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文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语文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语文启蒙教育

篇1

科学要有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幼儿的科学活动也同样如此。教师应注重幼儿科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和记录,引导幼儿随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还可以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或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感知科学的严谨性,也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比如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重点让幼儿探索让纸张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通过操作实验初步感受了解纸的承载力。教师首先请幼儿操作,一张夹在木块之间的纸能承受多重的东西,幼儿操作并记录。接着,激发幼儿思考如何让一张纸承起一只橘子的重量?请幼儿先写设想再实验。幼儿开始了各种探索、操作、体验和发现,激发出了思维的火花。通过记录,幼儿还发现有的方法甚至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于是又引发了对各种方法的探索和讨论。“记录”让科学活动不再单一、枯燥,更多地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发现问题并且做出总结,从而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认识,突破活动的重点,也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更深的科学思考。

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体验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这一观点清晰地阐述了科学活动中探索的重要性。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强调了科学启蒙教育应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生活在这斑斓的世界里,随处都有让他们好奇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抓住身边丰富的科学契机。比如,到了冬天,孩子总会有这样的问题:“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以生成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的科学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探究的欲望会更浓。同时,教师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一次科学活动,应放眼于日常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引导幼儿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从探索中思考。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棋文化 启蒙教育

一、幼儿棋类活动的特点

1.启蒙性。开展幼儿国棋类活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启迪幼儿的智慧,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棋兼具竞技、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和娱乐五大功能,是脑力锻炼的体育馆,是一根打开孩子智慧的启智魔杖。幼儿在对弈时,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受冲击、快速反映,变幻无穷,从而锻炼大脑,开发智力,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

2.发展性。幼儿园棋类活动着眼于幼儿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上,包括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推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抗挫能力等。通过弈棋,还可以学到生活的规则,诸如条理性、系统性和客观性,从而增加人生应有的纪律性、忍耐性、判断力和自我批评精神。

3.现代性。在二期课改精神引领下,注重与一日活动中其他活动内容的整合,融目标、内容、环境、材料及方式、方法等活动的基本要素合理组合的、幼儿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充分发挥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并利用多媒体参与活动。

4.操作性。在棋类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整合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供摆弄和操作的材料和充分作用于材料的时间,让幼儿能积极地运用多种感官来获得感知经验,在观察、尝试、摆弄、操作中激发他们对棋类活动的兴趣。

5.科学性。棋就如同一门思维科学,因为它需要客观判断局势,严密制订计划和精确计算变着的能力,即数学、军事等科学所必须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幼儿接触各种棋的过程中,有利于他们科学态度的养成。

二、环境的创设

1.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棋类活动中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这种氛围能使幼儿感到轻松愉悦,从而发挥更大的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

2.创设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利用幼儿园走廊以及班级墙面,布置有关棋的相片、名人名言,给幼儿以暗示和熏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下,更主动地参与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各种材料的棋盘、棋子、供游戏使用的头饰、卡片、美工材料等,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进行摆弄、练习、对弈,在这过程中,幼儿与环境、活动器具、教师、玩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三、目标与内容

1.目标。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开发幼儿的认识及判断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养成大胆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

2.内容。棋的基本内容是棋的基础知识技能,包括:棋盘、棋子和对弈的规则及基本技能。由于棋本身也是一项游戏运动,因此,经过一定的设计,棋盘、棋子和对弈的规则及基本技能很容易变成为幼儿游戏的内容、方法、环境、材料等游戏要素中,与体育、音乐、语言、生活等活动要素有机结合,成为游戏的有机组成成分,实现真正的活动整合。例如,故事棋、计算棋、文明礼仪棋、健康宝宝棋、古诗棋、益智棋、识字棋等等。

四、玩具棋的制作方法及主要特点

1.教师自制玩具棋的一般制作方法:(1)在有色卡纸上打格或划线,做成棋盘;(2) 选同类废旧瓶盖做棋子;(3)根据各种棋的内容要求,在废旧图书上选取画面剪下来,贴在棋盘上。

2.主要特点:(1)体现美感要求;(2)体现游戏的自主性;(3)能兼顾个别差异;(4)有很强的教育功能;(5)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6)投入少,价值大。

五、教师重点培养鼓励幼儿做到以下几点

1.失败者主动与胜利者握手,胜利者为失败者使劲加油。在每次活动后引导失败的一方由发出嘘声变为主动与胜利者握手,共享胜利的喜悦。孩子们在竞赛中明白,胜利与失败不是一时的,也不是永远的,只要努力便可由失败者变为胜利者;如果不继续努力,也可使胜利者变为失败者。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地得到强化。

2.培养对行为的意志。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真实的情感和积极的行动外,还必须使幼儿具备把良好行为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作为教师、家长平时要多通过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强化幼儿良好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长期坚持下去,幼儿的意志就会逐渐坚定,良好行为就能养成。

