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医学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医学前景

篇1

摘 要:在机械化发达的今天,很多的工艺仍然需要钳工的精确加工。其中锉削工艺和钻孔技术,是钳工工艺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技能。其中对钳工尺寸的控制、形位公差等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着锉削的质量,而锉削的质量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每一台机器与设备上都有很多孔,钻孔是钳工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本文就是从加工工艺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如何提升打孔的精度和锉削的质量。

关键词:钳工;锉削;钻孔;位置精准

1锉削工艺的介绍

锉刀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使其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达到要求的加工方法称为锉削。在实际钳工加工过程中往往因为不认真分析图纸,对图纸要求理解不透彻,没有认真分析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要求,因为工具及加工方法、测量方法、基准选择不合理造成加工误差偏大影响工件加工质量甚至造成工件报废。

在钳工加工过程中除了即基本操作技能、技巧的掌握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钳工生产工艺的制定,在钳工加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重要环节,往往大多数钳工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工经验和自己对图纸及工件的了解对工件进行锉削,这对一些比较复杂及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工件往往因考虑不周、分不清主次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2锉削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1)钳工锉削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锉削平面中凸现象是平面中间凸起,四周低,即球面形。此类现象是锉削平面最常出现的,也是最难克服的。锉削平面对角扭曲现象似于一张纸,两手各拿一个对角,反方向用力扭动的现象,平面表现为其中一个方向对角高,中间低,交叉一个角度另外一个方向是对角低中间高。用刀口尺检测其平直度。锉削平面横向中凸或中凹现象是在横向平面表现为中间凸或中间凹,而在纵向其平直度是平直的。

(2)钳工锉削过程中锉削不平原因分析

在平面锉 削中,中凸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锉削姿势不正确。S刀的运行方向与加工平面不能保持平行。二是运锉时操作者双手压力不稳,造成锉刀运动不平衡而出现中凸不平的平面。三是所用的锉刀面本身就是呈现出中凹状态。造成工件平面对角扭曲或塌角的原因同样三方面,

一是左手或右手施加压力时重心偏在锉刀的一侧;

二是装夹工件时左右或前后倾斜造成锉削时单边或一个角多锉而造成塌角或扭曲;

三是锉刀本身扭曲。平面中凹与平面中凸正好相反,其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少,

其形成原因较多是因为锉刀面不平直,有种凸变形或是由于推锉法锉削时开始与结束时用力小于中间段用力造成的。

另外锉刀的选择、锉削姿势、锉削速度及方法都直接影响工件锉削质量。在锉削之前,必须正确地选择锉刀,才能充分发挥锉刀的效能。锉刀在锉削时左右移动不均匀。因此要在技能、技巧熟练的基础上,掌握各种锉削方法极为重要。顺向锉是指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始终一致,顺向锉锉纹整齐一致,锉削面光洁度较高, 这是最基本的锉法。

交叉锉是指锉刀运动方向与工件夹持方向约成 30~40°,锉纹交叉 ,与工件接触面大,易掌握平稳 ,交叉锉在锉削完成之前必须改用顺向锉,以提高锉削面的光洁度。推锉法就是两手横向握锉刀沿工件表面作平推或平拉运动。此法主要用于修整工件的表面锉痕,降低表面粗糙度,清理表面局部高点和微量修整及狭长平面的锉削。正常的锉削速度通常是40次/分钟。根据不同硬度的材料,锉削速度可作适当调整。锉削速度过快,将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导致工件、锉刀温度上升,冷却后的工件锉削面有不可预见的不平现象产生。另外速度过快也不容易保持锉刀力矩的平衡,同样造成锉削面中凸现象。

3钳工锉削工艺制定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件编制出合理、科学的加工工艺规程首先要分析图纸、确定毛坯尺寸,然后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工具、量具及测量方法以及各工序所用的工时[2]。零件图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必须深入地了解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时要了解零件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经过分析图纸准备毛坯 ,一般毛坯尺寸已与零件接近,加工余量不大,这就更需要对毛坯认真准备,仔细考虑好在毛坯上怎样划线以防粗心大意匆忙加工造成工件报废。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订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首要任务是选择加工基准,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加工方法。首先根据零件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特别是主要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选择加工基准,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将定位基准以及各表面加工顺序和方法确定下来,拟定好工艺过程。锉刀的选择决定于工件加工余量的大小,加工精度的高低,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和工件材料的性质及加工件表面的形状。选择哪一种形状的锉刀,则取决于加工件的形状,选择哪一级锉刀,则取决于工件加工余量、精度要求和材料的性质。常用量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刀口角尺、塞尺、万能角尺等,首先要正确掌握游卡尺的使用,可通过游标卡尺的测量来保证尺寸精度和位置

精度的要求。还要正确使用宽座角尺和万能角尺来保证角度要求,正确使用刀口角尺来保证平面度、垂直度。加工一个工件 ,要想准确地把握好加工时间,根据所定的工序,考虑到各工序加工量的大小、操作难易程度,把定额工时分配到各工序中,合理地掌握各工序的加工工时,可避免加工过程中前紧后松、前松后紧甚至忙乱,影响了加工质量或完不成工件现象。

