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孝道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的孝道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为,是孝道思想一种追本溯源的情结,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
孔子虽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他谈论孝不是承继周人只注重对祖先的追思,而是延续春秋的新思想,他将孝还原为人对祖先、父母的真实情感,为孝找到了现世个体存在的生命依据。在回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这是从生命追思的角度对“三年之丧”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我们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在父母去世时,不应该守丧三年作为回报吗?可见,“三年之丧”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人们真实情感在生命意义上的具体体现。孔子还曾经有言:“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人除了吃饭外,最重要的就是办丧礼和祭祀鬼神了。但孔子所认为的丧礼并不仅仅是一个礼节仪式的问题,他的重点在于内心感情在丧礼中的表现。在林放问他礼之本时,他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当与古人祖先崇拜的观念紧密相关。由此追溯孝观念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孝观念与祖先崇拜是直接关联的。祖先崇拜观念不仅使古代中国社会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而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它还深刻地影n向了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钱穆先生说:“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几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4](p51)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孝道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祖先崇拜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追思。
二、生命的爱敬意识
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在敬宗祭祖的活动中去体悟生命、感念生命,去追思生命来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珍惜和爱护正在存有的生命,把对先人生命的幽思化为一种现实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终极关怀也相应地转化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在现实中以爱心对待父母、以养心敬重父母,甚至在此基础上善待自己。
孝道思想的爱敬意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孟子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孝的至高点没有比尊亲更高的孝行为了。换言之,尊敬父母就是最高、最大的孝。荀子也曾说:“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这也是说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诚如《孝经》所云:“夫孝,始于事亲。”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能够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也在日渐减少,子女则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子女应当珍惜父母这一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延长。当然,对父母的孝敬、对父母生命的延长,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意味着孝敬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更要对父母有恭敬之心。“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中庸》)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说,孝顺父母是有原则的,孝敬父母要常常反问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是真心实意,如果对双亲不是诚心诚意,也就谈不上是孝顺父母了。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总之,对父母的孝行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但核心是尊敬,诚如曾子所言:“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同时,孝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对自我的关怀、珍爱。“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体不仅是自己的生命的承载体,同时也是父母生命遗留下的身体,是父母生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延续。善待自我、重视自我就是对父母乃至祖先生命的保全。“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也。”(《礼记·祭义》)“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身,是伤其本。”(《礼记·哀公问》)为了保全自身的生命,为了自身安全,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游必有方”。当然,伤风败俗、违科犯禁的行为更不能去做,以达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的境界。
孔子的弟子曾子临死时对他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让弟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没有损伤,并以此感到欣慰。曾子说,自己在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注意不使自己的身体受损伤,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其中承载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生命。曾子等都认为,受之于父母以完整的身体,应该以完整的身体还给父母,才能使父母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作为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体肯定是过去生命的承载者,生命是通过这一有形物质而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人对自我存在、自我生命的重视,正表现人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因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无限地往上追溯则来自天地,故人对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对父母、对天地的敬意一样。”[3](p24)。在当时家族观念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对自身的珍视、爱惜,体现出对家族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意识。
三、生命的延续意识
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保全自身只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阶段,只有让家族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曾子大孝》)孝道思想体现出入的生命意识,从祖先到父母,从父母到自己,从自己到自己的后代,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传宗接代的延续中得到流动、生生不息,从而也实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有限的遗憾而追求永恒的一种价值取向。父母的生命传续到/自己,如果不能继续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无子为其绝世也”(《大戴札记·本命》),正是这种思想的明显体现。生命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这也是人类有限生命对无限生命的一种追求。以关爱生命、重视生命为内容的孝道思想,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命价值观。这种生命价值观既表现为渴望生命延绵不断的传递,又表现为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
因此,要想获得生命的延续,实现生命的永恒,就不得不考虑传宗接代问题。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家族延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家族生命的传承与家族的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就联系起来了,婚姻便成了人们生命延续的一件大事。“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礼记·哀公问》)男女结婚就成了传承祖先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儿育女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责任。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只要每一代人都承担起传承生命的重任,家族生命就会枝繁叶茂,万代不竭。
