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英语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安徽省级课题 课题批准号JG08053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2-03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它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六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

课外阅读对于广大的高中学生很重要,但很多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课业负担重,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解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知道一些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

长期以来,很多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仅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而很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以应试为目的,有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源也仅仅是试题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对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先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者是《学英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也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每周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

对于农村的高中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班级一般是实行大班授课模式,课堂阅读教学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同学阅读中的某些共性问题,但无法照顾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农村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课外阅读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阅读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途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在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安徽桐城的六所高中,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桐城七中、桐城八中、桐城十中和桐城十一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位于桐城双港镇,其它五所高中分别位于桐城的陶冲镇、范岗镇、大关镇、金神镇和青草镇。对这六所农村高中进行调查问卷以便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问卷的所有问题都要求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对于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以帮助农村高中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1、调查问卷

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位于安徽省桐城的农村高中,调查问卷的对象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原青草高中)、桐城七中(原范岗高中)、桐城八中(原大关高中)、桐城十中(原金神高中)和桐城十一中(原青草塥高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

2、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进行了解。在六所高中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对问卷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本情况不清或选择同一选项者为无效问卷,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选项空缺为遗漏值,统计数据以有效值为准。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

3、访谈

对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记录,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的实录并进行分析。访谈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相关调查。积极的阅读态度能使学生体味到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4、提出阅读策略与课外阅读途径的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的结果,提出有效阅读策略和有效的阅读途径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进行推广。同时要注意激发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英语的积极性,还要积极推荐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材料,注意开发和利用英语阅读资源。

三、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了分析。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共发放了10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问卷的题目分别涉及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计划、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和经常读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源、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对课外阅读策略的认识和使用。

经过统计,问卷中的13个选择题的情况如下:

1.关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A.非常喜欢 4.8% B.喜欢 25.2%C.有点喜欢 42.7% D.不喜欢 20.6% E.根本不喜欢 6.7%

分析:农村高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非常喜欢、喜欢和有点喜欢的占72.7% ,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7.3%不喜欢和根本不喜欢进行课外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教育有关,这些同学仅关心课内的学到的知识 。

2.关于课外阅读的作用

A.很大 25.9% B. 较大43.8% C.不太大 23.7% D.不大5.1% E.根本没作用2.5%

分析:在认识上,总体有69.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这是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

3.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

A.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73.8% B. 扩大词汇量C.69.1% D.扩大知识面60% E.提高阅读兴趣 53.2% F.其它6.8%

分析:在动机上, 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占73.8%,扩大词汇量占69.1%,.扩大知识面占60%,这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相对明确。

4.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详细的英语课外阅读计划吗?

A.非常有必要9.5% B. 有必要49.6% C.作用不大 15.9% D.可以不制定 19.3% E.根本没必要 5.7%

分析:认为制定英语课外阅读计划作用不大、可以不制定的和根本没必要制定的共占40.9%,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要让学生要明确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的必要性是本课题要提出的建议之一。

5. 你比较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是?

A. 人物传记 22.1% B. 科普材料14.7% C. 历史, 地理 9.6% D. 童话, 故事 40.9% E. 幽默, 动漫 37%

分析:调查发现对科普材料感兴趣的只有14.7%的学生,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仅占9.6%, 而对童话故事、幽默、动画感兴趣的却有77.9% 。建议学生课外要多读科普材料和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你认为课外应阅读哪些材料?

A. 英语报刊 50.5% B. 阅读理解题集 46% C. 英文简易读本 32.8% D. 英文原著 8.5% E. 教材配套材料 46.4% F. 没读过 8.1%

分析:在材料的选取方面,选择英语报刊、阅读理解题集、教材配套材料的学生诸多,表明学生选择材料的被动性,另外大多学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课外阅读也是围绕高考展开的。

7.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

A. 不到半小时31.6% B. 半小时 22.9% C .1小时 26.9% D. 2小时11% E .2小时以上6.6%

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每周半个小时和不到半个小时进行阅读的占54.5%,1小时以内包括一小时的占81.4%。这表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8. 你一般何时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 晚自习21% B. 早读时间 26.8% C. 午休时 9.1% D. 周末 30.5% E 寒暑假 15.9%

分析:学生主要利用晚自习、早读时间、周末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只有15.9%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9. 你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集体阅读6.1% B. 个人阅读 84.7% C. 小组阅读 4.2% D 都没有 9.6% E其它 3.9%

分析:学生的阅读方式以个人阅读为主,占84.7%,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农村高中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英语课外阅读的组织不够,没有形成集体阅读的氛围。

10.课外阅读时遇到生词你会?