篇3

【关键词】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三、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

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

五、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篇4

关键词: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幼儿;个性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2-0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大。通过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既能使这些文化成果得到继承,而且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通过启蒙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1.以中华学说文化来促进幼儿树立远大志向。中华学说文化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学派学说文化最为重要,主要包括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针对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倡导“仁爱”,在当代就是要教幼儿爱父母,爱同学朋友,爱家乡,爱祖国,待人真诚友好,这样,幼儿树立的志向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对于幼儿树立的志向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从道家学说中,幼儿可学会顺其自然,万事不能急于求成,志向的树立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不能违背规律,确保志向的科学性。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志向的实现,提高积极性。

2.以中华健身文化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中华健身文化,是形成于中国的以健身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文化,主要有中国武术和中国气功。中国武术的练习既需要身体上刻苦的坚持,也需要心理上达到一定的耐性,让幼儿学习武术及其精神,是磨练幼儿毅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中国武术内外兼重的原则,不仅注重幼儿外在的练习,更让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获得内心的修养。幼儿进行气功的初步练习,能够磨练幼儿的性子,增强毅力。教幼儿气功的练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气息呼吸韵律,在气息的吐呐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耐性,以至保持平静。

3.以中华策略领域文化规范幼儿毅力坚持的方式。中华策略领域文化,在这儿定义为教人们做事方法的文化,以儒家学习文化和兵家文化为例。中华儒家学习文化中诸如让我们怎样对待学习、怎样进行学习、一些好的学习心德等,能够启发我们学习不仅需要一种甘于吃苦的精神,而且还要注重一些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让幼儿养成好学的习惯,增强毅力坚持的主动性,提高内在动机,是做好一件事非常重要的前提。其中的好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幼儿养成向别人学习的习惯,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习的效率,这也培养了一种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性格品质的培养

1.以中华艺术培养幼儿情绪品质。中化艺术即中华绘画艺术和中华音乐艺术。对幼儿进行国画教育,就要让幼儿欣赏国画的内容,如欣赏山水画使幼儿获得心灵愉悦,欣赏人物画使幼儿辨别情绪表情等等,这样有利于幼儿获得积极向上的情绪。我们可以利用中国音乐营造一种放松的情绪环境,如江南丝竹乐《中花六板》,具有江南柔美风格的旋律,会让幼儿进入一种放松舒适的心境,长期熏陶会使幼儿形成平静稳重的情绪品质。

2.以中华思想文化培养幼儿态度品质。中国思想中,首先从规范教学思想入手,启发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能够使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能够增强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感,充分调动幼儿思维,形成一个主动求学的态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能够使幼儿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学习,避免幼儿对学习的恐惧态度,使学习成为一种舒适的活动。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的教学思想,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尊重老师,和老师达成互尊互爱的氛围,并最后形成尊重自己、尊重学习的态度。

3.以中华诗书文化培养幼儿理智品质。教幼儿诗词,应该先让其朗诵并背诵,让其感受中国诗词的一种韵律美,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感,这样锻炼幼儿在语言表达中讲求韵律的思维品质。不仅如此,诗词文化中所蕴含的借景抒情、以物代情的表达手法,更能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的间接美和委婉美,使幼儿形成含蓄的表达思维,这种思维风格能够使幼儿在做事中,不至于做得太绝对,能够给自己留下弥补的空间。诗词中所写的情感和哲理,能够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智慧,通过感受其中的情境和哲理,来体会古人的生活体验,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幼儿学习书法,可以通过认识各种字体的风格,并感受不同风格中蕴含的不同性格,从而悟出做人的道理。学习小篆的古朴高雅,使幼儿形成平易近人但又不失高雅的理智品质,幼儿能够学会做事规规矩矩、踏踏实实的理智品质。

三、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兴趣的培养

1.以中华趣味艺术培养幼儿审美兴趣。在进行曲艺教育时,让幼儿欣赏不同的曲艺种类,使幼儿对曲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突出中国曲艺的风格美,如五声性调式的旋律特点、一字多音的长音特点。也要给幼儿讲解中国曲艺艺术的内涵美,并让幼儿亲自体会其中的艺术美,给幼儿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幼儿学着唱会几首曲子再好不过,并给以表演的机会,提高学习曲艺的积极性,培养审美兴趣。进行杂技审美教育,我们可以多让幼儿观看杂技视频,让幼儿体会杂技的美感,并发表观后感,谈谈对美的感受。接下来给幼儿介绍这些杂技的名称和练习原理,突出动作的高难度,让幼儿为之惊叹,领会中国杂技的伟大,增强美感的强度。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自身实际,激励幼儿要想拥有如此美丽的身体线条,就要锻炼身体,让幼儿对杂技充满憧憬,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

