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阅读的核心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毫无疑问,文学圈是核心概念。根据丹尼尔的描述,笔者以为其所说的“一小群”与当前英语课堂上的小组类似,一个小组的成员即可成为这一小群学生(当然也可以是课后自由组合),“读一本书”保证了这一小群学生能够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度研讨”“,圈”即“群体”,是学习的主体体现。课外阅读是文学圈在本研究中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情形来看,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能力提升更多地发生在学生课后的英语意识与英语交流上。但第二语言的学习又决定了学生不大可能有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情境,而文学圈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情境。这样,将文学圈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利用前者促进后者的情境,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亦为实践奠定基础。
二、精设步骤,是文学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应用的途径
有了上述的理论基础,具体到实践中,文学圈又应当如何应用呢?笔者通过研究,寻找到了重要步骤。一是基于共同爱好,共选一本书,共建一个组。在学生进入初一时,笔者就注意帮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基于文学圈的思想,笔者推荐学生以《悦读联播》作为阅读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朋友圈去初步形成阅读圈,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建立的阅读圈中成员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调整,让阅读圈成为文学圈。这样,通过一本大家都愿意阅读(这一点很重要)的书,将文学圈形成。二是围绕一个话题,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深入阅读。笔者以为文学圈是离不开对文学的研读的,尽管初一学生能力有限,但这样的要求可以给学生培养一种意识。从英语行文特点的角度去阅读,去理解,然后在文学圈内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只是浅显的“读”的层次,更能抵达理解、运用的层次。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中不能完全局限于学生理解后再交流再应用,因为语言有一个特点,即其有可能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三是教师适度介入。课外阅读从时间角度来看,发生在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之外,但其与课内学习应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在学生的文学圈当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尤其是《悦读联播》中概括出来的二十多个话题与中学英语学习有不少一致的地方,那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泛读、精读,并且由教师适当点拨与提醒,就能有效地为课内学习提供前置性铺垫或后置性重复。总体来说,只要保障了以上三个步骤的衔接与完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而使得文学圈能够成为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有益途径。
三、反馈评价,是文学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应用的保障
还有一点必须着重强调,那就是对文学圈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时的反馈与评价。事实证明,完全自由的课外阅读,作用是不大的,至少指向性是不强的。要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文学圈方式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对其提供反馈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方式的指导。以《悦读联播》为例,其图文并茂,而初一学生的注意力还不那么容易集中,因此学生在“圈”中阅读并交流的时候,往往重点难以一致,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提供指导,告诉他们重点是什么(一般是英语语句及其蕴含的英语表达习惯),图片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主要是形成表象、增强记忆)。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样的指导持续一个月左右,就能让学生形成习惯。二是阅读内容的指导。由于是课外阅读,学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指导,如任由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有可能形成的是一个机械学习的过程。而如果教师能够在研读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在阅读内容上形成一个方向上的指导,则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事半功倍。比如说读《悦读联播》时,每一个主题的指明,及其与课内学习可能的联系点等。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再加上当前初中中考命题中阅读题的比重越来越多,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还要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阅读教学既是语言类基础学科的独特方式,也是初中语文教改的重点。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课内阅读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因此,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二、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给予学生阅读快餐。大家都知道,大量阅读优秀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既要多读书,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多读书,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只能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短平快地阅读。为了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主要通过办阅读小报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能够形成良好语感,学会知识积累,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欣赏文学名著,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明确定出课外阅读量,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适时向他们简要介绍优秀课外读物的主要内容,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指导他们进行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阅读技巧专项训练,提高略读浏览速度,养成默读、速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圈点、批注、摘录、查阅工具书等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准确概括赏析。如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要求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摘抄名言警句、精彩语段是写读书笔记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把阅读中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内容写成简评或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良好习惯。
篇3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教学效果 思考与探索
一、以掌握历史知识要点为目标的课前指导教学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广与深的问题,需要教师在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和历史新教材的同时,完全掌握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做到教学历史基础知识整体推进,教学历史知识难点的逐步提高。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如果让学生平均使用精力,去把教科书制定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同样对待,教师是比较轻松的可以照本宣科,依据传统教学方案计划,可学生落实起来是多吗的困难啊!笔者认为,历史教师需要科学而准确的为学生规划出每一阶段的知识要点,为学生设计新鲜的趣味性的预习提纲,紧紧围绕基础教学重点,设计有利于掌握基础知识的课前预习方案、课后阅读计划、课堂中心问题,并且在教学每一章节前先印发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核心问题、有目标有计划地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这样能够极大地突出基础教学目标的指导定位,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历史教学的稳步进行。学生逐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所学基础知识的要点是必须掌握的,但又不是完全的,于是有了新的发自内心的求知渴望,这就自然为过渡到下一阶段的问题探索开辟了道路,明确了新旧知识要点的联系。
二、以解决历史知识难点为中心的课堂辅导教学
