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篇1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文化课基础弱,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操作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熏陶,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人文素养弱的现象。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人文精神内涵深厚。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强对高职学生儒家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和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人文精神;儒家思想;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加足马力扩大招生,因此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大多被高职院校录取。后续高职教育中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好技术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因此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普遍现象。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属于大专层次,录取分数比较低,基本上200分左右即可被录取。由于高考分数比较低,与本科同学相比有差距,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的心理。根据目前我国高招程序,高职录取在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有的地方甚至在中专录取后,这使得社会上很多人对高招政策有误解,认为高职学生比本科甚至中专学生低一等,这些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深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自理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且家庭条件比较好。据我校不完全统计,约8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约44﹪的家庭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上收入,贫困学生只有不到2﹪。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在家里备受溺爱,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弱,缺乏自我生活能力。进入高校以后,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和呵护,一部分学生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自控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违反学校纪律,对于遵守学校规范管理意识薄弱。

(三)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由于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备受家长的宠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同时大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环境,造成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集体荣誉感、不愿意接受集体的束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奉献意识薄弱。

(四)重智育,轻德育智育是具体的,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衡量,而德育是抽象的,难于用一个规范的标准来量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普遍重视智育中技能教育,忽视德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往往只考虑招收对象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不考虑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只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短、平、快”的思想。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匮乏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向“高、精、尖”专业技工方向发展。薄弱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足,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受到影响。[1]因此,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需要。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某种意义讲中国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提倡积极入世,主张个人修养。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儒家思想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人文思想,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也能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人际关系方面强调人本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人本意识是指尊重他人,推崇他人,弘扬人存在的价值和独立自觉的意义。孔子提出“仁”,倡导人应该有德性,对统治者要求立足于“富民”、“教民”、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人有了德性和理性,人才有灵性,有了灵性以后人才比万物高贵,人才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性善来高扬人的价值,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有的。儒家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德性的修养确立起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由自己主宰。

(二)社会文化方面强调有责任心和忧民意识儒家思想在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又注重激励人的担当精神和培育人的忧患意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意识,不是个人的一己之忧。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集中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种忧患意识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向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入世品格的形成。反过来这种认同和入世的品格又不断提升和巩固这种忧患意识。[2]

(三)自然关系方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美好的宇宙。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社会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做到个人服从于群体,即要从自己本心上体悟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人只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儒家认为人在自然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修行方面,儒家也提倡和谐“顺其自然”的理念。由于人会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诱惑,不能坚守做人的道德准则,因此人要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自觉履行道德原则,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第二》)的目的,即要求做到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心性及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四)自我修养方面主张力行意识与道德实践如果说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着重突出“天人合一”,那么在人格境界方面,儒家特别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炼。孔子主张君子力行,提升道德素养,要面向社会,服务于人民。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来达到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的目标。“仁”是儒家所强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独立人格的体现。郭沫若在分析《论语》中关于“仁”的各种表述后总结: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仁者爱人”。[3]儒家的这种思想主张人应该推己及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三、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高职学生因文化层次、个人素质、人生阶段、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人文素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会对其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思考,其内涵是对人自身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学习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地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优良的行为规范意识。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识、生命意识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正视自身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强调作为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人应该与人类和社会共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激起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高职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集体、社会的重要性,摈弃个人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融入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修养的要求,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内省”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端正态度,具备良好的品格,从而成为合格的人才与和谐的个体。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它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对人的关注,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对人类文化遗产高度重视,是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肯定和塑造。[4]构建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是构建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基础。很多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把高职教育误认为是“技术教育”。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把高职学校当作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工厂,要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5]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开设人文课程是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人文课程广义上包括所有容纳人类思想,一切关注人类真、善、美,以人教育为教育主题,注重人类精神道德传授和强调处世原则的课程都可称之为人文课程。[6]狭义上的人文课程就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学校教学领导可根据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情况,在以实用性、市场性为开课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类、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打破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多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儒家思想精髓的教育,如国学课的学习,重读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老子》、《论语》、《孟子》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对这些儒家典籍的学习陶冶情操、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人文课程教育方法,给学生人文关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人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授课者的人文情感,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外泄,还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人文情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讲授人文课程时不仅要给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关怀,帮助学生构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文化氛围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文化熏陶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学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创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例如开设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第二、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如各类体育活动、各种社团活动、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进友谊、学会共处、增强自信、完善自我。第三、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会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优美的环境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观。然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开放的工程,它包含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等等。因此,打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承接者和传播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我们不仅仅需要一般的产业工人,更需要创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任务,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自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应当做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13.

