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信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移动通信研究方向

篇1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篇2

【关键词】WCDMA技术市场

一、WCDMA技术的起源

(1)WCDMA技术的背景。WCDMA是一种最新的数据传输技术或者规范,即人们所熟知的3G,在互联网领域被称为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它的发展缘于全球化。早期移动通信技术囿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各个国家和技术组织都发展独立的通信系统,例如美国有AMPS和D-AMPS等系统,而欧洲是GSM技术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合作对统一的移动通信需求越来越大,为打破这种人为的地区间的隔离状态,全球统一规范的移动通信制式被ITU(国际电信联盟)提上了议程。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启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规范工作。而在诸多通信规范的概念评估中,WCDMA技术因其明显的技术优势脱颖而出,被ITU确定为未来第三代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2)WCDMA的技术前身。WCDMA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90年代的无线通信研究。由于GSM在欧洲得到广泛采用,为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在GSM通信系统基础上,欧洲从1988年到1995年开展了先进通信技术研究程序,推动通用移动系统的研究,为移动通信创建了FRAMES方案,这是最早的无线宽带多址技术的萌芽,为WCDMA奠定了初步基础。日本早在1993年启动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并且将CDMA技术作为了第三代通信的技术支撑。而最为关键的是,日本的NTTDoCoMo公司1996年创立的WCDMA方案得到世界大部分移动设备制造商支持,WCDMA技术被推向实际运用。1998年的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进一步规范了3G的技术体制,开发和维护了WCDMA-FDD和TD-SCDMA两种技术规范并且得到广泛应用,随着WCDMA的广泛普及,ITU最终批准WCDMA作为国家通信标准。随着新的无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第三代通信技术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WCDMA面临的市场现状和机遇

(1)新兴的移动通信市场。首先,世界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用户中欧洲主要是GSM用户,亚太主要是PDC用户,而美国主要是IS-95用户。同时移动通信基数非常大,增长迅速。以中国为例,2010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经突破2.5亿。目前全球能上网的手机的数已超过能上网的电脑用户的数量,而手机上网用户中超过一半用户支持无线应用协议(WAP)。(2)WCDMA面临的市场机遇。移动通信技术运营目前主要面临的就是因特网及相关增值业务,例如金融业务、定位业务等。作为WCDMA的缔造者NTTDoCoMo公司率先引入了I-Mode移动Internet业务,赢得巨大商业市场,目前约有上万个网站在经营I-Mode业务。新的业务需求也对第三代通信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发出能满足数据传输要求的新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成为通信公司的下一个目标。其次,原来的业务因频谱使用率不够,加之2G的频谱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这一问题在对宽带数据需求高的城市和地区尤为突出。

三、WCDMA技术的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

WCDMA技术的市场开发需要市场业务的引导,和2G系统不同的是,已经不局限于满足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要求,3G能够满足不同媒体的传输数据需要,而如何开发在这方面的业务的3G的能力是所有的问题的关键。为了给予市场前期引导的能力,WCDMA技术规范侧重对业务能力的开发。WCDMA能提供的业务是丰富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3G终端,既可享受普通语音服务,也可享受到宽带音乐、宽带视频和游戏等多媒体业务;移动网中的因特网应用也更为广泛,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也和和移动网络相互结合。3G办公是另外一个方向:Intranet接入、企业虚拟客户端等也可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的业务能力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股市信息,交通导航,远程教育等移动应用都可以通过3G数据传输来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总而言之,未来的网络业务结构是开放的,运营者应不断通过研发和合作提供灵活的业务,满足人们更高要求。

四、结语

WCDMA体系作为一种起源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新兴的技术规范,从最初的一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萌芽到日臻成熟的业务能力开发,对未来的人们的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全球的信息通讯交流,促进经济合作并加快了全球一体化进程。随着WCDMA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带来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不可思议,让我们一起感受正在进行的3G革命。

参考文献

[1]邱禹霏.中国联通GX分公司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

篇3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是通信系统的心脏,运行状态将直接决定着通信系统运行的质量,本文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维护及故障处理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做好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维护工作。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UPS电源 故障处理

通信系统UPS电源的维护是保证UPS电源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做好日常维护,同时还要加强对UPS运行的状态检查,而且,在遇到故障的情况下,要及时准确的做好故障处理。

1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维护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是一种封闭式的铅酸电池,而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使用环境温度、充放电次数等,如果在高温或深度放电的情况下会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具体如下:

1.1 加强日常维护

首先,要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使用的环境温度进行控制,要保证电源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这样才能避免或降低环境温度对电源的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其次,要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使用期进行控制,如果电源连续三个月未充电的话,需要进行一次充电,充电一次要不能少于12小时。另外,如果UPS电源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话,要保证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完全充放电,而且,每次的充电时间不能小于12小时,这样才能延长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使用寿命。

1.2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UPS电源的使用中,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燃烧故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将电源端子进行短接,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UPS电源出现燃烧的故障。另外,UPS电源内的蓄电池的电解液对人体会带来一定的伤害,为了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使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将蓄电池打开。一旦人体接触电解液的话,要立刻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要马上到附近的医院检查 。

