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优秀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优秀教学案例

篇1

笔者在汽修专业项目教学中做了多方面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实践中发现,恰当的“维修案例”在汽修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引用有奇特效果。

在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改革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的思想和目标。

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学习研究,笔者发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学生为本位”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加强以企业职业活动为依据的课堂职业活动的实施。而恰当的“维修案例”在汽修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引用,能够很好地突显“任务引领”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项目教学时(主要学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简单故障排除),首先将学习情景设置为:学生分成7人左右一个小组,共四个小组,在实训室中每组围绕一台发动机台架而坐。上课开始,首先以一个“维修案例”导入:“一辆2002年款上海帕萨特B5 1.8T乘用车(装有涡轮增压四缸电控,行驶近4玩km),进4S店修理时车主反映早晨发动机不易启动,至少要启动3次方可启动,立即熄火后再启动时一切正常。但若熄火停放2h以上,就不易启动。同学们,如果你们来组成4S店的维修小组,在验证故障现象后,研究讨论一下故障原因可能是哪个方面(提示:电路、油路),进行3min讨论后请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

此时,各个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还围着发动机指手画脚地研究起来,同学们很兴奋。在阐述观点时更是据理力争,第2小组抢先说:“应该是电源亏电,不能很好点火或火弱,点不着。”第1小组马上举手:“如果是蓄电池亏电,应该第1次不能启动,后面更不会启动,我们认为是油路故障,油少或是供油不畅等,说不太清楚。”第3组说:“应该是油路问题,如果是蓄电池问题,充足电就应该没问题了,如果蓄电池不能充电了,打几次也不能启动。”第4小组认为:“感觉是油路问题,但第1小组说的‘亏电’应该想办法判别出来。”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学生们用带着疑问和渴求的目光看着我,我高兴地表扬他们并适时地进行分析:“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认真讨论分析非常好,而且部分观点非常有道理。首先,要注意故障现象中‘熄火停放2h以上,就不易启动’的关键点,如果是蓄电池问题,我们是可以通过检查蓄电池以及用万用表检测方法,很快也很方便就可以得到结论,这正是2、4小组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出发点很好,实际检测结果是非电路故障,而是油路故障,根本原因是发动机熄火后残余压力不能保持,第1、3小组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到底怎样诊断故障原因,检查故障部位,排除故障呢?等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项目后,对燃油系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有了深入认识理解,自然会得出答案。”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指导,用了6节课完成“任务”。在导入新课后,环环相扣地围绕“维修案例”展开教学,比如,学到汽油泵环节时,就给每组一个汽油泵,指导其进行拆装,由小组总结出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各组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同时继续分析“汽油泵出现各种故障导致的现象是什么?其中哪种故障会导致前面案例中的现象?”,此时教师应多提示帮助进行分析,结论是汽油泵出油口单向阀关闭不严,泄漏会导致熄火时间长不易启动,接着指导学生检测实操,可以通过用钳子夹住进油胶管后用油压表检测油压方法检测。依此类推,学习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等主要部件。通过上述对任务的分解学习,最后总结出共同结论:燃油系统中有泄漏部位,熄火后燃油残余压力随时间增长而逐渐下降,最后降为OkPa,而且总结出可能的泄漏部位有:燃油管路、燃油泵(出油口单向阀)、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等。因此,可利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每个小组在发动机台架上完成一种泄漏部位的检查、检测、排除的任务,完成工作报告(实训报告),并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学生们相互合作,完成了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掌握了如何利用工具、仪器、仪表等诊断检测故障,最后排除故障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论(报告)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通过一个“维修案例”中的“故障”作为“任务”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项目领域,展开课堂职业活动,探究每个知识和技能要素,最后解决这个“维修案例”中的“任务”。教学效果非常好。我做了试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没有引用“维修案例”,两个班上完课后,对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是引用“维修案例”的班级学习效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另一个班级。

通过在各种项目教学中进行引用“维修案例”试验总结下来,在汽修专业项目教学中引用“维修案例”能有奇特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用恰当的“维修案例”导入,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在围绕“维修案例”设置的教学情景中,会使学生更有接近企业的真实感,能够很快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展开。

3 在对“维修案例”的分析研究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自信心得到提高,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4 以“维修案例”为线索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凸显学生的体验过程、情感过程和想象过程,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概念,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5 充分体现“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更能够为就业做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生产的需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在“维修案例”的引用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这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尤其要了解他们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兴趣,使“维修案例”更适合于他们。

2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学习探索任务引领型项目教学的特点,做好“维修案例”搜集研究、对企业职业活动的熟悉与整合、教学情景的创设等工作,以保证“维修案例”的正确性,以及应用中的良好效果。

