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行业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篇2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backbon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chnology involves specialty courses which related to electronics,computer software,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t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course st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analysi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91-01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
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2.1 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2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方案设计;任务驱动
0 引言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是物联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要及时获取世界各地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和需求信息,为全球的采购、生产制定合理的计划,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行业,以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U-Japan”、“U-Korea”、“物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在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2月正式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的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物联网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目前,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现代物流、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农林、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从产业规模来看,据工信部预测,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中国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巨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没有人才的支撑,这个行业就不能兴旺繁荣,人才的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物联网领域人才需求的大量增长,给高校专业的发展与改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011年,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0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0]4号)中,新增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25所,传感器技术专业2所。两年来共获批准的专业64个,涉及高等院校59所。
除了本科院校设置物联网专业外,目前,多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从无锡职业学院周志德教授对无锡物联网创新示范区中的30多所企业的调研报告及其中的人才需求分析表(表1)可以看出,高职学生除了在研发、设计、测试岗位中,从事测试与辅助设计工作外,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维护、解决方案撰写、项目实施管理、售后服务与维保、项目与产品市场营销等多种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1 增设物联网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物联网技术既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立足于传统的学科之上,物联网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被公认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及时地获取物体的信息;网络层则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应用层是利用云计算,数据存储与数据挖掘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由于新增物联网专业需要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审批,而基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目前就业市场对物联网方向人才的岗位需求,优化并调整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适当地增加物联网方向的专业课程,既可以补充学生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技能,又可拓宽毕业生在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市场。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与工程实施,C语言软件开发,网络存储规划与实施,网络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这些课程已经涵盖了物联网的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大部分技术要点,但是对于感知层的技术的学习相对较少。由于目前学生的学时较紧张,建议在高职的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开设一门物联网基础课程,一方面用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技术专业的后续物联网课程设置研究的试点。
2 物联网课程建设的构想
2.1 课程定位
根据调研,目前物联网方向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以及物理网的应用等。各相关企业也列举了从事物联网相关职位的职责信息(表2)。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增设《物联网技术》课程,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所面向的企业职业岗位要求而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基于物联网相关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企业和劳动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从事物联网设计、管理与维护的核心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设计、部署中小型企业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服务,维护网络安全,监控网络性能,具备管理物联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基础。
表2 物联网方向就业企业及工作岗位职责描述
2.2 课程内容开发
《物联网技术》课程既是一门物联网方向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技术综合性强的课程,它涉及了物联网的概念、架构、设计、组建、维护、应用等各个领域,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项目教学法进行设计,课程的开设将促进高职学生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学习,又将在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课程按照学习领域认知、项目教学和综合实训的思路共设计了6个项目,18个任务,56个子任务,涵盖了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的概念与应用,物联网的架构与技术体验,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应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现场总线网络的组建与维护,远程网络传输与多网络融合,小型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在每个项目中又提炼出各项关键技术的重要内容来设计成多个学习任务,例如在无线传感网的组建与维护项目中,包含了:感受短距离通信网和无线传感网,基于WiFi技术的传感网络,基于ZigBee的自组织网络,基于蓝牙技术的传输网络,无线传感网应用等任务,基本涵盖了无线传感网的重要知识点。图1为本课程的项目及任务,其中项目6中的四个任务为任选其一即可。
2.3 教材开发
在对多家物联网企业进行调研和对人才需求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物联网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模式的校企合作教材。
2.4 师资培养
由于《物联网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广,涉及到无线传感网络(WSN)、传感器的应用与检测、无线射频技术(RFID)、现场总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的设计与应用等多种技术,教师可能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的把握各项技术的内涵,可以请企业的专家与学校的教师共同讲述该课程,来培养教师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技能。
学校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2.5 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技术实训室的建设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根据教学项目模块,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它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 结论及展望
本课程方案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大专生,通过该课程建设可以拓宽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及相关技术的掌握,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物联网技术课程的开设,学生将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为其它的物联网课程的开设及物联网专业的申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Z].2012.
[2]周志德.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39-43.