1.3 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运行状态检查

首先,可以对UPS电源故障灯进行检查,这是检查电源是否存在故障的最直接方法,如果故障灯亮起说明电源存在故障,相反则没有故障;其次,要检查UPS运行状态是否工作于旁路,如果发生工作于旁路现象的话,要检查造成的原因,是内部故障还是人为动作等。另外,UPS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放电的故障,不仅造成了电能资源的浪费,甚至对设备、人员都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应检查故障原因,并及时实施弥补措施,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正常运行。

1.4 对UPS电源的功能进行检测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在工作中有着几个关键的功能,例如,关机、开机、消音等,为了保证UPS电源正常运行,要对UPS电源功能半年检测一次。针对开机功能来说,主要检测指示灯是否能正常提示;对于开机、消音的功能来说,同样也是检查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并将UPS电源切换到逆变状态,再观察指示灯的指示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故障处理

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故障的发生,对此,要做好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故障处理,具体如下:

(1)如果UPS电源输出无电压,而且自身却未报故障,对于这类故障现象来说,大多问题是输出电缆线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解决措施主要是检查电缆线连接是否正常,如果发现连接不良的电缆线要及时进行更换,才能彻底解决这类故障的发生。

(2)市电指示灯出现闪烁的现象,造成这类故障现象的原因主要出在市电电压已经超出了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输入范围,对此,要调整市电电压的输入,如果UPS电源正处在电池模式工作状态下的话,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电池后备时间重视起来。

(3)当按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开机功能键时,UPS无反应,造成这一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按开机功能键的时间较短未能触发开机功能,对此,可以持续按开机功能建1s以上,如果可以正常开机的话,说明UPS电源无其他故障,如果不能正常开机的话,故障可能发生在下一种情况。二是UPS电源负载过载,对此,要在开机之前将所有的负载去掉,然后再重新按开机功能键。

(4)UPS电源电池指示灯出现闪烁的现象以及故障指示灯呈现亮的现象,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发生在电池以及充电器上,电池损坏、充电器故障等两种情况之下,都会造成这类故障的发生,对于此故障的处理,应及时与UPS电源经销商之间进行联系,并维修或更换电池,同时还要将UPS电源的充电器也要列入到维修或更换的行列中,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这类故障。

(5)在日常使用UPS电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跳转到旁路,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出在UPS负载过载的原因,对此,应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将部分负载卸除掉,这样才能让UPS按照正常的工作模式运行。

(6)如果在UPS电源使用中出现电池放电时间较短,远远低于标准的放电时间的话,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出现电池的自身问题,一方面可能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没有充满,另一方面可能电池使用时间过长,电池容量出现损耗等。对于这类故障的处理方式,要纠正电池的充电时间,正常充电应保证大于8小时,这样才能将UPS电池充满,才能满足放电的标准时间,如果故障现象是第二种的话,则需要更换电池,避免耽误UPS电源的正常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环境温度以及负载的控制,因为电池容量的损耗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3 总结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来说,在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UPS电源出现问题的话,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维护及故障处理的分析,要不断的加强对移动通信系统UPS电源的各方面维护以及故障处理,这样才能保证UPS电源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韩玲芳.浅谈可靠电源UPS的选择与使用[J].门窗,2012(05).

[2]刘清波.UPS蓄电池的维护经验[J].电源技术应用,2011(04).

[3]梁芝贤.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维护与改进[J].西北电力技术,2012(03).

作者简介

董磊(1982-),河北省怀来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张家口移动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通信动力环境。

任曦(1980-),河北省阳原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张家口移动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通信动力环境。

篇4

【关键词】4G移动通信技术 3G 可视化无线通信技术

4G技术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及技术。集3G技术和无线网络于一体,能传输更加高品质视频影像和照片的技术产品。4G技术是对目前的3G技术的一次全面的革新和发展。融合了3G的许多优点,又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提供了更为迅速的信息传输,为用户多媒体业务和可视化通信提供了可能,还有更好的安全保密性,通话质量更好,通信应用呈现多元化。

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1.1 多媒体通信质量更高,通信方式更加灵活

虽然说3G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多媒体通信,但是存在覆盖范围狭隘、通信质量偏差、制造成本偏高等问题。4G通信系统主要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有如下优点:很高的频谱利用率、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利用OFDM技术可以把用户放在不同子载波进行网络传输,使子载波信号比相同速率的单载波信号时间更长)、较高的传输速率。4G移动通信技术的智能天线技术采用的是空时多址技术,利用不同信号在传输信道上传输方向不同造成的差异在任何环境用宽带连接接入到因特网中。4G移动通信手机的功能不再是一部简单的通话机,可以说是一台迷你型的掌上电脑了,设计方面也有重大改革,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是4G移动通信终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网络通信。4G通信技术提供的无线网络多媒体通信服务把语言信息、图像文字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等利用宽频信道进行传输。4G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原因之一就是多媒体信息数据与日俱增。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容纳大量的移动通信客户,改善通信质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1.2 与3G技术相比较存在诸多优势

