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思想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学思想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学思想的作用

篇1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是一种殊的教学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作为学校整体教学中的一份子,它承继着中学德育的一种尝试和途径。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决定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价值 趋向 信息技术 儒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相容的迹象。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发展是在改变和改造学生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来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道德教育,这样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向。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思维的构建渗透着儒家思想的足迹并在发挥其功用

德育工作是建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的构建体系,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里形成中借鉴我国传统儒学道德积极思想:“仁爱”、“廉耻”、“礼仪”、“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信”、“义”、“忠”、“孝”等相关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的遵守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具有有益的帮助。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个性化的形象都在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所面临的道德视野。

儒学思想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儒学思想它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的思想足迹。我们要看到儒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性。课堂教学计划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在日常学校教育教学里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学科德育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开展各种道德行为是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资源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它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重传统思想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必要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善于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与人协作精神从而构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其中精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能真正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把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积极融和在一起。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不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有时会产生对人的负面影响,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做完全是儒家思想的潜滋暗长的结果。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

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实践的热情,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里得到升华。在信息技术课里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遵守日常规范,强调自我探求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体系。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规则、道德的空间。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也就不再淡薄、有了是非观念。这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现实的价值所在。

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者则要把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交给学生。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利。与此同时要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里的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意识的教育。从人文价值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文化,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人文氛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中要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一种期待中的美学感官意义。这样的结合要求自然形成一种秩序,美就在其中衍生。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反映着美的期望值。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在管理着美和经营着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的实施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达到人与教育秩序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目的。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美学意义无疑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

信息技术教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在改变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思维,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信息技术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涉及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探索研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教育理念,掌握其中的德育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2000.9

篇2

一、创建民主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习。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一个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动”起来,成了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学生就不爱学习,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因此,要使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努力创建一个民主教学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一言堂,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甚至与教材不一致的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观点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欲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这样学生就敢“动”了,敢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劲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要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学资源如远离了学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学生就会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空洞的说教课,在课堂上就不会积极思考,更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就难以“动”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泛活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心弦,能使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学生生活,收集整理和积累学生生活素材,使这些素材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有用资源。例如,我在值日时发现,有些学生在食堂吃饭时浪费现象严重。桌子上面泼洒的饭较多,倒掉的剩饭、剩菜多。我把这一现象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我在教人教版九年级“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这一内容时,我把拍的照片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看,针对照片中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争着发言。有的学生检讨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有的学生指出这一现象的危害;有的学生表示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由于教学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中得到感悟。这既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也凸显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三、问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学生“动”不起来,不是学生不愿意“动”,而是与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的设计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科能力。有时问题设计的较难,只有少数学生回答,大多数学生想答也答不出来,课堂就成了少数学生的课堂,大多数学生就觉得无事可做,课堂上冷冷清清,毫无激情。有时问题设计的过容易,学生不需思考,就能答起来。表面上看,似乎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而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的“动”起来,因为学生没有获得真正思考,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统一。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问题的设计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考虑到少数学生。要让更多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我在教学中遇到较难的问题,我把它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思考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动”起来。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初中生好奇心很强,对新兴事物感兴趣。如果我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长期单一化、模式化,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在课堂学习中很难集中精力,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动”起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篇3

【关键词】“六步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思想品德课堂

近两年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是按照我校的“六步教学”课堂模式进行的。这一课堂是模式我校在学习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等外地名校课堂模式,吸取本校近几年课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而形成的符合本校实际的一种课堂模式。这一模式的六个步骤:一是学生预习、独立自学。二是检查自学、明确目标。三是小组讨论、对学群学。四是学生展示、交流成果。五是学生点评、教师点拨。六是当堂检测、巩固提高。该模式突出特点是:无论是检查自学环节,还是讨论、展示、点评等环节,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或小组派代表进行的。因此,“六步教学”课堂高效的关键是搞好学习小组建设,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生成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生活和世界的平台。同时,也让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必要。这种合作式学习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丰富,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人,让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进一步促进了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的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对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六步教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作用呢?笔者在近两年来的课改实践中,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

一、 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每一小组由优等生与暂时落后生组成,学生的性格也是活泼外向型和沉默内向型的搭配,能力上也是较强的和较弱的搭配,力争小组成员各自有不同的特长。实践证明,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愉快合作,又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还能增加小组间的 竞争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发挥各自的作用,人尽其才,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扬长避短。

