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7:2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网络交友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网络交友的认识

篇1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田项夏给出了建议:

首先,缺乏自我保护观念和防范意识也是女性遭受害的直接原因。遭到骗财骗色的女性被害人一般朋友较少或者独居,缺乏辨别力,也表现为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她们对犯罪人缺乏防范心理,易轻信犯罪人,以致遭受损失。女性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风险的防范意识,理性、客观认识网络世界,不沉溺、不美化网络世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其次,被害人独处或隐蔽的地点也容易成为纵容犯罪发生的地点因素。有的女性被害人独居或者和加害人相约的环境比较隐蔽,与外界相对隔离,不容易为第三人进入或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被发现的可能,犯罪人容易对女性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实施劫财或劫色等犯罪行为。因此,建议女性尽量不要单独与陌生人见面,至少见面应在公开场合。

最后,女性应认清网络特性,提高防范意识。我们应该认清网络虚拟性、隐匿性、超时空性的特点,自觉破除虚拟网络交友带来的神秘感,化虚为实。网络交友只是众多交友渠道之一,它不是唯一的交友渠道,应将网络交友与其他交友途径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看待网络交友。在网络交友中,要注意隐蔽真实身份,增加防范意识。要学会辩证地分析,认识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对交往对象形成正确认知。

网络社交具有虚拟性、隐蔽性、超时空性、信息流动的快速性等特点。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大量虚假信息泛滥,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做各种伪装。曾经有一幅漫画讽刺了这一现象。画的是一只狗两个后腿着地,两个前爪正在电脑键盘上打字,上面写着:“在网络里,没人知道我是一只狗。”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现状

如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时代前沿的群体,越来越多地把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娱乐休闲的阵地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可对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奠定基础,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带来了人们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社会关系的改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得较为活跃;在商务应用上,大学生网民网购比率达43.1%,使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比率分别达40.1%和38.9%。[1]

1.1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

综合现行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来看,目前,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学习生活方式、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网络政治生活方式等[2]。

1.2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1.2.1大学生学习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合作、完成网络课件等。如:依托微博、博客、BBS、通讯群等网络平台接受课堂教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老师,选择课程,接受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及提交作业,共享学习教案,搜索学习资源,等等。

1.2.2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网络交友、网络虚拟社区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博客、交友网站,多渠道、多方式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空间。网络交友主要包括休闲交友、商务交友和婚恋交友、社区交友、网络求职等。

1.2.3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进行音乐欣赏、观看影视、开展网络游戏等。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娱乐休闲活动方式,其中,网络游戏是目前大学生网络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1.2.4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网络交易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网络购物、网上交换、网上出售等。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商店、网络商场、网络商城层出不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已在大学校园逐渐流行起来。

1.3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除了具有网络生活方式本身的特点,还具有网络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网络生活态度多样性、网络生活方式差异性等特点。

2.不合理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

2.1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对网络生活方式的认识、把握不及时、不透彻。

网络的发展太快,很多高校对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了解不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都不大了解。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选择网络生活方式,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心理障碍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2.2“90后”大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性格、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从而陷入网络生活,养成不合理的网络生活方式。

2.3大学生本身对网络的把握认识不够科学。

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网络依赖性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盲目崇尚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偏激心理”和好奇心理,更容易受到网络传播中不良信息的蛊惑和感染。另外,大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他们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网络不良信息,难免会对道德发展不完善、自我约束力弱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4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网络环境复杂难辨。

一方面,网络环境错综复杂。由于网络生活具有在精神层面先天不足的缺陷,因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也会焦虑与不安,生活习惯混乱。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生活习惯除了受网络虚拟生活环境的影响外,必然也受到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如: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大学生移情于网络生活、社会中各种陋习散布到网络让大学生难以驾驭。

总体来看,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外部环境等都是构成大学生不合理网络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只有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3

2012年的压岁钱话题并未随着节日的离去而终结,许多家长仍在头疼孩子的压岁钱该如何处理。归还他们,又担心他们乱花;帮他们攒起来,又错过了培养孩子理财观念的一次大好机会。现在来看看西方家庭里教孩子理财的计划吧――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知道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的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替他人购物以获得报酬。

9岁:可制订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平时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新数据:10%的英国男人入侵其伴侣网络账号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对1000名18岁以上的英国成年人的调查,10%的英国男人承认曾经用其伴侣的密码侵入她们的网络账号,女人热衷此道的则只有6%。大多“伴侣入侵”并没有采用高技术,只是简单地利用了伴侣留下的密码,将同一密码用于很多账号的人高达76%。

新现象:梁朝伟引发“生活体”走红

“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围观,有的网友羡慕梁朝伟“懂得生活”,也有网友开始计算梁朝伟一天来回伦敦的可行性,还有网友干脆发起“生活体”造句:____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_____,随便赶_______,比如______,独自____________,不发一语,当晚再________,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

新关系:爱称大晒场排行榜

拥有爱称,真的会让伴侣关系黏得像蜜糖一样。由92480名网友参与投票,晒出自己和另一半的甜蜜爱称。

亲爱的:5.55% 老公、老婆:25.12% 乖乖:6.27% 宝贝儿:22.16% 老婆子、老头子:2.79% 孩儿他妈、孩儿他爸:1.94% 猪(猪头):19.63% 其他:16.54%

新交际:网上约会渐成主流交友方式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研究称,网络交友已成为继朋友介绍之后、男女建立恋爱关系的次等主要方式。心理学家称网络交友已成当今数字社会重要交际方式,但研究人员同时警告,不要过分相信交友网站提供的在线配对测验等,并称这些测验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篇4

关键词 微信 大学生 交友 信息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tudents Use We-chat to Make Friend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Status