4G移动通信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未来10年内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融合了3G通信技术的诸多优点(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在此技术上得以改进发展,拥有着自己独特卓越的优势。拥有着比3G通信技术更好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直观的通信体验。更好的安全性和通话保密性。更为快速的信息传输速度,更高质量的通话,拥有多元化的应用。拥有高级抗干扰能力,更好的兼容性让用户接受到更好的移动通信体验。比3G网络更快速度和稳定的数据传输速率,4G通信技术的国际标准数据传输率要求不低于2兆/秒,能保证用户畅通的网络下载和上传体验。基本满足了所有用户对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和服务的要求。是对当前3G技术的一次全面改革创新和发展。

1.3 网络智能化高,本地输出系统

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它的智能化应用不仅体现在操作和外观设计上,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目前无法想象的功能。如4G移动通信手机能够根据用户定位的信息来提醒其去处理相关事务,或者在这个位置避免发生某些行为等,同时,4G移动通信手机可以作为一台掌上笔记本电脑,观看球赛等节目。输出系统在原则上要考虑和输入的一致性,必须考虑参会者终端引入问题。还有就是音频视频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升级问题。目前的可触摸视频会议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传输速率高达100兆bps/秒,传输速率也是目前手机网络传输速率的10000倍左右。

2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

2.1 家庭生活及学校中的应用

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无线网络传输的特点,在家庭内部网络信息交流,经过家庭网关与4G网络进行有效的交互。从而达到实现系统的管理,确保能够使内外网信息流得到安全高速有效的控制。举个例子:不用当心你在家庭内网给父母发送的一份电子邮件流入到万维网外网中。可以给家庭内部的信息流传输提供又一条超高速安全通道。未来的4G通信将会使人和人之间交流更简单流畅,特别是形成一种人和机器之间自由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家庭像智能化、全球化、综合化的发展。4G技术可以给学校提供高速率的无线网传输和云教育服务。通过制定学生学习软件实现师生良好的教学互动,通过校外的数字化平台创新教学模式。

2.2 农业中的应用

嵌入式通信技术已经开始试用于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导致对农业的需求越来越高,开展农业信息高密度和高速以及低成本的产品探讨和研发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4G通信技术的出现恰好可以为实现现代化农业起积极推动作用,给农业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服务,结合农业生产管理,使用智能通信技术嵌入农业知识,提供各种信息管理。4G通信技术还具有信息诊断、信息量大以及实时性等特点,可根据需求改变具体方案。

2.3 医疗事业中的应用

移动医护通是在4G移动通信技术中产生的,是以医疗服务为基准向医院提供信息化管理方案的一种应用。在医院内铺设无线网络通信和互联网以及搭建数据集成平台,医生和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如手机、掌上电脑。来完成诊疗和护理工作。使用移动医护通不仅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出错的频率,还可以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高效率的4G技术无线网络传输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发展。给患者真正带来实惠。

3 结语

4G移动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向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变革,对于社会、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把4G投入到实际应用还有一系列难关(更换原有通信基础设施所需资金、人力等)待解决,但是4G在未来一定会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趋势。

参考文献

[1]乔明月.浅析3G与4G移动通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 .

[2]张函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 .

[3]刘洪雷,王瑛玉.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J].网络与信息,2010(05).

作者简介

罗大卫(1995-),男,江苏省南京市人。现就读于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

篇5

关键词: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发展对策

1.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新特点

在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地网络接入,在虚拟化社区中彰显自己的个性。用户也希望自己能积极参与服务中,为其他用户提供或者分享一定的自己的新内容,同时也要求移动运营商必须确保服务质量,将一些特色服务融入到通信移动环境中。这些新的应用是多种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人员的一个新的预期,所以在面对这一新趋势时科学家需要设计一个新的移动通信系统。而这就需要在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中整合新的特色服务,更新移动环境。“新应用,心服务”是当前多元化网络媒体服务背景下技术研究人员面临的新挑战。为使网络技术环境井然有序,我们需要新的移动通信系统作为载体。

移动互联网数字化的特点技术主要分用户服务、移动新媒体服务数字化、融合网络业务、以控制和监督为主体的内容服务等方面,而且,新媒体服务所带来的社会化体验将成为移动网络用户的一种新体验。同时,多网融合势必导致移动终端融合(主要是操作系统的融合)。此外,移动网络监管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激增将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习惯性的意识形态。

2.数字化技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技术是指将计入、任何对象,在任何地方可以安全地、公平地、快速地将计算机设备和通信网络通过移动信号连接,从而增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能力。

2.1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网络通信系统技术

按照无线通信技术的一般理论来说,无线网络无论何种制式,均可以实现网络全覆盖。然而,从成本控制,网路节点维护,网络安全和稳定等方面来说,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相反,为实现网络成本控制前提下的稳定交融系统,我们可通过技术转化,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之上,设置一个融合多种通信协议和技术的混合系统。同时,在这种混合系统中,根据自身的使用偏好和地区比较优势,用户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接入方式作为实时网络通信的最佳方式,从而达到使接入网络的用户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利用率最大化。这样一来,不仅网络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需求的用户接入网络,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