首先,要选出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这个当选的组长,一定要有责任心,有管理能力,有学习热情,有威信,推选组长尽量由小组成员自己参与。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包括协调本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检查导学案及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激励团结组员共同努力,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展示、评价,协调组员之间的意见,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总结、反馈等。小组长还要及时将小组在任务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及各种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确定每组人数和组员职责。由于我校班额大,每班80人左右,为了不让班级小组过多,不便管理,又方便讨论、展示,8人为一个大组,再把4个人定为个小组。以学习成绩为主,结合性格、能力、特长,小组4人分别以A、B、C、D表示。A1、B1、C1、D1为一小组,A2、B2、C2、D2为一小组。小组中除组长职责比较固定外,每个人都担任不同的职务,如:记录员、发言人,激励督促者等,一段时间后再互换,争取让每个成员在不同的位置上有新的体验,得到锻炼提高,个个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全身心的投入,让每个学生有展示、点评的机会,并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后进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积累了成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督促作用

我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做法称“小组承包式”,由小组长给各小组成员分配好任务,是让每个组员都有任务。例如,在学习“法律是武器”一课时,教师分配好大任务:有四大块内容,共8个大小组,每两个大小组分到同一块内容,教师建议各小组上网查资料,在同龄人中做调查,提问题,组员之间互相提问,做好记录,把查找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作为资源共享,并且每个成员必须都有自己的见解,由组长统盘协调,记录好每一个同学的发言,整理成一个系统资料。小组活动时间结束后,由教师引领做出小结。分到同一块问题的两个小组展示同一内容,他们展开竞争,争相发言(要求是看哪组问题最多、最科学、最有思维含量、资料最全,看哪组发言的成员最多)。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在组间巡视,督促讨论不认真的同学及小组,收集学生普遍有疑惑的问题,讨论结束后,及时公布表现好的小组,并以量化分的形式显示在黑板“小组加分”处。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有序进行,又让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在竞争与鼓励的气氛中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课堂活跃起来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自觉性、积极性上去了。那些相对落后的学生一段时间后,成绩稳步上升。

有了搭配合理的小组成员结构,加上富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督促,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就有了保证。

三、运用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

小组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成绩号,即A、B、C、D序号,决定序号的成绩以学习得分为主,兼顾学生的纪律表现,组内、班内发言的次数、质量等,以量化分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是A号为组内第一名,B号为组内第二名,以此类推。因此,如果各方面表现好,量化分提高,就提升一个号,尖子生怕同学赶上自己,就在各方面追求进步,后进生也会迎头赶上,在各自不同的层次里,求得提升号位,这样多个自然组同学间也互相帮助,尖子生帮后进生,以提高自己组的整体成绩,这种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从无休止的各项检查中解放出来。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更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心态下去探求知识,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使课堂变得更为高效。下面我就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营造学生主体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课堂氛围入手,这是前提条件。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认为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政治理论的内容就可以了,学生对知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毫无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主动去探求知识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效率低下。其实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但是单纯的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老师要多启发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在课堂上多多与学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学习快乐。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引导学生主体学习中,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知识客体的传授者,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纳程度。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变得主动起来,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授课特点。教师的选材很关键,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时政热点等相关的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政治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生活。比如,让学生利用政治中外交关系的一部分内容解读现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斡旋。要善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找到一种自我成就感。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联想,开拓学生思维,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充满热情,这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氛围和质量。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身教学思路,而且对学生的记忆、思维产生重要影响。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极具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还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方法,让教师讲变为学生讲。教师在每节课课末布置任务,选取相应的课题,让学生在下一节课来为大家讲解。这样,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前准备,这就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性。同时,学生课上的自我讲解也是对知识的一个梳理、消化、吸收的过程,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这种角色互换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其个性张扬的表现欲,收获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搭建一个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引发学生的惊奇、疑问和兴趣,促使其主动、自发地探求知识。

四、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调动学生能动性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这样。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能学会学习,那就不如让他们主动从生活中找寻知识,发掘知识。政治学科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一些政治理论读起来可能让人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他们会迅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社会生活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办政治阅读专栏,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了解当今国际大事,并让小组内成员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浓厚兴趣,强化主体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实地开展社会调查。比如说,经济生活中的税收、公司制等问题,让学生深入到公司详细了解内部构架以及公司的缴税额、缴税项等,学生还可以采访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了解我国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分工等,然后写出相应报告总结,介绍相关情况。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去开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功效,才能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

篇5

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思想品德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的。但新教材的内容丰富,而且更具生活化,富有感染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我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些思考。

