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定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定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定律

篇1

企业经营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经过历年来的发展积累,创下了诸如“分粥理论”、“马太效应”、“水桶定律”、“鲶鱼效应”等企业管理学定律。这些管理理论虽然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但对各单位职能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运用“分粥理论”——在提高职能部门人才队伍辅政能力上求突破

分粥理论就是在肯定人利己性的前提下,把一桶粥平等地分给五个人,如果选择五个人中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分,结果是一人喝饱四人挨饿;如果选择一个人分、一个人监督,结果是二人喝饱三人挨饿……似乎很难做到公平。最后是选定一个人分粥,一个人监督,然后让其他三个人先端,而让负责分粥、监督的两个人最后端粥,将粥公平地分给了每个人。分粥理论告诉我们,分粥过程之所以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关键取决于分粥和端粥两个环节,分粥是“谋事”,端粥是“干事”,只有将策略谋划与执行落实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将粥公平地分好。各单位、各职能部门是上级领导决策的辅助者,是上级领导决定部署的落实者、具体工作的承办者和督办者,同样担负着谋事、干事双重职责。为此,在此类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从提高人员的综合辅政能力抓起,通过举办“如何干好辅政工作”、“上级需要我们干什么”等研讨会,引导各单位、各职能部门人员正确处理好谋事、干事两个职责之间的关系。既然能善于“干事”,认真履行承办、督办职能,做好上级领导的“左膀右臂”,确保上级决策、领导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更能善于“谋事”,不做简单的“跑腿者”和“二传手”,从“事务型”干部向“谋略型”干部转变,把自身置于本单位和上级指令工作的全局之中,树立起辅助领导决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向领导文秘站:提供细致、全面的决策信息和缜密详实的决策建设,切实履行好职能部门“参谋助手”的职责。

二、借鉴“马太效应”——在发挥职能部门人员比较优势上作文章

马太效应来源于圣经《约·马太福音》一个故事:国王给自己的甲、乙丙三个仆人各一锭银子让其外出“创业”,过一段时间三人回来时,甲赚了10锭银子,乙赚了5锭,丙的银子一直包着未动。国王于是奖励给甲10座城堡;给乙5座城堡,将丙仅有的一锭银子赏给了甲。马太效应要求我们要找出“最长的木板”,并且把它们做得更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各职能部门作为“留人”和“流人”的地方,一直是各单位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重要“摇篮”。为将职能部门人员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尽快使他们走向领导岗位或关键岗位,在人才建设中,我们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职能部门人员自身的“亮点”,并将其放到适宜的岗位上,使其“亮点”更好地发挥出来,力争优势更优、亮点更亮,从而在严格履行选人、用人条例的基础上,将其尽快“推出去”。在工作中,我们要对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的同志,尽量将其放到职能部门或科室领导岗位上;对协调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志,尽量将其放到处理公共关系工作岗位上;对写作能力强的同志,尽量将其放到调研工作岗位上;对善于捕捉信息和思考问题的同志,尽量将其放到信息工作岗位上;对工作扎实、干事果断、作风泼辣的同志,尽量将其放到督查岗位上。从而借助不同的工作岗位,使每个人的不同优势都发挥出来,充分显示“马太效应”。

三、遵循“水桶定律”——在弥补职能部门人员自身差距上出实招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那块木块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水桶定律。它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优劣不齐,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影响着整个组织的水平。各职能部门,各自的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工作要求高,整体形象至关重要。为避免出现由于个别同志的不良言行、工作能力差造成职能部门整体形象“跑遍滴水”的现象,我们从帮助职能部门人员查找自身差距入手,在职能部门和生产协调会中,需要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通过自查、帮纠,帮助每个人找出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自身“最短的木板”。同时,在职能部门内部开展读书笔记、报纸剪贴、调查报告、书法、演讲等各项项评比活动,通过形象真实、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使每个人都明白与其他同志相比,自己哪一块是“最短的木板”。要求职能部门人员加强自身整改、学习提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业务骨干或互补优势较强的同志,通过“帮、带、传、教”,带领、指导他们尽快提高,将“最短的木板”加长。

篇2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管理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指从旅游管理的愿景和远景视角,将旅游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经过理论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将旅游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实现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这也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旅游管理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力求寻找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寻找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独具的系列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从而得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

三、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定位

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特征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管理哲学、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其中管理哲学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上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平级学科。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企业管理哲学的理论源泉是企业管理领域,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源泉是行政管理领域。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针对单体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群,如普通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具有共同股东的多个联动的独立公司;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自我治理和社会治理。

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借用了企业管理的部分理论和部分行政管理的理论。经过漫长的理论发展,旅游管理学科获得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管理理论界以外的人一般能够注意到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也是旅游管理学习者的主要就业方向。但认为旅游管理理论仅包含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是对旅游管理理论了解尚未深入的人的看法。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体系中,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行业和旅游现象相关的各种本质性规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是旅游业的部分外在活动,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这些外在活动的规律,更要研究掩盖在外在活动现象之下的本质性规律和不具有明确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研究目标是探寻旅游行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本质规律。相对于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只是必要条件中的极少数条件,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的总量远大于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这两项必要条件。

