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感想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是实施情感教学评价的前提,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由于人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所以产生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情感。情感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改变和影响人的情感状态及其内容,变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变不良情感品质为积极情感品质,从而便思品教学成为健全、完善的教学,这就是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
根据上述情感教育目的,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认为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情感的培养,即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二是人生价值情感的培养,即积极 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三是社会情感的培养,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等。
二、正确运用、实施情感教育目标的原则
情感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注重遵循教育规律,面向每一位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实施情感教育的要义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倡导学生的道德自悟,最终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行的教育目的。情感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找准角色定位,要把教育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把教师看作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实施情感目标的基本原则。
1、渗透性原则。情感教育必须寓于思想品德知识、热点探究之中。实现知识与现实充分结合,使传授知识、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积极地挖掘和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自身的特殊的教育因素、科学准确、潜移默化地将情感评价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统一。
2、从实际出发原则。制定实施情感教育目标应从学生本身实际,教材内容实际和当前社会实际出发来确定情感渗透的内容和方法,杜绝歪曲客观事实、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的情感教育。
3、循序渐进原则。制定实施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应依据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内在逻辑顺序,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应从较低的起点开始逐步提高层次,同时由于人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在制定实施情感目标过程中,对于某一情感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进行反复渗透教育,不断巩固、强化。
三、正确运用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1、以情育情,以情激情。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使另一个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做到:(1)利用课本上介绍的有关人物的事迹(如、钱学森、童第周等人自信的风采),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信的良好品质。(2)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而且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要求取得高度一致,把教材中的情感变为自我情感。教师需要调适自己的情感,并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于师生理解水平的差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会有差异,所以教师根据学生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调适自己的情感,既要有控制的释放,又要比学生的情感有较大的强度,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3)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体现的一些情绪表现和情感行为,让学生进行判断分析其利与弊,力求避免用不健康、消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并培养高尚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以良好的师表形象感染学生:要热爱学生,并把这种爱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要尊重,理解 学生的感情,多与学生交往、沟通,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要信任学生,尽可能淡化说教者的身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教学时教师还要保持良好 的情绪状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动作",善于使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潜移默化地培植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道德需求,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知情互动,情理交融。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且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所隐含和显露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融情感于知识传授中,使情感性信息交流与知识性信息交流融为一体,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教师首先应将教材变活,形成新的情感体验,然后通过一定的教学艺术手段和技巧,将融入自己情感体验的知识授于学生;例如,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必须结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与知识有关的历史和现实再通过课堂教学和师生、生生讨论、演讲等方式,使情感深化。同时教师要学会不断调适自己的情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渲染意境,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切合实际的育情、激趣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情 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篇2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校;感恩文化;内涵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和心理素质的强弱对个人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感恩意识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中的一个必备要素。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然而,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改革浪潮的冲击、计划体制的解构、多元文化的勃兴,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感恩意识的淡薄甚至缺失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加强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已成为高校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着力点。加强感恩文化建设也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迫切的需要。
二、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的界定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这个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至今仍然雕刻着“感恩”一词。“感恩节”在西方是和圣诞节同样重要的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感恩故事――“衔环结草”、“漂母一饭之恩”、“扇枕温衾”……,《诗经》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崔瑗《座右铭》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孟郊《游子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民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刻骨铭心的信条。作为中国两千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其“忠孝”、“仁义”等核心理念也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凝聚起了关键作用,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源泉所在。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期,积极发掘和张扬中国传统感恩文化,显得十分必要。
高校校园感恩文化是社会感恩文化的重要单元,本文就对儒家感恩文化的传承探讨高校感恩文化的内涵。
三、儒家思想观下的高校感恩文化内涵
(一)孝敬父母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仁”字。“仁”的集中体现就是孝敬父母。孔子特别强调发自内心的孝敬之情。《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儿女在经济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饥寒之虑,固然重要,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色难”,即态度很重要,侍奉父母,始终要和颜悦色,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保持身心愉悦,安度晚年。孔子认为,孝德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亲养育之恩的回报。《论语・阳货篇》孔子回答弟子宰我“君子居三年之丧”的缘由时就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为自己日常生活中费心劳力,无疑是自己最大的恩人,所以,为人子女的应该遵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然而,今天的有些大学生们却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或者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或者一味向父母索取,把父母当作“提款机”,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或者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缺乏礼貌,顶撞父母,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向。在这些同学看来,父母生我养我,供我上大学,这些都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作为子女理应心安理得享受这些权利。“夫孝,人之本”,试想,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又如何会热爱祖国,如何会对社会做出贡献?
