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经济网络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与经济网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与经济网络

篇1

>> 基于流量分析的精确营销方法与系统 基于数据挖掘的精确营销研究 基于网络社区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网络消费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精确化的电信业体验营销探讨 基于数据挖掘的精确营销实现过程 消费者调研:营销策略的“精确制导” 基于社交网络的汽车网络营销策略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特征的营销研究综述 社会网络服务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沟通策略 基于社会连带视角的营销渠道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基于组合策略的单模式串精确匹配算法 基于网络环境的服装营销策略创新 基于网络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分析 基于女性网络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基于长尾理论的网络营销策略 基于网络营销的高校就业策略研究 基于顾客价值的网络营销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 VIEGAS F B, WATTENBERG M, FEINBERG J. Participatory visualization with Wordl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2009, 15(6): 1137-1144. doi:10.1109/TVCG.2009.171.

[11] GRAHAM R L, HELL P.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 problem [J].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1985,7(1): 43-57. doi:10.1109/MAHC.1985.10011.

[12] JOSEPH B K. On the shortest spanning subtree of a graph and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J].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56,7(1): 48-50.

作者简介

鲍媛媛,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行为动力学等。

篇2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民参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7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35 [本刊网址]http:∥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内和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公共危机不断出现。同时,由于网络资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网络舆论的兴盛。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而且十分活跃。他们主要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博客等载体来实现。特别是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以后,网民的关注点高度集中,网民频繁而快速地参与,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某种强大的网络舆论。很多时候,当面对这些舆论时,政府的低调失语与网民的高调炒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旦网络舆论偏离了轨道,主要表现为主导地位被负面舆论所占领,网络舆论会转化为更大的公共危机,会对政府部门和当事人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网络进一步传播,则容易加快新一轮网络公共危机的形成,不断制造新的热点、形成新的热潮。

在不断的引入国外的公共危机理论的同时,我国发生公共危机的次数也不断的增多。学术界对于公共危机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理论研究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对于实践应战有一定的指导的作用,同时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法制建立以及对于公共危机的预警、应对等措施也越来越完善。但是现阶段对于公共危机的研究主要是在于单方面的侧重政府的主导力量,而对于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研究明显不足。

一、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

在公共危机发生前后,如何进行预警、处理和重建是政府的政治任务,但是危机本身包含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单方面应对公共危机显然捉襟见肘。所以单单依靠政府很难实现很快很好的解决公共危机。

(一)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有利于加快引导网络舆论的导向,为公共危机的尽快解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首先,公民是网络不利舆论的制造者。在危急情况发生时,公民会在网络上制造各种舆论,政府如不能及时公布公民急于知道的信息,在各种舆论盛行时,如果政府不能引导受众达成一致意见,凝聚民心,将会有更多不利舆论的出现,公共危机会进一步恶化。其次,公民是网络有利舆论的指引者。几乎所有的网络舆论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受众的愿望和诉求。在公众批评政府工作时,更要及时准确地回应,不隐瞒情况,不推卸责任。公民民通过发表网络言论,直接表达自我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那么公民参与网络舆论的时候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很好舆论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公共危机更好的解决。

(二)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节约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如果公民能够有序的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他们也可以及时地提供物资和人力,补充了政府的资源,同时还能够对于心理伤害给予一定的缓解,从而就减少了政府危机管理的成本。公民通过募捐的方式是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的一种形式。

(三)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有利于公民精神的成长和政府权威的提升

因为公民的社会生活的境况影响着公共精神的形成,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生存境况的严峻程度和公共精神的发展成正比。正是如此,全球化导致全球互相依赖,风险加大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并且频繁,就为弘扬公共精神提供了平台。正是由于公民意识到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展现了公民本质,所以他们主动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中。正是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主动自觉地参与公共事务,同时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等这些积极的态度,同时又能付诸行动。通过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提高了公民参与的能力,更富有公民精神,造就了公民社会,最终促使公共权力向社会回归。

二、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网络参与法制化的缺乏

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是指公民参与不能当做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随意性的行为,而应该把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参与的途径和手段纳入法律体系,让公民参与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中一个必须的程序。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也正处在刚刚建立的阶段,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当中还没有关于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责和渠道的条款。现阶段公民参与特别是通过网络形式的参与不被政府机构重视,正是由于公民参与缺乏法制化,即使公民有意愿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也无法实现。当前社会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已经明显落后于现实的需要。所以,建立和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二)公民参与蕴含的公共性不足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虽然人数比较多,但是参与的主要人群是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通过网络参与,我国网民的年龄普遍存在年轻化,他们一般仍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阅历和相关知识储备比较薄弱。他们参与公共危机管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参与相比仍然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潜伏性、无序性、短暂性和情感性。因为我国公民社会发育比较缓慢,公民诉求和公共管理缺乏有效合法的途径,公民参与虽然有很大的热情和能量,但是情绪性多于理性,无序性多于组织性,短暂性多于持续性,却没有合适、合法的渠道进行有效的诉求。

(三)政府与公民互动不够

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公共危机治理的合作机制。虽然新浪微博上的673个政府机构及公职人员微博,其活跃度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政务微信通过推送消息积极发声有利,但是明显表现为自说自话,很少与网民进行沟通和互动。按照治理理论的要求,在面临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的职能主要集中在整体的决策和全局的统筹,而其他组织可以各自发挥他们的专业性开展工作,同时这些组织相对比较灵活,可以在政府估计不到层面开展工作。政府和其他组织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更有利于对于公共危机的解决。而现实的情况是政府和其他组织之间平时就缺少沟通和合作,缺乏合作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导致政府和公民参与也没有办法进行互动。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但是政府并不能既掌舵又划桨,独揽公共危机管理的所有权利。政府应该与其他组织应该摆脱相互隔离,各行其是的窘境,和公民同舟共济,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治理公共危机。

三、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解决策略

(一)塑造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政治环境

切实践行制度,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公民参与尽量少使用动员式的参与,“动员型参与”是政府通过社会各方面进行动员的形式把公民纳入政治体系,而不是公民从外部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介入和参与,这种做法是通过公民参与提高政府的控制力,而对于提高公民对政府的影响力没有任何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政府进一步控制了每个公民,公民和社会没有了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最基本的权利,成为盲从者,同时也失去了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更好地使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必须还政于民,不能采用动员参与或者强制参与,进行引导和规范,创造公民参与的有利的政治条件和有效的渠道。

(二)政府加强公民组织参与的法制化建设

法制是一个社会社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主要的领域。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想公民参与的有序性和可行性得到保障,必须要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制,有利于公民参与责任感的增强,也可以用法制的观念对于公民参与的行为进行引导。首先要对公民参与的情况和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其次,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参与的立法,这样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更具有预见性和科学性。最后,要及时把已有的合理的、高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公民参与的实践和经验上升为法律。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现有有关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律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公民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利、责任与方式,将公民组织参与纳入法律轨道,并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之下,所有专门的公共危机治理法律法规必须明确公民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义务与权利范围,制定基本有效的公民参与的程序,保障参与渠道的通畅。

