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训成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素质农民培训成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状况分析
当前各国越来越体会到农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人才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期望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进而培育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强本国的农业实力。
从国外发达国家现有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来看,有法国“证书制模式”,美国的“三位一体模式”,德国的“3年正规职业教育+3年学徒期模式”,日本的“农业者大学校+政府推广模式”。这些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立法支持农民培训,鼓励农业企业或农牧场主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注重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我国的农民培训模式,是以中央有关部门为主导,政府上下联合推动农民培训;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民总体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培训及创新创业的意愿、培训认识尚不到位、对农民培训理论研究尚显薄弱、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效果不佳、农民培训方式与农民的学习特性结合不紧密、农民的需求与培训方式之间不对等、注重技术培训而忽视非技术培训。
国外研究农民培训研究来看,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为代表“培训投资论”比较流行。他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所以,“农民学会如何最好地使用现代要素,这既需要新知识又需要新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本质上是向农民的一种投资”。社会学家在秘鲁库斯科(Cuzco)的个案研究发现,人口流动还促进了教育的兴起。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教育培训使流动人口稳固在一个职业上,使一个产业拥有更高素质的人员,推动产业发展。
国内研究农民培训来看,研究内容比较多,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培训的基础研究:赵正洲《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2005)认为农民培训模式是一个有机系统,它集中体现了农民培训的目的规划、方式选择、计划实施、过程运行、内容设置、效益评价等一整套方法体系。培训需求研究: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2005)研究认为农民参加培训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农民参加培训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培训机制研究:易仁森在《农民培训机制探讨与研究》(2006)认为农民培训机制是农民培训系统的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动力机制、运行管理机制、调节机制、保障机制等是解决我国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问题的基本对策。培训模式研究:张亮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书中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培训目标进行选择。韦云凤在《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2006)从不同角度将新型农民培训的模式概括为订单式、基地式、讲座式、精英式、参与式、示范式、自选式、“公司+培训班+学员”、“专业协会+农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校企联办、综合教育、农民创业培植、绿色证书教育等模式。培训农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周应恒在《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2012)提出农民培训内容要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扩展到涵盖产前产后的相关领域,如农产品销售及服务,食品加工,农场管理等,以及从技术培训拓展到创业经营和就业技能培训。曹军在《农业高职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05)提出重视培养农业高职学生经营管理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张桃林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道路》(2012)提出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作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周一波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探索》(2012)提出分层次开设职业农民培训班、采取招标、议标等手段,邀请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职业农民培训。
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我国是地大人多,农业基础差,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很大不同,因此,西方学者的实践模式与研究成果只能作为研究上的参考,不能完全照搬。
国内农民培训国内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成绩突出,理论性与指导性比较强,但针对性不强。本课题站在这些学者巨人肩膀上,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入手,针对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对应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课题组预测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研究的趋势主要怎样运用新技术进行经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新型职业农民的观念,改变农业生产经营观念,进而改变人民的消费方式,形成低碳消费观念。
2.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养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因此要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
2012年11月8日,在党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归根到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理念与能力。
农民培训是农业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职业培训,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与运用的同时,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确实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而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和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农民,其生产经营效益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但是,在农民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有效地发挥投资和技术的作用,农民还有必要学习一点经营管理知识。1963年美国的职业教育法案规定,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包括生产技术培训之外的其他内容,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运销等。多数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训教育都将内容技术培训拓展到创业、经营和就业技能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决策和规避风险,如何掌握财金分析理论和商业操作技巧。因此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的经验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3.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的思路
从分析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状况与能力现状入手,调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需求与期望,归纳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特点及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贡献作用进行分析,完善现有的培训模式以及提出发展一(下转第55页)(上接第53页)些新的培训模式,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对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
(1)理清概念
根据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和其他文件内容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理清以下概念: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2)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3)新型职业农民范围与对象。
(2)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需求与期望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表调查清楚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状况、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分析总结现行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情况,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另外课题组也可以通过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归纳总结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一些需求与期望。通过现状与需求,提炼出培训的内容,进而也验证现行培训内容的改革。
(3)分析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
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现行的培训模式有:“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能人培育型培训模式”、“农民讲习所”培训模式、“核心农户”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培训模式”、“手把手”培训模式、“现场传导型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订单式培训模式”、“讲座式培训模式”这些模式。分析这些典型模式的优缺点,如培训时间、培训的地点、培训效果等;分析他们的运行机制,培训模式中谁来参加培训、谁来组织、谁来培训、谁来投资、谁来监督。分析这些模式的培训师资队伍的特点,比如培训老师的聘任条件、培训老师的组成,培训老师进修。通过比较法,分析不同培训模式的特点。
(4)完善现行的培训模式与发展新的培训模式
根据以上的现行培训模式特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提高培训模式效果。准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一些新的培训模式。
(5)新型职业农民对应选择培训模式
根据培训内容的层次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培训模式的特点,相对应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与期望和培训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培训效果更好,培训能够持续,培训效益好,是本课题重要研究的内容。
最后总结,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事业提出对策与建议。
4.小结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从长远来看,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抓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积极营造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抓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也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农民要真正迈向职业化,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在我国建立职业农民的职业准入制度,也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相对传统农民而言,职业农民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实施职业准入并不是覆盖所有传统农民;农业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建立职业农民的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地位,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抓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法规、政策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素质报告——新型农民素质调查评估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11.