3 “维修案例”的选择,恰当的选择“维修案例”是取得“奇效”的关键,一定要符合项目教学的目标,更要符合学

生的个性特征和层次差异,宜简单,不宜复杂。

4 “维修案例”最好能贯穿于项目课堂教学活动始终,既可以作为吸引注意力的导入,又可以作为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催化剂,还可以作为最终要完成的“任务”。当然,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教学目标不同,在合适的环节引用不同的“维修案例”。

5 在专业项目教学中,应将维修案例的“单一性”(故障原因只有一个),转化为“多样性”(对多种故障原因的分析),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恰当的“维修案例”在汽修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引用,重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究热情、体验维修的“真实感”,如果能坚持科学、合理运用,确实能获得奇效。

IBIS2011会议强势增长

借着2011年国际汽车车身修复会议(IBIS)的强劲势头,我们邀请会议总监David Lingham先生一下最新的会议动态。“IBIS2011将于5月16-18日在令人惊叹的巴塞罗那艺术酒店(Hotel Arts Barcelona)举办。尽管汽车碰撞修复市场正在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但最近已经感受到行业中越来越乐观的情绪。IBIS十个最大合作伙伴中的六个已经确认赞助今年的会议,全球油漆行业巨擘阿克苏诺贝尔和巴斯夫已经加入3M、Audatex、Enterprise Rent-a-Car和撒彻曼的行列,成为赞助商。近几个星期,一些行业主流企业也垂询旧IS2011的情况并表示出很强的合作意向。”

“我的同事Nicki Cooke告诉我今年会议代表的确认情况也节节攀升,参与IBIS2010会议的极高比例的代表也确认参加2011的会议。”

我们继续问David,他认为参会代表希望在IBIS中得到什么呢?“IBIS的参会代表非常看重在能够熟识更多同行业从业者的机会,而旧IS是他们开拓商业机会独一无二的选择。会议的内容同样非常重要,参会代表们喜欢旧IS给他们带来的新信息和对市场发展趋势深刻的见解。此外,参会代表们也认为,IBIS会议轻松但重视商业的氛围相当有利于交谈生意及达成合作。”IBIS2011会议由3M、阿克苏诺贝尔、Audatex、巴斯夫、Enterprise Rent-a-Car和撒彻曼等公司赞助,将于2011年5月16-18日在西班牙标志性的巴塞罗那艺术酒店(Hotel Arts Barcelona)召开。

篇2

摘要:教学案例研究正越来越多的用于教师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在多年来,以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为教学手段的物理教师专业化培训和集体教学研究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撰写物理课堂L教学案例及面向物理教师的培训授课活动,课题组对大量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作了较为深入的梳_理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含义、课堂教学案例的建构、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教学案例的解析与评价、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类型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做一个阐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建构;教学案例的分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01-4

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由于它具有描述现实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和特征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地、全面地理解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因此,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或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教学手段,近年来被广泛的采用,同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与大家熟知的案例研究有什么不同呢?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法学和公共政策等领域。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发生在当代的、研究者对相关因素无法进行控制的一类事件。从研究方法来看,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可以从事实资料出发,通过对实证资料和研究主题的理解。或者用已有的理论为参照。建构一个解释模型。把事实资料和模型相对照,如果它们相互匹配一致,这个理论模型就构成了对案例的解释。就此而言,实际的案例研究方法追求完整地、忠实地再现实际发生的事件,要求事实资料的准确性和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包含了对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案例具有典型性,案例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启发和思考,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案例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对人们有所借鉴。

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常常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用于教学为目的时,案例资料往往是经过精心处理的。它并不看重研究过程的严谨性,而是要有效地突出某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为在教学中的研讨和辩论提供一个框架。在我们进行的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中发现,教学案例研究既是一种实证研究,同时也具有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某些特征。因此,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较之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具有其特殊性。

以下所论述的几个问题,都是来自于我们课题组对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实践的一些思考。

1课堂教学案例的含义

通常所呈现的课堂教学案例是对课堂上实际发生的事件和情境的描述,它是文字的或者影像的“文本”,它描述了在课堂上发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事件的特征,而这些事件和特性正是研究者就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基本要素。这些事件及事件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产物。

而课堂教学案例的事实性是多方面的综合和包容。其物理方面。是指纳入教学过程的物理内容;社会方面,是指教师、学生和社会环境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关系:人文方面,是指学生认知的、情感和发展以及教师的再认识。