篇3

【关键词】四川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问卷调查;建议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工具为手段来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21世纪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网络消费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相对比较闭塞的四川地区而言,网络消费的发展还相对较慢,又由于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在性,所以,本课题组选择以四川地区的几所高校作为网络消费调查研究对象,初步的对网络消费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覆盖程度和发展程度进行一个了解。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等四川地区部分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

1.2 调查方法

问卷;访谈;数据分析;总结

2、问卷结果分析

2.1 对网购频率和月消费水平的调查

在接受问卷的大学生中,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69%,1000-2000元的占25%,2000-3000元的占4%,3000元以上的占2%;虽然这1200名大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网络消费经历,但其中有27%的人很少进行网络消费,68%的人偶尔进行网络消费,但只有5%的大学生频繁进行网络消费,有15%的人以网购作为主要消费方式;在这些大学生中,靠自己的劳动在大学期间取得收入的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4%,还未取得过收入的占66%;这说明他们的网购频率与其月消费水平是相对应的,呈正比关系。

2.2 对生活背景和网络熟悉度的调查

在这些问卷调查对象中,有24%来自城市,76%来自农村,他们中只有7%的人对网络社会熟悉,有70%的人对网络社会有了解,还有23%的人对网络社会还不够熟悉;这说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网络熟悉度对消费者是否选择网络消费有一定影响。

2.3 对选择网络消费的原因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44%的大学生是出于省钱的目的选择网络消费,有32%的大学生出于网购的方便快捷而选择网络消费,只有10%的大学生是出于对网络的信任才进行网购;这说明相对较低的商品价格和网络消费的快捷方便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的重要因素,相反,这说明网络消费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2.4 对网络消费的评价调查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来看,有2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有高达68%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只表示一般,有6%的人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态度不满意,这说明在物流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此次问卷显示,有高达67%的人对卖家评价仅为一般,有5%的人对卖家评价差。所以,物流业和卖家两方面都需要做好工作。

3、对发展网络消费的建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经济崛起时期,但其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代价是巨大的,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为明显。尽管西南地区拥有占全国12%左右的土地面积和占全国40%左右的水资源量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其大部分地区由山地、丘陵、石山和一些高寒区组成,使得其交通十分不便,主要发展以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和旅游业,所以,长期以来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而对于古人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的四川而言,也同样如此。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落后的交通因此使得四川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提倡网络消费,可以减少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发展,科学发展。对于怎样发展网络消费,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3.1 大力发展经济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只有人们包里有钱了,才有更多可能进行消费,所以,发展经济是根本。

3.2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网络消费理念

完善的网络设施是进行网络消费的一大前提,而消费理念又指导着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提倡网络消费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

3.3 完善网络信息平台

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搜集网络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向卖方进行反馈,为买卖双方搭建一个畅通的网络交易平台,从而促进网络交易的自我发展。

3.4 加强我国网络消费诚信体制的建设

提高网络诚信度,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可以为网络消费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为网络消费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氛围,让消费者放心大胆的消费。

3.5 再次就是要提高网络消费服务水平

由于现在大多数网络营销主体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所以,网络消费市场还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缺乏统一专业的管理,各自经营水平和理念也不一。因此,各自对待买方的服务态度也不一样。因此,规范网络市场,完善服务体系,不断追求高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成为依依不舍的回头客。

3.6 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不过十几年,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且像四川地区这样的西南省区,交通闭塞,物流发展就更难一些;加快发展专业化商品物流,把物流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身边,可以为网络消费的发展提供充足后劲,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满意。

篇4

关键词:旧城;改造;人居环境;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59-02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隆万容(1964-),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湘潭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04jj40030);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3c504)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居人文建设已普遍为人们所关注。事实上,就城市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而言,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和人工环境系统,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系统与两者的有机整合。在我国城市改造建设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注重以人文视野审视人居环境建设的品质问题,要通过物质与社会空间的人文重塑,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2 旧城改造的类型

功能置换型:改变原有的用地与建筑使用性质,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其改造方式以整体拆迁为主,也有少数对旧街区和建筑进行修理整治,此类案例通常费用较高,不具备普遍的推广意义。

保持居住用地性质的提高密度型:采用拆迁方式,通过土地置换和加大开发强度获取利益。这种方式在我国较为普遍。

保护修缮型:主要针对历史地段和保护区,以保护为主,进行保护性修复和改善设施。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地段采用这种方式,非山西平遥古城。

渐进式更新型:采用延续城市发展脉络,维持地区相对稳定发展的小规模整治方式,这方面我国尚无成功实例可循。

3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矛盾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普遍增长及城市化推进的加快,旧城改造也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一些特大城市更是率先实施了一批有影响的旧城改造项目。我国多数城市的旧城区面临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冲击和城市职工下岗转产的困境,拥挤与损毁程度日见严重。随着我国居住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现今仍然生活在旧区的居民多半是没有能力脱离这些地区或是依赖旧区社会经济网络生活的低收入者,政府实施组织的旧城改造本来应该可以满足他们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但是现实中的操作行为却往往事与愿违。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问题反而随之浮现,例如城市传统风貌消失、大规模拆迁造成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损失等。

3.1城市历史风貌保持和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之间存在的矛盾。

大多数城市旧区的主体是长期发展形成的旧居住区,它们代表着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部分。但是这些居住区往往人烟稠密,建筑拥挤,公益设施缺乏,绿化、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比较简陋,如何在保持城市历史风貌延续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呢。

3.2旧城社会经济网络和房地产开发商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旧城老居住区通常是传统的邻里社区,长期共同生活,邻里关系密切,居民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纽带,社区中居民的地域归属感强,社会交往网络不仅塑造了社区的情感认同,更起着经济安全网的作用,并承载着城市历史信息的传递,维系着传统市民精神的传承。然而利益驱动效率优先的房地产商开发则倾向于以高密度、高容积率的现代型住宅小区来取代旧居住区,这种做法必然会影响乃至破坏多年传承下来的社会关系网络。

4 人居环境改造的人文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意识的逐步增强,城市老区开发活动较为活跃,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各类房地产与城市设施项目纷纷实施,这对于旧城人居环境设施的完善以及居住生活功能的健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城市的改造建设活动也显现出对文化品味和人文理念的一定淡漠或盲从,物质空间背后的人文内涵仍显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城市改造不再是城市政府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包括个体、企业和集团等参与的共同行为。城市开发建设由政府、个体、企业和集团等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甚至表现为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投资者是非政府的个体、企业和集团等,城市政府更多的是起管理和服务作用。非政府投资者对城市改造的参与,投资行为是建立在对城市规划目标、方向以及开发政策制定的广泛参与基础上,并通过对开发项目的经济、社会、政治目标的分析论证而确定的。因此,在城市改造的决策过程中,体现为多元利益主体对城市改造的参与,这也带来了不同利益主体对人文环境的不同影响。

4.1人居环境建设中人文个性的欠缺

全球化趋势已逐步跨越经济范畴而渗入到意识领域,这不可避免地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特别是在建筑与城市人居空间的文化性上,表现更为明显,一些建设,更多的是对已有形象的表面模仿,只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城市感,但由于其缺乏坚实的历史文脉基础,人居环境的地域个性并没有得以体现。近年来的建设活动可谓空前,无论是公共活动设施还是居住生活空间,在数量上都有了显著增加,但就整体而言,其人文特性并不鲜明,大多呈现人有我有、人建我建的盲从态势。

