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电力营销 思路必要 观念发展等
一、电力营销管理总体思路
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可将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即: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环保、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以市政、商业、居民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比例为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的同步提高。
1、以环保、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为契机。电能是公认的最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大量煤炭直接燃烧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它被替代已是必然趋势。依据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调整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将成为一种必然,这为电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3、以需求侧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提高负荷率。积极推广有利于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拓电力市场。
4、以优质服务为宗旨。转变观念,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电能。
二、电力营销工作体现出的必要性
电力营销工作是支持供电事业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工作质量不仅仅与供电企业的生产密切相关,而且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觉有决定性作用,对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有强大的影响力。
坚持加强电力营销工作具有必要性,重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供电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来做好电力营销工作。供电企业的主要营业业务就是电力营销工作,因此注定了供电营销企业的重要性,一旦能把握住电力营销工作,并且有效地将它发展强大,不断增加供应,扩展销售,则不失为让供电企业屹立不倒的法宝之一。
2、以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来不断自我完善的电力营销工作。市场经济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也会不断的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产物,因此,电力营销工作必须迎合电力体制的改革前提,注入更多样、多新颖的元素,而供电企业也已经不能保持固步自封的态度,必然会受大环境影响,投入竞争力十足的市场竞争中去,逐渐将“买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格局,力求将电力销售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相统一。电力销售实际上就是通过充分使用电力的价值来创造效益,简单地说,即为电能交换因电力企业得以实现,从而更大程度地为供电企业在日趋紧张的市场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作为电力营销工作也是指导方向,自然要求逐渐开拓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电力营销工作方式。所以,电力营销必须对用户需要的高质量服务和高质量电力产品作出更大努力,才能使得电力企业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竞争中挖掘出更大的利润空间,奋力促成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发展同社会的经济效益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提升和强化电力市场营销观念
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光有市场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以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为目标。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2、以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手段。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以加强优质供电服务宗旨目的。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4、以法制观念来强化电力营销市场的建设。电力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对客户大力宣传电力法律法规”的工作,才能减少甚至杜绝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给一些不自觉的、怀揣着贪图小便宜的心理的客户提供了有利的可乘之机,这就造成了拖欠电费的存在,导致电力企业资金回收困难,更使再投资走入困境;再加上这些年电力企业监管部门的检查力度和深度不够,在执行中又存在一些人情,使得惩处力度不够强,起不到一定的惩戒和警示作用。致使存在非常严重的违章用电、破坏电力设施等问题,使得电力设备严重受到威胁,不能够正常运行,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电力企业如何才能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电力市场的有序发展,有待急需解决。同时法制化管理必须随着电力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而进一步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
5、以协调好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电力企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为导向。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通过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政府的效应,来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钟声。电力销售市场之客户关系策略[J]。广西电力,2003,(1)
篇2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认证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1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组织战略性决策的体现,是建立或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的重要活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采用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GB/T19001等同采用ISO 9001,GJB 9001在等同采用GB/T19001的基础上增加了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GB/T 19001和GJB9001标准给出了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的最基本要求,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但并未规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方法、途径和措施。组织应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含试制)和服务;燃气轮机零部件生产(含试制)和服务。对于公司军品零组件,我们仅依据设计资料编制工艺文件而进行制造,不承担设计责任,所以,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删减了GJB9001标准中的 7.3.1-7.3.7条款;同时,仅承担零组件制造,不涉及新器材的采购,所以删减了GJB9001标准的中7.4.4条款。对于公司的民品,目前仅按顾客提供的设计图样生产,所以,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删减了GB/T19001标准中的7.3条款。
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文件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实现增值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提供适宜的培训、实现重复性和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根据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质量部门精心策划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编制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描述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明确了涉及的产品类别、表述了质量管理体系所包含的过程及过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产品实现的流程。为将质量手册规定的质量方针、政策和质量职责具体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单位,落实到各个质量活动中,公司编制了质量体系程序,它是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文件,也是质量手册的基础。为指导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具体作业任务,我们编制了作业文件。
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有效性
