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导入;生活案例

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物理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人类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与生活互相产生影响,能够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物理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善于根据所学物理知识的内容找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目的是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接得如此紧密,使学生觉得物理课堂根本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充满乐趣,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这时候再进行课堂导入,也就成为一件很自然地事情了.

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力的相互作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设法使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搜寻出有关“力”的生活经验,并多联系一些生活实例,比如,我们把玻璃杯扔在地上,玻璃杯会破碎;我们用力推动小车,小车就会前行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引入,学生就会从自己积累的杂乱无章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相关物理知识,并且给予科学、系统地解释.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否定自己之前的错误认识,并能够形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物理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生活中一些现象,为学生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物理知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对生活经验产生一定的疑问才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而认真思考是通向知识殿堂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出发,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为什么当水比较清澈的时候,实际深度要大于我们看到的深度?为什么把筷子伸到盛满水的碗里时,筷子就像折了一样?”学生听到这些问题之后就会积极展开讨论,希望发现问题的答案,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要求.

二、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活,物理学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而言,物理教学应该与生活保持紧密联系.第一,任何深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总结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后又重新回到生活、指导生活.所以,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使他们觉得物理不再遥不可及,进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当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设置问题:“为什么当拔河比赛进行之前,要保证场地没有任何的沙子之类的东西,而且运动员最好换上新运动鞋?冬天地上都是冰,人走在上面容易摔倒.”当学习“惯性”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乘公共汽车时,汽车突然启动会后仰,而突然刹车又会前倾的场景.第二,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讨论活动.比如,怎样运用简便方法打开啤酒瓶盖?当我们想往高处搬东西时,怎样才能最省力气?总之,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作用.

三、力图营建生活化的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尽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物理实验紧贴学生生活.教师最好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第二,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样做,学生将会感觉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很近,并不是学而无用的东西,他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以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对待物理.(1)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当做实验器材,不仅经济、简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当学习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铅笔芯来制作,将导线连接在铅笔芯上,通过不断滑动导线,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的指数.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常见的饮料瓶,为学生展示音调高低的规律.如果将实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浓烈的探究实验原理的强烈愿望.(2)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大多是学校购买的专业器材,通常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因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不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实验就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比如,当学习“能量的转换和传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模拟生活实验,用一节电池表示总电源,用一根小木棍表示电线杆等,当导线接通之后,闭合开关就能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这说明能量发生了转换.

总之,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物理教师一定要把物理教学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学习场景,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宁花,万海青,曾晓锋.浅析诗词中的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 苗常青.从生活中寻找物理教学素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篇2

关键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思考与实践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从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出发,在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生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学科课程,与人们的生活、自然现象、生活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有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做好生物课堂教学工作,通过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对生物产生亲近感,在“我要学、我想学”的情感感染下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生物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展开探索。

一、新课引入,讲求新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巧妙的设问、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情景、形象具体的教学案例等,直接引入新课,即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进而把学生引入到特有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信生物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新课引入方式,是学生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导航。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学生接受能力,合理选取新课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生物课程学习中来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才能相应的及其妻内在的求知欲望,进而有效集中学注意力,带动自身学习积极性,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的存在与形成,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非常想学、乐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明显地提高。

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节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早餐进行回忆,回忆自己早餐当中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牛奶、面包、鸡蛋……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此时的积极性,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行解读,并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让学生观察。就这样,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产生学习食物消化与吸收知识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与老师一起共同探讨人体消化系统世界的奥秘。

三、传授知识,贴近生活

21世纪是个多变的时代,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及走向都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倡导课堂教学活动与生活的整合,强调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生物与我们的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园、还是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基础。

中学生处在求知欲强烈的年龄阶段,如果让他们长时间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枯燥、抽象的生物知识,是没有教学成效的,即使让他们完成练习任务,他们也是为任务而练习,并没有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应用。带领学生走出生物课堂,走进生活,能帮助学生解放自己,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外,还要强化生活化探究教学,让生物“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首先,以生活化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于生活相融合的活动中去理解,去体验,在理解与体验的过程中,开拓生活视野,领略生活内涵,从而增加生物知识的积累,学会生物知识的运用。同时,在理解生物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知识的运用,认识生物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懂得用生物知识解答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把生物知识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明白到生物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直观教学,增强体验