我国城市旧区通常占据市中心区边缘的有利区位,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及用地功能的调整与置换,越来越多的旧区地段被拆建为大型商业设施、办公楼、高档公寓和休闲娱乐场所。旧城结构性调整的结果,无论是采取第一或第二种更新方式,往往使原旧区的低收入居民或失去家园,或因为社会经济网络的断裂陷入生存窘境,社会关系网络的消失更直接导致了传统社区的毁灭,造成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

4.2中心认同感的缺失

只有居住的中心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根据诺伯格・舒尔茨的观点,人都具有向心感,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没有中心,社会内部就易产生混乱;有了中心,才能使人在心理上建立秩序的终点,因此,中心不仅提供个人情绪的安全,又可在社交上提供重要的共同意识,它提供了人们交往的机会及场所,增进了成员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友谊的形成。

城市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日常的生活大多在家里便可完成而无须借助公共空间,减少了原先频繁的接触,使得友谊难以形成,一个突出的例子便是为什么老城区的人往往不愿迁入新的居住区,因为原先拥挤的环境和落后的设施客观上使得人们将日常生活融入公共交往空间,人们彼此熟悉了解并互相帮助:而新的居住区各自为政,互不往来,更别说形成友谊了,尤其是许多居住区的建设,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过度提高容积率,使得

人们公共交往的空间愈加减少,居住空间缺少中心性和公共空间,就无法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从而使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现代的居住建设就应该汲取传统聚落的中心性优点,加强住区的场所性以及人们的关联性,从而形成具有归属感的居住环境。

4.3人文环境塑造的空间设施与组织管理有待完善

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需要有较高品质的物质空间和相对齐备的设施作为载体,因此逐步完善适宜于居民从事居住、休闲、交往等活动的空间设施成为人文精神培育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旧城改造过程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些广场、步行街及公共文娱设施等,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所,同时也使人们在公共性的交往中,接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气息。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此类设施大多具有较弱的盈利性,所以建设资金来源不足,公共活动空间和文化设施短缺仍然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突出表现在活动空间与设施分布的非均衡性上。例如重庆沙坪坝区核心地带各类设施较为齐全,而其它地带特别是歌乐山及以西的边缘地带公共活动空间与文化设施较少,给居民文娱活动的开展以及使居民方便地享受现代人文气息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多数城市在人文活动开展的组织与管理上也较为薄弱,大多处在一种自发性的无序状态,所以加强人居环境改善中人文发展的体制建设也具有必要性。

5 现代人居环境――回归的人文精神

对比传统的生活方式,现代的人居环境尽管在物质条件上有了很大的上升,可人们依旧觉得缺乏安全感,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友谊的减少、犯罪率的上升,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性淡漠、安全感的缺乏等恶果。旧城改造应开辟利于邻里交往、共同生活的场所等共享空间及设施,创造丰富的景观和富有情趣的空间环境,增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居民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环境的人文性成长,以回归人文精神。

5.1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

一直以来,政府是我国旧城更新中的主导力量,起决定性作用,要首先作出努力,自上而下改变观念和做法。为此,城市政府各部门要善于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现代城市的法制化、制度化手段。政府加以组织,注重城市人文的普及教育,促进公众参与城市人文理念的形成。

5.2人文品质提升经济效率

人文是一种属于意识或精神的境界,它却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呈现,鼓励社会与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探索投融资方式的创新,以便尽快完善设施、提升人文品质。事实上,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旧城改造中,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日益显现,城市人居环境人文品质的不断提升,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也会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向高品质深入。

5.3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在进行人文建设的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方式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及全体市民的积极性,营造共同参与人文建设的局面,以便人人都对城市形象的人文品质有所关注,人人都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一分子。实际上,关注与参与的本身,也即是人文意识的觉醒和人文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以旧城社区为中心的组织、管理、引导功能,实现地域人文的广泛普及。

6 结语

旧城改造建设中人文价值的意义是人文精神的复兴,在经济功能急剧膨胀下,社会功能严重空缺,产生了人情冷漠、社会犯罪、精神匮乏和道德衰微等社会问题,旧城改造过程更加矛盾突出。关注人文环境不仅是弥补社会功能制度空缺的重要措施,而且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摇篮,一个开明祥和、繁荣幸福的社会既有财富又有正义,既有高科技又有人文关怀,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和更为恢宏的视野。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洪荒之力 网络流行语 传播 心理

一、引言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游泳小将傅园慧成了比“金牌”更火的新闻人物。在结束的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傅园慧以小组第3名的成绩晋级决赛。当被记者问到“今天的状态有所保留吗?”时,傅园慧使劲地摇头,大喘着粗气称:“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傅园慧的赛后采访视频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中外权威媒体为其“背书”,仅8月8日、9日两天提到“洪荒之力”的微信文章就有1.3万篇。傅园慧相关视频24小时内突破3000万次播放。傅园慧在此次采访中非同寻常的表现,让舆论惊讶不已。有媒体甚至幽默地调侃:“如果说宁泽涛是游泳界一股清流,那么傅园慧就是一股泥石流。”

何为“洪荒之力”?傅园慧自己说,是从小说中看到的一个词。目前网络热搜给出了6种解读:一是(宇宙)广大荒远之力;二是自然之力与超自然之力;三是原始之力;四是神奇之力;五是史前之力;六是原力。国家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中为网友们作出权威解释: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状态,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那时候的地壳很薄,地震频发,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多次大洪水。经过几轮造山运动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逐步建立,地壳也趋于稳定。可见,洪荒之力,确实很强大……(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2016年8月8日)

“洪荒之力”被广泛应用,势不可挡。打开百度新闻搜索,截至9月17日,包含“洪荒之力”的新闻标题共计36500篇,新闻全文多达119万篇。

(1)一天圈粉200w!傅园慧向全国人民释放了她的“洪荒之力”(人民网 2016年8月15日)

(2)使出“洪荒之力”迎新生(光明网 2016年9月4日)

(3)政府鼎力支持企业齐使“洪荒之力”(中国经济网 2016年9月9日)

(4)中国武警“洪荒之力”爆发不只是训练,简直要拼命(中国青年网 2016年9月14日)

二、传播学视角解读“洪荒之力”

从舆论传播的规律来分析,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走红并不意外。传播学认为,具有“异质性”的个体,都会成为舆论传播中的主角。和其他运动员相比,傅园慧无疑体现出了更多的个性:活泼开朗;面对采访时不按套路回答;应答俏皮,更有人情味。在整体相对中规中矩的奥运采访与报道中,傅园慧式“表情包”也就具备了广泛传播的价值。

财经评论家马光远撰文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傅园慧的“火”很简单。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是“稀缺”,“稀缺”是经济学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和本源,一切稀缺的资源都有价值,稀缺程度越高,价值越大。傅园慧的所有语言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包装,甚至都没有经过大脑深思。与发表获奖感言相比,从傅园慧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真实以及俏皮可爱的性格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而这样的真实恰巧是中国人的稀缺资源。试想一下,如果傅园慧对提问“今天的状态有所保留吗?”的回答换成“没有保留!我已经拼尽全力啦!”这样的传统版本,受众还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吗?还能有“洪荒之力”一词的网络爆红吗?

