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纠纷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纠纷措施

篇1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纠纷;防护措施

1临床资料

10年多来我们共出诊18490人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3582人次,交通事故2475人次,意外伤害1059人次,其中中毒584人次,其他疾病11374人次。三人以上成批伤139批次,受伤人次最多的一次达32人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达8人。发生医疗纠纷隐患152次。

2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2.1患方因素

患者缺乏医疗知识,对治疗风险的认识不足,对医疗意外、并发症、病情自然转归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心理等待时间与实际等待时间的差距。起病突然,病情紧急,病人及家属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短时间心理上难以承受,对医务人员产生过分依赖和过高期望,希望得到及时救治对医务工作不理解,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无理要求。

2.2医方因素

2.2.1急救通讯及道路方面:

电话占线及串线:骚扰电话是电话占线的主要原因;假电话也是电话占线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急救工作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损耗。

交通不畅:由于常德市城市发展较快,很多新建的小区、楼房无编号,常德小街小巷多,道路经常断道施工,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病人的家。尤其是在夜间出诊更是难以及时赶到现场。

医务人员及报警者方面的原因:(1)打电话者心情过分紧张,未能将病情报告完毕即中断联系;(2)打电话者医疗知识缺乏对病情报告不清或病人或家属对调度员的问答没有听清,或不理解等。

2.2.2医护人员言语不慎、责任心不强。原因:院前急救,抢救诊断时间短,带到现场的药品和设备有限病情不容易立即搞清。急救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重及极不稳定、生命笃危,但患者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即使是极端危重者,也仍想绝处逢生,如果医护人员轻易答复“不要紧”、“没关系”等言语,一旦病人病情恶化,导致死亡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特别是医护人员态度生硬,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反感,更容易引起纠纷。

2.3 社会因素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部分患者医疗费用由过去全部报销到现在自己付费消费,心理上难以适应,他们对医疗后果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上医药费用不断攀升,许多患者把不满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另外,社会各方面在医疗纠纷中普遍存在的同情弱者的思维定势,处理上明显偏向患方的做法;新闻媒体非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医疗纠纷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对急救投入不足,“120”承担的是政府的职能,国外大多数国家院前急救都是不收费的,而我们很多医疗事故和纠纷都是由于收费所引起的。

2.4防护措施

2.4.1在院前急救中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开展院前电话指导,使急救从接触病人开始提前到接到呼救开始;缩短反应时间和服务半径及心理等待时间与实际等待时间的差距,在紧急情况下,往往呼叫者不能冷静地传达必要的信息。急诊接线员必须做到线路熟悉,正确接听求救电话,在最短时间内问清出事地点、病情或大致伤情、受伤人数。救护车司机除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外,还应熟悉本地区的地理分布情况,并避开城市上下班的主要街道,快捷地到达呼叫地点。加强院前急救意识, 强调时间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及司机必须24小时在急救中心待命,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出诊。每日检查急救物品是否备齐、完好,严格做到四定:定物、定量、定位、定人;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保证性能良好。

2.4.2“120”配置来电显示功能及全市电话号码分布本,可根据号码来源对骚扰者及时教育帮助或警告;“120”调度室配置一部与亚洲急救中心联网的急救电话,并向社会公布,以防止“120”占线不通而引发医疗纠纷,依据来电显示及电话分布情况来判断、识别真假、真的求救电话说话语气紧急、语言流畅、对答自如、来电显示与所报电话号码相符,同时与我市的电话区号相符。调度员必须准确记录来电时间,通知出车时间以及出车时间以便事后查证;必须准确记录呼叫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与对方传递信息,取得对方的理解;病情重,急救地址较远,急救车未能及时达到时,调度员需联系附近卫生院前往急救点进行急救。如2008年,在离市区60公里的丽江坪,发生一起大型客车与东风大卡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达32人,急救中心到达出事点约需2个多小时,调度员在派车前往急救的同事,立即通知当地的卫生院组织人力、物力前往出事点进行救治,待急救中心人员赶到出事点时,所有的伤员都已经由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转到附近的卫生院,并对多有的伤员进行伤检分类,重伤员已全部开放静脉通道,小伤口的清创缝合及止血、包扎已基本搞好,除有一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外,全部都抢救成功,避免一起因未能及时达到现场抢救而可能引起的医疗纠纷。