从人的自然生命本性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暂时的,生命传承不仅表现为绵延不断的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传承,更表现为对家族生命的物质传承和文化传承乃至精神传承(包括家业、家风等),而后者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传承。家族生命价值的物质传承的基本要求是守住家业,家族生命价值的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是传承良好的家风。孔子在回答孟懿子问孝时说:“无违。”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具体说来就是要继承先祖基业,保持先辈的风范。“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中庸》)不能很好地传承家风或没能守住祖宗基业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不肖子孙而遭贬斥,这充分表现了孝道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物质传承和价值传承的双重内涵。
从个体对家族生命的传承上来说,个体仅仅维持祖先遗留下来的基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继承祖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使家族生命在维持前辈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使整个家族生命意义得到辉煌发展,生命传承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如果想使整个家族生命得到传承,其出发点便是立己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使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够确立是传承生命最重要的一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孝”。“立身行道”的内涵是丰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诚如孔子所担忧的那样:“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在经过立德、立功、立言等三方面的努力,能够使自己垂德后世、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最终实现超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获取人的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一超越,从个人角度而言,既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幸福,又实现了自身生命价值,体现了人生的意义;从家族角度而言,既可光宗耀祖、彰显其亲,还可以进而福荫子孙;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报效国家,有益于民众。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妙手著文章。如果达到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的完美结合,那么就意味着圆融了生命的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这样,也就达到了孝的新境界,实现了传承家族生命和完善自我生命的统一,真正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朽。
结语
儒家思想是一门“生命的学问”[5](p127)。因此,儒家其中的孝道思想也就不仅表现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更是蕴涵了人类关于自身的生命意识的思想和学问。人类对生命意识增强和促进生命的不断延续是祖先崇拜流行的必然结果,祖先的形象庄严、高大既然反映出一个宗族生命力的强盛、繁荣,子孙为了保持祖先的形象就要努力发展本族的生命力。孝“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国人生命不息,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意识和终极价值理想”[6](p25)。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在缅怀祖先的时候,更融人了对先人生命的追念,感恩祖先给予自己生命。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珍惜父母从祖先所传承下来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生命,把爱护自己的生命列为孝的出发点,是因为这生命直接来自父母。生命存亡的意义主要不是对自己个人而言,而在于这关系着祖先生命形象的存在和完整。即自己的生命既然是以祖先为代表的宗族生命合力的一部分,为了宗族生命力的强大,自己就得保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自然而然地推理:为了宗族的壮大,让祖宗生命能够永久地延续下去,生命个体就必须要担负起努力生育后代的责任,以便给本族增添更多的物质意义上的生命;同时,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生命的存在,承载了整个家族的精神生命,使得这种生命得以传承。否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生命的延续受到阻碍,不仅因此而违背宗族群体的生存精神,也将会被视为是世间最大的罪恶。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3]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学生书局,1992.
[4]钱穆。中国文化导论[a).文化危机与展望(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篇2
【关键词】儒家思想;辅导员;以人为本;仁爱
儒家的仁爱思想,人本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之处,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切切实实为学生考虑;“为政以德”,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仁者爱人”、“宽以待人”,以爱为师,教育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一)儒家思想对人的理解
儒家学说的立足点是人:即一切努力以人为中心。如:五常的实践者是人,受益者也是人:孝的对象是人,行孝者也是人;祭祀的对象虽然是鬼神,但目的还是为了活着的人!如何做一个好人、贤人、圣人,这是儒家毕生追求的目标。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整日钻研的是如何做一个完人,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论语・学》中孔子强调做官的原则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在古代汉语中,“人”字的五种涵义为:其一,指人才;其二,指人品;其三,指人情世故;其四,指仁;其五,泛指某些人或自己以外的人。而儒家对人的理解主要体现为人才、人品与仁这三者,这是儒家一贯的观点。
(二)儒家的仁爱思想
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孔子的“仁爱”思想为提高个人修养,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从而达到由个人、人人、到天人关系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儒家的人本思想
孔子的人学思想以具体而又多样化的论述阐述了“人”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应该如何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人格的方式方法,可以这么说,孔子的人学思想就是关于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完善的思想,从这一层面上说,孔子的人学就是人本思想。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孟子、苟子等儒家思想家的人性理论、“仁政”学说、政治思想大多是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的“重民”、“贵民”思想就是孔子思想的进一步深化。由于儒家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而实现其理想的必由之路就是努力成为这一理想的实践者。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是个人才,也必须人品好,而这一切又都以仁为前提。人品、人才和仁.这三者既是儒家教育人的内容,也是儒家理解和衡量人的基本标准。在儒家看来,只有成为仁义而且人品好的人才,才能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也才有可能最终成为圣贤而千古流芳。从总体上看,儒家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为人之道上,要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到“德”与“贤”,“修己安人”;在待人之道上,要求做到“仁”(爱人)与“和”(与人友善、和谐);在治人之道上,要求推行“仁政”,进行人性教化。
