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

篇1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国际交流 角色定位

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攀高,汉语教师紧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进程。在国外,很多具有丰富一线实际教学经验的汉语教师并不具有正规的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知识背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很少有机会将课堂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面对面给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或是在毕业后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而不能较快地适应在国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专业最早设立于1985年,随着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国际教育快速发展。国家汉办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方面,对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传播专业人才。

二、高校国际交流发展情况

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逐渐与世界各国高校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交流规模逐年增加。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和外教规模逐渐扩大,推动了高校的对外交流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互派、教师互访、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几个方面。

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参加国际交流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建立的校内实习基地,利用外国学生、学者或是各类团组的来访机会进行交流学习。

(一)专业实践

观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校内实践的主要环节和形式。课堂教学观摩能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留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为专业实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境外实习名额有限或家庭经济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可以通过对在校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完成专业实习,锻炼教学技能。另外,协助老师参与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能力。

(二)志愿者服务

通过担任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生活服务伙伴,协助老师完成留学生教学、服务管理,以语言互助学习,日常生活照顾、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训,有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汉语语言文化传播工作。

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专业知识能力学习和培养需要,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学生”、“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几个角色身份。这几个角色即相互紧密联系,同时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

(一)专业学生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这个角色以跨文化交流技能、对外汉语课堂授课技巧及对象国文化常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从角色要求上看,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作为一种交流技能,理论学习是必要的,既然是技能就要通过实践来完善。尽可能地利用参加校内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

学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能够进行对国际语教学的汉语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需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利用课堂教学观摩的机会,努力完善教学能力,发现更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二)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

汉语语言文化传播者是一个具体的身份,这个角色肩负着汉语语言文化传播的重任,除了需要掌握以汉语言文学、外国语为基础的课程外,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播技能(太极拳、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或中国书法绘画)是必要的。同时,学习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技巧便于理解异国文化差异,积累更多的异国文化常识。另外,熟悉中国文化,能对留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解读,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三)国际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是指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到校泰国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角色。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知识结构

语言学及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得心应手,必须踏实学好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汉语言理论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这是国际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全面掌握现代汉语理论,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对简单的汉语语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

2.能力结构

组织教学的能力。国际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这就要求国际汉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组织管理上有较好的驾驭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打破常规,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尤其重要。创新能力应该分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教学技能三个方面。

表达能力。要求国际汉语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言学习者进行教学时,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并能很好地把握用语分寸,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汉语传播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崇洋;在涉及敏感政治问题要有合理的化解方式。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根据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国内外高校间交流日益频繁的具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分析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2

401331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Kang Lingyan

【摘 要】笔者通过对重庆地区IPA,ICA,IMCPI等对外汉语师资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三种主要师资培训模式,即:打造双语教学师资,引入“5P”汉语师资培训模式,半工半学在岗培训模式。这三种师资培训模式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5P”汉语师资培养模式;“半工半学”;在岗培训模式

Abstract: The author has concluded three main modes of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TCASL Teachers in Chongqing District,including training of bilingual teachers,“5P”training mode,“half-learning, half-teaching”mode.In sum,the high quality trainings provide plenty of referential experiences for the latter users.

Key words: training of bilingual teachers “5P”training mode “half-learning, half-teaching”mode

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使得对外汉语师资培训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世界不同国家孔子学院办学的兴起,国内对外汉语师资越来越紧缺。因此,如何能更快更高质量地输出对外汉语师资已成为国内汉语教育的热点之一。但自从国家汉办在2005年停办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后,相关机构推出的各类证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出:如,IPA(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ICA(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IMCPI (International Mandarin Chinese Promotion Institute)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等。其中,IPA和IMCPI两所培训机构近几年来在重庆地区发展较快。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主要以问卷调查与口头访谈的形式调查了重庆地区对外汉语师资培训服务机构的对外汉语教师技能和重庆地区高校学生参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的意向,走访了重庆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合作培养机制的现状,以及重庆IMCPI考试中心师资培训模式的情况,总结出以下三种主要师资培训模式:

一、着重打造双语教学团队

对于各培训机构而言,汉语教师的培训分为“请进来”和“送出去”两个阶段。从“请进来”开始,其最终的目标还是要“送出去”。培训机构一般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两种方式进行,从三个月到两年时间不等。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为IPA认证培训中心提供了从讲师到教授,从中级到高级阶段,有层次,有梯度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华传统文化、中华历史文化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培训中心为每位学员配备了每周两次的英语口语培训,聘请了一批英语国家的外教来上课。由此得出,培训机构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的最佳教学模式可以选择为“以汉语教学”为主,适当渗透英语表达能力的培训,这样的师资才能更好地达到“送出去”的理想效果。

二、引入“5P”汉语师资培养模式

“5P”汉语师资培养的提出来自于刘骏的《5P项目概述》(北京首届国际汉语教师5P培训资料)。2009年7月,国家汉办和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京联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国际汉语教师5P培训班”。IMCPI培训机构在2011年正式引入此法。

“5P”是一种教师培训法,即用五个主要环节(previewpresentation

problem solvingpracticeperformance)来组织培训,主要着重学以致用,学成有用,强调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相关性和应用性。

从社会语言学方面看,“5P”培训以学员为中心,运用交际型学习理论,为学员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环境,选取海外授课经典案例,鼓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从心理语言学方面看,“5P”的设计让学员从完全依赖,逐渐摆脱依赖,选择性独立再到完全独立的过程,更好地锻炼了学员独立思考和独立教学的能力,更好地为海外授课打下基础。

三、“半工半学”的在岗培训模式(in-service training)

这种模式在重庆IMCPI培训机构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MCPI独创的汉语角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机构挑选的外国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国家。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汉语教学交流模式不仅能让学员充分了解来自各个国家不同人群的习俗,也使得学员不断地学以致用,由用知需,由需再到学的反复演练,使得学员的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学员到海外也能很快地适应下来。

以上三种是重庆地区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目前的主要模式。正是这些模式的应用,对外汉语培训减少了许多语言沟通的障碍,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更为明晰可行。对外汉语师资的输出既促进了重庆地区外经贸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内对外汉语师资的输出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1]马玲.海外华文教师培训之本土化培训模式[J].考试周刊,2011.49期

[2]虞莉.美国大学中文教师师资培养模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

[3]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这三种分类法中,尤以“二分法”和“三分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较高,影响也最深远,本文主要来讨论一下二者的利弊以及它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的启示。因为国内对于复句本体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句的教学研究相对较少,较多的主要是集中在词汇和单句研究上面。做好对外汉语复句研究的工作无论是对我们进行课堂的句型教学,还是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一、复句的“二分法”和“三分法”

1.复句的“二分法”。汉语复句“二分法”,是建立在黎锦熙先生对复句分类的基础之上,上文提到黎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等立复句(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偏正复句)的概念,而后许多学者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分法”首先是从结构上把复句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种类型。其中,“联合”是一级复句,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彼此接近,或互相联络,都是地位平等,没有主从之分的一级复句。而“偏正”则恰恰相反,它强调分句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有主次之分。

复句“二分法”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论》等许多著作都采用的是“二分法”的分类体系。还有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著作也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2.汉语复句“三分法”。汉语复句“三分法”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把复句大致先分为因果、并列、转折三大类,其下又分为各小类。因果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存在因与果相互顺承的关系;并列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存在并列罗举的关系;转折复句前后分句之间具有逆转关系。

“三分法”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来对复句进行的划分,特别重视分句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兼顾了结构;同时它还特别强调了关联词语在复句句型中的作用,这些标志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二、“二分法”与“三分法”的利弊对比

“二分法”采用的是矛盾概念分类法,即“A和非A”的分类方法,肯定其一,必否定其二。而“三分法”则采用的是并列概念分类法。即“A、B、C”的分类法,三个并列对立,其一与其二其三都对立。邢福义先生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这两种分法都有自己所依据的理论与原则。

“二分法”在一级分类中是没有问题的,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种关系,但在二级复句的划分时,“二分法”就展现出它的不足。因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彼此有交叉的地方,彼此互相包含。联合复句下面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关系,“递进”关系的分句强调的是后一分句,其并不符合一级联合复句无主次之分的特征。前后是矛盾的。这都是“二分法”先从结构进行划分所造成的模糊。

