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法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问答法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问答法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主动性

引言

进入21 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用的不断普及,全球已步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不适应高职的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1.高职《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存在问题分析

1.1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但是由于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存在差异、家庭条件存在优劣,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身处较发达地区,计算机普及率相对比较高,基本所有家庭都有计算机,这些学生既能见到还能很好地接触使用计算机,其计算机知识面相对宽广,可以进行Word、Excel、Photoshop等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所处不发达地区,很少接触计算机,因此这批学生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组成都不是很清楚,更别说如何对计算机进行相关的操作了。总体来说,基础稍好的学生认为早已懂了,而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进度较快,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差距大。

1.2理论课和上机课脱节

目前,虽然这门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板书、多媒体、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与上机实践课时比例分配基本达到1:1,但是讲授和上机实践课程基本上分离,往往都是先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再到下次课的时候,学生去机房进行上机实践操作,上课所学的知识往往已经被忘得差不多,在上机实践时面对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学生的感觉是上机与上课完全脱节分离,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过程周期长,学习效果不明显。

1.3学习目的

     一些院校教学中仍以考试、考证为主,以致个别学生虽然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却遇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独立完成,不能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它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较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地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许多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5)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6)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

3.1 word教学中使用的典型案例

Word是Microsoft office 办公套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重要组件,主要用于日常办公文档、报刊、书刊及网络电子信息的编辑与排版。它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作为教师,面对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用到的如此强大功能的应用软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下面所简述的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尽量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例如对于大学生经常进行的文明寝室的评比,首先让同学们在头脑中勾勒一下文明寝室宣传简报的初稿,然后老师给出提前制作好的简报样式,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思考该如何分工合作搜集相关的资料,如何利用word来进行排版制作。这个主要涉及到知识点就是运用复杂表格制作、分栏排版等技能,将插入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及绘制简单的图形与输入文字并作以格式化等操作相结合来实现图文混排。教师结合案例,讲述如何插入图片、艺术字,分栏等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效果,在教师的协助下,使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式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体系。

3.2 PPT教学中使用的典型案例

PPT是目前制作演示文稿最常用的工具软件之一,利用它能够制作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产品展示、教育讲座等各种信息传播活动中。

我们同样选取一个贴近现实的实例来阐述如何在PPT的教与学中很好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学生中接触PPT最多应该就是教师上课的教学课件、产品展示、毕业论文答辩以及电子相册等,这里我们就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子相册作为案例来加以阐述。

同样的首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向往的一个电子相册的模型,然后老师展示事先做好的一个介绍校园风光的电子相册实例,让学生讨论思考有哪些元素组成,具有哪 些功能等。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老师的讲解课,最后教师通过利用PPT2003中的相册功能,现场演示介绍这个电子相册的大致制作过程以及PPT中应用到的按钮、插件、菜单等的功能介绍。最后让学习根据自己设想的制作一个介绍当地旅游的、个人写真的等电子相册。老师从旁指点、协助,生生之间交流合作,让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4.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本文提出的“案例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矛盾,且可以相辅相成。在高职《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峰、魏少华. 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J]. 中国科技信息2011.02

[2]于大弘.“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3]修宏洪.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福建电脑.2011.01

篇2

关键词:案例 “把”字句 PPP模式 交际法 任务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同课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同,目前较为流行的有“PPP模式”、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所谓“PPP模式”,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因此也称为“3P模式”;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经掌握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方法。

研究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于教学的直观途径是案例分析,“把”字句作为留学生的习得难点,对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综合课、听说课、词汇教学等的研究,对“把”字句的专项分析较少,因此笔者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北京语言大学“初级教学演示――‘把’字句”为材料,对真实的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形成本文针对“把”字句的专项案例分析。

二、案例定位

1.课型:汉语精读课;

2.学生等级:水平较高的初级学习者;

3.教学内容:“把”字句;

4.学生数量及情况:6位来自不同国家,混合班的学生;

5.教学时长:17分钟;

6.教学步骤:导入语法点――讲解――练习。

三、教学内容

(一)教学重点及实现过程

该案例主要教学内容为“把”字句,通过“导入、讲解、练习”的思路教授“把”字句“S+把+O+V+了、S+把+O+V+RC、S+把+O+V(在/给)+RO”三种结构。课堂环节通过目前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领域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PPP模式”来呈现,由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表达(production)三部分组成:

1.展示(presentation)(用时约4分钟):用“学生喝水”的动作,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入“她喝了一瓶水、那瓶水她喝了、她把那瓶水喝了”三个句式,进而自然流畅地讲解了因“话题不同,句式选择不同”的情况,随后用学生熟悉的母语讲解了“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包含的要素,最后通过“用例句理解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本节课重要结构,完成语法展示阶段的教学。

2.练习(practice)(用时约4分钟):展示环节结束后,教师采用交际性练习的方式通过问学生“你把功课交给老师了吗?”引导学生输出,练习“S+把+O+V(在/给)+RO”结构,并适时纠正。期间,教师采用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单独叫学生回答问题后又领读,在保障开口度的同时不断重复,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该语法句。

3.表达(production)(用时约9分钟):练习过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做动作――提出请求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交际目的。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拿出信用卡,后分别让不同学生遵循“请把信用卡交给我”的指令完成动作,后问其他同学“他做什么了”引导学生输出,使用“把”字句,最后通过问学生“你想不想要?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请sb.把N还给我”,使用“把”字句完成交际目的。

(二)讲解方式

教师放弃人为的“教科书语言”,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以话语为基本单位,以交际为主要手段,将功能与结构融合在话题之中,多次循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践行了交际法的教学主张。主要采用以下讲解方法。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通过例句理解语法结构,如:通过“他把水喝了”理解“S+把+O+V+了”;通过“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理解“S+把+O+V(在/给)+RO”等。

2.任务原则、交际原则、意义原则相结合:教师给学生真实的情景和交际任务,通过问问题、做动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后引导输出,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问学生“我做什么了”,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完成交际任务。

3.采用引导式教学:老师以问答法贯穿整个课堂,其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句,引导学生回答,尽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说话机会留给学生,提问还能刺激学生自主思考,调动学生说汉语的积极性。

4.合唱与独唱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中大部分例句由学生单独回答以后教师领读,在重复中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5.采用情景教学法:讲解“把”字句表祈使作用时,直接放在情景“请把信用卡给我”中,并完成动作,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该功能。

6.适当运用学生母语:讲解“把”字句的语法义与使用特点时,教师采用英文讲解,减少了学生理解语言本身与“把”字句语法特点的双重压力,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记忆该语法点。

总体来讲,该教师摒弃枯燥难懂的语法点解释,使用学生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给出具体丰富的例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语法结构。该教师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语法结构本身的抽象讲解上,把抽象难懂的语法变得简单易懂,圆满完成了语法的讲解。

(三)练习方式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第二语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任务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动员学生学习的作用。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通过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来促进语言习得。其主要采用的练习方式及作用如下:

1.采用“真实任务”练习:一部分学者把任务分为“真实任务”和“教学任务”。真实任务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有意识地设计的与真实任务有相似性的活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把功课交给老师”“把信用卡给我”等生活中的真实任务,把学生融入到真实环境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加入题外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通过一些“题外话”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本案例中,该教师在收集信用卡及还给学生物品时,通过拿信用卡、背包等方式用动作参与到情景中,加之夸张的表演,提高了情景的真实性,增强了课堂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该教师对于课堂的总体掌控很好,课堂氛围放松,没有压抑感,肢体语言丰富,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

该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环节中始终掌控全局,收放自如、灵活多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自我感知学习为主,在多次重复及互动学习中自然习得,教师只负责引导、答疑和启发,避免让学生对教师或范本产生依赖,是成功的练习范式。

四、总体评价及个人建议

该教师博采众长,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并进行输出练习,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PPP模式”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缺陷得到了弥补。“PPP模式”形式与内容失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存在缺陷,该教师与交际法的结合增加了内容、功能在教学中的比例,引入真实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使得汉语教学更加充实而不空泛,灵动而不枯燥。