课堂上现实发生的教学事件转瞬即逝。课堂教学案例的文本资料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在案例文本中,现实中的语境和对现场气氛的感受不再存在。文本不是对现实事件的简单复述,而是一种阐释,表述了事件的意义。文本成为可以无数次阅读的对象,读者在阅读理解中,以其自身的处境为前提,以自身的视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阐释。文本的意义不是某种自在的和不变的东西。而是在理解中生成,在理解中展开。读者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的理解不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是含有某种创造的成分。

教师参与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学习时,总是与教师已有的经历、体验和经验相联系。与教师从案例中引发的对现实教学情境的回忆和联想相联系,从阅读中产生新的理解和解释。获得教益,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教师既是教学案例的建构者,也是研究者。这就是教学案例研究的特殊之处。

2课堂教学案例的建构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案例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建构生成的。一个教学案例的建构包括:选定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调整和撰写案例等环节。

选定课题之后,教学设计可以选取既定的设计方案。也可以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并在备课和实施中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根据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备课,备课时要对整个教学进行筹划。筹划是把设计方案转变为实施方案,包括教师的谋略和决策。教学的准备和演练,教学程序和方法手段的具体化等。教师一面筹划着教学实施方案的每一步,一面想象着在现实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好像课堂中的情境是教学方案的“镜像”。经过教学的实施和调整之后,教师对选定课题的教学认为是成功的和满意的时候,就把它撰写成教学案例。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及在完成案例报告之后。事情好像发生了颠倒,似乎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是早已存在的事实,而我们事先就知道会发生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对它们的评价也成为事后的反思,不是调整反馈的环节。于是作为事实的教学案例和对事实的解释、评析一起在建构中生成。这就是教学案例的建构。

3课堂教学案例的撰写

撰写教学案例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以描述的方式提供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而不是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进行解释性的陈述。每一个教学案例文本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教学实践的特征包含于对事件的叙述之中,不能机械的记录在课堂上所观察到的信息,使对事件的描述成为流水账。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撰写教学案例,取决于教学案例本身的特点、案例研究的需要和撰写者个人的意愿。所以,教学案例的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必要按照某个固定的格式来描述教学过程。常见的教学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对话式: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语言为主线。辅以教学活动的情境性背景,如实验操作等描述。它很像一个话剧的剧本。

(2)叙事式:以文字的或影像的方式具体地描述在教学中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包括对话、活动行为、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各种生动的细节的描写。它很像在讲述发生在课堂中的故事。

(3)概要式:这种方式注重事件的特征和教学过程的程序结构,只有某些关键性事件或阶段对教学活动的细节进行描述,影像资料往往经过剪接和编辑,突出要阐明的要点。它很像一种教学方案。

在撰写教学案例时。可以把教学事件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单元来撰写,并注意反映教学事件的特征,如:内容、程序、技术和时间等特征。运用这一技术方法描述教学的发生、进展和效果,可以使教学过程的描述更加细致、确切,显示教学过程的动态特征。也可以把教学事件作为资料分析的基本单元。描述清楚每一个事件的设计意图、实施方法和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

课堂教学案例是在案例素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的结果。这种加工整理过程与案例研究过程相关联。具体表现为:对案例素材进行解析与评价。分离出与教学方法策略相关的教学变量,突出关键性问题,重新编写案例,而省略了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建构的详细过程细节。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

4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类型

在实际的教学案例研究中,把不同的课堂教学案例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4.1按一次研究选择教学案例的数量分类

(1)单案例研究

单案例研究是指一次研究只关注一个案例。单案例可以是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或者是为了改进教学而选择的特定案例。

(2)多案例研究

多案例研究是指在同一研究中包括两个或多个案例。一种情况是选择同质的案例,使现实复现,可重复验证。另一种情况是选择有差异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

4.2按研究的目标分类

(1)经验性研究

经验性研究通常是提供对课堂中所发生的事件及情境的完整描述。这种研究者看重的是具体的经验,而不注重理论。研究者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经验和个人的理解中增进对教学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案例的学习方式。

(2)理论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是指一些研究者是从案例提供的事实资料出发,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概括,产生局域性理论。另一种做法是对同一个教学课题,选择多个教学案例进行研究。选择已有的理论,建构一个该课题教学案例的“逻辑模型”。教学案例的逻辑模型就是对某个教学课题的内容蕴含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论描述,它是理论建构与教学现实之间的对照和匹配的结果。是具体教学过程的抽象,也是具体化的理论解释。

这种模型是用于教学案例研究的,它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它可以衍生和转换为用于现实的教学方案。

