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篇1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能给学生一个与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同的新感受,使学生感受到现代化的魅力,教师在备课时就精心排版和反复演示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数学的枯燥远离了学生,许多抽象的数学原理、概念、客观实际能生动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多年的实践中,我获得了几个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平面几何中难点的几个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语言直观为主。无论授课内容是易是难,教师在讲授时,极尽语言之能事,千方百计想通过语言来开通学生的思路。然而,语言毕竟受时空的限制,言不达意之感有时还颇深。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像投影仪、电视机、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走进课堂,其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水平和思维的灵敏度。在抽象的逻辑性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接受信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发散思维,从而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化抽象为形象。

二、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特征,化静为动

传统的教学观点常讲: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里的“死”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自身内涵与外延的固定性,另一方面是知识的教与学形式呆板。这无疑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局限性。无论人(包括教师、学生)怎样“活”都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和知识量激增,知识更新更是一日千里。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善于通过种种手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思维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媒体教学通过化静态为动态拓展知识空间,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联系转化的内在规律,揭示知识发展的动态网络,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及在求异中求同的能力。

如在讲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微机屏幕上出现一个动点,一个定圆。教师提醒学生观察,随着点由圆外——圆上——圆内的移动,每移动一个位置都暂停一次,屏幕上的动点到圆心的距离及圆的半径等线段都变色闪烁,此时引导学生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系列知识。以同样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系列知识。然后继续演示,屏幕上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圆,其中小圆在不停地移动,小圆每移动一个特殊位置时,两圆圆心的距离及两圆半径都变色闪烁,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此时教师加以简单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前面刚复习过的知识来判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做出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应用此课件讲授本课内容效果极佳,不仅使复杂的知识记忆科学化,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使学生领略到数学思辨的魅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用多媒体的实效性,化繁为简

篇2

《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是运用计算机工具与美术设计基础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一门课程。单凭“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社会对平面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单凭传统的纸质设计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这门课程的开设可谓是雪中送炭,解决了现代平面设计教育的一大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把文字和图形信息传达给学生呢?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这门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实践证明: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内容进行整理和教学设计。并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3 从多媒体将图、文、声、像、影结合在一起的特点来看,可以帮助教师更充分,更形象地准备一堂《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去提高对所学内容的感知、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1 结合多媒体技术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所任教的学生是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之间,他们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也稍显欠缺,但是学生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因此,“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根本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具有将图、文、声、像相结合这一特点的多媒体手段运用于《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教学,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由书本上的静变为动,将无声的内容变为有声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笔者在施教《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第四章的“牵手文字”案例,开始播放了一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视频,并将操作2008牵手文字的视频加载视频之后,特别地将2008作为重点播放并将2008设置成牵手的效果,之后,跟同学们共同分析了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任务。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们兴奋起来,文字还能够牵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实施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国技能大赛的活动已经唱响全国的所有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项目也是其中项目之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任教老师,有义务也必须从学生的基础培训抓起,并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性。”显然,笔者在制作《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的“风景魔方”案例时,使用Flash教学软件将静态的“风景魔方”旋转起来,学生一下子好奇起来。与此同时让学生先完成静态的“风景魔方”作品。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来尝试,在笔者通过多媒体软件演示教学后,同学们个个都将自己具有个性的作品提交给笔者。可见,多媒体可以充分地展现出直观的、形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即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的知识点。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仅仅使用手头上的课本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实施《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网络上更多的新案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课本上没有的作品,进而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地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自主探索的机会越来越多,自学能力越来越强,常常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的教学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笔者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教学中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各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制作成不同的效果置于课件中,通过大屏幕投影机将教学内容投影给学生,并多次突出显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将课堂内容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知识点变抽象为形象,更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让抽象的知识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让课堂的气氛更活跃,让教学质量有提高,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三、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化原则