2.2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移动宽带调整技术

与传统的2G/3G通信技术承载的声音和数字信号的接入方式不同,4G网络采取的是多用户分组的方式,因此需要更高的带宽,更大的网络通信容量来满足实时网络信号承载的多媒体信息传播。不仅如此,作为基本技术,如智能天线技术,分布式天线技术,OFDM,MIMQ,以及OFCDM等,传输信道的有效配置更好地提高了有效带宽。

2.3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控制与监管技术

从根本上说,网络秩序的维护主要指的是用户可控。而这种对用户的控制主要的保障主要来自网络运营商和政府,其根本目的是净化网络环境。由于网络是虚拟空间,传输的是电子和模拟信号,所以,IP便成为了辨识网络行为发出源的唯一标示。因此,政府与运营商互相配合,制定严格的IP监管制度能有效遏制网络不良言行,减少负面网络传播效应(如谣言等)。

3.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发展对策

由于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年限较短,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规模膨胀的同时也因技术革新和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发展网络技术通讯的时候应全方位考虑各种网络制式和现有网络技术,取长补短的同时也应该从以下两点进行改革创新。

3.1制度创新是关键

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支持。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如果要从技术上进行根本的革新必须在政策和制度上得到相应的支持。如2015年年底国务院总理明确表示要以“互联网+”技术带动科技创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尽一切可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所有服务,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更是一次数字化移动技术的游戏规则变革也就是说,政府或行政部门在相关制度上做出向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发展有利的方向倾斜的政策,势必会导致移动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带来几何式的衍生价值,带来边际利益的最大化效应,实现中国“互联网+”背景下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的飞越。

3.2资源整合是重点

变革便意味着资源重组,并在重组的过程中重新洗牌。这在移动通信产业中也不例外。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势必会影响到这个产业中的每一个利益分配者。有些制造商和运营商因管理技术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无法跟上社会的潮流,迎合大众口味而丧失市场。因此,政府需要在健全制度的前提下出台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案,将具有混合网络特征的4G市场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这样资源整合的效益才能最大化。移动通信数字化技术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通信方面。

参考文献:

[1]白岩,周海燕,王桂艳.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情报,2005(10): 第148-150页.

[2]贺晔,翁诗环.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04): 第42-44页.

[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营业事业部.中兴TD-SCDMA网络翻频翻扰操作指导书[R].广西: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12.

[4]牛一,宋美玉.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综述及展望[J].移动通信,2013,5.

[5]张玉龙,李志峰,赵勋.对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信息通信,2013,2.

篇6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Su Hongde,Huang Jingbo

(Guilin Branch of Guangxi China Unicom,Guilin5410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social progress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multimedia technology,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existing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s,it also appeared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nano-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new trends.

Keywords:Network;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velopment;Trend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形成了网络与通信技术,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设施,也是构建人类文明的首要科技条件。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的奋起直追,以及人们对信息传播和处理的快速化需求,都促使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迅猛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及普及,极大地丰富了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内涵,其概念不仅包含过去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络、移动网络,还增加了下一代网络、家庭网络、网格、语义网、传感网络、卫星网络等一系列新的内容。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一)多媒体技术。人们对于多媒体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促使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的多媒体技术除了包括常见的语音数字化技术和图像数字化技术,还包含海量储存技术及无线技术等高端科技成果。三重播放业务是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技术之一,是一种集数据、语音、视频于一体的综合性业务,主要包括数据流、语音流和视频流,具有高传输速率、强大的服务质量等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驱动力。网络电视、网上音乐、网上广播等多媒体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产物之一便是移动网路通信技术。全球移动通信,从第一代模拟技术,第二代GSM和CDMA技术,最后到当前被人们广为熟知的3G网络通信,这不仅仅代表着电信行业的技术发展,更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也称之为个人化通信,是指任何人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以各种方式进行实行通信。移动网络通信系统是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并且通过个人通信号码PTN来识别用户,而不是通过通信设备。利用智能化的网络体系时候,在网络内进行任何主叫,此时,并不需要知道对方在何处,也可以实现自动跟踪找寻地址,联系上被叫,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跨区域的不固定信息的传输。

(三)光通信技术。随着人们对于数据处理及数据传输的更高要求,传统的电缆传输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了,代表网络与通信技术里程碑式飞跃发展的光通信技术面世了,它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于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更是网络通信技术在卫星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发展前提条件。光通信主要包括光纤、光节点、光缆、光传输系统及光接入技术等领域。常规单模光纤、色散位移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高性能低成本多模光纤及塑料光纤技术逐步成熟。另外主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纳米光纤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部分国家开始了生产试用阶段。

三、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仍然是是第三代通信技术(3G技术)为主流发展趋势,增强型WCDMA技术HSDPA,CDMA2000lxEV-Do,TD-SCDMA上述三种主流3G标准技术的各种增强型技术将走向规模商用阶段。

