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网络和信息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经济活动与传统的税收管理制度和手段之间发生了一些新矛盾,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做了一些基本的研究与探讨。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和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同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商务活动网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传统的重要手段,必然会与这些新经济现象发生碰撞和摩擦,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网络时代带给税收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挑战
1、纳税主体的变化。我们知道纳税主体——即纳税人的确定是税收管理中的基本政策,国际上通行的有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两种政策。然而在网络时代,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便利,一些企业和个人不再需要到相关部门注册登记,只需要开一个网上店铺就可以开展业务。另外跨国公司、跨国交易、跨国并购大量出现,刷卡消费、电子支付、异地存取、网上金融、网络中介越来越多,税务机关要想对交易双方进行实时监控,确定交易双方的纳税人和纳税地点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事情。不仅企业、个人的国籍和归属地难以确定,就连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都越来越模糊,这就使纳税主体国际化、边缘化、复杂化和模糊化,越来越多的商业交易行为很难明确判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哪几个企业的活动。所以纳税人难以确定,这是网络经济带给税收政策的困惑之一。
2、征税对象的变化。对于跨国公司和跨国贸易来说,其经营方式和财会制度千差万别,涉外税收的征管对象具有错综复杂的跨国性。对于网上交易来说,在交易双方都有可能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如何确认其交易行为已经发生?又如何确认其应纳税期间和交易金额?如果是跨国网络交易,又如何计算进口关税和出口退税?这些都是网络经济带给税收政策又一巨大的难题。
3、国际税收管辖权产生分歧的可能性加大。按照传统的税收管理政策,当存在国际双重或多重征税时,来源地国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居于优先地位。按照这一原则,对于中国这样需要大量输入欧美国家的电子商务产品、服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些跨国公司只需要在中国设立一些办事机构,在商品交易时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将交易的实际发生地点转移到国外,就会使中国损失大量的税收收入。如果想改变这一状况,发展中国家就必须以常设机构原则和固定基地原则限制来源地国的征税权,但这样就可能引发与发达国家的产生国际税收管辖权方面的纠纷。
二、网络时代带给税收管理手段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1、税收管理、稽查与处罚的难度增大。例如,现在各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千差万别,支持其运行的数据库系统也大相径庭,并且可能这些数据还有各种不同的加密技术保护。税务部门究竟用什么样的征管软件来采集这么多不同类型财务系统里的涉税数据?再如,网上交易与电子商务活动都是通过网络以无纸化方式进行,企业的会计处理中的账簿、发票也可以使用没有实体形态的电子票据填制,而这些电子票据往往极易修改和销毁,且不易被发现、不留痕迹,不仅给税收征管与稽查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使税务管理人员对出现涉税违法案件难以举证,难以确定和划分违法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2、商品的计价与计量产生困难。在网络时代,大量的无形资产,例如商标、音乐、电影、软件、视频等等成为交易对象,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有许多新的无形产品加入到这些交易之中,例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的交易等,并且这些无形资产的交易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易的。还存在着大量以物易物、使用虚拟货币支付等特殊交易行为,如何对这些新的商品和交易进行准确的计量、计价,核定其计税金额,也是税收征管中一个很大的难题。
3、税收管理部门的网络安全受到冲击。当今税务部门开展征管活动也基本上需要依托各种征管软件与各种网络才能正常进行,并且这种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样税收管理部门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例如,电脑黑客基于个人或者企业利益的需要,攻击税收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非法窃取、篡改、传播一些重要的税务经济信息;再如病毒、木马的攻击和破坏造成征管系统或者相关税务相关网站的瘫痪、堵塞等,这些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对税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果税务部门不重视自身的网络安全建设,不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水平,就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基本的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通过思考与探讨,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对税收政策与法规中涉及新经济相关条款加以完善和修改。首先,各税种对于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重新界定居民、所得来源地、商品、劳务、特许权转让等涉及网络交易税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严格和细致地规定其征税环节、纳税期限和地点。其次,对于流转税方面,可以增大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将一些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纳为征税对象,并详细规定这些新型商品的税目、税率和计税标准,最重要的是明确规定这些商品的交易只要达成,无论是通过在线方式还是现实交易方式,都必须纳税,从而规范其纳税义务。
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银行和网络交易中介机构的涉税经济行为进行集中管理。因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是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活动的中枢神经,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建立健全与这些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他们的代扣代缴义务和监督法则,才能够获得真实和准确的税收经济信息,从源头上控制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行为,使网络贸易的税收征管规范化、法制化。
3、加强立法。对于国际税收管辖权方面,应加强这类政策法规的研究与立法,加强与境外银行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合理划分跨国税收的征收比率,制定出有利双方和多方的国际税收政策,联手打击和限制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避税行为。
篇2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资阳 641300)