1 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实施多媒体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对《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的课堂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于是,笔者在实施《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什么教学手段才能遵循课堂教学的原则?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并将学生的最优化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事实证明:教学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学生学习效果最佳,这才是实施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2 实现多媒体最优化教学应遵从教育目的与教育本质相统一的原则。实现教育的每一个过程、每一处细节不偏离教育的本质,一定要围绕教育的最终目的实施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虽然它可以为双边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直观的演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它只能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能替代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上课必备的拐杖。偏离这一原则,教学将会偏离教育的初衷,违背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规律。

四、实施多媒体优化教学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中的探索建议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充分利用45分钟的时间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达到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施教,并将多媒体优化教学在《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中得到更好的实现,笔者在本课程教学中不断地去尝试、去总结,探索了一些方法,与同仁共同学习,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

1 课前利用多媒体载入与课堂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讲到“云中飞机”案例时,课前5分钟,笔者播放了一段飞机从地面起飞到进入云层中的视频。同时与学生一起观看并交谈飞机进入云层后飞行的状态。让学生主要观察飞机在云层中穿梭的造型,通过视频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课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回顾知识要领,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上课开始,关闭视频。课上开始的5~8分钟时间,笔者请学生演示上次课的案例,并请其他学生找出不足之处,再作修改,完善作品。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上次课的知识要领,演示本次课的教学案例,同时抛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去品味蕴藏的新知识。给学生创造一个准备尝试和创新的学习热情。

3 课堂核心内容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堂核心内容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此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给学生演示制作“云中飞机”的步骤。并重点讲解制作作品的重点步骤,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工具搜索飞机在云层中的不同造型,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创新、去探究,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而专注。

篇3

摘要:高师实习生在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语言组织、教态、粉笔字、黑板画、范图与教具制作、抓不住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课堂美术作业辅导、学生美术作业评价、教学时间分配、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实习态度和所学非所教而引起的,提出如何解决实习生在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习的质量。

关键词:实习生;小学美术教育实习;问题;对策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是让学生了解小学美术组织管理和教学的现实情况,让实习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任务,以获得美术教学经验和能力为目标。但由于高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画家,很少关注培养美术教师,导致美术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缺失,使美术教育实习存在不少问题,情况令人堪忧。

一、实习生在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语言组织、教态的问题。

由于美术专业学生在进行美术技能学习时一般动手不动口,导致普通话不够标准,语言表达不精炼,口头禅重,语调平淡。由于对教案不熟悉,说话有时断断续续的,甚至还有的照着讲稿念,照本宣科。肢体语言不丰富,教态不自然,由于紧张而拘谨做作,有的不能挺直腰杆上课,有的不敢正视学生,还有些男生不修边幅就上讲台。语言教态不佳是所有学科实习生最大的通病。

(二)存在粉笔字的问题。

大部分实习生在校读书期间从来不练习写的粉笔字,书写不规范,由于习惯于写草书或行书,让小学生无法辨认。由于实习生的粉笔字书写力度不够,导致坐在后面的小学生看不清黑板。由于平时不注意笔顺书写的顺序,笔顺出错的事情时有发生。

(三)存在黑板画的问题。

许多实习生画黑板简笔画构图偏低,图形偏小,作画力度不够,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画线条欠流畅,作画速度太慢,小学生等待的耐心有限,导致教学纪律不佳,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实习生临时设计板画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个别学生提出的需求。

(四)存在范图与教具制作的问题。

小学美术课在很多场合需要制作范图与教具。但美术专业的实习生在此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此类物品,不了解设计制作范图教具的工具形象欠佳,教具制作耗时太多且效果不佳,美术字书写能力较差,字体不美观。

(五)存在抓不住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的问题。

抓不住课题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缺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这是所有没有教学经验的实习生的通病。而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就看他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与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习生对此很头痛。

(六)存在课堂美术作业辅导的问题。

实习生由于不了解儿童画的创作特点,也不知道如何辅导课堂美术作业,并且对小学生常用的美术学具,如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透明胶等工具使用不熟练。实习生动辄以成人的专业眼光来看待儿童画,显然不合理。