2.以中华科文文化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学习中华文学文化,主要是培养幼儿学习文科知识的兴趣,在培养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要给幼儿讲中华文学方面的小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让幼儿及时锻炼讲故事,并以竞赛的形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励幼儿爱上“语言表达”。还可以适当地让幼儿发表读后感,充分肯定幼儿不同的意见,让幼儿充满成就感,从而增强幼儿发表见解的兴趣。对于科学,要培养科学性思维,就要培养幼儿对数量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天文的兴趣,利用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让幼儿对天文产生无限的好奇心,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来提高幼儿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如让幼儿感受春夏秋冬的不同来激发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我们还要培养幼儿养成学习基本中医学保健的兴趣和习惯,给幼儿介绍基本的食物的某种医学作用,增强幼儿的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学习中医兴趣。

3.以中华吃穿文化培养幼儿生活兴趣。为提高幼儿学习美食文化兴趣,要让幼儿认识各种美食的名称和营养价值,并重点强调其对我们身体成长的作用,身体要想长得好,就得多吃哪些食物。让幼儿有认识性地品尝中国传统美食,根据每个人的爱好有选择地让幼儿记住自己的美食偏好,并教给幼儿这种食物的合适食用量,通过自身的品尝,来喜爱美食文化。幼儿要欣赏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穿着特点,提高对服饰的美感,从而提高学习服饰文化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问幼儿喜欢哪种服饰,并让其说出喜欢的原因,也给幼儿讲解服饰的美丽能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鼓励幼儿有选择性的着装,凸显自己的个性。对幼儿强调着装要整洁,让幼儿形成正确的着装观,养成正确的着装习惯,培养爱服饰美的兴趣,从而使自己爱上服饰生活。

综上所述,在启蒙教育阶段开设中华文化的课程,不仅能够提升中华文化的地位,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吸取中华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从而让幼儿更全面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小青.要重视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03).

[2]陶宏.谈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J].安徽教育.1999,(Z1).

篇5

摘 要:客家童谣是客家人针对儿童创作的民间歌谣。目前客家地区的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开始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情操,还有助于开发幼儿的语言天赋,也是对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的传承。以广东河源地区客家童谣为例,分析该地区客家童谣内容和语言的特点,结合当前流行的语言习得理论,探讨客家童谣在幼儿教育和幼儿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并尝试解决客家人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语言习得 客家童谣 基础教育

客家童谣是客家人针对儿童创作的民间歌谣,是客家人在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通过搜集材料和田野调查,获得来自广东河源市所辖五县一区的客家童谣近200首。该地区的客家童谣内容丰富多彩,客家文化气息浓郁,大致可以分为摇篮曲、游戏、教诲、逗趣、抒情、叙事、绕口令七类。其中叙事、抒情、教诲类的客家童谣数量较多。

近年来,客家地区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把客家文化运用到基础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基础教育中传播客家童谣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这一点在台湾和广东梅州地区做得比较好,成效显著。目前在广东河源市区,只有一家幼儿园在尝试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难题,这在下文将详述之。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说的童谣是指河源地区的客家童谣,语言习得是指幼儿的母语习得。

一、河源客家童谣的语言特点

客家童谣用词形象生动,声韵活泼,质朴清新,童趣盎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魅力。总的概括起来,河源地区的客家童谣在语言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短句多,语法结构简单

客家童谣大多由短句构成,不仅易记,而且增强了节奏感。如紫金童谣《月光光》:“月光光,好种姜;姜毕目,好种竹;竹打花,好种瓜;瓜盲大,摘来卖;卖到两角钱,学弹棉。棉线断,学打钻;钻断嘴,学织篓;篓颈长,学卖糖;糖唔甜,学卖盐;盐唔白,学吹笛,吹笛难转气,学做戏。做戏冇气力,学索食;索食难背筒,唔当钻泥窿。”客家童谣里的词多由实词构成,并且句子大多是三字句,只有少数是五字句;语法结构也相对简单,主要以下几种:

1.SV:即主谓结构,比如“月光光”“姜毕目”“瓜盲大”“糖唔甜”“棉线断”“盐唔白”等等;

2.VO:即动宾结构,比如“学弹棉”“学打钻”“学织篓”“学卖糖”等等;

3.SVO:即主谓宾结构,比如“竹打花”“钻断嘴”“吹笛难转气”“做戏冇气力”“索食难背筒”等等;

这首童谣还包括了两种常用句式:

1.好+VP

例如童谣中的“好种姜”“好种竹”“好种瓜”等等。句式“好+VP”的意思是“应该是做什么的时候”或者“适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了”,再如例句“好转屋家噜”是指“应该回家啦”的意思。这个句式是客家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句式。