(3)评析性研究

评析性研究是对案例的解析和评价为目的的研究,解析就是对案例资料的分析与阐释,即对案例中事件的特性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评析是对案例的评价判断,这需要制定评价标准,以案例资料中的事实作为证据,依据标准,做出价值判断,得出评价结果。

经验性研究是一种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的类型,而理论性研究是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研究者所能做的研究方式。对于中学教师主要以评析性研究为主。案例研究的内容除了对课堂中所发生的事件及情境的完整描述,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对案例的解析与评价。对教学案例的解析与评价需要有一种技术方法。

①教学案例的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过程是由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构成的,具有时间序列性。在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时,应该清楚地描述在某个时间阶段在教学中发生了什么,或者某项预期的教学活动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些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这就是要进行过程分析。

教学的过程是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转换为一些分立的、按某种顺序组成的步骤或程序。也就是把课程内容和目标转化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连续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有其开端和结尾,一个阶段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成了一个独立的教学事件。一方面要明确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又要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个阶段的教学。

物理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单元。运用这一技术方法研究教学的发生、进展和效果,可以使教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更加细致和确切,显示教学过程的动态特性。物理教学事件有以下特性:任务特性;程序特性;技术特性;时间特性。

一个教学事件的任务特性和程序特性通常在教学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了,在教学实施时可能有所调整,但基本方面是相对稳定的;技术特性和时间特性虽然在教学设计时确定了方案,但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现。

在教学案例研究中,可以用教学事件作为基本单元来撰写案例。并注意反映教学事件的特性。对已有的教学案例文本,可以将案例分解为一系列的教学事件。分析教学事件的特性,完成对案例的分析与评价。

②教学案例的因素关联分析

影响物理规律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有许多因素,可以称为“教学变量”。例如,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等。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的或因果的关系。这些教学变量构成了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本要素。学习和运用教学方法策略就要了解这些教学变量的涵义,在教学中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以及它们对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教学案例的因素关联分析就是要从事实出发,分析各种教学变量对教学所产生影响的程度,推断教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要做到既有事实证据,也有理论依据。

从教学案例的过程分析中我们看到,现实的教学活动表现为由一系列连续发生的教学事件所构成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事件中都存在着一些直接作用的教学变量。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个教学变量可以对不同的教学事件起作用,一些不同的教学事件可能与同一个教学效果相关联。

篇3

本学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学研究水平。中心小学于上半年申报的国家级语文课题《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子课题“课中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和市级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实验”已正式启动。课题组成员不但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系列活动,还要虚心学习,善于挤时间,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中有关理论文章,积极从网络上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要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农村小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从每一节课做起,并注意积累实验的原始资料,如各种计划和方案、研讨会议记录、学习笔记、教学案例等(项目可参看《教师课题研究手册》,特别要注意积累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资料,每学期要交一份典型教学案例);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课题组其他老师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主动宣传新理念、新教学方法,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使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本期课题组研讨活动形式拟为:

①第八周前由实验教师自选课题和时间,提前一周打印教学设计(交中心小学)在课题组内交流——观摩——反思交流。

②推荐两位教师向全镇作课堂教学展示。

2、积极开展校本专题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探索农村小学课改之路,中心小学确立了四个校级课题:

①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②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实践研究;

③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定课题,拟订课题实验方案(方案要围绕专题,以实际的活动、做法为主,并确定各阶段验收时间),开展实验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学校,要鼓励教师勇于实践,从每节课做起,从每天做起,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中心小学将根据各校开展活动的情况,选出一至三所学校,作活动成果的展示。

3、要切实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课程。

①要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打消教师的疑虑,坚定教师投身课改的信心。

②要以校本教研为主,充分发挥学校自主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各校的校长、教导主任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学校每位教师一学期开一节公开课,并及时组织评议活动。开课教师要做好课堂实录,综合评议教师的意见,写好教学反思,形成一个较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参加中心小学组织的“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案例截稿时间为:2007年1月4日,案例写作可参阅《福建教育》2004年第2、3期有关文章)。

篇4

以《纲要》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意义,围绕镇的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活动的水平及幼儿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要求:

1、加强本园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以及和其它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2围绕农村幼儿园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及园所环境创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创新教学活动及日常教学组织。

3: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的文章,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思想观和儿童观。

4: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组织全园教职员工学习有关食堂和安全工作方面的知识。

5:在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及周活动安排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及探索多种游戏活动的教研和学习,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活动课程。

6、坚持园内培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多渠道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素质。

7、开展园内观摩活动,做好活动案例总结、反思,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

8、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活动设计、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具体时间安排:

三月份:

1、做好新生入学的工作,稳定新生情绪。

2、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和周活动的教学活动,做到动静结合互相交替。

3:教师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园的教研工作计划写好班的教学计划。

4、开展“亲子同庆欢乐日”游园活动一枝笔写作事务

四月份:

1、开展幼儿园自编操的活动

2、园内观摩活动、姐妹园交流

3、教师着手准备“六一”活动的工作

五月份:

1、开展“亲子劳作大赛”以废物制作的手工艺品,并于“6。1”进行评选、颁奖活动。

2、教师排练“六一”活动节目

3、组织教师开展幼儿园论文、活动设计、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4、“六一”节目彩排

5、对4、5月份生日的小朋友举办生日聚会

6、上交论文、活动设计、教学案例到镇教办六月份:

1、开展庆“六一”活动

2、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

3、毕业班毕业典礼活动

4、家长半天观摩活动

七月份:

1、教师做好期末各项工作

篇5

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讨论

课堂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传递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并且这也是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小学数学虽然属于理论学科,但是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相比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本文介绍的案例教学法更多地强调教学实践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得到推广。最初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应用于经贸、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内,由于效果显著,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案例教学法也开始用于教师的培训。具体来讲,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利用教学案例作为基础,帮助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特定知识的一套教学方法。

所谓的案例,即是指具有普遍性或者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主要围绕事件而展开,对其进行描述。案例要适合教学目的要求,围绕着该案例师生将会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以及讨论交流。因此,案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都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教学任务。通过案例教学将师生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团队合作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 教学准备。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有精挑细选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必须真实客观,同时要吸人眼球。教学案例一般不会加入个人评论分析,案例内容丰富但不会设置绝对的答案。这就与一般的课堂举例形成对比,案例教学因此能够实现给学生以充分思维空间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要认真做好准备。课前准备一般分为两点: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二是学生课前准备。教师应当确定好案例教学的主题,整理教学框架,准备案例材料,以及根据材料进行讨论的问题和重、难点等;学生要根据老师给出的教学主题和阅读材料提前进行思考,了解框架内部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课堂教学讨论。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将案例讨论的主题布置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讨论的前提是学生对理论概念、原理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学生被划分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老师给出的案例主题进行自由讨论,尝试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应注意接受及时反馈,通过点明本次案例讨论的主题和指出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对学生的思考分析作出合理正确的引导。自由讨论完毕之后,教师需要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汇集到一起,帮助学生理清各自小组的思考成果,并且使学生的结论更具有基础性、普遍性。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提供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机会,做到“人尽其言”、“畅所欲言”,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

3. 教师总结。案例教学讨论环节之后,首先由学生针对案例当中的问题做出思考分析,总结案例讨论学习所得到的收获;然后由教师做出全面性的总结,对案例中的理论概念、原理进行深入阐释,并由此将其延伸到学习生活中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急促地发表总结性观点,也不能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轻率地给予否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地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做出归纳小结,既要肯定正确的,也要重视错误的观点,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理论剖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益。

(下转71页)(上接158页)

三、案例教学补充

有了精心准备的案例,还必须具有展示案例的良好平台。一般的教学模式受限于课时安排和教学设施完善度,课堂教学大多是利用口述或者书面的方式呈现,即便是实施了案例教学法,也通常因为未能采取较好的案例呈现方式而无法尽善尽美。为了能够达到案例的实践效果,营造案例教学的氛围,小学数学案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视频展示的环节。教师可以自己制作PPT,也可以利用专业的教学视频,为学生呈现案例。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只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讲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概念 学习环 教学研究 概念教学 电解质1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国外的研究报告表明用学习环(Learning Cycle)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变革教学观念,用探究的方法教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将学习环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值得尝试。

学习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阿特金和卡普拉斯在科学课程改善研究(Science CurriculumImprovement Study,简称SCIS)中提出来的,主要用于概念教学。劳森等人认为,“学习环是一种与人们自发建构知识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索(Exploration)、术语引入(TermIntroduc.tion)和概念应用(Concept Application)3个阶段。根据所学知识的性质和对学习结果要求的不同,可以将学习环分为描述型学习环(De—scriptive learning cycle)、经验一诱导型学习环(Empirical-Abduetive learning cycle)和假设一演绎型学习环(Hypothetical-Deductive learning cy—de)等类型。