(七)存在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问题。

实习生不知道如何辅导课堂美术作业,缺乏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能力,不善于从不同切入点评价学生的作业,寻找闪光点。

(八)存在教学时间分配的问题。

不善于把握教学时间,大部分提前讲完,而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

(九)存在不知如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问题。

缺乏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应变能力差。

二、实习生在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实习生的不良实习态度。

大部分普修学生普遍认为“我不要当美术教师”的思想普遍存在,不想花时间精力进行美术教学技能训练;美术专业学生更看重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如素描、色彩、国画等,对小学美术教学技能不屑一顾,不懂得教师职业的内涵,从而轻视美术教学技能的学习。

(二)实习生所学非所教。

由于小学的各种要求很多很杂,美术字、简笔画、平面立体手工制作、电脑平面设计等,对小学美术师资的技能要求不太专,但却非常全面。然而目前的美术教师培养方式让很多老师学得太专,不能好好把握如此众多的教学内容。

三、实习生在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上所列小学美术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存在,而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实习生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实习中出现了如此众多的问题,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呢?办法是有的,但至少要在教育实习开始前半年以上的专项教学技能训练,持之以恒才有效果。

根据以上存在的教学技能问题,教师经过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现总结以下几条问题的对策,供师范生选择

(一)语言教态问题的对策。

大声朗读儿童故事或童话故事,利用语言复读机听故事磁带并跟读,掌握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变化,每天坚持听、说练习。当对故事情节能熟练讲述后,绘制头饰或道具,戴在头上,拿在手上,对镜表演,运用手势、体态等肢体语言,表演话剧。这样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节奏感、流畅感、响亮感和普通话水平,减少习惯性口头禅的次数。

(二)粉笔字问题的对策。

板书字体不美,书写不畅,是因为在黑板上书写练习不够的缘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大黑板上练粉笔字。只要坚持天天练习20分钟左右,粉笔字就会越写越好。

(三)黑板画问题的对策。

板画不美是由于简笔画和速写画得太少的缘故。用硬笔在纸上画得好,改用粉笔在黑板上就不一定画得好。因为黑板面积大,所以板画首先要画得大,起笔靠近黑板上方,以免往下画不完整。板画力度不够是犹豫的表现,要大胆、肯定、流畅地画出来。临时设计简笔画形象对大三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把常见的动物、植物、器物、人物基本动态、面部表情等形象全都默记在心,随时可以用简笔画形式表现出来。

(四)范图与教具制作问题的对策。

作为准美术教师,设计制作范图、教具要有较高的审美水平,这是教师美术专业水平的一种体现。由于儿童喜爱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卡通形象,因此要求准教师熟练使用儿童常用的彩色笔、油画棒、记号笔、彩色纸等工具材料制作教具。比如美化课题字,可用深色记号笔勾线,油画棒横卧在粗糙纸上画出渐变效果,用彩色纸剪贴比用水粉平涂的效果更佳。画大面积的变化背景适合用水粉表现,小面积的渐变适合用油画棒表现。文字可用变体美术字、童体字,色彩要与背景成对比色,互相衬托。

(五)抓住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问题的对策。

以湘美版美术实验课本为例,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教材,分别进行分析。先看教材,分析其中的文字,文字有导入语、活动、提示之分。读懂文字,抓住其关键性文字表述。接着读图,有摄影、绘画、步骤图、学生作业图等。摄影图片贴近生活,让儿童感到美无处不在。步骤图要看懂图示,最好边看边做。在做的过程中,试着用语言讲给别人听懂,边做边讲。这样一来,就会体验做的整个过程,这便是重点所在。哪一步最难做好,便是难点所在。教材中“设计・应用”领域的步骤讲得比较细,通过做一次便能找到重点和难点。但有的课题,重点和难点并不重合。重点是本课要实现的重点目标,即知识点。难点为绘制表现过程中的难关,必须要在教师扶持下才能解决的问题。