2.4.3呼救时,值班车及人员正在院外进行院前急救工作,调度员暂时没有人员可派时,调度员一方面耐心解释说明无法立即派车前往,一方面要了解值班车的动态,并立即组织第二套人员及时到位并出车。接电话时如果发现对方心情过分紧张,调度员应用和蔼的语言,边安慰边了解病史和目前病人的主要症状,以便针对性的准备特殊药品和物品,如临产要准备产包,车祸要多备些夹板、绷带等。如到现场后发现抢救药品、器械缺乏或不足时,医护人员一定要配合默契,冷静并灵活选用替代药或采用其他办法解决。在现场急救及转运病人时,一定要严肃、谨慎,在病人或家属面前不说与抢救无关的话,进行必要的沟通,使其对患者病情凶险程度、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难以克服的困难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某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落实院前急救记录,通过检诊和初步处理后,要及时送患者回院,途中要监护用药的不间断、抢救措施的不间断,同时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到院时要与科室做好患者的交接工作及记录好到院时间、认真填写抢救记录,留下医疗证据。对拒绝来院、途中有危险或到现场患者已死亡时,要做好院前急救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并让家属或患者签字认可,留下凭证。

2.4.4国外大多数国家院前急救都是不收费的,而虽然院前急救作为一种有偿的医疗服务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但出诊欠费作为普遍现象在全国所有急救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欠费(包括完全欠费和部分欠费)在10%左右,以致正常的收费行为都成为出诊人员一种额外的心理负担,由此而引发的纠纷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纠纷的特点还不是没钱可交,往往是有钱不交。理由是为什么110和119出警都不收费,而你们120却要收费?对此只能是把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规定制版固定或复印存放在救护车上以便解释,能收则收,不能收也不要勉强。需要注意的是,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患者绝不能以物折钱,更不能见死不救;对于见义勇为的患者要予以减免收费;并把所有欠费问题向政府反映以期解决。同时强调,所有收费都要在抢救后进行,不能由于费用问题而影响正常。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呼叫”120”的次数也逐年增多,由刚运行时的月均出诊150余次,增加到现在的月均出诊300余人次,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院前急救的业务由急救运输型向急救医疗型转化,专业性越来越强,院前急救中心的纠纷也会逐渐增加,因此要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院前急救技术。从理论上讲,医疗纠纷很难杜绝,但医疗纠纷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减少。我们必须意识到,患者及家属不一定懂得医学知识,但能够感受到我们反应速度的快慢;患者及家属可能不知道技术水平的高低,但能够看到我们采取了多少抢救措施;患者及家属不大能预知病情的结局,但明白我们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根据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对策,防范院前急救中心的医疗纠纷,对预防院前急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民玉.院前急救学[s].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9-237.

[2]殷磊.护理学基础[s]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84.

[3]张焕凤,徐春婷,吕艳娜.齐鲁护理杂志[J],2006,12(11):2175.

[4]武秀昆.中国急救医学[s],2007,27(5):468-471.

篇2

关键词:妇产科;医疗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近年来,由于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妇产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致使妇产科是极易产生纠纷的科室之一,尤其是产科[1]。本文分析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使医疗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1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1.1医疗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落实不到位 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督查力度不够,医务人员落实核心制度不到位,不能严格地执行医疗核心制度,行为不规范,违反标准操作程序、不严格执行诊疗指南。上级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带教制度,把该自己做的医疗护理工作交给下级单独操作,下级操作失误或差错而引发纠纷。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接诊患者时不认真倾听病史,检查不够全面而出现漏诊、误诊,给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

1.2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自己的健康意识增强。于是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医师的医疗行为比较关注;还有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用法律来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也不断提升。一旦治疗效果不满意就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医院管理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医疗记录不规范,涂改病历、破坏了医疗文书的真实性和原始性,错记、漏记等现象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容易忽视了保护自己的第一手证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自己常常就处于被动局面。

1.3医患沟通不到位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往往只忙于工作,重心放在治疗上而忽略了患者的知情权,因此未能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因告知不及时、不详细、交代病情不清楚,对可能出现的后果交待与解释不清楚,或者是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时语言过于简短,表达方式中过多使用医学术语或者语气生硬,致使患者及其家属不能理解医师的真实用意,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疾病的预后或转归。由于在诊疗当中医患双方所处角度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患者的期望值过高,诊疗结果不能达到患者所期待的结果时,而医生对患者又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就很容易引发纠纷。另外,收费项目解释不清,会让患者及家属产生疑虑,引起纠纷。