[2]龚平.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27.

[3]蒋文学.儒家人文素养思想探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25.

[4]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78-82.

[5]卢云峰.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107.

篇2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出了图书馆学五法则:“书是为了读者用的,每一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应有其读者,节约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根据以上法则来衡量,我们发现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

(1)在服务管理上,仍是惩罚多于教育,缺乏与读者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和互动;

(2)在馆藏资源利用上,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挖掘的文献资料所蕴藏的信息的深度还不够,许多文献的潜在价值并未被读者充分利用;

(3)服务理念方面,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较少,对读者成分的分析不够细化,缺少多元化服务。

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思想内涵

所谓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主要指服务人员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一般不通过普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而实施的一种服务方式。人性化这种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早有体现。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阮冈纳赞五法则中,有四项法则与人直接有关,是人性化思想具体化。其核心是,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相互依赖关系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因为服务不是僵化的条文,也不是冷漠地按章办事,而是面对活生生的读者,投入相当的情感和思考,以及相互沟通。对各种“规范”之外的需要,要给予富于人情味的关注和做出富于创造性的应对。图书馆推行人性化的服务是为了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工作更具“人情味”,给读者一种亲和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以及这种人文精神中所凝聚的实践智慧、处世方略、审美魄力和情趣等,对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与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解决当今社会各项领域中的人文困扰,这也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图书馆员的形象、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人文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只有很好地解决图书馆服务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图书馆工作中敬业奉献的具体体现。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与它所倡导的君子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密切相关,而这一精神也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品格。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一个馆员都发扬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2.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儒家认为,人是天地间万物之灵,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社会价值系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扩大,而社会价值系统理所当然地能够规范和调节个人的价值体系,人既是情感化的,又是社会化的。所以应以儒家思想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思想为基础,并将其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3.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就是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儒家文化的主流是经世致用,治国兴邦,这种入世的态度在当今社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积极的参与意识,即主人翁精神,重视和强调图书馆的主人翁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三、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又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所以说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无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馆员自身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都有着深层次的服务含义。

1.图书馆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图书馆事业的成败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图书馆领导者要考虑对员工的培养教育,关注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教育。领导者要善于观察,善于引导,善于升华,与员工充分沟通,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一套吸引、稳定、激励人才的有效机制。

(1)信任激励现代管理中,任何群体成员都有受人尊重、被人信任的需要,尤其希望得到领导者的信任。领导者的尊重和信任,会激发下属产生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反之,群体成员被人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失落感,表现为工作灰心丧气,甚至对自身的发展和升迁感到悲观失望,这是一种不利于增强团队士气的消极心理。图书馆领导要适时采取信任激励的方法,使组织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关怀激励儒家认为:“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关爱馆员,经常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应成为现代领导者具备的领导风格。认真细致地了解馆员的心态,搞清他们的需求,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他们,使他们的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为图书馆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服务。

(1)研究性阅读信息整理属于文献资源研究性阅读,根据就业需求分门别类,简明突出科技信息时效性,通过馆员的加工,一般是:

(1)经常根据发展计划及科技部门需要及时提供给需求者。

(2)通过服务咨询向大学生推荐。

(3)注意大学生读者需求最新信息,有关科研,生产课题,推荐有关学科或专业进展及科研成果。例如:我院近两年新增置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学艺注重时效,除本专业外,还有如索引、文摘、快报等。或者馆员在内容和形式上经过信息加工,使学术性和大学生的专业性和谐,目标明确。引进适合他们阅读与学习的商务英语系列丛书等,开阔他们的新思路。图书馆针对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展个性化主动服务,配合教育创新服务,不仅是对传统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正常延伸,而且是对适应网络环境的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全新拓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就业资源的使用效益,必将成为今后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2)学术性阅读阅读学术性资料,研究学问,创造就业环境。如阅读学术性资源,有学术性、技术性特点,在各类型报刊中,出版数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也是图书情报部门收藏和利用的重点。它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等内容,大学生可获取学术性信息。

篇3

对个人而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祟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对国家和民族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高、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对世界和人类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教学中的尝试

尝试一:走进生活,与道德对话

案例

情境:米开朗基罗因为违背家庭的意愿去从事让家人蒙羞的职业,而遭到鞭打和惩罚。

讨论:米开朗基罗的遭遇在现代社会也有吗?同学们有没有觉得长大以后坐在办公室的工作才叫体面的工作?而从事劳力的工作就是不体面的呢?家里人有没有因为觉得你希望从事的工作,他们认为是不体面的呢?

结论:人文精神中包括自由、平等,职业是无分贵贱、体面与否,但即使是现代社会,我们也会碰到米开朗基罗的困惑,所以人文精神不但是古人,也是我们现代人,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尝试二:利用课本的前言达成目标

以必修三为例,在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时候,我尝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为什么有不同的地位,从而总结出一个思想流派的地位的决定因素。

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我先用了几段材料:

【材料一】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由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材料二】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忽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四】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到了战国,儒家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后来却成为了大宗,是什么变了?

学生:儒家思想自身改变了,孟子、荀子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儒家思想被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成为大宗。

问题2:他们改造了思想,成为了蔚然大宗,那为什么统治者又没有采纳呢?

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就是因为不适应当时的环境所需要。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如果不适应当时的环境的话,儒家思想为什么又成为大宗,在战国时期甚至出现非儒即墨的现象?学生一下子无法转过弯来了。

这时候,得用前言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点拨:“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的(前言的第一点)”,也就是孟子、荀子的改造是在孔子的思想上发展的成果,他们把法家等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也可以看出“人类思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思想文化是互相交融,共同发展的(前言的第三点)。

问题3:前言中提到,人类的思想文化是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那么荀子、孟子所根据的历史条件是什么?适应了什么历史条件的要求?

于是,学生经过分析当时的背景,就可以得出答案,“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这些做法,是适应了当时战乱,普通民众的需要。孟子的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是适应了当时井田制瓦解,私有制逐渐确立的社会环境。儒家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成为了大宗。也就是说,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没有适应当时诸侯争霸,需要统一安定的这种需要,所以统治者没有采纳,而统治者采纳了他所需要的如何令国家强大、争霸、集权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也是根据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它更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样,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思想流派的地位,是由社会环境,还有统治者的态度等因素所决定的。

篇4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现代价值;和谐社会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对中国社会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随着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了某种断裂,导致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儒家人文精神却越发显现出它的超凡卓越与生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仍然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为现代文明服务。

一、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1.什么是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揭示,高扬人性、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

2.儒家人文精神内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旨在是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即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以人为本,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肯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孔子的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仁学”上。包括“仁本”和“民本”。

关于“仁本”。“仁者人也”,“仁”规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肯定了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意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强调了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的必要性。孔子的人本关切不仅是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儒家强调“民为邦本”。“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形象地将君民关系表述为舟与水的关系;再如儒家经典《大学》更是将“亲民”作为三纲领之一,提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也体现了作者重视民意的信念。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2)中庸和合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即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的心灵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精神,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神。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要求具有理想人格的智者、仁者应对山水之类的自然之物采取悦纳的“中合”态度,反对无节制地猎取自然资源和毁灭生物物种。孟子提出“性天相通”说,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易传》提倡“与人地参”,既高扬人的能动性,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关于人际,孔子强调“和为贵”,其要求要尚仁、讲义、有礼、互信、和以处众、推己及人,理智地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协调共振。儒家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善人为邦”,“宽猛相济”以实现政通人和,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对于个体身心之和,儒家强调以修身正心为本,以求身心和谐。