2.学+VP

例如童谣中的“学弹棉”“学打钻”“学织篓”“学卖糖”“学卖盐”“学吹笛”“学做戏”“学索食”等等。“学+VP”句式的意思是“学着做什么事情”,再如“学唱歌”“学跳舞”等等。这个句式不仅是客家人生活中常用的句式,还告诉我们客家人谋生的手段多种多样:“弹棉”“打钻”“织篓”“卖糖”“做戏”等等。这首童谣还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教育儿童,如果以上这些都学不会,就去“学索食”,就是去讨饭。

(二)叠音词多,韵律感强

客家童谣声韵活泼,极富节奏感和音乐美,唱起来朗朗上口。其中最大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叠音词多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通过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大多客家童谣里,都会有一两个叠音词,如“月光光”“勾勾勾”“笑哈哈”“村村舞狮子”“屋屋上花灯”“打掌掌”“眼伽伽”“泪垂垂”“排排坐”“食果果”。客家童谣中叠音词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童谣的感染力。

2.句式押韵

押韵是客家童谣的基本要素之一。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使童谣读起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记得住、传得开。客家童谣押韵的方式比较自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用平声押韵,也可以用仄声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如童谣《槎城妹》:“槎城妹,嫁双下。又有糖,又有蔗。又有红薯芋头搭亲家,又有麻糖做糍粑,又有精肉粘大牙,还有石古(即石头)铺厅厦。”韵字是“下[ha33]”“蔗[tsa31]”“家[ka33]”“粑[pa33]”“牙[nga24]”“厦[ha42]”,这些韵字都有同一个韵母[a]。

(三)句式对仗工整,句式重复

“对仗”是客家童谣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如源城童谣《月光光》:“月光光,照四方,四方矮,照老蟹;老蟹王,跌落塘,塘中心,两枚针;塘茔下,两条蛇,吓死惹(你)爸俩仔爷。”在“月光光,照四方,四方矮,照老蟹”一句中,“月光光”与“四方矮”互相映衬,“照四方”与“照老蟹”相对应。

(四)善用起兴、拟人等修辞手法

童谣一般使用常见事物来起兴,以一物引起另一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借物言情,以此引彼”,它有起情,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其中,最常用“月光光、火萤虫(萤火虫)、禾毕子(小麻雀)、落雨天”等起兴,这种起兴的手法很能启发儿童的想象有助于儿童通过联想思维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习各种生活常识,明白一些道理,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

其次,客家童谣常通过拟人、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启发儿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够以物引事,以物喻情,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丑恶现象利用童谣给予颂扬和批判,使儿童可以从笑声中获得教育和启迪。如源城童谣《花娇姐转妹家》:“糖罂籽,簕罌花,花娇姐,转妹家。正月去,二月转,转来花缸冇点水。鹅?水,鸭洗菜,蟾蜍烧火猫煮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拉柴凭壁背,猪乸翻地种蕹菜。”这首童谣通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贪玩偷懒、不做家务活,想象着由动物来帮忙完成家务活的媳妇形象。

5.方言词汇丰富

由于客家童谣是用客家话吟唱的,而且都是反映客家山区的生活,所以客家童谣里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客家话词汇。如河源源城区的源城童谣《掌牛仔》:“掌牛仔,古怪多,养了花眉养鷯哥。养了鷯哥爱打蜢,牛牯过江食人禾,上屋叔公喊打戍,下屋叔公喊赔禾。戍(屁股)打肿,背打驼,目汁唔干去扶禾。”这首童谣通过描绘一个调皮的放牛娃到处捣蛋的行为,教育孩子要听话。其中,“掌牛”(放牛)、“鷯哥”(八哥)、“牛牯”(公牛)、“禾”(谷)、“戍”(屁股)、“目汁”(眼泪)等等,都是河源源城当地的客家词语。

二、客家童谣在幼儿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客家童谣具有形象生动、词少句短、句式重复、叠音押韵等语言特点。从语言习得的研究和理论来分析,这些特点与幼儿语言习得的条件十分契合,有助于幼儿语言的习得。因此,客家童谣在幼儿语言习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契合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1967年,勒纳伯格(Lenneberg,1967)在其著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中首次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该假说认为,个体的语言习得存在一个关键期。在儿童发育期间,语言能力开始时是受大脑右半球支配,以后逐渐转移到大脑左半球,最后才形成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左侧化)。并强调这种左侧化发生在2~l2岁之间。2~1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强,而其中最敏感的年龄则在8岁以前。这一假说不仅适合幼儿母语的习得,也适合幼儿第二语言的习得。因此,教2~8岁这个年龄段的客家儿童念唱童谣可以使他们接触到纯正的客家音,有利于孩子们习得自己的母语。若儿童在这个关键期过后接触一种语言,其流畅性和自然性就会差得比较远。