4提示钻孔精准措施

(1)准确划线

钻孔前,首先应熟悉图样要求,加工好工件的基准;一般基准的平面度毛0.04mm,相邻基准的垂直度`0.04mm。按钻孔的位置尺寸要求,使用高度尺划出孔位置的十字中心线,要求线条清晰准确;线条越细,精度越高。

由于划线的线条总有一定的宽度,而且划线的一般精度可达到0.25一0.5mm,所以划完线以后要使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进行检验;我们对于划线后检验做的不够,经常拿着划错线的工件进行钻孔,根本保证不了孔的位置精度;特别是在等级鉴定的考场上,由于我们心理紧张担心工件不能按时完成,往往划完线后不进行检验急于钻孔,等到发现孔的位置精度超差较大时已经晚了。因此,要教育我们养成划完线后进行检验的好习惯。

(2)划检验方格或检验回

划完线并检验合格后,还应划出以孔中心线为对称中心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作为试钻孔时的检查线,以便钻孔时检查和借正钻孔位置,一般可以划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检验方格或检验圆略大于钻头横刃,大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略大于钻头直径。[3]

5打样冲眼

划出相应的检验方格或检验圆后应认真打样冲眼。先打一小点,在十字中心线的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样冲眼是否打在十字中心线的交叉点上,最后把样冲眼用力打正打圆打大,以便准确落钻定心。

这是提高钻孔位置精度的重要环节,样冲眼打正了,就可使钻心的位置正确,钻孔一次成功;打偏了,则钻孔也会偏,所以必须借正补救,经检查孔样冲眼的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钻孔。

6结 论

一份完整、合理的钳加工工艺规程对工件的制作非常重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极大。本文从锉削工艺和钻孔技艺两个技艺方面深入研究钳加工工艺,其中我们分析了锉削工艺中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锉削不平的原因;以及锉削的工艺制定。在打孔技术中我们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钻孔技术的精准。

参考文献

[1]刘秉军 对钳工锉削面不平现象的探讨[J ]. 机电工程技术 , 2005, 34 (7).

篇2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建设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86-01

一、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的专业。电气工程的基础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派生能力,如今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再派生而形成,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一起又被统称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而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不能仅局限于电气工程自身而应兼顾整个电类专业,基于上述思想我们认为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希腊学者米利都是最早对电有认识的人,他观察用布摩擦琥珀后,会吸引如羽毛等轻小的东西。但是最早对静电有系统和科学的研究则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的英国医生吉尔伯特所著的书中,对“电”进行了最早的论述,英语“E-lectric”一词即起源于希腊语 “Electrica”和拉丁语“Electrum”。随后,英国人格雷发现了电的导体和绝缘体。法国人杜菲在众多实验中发现,几乎所有物质都可以摩擦生电,并且他更仔细地发现,所产生的电有两种,带有异种电者会相互吸引,带有同种电者会相互排斥。

18世纪美国人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证明了电的存在。19世纪上半叶,安培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

1908年,南洋大学堂(交通大学前身)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已有一个世纪。1920年,东南大学设置了电机工程系。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这些学院基本上都有电机工程系。1958年,在北京电力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电力学院,当时的电力工程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高压电技术专业”等,它们就是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196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教研室部分教师和学生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充实了该专业的力量。1961至196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又有发电、高压和电自三个专业的10名研究生转入北京电力学院,开启了研究生培养的先河。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部分学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改为“电气工程系”。1986年,国务院批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88年,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专业目录调整,将电工类专业和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和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合并为“电气信息类”,专业数大大减少,专业口径大大拓宽。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的优势

1、安全性

随着国家制度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了逐渐凸显。由于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较低,使得一些较为危险的机器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人工操作的,一旦操作失误或者机器出现故障,容易带来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终端系统的操作,建立了选择程序,通过自动识别操作规范问题,及时停止电气操作或者切断电源,能极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2、效率高

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产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处理数据信息的高速性和准确度上的优势是巨大的。其运行模式是由接收特殊指令的应用设备来完成最终的执行指令。对于不同的设备自动生成不同的指令,减少了错误率,加之传输速度很快,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反馈校验功能,机器运行的高效以及精准度就越发明显,确保了运作的及时有效。

四、电气自动化教学成果特点

1、便捷性

电气自动化产品主要是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集于一个产品上,达到产品的功能自动化,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广泛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自动化产品的市场很大,这个从大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此类产品可见一斑,比如人们每天所坐的公交车的车门、市民经常使用的电梯等,人们逐渐适应了这种自动化产品所带来的便利,这也使此类产品占据着很大的消费市场。

3、发展性

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发展一般都与计算机的发展相配套,这是因为自动化的过程需要计算机来操作,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发展会更加智能化,也就是自动化程度会更高,所能完成的任务量及速度也会更大和更快捷。

五、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网络控制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专业技术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能够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该专业属于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相当迅速,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是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总的形势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及需求不断提高,催生了自动化产品的大量普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产品逐渐进入老百姓的家庭,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海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

[2] 朱仲海.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