1.4医学方面

1.4.1医疗水平的局限性,如今的医疗水平无法满足患者的主观需求,医疗领域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也必然有一定的风险。患者的遗传异质性、患病后的就诊时间、各种辅助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局限、临床症状的各种不同表现、各种治疗措施反应的差别,均导致了诊疗结果的不确定性[2]。

1.4.2医患双方拥有的医学知识不对等。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只是一点表面,某些先进的高风险的技术应用,绝对不能保证不出一点差错,患者对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能理解接受,对短时间内发生的风险如手术风险、 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多难以理解,这也是目前产科纠纷的主要原因。

1.5其他因素

1.5.1患者从医性不够 住院患者不重视医护人员告知的注意事项、不遵守医院管理规定,甚至个别患者擅自离院、脱离医务人员监控,出现病情变化还要追究医院责任,从而造成纠纷。

1.5.2社会因素 ①媒体方面的负面宣传,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出现意外时媒体放大了部分医疗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对医患关系矛盾的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②社会认为患者是弱势群体需要关爱和保护,一旦出现医疗意外,医方就应该做出让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给予精神和经济补偿,使医疗纠纷连年增多。

2 防范措施

2.1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狠抓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的落实。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是医务人员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使医务人员牢牢掌握各项技术操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加强培训,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督促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核心制度。对出现的医疗安全隐患逐一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监督落实。加强实习生的带教管理,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3]。

2.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把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存之本,是患者择院就医的重要标准[4],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才能减少医疗纠纷。

2.3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提高患者的信任度。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提高,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在导致医疗纠纷高发的因素中,医务人员告知不充分,医患沟通不到位,侵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医务人员不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缺乏履行告知义务的能力或意识;另一方面是医务人员出于责任心缺乏,不愿意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或沟通不充分。人们普遍认为女人生孩子是一件正常而又简单的事情,当出现产科并发症时,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进行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可能就会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增加患者对疾病预后及转归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有时还可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转归。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意愿,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 这样就可以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的依从性就可以提高,会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就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交流应当贯穿于诊疗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亲切的目光、真诚的表情有意识地与患者进行感情交流[5],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使用医学专业语言,以免患者听不懂,应使用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

2.4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需求。对待妇产科的患者,医务人员要善于关心患者、理解患者,对患者有责任心。注意运用心理学知识, 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随时随地注意察言观色,通过和患者的谈话,根据患者的不同反映,准确判断患者需要什么,有什么顾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痊愈。

2.5建立防范机制,树立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提高,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医院从自身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建立医患双方的互信机制,提高医患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除了具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外,还应该要学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因此学好医学法律法规有其重要意义[6]。医院要设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定期请法律人士讲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常见的纠纷分析与防范 ,这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切实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才能真正减少甚至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碧蓉,柳岚.产科医疗纠纷高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1):77-78.

[2]杨业洲.医疗沟通与医疗风险防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6):401-404.

[3]骆秀玉,黄宏坤.加强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防范医疗纠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1:133-134.

[4]贺曼,刘煜.妇产科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401.

篇3

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形象:综合素质,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自律,慎独,敬业和无私奉献。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边缘知识的学习。

掌握沟通技巧,开通交心桥梁: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讲究语言艺术,说话恰到好处。谈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柔和可亲,语速不快不慢,语言简练而重点突出。另外还要注意行为沟通,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护理人员的表情、眼神、手势、体态等。与患者交谈时面带微笑,是赢得患者好感的最快途径。目光适当相接且柔和、自信会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患者易于接受。

互相尊重理解,学会换位思考:为了预防这类纠纷的发生,就应提前对患者履行风险告之义务,既取得免责,也获得患者的理解。反过来,医护人员也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感受,患者并不想无理取闹,在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辜的。只有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在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中,才能取得解决问题的满意效果。

构建和谐氛围,医护合作双赢:和谐的科室氛围是医患和谐的前提。尊重和理解,既来自于医患之间,也来自于医护之间。尤其在有可能出现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情况下,分歧、意见和对医生(护士)的评价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否则将对患者起到暗示作用,在潜意识中给患者灌输了治疗、护理有问题的思想,埋下纠纷的种子。