WEN Hengyue, ZHANG Wei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survey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we-chat college dating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we-chat frequency to students' cognitive differences. Through we-chat to make friends, functional u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four people exchanges and other investigation analysis. Finally, the two groups continued use of the we-chat but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luded that the micro-channel to some extent expand the college's circle of friends and dating channels, insecurity network for d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lf-aversion, we-chat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Key words we-chat; college students; make friends; information exchange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机交友及信息交流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广泛应用。微信具有强大的联通功能,打造了一个“全民社交圈”,其传播方式是点对点和点对面的有效结合,这在无形中整合了具备地域特点的群体传播功能,并且具有广泛的LBS涵盖面,使得人际交往从个人所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扩展到原本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微信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友渠道、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庞大受众群,新媒体的渗入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其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应当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所以,研究微信对大学生交友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背景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 2011 年推出的新型信息交流工具,它借助网络实现了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交流和传输,同时支持多人聊天。目前,微信用户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当今信息网络技术以其雅俗共赏、内容丰富、影响面广、传播迅速等特点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网络人际交往是对传统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补充,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的微信对信息交流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微信在结交朋友、功能使用、信息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旨在探究微信对大学生交友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探究使用频率不同的大学生对微信这一新型交流工具的认知与理解。

2 调查研究概况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目的是探索微信怎样影响大学生的交友和信息交流方式。具体包括:大学生如何使用微信结交朋友;大学生如何使用微信和熟人以及陌生人沟通联系;大学生对微信功能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出的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如何通过微信获取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怎样处理信息。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结合校园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尽可能合理有效。网络调查问卷开放两个月,收取了13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34份,校园随机访谈采访了60位学生。对回收问卷进行录入、整理运用SPSS19.0和Excel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2 数据统计处理

网络调查问卷中关于微信使用频率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使用微信,并且有一半以上人经常使用。另外,从访谈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60名受访人员均知道微信,16人不使用微信,其中有5人曾经使用过微信。由以上数据可知,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的所有研究分析基于有效问卷和访谈实录进行。

3 微信对大学生交友的影响

3.1 微信交友方式及交友对象

微信中加好友的方式共有八种,分别是通过QQ号码加好友、通过手机通讯录加好友、扫描二维码、摇一摇、通过漂流瓶加好友、通过搜索附近的人加好友、通过搜索公共账号加好友以及通过微信账号加好友。这八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现实世界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强化,另一类是在不认识的陌生人中不断地发掘新朋友。

调查结果显示在“同学”、“朋友”、“老师”、“父母”、“其他亲人”、“陌生人”这六类人中,大学生主要和同学、朋友使用微信沟通,且频率较高,和陌生人使用微信交流的频率最低。

3.2 微信交友中对陌生人的态度

问卷调查对象体现出的处理陌生人所传达信息的积极程度、对陌生好友的感情可靠程度的判断以及微信中陌生好友所占比例三个变量均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尺度进行测量。从问卷中相关题目和访谈情况得知,大多数人对于陌生人传达的信息不会轻易相信,其他人具有“查证倾向”的行为,会从对方资料、交流方式等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您认为微信上与陌生人交友的感情可靠程度为多少?”此题结果作为“信任程度”数据,“微信好友中陌生好友所占比例”定义为“陌生程度”。

表1列出了变量间的Spearman(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每组变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对陌生好友的感情可靠程度与微信中陌生好友所占比例之间(0.435),结果表明用户所认为的陌生好友感情可靠程度越低,其微信中陌生好友的比例也越低,对待陌生人传达的信息处理态度越消极。

表1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3.3 大学生微信交友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

研究表明个体会通过网络元素表达一种对自我形象的诉求。这在微信中常见的就是对账号网络名称、头像、个性签名等的设计。对这些元素的设计,表现出社会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等,通过这些举措将处于网络空间中形形的人标签化和符号化,为有相同爱好或相近品位的社会个体创造交往的机会和空间。个性化的设置利于用户利用LBS功能结交兴趣相投的好友,也容易出现一些人捏造虚假个人信息来搭讪和传播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的行为。对于在微信上填写个人信息和头像的真实性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57.03%的受访者选择“大部分真实”。通过访谈可知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工具中很看重隐私的设置和安全性,部分学生尝试用定位功能结交陌生好友,绝大多数学生不与陌生人进行深入交流。对于搭讪行为和诈骗信息,访谈的60名同学中有3名女生表示收到过陌生男子的搭讪,但未进行回复。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使用微信主要和熟悉的人进行联系,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且较为注重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微信对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影响

4.1 微信中的信息传播

首先,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说,基于联系人“强关系链”的特性,微信使用者与其联系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也就决定了双方通过微信传递与反馈信息内容更私密。其次,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微信传播渠道具有私密性和半开放的特点。一方面,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是点对点的传播,只有联系人双方可看听到,其他联系人无法获知。另一方面,“朋友圈”的功能也满足了使用者自我展示的需要。

微信打破了传统的沟通对象和沟通方式。微信的沟通对象从广义上理解可分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机器的沟通。有朋友间一对一的沟通,消费者与企业(公共账号)之间的沟通,陌生人通过“摇一摇”、“漂流瓶”来沟通。沟通方式有文字、语音、视频、图像、表情符号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微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主要通过文字及语音聊天、朋友圈和关注公共账号。

4.2 微信公共账号及朋友圈信息交流特点

大学生经常使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状态、照片,分享链接等,调查结果显示,朋友圈中受到用户认可度较高的是“非互为好友不能查看评论”这一特点,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微信的公共账号功能,属于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只有订阅用户可以接收。使用者可收到公共账号定时推送一些相关的资讯消息,也可与公共账号的管理者进行互动。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微信用户可以选择转发给好友, 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链接。这种“病毒式传播”有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但也会因此出现信息冗杂重复性过高的弊端。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关注较多的三类公共主页类型为:搞笑娱乐、资讯类和名人明星。对于微信公共账号的不满意之处主要体现在“缺少想关注的公共账号”、“垃圾信息广告较多”。说明微信的公共账号还未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较为凌乱,不够合理。