学习环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应用,截止2006年有超过235000个教学计划是用5E学习环发展和实施的,有超过73000个课程材料的案例是用5E学习环发展的,至少在德克萨斯州、康乃迪克州和马里兰州等学习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首个明确运用学习环开发科学课程的项目《美国科学课程改善研究》涉及的学科从小学自然课到中学乃至大学理科,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课堂上均有尝试。除此之外,还有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The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简称BSCS)。学习环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尝试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台湾的林晓雯与4位自然科教师进行了为期1年的合作行动研究,在小学5年级自然科教学中试行学习环,随后出版的专著嘲介绍了学习环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优秀案例。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尝试着将学习环运用于高中化学“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其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以及学习环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3 研究方法3.1 研究工具

开发的研究工具有学习环教学设计、化学概念学习方法调查问卷和单元学业成就测验。学习环教学设计的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专题1的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共8个课时。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习得化学概念的方法、保持化学概念的方法和应用化学概念的方法,共13个题目。单元学业成就测验试卷由研究者依据每一个教学课时的目标,自行编制,共32个题目。从识记、了解、理解和应用4个层次,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摩尔体积、分散系、胶体、丁达尔现象、电离、电离方程式、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共13个化学概念进行了测查。3.2 研究情境

合作教师A老师是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中学一级教师。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在某中学任高中化学教师,后取得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A老师硕士学位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的理论基础相近,比较容易认同学习环模式。

在研究进行期间,A老师在苏州一所三星级高中(B中学)教1个高一班的化学课,该班有36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

研究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坐在教室后面,进行观察记录。在课堂上,研究者不干预合作教师的教学,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只是对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观察和记录。3.3 教学进度

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研究者进入苏州B中学的课堂,听了A老师在高一(3)班讲的13节化学课,其中有8节新课,5节复习及习题课,最后一次是用单元学业水平试卷测查学生的学习效果。3.4 教学案例

在学习环教学的8个课时中,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分散系这4个课时用的是描述型学习环,选择物质的聚集状态作为案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这3个课时用的是经验一诱导型学习环,选择气体摩尔体积作为案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一课时用的是假设一演绎型学习环。

(1)“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案例

物质的聚集状态是从物质的状态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通过观察和想象等方式描述物质不同的聚集状态,重点在于回答“物质的聚集状态”是什么,因此采用描述型学习环进行课堂教学。在探索阶段让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冰、水、水蒸气的微观结构草图。然后针对学生对冰、水、水蒸气微观结构的描述,介绍物质的聚集状态,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聚集状态及影响其体积大小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教学案例

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不仅要描述出来,还要有一个解释,这就需要采用经验一诱导型学习环进行教学。在经验一诱导型学习环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利用学生已有的先前知识,回答“为什么”。探索阶段利用上节课学习的物质聚集状态的知识和通过计算发现的规律,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在学生尝试给出解释的基础上,引人术语“气体摩尔体积”,诱导学生替代错误假设。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教学案例

篇7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以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外语教学法体系。由于交际法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又被称为“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同时交际法的功能项目又和意念紧密联系,并主张以意念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因此也被称为“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或者“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交际法的理论依据为:语言即交际。其语言理论起源于功能主义学派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海姆斯(D.H. 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语言功能与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威多森(Widdowson)的语言交际观等都是交际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提出了以交际为标准而设计的功能意念大纲的基本要点,对交际法的发展影响深远。

交际法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视语言为表达意义的工具,重视对学习者情感和学习者需要的分析,强调几乎凡事都有交际意图, 倡导运用真实的语言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接近真实情景的小组活动,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技能运用综合化。主张合理使用篇章型、任务型和实物型教材,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让学生处于情景之中,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对学生语言结构使用的错误采取包容的态度并鼓励运用交际策略。交际法的教学过程一般说来主要包括接触、模仿和表达三个步骤。

二、交际法教学案例

典型教学案例如下:

教学内容:外研版高一《英语》Book 1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教学目的:以阅读材料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讨论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标准;重点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Listen to the tape of My New Teacher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ctivity 1 to see if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Step 2: Reading and demonstration.

Read My New Teacher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ctivity 4. Write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 patterns on the blackboard and exemplify each of them. Ask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functional patterns and report which teacher they would like to have and explain why.

My first impression of ... is that....

She explains ... so clearly that even I can....

I’d like to have ...,because ... .

Step 3: Practising functional paterns

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functional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outline with “information gap”. Enable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then exchange their roles.

Examples of dialogue outline:

Student A:

A: Who is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B: __________.

A: What’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 B: __________.

A: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avorite teacher should be like? B___.

A: Who is your favorite teacher and why? B:__________.

Student B:

A: ___________?B: Mrs. Chen.

A: __________?B: She’s very serious and doesn’t smile much.

A: _______?B: Kind and patient.

A: _______________?B: Mr. Wu. I think this is because....