如某些区域旅游企业运营质量较高,旅游行政监管也很到位,但旅游业仍无活力,本质在于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只起到合理引导旅游业发展动力的作用。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取决于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依照其发挥作用的规律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些动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命之源。研究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理论包括旅游业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旅游业与国民工作环境的关系、旅游业与基本物质生产型产业的关系、区域区位特点及旅游潜质对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等。以旅游管理理论的早期特点代替旅游管理理论的现代特点,以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代替旅游业的理论特点,仅注意到关于旅游业具体运转的理论而忽视使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性关键理论,是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的过时和片面看法。

篇3

旅游管理学科错位

(一)旅游管理学科定位属性与办学依托之间错位

1.单一学科定位与办学依托多学科之间错位

目前我国旅游学的理论基础尚未完全建立,各个研究机构(高校)都在各自原定领域内进入旅游研究圈子,多种学科进入旅游研究,造就“万马奔腾、齐头并进”的虚假繁荣。实际上,旅游专业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不合理,一直在单一学科还是复合型的交叉研究领域之间摇摆,在单一学科体制内寻求多重研究的突破和承认。从旅游专业在我国高校院系的实际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专业教育是依托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园艺学、林学、社会学、建筑学,甚至依托中文、地质学、交通运输、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等不同的学科背景而不断发展的。旅游专业在诸多学科、院系下皆有分布,既说明我国旅游学科自身发展的壮大,也说明了其他学科发展面临困局与自救。这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经济管理类院系下开设旅游类专业,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酒店管理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系;二是因该学科在旅游研究和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开设了旅游专业。如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以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三是由于某些相关学科人才需求下降,一些高校依托历史学、园艺学、林学、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进行专业开拓的情况,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5](P9~15)等。这种专业的综合性错位既不符合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产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客观反映旅游学的本质特点。依托其他学科永远使旅游学处于从属地位,得不到主流的定位和认可。这种学科地位问题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出现“小而全”的局面,开设课程涉及旅游各个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都是皮毛。而且旅游科研和旅游教育科研滞后,教师难以申请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基金和奖项,难以发表权威性、高层次的旅游学术专业刊物,最后只能在经济学、民族学、哲学等学科中申请旅游课题,在非旅游的刊物上发表“权威”论文等。长此以往,球与边缘化最后将会严重影响高校旅游专业的师资水平、资金投入、院校评估与专业排名、办学层次与质量等,若不能确定旅游学科的定位属性,必将影响旅游教育与科研的发展。[6](P161~164)

2.专科、本科、研究生多种层次人才培养与同时就业竞争之间错位

中国旅游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迅速。由2000年底统计,全国拥有高等旅游院校(包括所有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普通高校)由1980年的4所增加到252所,拥有在校学生73 586人,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这样一个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09年末,国内的1 722所大学(学院)中有旅游专业(系)的高等院校852所,在校生49.84万人;开设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院校881所,在校生45.41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有95万人就读旅游管理专业,其中50万人在高等学府中。①十年时间,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生和专科生三个层次都取得了惊人的数量发展,然而质量是否都同样得到提高呢?实际上,每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定位是不同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出路也应该不一样。首先,研究生教学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将研究生培养成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将研究生培养成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管理人员[7](P10~11)。其次,本科层次旅游专业应培养具有“创造性执行及一定的创意策划能力”的专门人才[8](P8~9)。再次,旅游管理专科是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能从事旅游基层管理,独立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项目开发、市场推广的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直到目前仍处于模糊状态,所以造成不同层次人才同时竞争相同岗位。多种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同时进行,竞争空前激烈,导致了学生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或者非旅游管理专业(如金融、会计、财税等专业),进而产生了极其严重的二级分化现象。

3.旅游多功能与旅游研究缺少基础理论之间错位

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旅游的诸多功能之一,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体现在旅游活动可以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其与旅游活动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旅游功能。[9](P13)从对旅游的社会教育系统要素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资源能够发挥教育载体的功能,并为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导游人员和旅游解说牌是旅游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导游在讲解时存在缺乏生动性、科学性和讲解格调低下等问题;旅游解说牌设计呆板、内容空泛。停留时间是影响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交流的主要原因,旅游管理部门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待加强。[9](P19)旅游研究在成果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如何构建旅游研究自身的理论内核尚需突破,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不扎实,尤其是在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短期性需求支持下,造成旅游研究成果数量的表面繁荣,实际上研究深度不够,一些关键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没有形成核心的概念与逻辑体系,对于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的语言系统共识较少。[3](P239~248)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中体现的旅游研究倾向为例,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旅游项目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自然基金项目倾向于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及演化、旅游流及旅游行为等,对区域旅游合作主题没有研究或者说较少涉及,旅游统计是研究薄弱环节;社科基金项目倾向对旅游产业竞争力、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等的研究,对旅游流及旅游行为没有研究,而在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旅游生态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自然基金旅游项目中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乡土聚落景观、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统计、旅游信息等主题成为研究“新宠”;社科基金项目中旅游产业、民族村寨旅游、区域旅游合作、休闲旅游、青藏高原旅游等逐渐受到重视。[10](P78~84)旅游具有多种功能已经为人们所共识,研究缺少基础理论,国家项目支持少,旅游多是在其他学科中寻找借鉴,这种外在多功能和内在少基础之间形成一种悖论。