篇4
关键词:现代网络;布线原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5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通信行业逐步演进到4G发展时代,其建设总投资达到数千亿。针对通信建设国家于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在网络布线方式上推进了现代化网络布线设计原理。采用由光纤配线架经过交接箱然后到达终端位置敷设的布线方式,但是针对传统的设计原理现代网络布线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因为布线设计不合理,造成通信线路时长发生中断。但是经过多方面的技术改造,利用光纤熔接机进行光纤配线的熔接,并且在线路终端位置处进行了加固处理。传统网络布线没有一定的合理依据,使之出现线路复杂。对于错误的线路找不到源头,经常会出现线路接错的现象。所以通过现代网络布线的设计原理,使之确保了网络线路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 综合系统布线系统设计
1.1 线路设计要求及障碍分析
线路的设计直接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其中对于光纤配线架位置处的全塑电缆的接续,有以下设计要求:(1)电气特性,首先将预制好的电缆连通电阻,观察是否线路连通,并且还要观察电阻表的示数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标准中的要求。(2)机械特性,电缆中的加强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拉力,于此内部芯线的设计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抗压强度,在允许强度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外界压力不会出现断裂和裂痕。(3)对于线路走线的规划要避免与高压线路交叉,一方面在维护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并且还会对人员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高压输电线路会辐射大量的电磁波,对通信线路传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4)对于主干线路的设计要求,首先按照交接区的规划位置进行测定,选择路程短经济合理的路线。对于网络中出现的故障大致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对于连接性故障,这种故障的产生是在选材上存在一方面的因素,其中对于光纤的熔接采用的损耗系数保持在0.5dB以内,但是由于光纤熔接过程中纤芯的端头没有对准,造成间隙过大,使之出现光纤的损耗系数大于0.5dB,造成通信传输质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光电缆线路造成的损坏,在对电缆在接头处进行弯折时,容易出现弯折处发生断裂,其次在动土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传输线路出现断裂,影响通信传输质量。
1.2 网络布线设计流程
网络布线的合理性对传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整个工期的施工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保障。其中网络布线设计的流程包括:前期施工的调研、线路施工方案的设计、设备安装工艺、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其中前期施工的调研:对通信线路进行勘查,画出通信线路设计图,根据建设规模进行线路材料的预算,通过对全部建设材料的规划后,做出通信网络调研报告。线路施工方案的设计:通过对通信线路敷设材料的预算,做出预算表,合理安排施工的工期以及人员调配问题,通过对预案算表中表三甲、表三乙相关材料的统计最后做出合理的方案设计。设备安装工艺:主要是针对交接箱和光纤配线架的安装工艺流程,其中对于交接箱的安装,首先从线杆设立位置的选定进行选址,使线杆呈现H形式的摆放位置,然后安装相应的脚钉附件。其次安装交接箱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要求距离地面不小于3cm,并且不能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对于后期的维护工作:当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抢修,现代通信线路的设计要求一般都采用SDH双向保护环,这样一条通信线路发生中断时,还可以根据其他线路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线路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维修工作人员还有充足的时间对故障位置处进行排查检修。
1.3 布线系统的组成部分及要点
布线系统在结构上可分为六部分依次为:工作区域布线网络子系统、水平网络敷设子系统、垂直干线传输子系统、设备交接线路子系统、线路管理网络子系统以及建筑群体布线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问题,其中包含的问题有网络传输数据流量最大路径问题、网络传输数据流量的速率以及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其中网络传输数据流量最大路径是根据光电缆线路的损耗折算而成的,其中对于G652和G655是国内传输通信线路中常用的光纤,对于G652被称为常规单模光纤,通常采用的波长为1.31um和1.55um,在这两个波长段内,依次产生非零色散波长和光纤损耗系数最小的波长。所以选用不同规格的光纤所传输的终端距离也不尽相同。在网络传输数据速率上,主要是根据光电缆传输线路的复用度,例如:在某一住宅小区内,敷设通信网络线缆,小区用户少,但是敷设的线路较多。这便要考虑线路的复用程度,将用户的电话线与网络通信线缆进行复接,这样传输的速率不会因线路的整改造成速率下降。
2 供电、变配电系统网络布线设计原理
2.1 供电系统布线走向分析
对于供电系统网络布线的设计要求要考虑供电室至附近交接箱的距离,其次还要便于今后供电系统网络线缆的维修,所以针对多种因素考虑,采用在安装光纤配线架吊空的方式进行敷设。从供电系统引出一条光电缆,在供电室墙壁使得线路垂直固定,然后用扣式接线子把光电缆成捆的放置在光纤配线架上端,前提是在光纤配线架允许承重的范围内,以免因光电缆过于沉重造成线路坍塌损坏。然后通过馈线窗使得光电缆顺着窗口预留的尺寸延伸至供电机房,最后便是光电缆的接地处理,安装消弧线和避雷针。对于消弧线的安装主要依据5m之内没有建筑设施的妨碍,便可以安装消弧线。对于避雷针的安装主要是考虑到高层建筑设施中线路的布放,使得供电系统布线走向的分析过程圆满结束。
2.2 变配电系统布线走向分析
对于大型企业变配电系统走线的布置,一般敷设的线路位于高层建筑群体内部。在对敷设过程中既不能影响正常的照明,又不能妨碍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连接。所以这时应首先选用局外光电缆的改接,将交换机内原有旧的通信线缆改接到局外交接箱设备的槽板上,然后将需要新建的通信线路用保安器进行预留,通过跳槽线把原来线路复用的端子接口改接到变配电进线室的卡槽中,使之不用切断原有线路的复接环路,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建立完善的通信线路。
3 相关配套设施网络配线设计
相关配套设施网络配线设计主要包括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设计、视频监控网络设计。其中在对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设计规划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实施线路敷设进程,这种敷设方式为终端规划的敷设线路。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计算机通信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命脉,所以对其设施线路的敷设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制定进行施工操作。其次在视频监控网络的设计要根据本地局域网的发展进程进行敷设,监控系统使其受本地网络的监督控制,对于线路的敷设要求应按照本地局域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制定。
4 结语
通过对不同层次网络布线的设计要求,于此制定了相关的敷设标准计划。这种模式线路的敷设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原材料的开支,并且又能保证通信网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肖志涛,唐红梅,于明,吴树国.计算机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1,01.