A根据上下文猜测 32.7% B 跳过去25.7% C 马上查字典 22.2% D 读完后查字典 23.7% E 其它 3.2%

分析:根据上下文猜测的学生占 32.7%,表明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但仍然有 22.2%的学生马上查词典,这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11. 你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进行方法指导吗?

A.非常必要 20.2% B. 有必要 48.8% C. 不清楚 17.1% D. 不太必要 9.6% E. 不必要 4.3%

分析:有69%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表明很多学生希望改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渴望得到方法上的指导。

12. 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你遇到的困难是?

A.词汇量不足 81.7% B. 缺少合适的材料 18.5% C. 没有时间19.9% D. 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 66.7% E. 阅读速度慢 44.7% F.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12.5%

分析:根据调查词汇量不足是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遇到的最大困难(占81.7%),其次是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占 66.7%),还有阅读速度慢(占44.7%)也是英语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之一。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有助于课外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前段时间很多相关人士提倡淡化语法,淡化语法并不等于不学语法,一定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句子,也有助于多整篇文章的理解。

13. 你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如何?

A. 非常大18.1% B. 较大42.9% C. 一般 28.6% D. 不太大7.8% E. 根本没作用 2.6%

分析: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帮助。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作用非常大和较大的共有61%,认为作用不大和觉得根本没作用的一共有10.4%的同学。平时教师要加强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小结

篇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指导 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后获取信息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搜集中外名著,潜心地去阅读,渐渐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内容,用故事中精彩、紧张和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快乐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晁盖等人用技之巧妙赞不绝口。紧接着,我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精彩故事。同学们深深地被吸引,极大地激起了他们阅读探知的兴趣。也可以设置一些题,例如对人物的评价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效果会更好。例如,学习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祥子的痛苦生活,对祥子的命运无限关切。我趁热打铁,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开始祥子是一个好青年,老实、坚忍、自尊心强、吃苦耐劳,但后来却变成一个麻木、潦倒、吃喝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老师坚信,你们读了《骆驼祥子》之后,一切就都明白了。因为这样,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让课外丰富课内。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技巧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我教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就指导学生去读《城南旧事》;教《我的叔叔于勒》,就介绍学生去读《项链》;教《香菱学诗》,就引领学生去读《红楼梦》・・・・・・这样通过横向拓宽,纵向引深,既可以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各异,有的坏书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引导学生读些描述伟大人物生活和斗争的传记,在革命战争和建设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修养方面的好书,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四、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某种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结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篇3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课外的大部分时间选择现代游戏机,或者舞蹈、绘画、音乐等才艺兴趣班等。而对于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主动阅读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外时间极少或者完全没有语文阅读。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

2.缺乏有效阅读。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所接触的阅读方法不一定完全掌握,要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指导,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情况。

3.缺乏读书氛围。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传统家庭文化缺失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身影、现代游戏、影视、娱乐让人变得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学生没有读书的氛围,缺乏课外的环境。

二、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意识决定行动,兴趣促进主动。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内容竞赛,文学创作交流等平台和机制来吸引学生关注课外阅读,发现阅读的乐趣所在,从而主动的安排阅读时间,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用兴趣引导,主动学习的效果。

2.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目前教学的现状,对有限课堂时间所讲授的阅读方法要进行课外延伸和跟踪,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保证阅读的正确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一方面,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博大精深,使其能够更形象,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进行阅读,而不是党方面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篇4

关键词: 高中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活动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的窗口。广泛和深入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而且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指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②,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自然就会写得好,妙笔生花。由此可见,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笔者对三个层次六个对象班级的学生作了有关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6份,收回有效问卷325份(多选或漏选的作废)。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各异,阅读内容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大部分学生以通俗、娱乐、快餐式书籍为主,阅读经典著作和严肃读物的少之又少,有的学生甚至阅读不健康的书籍。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试图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课外阅读教学所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从学生、教师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症结与问题所在。

1.1学生。

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影响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阅读“自由性”亦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制约。此外,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学生,其心智与心理均不成熟,阅读质量与阅读品位表现差强人意。