传播手段的更新也造就了“洪荒之力”的走红。社交奥运助推“洪荒之力”国际传播。尽管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连夺两金,震惊世界泳坛,但孙杨当时在社交网络的传播度基本上仅限于国内微博。然而在里约奥运会中,无论是孙杨与霍顿的口水战,还是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详细的新闻报道也在“脸书”和“推特”等平台上被热议,中国网红“意外”抢占外国头条。“这位中国女运动员叫傅园慧,尽管她没有拿到金牌,但是她的幽默和表达方式促使她在一天内成为中国游泳的又一位超级巨星,想知道她有多么有趣么,去我们的Instagram账号上看动图和视频吧。”《体育画报》推特官号写道。傅园慧红起来还不到48小时,映客作为国内风头最劲的直播平台,就在各大网络和媒体上海报,预告“洪荒少女”傅园慧即将进行直播。结果不出所料,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她便圈粉破百万,突破世界纪录。

三、社会心理学视角解读“洪荒之力”

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很大变化,傅园慧受到欢迎,也说明大众的思想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大家对奥运体制的宽容性有所增加。他们不再苛求奥运选手夺得金牌或银牌,而是在欣赏比赛的同时,融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他们感受到的是傅园慧“可爱”的一面,大家喜欢她夸张的表情、真诚的话语以及积极的心态。“洪荒之力”以往作为一种流行网络语言基本都表示愤怒,但是经真实可爱的傅园慧演绎,完全变了风格和意味,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理性的体育竞技理念可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彰显,国人对奥运的看法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改变正在散播着人性之美和正能量。

此外,魔性表情助推“洪荒之力”爆红。赛后接受采访傅园慧的魔性表情配上那句经典的“洪荒之力”迅速登上热搜,体育界的网红段子手就此诞生。微博粉丝一天之间涨粉百万。娱乐圈明星大咖纷纷“沦陷”,转发傅园慧表情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语言学专家徐默凡介绍,“表情包”背后昭示社会心理变迁。傅园慧的新台词“我昨天已经用完了洪荒之力,今天没有力气了”“可能我手太短了”等,也已加入豪华表情包套餐。“这是一种借助网络的全民狂欢,体现了人们的娱乐化心态,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奥运会的神圣性和运动员的脸谱化,这种变化其实是正面的。”傅园慧式表情包,纯粹靠着娱乐大众刷爆朋友圈,这正代表着竞技体育在逐渐向娱乐体育转变。

四、语言学视角解读“洪荒之力”

不按套路出牌,违背言语交际原则,答语标新立异,却又真实到极致,这是“洪荒之力”爆红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违背谦虚准则。谦虚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包括耐心听对方说话、对自己的评价要尽量保持谨慎和低调,不能夸大自己的优点,忽视或者掩盖自己的缺点。面对无数次的记者采访,我们已经习惯了运动员倒背如流的谦虚用语,如“感谢祖国”“感谢教练”“发挥欠佳”“略有遗憾”等等。而面对记者的提问“今天这个状态有没有保留实力?”,傅园慧却直言不讳:“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其次,违背赞同准则。赞同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减少与对方的分歧,在非原则问题上尽量靠拢对方的观点,以增加一致性。在交谈中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对方观点合理性的方面,并加以充分的肯定,交流就会进行得很顺利,反之,则容易导致交际失败。面对记者的提问,傅园慧突然之间来了个“洪荒之力”让我们大开眼界,陌生感、猎奇感一触即发,终于“洪荒之力”爆发了。

五、结语

从“洪荒之力”的大爆发至今,尽管热度不减,但也要冷静对待。一个网络热词已经脱离了它原本的含义,受众们懒得去了解网络热词的出处和原始含义,很快变成了全民口头禅,而且把这种习惯带到了互联网上,在网络上开始病毒式的传播。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洪荒之力”迅速走红不得不令人担忧,它所折射的大众文化趋势和社会心理,正在冲击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积极意义。网络流行语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正在让汉语变得干瘪、乏味,这种思考不无道理,也许这正是网络流行语在当下最真实的写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社会任何一种网络流行语传播背后的原因都是多层面的,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对其深层探究也是对当下社会与人文的真实反映。

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其实是一场新的文明革命、人际革命的重要标志,“一些网络语言表达出的情绪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种社会心理状态,特别是社会情绪”。换句话说,网络语言凝结了人们对于当下社会现状的看法、情绪和诉求。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高校的中文系语言学专业,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早就已经拓展到对网络语言的关注了。一些语言学家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网络语言研究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未成为一门系统学科,但这个由互联网催生的研究新方向,已经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内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杨勇.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J].学术界,2016,

(2).

[2]周晓凤,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朱颖婕.网络语言“洪荒之力”频发成语言学领域研究“黑马”

篇6

关键词 演城市网络;形态;功能;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3-0069-05

城镇体系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区域科学与城市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城市或区域的空间交互过程正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2]。全球化过程中,商品和生产要素等流动空间不断扩展,无论规模、速度、方向,还是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城市之间经济、社会、政治等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网络关系[4]。跨区域性的“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逐渐代替了“地点空间”(space of place),传统的行政区划被打破,网络化成为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研究范式强调等级关系,不能合理解释空间关系,因此,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城市网络化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发展必然过程,也是政府和企业寻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必然结果[5]。

网络型结构遵循着全新的空间逻辑,城市网络化发展除了表现为以交通和通信为载体的空间融合以外,还具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一个地理形态上的概念还是功能性的概念,如何辨别城市网络化程度,不同发展阶段空间政策如何引导城市网络化发展。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可行的政策措施。这是规划和治理区域空间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城市网络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展开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

一、城市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网络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多方面的动态概念。以Hall[6]为首的POLYNET项目组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运用到区域城市网络中,验证了这种方法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适用性,吸引了一批学者采用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来分析区域城市网络。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结构描述,将城市网络看作是实体联系(交通系统)和虚拟联系(通讯系统)活动空间的交迭系统;其次是形态描述,强调城市网络功能上的一体化,城市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最后是策略描述,将城市网络看作是一种规范化的空间策略,城市网络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形态。

城市网络化发展是一种可选择的城市协调发展理论范式,也是一种城市发展规律和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城市化模式。由于学科关注重点不同,城市网络概念尚缺乏系统的整合。

(一)城市网络要素

城市网络是各要素空间关联、组合和演变规律的外在体现。城市网络构成要素很多,学者也提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如人文地理学者Haggett[7]提出的六要素,即空间网络由节点、网络、节点层次、面、作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构成。我们将城市网络抽象为点、线、流和网络,以及由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结构。

“点”即节点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点,具有明确的位置特征,其内部又有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点”是网络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空间结构的核心,城市节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能够主导空间结构形式和内容。

“线”即连接“点”的通道,城市网络中的“线”既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构成的有形通道,也包括文化、功能关系等无形连接,“线”是要素流动的载体,具有线形、高速、高效、稳定等特点。