[2]赵洪升,魏延涛,张永刚,余巍.河南省气象局科技中心大楼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J].河南气象,2000,01.
[3]于旭亮,姚鸿斌,曾继成.用户面对的结构化布线问题[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7,31.
篇5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典型应用 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一、几种关键的物联网技术
1.1无线射频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关键是用于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在没有通过直接接触就能完成数据的双向传输,从而完成识别目标和交换数据。运用无线射频技术能通过扫描物品或是商品的编码来完成物品的自动识别,再运用信息处理体系把信息实施处理后再经过信息服务体系实施共享物品或是商品信息。在计算机网络开放的状况下,企业就能实施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物品或是商品。
1.2信号处理技术
物联网信号处理有云计算、多物理量检验、提取信号、调理信号、变换信号与分析信号等几种主要技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形式是云计算,实质是对目前计算资源的一次再分配。它的重点理念是把计算能力或计算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卖给需要它的公司,从而为公司节省硬件采购成本。云计算已逐渐成为信息服务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全世界有了普遍运用,未来将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1.3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依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信号实施输出的器件、装置。现代工业生产中,传感器无处不在,它们被用来监视整个生产程序,并得到有关的数据信息,经过这些数据信息来推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对整个生产经过实施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例如茫茫宇宙空间的研究,要查看上千光年的距离,微观上要查看纳米级别的物体,查看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捕捉瞬间的改变都需要传感器技术研究的支持。
二、物网的典型应用
物联网应用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社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物联网热浪正在全世界迅速壮大,目前,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物联网应用正逐渐渗透至智能家居、交通、物流、制造等行业。
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集成有线与无线网络平台通信技术,包含综合布线体系、安全防范体系、背景乐/广播体系、控制灯光窗帘体系、空调VRV控制体系、以及家庭影院控制体系。智能家居能够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和家庭日程事务管理体系,把全部与家居生活相关的设施实施集成,实现远程控制,从而提高家居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艺术性,建成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2、智能交通 。依靠物联网技术让交通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传感器能够把每一个范围的车距与车速信息输送到处理中心,方便及时监控、调整、远程调度和管理。各类温度、光照传感器在终端上加载还能够实时监控路面信息、汽车尾气等有关信息,以支撑大数据分析及有效管理。
3、物联网在能源管理和公共事业中的应用。根据估计,我国将在2025年将发展变成国际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家之一。由于存在电网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发电和输电存在严重的浪费。目前安装的计量器及发电机的涡轮都是以物联网技术对事物实施科学的感知和度量。其感知和度量能够帮助我们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依据最新的分析工具实施洞察智能化,之后再对决策实施优良的决定。
随着仪表管理技术的进步,企业和个人可以依据能源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选择性使用,这也就为太阳能、风能等实施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4、物流管理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全覆盖,能够让整个供应链精准、透明与高效,达到陈旧物流所不能够完成的目标。依据物流行业协会的2013年行业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物流行业的物联网设备增长速度已超过60%,物联网技术设备已在物流行业得到普遍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配送的透明化管理与信息追踪方面的效果尤为明显,电子标签拣选体系出货量增长超过35%。物联网智能搬运体系在自动化物流中心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实现28%以上的增长率。
三、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已为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搭建起基础平台。物联网技术将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物联网应用将延伸到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便捷、高效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应用 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1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上)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份,国内个人网店数量已达到1200万家,且增长迅猛,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000万人,市场交易额达到2.25万亿元。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网络零售接近2万亿元,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达到约13万亿元,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18万亿元。国人的消费模式在不断地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中国IT研究中心的《2014年Q1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Q1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已超过3.1亿人。Analysys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7.4亿人。网购正从PC端不断向移动端渗透,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移动购物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电商交易地迅速发展,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与企业(B2B)的交易模式,更多企业打造了面向消费者的交易平台,即B2C交易模式。另外,还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模式,企业、中间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MC模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B2G。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日益活跃。
2 本地电子商务应用
柳州的电商平台主要有广西糖网、八桂农网、柳州农产品生鲜销售网站“回家电子商城”、金嗓子电商平台等为代表。最有名的当属广西糖网,它采用B2B模式,搭建起食糖购销、结算、仓储物流和信息服务平台。
柳州第一家“O2O”模式的农产品生鲜销售网站“回家电子商城”顺利建成,正式向市民开放。截至目前,集配中心、16家生鲜便利店也建成营业,一个集加工配送、连锁门店、网上商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生鲜配送体系基本形成。建设“农产品生鲜销售配送体系”是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的具体举措。随着配套加工、配送体系的逐步完善,将会给广大市民带来更多更大的便利。从此柳州市民的菜篮子有了新的选择,甚至足不出户就能选购到新鲜、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家电类企业“触电”最早的是尚龙电器, 2014年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总额实现2.85亿元,其中线上交易额在稳步提升;柳州市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2014年交易额4.5亿元,同比增长73.08%,被评定为自治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5年广西糖网电子商务交易额2304.76亿元,同比增长29.10%;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园正在建设,旨在打造成为以制造业为主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3 促进电商发展的举措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本人认为促进电商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政府部门出台促进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发展目标、总体思路、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等
通过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对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深入调研、加强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召集多部门(如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局、人民银行、国税局、地税局等)依据职能范围,围绕政策、税收、平台、示范项目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增加符合当地电子商务发展的可操作性,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出台的政策为引导,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条件支持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政府化、商业电子化和金融网络化,必须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籁于网络用户规模的上升,特别是B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完全依靠上网用户积极地参与。改善上网条件,降低上网资费是加快电子商务普及,提高电子商务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IP承载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网合一”能使运营商在信息沟通的经营中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对客户业务需求响应快、业务适应性广、运营效率高、网络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因此,加快“三网合一”建设步伐,让市民有更多的上网选择,通过网络接入方式的多样化来促进网络接入业务的竞争,提高网络接入质量,降低网络资费水平,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助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2)B2C、B2B交易中,让企业经营者、广大网民担心的,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既有技术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技术方面,电子商务平台应积极关注国内外网络安全防范的硬件和软件技术,通过防火墙、数据加密、认证等技术措施,提高网络交易的可靠性。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商家信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上交易业务的运作,消除老百姓对网络交易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