生物属于文理综合的课程,如果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 “粉笔――黑板”教学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粉笔走,长期下去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超限抑制,引发学生排斥心理降低生物教学成效。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与生活、自然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多种现代教学设备,开展直观教学活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增强学生体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感受,以便相应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追求的永恒主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革新,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提高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目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琳.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2]周密,刘刚.细节决定成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3]刘晓雷.提高生物学教学有效性[J].科学教育,2010(1).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这么多年,关于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诸多,有的已经付诸了实践,有了很积极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初中的生物教学也融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典型的教学案例,切实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这一行业也得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生物教学的众多案例就是一个改革的标志,给其他学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促进其他学科进行改革教学模式有重大意义。

1.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通过一个个生物的例子来进行详细地讲解,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其实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充分地备案,对每个生物重点知识营造出相应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们去讨论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是,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前提,就是需要教师的精心备案,认真地解析每个案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案例中去,也就切实地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是近年来很受迎的教学方法之一。

1.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其实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丰富,需要设置的教学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没有统一性,大致把初中生物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分类,具体包括案例讲授、案例模拟、案例讨论等等多种方法,现在就通过实际的教学例子来简单分析下案例教授法。关于这个方法的主角是老师,他会挺过对整个课程理论的讲解,给大家构造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说河流是所谓的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河里的动物如鳄鱼、虾等爬行动物会在河边繁衍后代,而鹭以河里的鱼、虾为捕食对象,在河边的树上繁衍后代,而生活在陆地的动物要去河边喝水。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它的资源并不是独有的,降雨会给河流带来了水,河边的泥土也会被冲入河流中等等。就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性的例子,来引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联系的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老师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分层次地讲解,这个教学例子是从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非生物因素来讲,阳光将辐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降雨,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都与之有联系;其次是从地理环境来分析,它们都是有关联的;最后,将从生物因素说起,像种子、花粉等小生物会进入不同的生态系统,像鱼类洄游,鸟类的迁徙也是不断地走入新的生态系统等。这些都说明了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例子会让学生们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自然教学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2.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参与式教学法的定义

在参与式教学法的体系中,学生们是重要的角色。在以往的教学氛围中,总是以老师讲解为主。现在就要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需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敢于参与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们主动地交流和学习。

2.2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融入到生物教学体系中,是一种突破,也是顺应现在时代的发展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需要更高的科学素养,那就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去学习生物学的知识,来了解自身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是很有必要的,而参与式教学法会让学生们学习的效果达到极致。

比如讲真菌这一节内容,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们认识到真菌的主要特征,了解下蘑菇这种常见的真菌特点,还有学会用显微镜设备观察真菌的形态结构等,首先老师为学生们提供长霉的面包和水果,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学生们在此期间会查阅文献来了解下真菌的知识。在开始教学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放映关于霉菌的生长环境等的纪录片,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霉菌的特点来了解,学生们在这两个环节的观察结束,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讨论总结自己的观点。在最后,老师进行现场答疑,来回答学生们的疑问。就是这种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证明了参与式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探析混合式学习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混合式学习法的产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混合式学习法也就应运而生了。网络多媒体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并存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现在就是通过多媒体视听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

3.2混合式学习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法的过程中,还是以遵循传统的教学法为主,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渗入混合式学习法的理念,这就是与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区别,在教师进行生物课程的教学环节时,应结合不同的生物知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呈现出实物的录像和照片,这样更利于学生们的理解。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条件建立网络学习室,方便学生们查询资料等,还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论坛等,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讨论,混合式教学法将是未来教学中重要实施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初中生物教学领域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多种的教学方法已在我国的相关地区进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促进人才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学航.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薄雪梅.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提升能力 教育教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初中生物课程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学习感性的、比较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命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只靠三言两语的理论无法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把理论与教学实验相结合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更直观的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

一、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传统教育教学占据垄断地位,新兴的教学实验难以开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没有实现改变,很多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不愿意浪费时间在看似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进行实验教学,宁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于他们而言,生物教学成绩的保障才是王道,其他的事都不上心。这就好比是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阻碍着我们的一样,新事物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出现伊始,总是会收到陈旧势力的扼杀。面对当下开展生物教学实验的难题,就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配合,有所突破,做出成功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借鉴,才能推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进步,把生物实验教学开展下去。

2.教师的引导不科学,难以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必做典型实验主要有《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植物细胞》,《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观察带叶的茎在红墨水中的变化》,《膝跳反射》,《制作孢子印》等等,这些典型实验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按图索骥,交给学生们去做就放任不管了,导致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这些环节完全可以在课堂互动中师生共同完成,然后根据实验成功不同做出剖析和探究,得出实验的结论。这样不仅仅密切了师生关系,顺利完成了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很好地锻炼。