尊重患者权利,实施人性化护理:如今的医疗事故鉴定以有无医疗事故为准,而司法鉴定则侧重于医疗行为中有无过失,医疗事故鉴定否认事故的情况下,司法鉴定往往得出相反的结论。治病救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双刃性,所以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人性化护理非常重要。

加强护理管理,落实规章制度:在日常的管理中,常因物品准备未达到100%,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引发纠纷。尤其在病情急,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如查对不认真,用错药,用药途径错误等。

纠纷处理

态度诚恳谦虚,不找客观理由:与患者发生纠纷,往往都是由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候过久、疏忽造成的小失误等不满意造成的。比如,静脉输液穿刺一次不成功,输液完毕呼唤拔针没及时赶到等,这是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主动道歉,绝不能说“你的血管太不好找了”或“没听见”、“正忙着”等话。这样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寻找其他问题而使矛盾升级。

完善医护形象,提高专业水平:完善护士形象,加强加快年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信任的桥梁。要求急诊科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观念,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尤其是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及安全感,从而减少医护纠纷。

义正辞不严,不卑也不亢:急诊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费用方面的纠纷。护理人员催费,患者坚持先行治疗,发生争执。对于这样的纠纷,护理人员要不卑不亢,既不能被吓倒,使医院遭受损失,也不能激化矛盾。应保持冷静,要理解和同情他们的艰辛和遭遇同时也要指出医院运营中遇到不交费情况的难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取得好的解决效果。

篇4

转变服务理念,提高认识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法制的健全,患者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以往的求医者改变为现今的消费者,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如不改变,将会有意或无意的损害患者的合法权利,引起患者的不满,这将对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护士必须转变服务理念,从整体角度出发,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状况,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也最容易发生矛盾和纠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加强自身素质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在业务上具有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的精神,应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学习,不断补充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护理水平,从而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

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三查七对”是护理工作的法宝,是护士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护士责任心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铸成大错,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士应对工作高度负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因为无菌技术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关键,工作再繁忙也不能淡化无菌观念,从而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文件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和凭证,是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严禁漏记、错记、涂改、删除、主观臆造、随意篡改,应准确、详细、真实、及时地做好护理记录。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随着人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的护患关系比较紧张,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造成医患关系和纠纷增加的原因,除了“看病难、看病贵”之外,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沟通技术及技巧,以缓解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护士应真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病人的权利和人格,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和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解决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防止护患关系紧张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篇5

【关键词】医疗纠纷;防范;护理;管理

1 医疗纠纷引发的常见因素:

1.1 服务态度方面:服务态度生硬,用语不当。孕妇临产后心情难免急躁、恐惧、孤独,她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呵护。但有时在工作中我们不注意说话方式,如“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不疼就生不出来。”等等生硬的话,这无疑对孕妇产生了无形的打击,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产后一旦母婴病情有变,则引发纠纷。

1.2 服务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入院宣教不到位,医护人员不能主动听取病人主诉;不能主动关心安慰病人,没有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不尊重病人隐私,这都会使病人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情绪。还有一些细微的服务:如协助其喝水、进食、排便、按摩腰背,并耐心讲解相关知识,这些工作不到位,都可使孕妇产生不满而引发纠纷。

1.3 助产技术操作失误:产科技术操作有其特殊性,绝大部分为有创性的操作,而且很多操作需要和经验灵活运用,有些揉作技术根本无法运用语言来表达,也无法在直视下进行,只有心领神会用“心”来操作,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母婴安危。如产程中无菌阴道检查、产时会阴侧切的角度、保护会阴的技巧、会阴缝合技术、臀位助产、胎吸助产等,是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有失误则会伤及母婴。

1.4 病历记录不完善:①对产程观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措施、抢救经过、记录不详细;②缺乏医护在医疗护理上的沟通,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的现象;③由于产科病历具有表格多、构划多、病情变化快、风险记录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笔误。

2 防范措施:

2.1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人文关怀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尊重病人权利,保护病人隐私,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明的情感的服务,在护患交流中,我们要以诚信的态度、良好的方式进行,认真倾听、并掌握多种谈话技巧,以达到有效地沟通,因为实施护理过程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诱发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建立完善制度