摘要: 针对新发动机机体工时定额难度大,以经验估计为主,且对报工的工时核定难度大,通过以S型机体铣床工序为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从工艺文件的结构参数中抽取部分数据作为训练集,构建了发动机机体工时定额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工时定额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BP神经网络计算的误差较小,适用于机体加工前期对工时定额的初步、快速估算。
关键词 :工时定额;BP神经网络;Matlab;线性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18-02
作者简介:高忠华(1987-),男,藏族,四川雅安人,经济师,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系统分析与决策。
1 绪论
在十九世纪末,美国人泰勒创立了时间研究,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改进,形成了科学的标准方法,并且把将其运用到了生产管理中。Royal和Dossett(1995)认为可以通过作业时间的长短、类型和多样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时测定方法;Bruce Gowan(1999)认为需要将作业周期、作业精度、作业要素类型、增值的内容及作业的紧迫性等因素结合起来,为工时测定方法的选择奠定基础;Nitta等(2007)在分析员工的工作特征后,通过建模分析其估计误差,构建了工时估算模型。国内学者石晶玉(1998)、罗志清(2004)等也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铸件生产的工时计算公式、现代制造业中辅助加工(如零件装卸等)时间定额和机械加工中的车削工时定额,李淑娟(2000)、朱历新(2004)等应用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工时定额计算的神经网络模型。
目前发动机机体工时定额主要通过经验估工来实现,由于经验填报缺乏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主观性强,而且填报的工时审核难度大。此外,工时还与工资、成本核算密切相关,新产品工时总额报价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订单中标与否。
2 工时定额估算
从S型机体工艺文件中抽取部分铣床工序的工时定额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线性回归方法,借助MATLAB 7.0和spss 17.0软件,对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研究。
2.1 BP神经网络设计 在不限制隐含节点数的情况下,两层(只有一个隐层)的BP网络可以实现任意非线性映射(孙帆等,2007)。研究选取了单隐层网络,选择输入为计算长度L、切削深度D、走刀次数M、进给量N和切削速度V;输出为该工序工时定额T;激活函数traingdx,设定训练1万次。网络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取参照式(1),并综合考虑误差较小且训练步数较少,通过多次测试确定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7。
式中:p为隐含层神经元个数,n为输入层神经元个数,q为输出层个数,a取1~10之间的整数。
2.2 神经网络训练 将S型机体的铣床各工序整理如表1,并按照不同计算长度、不同切削深度、不同走刀次数等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在进行网络训练时,首先需要对输入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借助MATLAB进行网络训练,在1200次左右时,模型收敛,如图1。BP神经网络预测输出与实际工时定额相比,除了样本13与14的预测输出与期望输出有所偏差外,其他数据拟合较好,如图2。
2.3 线性回归工时预测 初步建立工时定额线性回归模型形式为:
T=C0+C1L+C2D+C3M+C4N+C5V(3)
将表1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数据拟合,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T=-0.412+0.056L+2.759D+4.960M-0.259N-0.081V
(4)
t(-0.012) (4.236) (0.324) (1.19) (-2.992) (0.239)
R2=0.821,F=9.161。当n=16,df=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t分布临界值为1.7396,变量D、M和V不显著,为了保证模型对数据的预测准确性,在保证模型的拟合度变化不大而其他统计量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对于不显著的变量,从其t的绝对值最小的开始逐一剔除,如果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的t绝对值有所增大,回归标准差、残差平方和有所降低,则该变量从模型中剔除是可以的;如果剔除某变量后,R2的变化很大,则应保留该变量。
经过最终测算,剔除变量V、D后,剩余变量组建的模型为:
T=4.262+0.056L+5.627M-0.276N(5)
t(0.232) (6.286) (2.495) (-4.902)
R2=0.812,F=17.945。当n=16,df=3,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t分布临界值为2.3543,所有变量均显著,t检验通过;F临界值为3.24,F检验通过。总体而言,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2.4 工时数据检验 从《某新型机体加工工艺技术文件》中随机抽取铣床工工时,将其代入训练好的模型,验证结果如表2。其中,T1为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结果,T2为线性回归预测结果。
由表2可知,与线性回归分析相比,神经网络计算的工时误差较小,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不同,另外与样本量、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的编制、机体的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机体型号等因素也有关。
3 结束语
由于机加工工种繁多,仅以S型发动机机体加工的铣床工序为例,构建了发动机机体工时定额神经网络模型;在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回归方法对工时定额进行估算时,发现神经网络构建的工时定额估算模型更适合;然而受样本、编制工艺文件人员、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工时定额神经网络模型可适用于发动机新型机体设计前期对工时的初步、快速估算,并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C. Bruce, Gowan. Which work measurement tool[J].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1999,122(3):18.
[2]Nitta, Izumi, Shibuya, Toshiyuki, et 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Man-hours[P].JAPAN:JP 2007211760,2007,8.
[3]Royal J, Dossett. Work-measurement labor standards: The state of the art[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995, 27(4): 21-24.
[4]范中志.工业工程基础[M].二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9.
[5]李淑娟,李言,洪伟.基于神经网络的加工时间定额确定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2(19).
[6]罗志清,王润孝,雷建,等.机械制造辅助加工时间定额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12.
[7]石晶玉,刘虹,何苏,等.汽车铸件生产工时数理统计计算方法[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8,3.
[8]孙帆,施学勤.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8(35).