公司质量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质量培训,加强对质量管理知识、上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培训,培训覆盖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新进公司的员工。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体现在:保证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形成自我完善的机制;质量体系过程控制有效;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公司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进行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公司实施了质量目标管理。首先,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管理系统;公司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厂、班组和个人;对每项目标均制定了对策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保证系统。
每年年初公司制定质量内审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内审。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审核的范围覆盖质量手册的全部质量体系要素及承担质量职能的业务部门和大部分生产单位。从总体的审核情况看,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基本适用,体系运转基本正常有效,大部分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得到落实,生产过程控制基本有效,产品实物质量保持稳定。
公司总经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主持召开 “管理评审会”,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期间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通过管理评审,找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定措施,以促进组织持续改进,评审从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质量体系内、外部审核情况评审;顾客满意度评审。会议中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管理评审会的决策措施。对于每项决策措施落实了具体的负责单位和配合单位,并责成其予以落实,质量部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4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经历了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以及管理评审,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顺利通过了中国新时代军、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两次监督审核,2011年公司重点展开了GJB9001A-2001换版为GJB9001B-2009的工作,公司总经理亲自担任换版领导小组组长,对文件换版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策划,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管理和决策,落实了职责和管理承诺,完成了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的修订。公司组织内审员分别在2011年3月和9月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两次内审,2011年10月完成了管理评审,并于2011年12月顺利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GJB9001B-2009的换版审核及民品再认证审核。审核组认为公司按GJB9001B-2009标准修订再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过程识别清楚,删减合理,部门职责、权限和接口清晰。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基本受控,实物质量满足规定要求,交付及时,顾客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表示满意。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满足GJB9001B-2009标准要求,运行基本有效,2013年8月公司在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的军品质量管理体系综合评议及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后持续保持认证资格。
参考文献
篇3
中泰化学自2000年开始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聚氯乙烯树脂、离子膜烧碱自愿性产品认证,2010年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通过了实验室认可,2012年10月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目前已建立起了六合一的整合型管理体系。
中泰化学作为一家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由于工艺路线、产品特点决定了公司是一家用能大户,也因此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万家节能企业。中泰化学历经五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先进行业、先进单位来比,该公司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12月在中泰化学召开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氯碱协会、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中泰化学股份公司领导及员工参加的中泰化学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大会。此次启动大会标志着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中泰化学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历经近两年的时间。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涵盖了股份公司各部门的管理活动以及下属子公司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碱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搭建起能源管理体系并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于2012年8月通过了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对之的能源管理体系第一阶段审核;2012年10又顺利通过了中化认证组织的包括二名能源专家在内的七人审核组对其开展的为期五天的能源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审核,这标志着中泰化学成为氯碱行业第一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单位。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开展好能源体系建设项目的关键。
为开展好此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12月由中泰化学常务副总经理挂帅,组建了由各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各部门骨干人员组成贯标办公室。在能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布署下,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建立起具有中泰化学特色的能源管理体系。
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强调全员参与,首先对新出台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积极进行宣贯,涉及人员上百人,并借此培养出一支能源管理体系的内审员队伍;另外,在能源体系建设的各个阶段,结合开展能源知识竞赛、板报比赛、论文征集等多种形式的各项活动,寓教于乐,使得全员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基础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方向深入。
——未雨绸缪,提前开展严谨的策划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严谨、完善的前期策划是决定该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为确保此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该公司体系管理部门对此项工作在项目前期就开展了较为严谨的策划工作,将项目建设的整体工作划分为六个阶段,包括前期调研阶段、能源因素识别、评价控制阶段、文件化体系建设阶段、体系试运行阶段、自查改进阶段、申报外部审核阶段;对每一阶段都设定了各阶段若干的工作目标,对每个目标设定了负责部门、配合部门、时间节点的要求、以及奖惩措施;且在每一阶段设置了宣传、竞赛、培训、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巩固每个阶段取得的成果。
有了前期完善的策划,才可指导该公司能源体系建设的整体工作、全员上下顺利按既定的方向、既定的目标开展。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能源管理体系涉及到公司许多专业和岗位,点多、线长、面广,需要落实的事情比较多。中泰化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理清脉络、搭建体系、统筹兼顾、特色明显、简单易行、持续改进”的总体要求,既全面又有重点地扎实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引导公司由经验能源管理尽快转化为标准化、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原有管理体系平台,形成具有中泰化学特色的能源管理体系。