(二)尊重师长
儒家强调尊师。所谓“天地君亲师”,把老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礼记》中记载,男子20岁行冠礼之后,他的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亲戚都不再叫他的名,而改称他的字,甚至连皇帝也是如此,称其字以示尊敬。只有父母和老师一生都可以称他的名,这说明老师与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而老师去世,也要守(不穿孝服的)心丧三年。《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皇帝接见老师,也要降阶,不能以君臣之礼接见,而必须以宾主之礼接见。可见,儒家对师道尊严是何等的重视。
可是,今天在大学校园里,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形同陌路;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个“谢字”都不会说;课间不擦黑板、上课违反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三)报效祖国和社会
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相应的家庭生活中孝的道德信念也延伸到社会组织中,感恩意识也就随之渗透到政治领域。所以,就产生了《史记》中刺客冒死行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在风波亭前慷慨赴死等许许多多的千古佳话。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后天教育和当代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责任感淡薄,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不思考自己应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比如,择业时希望留在大中城市,不愿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的地方、边远的山区和基层去;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单位工作;少数贫困大学生依靠他人帮助、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不知报答,甚至逃避偿还助学贷款,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都息息相关。
(四)保护自然
人来自自然、还之自然,人类需要对自然怀有敬畏和感恩心态。这种意识,蕴涵在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儒家提倡“仁爱”,孔子讲的是“泛爱众”,孟子则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也说“民胞物与”。所以,儒家仁爱的范围很广泛,不仅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包括世间的民众以及天地万物。孔子赞美《诗经・大雅・民》篇的“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为“知道”之诗,肯定了天生育了众民,赋予了人善良的天性,是人的源泉,感恩自然是人类生存之道。
感恩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部分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容乐观:或者环保认知欠缺;或者知行协调脱节,比如缺少社会公德意识,随地吐痰,乱扔废旧电池,图便利使用“一次性用品”,追求时尚而过早过快丢弃尚能使用的物品等;少数大学生对环境破坏现象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更有甚者,比如清华学子硫酸泼熊,北大学子屠猫,这些个案中所暴露出的道德人格的阴暗,显示了感恩自然教育的缺失。
四、结束语
大学生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但是,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高校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并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大和丰富感恩文化的内涵,抓好感恩意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
参考文献: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2、李海龙.儒家人文精神的生态意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张万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篇3
进入初中,我再一次拥有了几个闺蜜,整天的打打闹闹,整天的哈哈大笑,在她们的面前,我不需要伪装自己,不需要隐藏自己,在那里,我得到了友谊,它使我感受的幸福的美好。
而关于朋友,在我们中国是十分看重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就十分的看重,提出“诚”“信”“仁”“忠”,对友诚实,对友守信,对友仁义,对友忠实,一直影响着我们,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成为我们的交友准则。我,不知道别人会是怎样的,而我将以这几点去衡量友谊。
“高山流水觅知音”“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等一系列的故事都是有意的深刻体现。我们之间的友谊不会像古人那么的轰动,却又不失随性的交流,交往。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生是悲凉的,培根曾说过:“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少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有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句话:朋友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友谊,应是我们每人都十分熟悉的字眼吧,古人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没有一个人是不曾拥有过朋友的,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在茫茫的人海当中,有谁能堪成为知己呢?