相比之下“三分法”就显得更为清晰、准确一些。它把复句划分为因果类、并列类、转折类三大块,即“A、B、C”型,彼此相互区别,对立性更强。而且它从逻辑关系着手进行划分,同时又兼顾了“三大平面”的研究视角,划分的标准更加严谨。邢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复句问题之研究》一文中同时指出:“关于复句关系类别, 需要明确其分类原则和要求。复句分类,从关系出发, 用标志控制 ― 这是原则。“关系”指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标志”指联结分句标示相互关系的关系词语。“三分法”既表现了复句分类之间的区别性,也表现了相关性。因而,是一种比较适合划分汉语复句关系的分类方法。它对于“标志”词的重视对于我们进行对外汉语复句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句教学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语热;就业

一、对外汉语之现状分析

“对外汉语”是我国近年来高校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最早的对外汉语专业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传统汉文化的人才。今天,中国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潮:着眼于学习中国文化汉字的外国友人数量猛增,对汉文化传播者的需求日益见涨。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

据2008年12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研讨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拥有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己由上世纪末的4所院校发展到如今的300多所。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对外汉语人才顺利毕业并走向社会,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不断的壮大。

这样的景象虽然令人倍感欣慰,但在喜悦的背后,不可否认依然隐藏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问题,即汉语国际推广缺乏合格的汉语教师。据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给出的数据,2005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有4000万,而从事汉语推广的工作者只有4万人,师生比例达1:1000,预计到2010年,全球汉语推广工作者缺口更是高达500万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仅仅在教师数量上出现严重缺口,在师资质量上也是不容乐观。在目前从事汉语推广工作的教师中,有深厚的跨文化背景,既精通教学又懂管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汉语国际推广师资紧缺,而另一方面却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作为一名学习对外汉语的人,身在其中,希望通过分析探讨,寻求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对口的尴尬局面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二、对外汉语本科学生就业之问题分析

面对国内外“汉语热”的阵阵浪潮,对外汉语毕业生应该是供不应求,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现实却差强人意,大多数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人才济济”,而对外汉语教学行业却是“揭不开锅”。奈何?经分析,造成以上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个人定位不明确

在当今优胜劣汰的社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本就不易。大部分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缺乏对本专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容易失去信心而选择一些不对口的工作。他们认为本专业就业压力大,不好找工作;或是对自己性格特点,未来的人生规划分析不够清楚透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的意愿使得“对外汉语”梦很早便扼杀在摇篮;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错,所以自我定位较高。眼高手低使得在面试阶段就有可能淘汰,盲目自负的心态阻碍了他们的求职之路,这些因素在选择职业时都会有很大影响。

(二)就业目标不清晰

毕业时,很大部分同学找工作没有亲朋好友指点,仅靠自身力量进入社会,对外汉语就业难关重重,使得他们在最开始就胆怯不敢放手一搏,以至于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其中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准备毕业到正式毕业不过半年时间,眼看周围人很快都有不同的选择和目标,情急之下便也选择与千千万万毕业生一样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比较稳定的工作单位,不愿意也不敢再为自己的专业试着奋斗一次。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无暇仔细斟酌适合自己的专业与工作,而是心浮气躁盲目跟从他人,容易陷入无所适从、急躁惶恐的境地。

(三)对信息把握不够

很多学生在当初选择“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时候,看中的不仅是他的热门度,更是对这一门新鲜的学科有探索尝试的兴趣,可是究竟对这门学科真正的把握并不多。谈起自己的专业,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会认识到这是一门教外国学生中文的学科,但每一年国内有哪些等级证书考试,分别在几月进行都不清楚;对于申报汉办孔子学院志愿者详细时间、流程也是没有全部掌握;更别说国外学校如何招聘、有哪些网站交流平台可供大家获取信息,答案也是无从知晓。每一年在校学生中,真正有意识主动学习搜集信息的人不多,只是学校老师通知一些消息后才有所行动;也有部分有意搜集信息,但由于能力资源有限,最新的消息通知是没有办法获取的。

(四)就业要求较高

在国内就业,大多为两条途径,一是教育机构,可小小机构毕竟吸收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大部分人,另外第二条路则是进入高校。到2010年,共有来自194个国家的265090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20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可见,各高校是留学生的主要聚集地,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最理想的则需要进入高校。但我国高校的选择不再是普通大学生,而多于211、985的硕士生或博士生,这一道让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无法迈过的门槛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

(五)就业渠道比较狭窄

很多对外汉语人其实对如何出国工作只有大致了解,对其详细步骤信息根本不清楚。出国进行对外汉语的推广大致有四条路:一是通过国家汉办志愿者,二是通过国内外高校进行的交流合作项目,三是通过私人机构出国,四是根据国外高校网站的信息自己联系争取。这样,想要出国进行对外汉语工作非常难,具体到每一步的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在毕业初期,短时间内要学生完成以上工作是根本无法保证的。每年汉办公派的人数有限,建立的师资外派渠道较少,国内对外汉语的学生尤其是靠西部内陆地区的学生机会更少,工作机遇和实践机会跟沿海城市是无法相比的。

(六)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以往实行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统一官方认证的权威证书(自2015年起汉办已经有了国内外均认可的权威证书),获得证书的人数比较少,证书结构单一,并且没有层级分类,以往民间的汉语教师培训市场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威性。这让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在考虑择业考证去向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疑惑。

(七)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正如陆俭明教授12月20日在“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所尖锐指出的那样:“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出来的学生,论教育不如教育学的学生,论汉语水平不如中文系学生,论英语不如英语系学生。”所以,部分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呈现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的境地,无法做到专业功底与外语教学技能两手硬,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情况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这不仅是针对于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来说需要改善,更是给所有对外汉语人敲响警钟:所谓对外汉语,那就是即学汉语又学外语,而学出来的效果不应该是“0.5+0.5=1”,而是“1+1=2”。就是既要汉语专业知识基础牢固,同时也要把外语掌握扎实,双管齐下才能有所作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若是自身条件赶不上时代变化,再多再好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

三、对外汉语人才就业之措施分析

(一)学生自身

首先要做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分析现实,冷静思考,有明确的就业定位。必须重视自己的学习质量,因为自己的所学所得直接与工作质量挂钩。而当今社会不仅需要专业功底扎实,更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作为对外汉语学生,汉语外语基础必须牢固,同时要学会各种课堂技巧,学会各式各样的中华才艺。升华自我同时又用各式技巧才艺提升个人魅力,这样的学生比较吸引人的眼球。即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被人立即赏识接纳,也不用灰心气馁,因为就业不仅是一次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理成长的磨砺,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再者,时刻关注身边信息,将信息的获取变被动为主动。机会是留给时刻准备的人的,在毕业前就应该多争取各种机会实践,了解对外汉语行业相关信息,为自己真正出入社会时打好基础。最后要打破地域观念,不要认为只有“北上广”或者出国工作才是好的去处,时刻端正心态,及时总结经验,才是明智之举。

(二)学校环境

李晓琪《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汉语言知识能力,汉语教学理论,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教学技能,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明确细化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在未来能够做什么,可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应该掌握哪些本领。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突出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特长训练课,例如“书法课”、“剪纸课”、“传统乐器课”等等。激发学生热情同时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感受和信心。

除此之外,多寻求与国外学校合作的项目,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留学生到国内进行中文的学习,同时也给更多对外汉语学生实践交流创造机会,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是他们在社会中求得一职并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再者要多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以便在日后能迈进高校这样较高的门槛。作为教育前沿的专家学者,多注意不断更新的时讯新闻,再往后的教学中也能给予学生更好的辅导。尤其是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54-02

随着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国的逐渐升温,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本科和硕士专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从1993年首次确定对外汉语这一专业至今,社会形势的变化始终影响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同时,针对各地某些院校新设立的“对外汉语”专业是出于市场的需要、招生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自为政、因人设课的做法等问题,应及时着手解决,否则会影响对外汉语专业的正常发展。笔者就近几年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来分析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在当今社会的定位。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形势

(一)教学对象构成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两大类(出生于非汉语区、没有汉语背景的华裔和非华裔)到今天的多类教学对象(出生于汉语区并接受了一定汉语教育的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但接受了一定汉语教育的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没有汉语背景的华裔;出生于汉语区并接受了少许汉语教育的非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但接受少许汉语教育的非华裔;出生于非汉语区完全没有汉语背景的非华裔 )。①