课堂教学是传统学科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表现形式,我们这里却把它定位为课堂辅导教学,这也正是当前进行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传统的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舞台,而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如何把有限的课堂高效利用起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对教师划定的基础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了解,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的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教师要组织学生分几个阶段进行愉快而热烈的课堂讨论,幽默而奇怪的问题提出,严谨而科学的问题解答。教师在综合大家的提问与讨论后,再进行归纳梳理,便有了实际的情况掌握标准,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通过抽查了解学生对知识难点掌握的程度,并有选择有针对的引导个别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做到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进而让全体学生充分了解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教师讲的难点应该是历史教学目标中要求深刻理解和应用的重点内容,它的功效作用立足于关注重点、攻克难点,对于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在课前指导提纲中已经为学生进行了必要而准确的要点概括,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提纲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课堂上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传授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开拓解决历史知识与问题的思维。进一步把研究历史现象原则告诉学生,把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科学地运用历史知识,深刻理解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探索历史知识疑点为核心的课外阅读教学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92―01
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提升的过程,它强调积累、诵读、感悟、综合运用。应坚决执行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降低做题数量,增加读书时间,并丰富、充实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学生练笔的重要性,把课内外的读写相结合,不限教学形式、模式和手段,只要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阅读、背诵、写作的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学习必须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体现了积累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学科,它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它强调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不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提高的。
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强调背诵的重要性。如果中学阶段学生能识记、诵读大量的优秀诗文,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提笔成文,词句表达通顺,言简意赅且直抒胸意。课堂上那些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并不是教师天天教出来的,而是他们爱读书,不管课内还是课外,书目庞杂,涵盖各个方面。这些学生因为读得多,在平常的习作中,常常表现得比其他同学高一个层次。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名篇,坚持几年,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强化练笔,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语言的运用。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现代语文教学不能仅是让学生诵读,更应提高写作训练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加强学生的练笔训练。
如,培养记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写读后感;组织文学社,增加同学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往校报投稿、每学期自己编写读写报告等等都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编写读写报告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写作能力的方法。教师规定每个学生在每学期末必须上交自己的读写报告,它主要由四大版块组成:1、读书笔记:主要呈现学生平常的课外阅读的内容;2、同步读写:记录平时在课堂教学中作文写作训练的内容;3、每周报告:规定学生把每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或新闻报道的重要热点社会事件等记录下来,独自思考,并把自己的心灵感悟写下来;4、创作汇报:这部分主要是学生创作作品的展示,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内容。只要是自己的内心表达就可以,可以写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故事、记叙、议论、科幻小说等。实践表明,通过这种编写读写报告的方式,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三、依据课标精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篇5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掌握语文水平和学习其他课程都会形成一定的影响。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从新课程的标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水平,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需要。小学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形成素养的基础阶段,也是最最关键的阶段,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成了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素养的培育主要来自于教学活动,而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活动还停留在基本的内容教学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缺乏延展性,因此,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本文将从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以期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一、 语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语文素养?国内学术届对语文素养的概念内涵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数研究还是参照新课程的标准对其内涵进行阐述。语文课程对语文素养是这样矶ㄒ宓模语文素养以语感为中心,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诸要素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表现为较强的实践综合运用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总之,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是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彭小明在其文章《语文素养论》当中从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语文素养的构成,认为要解释“语文素养”一词就得先解释“素养”一词,“素养”从词素构成上看,由“素质”和“修养”构成,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些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所以“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1]。从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从广义的方面它可以泛指对整个社会、整个中华民族对自身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运用,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报刊、杂志、电视以及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走向、趋势;从狭义方面讲着重指对中小学语文的教育,从语文方面去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就是指学生通过日常的语文教育和训练而培养出来的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一种认识、审美、感悟的水平,是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语文素质。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的不作为、教师教学的方式、技巧等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最终影响语文素养的培育,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语文教育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