篇3
关键词 营销网络 建设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营销网络,即营销渠道、销售渠道和分销渠道,也被称为是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用户或消费者者的通路。在营销网络中,主要包括制造商、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营销网络增值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营销网络已由原来的物流增值的作用,转变成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的法宝,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络,必须正视目前的营销网络中的问题,对网络营销有明确的清晰的理解。
二、企业营销网络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营销网络建设管理大多数企业处于粗放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问题非常明显:
1、在当前经济形式下,营销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贡献率明显下降,中小企业的营销动力不足,特别是缺乏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其原因是这些企业缺乏有效评估营销网络经济能力,缺乏经验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企业家企业缺乏营销网络能力。企业不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产品营销网络,对渠道的选择只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在渠道选择上,没有根据的产品来设计分销渠道的长度。有些公司试图一劳永逸,试图用一种设计来满足所有的企业营销网络建设。
3、企业忽视了营销网络的持续性管理变化。许多营销网络成员在进行企业的营销网络设计时,对营销策略的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评估,在渠道激励、促销措施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往往制订的政策不系统。没有选择一套先进的方法,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
4、营销网络营销意识落后,营销手段单一。目前营销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4S”的思想,即满意度、售后服务、速度、真诚。大部分中国的企业营销是不成体系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品牌意识,不以做客户关系的建设,不搞终端维护,对渠道的培训和提高意识不强。
5、营销网络中不同的渠道成员之间不规范促销现象普遍,渠道间冲突不断。有的渠道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在本区内按照规定的价格销售,在其他区域低价格竞争。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品牌实力被削弱,销售网络铺设受阻。主观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缺乏对销售的管控。
三、科学合理地建设营销网络
采用科学的控制措施,合理建设营销网络是企业是营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网络营销模型即是对现有在营销网络模型的构建,包括直销模式、模式、特许经营或特许经营模式等。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营销网络模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形成企业的优势,可促进企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大中型企业在选择网络营销模式时,必须考虑各种模式对于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1、直销模式。一般来说,直销模式没有中间环节,厂家直接向终端客户提品,包括:直营专卖店、直销、直邮、网上直销和自动售货机和许多其他形式。直营模式可作为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较好的选择,优势在于可使企业省去不必要的费用,节省营销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其本质是企业降低成本,它可以形成更好的价格,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2、模式。经销、、销售统称为性质的营销网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产的企业本身并不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和零售市场,而是通过营销成员的中介作用,依靠营销网络成员的实力和丰富的线网络产品推向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网络模型。如今的营销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类的制营销网络模式,即总制,区域制,混合制。
3、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已迅速形成了商业模式和企业营销网络模。特许经营是指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自己的生意,“复制”业务的经验,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营销网络的发展模式。特许经营许给别人是一个特定的经营权,特许经营是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收取一定的特许权使用费。虽然特许经营模式在本质上和特许经营是经营同一项业务,即还共用一个品牌和管理系统,并且会向被特许企业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加盟商必须遵守特许经营合同的,要对品牌资产管理系统加以维护。区别仅在于特许经营模式是从许可人的观点的角度来看。从授权方的角度来看,特许经营模式的营销网络模式是特别适合的商业模式明确,但目标客户分散的行业,许多商品和服务,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能够推广到小型和中型市场,并且取得较高的覆盖率。
4、关联营销模式。关联营销网络模式可俗称为“借鸡生蛋”,即借用营销网络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联盟营销网络优势即是在沟通和销售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干扰,短期内不会面临竞争的问题,企业容易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四、结语
企业要赢得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是大型的全球性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行业的性质及市场竞争情况,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通过衡量,选择适宜的营销网络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市场营销方向)
参考文献:
[1]冯留锋、熊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增刊):254-255.
[2]杨亚红,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营销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0):111-112.
篇4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竞技体育;科学训练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具体作用及实际应用
(一)基层体育训练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基层的体育运动队训练一直是传统的传、帮、带等方式,从教练员的方面来说,主客观的不利因素都是存在的,如:先进训练方法的体育资料缺少,所在单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备的不健全等等,造成教练员无法即使查阅先进体育资料,不能及时了解国内甚至国际上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导致很多教练员依旧沿用着在大学甚至高中时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反馈,那怕是已被认证是错误的、已经过时的训练方法现在依然在沿用;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说,在传统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运动员需要有教练的督促,自觉性较差,意志比较薄弱,训练的内容、训练量的大小都由教练安排,整个训练过程或训练周期都是:“我说练什么,你就练什么,我让你怎么练,你就怎么练。”这种方法被长久以来一直沿用,表面上看有计划,有组织,统一管理,但这种方法禁锢了运动员的自我能动性,无法积极调动运动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运动员无法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等等,从而使有潜质的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作为一名基层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我也深切的感到有必要探索和尝试一些适合基层体育新的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工具,提高教练员自身水平,用新的训练方法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综合性、实用性强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就是寻找这种突破口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突破技术动作难点,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体系
运动员在熟练一项运动技能前,大体分成几个阶段:观察、模仿、纠正、练习巩固动作、熟练掌握,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教练员讲解、示范和演示等,简单的技术动作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简单的错误可以通过直观的示范来改正,但在更为精细、更抽象的环节,更加细微的错误动作面前,普通的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描述清楚了,再优秀的教练员在普通示范讲解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慢动作示范和同步解说,如果利用计算机软件制成多媒体影像很多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在学习阶段,可直接将标准动作或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通过大型投影屏展现出来,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通过慢镜头、定格播放、多角度的展现在运动员面前,教练员可以在技术动作的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讲解,并对重点部分加以强调,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初期形成正确动作概念,运动员脑海中也有清晰的正确的完整动作体系;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可利用多媒体器材,拍摄运动员的动作,发现问题,可当场通过回放、慢放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运动员现场就能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当场就能做出不断地改正,直至动作正确,从而提高了效率,事半功倍;