5 开放式问卷的答卷内容分析

本次调研的重点在开放题“什么原因促使您使用或一直使用微信”。通过该开放题,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和看法,结合问卷中的选择题分析微信对大学生交友和信息交流的影响。此开放题的研究分两组进行,第一组用户使用微信的频率为“非常频繁”和“比较经常”,第二组用户使用微信的频率为“偶尔”和“几乎不用”。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了扎根理论的定性方法,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根据用户对该开放题的答卷情况,删除无效文本,得到有效答卷第一组71份,第二组36份。无效文本包括无意义的文字、未正确理解题意的答卷结果。两组开放题的有效答卷率分别为91.0%、72.0%,第一组的答卷明显好于第二组。采用扎根理论的定性归纳方法,将所有有效用户答卷内容进行提炼、归并和编码。内容归并和编码表如表2所示。其中结构性因素是通过内容分析加以提炼后的因素,编码是为了方便对答卷内容进行定量统计和特征分析。答卷文本中含义模糊不清的未予归类与参与统计。

表2 答卷内容分析的编码表

基于表2中的编码,对每份答卷进行内容标引,最后统计各个结构性因素的出现频次和百分比汇总成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用户在普及性及实用性两方面较为集中。关于普及性,微信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该公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且腾讯QQ有强大的用户基础,这也是微信自推广以来用户飞速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软件的实用性是基于软件自身功能的开发设置,这也是一个软件受到用户欢迎的重要因素,微信语音功能的便利性,免费短信和节省流量,并且微信与QQ相关功能的连接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第一组用户强调微信的便捷性,这是在其频繁使用后得出的结果。

第二组用户在选择使用微信是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对微信的了解也较为表面,未涉及到微信在私密性方面的考虑。在第一组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私密性”的比例占3.8%。使用频繁及经常使用微信的用户对于微信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考虑到了微信与其他交友软件比较得出的优势。根据第二组用户的答卷结果来看,在“普及性Q”、“凭感觉F”、“实用性U”三方面考虑的比例高于第一组用户,且两组用户在这三方面考虑的比例都较为集中。由此可以看出,微信强大的用户群和多种应用功能是吸引新用户及使用户持续使用的强有力的因素。

表3 两组答卷的结构性因素频次对照表

6 结论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微信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手机软件,具备丰富的交友和信息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通信方式,具有更好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并且,满足了其追赶时代潮流的需求,微信用户基础较大,发展迅猛,比较看好微信的发展前景。

(1) 从交友方式上看,微信提供了一个陌生人交友的平台,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大多数人对虚拟环境下的感情表示怀疑,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很少有人深入与陌生人沟通。更多的大学生还是通过微信和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并认为微信聊天设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增强现实生活中的感情。

(2)从信息交流上看,微信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短信和QQ成为一种新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的手机软件,文字交流逐渐向更为形象生动的语音和图片交流转变,并且从微信公共平台上获取自己所需资讯消息,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和交流成为了一种趋势。

(3)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微信平台,在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和人群较多的这一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建立学校或院系的微信公共账号,把院系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模式会让思政教育有更好的灵活性。建立和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公共账号可以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起来,并且学校官方建立的公共账号更贴近学生需求,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网络虚拟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便利。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10300084X

参考文献

[1] 叶林洁.微信对信息传播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3(6):72.

[2] 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3.

[3] 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大学,2013.

[4] 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结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7.

[5] 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39-40.

篇5

一、顺应形势需要,积极更新德育观念

网络时代既然对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提高德育认识,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观,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从常态化的德育观念向信息化的德育观转变。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

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时期德育管理理论;二是学习信息技术。学会微机及网络操作,网络时代决不能“谈网色变”或“一窍不通”,要精通网络及信息技术。

其次,要提高认识。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的领域。班主任必须从常态化的教育里走出来,不断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二、把握网络特点和学生心理,拓宽教育途径

1.善于通过网络工具加强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用QQ交流,可以打破班主任工作的时空界限,只要师生双方都在线,就可以交流。即使一方没有在线,另一方也可以很方便地留言。这样,班主任就可以方便地与学生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通过QQ,学生可以向教师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坦率地对教师的教学提意见;通过QQ,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用QQ交流,因为不是面对面的,有一定的私密性,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同学之间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开诚布公地和教师交流。QQ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创建班级网页,搭建与家长沟通的平台。有了班级网页,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过去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仅仅依靠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以及班主任有限的几次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知之甚少。往往有的家长反映因为不知道教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而无法及时督促孩子完成。建立班级网页之后,可以把每天的作业公之于众,家长一目了然,杜绝了孩子欺瞒家长的现象。此外,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可以在网页上公布,既给了孩子信心,也使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

3.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国外,学生的学习比较自由,教师多会出一些需要查找资料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这种查找是很有好处的。一个人掌握的信息总归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很重要。可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课题任务,并将其展示于班级网页中,这将会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好学之心。

三、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使网络为教育服务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准则。网络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学生走进网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网络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认识网络,在班会上可以把一个个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们深刻感受网络游戏的危害性。还要告诉学生,网上交友聊天都是在“背靠背”的情况下进行,真假难辨,所以,与网友见面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网上交友不慎极易使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在展示了网络的种种危害后,还应指出网络既有弊又有利,可以利用网络开阔视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可以利用网络辅导自己的学习。

篇6

一、培养抵制不良诱惑的习惯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处处暗藏危机,诱惑系数非常之大。而现今在校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使他们较易受到网络非理性的影响。笔者在上《网上查找信息》这节课时,用5分钟时间给学生自行浏览网上信息。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受网上图片、声音、动画的影响,很容易点击进入网络游戏界面,或者。除此之外,网络中还有许多诱骗用户输入电话、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的陷阱。

为了有效地教育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我给学生播放了不良信息对人产生危害的故事视频,让他们深刻认识不良信息的危害;同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专心浏览有用的文化知识上面,认清自己上网的目的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有限度地上网,改正在网上随意点击的不良习惯;还教给学生磨砺意志法、请人监督法等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二、培养慎交友的习惯