在语文教育的从业者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对语文教学的钻研深度不够,对语文素养的解读能力仍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过于放任,缺乏对教学领域重点内容、方法策略和相关规律的指导,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表面的“形式主义”,甚至严重脱离文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语文教师侧重应试语文知识的教学,带有严重的应试教育痕迹,而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文学艺术欣赏却普遍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学生的某些应试技巧提高了,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却明显下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都表明在语文教育从业者中有部分教师的素质存在严重的问题,态度不够端正,作为学生语文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形式主义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语文教学方式古板,每个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基本上一致,缺乏创新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是“地地道道”的“孔夫子”,绝对有遵从“从一而终”的传统,不管这个学期的时间有多长,课时有多少,反正一学期就是一本教科书的授课任务,教学过程中,除了上书本上的内容还是书本上的内容,基本上把上语文课当成了教一本语文课本,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在课程标准、参考书和教材等的重重框定下,语文学习成了教材剖析、知识灌输的“机械活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更可怕的是泯灭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三)严重缺乏课外阅读教学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量和阅读的篇目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尤其在一些乡村小学教学中,学生课外坚持读课外书籍和阅读报纸的可谓寥寥无几。当然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些乡村小学由于条件有限,这方面的教学活动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总体来讲,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由于这方面的关系,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业都做不完,实在挤不出时间来读,有的老师怕耽误了学生所谓“正业功科”,看到语文课本之外的书籍见书就没收,这些都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著名教育学家于漪老师曾说,“少读,对语文教育是釜底抽薪;少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致命的一击”,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三、 提高小学语文素养教学的策略
作为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渠道来源,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作为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教学活动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语文教育从业者的素质
部分语文教育从业者由于自身的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教师语文素养的内涵普遍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按语文素养的内涵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适当的在职培训和考核,比如可以通过教育局先对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进行摸底,在摸底的基础上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通过找专家编制语文素养考核试卷,试卷应该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内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对语文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依据答卷情况,对教师的语言功底、文学等基础知识及阅读方法和技能等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语文素养提高了,相应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学校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读书活动或征文比赛等;或者开展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扫祭英雄人物墓等,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生活经历,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生活体验,课改要求和新课标也指出,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开放学生语文学习时空,努力做到语文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组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着眼发展,全面地、全方位地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与实践,以此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开设课外阅读课,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是热爱阅读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量存在严重的缺失,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新课标同时还对各个年级学生的阅读及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并且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和阅读篇章,因此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提供足够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的课外阅读最少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学语文兴趣, 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融进情境,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兴趣培养起来了, 还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 传授知识是固然重要的, 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更重要的,没有习惯就没有能力,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形成, 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很快提高。比如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布置课文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文本,自学生字词等,或者让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或者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好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而语文素养在这些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就不断的提高了。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现在多数学校对于将现代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应用还不够广泛,语文学科信息量大,资源来源广泛,将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作用,通过直观展示教材情境,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容易走进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四、 结论
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阶段是语文素养培养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仔细研究新课标对小学年级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要求,认真揣摩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实施下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肩负着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任。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要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又可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途径,本文在了解语文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希望能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素养论.兰州学刊(教育学研究),2004年第6期总第141期.
[2]张文钦.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教育科学,2013年第4期.
[3]耿瑞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学刊(教学方法),2013年第3期.