1.1.1课外阅读时间短,数量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板块对阅读目标有明确的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此外选修课程板块及新课标的附录均对课外阅读有详细的目标要求和阅读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第1题“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结果分析发现,有38.2%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3.1%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课外书籍,仅有3.1%的学生每周看书“6小时以上”。

表 1

与很少的课外阅读时间相对应的则是更少的课外阅读量,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要求,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阅读的习惯,缺乏思想的深入思考与积极的思辨能力,不利于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1.1.2课外阅读质量差,能力低。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的价值与否。新课标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形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阅读材料偏向于通俗、浅薄的“快餐式阅读”;其二,以轻松、快捷、注重感官体验的“浅层次”阅读为主,与“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目标要求背道而驰。

在调查问卷第3题“你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课外读物”中,能带来强烈感官刺激的“恐怖、灵异小说”占27.7%,选择“搞笑、无厘头”类型的学生占17.5%,有11.7%的学生选择“动漫卡通”;24.6%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占男生总数的57.5%;24.9%的学生选择“言情小说”,占女生总数的63.2%;而选择“中外文学名著”、“历史人文”、“地理科学”等类型书籍的学生只占总数的3%。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以及富有审美价值和深刻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娱乐为主”、非严肃性的课外读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精神享受。课外读物的选择本无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但是现阶段这种阅读倾向对于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是极其不利于个人思想与整体素质的健康成长。

表 2

阅读是一项需要深入“品读”,需要进行积极情感交流的复杂心理活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要求增加阅读量,更要求进行“有质量”的深度阅读,这就要求广大学生不仅多读书,还“会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而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应付式、打发时间的阅读。

调查问卷第14题“你有被课外读物打动或要写读后感之类的时候吗?”中,有11.7%的学生选择“没有”,71.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仅有17.2%的学生会被自己阅读的内容打动(且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是女生)。

这种阅读作品过后却无法产生心灵共鸣的现象令人担忧。没有共鸣谈何兴趣?没有兴趣谈何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亦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而现如今大多数学生跟所读的作品没有情感沟通,不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何谈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

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快餐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在阅读结束之后,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没有对内容的深度理解,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评价鉴赏能力的下降。

表 3

1.2教师。

1.2.1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理所当然地需要有教师积极恰当的指导介入,给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建议和价值导向,使课外阅读有针对性、按质按量地完成。

从调查问卷第16题“你的老师是否提供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看,虽然82.5%的学生都选择“是”,可仍有占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否”。此外,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指导与帮助的基本上都是语文学科的老师,而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老师则鲜少有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建议。这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选择领域上有局限性,本就极少的阅读量也是以语文学科老师推荐的文学类著作为主,对其他专业领域的资讯与常识知识等了解甚少,这种阅读倾向是极不“健康”的。

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各学科老师更多地将教学的注意力投向与考试息息相关的“备考知识点”,而向来与“不务正业”挂钩的课外书籍阅读必然受到忽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呼声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具体的落实仍然大打折扣。

表 4

1.2.2教师自身阅读素质低。

在与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评价都持“枯燥”、“无聊”、“没意思”、“从头谁到尾”等消极看法。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本应该很有意思的语文课,奈何成为“众矢之的”?总结原因,除了考试重压下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外,与大多数老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等因素有不可忽视的关联。

在与各科教师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都以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大等缘由解释读书越来越少的原因。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以及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能潜心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说:“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大量的阅读,对本专业的宏观了解甚至不如学生,无法适应已经开始的教改。”

学生素质背后往往折射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问题,“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处于人格与认知不断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其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学校老师的影响。因而,教师阅读素质偏低这一事实,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另一方面会给学生的阅读判断与阅读倾向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因素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1.3家庭。

1.3.1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生活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的业余休闲娱乐方式与持续学习的意识对学生有不可避免亦是无法忽视的影响。此外,作为学校教育基础与补充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然而,调查问卷第7题“周末以及休息时间,你会和爸爸妈妈共同做的事是”的结果表明:超过大半比例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上网”,仅有11.7%的学生选择一起“读书”。

从中可以总结出,家庭业余生活的匮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能直接带来感官刺激与享受的娱乐方式,而电视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正迎合了这种“浅层次”的娱乐需求。与深层次的精神阅读相比,这种快餐式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削弱了个体对文字的理解、分析与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不强。