2.2.1 质控网络不健全,安全意识不强,不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突击性的进行全面、质量安全回顾性检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另外,在发生护理缺陷或过失时,个别同志存侥幸心理,隐瞒过失行为,不及时上报,延误处理时机。

2.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特殊人群,如孕妇、新生儿等自我照顾能力较差的群体,安全防范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存在有病人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的隐患。

2.2.3 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引发纠纷。如产后应立即在分娩记录上做好各项记录。尤其是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出生时的情况、处置、查对应有详细记载,同时加盖母婴双方指印,并给新生儿及产妇带好手腕条,但往往有些助产士不以为然,不按要求去做,导致产妇对新生儿性别产生怀疑而引发纠纷。

3 护理管理:

3.1 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入院安全告知相关内容,对孕产妇、新生儿等高危人群制定意外伤害防范预案。对于火灾、盗窃、停电等事件发生时,如何处理和上报做了详细规定。危险地段设立了温馨警示标志。规范了顺产的处理常规、程序,新生儿沐浴的处理程序,完善了产房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揉作规程,一旦发生纠纷,必须以集体的力量面对,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同时强化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利用晨会、周会、每月的例会进行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医务人员要不断自我完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因此,除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外,科里还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对新上岗的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临床带教、试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选派年轻骨干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大家参加函大、自考等学历提高学习,以提高助产士、护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保障医疗工作的准确有效,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总之,我们医护人员应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操作为病人服务。

3.3 重视产科病历记录,提高书写质量:病历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对患者健康状况和诊治过程的全面原始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应认真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如实记录、及时记录。

参考文献:

[1] 岳天孚:《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12.(21)709——711

篇6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出现医疗护理纠纷增多,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正确处理好医疗纠纷,成为医院管理者及每一位医护人员关注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原因分析

由于目前医疗科学水平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尤其是一些危重、疑难杂症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往往缺乏常规的医学常识,当对医院过高的期望得不到实现时,往往会产生误解不满的心理,把情绪和牢骚变成对医院和某些医务人员的不满,造成了患者的期望值与现实医疗护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观念薄弱,只注重业务水平的培训考核,而缺乏道德法律知识教育,以致法律意识欠缺。管理偏重技术忽略了对道德法制教育的管理和培训。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欠缺,双方交流与合作的不足,相互尊重与宽容欠缺,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使患者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患者对自己的权利及义务不了解,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医护之间出现矛盾。

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人力不足所致的超负荷劳动,以致有些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不到位,影响护理质量,而造成患者的不满。

未能及时熟练掌握新设备、仪器的性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不能有效操作,又存在不安全隐患或发生意外,造成病人不满。

防范对策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加强各项医疗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医护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认真履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应按职责要求进行培训,并进行考试和考核。

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理论技术水平,特别是加强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参加学习班、自学、计算机、网络等,以多种形式、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学习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及先进的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预见性护理。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利用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种、心理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重视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安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加强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从单纯的技术管理模式转化为依法行医的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法制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应用人力资源,医院编制应联系各科实际工作,如患者病情、工作量、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危重患者数等具体分析测算,护士长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际需要安排各个时段的护理力量;根据护士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安排工作内容;解决工作中忙闲不均的现象,变超负荷为满负荷工作。各级各类人员履行职责,有效的把好技术指导及质量关。

完善医疗仪器设备检修制度,使医疗仪器设备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及时对一些旧损仪器及时检修或报废,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治疗护理,避免造成病人损害。

做好环节和终末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强对科室及薄弱环节,如节假日、中午、夜班的巡视、指导,有制度、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危重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作为工作的重点。

加强医疗护理文件规范化管理和培训,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全面记录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实施的护理措施,并给予效果评价;保持字迹工整、清晰、明了。

篇7

关键词 医疗纠纷 防范 增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充分认识发生医疗纠纷的根源

深刻认识发生医疗纠纷的根源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前提。只有全面、充分、深入地了解和熟悉产生医疗纠纷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①服务态度欠佳。个别医护人员存在服务态度差、诊疗技术欠佳等情况。②医疗保护意识不强。少数医护人员不分场合,甚至当着病人的面谈论病人的诊疗问题。③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严,部分制度尚未健全,或在执行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导致执行不严。④病人、家属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过高,认为病人住进医院就应该给治好,而不知道有些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⑤新闻媒体介入的负面影响。⑥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

