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篇1

一、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基本现状分析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飞快。但是,由于高校数量众多,高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给行政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行政管理存在机构重叠、分工过细、职责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制约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评价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行政管理低下似乎成了高校日常管理的共性问题,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行政管理权力过于扩张,机构重叠

在我国,很多高校存在行政权力泛化,权力过于夸张,干预性强,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大大缩减,从而是的高校行政管理偏离维教务服务的目标。具体表现为,高校行政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冗余过多,职责分工不明确,而且行政管理决策缺乏民主性,大部分行政决策倾向于行政化,相关学术研究委员会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限制了高校管理基层部门的自主权力,不仅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还制约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2.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无序

高校的行政管理时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很多方面,比如说行政资金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等,所以说高校行政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有序的制度做支撑,规范行政管理流程。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都不健全,管理无序,行政资金调拨不当,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学生管理片面化、人事管理权力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而且,我国高校很多的行政管理制度都没有针对性,只是片面的引进相关的管理理念,很多管理制度都落后于管理进程的发展,所以说,高校的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管理意识和相关的管理技能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都达不到行政管理的需求。一方面,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于相关的教学、学生、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大多都是疲于应付,敷衍了事,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到行政管理中去,而且很多行政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甚至相互串通,造成管理阶层的腐化,严重降低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又学校的一些老师或者是辅导员兼理,甚至为了节省管理开支,招聘一些实习生来高校行政管理,他们因为缺乏基本的行政管理技能,管理经验不足,最终大大制约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1.整合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明确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

整合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需要详细的分析高校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以及管理的具体内容,裁撤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的编制行政管理人员。同时要避免行政管理权力的扩散,对于那些过于细分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综合整理,统一分配,明确行政管理人员各自的职责权限。而且要科学的规划行政管理的层次,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做到上行下效,加强各行政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时的反馈相关的管理问题,采纳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建议,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健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为行政管理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完善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时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基本保障,所以各高校应该结合高校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基本的管理条件,科学合理的设置行政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考核和监管机制,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程序,同时要根据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及时的完善和修改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借鉴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结合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顺应高校行政管理进程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3.加强行政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该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行政管理培训和教育。一方面,通过宣传相关的行政管理理念,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可以通过相关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等激励措施,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集体协作,保证行政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实行严格的岗前考核和培训,保证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同时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尽量的聘用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持证上岗,而且在后续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要定期的开展行政管理培训教育,不断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篇2

独立学院是在上世纪末,我国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直接牵头下,依据当时经济社会建设和我国教育阶段性发展形势作出决定而设置的一类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促进社会发展。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办学规模,办学能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独立学院仍旧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独立学院发展的诸多问题中,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管理策略、人员培养与促进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制度不符合独立学院的自身特色。当前,独立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制度均是照搬或者简单修改其他公立大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的许多管理条例与独立学院的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其次,在管理策略方面。独立学院施行的管理策略依旧是照搬公立大学的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结合独立学院是以面向社会,按照市场导向而成立的这一内在的先决条件。按照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往往在学院管理队伍廉洁性、高效性方面有所折扣。最后,在管理人员培养与促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主要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规划需求和能力提升的要求有较大出入,使他们无法坚持这项工作,这也给学院的良性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二、加强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与独立学院办学情况不符的问题,我们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从独立学院内部进行大胆的尝试,创造出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特色的管理制度。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由里到外的全方位的彻底改革,放开学院的管理制度,建立与当今市场发展导向相符合的管理制度。

(二)制定正确的管理策略当前,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应从非营利性转为营利性,建立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发展策略,避开与公办院校的直接竞争,实现与公办学校错峰发展,共同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在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中,还应重视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一切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中心。

(三)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激励要想提高独立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奖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首先,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时,应加强对各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方面的综合考察,力争使招聘到的人员自身的素质十分优秀。再次,应当注重给予相关人员有竞争性的工作报酬、嘉奖表彰的机会,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归属感,使他们愿意与独立学院共同发展。最后,可以为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创造外出学习交流与考察的机会,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对未来生涯的期待感和认知感。上述措施的合理执行,能够有效的减少行政管理人员的流失,为保持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办事效率有较大作用。