1.生动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一直以来是我思考的重点,以为备好课就可以上好了。虽然每次都认真备了,但是一到上课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比如学生不想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有些学生什么都听不懂。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是导入时不够生动,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结果。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才可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介绍自己比较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1.1 引言导入法,新编思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读来琅琅上口,尤其是每一课的开头都有一段十分耐读的"引言",读来更是亲切、感人。如"为正义高歌"一课,教材的引言这样写道:"当你每天背着书包按时到校学习时;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求救,诚实而不自欺时;当你看到同学的笔坏了而主动递上一支时;当你吃完一支冰糕,小心地将包装纸投入垃圾桶时;当你乘车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时……"

1.2 承上启下导入法,思品教材在编排时往往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框之间全都环环紧扣、丝丝相连。教师在讲授每一节新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前一课学习的内容,以前一课时的内容为引子,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的内容,实现教学的承上启下和平稳过渡。承上启下导入法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做铺垫,符合陶行知先生揭示的"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

1.3 矛盾悬念导入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输入的新信息与人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为了吸引学生,在新课导入时,思品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疑问,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矛盾情境,通过留下悬念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解决矛盾的欲望和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会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教学中去。

1.4 故事导入法,小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思品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2.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教授新课,教学方法就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主宰

要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有很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方法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好奇、好动的,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肯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2.1 任务教学法。提出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个别辅导。

2.2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自我完善法。布置完任务后,小组合作学习,在老师的组织下,经过与同学探讨或老师及时准确的点拨,学生通过进一步努力,找到颖难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自我完善。

2.3 树立榜样,用激励督促学习。评选出最精彩的回答,这样一来,表现较好的学生会在我的课堂上获取成就感和被誉为认同感,有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而暂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也会学有榜样,榜样的力量可以督促他们好好练习。

3.有特色的课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3.1 设计趣味性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用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成为作业的内驱力,让学生在参与作业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教学中,有趣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3.2 实践性作业,思品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新课程下的思品作业要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要成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特别关注生活性作业的设计。

篇6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曾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传统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规范,时至今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儒学还有存在价值吗?因为一百年来,中国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功利主义盛行,在某些中国人的心中,功利主义已占了上风。功利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功用至上”,一切问题都从“功用”上思考、评价才认为合理,“功用”成了人们思考评判所有事物的最高标准,现在某些中国人已经不会像古代的中国人那样从道德、良知、天理等角度思考评判事物了。在这样的思想背后下,某些中国人认为儒学已经没有用了,应该像出土文物一样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最多只供专门的研究人员研究。然而,儒学果真在当今中国没有用了吗?儒学果真是文字古化石或出土文物吗?儒学果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儒学在当今中国仍有存在价值,因为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并决定着中国人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一、儒家哲学的基本观点

简单地概括,儒学应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与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儒学的核心概念是“仁”,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中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的“识仁”、“体贴天理”;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身思想的观点,即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致儒家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可说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最后,《易经》哲学中借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

二、当今社会儒学作用之所在

1.利用儒学重构现代社会道德

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就是呈加速扩大趋势的非道德化倾向。许多传统道德体系被玩忽、蔑弃、破坏甚至解构,政令和法律被迫切入道德领域,以管制和刑罚代替教化。更严重的是,以政法代道德导致更多的人愈淡漠甚至丧失自律意识,一度令政法管制束手无策。其后果是人性的扭曲以致丧失,从而使公共秩序败坏,社会生活失范。可以说某些中国人的社会道德已经开始崩溃,很多中国人已经不知道按照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实施自己的行为,即出现了孔子所说的“无所措手足”的状况,出现了“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的局面。如何解决现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重构道德”成为当今社会十分关切的话题之一。在重建道德、特别是自律而非他律道德方面,儒学拥有无比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典范。儒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治理社会与国家的首位,儒学在本质上就是道德之学,追求一个道德的社会就是儒学的实践目标。

儒学对人性的基本认识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类普遍永恒的道德,儒家清醒地了解到人的与物质生活相互作用可能对其道德意识发生的负面影响,因而汲汲于提倡修养工夫,发明道德本心,使之“惺惺不寐”;追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非“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政教方式,内外夹持,养护人的德性。人性规定了儒学做人的原则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儒学永远不是道德说教者,首先是道德实践者,他们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格,以自己的道德人格证明自己的道德教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历史上的儒学都努力在社会中实现“仁、义、礼、智、信”这人世间永远不变的常理常道。

儒家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义来规范的论说及实践典范,对于当今人类的道德生活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价值。