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中泰化学充分考虑到与原已搭建起来的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等的有机整合,形成一套统一的整合型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在能源适用法规辨识、合规性评价、能源因素识别评价等工作上充分吸取了其它体系建设的经验并加以改进,工作整体开展效果较好。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整合,确保有效资源的共享,减少接口与冗余环节,逐步将能源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引进先进节能技术与装置,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公司节能降耗水平。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中泰化学通过不断的科技投入,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与装置,开展节能审计、完善计量设施、编制/修订节能方面的管理制度、落实节能责任、完善能源因素控制措施、开展工艺指标精细化管理、实施节能对标(国家、行业)等手段强化日常运行管理,使公司的能耗逐年下降。公司在围绕主业,做好节能降耗、提高产量方面,这两年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超亿元。其中:聚合釜釜顶冷技术的应用;离子膜电槽零极距改造;溢流液中乙炔气回收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提高氯乙烯合成转化率;中水回用处理项目;为较大功率的电机增加变频控制;变压吸附尾气氢气回收项目;废酸深度解析装置技改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企业50%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较认证前降低1.98%,98%碱较认证前降低3.35%,PVC单位产品综合能源较认证前降低了4.74%。烧碱单位成本较2010年降低13.17%,PVC单位成本较2010年降低0.38%(抛除原料价格上涨因素)。中泰化学先后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评为“节能先进单位”、“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节约用水先进单位”、“清洁生产企业”、被国家工信部列为自治区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
——认真开展合规性评价工作,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司能源控制情况。
2011年11月,中泰化学组织实施了合规性评价工作,将关键控制点相关的法规条款挑选出来编制了合规性检查表,逐项提出评价要求,组织进行了评价。整体评价效果较以往的各项合规性评价都有明显的提高,基础数据得到了有效的收集和比对分析,实际控制情况也得到了较为真实、全面的反映,这也为后一步能源管理工作的改进明确了方向。
篇4
一、工作思路
以集团《商业管理公司制度》为依据,切实建立品质控制机制为核心,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为宗旨,全面提升公司管理及服务品质为目标。
二、工作小结
1、建立品质检查机制
由于原品质主管的调离,公司月度检查工作一度停滞约达半年之久,虽然采取了周巡场方式,但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压力传导型品质控制模式的作用。8月份品质部组建当月起,即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要求,以月度检查的方式充分发挥检查职能,对各部门现场管理情况、日检及周检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指出管理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和纠正时限,并对纠正结果进行复验,较为有效地控制了管理及服务品质。在随后两个月中我们不断改进检查方式,以检查出的问题来检测各业务部门的内部管控能力,通过月检实施压力,强化各业务部门的管控力度,逐步让存在问题具有可控性,从而使三级检查机制得以真正地建立,使品质控制工作更加系统化和有效化。
10月下旬起,我部门开始强化现场检查,就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进行复验,通过这种强化性检查给业务部门施加压力,使现场管理及服务品质明显提高。
2、实施内部审核
我部门人员虽为万达集团老员工,但却是本商业管理公司新人,对商业项目的特点及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基于此,部门成立初始,在公司总经理的正确指导下以内部审核作为切入点,利用5个有效工作日基本摸清了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查出86项问题,发出47份《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综合形成《内部审核报告》,并对纠正结果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验证,确保了内部审核程序的正常关闭。
3、优化管理体系
通过内部审核、月度检查、日常抽查以及突击检查等品质控制方法的实施,理清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9月下旬起利用约1个月的时间,组织公司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部分管理人员动了起来,而且使各部门管理者更加熟悉体系文件,更加清楚管控要点。此次对过于繁琐的文件、流程及表单进行了简化,对不适宜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正,对于工作中的盲点进行了补充,对不健全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总体来说,共增加了6个文件及50个表单,修改了46个文件及26个表单,删减了6个文件及35个表单。
4、实施管理评审
10月21日,在公司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结束后,协助总经理组织召开了本年度公司管理评审会议,综合第三方组织的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公司在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的服务项目的改进情况、商户及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商户的报修及处理情况、管理体系的优化情况等诸多方面真实数据作为输入信息,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本年度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评审依据,并最终形成了管理报告。
5、配合监督审核
10月23日—25日,迎来了认证公司对本公司管理体系通过认证以来的首次监督审核,我部门全程陪同并全面配合了此次审核工作,并据审核意见向责任部门下发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且将按期限验证纠正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三、工作亮点
1、建立了三级检查机制,使品质控制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2、通过对管理体系的优化,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理顺了管理要点,修正了环境管理策划的原则性问题,将原适合于自管的保洁服务策划文件修正为真正适合对外包方的管理。优化后的管理体系更具适宜性、可操性及实效性。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想法
尽管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深知距离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具体如下:
1、品质控制机制虽然得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加强对各部门自控能力的检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035-02
1 财务管理体系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适应电力经营环境应运而生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众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龙头的财务管理,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属于经营管理较高的层次,是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各环节的综合性管理。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改革和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形式上恒古不变、内容上无懈可击,唯有在未来企业经营发展中不断的完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体系内容,明确和把握电力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强企之路。
财务管理体系创新、亟待重构财务管理体系解决实际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结合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关键环节,通过梳理财务活动流程、调整财务管理组织的设计、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及运筹学在相关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内容。通过体系的有效管理实施,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对经营管理提供一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导向,增强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
现行财务管理特征是独立运作核算,伴随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延用至今。
体系内容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财务预算指标的偏差、制定的财务制度缺乏完整性、财务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事物发展,寻根究因。
