形式繁简,都以“间”为基本单位,重复组合而成。

榫卯 “榫”和“卯”是中国古代木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构件之间利用彼此的凹凸互相咬合,不仅坚固,而且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篇7

对于众多爱玉者而言,玉绝不仅仅是标签上那一串抽象的数字,无论这个数字有多长,都衡量不了一块喜欢的玉器在自己心里的价值。玉器究竟魅力何在,能够让人无法自拔地爱上它?

有人说,玉器的魅力在于每件玉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玉器;有人说,玉器的魅力在于变化,只要经常佩戴,用手把玩,日积月累,就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还有人说,玉器是远古信息的携带者,研究它会让你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尽管每个人给出的理由不一样,但是人们对美玉却同样痴迷。

抽象与艺术的表达

中国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抽象艺术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玉器就会明白,它们所展现出的抽象造型,至今都会让人感到震惊。

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良渚文化距今也有四千多年。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有太阳神、玉琮等,那种既粗朴又精巧的抽象造型,即使是今天,也会让人拍案叫绝,令人想去回望那段悠远的岁月,想象岁月的那一端究竟会是什么,引领着我们去探寻每一件玉器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命运,在几千年之后,出于何种机缘巧合,它们会来到我们的手中。 每一件古代玉器,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等待人们发掘它的身世,解开它身上所携带的谜团。

红山文化玉器风格质朴而豪放,突出特点是对各种动物形象特殊的艺术概括,讲求神似和准确的对称感。良渚文化玉器是图腾制度的产物,成为古代宇宙观中神人沟通的理想的象征物,是纯巫术与宗教的神器,其设计与制作是在原始的驱使下进行的,极具神秘性。

历史与文明的表达

玉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玉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这两处遗址距今均为七八千年,共出土玉器数十件。这些玉器色泽纯正,磨制光滑。从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艺之精美、选料之准确来分析,当时的玉器制作和使用已比较发达。玉器的出现与人类从打制石器转向磨制石器的生产技能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因为制作一件玉器最基本的步骤是切坯、琢磨和钻孔,需要有比较高的磨制技术,才能制作出造型美观的玉制品。

商周时期,造型生动优美、数量最多的玉器莫过于各种动物形象的玉雕。这些玉雕既有平雕的,也有圆雕的,琢刻精致,题材新颖多样,写实性强,姿态活泼,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玉工们在细心观察自然界飞禽走兽各种神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琢制技术,雕刻出一件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禽兽造型的玉器,向我们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服务的“法器”、祭祀鬼神的原始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使佩玉制度化,玉从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人”服务。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古人爱玉、崇玉的传统,选择玉作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大大提升了玉的文化含量,使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汉代出现了完备的葬玉制度,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等等。隋唐和宋代的玉器特点是以写实为主,颇富情趣,表现在作品题材上,则是出现了大量人物花鸟形象的玉雕和玉带饰。辽金的艺术风格则有着明显的民族特点,表现在玉器上就是其所特有的以鹘捉鹅为主题的“春水玉”和以山林虎鹿为主题的“秋山玉”。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最辉煌的时代,宫廷玉器是其代表,在数量、品种、加工技术、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峰,其中清代乾隆时期是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清代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子玉雕,它是利用天然玉料,随形设计雕刻,将自然界的山水、人物、亭阁浓缩在一块玉石上,收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反映了自然美的本质。这种由清乾隆年间扬州玉工开创的玉雕品种,代表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情感与道德的表达

古往今来,玉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人们用“宁为玉碎”形容爱国民族气节,用“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和平、友好,用“润泽以温”表达无私奉献的品德,等等。

玉文化绵延8000年,并且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至今魅力不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器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宗教、信仰、商贸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相比的。玉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礼仪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

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对玉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热情。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德”既是玉的特性,又被拟人化、道德化,成为古人心目中正人君子良好品德的象征。

