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接通知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细化方案,严密组织实施。为使节能宣传周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检查督促,定期巡查、抽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快速整改。在宣传周活动中,我校按照实施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在教学大楼、学员餐厅、学员住宿楼、办公大楼等处悬挂“节能宣传标语”,利用短信平台发送“节能公益短信”等,向广大教职工和前来培训的学员介绍我国的能源现状,节能的意义及节能小知识。扎实开展“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体验日当天,学校停开了办公区域空调以及公共场所照明,关闭了办公楼和教学大楼电梯,鼓励教职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积极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和谐的美好校园。
二、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宣传周期间,我校认真审定和完善学校节能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节能工作责任,并将严格按章执行。由于我校培训人员的人数具有不确定因素,每月用能人数浮动较大,要求各用能点(教学楼、餐饮部、客房部)有专人动态统计用能人数和用能情况,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认真做好用能的核算工作,每月定期抄表,增加抄表次数,以便分析本单位用能情况,通过用能核算来及时反映用能的损耗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现象,找出原因进行解决,真正地做到管理出效益。
篇2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妇女角色定位;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的共同使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妇女作为社会“半边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传统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工,两性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生产与生活的经验差异,使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妇女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受惠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而生态环境与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紧密关系,使妇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传承中承担着更主动的角色,她们不仅仅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妇女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中,大部分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以男性主导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的社会差别逐步缩小,但是由于各自生理与社会角色的不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存在差别的。女性天生的阴柔特质、独特的环境感受能力、哺育下一代的自然与社会功能、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务与教育工作、以及当前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的社会公益工作等等,使得妇女不仅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就认为女性是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受害者,因此大力倡导重视并保护生态系统,强烈反对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的单一基因文化,呼吁女性举起环境正义的大旗,促进自然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杰出的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作品《寂静的春天》首次提出了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轰动效果。1987年,挪威前首相、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国以来,我国妇女积极参与环境管理、科学研究、污染防治、人口控制、自然保护等方面工作,她们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随着女性参与社会事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逐步加强,已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实施者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女性通过环境保护运动争取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性别平等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我国,妇女既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的消费通过妇女来进行,我国80%以上的农业劳动、70%的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都由妇女承担,她们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直接影响。妇女是消费领域的主要承担者,家庭消费绝大多数是由妇女决定或者直接进行的。我们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环保的生活方式,其中妇女作用更明显更直接。妇女对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选择,即能否选择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还可以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环境状况。例如:在开发、节约资源方面,如节水、节电、节约燃料等;在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方面,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含磷洗衣粉以及塑料袋等;在抵制不良消费习惯方面,如远离抽烟、酗酒、赌博、吸毒等,妇女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充分认知与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后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在生态文明的教育上,妇女将发挥特殊的作用。人的初级社会化大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的,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由于妇女承担着繁衍后代、从事人类再生产任务的这一神圣使命,必然使她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环境恶化给自身及子孙后代造成的苦果,更加关注影响后代生存的环境问题。作为家庭的建设者和教育者,母性的本能、母爱的敏感、母亲的责任,让妇女更加关注环境,自觉保护环境。妇女在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生活习惯、生活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使他们从小就形成环境保护习惯。如果每一个母亲都能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就可以增强下一代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自觉性。这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环境状况,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一)强化媒体宣传,引导妇女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女性和家庭的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积极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是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为提高广大妇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率,要借助各新闻媒体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大量宣传。如在电台、电视台滚动播发公益宣传口号,发出节能环保倡议书,开设了低碳生活专栏,介绍节能减排小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吸引妇女群众全面参与。二是利用节日深化宣传。如“三八”节、植树节、母亲节、世界环境日等,通过召开妇女工作表彰大会,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妇女积极践行节能环保行动。三是通过培训强化宣传。举办低碳生活培训班,开展了家庭节能知识培训,增强妇女对节电、节水、节油、节约燃气等日常家庭节能减排知识的了解。使广大妇女通过培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妇女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保护环境以保护人类自身”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增强妇女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她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二)发挥妇联优势,组织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妇联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支重要的群团力量,在教育、组织、发动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各级妇联组织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时期妇女工作新的着力点,把提高女性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妇联工作的议事日程。一是组织动员广大女性积极参与到生态经济发展中来,并与妇联的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让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提高妇女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和家庭的工作优势,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为导向,大力宣传绿色生态文化,积极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生态家园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兴办实业,鼓励和支持妇女发展生态经济
绿色行业和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围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鼓励女企业家和女创业能手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产业,提高“妇”字号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妇女兴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产业的科技含量、生态效益和竞争力。支持妇女在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文化等行业中创业就业,在发展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中建功立业,在生产上以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环保效益为取向,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积极探索并创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四)倡导绿色生活,发挥妇女的示范带头作用
绿色生活理念和方式,不但可以体现女性个体的环保意志,而且对周边人群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成为职业女性。城市职业妇女在办公用纸的再利用与回收、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示范作用。工厂中的打工妇女,她们在工作中承担着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生产与操作活动,在一些环保用品的使用、利用与回收等方面,以及企业的生产环节上的环保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担家庭种植和养殖业的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妇女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操作者、日常生活方式的主导者,在消费上,要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发扬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如购买有环境标志的产品,食用绿色食品,采用绿色包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进行废物回收,开发再生资源,低碳出行等等,对周边人群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将会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五)积极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妇女的参谋作用
提高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是发挥妇女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我国先后制定的三个《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从改善自然环境和优化社会环境着手,提出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和决策程度,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性别不平等的历史原因,妇女在生态政策的制定、规划和执行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导致包括环境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还不能反映妇女特殊的需要和利益。要充分发挥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谋作用,尤其要注重发挥女领导、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的作用,引导她们在参政议政时更加关注生态环保问题;在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上,鼓励和加强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政策与决策的力量,吸引妇女参与生态保护的决策与管理,锻炼和提升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力,确保妇女有机会参与生态项目的决策、管理、设计和规划。这对于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优势和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