(四)建立圆桌会议机制行政管理会议,主要是为了做出决策、布置会议。传统的会议模式,往往是以领导为核心,相关与会人员只负责记录和执行,整个会议并未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会议机制,在行政管理会议之中,建立圆桌会议机制,还可以邀请学院的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和思考相关政策,提升会议的有效性。

(五)完善问责制度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仍旧执行的是源自公立院校的集体负责制。集体负责制在经济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然显得过时。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引入企业的责任归属机制,对于学院日常行政管理中的各项具体事物交付专人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每项行政事务都有专门人员的负责,能够使各项事情被一抓到底,能够保证行政事务的实施和快速的行政效率,还可以在出现行政管理事务未落实时,找出相关责任人。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能够使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加强,极大的提升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三、总结

篇3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高校要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秩序,使大家共同遵照执行。高校行政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目标性。高校制定行政管理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适用人群、适用范围以及适用目标。根据不同部门职能实行横向管理,避免出现错综交叉的现象。上级领导要懂得放权,将任务布置下去,而下级部门也要有责任感,对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第二,业务性。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它不同于其他社会机构。因为其管理对象不同,它面对的是广大师生,人数较多又比较杂乱。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只有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安排专人管理,实行专人专岗管理,共同做好本职工作。第三,科学性。高校的行政管理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按照客观事实,又要联系本校发展水平,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寻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途径。第四,创新性。创新性要求高校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勇往直前,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高校在行政管理中要有创新精神,更好地有利于高校发展。

2高校在行政管理上的对策

2.1实行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

现如今,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比如:高校的部门职能好多是交叉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互相扯皮,不能完成领导交办的行政管理工作,影响整体目标,从而造成学校的名誉受损。所以,高校可以借鉴社会一些优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结合现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原则,通过多媒体技术共同监督,及时更新网络信息。

2.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高校需要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共同探讨如何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经过反复的验证才能确立的。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于不同的结果要引起重视,从中找出原因,并予以改正。对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及时纠正。另外在制度试行期间,必须要表明工作态度,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不要遇到问题就互相推诿,破坏团队的和谐。

2.3建立岗位责任制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比较多,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容易推脱责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高校在行政管理中,要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部门,使其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首先,高校上级部门要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不同,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管理部门;其次,各部门要对上级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分解,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分配给具体的管理人员,使其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防止出现一事多问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行政管理工作。

2.4加强“”建设

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作风建设,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良好的校风是指浓厚的校园氛围,是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的体现,是高校建设的重点部分,加强校风的建设,也是提高高校的综合素质;学风则是指全体师生学习作风要求。而教风则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体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作风则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的要求。高校要加强“”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加强高校作风建设。

3结束语

只有加强规范化运行,才能弱化高校行政管理的强制性,才能更加符合高校人本主义管理的思路,规范化管理要深入贯彻到高校教学、行政、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肖涛.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提高效率

一、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内容

(一)规划工作。规划工作部分是指规划企业中日常工作事项。企业中最关键的就是规划,一个完整可落实的规划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二)组织工作。组织是在工作规划完后进行的人员安排和各个的工作流程安排。组织工作要求要有对整体的把握性,不能以偏概全,要对规划任务有着系统性的认识。从制定流程到明确职责,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认真才能更好地实行企业工作内容。(三)监督工作。行政管理的监督工作是对企业中各个环节的检测和监管。全方位的监督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配合企业推进项目的实行。

二、阻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

(一)行政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是管理的工作准则和标准,它的内容也相应地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当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制度大都比较呆板僵化,许多条例形成的条条框框没有起到约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反而压抑了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生命力。另外,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却在落实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使得制度只是表面存在,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二)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行政管理人员是管理组织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但就目前而言,在行政管理人员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和电力企业录用行政管理人员的方式也有关系,大多电力企业录用的是电力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后就上岗。很多员工在培训后对行政管理人员这个职务都还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状态,工作中难免出现差漏。(三)行政管理过程不够公正。在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官僚主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作风导致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被压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形象。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对工作缺少热情和活力,从而较低工作效率。如此一来企业的项目进程就不能很好地跟进,使得电力企业管理有困难。并且,行政管理中出现官僚主义还影响着民主管理的发展,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三、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方法