(二)旅游管理学科定位属性与人才培养(就业)之间错位

1.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之间错位

在旅游管理学科中,以应用为主的专业方向比例也明显高于以基础为主的专业方向,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靠旅游规划等横向课题支撑,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成为导师规划课题的廉价劳动力,这样势必削弱旅游基础性研究,导致论文产出、著作产出、纵向课题申请、研究生就业出路等向应用性倾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人才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旅游业需要的人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导游员、饭店工作人员、旅行社计调等层面,更不是学旅游管理到饭店“端盘子”等传统偏见。许多旅游院校的专业设置跟不上时代步伐,滞后于市场需求,依然只是停留在导游、餐饮、饭店管理等传统层面,缺少会展与会务管理、商务旅游、景区精细化运作、旅游产业融资、遗产旅游豪华包装、智慧旅游、金钥匙饭店高层管理、高尔夫管理、会所管理与业务运作、政府接待与旅游陪护等新业态。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结构不科学。部分课程因专业方向分化缺乏有效综合,甚至大量课程内容陈旧、重复,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比重偏低,学生限于一隅,自身知识得不到拓展,个性化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最后出现“难找工作、多人找同一份工作、找到工作难以坚持”的局面,进入社会后工作岗位得不到适应等结果。

2.学科规模数量扩增与质量水平之间错位

与其他本、专科生专业相对完善、成熟、规范化的培养管理相比,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管理则松散得多,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依靠导师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一方面部分旅游管理导师招不到高质量学生,另一方面某些专业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学科规模数量扩增与质量水平之间的不协调已成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以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水平评估、质量监控体制为切入点,逐步推行以校外专家为主的社会评估制度,改变放任自流为“依法管理”,应成为今后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3.重知识传授与轻能力培养之间错位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薄弱,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虽然也召开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学改革会议、创新争优学术会议等,但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新为荣的意识明显不足,难以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势,难以突破传统观念,也就难以超常规发展。

4.社会需要与个性泯灭之间错位

许多旅游管理院校(专业)忽视了学校、学科的既定特色与形象,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一味地追赶潮流,与时俱进,最后迷失了发展方向,找不到自我特色,培养出来的海量学生,千人一面。同行对于这种以数量培养取胜的方式认可度不高。例如国内某高校一次性招收6个旅游管理本科班,一次性招100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有些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举办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收在职研究学员,以3~5万元/人学费搞创收,批发硕士学位证。这种为弥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培养人才质量的办学方式,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旅游管理硕士点、博士点成为挣钱的工具。

5.效益与培养成本之间错位

据笔者调研所知,大多数学校未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各培养机构处于无成本核算体系的运行管理之中。尽管近年来实行完全国家拨款、委托培养、自筹经费三种类型的经费分担改革,但仍未摆脱经费短缺的困境,完善和拓展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是当务之急。

理顺旅游管理学科的错位,对其进行科学定位

(一)确定旅游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旅游专业的“核心”学科地位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适合于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定位,即:“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11](P6~7)旅游学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应拥有一个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专业结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合理的规范化包括一级学科(旅游学)、二级学科(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学专业)以及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地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与区域经济等)等在内的旅游教育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6](P161~164)旅游专业不是狭义的旅游管理专业,它应该在目前的学科目录体系里体现更多的包容性,旅游专业应该成为横向联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与消费、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综合管理等,纵向联系个体旅游行为、社区旅游、区域旅游、全球旅游新论等在内“核心”学科。

(二)明确学科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然而目前各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通病,即笼统单一,跨度太大,定位过宽,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忽视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崔伯(Tribe,2001)指出,教育项目中课程设计是关键因素。旅游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面向旅游企业,也要考虑到旅游业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12](P442~448)。也就是说旅游教育既要考虑实际意义,又要考虑到技术意义。优秀的旅游课程设计的最终得益人将是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同时学生也能受益匪浅。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时,教授很多经营层面的知识,但很少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13](P291~295)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注重课堂教育,但严重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培养。邹益民(2002)指出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加上学校实验设施不足,饭店方向的学生在进入饭店当实习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14](P44~46)我国的旅游教育课程往往是基于老师擅长的领域来设置,其实理想的课程设置应当是根据设计好的课程来寻找相适应的老师。我国的课程设置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这在学生的知识构成上清楚的反映出来,造成行业需求与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差异。为了能实现我国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教育项目中应当保证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课程设置的目标中,应当包含基本的技能、相关实践、相关知识以及如实际操作准则等。[15](P16~24)应该在旅游专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层次体现学术差异和就业差异,学位与理论依次递增,同时从实操层面到学术理论层次也应该双向递增,避免学术与就业错位。

篇4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学校竞争力而积极探索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主动应对“求职高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与传统教育体系在办学定位、课程知识结构和课程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国内外高校中早已有先例。在国外的部分高校中,校企合作早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教育模式。国内著名高校南本文由收集整理开大学开启了我国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先河,诸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也做出了新的举措来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以后“订单式”人才培养做铺垫。