3.学生对实验目的的不明确,马虎对待过程,急于追求结论。据目前教学统计,学生的耐心度逐年降低,易出现暴躁情绪,在学习上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现象频频出现。生物实验要求学生摆正学习态度,遵循科学的程序依次进行试验,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耐心等待实验结果,待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分享。

二、应对初中生物实验困难的解决策略

1.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观察学生的优点以及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生物实验是一项基础性实践活动,在兴趣的引导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2.增强教师创新性引导意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与学生互动实验的参与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抛砖引玉添加一些创新性思路进去,适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生物实验,探究新的实验结论。

3.争取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上面提到了学校和社会对于生物教学实验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肯定阻碍了这一教学项目的实施,因此要在教育界开展实验教学就必须首先赢得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扫除了实施障碍,才有生存的可能。具体的争取方法可以是进行流动性宣传,邀请学校领导或家长代表进行旁听工作等多种形式。我相信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双重提高,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凸显最具说服力,生物实验教学必然有光明的未来。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

1.提升学生的各方面基础能力。《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实验在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1)比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使用、制作装片和徒手切片、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基本的方法和技能。

(2)初步学会观察病记录、了解动植物的习性、形态结构以及生长发育等,并且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等等。

(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能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而归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4)通过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能够分析、比较、和推理解决一些有关实际问题。

(5)通过学习,要求中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总的要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的基础上,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升能力是生物实验的必然结果,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这种侧重实践的活动对能力提升都或多或少的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能力优秀的学生在试验中更能体现自我价值,也是带动整个实验的领军人物。

2.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能力也是一项质的提升。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提升能力。生物实验是一种教师指导学生,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双向回馈性教学活动,所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也对教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但更大程度上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一种催化剂,更形象的说应当是助力器,为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拓展了新的思路,无形之中教师也会享受提升能力的超越感。

3.生物实验与生活紧密联系,观察生活,更好的适应生活。门捷列夫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生物实验例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拟膈肌运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等实验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都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观察的眼睛看世界,观察中生活,生活中观察,才能适应生活,也是生物实验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极具优势,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形式将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教育教学中展开攻势,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需要每一位教育同仁的辛勤付出,笔者在此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见解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对生物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是提升能力不再只是空想,用行动将之变为现实,推动生物科学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庆红.生物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实践反思[J].生物学通报,2005(9),23-25

[2]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5-147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92-101

篇5

山东省聊城市第七中学 孙孟娇

聊城大学 冀芦沙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学者沿用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心思想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对“老师上课传授知识,下课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上课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资料的查找,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开展小组讨论,教师要利用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根据研究得出,翻转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生成绩,帮助老师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2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聊城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面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协同发展的师范类高校学科教学(生物)硕士创新型培养模式”(编号:LYUYY1303)的研究成果。

翻转课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创新,翻转课堂的模式是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再进行深一步的课堂讲解。这种教学理念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生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一系列的辅助活动系统,然后根据举出的具体例子探讨在这种系统下怎样实行翻转课堂。

一、生物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地位,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式——“主导和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教师从原来的单项知识传输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资料准备,学习资料的形式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翻转课堂的实践者——美国的两位老师用PPT录制了一款自己的微视频,通过网络传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家里观看。考虑到学生的课外时间和精力不多,教师不应给学生准备太多资料,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教学视频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还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课前准备工作。翻转课堂需要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自主学习的程度关系到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但教师难以深度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也不能第一时间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由此产生了对知识理解的分歧,因此,很多翻转课堂的实践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实验方法,比如,北京一所中学进行生物翻转课堂的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会接受4~5个的问题检验,看看他们对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多少,并且根据检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3.课堂活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是一个将知识转为学生能够消化的过程,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学生已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深入到学生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4.结论与评价。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结论与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是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那么,如何才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呢?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除了要求学生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做出评价外,参与的教师也要互相指导,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讨论,从而提升翻转课堂这一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效果。

二、生物实验翻转课堂的支持系统

生物实验翻转课堂支撑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将教师和学生维系在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支持翻转课堂的进行。

1.在线课堂的实施。在线课堂分为教师上传视频和学生观看视频两部分,教师要上传知识资源,这需要教师专门制作,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学习资料,如生物实验的链接、实验练习作业,等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则应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源并提交作业,由此,翻转课堂才算得以成功开展。

2.进行交流。交流是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方式,它包括多种途径,如撰写实验博客、参与论坛讨论和微信聊天,等等。实验博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记录自己是怎么进行学习的,也可以在论坛上进行话题探讨,通过话题探讨进行沟通和研究,以利于学生和师生之间的沟通。