“流”是推动网络结构形成的根本要素,城市网络的“流”是城市网络内外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空间流动,包括人流、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流”是一个矢量,是综合衡量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标。

“网络”是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城市网络”即各“点”、“线”、“流”等要素的抽象关系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活动中,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各种“线”和“流”形成的关联系统,是城市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在空间维度上,城市网络是节点之间的连接模式,是区域空间各组成客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体现。城市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也取决于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二)城市网络内涵

城市网络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开放而多边”的网络中,不但强调城市节点对整个网络体系的意义,城市间的网络关系也决定了各个城市的地位。城市之间联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基础设施、专业化分工、区域治理的空间效应,相应的形成了基于形态、功能和共同治理的城市网络。

1. 基于形态的城市网络

形态学上的网络是对人类聚落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特征的描绘,空间形态上的城市网络作为一种地理表象,可以从城市间最直接的实体连接来测量并分析网络结构。根据实际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类通过引力模式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数据,利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网络结构[8];另一类以城际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如航空流、铁路流以及公路流等)数据对城市空间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还有一类研究主要根据城市之间的远距离通讯设施(如互联网、电话通讯、邮政流等)数据分析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些联系所构建的城市网络。从形态学途径来研究城市网络依据的是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城市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市网络系统,城市在基础设施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角色和地位。这种研究途径相对较为简单,通过统计出城际之间的联系数据,构建城市联系矩阵,再借助图论原理及软件(如ArcGIS、Ucinet等)测算相应的指标,从而得出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这也是早期城市网络研究的重点。这些模式仍只是地理学或形态学上的反映,关于实际流动的内容并没有得到体现,不能反映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2. 基于功能的城市网络

功能性城市网络一般出现于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区域,城市间可达性高,产业分工多元化,各种“流”将区域内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态上的网络并不能保证互补的实现,市场驱动的功能性网络才是城市网络产生的真正动力。近年来,通过功能解读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9]。Taylor开创性地提出世界城市网络是一个具有三层结构的连锁型网络[10]。学者逐渐利用生产业解释城市间联系,研究范围也深入到区域尺度。国内一些学者也利用生产业对城市网络进行研究,既有全国层面的研究[11],也有对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探讨[12-14]。还有学者对金融服务业形成的城市网络进行研究[15]。

基于功能的城市网络根据研究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和“区域城市网络研究”[9]。相应地基于企业组织来研究城市网络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跨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主要利用的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网络来构建城市、地区之间的网络联系,如Alderson和Beckfield[16]选取446个最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在全球3 692个城市的空间分布数据,研究了由跨国公司企业生产网络所构建的全球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另一类研究主要以全球生产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生产企业的办公网络(如企业总部、区域总部以及一般分支机构)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布局来构建的城市网络,如Taylor [17]利用连锁网络模型,构建由全球315个城市和100家企业组成的企业服务值矩阵,分析基于APS企业网络的世界城市网络;还有一类即国内学者尝试着通过本地企业组织来分析城市网络结构,如王聪、曹有挥[18]对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分析。

3. 基于治理的城市网络

城市网络不仅是一种空间现象,它还是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公共政策层面,城市网络化也可以被理解为地方治理主体相互协调沟通与合作的过程。网络化是一种空间组织模式,城市网络是一个柔性的交互环境,节点之间的职能关系是互相分工和补充,实现网络经济和资源共享。网络化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网络发展涉及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政策,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可达性改善、区域平衡发展等。网络治理是区域有序发展的制度保证,通过区域内生的制度安排,实现城市网络协同利益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打破行政区域化,构建功能性城市网络?如何在城市之间建立既有分工合作又有竞争的新机制?如何构建城市网络治理与空间规划的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正成为学者、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急需寻求建立区域资源的最佳配置机制,构建新型的区域治理模式。

基于形态、功能及治理等视角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网络化是城市区域新的发展形态,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职能分工完善,整合体系健全,是分散化、竞争力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系。经济外部性、弹性发展和创新性是城市网络的最主要特征。

(三)城市网络特征

网络化是一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其演进过程是区域分工和相互作用的表现。形态网络化是外部表象,功能网络化是本质和核心,治理网络化是区域发展的组织和协调过程。城市网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城市网络化发展是一种空间过程,是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产生的空间效应。通过提高城市网络效率,可以降低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成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减少空间距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实现合理分工,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始终存在着纵横交错的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结构,网络化发展可以兼顾集聚和扩散效应,把不同的城市连接起来。

第二,网络化发展更强调“关系”而不是“属性”。传统的地域分工理论重视城市的人口、经济等“属性”特征。城市网络强调城市间“关系”特征,包括相互联系、分工和互动等。网络中各城市受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城市间经济作用和城市功能的异质性,要素在网络中充分流动,对整个城市网络提供服务。区域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网络,每一个城市通过互惠合作、知识交换和未预期的创新性活动实现交互式增长,每个城市都可从中获利。

第三,城市网络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各个网络节点的功能和角色也不断变化。城市网络中,城镇体系格局由传统的层级式向网络式转变,随着网络连接日益紧密,分工进一步深化,区域逐步向一体化方向迈进。城市网络化发展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实现地域结构转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网络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城市间关系的强弱,程度越高各要素流动越快,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

第四,网络化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随着要素集聚,大城市可能出现“城市病”,通过网络化发展,城市在人口聚集、经济与产业布局、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在区域范围内统一筹划和展开,而不仅集中于中心城市。网络化发展既可以使大城市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高地价等外部成本,也可以增强中小城市的集聚效应。核心城市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重要的是网络作用力,通过网络作用引导人口与产业进入多核心的城市区域,中小城市作用不断上升,并促进网络整体功能提升。

二、城市网络形成与演进

区域发展就是空间网络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空间网络化自始至终贯穿于区域发展的全过程。网络化指区域内经济网络中人流、物流与信息流所依托的基础设施的生成、发育、完善及优化的演进过程,是物质演化阶段走向空间有序、多元化和定向化的动态过程。

(一)城市网络的动力因素

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通过分工与整合的内在机制,掌握空间格局发展过程,才能突破形态上的网络成为真正的功能实体。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联系各节点城市的交通和通讯等支撑体系、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自由市场竞争规则以及高效的区域治理。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

1. 市场

市场竞争是要素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要素的流动改变了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推动城市网络不断升级。

2. 政府

政府是网络治理的主要主体,区域整合是市场力和政府力双重作用的结果。政府的理念和职能、行政区划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等,都对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工具主要包括规划、政策、投资环境等。

3. 产业

区域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实质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网络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可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的产业链和城市网络。

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实现区际联系的基本保障,现代化基础设施使区际通达性增强,有利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5. 技术进步

技术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交通和通讯技术可以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消除行政割据,生产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率,不断深化分工和专业化,促进区域空间整合。

6. 文化

文化是城市网络的无形作用力和集聚力,既是城市网络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网络化高级阶段的粘合剂,文化近似、人文积淀一致能为区域合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使内部组织运作更加高效,抵御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更强。