(二)教学对象学习目的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三种(完成外语要求,寻根与汉学)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实用的目的:商务,法律,新闻,艺术,科学,工程,政府及公共事务;汉学;汉语情结;完成外语要求等等)。

(三)教学层次的多元化:由以前的两头(大学和中文学校)到现在的多层次(中文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孔子学院,私有教育企业等面向社会的机构等)。

(四)教学模式及手段的多元化:由以前的单一课堂讲授教学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海外学习与在华学习的结合,本校学习与跨校学习的结合,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的结合,课堂学习与远程教学的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科技手段的结合等等)。

(五)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由以前单一由学校为绝对主体的教育机构教学到商业机构的介入,如东方教育,新航道,新干线(办学及出版教材等)。

(六)教学课程的相应调整: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的细化及教学内容的调整:

1.从学生的分班上来看:现在多不按照族裔分,而以是否有汉语背景来分班。有背景的又分普通班和提高班。世界各国的交往都在日益频繁,所以对来华学汉语、海外授课等,用国家来区别学生已不适用。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留学生根据学校的汉语程度入校考试被分为1~6阶段的班级,在每学期过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情况随时调整班级。

2.为具体专业用途而设的汉语课程:如商务汉语、法律汉语、医用汉语等。而这种专门课程也常见于驻华公司,他们往往专门聘请教师去给自己的员工讲授有针对性的科目。

3.增加学生实习的内容:如上海商务汉语项目及北京法律汉语项目。

在对外汉语教学出现的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的几个不同:语言本体研究与语言教学的不同;描写语法与教学语法的不同;第一语言获得与外语学习的不同;外语学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目的语环境中的语言教学与非目的语环境中外语教学的不同;成人与非成人语言学习的不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不同,汉语学习特别注重的方面即难点就是声调、汉字、书面语的教学。

二、学科定位

根据当今对外汉语教学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在调整。比如汉办改为汉语推广办公室,所主办的活动和项目也更加多样化;各国孔子学院的大量兴建;对外汉语专业硕士项目的启动;对外汉语教师考试的兴起等。这些都是在世界汉语大市场的变化下国家做出的相应更为科学的政策调整。那么,高校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一定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紧跟时代脚步,准确定位,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更有效。

对外汉语专业应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在学科定位中体现培养目标的指向性与多元化。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以学习汉语言理论知识为主,培养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研究及管理人才”,②但从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来看,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也应走多元化的道路。因此,在专业共性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在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多元化来适应毕业生就业或深造的需求。既可有偏重汉语言教学研究方向(为毕业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做准备),也可有偏重应用性强的汉语交流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外国人的中短期强化培训工作);既可有涉外高级文秘方向(可在独资、合资及涉外部门从事文字工作),也可有涉外文化传播方向(在涉外传媒机构、翻译、涉外导游,甚至日后从事涉外家政服务工作)。这些在课程设置上都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需要和本校学生的就业等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为例,他们是这样定位的:如果对外汉语专业回到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并作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出现,它大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1.汉外对比研究。这种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规律,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落脚点是回到汉语研究和教学中来,以指导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汉语。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这种研究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比如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碰到的语法规范以及语音、词汇、汉字等问题,还有课堂教学的技巧、测试等问题。3.中介语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4.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个定位是较为准确并一以贯之的,即从对外汉语的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的研究都基本可以按照此分类方向来进行的。

南开大学汉学院院长石峰认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非常缺乏,即使是博士毕业,但讲课并不一定受学生欢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刘乐宁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机遇与危机并存,师资质量是成败的关键,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应理论与技能并重,当前应该特别加强语文学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从培训的角度讲,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全才”。③这就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目前急功近利办此专业的学校的警示。那么,什么样的师资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首先,前提是要有外向热情的个性及教学技能,因为对外汉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表演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肢体、表情语言丰富。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基本上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主。再次,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储备,比如相当的中外文史修养,对学生所在地社会政治时事、文化体育生活的了解,商务及法律常识,最好再有1~2门特长,如中国传统乐器、国画、书法、中国传统曲艺、传统手工艺、中国武术等等。最后还要有出色的外语能力和一定的电脑技能。

三、课程设置

2003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上,35所设立这一专业的院校代表认为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12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英语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和礼仪、写作等。④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学知识和技能,系统深入地掌握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培养他们对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论批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母语和外语交际能力。虽然认定了一些主干课程,但不同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在课时把握上、在自己院校的特色专业上都应有所凸现。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应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为目标的专业学习者在业务上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个结构的构架和布局与人才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将对外汉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模块的方式来构架考察,它起码可分为四个模块:即“语言模块”(汉语、外语的学习)、“文化模块”(知识性文化、交际文化)、“文学模块”(古今中外文学)和“教学法及其他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以基础性课程为主,各院系在课程设置上相差不会太大,区别是在每个模块所占的百分比上。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其中语言模块约占77.5%(外语约为50%,汉语课时约为27.5%),文化模块约为8.5%;文学模块约为14%。

而最后一个模块以应用性课程为主,各院系可能会根据本校的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设置的课程差异非常大。如师范院校可加大教学法课程的设置,财经学校可加大对财务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外语院校可加大对第二外语课程的设置,艺术院校可加大对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农业院校可加大农业科技知识课程的设置等等。在这个模块的课程设计中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定要将平时所学体现在实践当中。学校可根据课程特色安排较多丰富的实践性课程。比如让学生给留学生上课,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模拟留学生上课,或者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等。这样的实践课程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学生学以致用。而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将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学生也可根据不同高校在这个模块的课程设置来选择自己是否报考此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

这四个模块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它们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同侧面。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注意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上的关系;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比例关系;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内在关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与通的关系。总之,它是为实现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有相应的语言学知识,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语言教学法技能,又有相应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服务的。

在保证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主干课学习的基础上,各个学校再可以考虑兼顾其他,如体现应用特色或体现学校背景的东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和人才特色上,一些地方院校或单学科院校,应与综合大学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其特色应是在语言文学与实际应用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所培养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应是带有一定的专业应用色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对外汉语专业知识以外,还具备较充分的一定学科的素养,具有对此学科的理解力。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会在将来的人才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注释:

①③第一届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专题研讨工作坊.陕西师范大学举办,2006年6月24日.

②张映光.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师资型人才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5,P35.

④罗小东.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J].武汉大学学报,2005.4,P13.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n the light of characteristics position in New period

Lv Yunge

(College of Humanities,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China)

篇6

琼州学院是中国最南端的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是国际化、开放型、特色鲜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好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特色。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都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是​毕业实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是留学生汉语教学。

一、对当前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9份,有效问卷有202份。其中向2010级大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107份,有效问卷70份;向2011级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向2012级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5份;向2013级发放调查问卷53份,收回53份,有效问卷53份。对以上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如下表。

调查发现,对实习的认识比较清晰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认为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的是13级大一的学生,其次是10级大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6%,认为该去中小学实习的是11级大三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认为该去企业实习的是12级大二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9%。不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向的主要是13级大一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以上数据表明,大一与大四学生大部分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从最初的清晰到大二、大三的不清晰,再到大四的清晰,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表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选择的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意愿,选择实习方向与专业相关的主要是12级大二及13级大一的学生,而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10级大四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6%,11级大三的61%,12级大二与13级大一的分别为4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的学生增多,而选择与专业相关单位实习的则少了。这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关。

在有无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上,大一学生没有经验的占调查人数的91%,10级大四的没有经验的占71%,11级没有经验的占36%,12级没有经验的占63%,可以发现学校在发展,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是在增多的。以上数据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反映了对实习的希望,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在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教本校的留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很少,没有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机会。大多沿袭以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实习形式,而“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习实训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实习的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形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学生毕业时的意愿不再是单纯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而是选择跟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学校也应该从开办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此基础上实现实习形式多元化。

(一)遵循的原则

1.实习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对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的汉语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实习瓶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开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渠道和基地,特别是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用于所用。

2.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除了沿袭对外汉语专业特有的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使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实习形式对口化与多元化不是对立的,对口化主要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层面,而多元化是学生层面。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对口化,然后留一部分时间满足学生自身实习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具体的做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地域优势,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尽量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可以进行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以及企业实习等。

1.留学生汉语教学。一是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这是最主要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形式,应该保留和发展。还可以丰富实习形式,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听课、讲课以及课外辅导,还可以增加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策略以及需求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以外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社会上有许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我们可以与之合作,派遣学生去实习。三是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可以借鉴国内许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模式,跟海外的中小学合作。四是网络汉语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口语课为主,实行“异地,同步,实时”教学,但是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些网络孔子学院,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多的实习模式,其实是为实习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满足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因为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在控制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涉外文秘实习、涉外导游实习等。

2.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可以跟本地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一些毕业生到中小学去进行语文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有许多改行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据调查,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不在少数。

3.涉外文秘实习。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让他们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实习,拓宽实习的渠道。

4.涉外导游实习。国际旅游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岛旅游,可以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跟旅行社合作,把有意愿的学生送去实习。

5.企业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愿望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6.其他。根据学生自己的就业意愿选择实习方向。

篇7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汉语语体 习得 回顾 前瞻

一、引言

外国留学生说话或写作时,常常出现语体偏误。例如:

(1)老师:你的手好了?