(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变革方向,代表无线通信革新的WiFi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好评,居于开拓性的市场,也将变革网线连接上网的传统“有限”模式,真正实现“无限”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应用广泛。无线局域网将从小范围应用成为主流应用,未来无线局域网技术将更加成熟,产品性能愈发稳定,市场也会持续不断地增长。同时,大型设备提供商将进入这个市场,大多数企业将采用无线局域网进行内部网络建设。面对如此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大力推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和实用化,抓住无线局域网发展的契机,不仅可极大地推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还将为我国信息产业和通信市场步人国际市场提供大好机遇。

(三)网络融合。为了更好地推动网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的三大相关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通信网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用,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切实、高效的服务,三大网络的融合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对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进行相互渗透、兼容,并逐步整合成全世界通用的信息网络。网络融合不仅实现了网络资源信息的共享,加强网络的实用性,促进网络的维护性能,同时降低费用,节约成本。

(四)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间站,在地面站之间转发高速率通信业务,是宽带业务需求与现代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当前卫星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新方向。卫星通信具有大覆盖范围、是以广播和组播模式工作的特性,使得它能够提供高速因特网连接和多媒体远距离传输,但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除了人们所熟知的采用大型星载可展开式天线和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增大卫星功率和带宽、使用更高效的星上电源系统、采用更先进的高效调制和编码技术等常规措施外还需要进一步晚上网络通信技术。

作为卫星通信系统中间站的通信卫星,也叫多媒体卫星,一般具有较宽的带宽,很高的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G/T品质因数值,并且通常具备星上处理和交换能力,利用宽带通信卫星可由USAT极小口径终端,提供双向高速因特网接入和多媒体业务。

参考文献:

[1]高宗义.当前世界通信与网络技术及发展之一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

[2]曲阳.浅析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技术及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篇7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方法;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20-02

一、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1]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讨论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典型系统以及发展趋势,学习该课程需以《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等相关课程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学生基础差、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给教学带来困难。本文着眼于如何搞好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环节两方面对各种教学手段、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理论教学探索

1.培养学习兴趣。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相比,《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概念空洞、晦涩难懂、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在第一堂课中,通过如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首先要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让学生知道该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饭碗课,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即便今后不从事相关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也是有所裨益的;其次,可通过列举展示该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研究成果,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描绘各种未来移动通信的美好蓝图,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次,遴选国内外优秀教材[2]、科普读物[3]等参考书,告诉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强调预习、复习以及做好笔记的重要性,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最后,对本课程的框架,重难点分布以及教学设计和安排作一个恰当的勾画,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应付自如。

2.把握重点难点。移动通信这门课程点多面广、头绪繁多,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极快,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宁愿舍弃其中一部分内容,也要用充足的学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必要时可大胆展开,把相应内容讲活、讲透。例如,CDMA系统的大多数特点都与背景噪声这一概念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结合扩频技术的相关知识,对背景噪声这一概念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如此,在讲解CDMA系统若干特点的时候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教材陆续增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会一如既往地视GSM蜂窝系统为教材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GSM蜂窝系统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更重要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本身是由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演变而来的,GSM蜂窝系统作为基础中的基础,掌握了其知识要点,通过举一反三,可以更加容易地学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渗入互动式教学。移动通信这门课程本身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基于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尽量多设置思考点,适当设置讨论点,以获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探索中吸收知识效果总是好的。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思考点和讨论点清单,将其嵌入到教学过程,的确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区域覆盖这一节中,在讲解带状网的时候,我们设置了“为什么铁路使用有向天线,河道使用全向天线”这一思考点,学生的第一反应是:铁路的地形比河道窄,使用有向天线可避免功率浪费。紧接着我们会提出第二个问题:使用更小的全向天线也可避免功率浪费,为什么不这样做?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是:那样的话会使用更多的基站,提高了网络建设成本,增加了网络管理负担。如此学生就会明白,河道使用有向天线的根本作用是:可有效解决功率浪费和网络开销这对矛盾。这种互动式教学,除了让学生更透切地掌握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多样化教学。如果仅仅是通过对教材的复述来进行灌输式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富有立体感,效果也更为显著。首先可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狠下功夫,尽量多制作动画图片,比如越区切换的基本流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使用动画演示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必要时可适当结合Matlab[4]、Multisim[5]等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比如,可使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CDMA系统中经常使用到的伪随机码以及逻辑信道中各个节点的实时波形,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再次,移动通信本身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与移动通信相关的会议、博览、新闻以及讲座等视频材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最后,由于高职教学资源匮乏,本课程自编了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进一步巩固和梳理各章节要点,扫除知识盲区。