[2]郜艳丽,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和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4-835.
[3]孟凡.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
[4]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
作者简介:
篇2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效能为关键,根据乡村振兴各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培训体系、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指导服务,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2020年全县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训6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55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专业生产型培训50人,技能服务型培训1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实施主体和实施范围。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由按规定程序确定的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培训任务。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培训对象遴选向贫困村倾斜。
(四)奖补标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3500元,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1500元,奖补到培训机构。
二、实施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分类分层分模块实施,今年主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一)确定培训对象。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主要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头人、管理骨干。对象遴选基本条件: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2.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主要面向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和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含农产品电商人才、农村信息员、益农社信息员、休闲农业服务人员、农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农村改厕技术人员、农村物业管理人员等)。对象遴选基本条件: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符合对象遴选条件的贫困户、小农户,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班。培训对象为行政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优先安排当年在建的美丽乡村所在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为培训对象。县农业农村局可委托县美丽办作为培训主体,将该培训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技能服务型(专业生产型)培训任务中调配培训班内容,单独办班、统一实施。按所辖行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总数,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力争当年内将列入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的村轮训一遍。
以上各类培训对象遴选,按照个人申请,村、乡(镇)逐级推荐,县农业农村局择优确定的程序进行。优先遴选肺炎疫情影响较重地区的农民参训。上述各类培训的对象当年不得重复;2019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可以参加2020年同一层级不同培训,或参加同一类型更高层级培训。2020年同一层级培训对象与2019年重复率不超过8%。
(二)遴选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由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遴选,并报省、市农委备案。
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必要的培训场所、专兼职教师队伍和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配套设施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培训目标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能力和跟踪服务能力等。
县农业农村局与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签订培训合同。
(三)明确培训内容。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的要求,紧扣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组合教学模块、设计培训课程。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类。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能力课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绿色发展等课程;能力拓展课根据本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培训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要强化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内容;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要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班培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重点突出农村改厕、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乡村文明建设等内容。
(四)优化培训方式。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8学时;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76学时,项目周期2年;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积极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五)强化跟踪服务
加强对参训农民的跟踪服务,创造有利于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升务农兴业含金量,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强化政策扶持。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参训农民倾斜支持,鼓励其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农民个人信用担保贷款。在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评选中对参训农民给予倾斜,促进其创业发展。完善农技人员跟踪服务培训学员机制,统筹利用基层农技人员和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对结业学员跟踪服务不少于1年。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发展论坛、技术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创意大赛、涉农公益活动等,创造机会条件,让农民参加跨省区交流,拓展理念视野,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农民抱团发展,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通过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引领活动,搭建展示舞台和平台,引领农民与市场充分有效对接。
(六)做好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工作。
培训机构负责对培训人员登记造册、录入网上系统。
三、实施步骤
(一)精心制定方案(4月)。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制定实施方案,并及时报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备案;二是按照要求遴选培训机构,分解落实培训任务;三是是遴选培训学员,各乡镇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配合培训机构,遴选培训学员;四是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实施方案,参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结合学员专业需要,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五是制定教学计划。培训机构依据分专业培训方案,制定每个培训班教学计划,随同开班报告同时报县农业农村局批复后实施。
(二)认真开展培训(5月至11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培训,落实培训环节,创新培训方法,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对象遴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力求对象精准。授课教师从各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省级以上师资库成员。优先选用部省统编教材,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县农业农村局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最后一堂课,由县农业农村局安排人员组织学员网上进行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同时,抓好培训班日常管理和服务、考核和颁发结业证书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班要根据乡村工作实际,灵活选择培训时间,可通过美丽乡村现场教学、邀请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村的村干部“村长说村”等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组织开展好专题培训。
(三)抓好管理服务(11月底前)。培训结束后,及时建立健全培训档案,按要求将相关信息录入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落实跟踪联系服务。
(四)做好总结工作(12月)。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项目验收和总结工作。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关于年度绩效评价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自查自评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会商机制,统筹推进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本部门内相关单位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二)严格资金管理。一是资金拨付。县财政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继续建立资金预拨机制,县财政局根据下达的培训任务和下拨的省级以上补助资金补助拨付到农业农村局到,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各培训机构承担的培训任务在各培训机构开班后及时将80%补助资金预拨到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对培训机构培训考核验收合格意见等情况,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再将余款拨付到培训机构。二是资金监督。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和《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要求,制定和完善项目资金管理细则,规范管理使用资金,继续实行项目县项目资金审计制度,切实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各培训机构要按要求规范使用项目资金。