学生:痊愈了。

(2)我想询问他一件事。

(3)邀请信:我们在12月6日晚上举行结婚,请老师来玩玩。(常敬宇,1999)

上面所列语体偏误并非个别现象,这说明关注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非常必要。

学界对语体的界定很多,可以参见林裕文(1960)、王德春(1987)、黎运汉(1989)、王希杰(1996)、李泉(2004)等等。本文“语体”是指语言运用的交际功能变体。人们在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目的、对象、内容、方式、场合等的不同,在选择表达方式和运用语言材料等方面会形成一些各具特点的言语表达形式。不同的语体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都各有特点。

二、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研究的价值

就汉语本体研究而言,国内对于语体的认识并不一致,汉语语体问题仍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试金石”(陆俭明,2005)。因此,从学习者的视角对汉语语体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汉语本体研究的认识。

就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而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语音、词汇、语法的习得研究,对语体习得关注很少。评价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成效有“正确、流利、得体”三个标准,学界多侧重“正确、流利”,常常忽视了“得体”这一标准。“得体”则与语体密切相关。汉语国际传播的大背景下,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如何加强语体的教学,提高学生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汉语教学面临的难题。因此,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研究,对于国际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该研究可以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空间,将有助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深刻认识汉语语体,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的语体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得体交际”的最终实现。

对于留学生语体习得的研究,不仅能拓宽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增加研究视角,而且研究成果也将更直接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研究留学生语体习得现状,进而探讨各种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符合汉语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建议,探讨教学新思路。

三、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研究简要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有学者开始重视从语料库出发、运用量化的方法研究语体特征标记,例如:曹炜(2003),黄伟、刘海涛(2009)。基于语料库的语体风格研究是语体学科的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可能是其奋斗的极终目标(丁金国,2009)。与国外英语学界相比,现代汉语关于语体特征标记的研究还有一些差距。Biber(1999)首次研究了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的口笔语语体特征。Leech(2001)初次揭示了口笔语语体中词汇频次的差异。

从语体教学或习得角度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运用语体量化分析法对教材的语体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如张莹(2005)、吴越(2007)、韩莹(2008)。2.重点研究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如胡晓慧(2008)、张春玲(2008)、刘圣心(2008)、韩莹(2008)、张憬霞(2009)等。研究如何避免留学生书面语体中口语化倾向问题,从教材编写、词汇分级、练习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如曾毅平,2009;王福生,2002;王晓娜,2003;汲传波,2009。3.泰国学生语体习得及语体能力培养研究,如周芸(2010、2011)。

根据韩莹的调查(2008),在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中,词汇研究有2113篇相关文献;语法研究有3500篇相关文献,但语体研究仅有206篇相关文献。由此可见,语体研究还没有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学语体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经验总结阶段,量化分析、实证的研究非常少。相对而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体研究更为深入,如Petch-Tyson(1998)、Cobb(2003)文秋芳(2003)都通过选取语体特征标记对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语体习得的规律。

综上所述,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体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体教学”,而针对学习者的“语体习得”研究仍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缺乏科学性。已有的针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研究,仅有国别的成果(周芸2010、2011),缺少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留学生的整体情况的考察。另外,已有研究大多是质的研究,很少有基于大型中介语语料库的量化研究。即使有个别量化研究的成果,所采用的语料样本很少(张憬霞,2009),只是针对中介语书面语语料库的部分研究,没有针对中介语口语语料库的研究。因此,今后的语体习得研究,需要在以上两个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对象的国别应该多样化。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应该借助大型中介语语料库,并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近年来,大型语料库的相继建立并且免费开放,为该研究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研究前瞻与设想

(一)研究目标

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研究可设定两大目标:其一,通过语料库分析,发现学习者汉语语体习得规律;其二,根据发现的规律,制定针对学习者语体习得现状的教学对策。

1.发现学习者汉语语体习得规律

研究可利用现有的大型中介语书面语语料库、中介语口语语料库,通过量化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中介语与现代汉语语料(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汉语口语语料库(美国语料共建会LDC所收集的汉语电话语料、自建的现场访谈节目语料和中国传媒大学音视频语料)进行比较,将留学生抽象的语体能力用数值体现出来,首次全面地描写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的总体状况。该研究将从留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口语中的书面语倾向、语体特征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规律。另外,还将比较不同水平、不同国籍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的异同。

2.制定针对学习者语体习得现状的教学对策

从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视角分析造成留学生语体偏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二)研究内容

该研究将从学习者和教学对策两个方面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进行研究。

1.学习者研究

(1)留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研究

我们假设留学生书面语中有口语化倾向,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词、口语句式逐渐减少;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利用中介语书面语语料库,利用语体特征标记,对随机抽取的大样本库语料进行量化分析,并与现代汉语语料进行对比,发现留学生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为保证中介语语料有较强的书面语特征,需要选取议论文体裁的语料。相应地,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也应选取议论文体的语料作为书面语的代表。研究采用语体特征计算方法分为两种:计算标准化频次和计算百分比。另外,还将就自建的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学术论文语料库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语体偏误。

(2)留学生口语中的书面语化倾向研究

我们假设留学生口语中有书面语化倾向,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口语中的书面语词、书面句式逐渐增多;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口语中的书面语化倾向存在差异。将借助中介语口语语料库,利用语体特征标记,对语料进行量化分析,并与现代汉语口语语料进行对比,发现留学生口语中的书面语化倾向。

(3)留学生语体特征变化研究

以上研究是从共时的角度对外国留学生的语体习得现状进行描写,本研究则是从历时的视角观察留学生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语体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方法也是通过对中介语语料的量化分析,对比中介语语料和现代汉语语料,发现其中的规律。

(4)留学生语体转换实验研究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法,针对留学生的语体习得情况进行研究。测试试卷的编制主要采用前文研究得出的结果,把留学生典型的语体偏误情况制成问卷,对留学生进行测试。该研究的目的是对量化研究的验证和进一步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语体习得状况研究、韩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语体习得状况研究、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语体习得状况研究。以上三个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语体习得进行分国别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量化分析和对比分析。

2.教学对策研究

(1)汉语教材编写对留学生语体习得的影响及其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有影响的几套教材的语体情况进行分析,试图解释留学生语体情况的原因,并对于今后教材编写提出建议。本研究不对教材进行穷尽分析,而是随机抽取大样本进行考察。

(2)汉语教学模式对留学生语体习得的影响及其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的教学模式(重视正确性、流利性,不重视得体性)进行分析,解释留学生语体偏误的原因,提出今后教学模式改进的建议。重点考察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影响的对外汉语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示范课视频等成果中有关汉语语体的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汉语要素教学与语体习得、汉语技能教学与语体习得。

以上两种研究是从汉语要素、汉语技能教学的视角,研究如何将词汇、句法、听说读写的教学与语体能力的培养结合。我们将重点考察对外汉语教学示范课案例、对外汉语要素、技能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汉语语体内容。

(三)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法

用于对比分析的学习者语料来自四个语料库,分别是中介语书面语语料库,中介语口语语料库,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料库,现代汉语口语语料库。研究可选取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的若干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2.语篇语体量化分析法

本方法是确定语篇语体属性的研究方法,将学生抽象的书面语能力转换成具体的数值表现出来,分析对比各个分数阶段、各种文体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同时从语言的词汇、短语、句法及篇章层面对学生的语言使用特征进行考察分析。