2.利用儒学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思想资源,有现实基础。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吸取和继承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某些精华,从而丰富了学说的内容,并使之取得“中国化”的形态。因此,中国化过程中对儒家思想的吸收,青年群体对儒家文化的认同,足以表明儒家思想作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是活着的思想。就此而言,儒家思想必将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精神气质上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区别开来。因此,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特征,或者说自性特质。民族精神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并定型的,所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质的体现。在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民族自我认同的内聚力,就没有确定的文化身份与其他民族交往,就会处在“无所适从的精神分裂状态”。从历史上来看,民族精神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具体体现在一个民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中,如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基督新教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俄罗斯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在东正教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则体现在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学说中,即体现在儒学中。

但是,百年来,在反传统的浪潮中,从“五四”打倒孔家店到“破四旧”,与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绝裂,儒学首当其冲,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最后导致儒学式微。儒学式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学到的西方文化及西学又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结果中国人灵魂四处飘荡,无所归依。如何解决呢?通过儒学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体现在儒学中,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儒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今后岁月中,儒学必将再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儒学“为生民立命”的历史使命。

3.利用儒学解决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生态危机无疑具有普遍性和灾难性。伴随现代化运动狂飙突进的是人类精神的失落和传统社会的解体,特别严重的是地球生态圈经亿万年演化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高度破坏。臭氧层空洞、温室气体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诸如此类因工业化和都市化引起的问题,已非水土流失、河流枯竭、土地沙漠化、空气和水源污染、酸雨等局部性问题可比,真正是全人类的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或消解的问题。

篇7

【关键词】儒学;韩国;婚姻;教育

一、儒学传入韩国

儒家学派创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其创始者为鲁国的孔子。继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又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西汉中期,为了适应统治者需要,董仲舒首倡儒学独尊,而且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儒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了西汉以后中原政权的正统思想。而关于儒学传入韩国的史书记载《三国志・魏略》早有记载。在卫满朝鲜、汉四郡时代汉朝所提倡的儒学就通过文章典籍、典章制度等形式传入韩国。此后,儒学在韩国的政治领域、教育思想以及百姓生活方面逐渐发挥作用,进而继续发展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这样在儒学刚传入韩国时期,韩国的主流思想仍为佛学思想。忠烈王时期,朱子理学传入韩国,被韩国士族所接受,成为治国思想。此后,在韩国传承千年的佛学思想被儒学思想所取代成为政治统治思想的主流。

二、儒学在韩国的发展

儒学在韩国的传播过程中,结合韩国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些与中国儒学有所差异的变化。其主要差异在于:

(一)“七情四端”论

“七情四端”论是中国儒学思想与韩国儒学思想最初的差异。中国李退溪的儒学思想,将“四端”与“七情”相结合,认为“理之发”为“四端”,“气为发”是“七情”。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意义相近,但是也略有不同。四端表达单一的善良,而七情则较为复杂亦善亦恶,而主要提倡“四端”。而韩国学者栗谷则认为“四端”和“七情”都是气发,本质是相同的。“七情”表的的更全面,“四端”是“七情”的一部分更加崇尚“七情”。

(二)湖洛论争

湖洛论争,是韩国儒学发展上的一次重大争论,它与“七情四端”论相同也是中国儒学思想在韩国发展变化所产生的争论。其主要是巍岩和南塘对本然之性的不同概念,对人性与物性展开了争论。巍岩认为:孔子所谈“性相近”和孟子所说的“生谓之性”中的性应该被看做气质使然的一种性。既人物性存在差别是因为天生的禀赋不同,人和物的本然性虽然是一样的,但气质性是不同的。

南塘认为气质性是本然性,人具有完整的五常之德而物是不具备的,所以人与物的本质性是不同的。所以有“孟子言性善,则朱子以人性贵于物者释之。孟子言人性之贵于物,则朱子又以性善者释之。性善之人物不同,孟朱之指,灼然可见矣”。

虽然这两人的观点有所分歧,但他们对承认物这一自然存在道德性方面是统一的,都是在强调世间万物尤其是人物的必然联系性。

三、儒学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一)儒学为韩国婚俗带来的变化

儒学重礼,儒学的礼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而当儒学思想替代佛学思想成为韩国社会的主导思想时对韩国原有的礼俗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其中对婚俗的影响十分重大。远古时期韩国是没有婚俗的,随着稳定家庭的建立婚姻的产生婚俗也在渐渐产生与发展。最初新婚男女只要告知他人即算成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贫富的划分,韩国婚俗开展慢慢变化,不仅仅要告知他人还要请双方家族的人来进行一场宴会,宴会的规模根据自家的贫富而定,韩国的学者将此时的韩国婚俗称为“祝宴”与“共食”。