(二)符合幼儿语言习得的特点

幼儿在刚满一岁时就能说出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不同的意义,但是词汇量相当有限。幼儿大约在两岁左右能说出双词句,大部分是只用实词组成的句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幼儿步入了语言能力快速发展阶段,幼儿逐步可以说出更多的双词句,语言结构开始复杂,而像介词、连词、副词等词仍很少出现。到了3岁左右,儿童的词汇量已接近一千个单词,从他们的言语中几乎可以听到所有的词类。3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理解并直接感知事物的词语内容,会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进行组词造句的活动,已经能够使用多种类型的句法结构相对简单的句子。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组成客家童谣的句子语法结构简单,大多是三字句、四字句和五字句,很适合儿童习得客家方言。其实在幼儿两岁左右、会说双词句的时候,父母教幼儿念一些结构简单的童谣,是可以帮助幼儿习得更多的词语和语法结构的。如河源源城区客家童谣《细佬哥捡田螺》:“细佬哥,捡田螺,捡几多?捡三箩。留箩食,留箩卖,留箩把姐婆(外婆),坐在一起唱山歌。”这首童谣结构简单,篇幅较短,大部分是双词句,而且都是实词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小男孩在池塘里或者小河边摸田螺的场景。如果父母在念童谣时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幼儿会对童谣产生极大兴趣,而且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幼儿语言习得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在家庭语言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父母在制定语言教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适时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协助儿童习得语言。

(三)为儿童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20世纪60年代,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论者认为,儿童的先天能力和后天客观环境因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两个要素。这种先天语言能力是指儿童大脑里有一种先天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但是该机制需要幼儿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接触语言,聆听语句,然后试着模仿,不断地去激活。随着幼儿生理的成熟和认知的发展,最终能大量地说出各种语句。因此,幼儿在大量地输出语言之前首先要大量地输入语言。

大量生动活泼的客家童谣能满足幼儿语言输入的需求。据调查,尽管河源市内各地客家话口音不一,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丰富的童谣,无论是篇幅较短、结构简单的,还是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客家童谣,大多内容丰富,彰显着地方特色。语音上,反映出当地客家话语音特点。在词汇方面,客家童谣里的词汇非常丰富,这些来自客家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词汇,实用性强,契合了幼儿在语言习得中不断扩充词汇量的需求。在语法方面,童谣里同一结构的句式反复出现,句式中的每个要素既可以跟别的要素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被其他的语言要素所代替,形成纵向的聚合关系。句式的重复,词语的替换,能让儿童牢牢记住一种语法结构,并且能很快地运用到生活中进行语言创造。语言创造就是对大脑中已输入的语料进行改造,这就是幼儿的语言输出。

(四)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热情

客家童谣内容丰富有趣,适合在儿童玩乐时吟唱。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不仅为儿童带来乐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从篇幅较短、结构简单的童谣到篇幅较长、结构较为复杂的童谣,幼儿在吟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能熟练掌握简单的句法结构,还可以将这些句法结构相互嵌套,组成更长的句子。

三、在幼儿语言习得中运用客家童谣的几个问题

目前在很多客家地区,尤其是台湾的客语区、大陆的梅州,有较多幼儿园和小学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但是在河源地区,目前大规模运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的只有源城区机关幼儿园。单单在河源市区,注册的幼儿园有近百家,为何只有一家幼儿园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其实有很多幼儿园跃跃欲试,但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复杂

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分为社会语言环境和家庭语言环境。河源市内的客家话虽然大致可分为两种——水源音和嘉应音,但是各自内部的口音却有很多种。此外,在一个家庭里面,可能也会存在两种及以上不同的客家口音。语言环境的复杂,导致大多数家长选择普通话作为交际语,并且只教孩子普通话。

(二)缺乏语境,幼儿不易理解

客家童谣大多反映客家山区的生活,童谣中提及的很多事物是农村的,在市区出生长大的儿童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就不熟悉有关农作物、昆虫、动物的词语,缺乏语境,幼儿可能很难理解客家童谣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师资力量不足

客家童谣是要用客家话吟诵的,这要求幼儿的第一老师——家长自己要懂客家童谣。但是据我们调查,大部分年轻父母只会几首简单的客家童谣或。在幼儿园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幼儿教师应当是会讲客家话的本地人,对客家童谣也要有足够的理解,否则很难生动地教幼儿学客家童谣。由于河源市内各乡镇的客家话口音不同,幼儿教师使用哪个地方的口音教唱客家童谣也是一个问题。

(四)幼儿家长的语言教育困惑

虽然客家人都知道“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但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尤其是语言教育方面,家长倾向于选择先教孩子说普通话,尽管这些家长相互之间还会用客家母语进行交流。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多数幼儿有声教材都使用普通话;电视上的幼儿节目讲普通话;幼儿园老师也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如果不教儿童说普通话,家长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也担心教孩子讲客家话会影响到普通话教学效果。即使幼儿园教唱客家童谣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方言教育也应跟上,否则幼儿会觉得学到了客家童谣、客家话,但是在生活中用不上,效果还是不明显。