对于我来说,我不求知己,但求友谊。每天早晨见到时的一声:“早上好”,每次下课的一句“听懂了吗”,每天中午的“走,一起回家”,分手时一句不经意的“路上小心”,都让我深深的沉醉在里面,友谊的幸福感包围着我,而深厚的友谊之花已在我们之间慢慢长大,慢慢开花……
就在前两天,我的一个好朋友严重扭伤了脚腕,走路只能是一瘸一拐,十分缓慢,十分钟的路程要二十分钟走,我和另一个闺蜜每天陪着她走,由于她扭伤,要我们扶着,而我们扶着扶着,腿,胳膊就麻了,酸了。但我并没有埋怨和走掉,而是更关心她的伤势,看着她痛苦的样子,我的心中也有心痛,也许,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吧,而班上的同学热心的帮助她,每天询问,安慰,虽说,我不是主人公,不知道她的感想,但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在旁边也能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
那一刻,我的心是感动的,是开心的,是温暖的;那一刻,我仿佛意识到友谊存在的价值;那一刻,我从友谊中感受到幸福。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考验友谊,我想,经过这件事以后,我们之间的友谊见再一次增加厚度。
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篇4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迈克尔・普鸣,这个戴眼镜的高个所教授的《中国古典道德和政治理论》一课是哈佛第三受欢迎的课程,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入门”之后。2007年,普鸣教授第二次开设此课时,由于人数太过爆满以至于台阶上、讲台上、甚至门外大厅里都挤满了听课的同学。最后,哈佛大学把教室移至了学校最大的教室――桑德斯礼堂。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本科生选择花一学期的时间去研究深奥的中国哲学呢?记者克里斯汀(Christine Gross-Loh)被这一现象吸引,她本人也是哈佛大学东亚历史系的博士毕业生,对中国哲学也是颇有研究,于是她又回到了母校与普鸣教授联系,然后就就有了两人合作的这本新书《道:在良好生活的问题上中国哲学家可以教给我们什么》。这本书和普鸣教授的哈佛课程一样宣称“会改变你的生活”。
为什么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们提出的生活的艺术会对今天美国的大学生或者进一步说所有的西方人有用呢?《道》这本书最先解释的就是这个问题。请想象一下,在某个社会,人们对什么是彼此之间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这个根本问题都存在分歧,他们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互相争斗。这听起来像21世纪的美国社会,而事实上说的是2500年前的中国。普鸣教授将中国哲学思想置于当代西方社会的背景之下,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反直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观点,从而教给他们怎样更幸福地生活。
书中大体用三个章节介绍了儒家思想,另外三章介绍了大致可以归于道家传统的思想。在每一章,作者强都调这些中国古代的思想如何颠覆了现代西方的理念,以及这种思想会对日常决策产生什么影响。
西方讲究独立和追求真正的自我,孔子则强调社会礼仪。孔子的观点听上去有些沉闷和保守。实际上,笑脸迎人装作并不生气时,或者选择一言不发而非猛烈抨击,其实更成熟。西方人对本真性的尊崇,使他们对仪式性的行为或者说“假装”产生了怀疑。展露“真实的自己”难道不是更好的做法吗?孔子的教导相反,他认为,某些仪式――特别是那些“装作”仪式――具有转换性的作用,因为它们能打破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书中写道:通过假装,我们转换成为善良而大度的人,而不是那种只顾表达自己心中真实所想却不管言语是否伤人的人。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这些仪式,让行为引导我们的感想而不是感情引导行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能变成不同且更好的人。
此外书中还引用孟子的学说,证明人生制定明确的计划是不可行的。制定人生计划有什么不对呢?书中说,“当你制定人生计划时,你为将来的自己做决定的依据是今天的自己,而不是你将来能够成为的那个自己……孟子不会赞赏这种坚守重大决定从而把自己限制在条条框框里的做法,他会通过微小可行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庄子说人应该训练自己“顺乎自然”,而不是用所谓的理性或者逻辑封闭自我。书中说,我们做每一个决定时,无论其大小(晚饭吃什么、下学期选什么课、以后做什么工作、和谁结婚),如果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心脑结合、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关于老子的“以柔克刚”。书中说“老子要我们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看做彼此相连,而不是相互区分、泾渭分明。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运用对这些联系的理解来与他人达成协调。通过协调你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他人。你无需直接对他人施加力量,这样你可以引领他人同时不会让对方觉得受到了你的主宰。”
在当今社会,青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好高骛远,然而在知道了中国哲学背后,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通过学习中国古典思想学会,在现代社会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如何去创造一个天朝上邦;如何去拥有一个丰盛的人生。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这也是中国哲学在全美――不仅是哈佛大学――开始盛行起来的原因。
The Path
作者: Michael Puett / Christine Gross-Loh
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副标题: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
出版年: 2016-4-5
篇5
关键词:文化经典研读 研读重点 兴趣 沟通古今 出入法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福建高中语文课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必修课程以外,新增了不少选修课程。其中,人教版的古代文化经典《先秦诸子选读》格外引人注目。这门课程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开展文化经典阅读的建议”而开设的。从2007年至今,福建高考命题组就把它作为语文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分值达10分。可见,学好这门选修课程十分重要。