精巧的玉器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显示出佩戴者的品格。“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是古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礼俗。因为行走时玉佩会发出声音,走路时就势必有节度、温文尔雅。由于玉佩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了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不偷看、不偷听别人的举动言谈,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

古人佩玉,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讲究情操。现代人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寄托着对自然的向往。佩玉能够潜移默化、修身养性,并可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黄金有价玉无价”——钻石和黄金象征财富。“君子比德于玉”——唯有玉,蕴涵着生命与感情。玉积山川之精,人仪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祀天地,玉可寄托理想。

对于众多爱玉者而言,玉绝不仅仅是标签上那一串抽象的数字,无论这个数字有多长,都衡量不了一块喜欢的玉器在自己心里的价值。玉器究竟魅力何在,能够让人无法自拔地爱上它?

有人说,玉器的魅力在于每件玉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玉器;有人说,玉器的魅力在于变化,只要经常佩戴,用手把玩,日积月累,就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还有人说,玉器是远古信息的携带者,研究它会让你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尽管每个人给出的理由不一样,但是人们对美玉却同样痴迷。

抽象与艺术的表达

中国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抽象艺术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玉器就会明白,它们所展现出的抽象造型,至今都会让人感到震惊。

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良渚文化距今也有四千多年。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有太阳神、玉琮等,那种既粗朴又精巧的抽象造型,即使是今天,也会让人拍案叫绝,令人想去回望那段悠远的岁月,想象岁月的那一端究竟会是什么,引领着我们去探寻每一件玉器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命运,在几千年之后,出于何种机缘巧合,它们会来到我们的手中。 每一件古代玉器,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等待人们发掘它的身世,解开它身上所携带的谜团。

红山文化玉器风格质朴而豪放,突出特点是对各种动物形象特殊的艺术概括,讲求神似和准确的对称感。良渚文化玉器是图腾制度的产物,成为古代宇宙观中神人沟通的理想的象征物,是纯巫术与宗教的神器,其设计与制作是在原始的驱使下进行的,极具神秘性。

历史与文明的表达

玉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玉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这两处遗址距今均为七八千年,共出土玉器数十件。这些玉器色泽纯正,磨制光滑。从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艺之精美、选料之准确来分析,当时的玉器制作和使用已比较发达。玉器的出现与人类从打制石器转向磨制石器的生产技能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因为制作一件玉器最基本的步骤是切坯、琢磨和钻孔,需要有比较高的磨制技术,才能制作出造型美观的玉制品。

商周时期,造型生动优美、数量最多的玉器莫过于各种动物形象的玉雕。这些玉雕既有平雕的,也有圆雕的,琢刻精致,题材新颖多样,写实性强,姿态活泼,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玉工们在细心观察自然界飞禽走兽各种神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琢制技术,雕刻出一件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禽兽造型的玉器,向我们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服务的“法器”、祭祀鬼神的原始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使佩玉制度化,玉从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人”服务。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古人爱玉、崇玉的传统,选择玉作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大大提升了玉的文化含量,使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汉代出现了完备的葬玉制度,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等等。隋唐和宋代的玉器特点是以写实为主,颇富情趣,表现在作品题材上,则是出现了大量人物花鸟形象的玉雕和玉带饰。辽金的艺术风格则有着明显的民族特点,表现在玉器上就是其所特有的以鹘捉鹅为主题的“春水玉”和以山林虎鹿为主题的“秋山玉”。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最辉煌的时代,宫廷玉器是其代表,在数量、品种、加工技术、装饰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峰,其中清代乾隆时期是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清代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子玉雕,它是利用天然玉料,随形设计雕刻,将自然界的山水、人物、亭阁浓缩在一块玉石上,收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反映了自然美的本质。这种由清乾隆年间扬州玉工开创的玉雕品种,代表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情感与道德的表达