3.问卷及测试设计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体能力进行测试,对外国留学生的语体意识以及语体学习策略进行调查。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问卷设计,主要调查教师对于教学实践中语体教学现状的认识以及持有的态度,并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语体意识。

4.个案跟踪

采用跟踪录音的方式对高级班的留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记录下来所有谈话录音,转化成文字,再运用汉语语体特征标记进行考察。

5.描写、分析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这一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描写、分析和解释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语体的中介语系统,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的语体偏误类型来分析各类偏误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并对偏误(或回避)的原因做出一定的解释。

(四)研究步骤

在针对学习者的研究方面,本研究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体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

共时的研究重点是对中介语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具体研究步骤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测试、中介语的取样分析,确定典型的汉语语体特征标记。这些汉语语体特征标记包括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确定了汉语语体特征标记之后,重点是对中介语的书面语、口语语料库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各语料的语体值即正相关总值和负相关总值,并分别和与之相应语料的语言结构总数相比,求出它们在语料中所占的比例。由此得出该语料中语言的正相关成分的比例和负相关成分的比例,而两项相抵则得出该语料的语体量值。通过对语体量值的分析,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水平的留学生语体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对汉语教学来说,外国留学生的语体习得不能没有时限,不能没有标准,否则,教学就无据可依,乱无章法。语体的习得应该有一个低、中、高的标准,不能拿对中国人的标准要求外国留学生。对外汉语语体教学,除了应该有高低语体的标准之外,还应该有理解与表达之分。即,应该理解的语体层面要高于表达的层面;表达的层面应该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所以对汉语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寻找语体的核心成分。

历时的研究重点是针对外国留学生语体特征变化的研究。其一,采用中介语语料库,考察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汉语语体特征的变化情况。其二,采用个案追踪调查的办法,观察分析留学生的书面语、口语发展情况,重点考察其语体习得发展情况。

在教学研究方面,可以针对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汉语各要素教学、技能教学的现状,分析形成留学生语体习得现状的原因,提出教材编写、教学改进的建议。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重点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进行分析。这包括对中介语语料的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在量化与质化研究的关系中,二者不是平行的,而质化研究是基础,量化研究则必须在质化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舍此将一无所获(丁金国,2009)。本研究将在前人使用的汉语语体特征标记(彭宣维,2000;张莹,2005)的基础上,借鉴英语学习者语体习得研究的成果,确定本研究分析中介语所使用的语体特征标记。这些语体特征标记分为词汇、句法、语篇等几个层面。

另外,还需要对“语体特征标记”分别在中介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出现频次进行对比分析,以此确定留学生语体习得状况。研究难点是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需要借助SPSS,计算某些词、句法格式的标准化频次和分布比例、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等。

五、结语

为了有效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我们认为必须将“语体意识”(stylistic consciousness)的培育(acquisition)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地位(丁金国,1997)。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分析了语体习得研究的现有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的目标与设想。我们深知,虽然外国留学生语体习得研究非常有价值,但由于其研究难度非常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共同参与。

(本文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2年科研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语体习得研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差异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

[2]曾毅平.语体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修辞学习,2009,(5).

[3]常敬宇.言语得体性与对外汉语教学[A].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速成学院编.汉语速成教学研究(第二辑)[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4]丁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5]丁金国.基于语料库的语体风格研究——兼论量化和质化的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2009,(4).

[6]韩莹.中高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书面语体情况考察与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8.

[7]胡晓慧.试析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口语体倾向[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

[8]黄伟,刘海涛.汉语语体的计量特征在文本聚类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29).

[9]汲传波.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6).

[10]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11]李泉.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J].汉语学习,2004,(1).

[12]林裕文.词汇、语法、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

[13]刘圣心.高级阶段留学生书面语体意识的培养与考察[D].广州:暨南大学,2008.

[14]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1).

[15]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6]王德春.语体论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17]王福生.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口语和书面语词汇等级的划界问题[A].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2002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18]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9]王晓娜.第二语言语体能力的培养与教材虚拟语境的设置[J].汉语学习,2003,(1).

[20]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21]吴越.中高级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口头语体情况考察与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22]张憬霞.高等HSK考试中学术书面语能力考察与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23]张春玲.中高级阶段越南学术汉语语体偏误分析[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8.

[24]张莹.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模式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5]周芸,张婧.泰国学生汉语谈话语体能力习得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3).

[26]周芸,张永芹,张婧.论泰国学生汉语语体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2).

[27]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 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8]Cobb,T.Analyzing late interlanguage with learner corpora: Quebec replications of three European studie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3,59(3).

[29]Leech,G.Rayson,P.& W ilson,A.Word Frequencies in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篇8

关键词:远程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翻转课堂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面向全球进行汉语推广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重要一步。远程教育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能较大地弥补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形成一种便捷、灵活的学习模式[1],能让更多人接触汉语,并发展成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远程教育技术和对外汉语的结合,能推动汉语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弘扬与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一、远程教育技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互联网的普及使远程教育开始兴起,学者先后提出了远程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营造网上语言训练环境和文化环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及远程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一系列观点,这使得远程对外汉语教学飞速发展。现如今,远程对外汉语技术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基本一致,不断向其靠拢,吸收其精华,形成汉语教学的学科特色,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如:郑艳群提出的“VR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相结合,通过仿真的语言环境让学习者置身其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2];由“1+0”到“1+n”模式的转变,分析其利弊,不同模式适应不同的教学,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驾齐驱[3],以及一系列针对汉语不同方面的教学软件设计等。

(一)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在高校的应用现状

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在2000年9月就成立了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它是国家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与此同时,其他高校也相继发展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家汉办共同建立了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心,该中心的汉语教学网站《汉语网校》和《汉语网络学院》以其技术先进、设计新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南京师范大学开办了HSK的辅导网站(/);广州暨南大学主编了教材《中文》局域网版;厦门大学2000年了自己学校网站上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南京大学也开始投入资金,开发网络教育课件[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院校——国家开放大学,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其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秉承远程开放教育理念,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优势,开展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是一个新型、复合型的国际汉语远程教育与服务机构。它成立过“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制作中心”,在北美SCOLA卫星电视网制作播出了大型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中国全景》和面向社会大众的短期速成教学系列节目——《易捷汉语》。在2006年5月,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成立了全球第一所网络孔子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它凭借自身的优势,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带动汉语教学“走出去”,并连续三年被孔子学院总部评为“先进孔子学院”[5]。新乘风汉语是国家汉办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多人游戏学习平台,所面向的群体为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在这一平台中,提供了以中国文化为载体、以游戏为手段的互动汉语学习环境。学习者可在玩游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在商业个体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汉语的推广,更多的商业个体开始与高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创建学习网站等。2001年,北京语言大学和华夏大地远程教育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合办了汉语教学网站——网上北语。经过教育部授权,网上北语是唯一可在全世界范围进行网上汉语远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专业网站。它语种机制多,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网上北语提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开放式互动式资源开发与合作。

二、利用远程教育技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言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语言教学中人的作用有着比其他资源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对外汉语教学组织形式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它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地位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地位观念。首先对外汉语教师应当明确自己是课堂推动者而不是课堂领导者,不要存在征服课堂的优越感。教师“领导”课堂会限制学生的自我发展,长时间后,会让学生丧失对汉语的学习兴趣。2.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视频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获取知识。但汉语知识点繁多、重难点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制作教学视频中,应做出与知识点相对应的视频。当学生遇到某一个难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视频的长度也应该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最长不要超过20分钟,集中解决问题,不需要太长的教学引语,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视频具备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能让学生控制,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3.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讲求循序渐进;对教学视频要进行明确的分类,方便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和有目的性地进行自我提高;要区分教学视频与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是记录整个课堂进行教学的课程,较为枯燥、死板且时间漫长;教学视频应当摒弃这些缺点,以知识点为主要内容。每个视频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价值,教学视频就应当直击知识点,不应当融合休闲娱乐的感觉,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远程学习也属于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高的自主能力,因此要减少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如果想通过轻松的方式帮助学习,可以另外开发有娱乐性质的模式和板块。4.将学习流程融入课堂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概括起来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前和课后这两个阶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由于缺少专业帮助和自主能力,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较差。翻转课堂将所有的学习阶段都纳入,课前预习不仅有视频的帮助,同时又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课后复习是学习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一定要做完课后习题才可以退出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等方式。5.建立可供学生交流分享的平台和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语言的学习不可“单枪匹马”,应当结交学习伙伴,在彼此的交流与分享中实现语言的掌握。提供这样的平台,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寻求能力相当的伙伴,创造应用汉语的机会。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也很有必要。只有学习者在心理上自我认同才能够树立学习汉语的信心,战胜困难的同时带来的是兴趣的提升和对汉语更深层次的学习。因此,对外汉语课堂应当既有翻转课堂的优势,又要保留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学生与老师的地位互换的基础上,更要保证一系列教学素材的应用。教学视频“替代”老师的教授职能,先进的科学技术“替代”教师的审查功能。传统课堂中占绝对比例的传授知识的课程转移到课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大规模的复习和预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课堂比例的转变,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利用基于4G网络下APP软件的教学组织形式