一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不匹配。现行组织机构框架,管理人员往往会忽略财务预控和监督职能,因管理岗位分工与职责不明确,各司其职,经济业务发生的事前与事中环节,交叉部门出现无人问津的状况,给管理带来的负加值是不容忽视。
二是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为适应新形势,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势必进行完善和创新。
三是有待提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素质。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应具有基本的财经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财务管理的风险预判能力、责任驾驭能力及财务分析能力。人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财务信息的采集分析者和被考核者,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工作效果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2 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化,完善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来展开。
设计出一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整体管理子系统之间的重要桥梁,是经营管理中具有综合性的管理行为,财务管理设计的科学性程度以及其与企业是否能够适配,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有序运营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基于上文论述的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企业重要价值,笔者认为,企业在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三条原则。
首先,任何的一套财务管理体系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事情的发展和推进都需要人去做,只有人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财务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同样如此,依靠人才推进财务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其次,坚持创新财务理念的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进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时,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一个单一的方面,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也不能忽视,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进步,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优化为目标。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集团化运作以及标准化建设的道路。因而在进行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出发,注重细节,协调稳步的推进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最后,坚持信息共享的原则。信息是财务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财务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进行交换的中枢地位,其对信息的占有和要求是最严格的。因为,只有以正确的、完善的、丰富的信息为基础,在确保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的前提下,决策者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故此,为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坚持财务管理与其他内部管理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化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等息息相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测是根据公司经营各项财务活动发生的数据资料,测算出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利润,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如何进行财务预测呢?只是凭借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地臆断进行预测是不准确的。只能经过科学的预测得出科学的论断。建立财务预测的科学模型需从定量预测和定性两方面展开。基于对历史经营数据和相关联的信息的分析,对未来作出的科学预测。
确立了财务预测的结果,而预测的结果自然离不开财务专业技术的运用,这正是财务部门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重要体现。财务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管理者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掌握科学的决策原理与方法。财务决策体系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决策程序,以确保决策和战略的有效整合。
加强预算管理,完善修订财务预算执行的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推行预算刚性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是整个公司财务预算执行的根本保证。财务分析是稳健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离不开科学的统计工具,可以选择运用常见的统计软件包,如Excel、SPSS软件等,有效的处理和分析财务数据和信息,清晰直观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的实施
保证目标实现的措施与手段,完善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新组织架构,财务部门应依据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财务的岗位职责,建立保证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手段。调整当前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财务管理的组织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
体系的实施过程离不开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管理,财务人员的角色是多样的,不仅要做好传统的会计核算的记账员、结算业务流程监督员这个基本角色,而且应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下,更多的成为决策管理者的好参谋,好帮手,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会计核算型的财务向经营管理型的财务的转型,而实现这种跨越和转型的关键,依赖于财务管理者的创新性意识、较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过硬的财务专业技能。对于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考核,使之具备相应的理财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
为使财务管理预算中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 需要将财务管理的考核机制予以落实,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坚持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体系建立是从实践中构建,体系实施是到实践中发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达到设计财务管理体系的初衷。
花开要有果,掷地要有声。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其后紧抓落实,最终要见成效。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财务管理体系按规定的流程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跟踪财务体系的实施过程, 准确掌握体系执状况,及时反馈信息并做出调整公司经营方案细节,结束后进行评价,总结经验。
4 财务管理体系实施的预期效果
在财务管理体系运行中,制订一套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财务管理文件,一般可由财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组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价值创造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将实施的效果及经验教训总结成册,为将来体系的重新完善提供资料支持。
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风云在即、变化莫测,尤其是经济形势和竞争压力,对于管理都是难以预控的因素。因而,时时刻刻应增强风险意识,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对风险因素采取措施,从而使风险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以掌握过去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策划、继而修正、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 李延喜,周颖.财务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大学出版社,2006.