高丽王朝时期韩国人的婚俗较为简单,只有夫妻双方家人来饮宴小聚则散,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酒肉并无彩礼。这一时期还有一种“入赘”的婚俗形式被称为“婿留妇家”,但这较同时期的中国“入赘”来说,夫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与韩国当时的主导思想佛学所提倡的众生平等不无关系。

儒学传入并成为韩国主导思想后,由于儒学重礼尤其像婚礼这种重大的仪式其规模与步骤是相当庞大与复杂的,所以韩国的婚俗也开始繁复起来。整个婚礼有着严格的程序与规范,没有经过特定程式所进行的婚礼时不为人们所承认的。并且儒学强调“男尊女卑”韩国原有的婚姻形式中男女平等的情况被打破,变为成婚后妻子必须对丈夫无条件服从。

孝道是儒学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儒学主导韩国社会思想后孝道无处不在,尤其是婚礼中。首先,一桩婚事要经过双方父母长辈的同意才可以开始,否则男女双方将无法成婚。其次,在婚礼进行中男女双方要对父母长辈毕恭毕敬,下跪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接受父母对婚姻的祝福。第三,成婚后夫妻要尽快生育自己的孩子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门第观念也深入人心,成婚双方的家庭社会地位必须是在同一阶层,否则将不被双方家族及他人承认与祝福。

(二)儒学对韩国教育的影响

儒学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故而儒学进入韩国并成为韩国主导统治思想后,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逐渐加深。在韩国,将儒学作为主体对人进行德育教育。儒学是韩国德育的灵魂与支柱,通过传承与发展儒学,达到了统一民族精神文化的效果,并在其中将韩国的特色文化发扬光大。

儒学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极其重大,对婚俗与教育的影响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韩国民族素质中诚信、勤俭等美德也与儒学思想有着深厚的关系。综上所述儒学思想影响着韩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故而研究儒学在韩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韩国的影响是对韩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平.韩国儒学史[M].人民出版社,2009.

篇8

一、《宋明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儒学的发展历程,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要清楚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首先要清楚儒学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命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经孟子和荀子得到完善和发展。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进入低潮。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东汉末年到唐末五代,由于各种思潮的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统治地位被削弱。宋明时期,儒学得到复兴。明清之际,儒学受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批判。

其次要弄清儒学在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特点。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德治”。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荀子除了唯物思想而外强调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握“礼”。西汉时期,董仲舒儒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政治的’大一统”必须要思想的“大一统”,从而顺利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将儒家思想提高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哲学思想体系。

只有弄清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点,才可能把握本节在专题教学中的地位,也才可能把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宋明理学》的章节内部结构。教材有四目:“儒学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后三目抓住三个关键词组“理学的创立”、“理学的成熟”和“理学的发展”即可知道本目讲述的内容及其在章节中的地位。但对第一目的理解有困难。“儒学的困境”讲的是理学创立的背景,易于理解,但教材第一目有三段,背景究竟应该是什么,讲到哪里,容易出问题。在集体备课中有的老师认为只有第一段东汉魏晋儒学被削弱是背景,有的认为第二段“韩愈和李翱的思想”以及第三段“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也是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主要是在两个关键语句的理解上:一个是“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一个是“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有的老师据此把韩愈当成了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创立的开端。但是韩愈和李翱只是提出复兴儒学,他们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运动”。而“先声”是指“重大事件发生前,对该事件有促发作用的事件。”因此韩愈和李翱并不是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始,也不是理学创立的开始。搞清楚理学创立的背景后,“儒学复兴运动”自然就清楚了,就是特指北宋时期士大夫掀起的复兴儒学的运动,自然就不应该包含唐朝的复兴儒学的主张。

第二个难于理解的是,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的创立是什么关系?有的老师误把前者当成后者的背景,事实上二者是同步进行的,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产生。

章节的内部结构很重要,理不清楚,层次乱套,学生得到的是错误的信息,后患无穷。尤其要指出的是,人民版的很多章节,如果教师理解不清楚,不但传播了错误信息,也不利于教学,必要时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目录,便于自己的教学。