3.3 培育电商企业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本地电商企业。大型电商企业的成功,能带动中小企业及个人开展电子商务,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形成电子商务产业群。如:柳州市电商企业广西糖网2014年实现总成交额278亿元,被评定为自治区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5年,更是实现了电子商务交易额2304.76亿元的佳绩;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尚龙电器有限公司等柳州本地电商企业初具规模。
3.4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电子商务需要有网络技术和营销理念的知识,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要素。行业分布上,计算机网络技术、销售业、市场公关、新闻媒体等领域对电商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体现在电子商务促进了商贸业的发展,另外管理、文化产业也存在一定的需求潜力,各行各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领域不断拓展、数量不断地增加。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显得尤其重要。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对电子商务行业了解深入的电商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逐渐饱和,我国职业教育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本地应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院校,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帮助本地打造真正的职业教育平台,构建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树立职业教育品牌,加强院校学生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知识培训,为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潘平.浅析计算机信息时代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篇7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美中比较
一、前言
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45000亿,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25000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900万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中国目前有超过300所本科高校和超过700 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前景形成反差的是, 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对口就业率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与此相比,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开展较早的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将从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试图从中得到借鉴,为我国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简介
1. 美国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较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就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主任Michael Shamos教授说:“如果要经营网上商务,就需要了解许多商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懂得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可能需要雇用太多的技术人员,你自己则无法制定明智的采购计划,对建立网络一无所知,为别人所左右。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
目前典型的提供深入电子商务教育的学校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等。但美国大学一般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多是作为独立的课程,或者选择在有关课程中根据需要添加相应内容以达到传授电子商务知识的目的。比如,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都设有独立的电子商务主修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是将电子商务的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
2. 中国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尝试期,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伴随着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者的不断研究,通过在各校以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少数学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方向或电子商务班(以至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方向)等。在规范期,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发展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从2002年开始又批准了第三批、第四批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三、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 培养层次的比较
根据Harlan等人(2001)对AACSB附属的77个商学院的调查分析,美国大学提供4种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分别是理学硕士、理学学士、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从其搜集的教学计划样本来看,MBA阶段的样本数量占到了40%,其次是理学硕士阶段,两者的数量占到了总体样本的70%;在课程设置上,非技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大概为2:1。
由此可见,在教学层次上,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并以MBA教育为重点。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因为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宽口径特点必须要建设在宽泛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选择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本科4年,有助于学生搭建扎实的理论知识框架。
2. 专业设置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由多门基础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向上,国内外高校一般都有着不同的侧重。
从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另外,有很多小专业一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是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而开设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明显的关联性。比如有计算机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则含有大量的计算机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授予的是工学学位;有经管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含有大量的经管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由此形成了电子商务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偏技术和偏经管。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和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
3. 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各大高校各具特点。例如: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管理和技术课程采取并重的态度,力图使毕业生能成为未来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人、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人员。其专业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商务模式,具体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电子目录、网站管理、自动化撮合、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分布式交易处理、定单执行、客户满意度、数据挖掘与分析。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涉及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成功地引入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了解其成本和效益,而且需要懂得商业重组、适应管理(集成传统系统与Internet前端)、供应链结构、电子化商业中的会计与审计、仲裁职能、作为交换媒体的资金性质、快速商业反应、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及规则。
华盛顿州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发、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met上从事商业活动。”课程设置中技术类核心课程包括:网络商务编程、数据库管理、通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类核心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传统与电子环境中的营销、数字企业的财务管理、网络法律。专业选修课(任选两门):网络营销、网络伦理、电子商务中的服务业、电子商务的企业家精神、国际电子商务、数字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不断出现的技术、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整个课程设置以商务为主,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训练;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商务中的作用与地位;课程设置中的专业选修课则充分体现了商务与技术的融合,表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华盛顿州立大学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中与人有关的课程至少有两门:消费者行为、沟通研究或人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了解客户。