(3)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

中国先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孕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孔子提出的忧患意识在个体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一系列名句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它不是一己之忧,而是国家之忧。孟子更是意识到忧患精神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命题,认为个人的生命生存、事业兴败和国家存亡都与有无忧患意识相关联。忧患意识的产生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朝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古代先哲品格的形成,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灭。

(4)笃行精神

儒家的笃行意识即力行意识,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精神。儒学认为,忧患精神的化解,乐道精神的实现,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扬,都有赖于笃行精神的支撑和践行。儒学以其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激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了处贫贱而乐于求道的乐感精神;探索了“和实生物”和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冲突融合的和合精神,培育了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水(人民)能载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人本、和合、忧患、乐道精神中,都蕴含着笃行精神的意蕴。孔子既重视认知主体和知识的来源问题的探讨,又强调行的价值,讲求学与行、言与行的一致、融合。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应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君子不以言举人”,孔子主张听言观行,重视对行为的考察。孔子的“笃行”精神也包括道德实践。儒家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一句名言,它以凝炼、刚健的笔调展现了儒家“求诸己”和锲而不舍、刚直不阿的精神风貌和崭新品格。

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的人文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树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西方文明日益严重的危机,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东方文化和儒学。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儒家人文精神中的许多合理因素和精华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5

【关键字】探讨 文本 民族心理

文学类文本考查的方向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讨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就是要探讨文本的人文背景。

一、 民族心理内涵

民族心理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内涵。他约束和制约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活动,并且受一定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等的制约。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唐代尊崇的佛教以至于到后来的,新的思想的传入。这一些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心理。但是我想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最深的还是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忠、孝等思想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一民族心理从客观上制约着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思想通过外在的各种载体影响着新一代的孩子们。

记得曾经很多评论家评论年轻的80后是没落的一代,那么90后是否是毁掉的一代。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的良好道德的缺失,笔者深切感受到对学生进行民族心理好人文精神灌输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作品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那么如何通过学习文本来探究文本中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二、探 究民族心理的方法

(一)个性化的解读文本。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不仅传递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肩负着传递人文思想的任务。高中语文课堂面对是处于青春叛逆时期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另一方面由于涉世不深,有可能受到一些负面内容的影响。这就需要高中语文发挥其语言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指导。那么,教师要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他们,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感受,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个性化解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立足文本,立足自我,获得独特的思考与感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立足自我,思考感悟文本。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加深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好的应变和把握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获得独特的感悟,并且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传达的人文内涵。

富有个性的人格才充满魅力。我们之所以记住了鲁迅,是因为他敢于以笔为匕首,对黑暗现实做出反击,我们之所以推崇诸葛亮,是因为我们他的大智大勇、感恩图报、忠心耿耿、一腔赤诚的人格魅力。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让统一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获得情感上的震撼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通过学习课文中歌颂与赞美的人物,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

(三)延伸文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他们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认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文本中人文精神入手,还要有所延伸,能够从现实中的一些情况入手,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追求。例如当我们在学生疯狂庆祝情人节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们我们也有自己的“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也表现了祖先们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赞美,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我们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教师可以提到当我们对纪念我们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无动于衷的时候,它却韩国申请成为了世界伟大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可贵的精神家园。在我们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先辈们留下的许多精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树立他们崇尚民族文化的信念。

篇6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对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经典性概括。儒家强调做人要坚韧、有担当意识,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都一生追求的,可以说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一个积极人生的大前提,也可以增强抗挫折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更加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二)积极入世与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儒家思想为我们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目标。道家思想则为我们策划了一条返朴归真、恬淡物外的生活理想,“无为之为是大为”,强调回归自然,反对无节制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与自然同在的生活目标,可以说儒道两家为不同处境的中国人设计了不同的人生修养目标,同样充满睿智,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