Step 4: Free Produc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mini-dialogues of their own to talk about their own new teachers. For example:

A: Which teacher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nd why?

B: I’d like to have Mrs. Chen because her teaching is well organized and clear.

Step 5: Creative Production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work together with their partners to learn the way the author describes a teacher.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own favorite teachers’ names, appearances, personalities, subjects they teach and their ways of teaching in groups. Check the students’ work and help them if necessary.

Step 6: Retelling and writing

Ask the students to choose one of the three teachers and describe him or her by retelling the passage. Give th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prepare it. After they retell the passage, they will understand more deeply how the author describes a teacher and master the way of describing people.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My New Teachers again and help th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y meet. Write a letter to introduce your own new teacher.

三、教学案例分析及教法评价

本文的教学案例是笔者尝试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的节录。从教学材料来看,选取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常态的阅读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来看,选用了交际语言教学法。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笔者按照交际法教学的基本步骤“接触、模仿和表达”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综合培养的要求,结合所教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实际,在导入阶段就安排了听录音回答问题活动,旨在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入境。然后,按照交际法倡导运用真实语言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活动训练交际能力的理念,设计了阅读问答、含有信息沟的自主对话、模仿复述、自主表达、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接近真实语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运用交际法的主要优点:

1.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接触、模仿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如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丰富了语言教学环境,学生能够不拘泥于课本,在较为真实的语境如含有信息沟的对话活动中自主决定自己的谈话内容。

3.增强了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本节课运用交际法的主要不足:

1.由于运用交际法不主张“有错就改”,在英语对话或分组活动中出现的语言结构错误常常得不到及时纠正,使得一些学生的错误得到了强化。

篇8

1.1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合理布置案例情景,与学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讲解,使学生对案例具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结合各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内容丰富而多变,教学方式灵活,可以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外,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作用

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师范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教学知识具象化,使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以达到通过构造教学情境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目的。另外,教育教学案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通过教育教学案例的使用可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理论知识与教学情境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为学生学习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师范学校教育学中的实施

2.1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

运用案例教学法之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选择优秀的教学案例是做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前提。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及操作性的案例,使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在选择好案例之后,应该设置相应的讨论性题目,加入教师自身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在正式授课之前,学生应认真熟读教学案例,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理清案例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主要内容,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另外,做好课堂中的讨论工作。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到讨论中,督促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对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对案例主题进行理解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促进学生的辩论和探讨,从而使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做好总结工作,通过对学生问题的解答,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在得出结论之后,学生也应该做好自身的总结工作,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分析问题和考虑问题中的不足之处,并整理自己在讨论问题过程中的收获。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作出书面的案例总结报告,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及学习后的成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2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都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总结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可以得到知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很难对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只能对知识进行表象的记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相结合,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知识形象的传递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应用

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理解实习过程中的教学重点,通过录制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保存下来,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应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对实习过程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学生还应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通过大家的集体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3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3.1课堂教学中以讲授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

这种案例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案例作为例证。根据课堂的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插入几个简单的教育教学案例,从而使某一理论或者某一观点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加了解更深入。比如在教授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改革时,可以介绍一些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成功教学法,让学生对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2课堂教学以教学案例为主

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主,用案例来说明该节课的内容。教师通过将教学的内容融入到一系列的典型案例中使学生能更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小学教学的实施”时,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小学课堂教学的案例来完成新课的导入、课堂提问、板书设计等教学的技能。

3.3课堂教学以讨论问题为主

在这种教学形式中首先需要出示案例,教师提出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再全班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例如,在讲授后进生的转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教师在课上播放一些后进生在课内或课堂外的不良表现的视频,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与同学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分析出差生与其他同学相比的不足,找到帮助差生转化的合理方案。在“如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劳动的意义和特点”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以讨论问题为主的案例教学法。

3.4课堂教学以辩论为主

对于教育学教材中没有明确的问题,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辩论为主。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学生通过分析与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摆明论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总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案例。比如通过让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还是学生是主角”的辩论,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辩论中来,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辩论可以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的争议性,保证学生可以对该问题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理解,以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让学生在教育学的学习中充满兴趣。

4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

4.1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应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

4.2案例讨论的开放性

开放性和自主性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特点。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积极性。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该做好及时总结归纳,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错误的观点进行及时改正,正确的观点则给予一定的鼓励并进行适量的调整和修改,从而提高案例讨论的教学效率。

4.3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主导意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做好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督促学生做好对课程的预习工作。另外,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讨论,对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4.4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理论保障。只有能对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质疑,学生才能从中获得锻炼和进步。通过不断的提问和解决,学生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组织和引导,促进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取精去糟,不断完善自身,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了解自己需要改进和更正的地方,不断的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4.5发挥学生的思维开阔性