(一)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调整行政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机制应该要有所创新,在企业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时积极地应对变化,适时做出调整。结合电力企业本身与发展着的企业文化相融合,制定出与企业情况相符合的健全的行政管理章程。行政管理制度要做到与时俱进,使其更适用于新时代。制定好的行政管理制度要积极实行,切记不要流于形式,要让行政管理制度真正地发挥作用。另外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应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其效率。行政管理模式要敢于打破传统,结合相关法律进行模式上的创新。加强监督环节,提高管理力度和效率。(二)建立人才选用和培养机制。在源头上解决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选拔人员时重点在高校选拔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并依据每个工作人员的现实情况,制定出恰当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发挥各个人员的特长。组织各类专业讲座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让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了解,从而使得行政管理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建议采取工作业绩考察模式,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赏罚分明。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积极性提升起来了,才能有足够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地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三)加强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民主性。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由上至下互相监督,上级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对私自利用身份和权利做不相干的事情的工作人员严加惩戒,对举报者加以褒奖。在竞选职务时,力求三公,全程贯彻民主主义,更好地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和氛围。从根本上给予那些努力奋斗的工作人员自信和希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更好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中的行政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必须关注行政管理效率的问题。虽然目前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希望电力企业能够积极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重视对内部工作人员专业性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5

1.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类活动,而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行政类管理也被纳入了行政管理的范畴。行政管理的两个基本点分别是政治与管理,一方面,行政是以政治为前提的一种活动,政治决策的实现是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是其重要属性。与企业管理相比,行政管理的起源更早,其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更为明显。

2.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协调等三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既需要处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诸多事务,还需要就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其次,行政管理就企业的各个部门而言,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管理制度,需要保障企业每个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此提供制度支持及物资支持;另外,行政管理也是重要的协调手段,通过处理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来达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职能:一是信息收集,包括企业内部行政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二是方案供给,即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有监督职能,同时对生产计划的制定也有决策职能;三是资源分配,即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四是组织协调,通过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转。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忽略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诸多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流程随意化,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干部的官僚思想严重,行政管理工作趋于制度化、形式化,行政管理的目标难以实现。

2.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完善的组织结构应包括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有限责任制以及企业组织制度内容。现有的国有企业层级式组织结构存在诸多管理层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层级式组织结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被逐渐显现出来,组织规模无限制膨胀,而管理效能却得不到提高。

3.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管理效率的提高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受制于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平台亟待改进,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也有待提高。

4.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传统观念中的封建人治及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企业管理层及基本工人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决策多由高层领导单方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多限于人员调配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增加了顶层设计、环境导向、制度化导向、结构导向、手段导向、知识导向等内容,也为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1.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科学的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要加快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首先应加快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为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提供制度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应加快责任分配,实现管理流程约束,建立行政管理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导向作用,从而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2.组织结构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应加快组织结构改革,突出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顶层设计、结构化导向等作用。加快传统层级式组织结构的改革,推动扁平式组织结构建设,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形成网络式组织结构,推动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逐步向流程化管理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信息传递速度,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

3.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时代的带来也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改革,不断推动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引入事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保证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

4.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知识导向作用,以满足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要求。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人员聘用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篇6

关键词: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

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完成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中医药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被发挥出来。如今,中医药机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如: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医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医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理念,深化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中医药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中医药的发展目标。党和国家为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并加大了中医药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中医药的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目前,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无法满足人们对中医药的新需求。中医药在治疗和预防疑难疾病方面的技术成效并不显著,中医药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还不够高。除此之外,我国中医药缺乏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偏远地区的中医药基础设施不足,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无法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比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度缓慢,这也是中医药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分析

1.创新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法

要想对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正确合理的改革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医药管理部门认识到了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要想保证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合理性,中医药管理部门就必须充分了解中医药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合理的制定行政改革方案,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调控,完善中医药发展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在新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下,确定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

2.明确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相关部门一定要明确责任,合理决策。目前,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比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度缓慢,主要原因是医药部门没有明确行政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改革过于盲目,管理缺乏目的性,改革深化过于形式化。如今,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法律不够健全,行政管理缺乏政策保障。要想推动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医药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中医药行政制度的改革提供政策保障。我国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把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比如:要考虑到国家政策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等等,只有降低外界因素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才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展。