古往今来,玉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字眼。人们用“宁为玉碎”形容爱国民族气节,用“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和平、友好,用“润泽以温”表达无私奉献的品德,等等。

玉文化绵延8000年,并且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至今魅力不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器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宗教、信仰、商贸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相比的。玉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礼仪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

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古人似乎对玉倾注了全部的才智和热情。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德”既是玉的特性,又被拟人化、道德化,成为古人心目中正人君子良好品德的象征。

精巧的玉器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显示出佩戴者的品格。“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是古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礼俗。因为行走时玉佩会发出声音,走路时就势必有节度、温文尔雅。由于玉佩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了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不偷看、不偷听别人的举动言谈,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中国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数字的加减乘除,稍稍学过数学的老师几乎都能教。然而,小学数学教学说复杂也复杂,它包含着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包括各种有趣的知识和文化,如果能将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与各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起来,它完全可以上升为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使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小学数学从基本的数字开始,传授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而小学生通常从小就学会了数数和简单的加减运算,容易陷入枯燥、无聊的状态,教育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从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入手,让自己的数学教学生动活泼有趣。其中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中国文化知识入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数字、计算的各种故事、传说等更是不计其数,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应学会处处留心皆学问,下点功夫去中华文化的海洋中去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育素材。例如,就简单的0到9这十个数字而言,如果仅仅让学生数数,即便数到100,学生对数字的概念都不会太深,但是,如果在讲这些数字时适当讲讲中国文化中的“无极”、“太极”等,往往能吸引学生无穷的好奇心。

0――无极。意为无边际,无穷尽。在古代哲学范畴,无极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1――太极。古人认为,一不仅是数的开始,是万物之始,而且是生成万物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用数来认识和阐释宇宙起源的先哲之一,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两仪阴阳。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两仪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指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3――三才。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三才,即天地人这三类物质皆包含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

4――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古时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由于不好记忆,便将其分为四部分,以动物的形象代替,称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

5――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

6――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历来人们认为六是个象征顺利的数字,重叠的六往往代表顺利,如“六六大顺”。

7――七星。即北斗七星。

8――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画出的,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

9――九宫。古代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

这些文化知识可一次性讲解,也可分散在不同场合讲解,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讲解多少,基本不用深入讲解,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从而对数字充满神秘感,进而激发出研究数学的兴趣。

向小学生讲解数字时,为了使他们对数字有直观感觉,还可以配合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如《风级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青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小树随风弯;

六级举伞有困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刮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这样的歌谣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接受,能直观地感受到数字逐渐增多是什么概念。

在中华文化中,数字本身往往也有特定的意思,教师在讲解时也应适当予以讲解,使学生不仅会数数、计算,还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我们知道,有些数字通常被人们当成吉利数字,受到人们的喜欢,如8、9,其谐音为“发”、“久”,意思分别是“发财”、“长久”;而另外一些数字则被视为不吉利,不受人们喜欢,如4、7、250,往往被人当成“死”、“气”、“傻”等意思。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吉祥的、美好的东西总会受欢迎,不吉祥的就会尽量回避,这在有些地区的搬家、婚假日期的选择以及车牌号、手机号的选择上都有所体现,就是为了图吉利、避凶险,这些都可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一二,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增加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中国的数字还常常用于一些成语和俗语之中,给学生讲讲这些成语和俗语不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数学老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不三不四”形容一个人不正派;“一五一十”形容无所遗漏地叙说;“三下五除二”形容办事干脆利落;“八九不离十”形容差不多。

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数学题,小学教师也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水平,分别穿插讲解,妙趣横生。下面略举几例:

(1)“两鼠穿垣”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翻译过来就是:有垛厚5尺的墙壁,大小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沿一直线相对打洞。大鼠第一天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它们几天可以相遇?相遇时各打进了多少?

(2)和尚分馒头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翻译过来就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3)李白买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原有多少酒?