该教师在语法点讲解、课堂呈现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处理得当,值得学习,但笔者认为该案例依然存在练习形式单一、重复过多、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缺陷。王燕(2005)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中指出,“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互动,把学生分小组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交际任务,充分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语法知识的再组合和创新使用”。Willis(1996)也提出了任务实施框架:任务前(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中(任务、计划、报告)――任务后(语言形式的分析与练习),强调语言输出。针对该案例练习形式单一的缺陷,应该增加任务型教学法中对团队任务的操练环节,以培养学生创新语言的能力,丰富练习形式。具体如下:

1.把学生分组,每组三个人,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每组尽可能多地写出与布置房间相关的词汇和句式。

2.教师布置任务:每组三人,一人是房屋主人,负责发出指令(强调用“把”字句);一人是搬运工,负责按照主人命令执行任务;一人以“搬运工做了什么”为题,进行结果汇报。

3.教师发放房屋、家具等的图片道具。

4.开始执行任务。

5.教师做好活动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

五、结语

着眼于真实课堂,笔者结合“PPP模式”、交际法、建构主义理论对其教学重点、实现过程、讲解及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任务型教学法出发,提出教学建议。从细节出发,分解的课堂实例有利于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进而间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但本文视角过小,收集材料方面存在缺陷,也没有明确指出该教学案例的主要亮点及缺陷。笔者希望在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对“把”字句教学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星.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

了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辉.汉语综合谋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D].北

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济南:山东外语教

学,2002,(3).

[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篇3

[关键词]两课教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钟铭佑,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周世中,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94―04

2005年3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提出要以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原来在大学生中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基本原理,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树立公民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引进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及其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

案,据《说文通训定声》和《正义通》释:“案,考也,通作按”,意即考查、考据、研求。案例,则是指经过调查研究或考据查证而获得的实例。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将具有教育价值的实例运用到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在中国,案例教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秦代。考古学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在陕西秦墓出土的《云梦秦简》,大都是墓主喜编选的训吏教本。喜,是秦朝的文吏,做过小吏、御史、令史等官,按照当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文教政策,喜负有主管法律教育和培养吏员的职责。《云梦秦简》记载了父亲控告儿子的案例,以及教人掌握诉讼程式的大批“爰书”。这些案例都是喜为了施教所用。《云梦秦简》是我国秦代采用案例教学的例证。到了汉代,“汉承秦制”,汉代的文吏职官教育,同样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董仲舒曾编撰过案例书,《公羊董仲舒治狱》就记录了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断决疑案的大量案例。另外,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典《秦谳书》,由二百支竹简记载,是一部议罪案例的汇集。这些进一步说明,汉代文吏职官教育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汉律条款就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吏的断案能力。

国外普遍认为,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这种教学法在他的弟子柏拉图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柏拉图把老师的问答编辑成书,寓教于许多有趣的故事中,这就是《理想国》一书的由来。后来,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主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正式提出了案例教学法。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法学教育。法学案例教学通过一系列判断分析以及师生间的讨论问答,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概念和原则,并且教授分析技能、口头辩护、语言表达技巧等内容。它被公认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法律教育创新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学案例教学在我国受到重视,一些高等院校的法律院系开始采用这一教学法,包括案例讲授、案例模拟、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具体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与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以理统帅例,用例说明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讨论和分析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心和中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灌输者,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能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是知识的接受者,完全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就算是一个好学生。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启迪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能够做到“讲道、研业、解惑”才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因此,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都是案例教学的重心和中心。

(二)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法律条文是法学理论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法学理论是枯燥的,法律条文是静态的,而案例则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条文去分析不同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了“混合过错”责任:“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为了便于同学们对这些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理解,笔者举了一个案例:甲乙各牵牛于一座长20米、宽5米的桥两端。甲见状,喊:“停下,我的牛性子暴,牵你的牛躲躲。”乙口称“不怕”,继续牵牛过桥,甲也牵牛上桥。结果,二牛于桥上相抵,乙牛跌入桥下泥中窒息而死。问:甲应否负赔偿责任?乙对牛死这一后果有无责任?我国法律上有何规定?我们通过案例分析知道,甲采取的是间接故意的主观心态,对损害结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乙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损害结果也有一定责任。这种“混合过错”,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因此,甲负主要责任,乙负次要责任。这样,同学们对故意、过失的心理态度和“混合过错”印象很深。