(三)注重条件建设。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特别是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推进培训基地建设,优先选择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将培训基地建设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训主阵地。培训机构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设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实践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培训的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推介名师和精品课程活动,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课程。运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创新培育机制。各培训机构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建立合作开展培训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精准扶贫结合机制,贫困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对象,每人结对帮扶同产业的贫困户1个以上。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业职业教育、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机制,支持参训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参加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比较;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75-0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不容乐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项目争取难,成果获得难,推广应用更难,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投入相对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宏观管理模式和农业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费以政府为主导、多方投入,同时具备有效的政府管理与组织、健全的法律保障与支持,良好的政策激励与有效协调,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本文结合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我国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以下3个方面问题亟需解决:
第一是技术推广手段和方法陈旧问题。农业技术推广旨在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因此,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是农技推广工作的核心。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信息设备缺乏,“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模式,效率不高。
第二是技术推广管理方式落后问题。农技推广人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强,推广工作内容繁杂。如果没有以信息技术作支撑的实时、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实现对推广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对推广人员进行科学的业绩考评,也无法对推广的成效和问题做出及时、科学的评估和判断。
第三是推广人员自身素质与能力不高问题。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已与当前的农业生产与经营脱节。有些地区虽然也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但常由于事务忙、路程远、时间短而降低了培训效果。农技人员在新领域、新问题面前,成了“外行”。
二、创新推广模式
根据相关部门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上进行的诸多探索,提出4种创新推广模式:(1)科技单位+市场+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科技单位利用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和生产企业联营生产出物化技术,然后在科技知识宣传普及的基础上,应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直接把技术送到农户,并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和使用技术,如农药、化肥技术等。(2)科技单位+基地+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经济合同方式,以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操作手段,建立高产、优质、高校农业或生产基地。(3)产业模式就是科技单位以科技成果或技术优势、市场信息、生产管理等技术和资源优势的项目与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经济实体建立农业产业实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4)政府+科技单位+农户。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税收手段调控科技部门对农业知识进行普及和培训,最终实现一点带面的效果。
三、新阶段完善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
1、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国家扶持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大胆改革创新。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五个转变:第一,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技示范户和承包大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二,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的以粮棉油生产为主转为以畜禽、瓜果菜等多种经营为主,由原来的单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转为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第三,在服务目标上由原来的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结构,提高品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第四,在方式方法上由原来的以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经营服务为主转为搞承包、办样板、抓培训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五,在服务范围上由原来的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延伸,跑订单、活流通、搞加工,使产品销得出去并获得较好效益。实现这五大转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推广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冲破原有的体制,大胆创新,才能适应形势需要,使农技推广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2、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精干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改革。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职能。改进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评聘、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完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推广服务人员的考核,防止公益性职能的弱化。通过竞争上岗,确保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的基本素质,清退不合格人员。加强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改善队伍的专业结构。确保公益性机构农技人员的待遇。二是放开搞活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积极鼓励农技人员创业,对于分流的人员,各级农业部门可结合各地情况,通过清产核资,组建股份制农业科技企业、农产品销售公司、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协会等,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农技服务产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科技人员搞好农技推广服务。对经营性农技机构人员职称评定、农业科技项目安排、成果转化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科研单位要加强科研与经济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科研人员攻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服务于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工作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加强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3、积极引导,大力培育发展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工企业和中介组织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投入,促进龙头企业壮大,通过联合,外资嫁接,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信息与本地劳力、土地资源对接;二是发展专业化的农民协会,扩大经纪人队伍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创办协会,为协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培育发展农村运销大户和经纪人,这两支力量在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手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和VCD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资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产品消费者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
5、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素质,加快成果转化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心,本着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原则,充分动员和利用一切培训资源,以县、乡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将农民科技培训贯穿农村工作的始终,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重点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经营水平,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四、结束语