[3] 韩伯棠.管理运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Robbins, S.P.,Coultar, M.管理学(英文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篇6
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因此对于石油行业的管理机制也存在着差异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主体,实行的是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我国的石油资源为国家所有,所以由国家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而发达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实行以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发达国家的项目工程除政府投资或参与的工程项目以外,大部分工程项目(包括石油项目)都是以私人投资为主。
2国内外对于工程造价发展模式的差异
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造价模式有三个主要的代表,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英国的石油工程造价模式坚持的原则是“量价分离”,一方面皇家测量师协会编订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工程“量”提供了准则;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功能,相关部门只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定期价格指数和成本指数就可以了。两个方面的有效结合,达到了量价分离的目的。
3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造价体系。与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相比较,得出,要想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造价数据库系统,应从提高国际竞争开始。只有提高了我国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企业真正走上国际的舞台。国内的石油企业应对近些年公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项目以及工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以往的经验与成绩,找出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将工程分部进行总结,通过探讨与研究将新技术体系与原有的造价体系相结合,打造能够提升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对于国内的大型石油产业而言,普遍具有分布广的特点。由于区域的不同,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体系文件。可以看出,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建造完善的造价体系,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3.2多方调研,加强学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展开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广阔,资源竞争同样进行的非常激烈。因此,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我国应对石油企业的工程造价体系进行多方调研,利用各种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搜集到的各公司、各地区的价格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在多方调研的同时应积极加强学习,结合国内外的长处,为石油公司培养出业务水平高超的工程造价人员,国内的石油公司应注重对造价人才的培养,汲取国外先进的造价理念,使造价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为公司建造完整的造价体系。通过多方调研与加强学习的方法,为提高国内大型石油公司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供重要途径。
4结束语
篇7
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为确保体系的正常运作,对ISO9001、ISO14000、OHSAS18000管理体系,5月份在公司管理者代表的正确指导下以内部审核作为切入点,利用有效工作日基本审查出了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查出12项问题,发出3份《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综合形成《内部审核报告》,并对纠正结果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验证,确保了内部审核程序的正常关闭。通过整改,将公司过于繁琐的文件、流程及表单进行了简化,对不适宜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正,对于工作中的盲点进行了补充,对不健全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总体来说,共修改、增加了31个文件及表单。
公司已于2020年6月下旬通过了上海质量管理体系对公司的第一次监督审查,审核组的专家对公司近一年来的体系运行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专家指出,公司将管理体系融入到公司业务过程,充分识别公司的风险和机遇,理解相关方的要求,结合战略发展愿景,对公司的管理方式及相关职能进行调整。公司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全员质量意识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司体系管理情况较之前更为规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也更为有效。此次监督审核,审核组共开具3项一般不符合项,已于限期内整改完毕。
公司于4月底向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提交CRCC认证复评审核,6月底,认证中心的专家对我公司两大类,共计10个单元的产品相关生产、检验内容进行了现场审核,开具4项一般不符合,于限期内全部整改完成,通过复评审核,并于2020年9月获得认证申请中全部规格型号的证书。在完成铁路产品复评认证的基础上,向认证中心提交城轨装备产品认证,于2020年10月获得6个单元城轨产品的认证证书。
2020年度公司行政许可资质到期,公司于6月初向国家铁路局提交换证申请,经过多次对提交的资料的审核及修改,于10月初再次获得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许可证,证书有效期5年。
篇8
关键词:信托公司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一、信托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是信托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由于信托公司的特殊身份,委托人基于对信托公司的信任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是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一旦遇到经营风险,将会给受益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将丧失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信任,这些都与信托的设立初衷相矛盾。因此,信托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二)内部控制是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
中国银监会将内部控制作为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要素之一,通过此要素评价信托公司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及有效性,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二、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覆盖信托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各个部门及各阶层的职员,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控制点,将内部控制活动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经营环节,在公司内部实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控制,不能存在内部控制活动的空白和漏洞点。
(二)重要性原则
信托公司在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实施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从业务活动的性质和涉及金额两个方面考虑是否需要重点内部控制,要有针对性地关注重要的业务领域和可能面临较高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业务活动,确保重要的业务环节不存在控制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
信托公司在织织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即满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横向而言,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的协调运作、相互监督及制约;纵向而言,完成某个工作需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四)适应性原则
随着信托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一些原本执行效果较好的控制制度,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失效。因此,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应当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完善。
(五)成本效益原则
信托公司的内控设计应当与公司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适当、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在内部控制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应从整体利益角度来综合判断某项控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构建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举措