(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目的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知法、守法和用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教学把学生置于一个实践者的境地,总是带着问题出现,或蓄而不发,或真真假假,或似是而非,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和锻炼他们的直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叙述、剪裁、提炼、演绎、归纳,使原有经验得以理性化。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选取案例的原则

选取案例的总体原则应当是“贴近大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案例选取的角度看,应当与大学生密切相关,时间上最好是选用近期发生的案例,空间上最好是选用本地发生或与本地有关的案例;从案例选取的难度看,必须有适当的难度,使问题的解决经历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案例选取的知识跨度看,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跨度,因为知识跨度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具体说来,案例选取应当掌握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案例,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学法用法的重要素材,因此,案例最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人真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真实事例。案例的真实性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只有真实性才会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才会具有教育性。所谓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例,而不是道听途说或随意杜撰的。为了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成功案例,《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报刊刊登的案例,以及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栏目报道的案例。这些案例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二)典型性原则。教学案例没有典型性就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不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思想上的共鸣。案例选择应当是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所谓典型性,是指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备受社会普遍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型案例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具有启发、导向、矫正、警示等育人功能。典型分为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在案例教学中,要坚持正面教育的方针,运用好正面典型,即现实生活中乐于助人、高风亮节、遵纪守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的典型,如牛玉儒、侯祥麟乐于奉献的典型,宋鱼水秉公执法、依法断案的典型,等等。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宗旨是塑造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依法办事能力。从正面的典型案例中,大学生将以案例中的人物或事件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怎样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进一步认识到,宽容、奉献是社会所必需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的实现,是社会的必然,从而自觉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要运用好反面典型,因为反面典型对大学生也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它告诫人们不要这样做,否则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严厉制裁,如分析马加爵杀人案的深层次原因。

(三)针对性原则。案例教学的针对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的实际,充分利用大学生中不履行义务、违反法纪的现象来进行讨论、剖析,以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实践证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他们最熟悉的事或现象来进行讲解,可以增强这门课的感知性、情景性、行为规范性。比如,笔者在讲授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时,针对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不爱劳动的现象,指出,劳动是一种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法制教育。

(四)新颖性原则。案例要不断更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法律、新法规不断颁布和实施,过去的法律法规也在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地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给人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变化,社会上、校园里的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如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教学案例多年不变,不能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法律、新法规及时补充和调整,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贻误教学。因此,在教学中不仅理论部分要即时删改、增添新内容,而且使用的案例也要根据新情况予以补充,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

四、案例教学的实施手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手段

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原理和法学基本理论的重点、难点时,要尽可能举例说明。比如,在讲授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情况等等,笔者都精选案例加以阐明。如果案例过多,费时过长,则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冗长繁杂的案例,学生也不愿意听。因此,教师对于哪些问题应当举例,哪些不必举例,要胸有成竹、通盘考虑。另外,案例要精讲,教师要紧扣授课内容,精讲所举的案例,讲深讲透,才能使学生对讲授内容理解快、印象深、记得牢,顺利实现知识的转移、提高和增长。

2.学生讨论。案例教学,要求教学互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等。在其中,教师担负着组织、引导、调控的作用。

(1)创造讨论氛围。教师组织好案例材料以后,要让学生围绕案例的主要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针对案例多提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是正常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家所争论的只是针对问题而发表的不同观点,是对事而不是对人,因此,不能对任何同学的人格和尊严有丝毫的侮辱或不尊重。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探讨、辨析案例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有关的法学概念、法学理论,协助学生以案例说明理论,用理论处理相似的新案例,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2)建立激励机制。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鼓励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讨论中,即使同学们的分析过程或分析结果发生了错误,教师也应当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并给予应有的鼓励,然后再帮助其纠正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教师可将同学们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考核范围,使同学们重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讨论和课后的复习。

3.教师总结。同学们交流观点之后,教师应当对整个案例进行梳理,对案例中蕴涵的道理作归纳

总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所学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学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倘若是针对考题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应该告诉学生答题技巧,抓住得分点或考点,用专业术语回答提问。