农业是一切行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是国之根本。所以,政府要高度的重视与农业相关的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耕种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政府要充分调动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到点、到位的指导与宣传,提高农业产量,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篇4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形势下,如何认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把握农业科技供给及农民需求状况,构建合理的农业科技供给模式,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与稳定。笔者以农业大省的山东省为例,根据问卷调查和政策分析,研究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供给模式构建问题。
1山东省农业科技供求的现状
为了解山东省农业科技供求状况,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0年12月~2011年3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418份,有效问卷389份。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政府提供农业科技的状况、获取农业科技的途径及评价、影响获取科技的因素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解,以此探求农业科技供求规律,从而构建一种能够真正满足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供给模式。笔者所用数据均来自课题组的调查。
1.1农民具有强烈农业科技需求,但使用效率偏低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的文化科技意识有了普遍的提升,绝大多数农民都认识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调查统计来看,84.1%的农民认为农业科技非常或比较有用。但是,农业科技的经常使用率却很低,仅为27.5%。大多数农民没有将农业科技持续、稳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调查中49.6%的农民认为获取农业科技不方便。
1.2农民实际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建构了较为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但是,现实中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却很单一。调查表明,“向邻居亲友学习”所占比例最高,为29.3%,24.4%的人“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报查阅”获取农业科技信息,从“政府和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下乡”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仅为13.4%和9.1%。可见,政府的科技供给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切实的满足农民的需求。当问及农民“最有效的科技获取方式”时,36.3%农民希望农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导,11.5%的农民希望农业专家进村培训。可以看出,农民对政府和农业专家提供的科技服务寄予较高的期望。现实中农村科技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科技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
1.3农民需要实用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调查显示,农民最需要的是实用、高效的农业技术,超过半数的农民认为最需要的是能够直接增加产量的农业技术,其中31.6%的农民最需要的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27%的农民最需要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农业科技供给应当从农民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科技的供给结构。除了生产技术需求,50.6%的农民还选择了“农产品销售信息”。因此,农业科技的供给链条要延伸到流通环节,切实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
1.4政府的科技下乡及科技培训工作实效不显著调查显示,48.6%的农民没有接受过农业科技学习培训,偶尔参加过的比例为37.5%,经常参加的仅为13.9%。当问及农民“政府的科技下乡培训工作情况”时,60%的农民承认政府不同程度地做了相应工作,但是半数农民表示政府的科技下乡培训工作只是偶尔进行。可见,政府对基层农民的科技培训在供给的覆盖面和长效性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位现象。而且,17.7%的农民认为目前的培训工作存在着培训内容不符合需要,11.1%的农民表示听不懂,34.0%的农民认为没有时间,17.4%的农民认为培训方式过于单一,15.2%的农民认为遇到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指导等问题。可见,山东省农民普遍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对实用性生产技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有迫切的需求,而现有的农业科技供给却难以有效满足其需要。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供给模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的一个根本问题。
2基于农民需求的“一体两翼型”农业科技供给模式的构建
结合山东省省情,从农民需求出发,需要构建以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一体两翼型”农业科技供给模式。
2.1以政府为主体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的供给模式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供给的主要渠道。调查表明,36.3%的农民希望农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导,认为这是获取农业科技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行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运行机制不活、农技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1],需要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来恢复重建,使之成为一支高效、真正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农技供给主力。同时,政府担当着宏观调控、政策扶持与引导的主导角色,负责协调社会多元力量,建立健全相应运行机制,保障农业科技供给的长效性和普遍性,从而为农民提供全面、周到、有效的一体化科技服务。
2.2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两翼美国实行的是农业高校“教学、科研、推广”体系,一方面把农业研究成果输送给农民,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又把农民的需求反馈给农业高校以寻求解决方法[2]。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在农业科技供给中具有其他主体无与比拟的优越性,不仅能够发展与创新农村科技,而且能够实现“产、学、研”和“农、科、教”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与推广。山东省具有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在农业科技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并建立起长效的协调机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为了维护共同利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愿、民主组建起来的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同时农民合作社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万余家。在国家合作社政策环境日益优化背景下,山东省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合作社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及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普及、应用中的作用,包括对农民社员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与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服务,对非社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积极的示范效应、辐射作用。这种农村科技供给模式的建构要充分依靠政府合作社政策的支持、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与信息咨询。#p#分页标题#e#
3促进“一体两翼型”农业科技供给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
3.1继续深化对现有农技推广部门的改革山东省要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健全、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根据中央精神继续深化对农技推广部门“三权”的上收改革,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农业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是盈利最大化,而农业本身具有的准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省内农技推广部门“三权”必须彻底上收至县(区),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人、财、物”的充分保障,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充分总结国内各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要建立县农业主管部门领导责任制、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责任制,实现推广人员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要建立自下而上的技术需求反馈机制和以农民满意为主的绩效考评制度,实现农技推广人员收入、工作业绩与农民需求有机结合的农技推广激励机制,从而提高政府农技服务的公信力与实效力。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3]。还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促进其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中的作用。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4]。此外,要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农技推广的专项基金,完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保障有足额的财政支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要加强对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技人员技术素质与服务意识,切实为农民提供高效、高质的技术服务。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充实与提高农技队伍的力量与素质,要激励农技推广人员创新多样化的、自下而上的、有效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方式。
3.2推动农业院校与科研院所充分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院校与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供给中具有充分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如何使其充分出来并实现持续供给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3.2.1要完善《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各地政府要详化实施办法。随着农业科技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供给主体多元化,粗线条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已经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广法》中围绕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职责、资质要求、基层支持与配合及推广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做出较宽泛的规定,但是涉及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推广行为的规范条款较少,更重要的是缺失具体的实施细则、奖惩办法和监督机制。因此,政府应当组织农业专家,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立足于农业科技的供求状况,对原有法律进行修订。