二、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儒家的思想并没有向人们提供一套普遍适用的方法,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教导,这些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其合理性及适用性。这就是儒家的人本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儒家思想有不少可资学校辅导员借鉴之处.特别是启发学校辅导员如何从人本思想出发.从为人、待人、治人之道三大方面做好学生工作。学校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出发点.素有“小社会”之称,学的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密切关注社会风气的动向,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以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养成为工作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肯定、尊重人的自尊和权利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儒家思想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辅导员要真正“仁者爱人”、“宽以待人”――热爱学生,“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在知识经济不断创新的教育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生工作者更应重视每一个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才能使他们走出校门后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善于应变而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管理者――学校辅导员,一定要树立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改变以往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在管理范围内形成一个创新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创新知识环境和教育环境,真正体现教育工作者的“爱人”之心,“宽人”之情。“管理之道,归于用人”。每一位辅导员只要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坚持“仁者爱人”的思想,“君子尊贤而容众”,就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共同的管理目标。此外,要真正实现“宽人”“爱人”.就必须确实做好“待人”工作,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因此我们的常规工作应公平、公正地做好两点:
1.务必把各项扶持困难学生的政策、措施落实好。切实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及发放工作。同时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着重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2.务必把损害学生合理权益的问题解决好。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各级学生组织的违纪管理上,要把损害学生合理权益的现象一项一项地治理好,辅导员要管好所领导的学生组织。加强学生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并从制度上保证切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秉持公心,一视同仁。《论语・卫灵公》篇的“有教无类”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废或厚此薄彼。爱心加上公平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二)作为辅导员要做到“为政以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学校辅导员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教化,而教化的主要形式是管理者的身教。强调管理者要以身作则首先为学生做出表率。这就要求学校辅导员必须领会儒家“先管好自己,再管别人”的管理准则。孔子把“忠恕”之道用来对待他人的道德准则和管理的规则。“忠”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工作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感情融洽,共同实现工作的目标。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首先要做到,一个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人,却要严格去要求别人。还想让别人心服口服,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孔子指出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应该迁就学生,讨好学生,那样只能使学生得寸进尺,工作被动,“薄责于人”不是说学生犯了错误就不要追究与批评,而是说不要一棍子打死犯错误的学生,要让学生有改过的机会。采用“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恕与严格管理相互结合的原则。辅导员如能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影响和带动你周围的学生,就能实现最大效应和最好效果。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因为“身教”是无声的教育.用的是“行动语言”,而“行动语言”更能达到“润物”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教育。“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生耳濡目染,怎能不从中受到教育与感化?
3.是非分明,有原则性。《论语・阳货》篇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是指好好先生。孔子认为是非不分,没有原则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祸害。同样.“乡愿”式的辅导员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可以说是学生的祸害。作为辅导员,首先自己要明辨是非,然后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4.言而有信,以诚待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大到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安排。小到师生问的一次普通谈话,辅导员有可能因为客观原因难以兑现承诺。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对学生坦诚相告,获得学生的谅解。《论语・颜渊》有“民元信不立”,原意是指没有人民的信任,政府就维持不住。同样,辅导员若失去了学生的信任,也就很难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德贵.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J].江苏社会科学,2009(03).
[2] 陈媛媛.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鸡西大学学报,2009(04).
[3] 彭富春.孔子的仁爱之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5).
篇3
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话时特别提到:要读好书善读书,特别谈到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理国家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辉煌灿烂文化、经典,是国家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被世界有识之士公认为人类瑰宝,是举世绝伦的文化精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积淀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传承经典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迫切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有幸参与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中国儒家德育思想在学校品德教育中的现代转化研究》,觉得很欣慰。尤其是结识了国家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课题组负责人――北京的张秀云和梁传大院长,得到了专家指导,学习了大量相关文件和资料,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渊源、发展、转化、融合、提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从而更加坚定以传统文化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决心。
一、《弟子规》中儒家道德思想及学校德育的转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文化最大的功用就是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类的素质教育。近百年的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三十年市场经济对儒家文化冲击很大,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渐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大到贪污腐化、生活堕落,小到言谈举止不文明等,我们必须重建社会道德体系。重拾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小学德育中倡导“学儒”,将对整个社会起到教化作用,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从小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播,才会使小学生从小修心养性,形成道德目标。《弟子规》“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生活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