(一)组织内部控制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在信托公司的推行将遇到一些阻力,因为大多数信托公司存在较大的业绩考核压力,严格推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将使会丧失部分业务,因此,信托公司必须首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信托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
(二)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增强公司执行力
虽然一些信托公司在业务管理方面拥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确没有真正有效的执行,对制度重视程度不足、执行不到位,这样将无法达到内部控制应有的效果。因此,信托公司要科学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并加强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不断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增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信托公司业务具有跨市场、跨行业、跨产品的特征,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为复杂,普通的风险评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需要。因此,信托公司应当分层次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建立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价风险,建立动态化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体系,切实提高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四)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专业人才的培养
当前,很多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依赖外部专业人才,公司内部欠缺既熟悉信托业务又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保证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根本,因此,信托公司必须加强对公司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公司内部熟悉业务的员工参加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
四、结束语
随着信托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信托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不断完善并执行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信托公司健康发展,促进经营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华.财务危机预警接型中的非财务指标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4, 5: 31-32
篇9
关键词:山东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国家启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把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作为落实万家企业节能工作十项要求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要求建立健全符合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山东省有1188家企业列入国家万家企业名单,节能目标任务253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的9.92%,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总抓手,在前期制度探索研究、试点示范基础上,山东省经信委、省质监局、省政府节能办组织召开全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和《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管理试行办法》,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自律公约》,标志着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整体推进。这些企业通过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节能管理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轨道,形成了能源管理长效机制。初步测算,年可实现节能量500万吨标准煤,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展探索研究
能源管理体系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借鉴成熟管理模式,将过程分析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管理理念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建立覆盖能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构建自我发现问题、持续不断改进的节能管理机制。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企业改进节能工作,优化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现代能源管理方法,已经引起国内外业界广泛关注和认可。早在2007年,山东省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节能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节能技术获取渠道不畅通、节能目标责任不明确、能源计量统计薄弱等问题,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制度研究、制订标准入手,沿着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的路径,研究和探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并总结提炼出符合国内企业节能管理特点的“四个机制”、“三个持续”,即: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主动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与技术,实施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注重节能文化建设的长效节能管理机制,做到节能工作持续改进、节能管理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认监委的认可,其经验做法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为在全国推广能源管理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2制定地方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
一是理论先行。2008年,山东在全国第一个能源管理体系地方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随后,陆续了造纸、热电、水泥等10余个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丰富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为推进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山东又在实践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能源管理体系》教材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案例”(视频教学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为重点企业正确理解、认识能源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示范引路。2013年,在淄博、德州两市开展体系示范市创建活动,率先制定实施计划,出台鼓励政策,培育示范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组织企业开展认证等评价活动,两市163家企业2014年底前全部提前完成体系建设任务。同时,山东省先后分6个行业选拔68家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试点,通过现场交流会、能效对标等形式,发挥典型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比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强化全过程管控,科学安排生产节拍,深挖节能潜力,体系运行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做法不但在省内推广,还受邀到省外交流。
3建立信息平台,实现高效管理
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山东省开发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平台”,1188家企业、77家咨询机构、37家认证机构、313名评价专家及188名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监管人员均可在平台上上传、查阅相关信息,实现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认证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机联动。利用工作平台每月定期调度各市体系建设进展,并通过“山东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进度”窗口动态展示。实行认证信息网上登记,强化跟踪调度,及时掌握认证机构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在全省推进计划和各市实施计划指导下公正、独立和客观地开展认证工作。
4规范第三方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规范第三方服务。山东省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管理试行办法》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办法》,对咨询服务和评价工作做出明确要求。据此遴选的77家咨询机构共为861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选拔的313名评价专家,共对710家企业实施评价。省节能监察机构定期对咨询服务机构进行执法监督,对发现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机构,依法责令整改或实施处罚。二是引导行业自律。邀请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37家认证机构共同订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自律公约》,承诺依法、依规开展认证工作,自觉接受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认证服务,共为207家企业提供了认证服务。