此外,父母对待生活、工作、学习等的态度都会在子女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是父母的表率作用。在娱乐活动单一、没有课外阅读的家庭氛围中,学生受到的课外阅读熏陶微乎其微,对课外阅读相当不重视。

表 5

1.3.2家长面对升学考试的阅读“功利性”。

虽然“素质教育”一路摇旗呐喊闯入人们的视野,似乎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笼罩在广大学生与家长头上的乌云。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有效的时间投入“无限”的学习中,为取得更高的分数、更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做奋斗。因此,大多数家长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

调查问卷第9题“平时父母更多地给你买哪一类书籍”中,有一个看起来很乐观的数据,70.8%的家长会为孩子购买“中外文学名著”,但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这里的“中外文学名著”基本上都是语文书后和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篇目,会直接以考试试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影响学生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因而得到家长额外的“重视”。这种与考试分数直接挂钩“逼迫式”的被动式阅读绝不是长久的阅读,相反只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

此外,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占23.4%,从直观的数据上看,似乎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在后期的访谈中发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教辅资料”是由学校统一征订的,平均每个学科都有2~3本练习册,家长为学生选择的“练习册”则是额外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加的作业罢了。在这种无休止的“题海战术”轰炸下,一方面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

表 6

2.改善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现在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我认为,改变这种局面势在必行,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方通力合作,协同起来发挥作用。

2.1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重视课外阅读的实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和社会必须首先改变落后的、功利性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出发,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终身发展的意义,认识到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利用,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具备会读、会说、会写的综合能力,深厚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先从理念上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学校和教师及学生本人才能真正认识课外阅读并规划课外阅读,形成合力,而不是将课外阅读当成外在的压力,疲于应付。

2.2学校和老师要采取措施,提供条件,切实有效地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2.2.1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园橱窗、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全校师生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达到共同重视课外阅读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创造条件供学生阅读,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管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等,切实强化对学生和教师的课外阅读考核,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阅读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等,从而从物质上和制度上“双管齐下”地支持课外阅读。

(2)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身垂范,与生共读。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勤奋读书,给学生树立爱读书、好读书的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素养,扩大阅读面,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一些学生真正关心的作品,既要读好经典作品,又要关注当代作品,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或之中,语文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比例,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空间;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书目,书目中要有适当的覆盖面,既要有知识性,又要兼顾趣味性,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又要有人文教育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比如引导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精读、哪些可以速读、哪些可以略读、哪些要背诵等。又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勤记读书笔记等。

2.3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督促,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期的监护人,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上有至关重要的表率与监督义务。因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与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长要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身心发育特点的书籍,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对孩子做出积极的暗示和科学的指导,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自然、自觉、自主地阅读。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老师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保证家长愿意给孩子提供课外读物,并监督孩子读书。同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家庭还可指导孩子上网浏览有关书籍,开通多种渠道让孩子有书可读,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家庭环境上,家长需时时刻刻注意生活细节。例如,在孩子读书的时间,家长将电视的声音调小些,等等,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氛围。

2.4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从宏观上促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和现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关,“素质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成了应付性喊喊空口号的“鸡肋”。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努力改革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升学招生录取方式,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而不是形成“素质教育走过场,应试教育扎实搞”的虚假局面。只有切实改变“应试教育”重压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学校、老师和家庭包括学生才有可能排除干扰,抓好课外阅读。

同时,要想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知识的范围,增加课外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政府必须在经费上保障添置配套的教学设备、充足的书籍资料,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高中生课外阅读必须得到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②[清]孙洙.《唐诗三百首》自序.

参考文献:

[1]柯汉琳主编.语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集[C]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等著.郝明义等译[M].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4]钱海荣.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5,(1).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湖南:岳麓书社,2005.

[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02.

[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版,2000.

[10]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11]朱永新.阅读经典是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N].新华网,2004年2月9日.

[12]朱绍禹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赵志伟.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8.