[4]何帮鼎.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杂志,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篇6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意义
1.大语文教育观的概念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2.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重要性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时代呼唤大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能打开历史的一页或一个侧面,展示生活的一幅画卷。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语文能力怎么会提高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心理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实践得来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知识摄取量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迁移,进而营建大语文学习观念和学习环境。
三、大语文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大语文教育观提倡的课外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必须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和内容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2.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日常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把日常见闻当作课外学习阅读的一部“教材”,将课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使之与“小语文”互利互补、互相推动,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必将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1月:
篇7
一、以理念为纽带,塑造开放的教师专业素养
1. 让理念开放起来
开放的教学理念源自教师对于语文学科、语文课程以及语文课堂的本质把握。重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呈现一种开放的胸襟和意识,引领学生在文本开阔的外部世界遨游与探寻,引领学生在文本丰厚的内部世界中开掘与揣摩。教师应着力将学生无限而开放的思维介入进文本的世界中,以开放的理念迎接新的语文教学重任。
2. 让关系开放起来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科教学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语文教学中呼唤的平等对话,就是建立在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的。针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只有放松自然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审美上收获乐趣。师生关系的开放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沉入课堂中的心境。构建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扰,学生会自然而放松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3. 让课堂开放起来
阅读过程是学生利用自我生命的积累对文本进行的二度创作过程,有着怎样的读者就有着怎样的文本。阅读教学应该牢牢遵循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一核心观点,不能将固有死板的陈词滥调强加于学生,让学生毫无自主地被动接受。语文课堂必须要开设广阔的视角,包容学生真切合理的价值观点,化传统标准统一为当下的多元并举。只有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取真正的话语权和学习的自,才能让课堂向纵深迈进。
二、以联系为纽带,设置开放的课内阅读形式
开放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实现多视角、多维度的联系。在时间联系中,拓展课堂生命的长度,实现内容的共荣共通;在空间联系中,延伸课堂内涵的广度,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只有注重课堂与横纵两项的联系,才能真正实现阅读课堂的开放质态。
1. 接地气——课堂联系社会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作为母语教育,其背后是整个国家民族整体文化意蕴的支撑,社会与自然的有效联系直接注定了语文课程的内涵范畴,让语文课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紧密与自然生活实现有效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之源中自由畅游。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中,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对于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的布置已经有了比较熟悉的了解,但仅限于这个层面,他们的思维和视角仍旧会以教师固定的认知和文本限定的内容为基准。如果这时课堂至此结束,课堂的开放性也即无从谈及。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以校园为基础,学习有顺序地介绍校园。这样,让学生的身心从课堂中延伸到校园内,实现了课堂的开放。
2. 聚人气——个体联系群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既得到更多有效的价值信息,同时又锻炼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各种途径,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如通过教师自身的语言提升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通过设置合作竞争引发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通过角色之间的互相置换来获取体验的心理感受。如此种种,让学生存在于课堂中,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在对话交流中拧成一股绳,铸就一个勃发向上的整体效益。
3. 延课气——课内联系课外
课内阅读的开放性的另一个重要渠道便是加强课内与课外的链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需要指出的是,课外阅读不能是随心所欲地开展,而要让学生在教材文本中相应地择取,可以是凸显方法的指导课,可以是风格类似的推荐课,可以是激发兴趣的自由阅读课,可以是展示成绩的阅读汇报课,也可以是提升品位的欣赏课。以上课堂旨在让学生从理性上熟悉选择课外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便让课内和课外形成有效的联系,拓展课内范畴,提升课外规旨。
篇8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51―01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1. 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具体说来,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2. 群文阅读的重要特点。第一,教材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内容,不宜寻找过多的课外文章,吃透课本才是关键,注意单元整合,以课外阅读为辅助手段。第二,在以课本内容为主的前提下,着重增加课外阅读,注意课内外文章的关联性。第三,确定明确的主题,从多篇文章的多个角度去理解其多种思想和写作手段。第四,以多种形式进行主体阅读、群文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群文阅读的形式。
3. 群文阅读的要求。第一,群文阅读跟现代的新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即群文阅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展开,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自主学习,明确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内涵,能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阅读实践的机会,从而进行真正的原生态的阅读,形成阅读能力。第二,群文阅读需要一定程度的精读。在群文阅读中,虽然阅读量大,但是不能过多地使用略读,需要分清主次,区别对待:对于课本内的文章必须精读,而课本外的文章可以适当略读。第三,群文阅读需要注意文章的精髓和评鉴。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形成了较为保守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因此,决不能为“教文”而教文。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
1. 加强搜寻能力,找关联度高的文章。之所以将一些文章拿到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是因为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值得学习和研究。寻找关联度高的文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共同点,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但如何确定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往往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加强文章的理解和搜寻能力,将这些文章整合到一起进行阅读。
2. 紧密贴近实际,需找出文章根源。所有文章的内容都来自于人的生活,因此在群文阅读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紧贴生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阅读的要求、问题的设置都较概括,学生与教师抛开了传统课堂的目标、问题压力,沉浸在文本中,学生阅读效果反而更佳,阅读收获巨大,课堂闪光点频现。
3. 寻找共同点,积极进行主体探索。传统的阅读方法形式主题单一,不易让学生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性阅读,无法使学生全面地认识文章的主题。而充分利用好群文阅读这一优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对主题认识、写作方法等),使认识与方法形成序列。
篇9
一、重视课前预习阅读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文本。每次上新课的前一天,我都坚持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要求他们预习时埋头看书、积极思考,看谁不待老师讲,能在预习时就能把知识学会;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要自己学会,重要概念或关键句用“”标注,重点词用“”标注,公式用“”圈起来等。自己看不懂的要标出“?”,力争在每次上新课前提出来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同时,要注重检查预习阅读的收获及疑问,有时学生通过预习后还主动找我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学会了!”这时我就鼓励他,并且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在课上像老师一样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能讲清楚了,就算你真的预习会了。”这时,他就会带着这项任务去进一步预习。持之以恒地这样训练,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重视指导课中阅读