如:跳高是所有田径项目中技术动作相对复杂的一个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技术动作组成,起跳这个环节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运动员无法全方位体会起跳五要点,即“蹬、伸、跟、摆、跳”,在学习阶段,可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动作,逐格慢放,让运动员清晰看到每一个环节的动作,并强调难点;通过练习不断提高熟练度,在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将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慢放给他自己看,为他指出好的地方和不足,训练课结束后,可将运动员的动作和优秀运动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起观看训练及比赛录像,找到这五个环节中哪个部分需要提高,在下一个训练周期里着重练习这个环节,不但提高了训练密度,也减少了盲目训练,提高了训练效率,为大赛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运动员训练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运动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运动员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培养运动员训练的动机、态度和兴趣很重要,训练动机是训练行为的动因和内驱动力,态度是运动员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反应,兴趣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最原始、最直观的动力作用,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愉快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训练效果有这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基层体育训练中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运动员,在这个整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队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较短,特别是在讲解动作,分析难点时,由于精力不集中,队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就容易造成模糊和不透彻。如果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训练,方法多样、形式明快活泼,就可以改变过去教练生硬的边讲解、边示范的传统训练方法,从而也符合青少年这个阶段,求新、求知的心理特征,还可以创造比较好的情景和情绪体验,引起队员的注意和兴趣并能较长时间保持,从而能够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调动队员的训练积极性。
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同样的学习内容,采用听觉和视觉并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单用听觉或单用视觉都要好,并且记忆效果是逐渐递增的,换做体育训练也是一样,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训练,能很好的提供试听效果,对运动员加快思维速度、调动思维积极性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前面提到的纠正错误动作方面,由于已经将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调动了起来,他们在看到自己的错误动作的同时,就会与优秀运动员正确的动作做出比较,在教练员纠正前,自己先行做出分析,并思考错误的产生原因,形成独立思考模式,这对运动员心理、精神、意志品质上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与体育训练有关的多媒体技术特性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训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体育训练的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训练过程。
三、网络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人体行为识别 Dropout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028-02
该文采用随机Dropout卷积神经网络,笔者将此法的优点大致概况为将繁琐杂乱的前期图像处理简易化,原来的图像不可以直接输入,现在的原始图像即可实现直输功能,因其特性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另外,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的处理中能够将指定的姿势、阳光的照射反应、遮避、平面移动、缩小与放大等其他形式的扭曲达到鲁棒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容错能力,进而可以发现其在自适应能力方面也非常强大。因为卷积神经网络在之前建立网络模型时,样本库为训练阶段提供的样本,数量有限,品质上也很难满足要求,致使网络权值参数不能够完成实时有效的调度与整理。
1 卷积神经网络
据调查卷积神经网络由K.Fukushima在80年代提出,那时候它被称为神经认知机,这一认知成为当时的第一个网络,后来网络算法发生了规模性变革,由LeCun为代表提出了第一个手写数字识别模型,并成功投入到商业用途中。LeNet被业界冠以卷积神经网络的代表模型,这类系统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小趋的作用,它多数应用于各类不同的识别图像及处理中,在这些层面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笔者经查阅资料发现卷积神经网络其实是由两个种类组合而来,它们分别是特征提取、分类器,这种组成我们可以看到特征提取类可由一定数量的卷积层以及子采样层相互重叠组合而成,全部都连接起来的1层或者2层神经网络,就是由分类器来进行安排的。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局部区域得到的感觉、权值的参数及子采样等可以说是重要网络结构特征。
1.1 基本CNN网络结构
图1中就是最为经典的LeNet-5网络模型结构图。通过图1中我们可以获悉,该模型有输入输出层,除这两层外还有6层,其征提取可在前4层中体现,后两层体现的是分类器。
在特征提取部分,6个卷积核通过卷积,是图像经尺寸为32×32的输入而得见表1,运算过程如式(1):
(1)
式中:卷积后的图像与一个偏置组合起来,使函数得到激活,因此特征图变诞生了,通过输出得到了6个尺寸的特征图,这6个尺寸均为28×28,近而得到了第一层的卷积,以下笔者把它简要称为c1;那么c1层中的6个同尺寸图再经由下面的子采样2×2尺寸,再演变成特征图,数量还是6个,尺寸却变成了14×14,具体运算如公式(2):
通过表2我们可以使xi生成的和与采样系数0.25相乘,那么采样层的生成也就是由加上了一个偏置,从而使函数被激活形成了采样层的第1个层次,以下我们简要称为s1;这种过程我们可反复运用,从而呈现出卷积层中的第2层,可以简要称之为c2,第2层简称s2;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特征的提取告一段落。
神经网络的识别,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激活函数而形成的一个状态,这一状态是由每个单元的输出而得;那么分类器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将卷积层全部连接起来,这种通过连接而使1层与上面1层所有特征图进行了串连,简要称之为c5;因而2层得到了退变与简化效应,从而使该神经网络成为经典,简要称之为F6,向量及权值是由F6 输送,然后由点积加上偏置得到结果的有效判定。
1.2 改进的随机DropoutCNN网络
1.2.1 基本Dropout方法
神经网络泛化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是基于Dropout方法的深入学习。固定关系中存在着节点的隐含,为使权值不再依附于这种关系,上述方法可随机提取部分神经元,这一特性是通过利用Dropout在网络训练阶段中随机性而得,对于取值能够有效的存储及保护存留,这一特性在输出设定方面一定要注重为0,这些被选择的神经元随然这次被抽中应用,但并不影响下次训练的过程,并具还可以恢复之前保留的取值,那么每两个神经元同时产生作用的规避,可以通过重复下次随机选择部分神经元的过程来解决;我们通过这种方法,使网络结构在每次训练阶段中都能呈现不同变化,使一些受限制的特征,不再受到干扰,使其真正能展现自身的优点,在基于Dropout方法中,我们可以将一些神经元的一半设为0来进行输出,随机神经元的百分比可控制在50%,有效的避免了特征的过度相似与稳合。
1.2.2 随机Dropout方法
Dropout方法就是随机输出为0的设定,它将一定比例神经元作为决定的因素,其定义网络在构建模型时得到广泛采用。神经元基于随机Dropout的方法是该文的重要网络输出途径,通过设定输出为0,使其在网络中得到变。图2是随机Dropout的加入神经元连接示意图,其在图中可知两类神经元:一类是分类器的神经元,这一阶段的神经元可分榱讲悖涣硪焕嗌窬元是由输出而形成的层次。模型在首次训练的阶段会使神经元随机形成冻结状态,这一状态所占的百分比为40%、60%,我们还可以看到30%及50%的神经元可能在网络随机被冻结,那么这次冻结可以发生在模型第二次训练,那么第三次神经元的冻结可从图示中得出70%及40%,还可以通过变化用人工设置,其范围值宜为35%~65%,那么网络神经元连接次序的多样化,也因此更为突出与精进,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也得到了跨越势的提高。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2.1 实验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实验,通过输入层呈现一灰色图像,该图像尺寸被设定成28×28的PNG格式,这里我们以图像框架图得到双线性差值,用来处理图像及原视频中的影像,将框架图的卷积核设定为5×5的尺寸,子采样系数控制值为0.25,采用SGD迭代200次,样本数量50个进行设定,一次误差反向传播实现批量处理,进行权值调整。实验采用交叉验证留一法,前四层为特征提取层,C1-S1-C2-S2按顺序排列,6-6-12-12个数是相应特征,通过下阶段加入随机Dropout,这阶段为双层也就是两层,进行连接,连接层为全体,从而可知结果由分类得出,又从输出层输出。
2.2 实验结果分析
识别错误率可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及训练过程与检测过程中可查看到的。在训练阶段中,我们可以将Dropout的网络中融入200次训练,在将没有使用该方法的网络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我可以得知,后者训练时的识别错误率稍高于前者,前者与后的相比较所得的差异不是很大,进而我们可知使用Dropout方法,对卷积神经网络在泛化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效的防止拟合。
3 结语
笔者基于Dropout卷积神经网络,人体行为识别在视频中进行, 通过Weizmann数据集检测实验结果,随机Dropout在分类器中加入。通过实验可以得知:随机Dropout的加入,使卷积神经构建了完美网络模型,并且使其在人体行为识别中的效率赢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近而使泛化能力可以通过此类方法得到提高,可以防止拟合。
参考文献
[1] 其它计算机理论与技术[J].电子科技文摘,2002(6).