(五)缺乏合适的客家童谣教材

河源地区的客家童谣几乎都是口耳相传的,书面记录下来的比较少,《紫金文史》和一些县志里分别记载有三十多首和两三首。一些民间学者的手抄本童谣,大多有音无字。市面上没有河源地区客家童谣的音像教材。有些家长想教孩子念客家童谣,却力不从心。

以上这些问题给幼儿园客家童谣的教学、客家童谣的传承带来困难。

四、利用客家童谣更好地促进幼儿母语习得

客家童谣曾经是客家人用来教育儿童,娱乐儿童,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感情的重要工具。如今,这些承载着客家教育思想的经验总结的语言精华,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变得模糊,被逐渐淡忘。河源地区客家童谣只有少数老年人还记得一些,很多年轻人很少会或根本不会念客家童谣,也不记得小时候念过的童谣。再加上目前搜集、整理并记录下来的童谣比较少,这对于河源地区客家童谣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幼儿园推广客家童谣的依据

新《学前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新《纲要》同时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间童谣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客家地区,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幼儿了解自己的母语文化,适当使用客家方言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幼儿的语言习得。

(二)摆正本土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方言确实是在萎缩。如何使它们共生共荣,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双言教学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幼儿园都值得一试。这里所说的双言教学是指既教幼儿说普通话,也教他们说自己的母语方言。双言教学不会冲突,反而会促进幼儿两种语言的习得。严奇岩(2005)认为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应重视童谣在小学课程中的设置,尤其要重视童谣在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熟读了本民族语言特色的乡土童谣后,再用第二语言(主要是汉语)去翻译并朗读要更容易。在已熟练掌握原歌谣的基础上, 学生掌握第二语言的童谣要容易得多。

(三)挖掘积极的、切合时展需求的客家童谣

在河源地区基础教育中更好地运用客家童谣进行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融入现代先进的教育观念,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客家教育思想。首先,要求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加强本土童谣收集、整理的,从中挑选适合幼儿诵唱的童谣,比如可以挑选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内容积极向上的优秀的客家童谣进行教学,使幼儿了解当地事物和客家风情。其次,童谣中俗语较多,要求教师通过考证,然后用浅显易懂、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展示出来。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以兴趣启蒙为主,多安排一些趣味活动或者游戏,创造轻松活泼的环境,重听说,轻认读。童谣具有游戏性,能增加幼儿学习母语的乐趣。通过教学客家童谣,使幼儿从开始不愿意说客家话,到主动模仿,大声诵读,再到生活中运用客家方言,增强了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运用客家话进行简单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承了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客家童谣的特点,结合研究成果尝试创作一些适合现代客家儿童的、与时俱进的客家童谣。

终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客家童谣的作用,挖掘客家童谣的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儿童从笑声中获得教育和启迪,而且在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助于儿童了解周围的事物,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道德情操。儿童幼儿阶段就接触和学习客家童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母语,这不仅不会影响他们习得第二语言——汉语,反而会促进他们普通话的学习。客家童谣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浓重乡土气息使幼儿乐于接受童谣,有利于幼儿时语言的习得,这也是对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的传承。

(本文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校级科技项目“河源地区客家童谣研究”[项目编号:2013-kj07]、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河源地区客家方言词汇研究”[项目编号:HYSK14Z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叶宝奎.语言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海琰.对语言学习中“关键期假说”理论的评述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

[3]莫雷.幼儿期书面语言习得对后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9).

[4]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regamon Press,1982.

[5]Lennebcrg,E.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New York:Wiley,1967.

[6]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篇6

关键词:古代;蒙学教育;历展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41-03

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中国文化早就意识到启迪儿童心灵和智慧的重要性。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文王所著的《易经》,其意思为若在蒙昧无知的时候,认真学习,修养正道,便可成就圣人之伟业。从字面上看,蒙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启蒙文学。后来人们才渐渐将其与儿童的启蒙学习相联系,故蒙学之教导儿童学习是后人才赋予的意义。因此,蒙学又有“蒙馆”之意,是儿童学习的地方。在古代,蒙学教育贯穿始终,古人尊崇圣人之道,儒家之思想。儿童年龄尚小,不能明辨是非,对于社会交际礼仪多为苍白的理解。古人开设“蒙馆”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教导儿童,使其摆脱幼稚蒙昧。通过教育的手段让儿童明辨是非,学习圣人之道,明白圣人之为圣,以圣人之礼仪言行要求自己。对于蒙学一词,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蒙学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例如:有些学者认为蒙学来自于《易经・序卦》中的“蒙者,蒙也,物之维也。”针对此问题,文章将在下文进行较为简洁的论述。