(六)课堂美术作业辅导问题的对策。

对于小学生课堂美术作业指导,要从工具材料、构思构图、色彩表达来考虑。例如学生完成绘画作业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用彩色笔画,有的用油画棒在细砂纸上作画,有的在彩色卡纸上作画,有的用彩纸剪贴,有的剪贴后再添画。对于作业步骤,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那就是无论使用何种工具材料,一定先表现主体形象,再添画背景,而且主体物要画得较大,才能突出主体和主题。

(七)学生美术作业评价问题的对策。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儿童有新的想法应及时肯定,给其他儿童以启示,但不要模仿,这是过程性评价。作业评价形式有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以鼓励为主。有争议的意见,要尊重作者的想法,这是终结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在肯定学生作业优点的同时,提出改进意见,这是诊断性评价。

(八)教学时间分配的问题的对策。

一般来说,美术课讲授时间10―20分钟,以15分钟居多。讲多了学生没有作业时间,讲少了重点、难点没讲透,要把握这个度很难。他们追求导入部分的形式新颖,运用了谜语、童谣、魔术、儿歌、欣赏等多种导入形式,但对重点难点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种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其本质内涵的作法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九)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问题的对策。

篇4

一、专题欣赏

专题式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根据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世界、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从而感知作品的内涵、形式、风格以及相关的历史与文化。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专题欣赏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小整体感知美术形态与人类文化。现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国青铜艺术》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1.揭开封存的记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距离的。很多学生对青铜这种质朴、粗犷的艺术并不感兴趣。因此,我以“秦国吞并六国时都要将这个国家的青铜所制的鼎带回咸阳”的故事激起学生对欣赏古代青铜艺术的兴趣。然后打开制作好的幻灯片,配合图片进行配乐讲述青铜器的世纪历程,让学生整体感知青铜器,初步领略青铜之美。

2.感悟文化的灵性。专题美术欣赏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首先,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青铜”,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强度和熔点等角度对铜和青铜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对古人的智慧与才干的钦佩之情。然后,我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带有青铜名称的成语,如一言九鼎、破釜沉舟、拔山举鼎等,通过成语带领学生感受青铜用途和分类,从文化的视角带领学生感受鼎的尊贵。

3.体会文化的力量。专题欣赏课,就是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体会文化的深层力量,感受文明的印记和人类的辉煌。因此,在学生自主欣赏、充分交流后,我利用课堂的结束语部分,总结了我国“青铜时代”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铸写的最为辉煌的篇章,帮助学生对青铜的理解从点逐渐走向面。

二、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对于学生的目标达成,攻克重难点,提高美术素养都有很大的作用。

1.精选作品。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解决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随堂欣赏的题材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选择,让学生更易理解重点知识,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第九册《中国画欣赏》时,我选择了《六君子图轴》和《容膝斋图轴》作为随堂欣赏,引导学生从线、墨、运笔等方面进行分析。

2.恰当呈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只用语言来讲述,学生既缺乏兴趣,又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随堂欣赏教学。构图知识比较抽象而且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电教手段渗透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欣赏和比较中认识构图的重要性,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深刻解读。新的美术教材把欣赏贯穿于每一节课。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让学生大胆说、大胆评、大胆写,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表现的机会。还可以采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等方面细致地体味。当学生的思维渐渐活跃起来的时候,在“三言两语”的表述中,在深浅、对错的矛盾冲突中,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有意味形式”的画面不断来回碰撞,也才能让学生走到笔墨背后去倾听画家的心声,充分地感受和欣赏。

三、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所进行的欣赏活动。这不仅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

1.欣赏学生作品。学生作品可以是课内外作业,也可以是优秀的国内外学生作品。欣赏学生作品时,教师可以从构图、造型、用色、个性等方面引导学生,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艺术术语表达出来。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艺术周”,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本班同学的美术作品,也可以欣赏到全校在美术方面有特长的同学的优秀美术作品。