这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张逐曾编的一道计算题,浅显易懂,别有趣味。

类似例子还有“鸡兔同笼”、“以碗知僧”、“浮屠增级”、“物不知数”等等许多,小学教师可以利用书刊网络等多收集一些,为我所用。

篇9

一.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文化构建的重要性

如果说陶瓷这个物质材料是设计的躯体,那么文化则是设计内在的灵魂。纵观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的艺术发展都有其明显的文化特征。秦汉的雄浑强壮、魏晋的淡泊清幽、隋唐的繁荣富贵、宋元的诗意豪放、明清的优雅繁复等都离不开其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理等因素。因此,陶瓷艺术发展的盛衰也与时代文化气息的强弱紧密关联。因而透过古代的陶瓷艺术,可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辉煌景象和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等 ,因为她能融入大众生活,从而得以推广与流传。

我国历代陶瓷艺术发展不难看出,在反映时代特色的前提下,都不同程度地吸取前朝的制瓷精髓,不断吸收、消化、再创新,才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的陶瓷历史。而在当代,它早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灵魂,贯穿到日用陶瓷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已是中华民族文化流传的主要基因,并通过陶瓷的语言找到了生动形象的物化表现形式。因此,我想只有立足于文化,才能使日用陶瓷设计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它是指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及一切“人化”的事物。陶瓷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随着世纪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的艺术,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强度缩短了个人观念的形成周期。而当人们想要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某种民族文化时,就必须真正拥有这种文化传统,这种拥有是以在特定时代下所形成的体制、经济、哲学、信仰、艺术等为基础的。

文化不是一种日常普通的行为方式,而是人们在把握生活本质的前提下,由物质上升为精神的集中反映。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无疑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物质、精神双重功能,崇尚人格与意境追求,并且体现出时代面貌和文化内涵。例如,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中影响深远,而那超脱空灵、心物交融的意境便成了代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儒家 “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影响深远。因此,中国未来的陶瓷艺术发展区别于其他国家,注定是无法摆脱上千年的古代陶瓷艺术文明的。我们只有把这悠久的历史文明,很好的理解吸收,结合人们的现实需求,逐渐融入到当代文明中,才能创造出真正适用于今天本土大众生活的日用陶瓷设计。

三、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对本土文化的误读

(一)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也不是简单地对西方文化的补充润饰,因此,不应该狭隘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2.“中国元素”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误读

由于当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所谓日用陶瓷设计大多提取中国传统陶瓷代表纹饰、色彩等符号(见图1、图2),误认为这些就是“中国元素”,以至于认为这就是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是目前日用陶瓷设计文化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图一是我国某陶瓷产区生产的日用陶瓷餐具,复制了古代的纹饰和构图,缺乏新意;图二中的茶具更是不中不西,造型笨重,色彩夸张,对古代“龙”装饰元素的复制,缺乏深入理解。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中“中国元素”的价值转型,应该是挖掘和传承其固有的深层次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使其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作为设计师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中国民族性文化内涵中的“中国元素”。它涵盖了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文化精神两个层面。除了传统既定的文化符号,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中国元素”也嬗变成新的形式。

目前,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对“中国元素”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例如:将古代的纹饰、造型和色彩等进行简单地复制,这里多复制的只是象征古代的符号,而不是真正的文化。我们的日用陶瓷设计缺少一个实实在在地吸收、消化、再创造的过程。

(二)外国日用瓷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1.胡椒瓶的创造性模仿设计

2002年, 纽约设计师Alberto Mantilla 创新设计了“HUG 拥抱”胡椒瓶(见图3),设计中两个小人是同一个模具开出来的, 但在相对放置的时候, 手的高低位置刚好能扣在一起, 形成亲密不分的“拥抱”形象。这一设计的情感因素更加浓厚,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达到高度统一。