三、实践教学探索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须辅以相当数量的实践学时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围绕实验箱实验、仿真实验、校外实训三条主线展开。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相比,《移动通信技术》的实验箱更复杂,更接近实际,但建设成本也更高。实验箱主要包括移动终端、移动基站、移动交换机。移动终端既可完成基本的原理性实验,也可以自成系统完成GSM和CDMA手机的通话与测试实验,还可以和移动基站、移动交换机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完成各种系统级实验。鉴于高职学生很容易出现不愿意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现象,我们对各个实验进行任务分解,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以获得好的效果。实验箱是模块化的,无法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不能进行电路设计,可借助Simulink或Multisim等专业软件弥补这一缺陷。实践证明,对于要求更高、能力更强的学生来说这种形式的实验课是很受欢迎的。校外实训针对城市建筑、郊区野外以及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施设备进行观摩考察。比如各个运营商的线路工程、管道工程、设备工程、铁搭建设工程、天馈线工程以及电源设备工程等。通过野外考察,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讲解不同运营商的设施设备的功能、作用、施工要点、维护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已学知识、开拓了学生视野。

四、结语

本文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课程特点,通过列举各种实例,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技巧和手段的讨论。另外,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以创新和批判的精神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和改进教学技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作为教师不但言谈举止要为人师表,还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课堂上是授业解惑的严师,课后是可以谈心的好朋友,对学生进行鼓励或批评时应注意掌握时机和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因为受人喜欢和尊重的老师上课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立康,孙龙杰.移动通信技术与终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丁奇,阳桢.人大话移动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邵佳,董辰辉.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仿真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赵春华,张学军.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SNS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0.10.009

The Design of Mobile SNS System

Su Zhi-yi Qiao Xiu-quanLi Xiao-f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twork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has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mobile SNS has become a hot spo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ystem provides a directory of mobile phone-based SN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working methods, system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bile phone contacts,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SNS community functions, the system also has: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ntent services based on location, and many other features to enrich people's spiritual life.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obile; SNS Server

1 引言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1],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

本文设计的移动SNS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信息化平台,采用Java技术开发[2],移动终端用户只需要在自己的移动设备里安装客户端软件,就能够享受系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在移动SNS平台与移动通信终端之间采用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工作模式,即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注册和登录移动SNS平台,选择执行下述各项操作:设置状态、构建和管理通讯录、接受通讯录自动更新、管理个人空间、访问增值服务;移动SNS平台则将这些操作映射到用户操作设备本身或其他相关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上,完成相应功能。

本系统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社区类网站SNS通信系统[6],包括互联网、移动网、计算机通信终端和/或由手机、掌上电脑PDA或具有通信能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组成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还设有移动SNS平台,并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装设有客户端软件功能模块。

2 系统概述

本系统是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社区类网站,其技术创新之处是:构建一个为用户提供信息管理功能的移动SNS平台,在手机终端配置客户端软件功能模块,从而基于手机通讯录构建一个真实、稳定、可靠的社交网络,本系统除了提供传统的SNS服务外,还为用户提供许多信息管理服务,再以此为基础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应用等。

Fig. 1Structure of Mobile SNS System

移动SNS平台能够自动为每个注册用户分配标识,用于唯一确定每一个联系人;每个联系人现有的各种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家庭电话,办公电话,邮件地址等)都将作为该标识的具体属性[3]。用户只需要维护自己的通讯录信息,当用户的联系信息发生变更后,系统会自动修改所有将其作为联系人的通讯录信息,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信息管理的便利性。而且,移动SNS平台为每个用户保存其通讯录,当用户丢失手机或者更换新手机后,用户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的通讯录下载到新手机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通讯录中的每个联系人资料中还附带有个人空间地址连接,为联系人之间建立了一个共享的社会化空间。通过这个链接,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各个联系人的个人空间,及时了解其最新动态,分享其日志、照片、视频、并发表自己的评论等;同时,用户也能维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展示自己的照片、视频,推荐自己知道的一些有特色的餐饮、娱乐、文化等信息给其他联系人;并且,如果用户有急事需要帮忙,还可以在个人空间发贴,其他联系人看到该贴后可以作出响应。

3 系统功能详述

系统分为三个功能模块:SNS空间管理模块包含SNS网站的基本功能;个人信息管理模块提供通讯录管理功能;增值服务模块则根据当前人们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服务。

3.1 SNS空间管理模块

和其他SNS网站一样,本系统具备基本的SNS功能。在网站上,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页,编辑个人资料,编写日志,上传照片,也可以浏览好友的主页并留言,一起玩游戏等加入了好友互动的元素。

3.1.1 空间管理

用户可以登录到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日志或者全站可见、或者好友可见、或者加密,这完全由用户自己决定。系统将为用户保存这些资料,并且是绝对安全的。用户也可以对其他人的日志进行评论,与朋友们进行交流。

图片和视频无疑是描述事物的好方法,生活中的点滴、逛街中的偶遇、网上惊奇的发现……都可以在这里与你的朋友们分享。系统为每位用户提供了一个自己的空间,用户可以自由编辑图片和视频,也可以浏览其他人的视频图片。

3.1.2 好友推荐

FOAF(Friend-of-a-Friend)作为第一个社会语义网应用,它以本体的形式[5]描述用户主页,其中通常会包含的个人信息,如基本信息(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等)、兴趣爱好和相关朋友等信息。FOAFReaml 组织采用FOAF 的用户信息的语法规则,提出了D-FOAF解决方案[4]。