但是,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模块之一,这门课程课时非常紧,实际教学课时一般不超过8周;而这些经典文章却离我们有两千多年,古人的生活背景、古人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我们相差甚远;同时现在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相对比较低,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只是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古代文化经典困难不小。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尊重实际,理性确定研读重点
首先,高中三年时间有限,除去必修课程外,能留给《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修习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全书中选编的《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经典著作选读都作较为深入地探讨。
其次从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来看,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而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的《论语》、《孟子》,无疑分量最重;《庄子》虽然文学价值较高,但许多篇目文字艰深,对高中生来说,难度偏大。同时,近几年的福建语文高考,对文化经典阅读考查也基本限于《论语》《孟子》。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选修课程的教学也不能照搬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研读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应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轻字词教学。如果把文化经典阅读课上成必修课程中的文言文阅读课那样,既浪费宝贵时间,也忽略了文化经典本身最重要的思想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实际,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研读学习重点放在理解《论语》、《孟子》思想并能进行简单分析评价。
二、激发兴趣,发挥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文化经典,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一旦学生产生兴趣,那就能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动力。而选修课程本来就应当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方向,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激发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一)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向学生阐明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是,当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美好的生活的时候,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看法。首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陷于越来越恶化的境地:气侯变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出现??更为让人忧心忡忡地是,功利的社会让人异化为工具,道德沦丧,人文精神缺失。
有人这样呼告:“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生存的智慧。”①
《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将引领大家走近这些智慧的先贤圣人,通过与文本对话,领略他们的不朽思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增强自己的思维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这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这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的课程。
学生一旦明了这一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课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社会课堂来
如今,一股国学热潮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名家教授,走出象牙塔,走上讲坛,向平民百姓讲解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如“百家讲坛”上的“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讲孟子”等。他们通俗个性地解读,常常让听者获得许多新鲜的教益。教学之余,我常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观看,写读后感,带进语文课堂讨论,学生兴趣很高,效果很好。
语文学习的天地绝不仅仅是区区的课本、课堂,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一旦我们的学习内容能跟社会热点相连结起来,学生的兴趣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三)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文化经典的学习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宰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他们才有真正持久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课前带问题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讲台以发表自己见解,课后让学生写随笔以记录自己的感想。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不同的心灵去体悟,用各自的思维去思考,用个性的观点去解读,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学习也就乐此不疲了。
三、沟通古今,让学生学有所悟。
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如果不能以古证今,沟通古今,那么,这样的阅读学习,充其量只能是“一头钻进故纸堆”,这样的经典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学习《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生存智慧,并用以观照现实的困境。因此,我们在研读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悟。