我国学者马刚等的调查发现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形成了经济、技术、管理三种取向,开设的核心理论课程分别如下:
经济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法。
技术取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引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建设、网络营销、中间件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运筹学引论、电子商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管理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网络经济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课程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学科。但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层次、作用、地位缺乏内在逻辑性。许多院校仅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融合。另外,课程设置中关于能够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反映出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侧重不够。
纵观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能清晰地确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目标。显然,培养适合各个行业的通才,并不适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和实用需求。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多增设一些与特定行业相关密切的课程。当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多个就业方向,这些就业方向最好能够与已经确定的取向吻合,这样有利于课程的设置。
三种取向的实验课程设置多局限于针对特定课程的验证型和认知型实验,设置了很少针对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的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实验。
4. 师资力量
美国高校大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侧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色浓厚,对某些课程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授网络营销等课程。另外,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没有足够数量的、达到一定教学水平的和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授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无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乏,只能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2. 定位要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的多面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宽口径特点,很容易造成院校在培养该类学生的过程中只做了多种学科知识的一种表面堆砌,无法深入对电子商务的内在规律展开研究,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没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此,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层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与美国相比,中国总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从本科阶段的三种教育层次来看:研究型院校侧重科研人才的培养,教学型与研究型院校侧重高级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院校侧重应用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这三种层次的人才互相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他们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合理梯队和人才的多样化。因此,高校应该在对自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的层次问题。另外,从电子商务的培养方向来看,可以分为经管类和技术类,或细分为经济类(网络贸易与营销)、管理类(ERP、SCM、CRM)和技术类(商务网站的规划、开发与维护)。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方向的特色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 加强师资培训
5. 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麻省理工开设的电子商务营销课程,设置了项目研究、带薪实习、课余实践等环节;斯坦福大学的网络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因特网服务或产品;哈佛大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同时美国的高校一般都设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定价策略、法律问题、在线消费行为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则被要求对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美国高校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战略制定为基础,通过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结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等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制定新的竞争方式与企业战略的能力。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实习的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12%左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内电子商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在制定电子商务培养方案时仍然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渠道不畅通,导致输出的电子商务人才较难适应社会需求。
四、总结和建议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在培养层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学习美国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具体来说,有如下建议:
1. 以市场为导向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五种机构、三种类型:五种机构分别是专业电子商务公司、IT网络公司、企业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服务公司和专业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人才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
此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地域存在关联,随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而动态变化。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要掌握就业所辐射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情况,针对该区域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侧重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针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商务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4. 改进教学模式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学。因此,不论哪种层次的培养都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校企结合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电子商务的探索期和尝试期,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都不够成熟,急需专业方面的相关指导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抓住机会,联合企业,一方面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挖掘研究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使知识转化成产能;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上级部门也应该为高校和企业的联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促进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资源有效共享的良好局面。
5. 纳入非学历认证教育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升从业能力。与高校教育相比,非学历认证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也比较重视这些证书。典型的认证考试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电子商务师”系列认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下设的电子商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推出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系列认证、IBM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师认证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层次和方向,选择性地将这些认证考试纳入培养计划,采取选修的形式或者1+x(学历证+职业资格认证)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培训或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培训,进行职业定向,提高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Harlan L,Kathy H.E-Business Education at AACSB-Affiliated business Schools:a Survey of Programs and Curricula[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l(7):328-331.