(二)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赞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应用与系统讲授相结合。课堂教学应以系统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只能作为系统讲授的辅助方法,而决不能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变为纯案例教学,这是由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教学中,必须保证这门课程的系统性,不能抛开系统性而片面追求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为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系统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基础。缺乏系统性,知识内容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学生获得的知识只能是零碎的、不全面的,这样就很难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及各部门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思想境界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利的。因此,要坚持案例教学与系统知识传授相结合,在学生全面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8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急需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新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时间,对课前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优秀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受益不深。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建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认真对待和加强根据课标要求设计课时教案,重视每课时学生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高中思想政治实验教材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注重使用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结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地融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首先要具备把握教材思路的能力,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讲解的有条有序,才能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才能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是最具号召力的旗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关,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休戚相关。正如党的十六中全会指出:“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首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要形成同仇敌忾的凝聚力。其次,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面对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务必增强我们的民族忧患意识,要时刻做到居安思危,并把这种意识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第三,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抵御西方文化殖民渗透的能力。高中政治课本中有许多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的素材,作为一位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极力挖掘爱国题材,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较低。所以,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应以启发式讲授法为主,灵活穿插使用其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问答法、读书法和自教自讲法等。同时,也可以积极运用教具及现代媒体演示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充实课堂的内容。如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明辨是非、激励情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所学理论的认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 案例教学 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20-03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或 English for Business)是人们从事商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以英语为载体,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4]。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能力的学生。商务英语专业涵盖了英语语言类、商务类、实训类等诸多课程。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Teaching)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哲学家苏格拉底、古罗马时代哲学家柏拉图的“启发式问答法”。他们的教学思想为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案例教学法在军事、医学、法学上的应用较早,应用管理教学上则大约在20世纪初,最早使用案例教学的首推哈佛商学院[3]。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但一直主要应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鲜有对此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实践和研究[4]。由于案例教学法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又与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性以及商务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案例教学法以其特有理念和优势必将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1 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法必须依据学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能成为商务英语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有理论依据的。西方语言学理论为现代教学奠定了语言学习方面的基础。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各有侧重,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劣。不同时代的商务英语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正是由于要求的不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从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中获得启迪,不断的推陈出新。这也使得现代学习理论为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中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联接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

认知主义(cognitivism)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直觉思维和注重信息提取。它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方式S(stimul- ation)―R(reaction)而不是R―S;规则性和创造性。

联结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就是逐渐调整联结力度和强化其概率形式的过程。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先前的学习经历对后续的输入产生影响;学习者所接触的二语种有在母语中不存在的语言成分,若在输入中反复出现,二语学习者便容易掌握,若在输入中出现的频率小就难于掌握,若在输入中不出现就不可能掌握。它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培养学生大量阅读;因材施教。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学习是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3]。它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以人为本;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习者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其基本观点是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它给商务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以学生为主体;情境创建;勇于探究;合作学习;多维评价。

诚然,以上学习理论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的方法也是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我们可以从这些理论解读出有很多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培养学生目标相契合之处,那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合作和互动、创新能力培养等等。综上所述,现代学习理论为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在理论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2.1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法不仅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

2.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应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要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在案例教学法中,通过学习、分析和讨论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案例教学中,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给予充分肯定。而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必须遵从教课书及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敢质疑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而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于培养创业型人才。

2.4 提高教师素质

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跨很多学科和跨文化交际。作为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没有经过几年的专业培训,很难胜任案例法教学。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超强的教学能力,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2.5 实现了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和决策等环节;另一方面,教师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要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剧本”,要把握好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归纳和总结;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等,也查找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案例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师生互动,而且实现了教学相长。

3 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的实践

商务英语教学有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如何能做好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从操作层面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精心准备案例

案例准备是案例教学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收集、选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在具体选编案例时应注意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选编内容要全面,要反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设置。商务英语专业涉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跨文化交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等相关课程,每门课程内容又涉及相关的案例。

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课程涉及国际贸易术语,数量、质量及包装,运输与保险,付款方式,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及仲裁,合同的成立与履行,国际贸易方式等诸多内容,本文就国际贸易术语部分列举一个案例,CIF合同性质改变致损案[6]。

案情介绍:

1996年,某出口公司对加拿大魁北克某进口商出口500吨三路核桃仁。合同规定价格为每吨4800加元CIF魁北克;装运期不得晚于10月30日,不得分批和转运;并规定货物应于11月30日前到达目的地,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支付方式为90天远期信用证。

加方于9月25日开来信用证,我方于10月5日装船完毕,但船到加拿大东岸时已是11月25日,此时魁北克已开始结冰。

承运人担心船舶驶往魁北克后出不来,便根据自由转船条款指示船长将货物全部卸在哈利法克斯,然后从该港改火车运往魁北克。待这批核桃仁运到魁北克已是12月2日。

于是进口商以货物晚到为由拒绝提货,提出除非降价20%以弥补其损失。几经交涉,最终以我方降价15%结案,出口公司损失36万加元。

以上案例只是涉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国际贸易术语方面内容的案例,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重要程度等,统筹考虑选编案例,尽量做到选择的案例覆盖商务英语专业的每门课程。

二是选编案例必须要真实,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要体现时代特征。实际上,设计、编制案例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案例从寻找目标对象到锁定目标对象再到完成编制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1个月,多则几个月。商务英语专业所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都是成形的案例,即时性较弱,教师主要是“选”,重点选择一些代表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案例。

Wal-Mart Rules:

Now that Wal-Mart is America’s largest corporation,the service economy wears the crown.How did a peddler of cheap shirts and fishing rods become the mightiest corporation in America?The short version of Wal-Mart’s rise to glory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n 1979 it racked up a billion dollars in sales;by 1993 it did that much business in a week;by 2001 it could do it in a day.

It’s a stunning tale―one that propelled Wal-Mart from rural Arkansas, where it was founded in 1962,to the top of the FORTUNE 500 this year.Sam Walton, Wal-Mart’s founder,pushed sales growth relentlessly while squeezing costs with sophistic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 exhorted employees to sell better with quasi-biblical precepts like he “ten-foot rule”(greet customers if they are that close).He got,in other words,the first commandment of today’s economy:service rules.

Wal-Mart is the first service company to rise to the top of the FORTUNE 500.When FORTUNE first published its list of the largest companies in America in 1955,Wal-Mart didn’t even exist.That year General Motors was America’s biggest company,and in every year that followed,either GM or another mighty industrial company like Exxon,was No.1 Wal-Mart’s achievements caps a bigger economic shift―from producing goods to providing services.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figures that goods-producing industries(brawny work like mining, construction,and manufacturing) will create 1.3 million new jobs,compared to 20 million for service industries.To look at it another way,today there are about four times as many people working in service jobs as in other kinds of jobs.And even within manufacturing,services are an increasingly large share of operations.GE, for example,makes the lion’s share of its revenues from finance operations,which is why FORTUNE lists it as a service company.

As America got richer,the average household today earns about twice the income it did in 1955.In real terms,consumption got more complicated.With more income to throw around,people started spending more on services such as movies and travel,mortgages to buy houses,insurance to protect those houses,the occasional decadent weekend at a luxury hotel,and spent less on plywood or corn products.Economists call this a shift in the demand pattern;FORTUNE calls it the main reason that 64 of this year’s 100 are service companies.

Wal-Mart got its share of America’s disposable income,but that’s not all it’s done.The rise of Wal-Mart muses over Claudia Goldin,an economic historian at Harvard.She explains that until the early 20th century,even small towns housed a mill where housewives brought wheat to be ground and a slaughterhouse where farmers brought their doomed stock.B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combined with the vision of people with names like Pillsbury,Armour,and Swift,changed the way people got their flour and meat.Pillsbury made thousands of tiny flour mills obsolete,Wal-Mart did the same with mom-and-pop operated shops.

Over the next few years,only three of the ten fastest-growing occupations (software engineers,nurses,and computer support) will pay middle-class salaries. The rest could be called,well,Wal-Mart kinds of jobs―cashiers,retail assistants, food service,and so on.In short,the service economy is delivering more good jobs than ever before.

Oh,sure,Wal-Mart wears the crown,but what has really changed in corporate America since 1955 is the dignity afforded by five small words:“How may we help you?”