4G是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网络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通信灵活,智能性能高,兼容性好,并且费用便宜。现在,大部分人选择使用4G网络下的智能手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媒介开发一系列帮助汉语学习的软件,比如:拼音、音调的学习、听力和阅读的学习、笔画和汉字的学习等,给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将4G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4G网络速度快,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发支持视频和语音的辅导性软件。该软件的功能应该包括:第一,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这款软件中,学习者可以发表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习心得,类似我们所熟知的朋友圈或者微博,能发送带有图片或者小视频的消息,不限制每条消息的字数,并且消息只可以用中文发送;第二,该软件中储存大量的教学视频,可以在线或者离线观看,支持弹幕功能;第三,语言的学习要求张嘴去说,因此该款软件应当具备语音对话功能,学生通过使用这一功能来检测自己的发音,提供日常的对话功能,帮助学习者营造一个学习环境。初学者重点在音调和拼音,这是每一个“零基础”学习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可以采用跟读功能,并且学生可以回听自己的发音进行对比。在发音的时候,应该适当展示一下发音部位、舌头的弯曲状况等,帮助学生掌握“重难”拼音字母。在书写方面,首先要提供标准的拼音书写界面,软件在展示的时候标出笔顺,保证学习者正确书写,同时要有自检功能,可以采用听写的方式、软件发音、使用者进行书写,正确则进行下一个,错误的话要展示正确答案,并将错误的拼写记录下来。中级主要侧重于阅读和听力。在阅读方面选取短小的文章,并且进行分类,比如:散文、诗歌、新闻、笑话、名人演讲等。文章自带朗诵功能,每个字标注汉语拼音。听力选取日常对话,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单项选择。高级侧重于汉字的书写和对汉语的综合利用。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数量庞大,笔画繁杂。对于母语为表音文字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开发一款帮助学习汉字书写的软件。1.从形义关系上帮助学习汉字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利用形义关系帮助理解汉字本身的意义,记住汉字的写法。比如“田”字,它的意思是表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字代表这个意义。但是从象形字可以看出,古代的田地就是这种形状,这样学生通过图片记忆,字形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在脑海中联系为一个整体,当下次出现时,将形义很快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的长久记忆。因此,软件应当提供汉字的篆体,提供从古字形到现在的演变顺序,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以小故事的形式传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2.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帮助学习当学生接触到新的汉字时,能从它的组成部分来分析,发现它的特点后,汉字的学习就变得简单。正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接触不认识的字时,会从这个字的组成部分来判断它的读音和字义是否一样;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还是包围结构;组成部分又分别是什么,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应该都是软件应该具备的功能。学生能从“”判断出这个字与足部有关,从“月”判断这个字与器官有关,从“口”判断出与嘴有关等。对汉字有个初判,对字义有个初步印象。因此,软件可以给学生出一个字,让学生判断这个字的结构、偏旁部首、部首所代表的意义。同样的,也可以利用反向思维,将拆分的各个部分罗列出来,让学生选择是哪个汉字。这样,在学生接触汉字的初期就培养这样的分析习惯,以后的汉字也可以举一反三。3.从语素方面帮助学习字与词的学习都是为说出句子而奠定的基础。哪些词适合出现在哪类的语境中,又常常与哪些汉字组合成词,知道这些更加有利于学生准确使用句子。比如“文”字,它能组成:“文化”“语文”“文学”“文科”“文艺”“斯文”“文采”“文质彬彬”等。先掌握这个词素的词库,知道汉字所应用的大概环境,这样才能进行表达。比如“这个人很有文采”“我热爱文学”或者“我是一名文科生”等。这样,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进行更准确地描述,降低出现错误的几率。因此,软件中可以提供拓展词库的部分,选取出一个字,然后通过选择的方式,哪些字可以与之组成词语,在选择答案后标明这个词语的意思,加深学生的印象。当一个汉字的词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软件判断学生所造的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义清楚、句子通畅等。造句时既支持汉语拼音法输入也可以采用手写的方式,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拼写和书写能力。

(三)采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其课程特征非常鲜明,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集中体现,并且能很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一是工具资源多样化,它整合了多种社交网络平台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二是课程打破时空限制,以互联网为载体,满足各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三是课程受众面广,它突破传统课程教室人数的限制,能够满足大规模课程的要求;四是课程参与自主性,与大多数远程教育一样,MOOC课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要求学习者要有足够的自主能力来完成课程。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这正好满足了语言学习者张嘴说的需求,即使教师不在身边,也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可通过在线留言的方式反馈给老师。这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更有利于营造学习语言的环境,能更好地锻炼口语,在学习与互动中,能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并与其一起学习汉语,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同时,使用网络课程有效地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一是网络课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对外汉语教师,减小了教师的压力,也保障了一定的教学质量;二是网络课程可以重复使用,它不像传统课堂中,只要学习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要进行讲解,相反的,只要知识点不出现偏差,网络课程就可以一直使用;三是以因特网为媒介的课程可以减少书本的使用[6]。课本的印刷和邮寄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使用网络课程可以减少这一现象,节约成本。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具体表现在可以进行随堂测验、考试等。学习网络课程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不仅包括听课,为了保障学习效果还要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将这两部分融合到课堂中是网络课程可以做到的。学习完知识后立刻进行检验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课堂知识,这种学习课堂,不仅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而且还尽可能缩减占用课余的时间,在将学习压力降低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学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考试,有利于提升学习汉语的信心,也能够查缺补漏,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公平公正的正式考试是对学习成果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模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模式来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模型。此应用模型应当分为两部分:线下教学和课堂教学,如下图所示。

(一)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是指学习者在课下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利用其他教学资源来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后,学习者基本知识点的获得都将在这一部分完成,所以要十分重视线下教学。1.个将翻转课堂与xMOOC与SPOC相结合xMOOC是“慕课”教学模式之一。xMOOC为知识复制型,是成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空间的拓研,主要以教授和练习为主,侧重对知识的传播和复制[7],是较为适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模式。教师首先布置学习任务,收集各类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平台集中展示给学生,明确此次学习的目标,给予学习方向。学习者以翻转课堂为依托形式,在上课之前观看教学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观看视频时利用即时笔记的功能记录知识点。观看完视频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相应的拓展任务,以供学生提高能力。学生应当记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形成了“短视频+交互式练习”的模式来完成自主学习[8]。“慕课”的自主选择性很强,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定学习计划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同时,我们提倡混合式教学方法,即MOOC与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相结合。因为SPOC自身的设定,也决定了它受众范围有限。当小部分群体采用这种结合模式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SPOC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2.使用BlendingLearning方式下的微课BlendingLearning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BlendingLearning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产物,倡导“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9]。学生通过“慕课”对整体知识进行把握,那么微课就是解决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的主要手段。微课既可以作为正式的辅助教学资源,也可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在这里,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攻略、课程讲义等。当学习者只对知识点的某一部分不甚了解,就可以通过微课针对性地学习。线下学习方式多样,且教学氛围较轻松,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巩固。如:利用手机软件进行汉语各个方面的针对性学习;通过教育游戏的方式将学习目标与教学任务结合,使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汉语知识;将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获得各种教学资源,将其下载后可随时随地观看;进行线上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疑惑、学习心得等多个方面。