    (三)重人伦道德的伦理规范。中国人自古就是以家庭、家族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伦理意识。

    (四)仁、智、勇的统一。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孔子把仁、智、勇成为“君子之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儒家学说中完美人格的体现,也是君子修养品格、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人文性 教材编写 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个难题,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更是难上加难。这种现象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现有教材的不足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有着绝对的关联。随着人们开始对高校人文教育长期缺失状况进行反思,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对大学生寄托人文关怀的载体。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却还在人文还是工具的学科性质间游移不定。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想从学科性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谈一谈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还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学科性质

当前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强调人文性,有人强调工具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语文”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讲,涵盖的内容太广了。强调人文性的人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的高低和知识面的宽窄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较大差别,因此,职业技术院校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需要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重要任务,这是语文的责任;强调工具性的人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加强语文作为工具的实用性学习,强调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语文的责任。这样一来,大学语文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们承认有些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一类的浅层次的应用文,但如果大学语文仅停留于对中学语文“欠账”的“补课”的话,一定会受到多数学生的抵制。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应是一门较高层次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升华。当然,会写简历,不写错别字,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这是学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开设实用写作类课程可以很好地体现语文作为工具的实用性特点。所以大学语文是人文性重要还是实用性重要不该成为争论的焦点。

其实,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完全可以通过两部分内容体现出来。篇章阅读赏析侧重人文性,同时注重实用性;而写作与表达则侧重语文的工具性,无须再争。撇开工具性的负累,还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学科性质,大学语文才能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升华思想的重任。

二、教材编写要以渗透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为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应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渗透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为指导思想。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同时,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的内涵则包含在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它汇集着本民族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有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审美文化、音乐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更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

儒家传统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想一个不爱自己的家,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如何能热爱自己的国家?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的民族感情变得更加淡漠,更谈不上拥有民族自豪感了。“韩流”的来袭引起了中韩传统文化之争,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不是拼命地使传统文化成为某种招牌,而应该使其深深地植根于国民的内心。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必须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品德,弘扬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应当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廉耻,讲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儒家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历代文学家写下了许多高尚的诗篇。而语文教育就要求学生做高尚的人。这样的思想教育,既与文学相联系,又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们走进社会便很容易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三)培养学生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正直、坚强,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好的语文教师也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比多教一首诗、一首词更重要。

(四)培养学生高雅的品位,陶冶艺术审美情操

中国文学的美学体系,一般呈现“二水分流”的局面:一是儒家因入世而关心现实美;一是道家因遁世或自我超脱而醉心于自然美。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多一点高雅,少几分庸俗,从而提高艺术品位,陶冶审美情操。

做到上述几点,大学语文就不再是空洞说教的脱离实际的学科;相反,它定能成为纵可回溯历史,横能立足当下的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影视资源

当今教育呈现出综合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发展趋势,而影视艺术无疑是当前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影视作品具有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

影视文学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所不同的是,影视文学的审美媒介是屏幕和银幕。

影视把绘画、戏剧、音乐、雕塑、建筑、舞蹈、风景、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做出反映,把一个充满艺术的真实世界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影视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利用影视资源并不是单纯地“看电影”。影视文学的剧本本身来源于文学,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来认识文学,理解文学。但是由于现在的编剧、导演对文本的理解和作者的本意有差距,并且商业化气息浓郁,导致很多影视作品都脱离了作者的原意,从而给欣赏者理解文学原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正是由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更好地去分析和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影视文学鉴赏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并积极运用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的重新定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确立以及在实践中的检验,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定期优化,教学手段的革新,全国范围该课程教学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教学研究网站的建立,新的课程题库及考试系统的制作,并进而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且行之有效的大学语文新的理论、教材与实践体系。当下高职院校已经重新认识到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纷纷把大学语文纳入课程设置中,并对其进行改革优化,使其真正承担起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国家,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中国古代文学以其人文性对社会大众的人文精神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得我国社会文明得以不断进步。因此,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其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许多文学学者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所以,本文以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为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作用与其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人文精神;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的最为重要的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因此而被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已经成为了社会边缘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虽重视教育工作,但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意识已经很低。这就使得我国的教育者开始为社会大众的精神层面发展而担忧。中国古代文学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风风雨雨,修正了世代中国的思想与观念。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对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的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影响着世人精神层次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清代小说,这些得以流传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是其社会的缩影。也正是这些作品,使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传递,给予现代人正能量,引导其学习更好的人文精神。另外,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或者教育家,对于世代中国人民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启蒙与引导的重要作用,使我国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中国的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指导着中国古代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精忠报国的大义大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遍及经济、军事与政治等各个领域,成为了那一代人以及现代人前进的思想动力。现代社会当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与古代文学作品当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的人文精神是发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极多,其中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1、民生为核心