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交流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有很多优越之处。网络交往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青少年可以在匿名的状态下,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可以在相互关系平等的状态下,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倾诉成长中所遭遇的烦恼、困惑、孤独和痛苦,找到共鸣和理解。在校园里也经常会听到学生讨论某某去会见网友的事情,虽然见网友不是都会出现坏的后果,但这种失去了舆论监督的新式网络沟通方式,必将弱化道德能力,造成道德取向的迷失。

作为教师,我对学生反复强调一定要清醒认识到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可过于轻率地相信别人。我引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教育学生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特别是女学生,更应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三、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

网络社会知识丰富,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已布满了网络的触角。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用鼠标轻轻一点,无意识地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随意地浏览网上丰富的信息。所以要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必须做到有选择的阅读。

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在网络资源中阅读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很多青少年学生能够意识到上网有许多积极的作用,例如可以放松心情、查找所需的资料、增长见识……特别是可以在网上阅读相关科目的知识,资源相当丰富。“网络”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学生和家长不仅可以阅读内容,还可以发表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笔者在2007―2010年开展过信息技术专题博客,曾经有200多个学生和家长注册。在博客上,学生可以阅读信息,与家长、教师进行主题讨论,教师还能用“闲侃”的形式答疑、解惑、讲道理。

四、培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习惯

互联网的语言自由,在带给人类巨量的信息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生词汇:“网谣”,即网络谣言,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作为学生,对于网上的谣言识别能力和鉴别能力较差,容易跟风传播,无形中危害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

篇7

〔关键词〕小学生;网瘾倾向;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6-0012-0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网络被社会普遍认同和使用的同时,“网瘾”问题也如同影子般笼罩着青少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沉迷网络,身体与心理的健康都受到很大的伤害,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2008年,我们以鄞州区实验小学为样本进行了小学生“网瘾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阶段“网瘾倾向”呈现上升态势;同时“网瘾倾向”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以此为基础,我们精心筛选和借鉴了一些现有的“网瘾”干预研究的经验,结合本区域小学生“网瘾倾向”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教育的有利环境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研究,形成了“五步四法”的干预模式。

一、小学生“网瘾倾向”的“五步”干预方法

针对“网瘾倾向”学生,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建立了“疏-控-引-动-学”的五项干预方法,按照“疏导为主,家校合力,促进发展”的原则来实施“网瘾倾向”干预。

1. 疏:谈心交流,疏导“网瘾倾向”心理

首先,与“网瘾倾向”者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谈话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网瘾倾向”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生的心理作疏导,让其初步认识到网瘾倾向的危害。只有在干预者和预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之后的干预行为才能有效进行。

其次,与“网瘾倾向”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上网情况以及孩子“网瘾倾向”的家庭因素,另一方面帮助家长对孩子的“网瘾倾向”进行正确的认识,建立家校一致的干预理念。

2. 控:家校共管,控制“网瘾倾向”行为

在孩子还没有完全能抵制“网瘾倾向”的诱惑之前,需要对他(她)的上网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合作管理。通过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上网情况登记卡》(见下图)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同时家长和学校进行严格监督,及时提醒学生对自己的“网瘾倾向”行为进行控制,从而阻止“网瘾倾向”行为的继续加深。

注:(1)平时上网时间, 表示1小时之内, 表示1~2小时内, 表示2~3小时内, 表示3小时以上;周末上网时间各表情在原有时间基础上增加2小时,如 表示3小时之内。(2)上网内容和上网地点有多项的,可以多选。

3. 引:分类引导,降低“网瘾倾向”程度

这是干预步骤最为关键的环节,依据不同的“网瘾倾向”类型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如“兴趣转移”“生活补偿”“特长引导”和“信息任务”等方法,来降低学生的“网瘾倾向”程度,直至消除“网瘾倾向”的影响(具体引导方法见“四法”引导策略部分)。

4. 动:活动推进,转移“网瘾倾向”行为

在学生的“网瘾倾向”程度初步下降,网络兴趣开始发生转移的同时,辅助以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如阅读趣味性强的书籍,组织和参加娱乐性强的文体游戏活动等,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抵制网络诱惑的内在动力,转移对网络的单一依赖,巩固干预成果。

5. 学:学习指导,掌握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

单纯的转移行为还不能长久地解决学生的“网瘾倾向”,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网络使用方法,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干预。因此,我们还需要及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有益健康的网络学习指导活动,如搜集学习问题答案、撰写网络研究报告、进行网络旅游活动等,使学生逐步消除对网络游戏的单一依赖,逐步积累良好的网络学习素养。

二、小学生“网瘾倾向”的“四法”引导策略

通过调查,在区分学生“网瘾倾向”类别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四种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1. 网络游戏型“网瘾倾向”干预——兴趣转移法

主要特征:热衷于玩网络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不能自己控制好游戏的时间,停止游戏有轻度的不。这也是“网瘾倾向”学生中干预难度最大的一种类型。

主要干预对策:利用益智类的游戏先进行过渡替换,消除学生对角色类游戏的过度依恋,进而逐步建立对网络其他功能的使用兴趣。

具体干预说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益智类小游戏,让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从容易沉迷的角色类游戏过渡到不容易沉迷的益智类游戏,也可以推荐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其他网络应用,如网络歌曲欣赏、视频动画观赏等,当然在内容选择上也要注意对学生的适宜性,以此来有效降低学生的游戏型“网瘾倾向”程度。

2. 聊天交友型“网瘾倾向”干预——生活补偿法

主要特征:喜欢利用QQ、论坛、贴吧等交流工具聊天和交友,不能很好地控制聊天时间,初步表现出对现实交往的不适。

篇8

她迷上了组织游戏

许丽纯是山东省滨州市小营镇人。2006年时,24岁的她在广州市天河北路的一家网络公司做客户服务代表。

在网络公司工作,那时的她当然知道了网络游戏的魅力,她的同事都喜欢网游,更有几个同事沉浸在网游中如痴如醉。许丽纯还知道,社会上对网游争议极大,许多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因沉迷在网游中不思上进,让老师十分头疼,家长更是痛苦不堪。