篇5
1人才培养困境形成的原因
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考虑,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重工轻农政策实施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曾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行推进工业化,这种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战略反过来又造成了农业的严重滞后。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冒进思想;或者认为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必然伴随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保护农业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或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农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发展非农产业见效快,而且发展非农产业更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政绩,因此表面上做“三农”文章,实际上把大量的人、财、物和精力用在发展非农产业上等等。所有这些“轻农”思想,必然会削弱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及成果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资金的积累还非常有限,农户经营的分散化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其次,农民趋利行为发展的结果。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自主自觉地大量向外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信息,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1798.9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4%,女劳动力35.7%;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5.3%,59%的人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10]。显然,由于流出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具有男性化、高素质和青壮年的特征,必然使得留在农村本土的劳动力形成女性化、老龄化和低素质的特征,因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11]。农民较低的文化、技术素质,加上传统习惯的阻碍、怕冒风险等原因,造成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极其低下。再次,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抑制的结果。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家庭承包制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户均人口3.68人,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亩,户均耕地面积只有4.74亩[5]106-107。面对如此小的农户生产规模,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的激增,而技术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规模越小,技术带来的效益就越不显着,只有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农业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因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不具备承担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技术的主动性差,必然导致其技术需求的减少。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户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技术服务需求有明显的正相关[12]。同时,因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农民并不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增收来源,而只是将其作为经济窘迫时可以退守的保障。由于江苏农业在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方面不发达,其科技创新主体长期局限于国家科研教学单位,由此连带形成单一创新目标(粮猪增产为主);且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也只能局限于单一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无法加快的。最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江苏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工作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等。上述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有机地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这些单位均各自依托于一定的培养机构和教育资源,在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能力差,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一致的任务,保障措施不够明确,培养资金和资源难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农协性质的自助组织,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是不通畅的;又因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了解不够细致或了解不到位,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很难客观反映到研究计划中去,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农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与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机制常常表现在理论层面,农业类课题结项成果多数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未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就难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农民的需要。
2培养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手段
鉴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并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多渠道筹集人才培养资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继续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从研发到推广再到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样,政府财政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规模与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地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省地方财政应根据工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应地制定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对工业欠发达、资金较薄弱、农业比重较高的苏北和苏中地区应做出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弥补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要求,总结省内外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以工哺农的经验,从江苏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探索向企业、经济组织征集专项资金的办法和措施,恢复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筹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专项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并用规范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把农户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熊彼特认为,足够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中心,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以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在土地等农业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聚的过程中,将农民增收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着影响[13]。因此,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农户,使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民的趋利行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三是夯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一方面,要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一批“草木才子”。
有效整合全省科技培训资源,建立以农林院校、研究所等为依托,以科技、人事、农牧、蔬菜、劳务、林业、科协等单位为管理主体,以乡村农业科普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专家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有效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农村根基的乡土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和管理使用考评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有专长的乡土科技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承包、科技培训和科技项目实施工作,并一视同仁地纳入地方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范围给予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可以每年评选十大农民科技能手,单独给予表彰奖励,并将特别优秀的农民技术员特聘技术职称,享受相关政治和工资待遇。四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培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符合农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14]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做法,将农业研究与推广、农民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政策制度的供给者,应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有利的外在环境。第二,提倡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承担着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务。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既要打破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行政性分割,发展横向联系;又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纵向协调。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诉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由政府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而应用性人才应由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