篇5

一、以音乐为背景,增加美术课堂的抒情性

上好一堂课,特别是美术课,仅以传授讲解知识是不够的,针对学生来说,美术课是在一种轻松、优美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学生在自然与不自然中敞开胸怀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完成一幅画,如同写文章,事先要经过大脑的精心构思。这个过程也就是找腹稿的过程。我们不妨在这个过程里配上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下一步动笔作好铺垫。比如在教学《太阳和月亮》一课时,学生在作业前,先让学生欣赏音乐《小小的船》,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一下月亮是什么样子?我在月亮上干什么?这首歌学生都很熟悉,歌中所唱的月亮为学生作画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在头脑中打好了腹稿,画起来就不难了。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更宽广、直观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

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森林王国》一课时,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的动画情景:四季的森林以及大量的动物图片欣赏,学生沉浸在对森林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篇6

关键词:微课中学美术教育影响作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是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信息传播方式创建的一种全新的、具有特定化、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可以对某个特定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微课教学一般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反映课堂上某个环节或主题而进行的。微课教学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指向性更加明确。微课课时较短,知识点集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学习上的难点进行集中突破。此外,微课还可以对课堂上比较抽象的画法进行演示,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知道自己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改善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学习等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增进师生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微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只要打开多媒体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点主要是通过课堂实现,对于知识点的强化通过课后作业予以巩固,因为课堂上绘画创作的时间很少。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消化知识点,动手能力不足,不符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微课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中学美术教学形式,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重难点知识的传授,在讲解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微课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上课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绘画创作的时间。随着美术教学的改革,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模式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弥补了以往美术教学的不足。微课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通过微视频授课。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不必出现在画面中,可以用画外音配合PPT讲解知识,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远程授课,这是对于信息科技的良好应用。微课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束缚,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离线下载的方式查看微课中的知识点。美术课堂不再是必要的上课场所,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这种课堂的灵活性使整个美术教学的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分时间、地点,也不用教师当面授课,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学习,锻炼了自律能力。

三、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微课

1.课堂中使用微课

微课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上有一些知识点比较深奥,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些困难,教师如果想将这些知识点阐述清楚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微课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将其整合成课堂学习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示范绘画技术,通过微课可以将这些细节展示得更加清晰明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微课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微课的趣味性特点,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美术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课后使用微课

中学美术课除了教授学生美术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课后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梳理并讲解学生在课上没有理解或听懂的内容,唤醒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微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不仅可以使用电脑播放,而且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播放,方便快捷,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有些绘画技巧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完全掌握,需要课后反复练习。教师可以将这些技巧的演示做成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微课上传后,内容可以长期保存,学生可以随时播放观看,也可以反复观看,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讲解指导学生,学生可以在反复练习中做到熟能生巧。

四、微课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生动、直观的特效,展现美术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利用微课视频,将经典美术作品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微课通过生动的视觉表达,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美术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积极学习美术,提高美术水平。学生在强烈的感官冲击下,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积极投入学习,逐渐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大大提升中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微课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微课运用于中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美术知识,配合视频资料,将大量知识点和美术作品浓缩到微课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中学美术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微课具有微而精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认真学习微课内容,能够体会教师在微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投入的精力,明白美术教师的用心良苦,从而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学习。微课教学相对以往的美术教学而言,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美术教师为学生精心打造视频教学资源,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一改以往教学内容的单一、乏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提高美术学习效果。