3.独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实验基础、基本技能、进行实验。其中,实验基础部分主要包括进行生物实验的准备工作。在置顶实验卡片的时候,应详细写出实验器具的用法和功能介绍,接着,教师再给学生详细讲解如何进行生物实验,并告知学生应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基本实验操作是生物学习的一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实验的过程演示可以多进行虚拟演练,其中一些实验原理的模块都可以动画、图片等工具进行辅助介绍。此外,教师还要将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每个专题都要进行实验理论、实验具体计划、研究环境和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指导要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介绍,得出猜想和假设,让学生在实验环境中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互动小组中,学生可根据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加以实施,也可以进行自主研究,自主学习,从而增进学习兴趣。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的知识讲解方法都不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变革,对教学技术进行创新。所以,这种模式一出现便受到广大教育教学者的青睐,本文把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生物实验课的研究中,对生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且举例说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已经被逐渐认可,但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有待更新,如何自然地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韩静静.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复习课中的应用[D].烟台:鲁东大学,2013.

[2]张亚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郭永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

篇6

《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师专业成长》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省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XX—XX年)实施方案》,建立了“高校、市县培训机构、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三位一体的骨干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发挥高校、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各自优势,形成全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研究、发展共同体,促进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主持人”自身专业水平新提升,实现“让骨干教师成名,名教师更有名”的双重目标,打造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标志性和示范性的领军团队,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的方案精神和我校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生物学教学多以枯燥无味的课本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练习渗透为主,学生的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大部分学生连学习生物的最基本的热情都没有了,而且很多学生还认为是一门“副科”,所以提不起学习兴趣。近几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我市已将史地生纳入中考,学校从上至下都对生物教学有所重视。新课改提出:教师要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传统做法,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鼓励师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不断进行创造性和实践性活动,缩小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的距离,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进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能在生物教育中结合本地的生态特点,利用本地的生态资源,会在学生的思想教育、陶冶情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还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资源短缺问题是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使用新教材中最感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课程资源短缺问题,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适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课程资源。那么,针对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并处于粤北山区,我们可以利用的生物课程资源有哪些?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为了整合我校的生物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生物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包括教材、教具、教学仪器、学校图书馆、少年宫、科技馆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等。

2、“开发与利用” 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生物学课程,能够与生物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指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生物教学价值。

3、研究的变量

(1)、自变量 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因变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

四、课题提出的依据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当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

2、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电,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生物资源,将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融进新课程,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

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校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不高,就此现状,特提出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发和利用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并能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课题实施

1.确立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1)地方生物课程资源有哪些?

(2)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地方生物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3)通过对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素质哪些提高?

(4)通过对地方生物资源的利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哪些方面提高?

2.制定课程资源实施的计划

课程实施对象:七、八年级、高一、高二学生。

指导老师:七、八年级、高一、高二级部分生物教师。

课时安排:集中安排和分散使用相结合。集中安排:每周二下午第八节;分散安排:由各指导老师和学生自由协商安排。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地方生物课程资源: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学校周围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地方生物课程资源。

(2)对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地方资源初中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或兴趣班,高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3)通过对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验收;

(4)通过对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观念、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均得到提升(通过优秀课例,优秀论文等体现)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课标》以及生物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专著,以及查阅国内外生物教学法方面的文献资料,用以找准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清远本地生物资源的结合点,并用先进的教育观点指导生物课堂教学,达到双赢的效果。

(2)调查研究法: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相关的清远本地生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为以后推广中学生物教学与清远本地生物资源整合提供客观依据和现实起点。

(3)案例研究法:用于研究地生物资源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专业发展的影响;

(4)行动研究法:在各班级进行生物学科教学与清远本地生物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始终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在行动中落实和调整方案,检验和发展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与清远本地生物资源的整合创新。

九、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自XX年5月起,于XX年5月结束。具体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申报阶段(XX年5月~XX年6月)

认真选题,查阅资料,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XX年7月~XX年3月)

(1)组织教师培训:学习《生物新课程标准》以及生物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专著,以及查阅国内外生物教学法方面的文献资料,听各种教学的培训讲座,观摩同行优秀教师的展示课。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每月集中一次进行研讨,整理教案,进行反思。

(3)选择几节成熟的示范课对外展示,总结示范课的教学经验。

(4)指导学生调查清远阳山生物资源,撰写调查报告。

(5)充分挖掘社会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潜力,开展相应讲座。

(6)充分利用清远阳山本地生物资源进行在课外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XX年4月~XX年5月)

内容分析,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和专题论文。

十、预期成果

1、读书笔记 几份

2、优秀教学案例 几个

3、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不足,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相结合。

十一、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