当这对胡椒瓶“拥抱” 的时候, 在顶部看就像中国文化里的“太极图”, 头部和手臂组成鱼形图案, 黑白色代表阴阳两极, 象征万物调和。作品受到中国太极文化的影响,作品传达了种族和谐的理念, 希望人们如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和睦共处。

2.对古代陶鬲的创造性模仿

丹麦设计师琳· 伍重(Lin Utzon)设计的并以她名字命名的花瓶(见图4、图5),是模仿中国古代的饮食器具“陶鬲”的造型(见图6)。

陶鬲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外形似鼎,但三足内空,可增大受热面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它的主要用途是煮粥、制羹和烧水。陶鬲上的粗绳纹具有增加受热面积的功效,同时绳纹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中广为流行, 陶鬲的造型与其上的粗绳纹是实用与装饰并存的结果。琳· 伍重花瓶创造性地模仿了陶鬲造型概念,去掉古老的绳纹装饰,融入简练概括、便于批量生产、极富现代感的北欧文化和设计特征,形成这套清爽而富有流畅韵律的赏心悦目的花瓶。随后, 琳· 伍重继续推出一系列造型一致, 但材质和体量不同的花瓶。

从琳· 伍重设计这套花瓶的经验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精美之作,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无价的艺术宝库, 提供给我们取之不尽的设计素材。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并加以利用,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生产工艺等条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完全可以设计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日用瓷产品。

通过上述创造性模仿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模仿具有强大的力量, 它汲取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流行风格以及企业生产工艺及技术支持能力等, 创造出更适宜市场销售和大众需求的产品。我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将西方的现代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相结合,开创陶瓷产业文化的新起点。民族文化是当代陶瓷产业发展创新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这个源头活水,创新就失去了根基,没有了前进力度和强大的生命力。

四、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设计的文化构建

文化的本质是创新,而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精神创造。我们应该反思日用陶瓷艺术的发展在近些年来表现的滞后也与缺乏对本土陶瓷文化的重视有关。纵观百年来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陶瓷艺术越来越贫乏,并且无法摆脱西方及日本等国日用陶瓷设计的影子。中国当代日用陶瓷艺术依然需要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时代消化,其设计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我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的体现日用陶瓷设计的本来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振兴我国生活陶艺发展的速度。

(一)日用瓷设计题材的创新

题材的创新是时代所给予人类的一种本能要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题材偏好。日用陶瓷设计对于我们来说根据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选择性,而且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一种包容性。这里有传统的文化基础,有现代多元的艺术格局,有优越的生活基础和更全面的文化布局。艺术的多元化带给人类的是不同的情感空间,日用陶瓷设计就是让更多的人们学会享受这种个性化的产品所带来的生活理念。艺术的多元化应该带来消费的多元化,日用陶瓷设计是在多元化题材关注下的新的艺术语言。

(二)民族文化的延伸

日用陶瓷设计的创作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一种新的延伸。因此我们在创作生活陶艺的同时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如何将日用陶瓷设计发扬光大也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问题。日用陶瓷设计关注的不仅有高档用瓷的生产,还要关注民间陶瓷艺术的盛衰,关注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振兴上。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在整个中国陶瓷历史上是不间断的发展,许多宫廷用瓷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

(三)时代特征的强化

篇10

她老人家很爱讲龙,在她心目中,龙,是至高无上的,她曾领我到北海公园,边看边讲“五龙亭”、“九龙壁”。

今年是龙年,我想把祖母曾经给我讲的有关龙的故事介绍给大家。

咱们中国古代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所涉及,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甲骨文中龙字有58个。《史记》中龙字出现188次。《易经》更是将龙作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

上至黄帝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都可以看到,咱们中国人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义龙因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予以释放。后来民间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这个故事的延续。

我在各处演讲时,也特别关注龙与龙文化,有时,还特意收集一些关于龙的文物;读书看报时,也爱收集关于龙的典故,日积月累,家中存有各种龙雕和关于龙的文献资料。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打头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条,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市(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市(向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等等。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