许丽纯的公司并不是做网络游戏的,而是做类似于网络交友之类的业务。但她仍然摆脱不了网游对自己的影响,在公司经常组织的“网友线下见面会”上,网络游戏是网友们见面后谈论的重要话题。为了将网友的注意力从虚拟的网络转到现实中的见面中来,公司和许丽纯总会煞费苦心,想些点子,安排一些有意思的环节,促进网友在现实中的交流。当然,那时许丽纯想到的点子都是很传统的,像喝酒时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到公园里玩时大家围成一圈玩丢沙包游戏等。可以想象,这样的玩法不能激起网友们的兴趣,大家的热情就像许丽纯所在公司的生意那样不温不火。

如果就这样持续下去,许丽纯到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家普通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变化来自于2007年春天。由于公司业务不景气,许丽纯空闲时间比较多。有些无聊的她,交1000元参加了广州、香港两地共同举办的“穗港青年创意活动营”。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香港与广州两地的年轻人们朝夕相处,互相激发着创意,共同玩着很多好玩的小游戏。香港的年轻人尤其给了许丽纯许多启发,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许多玩乐的点子让许丽纯叹为观止。她当时就想,这些玩乐、游戏的点子可以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用于组织网友活动;更可以推荐给酒吧、学校、旅游团等,让它们更好地组织活动。

当然,对当时身为网络公司员工的许丽纯来说,她只是想想而已,除了用这些新的游戏思维改变一下自己的网友活动组织工作外,并没有别的用处。但从这时开始,许丽纯却有了“游戏情结”,非常注意各种新的游戏玩法。她经常去网上收集各种新鲜的游戏玩法,甚至从看的国外电影、电视剧中寻找游戏灵感;与朋友在现实中聊天、与网友在网上聊天时,她也会有意引导对方为她提供游戏思路……而她会把这些游戏思路和点子都记录下来,像扮成南瓜人在路上闲逛、放飞孔明灯寻找有情人,万圣节夜游校园等等。她说她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感觉很有创意,很刺激,很挑战脑力,并没想到以后凭这些竟然可以创业,可以赚钱。

2007年秋,许丽纯所在的网络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进行裁员,她也在被裁之列。失业了,就要去找新工作。出于对创意游戏、新鲜游戏的喜爱,许丽纯特地应聘到了一家白领交友中心工作。这家白领交友中心,有点类似于婚介机构,所不同的是,该中心经常举办大型白领聚会。而许丽纯的工作,就是为聚会出谋划策,做准备工作,她对组织游戏的迷恋和在创意游戏方面的心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开起创意游戏工作室

许丽纯在白领交友中心工作得很开心,她说她在这里收获也是很大的。由于经常组织活动,她得以将自己的创意游戏心得导入到活动中,使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创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很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她交了许多白领朋友,了解了众多白领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白领们朝九晚五,收入相对稳定,娱乐、休闲的时间也稳定。但他们大多来自外地,在大都市的繁华之下有着难言的惆怅与空虚。于是年轻的他们便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排遣寂寞,如打麻将,斗地主,玩网络游戏,泡吧等。这些并非是健康的娱乐方式,不仅对身体和心理没什么好处,还与赌、酗酒等沾边,刺激归刺激,给人们带来的却多是非良性的状态。许丽纯曾问一个长相帅气的男白领:“抽烟喝酒并没有好处,你却花那么多钱经常去泡吧,为的什么?”

男白领答:“不为什么,也没别的事,就去泡,泡得多了心理上对那种环境就有了依赖。”

许丽纯又问:“如果有一种很好玩、花钱很少、又能认识许多新朋友的活动,你会不会参加,远离酒吧那种环境?”

男白领答:“当然会啊,但问题是根本没有这样的长期活动,对吧?”

许丽纯说:“现在是没有,但说不定哪一天,也许我会专门来组织这样的活动,到时你可一定要参加哦!”这次简短的对话给了许丽纯许多启发,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认真的。虽然那个男白领把她的这句话当笑话听,但正是从这时起,她开始认真地考虑专职举办活动、专职组织游戏的可行性。

她这时的侧重点已不是搜集游戏点子,而是转为研究在现实中组织游戏的操作方法,如怎样开始、怎样收费、怎样保证人气,怎样让组织游戏的事业有可持续性等。为此她通过网络聊天、现实交流等方式与许多白领、在校大学生探讨过这个问题。而她的思路就在这样的探讨中逐渐顺畅,逐渐成型。通过为工作的白领交友中心组织活动,她又可以部分地去验证、实践自己的思路。

许丽纯在这家白领交友中心工作了一年,当她离开的时候,她认为自己的思路、人脉和经验都足以支撑她靠“组织游戏”来创业、赚钱了。

于是,2008年12月上旬,许丽纯开始了她的“H-P创意工作室”的运作。她解释说,H-P分别是Happy和Play的首字母,工作室全称应该是“快乐游戏创意工作室”。她认为别人是否理解这个名字无所谓,关键是在形式上就要给人新鲜感,夺人耳目,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

组织游戏健康赚钱

名为工作室,地点却就在许丽纯租住的房子里,一部电话,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够了,她并没用更多的投资。如此简单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活动,赚到钱呢?