篇6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山体滑坡;预警监测
一、 山体滑坡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
在山区,山体滑坡经常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对易发生滑坡的山体进行预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体滑坡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
需要监测的山体易滑坡地区具有环境恶劣、危险性大、干扰严重、数据采集量大、机械化程度高以及对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同时山体滑坡属于突发性的事件。根据山体滑坡的上述特点,对监测系统也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数据采集。无线监测系统需要对所监测的山体滑坡区域监测到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并能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化信号。
第二,节点自组网。就是节点能够自己组建一个网络,并能够将发现的路由进行建立,最后选择最优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当有新的节点加入或原有节点失效的情况发生时,其组建的网络能够进行自动维护,并对路由进行实时更新,对网络拓扑结构发生的变化能够及时应对,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供保证。
第三,数据传输。以节点自组网为基础,通过利用已经建立好的无线路由,实现了对数据的远距离、多跳传输;通过选择最优的路径,能够有效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延迟传输、跳数传输情况的发生,促进了其传输实时性的提高;为了节约能量,减少数据传输,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其传输的速度进行自动调整。
第四,数据的管理。远程监控中心通过进行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从而有利于数据以表格、图形的形式提供实时的显示、历史数据查询以及滑坡报警等功能的实现。
(二)监测网络的系统结构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的构成为大量传感节点,且每一个节点又包括了应力计传感器、数据采集板、电源与无限射频芯片。通过在容易发生滑坡的山体表面放置一个应力计,这样岩土压力出现的应力数据就可以监测出来。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多个基站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较高,这样就避免了一个基站节点毁坏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作,基站是通过控制中心与GPRS二者实现直接通信,它是特殊的节点。其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监测算法实现对山体滑坡进行预警的功能,基站与普通的传感器节点不同,它的计算能力更高、存储资源更多。
有两种方式进行滑坡监测即第一,中心监测。中心监测是通过节点首先将原有的监测数据发给簇头,当簇头接到各个节点发送的数据后,簇头就会通过多跳路将数据由协议发送给基站,这些数据就由基站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实现对山体滑坡的预警;第二,分布式监测。分布式监测是通过节点先简单处理监测到的数据,从而获得一个决策值,将该值发给簇头,当簇头接收各个节点发送的信息之后,再将信息转发给基站,基站经过计算,得出总的决策值,最后实现对山体滑坡的预警。
二、 滑坡的应力监测
滑坡即受到重力作用,由岩土体构成的斜坡下部的软弱面上发生了剪切作用而产生了整体运动的现象。所以相关监测人员应该长期监测滑坡体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与应力分布变化,并进行有效分析,实现对山体滑坡的预警监测。在进行应力变化的实验测量时,可以选择一个样本即圆柱形岩土体,将应力计传感器安装在该岩土体的表层,通过给岩土体施加外部压力,通过应力计能够测量出其内部应力发生的变化,通过应力计信号放大将此种变化输出不一样的电压值。并将其作为数据采集板的输入,同时将该采集板与射频芯片相连,就构成了完整的一个传感器节点。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反复操作,能够模拟出实际监测的环境,并运用线性回归理论进行计算,根据最后测到的应力数据估计出临界值,对山体滑坡预测提供帮助,当应力值大于临界值时,山体滑坡就会产生。
三、 分布式山体滑坡预警监测
以某仿真实验为例,为了对分布式山体滑坡的整个监测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用误报率与漏报率这两个与滑坡预测有关联的重要指标进行说明,漏报率即山体发生滑坡事件之前,通过监测算法对滑坡不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而误报率即山体没有发生滑坡的情况下,对滑坡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如果想要实现山体滑坡预测的准确性,漏报率和误报率就应该达到最小数值,而且从一定程度上看,漏报率比误报率更为关键。在该实验中,还引进了信噪比(SUR),它指的是系统中噪声、信号二者的比例,这里特指高斯白噪声和采集信号之间的比例。正常来看,如果信噪比越大,那么混在信号中的噪声则越小。在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中,信噪比一般为5dB~10dB之间,比较小。通过在不同信噪比下,对分布式监测与中心监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发现分布式监测的漏报率远远低于中心监测的漏报率。
通过对分布式监测算法进行的分析,与中心监测算法相比,分布式的监测法性能更优,所以可以运用分布式监测法对山体滑坡进行预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山体滑坡预警监测,实现了对山体滑坡的自动监测、快速部署,同时该技术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所以无线传感器技术优于传统技术。而其分布式监测的方法相对于中心监测的方法,性能更优。通过对易发生滑坡的山体进行预警监测,同时有效分析监测数据,避免发生山体滑坡而引发的重大灾难、损失,因此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与价值。(作者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梁山,胡颖,王可之,鲜晓东.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山体滑坡预警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0(08).