篇6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5-02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愈来愈强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过于强调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强调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际分析及处理法律实务案件和实际解决纠纷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
社会调查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τ泄厣缁嵯窒蠼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一、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而言,法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多,且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系列论断。学者黄本莲、刘慧频在《试论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指出:“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法学思维范式及研究方法,也为法学教育方式的更新提供指导意义。社会调查在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可在法学教育中广泛应用。”学者胡辉、周世中在《社会调查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二》指出:“社会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提升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程皓、杨熠在《社会调查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出:“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法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法学教学中实施社会调查,应当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和配套课程建设,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学者郭庆珠、黄国富在《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出:“社会调查与现代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好的契合性,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思辨能力,有助于现代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社会调查的反思性可以促使法律价值的规范性表达更为科学化,并且能够打破法学理论自我封闭的趋势,扩大法律体系的开放性,为实定法的完善提供动力。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与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互动。”学者付胥宇在《论法学专业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五个结合”》指出:“社会调查是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提升社会调查能力要考虑法学专业的特点,强调“提出问题”与“大胆假设”的结合,调查方法和调查目的的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无涉的结合,调查信度与调查效度的结合,注重积累和善用工具的结合,这样才可能形成科学的调查结论。”以上研究对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简述
农民工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休息权、获取报酬权、劳动保护权、子女受教育权、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权却缺乏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如何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恰恰这个选题,十分适合法学本科学生,作为社会调查技能训练的样板。
学者曾书琴、陈绍华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以东莞8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中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从农民工社会权益的角度对东莞8个各具特色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各种社会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积极践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教育平等权,创新保障住房模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对策,以期在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劳资双方共赢。”学者严静在《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岳阳地区为例》中总结:“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薪酬保护、工伤赔偿及保险、社会保障制度、遭受不法侵害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该文以岳阳地区为例,从三个视角进行调查分析:一是基于需求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二是基于供给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三是基于现实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从各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例如工资发放、生产安全、社会保险等,已经逐渐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成绩。这些成就也能给参与社会调查的法学本科学生提供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篇7
取得的成绩
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于是我们致力于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川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经营信心。
从***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元提高到现在的**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规模经营。
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改革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存在的问题:
一、体系紊乱,机构配置倒置。
主要是“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一所(农科所)、一校(农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各网一面,缺乏配套性协作。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全县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乡镇一级占**%。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伸相抵触。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
二、运转不调,措施配套脱节。
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也被压缩。
三、服务不周,层次囿于表面。
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二是服务质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作出以下构思。
一、协调分配,提高服务执行力。
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减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方面发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经济实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抽薪。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特点,配置畜技员、鱼技员等。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
二、优化结构,增加科技转化率。
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镇)一级,机构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果、试验科研成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并落实。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推广;也可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提高素质,改进科技指导路。
篇8
关键词:农技推广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台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7
1 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
1.1 农技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技人员的宣传推广是使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的关键。
1.2 农技推广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
要想农作物高产稳产,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农技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教育不均衡,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息、送点子、送技术”,积极推广宣传,带领农民科学致富。
2 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
台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有6个业务股室,农业技术推广股、土肥股、植保站、农产品检测站、培训股、园艺股,还有1个办公室,总计19人。共有办公室人员3人,领导3人,技术人员有13人。每个股室平均为2人左右,他们除了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施肥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培训、设施农业的指导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上级各个业务部门下达的日常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另外,还有各个部门下达的各类专项的落实、实施、指导、总结等,工作量较大,就现有人员完成这些任务很艰难 。
2.2 台安县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在职人员19人中,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5人,非专业毕业人员5人,后勤人员3人,业务水平偏低。
2.3 农技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了解少