此外,全球化、政府宏观战略也会对城市网络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网络之间的横向协调及空间相互作用,也会促使区域空间结构整合。

(二)城市网络效应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区域内产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流动加强,逐渐形成城市网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要素流量扩大,城市之间专业化协作加强,网络化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再成为其职能的唯一决定因素。当空间网络化高度发育时,区域融合过程迅速推进,有形通道进一步高级化和系统化,无形通道作用迅速提升,区域呈现出流动空间形态。城市网络发展的功能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空间传递、阶段关联和资源优化等四个方面。

1. 经济增长效应

城市之间通过互惠合作、知识交换和创新性活动可以实现交互式增长。经济增长依赖于结构转变,资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也取决于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区域空间是经济活动的载体,随着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日益深入,区域间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空间紧密性逐渐增强,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空间成为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间的空间关联度越大、网络越紧密,空间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越强。

2. 空间传递效应

空间传递效应主要由产业互补性形成,是区域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等对网络化发展的适应。各要素在功能上有着一定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协同的方式能使多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网络化发展使产品生产和消费多样化,多样化的生产格局使微观主体间的经济关联日益紧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增强,各个微观主体乃至整个区域都因为规模经济的强化而呈现收益递增,这种外部性又进一步刺激了分工网络的扩大,由此经济体进入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网络化发展把区域内分散的要素、组织变成一个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产生单个要素无法获得的空间结构效应。

3. 阶段关联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者都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发展阶段。同时,产业结构发展与空间结构是相对应的,一定的产业结构高度和空间结构阶段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空间结构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使产出得到优化,通过自身的不断升级和演化,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及生产率水平等决定了流动通道等构成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也就决定了区域空间结构及所处的演化阶段。

4. 资源优化效应

城市之间在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空间结构调整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区域资源和要素分散于不同地理空间,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把它们连结起来,并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网络化发展存在巨大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高效的区域空间组织可以使区域内经济主体跨越地理空间的阻碍,分享某些稀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经济发展不断促进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内各主体联系和依存度加大,通道建设加快了资金、信息、人才和知识等的流动速度,相当于创造了无形资源;资源优化效应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追求,也是城市内部功能区不断演变的原动力。

三、城市网络发展的政策重点

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区域发展的“函数”,空间结构是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结构调控可以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同效应,促进区域发展。近年来,一些城市快速成长,打破了城市间的传统梯度发展层级关系,因此,急需对城市网络进行动态分析,促进城市网络化协同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传统的地域观已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要突破行政区观念,树立新型的区域观和整体发展战略意识,实行网络化发展。树立区域治理理念,建立健全跨区域治理体系,统一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保证。

(二)提高基础设施通达性

“线”是网络的通道,也是“流”的载体,要以网络发展为指向,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包括交通设施、通讯及信息设施、金融服务等有形和无形通道建设。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可用性和通达性,这样才能使空间流动实现高效率地组织。

(三)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

空间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物质形态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及其相互关系表现形式。空间结构的整合必须与产业整合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才能提高区域的组织能力及其经济实力。在制订区域规划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使二者协调发展。

(四)合理应对空间结构惯性

空间结构由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组成,并随其变动不断演化。合理的空间结构也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具有结构惯性(spatial inertia),这种结构惯性源起于产业部门的物质实体生产、经营单元的区位惯性(locational inertia)、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所以,空间结构演化通常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要积极推动空间结构要素的动态优化,以克服其结构惰性。

(五)根据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策略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空间结构也处于不同阶段,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和实现机制也不同,因此,区域政策要有不同地域性策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要素缺乏流动,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是通道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工业化起步并已形成产业体系,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要加快要素集聚,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培育主导产业并形成专业化分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网络建设,提高资源控制和支配能力,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冷炳荣,杨永春,谭一常李甜甜. 结构动力机制视角下的城市网络解释框架[J].地理研究,2013,32(7):1243-1252.

[2] 刘铮,王世福,赵渺希,吴康.有向加权型城市网络的探索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7):1253-1268.

[3] 武前波,宁越敏.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J].地理研究,2012,31 (2):207-219.

[4] 吕康娟.中国区域产业空间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1):1785-1791.

[5] 吕康娟,王娟.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8):130-141.

[6] Hall P.Pain,K. 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 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M].London: Earthscan,2006.

[7] Haggett P.,Cliff A.D. and Frey,A.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M]. London: Edward Arnold,1977.

[8] 李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0-85.

[9] Taylor P J. World City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M].New York:Routledge,2004.

[10] Taylor P J.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J]. Geograp-hical Analysis,2001,33(2):181-194.

[11] 赵渺希,刘铮. 基于生产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 城市规划,2012,36(9):23-28.

[12] 赵渺希. 全球化进程中长三角区域城市功能的演进[J]. 经济地理,2012,32(3):50-56.

[13] 谭一常杨永春,冷炳荣,等.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24-732.

[14] 路旭,马学广,李贵才. 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J]. 经济地理,2012,32(4):50-54.

[15] 刘辉,申玉铭,王伟. 北京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3,33(1):131-137.

[16] Alderson A.S,Beckfield J. Power and Position in the World City System[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109(4):811-851.

篇7

关键词:湘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194-02

1湘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SWOT分析

1.1优势分析

1)产业发展迅猛。湘潭天易示范区建立之初,就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示范区“3+2”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以湘莲加工、粮食加工、油茶加工、槟榔加工、生猪加工等为主,其他农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2010年,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产值46.82亿元,比2009年增长41%,占示范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34%提高到42.3%。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增加。2010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3家,比2009年增加了7家,占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达到了40%。有胖哥、小龙王、宏兴隆湘莲、伍子醉等8家产值过亿的龙头企业。三是精品名牌日益增多。在槟榔、湘莲等产业培育了知名品牌。有胖哥、小龙王、宏兴隆湘莲6个中国驰名商标。有小龙王、胖哥、伍子醉等19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示范区重视推动农产品加工的产学研互动,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荣获各类专利200余项。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3家,入围全省“双百工程”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3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比例40%以上。同时,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有10余家,共获得30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部分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0多项工程被国家农业产业综合办公室列入国家年度重点项目,并获得专项财政补助。

3)产业集群已具雏形。示范区采取“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成形。示范区重点培植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如以生产加工相莲为主的湘潭宏兴隆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加工槟榔为主的湘潭胖哥食品有限公司、以大米加工业为主的湘潭新皇粮米业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0多家,占示范区企业总数的25%。示范区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支柱产业,成功实施包括肉制品、粮油、湘莲、槟榔等四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的扩张、拓展、提升、整合工作,提高了农产品加工深度,延长了产业链,扩大企业协作效应,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

4)产业配套设施较完善。示范区发展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原则,投资规模逐年扩大。交通网络以天易、滨江、武广连接线三条大道作为突破口,拉通主次干道,大力拓展示范区框架,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拥有日供水6万吨、10万吨的自来水厂各1座,11万伏和22万伏变电站各1个,18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1座,已签约建设两个大型变电站、“川气入湘”工程、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配套建设已基本能满足区域需求。目前,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三农产业服务大厦、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和安置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配套服务业也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已具备成熟的城市运转系统和良好的城市承载能力。