3.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

在我国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把理论研究和指导结合在一起,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忽略了指导的重要性,导致行政体制改革先天不足。除此之外,中医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有很大影响。要想推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加强中医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中医药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中医药培训基地,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培训,丰富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模式,壮大中医药人员队伍,为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4.中西医相结合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表明,中医药和西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扶持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医药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和鼓励。《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在深化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把中医药和西医相结合,进而推动中医药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医药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医药行政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中医药的发展需求。如今,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要想对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相关部门必须坚持正确合理的改革方式,创新改革模式。要想推进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还必须明确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避免出现盲目改革的现象。在中医药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把中医药和西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璀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构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

[2] 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3]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篇7

1、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2、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二、岗位职责

*区监察局内设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审理室、执法监察室4个职能科室。

(一)局内各职能科室

1、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关的有关工作;起草和审核工作计划、报告、总结、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负责文秘、档案、信息、保密、机要通讯、财务管理、行政事务等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及其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宣传党风、党纪、政纪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指导全区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

2、纪检监察室:检查并处理涉及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法违纪的案件;负责下级监察部门所查案件的督促、协查和业务指导;定期分析查案情况,并结合查案,起草典型案例的通报。

3、审理室:受理个人和单位对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综合分析和反映检举、控告、申诉情况及突出问题;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向承办单位移送、交办检举和控告、申诉件,并督促检查办理情况;对基层监察部门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审理由区监察局直接查处或需报请区政府批准的违反政纪的案件、报市监察局审批的案件、下级政府或监察部门报请审批的案件;受理区政府、区监察局审批的以及上级政府、监察局批准的案件中监察对象对监察决定不服和主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诉,受理按规定应由区监察局复审、复核的案件;负责受处分干部的跟踪教育工作。

4、执法监察室:对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决定、命令情况及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执法、监督部门工作中的错误行为;组织开展全区性或重要的执法监察活动,对全区专项治理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和建议,拟定有关制度和规定,组织推广经验;负责监督检查、综合分析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组织全区性或重要的党风廉政建设检查活动,协调廉洁自律专项清理工作;开展全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

(二)办公场所及联系电话

办公地点:衡山路8号*区管理中心21楼。

举报电话:*;行政监察举报电话:*

(三)内部管理制度

为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本局还制定了议事规则、会议制度、办案工作纪律、联系点制度、文件起草及印刷制度、文件传阅制度、印章使用及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廉洁自律规定、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

三、服务承诺

1、依法行政,办事公正。本着对人民群众和行政机关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公正处理每一件公务,做到生人与熟人一样对待、群众与领导一样对待、内部与外部一样对待。

2、举止文明、环境整洁。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自觉创造和维护开放、高效、诚信、文明的服务环境。

3、为政清廉,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秉公办事,不拘私情,严格遵守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4、实行首问责任制度。

第一个接受询问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应向办事者告知经办部门和联系电话,受理人应认真办理相关事项,或负责衔接、联系相关部门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相关问题。

5、实行办事时限制度。

①举报:一般在三个月内办结,特殊原因经上级批准延长至六个月;

②案件检查:立案至结案时间一般为六个月,特殊原因经上级批准延长至一年;

③案件审理:一般案件一个月内审结,特殊案件经领导批准延长至三个月;

④执法监察:专项执法监察一至三个月,一般执法监察项目年内结束,特殊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实行跨年度整治。

6、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实行责任追究:

①不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公开办事事项的条件、程序、时效等为群众提供服务的;

②不按照规范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接待来访群众,接听咨询电话的;

③不一次性将群众咨询事项中属于本职工作范围的有关办理程序、方法及相关手续等告知咨询人的;

④不按照规定程序和规范的工作用语及工作礼仪执行公务的;