D-FOAF 可对FOAF 信息进行整合,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管理。D-FOAF 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

1.分布式身份管理,授权以及访问控制的算法。

2.提供了一种基于社区的访问权限。

3.提供了分布式环境下的社会网络信息保护。

D-FOAF 允许用户定义好友的信任度,并通过好友间的信任网建立基于信任度的好友级别模型。

3.1.3 群组管理

用户进入社区之后可以选择建立自己的群组或者加入到别人建立的群组里。移动SNS平台会为该用户组分配一块空间,方便群组的内部交流。群组里的用户可以在群里发表内部讨论的日志,可以设定群组的安全级别,讨论内部的隐私。属于同一个组织的人可以在群组里分享讨论共同的话题,这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了方便。

3.2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3.2.1 通讯录同步

用户更换电话号码后,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修改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移动SNS平台;移动SNS平台修改平台侧的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进行存储;移动SNS平台将该用户修改联系方式的消息发送给所有将该用户列为联系人的其它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将该用户列为联系人的其它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接收到该消息后,自动修改各自通信终端通讯录中该用户的相应联系方式。

Fig. 3Address book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3.2.2 批量添加联系人

用户可以选择批量添加原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客户端会将这些联系人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处理。服务器查找出已注册用户,并向已注册用户发送添加消息,被添加人发送同意/拒绝消息到平台侧。平台侧根据反馈消息更新通讯录,并将反馈消息发送给请求方用户。

3.2.3 遗失删除通讯录

很多人会遇到遗失手机的痛苦,但更为痛苦的是手机上的联系方式,因为这些联系方式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本系统提供了遗失删除通讯录机制,用户在遗失手机后,只需要通过SNS网站挂失。这样在手机再次开机的时候,一旦自动通过原密码登陆则会提示请求验证码,如果用户输入的验证码错误就会将通讯录删除,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3.2.4 用户状态同步

当用户利用自己的通讯设备登录系统并设置自己的活动状态后,该用户的计算机通信终端或移动通信终端自动给移动SNS平台发送其状态更新消息;移动SNS平台保存该用户的活动状态信息;

移动SNS平台向以该用户为联系人的所有用户都发送该用户的状态更新消息;以该用户为联系人的所有用户的计算机通信终端或移动通信终端接收该信息后,都据此信息相应设置该用户的活动状态;

移动SNS平台读取该用户的所有联系人的活动状态信息并发送给该用户,使得该用户能够据此信息相应设置其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的活动状态信息,流程结束。

3.3 增值服务/应用模块

增值服务/应用模块,负责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应用,设有:用于感知用户当前活动状态、并将该状态作为服务内容的用户状态感知单元,为用户提供基于状态的呼叫增值服务/应用的基于状态的通信单元,根据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上下文提供内容搜索服务的基于位置的内容搜索单元等服务。

3.3.1 基于位置的内容推荐

用户发表对地点L的评价以及推荐去处后,该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自动给移动SNS平台发送其空间位置更新消息;移动SNS平台将这些评价及推荐保存于该用户的个人空间;当另一个用户到达地点L,手动或由其移动通信终端自动设置其当前位置时,就自动给移动SNS平台发送其位置更新消息;移动SNS平台获取另一个用户当前位置信息后,搜索其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对该地点的评价及推荐,然后自动发送给另一个用户;另一个用户获知联系人的评价及推荐信息后,通过其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查看这些对地点L的评价或推荐内容。

3.3.2 基于状态的通讯

用户在系统设置自己的活动状态后,该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自动给移动SNS平台发送其状态更新消息;移动SNS平台在平台侧保存该用户的活动状态信息;移动SNS平台向以该用户为联系人的所有其他用户都发送该用户的状态更新消息;以该用户为联系人的其他用户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接收该信息后,都据此信息自动在其通讯录中更新该用户的相应活动状态;当联系人用户在其通讯录中选择该用户进行基于状态的呼叫时,移动SNS平台根据该用户的实时活动状态选择合适的呼叫方式返回给联系人用户:例如,若该用户的状态为会议,则中止呼叫,由移动SNS平台给主叫方发送语音提示被叫正在开会,并给被叫方发送短消息,告之有用户试图呼叫;若用户的状态为在家,移动SNS平台在试图呼叫被叫用户手机失败后,自动呼叫被叫用户的家庭号码;主叫的联系人用户实施移动SNS平台所选择的呼叫方式,实现呼叫。

3.3.3 通讯录备份

由于系统手机通讯录和SNS好友通讯录是同步的,所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备份到本机电脑上,也可以导入邮箱,简单、易操作;而且用户只需在系统中保存一份通讯录即可,方便,安全。用户在网页上选择备份通讯录,系统会读取数据库中的通讯资料,并保存为特定格式。这样用户就可以按照txt或excel的格式导出到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导入outlook或者Foxmail中。

3.3.4 在线求助

用户在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通信终端自动给移动SNS平台发送其求助消息;移动SNS平台将用户的求助信息发给他指定的若干求助对象。

当有好友进行回答时,对提问用户进行提醒。发挥SNS社区网络的功能,使用户能迅速得到好友的帮助。

4 消息格式

系统采用自定义消息格式,当客户端或服务器收到指定格式消息之后,会进行消息解析并根据消息内容作出相应处理。

userldserverid

103

type//类型,为0时addedid为ID,为1时addedid为手机号

userid //自己的ID

addedid //要添加用户的ID

5 结论

本文给出了移动SNS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将SNS与移动终端和手机通讯录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个真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Milgram,S.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1967, 2:60-67.