所谓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当时的社会人对于所在社会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描绘,对于更好的社会形态的探索与表达。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着明显的人文特色,对于人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很是突出。这就使得中国的古代文学在民生层次的讨论与记载颇多。比如说民为邦本的民生思想,最先是在先秦时代提出的。在我国的孔子的儒家学说当中,“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而“仁”当中就强调一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足以说明我国古代的人文志士对于人民重要性的肯定与憧憬。中国有一句俗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文学观点在我国政治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民生人文精神对于我国古代君主以及现代的国家决策者的国家管理工作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忧患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国家的关注程度很高,他们关于将自己的政治观点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比如我们前文当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就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注与热爱,以国家为先,个人为后的精神,更彰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战争发生的频率较高,所以,要稳定一个国家与其子民,就要有对国家政治形势的评估与预测能力,正确分析国家的外忧与内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实现健康与和平的发展。目前,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我国的发展也相对和谐。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也应当具备相当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警惕心,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制定战备,使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有优势。其次,我国各行业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以忧患意识来提醒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加强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传播的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文精神方面的瑰宝,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探索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助于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1、重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要想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就要从我国的学生开始抓起。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时,都应当有意将我国的古代文学当中的良好品德进行传输。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与领悟能力是很好的,所以,要让学生从小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在未来的道路当中,学生才可以自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落实正确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为社会奉献自己。

2、呼唤社会大众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社会大众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传播的主体。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当中的传播力量十分强大,并且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我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除了其本身具有正确性之外,还因为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乏。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大力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宣传工作,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学教育课堂的建设,使广大社会群众可以接受到我国的国学教育,更好地领悟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哲理与精神。另外,我国各大书店应当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宣传,使每一个社会大众有机会将眼光投放于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解它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二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广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对策。希望我国的相关部门可以重视起国学教育活动的举行,从学生与社会大众抓起,进行全民国学教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可以使社会文明程度再次升级,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党月异.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J].名作欣赏.2010(08)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83-01

当前形势下,多元化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滋生,例如价值的失落带来的人生迷茫、信念的缺失造成的思想真空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较之普通院校相比,其整体道德体系呈现物本化及功利化的倾向,人文精神相对弱化。面对这样的现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急需拓展新思路,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精神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在于对政治功能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而思想具有独立、自由的特质,政治功能的强化就不可避免地使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限制和束缚了思想的这种特质。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要求必将导致其各项教育的实用性,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教育的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人格的偏差、理想信念的迷茫、精神家园的荒芜以及过度功利化等。在这样的形势下,在物本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下极易造成大学生的精神及文化危机。在当今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站在变革的最前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积极促进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二者融合的最佳方式。

二、人文精神培养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整体对个体的要求,而忽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愿望、追求,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形式,缺乏实效,又因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侧重于专业技术、择业和就业等方面,更加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发挥育人的先锋作用,就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关注个体现实层面,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在其精神境界上起引导作用,促使人文精神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1.普及人文知识,唤醒人文意识

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要求教育对象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但长期以来的文理分科,不仅使文科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也使得理科生缺乏人文关怀。特别是高职院校,毋庸讳言,生源质量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稍逊一筹,尤其表现在学生整体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