篇8

1.强化行政管理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行政管理是事业单位向前发展的枢纽系统,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非常的作用力。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事业单位运行的所有步骤,也是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因为现阶段社会竞争的压力非常强烈,所以说事业单位只有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强化行政管理的理念,提升事业单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动力,这一点是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和健康进步奠定基础。2.事业单位需要行政管理提升自身的实力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在制度和思想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尤其是主席上台之后,我国事业单位的蛀虫已经被逐一的消灭,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环境。在所有事业单位向前发展的时候,彼此就会形成比较和分析,因此就造成很激烈的内部竞争。所以说,针对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事业单位想要在混杂的环境中赢得胜利,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实力。让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先进思想,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举办的和国家举办的活动,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为事业单位正确认识问题、提升决策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主要的应对策略

1.强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实施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对创新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李玉光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力。因此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是按照行政管理制度进行的,当然制度也是实施过程中所有矛盾最尖锐的突出点。如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创设一套合理科学的事业单位工作环境,是实施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行政管理工作在改革的时候,必须重视单位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参与,不能走流水线。而且行政管理制度在制定的时候,要求当事人全部到位参与,研究投票表决之后制定,这样的情况可以让单位内部所有人员都能够接受,目的是保证行政管理制度能够平稳顺利的进行。因为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走向和高科技实力水平,想要科学化的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必须坚持行政管理为基础,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如此才可以保证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行政管理工作有效进行。2.创新机制和完善法规,使行政管理更加现代化在改革管理机制的时候,应该努力让行政管理机制更加民主,以群体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短板。与此同时还要发挥政策引导和制度指导的作用力,为建设好行政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在事业单位工作当中,可以引进激励管理工作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新工作的激情,在此基础上需要完善相对应的行政法规制度,使得事业单位工作进展起来更加科学,有规律可循。比如说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惩的制度、激励的手段和激励的层面等。所谓的现代化管理就是引进现阶段最先进的行政管理手段、行政管理设备,加快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3.更新理念,紧跟时展的脚步(1)改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管理方式。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工资都是国家发放的,这一点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积极程度不是很高,并且工作态度并没有过去那么踏实。这一点应该建立约束性很强的绩效机制,转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利用绩效机制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思想和意识。(2)强化对行政管理干部的培养。行政管理干部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所有计划,可以说在整个制度创新和服务层面都是起到领导带头作用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很好的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强化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篇9

我国大部分行政单位对于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认识,明确了财务风险在行政单位日常运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过高的财务风险极有可能造成行政单位的资金损失,影响行政单位的正常运转。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单位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其与企业的财务风险相较具有不规则性、客观性以及可预测性等特征[1]。

2我国行政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保障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正常展开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单位并没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这给相关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部分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没有明确有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在具体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上也没有给出质量标准,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难以保障工作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为行政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2行政单位管理层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部分行政单位的管理人员思想较为陈旧,其认为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于行政单位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帮助,行政单位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获得快速的发展,因此一些行政单位的领导层没有给予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行政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上投入有限,进而使得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发展滞后。

2.3有关财务风险控制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行政单位面临着专业人才紧缺的尴尬处境。当前我国的行政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难以很好地完成财务风险管理这项高难度的工作。而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控制专业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了行政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储备出现断层[2]。

3关于加强行政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若干建议

做好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对于行政单位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行政单位应当将加强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提上单位日常工作的议程。笔者在此给出一些有利于行政单位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具体如下:

3.1行政单位应当积极完善有关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鉴于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单位存在着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完善的问题,笔者建议这些行政单位的管理层聘请专业的人才来分析单位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行政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行政单位领导层应当组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制定出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作出相应的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得新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更加适合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行政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趋于合理化、规范化。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之后,管理层应当要求财务部门员工严格执行制度,按照相关的规范程序办事。行政单位管理层还应出台惩罚机制,对于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疏于职守或者发生重大失误的财务人员予以处分,特别严重时可直接辞退,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

3.2行政单位管理层应当给予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足够的重视

行政单位的管理层是单位的主心骨,其一个小想法都可能改变单位的发展进程。因此行政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加大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升级有关设备,例如计算机系统、打印机等。另外管理层可以考虑提高财务部门员工的薪酬待遇,以便使其能更加投入地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管理层可以设立一笔奖金,专门用于奖励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从而达到激励优秀员工、鞭策其余财务管理人员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提升财务部门员工薪水的幅度以及财务风险控制奖金的数额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单位其他部门员工心理失衡,从而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3]。