二、从《弟子规》看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与提升
分析《弟子规》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德育过程是一种规范教育的过程,这种规范性教育与其创造性的发展不相矛盾,真正的创造是要有规范性的前提的,脱离其发展基础,其发展方向就会有所偏离。由于《弟子规》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因此在当前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时要始终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本译本要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在不改变具体形式下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2.遵循阶段性、顺序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体的人,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就是要针对这个发展任务有目的地进行,体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先后顺序。
3.要遵循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言传注重知识的传授,身教注重行为的习得,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行为的养成。因此身教更为重要。尤其在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模仿习得的,这是与其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的。作为教育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时要做好榜样,要言行一致,教育效果才会显著。如果言行不一致就很容易使受教育者认知紊乱,导致不良认知形成不良习惯。另外,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儿童的记忆仍以动作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身教更容易被感知与记忆。
4.注重躬行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是道德标准的灌输,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道德实践中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能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
三、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落实。
2.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召开动员大会,组织讨论,明确目标,组织骨干培养,专家讲座,观看视频,派代表参加各级各类的有关幸福人生的讲堂。
3.宣传教育力度到位。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小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讯通、LED宣传栏,在班级学习园地、公布栏、手抄报等宣传有关知识,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4.编写《弟子规》校本教材。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每周一节校本课堂认真讲授《弟子规》。
5.请专家来校做感恩励志报告会。我们先后请北京张秀云教师、厦门行之张云栋来校做有关让世界充满爱、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
6.通过少年宫活动推动经典诵读的全面开展。学校利用每周二、四和周日的少年宫活动时间,设立经典诵读班、口才演讲班、每年的校园艺术节诵读比赛,推普周等节日、假期对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渗透《弟子规》的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7.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家委会、家长会、课堂开放教育周、家教讲座、亲子活动等,积极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实现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8.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性发展。每年参加春秋游、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小记者采风及市区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比赛,充分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成长。
篇4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篇5
关键词: 孝道 儒家 墨家 《孝经》
传统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关于“孝亲”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以及道德伦理规范 ,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先秦诸子中 , 除儒家之外 ,墨家思想中亦“以孝视天下” ①, 探讨墨家思想与传统孝道的联系有助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传统孝道。笔者拟以墨家思想与传统孝观念及与《孝经》的关系两方面加以探讨。
一、传统孝道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墨家在先秦诸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孟子·滕文公下》说: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此足证墨家学派影响之大。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从墨子的思想体系来看,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兼相爱 , 交相利”为纲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 ,“兼爱”既是墨子的政治理想 , 又是他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所谓“兼爱”, 既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无论贵贱、无所差别地爱一切人。由“兼爱”的原则出发 , 墨子并不反对孝道 , 在《墨子》一书中 ,表现出了对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 如: “君臣不惠忠 , 父子不慈孝 , 兄弟不和调 , 此则天下之害也”; (《墨子·兼爱中》, 下引只注篇名) “人君之不惠也 , 臣者之不忠也 , 父者之不慈也 , 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兼爱下》) “为人君必惠 , 为人臣必忠 , 为人子必孝 , 为人兄必友 , 为人弟必悌。”(同上)看来 , 墨子确实也认为孝是要讲的。
不过 , 墨家虽然也讲孝 , 却又与儒家所讲的传统孝道大不为同。
儒家提倡“爱人”, 但这个爱不是泛爱 , 而是“以己推人”, “爱己及人”, 是等差之爱 , 所以肯定“亲亲之杀 , 尊贤之等”。孔子讲“亲亲而仁民 , 仁民而爱物”,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都是以己推人 , 由近及远 , 要点全在一个“推”字。因之 ,孝在儒家学说中至关重要 , 它是“仁”的根本 , 爱心的本源 , 具有哲学上的地位。儒家所推崇的孝道 , 其本身即极讲差等 , 按血缘关系之远近表现出种种差别 , 如丧服制度就最为明显。而墨家提倡“兼爱”, 主张“爱无差等”和“不辟亲疏”。所谓“爱无差等”, 即君臣、父子、诸侯家臣之间 , 乃至全体人与人之间 , 不分上下贵贱 ,都要相亲相爱。《墨子·兼爱中》说:“诸侯相爱 , 则不野战;家主相爱 , 则不相纂; 人与人相爱 , 则不相贼。” “君臣相爱则惠忠 , 父子相爱则孝慈 , 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人皆相爱 , 强不执弱 , 众不劫寡 , 富不侮贫”, 诚如是 , 则“凡天下祸纂怨恨 , 可使毋起者”。所谓“不辟亲疏”, 即爱人与用人不能以“亲亲”为标准 , 而应完全消除亲与疏的差别 , 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由“兼爱”的原则出发 , 墨子认为 ,“孝”不仅仅限于爱自己的双亲和长上 , 还应包括爱民利众之意 ,“亲贫 , 则从事乎富之; 人民寡 , 则从事乎众之; 众乱 , 则从事乎治之”。不仅如此 , 墨子还进一步认为 , 利亲应先从他人之亲考虑 , 只有“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人才能“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兼爱中》) 看来 , 墨子的观点刚好与儒家相反 ,变等差之爱为爱无差等 , 变由近及远为由远及近 , 先施而后求报。所以他又说 , “夫爱人者 , 人亦从而爱之”, “恶人者 , 人亦从而恶之” (《兼爱下》), 希望人们爱人之父若其父 , 爱人之身若自身 , 爱人之家若自家 , 处处先为他国、他家、他人着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所决定 , 孝道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并不占有怎么重要的地位 , 它作为社会的普通伦理之一 , 只不过是在“兼爱”之下的一个小的德目 , 是“兼爱”表现于亲子之间的一个名词而已。墨子说:“爱人若爱其身 , 犹有不孝者乎 ?” (《节葬下》)试想 ,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爱 , 爱他人如爱自己 , 那还哪有什么孝与不孝的区别了 ? 按照墨子的兼爱之说 ,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子之间 , 也并不比其他的人际关系近 ,所以孟子才据以攻击说:“杨朱为我 , 是无君也; 墨子兼爱 , 是无父也。无君无父 , 是禽兽也。”②