1.大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理学院是滇西地区本科办学历史最长、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一所高等学校,现有16个校属教学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45个,形成了法、教、文、理、医、管等学科专业的综合发展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大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校级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位清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相对完善,学生就业率高,且毕业后深受用单位欢迎,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针对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设置了各类型的实践环节,如模拟试验、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等,且部分用人单位已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是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依然是传统的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大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2010)

从“订单式”培养的重要实现途径——校企合作来看,大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只是利用相关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开展实践教学,而实践教育只是以学校为主、合作企业被动参与来进行,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传统的办学模式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按照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完成学业,毕业时学生虽已具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本素质,但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以实践活动为先导的应用型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具备普遍性,但缺乏针对性,走上工作岗位还需进行新一轮的岗前培训、岗前考核,如能将这一系列的培训提前到学校完成,建立学校直接向用人单位输送人才的“直通车”模式;如能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与相关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按照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培养“有用、实用、好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将是一种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办学模式。

2.大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生“订单式”培养可行性研究

2.1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发放为主要调查形式,涉及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校本科生就业观、“订单式”培养观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对于这种人才模式的意向性调查。前者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2009、2010、2011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同学展开,发放问卷250份,覆盖率达83%,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90%;后者主要针对大理州内的旅游企业,调查单位选取州内30家,省外5家,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有效率达95%。此外还通过座谈等方式,对大理州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选取州内旅行社10家,酒店15家,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事业单位3家。

2.2 大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观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有74%学生选择毕业直接就业,另外选择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各占13%。有近半的同学“对所学专业在以后就业中是具有优势”持怀疑态度,而且对学校提供的专业课程能否满足目标岗位要求也不太确定。这在今后学校设置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值得关注,以减轻学生的焦虑。

在考虑就业时以自己的理想为主要目标(46.5%),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因素(30%)和家庭经济条件(24.5%),他们在择业方面自身和外界因素都有较好的把握和权衡;有78%的同学认为专业和工作性质可以不一定对口,可见他们择业很具有灵活性。在考虑就业单位时,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铁铁碗”很是看好,但仍有一部分有胆识有创新的毕业生对民营企业这一类前景广阔能充分实现人生理想的行业情有独钟。

在就业地选择上,有53%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城市,有31%的选择了经济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特别注重企业是否能给予个人发展空间(73%),其次才是

薪酬高低。综合数据显示,大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敢于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奋斗,且80%的在校本科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今后愿意选择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篇5

被告: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地址:重庆市杨家坪。 法定代表人:丁远睦,局长。

1991年4月17日,原告杨学文的姨妈王秀云自愿将其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前进路48号1单元4-3户、面积为74.51平方米的房屋产权赠给杨学文,赠与行为经重庆市公证处办理了公证。后原告杨学文多次向被告申请办理该房屋产权过户手续,被告一拖再拖,拒绝办 理。1993年10月,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在换发新的房屋所有权证时,原告再一次向被告申请,办理该房过户手续,被告虽然派员重新丈量了该房屋面积,但仍将房屋所有权证发给赠与人王秀云。为此,原告杨学文于1993年11月1日向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起诉 称:被告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无视公民合法的赠与关系,拒不履行为原告办理杨家坪前进路48号1单元4-3户房屋产权的过户手续之职责,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履行 为原告办理上述房屋过户手续的职责。被告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未予答辩。

「审判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被告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履行了为原告杨学文办理杨家坪前进路48号1单元4-3户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的法定职责,原告自愿申请撤回起诉。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杨家坪前进路48号1单元4-3户的房屋产权确系原告之姨妈王秀云所有,且王秀云将该房产权赠与杨学文完全出于个人意志,赠与合法,手续齐备。杨学文在被告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九龙坡区分局为其办理了该房屋的产权过户手续后,合法权 益得到保护,乃自愿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其意思表示真实,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于1993年12月4日作出裁定: 准于原告杨学文撤回起诉。

篇6

关键词:程序性权利;高校;学生;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是教育领域法治实践和法治创新的重要环节。当前加强校园法治建设,要求我们一方面处理好学校内部各种法律关系,为依法治校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在执行学校管理和服务政能的同时,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纵观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频繁发生的法律案件,高校与学生之间关于学位授予、学籍管理、处理决定方面的管理纠纷和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最为集中。法律争议直接反映着权利义务配置的分歧,而权利义务归根结底又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从司法实践的结果来看,不难发现两大类型纠纷争议的本质核心问题――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学生合法权利的保障,因此必须厘清并正确定位。

1 高校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与实体性权利相对,高校学生的程序性权利是指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步骤来保障其自身受教育权、隐私权、人格权、财产权等实体性权利的权利。具体到高校管理过程来说,学生的程序性权利主要体现在学生拥有的正当程序保障权,这一保障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程序进行中的权利,即当学校做出与学生权益相关特别是不利行为(如退学、处分)时,学生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要求学校告知不利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事后申诉等事项,如参与权、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听证权。另一方面为事后救济权利,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8条至第64条系统规定了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后学生的救济方式,直接保护了学生的申诉权和权。

尽管有相关规定对学生程序性权利提供了保障路径,但实施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1.1 程序性权利界定模糊