(二)课堂教学

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因此,在远程教育技术下的新型课堂中对这两部分有着不同的要求。1.教师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要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在整节课时中,教师要进行组织教学、答疑解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多项活动。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所安排的教学活动应当环环紧扣且明确清晰,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学生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必然会有很多不懂的知识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点,保证讨论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以此来决定教学的进程。2.学生任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主式的学习方式也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传统课堂的不同。学生学习的步骤应当是:主动学习、分组讨论、深度学习和互动交流。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基本掌握该课的知识点,主动获取,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是否可以解决等。在知识经验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把多人的学习成果积累在一起,这样就会对知识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可以提出让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来解决,多次的互动交流,可以加深学习印象,减少知识点的重复讲解,节约时间。

四、远程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要求

(一)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师要研究教什么(本体)、怎么教(方法)、怎么学(认知)和用什么方式教学(工具和手段)的问题。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教学类别和教学方法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分技能教学(听说读写译)外,个别教学、小班教学、专题教学(如语音教学、汉字教学)、特殊类型教学(如只教听说、汉语拼音教学)等学习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功能法、听说法、任务法等等。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已经从教学挂图时代进入多媒体时代。网络教学方兴未艾,各类教材和教辅材料花样翻新,学习者的选择余地比以前多得多[10]。远程教育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取代教师的作用,但也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教师要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教师要抛弃传统课堂的思维模式,接纳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新型课堂。只有教师自身做到改变,才会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远程教学。2.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远程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是电脑,大多数互动都要通过电脑来解决。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当学生在线提出疑难问题时可以及时地进行解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问题进行生动形象的解释。3.教师应当发挥中间人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在面对新形势新方法下的教学,要充分发挥起中间人的作用,远程教育虽然代替教师进行授课,但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要加强。同样使用,当学生使用教学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整个教学系统。4.教师要发挥监督者的作用教师要定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通过学生的学习进程给学生布置任务。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当发现学生的思维想法出现偏差时,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在没有共同学习者和教师引导的课堂下,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这门语言的兴趣。因此,笔者不建议对初学者就使用远程教育的方式。而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对汉语产生了较浓的兴趣时,再让其使用远程教育技术。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远程学习又给了他们更广阔的空间,在中华文化的学习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安排。2.定时上交课堂笔记和学结学生不仅要按时完成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要定时上交课堂笔记和学结。课堂笔记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认真的听课和学习,笔记的方式可以是手记的照片,也可以是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交。学结是学生的一个自我概括和评价,这段期间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有哪些问题都可以写进学结当中,这样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创造的价值

(一)实现各个课堂的连接

远程教育技术利用自身的特点能把各个课堂进行对接,将各个课堂连接起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在教学时,比起对外汉语教师的教授,将学习汉语的课堂与中国学生的课堂连接起来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课堂的连接可以使汉语学习者直接体会到说汉语的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会潜移默化地锻炼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其次,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使二者产生一种共鸣感,这会使他们更容易说中文,学生之间的亲切感会让他们减轻怕犯错的心理负担;最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不足。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者会对中华文化的很多方面感兴趣。但是,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文化学习要求不能全部满足,所以通过课堂之间的联系,可以满足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当对外汉语教师不掌握这类才艺时,可以通过课堂的对接,既形成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又能在集体学习中系统中学习和掌握这类才艺。课堂之间的连接能够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学习者在国外就可以直接感受中国课堂的氛围,这种新奇的体验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汉语的学习抱有期待感和新鲜感。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拉近了学习者与中国学生之间的距离,能直接与母语者进行交流,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直接、高校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者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学习者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文化的传播,减少了对中华文化的陌生感,为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将孔子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使用远程教育的同时,也把各个孔子学院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拉近了孔子学院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距离,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这种实践与认识紧密联系的状态下,有利于对外汉语事业朝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了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操控教育技术的能力,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新型教学,迎接新形势下的教学挑战。将远程教育技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是推动汉语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策略,它能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朝现代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对外汉语的教学形式,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灿烂文化的传播,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多民族和国家的认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地位。

作者:李欣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洁.创新、整合、跨越——现代远程教育与海外华文教育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5):28-31.

[2]郑艳群.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J].世界汉语教学,1999,(02):3-6.

[3]郑艳群.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对外汉语研究,2005,(07):137-150.

[4]滕青.传播中华文明发展远程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46-48.

[5]王帅.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远程教育院校的国际合作[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8-30.

[6]李国慧.远程教育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4,790(6):81-82

[7]雷莉.孔子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慕课(MOOCs)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224-229.

[8]黄伟.关于MOOC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2014,(02):179-187.

篇9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

国际汉语教师,即传统意识上的广义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指在中国境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授课的汉语教师,也包括由国家公派至海外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海外本土的汉语教师。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于2008年推出《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把教师标准分为五大模块,即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1]在前四个模块之内包含了六项标准,其中,标准一和标准二对应的是语言知识与技能,分别是汉语和外语的;标准三和标准四对应的是文化部分,即中外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标准五和标准六涉及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跨领域的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掌握一定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是国际汉语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力保证。国际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涵盖面很广,其基本的专业素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扎实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把汉语教好是国际汉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每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较好的汉语读、写、听、说能力。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汉语言学知识外,还应熟悉教学对象母语的语言特点。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知识与技能是合格国际汉语教师的必要条件。

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习惯和风俗)、心态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不同种族的人在不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下,创造和传承着不同的文化。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小文化”教学和“大文化”教学。“小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念、话语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和态度。“小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出现较多,贯穿整个语言交际和课堂教学中。“大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地理、音乐、舞蹈、文学、建筑等,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会引入“大文化”的教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就应该热爱和了解中华文化。教师应掌握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学与艺术、中国民俗、中国主要哲学与宗教、中国国情等基本知识,并用之于教学。教师还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中外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世界主要哲学思想流派。此外,国际汉语教师还应该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不可盲目排斥他国文化。

2.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交际双方的思维模式、交际策略不同,谈话的内容、时机、方式不同,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不同而造成交际误解,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除了具备以有限的语言手段成功地开展交际的能力之外,还应能够用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来解释交际行为和现象,澄清交际误解。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即对汉语言以外的语言和文化有着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要懂得各民族的文化多元共生的道理,并且在交际中做到、平等对话。

3.精通并熟练运用教学法

除了具有扎实的汉语言专业知识以外,国际汉语教师还应精通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的教学法,并依此来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使教学实践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教师应掌握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掌握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且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不同课型对汉语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网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便利工具。多媒体教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教师应熟练掌握运用多媒体设计、编排课程及开展教学的技能,教师还应了解基于网络开展教学的方法。

4.具有自尊自重和进取向上精神

国际汉语教师要自尊自重,具有时刻维护国家尊严的意识。举止要大方,行为处事要实事求是、不卑不亢,以良好的举止和学识展现中华文明的美德,吸引更多的外国朋友学习汉语。此外,国际汉语教师还应注意增加亲和力和个人威信,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知识和技术快速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国际汉语教师应该不只擅长教学,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开展调查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及时了解本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善于学习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有自我完善、进取向上的精神素质,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并对自己的教师职业进行合理规划。

二、当前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科研能力较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际汉语教师的队伍成员比较复杂,其中有接受过正规的国际汉语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也有外语专业或中文专业毕业后转而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也有很多人只是出于爱好中国文化或仅仅是以汉语教学作为谋生手段的。我们发现,教师队伍中的很多人,在语言学知识层面,基础理论并不扎实,比如普通话不达标,汉字书写不规范,汉语语法特点不熟悉。在外语能力上,不能较为顺畅地与汉语学习者进行沟通,无从了解双语学习者的真实困难。在教学法方面,很多教师教学没有章法,有的人把国内面向中国人教授语文的方法挪过来套用;有的人将一种外语教学法当做普适的方法应用到各种课型。这些教师缺乏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不同课型对汉语教学加以综合和创新的能力。此外,由于各种客观现实原因,如课时多、工作强度大,很多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弱,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新的外语教学理论疏于学习,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大大受限。

2.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文化教学的意识尚显薄弱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只有熟悉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功能及相关理论,才能提高汉语文化自信心。那些容易得到留学生肯定和信任的教师,往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汉语教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只关注语言的讲授和操练,而对于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充分体现,对于语言背后隐藏的深层级的文化内涵缺乏应有的敏感度。有的教师面对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误解,不知道以何种策略应对和解决。在学生对汉文化现象提出问题或质疑的时候,有的教师仅凭个人生活经验简单作答或者避而不答。美国外语教学学会制定的《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是当前被普遍认同的外语教学标准,提出了五大外语教学目标,它们是“沟通( 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贯连(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社区(Communities)”,简称“5C”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沟通”和“文化”等外语教学的重要意识,那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国际汉语教师应该怎样学习或者以何种方式学习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能够胜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独立工作的汉语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既受到教师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群体、教育政策、组织文化、校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2]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有赖于教师个人对自我职业的规划、对自我知识的管理和自我反思,而且也有赖于教师个人之外的其他因素。为此,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1.做好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专业领域的会议交流