由于农技人员参与的农业实践少,培训少,现行体制下一些育种单位繁育出优良品种后直接面向农民进行推广,或由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致使一些新的优良品种信息获取时间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4 农民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民种田经济收入较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里种田的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精力和体力都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一直延续以往的种田方法,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少,也不愿意参加农技人员组织的技术推广培训。
2.5 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台安县是贫困县,税收少,财政资金紧张。每年预算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拨业务费为每人0.4万元,单位19人,总计拨款7.6万元。这些资金去除水费、电费、电话费、办公费外所剩无几,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推广的差旅费、培训费等费用。致使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另外,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致使每年的经费都是12月份才能拨到单位账户,农技人员下乡的费用无法及时支付,这些正常的支出都是农技人员自己垫付,年末才能报销,这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6 农技推广人员晋升职称异常困难
县级推广部门的推广人员较为辛苦,深入到农民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申报奖项很困难。晋升职称除了论文还需要获奖证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难题。
3 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重视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体制。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各个涉农部门要把农技推广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一切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保证其顺利履行职责。
3.2 加强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
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才能增长,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因此,除了上级部门给予的专项资金外,还要加强业务资金的投入,使农技推广工作能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乡(镇)农业站农技人员的培训,使其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时,做到以点带面,使农民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从而使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耐心的引导农民,使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接受新的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农技人员在下乡培训的基础上还可以创建网络平台,促进农技推广技术信息交流,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到新技术。这样即省工又方便,大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4 充分考虑县级农技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农技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应予以放宽
篇9
正确认识加强城市
农民工教育培训作用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增强在浙农民工就业能力。在当下浙江,城市农民工作为新浙江人,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就业环境及其自身文化素质低下等种种原因,在就业领域,城市农民工可以算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收入微薄,择业能力弱,工作环境不佳。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继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是浙江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提升浙江产业层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浙江而言,迫切的任务是要改变粗放增长方式,加快提升产业层次。而要解决这问题,重点是提高人的素质。即既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尖端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浙江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城市农民工是浙江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因此,切实加强对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加快提高城市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及早适应产业升级对产业工人的岗位要求,成为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层次的迫切需要。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破解“民工荒”难题。“民工荒”主要指农民工短缺现象。近年来,我省等沿海发达省份的一些城市普遍出现了“民工荒”。我省的杭州、宁波、温州等主要城市招农民工难现象已经显现,部分企业农民工缺口非常大。出现“民工荒”现象,从外因看,主要是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西部部分城市就业环境明显改善;从内因看,主要是东部地区企业对职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农民工难以胜任企业岗位。因此,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吸引部分省外农民工来浙就业: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企业招工中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城市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城市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加强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城市农民工基本实现“安居乐业”,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浙江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
培训的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浙江全省约有农民工1780多万人,其中本省农民工约为1260万人,外来农民工520万左右,分别占70.8%和29.2%。在全省农民工中,杭州、宁波、温州等三市农民工总数约为925万人,占了全省农民工总量的52%,其中杭州约有农民212295万,宁波约有310万,温州约有320万。浙江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起步较早,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主要实践。浙江对城市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市场订单和定向教育培训、企业内部岗位教育培训、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等三种类型来展开的。一是市场订单和定向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通过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和各类商业培训机构进行。其中政府定点培训机构一般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构成,主要承接部分政府订单和企业定向农民工培训。商业培训机构一般面向个人提供各种教育服务,所设科目集中在农民工从事比较多的岗位技能,用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二是企业内部岗位教育培训。这类教训培训大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如万向、横店、奥康等大集团企业,它们内部建立培训基地,重点为企业内部职工提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三是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我省从2004年初开始就在全省范围推出“千万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出用6年时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培训转移农民400万人,培训务工农民500万人。在政府组织素质教育培训方面,杭州投入大、措施实。近年来,杭州市专门为在杭居住半年以上、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城市农民工,免费发放每人1700元的教育培训消费券,专门用于技能培训补助和学历教育培训。
取得的初步成效。为真实反映浙江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课题组曾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对1200名农民工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共收到有效调查资料961份,其中涉及城市农民工的有效调查资料为537份。课题组认为,对杭州、宁波、温州三市537份城市农民工有效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虽不能完全说明我省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上情况,但也基本反映出我省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情况。通过对杭州、宁波、温州三市537份城市农民工有效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我省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受训意愿有所增强。在调查中,多数城市农民工反映,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前,他们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普遍认为学一门技术或掌握职业技能,主要还是通过自学或者依靠师傅帮带。而通过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目前有73.5%的城市农民工愿意通过接受教育培训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仅有26.5%人还没有参加教育培训打算或对教育培训抱无所谓态度。二是参训人员有所增加。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扎实工作,目前在浙城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受益面扩大。调查显示,有62.7%的农民工参加过所在单位的职业岗位教育培训,其中有21.6%人进入农民工学校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三是就业能力有所增强。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城市农民工自身素质相对有所提高,选择职业和岗位的能力有所增强。调查中,有40.2%的城市农民工在参加过教育培训后一年内,从事了新的工作。其中有22.5%的农民工开始从事技术性工作,8%的人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四是劳动效率有所提高。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城市农民工对企业生产工艺要求的认知度有所加深,对岗位实际操作手法的熟练度有所增加。68%的城市农民工反映,通过教育培训再上岗后,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有了提高,返工现象有所减少。