5)产业信息技术效应明显。示范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积极谋求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稳健和谐发展。在当前快速发展时期,信息获取直接关系到产品民众认知度以及销售量,为此示范区和企业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形式,促成政企合作,建立起示范区农产品技术信息平台,农产品资源价格、渠道销售等信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推动效应。同时,龙头企业也积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如新皇粮公司与国家工信部电子商务企推委合作,搭建的公司拥有所有权的国内唯一稻谷品类电子商务平台-中国稻谷交易网,开创先河,促使粮食产业链的上下游融合,实现产区与销区、企业与农户的对接,促进了品牌的推广和行业的发展。

1.2劣势分析

1)要素瓶颈制约发展。土地、资金、生态等是示范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首先,示范区土地需求强烈,但新增用地计划不足,缺口比较大。其次,资金方面,由于县级财力较为薄弱,向上级争取的发展资金也十分有限,投入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资金往往不足。再次,两型社会建设对示范区提出了更高的生态环保要求,由于历史问题而遗留下来的重化工业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2)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示范区当前的体制机制仍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人才机制、技术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在项目申报、土地审批、财税征收等方面,拥有的行政和经济审批权仍然较小。人才机制上,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都比较匮乏。技术机制上,政府对企业技改的资金及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1.3机遇分析

1)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湘潭天易示范区作为我省“两型建设”五大示范区中唯一的县级承建示范区,县域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大,产业发展动力足。示范区已经升格为正县级单位,拥有53项市级行政管理权,有利于为客商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大力度地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更大范围地整合国内外、省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形成强劲的发展动力。

2)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近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2%,是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已占中国GDP的14%,并形成了涉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十二个行业,具有多层次、多特色、多样化特点。许多加工产品由于风味和工艺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出口额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虽然进一步下降,但食品消费总额仍然有较大提高,突出特征就是表现为直接粮食消费减少的同时,对加工产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对加工消费的比例还很低。据统计,发达国家加工食品消费占饮食消费的80%,而我国仅为30%左右,潜力很大,食品消费将呈现多层次,一些营养、方便、休闲、保健、无公害食品有较大的需求增长潜力。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越来越高,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达70%以上,如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达70%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4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激烈。据统计,中国目前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 000余家,涌现出了像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汇源、鲁花等一批大企业,其中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超过万余家。加上经济的全球化、以跨国农业及加工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大公司的出现,必然会加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市场竞争。

2)产业要求增高。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加快了农业技术高新化;农业从传统的露天种养业向工厂化种养业、微生物系列产品制造业等“白色农业”产业拓展,从陆地“绿色农业”向“蓝色农业”拓展,使农业领域扩大化;农业生产链延长,出现了产加销、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加工技术、投资比例、资源综合利用比例越来越高,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善。这些无疑将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2加快湘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实施项目推动,扩大产业规模

实施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在建项目的投达产和新项目的引进、落地、开工,加强项目调度,项目跟踪,项目协调,项目服务,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实现经济规模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在培植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招大引强和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和新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

2.2推进研发平台建设

在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依托湘莲、油茶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研发基地建设,包括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服务平台。扶持重点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试点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用好用足现有科技政策资源,走好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为行业关键技术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2.3实施品牌带动

重视品牌效应,一方面努力把传统品种做好做强,把主导品牌、品种打响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开展新品种上市中,实施老品牌、老品种带新品牌、新品种捆绑销售方式,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发展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企业。

2.4延伸产业链

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起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构建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技术链,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

2.5完善产业信息平台

收集和农产品资源价格、市场需求、关联企业发展新动态、国企裂变重组、周边园区发展动态、最新技术、沿海产业转移等信息,使企业随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增加信息交流与互动,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而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

2.6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关联企业、同类企业相对集中发展。通过企业集中加速产业聚集,通过产业聚集推动集群发展,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独具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打造特色产品加工区、农产品加工区、湘莲、油茶加工区、粮油加工区四大加工区。

参考文献

[1]和学民.拉长产业链条做足做活农产品加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8,9.

[2]卢根昌.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如何实现新突破[J].兵团建设,2008,8.

[3]湘潭天易示范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中国湘潭园区经济网,2011-02-14.

篇8

本文将从审美价值方面对长沙湘江滨水区域与江南水乡进行研究比对。

关键词:审美价值;滨水区;湘江滨水区域;江南水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长沙湘江滨水区域的概况

湘江是长沙城的灵魂所在,湘江滨水区域全长26公里,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不仅为长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赏景、聚会、交友营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同时还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1.滨水空间带来的的美学感受

滨水空间在孕育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营造恬静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又被作为人们休闲的场所。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公共休闲空间,为市民提供各种游乐、休憩设施开发的空闲场所,同时还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美学感受和情感特征。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街道景观构成人们休闲生活的有机载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却日益沉重。穿梭在钢筋混凝土中的人们,迫于社会环境的压抑,在精神世界越来越迫切的追求一种绿色、舒适、轻松的自然环境。人工技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滨水空间作为一种运动与娱乐休闲的空间,作为在城市中得以贴近自然的场所,作为市民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伊甸园应运而生。

湘江滨水区域的审美价值

湘江风光带不仅长而且带幅很宽,他的特色是以休闲长廊和雕塑为主景,配以形式各异的小广场、景观小品、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组合种植了多品种乔木和灌木,体现了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在春秋季节和夏季的晚上成为许多长沙市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有人说这是中国内陆城市最美丽的景观,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

湘江滨水区域作为城市景观的同时,也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渍的重要使命,主要地坪高于湘江水平面。主体工程以湘江一桥为分界点,一桥以南作为突出表现长沙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沿江景观工程,设置了十来个广场、雕塑及园林小景等作为主要的景观节点;一桥以北作为突出营造市民休闲为主题的城市沿江景观工程,设置一系列的广场作为节点贯穿整体。为了满足市民的亲水需求,首先在风光带中考虑水景。另外巧妙的采用了多层次的竖向设计,能够更大限度的保证不论在干旱季节还是多雨季节,人们的亲水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面对界面,顺应多层次的台地地势设置一些观景平台,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观赏视野。

而风光带上各种雕塑展示着现代风光的同时也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如杜甫阁、李龟年乐亭、体现三湘雕刻的印章文化小广场,还有代表湘楚文化的图腾柱和象征古城长沙的雕塑“星梦”等等。这些小品或隐于郁郁的树丛之中,或立于广场之上,带给了人们视觉享受、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让人们韵味着其中的历史文化。江边各种景观灯的合理设置也丰富了都市人的夜生活

二、江南水乡区域概况

一般来说,江南地区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近代专指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即通常所说的苏( 苏州)、嘉(嘉兴)、湖(湖州)地区。江南水乡城镇是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统一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形成的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同时其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