从现行法律来看,程序性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并未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学校作出处理决定时,学生行使程序性权利的具体程序当前没有任何法律进行规范;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虽然关于高校学生权利与校生纠纷救济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地步,但对法规和高等学校校纪校规等实体性规范关于何为程序性权利、如何保障程序性权利的推进效果不佳。

1.2 现行保障程序性权利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听取学生或其人的陈述、申辩”、“学生可以提出书面申诉”的规定虽然为学生在校期间行使权利指明了方向,但是寥寥数语也带来了使用过程的困难。以参与权为例,高校依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授权制定程序性权利具体操作规范,高校校纪校规制定原本应遵循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备案等一系列程序。但绝大多数现实情况是学生被动接受学校公布后的操作规范,毫无参与权可言。

2 校生法律关系的界定对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的重要性

程序性权利的出现,往往因为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实体性权利被侵害,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出现冲突,而冲突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双方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即权利义务配置的界定。

2.1 界定校生法律关系是学生行使程序性权利的前提

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意味着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行使程序性权利。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等案例可以发现,高校对于管理权的行使并非全部都可以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具体分析法律行为的性质和当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区分高校的“自主管理”和“行政管理”。

只有厘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才能真正保障学生面对学校处理决定时能够正确行使程序性权利。当前,特别权力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监护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双重法律关系等关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理论,主要是根据高校与学生法律地位的不同,在平等或隶属或复杂的法律地位基础上,高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同这一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了高校管理者行使权利(权力)的基本原则不同。如民事法律关系下高校应当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行政法律关系原则下高校处理学生关系时应当坚持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

2.2 明确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校生法律关系的前提

高校与学生之间不同的法律地位,决定了不同的权利义务配置,影响到双方产生争端时的不同处理机制,对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非常重要。从法理学角度来讲,根据法律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这些关系应用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则具体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因此,明_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法律关系的前提。

2.2.1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我国《教育法》将学生定义为“受教育者”,即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反映出法律对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作为高校重要成员的忽视。一味将学生界定为被管理者就等于无形中扩大了高校“行政主体”的影响力。因为在隶属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即使受教育权或学习权受到制约和侵犯,也难以突破庞大复杂的高校处理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学生被定位为“公共服务的用户”,高等教育是公共服务,高等学校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正如德国《大学基准法》第36条规定,“注册之学生是高等学校的成员之一。”表明了对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重视。学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学校的重大事项上拥有发言权,尤其在涉及学生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应该给予学生参与决策的权利。

2.2.2 高等学校应定位为公务法人

根据我国《教育法》第31条,我国的高等学校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承认了高校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承受者。然而近年来校生诉讼的司法实践已经承认了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高校享有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奖惩权、颁发学业证书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单方意志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性,体现了行政权的基本特征。在大陆法系的德国,高校被定位为“公务法人”,具有法人和行政主体的双重属性,以此解决高校法律地位的困扰。

3 多元化的校生法律关系的构建

明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公务法人,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关系,从而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的有效实施。结合当前实际,应当构建以宪法法律关系为基础,行政法律关系为主、民事法律关系为辅的多元化法律关系。

3.1 多元化校生法律关系的法理基础和价值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管理、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而来的是高校或以民事诉讼的被告身份,或以行政诉讼的被告身份在法庭上迎来学生的质问。司法实践的发展要求明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为此类诉讼奠定法理基础。建立多元化校生间法律关系的法理依据主要在于宪法、民法、行政法的相关原理。

第一,基于宪法原理,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该规定使受教育权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宪法理论,学生作为公民同样是基本权利的主体,学校包括高等学校负有尊重学生基本权利的义务。学生不仅在学校具有积极能动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防御学校侵犯其基本权利的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属性,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基于受教育权而发生的宪法法律关系存在。

第二,基于行政法学上的“平衡论”原理,根据罗豪才教授行政法“平衡理论”的观点,该“平衡”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当是趋于平衡的,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在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中通过不断扩大行政相对方的参与权来实现。行政法的发展过程就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平衡论与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之契合,在于强调了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尤其是参与权。鉴于高校拥有类似而不等同于行政权力性质的管理权,其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要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利用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机动性,又要控制随意性。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正是体现了兼顾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兼顾效率与公正、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体私益的平衡。诚然,高校作为公务法人,其主要职责是实施高等教育,实现公共利益,但也需要考虑学生利益,基于平衡论基础上的行政法律关系满足了这样的制度需求,并通过在程序上扩大相对人即学生的参与权来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平衡。

第三,基于民法学上的“契约理论”,契约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正义要素,“所有的社会合作都经由契约来治理,而不是通过命令来治理的。个人是独立自主的,每个人决定有关自己的全部事务。”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社会成员的平等和自治被放在了较高的位置,高校所享有的来自法律授权的管理权应当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的规章,并由高校本身和学生共同遵守,来实现部分管理权的让渡,民主和平等本身就是产生权威的一种机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为高校行使自治权提供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法律为学生保障自身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校园中的各项法律行为综合了行政色彩与平等之义,既强调学校的行政权力,又突出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是高校与学生多元化法律关系的体现。

3.2 构建多元化的校生法律关系

3.2.1 以宪法法律关系为基础

以宪法为基础法律关系是保障人权的要求。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关系,应当考虑学生作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所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将学生的法律地位定位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学校的重大事项上拥有发言权,尤其在关于学生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给予学生参与决策的权利。