[2] Subhash Durlabhji,Marcelline R Fusilier.Ferment in Business Education:E-Commerce Master’s Program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2(3):169-176.
[3] 毕凌燕,牟小勇.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6):243-244.
[4] 李枫林,刘滔,徐静.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73-75.
[5] 李琪,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7] 马刚,苗慧勇,张英英.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A].李洪心、李琪主编.电子商务教育、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七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论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76-284.
[8] 王学东、李丛伟、.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59-62.
篇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系部+公司+研究所”;产学研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048-05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1]。在《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产学研有机结合”。《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修订稿)》也要求学校所有专业实行校企合作,依托优势专业兴办或与企业合作开办相关生产性实训企业;学校自主或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与咨询。
“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高职学院和企业联合开办订单班,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进行职工技能培训,学生和教师到企业顶岗等。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就需要以一种载体的形式来体现,这个载体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成立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集团这样的松散联盟体、独立法人性质的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科技研发中心等。这些载体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系部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组合模式,如“系部+公司+研究所”的组合模式,研究和实践这种组合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产学研”结合运营有公司或研究所的情况在科研氛围较为浓厚的学校较为常见,尚未见有“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理论的提出,并且尚无专门针对这一模式做出实践研究,但已经有较为相似的运作方式。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的“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教学、美国的合作教育及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等,都展示了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运行模式。日本采取教育与企业界携手合作的方式,产学结合,培养高级职业人才。企业界为高职教育募集资金,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供学校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学校则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配讲师进行巡回指导,并接受企业界的科研委托项目,双方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双向交流。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产学研结合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企业、高职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产学研结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应用技术开发与转化为重点,发展校办产业,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具有开办企业的独特优势,因此,应该鼓励高职院校在经营模式上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平台,也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 国内研究现状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对接娄底3大产业——煤炭、农机制造、农业,学院搭建了华南娄职煤炭安全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猪产业湘中丘陵区区域试验站、现代油茶林繁殖基地等产学研平台,组织科研服务小分队进企业、进农村,现场开展科技服务。该学院与华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组建华南娄职煤矿安全服务有限公司,从事煤机研发生产、安全技术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年产值达到300万元;与湖南湘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湖南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联合收割机,年产值达到了1 000万元,为学院资源类和制造类专业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开展技术研发实践锻炼提供了便利。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厂系所合一”(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机电工程系、机械研究所)的专业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会计专业组建了娄底弘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专业组建了天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按“专业+公司+师生员工”模式组建的产学研实体,正在成长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基地。
常州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弘扬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津通集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产学研合作资本运作模式的公司——江苏津通弘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各自的资源,联手共建一座融招商、研发、生产、教学、实训和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产业园区——常州信息产业园。常州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参股股权比例高于企业,公司董事长由学校委派,学校具有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宁海县政府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校园内有标准化厂房,其中模具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模具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双方与宁海县重点扶持的创新型模具企业——宁波华宝塑料模具有限公司采用股份制合作方式共建教育公司。其教育公司管理层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下设联合研发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和教学指导中心。
从国内现有的企业形式的产学研载体运作模式情况来看,大多是从校企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始的,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产品需要以企业形式进行应用推广和技术服务而校企联合出资成立公司运营[2];如果高职学院需要全面进行对接则以产业园的形式居多。
二、 理论的提出
在企业与学校之间需要有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实体,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个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产学研服务,可以以股份制的形式,吸引企业、学院以及教师、企业员工参股。公司的业务定位可以有如下的内容:培训认证教育、应用技术推广、生产实习实训承接与管理等[3]。笔者认为公司的目标是要为专业建设中的产学研服务,建成“百年老店”,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与模式,在谋求基本生存利润的情况下服务于专业建设大局。研究所的业务定位是要从事应用技术的研发,相当于公司业务内容中应用技术推广的前期研究与实验工作内容,并可与校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对接,从事与专业相关联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3]。
“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如图1所示。
系部建设团队的核心成员既是学院的教师,又是公司的员工,也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如图2所示),这必须是一支素质较高、富有创新力的队伍,而且对组成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上得讲台,进得生产线,钻得实验室”,也就是说在学校能教学,下到企业能上生产线工作或带领学生顶岗,到了研究所又能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
三、 实证研究
我们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为例,对“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 内外环境分析