[15]郑国红.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7).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于阅读,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刚入学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上周的语文课上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生字组词中出现“八仙过海”这个词语,我相机讲了关于这个词语的故事,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放学时有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闹着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说是老师课上讲过的,他想再听一次。这就促使孩子有了迫切地想找到那个故事读一读的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老师做的一定是好的,所以他们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就特别有兴趣。我基本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讲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至今已读了《一年级的美羊羊》《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这么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也想去书中看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身作则,以读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我们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我们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因此而爱上读书。每天的午读课,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共读中外经典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三、与家长沟通,帮助“读”

从家长入手,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一年级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无论是选择课外读物,还是进行阅读,都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办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四、注重赏识,促进“读”

语文课上有一次提到“九州”这个词,居然有位男生脱口而出:“九州就是中国,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当即大力表扬了他,后来发现午读课上很多孩子看书看得更认真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比得了满分还光荣,可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激励其他的孩子多多阅读。

五、因人选书,我会“读”

篇6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

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复活》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

篇7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参照新课标中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在此主要介绍五种方式。

一、 多角度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目的也在于此。所以,我们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全面考察,作出评价。

(一)评价课外阅读动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不尽相同,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可以从下列角度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为兴趣,为消遣,为考试,为提升自身素养等。

(二)评价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课外读物是否有利于中学生提升等角度进行评价。

(三)评价课外阅读方法。新课标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是否能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综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等,都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角度。

(四)评价课外阅读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评价中学生的阅读过程:是否自发自觉阅读、阅读过程是否有恒心毅力、是否享受阅读过程等。

(五)评价阅读收获。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记录和分析考试中阅读得分情况,家、校一起观察学生因阅读而带来的改变和提升等方法,评价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技能,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的熏陶、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阅读收获。

二、 多层次评价

新课标建议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可能在兴趣、需要、理解能力、心智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不能以同一的标准要求来评价。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应该承认并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采用多样的生动灵活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横向的比较,也应有纵向的比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只要他们和自己原有的水平相比有进步,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许。

三、 多主体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遵循这样的原则,可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方法。

(一)学生自评。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中学生对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个回顾总结,并在总结中反思不足之处,为下一段的课外阅读确立目标。

(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中学生最为关注的,教师在评价课外阅读情况时,既要考虑到学生阅读的事实,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学生主观感受,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价,以保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稳步提升。

(三)学生互评。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在意同伴的看法,应鼓励他们的同伴参与评价。教师可协助学生确定评价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交流、互相评价,找出优处和仍需要改善的地方,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家长参评。随着课改的深化,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很多家长迫切希望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在课外阅读的评价上,教师可通过家校联系卡、校讯通等方式指导家长,请家长和学校一起评价孩子的课外阅读。

四、 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的评定与此不同,它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不再局限于阅读当时的收获和所取得的成绩,而要看到阅读给中学生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另外,课外阅读评价不仅要关注中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到中学生个体,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均衡且有个性地发展。

五、 实效性评价

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序;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64-02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指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很多语文老师能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书香班级”的建立。在“书香班级”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建立“班级微型图书馆”,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调动学生内在的阅读需求之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序指导也是语文老师的一项异常重要的工作。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其原因是中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迷宫,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下面我谈谈我班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

一、制订一个计划,做好阅读的保证

对刚入校的新生做一个初中三年的整体阅读规划,计划三年读完一些公认的、基本的名著读本。如初一年级,可执行备课组统一的阅读计划。第一学期有计划地精读《西游记》,同时完成详细的阅读心得。第二学期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三国演义》,加上暑假和寒假推荐阅读的经典古诗词及古代经典散文。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在班级层面上,完善图书角的建设,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不得少于两本的自由阅读书籍。所阅读的书籍由图书管理员记录在《班级图书阅读登记表》上。对于学生来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发展目标完成一个可操作完成的计划。还可以建议学生在摘录笔记本上写下每星期不少于两篇美文的阅读心得。这样一个学年的整体阅读格局就基本上形成,在阅读内容和阅读的量上就有了基本的保证,再加上学生的课外自由阅读空间,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患“拒绝阅读症”的问题。

二、确保两点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时间的保证和合理规划在执行课外阅读计划时也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的阅读时间安排可以促进良好阅读效果的达成。相反,还会扰乱学生各科的学习。所以安排了周末阅读与每日阅读相结合。配合备课组的统一要求,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读五回或五章长篇经典章节,既不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又有一种充实感,读后还可完成适当的阅读心得。另外建议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如中午或晚上(这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阅读千字左右、文质俱佳的美文,在不占有学生过多的阅读时间的同时,还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长期坚持下来,既能养成阅读习惯,又有了时间上的保证,而且还不会觉得累。