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根据国家法规及医疗护理技术规范,切实完善制度建设,并增强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环节加大监控力度。如完善病人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卡巡视登记制度,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公开化制度,包括费用透明、诊疗过程透明等。

不断强化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

增强防范意识对于预防医疗纠纷至关重要。为此,在充分认识医疗纠纷行为的同时,必须提高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防范医疗纠纷的自觉性。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在为伤病员服务过程中,从我做起,包括言谈举止、服务态度、医德医风、诊疗技术操作,努力做到接待病人热心,诊疗病人细心,解释病情耐心,使病人和家属满意,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积极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医德医风教育。针对外界对医护人员的反面宣传,要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及医德医风教育,以良好的爱伤观念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是预防医疗纠纷重要措施。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要坚持“三性”:一是针对性:要针对医务人员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趁热打铁,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常期性:就是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德医风教育。要有计划地、分阶段地对各类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三是有效性:就是要注重教育的效果。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最有效的措施。为此,一是不断改善诊疗条件。改善医疗设施,更新配套先进设备,换代补充医护器材等,使诊疗条件能适应医护技术的发展,能保障医护水平的提高。二是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有计划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医学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提高医院各类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三是要健全和落实各项诊疗规章制度。四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强化医疗纠纷管理。强化医疗纠纷管理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为此,一是要高度重视医疗纠纷的管理,要把医疗纠纷作为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医院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要专人负责,定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把有无医疗纠纷和医疗纠纷的多少作为衡量科室及医务人员工作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与科室、个人的经济利益、晋职晋级挂钩,以充分调动全员预防医疗纠纷的积极性。二是要善于发现产生纠纷的苗头,及时化解矛盾。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发现产生医疗纠纷的苗头,齐心协力地及时地做好化解工作,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及时认真地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要建立健全登记制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篇8

【关键词】放射科;医疗纠纷;对策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各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呈现上升趋势。为了不断提高放射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现对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2006年21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

1.1 2004-2006年本院放射科发生医疗纠纷共有21例,其中投诉到医院经院方调解的2例,其余投诉到科室由科室调解,均未造成严重影响。

1.2 实施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前后,在来放射科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 原因分析

按有无过错划分原因:医方原因14例,占66.7%,患方原因5例,占23.8%,设备原因2例,占9.5%(见表1)。

2.1 医方原因

2.1.1 服务意识滞后,态度生硬,医患沟通不充分 据报道,有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1]。医疗体制改革把医院推向了市场,患者就是消费者,他们有权得到最满意的服务,他们在检查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关心、体贴和被重视。而医技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患者的期望值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少部分医技人员在工作中只注重完成诊断和技术操作,忽视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和耐心,表情冷淡,面对患者及家属的询问不耐烦,说话语气生硬,甚至用命令口气,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忽视患者的权利等,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引起患者及家属强烈不满,因此而导致纠纷。

2.1.2 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 个别医技人员工作中不遵守诊疗操作规程,粗心大意,以致工作中出现失误.如 登记时将患者姓名,照片号码写错,胶片装错袋,技术员照片时漏拍或误拍,阅片时疏忽大意造成误诊或漏诊而引起医疗纠纷。

2.1.3 医生检查不细致,申请单上检查部位欠准确,临床资料不全面,所拍片子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重拍或加照而延误了患者时间,增加患者费用,引起医疗纠纷。

2.1.4 医护技配合欠协调,对病、陪人解释口径不一致,引起患者误会。检查前准备工作交代不清楚,以致延误患者检查时间或影响检查质量,让家属不满意而引起纠纷 。

2.1.5 带教实习生不认真,把实习生当成劳力,放手又放眼,让实习生单独操作,出现失误而引起医疗纠纷。

2.2 设备原因 一是设备老化,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都下降,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二是造成日常工作缓慢,甚至停顿,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间。三是造成患者意外伤害等不满意而引起纠纷。

2.3 患方原因

2.3.1 文化经济原因 患者及家属对放射科工作不了解,对检查顺序的安排不满意,因达不到要求而故意为难医务人员,或由于经济状况不良,对检查费用质疑。

2.3.2 无理取闹一部分患者为达到目的而无理取闹,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个别患者想以纠纷为借口谋求经济赔偿。