“沃尔玛规则”这个案例选自肖云南所著的《商务英语案例阅读教程》。这是一个介绍全球著名的沃尔玛公司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崛起,成为排名2001年《财富》全球500强首位的成功经典案例。从沃尔玛公司的迅速成长的经历,可以折射出从1955年以后,美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它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经济转向现代服务业经济。“服务改变了生活”。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时代特征明显,对学生的帮助大有裨益。

三是教师在收集、选编案例时要跟学生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相衔接。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时,教师应尽量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时,教师尽量选择与货物贸易理论、服务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措施等有关的案例;学生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时,教师尽可能选择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培训、绩效与薪酬等有关的案例,同时,要尽量保证与教学进度衔接。

3.2 分析、讨论

由于学科的内容、特点及所涉及的案例选材不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的方法是略有差异的。以商科案例为例,来研究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内容。

3.2.1 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是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得出关于某个情境结论的方法。要分析好案例,学生关键在于学会识别与理解“情境”。案例分析起点在于学生的主动阅读,核心在于思考。商务英语专业涉及的学科都有自己理论、架构、规律等,它们适用于每个学科的具体情境。哈佛商学院威廉・埃利特(William Ellet)教授从商科的角度,把案例情境分为四种主要类型:问题(problem)、决策(decision)、评估(evaluation)和法则(rule),并把案例分析分为四个阶段:识别情境、案例分解、案例整合和其他结论。让我们通过威廉・埃利特(William Ellet)教授的方法,看一看如何去识别案例情境,还是以“沃尔玛规则”案例为例:

决策类和评估类案例往往在案例的开篇就有介绍,这个案例即看不到有哪些决策的事项,也读不到对某个绩效、举措、结果的价值、作用或效力的评估看法。这个案例也不需要用定量方法找到法则分析的身影。这个案例最终归结到了问题情景,“问题”就是发生某件重要的事情,却原因未明的一种情景,案例设置了这个情景,是让我们通过分析沃尔玛成功崛起的原因,去寻找和探究1955年以后美国经济转型真正的依据。

3.2.2 案例讨论

我们用“沃尔玛规则”案例来模拟一堂讨论课,探讨案例讨论过程所关注的事项。在案例讨论之前,教师要将“沃尔玛规则”案例提前发给学生,特别是一些内容比较多的案例更要提前几天发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接到这个案例以后要精心准备,要找出案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案例讨论开始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讨论,把握讨论的方向,营造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学生要制定一个计划,主动争取第一堂课发言,每堂课至少发言一次。同时,没有发言时要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切记商务英语案例的讨论必须以英语为课堂语言,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3 案例总结

在案例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总结讲评。总结的重点:一是要归纳出案例本身所属学科类型、特点和一般规律性的东西;二是要评价学生分析、讨论的质量,分析案例的方法是否得当,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提出行动计划的途径是否有效等等;三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回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的实践所获得的收获,这是案例总结的关键,也是案例教学的精华所在。

3.4 撰写案例报告

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以英文书面形式撰写案例报告。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内容比较多,每门课程又有各自的学科特点,因此,案例的格式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总的来讲,案例报告有些共性的要求,主要是“问”和“答”,问题是什么,回答时要有明确的、重点突出的立场陈述,要有足够信服的证据,如果需要,要提出建议。按照威廉.埃利特(William Ellet)教授的观点,以问题类案例报告为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问题的界定,问题界定就是要指出案例主人公最应当关注的结果;二是诊断,诊断就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三是证明因果关系,就是要证明诊断的合理性;四是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旨在改变糟糕的绩效,维持卓越的表现。学生完成案例报告以后,教师要进行批改和总结。

4 结论

尽管对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在国内案例教学法还未建立起完整的评价机制,但案例教学法能适用于商务英语教学,这实质上是商务英语类课程的自身特征及教学目标客观所要求的,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也证明了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但是案例教学法尚需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4]。

参考文献

[1] Num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Lefrancois,G.R.Theories of Human Lea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 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

[4] 蒋景东.商务英语教学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

[5] 威廉・埃利特(William Elle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6] 李红,张亚芬,简方,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典案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7] 肖云南.商务英语案例阅读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

[8] 颜爱民.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典型案例解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