如研读《论语选读》中“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浮云”章节时,我和学生一起探究下列语句的内涵:
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这三则语录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孔子的“义利观”:孔子并不放对求利,“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求利又必须合乎道义。
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正生活在一个求利的年代里吗?孔子的义利观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吗?
两千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求利是值得鼓励的,但求利必须符合道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不法奸商为了追求暴利置国家法律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充斥我们周围的有毒米、毒酒、毒鱼?;有多少红男绿女为了谋求利,放弃了自己的人格信仰名誉尊严,坊间甚至把“笑贫不笑”奉为至理名言??是孔子说得不对,还是我们这个社会病了?
沟通古今,不但撞击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古代圣人的智慧思想在现实复活了,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四、能出能入,整体把握与具体实战相结合。
南宋罗源名人陈善先生曾提出的读书“出入法”,被先生推崇备至。阅读古代文化经典,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能出能入”。毕竟,这是一门在高考中要进行阅读考查的选修课。
首先要让他们能出。古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阅读文化经典题目,如果不能跳“出”,而是深陷题海中,那就会落得“高低迷离,不知西东”,最终只能迷惑而无所得。当然,这里地“出”不是一无所知地盲目地跳“出”,而是“胸有成竹”地跳出。“成竹”,指的是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先让学生能基本整体把握孔孟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我们地跳“出”,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一览无遗,就像孔子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其次,要学会“入”。这个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做适量的题目。
为什么要“入”呢?如果说“出”是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入“,那么“入”就是通过实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深度。在“入”中归结做题技巧、把握实战规律,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人教读《先秦诸子选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注释:
①《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耀;
参考书目:
篇6
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是《孟子》选文专版,其选文章依次为:《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这几个课面就内容简单复杂层次而言,应该是由复杂到简单。如果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依序而教,这恐怕很难收到效果,如果改变现有顺序,这倒可以收到板块教学整体之奇妙。
二、操作过程
孟子善用故事说理,其文章多取譬设喻。基于此,我们先完成《弈秋》、《齐人有一妻一妾》两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应藏有写作者某类情感的表达。接着,抓住《孟子见梁襄王》中“见”字作文章,让学生明白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孟子见王的目的是“推行仁政”,有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余下的《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两文,教者只需将学生引入到对标题的改动,这样,学生便能由此及彼,真正做到入文前已知己知彼,教学当真便会顺利许多。
三、具体流程
A、《弈秋》
1.引子话题
给出《小猫钓鱼》,让学生复述故事,后给出常规思维,否定小猫三心二意,为后面教学作铺垫。
2.走进文面
入文,先由“文面中有小猫吗?”这一问做到课内课外有效链接,这样,学生读文有了任务,学生一读文,能找到弈秋之徒中有一徒和小猫类似。小猫钓鱼时一会儿赶了蜻蜓,一会儿追了蝴蝶,它做事三心二意,遭到否定。那个徒弟呢?“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他也如此三心二意。
3.逆向思维
做这一步,我们是为给教学带来新意而设,也是为了开启思维而设。接着,课面上我们说到生活中这样的话题: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去开会,一只蚂蚁爬上桌面,小孩是开会呢还是斗蚂蚁?讨论分析后,大家肯定了小孩斗蚂蚁。由此,我们也便有了这样的问题进行,那小孩开会算不算三心二意?小孩该不该否定?那小猫真的有错吗?弈秋之徒真的该被否定吗?最后,我们问题的核心落实在了“选择”一词上。小孩随着去开会,他选择的并不是开会,蚂蚁出现,他选择了童趣,这无可厚非,小猫去钓鱼,但它毕竟还是只小猫,它并不在乎鱼结果多少,赶了蜻蜓,追了蝴蝶,它选择了快乐,它没有错,错只错在我们拿着猫妈妈的选择标准去苛求它了。弈秋之徒如果选择射术,那也说不定是能百步穿杨的,他当然也并非就该被否定呀。
4.强化巩固
有了“逆向思维”,我们课余就有了作文写作《小猫·弈秋之徒·选择》来强化巩固。
B、《孟子见梁襄王》
1.背景资料
①时代背景: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266页《寡人愿安承教》
梁襄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②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人,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推行仁政,宣扬“民贵君轻”。
给出这两者,主要是为了给出这样一个事实:梁襄王想要一个贤者来辅佐自己强大国力,以雪国耻,孟子正是这样的贤士。孟子想寻一个君王来推行自己的“仁政”,梁襄王正是这样的君王,这给两人的相见创造了条件。
2.“见”字分析
结合上文,一个想寻找贤士,一个想寻找君王,两人都是想见到对方的。因此,“见”便有了一个前提──“想见”,时机一旦成熟,当然,“想见”就会变成“拜见”、“接见”。“拜见”“接见”是“见”的具体过程,“见”的结果又怎样呢?此时,我们要求学生读文段一。
君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结合字面,学生很易得到孟子的后悔。“见”也便有了结果──“悔见”。