5争取资金支持,实施政策激励
实践证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一分投入十分产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切实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山东省建立了项目申报和表彰奖励等制度在内的激励机制,在组织申报国家和省节能项目等工作中优先支持建立并有效运行体系的企业。同时,还通过争取省财政资金补贴及世界银行赠款项目等,对部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企业予以资金补贴。“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安排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了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性。
6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6.1初步形成持续改进的节能机制,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已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普遍形成了4个机制:一是节能遵法贯标机制,实现了主动收集并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企业能源管理活动更加规范、更加系统化、制度化。二是能源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实现了对能源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即时化、系统化控制,能源计量、统计更加完善,能源利用过程监视、测量不断强化。三是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实现了主动追踪、获取、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四是节能文化促进机制,节能制度不断完善,员工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节能习惯逐步养成。
6.2单位能耗普遍降低,企业节能效果明显
建立并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节能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产品能耗指标均有下降。对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协庄煤矿、张店钢铁公司等4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4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运行后第一年即实现节能量10.12万吨标准煤。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2013年吨钢综合能耗580公斤标准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节能60万吨标准煤,利用余热余能发电12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二氧化碳725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6.3产生联动效应,“三能”建设形成合力
篇10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管理
一、前言
本人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了解混凝土轨枕生产企业工装设备、材料工具、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几大方面的资源配备与管理,结合产品生产实际情况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与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我们公司2012年通过了三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建立了适应轨枕生产的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经过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管理
公司管理始终围绕质量、安全、环境、效益开展,为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公司通过“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的前提下,全面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和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
(一)制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建立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的环节。目标根据公司技术、设备、管理、人员等实际情况制定,且不可好高骛远,应在短期(3-5年)内可以实现的目标,公司可以在管理手册中进行目标、指标的确定,进行目标管理。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下属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分公司根据各部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目标指标,由公司进行汇总后形成正式的目标指标年度考核测量值。由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季度或月份分解考核。考核的结果直接与相关部门、分公司的绩效挂钩,调动其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
(二)完善安全、职业健康、质量、环境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程序的有效运行。
1、安全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编制安全管理办法,在文件中详细描述,并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班组和相关部门;明确组织机构、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其中对目标进行定量打分,可作为每月安全大检查的一部分,进行考核,需要形成考核表,记载实施的内容;明确安全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明确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与处理;明确安全教育的管理;明确安全相关的奖励;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监控和日常管理;明确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明确五同时和安全作业许可;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标识;明确安全检查和例会管理;明确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
2、职业危害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在文件中明确职业健康组织机构、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明确劳动保护和防护用品管理;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外来人员职业危害管理;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健康档案管理;明确职业防护设施危害管理;明确职业危害告之;明确职业危害监测、检测、评价、评估管理;明确职业危害申报和事故处理;明确职业健康体检等内容。
3、质量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其行业和地方法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在文件中详细描述,并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班组和相关部门;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和工人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技术文件、标准和技术文件管理;明确文件管理;明确设备、设施、工装管理;明确测量、检测、试验、检验管理;明确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明确工装、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明确生产过程控制和标识管理;明确成品标识和质量监控管理;明确计划合同管理;明确质量信息传递、处置、纠正、预防管理;明确质量事故责任调查和追究;明确质量考核及奖励;明确售后服务与跟踪管理;明确产品开发管理等。
4、环境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机构职责;明确三同时管理;明确环境评价、检测;明确环境污染预防预案及演练;明确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的管理;明确环境日常检查、整改、治理;明确环境污染事故的上报、调查、处理等方面。
有了这些制度基本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需要,但还不能满足其有效性,还需建立文件制度的评审、、修改、更新等程序文件来支持。
(三)管理评审
通过管理评审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管理体系的检验手段。公司采用内审和外审进行控制,内审是经过培训有资格的内审人员在管理者代表的组织下依据国家三标一体体系文件和《公司管理手册》逐项进行考核。外审是专业的评审机构,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督下,依据国家三标一体体系文件对公司的管理体系进行全覆盖的检查,通过不断的改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1、建立内审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使之能顺利开展内审工作,配合完成外审工作。
2、建立内审管理制度并按制度开展检查、考核、整改、评价等工作。需编制体系运行报告、内部审核不合格整改报告等。
结束语
我个人认为安全标准化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结合应用中,使的抽象的安全管理更加直观、更加易于掌握和操作。安全标准化是GB/T28001-20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完善和补充,是其量化后的产物,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