在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该充分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思维开阔性,避免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使学生难以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评价案例的过程中,其问题的答案仅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问题答案的思考角度丰富多样,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思维开阔性,在案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答案。

5小结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一名教师的成长,最显著的标志是他能及时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在反思中总结、进步,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国外有学者总结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加上反思。新课改的实施呼唤着教师要善于反思,不要做一个上课的机器人,要做一名研究者、思考者、知识的传递者。

一、正确理解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杜威对教学和教师的反思就非常重视,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大力倡导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教师的反思是对问题的困惑,反思的过程是分析、假设、推理,然后经过检验形成最终的结果,从而解决最终的问题。衡量一名教师的优劣,肯定要看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只有进行反思,教师才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发现的问题,最后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批判,有意识地进行教学的再思考,从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行动是对自己教学的重新考量,有意识地进行二次探讨。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教书匠是人人会做的,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的。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提倡教师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这个研究主要的内容就是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形成一种经常性的、能够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反思,比如,对教学进行检查、分析、调整、修正、补充等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日益优化和提高,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可以作为教师日常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教研实践活动。积极提倡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成果,从而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作为一种展现知识和表演讲课技艺的舞台,那么教学只能是浮浅的。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更进一步地证明教学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技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考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物理教学中的理论

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应该放眼物理学及物理教学理论中。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自己一个学期来的教学进行反思,也可以借鉴别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有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是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源泉。教学理论反思,应该以教学实践作为支点,充分考量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四大因素。把教学作为一次师生对话的过程,师生在教学中有效沟通,共同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理念和理论中进行反思。

比如,我在进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通过学习别人的教学理论,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现实质性的提高。我采取先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产生,然后再解释其具体的内容。学生在别人科学发现的感召下,激发了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教学案例中进行反思

物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都会发生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故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从中总结出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工作。案例就是教学中产生和出现的一些特殊教学实例。对案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故事的剖析。教师反思的教学案例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教师在自己教学中发现的案例可以应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别人的教学案例可以应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教学,从中捕捉到一些闪光点,借鉴到自己的教

学中。

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进行学习,以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是对发现的问题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长此以往,形成探究的习惯、反思的习惯,保证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一名物理教师,如果不能随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善于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就不能很好地利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也不能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想提高教学质量很难。因此,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回味,对教学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总结和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金海.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三部曲”[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03).

篇10

一、案例反思式校本教研的优点与不足

所谓案例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实施的课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产生新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的。学校是教师获得学习材料的直接渠道,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良好载体。它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校本教研模式主要有主题式、学术沙龙式、案例反思式等多种形式。在福建泉州外国语中学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主题式教研容易陷入大而空的误区,而学术沙龙式教研又不适合一线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教研模式是从自身的实际问题出发,发挥自己之所长,研究最贴近自己工作的问题,这样才是最为有效的。案例反思式的校本教研最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

具体讲,案例反思式校本教研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1)案例反思是教师在实践中向他人学习,同时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2)教学案例是承接理论实践的“载体”,有助于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3)案例最大的优点是生动、形象、真切,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有助于提高教研效果,而且它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具体而深刻的案例反思不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以案例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确实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反思仅仅局限为总结经验教训,还没有上升到拓展提升的高度,案例对教师专业作用的发挥还是有限制的。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利用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的力度不够。虽然在反思中,大部分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日见显著,但仍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能认真上课,也能认真反思,但随着后期工作的接踵而至,前面的反思也就有所淡忘,以致起不到改进后期工作的实效作用,进而不能很好地发挥案列反思的作用。(2)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不够。在实践过程中,要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的反思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案例反思式校本教研的意义与目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属于狭隘的经验,只能称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面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基至会有所滑坡。”案例反思对学校教学、教师发展以及学生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者之间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和形成有效的案例反思。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案例反思的内容与方法,有助于教师找到切入点,抓住问题的核心。通过不断的反思过程,进而明确一套完善的方法开展案例反思活动。以案例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好地帮助教师形成专业化的成长,培养更高水平的学生。

三、案例反思的基本原则

在案例反思开展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反思的动力。反思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师只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才有会主动寻找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进而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激发教师的反思动力。因此,大部分教师意识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思教学活动。(2)必须重视交流,拓展反思的空间。首先,与同伴交流。将自己对教学中对某方面问题的思考展示给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分析,共同分享。其次,与学生交流。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三,与网络交流。把网络的优势发挥到教学案例反思中去,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四、案例反思式校本教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