综上,“见”便有了以下分析:
①想见
②拜见、接见
③悔见
既是“想见”,但最终却“悔见”,那问题一定出现在了“拜见”、“接见”这一过程中。那问题出现在哪儿?此时我们便可导入进整个文章以及背景资料的学习分析中去了。
3.技巧探究
有了上面学生兴趣的激发,课面上什么“倒叙”,什么“取譬设喻”完成一个类比推理等这些技巧是很容易理出来讲清楚的。
C、庄子见孟子
1.阅读发现:
入文前,我们先讲解“标题”与“内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阅读,学生阅读中很容易发现本文主要事件是“孟子见齐宣王”,庄暴见孟子只是孟子去见齐宣王的一个引子,课题改变成“孟子见齐宣王”而更准确些。
2.由彼及此
课题一变,前面有“孟子见梁襄王”作铺垫,那“孟子见齐宣王”便有如此信息点:孟子又寻找了一个新的王来推销他的“仁政”学说。
3.对比阅读
做这一步,我们参照了某些教师的做法,先给出以下短文,然后与课面比较阅读,从中完成对孟子説辩技巧的探究。
孟子见齐王。曰:“王之好乐甚,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直好世俗之乐耳。”曰:“古今之乐,一也。今王独乐,百姓举疾首蹙頞,窃为王忧之。今王与民同乐,百姓举欣然而喜,则齐国之政治毕通,王当王天下矣。”王无以对。
4.说辩技巧
有上面的对比阅读,经过讨论分析,我们可以顺利总结出孟子的说理四部曲:
①投其所好
②布下钓饵
③单刀直入
④水到渠成
D、“齐桓晋文之事”
本文虽在篇幅上较其他文面复杂,但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到此,我们只需引导学生将《齐桓晋文之事》这一标题变成《孟子见齐宣王》,文章的主要内容,孟子的说辩技巧等这些都迎刃而解。学生读文只是完成对前面我们已得结论进行一个分析验证。
四、教后感想
篇7
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精神亦非我之拙笔寥寥数言所能绘之。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仅从一个侧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很多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道德的作用,注重内心的修养,修身养性。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中国哲学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为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雄厚的基础。中国哲学既是人世的,又是出世的。所以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西方,对道德的追寻绵绵不绝。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世界存在着一个先验的绝对不变的善本体,它是一种绝对的本质。这个善贯穿在一切具体的德行之中,各种德行都是由于具有这个普遍的善本身,才成其为德行。这个善是道德的本源和本质。因此,道德就是人们应当去追求的一种完善状态即善本身。幸福论伦理学的著名代表、古罗马时代的伊壁鸠鲁则认为,道德就是达到幸福和快乐的手段。他明确宣称,一切善的开端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源都在于肚子的快乐,连智慧和修养也必须归因于它。中世纪的基督则认为,道德就是上帝的命令和训诫,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人们只有听从上帝的命令,遵守道德,才能最后得救,死后升入天堂。
而在古老的中国,道德则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周易·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之人,德才兼备之人,往往与小人相对。这两句话是用乾坤二卦的全阳全阴之气来描述君子之品行。天之德刚健,周而复始,永不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坤之德是“顺承”,“厚载”,以助天之生物也。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君子的品格是多方面的,既有刚强坚韧,又有博大精深。“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意思是说,《易经》正是圣人用来修养心性,提高道德和光大扩展自己事业的,圣人的智慧是崇高的,它的礼节是卑谦的,要崇高就要仿效天象,要谦卑就要取法地理。崇高谦卑也是君子的重要品格之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从天子到老百姓,都应该把修养自身品德作为最根本的。而只有修身养性到一定程度,才能有一番政治作为。
《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人的道理,首先在于使人明白天赋予人的美德,进而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革旧更新,最后使自己和他人都达到完美的境界。《康诰》曰:“克明德。”即能够有光明崇高的美德。《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能够彰明伟大的德性,这些都是说道德要从自己身上显明出来。《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意为顾念上天赋予的美德。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这几篇中,都讲德性,这是君子大人所以成其者的原因。上天既赋予了人美德,那么君子圣人就要发扬彰大这种德性,使自己能充分利用上天禀赋之气,修成有德之身,浩然之体,真正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意为天下万物共同生长并且互不侵害,道路一起行走而不相背离,小德如小河流浸润万物,大德敦厚其化,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意为君子治学修身,像切割磨光骨器,像雕琢美玉一样精益求精;其德容表里之盛,让人叹为观止。《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志真诚,襟怀坦荡,爱憎分明,这是君子大气的表现,而慎独是维护这一大气的必要条件。独处之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悖德之事,这才是德性光辉之所在。“富润
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有德之人,心胸宽广,体貌安详。德性对人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浸润作用,内在的涵养外化为坦然舒泰,则与众不同矣。
《中庸》日:“天命之率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上天阴阳五行的道理,修成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这样才符合天命。“苟不至德,至德不凝焉。”如果不具备最好的德行,就不会达到最伟大的处世法则。道的境界是至高无上的,而修德是通往道的唯一途径,也是成就伟业之基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是对君子特点的一个全面概括,既重德行又勤学好问,既宽广博大又精致入微,既伟大高明又通达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温习旧知识而有新的体会和见解,为人朴实宽厚又崇尚礼仪。修德至此境界,夫复何求?