三、明确三个关系,提高阅读的思想认识

1.吸收与休闲的关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较大差异,有喜欢流行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尽赶时髦;有喜欢名人的,不管歌星影星,出名就行;有喜欢读那些大案要案、奇闻异趣的;当然,也有喜欢读文学作品、时文报章的。要让学生明白,只凭个人兴趣而不考虑知识需要的阅读,最终会导致发展不平衡、知识严重倾斜。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应该说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由一斑而窥全豹,由一点而全面。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它的阅读训练更具有系列性和衔接性。因此,让学生明确“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3.名著与时文的关系。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的生活经典,它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而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节选了其中的不少篇目。相比名著而言,时文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更适合中学生心理,也就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二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谁主谁次的问题,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关系。

四、注重四个指导,统筹兼顾个性特点

1.注重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指导。制定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计划和各年级、各阶段的具体阅读方向、内容、篇目,避免混乱与盲目。

2.注重共性与个性的指导,既要关注到中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阅读兴趣,也要兼顾到不同的阅读个体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爱好。但是,共同的年龄组和同一教学进程、相同的学习要求,也决定了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阅读共性。老师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阅读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根据其兴趣特点、阅读能力,推荐于其有益的一定量的课外读物供其阅读,以发挥其特长。

3.教材篇目和课外拓展的指导。对教材的阅读应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和重点,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内阅读来展开。语文老师在选择读物、进行阅读指导时,应当有意识地拓展课堂阅读内容。结合教材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初中新课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字,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文学和文化素养,并在此过程中塑造自己的灵魂。而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的课外阅读会不断补充和印证学生学过的课内文本知识,在阅读实践中会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此外,经典的读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一部经典,倘若学生认真阅读品味,就会给他们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因此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培养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当前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课外阅读不重视,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包括一部分语文教师)及家长担心课外阅读会抢占学生各科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一些对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了解而又喜欢对语文指手划脚的非语文科老师,经常会向学生宣言: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还不如多做一些练习,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纸上谈兵。很多语文教师就将高中新课标规定必读的一些课外书籍作为寒暑假作业,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阅读,但是大量家长和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生)认为语文课外阅读“长分”太慢,把大量时间放在练习和补习上。这样一来,学生真正拥有的宽松课外阅读时间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也逐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完成作业和练习就完成了学业。久而久之,要想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关注社会,积累素材,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体验美丑善恶就成为一种奢望。

2.学生阅读品位低下,功利性强

在城市的高中生群中,80%以上的高中生会告诉你漫画、穿越小说、武侠小说、明星花边是他们最喜欢的,有的学生只熟识“马尔泰若曦”、“韦小宝”,而不懂“林黛玉、薛宝钗”。同时,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阅读动机简单,主要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欣赏扣人心弦的情节”。由于缺乏正确地引导,纵然学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对考试涉及的几部中外文化经典和名著产生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阅读原著的并不多。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仅有40%左右的人完整看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50%的同学完整看过《水浒传》,15%左右同学完整看过《红楼梦》。品味低下、功利性强的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只停留在浅层上。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样的课外阅读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3.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学生阅读随意盲目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做过的调查显示,90%的同学希望老师能定期向他们推荐介绍好书,还有部分同学对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有60%的同学建议高中三年都应开设阅读课,有50%的同学希望老师能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由此可见,教师不应当仅仅是语文课内教学的实施者,还必须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但是目前由于不少教师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因而指导就无从谈起。

教师指导作用缺失,直接导致当前的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式的状况,75%的受调查学生是凭自己的兴趣或感觉来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存在随意性大、较为盲目的弊病。

4.社会阅读氛围淡化,家中藏书匮乏

社会整体阅读氛围正在变淡。笔者曾读到过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3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的阅读氛围是属于比较淡的。而当下,阅读又被各种更为迫切的需求所挤压,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将课外阅读逼到了更为严峻的境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只要上网就可以大信息量地阅读,不必在家中购买经典,也不必到邮局征订阅读刊物。于是,上互联网就成了漫无目的的浏览,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课外阅读所应达到的目的。

二、优化课外阅读的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阅读“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这句话表明,阅读兴趣是优化课外阅读的前提。