[2]余钊,徐守志,杨小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山体滑坡预警监测[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06).
[3]周溢德.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设计[J].铁路通信信号,2011(04).
篇7
论文摘要:多媒体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了多样化和开放性的英语教育形式,使学习成为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有关教学的研究中,教师的研究倍受研究者重视。教学动机衍生于教师的内驱动力与需求,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机生成的源泉之一。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受其影响。
根据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新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得多媒体网络在外语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语言环境、师生交流、师生评价体系的开放,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缺少传统课堂的人文和情感氛围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功能。根据Chomsky的理论,如果所有的正常人具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那么,后天获得的触发输人(triggering input )就至关重要。如何获得这些输人与动机,性格、态度等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说,情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至少和认知因素一样大,而且往往更大。由此可见,情感因素研究很有价值。以下我们将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出发,探讨其对教师教学动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动机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引起动机的条件是需要和诱因,其中,需要是内在条件,诱因是外在条件。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其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目标达到以后,需要满足,心理紧张状态就解除;当产生新的需要以后,又会引起动机。如此循环往复,使人们在一定的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保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这就达到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问教学动机衍生于教师的内驱动力与需求,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机生成的源泉之一。依据教学动机的特点和作用,教学动机可理解为驱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动力,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激活,维持和调节的作用,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行为,教学动机的强度和大小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亦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班杜拉(Bandura)三元交互作用论是本研究取向的立足点。所谓三元交互作用论可用以下模型给予表示。如图2:
该模型认为,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B.P.E分别代表行为、主体、环境,双向箭头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主体与其行为之间的相互决定意味着:一方面,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意向、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同样,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决定中,虽然环境状况作为行为的对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行为也改变着环境以适应人的需要。本研究关注的是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特殊大环境下的教师心理因素,也正是鉴于“教师的心理因素不仅深受环境影响,且其结果将直接反应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从而反作用于整个教学环境”这一连锁效应,阎其特殊情境必然会作用于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的动机、认知和情绪等心理因素,而动机、认知和情绪三者之间又是交互影响的,三者具体反映在教学中的动机可指向于与教学工作相关各种情绪体验。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集合起来,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络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最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网。但是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扮演着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的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动机产生影响。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下归纳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影响教师动机的主要因素。
(一)职业压力。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来源于对教师观念、语言水平、组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挑战。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需要教师转换观念。教师的权威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应用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授课时间减少,在全方位预见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多媒体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但同时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容易忽视自己的薄弱环节,过分急于掌握某些语言难点或要点,而轻视语言基本技能的锻炼或培养,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更认真负责的指点和引导。对教师语言水平的挑战: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语言实践和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具有很高的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水平。对教师组织能力的挑战: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特点,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实践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要依学生表现调整活动内容,兼顾教学速度和效果。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挑战:多媒体外语教学必须以教师制作的优秀多媒体课件为前提,这就对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若不具备以上能力,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动机受到影响,也就直接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效率。
(二)自我效能不足。教学动机是驱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动力,主要由内在动力组成,而内在动机必须有足够的自我效能来维持。自我效能是一种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形式,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网我们的教师都能充满自信地完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吗?目前,我国教师的网络知识及操作水平普遍偏低。再则,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不断进行重复性的教学,疲于上课。缺少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并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教师进修的机会也比较少。
(三)网络教学硬件、软件环境的制约。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广裹无边的信息资源和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其具备了很多优于传统教育的地方,也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以实现。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网络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学校财力有限,根本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改设备简陋,多媒体语音室和网络教室不足或设备落后,大量学生不可能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训练和实践。例如,教师在实时讲解时,传输较多的是图像信息或动态图像信息,这就要求网络有较高的带宽,因为只有可靠、稳定、快速的数据传递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若硬件环境达不到要求,便会造成信息通道的堵塞,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同时,网络教学软件的数量和质量也都不能满足要求。
三、激发和维持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动机
教学是一种人类行为,因此行为动机学的许多观点都适用于教师动机。教师有教的动机,学生才有学的动机。因此,教师如果对教学工作非常热情和投人,就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这足以表明教师动机是学生动机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所以这要求我们加强对教学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考虑到它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以下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自我反思与重新定位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第三,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它已经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来临。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使用电脑,掌握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熟练制作教学课件,登上国际互联网,做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先行者。同时,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而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因为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因此,现代高校英语教学除了要更新教学方法与重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外,还要通过授课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调整好心态,迅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积极投人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明白自己在教学上的长与短,采用多样的授课方式,课后善于总结,尽量避免不足,这样,有助于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更多感受教学的乐趣和意义。
(二)社会和学校的支持
篇8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自我提升
【论文摘要】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盛行的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思考自身担当的角色。本文就在这种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如何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做了简单阐述。
1.前言
在当今知识喷发的时代,教育是关系着国家命脉的决定性因素。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大学必开的基础课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学生能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了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的一个重要砝码。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当下,各大中小学都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大学英语课堂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网络在整个中国也日益普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巨大变革的形式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许多教师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往往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如何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各高校和高校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这将很大程度上觉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本文想要分析的主要是在互联网膨胀和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如何对自身的角色有个正确的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自我提升。首先我们要来剖析一些当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状态和学习动机。
2.当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状态和学习动机