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浙江在加强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调查中部分农民工也反映了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是教育培训形式单一。调查中,有64.3%的人参加了理论授课
的传统教育培训方式,面对面、手把手的实际操作培训方式较为缺少。二是教育培训质量不高。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把教育培训作为完成年度任务或应付上级要求来对待,不能真情投入,也缺乏跟踪教育培训措施。三是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够。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最直接的反映,是目前参加教育培训的大多数农民工,需要承担相关的教育培训费用。调查显示,在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城市农民工中。只有不足25%的人参加过免费的教育培训,而61.7%人是需要自己为主承担教育培训费用的。
加强浙江城市农民工
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做好在浙城市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城市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既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内在责任,更是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在浙农民工的迫切愿望。针对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应通过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强化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为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劳动力支撑。
及早规划,明确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重点。对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早做好加强农民工尤其是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及早编制农民工尤其是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城市农民工的培训规模和重点,科学规划培训机构的类型、数量和布局,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各负其责,形成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效。
加大投入,强化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经费是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根本保障。浙江是经济较为发达省份,在开展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应尽可能地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加大对城市农民工职业培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刚性。按照城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合理制定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消费券”制度,不断扩大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范围,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标准。积极探索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行业机构、社团组织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对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各类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率。
篇10
关键词:农机安全;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农业机械的购置越来越多,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于农村粮食增收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机械使用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乡镇农业机械使用者的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农业机械事故,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目前加大对农机的安全使用管理意义重大,对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视,才能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使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乡镇农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漠
由于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使用,一时间对于农机安全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没有出台,地方政府对于农机安全使用的重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也没有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去监管。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农技站功能也不断变化,编制和人员也逐渐减少,没有专业从事农机安全生产的人员,在生产与安全上没有相关力量来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临时聘用的农机生产管理人员,待遇低,责任心不强,各村级单位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农机安全管理。
(二)农机使用者素质不高,不重视对农机的保养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年轻一代都向往城市生活,去城市工作,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的一代,文化水平较低,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基本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在农机使用过程中,不重视对机械的维护保养,农机存放也采取露天放置,很多机械零部件经过夏季的高温多雨的潮湿天气后,很容易腐蚀生锈,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对农机使用寿命来说大打折扣,这样的机械在使用中难免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农机户在面对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时,处处躲避,不愿接受安全检查,也不诚恳接受监督管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机械已经达到报废条件,而使用者仍然在使用,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用于农机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应有地方政府负责,但目前在拨款体制和机构混乱的情况下,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却成了部门的工作,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相关执法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资金的不足也造成了农机安全监理方面主要靠收费来维持,形成一种轻监理、重收费的现象,对农机安全管理造成严重隐患。
二、解决农机安全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当前,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被提到新的高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率。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机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农机生产事故还是存在,并且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农机安全生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加应该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职尽责的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二)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农村留守人员中,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机械使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安全意识淡漠,往往这种安全意识不强能引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杜绝农机安全使用隐患,就要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不仅能驾驶机械,还要能维修机械,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农机操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机维修保养,接受当地政府组织的农业机械培训教育,主动学习农机知识。在日常操作维护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来操作。平时要爱惜农业机械,农闲事要放置在车间库棚内,避免风吹日晒,定期做检查,更换机油和易损零部件。
(三)完善农机安全管理法规
政府要出台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全面依法管理。政府要加大农机管理的经费投入,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各类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及时开展宣讲宣传,,传达到农机使用人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法明确对各类农业机械的操作章程,以及使用寿命,用法律来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安全监理队伍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要定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不断的将国家政策、最新的法律法规、职业素质要求、专业技能等传达到位,要经常进行考核,检验学习成果,防止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农机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要与相关院校合作,不断提高农机监理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同时,对安全监理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不能达到要求,要对其进行待岗学习的惩罚措施。切实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监理队伍。
三、总结
当前,安全生产刻不容缓,没有余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能增加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还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既要政府重视也要群众配合,两者共同努力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于岩风 单位:莱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参考文献:
[1]韩松,葛景文,杨东.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3(19):84.
- 上一篇: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
- 下一篇:综合管理岗应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