(1)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要使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让他觉得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教师课外阅读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阅读,能够提高自己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再创造的能力;通过尽可能多地阅读经典,从中吸收文化精华,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笔者在教授必修2散文单元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与学生一起深思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一起领悟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一起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使他们在阅读经典文本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以此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通过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内牵外联,把学生由课内文本引向课外读本,用课内阅读的“钥匙”去打开课外阅读的“锁”,使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做到有机结合。在《鸿门宴》教学中,笔者分析了刘邦、项羽在鸿门宴中所体现的性格特点后,就“汉胜楚败的原因”让学生探究,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史记・高祖本纪》和《史记・项羽本纪》的兴趣。

2.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梁启超先生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可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1)要让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先生在谈阅读体会时曾说,如果每天坚持在睡觉前阅读15分,那你将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笔者在教学中也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完成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形式去寻找与课内文本教材相符的一些文章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2)要让学生养成制定计划的阅读习惯。笔者在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机调整,从而避免了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不贪多求快,不随心所欲,不敷衍了事。

(3)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深层次思考的阅读习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说,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笔者常常鼓励学生通过写阅读感悟、辩论等形式来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养成从文本中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的习惯。

3.排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困难

(1)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笔者调查显示,60%学生反映,看了很多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方法问题。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以课内文本为范例,指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让学生能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性地向学生了解他们喜欢的书目,并作一些调查。在此基础上,应该向学校图书馆提出建议,为学校阅览室订阅的报刊杂志精选书目,在阅读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于高中生,笔者向他们推荐了专业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国学》《随笔》《书摘》等刊物。笔者还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战争与和平》、《飘》、《百年孤独》、《红楼梦》等。

同时,推荐课外读物还要和讲读课相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各个时期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名篇,具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教师在讲授教材文章时,也应把课外阅读指导置于其中,可结合上课的内容,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在《故都的秋》教学中,笔者就向学生推荐《秋声赋》《雨铃霖》《登高》《醉花阴》等古诗文,并予以阅读指导,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篇10

>> 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试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初探 有效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探幽 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探析 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说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探讨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引导中职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初探 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对其人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助推器三方面阐述了提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多彩活动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对其人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中学生具备了大量吸纳各种信息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具有因不善于鉴别而使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危害的危险。笔者发现某些八年级学生书包里就有不少属爱情类,封建迷信类的书,初中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还不强,读了这些书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因此,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当从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始。“兴趣”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巨大作用,已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所肯定。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学识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欲望与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情感感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多给学生些关心、爱心,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到语文学习中来。爱上了语文,还怕他课外不去读书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巧用学生心理需求激励。对课外阅读数量多、质量高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不仅满足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还使他们在语文课外阅读和活动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从而极大地鼓舞他们阅读的热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需要以学生现状为起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阅读品位”。好多教师往往急于求成,不顾及学生阅读现状,想一下子就扭转局面。结果常常是因无功而返而变得消沉,转而对其放任自流。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品位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工作热情,还需要时间、耐心、方法。笔者曾经接手一个班级,班级中大多数同学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其余的少数同学,课外阅读范围和兴趣也仅限于动漫和武侠小说。于是我首先顺水推舟,把武侠小说作为突破口,选择时机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阅读、讨论、交流武侠小说,慢慢带动全班同学读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作品。然后,渐渐地把同学的关注点由故事情节逐步转移到人物、环境、文化等方面。通过逐步引导,水到渠成地把《平凡地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引入他们的阅读视野,他们欣然接受,并读得不亦乐乎。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点

当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一定兴趣,他们就会自发地将这种兴趣转换为一种内在阅读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阅读目标。这时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从而让语文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他们的人生。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不能说抱一堆书籍给学生或将学生带到阅览室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热爱阅读,懂得阅读。读之有趣,读之有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一个人一生中阅读的书极其有限。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学生与“切合”他的书籍“邂逅相逢”。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心理及个性发展差异,要推荐学生阅读适合各自心理特点的作品,激发其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或者段落,眼光离得开书本,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能进行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以培养学生用心阅读的意识。需要上好阅读指导课;我们教师在深入研究探讨后将课外阅读指导课分为讨论型、读议型、点拨型、导读型和欣赏型几种。前两种在课堂教学中贯串,后三种则在具体阅读中渗透。点拨型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理解,边思考。我们更多的时候将读与写相结合,培养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提高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前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这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深入的过程。最后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三国时学者董遇有“读书三余说”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欧阳修也有“三上”暨枕上、马上、厕上读书法。我们的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当然更应该合理规划。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助推器

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自己的读书信心。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成果。每周进行一次阅读指导活动课,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都是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