此外,高校作为依法治校的主体,应当树立宪法权威,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创新。具体表现为:首先,处理好高校、教师、学生三者关系。学校与师生之间形成的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在学生纠纷处理、教师纠纷等方面,高校应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依法办理。其次,为实现公民的受教育权,高校应当代表国家充分尊重并保障学生的这一基本权利。高校确立、变更、消除学生的基本权利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经过法定程序,不得随意限制、剥夺;国家应完善以宪法为指导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法律体系,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辅相成,有步骤地推进《学校法》的制定,在规范高校内部外部权力结构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规范。

3.2.2 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

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来看,一方面,为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学校运转,高校会采取行政管理措施,使得高校具有了行政权力能力。按照主流观点,高校作为公法人的角色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即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过程,因而具有行政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高校行使行政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权利与高校的义务相互参照相互对应,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参与人,使得学生符合行政相对人的特征。

从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来看,高校行政管理的具体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教学管理、奖励和处分。在这些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切实保证学生程序性权利非常重要。例如,学籍管理行中有些事项涉及学生身份资格的设定(或存续)、变更与终止,如休学与复学、转学、退学,应受行政法治原则的支配,势必无法保障学生的陈述权、申辩权和权。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利益,允许学生通过行政法的渠道获得救济。再如,对学生实施奖励和处分是高校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设专章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高校做出处理决定的程序和学生异议后申诉权的行使。处分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而处分权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3.2.3 以民事法律关系为辅

民事法律关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就高校和学生而言,不可否认双方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特征。作为承担高等教育职责的高校,其民事领域的权利当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高校学生的民事权利除了在校期间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之外,具体还包括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申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等等。当高校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学生可依据相关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对学校提起民事诉讼。

处理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客观上居于强者或优势地位的高校一方应该明确在这些领域里与学生之间是处于平等法律地位,不要发生法律角色错位,把本应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混同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之中。

参考文献

[1]章剑生.现代行政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1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彭俊.中国公立高校校生纠纷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4]余雅风.学生权利与义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5]苏林琴.行政契约:中国高校与学生新型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 管理学 案例教学

1.问题的提出

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学内容仍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经典物理内容偏多,近现代物理内容,尤其是物理前沿及其在高科技中应用方面的内容就更为少见。二是教学中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仍有差距。

2.相关的理论

2.1案例教学

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利用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2管理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物理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经济学是解释问题,而管理学则是解决问题。

2.3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的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更适合于物理学学科的教学,而在教学中实施渗透管理学思想的做法,也是物理教学内容拓展的重要层面之一。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促进教学贴近生活,接近实际,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十分有益的。

3.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具体实施时,一般可分为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通过设计案例教学流程,老师可以目标明确、完全控制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哪个环节,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案例的组织,以及在教学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我们认为,要在实施阶段中渗透管理学思想,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3.1讲解物理学概念在管理学理论中的延伸

由于物理学和管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在管理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源于物理学。如:向心力、引力、合力、压力、动力等。通过研究、对比,使学生既对物理学概念有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掌握到管理学中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3.2讲解物理学概念在管理学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一些建立在物理学概念基础上的管理学问题。如管理、思维也都存在“惯性”;如履薄冰是压力大于支持力的一种危机意识。再如: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熵代表这个系统的无序度),而对一个组织或团队来说,就意味着管理与制度的建立与强化是必要。

做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当属海尔的“斜坡球体”理论。海尔从斜坡上流动的小球这一极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悟出了企业人才发展的规律——斜坡球发展理论,也成为海尔发展定律。斜坡上的球体好比一个员工个体,球周围代表员工发展的舞台,斜坡代表着企业发展规模和商场竞争程度。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不难得出结论: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商场竞争越激烈,斜坡的角度越大,人才的竞争越激烈,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

3.3强化多媒体案例资料呈现

案例呈现的时间和方式由教师掌握。比如老师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的时候,光凭老师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从视觉与感官上加深学生的理解。

3.4案例研究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师要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明确讨论的任务和学生角色。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进展和动向,适当予以启发,使案例讨论紧扣主题深入展开。?

3.5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渗透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认知观点,抓住问题的关键,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比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个总结,加深理解。

4.测评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80%以上的同学适应了这样的教学,发现在对问题的讨论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够改进自己的学习。

通过测评分析,我们对本学科案例教学中实施管理学思想渗透的做法,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趣;

第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第四、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绝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追求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另外,案例教学的实施还有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问题,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于案例教学。

第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要得当,既要引导学生,调动其思维,推动教学进程;又要注意不能控制的过多或放任自流。这样都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后总结。要鼓励学生多思维、多角度的去研究解决问题,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方法。否则就又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5.研究的结论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认为以上做法,有利于改变目前大学物理课的教学现状,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具体研究的结论如下:

5.1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管理学理论及实践技能水平上的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探索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5.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探究、大胆质疑,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篇8

前言:阅读完《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后,最初步的感觉是整本书所讲的跟我对题目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感觉跟《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和《思考,快与慢》及《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这几本书有些类似,因为从题目来理解感觉应该类似与像《长短经》等春秋战国的一些著作或像《说服他人的秘密》类似的书籍,应该讲的是如何去掌控群体,大致是领导学或心理学的范畴的书籍,但可能真的是中西方的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这几本书的写作框架都是类似的,从先解读一些现象引人入胜,在就这些现象讲一讲一些规律,感觉太多按名字命名的定律了,最后总结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作为结束。因为此书从书评中看或许和《乌合之众》这本书有某种关系,又快速浏览了下这本书,到是感觉200年前的这种书的论述方式还感觉比较好。现在的书籍的整篇文章的框架感觉有些论文化了,感觉深度不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阐述。此文读完我又看了一下它的英文题目,顿时我觉得前面我对它的理解偏差都是来自翻译的问题,这种夺人眼球的标题党当真是害人不浅!