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预习阅读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内容的核心,需要在预习阅读的基础上细读,甚至要反复推敲,以帮助学生彻底弄清概念、性质、法则成立的每一个要素,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在阅读这一性质的时候,对“同时”和“相同”容易忽略,或把“相同的数”泛化地理解为“一个数”。因此,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举例说明这一性质中的“同时”和“相同”的含义,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咬文嚼字地阅读,准确地体会文本表达的含义。例题的思路分析、解题方法与书写格式对学生解决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例题。例如:生活中的搭配,例题的教学是分层逐步呈现思考和解题过程的,且留有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留白。首先教材通过借助“萝卜”“番茄”卡通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先选配木偶、再配帽子”和“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两个小卡通在思路表达上是有差别的,“萝卜”卡通把思路讲得具体而详细;如果选这个木偶,有2种配帽子的方法,即这样或那样;如果选……。“番茄”卡通的思路只讲了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线索。两个卡通都没有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完整,都没有说出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选配思路,激发了动手选配的热情,在卡通的启发下进行有序的选配活动。教材要求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选配的,使操作行为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印象不但具体生动,而且是有条理和完整的。接着是用图形代替实物,用连线表示选配,再次体会选配的过程和答案,设计这个层次的活动是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思考。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辨别两种图形分别代替了什么物体;明白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之间连一条线,表示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的选配;指导学生有次序地连线;数一数一共连了几条线,得出选配方案的个数。然后是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这时,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例题,在头脑里再现选配操作活动的全过程,反思在图形中连线的方法,有序地整理各种选配方案,组织起有条理的思考,使学生能深入体会到“有序搭配”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选配;探讨出问题的计算方法:木偶个数×帽子顶数=选配方案种数。只有经历了过程,再通过回顾,学生才能提炼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从例题的自学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重视课外发展性阅读
单凭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信息量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还得依托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引导他们广泛参与课外发展性阅读,如《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数学万花筒》以及与数学有关的读物等,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报,上网查阅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自觉、主动地纳入课外丰富多彩的知识体系中,随之,知识的贮存量就会由量的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课外阅读数学书籍,不但能丰富和扩大学生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它们的自学能力,学会通过阅读书籍来深求数学知识。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藏文;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在各方面都表现的极为“幼稚”,他们各方面能力都显现出不足。更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智商”极高而“情商”很低。而这些孩子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逐渐下降。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改变这一状况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促使学生“智商与情商”同步提升呢?如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呢?在笔者看来就要实现高效的藏文教学,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藏文学习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小学藏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语言训练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基础
藏文是关于语言的教学,而“阅读教学”中阅读的资源就是语言,文字化的语言,情感化的文字语言。当前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却没有深度的语言训练。而在小学中年级段学生不但要能读懂教学文本,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语言。因此,需要小学藏文老师注意的是,教材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分析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迈开学习语言的步子。如,在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通过对比喻句以及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如何朗读文本,如何用比喻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接受了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能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有所帮助,而且能够在习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拓宽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
二、学生参与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前提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对学生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阅读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握每一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掌握本班同学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让学生根据导学卡进行先学先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困惑展开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愿意加强阅读训练。
三、阅读练习是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小学生在“人生阅历”方面很不足,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他们的“情感来源”也很单一,在学生阅读材料的来源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资源。纵观小学藏文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第一题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重在于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 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藏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藏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藏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可分为感知、理解、积累、迁移几个阶段。如何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效果?几年来,我的做法是:初读全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内化语言;赏读课文,体验情感。读写结合,注重迁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只有“导”得得体,学生才能“悟”得真切。如二年级课文《狼和小羊》,学生自读两遍便可知故事大意,无须老师再逐句分析提问。这时老师若能抓住“故意找碴儿”指导学生读书,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狼的凶恶本性,也就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了。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了”。学生找到并念出“狡猾的狐狸是假冒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继而老师又要深层引导理解“假”在这里的意思。颇具匠心地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正确的概念。这些都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而获得的。何须授鱼也!这恐怕就是所谓的以读促悟吧。实践证明,学生读得越充分,领悟得就越深入。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藏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是阅读能力培养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