2.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微课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可以提高中学美术的课堂效率。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往往要当堂讲解、示范,有时甚至反复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如此会占用大量的上课时间,课堂效果却并不理想。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反复播放相关的美术示范视频,同时配上字幕,简短的视频不仅可以浓缩相关的美术知识点,而且可以展现美术技巧的细节,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及时进行美术实践。同时,美术教师还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巩固课堂讲授的美术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美术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制作好微课视频,把理论知识、绘画流程、注意事项都在视频中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观看,播放时对重点知识予以强化。学生观看后,教师再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这样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3.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通过微课形式进行授课,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美术学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还能及时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美术知识,是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通过网络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改变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以往美术教学的缺陷。教师要充分借鉴微课教学,推动中学美术教学的长足发展。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教学,才能促进美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水平,要保证微课使用的有效性,微课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等,是其中的重要标准。因此,只有保证中学美术微课使用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开展微课教学,进而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篇7

合理运用图片、文字及二维、三维动画,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展示欣赏图片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用的图片,画面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色彩感要强。其次,绘画步骤图把整个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要注意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的先淡后浓的层次性。这种既有步骤又有进程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方法。

2.文字编排

美术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文字,往往是教学中的要点和一些美术理论,故此时运用的文字字体以宋体或黑体为佳,大小标题的字体体积要有层次性,色彩要醒目。背景应力求色彩单纯,画面简洁,在视觉上做到既不抢眼,又能烘托文字主体为宜。如在展示文字时可以适当配上打字声音。但不可过分热闹,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合理穿插二维、三维动画

在美术教学中,遇到理论性问题,教师常常需要用很多抽象的语言来向学生表述,而效果往往仍不尽人意。如果这时在课件中插入一段适当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就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第一,课件的合理定位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首先,课件制作的目标应定位在始终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完成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也就是说它始终是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失去了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这一目标,那么再美的课件也毫无价值。

第二,课件使用的目的,应定位于为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而不直接给予学生答案。教师的讲解是为了结合课件进行启发性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三,课件要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沟通的渠道。因此在课件编制时应立足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唯有如此定位才能编制出一件成功的课件。

篇8

【关键词】美术欣赏 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

欣赏是审美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青少年正值易感而善变的年龄,他们喜欢感性的把握现实,因为对于他们,色彩和线条大概要比语言文字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受感染。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的满足,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上的潜波所导致的心理气质与世界观的深刻变化,成为具有高尚情趣和全面知识结构的人才,是美术欣赏课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教材要精妙挖掘,备学生要准确透视

上好课先要备教材,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就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要领会其编写意图,掌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即确定好“着眼点”,握准教学的主攻方向。美术欣赏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简明扼要,教师可从教材的课题、正文、配有的范围、教学参考资材方面入手,挖出其精妙之处。以《线描画中的情感世界》为例,文中线描作品有十来余幅,教师如果面面俱倒,一一予以讲解,课文的重点就抓不住,可结合题意,抓住一幅着重分析。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此画是我国古代线描艺术达到高峰时的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借用清明这个充满活力的节候,着意表现京都繁华的景象。教师在分析画面景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用线方面的变化(如:虹桥的线条画得粗又浓、河水的线条细又柔、树的线条简练不失力度等),再进一步对作品所包涵的内蕴进行探讨和领悟。使学生懂得了线条不仅能恰当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而且还融和着画家的情感和性格。这正说明了中国画以线造形的艺术形式与特点,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教师通过“以一举十”的方法把重点同时也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线描作品艺术美这个难点轻松地解决了,在具体的图片观察中变得简单明白。

二、教学内容搭配虚实相间,排列要疏密有致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虚实相间是艺术成功的要素,南宋山水画家马远作画时常常留空白而被人们喻为“马一角”,其画实中有虚,灵空不板,余味无穷。虽然艺术教学与绘画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但两者却有沟通之处。在欣赏教学中,最忌教师“满堂灌”。教师应要直说细说精讲一部分,又要力求含蓄、隐约,留些“空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排列的疏密指教学中时间的安排分配,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文重点,难点要疏,以便学生有充分时间思考。课堂的导入,课尾的总结简明概括即密,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

三、教学语言要准确易懂,顿挫有致

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好的教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会很好地运用,也是白搭的,在一次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些教师的教案令人看了相当满意,但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讲课语调平淡、低沉、语速过快,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启动,课堂效果因而大受影响。