3 防范措施

3.1 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 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关心尊重患者的感受,真诚的帮助患者,理解和体谅患者,用实际行动和服务态度感动患者。

3.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语言沟通和耐心细致的解释是搞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医务人员对各种不同的患者要理解、宽容、体谅患者的心情和痛苦,避免生硬语气和冰冷表情,及时细致的解释患者的问题,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防范意识,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

3.4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及各项操作规程。

3.5 加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作为带教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及行为负责任,要认真规范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3.6 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医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科室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科主任每日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务人员工作中相互协作和督促,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7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设备定期保养和维修,严格交接班,及时发现和解除故障,保证运转正常。

4 结果

放射科医务人员通过查找纠纷原因,制定防范纠纷措施,更新了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同时,通过加强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加强了工作责任心。上述措施实施1年来,使2007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意义(见表2)。

5 结论

通过对我院放射科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科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参与到了医疗纠纷的改进中来,彻底改变了服务观念, 强化了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学习热情,提升了业务水平,熟悉了相关法律知识,具备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果表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工作责任心,仪器设备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是保障放射科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篇9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2014年医患纠纷办公室所登记的336例医疗纠纷投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对336例医疗纠纷投诉,依据投诉人的自然情况、投诉当事科室、投诉事由进行分类.采用Excell2007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帕累托原因分析法明确医疗纠纷的主次原因.

2结果

2.1医疗纠纷投诉情况2012—2014年,该医院共发生医疗纠纷投诉336例,2012年医院诊疗量为12.7908万例,发生医疗纠纷投诉97例,投诉率为0.75‰,2013医院诊疗量为15.2907万例,发生医疗纠纷投诉119例,投诉率为0.77‰,2014年医院诊疗量为18.2546万例,发生投诉120例,投诉率为0.65‰.

2.2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情况该院336例医疗纠纷投诉中,内科医疗纠纷投诉115例,占34.22%;外科医疗纠纷投诉192例,占57.14%;医技及其他科室的医疗纠纷投诉29例,占8.64%。

2.3医疗纠纷发生人群分布在2012—2014年发生的336例纠纷投诉中,有187名男性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约占55.65%,有149名女性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约占44.34%.在年龄分层中,0~20岁年龄段中发生医疗纠纷投诉46例,占13.7%;21~40岁年龄段中发生医疗纠纷投诉82例,占24.5%;41~60岁年龄段中发生医疗纠纷投诉139例,占41.6%;61岁以上年龄段中发生医疗纠纷投诉69例,占20.2%.2.4医疗纠纷原因本文336例医疗纠纷投诉的原因中,医疗技术118例,占35.2%;沟通不足100例,占29.8%;病人期望值过高67例,占19.9%;并发症和医疗意外32例,占9.5%;不良事件13例,占3.9%;医保6例,占1.8%.

将上述医疗纠纷原因经汇总后进行帕累托分析显示,医疗技术、沟通不足和病人期望值过高3个因素的累计百分比为35%~85%,是影响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并发症和医疗意外的累计百分比为94%,是影响医疗纠纷的次要因素;医保政策和不良事件的累计百分比为98%~100%,是影响医疗纠纷一般因素(见图1).对影响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细化,从中找出了具体影响诊疗活动的易发医疗纠纷因素.其中有创操作存在过错、用药处置违反诊疗常规、误诊和漏诊以及抽检项目不完整是影响诊疗活动、产生医疗纠纷主要因素;病史询问不完整、随访内容不细致、治疗方案选择及变更告知不充分、植入性耗材问题、项目价格问题、特殊检查告知不充分是影响诊疗活动、产生医疗纠纷次要因素;病人期望值因素是影响诊疗活动、产生医疗纠纷的一般因素.见表1.