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想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则必须了解学生思维状态和学习动机。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生思维的一般特点基本表现为:(1)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理论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度性显著提高。(5)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在迅速提高。(伍新春,1998) 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思维能力的内涵了解不透,对如何结合专业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法不够熟悉。”(文芳秋,1999)以教高中的方法来教学生显然不合适。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因为大学英语教学面向的学生是各种不同专业的,有文科的,理科的,工科的,以及艺术类的等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因此,了解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状态时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如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教诲,为了取得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获得朋友的支持等;第二类属于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如为了满足荣誉感、维持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满足求知欲等而努力学习;第三类属于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为了获得满意的物质生活而学习;第四类属于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如希望自己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到自己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伍新春,1998) 但据研究调查表明求职、高薪和报答父母的学习动机占了绝大多数。确实,一说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希望能够谋求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是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因此,能够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机,并且加以合理的理由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加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3.大学教师角色转变及自身能力的提高
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曾指出:“大学的声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教师的质量。”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社会学认为“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郑杭声,1994)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继承、传递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人类个体的健康完善发展,以及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第二,在学校里与学生、教学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构成学校系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周宗诚,2001)
根据应用语言学家Crandall的论述,教师发展是一个终身持续成长的过程,它包括集体或个人自主的学习。(2000)教师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前发展阶段(考入师范院校前的阶段)、基础发展阶段(接受专业教育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从事教育工作后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的教育(in-service education)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在当今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盛行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能够做到顺应形势,不让自己落后,对自我的进一步提升当然是势在必行的。
3.1 做一个优秀的网络学习者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在信息和知识掌握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不论在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工作能力上都远远超过学生。教师不仅有非常渊博的专业知识,还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知识。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就是一本或的教科书。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角色亘古不变。然而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很多知识比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要多得多。而且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特别是一些老的教师,对从网上更快获取知识的能力远远不如学生。因此,面对网络技术队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还有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信念。学习不仅是为了自身的提高,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网络学习者。
3.2 教师角色从“教师”转变为“导师”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载体和传递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是非的裁判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是学发展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从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教师不应把学校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生学习的“教师”转变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师”。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好学生的角色。首先,网络上信息量庞大,资料繁多,信息来源也往往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充当好帮学生挑选优秀资料和信息的引导者。防止学生一上网就像在茫茫无边的海洋中冲浪一样迷茫。其次,学生在对一定问题进行探索是,会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这将不再是教师逼学生学习,而是学生主动探索,寻求帮助和找到答案的过程。
3.3 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比如email,qq,msn,blog等等随时取得联系。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动态。教师和学生不仅单纯是课堂上知识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了解到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动态,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困难,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得个别学生对症下药。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的距离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3.4 教师之间的协助发展
同事之间的相互协助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指正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并且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可以学习不同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多媒体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上摄像的方式,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同事之间相互讨论来做到取长补短。
网络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每个角落。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知识获取呈现个人化、普及化和平等化的趋势。拥有知识信息已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不能以传授知识为唯一己任。面对网络带来的冲击,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时进行自我调整,既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Crandall Joann.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0):30.
[2]文芳秋.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同时也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对现代企业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作了简单阐述,然后对互联网+形态下的网络经济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网络经济在互联网+形态下对现代企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行业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经济;现代企业;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也制造了一定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来自网络经济的压力,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形式以应对网络经济的冲击,值得现代企业深入研究辨析。因此,必须对互联网+形态下的网络经济形成深入认识,分析其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才能针对性地展开相关工作。
一、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的升级,也就是互联网2.0。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发展形势,总理也曾指出:需科学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和现代企业的融合,推动互联网金融、工业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互联网+的实质就是立足互联网,辐射到各个行业之中,以互联网引导各行业的创新型发展。如此,也就可以明确“+”的含义,即连接互联网和各行业之间的纽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并非将各行业和互联网简单联系起来,而是要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所以,互联网+表现出了几个基本特点,即跨界融合、结构重塑、开放生态、以人为本以及驱动创新等。
二、互联网+形态下的网络经济
所谓网络经济,从其基本内涵上说来就是立足互联网开展的经济活动,比如电子商务就是网络经济的典型代表。而在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已成常态的情况下,网络经济的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并且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产生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首先,网络经济规模的扩大化,导致相应的流量和不断增多,这也反映出用户数量的增长。通过基数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其次,网络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先到先得”的特点,即最早开始涉足网络经济的企业能够积累足够多的原始用户,并且能够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形成独到的见解。这就导致后入者难以望其项背,只能对一些尚未开发或是存在遗留的领域展开竞争。最后,规模的扩大化,会导致网络经济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是鉴于国家对网络经济方面缺少详细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恶性竞争不断涌现。这不仅会导致网络经济自身发展受到阻碍,还可能会危及用户利益。
三、现代企业在互联网+网络经济中受到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一)经济市场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主战场,谁能在市场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性和及时性,网络经济能够通过网络数据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精准的决策,而现代企业由于自身获取信息数据方面存在局限,无法和网络经济相比,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快人一步判断市场趋势,从而导致竞争处于不利局面。对于网络经济给现代企业造成的这一影响,企业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予以回击,重新夺回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首先,企业需要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升信息的权威性。由于互联网信息来源驳杂,质量高低各异,因此,现代企业无法在及时性上战胜网络经济,就必须在信息质量上狠下功夫,用高质量的信息对市场变化作出更加可靠的预判,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企业自身的长处予以发挥,短处予以弥补,基于互联网+构建战略发展平台体系,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二)经营模式
网络经济的经营模式方便快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经济交易活动,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但是,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主要是依靠实体完成经济活动,比如实体书城、服装店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在网络经济的压榨下,如此高昂的成本投入不仅会减少现代企业的经济利润,更会降低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基于互联网+,现代企业必须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首先,优化实体经营结构,简化中间环节,缩减成本投入,最大程度提升利润。其次,企业需要立足互联网,构建“互联网+产品”的经营模式,创设全新的互联网经济体,以此对抗网络经济的冲击。最后,企业应该着眼未来,加强对“互联网+企业”模式的构建。毕竟网络经济是未来经济形式的主流,现代企业必须着力发展网络经济,创新出具有企业特点的网络经营模式,如此才能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人才储备
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投身于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给网络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实体经济方面的人才不断缩减,尤其是一些较为传统的冷门行业,几乎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强人才的储备,尤其是对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都有独到见解和技能素养的人才,企业更是应该不留余力地将其招入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转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不仅如此,企业还需对内部员工展开互联网+思维的培训,让各级员工认识到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并学会用互联网+的思维处理各项工作。如此,才可确保企业能够应对互联网+的改革浪潮。
四、结束语
互联网+形态的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并且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必须认识到互联网+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此立足从市场竞争、运行模式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快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增强对网络经济的竞争力。
作者:隋殿海 单位:抚顺市东洲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易伟杰,张奕萌.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5,24.