要想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语言技巧。归纳起来要注意:语意要通俗易懂,直观生动;语感要情真意切,富有情感性;语调要顿挫有致、富有节奏。使学生听起课来生动有趣,从而学得愉快、扎实。

四、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电化教具

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不但能使教材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讲授水彩画作品欣赏中,提到水彩画透明湿润,水色交融的特点时,当场用水彩笔调色在画纸上示范,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水彩画其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这比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透明湿润”“水色交融”要形象得多。此外,还采用了幻灯机的教学手段,陆续分析了课文的部分水彩作品。这既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缩减了教学时间,可谓一举多得。当然,教具的运用也要注意适时合理性。不要过早地展现给学生看,最好能按讲授顺序依次展现,以免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五、教学板书要有简洁、条理、规范美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美术欣赏的教学板书要注意什么呢?总的来说做到简洁美、条理美和规范美。

篇9

一、绘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幼儿在绘画教学活动中,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以便形成对事物的表象,为幼儿绘画奠定基础。但是,幼儿观察目的性差,往往忽视对事物的全面观察,只注重事物的整体轮廓,而且注意持续的时间短,这就造成了幼儿认识事物的片面性以及不完整性。

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为幼儿提供声形并茂的观察对象,教师可以在需要引起幼儿注意的环节或者部分运用放大、聚焦等技术把重点标注出来,并且在这一部分观看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再结合教师的讲述让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还可以让幼儿通过人机互动,尝试创造性地绘画,这对幼儿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能力表达的锻炼。

我们知道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其重点和难点,美术活动也不例外。如何化解这些重点和难点,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它?这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幼儿思维融合在一起,使幼儿对事物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教育效果。

下面以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百变水果袋”为例来具体说说信息技术与绘画教学的融合。

该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够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给水果袋添画出美丽的图画,并能在画面中表现水果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师首先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画故事课件,让幼儿充分感知水果袋的百变图案与各个小动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利用电子白板的排序功能,让幼儿在给水果袋装水果的游戏操作过程中,发现水果与水果袋的里外遮挡关系,以及各水果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师通过让幼儿在白板上尝试绘画,解决了水果之间的遮挡关系。右图就是幼儿正在运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尝试将水果装进水果袋里。

以上课例,教师采用了PowerPoint与电子白板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幼儿全方位地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绘画作品。老师不是用简单的范画来教授幼儿学习机械地复制绘画,而是通过让孩子欣赏、观察多样作品设计,找到作品的本质特征,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创意绘画,在活动中更多体现了幼儿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体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手工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幼儿园的手工教学活动历来存在着一个教师示范操作的难题,究竟是完整示范,还是分步骤示范?还有就是教师在示范操作时,部分精细动作幼儿无法看清楚,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总是手忙脚乱的,还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示范。

信息技术手段帮助我们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在手工教学活动中,先运用电子图片或视频短片为幼儿营造一个游戏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示范操作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录制好个别环节示范的微视频,运用课前录制好的微视频来解决课堂示范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幼儿可以通过大屏幕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示范的精细动作,更好地学习手工操作。在手工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欣赏多样的作品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从而设计制作出更多创意的手工作品来。

我们以大班手工教学活动“卡通动物拖鞋”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完成创意手工作品。

该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大胆想象创造、设计卡通动物拖鞋,学习剪对称图形。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物拖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拓展幼儿的思维。之后教师出示普通拖鞋抛出问题,让幼儿积极思考、探讨、交流并邀请幼儿在白板上尝试拼贴出各种动物造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大量的图片及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充分感受美和发现美,使其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等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接着教师又运用电子白板和手机摄像功能制作微视频课件,完整演示了如何利用彩纸制作卡通动物形象装饰普通拖鞋,教师以幼儿喜爱的小兔为例,通过画、折、剪制作出对称的耳朵和眼睛,拍摄角度清晰,并且整个画面只针对手部操作,没有任何干扰,幼儿能够完全清楚地了解剪对称图形的方法,且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