篇6
关键词:高中生;孝道教育;历史课;渗透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同时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这就使传统的孝道观念逐渐淡化了。很多青少年开始漠视亲情,将传统的孝道抛在脑后,孝道的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孝道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只有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教学才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体现历史特点的原则。我国的传统孝道源远流长,涉及很多的人物或者是内容以及事件都很久远,从时间上说是很久远的,从空间上看是不可接近的,而且这些历史事件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其次,要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孝道是适应宗法制的封建制度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孝道中的很多内容都必须跟随时代的节拍赋予新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内容,要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孝道,吸收传统孝道中的精华部分,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时展的要求;最后,要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孝道教育的对象是高中生,其目的是通过孝道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有孝行、有孝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和理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孝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材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凭借,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实际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教材,渗透孝道。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整册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理念。同时要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课的内容教师要认真深入地挖掘。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文化”这一单元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中国古代灿烂的中华文化,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引导学生理解儒家的思想,理解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入理解儒家文化;其次,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课本,自己做相关的汇报讲解。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不只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思想对人的成长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我们该如何继承并实践这一精髓?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理解孝道的内涵并能够积极付诸行动。
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体悟孝道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立足于历史教材,将学生的视野局限在历史教材内,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不利于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孝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除了利用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充分利用课外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如历史遗迹、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相关的历史遗迹现场,亲身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体验中将传统的孝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遗传因素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对相同的知识或者是场景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悟孝道。
四、合理进行评价,延续孝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孝道,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延续孝道。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实际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可以采用书面评价和观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合理的评价作用下,延续孝道。就学生的思想道德而言,教师可以出相关的命题作文,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的习作中看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看学生的行为与其思想是否相符,进而全面整体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中华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其本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孝道教育,通过在教学中遵循孝道教育的原则、挖掘历史教材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合理进行评价等科学的方法将孝道渗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地藏信仰;儒家文化;孝道;金地藏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35-01
在汉传佛教信仰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中国的四大菩萨,《地藏十轮经》谓:地藏以“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而得名。更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千百年来得到民众的普遍崇敬与膜拜。地藏信仰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地藏信仰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之间有着某种契合,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向融合。地藏信仰与儒家文化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金地藏本人潜心修炼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事迹和宏深大愿以及其博大的胸怀符合儒家宣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之风。
中国佛教史上所说的“地藏王菩萨”有两个,一个是“释地藏”,一个是“金地藏”。前者是佛经上描述的地藏王;后者却是实有其人,他就是朝鲜三国时期的新罗王子金乔觉。唐开元末,金乔觉渡海入唐求法,卓锡九华,苦行修道,并抵制了亲人和未婚妻的劝说,远离市井,隐于山林,食掺白土,遇毒鳌亦端坐无念,潜心修行。如此的苦修、如此的定功足可看出他修道的诚心,护法的决心。金地藏在九华山潜心修行了整整75个年头。公元794年,他以99岁高龄坐化于此山,三年后乔觉大师肉身不坏,容貌栩栩如生,摇动他的骨节就像摇动金锁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而这些迹象正好应验了佛经上所说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之语。因而被弟子们尊奉为“地藏菩萨”。其后,中国佛教所说的九华山地藏菩萨,指的就是金乔觉,金地藏。金地藏这种为了信仰可以舍却一切,不畏艰苦,奋斗终身的精神不正是和儒家所追求的自强不息的人格是一致的吗?