1、江南水乡的审美价值

来到江南水乡,投入其怀旧的氤氲之中,就会感受到它的历久弥新的“诗意化栖居”的美学内涵。江南水乡的怀旧色彩,与现实生活的若即若离,表面上看来仿佛是抹淡了挣扎于世的艰辛,逃遁于世的一种解脱,但在此背后,却折射出一种关注人情家园的情愫,一种对理想栖息方式的渴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为社会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麻木了人们对生命本身的感悟。激发勃勃的创造力,激扬高昂的意志力,使人们在得到了成果获得了荣誉的同时,也丢失了对生命的热情与信仰。生态美学将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它要求以审美的价值体验并感受人的自我及生命运动的伟大。使人们如同热爱自己生命一般去感受自然,体会自然,触摸自然。其实,感受自然世界的全部过程,也相当于人在感受自身生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乃至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将体会与自然交往的心灵满足,产生生态存在对于人类生存需求的内在美学价值,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亲和的境界。江南水乡的启迪正在于此。

以水为中心,构成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高度地方性特征

水不仅是江南古镇景观的灵魂, 也是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的核心。渠道水网交织, 水塘星罗棋布成为区域景观体系的核心。在多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活动、 聚落文化和交通运输方式,水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关键,也是不同于其他地方景观特征的地方性

3.以古镇为灵魂,形成区域景观体系的核心

在江南水乡区域体系中,景观的变化是巨大的,历史时期的景观正逐步消失。景观的延续主要集中在保存较全的江南古镇上,从古镇的布局格局、建筑风貌、艺术装饰等能够展现出地方景观的历史性,因此古镇成为区域景观体系的核心。

江南古镇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体现了吴越文化影响下人们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经历了长时期的历史演变,是继承了江南地区的景观文化特征的珍贵历史遗产。江南水乡灵秀的水乡风貌,千年积淀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质朴的民俗风情,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优秀聚居文化的代表。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遗产地则是历史文化的遗存,发展旅游是弘扬遗产地价值并为保护遗产地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而利用遗产地则是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资源,两者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江南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出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在江南水乡浓郁的水乡气氛中,构成了中华民族审美活动的“原本”与深层结构。如果说,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富有自由精神最富有诗意的一个时代,那么,江南水乡的文化底蕴源于六朝文化。历代文人的江南水乡情怀,都与南朝民歌《西洲曲》的原唱有关。所有的关于水乡的理想、人生、情怀都可以从这里找出其初衷。中国民族的审美精神正是在柔柔流动的温馨水乡中孕育出来的。在江南水乡文化中,才会从自然与人类融合的结构中再产生出一种特别精致、气韵生动的审美精神来。这是一种真正属于水乡文化的诗性精神。在这种精神结构中,弥漫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诗性审美气质,一种人们倾心向往的具有诗意化栖居内涵的审美精神。

三、结语

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现代化大都市,商业集中,人口密集,水体污染,空气混浊,噪声严重,生活节奏加快……抹不去的污染的阴影,笼罩在城市上空,威胁着当代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于是,滨水空间,成为许多人趋之若骛的旅游度假的理想乐园。人们在其中休息自己疲乏的身体,净化自己在现实世界充满烦恼和焦虑的感望,体会一种回到本真自我的安宁和愉快,为自己创造一个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理想家园。在这样一个平和的家园里,人们仿佛换了一种身份,换了一个自我,获得了一种新的自信和喜悦,回到审美理想中。

参考文献:

[1] 金广君.日本城市滨水规划设计概述[J].城市规划, 1994( 4) 29-32.

篇9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指导;运用

一、什么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对审计风险准则进行了修订,并执行新的风险导向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我国在2006年2月对审计准则进行大幅度调整,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降低信息风险为根本目的,以控制审计业务风险为中心,以降低审计风险为根本途径,以经营风险的分析评估为导向,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审计思路的一种审计方法。

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质的认识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审计方法实质上仍然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延伸,它从分析客户会计报表的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着手,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决定实质性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建立了企业会计报表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这一方法更科学、更有效。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摒弃了传统审计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代之以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式,并引入战略管理分析工具。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方法是系统理论所指导的复杂系统认知模式。审计要有效地把握会计报表的错报风险,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着手分析,对战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必须将企业置于广泛的经济网络中进行系统分析。从方法论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比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企业了解得更透。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它运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会计报表错报风险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要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分析入手,通过经营风险导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及取证的结果,并结合重要性的判断,归纳和判断整个会计报表的风险并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

三、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解

内部审计下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第一种观点认为,把社会审计中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内部审计就是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即内部审计人员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行为的一种审计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自始至终都关注企业风险(不是审计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企业风险为中心做审计报告,协助企业管理风险。

而从第二种观点的描述上看,所谓的“风险”不是单纯意义的“审计风险”,在更大意义上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企业风险。由此可见,此时的内部审计已经成为结合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将风险管理原则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内部审计重点不再是测试控制,而是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用这种观点来界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会与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相背。

笔者认为,在现有准则下,以第一种观点作为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较恰当,而第二种观点与其说是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不如说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内部审计作用。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其实施

我们姑且不去定论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但是在内部审计中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既是基于降低审计风险,又是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一)内部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向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企业需要内部审计对整体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提供有效的审计监督和建设性评价,以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实现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不应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上,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关口前移,充分发挥预警性作用。综上所述,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1、准确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从分析风险入手,准确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在审计准备阶段,就加大防范力度,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性测试的结果,充分关注被审单位的特殊风险,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发现业务经营活动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存在的风险隐患,达到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

2、以《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为指导,执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使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程序之间协调一致,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一是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针对可能影响风险评估的基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二是编制审计方案时,在评估风险优先次序的基础上安排审计工作。三是确定审计范围时,要考虑并反映整个企业的战略性计划目标,每年对审计范围进行一次评估,以反映最新战略和方针。四是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查找其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五是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六是以风险大小作为确定追踪审计范围的重要因素。

3、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从宏观上对风险进行评估, 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微观层面的操作风险。因此,应继续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并分析重点,实施实质性测试。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阶段中,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关键,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应结合重大风险各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将审计资源向重点风险领域倾斜,以实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在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4、实现审计手段电子化,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标准内部控制的模型,并经常调整、完善,以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效率及其准确性。二要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性测试,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扩展分析的范围。三要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抽样,避免人工抽样检查的不足,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四要构建完整的审计信息系统,推进风险导向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内部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措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为适应企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而产生的,同时也是为量化审计风险、减轻审计责任、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审计方法。为加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新模式。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内部审计更加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控制风险的目标是什么,控制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控制是否先进有效,控制风险有多大,是否影响管理当局的决策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应通过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采用新的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2、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在审计技术方面,风险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甚少,由此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在转变目标定位,树立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重视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以确保审计建议的落实。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而言,需要界定风险范围、理顺风险责任、建立风险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这就是要靠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走出一条迎接风险、化解风险之路。因此要求内审人员都应懂得风险语言,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提高内审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度,以风险为导向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五、结束语

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必然发展趋势,既是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审计坚持开展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检查、评价和报告,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实现目标和增加价值,无疑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最好资源。在实践中,尚无完整的模式可参照执行,即使有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准则出台后,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内部审计师在现阶段,应首先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执行过程中,将风险评估贯穿审计的全过程,不断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最低可接受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文成,王有良.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会计师,2009,(06).

[2]聂海斌.风险导向审计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16).

[3]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出版社,2009.

[4]汪文文.论新形势下的风险导向审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