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从此书中明显感觉到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向,那就是"科学化",也即是凡事讲究量化,讲究实证,同时最好是能用某种数学图形或表达式来验证,而如果真的用数学来验证了,也就意味着此定律被证明了。在这点上此书确实比其他基本更加"科学化"了。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东方智慧研究和西方社会学科一百年前的研究都没有能用数学去表达,而是在定性的论述。这种大趋势真的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从整篇文章的大意上看,群体的一些行为就像物理学定律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也即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在同样的假设情境下和一些可能还没研究出来的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甚至可以找出它的数学表达式,那么这样我们一来可以预测群体的行为,二来也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做些改进。这点确实是很神奇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客观规律不仅存在在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群体中,了解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做指导。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们研究的比较浅尝辄止呢?因为我认为目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等的一些学科的术语太多,尤其是叫某某定律,某某效应等,例如墨菲定律,奔福德定律,晕轮效应,马太效应,心理账户等等等等,并不是我觉得这些定律是有问题的,这些定律也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不够科学,研究的不够深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现代科学的发源或者思想的启迪,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始的。现在的一门学科,例如经典物理学(牛顿物理学),逻辑学,包括几何学等,其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的存在,是因为首先这门学科建立都是有它的基础的,例如几何学是由三大公理推导出的一系列定理和推论,这些定理和推论是比较基础的,就像盖楼用的砖头和水泥,而如果已经变成了一个房间,就不会再把它称之为定理来用了,因为那样的话,这门学科的定理就太多了。描述经典宏观世界的物理学也是一样,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石,逻辑学照样存在三大公理,可以说推翻了公理,这门学科就不会存在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社会学科上的一些定律,其实就像最早物理学里把力分为九种,即世界上所有的力的类型都可以分到这九种,后来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科学的发展,大家知道其实九种力本质上是四种,到现在基本认知是两种力,而以霍金为首的一批人一直想把人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更近一步,只是还未做到。例如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人们仍然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分开看待,也就是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真理,后来才发现其实可以统一,牛顿世界的公式全部都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公式作替代。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人的心理的本质认知还不够,所以才存在数以百计的定律和效应,其中的很多应该在未来可以合并或者说是本质上是同源的,可以有同样的解释。这样不论是人的心理效应亦或是群体的行为规律,才是真正算到了科学研究的地步,而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这才导致现在存在这么多流派,这么多一家之言。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甚至对于一个名词的概念都不能统一。例如什么是管理。也难怪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都对社会科学有像我一样的看法。

也许前面的思考和本书关系不大,(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但确实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理解的人找到共鸣,不理解的话下面才算是正文吧。

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完美的群体》一书中有几点是引起我思考的。

一、书的第一章提到作为群体,在某些决策或做某些工作时,群体的决策的正确率有时甚至高达100%,这包括群体中大部分人甚至都不了解问题中到底是什么。文中给出了一个逻辑斯蒂差分方程,用来解释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此方程或许稍作修改可以解释跟本书对立的《乌合之众》的一些描述,也就是群体智慧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变量未知)是智慧的,但在某种变量的影响下,其也会经常在混乱和清醒中徘徊。在序言中的"群体智慧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遇到。

例如组织行为学中会有对于组织架构和安排的研究,管理学大师西蒙也在其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对现在我们普遍的管理学的十大原则中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思考,即论证了管理中对分工的认知在实践中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有困扰。例如我的区域市场的管理,假设以简单的两个工作招商和市场维护来看,我应该是以区域为划分标准,让区域经理做两种工作呢?还是按招商部和销售部进行划分,让两个部门在同一个市场上自行去划分区域呢?另外如果我的人员充足且人均产出也达标的情况下,同一个区域是按办事处去运作,还是采用直线制的总部统管呢?其实从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什么情况都有,甚至今年用这种明年用另一种,或者不同的区域有直线制的也有办事处制的。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基于这点,通过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可能我之前考虑太过于从组织架构和指挥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像群体的一些属性和个人层面的态度或者认知这块考虑的不够,而且除了组织架构,相应的激励机制薪酬考核等也没有与之匹配,应该全面的再考虑一下才好解决实际问题。

二、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事的判断和决策都是在突发的情况下,需要很快的决策的。也许我的决策类型不属于快速决策的类型,不少情况下事后都会后悔。通过此书的一些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使用群体决策的。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将可能需要决策的事情做一下分类。如果分好类后,遇到的事情不属于个人决策占优的情况,那就要用群体决策。这样应该就会减少不少决策失误,给实际工作带来好处。而且群体决策还有很多的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一些适用的条件,这些的掌握也有助于实践中的运用。