人文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人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更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的思想境界,尤其强调“奉公”精神,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基础,这样的思想境界往往是学生难以企及的,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沦落为虚幻的说教,很难达到教育者的期望。试想,一个人的人格尚且不健全,又如何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生发出“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人文精神呢?如果一个个体连自我都无法保全,我们又如何去要求其成就别人呢?所以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体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推己及人,用积极的行为影响周围的环境,例如《大学》中所讲的“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及孟子之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这都是强调从完善自我人格做起。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才,但长期以来其功利倾向使得教育者只盯住一个“才”字,着重做“才”字的文章,却忘记了“人”字,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像思想政治教育只侧重了个体对于整体的遵从而忽略了个体自由的诉求。大学生相对其他人群而言,其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更为显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成不变,成为枯燥的道德说教,而应该关注学生个体,重视其“人”的诉求,因此,当前形势下,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唤醒其整体的人文意识,是将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础。

2.渗透价值理性,强调弘扬传统

在哲学中,所谓价值表示的是主客体之间一种满足与被满

足的效益关系,而能否获得效益则是现代人一切行动的关键动因。在高职院校中,以物质为主的功利主义价值体系几乎成为大学生行动的首要动因,他们在进行取舍时往往更多地思考:做这件事或学这种东西会对自己有什么用处?能否给自己带来物质利益?能否让自己立刻享受到其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他们行动的诱因更多的表现为对物质效益的极度关注,而以道德精神为主的道义价值几近湮灭。基于此,在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适当渗透传统思想文化中积极的传统文化,要弘扬不受时空局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补充、完善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引导其中融入更多人文精神,逐渐弱化物本主义、功利主义,逐步强化公德意识。

随着经济行为逐渐走向个体化,强调公德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弥补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尤其要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诚信和关爱是现代人公共生活领域德行的理念基础,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一贯主张,所谓“仁者无不爱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渗透人文价值理性,激发思政教育的活力。

3.挖掘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使学生学会一门专业技术而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必须在教育内容的“内化”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种“内化”就是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探索改革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说教型、理论型模式,而是给学生“对话”的权利,因势利导,激活他们的灵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的人文精神,促进他们道德境界的提升。以道德为基础和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上的拓展,就很难取得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效果。再如,我国古代学子虽然主要研究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但其所学内容却极其广泛,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人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相较于现代学生相对狭窄的知识面而言,其所涉猎内容的领域堪称广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中借鉴学习,以人文精神为依托,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极创新,改革教育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升其道德素养,尤其应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两者则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比如,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成功学”教育、“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获得学生的更多关注,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对其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融合的目的。

篇10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制学校,生源差是众所周知的。而生源差不仅体现在他们入校时的录取分数,更体现在这些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其它学校的学生素质如何,我不太清楚,但作为这所学校的老师,工作七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素质不高:与老师檫肩而过熟若无睹;上课迟到从不喊“报告”直接进门;骂人、打架公然挑衅老师。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学生,思想素质远比分数重要!而《论语》当中已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对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的修养大有帮助。

我们都知道《论语》在我们国家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近一百年来,经历多次运动,儒家思想虽遭受到很大冲击,然而对于中学教育的影响仍然十分重要。首先,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论语》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且在表述上生活化、情感化。将《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作为道德教材,让学生情感上更容易接受道德规范,也更能发挥中学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其次,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目前状况下课外阅读和语文课程很难完成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肩负的责任,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编订校本教材的模式来完成。从《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孝顺父母、敬爱师长的“孝”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编订《论语・100则》这种校本教材可以通过阅读,充分利用书中的人文精神达到熏陶情感的作用。再则,中华名族悠久的阅读传统已在渐渐流失。但中学生在接受人生洗礼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经典的引导。开发校本教材《论语・100则》有利于改变阅读的现状。

已因以上原因,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学编订校本教材《论语・100则》的重要性。那么,到底如何来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