对于蒙学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则认为蒙学是一种教育机构。第二种观点是将蒙学看作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第三种观点大致将蒙学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一般对于八至十五岁的孩子进行的启蒙教育活动或者是对于这些小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塾就是狭义的蒙学。除此以外的并含有教育所需教材的,私塾规定的礼仪言行以及古代学者关于此类现象的理论著作,便是广义的蒙学。对于蒙学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将其囊括总结起来,其本质是一致的。本文认为:蒙学是指我国古代家庭、社会、学校对儿童进行的早期启蒙教育,又称童蒙教育、蒙养教育或启蒙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进行基础的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的道德养成教育来启迪儿童智慧、培养儿童品德,使之健康成长。教育对象是蒙养阶段的儿童即蒙童,其年龄段大致为七八岁左右或更早。从入学时间和教育程度上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教育者被称为蒙师,为蒙童所编写的蒙学读物或教材被称为蒙书、小儿书、蒙学书。

一、古代蒙学教育的萌芽期

我国的蒙学教育在殷、周时期已有记载。原始社会末期主要特征尚没有系统的教材、成熟的教法,在官方的教育机构中一般情况下是不包含蒙学教育的,所以它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私学的形式出现,蒙学只能是一种私有的教育教导方式,只有少数上层社会阶层才能享受。夏商两代,蒙学读物无史料可考,唯西周有相关文章记载,相传出自于周宣王时期的《史籀篇》,东汉班固书中有相关记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此书现已亡佚。据班固所云可知该书为“史官教学童书”,属于识字教学读本一类。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学校性质的机构成均和庠。《礼记・文子世子》郑玄引注董仲舒的说法曰:“五帝名大学日成均。”根据记载和考证,可以推论出学校在夏代时就已经建立了。到了商代,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而国学又分为右学和左学。右学在西郊,为大学;“左学,为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乡学则指的是“序”,礼乐教育成为其基本内容。“左学”和“序”属于小学性质的教育。西周时期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贵族子弟从小在家庭中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比较夏商两代,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的进步,能够按照儿童年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有自身明确的教育方向和目标。

根据《周礼》和《礼记》等相关文献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官府教育机构就分有“国学”和“乡学”国学的主要设置点是在王城和诸侯国都,乡学的设立是按政府机构的大小分别设立的,如州设序,党设痒,而闾里则设为塾或者是校。国学里是按照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为大学与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入学越早,反之则晚。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痒、东序、瞽宗。西周王朝衰落之际,上层建筑统治开始受到动摇,到了春秋时期,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奴隶主制度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遭受封建地主的反抗,周朝开始没落,贵族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想封建地主转化,贵族官学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是私人的自由讲授“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春秋战国期间,各国虽然无学校,但未尝无教育,国家有保傅之官,教育王太子,而“士农工商四民”之子,则就“父兄之教”。由此可以判断,逐渐失去政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后裔其启蒙教育主要依靠保傅之官,而小民后裔主要接受家庭的启蒙教育。

二、古代蒙学教育的转折与发展期

1.秦汉魏晋开始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期,以识字为主要功能

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战局面。秦国统一六国后,为巩固自身阶级统治,焚书坑儒,用暴力控制言论和学术研讨,废除了官学,也禁止私学。为使语言文字统一,秦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制定了学书内容,又有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合力编写的三本书,这三本书分别为《仓颉》,《爱历》、《博学》,这些书并没有使用很久。到了汉代,出现了书馆,其教师称之为“书师”。书馆规模较大,学子也是数量众多,由此可见汉代对于蒙学的重视程度,因而汉代对秦的字书进行了修正改编。这三本书在汉初又被“阆里书师”合为《仓颉篇》。此后史游撰《急就篇》,周兴嗣编《千字文》,均流传于后世。

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和私学是蒙学的主要教授方式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但同时又给文化学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蒙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类是集中识字教育即以“书馆”为主要教育形式,一类为初步经书教育即以“乡塾”为主要教育形式。从蒙馆教育用书中,可以将其分类:一是识字读书,二是读文读物。在基础教学中的识字教育大部分都是使用西汉时期的教材,到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大同年间,出现了新的读物,即是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该书和西汉字书《急就篇》成为蒙学的主要读本。读文读本内容大多是简单的经书,现已无法考证其具体内容,儒家经典的《论语》以及《孝经》等书籍,其教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综上所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化大融合时期,国家注重教学,其中最为侧重的是经学教育,因此使得蒙学的初级读物内容多为经书。此期间,读经教育的出现,使得蒙学语文教育与口语型书面相分离向着文言型书面语言教育的方向发展。