其二,地藏信仰的经典中体现着孝道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是与儒家的忠孝思想是相契合的,因而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切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曾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抵劫时的一位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地藏为了救渡母亲出离地狱,得进地狱,见地狱种种苦相。救母后发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阎浮众生业感品》载,地藏为过去无量阿僧抵劫前一位名叫光目的女子,其母堕入恶趣受极大苦,光目女为救母发出广大誓愿:“愿我自今后,对清净莲华日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通过这两则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我们可以看出地藏菩萨感天动地的孝道精神。这种的孝道精神正是儒家所提倡的。这样的故事和“董永卖身,迁殡葬其父母”、“郭巨为母生埋子,天赐黄金五百斤”、“王祥为母卧冰”的儒家教化故事是一样的感人至深。地藏信仰中的这一思想对儒家教化人们要行孝道实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强化。
其三,地藏菩萨的誓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在佛经中被尊为功德无量、威力无比、智慧深广的偶像,他为了普渡众生,显现无量化身,遍于十方世界,作种种善事,利益大众。《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切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曾于过去久远劫前,身为大长者子,在如来座下见佛相好,千福庄严,于是在佛前发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菩萨集大慈大悲、大智大德于一身,不仅度脱在苦海中受苦的母亲,而且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因而,要度脱一切在地狱中受苦的灵魂。要“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为此,他一直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并发愿要为世间一切众生担负一切痛苦,创造一切幸福,并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以自我牺牲的精神赢得了众生的崇拜。
地藏这种慈悲深广的胸怀自然受到人们的尊崇。这也与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是一致的,儒家倡导“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地藏菩萨则是修身、度母、度众生,其实可以将佛教的“菩提心”比之于儒家的“忠义心”,“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其四,地藏信仰与儒家精神契合还表现在二者之间的互相交融。这种交融表现在九华山的地藏信仰与儒家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中。史载王阳明非常喜欢九华山,并留下歌咏九华山的诗歌50余首以及禅修遗迹“东崖晏坐”。王阳明来到这座佛教名山之后,一方面吸纳佛学之精粹,另一方面弘扬儒学之宗旨。他在九华山广纳弟子,弘扬儒学,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便兴起了一股儒学热潮,先有阳明书院、甘泉书院之建构,后有双华精舍、钦所精舍等,一时间九华山这个地藏信仰的集中地聚集了一大批儒家学子,遂开九华儒学之盛况,更加促进了佛儒之间的交融。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九祖藕益大师则自称“地藏之孤臣”,亦曾久居九华,一生侍奉地藏菩萨,并长期有意识地从事“以禅入儒,诱儒知禅”的儒佛会通工作。他以儒家“孝道”为基础,着力进行儒佛间的汇通,提出“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认为儒佛虽分为两家,其实并无本质之异。
正是由于地藏信仰与儒家文化有着深刻的契合,从而使得地藏信仰有着广泛的受众,并得到官方的支持,形成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大量僧众集聚于斯,寺院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历代游山名人不绝于史,李白、王安石、苏舜钦、王阳明等一大批名人的游历更加促进了地藏信仰的传播。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许齐娟,女,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九华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0
[2]张总.地藏信仰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M].2003
篇8
关键词:孝道;家庭道德建设;养老
从原始时期孝文化观念产生,到先秦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而颁布的《孝经》,都体现出孝文化在我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孝文化于西汉开始政治化,像孝文帝、孝景帝等以孝为谥号的皇帝,便是汉代以孝治国思想的最好例证。而随后明清时期的二十四孝典故也更凸显出孝道在我国民众思想上的重要地位。
一、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中褪色的原因
(一)传统社会解体后的“孝道”
前的中国,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奉行仁义礼智的儒家伦理道德。随着列强的入侵,来自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在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旗、洗涤锈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道德时,也磨灭了儒家思想中孝赡父母的传统美德。从至,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未成熟前,传统“孝道”在动荡的年代被搁置、在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中逐步瓦解[1]。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曾有学者指出: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就是对他所属的传统和准则的适应。[2]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作为教诲子女要孝悌爱长的家规是父亲教育子女的重要形式,而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社会被功利主义充斥,父母对孩子知识学习的过度关注和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的忽视,让孩子逐渐远离了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二、“孝道”在维系和谐家庭中的作用
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与伦理道德, 可以继续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弘扬尊养父母的传统美德
家庭对老年人的积极保障作用是其他社会保障难以完全代替的,家庭养老是迄今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孝文化,在这种孝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家庭不仅功能齐全,且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均以伦理的形式趋于固定。我们在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应对老龄化社会时,更多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3]。故加强中国孝文化教育,积极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维系代际和谐
传统孝道思想中充满了浓郁的感彩。传统孝文化以赡养父母为尽孝之本,在今天这样流动的社会,我们可能做不到不远游,但至少能在走出家门后经常回家看看。所以要想维持代际关系的和谐,必须从新提倡儒家的“仁爱”精神开始做起,这样父母子女之间才能亲密无间。
三、从传统“孝道”中得到的养老启示
孝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道德教化与规范作用,给公民提供一项新的道德需求[4]。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龄化社会到来时,构建起对养老问题最广泛意义上的协助。
(一)注重孝道在家庭和学校的普及教育
针对孝道在当今社会衰退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德育教育的起点放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理解善待父母的心理,多开展为父母捶背洗脚的感恩活动来培养新生代的尊老意识。
(二)建立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有着浓厚的孝道传统,故我们可以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事实上,我们在考虑养老模式时,更多的考虑是怎样通过技术的完善去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而忽视了受孝文化深刻影响的中国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更没有注意到历史文化所具备的功能。故在我们实行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时,须充分重视孝文化对中国养老的积极作用,利用孝观念对子女行为的约束,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面对社会日趋老龄化和当前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的国情,我们需探索多样化的养老方式。在城市,为适应社区发展需要,我们可多增加些社区养老机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此外,还需发展来自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居家养老方式,包括通过长期工、钟点工等形式雇人进家侍奉老人等。
四、结语