3讨论

3.12012—2014年医疗纠纷呈下降趋势围绕医疗纠纷问题,该院以创建平安医院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不断地将“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实处,不断地改革、完善管理[1],健全医疗质量与控制体系,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并加强对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质量管理,提高全院职工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定期组织相应培训,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建章立制来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2],2012—2014年该院医疗纠纷呈下降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医疗纠纷投诉以外科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医疗纠纷投诉以外科为主.外科疾病一般以侵入性治疗为主,这种治疗方式具有不可逆性、创伤大及风险高的特点,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二是医生缺乏对并发症和术后感染防范的意识.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手段,需要切开组织、结扎止血、切除病变、植入人工器材等,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3].同时对于侵入性治疗,它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甚至感染.医生可能术前对感染和并发症评估不足或者过分自信,进而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易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

3.3医疗技术、医患沟通和病人期望值为投诉高发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医疗技术、医患沟通和病人期望值为投诉高发原因.医疗技术虽然在飞速发展,但并非每一种疾病都可以治愈.加之某些低年资临床医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技术水平较低,病史采集不完整,而高年资医生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对于新疾病缺乏学习,对新的诊疗技术有抵触,难免在诊疗活动中产生误诊和漏诊,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医患之间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所以医患之间要做好沟通.病人由于对医学定位不准确,缺乏医学常识,加之对疾病认识往往不全面,对诊疗活动往往有较高的期望值,从而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3.4建议

3.4.1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以“三基三严”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技术培训和考察.同时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4.2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在门诊时,医生应及时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对各种医疗辅助检查及处置的理解.在住院期间,医师应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当前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同时回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另外,在沟通过程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书面沟通、集体沟通等.强化落实医院相关制度,使医疗纠纷得到有效控制[4].

篇10

【关键词】 急诊;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高,随之而来医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各地也屡见不鲜。因此医疗护理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如何在日常护理中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的权益及患者的疗效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鉴于此,本人进行了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开始在急诊科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选取该活动开展前后2年内急诊科医疗纠纷的案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比较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开展前后2年内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以人员构成因素、护士因素及患者因素作为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对所有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案例的总数及发生原因的构成比,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安全隐患分析

1.2.2.1 人员因素 医院往往由于编制的调整等原因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且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多为地方院校毕业的护理毕业生所组成,学历较低、工作经验缺乏等均为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

1.2.2.2 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为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低年资的护士往往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对护理过程中的医疗纠纷的认识不足,不重视日常护理的记录工作[3],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必要的法律知识;②护理技能欠缺。对于年资较短的护理人员,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和综合能力的欠缺,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漏洞,增加了护理的差错率;③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日常工作较为忙碌,因而导致对患者的态度较差、不耐心解释,甚至发生冲撞,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④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印象草率办事[4],这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严重因素。⑤夜班力量薄弱。夜班护士的人数较少且工作量大,夜班护士长期处于精力不足和生物钟紊乱的状态,因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会出现忙乱现象,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

1.2.2.3 患者因素 患者由于对目前医疗技术的盲目崇拜,期望可以通过一次治疗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一旦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患者便会产生失望、埋怨、愤怒等不良情绪,并将这些情绪转嫁到护理工作者身上,进而不配合治疗,也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5]。

1.2.3 防范措施

1.2.3.1 强化相关法律知识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是大家认识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3.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对于年资较少的护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开展专业知识学习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定期对科室内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

1.2.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科室内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自身权利,增加对患者的关怀,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做好宣教工作,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1.2.3.4 落实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 对于科室内的护士,应明确要求日常工作均应按照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于应护士责任心不够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从而增加护理的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1.2.3.5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弹性排班机制,对于就诊人员高峰期及输液高峰期,加强值班人员数量,避免护士出现超负荷工作,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活动开展前后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医疗纠纷比较结果 我院自从开展了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以来,医疗事故的发生数明显减少。活动开展前后医疗纠纷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 统计学结果 将活动前后的医疗纠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得出:χ2=13.714,P=0.001,P

3 讨 论

护理安全是一般患者对临床治疗的基本需求,更是一所医院生存之根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时刻保持工作的警惕性,做到防范于未然,以高标准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6]。

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的临床实践活动,我院急诊科的医疗纠纷较之活动前明显下降。其中因人员因素及护士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的下降数最为明显,依次同比下降了57%及61%,从而说明了通过对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相关技能的强化培训,可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纠纷总数由活动开展前的468例下降至240例,同比下降48%,进一步说明了在科室内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和相应防范措施活动的必要性;本次临床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仍然较多,如何有效的降低因患者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将成为后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总之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有效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医疗纠纷事件数量,对于保护护理工作人员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2] 温盛瑛,刘晓云.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药与保健,2009,17(12):182-183.

[3] 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154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1-63.

[4] 潘爱娣.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4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