教师首先要从个人努力出发,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如充分认识自己还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教学方面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提高。国际汉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机构举办的专题讲座、教学演示。国际汉语教师可亲自或者利用网络观摩微格教学课程,以快速获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作为汉语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通过聆听同行专家的研究汇报,与同行教师分享探讨,通过交流不断总结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取长补短。另外,应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对外交往的机会,如利用在孔子学院工作、到国外大学访学等机会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

2.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加强自我反思

国际汉语教师可应用Blog工具,采用反省杞记法、教学档案法、经验学习法,对个人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环境知识、学习者特征知识进行管理。通过反思,国际汉语教师要能发现每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适时调整教学。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

3.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建立科学的国际汉语教师准入制度

对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认定,国家汉办颁布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并且对通过考试认定并达到相应等级的教师,颁发初、中、高三级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然而,此证书一方面并没有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从业所必须具备的资格证明,另一方面在国外也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全球视野看,目前还没有独立完善的汉语教师标准和资格认证体系,因此,参照其他国家外语教育和推广的经验,完善我国国际汉语教师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并加快推广,是有关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4.优化培训体系,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整合专业发展资源

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让教师有机会接受进修与培训。其次,培训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比如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再次,重视培训成果的整合和转化。可以通过编辑论文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论坛、网上培训课程共享等方式,在总结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机会。在国内,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就是一个汇集汉语教师的很好的组织。国内高校和汉语研究机构联合举办的常规化的各类汉语教学研讨会也是汉语教师互相交流的很好的平台。在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应当为本土汉语教师区域平台的构建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初级读写;汉字难点;汉字特点;教学方法;重要性

一、研究的必要性

汉语教学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方面是文化和语言教学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汉字的教学。如果不接受这两场挑战并马上寻找出路,汉语教学恐怕没有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性。的确,怎样让留学生在汉字教学中更容易、更轻松地记住汉字已然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学者所要考虑及思考的问题。

汉字成为了第二语言者学习汉语的瓶颈,即使能够有比较流利的口语表达,但是汉字的书写能力却非常低,记得:在今年暑假班的B班教学中,有一个俄罗斯的学生,她可以跟我正常的聊天,我问她:“你的口语表达很好,怎么还来B班呢?”她说:“我之前去深圳的一家公司面试,但是最终没有用我,因为他们说我的汉字写得很不好,我是来学习汉字的。”学生的这一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意识到了汉字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学习汉语本身,更多的是在学完汉语之后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汉字教学难点

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理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字族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法等。@些方法在诸多的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汉字的特点教授汉字呢?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的“汉字字源法”,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结合笔画、偏旁、部件来教授汉字,使教授的过程中变得有趣而生动。

(一)难读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因此,汉字是有声调的语言,四个声调对于欧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发的。汉字中发音相同的汉字有很多,而对应的汉字却不同,这对留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而这一点必须在教学方面进行发音方法的传递和发音部位的指示,这样才能让学习者有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会,而且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操练。

其次,汉字有很多的多音字,据HSK等级考试的甲级汉字统计 ,多音字共有48个:好、长、都、发、乐、教、行、种、觉、假、干……这些多音字对于本身声调把握不好的学者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在平时的听写时,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针对上面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教授时必须要注意与了解这些存在的问题与学者学习的障碍。

在教学中,可以用a字定调的方法纠音定调,或是在黑板上标出发音图。反复地纠正,一纠到底。带着拼音读完之后,脱音读汉字,认读汉字,在认读的环节再一遍一遍地纠音、纠调。使学生有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除了反复记忆以外,还要进行多音字、形声字的练习,让学生有比较地认知,这也就是对比的教学。经过对比的认知发现,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会加强,而且自己会总结错误,比较字与字的不同。

(二)难写

汉字除了难读以外,还很难写。通过上课笔者总结出学习者在写汉字时所遇到的共性问题。首先,是书写汉字时笔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习者的习惯是先写自己觉得好写的,不是按照汉字的笔顺而写,比如“国”字,学习者先想到的是“王”字,于是先写下来,再写国字框,最后是点。然而最后能想起点的还是少数人,多数都是把点给丢了。

其次,由于汉字是方方正正的,学习者常常会觉得汉字是画出来的,而非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他们的这种观念,影响了他们书写汉字的准确率,有可能是受到他们本身母语的影响,在书写时常常能看到字母的影子,如“篮”字,竹字头都被学生写成了kk。

针对学生书写难的问题,笔者根据学生听写、做练习中的问题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是先认读,再书写,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书写,然后让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书空两遍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写,老师检查对错,这样可以立刻纠正学生书写的错误。其次是由简到繁地认读书写。循序渐进,学生反复地操练书写,反复地书空说字,这样下来,便会在脑海里存在一定的记忆。

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法

“很汉字”是留学生说汉字很难的口头语,汉字是真的难写、难记吗?其实不然,这些难都是可以破解的,破解的密码就是在于教学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递进。

根据记载,汉字的总数已达到八万多,清《康熙字典》中收录了四万多汉字;《说文解字》中收录九千多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七千多字。那么,如此多的汉字,如何让零起点的外国学生记住汉字呢?这就要从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入手――汉字笔画的教学。

(一)汉字的笔画

汉字的笔画是组成汉字的基础,也是汉字最下的单位。汉字的笔画就好像是穿插于项链中的珠子,项链的美丽高雅源于珠子的夺目璀璨。因此,汉字的形成也正是笔画的组成,才有了整体的汉字。因此,对于初级、零起点的留学生而言从笔画的教学着手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汉字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等等,这些最基本的笔画构成了汉字,其中有笔画相对于比较少的独体字。在教学中,笔者先讲笔画,横,然后在给出对应的汉字(独体字),如:

横:三

撇:厂

捺:大

点:头

竖:木、不

……

根据几组这样的板书对比,学生会意识到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几个笔画合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汉字。从笔画入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结构,也会使学生感受到汉字其实没有那么难。从笔画的基础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地学习认识汉字。

在教授汉字的笔画时,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反复几遍、反复几天下来,学生对笔画的了解便会加深,这样有利于之后汉字结构的整体教学,这些笔画的反复操练,为部件、偏旁打下基础。

(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除了基本的结构笔画以外,还有偏旁和部件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构,这三个结构构成了汉字的框架。上文中笔者说了汉字的笔画教学,现在这节笔者说一下汉字偏旁和部件的教学。

偏旁是按照汉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而设置的,多数偏旁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教授笔画之后,就可以从汉字的另一个重要的结构偏旁开始由浅入深地教授给学生。偏旁多数都是有其内在的意义,如“亻”,在教“亻”时,老师可以和学生说,“亻”都是和人有关的,如他、你,都是代表人。又如“口”,口字旁都是和口(嘴)有关(这时可以适当地加入手荩,如喝、吃、啤等,这些字都是和口有关。在教偏旁时,适当地将已学过的知识渗入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偏旁其实也是有其意思的,也让学生觉得汉字不是那么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

其次,是汉字的部件。汉字除了偏旁以外,还有部件。部件不做多余的解释,而是组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它们的偏旁不一样,但是部件是一样的。如:

喝,渴……

贺,驾,咖……

刻,咳……

谁,难,准……

吧,把,爸……

帮助学生总结这些部件,发现它们的共同处与不同处。这些方法对于学生记住汉字,学好汉字都是很好的办法。

汉字的读与写都是难点,如果能找到解决汉字难点的突破口,就可以让难的汉字变得容易简单。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永远追求的目标。

汉字的教学要求的是认真、仔细,从小到大、由易入深,帮助学生总结、概括、归类,长时间下来,学生自己就可以将汉字归类,记住不用的汉字。总而言之,对外汉语汉字的教学同听力、综合课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学生对汉字感兴趣,能记住汉字,这对于留学生学习汉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学好汉语的基础。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对于汉字的教学还要更加的专研,让留学生更快、更准地记住汉字。

参考文献:

[1]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