这里以2010年初这个时间点来分析内外部环境。此期间,物流业和物流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物流业被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参见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 ,在《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从学院的总体内部形势来看,一是物流信息系的专业与产学研建设布局要适应学院的整体“大物流”办学与发展格局。学院从现代物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出发设有物流管理系、物流工程系、物流信息系、物流经贸系和公共管理系,设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等16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专业群。物流信息系设有物流信息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网络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招生情况不太理想,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二是产学研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校办企业还没有,有待在产学研过程中进行孵化。三是物流信息系具备了良好的产学研基础,主要体现在订单培养已经开始,与本地知名企业湖南天骄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了一期天骄班;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物流信息技术领域已呈积聚态势,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已逐步转向物流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复合领域研究;有的课题已取得重大进展,如湖南省“十一五”重点科技计划科技攻关课题“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研究”,该项目成果即将进入本土大型物流企业的生产线,成果也将成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研发基础。四是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以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为骨干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课题的研发,积聚人心,团结协作,构成了科研工作核心团队。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专业与产学研建设布局与学院“大物流”建设格局还不相称;企业合作数量相对较少,可以整合的外部资源不多;外向型师资还不足,部分教师甚至管理岗位人员投身产学研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 产学研布局
经过分析,设计出专业与产学研建设的布局方案,专业建设的布局如图3所示[4]。
对应学院的“大物流”格局,努力构建“大物信”格局,在专业建设中将系部的专业群融四流合一,以信息流为主。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以订单班为龙头,首期与本土知名物流企业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天骄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人才,针对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物流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建设工作;将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更名为物流软件开发教研室,负责物流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整体偏向于网络软件开发和物流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将计算机应用教研室更名为物流信息管理教研室,负责物流管理(信息管理方向)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整体偏向于物流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现了现代物流四流合一的特色,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产学研建设的布局采用“系部+公司+研究所”的模式,如图4所示。
(三) 运营成效
1. 产学研模式情况。采取“系部+公司+研究所”的模式,先后孵化出了1个研究所和2家公司。2010年初创办了物流信息技术研究所,接着学院牵头与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易普蓝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股东单位共同出资1 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载体,技术部分由学院师生负责,主要是为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研究课题,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有门户网站、“物流E通”综合配载系统、GPSOne定位系统、“物流E通”手机、短消息平台、SOA集成平台等9个子系统开通运行,用户已达2万多户,并实现了与一些其他省市平台的对接。2010年10月,联合多家企业共同注册承办了一个企业实体——湖南湘物联物流咨询有限公司,至今已完成40多个物流咨询项目。孵化出的研究所和公司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了空间,使物流信息系在湖南省树立起了领先地位,与省内的许多大型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共生共长的合作关系,而且通过经济和事业双重激励,专业教师也有了动力。
2. 科研成果。近3年来,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共承担了“十二五”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超高频RFID芯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参与单位),“十一五”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项(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中国物流学会课题2项,工信部信息产业教指委教学研究项目1项,院级课题8项,企业横向课题8项,项目总经费达260万元,其中10%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中国电信物流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湖南基地”和“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湖南物流分中心)”就落户在学院,已研发出了诸多产品并付诸市场应用,比如物流E通手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有技术项目由学院总负责承建,已完成8个系统的研发任务。
在2010至2011年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湖南国科广电公司合作,参与了省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研制与应用示范”课题的研究,学院主要负责应用示范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首开先河,这也标志着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在科研上的强势地位。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与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湖南信息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项目,制定了“基于XML的仓单质押与代购业务的信息交换指南”,并在一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生产性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9至2010年成功组织参与省经信委物流信息化培训班,专业教学团队中文振华教授、黄友森教授、肖智清教授、邓子云副教授分别在培训班上为省物流信息化工作者进行了培训,培训质量高,培训效果好,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和省经信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外还承接了数期社会各类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为企业培训物流信息化高级人才1 500多名。
先后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星沙物流、金霞粮食物流、全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湾田集团等省内知名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咨询,为提高湖南省物流信息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专业团队老师参与编写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基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受到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3. 发现的问题。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专业教师跟不上发展的节奏;部分专业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负担非常重;学校是公办院校的体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机制障碍,比如投资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待在探索中得出解决的办法。
总之,“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对系部、公司、研究所的职责都做出了界定,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证研究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改进和完善。这种产学研模式成果的总结和应用对高校的产学研运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锁荣.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10(7):100101.
[2] 张鹏飞,俞位增.政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公司”初探[J].职教通讯,2010(10):117118.
[3] 邓子云,米志强,翦象慧.高职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5):6163.