再看《论语》,对于儒家思想来说,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对仁德作了详尽的论述。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非常注重仁德,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仁德。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形象:有文采而不虚浮,朴实而不粗野,一举一动皆符合礼仪而又不矫饰。子日:“饭疏食,饮水,屈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并不追求荣华富贵,而只求心灵的充实,精神的升华,这是德性的选择之一。物质上虽然很匮乏,但精神上却很富有,后世称之为孔颜乐处。在中国哲学中,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道德理想高于名利财富,有德之人受到的认可要远远高于有财之人,钱财乃身外之物,而道德可以伴随人一生,是一种永恒的财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作的一番对比,君子襟怀坦荡,而小人却局促忧愁,个中原因就在于君子有极高的道德修养,有容乃大,无惧无忧,所以生活的很坦然;而小人整日耽于蝇头小利,忙忙碌碌,所以心灵疲惫不堪。“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看来,仁德比性命重要,舍弃仁德苟且偷生,就如同行尸走肉。仁德是立人立世之本,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很难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更不用说有政治作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权者要以德服人,自身品德端正,行事磊落,下属自然服从你的领导;反之,则会人心尽失。而在今天,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庄子》日:“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意思是从前有十个太阳一起照射,万物都受到阳光的照耀,何况道德的光辉要超过太阳啊。这是舜对尧的评价:有德之人,如太阳一样照射万物,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从而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德治国,非君子不能为之,而有德之人,治理国家也很容易。老子日: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话是讲德之作用于身、家、乡、邦、天下的形式。阐述了道德修养的作用,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都需要德性。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无所求,到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去而不会厌烦,这就是道的精髓所在。
篇8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菜根谭读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菜根谭》是明朝的洪应明所著的书,在日本企业界已被追捧为“奇书”,从此便能知其修身养性的力量之深。都说: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见,人只有经历了平淡艰苦的生活,才能使经验有所增长,人格有所升华。这便是《菜根谭》这本书的宗旨,静心读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让失意者变得彻悟,让成功者懂得长胜不衰的方法,让居官者明晓如何仁政廉洁,让平凡人也自能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而这本书中的感恩的言论,也自是讲得十分有理。有这样一句话: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功劳不必挂念,但如果自己有过于人,却不能不计较;别人对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却,要想着去回报,但有仇怨却必须忘掉。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多么迂腐,还不如“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只是针对自己给予别人的恩怨来说,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要时刻铭记。别人的仇怨,我们只是把它写在沙地上,让它可以随风流逝,不再计较;但别人若有恩于我,却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实,看到这句话时会有触动,是因为我觉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妈妈对待我的行事准则: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却从不会在我面前提及劳苦;妈妈日复一日忙家务,即使汗如雨下也不会叫一声累。而我如果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给他们小小的表示,他们却比以往都要显得开心。那么,这句话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我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妈妈所构造的幸福与恩惠中,而不去报答呢?
《菜根谭》中还有一句话: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暂且不说别人给予的恩情,光说我们受到了爸爸妈妈莫大的恩德不知回报,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极点么?这样的情况当然要避免。对爸爸妈妈的回报,应该不只是在节日请他们吃饭,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给他们温暖的感觉。而我们要做的这些,《菜根谭》中也都有体现:如“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狐貉”。我们要满足于爸妈提供给我们的环境与条件,知足才能常乐,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编民不让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具非矣”。回报父母便不要去计较得失,挂念他们会不会给夸奖,不然这种感恩之情也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再如“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面对父母不挂记自己的回报,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所积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报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深厚,福泽也会绵长。
在静心凝神的《菜根谭》阅读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菜根谭读后感2闲来无事,随手拈一小册子,读毕,若有所悟,而后,心静如水。
抬眼一看,此册名为《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名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此书内容令人陶醉,可单单书名令我颇为不解。菜根谭?莫不是与那菜根有何关联?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经查询,乃知,此书名得自于宋朝汪信明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俗语亦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此“谭"同”谈“,音近通假,如《天方夜谭》等。
细细查询,原来,《菜根谭》写于明代,作者洪应明流传至今的著作除《菜根谭》外,还有被收入《四库全书》的《仙佛奇踪》4卷。实则,《菜根谭》严格说来并非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而是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这些格言警句无一不是文辞秀美,对仗工整,促人觉醒,耐人寻味,有着深刻的哲理,得以教人,育人。仔细品读,竟也发觉有了一种不可捉摸的意味。
读完此书,偏就有一那么一章的句子令我极为影响深刻。”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这句是关于理论道德规范的,大致意思也就是:“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这段话说明正义与邪恶的结果是及其不同的,一个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即使受到了误会,那也是暂时的,而那些依附权势的人,终究是没有好结果的,宣扬了正与恶的本质区别。一个真正看透世事的人,大都是把精神财富看重于物质的,他们宁屈一时,亦不背负冤屈一世。坚守道德规范的人大抵是把世事看得更透彻些吧,大梦初醒,看破往事,清者自清,穷极一生,仅为于此。话说回来,何为“聪明人”,不过是看透了万古之中,看过了世上世事,心有所悟,安分守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想自己该想的事。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深者见深,浅者见浅,高手未见,亦是无物。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这些道理亦不过是书中一小部分,或许,不仅是书中,在学习之中,生活之中,有更多百般在等待我们 。
其是这本书的深意,或许更深入人心。读毕,心尤幽静,似有潺潺小溪留过心底,清澈纯净。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理解、淡泊、向善与智慧,让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读书,让我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谈,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这就是 “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究其意,“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真味”。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或许只有耐得贫苦生活,才更能创造人生的百般事业。如此修身养性、教人育人、意味深长的好书,买来读上一二又有何妨!