孝赡父母的传统没得曾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作为统治者维系社会稳定的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大力弘扬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来作为中国养老机制的文化根基。因为,与成文法的法律相比,孝文化作为根植于华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道德有其更深层次的软控与规范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巧利. 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J].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 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篇9
关键词: 《孝经》 主要思想 现代价值
一、《孝经》的主要思想
《孝经》是专门论述儒家孝道、孝治思想的典籍,内容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认真研究《孝经》,我认为其主要思想为以孝治天下,以孝事亲,孝为德之本,这些思想中的精华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以孝治天下
儒家讲“德治”,主张君主以圣人之德治天下,而圣人之德治从行孝开始。《孝经》对不同的等级的人,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有相应的孝道要求。以孝道教化民众,将孝引入到政治领域,提出五等之孝,将当时整个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个阶层,亦将“孝”分为五等,详细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人应该遵守的孝道。
第一,对天子而言。天子要做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这就是说作为最高统治者天子,不但要尊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教育天下的臣民,以孝来规范天下。
第二,对诸侯而言。“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诸侯章》)诸侯处于贵位,是天子政令的直接实施者,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一国的存亡。《孝经》告诫“诸侯”要“在上不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通过行自己的“孝”,以保国保民。
第三,对卿大夫而言。“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卿大夫章》)卿大夫是地位仅次于诸侯的高级官员。《孝经》规定卿大夫的孝主要在于“守其宗庙”,而“守其宗庙”的具体做法即是行卿大夫的孝道,要在服饰、言论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为臣之道,如实地传达天子的政令,反映民情,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四,对士而言。“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士章》)《孝经》强调“士”要将事奉父母的孝心转而事奉天子;以侍奉父亲的敬心侍奉师长。
第五,对庶人而言。庶人之孝即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庶人章》)就是说庶人能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区别土地适合种的庄稼,持身恭谨,节省开支,就能养父母。
显然,《孝经》对孝的规定,其真正的目的是推行一种教化,维护一种上下统治秩序,让所有的人各安其份,各守其道,以达到巩固统治、实现国家稳定的目的。
在传统社会中,家、国、天下为一体,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使得实现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成了儒家道德与政治的最高目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圣治章》)君权与父权相结合,君权借父权以立,以孝尽忠,确立了后世以“孝”治天下的政治路向,真正实现了忠和孝的统一。这便是孝道向孝治的转化,也是由国对应于家,君对应于父相同构成的孝道的扩大化。《孝经》主张孝治,主张以孝教化百姓,以安定天下。
(二)以孝事亲
孝的本来含义即为事亲。“夫孝,始于事亲”。(《开宗明义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章》)
《孝经》明确提出子女行孝始于事亲,父母平日居住,子女应时时至诚敬之心,孝顺须出于真诚。对待父母的“孝”主要体现在“爱”和“敬”上。对待父母不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两样。孔子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重于物质上的奉养,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敬”字。《礼记・内则》载,曾子云:“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就是说子女孝敬父母首先要使父母内心快乐,顺从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其次才是使父母听起来高兴,看起来快乐,使他们住得舒适,在饮食方面尽心伺候周到。父母年老有病,子女应心中担忧,但不可以形于色、表现出来,应该寻求良医为父母治病,不可以有一丝的疏忽。子女应当全心照顾。即使是父母得了不治之症,也要多处寻访良医良方,延续父母的生命。《孝经》强调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但它并没有把“孝”绝对化,反对愚孝盲目顺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谏诤章》)父母不可能永远正确,对父母的错误,子女不应该不闻不问,要规劝父母。但是如果规劝父母时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则子女不应该心生怨恨,并且要态度恭敬,无怨无忧。如果子女对父母的过失不怨不谏,甚至盲从,则是不孝。
(三)孝为德之本
道德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社会理性意识,道德的第一步从哪里开始,落实在何种人格品质、行为规范上,这是道德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家以“孝”概括出的观念和行为为人们指明了目标和途径。人是一种情感动物,相同的血缘能引起情感联系,“孝”正是人类这种天性的流露。《孝经》开篇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章》)孝乃“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我们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所以,我们对父母的爱、敬、是发自内心的,是我们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正是因为我们对父母的这种感情可推己及人,才会爱别人,才会尊重他人的父母。因此,为人子女应以孝敬父母为先,这就是人生的最基本的德行。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还有何德何能?因此,一个人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孝敬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始,孝为德之本。
二、《孝经》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自我
《孝经》对如何行孝作了细致的规范,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人的自觉实践,有利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孝经》强调孝为德之本,始于事亲,对父母的孝是对别人关爱的开始。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将爱的视野逐步扩展到关爱自己,自己身边的所有的人,因此孝有助于培养人的仁爱之心。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反过来行孝于父母,这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而且是一种个人应尽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责任可扩展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因此,孝道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孝道还可培养人的“感恩”之心。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道感恩,便是不孝,孝源于人性。孝是至德,心存“感激之心”,“报恩之心”就会有报恩之行,对父母的报恩可以扩展为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报答。总之,孝有利于完善自我,使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感恩之心的品德高尚之人。
(四)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有助全民养老敬老之风的形成