3.唐宋时期的蒙学教育,官学、私学与家学都有所承担

唐宋时期,是史上难见的盛世之时。特别是唐朝,农业方面,手工业以及商业都很发达,政治开明,人们生活稳定社会和谐。在这一时期,精神上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朝代更为重要。盛世大唐,注重教育事业,完善传统教育机制,积极发展官学,同时扶持私学,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唐朝的教育体系较为完善,教育基础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例如:京师州县办了官方的小学,地方民间则有乡学、小学、乡塾等。另外一些士大夫还在家中设学亲自教授或者观看子孙受教。有史可鉴唐朝的政治以及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为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宋时期的蒙学教材也有一定的发展。唐代有诸多新编蒙学读物,例如:《初学记》、《俗务要名林》》、《杂字》、《杂抄》、《太公家教》、《蒙求》、《兔园策》、《女论语》等,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主要有《太公家教》、《蒙求》、《兔园策》内容独具特色,富有张力的语言,对后来的蒙学读物编写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在《蒙求》的基础上编撰出来的《史学提要》和《名物蒙求》等。另外,唐代蒙学读物的重要内容包括古代儒家经史,宋初成书的《百家姓》、宋末所编的《三字经》与前代的《千字文》构成的识字教材。唐代新编《太公家教》,适用于小孩子的道德教育。宋学家们亲自编写蒙学教材,订立道德行为规范,强化封建伦理道德,如吕本中的《童蒙训》,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等。还有为适应科举直接或间接要求而编写的《兔园册》、《蒙求》、《书言故事》、《神童诗》、《小学绀珠》等。这一时期的蒙学教育方法依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其蒙童要跟着教师学习读书认字,通过熟读背诵蒙童读物来强化认字能力。运用“六书法”进行字形教学。写字教学与读书教学没有捆绑在一起,而是进行分开学习。唐代的书法家字迹在写字教学书里用来让蒙童临摹学习。

三、蒙学教育的延续发展与兴盛期

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逐渐鼎盛的时期,以教授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以及知识为主要功能。

元朝的蒙学教育,纵观元朝历史来看,终不过是个过渡期。从宋代蒙学的教育机制的完善和制度化向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转换,元代的蒙学教育即尊崇经书,同时也有较深的宋性思维掺杂其中。元代的教育内容较为混杂,例如:元代教材多沿用前代的教科书,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纳入教育范围。在蒙学教育中,朱熹也是被纳入其中的,只是要求不深入理解,而是稍稍地作为了解并且知道其内容罢了。元代的蒙学多实行“分斋教学法”,即按照学生所读的书分“班”教学。元代蒙学的主要形式是“社学”,它得到中央政府的法律认可,普遍设立,在明清时期更是风行,成为乡村民子弟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机构发展到明代达到鼎盛。明代蒙学在办学体制上官学、私学并举,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官学,主要是社学,另有义学,也叫义塾。私学,有蒙馆、家塾等。蒙学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识字、写字、阅读、属对、作诗、作文。分为识字阶段和读经阶段两个部分。识字阶段的蒙童使用《童蒙训》、《小儿语》、《小四书》、《幼仪杂箴》、《日记故事》、“杂字”等教材;读经阶段的蒙学教育主要包括写字、背书、理书、属对和简单的阅读写作训练,选用教材为“四书”、“五经”、《龙文鞭影》、《幼学故事琼林》、《声律发蒙》等。

宋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有所改变,学术著作以及文化的传承相对比较自由化,蒙学教学在此期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唐朝一样,宋朝政府更为重视教育,而蒙学教育是重中之重。政府多次颁布时令在各地方设立小学,加强蒙学教育。宋代的蒙学根据设立的性质可以分为民间办的私学,和政府办的官学。宋代由政府办的蒙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京城宫廷内的贵胄小学。还有一类蒙学是由民间设立的私学。它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有的称为小学。宋代的蒙学教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编写蒙学教材的经验,并且开始出现分类按专题编写的课本,从内容上看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综合性的,以识字和常识教育为主。《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综合性蒙学教材。第二类是道德教育类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是专门为培养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社会里修身处世的态度而编写的教材。主要包括: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陈淳的《小学诗礼》等。第三类是历史教材与历史故事书。第四类是诗歌教学的教材,如朱熹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以及《神童诗》、《千家诗》等。第五类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以宋代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

回顾我国古代蒙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我国的蒙学教育最早出现在殷、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以后由于经济政治的原因,蒙学的地位逐渐抬高,蒙学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官办教育机构中一般不含蒙学教育,所以它大多以私学的形式出现。我国古代蒙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随着历朝历代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蒙学教育体系逐渐趋于成熟,然而,我国古代蒙学的发展历时数千年,笔者凭个人之力无法在短期内对历代蒙学的情况逐一翔实记录。但同时笔者根据客观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蒙学发展情况作为突破口,见微知著,找寻出一些规律性因素。既充分肯定前人探索规律的意义,利用前人的经验,也正视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今日学前教育的教材、教法等研究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构想与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