3.3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

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比较复杂,其需要具有多项业务能力的员工才能完全胜任,因此行政单位应当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加单位的人才储备,从而保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可靠与高效。行政单位在引进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使其能在新财务人员完全适应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环境前挑起财务风险控制的重担,在复合型人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后能与其密切配合展开相关工作,从而促进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

4结语

篇10

1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行政管理问题

1.1缺乏企业行政管理的意识

伴随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快速发展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日激烈,在企业发展中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是我国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普遍存在缺乏企业行政管理的意识的现象。一是在企业的领导管理层中有关负责人缺乏行政管理的意识,在制定企业规划中,对行政管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认识到,对其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严重忽视;二是在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缺乏行政管理的意识,有不少企业的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本不熟悉,企业实施的行政管理与其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向背离,无法保障切实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相关措施;三是企业缺乏完善的行政管理部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如果没有为各个职能部门搭建好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就会造成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1.2企业行政管理相关人员脱离实际

在企业的行政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行政管理相关人员对企业具体业务不熟悉,在日常管理中与各业务部门的实际脱离,制定的相关规定不切实际,难以贯彻执行或者根本无法执行,使得其他部门对其产生不满和反感。在心理上行政人员给各个业务部门的感觉就是碍手碍脚,总感觉他们管的太宽,非常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出现在本部门内,以防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干扰。除非是有些事情必须由行政管理部门出面协调解决,否则宁可不与行政管理部门来往。行政管理相关人员通常也是非常知趣一般都不会去打扰其他部门,或者也存在着一些抵触情绪,有事大家干脆说事,没事互不联系,一旦有了一些官僚作风与习惯,双方就会产生更深的抵触和隔阂。这样就会深陷一种恶性循环中,行政管理部门越与其他部门具体工作接触的少,就越不熟悉具体情况,那么管理就越与实际脱离,而行政管理与实际脱离,各个业务部门对其就越排斥,进而使其更加不熟悉各个业务部门的具体情况。

1.3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行政管理的整体环境有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来自于有关机构的支持与政府制定的政策,而内部环境的建设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就反映出了企业在建设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大部分企业内部都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在验收计量、员工管理及原始行政管理等方面无章可依,并且在行政程序制度、稽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及行政部门职责等方面也是杂乱无章。

2我国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思路

2.1增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意识

增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的领导管理层中有关负责人需要充分认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构成部分的企业行政管理,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无法取代的作用。企业的领导管理层中有关负责人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在制定企业策略的环节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行政管理来考虑,保障顺利开展企业行政管理相关工作。二是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相关人员的意识。企业在行政管理中,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他们的行政管理意识,从而为顺利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三是企业行政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相关工作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就是对企业行政管理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每个行政工作相关人员都需要努力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尽量将自身的能力水平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每个行政工作相关人员只有努力使自身素质提高了,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运行。

2.2企业行政管理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模式

企业如果只是要求行政管理部门简单的深入各个业务部门,强化为企业一线人员服务的理念,克服官僚作风与习惯,恐怕难以收到实效。如果企业行政管理相关人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口来协助各个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就会觉得难以融入其中,无法着手开展工作;如果非要强行协助,反而会给各个业务部门增加麻烦,使其正常工作受到干扰,这样恰恰会让各个业务部门引起排斥与反感。当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了管理职能以后,行政管理部门就能够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开展工作。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保证制定的管理制度能够符合实际的要求并且切实可行,为了对各个业务部门所执行的相关制度情况进行考察,从而使得管理有利于各个业务部门开展工作,就必须深入调查各个部门具体业务的进度,并且维系与各个业务部门的良好协作关系。因此,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其管理职能的强化可以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工作中,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例如,通过对各个业务部门的深入,就会更深入、更多的了解到各个业务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这显然非常有利于做好员工考核与任用工作。此外,在深入业务中行政管理相关人员可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给各个部门的业务出谋划策,处理好跨部门协作与上下沟通等事务,这就能够帮助各个业务部门解决靠它们自身是很难处理的难题,甚至其发挥的作用会高于企业高层领导。这些都有助于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善它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在企业中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2.3健全企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