菜根谭读后感3曾有一段时间,思绪不宁,随手拈来一小册子,读毕,顿悟,心静如水。此小册子为《菜根谭》作者为洪应明。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两部书赶不上《菜根谭》:《围炉夜话》过于拘谨,语言缺乏灵动性,好像一滩浓泥流不开;《小窗幽记》部分语句大胆的因袭了《菜根谭》,那没有添砖加瓦加以掩饰的行为好像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所以这两部书如同同胎兄弟,部分观点是一以贯通的。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知道,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不过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
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己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落在条条细则上面,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合适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了路。
菜根谭读后感4读《菜根谭》,我受益匪浅。它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智慧书。有时,书里一句简单的话,给我带来了足足几天的思考与感动。它用散文诗化的手法从从修养,处事,学习,心境等方面给我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作了积极的指引。
关于《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号‘还初道人’。关于他的事迹,没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难断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时社会局势十分混乱,他对于功名吉田贵看得很淡泊,专心埋首于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联瑾》、《樵谈》、《笔畴》、《传家宝》等书,都是当时的警世教言,虽然后世无传,但这本《菜根谭》却散放不朽的光明,欢喜读它的人不少。从《菜根谭》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文辞、性格等,绝不是一般学者如胶柱鼓瑟或侈言清谈者流所可比拟。
《菜根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出世的思想,所以品读《菜根谭》,让我在体悟人生的真谛时,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了进有进一步的深化。
在《菜根谭》的五大章内容里,我最喜欢它提升心境的诗句。一行“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过疏竹,风停而竹不留声”,我的思绪在这唯美字句间飞扬:大雁飞过寒潭,不会留下痕迹;风从稀疏的林子里穿过,声音却不会因此而停留。我们的人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而光明,也绝不会因为偶尔的失误而毁灭,得与失往往只有一瞬间,如果难以承受考验,我们会变得不堪一击,甚至会立刻倒下。读到那句熟悉的“宠辱不惊闲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时,别有一番感受。大学之前是为了考试而盲目背诵,而今天它却深深地撞击了我的心扉。平静处事,冷眼观事,不以物喜,不以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强大有力的心里基石。
其次,使我感兴趣的要数它关于充满禅意关于佛学的领悟了。它推从的平淡是真,一切随缘,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等,这些,对于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是极有帮助的。紧张的生活导致的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人们放纵了的欲望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权衡好现实理想的关系,能够在忙碌的时候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空想的时候能够多思考那么我们就不会陷入压力的漩涡之中了。如果我们能够“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静;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那么我们就不会遭遇如此多的苦难了。
“人生贵在随缘,一切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日常生活中,对很多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一切随缘,真正实施起来却大相径庭了,为了达到目标,有时宁可扭曲自己的想法,用错误的理论指导出错误的行为,又用错误的行为继续错误的理论,自己还会沾沾自喜,执迷不悟。
《菜根谭》关于为人处事的知识方面也给予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一点上,它主要继承了《论语》的中庸思想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也即方圆出世。它提倡我们宽容,谦和,退让以及帮助和理解等等。它甚至完全推崇没有个性就是最大的个性的道理,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隐藏自己的有点长处,宁可有理也饶人等等,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做法是否过于保守了呢?如果每个人都不偏不倚,那还指望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矛盾里进步,每一个公民在不断的受挫之中取得进步么?在这里并不是否定《菜根谭》关于中庸思想的倡导,过分的中庸毫无意义,就我个人而言,和出风头闹事一样愚昧。
翻阅《菜根谭》,我愚昧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感化,在辩证思考与理性批判中,我成长着。我把它置于床前,利用每天睡眠之前的时间静下心来品读,执笔做一些小小的摘抄,尽情的享受这样的读书时光。
菜根谭读后感5近期抽空简单的阅读了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与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从教理念如出一辙。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 上一篇:儒家思想中仁的含义
- 下一篇: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