实际上,许丽纯的“H-P创意工作室”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

最初参加她活动的一些人,是她在白领交友中心工作时积累下来的,或是通过QQ群的形式临时吸引来的。她组织这些人先是举办了“白色圣诞夜”、“2009新年之夜黑暗晚餐”等活动。每次活动前参加者按人头交费,有点类似于AA制的聚会。这种方式,许丽纯自然赚不到什么钱。但这仅仅是她计划的第一步。

举办完2009情人节之夜“放飞孔明灯寻找有情人”活动后,许丽纯通过此前举办的一个个有意思的活动吸引来了众多年轻顾客,她也让自己的“H-P创意工作室”走进了第二阶段:发展会员。每人每个月交20元会费,就可以成为“H-P”的会员,免费参加许丽纯组织的各种游戏活动和专场晚会。交如此低的会费就可以每月免费参加活动,那许丽纯如何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前提下获得盈利呢?许丽纯说要靠活动的附加值来盈利,会员交的会费全部用于组织活动,是不盈利的,会员们参加活动也是免费的,但每个会员在参加活动时几乎都会有附加的、额外的消费,比如买活动的纪念品,买一些特殊的道具等,而这就是盈利的源头。

当许丽纯发展了200个会员的时候,她每个月有了4000元的基本收入,这时她得以进入第三个阶段,与一些机构和单位合作举办活动、组织游戏。她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这为她与这些行业的合作提供了一定帮助。比如会员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大学在校生,而许丽纯第一次合办活动,就是与广州大学某系学生会合办的“真人CS之野外生存对抗”,当时参加的学生有200多人,在3天时间里许丽纯净赚了5000元。此外,许丽纯还与企业、酒吧、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联系活动。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进入2010年后,许丽纯的“H-P创意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固定下来,就是一方面拓展会员,定期为会员们组织主题活动或游戏,另一方面是与各类机构和单位合作搞活动。

篇9

郑匡宇 台湾作家、主持人,著有《全民搭讪运动》、《搭讪圣经》、《正妹心理学》、《情挑MSN》等。

关于“搭讪教主”:是我自封的,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惊人的话题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是一种策略,我想表达的其实是,人需要有绝对的自信、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面对挫折的能力。

关于搭讪:搭讪一度被妖魔化,我希望赋予“搭讪”积极的定义,所以扩充了它的概念外延。比如毛遂自荐就是一种搭讪,把自己当成一件产品推销出去;在联谊等活动上认识朋友,也是搭讪。搭讪搭久了,人会有自信,具备跟陌生人说话的能力,也会欣赏别人。一个对女生无往不利的人,对其他人也一样无往不利。

关于网络搭讪:我是不太赞成利用交友网站来寻找自己另一半的。风险很大,又浪费时间,而且本人跟你在照片上看到的差距太大。MSN这种工具应该是在先认识对方、但是拿不到电话的情况下,展开聊天了解彼此。一定要想办法约对方出来,否则在加了对方后渐渐不再联系,成了“网络死人”,就没有意义了。约不出来的一定不是朋友,约对方三次还约不出来就要把她删掉,没有发展可能。

关于搭讪经验:是从小到大慢慢磨练出来的。有人在搭讪前会暗中构想情境,担心会出糗,其实根本没有人看你,也没有一句话能够直接打动对方。擦肩而过的搭讪是最困难的,如果对方没有调头就走,一定要做主导话题的一方,没话也要找话说,通过滔滔不绝把对方留住。

我有两个韩国前女友,一个是在补习学院认识的,是标准的搭讪;一个是通过网络搭讪认识的,呵呵,违背了我自己说的不在网上交友的原则。我还有一次在网上交友的失败经历,就是在大陆交友网站佳缘网上我看上了一位上海姑娘,但我的身高不够她的标准(1.75米),我给她写的信还没寄到她手上就被直接退回来,连好好地展示自己的其他优势的机会都没有。

关于搭讪技巧:一个没有实力的人,即使很有技巧,还是会失败。应该是实力与技巧并重。要注重自我提升,让女生能迅速发现自己的优点。现在女生地位高于男生,女生更积极、更注重外型,又怎么会看上一般的男生?

(采访/谭山山)

娄朕豪谈相亲学 “今天所作的选择是十年后你的生活”

娄朕豪 国家首批注册执业心理咨询师,擅长婚姻方面的咨询。北京嗅觉相亲发起人。

1,相亲配对要诀;默契度

今天所作的选择是十年后你的生活。但是相亲是有时代烙印的,往往结婚多年的男女后来会发现当初选的其实并不是你想耍的。尤其是中国是变革中的国家,不少人选择另外一半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状态,比如经济状态。人们总是容易受到外在条件吸引,眼睛主色是欲望,可以说目前视觉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维持长久婚姻不是长相和体面,而是两人是否默契。一个人的气息与听觉、嗅觉一样,是考量外显的默契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气息先于语言,存在于潜意识当中,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某个人,身体便已经发出了认同的讯号。

2、相亲需要一份评估报告

女人希望从另一半身上得到关心,理解,尊重,专一,认同,承诺;男人则需要:信任,接受,感激,崇拜,赞许,鼓励。利用好这些需求对于人们的选择另一半会很大的帮助。一位城市中的“大龄女青年”,她高效、科学的相亲经验让人印象深刻。该女做了一份评估报告:确定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自己需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找的这个人又非常需要自己什么,目标确定之后,开始行动。接下来她在不到半年内从相亲到结婚,而且现在还很幸福。

3,相亲大忌:不要沉迷于最初的吸引

男女之间的吸引力从动物角度来说是性吸引,但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选择另一半是一辈子,但性关系只有10年或者15年,所以,当初让情感浓烈的性吸引并不完全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原因。结婚是两个社会关系的结合。不同性格习惯的人磨合,最后是家庭成长背景的较量。战斗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妥协。能够长久维持的一种关系是,尽量说服另一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否则,就是要去服从另一半。对于婚姻,比较理性和平衡的看法:婚姻是交换,感情、家务,性,之所以婚姻出现问题,就是交换不公平。

篇10

今年6月7日晚上,龚海燕向记者深情讲述了这段网络做媒、现实演绎的爱情传说――

为梦想耽搁成“老姑娘”

1976年,龚海燕出生在湖南桃源县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那里天蓝水清,但地薄人穷。令龚海燕父母高兴的是,小丫头读书一点都不费劲,门门功课都在班上拿第一,初中毕业就被学校保送到全县最好的桃源县第一中学。

但小海燕家里连学费和生活费也交不出,这个夏天,她要靠卖冰棍赚取自己的学费。

1992年夏天。“奶油冰棍儿一毛,绿豆冰棍儿一毛。”背着个泡沫冰棍箱子,第一次在乡村巷子里喊出声的时候,小海燕的声音颤颤的。大半个暑假,她记不清自己卖出了多少箱冰棍,只记得路边大树下的荫凉、田埂边的小溪。在那儿,她取下草帽扇风,脱下布鞋戏水,但这么顽劣的小孩,却从没有吃过一根冰棍!