[4] 邓子云,谢英辉,米志强,翦象慧.解决系部专业与产学研布局问题的“三步法”及其案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566.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the Industry-School-Institute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NG Zi-yun, MI Zhi-qiang, YANG Xiao-feng, JIAN Xiang-hui
(Depatrment of Logistic Information, Hu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 Changsha 410131, China)
篇9
文/本刊记者?杨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建立全国首个“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旨在发挥技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做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实践的新机构肩负了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
这个机构运行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拜访了该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研究课程规律,服务技工教育
行动之一: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合作和研究平台
挂牌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建司、广东省及广州市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研究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发挥广州市属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确定位,明确中心要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放眼全国,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着力进行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扩充研究人员。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学校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锻炼学习。三是课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广州市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专家,使其成为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研究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立足广州技工教育系统,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7人,选聘了72位兼职教研员,作为研究团队的延伸补充。
行动之二:为“国标”“课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受人社部职建司委托,课程研究中心为编制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保障了两个文件的顺利研发。一是培训编制组专家,解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并主持实践专家访谈会。二是课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人社部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围绕标准研制组织的各类全国教师研讨会、企业专家研讨会,并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两个专业的国标和课规进行质量监控,主持广州的评审会,聘请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聚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40余名,分别从总体培养目标、层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匹配度、课程体系及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并从与编制指南的符合性、内容的专业性、文本的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修订。
行动之三:关注市场需求和内涵发展,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围绕广州技工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牵头承研的重大课题有:
一是开展广州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需求调研(2014-2016),累计调研602家企业,开展5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是开展产业系建设研究。组织专家到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中期检查及调研,召开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及产业系建设研讨会,初步厘清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对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建设实证研究》报告。随后,聘请广州市发改委领导、国内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专题培训。通过半年多来课程研究中心主导的产业系建设研究,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对产业系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明晰,对产业系建设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所院校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产业系下一步的建设思路,采取行动加大推进力度。
三是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201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了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9项发展策略,成功结题。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开展了广州技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了广州技工教育开放多元、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特征,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建议,成功结题。
行动之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模式
为探索技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课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
一是调研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情况,探索学制技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管理评价等技术路径,通过组织学习等措施提高培养技师的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二是通过调研撰写“关于京、浙、苏等三地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情况报告”,对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学制技师的政策依据、专业选择的考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为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与广州市机床厂合作开展学制技师培养实践,2014年成功培养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企业认可度高的6名学制技师。
行动之五:开展技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研究中心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授权评价工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一是应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在开展2011、2012年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上,在全国首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102位教师参加的机械制造和汽修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情况为基础,形成了广州地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和102位教师的个体报告。
二是开展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按照国际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授权评价”理念,引入相关技术,开展技工院校的校企双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质量监控,在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等授权式评价、科研伴随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评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中重点项目的持续、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行动之六:推动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
课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应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并开展了大量学术交流。
一是出版《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汽车维修专业广州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辑2014》(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长主持的《广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入选《2014年广州市蓝皮书(社会卷)》,课程研究中心辜东莲主任主要参与的《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人社部组织的针对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者的培训授课、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内蒙古等扶贫项目的培训授课。应用课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经验,为广东省人社厅“校企双制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和内涵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开题会上,辜东莲主任作为课题代表作了“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专题报告;同年4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作了“工学结合课程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12月,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广州技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报告。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任务之一:组建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专家库
2015年,计划按照《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中关于“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和《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技能人才评价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名义,在全国技工教育系统聘请一批技工教育研究专家,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课程业务精湛的骨干,组建课程专家库。在合适的时机,联合立项课题,推动全国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难问题的破解。
任务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规范等研制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职建司的统一部署,课程研究中心将协助这两个专业的评审工作,同时系统梳理总结标准与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技术,为更多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和规范在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上的推广应用,指导技工院校教师基于校本的应用实践,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任务之三:规范从专业设置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全程育人
2015年,课程研究中心将以广州技工院校为对象,以项目为载体,多方位、多渠道地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过程、出口”三关。
一是在做好新专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借助市场调查、人才测评、授权评价等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评估、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二是以服务企业和学生为中心,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举办市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规划大赛,探索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并实施职业指导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产实习管理,推动生产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产实习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管理水平和质量。
任务之四:探索技工院校毕业考试改革和毕业标准建设
2015年,中心计划重点探索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以高级工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命题依据,尝试纸笔与实操测试相结合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研究及试题开发和测评实践,促使测评合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同等层次职业资格的技术水平相当。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和数控技术等三个专业进行典型试验。预计2015年1月,建立测评模型,完成对开发组人员的培训并确定命题思路,组织专家对命题思路评审;3月完成测评样题的开发、评审与预测试;5月完成3个专业各两套正式测评试题的开发与评审;6月组织正式施测;下半年,集中力量进行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炼研究技术,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建立其毕业标准。同时,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课题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在“‘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师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考试方案,系统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之五: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根据人社部职建司领导指示,开始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文献研究,梳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最新趋势;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技工院校教师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2015年,计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维度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保障调查,研制教学能手、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资格条件,制订微教学、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开展科研伴随式的典型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的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项目等形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之六:组织并开展技工教育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 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 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 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 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 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 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HtTp://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