例如,公司每年会针对市场推出新品,而这种新品上市前的调研和讨论会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新品花时间和金钱,且经过多次研讨推出后,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或者新品推广的方法研讨会也没什么新的点子出来。现在大概明白了,应该是一贯的文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很多好的方案没有提出来,或者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对,一帮优秀的人开完会最后得出的决策却是个臭皮匠决策。这些都深刻的验证了不遵循客观的规律,群体决策连个人都不如。那么公司以后可以采用真正的头脑风暴的方法(以前没注意不能打岔)和名义小组方法来对这些会议进行有效的改进,汲取多数人的意见且激发团队中充分的创造性,让群体的决策趋于完美。

三、检查工作中的本福德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称为本福德法则,说明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机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期望值1/9的3倍。推广来说,

本福特定律

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机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

这个确实是以前不知道的,因为平时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数字报表,例如竞品销售情况,网点的销售数据,一些市场调查记录,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等,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水分,但水分多少不清楚。以后了解了该定律,对工作的帮助也肯定会有的。

四、群体,团队等这些概念日趋流行,组织行为学里也有专门的论述。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制于企业的规模或投入产出比,不管企业如何分工,如何有效的设置组织架构,仍然是有一些工作是无法专门请专人去做或者无法进行精确的分工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一书的一些描述也是太过于科普,无法指导实际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团队的建设,从它的类型到它的构成,以及影响团队成功的一些要素等,都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去不断了解和学习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之所以很多情况下胜过个体,其中的很多因素,自变量因变量等都可能还不清楚,从领导的权变理论里,我知道这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如果不了解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和个人的性格等情况,采用了不适合的领导风格,那么完美的团队可能就会变成乌合之众,或者领导的选择也会有一些特制,选错了领导对企业的伤害也不小。

篇9

先是随着股市的持续“牛”气冲天,家里人总嘟囔着别人如何炒股挣大钱了,而我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舞动会计数字的却对股票一窍不通。再是今年高考季节,一位老朋友为小孩填报高考志愿向我“请教”: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专业之间选择何者为好?他们认为,要么学经济去“挣钱”,要么学管理去“当官”,千万不能当会计去“算账”。当然,最终他们还是以我为“镜”地选择了会计学专业。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些启迪。联想到人们常把经济和管理、经济学和管理学、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混为一谈,顿感需要厘清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边界线。遂撰此短文对游走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会计学来个“班门弄斧”式的点滴诠释。

同物种生存、繁衍、进化一样,学科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都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特定背景与条件,这就是学科的生态环境。会计作为一个古老学科,诞生于农业社会,成长于工业社会。从学科视角看,她经历了归属于数学、经济学到管理学的变化,而每一次学科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济学和数学曾构成过会计学的两大支柱。不过,作为新兴学科,管理学派生于经济学,并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客观地说,会计学归类于管理学,更好地体现了会计学的本质特征,会计职能也由经济核算职能为主向经济管理职能为主提升。作为权威证明,国家教育部门学科分类中,已将会计学由经济学改换为管理学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有所不同。我们知道,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二者都需要“以人为本”地开展其研究活动。但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人的一般行为出发来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通常,经济人的决策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管理学则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过渡到“社会人”、“管理人”等理论。很显然,“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于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和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许多方法、原理和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偏激一点,经济学多少带有一些“坏人假设”,而管理学则多少有些“好人假设”的成分。

篇10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两位学者,艾瑞克・布里凡森和安德鲁・麦菲的看法眼下就像冯内古特式的黑色幽默。作为专门替胜利者背书的管理学家,他们消极看待科技的立场令人大跌眼镜。在2011年出版的《与机器赛跑》一书中,他们预测未来的脑力工作者处境将很艰难,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岗位远远少于它所取代的数量,并且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技术使得除了脑力工作者之外的所有人,创新者、投资者和设备用户都获取了最大的利益。布里凡森-麦菲理论解释了当下经济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为何技术进步的同时,工资收入却没有增长,失业现象也非常严重。

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最新成果显示,颠覆式的技术创新――那些能够改变生活、商业模式甚至全球经济的进步,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互联网就曾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形态――律师事务所使用计算机检索卷宗、金融公司用电脑来监控需求并且根据外部数据来预测金融市场、医院让机器人去做微创手术。

麦肯锡指出,除了摩尔定律的原因,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和纳米技术的融合也将使技术进步的速度大大加快。微型智能设备代替人类工作将成为现实,中产以上阶层的人将拥有电子助手,帮助他们订机票或者安排日程,还有随身的保健医生,实时监控主要器官的运转情况。

麦肯锡对于这样的前景显得很乐观,认为将人类从简单任务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复杂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对老板和雇员都有好处。例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小公司也可以像大公司那样拥有高级计算能力和巨大的存储空间,互联网消弥了这种差距。研究者可以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原型测试,并且准确地投向市场。消费者则将省下更多的钱,因为是他们的需求刺激着创新的竞争和效率的提高。麦肯锡估计,与过去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已经省下了三分之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