好不容易,学费快凑齐了,命运却跟小海燕开了个大大的玩笑。8月中旬的一天,她搭别人的车去冰厂进货,却不想在路上遭遇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不算,脸上也受了重伤。昂贵的医药费不仅把她一个暑假的辛苦化为乌有,还欠下了一屁股债。那是一段怎样无助的日子啊,看着懂事的弟弟辍学跟邻家大伯出去做工挣钱,看着父母愁白的头发,小海燕心里有一种近乎绝望的隐痛。也就是那一刻,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两件事:一、要读书,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二、要挣钱,要自己挣钱供自己读书。

龚海燕是开学三个月后才由母亲背着走进高中课堂的,母亲在学校照顾了她整整一年。也许是借来的学费和医药费一直压在她的心头,她在拼命学习的同时,总觉得欠家里人太多,左思右想后忍痛辍学。她借债开了家礼品店,居然做得红红火火,一年足足赚了七千块啊。那一年,她把所有的债都还了!

1993年初,村里很多人开始成群结队外出打工,龚海燕也心动了,她想到外面去闯一闯。在珠海,龚海燕和十多个人睡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常常被蚊子叮得体无完肤。两年加班加点地干活,她总算挣到了一些辛苦钱。令她奇怪的是,有了一些积蓄之后,曾经的同学和课堂开始不断在她的梦中出现。

为了圆梦,1996年11月,龚海燕重新回到桃源一中读高二,成了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重新跨进校门的那一天,她在日记本里写道:我要成为最棒的学生!可令龚海燕沮丧的是:第一次考试,九门功课她仅有语文一门及格。于是,她知道,丢开书本三年,她还有很大一段空白要填!没有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龚海燕在书页间扎得更深更久了。五个月后,她的成绩便排到了全班第一。一年零七个月后,高考分数一出来,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她以桃源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这事在桃源县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龚海燕的事迹,至今还在鼓舞着桃源一中的师弟师妹们。

仿佛是读书读上了瘾,四年中文系本科毕业过后,龚海燕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保研”机会,她申请来到复旦大学攻读新闻系硕士。2002年9月,龚海燕如愿以偿,来到了自己梦想中的上海。第一次坐公交车经过五角广场时,她猛然想起,按家乡的虚岁算法,自己已经二十八岁,一不小心,就进入“老姑娘”的行列了。

“后爱情时代”遭遇

“电光石火”

关于“后爱情”,龚海燕的解释是:“很后很后”才想起“爱情”这回事。

来到复旦大学后,除了学习,龚海燕最大的爱好就是给人做媒,一个学期下来,居然有两对还真成了佳偶。她为一位清华男生作打油诗征友:“住在清华楼,找女朋友也发愁,不是哥哥不优秀,只是清华园里少闺秀……”这道出了许多名牌大学高材生心里的烦忧,一时在校园里广为流传。而她为学校BBS“鹊桥版”写的版歌:“相思一点点爬上男孩的剑眉之梢,女孩的青儿也渴望有个主角,青春它骚动着,无法忍受独自心跳,岁月它飘摇着,如此盼望你共老……”则更多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孤单袭来的时候,龚海燕明显地感觉到了内心的惶恐,于是,她开始在复旦大学的BBS上交友信息,甚至到一些有偿交友网站上注册寻找过。但钱花了,时间赔进去了,结果却令人失望。当年纪不小学历很高的同学朋友们纷纷来找她帮忙的时候,龚海燕突然就想:何不自己办一个为高学历男女牵线搭桥的网站?

2003年10月8日,龚海燕成功注册了love21cn(世纪佳缘)网站,做起了“网络红娘”。在网站上,取名“小龙女”的她挂上了自己的真实资料和一首征友打油诗:“对面男士看过来,这里有个好女孩,住在名校硕士楼,不信女大不中留……”

就这样,幸福开始悄悄地向她靠近。2004年元月的一天,一位会员极力向龚海燕推荐一位男会员,说这位男会员很想结识网站“老板娘”。龚海燕开始没太当回事,心想:喜欢一个人还要拐弯抹角请别人带话,未免太懦弱了吧?但她还是点开了这位男会员的个人资料:“中科院博士后,现受聘为中科院研究员,体健,身高173cm,长相见照片……诚觅即将毕业的女孩,善良贤惠,相貌中上,身高160cm以上……当然,条件只是缩小范围,我也不想为幸福设置一道高高的门槛……”

看过之后,龚海燕才想起,一位网名叫“神经元”的会员曾写信问过她怎样才能写好个人独白,而这段文字正是他在自己的指导下诞生的杰作!现在,这封自己拟就的求偶信竟要自己来读,这是对方傻还是自己傻呢?在又好笑又好气的心情中,她回复:可以在网上“认识认识”。

从那一天开始,一对同在上海却相距遥远的男女开始网上聊天。他告诉她说,他曾经是业余运动员,喜欢打球、健美和户外运动;她则告诉他说,自己不过160cm,相貌不是中上而是中下;从他的谈吐中,她听出来他是一个重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有责任心的男子汉;而她也在谈话中毫不隐瞒地吐露了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硕士生“人在高处”的落寞和恨嫁的烦恼……两个人就这样“看起来很远,其实很近”地快乐交谈着、相处着。