三、《宋明理学》的段落内部结构。以“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一目第四段为例。本段谈朱熹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我把它分成五个层次:第一,社会政治理论所谈论的范畴是社会实践的理论。第二,理论的依据是“道统论”,教材所谈的“三纲五常”就是“道统论”的内涵之一。第三,理论的核心是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教材所谈的“秦汉以来所有君王都是无道之君”、“道掌握在儒家手里” 就是儒家干预政治的理由。第四,儒家干预政治的方法是正君心。第五,政治理论的目标是“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有的教师认为这太琐碎,但是,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样的习惯和素质,就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分析习惯,就无法明白本段讲些什么,更无法适应高考的材料阅读。教材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特定含义的,要像解剖青蛙一样,掌握段落内部组织结构。

篇9

【关键词】儒学;现代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威震四海,声名远播。对此,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20世纪从“五四”运动到“”,反复批判儒学。到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研究儒学,肯定儒学的渐多,开始祭孔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的高速发展,究竟是批判儒学的结果,还是尊崇儒学的结果?当今如何看待儒学?有的人提出“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提倡尊孔读经,立儒教为国教;另一些人则认为孔子儒学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发了霉的意识形态模式”。

儒学产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是一种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于一体的系统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最为发达的学说体系。一般人们把儒学分为先秦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家三个时期。而现在学者们关心的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如何汇通儒学与西方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儒学的优秀传统,以保持民族的自主精神等问题。

儒学作为中国二千余年来流传不息的文化主体之一,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思想理论,而且对东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也是东亚一些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儒学作为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与西方文化的互补性,也正在越来越为世界有识之士所瞩目。我认为:神化孔子,全盘复兴儒学,不合现代社会的实际,行不通;丑化孔子,全盘否定儒学,有悖中华民族的精神,要不得。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地加以继承,才是正道。

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前夜,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雅斯贝尔斯(1883~1969)曾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 年前后,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等等,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

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以每年百分之八以上的速度增长,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却不断下降,人们唯利是图,将金钱视为一切。假冒伪劣盛行,连伊利,蒙牛这些大企业都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等等,都说明我国的道德确实到了严重滑坡的时期。那么能不能拯救当前的道德危机?能,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我相信,也一定能继续适用现在的社会。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仁就是要爱人,从爱自己家的人开始,爱周围的人,再到爱所有的人,再到爱自然万物。义就是合宜的事情,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能做。礼就是对人要彬彬有礼,这不是虚伪的礼节,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礼貌。智就是智慧,就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信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诚实,不尔虞我诈,不骗人,诚实做人。二是要讲信用,但不是一定要说到做到,要讲大节不讲小信。我认为,儒学能够起到春风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能够净化人的内心,提高人的道德和文化水平。现在,我们必须要重新认识儒学,了解儒学。吸收儒学的精华,坚决反对全盘反对儒学。我们如果能密切结合时代的问题和精神,把儒家这些学说中所蕴含的现代意义充分阐发出来,则必将大大有益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古老的儒学,也将由此萌生出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周桂钿.如何看待儒学升温[N].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2006-3-27.

[2] 金小方.从儒学分期说看现代新儒学的走向[J].学习与实践,2007(4).

[3] 师丽娜.浑然与物同体――程颢的仁者境界[J].大众科学,2007(12).

篇10

关键词:新儒学;教育思想;成人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20-03

民国初期,为了维护政权,在教育和文化上掀起了复古逆流,复古势力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儒家文化成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此同时,部分有识知识分子在教育界掀起了反古思潮。他们将儒家文化与政治复辟捆绑一起,认为儒家思想是千年专制的精神根基、孔教与共和不相容,从政治的角度上片面否定儒家思想,使传统儒学受到重创。1919年,五四爆发,“西学东渐”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界“大半山河”,许多学者开始摒弃“中体西用”而追求西学的“体用不二”,西派的和自由主义立足于学术界,而传统制度化儒学走向消亡。然而,旧儒学的消亡却孕育了新儒学的重生,一大批以儒学为主干的知识分子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了新的发展途径。1920年,梁漱溟先生于北大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引发了学术界对新儒学的讨论。何为新儒学?方克立提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构建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民国中期以后,新儒学思潮上第一代第一群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以及第一代第二群以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儒学,并且提出了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也有所启示。

一、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概要

(一)强调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日科学,日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张君劢对科学与人生观进行了对比,提出科学是客观的、理论的、分析的、因果规律的、相同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的,所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他崇尚主观意志的自由,贬低科学,强调人生观的确立不能靠科学,只能直觉、自由意志为之。贺麟提出了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统一的形而上学:“理想唯心论”,强调“道德”为本体而“精神”为主体;钱穆的“理气一体浑成”、“心性一体两分”的观点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生观的确定都体现了新儒学思想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