《孝经》认为孝本源于人类的亲亲之爱,视养老敬老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人皆父母所生所养,知恩图报,人知道爱人就是“仁”,知道报恩就是“孝”,有了“仁”、“孝”意识,才能敬亲顺长,产生出各种善。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孝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和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我们的社会又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新旧社会体制、秩序规范的并存交替和冲突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当今社会逐利成风,各种不孝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孝经》,取其精华,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通过孝道教育使养老敬老的道德观念深入心通过家庭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养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推动的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一贯主张“德治”,主张君主以圣人之德治天下,而圣人之德治从何处始?《孝经》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明确提出以孝治天下提出在全社会实行五等之孝,将当时整个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个阶层亦将“孝”分为五等,详细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有相应的孝道要求。其真正的目的是推行一种教化,维护一种上下统治秩序让所有的人各安其份,各守其道,以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
《孝经》通过教导人们行孝,使人们遵守各自的孝道规范,相互亲近、友爱,以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在当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如果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行孝,遵守各自孝道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安定。社会风气就会向仁爱宽厚和谐的方向发展,孝行的提倡就会增强家庭民族的凝聚力,整个社会运行就会有序安定,经济就能发展,就能实现国富民安。
总之,《孝经》中对孝的阐述极为深刻,体现了儒家的治国思想。深入研究《孝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我国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友仁等.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青少年 孝道教育 理念 开展活动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0-01
古人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嘉祥地处鲁西南平原,是鲁哀公西狩获麟之地,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子、冉子的故乡,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蜚声中华大地。以曾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时至今日,我们倡导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等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儒文化中“孝道”的发展和完善。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凭借嘉祥独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孝心为主线、以孝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创设了班级特色文化,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因为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追求善的理念,造就美德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德育的功能就是育人,要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方向,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形式主义、重说教、抽象等,缺乏实效性。因此,我校把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上。
一、创设氛围,凝成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德育教育的原则,依据孝德教育内容,我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班级孝德教育氛围,把硬道理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生动素材。为了营造班级氛围,悬挂行孝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定期举办孝道专题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内容有孝德系列教育、学生典型事例等,为了陶冶学生孝德情操,精心制作了二十四孝图,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上的孝道名人,同时又制作了新二十四孝图,选择的是现代孝德名人,有感动全国的十大人物,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有本县、本镇乃至本校、本班的孝德模范,多角度,多层次加深理解孝德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新孝德观,摒弃愚孝,展现出一代新人励志成才、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的新风尚。
二、开展活动,激扬真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内化道德情感的主渠道,为此,我利用孝道主题班会,让学生讲孝道、议孝道、评孝道、比孝道,形成“以孝为先、以孝为荣”为特色的班风,把“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定为班级的“孝敬日”,组织学生开展孝父母、敬长辈、怀先烈、祭孝贤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公益劳动,让他们从小就磨练意志,学会感恩,知道回报,励志成才。定期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书法、美术、音乐、写作等比赛活动和优秀作品展,,把孝德教育同其它学习领域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渗透融合,相得益彰。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天下父母》、《九香》等亲情片,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千人朗诵《孟姑集镇孝亲敬老歌》,选取丰富的孝素材,编印《孝德文化教育读本》,撞击心灵,激感,把学生的孝德理念升华成道德情感,转化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开展孝道教育的关键点是:“抓住学生的心”,把握他们思想深处已经存在的有可能主导其行为的东西,加以诱导,使之强化,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内省、感悟,所谓“攻心为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开展故事会,座谈会,演讲会,搜集古今中外孝道名言制成名言卡,种种活动均围绕一个“孝”字展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实现换位移情,进而审视自己,找出差距。
三、社会实践,彰显德行
学校是一方净土,但它不是孤立的,学生孝道的稳定性、持久性,要通过复杂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检验。选择曾庙、冉祠、烈士曹志尚陵墓、岳氏家祠、镇敬老院作为孝道文化教育基地定期举行活动,参观了解岳氏历史及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开展给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本源,感受到”孝与亲情”“孝与社会”、“孝与责任”、“孝与学风”、“孝与成才”中“孝”为先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学会助人为乐、择善而从、处事文明,报效祖国,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树立了教育良好的形象。
四、评价引导,激励成长
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行为,班级制定了《班规生约》、《孝星标准》、《家校孝德教育公约》,让学生循序而进,全面发展,共同提高。把学生评价纳入素质教育评估,把教师评价形成抓学生品德教育的龙头,把家长评价作为夯实德育效果的重要标志,班级每学期评一次“孝星”,家长、教师、学生都参与打分,邻居佐证,张贴“孝星榜”,有照片,有事迹,成为学生身边的新榜样,激励了全班学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重视孝道教育,传承了中华文明,拨动了学生心弦,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孝道在学校,校风就文明,孝道在家庭,家庭就快乐,孝道在社会,社会就和谐,孝道在孩子,孩子定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教化的始点。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如何应对青少年的孝道缺失现象、采取何种措施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是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谷翡.道德教育从家庭开始[J].青年思想家.2002(03)
[2]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7(05)
[3]王敬华.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7)
[4]唐春.论儒家道德教育中自律与他律的思想及其对当前德育的启示[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3)
- 上一篇:农业知识培训方案
- 下一篇: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