转眼间,情人节到了。夜幕初降的街头一遍又一遍地放着甜得几乎要让人融化的乐曲和歌声,街边鲜花店里大束大束的玫瑰花映红了整个夜色。龚海燕和同宿舍的一个姐妹窝在一起听着孟庭苇的《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与往年不同,龚海燕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是我一个人过的最后一个情人节吗?这时,她心里涌起来少有的伤感。

期待的人没有在情人节出现。但三天之后,“神经元”终于现身了:运动上装、牛仔裤、运动鞋,满脸堆着笑,却是一瘸一拐地向她走来:“呵呵,都是打篮球惹的祸。刚拆掉夹板,本来都不敢来见你,怕吓着你,但是……因为我的顾虑已经错过了情人节,我不想错过更多了。”

龚海燕心头一热,看着他艰难的迈步,突然间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心疼。

“不过,我的腿再过一周就好了,真的!”他似乎在急着澄清什么。

龚海燕笑了,其实真的瘸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也曾经瘸过啊。生活不是童话,一个“老姑娘”早过了寻找“白马王子”的绮梦阶段了。倒是面前男生的阳光和真诚,让龚海燕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放射着令她自己都吃惊的“电光石火”……第一次见面,他们选了一家人气很旺的餐厅。在一片嘈杂声中,他语气温和地细说了二十多年来呆在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经历,每天十多个小时呆在实验室,除了实验就是看文献,实际上间接地说明了他是“无污染”的好男人,龚海燕心里暗叹幸运之后,也向他说起了自己的过去。

接下来的每个周末,他都会从很远的地方骑自行车过来,载上她在街道上狂奔。他弓起的背很宽很结实,诱惑着她自然地靠了上去。一直习惯于刻苦和打拼的她,在靠上去的那一刻,内心那种踏实的感觉来得如此强烈!她水样柔软地缠绕着他的腰身,看着路边的树一棵棵向后退去,任凭呼啸的风吹起她的头发在两个人身后舞蹈……

她感觉自己轻盈得快要飞起来了!她对自己说:我要抓住,抓住这份在人海中找到爱人的幸福!

“小龙女”和“神经元”

的幸福生活

2004年4月8日。还是那个会员“神经元”,还是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还是坐在车后座的那个“老板娘”,但不同的是,他们这次拐进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两人手上都有了一本红红的结婚证。

那时“世纪佳缘”创办才半年,会员还不多,老板娘却把自己先嫁了出去!这事让龚海燕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止不住笑,她有时甚至会很搞笑地捧着“神经元”的脸重复唱:“就这样被你征服”,逗得老公哈哈大笑。而在龚海燕婚后的日记里,字里行间也透露着“缴获”老公的得意:“过了这么久的简单生活的我,竟然会如此快地在他面前城池尽失,束手就擒……憧憬中的幸福,就这样来临了。”

同学们都笑着说这一对人像是老房子着了火,烧得特别快,也有人担心从网络获得的感情浪漫但不实在,但“神经元”带给龚海燕的却是朴实而少浪漫。你简直无法想象,结婚那天,“神经元”没有送她钻戒,也没有送她项链,而是一台她急需的笔记本电脑!――当时龚海燕就想:我们今后的生活,也许没有多么浪漫,没有多少惊喜,但一定不会缺少默契、自然和真心关爱!结婚半年后,这个善良的男孩就帮龚海燕还清了娘家因为母亲中风而欠下的四万多元债务。

2005年7月,龚海燕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却发现“当媒婆”反倒成了自己的劣势。“简历投过去之后,几家单位都看着我犯难:‘你还开办了一个网站,能有多少精力在这儿工作?’”几次碰壁之后,龚海燕决心专职做婚恋交友网站。其实,结婚以后,作为“媒婆事业的最大受益者”,她本来就想全身心地投入于交友网站的建设和推广的。工夫不负有心人,到2006年,“世纪佳缘”已拥有100多万名会员,并且成为微软MSN交友频道的合作伙伴,点击率和美誉度名列交友网站之首。

为了网站的发展,龚海燕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12小时以上,很少会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但老公“神经元”没有埋怨过“红娘”一句,他甚至会电话提醒她上班多喝水,还会每天清晨把这个身体素质一般、上学时不喜欢体育课的女孩强行押解到附近的操场,带着她一起跑步。下班了,他从不忘买好她爱吃的水果,送到公司。

有时候晚上加班太晚,如果他在身边,他一定会对她说:“你早点休息不要熬夜,剩下的活我来帮你。”她哪里忍心让在单位辛苦了十几小时的老公回到家接着加班呢?两人相互心疼的结果是:两个人一起“早点休息”,享受家的缠绵和温馨……而这样你爱我疼、相濡以沫的日子,正是龚海燕所追求和喜欢的。

现在,龚海燕和“神经元”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每一天,她都会在他的催促下早起,上离家不远的公园跑步半个小时,然后大汗淋漓地回家洗澡吃早饭,再一起精神焕发地去上班。而到晚上,无论多忙,龚海燕都要回家为“神经元”做上一顿可口的晚餐,然后两人牵手到街心公园散步,或者站在公园的某个地方,看年迈的大爷大妈练拳唱曲,感受人世间最真实最庸常的温暖……

链接

“网络红娘”

关于网络交友的心得

社会正在进入“网上寻爱一代”――较早使用电脑的年轻人正进入二十五六岁的婚嫁年龄。

网络交友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恋爱,并不像未涉足者想象中那么的可怕。一、它不牵涉到第三方,没有人情的尴尬,进退自如;二、网络交友要靠自己的智慧来识人,提倡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符合现代人的独立思考原则。

网络交友要防骗财骗色。对一个人不熟悉的时候,不要去对方家里或者比较封闭的地方,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地址、固定电话号码等告知对方。不要轻易和网友发生借贷关系。

大龄青年网上找对象不能太心急,再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可能最适合自己。就像跳高,不要老在一个高度上碰落“爱情的标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