[2]胡志英,黄宁,夏建刚.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探讨[J].商业时代,2012,05.
篇10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管理;文献综述
引言: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飞跃,也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优势和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对现代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搜集近些年的相关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网络经济的探究,也大多着力于网络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管理发生的变化,虽各有侧重,但综合来看其中心思想不尽相同。笔者将这些文献中的思想加以概括整合,结合前人的观点,融入自己的理解,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向做出研究展望,以期望为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定义,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1]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介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已经不单单是传统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更讲究依靠信息和技术使企业内外部资源得以整合,从而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以保证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综述相关文献,发现有以下几大影响。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工业经济时代严密的企业层级制组织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而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支撑下,非层级制正呈如鱼得水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趋势。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部门成为企业改革与调整组织结构的新时尚。[2]通过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得以创新,在管理上具有更高的效率。[3]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生产管理的职能不再只是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还可以在网络化的基础上,让很多企业在生产中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来加强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如;虚拟设计、虚拟生产、生产业务外包等。[3]在因特网的支持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虚拟垂直一体化”就是对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描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以国际品牌为龙头,通过厂委托制造(0EM)的方式把生产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其极端的形式是全部产品均为外包生产,品牌公司只负责设计和营销。[2]因此,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企业库存,缩短企业的生产周期,增加企业交易机会,有利于拓宽经营领域,扩大市场范围。[4]
(三)网络经济对企业经营和销售的影响
避免了传统营销中的商品流通环节,使厂商与顾客更加直接化和自由化的交流,对传统营销运作模式产生冲击。[3]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2]并且使企业摆脱了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使得网上银行发展成熟,并使得保险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在电子网络交易系统中高度整合和兼容。
(四)网络经济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将会使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一步电子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开发出来,使企业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更为高效、协调和及时。[2]
(五)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快捷服务,在网络经济时代,利用计算机网络,企业采集和处理的信息可以细到各个部门各岗位各事件中。企业利用网络及财务分析软件可以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企业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今流量的信息以回答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5]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具有远程处理与业务协同的功能,使得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相互连接,彼此分享;并且它可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变成一个报账单位,把所有的凭证、账表生成工作都集中在集团总部进行,从而实现了数据处理集中化,降低了会计数据处理成本;而且网络财务系统依托电子货币和电子单据的强大功能,实行动态核算,能够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6]
(六)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管理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技术革命对变换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4]
二、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基础,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网络经济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众多有利条件的背后也潜在着一些不利隐患。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笔者指出以下关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方向。
(一)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的细化研究
面对日新月益和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的网络经济,我们应当从网络经济对企业总体方面的影响细化到企业从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不同部分的研究。只有细化到每一部分的研究,摸清每一部分的需要与发展方向,从微观上了解网络经济对企业各环节的作用,才能将网络经济的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在宏观上清晰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二)网络经济下加强企业与客户网络交易安全保障的研究
网络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使得网上银行的使用成为普遍,企业与客户的资金交易更多的依赖于网上银行的管理。相关文献曾涉及对此方面问题的研究,但极为少数。但在实际生活当中,网络经济下企业与客户利用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的趋势愈演愈烈,那么这其中对交际的安全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学者们对此方面研究的重视。笔者还认为,这种保障不单是对客户资料的保密、资金的安全保障,也包括对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资料的保密和资金的保障。只有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都得到保障,才能加强企业和客户对网络经济的信任和利用。
(三)网络经济中规避风险的研究
网络经济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来实现的,因此网络经济也就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带来的风险。网络经济下,一方面网络可能存在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可能会迷惑企业和客户,这就存在着信息真伪的风险;另一方面,网络瘫痪、计算机被病毒入侵、计算机常规性死机等网络和计算机故障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大量信息被损毁或盗窃,一旦企业没有备份,则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信息归零。这类风险的存在对企业管理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一旦这类事故发生,对企业的损害也将是毁灭性的。因此,如何规避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存在的此类风险,也应当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四)网络经济中虚拟模型与实体企业良性融合的研究
从相关文献可知,部分学者着力于网络经济下适合企业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但大都停留在理论构想上,缺乏对虚拟模型与实体企业良性融合的研究。虚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上成立,但是更应当将其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以了解该系统是否完全契合了该企业的管理需求,所有系统是否如期顺利运行。如果没有,那原因又在哪里,解决措施是什么,以此来对以后其他的虚拟模型与实体企业结合提供借鉴意义。
三、结论
社会的进步势不可挡,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存在着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中,有利的影响大于不利的影响,但在有利影响下又潜藏着隐患和风险,如何规避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的风险也应当是我们进一步深思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文丽萍.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与变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1):82-84
[2]张琦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理论观察,2006(2):99-100
[3]戴凤基.论网络经济对坝代芷业管理的影响[J].市场论坛,2009(11):30-31
[4]何咏梅,刘影,郭勤.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