三、美术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传统的美术欣赏活动,可以借助纸质的图片或实物来帮助幼儿观察和欣赏,再由教师讲解帮助幼儿提升理解作品的美,从客观上限制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信息技术手段却能让幼儿在完美的视听享受过程中,全方位地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之美。教师可以运用PowerPoint、电子白板、网上下载视频或手机、DV拍摄微视频等方法,自制美术作品的欣赏视频,这种教师自制的视频有针对性,符合幼儿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有优美的画面和老师亲切的配音,幼儿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我们就以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米罗和他的作品”为例,探讨信息技术是如何从多角度、多通道引导幼儿欣赏的。

该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多通道欣赏表述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首先,教师考虑到名画的选材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富有童趣的画吸引幼儿进一步了解名画。其次,在活动中从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引导幼儿有层次地欣赏,利用交互式白板,让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幼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从听觉、视觉,感觉多角度、多渠道去提升对美的感受。接着,对于信息量较大的作品,再次运用电子白板的技术手段,通过聚光灯效果让幼儿能从整体到局部再完整欣赏,让欣赏不仅停留在画面上,更多的是通过了解画家对画的表达和幼儿对画的自我感受和表述来体现。欣赏中,让幼儿比较、鉴别,鼓励幼儿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新能力。右图是教师引导幼儿由点到面地逐步欣赏名画,以及幼儿在白板上尝试用点、线、面创意绘画的场景。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多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740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能在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外,还可借助多媒体突出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多媒体的作用,还应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效果才会更好。

一、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探究

在课堂探究环节,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墙》的教学中,教师若单纯地用语言进行讲解,学生是较难理解的,而借助多媒体呈现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的结果,教师稍加点拨后学生就能理解了。可见,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起到了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以《漫画与生活》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三毛流浪记》,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三毛的形象给自己的感觉。学生交流后,教师予以点拨并引导学生尝试画漫画,交流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教师再通过课件呈现《小猫钓鱼》的漫画,并追问漫画表达的意思和幽默之处。学生交流后,教师要及时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相应的点拨。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切勿让多媒体统治课堂,而是要以多媒体为辅助,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二、借助多媒体,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抓住课堂重点,突破难点。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借助语言讲解的方式来达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目的,而这样往往会让学生陷入听的模式中,效果并不好。而借助多媒体,以直观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则可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如以《正负图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鲁宾杯》,让学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人脸”;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杯子”。此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黑色花瓶,使学生发现两个人的脸成了背景,如果注意人脸时,花瓶就弱化了。教师顺势引出正负图形的概念并简单阐述,再以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代表作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理解概念。再如,在《青~器》的教学中,难点是让学生了解青铜器所承载的历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引入各类青铜器图片,并辅以相应的历史故事,这样就可很好地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三、借助多媒体,及时归纳小结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及时小结,更好地得出结论。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也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自信,对美术产生学习兴趣。如在《生长的植物》的教学中,学生课前就准备好一些植物,课堂中根据教师的引导探究植物色彩、造型、线条等特点。有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植物进行相应的描述,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在探究活动中,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小结。以教学《奇妙的点彩》为例,在局部欣赏中引导学生探究色彩规律后,教师可设问:“如果把画面放大到天空这一块,初看起来这块会是什么颜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看并交流、归纳:深浅不一的蓝色、红色、粉色调的点交叉或并排在一起,是人的眼睛在观察的时候,调和成了这种紫色。“那么,绿色的是不是只有一种绿色点画排成的呢?会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验证并归纳点彩丰富的特点。

四、借助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不强,但他们富有想象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想象,可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小小建筑师》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所要建造的房子。教师在学生想象中,借助多媒体提供素材,使学生在搭建房子过程中创造了很多造型优美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