[2] 埃克尔. Java编程思想 [M]. 陈昊鹏.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

[4] /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4375237

[5] 乔秀全,李晓峰,廖建新.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业务上下文认知模型构建方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8,30(2),464-467.

[6] 乔秀全,李晓峰,杨春. 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SNS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P]. 中国CN101645926, 2010.02.10.

作者简介:

苏志毅:男,1985-,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智能与通信软件。

乔秀全:男,1978-,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融合业务网络及业务智能化支撑技术。

篇9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55-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通信市场的快速增长,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多媒体服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应该更加的重视,本文就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

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在信息的高速发展中,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其中高达100Mb/s,这样就可以使语音等业务都得到支持,而且还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漫游的无缝隙,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它能保证传输的质量以及服务的质量,这样在无线宽带移动的通信中,为了实现高速率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就能够满足多种业务的传输,但是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免高速数据在无线信道下的干扰,防止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出现,这样就能够达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保证通信系统的高速正常运行。因此,在对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中,MIMO_OFDM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保证克服多径效应以及频率选择性的衰落,并且能够为保证信号的传输提供更高的可靠性,这样就能够增加系统的容量,同时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系统中,对于MIMO_OFDM技术已经成为最核心的技术。

2 MIMO_OFDM核心技术的研究

这种核心技术是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利用多条天线来控制信道的衰落,保证信道功能的正常发挥。该技术可以在接收端和发送端均安装多条天线,然后进行信号的各种传输。但是,当某个信号在天线之间(发送端或接收端都有)产生了信道冲激响应时,就会产生多个并行的空间信道。这样MIMO_OFDM就能够在增大宽带的状况下,改变通信系统的容量,这样就实现了无线通信的发展,其中MIMO的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天线接收机利用空时解码将一些子流分开和解码。当N个子流同时发送时,这些信号就会共用同一频带,这样带宽就相应的加宽了。但是,当出现多个并行的空间信道时,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多输入多输出的空间信道,使这些独立的空间信道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提高,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而衡量系统的传输速度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系统容量的表征,所以,我们使用MIMO信道无线来进行信道容量的增大,这样能够在保持宽带和天线发射率稳定的状况下,使得频谱的利用率得到最高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该技术的多径效应,并且增强了信号的可靠性。但是其缺点就是:不能频率的选择性衰弱不能够解决。

3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而OFDM是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普遍运用于军用无线高频通信系统中。该技术将信道分成若干个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化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然后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为了减少子信道之间的干扰性,在正交信号的接收端上使用相关技术来分开。但是在信号的传输中,每一个子信道上的信号的宽带不能够大于信道的相关宽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符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其中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它可以大大提高频谱的利用率,提高频谱的运行效率,抗窄带干扰能力和抗多径干扰能力不断的增强;能够使各个子载波的联合编码抗拒衰落;还有就是使用一种快速的算法,借助于IFFT以及FFT实现调制和解调,这样最终来实现DSP技术应用。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是:由于在信号的传输中,可能会增加自适应调制技术的难度,这样就使得系统的效率会降低。

4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而对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其核心技术就是前文所阐述的MIMO技术和OFDM技术的结合,同时还利用时间、空间、频率的分集技术,于是,系统的容量大大增加了,以及系统容量,在增大了频谱的利用效率的同时,并且很好的对康频率的选择性衰弱情况进行了处理,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第四代通信系统的性能。这样重技术的结合,能够使系统达到比较高的传输效率,并且能够为增强无线系统对于噪音、干扰、多径的容限等一些干扰性的因素,这样就最大限度的满足下一代无线传输的发展,为移动通信系统做出了重大的铺垫作用。

5 小结

本文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它有效增加了系统的容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在增加频谱利用率的同时对于抗频率的选择性衰落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同时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永贤,郭俊哲.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关的问题探讨[J].电子与通信工程,2010(32).

[2]郭燕飞,李志敏.简析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与第四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0(2).

[3]吴丽丽,刘永强.4G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方案的研究[J].通信与信息系统,2009(18).

[4]王俊选,陈良民,韩泽耀.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_CDMA的同步策略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4).

[5]何丽华,成杰豪.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J].电信科学研究,2011(6).

篇10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OFDM(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IPv6

当下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还只是一个主要概念,即无线互联网技术。虽然人们还无法对4G通信进行精确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4G通信将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无限世界,它将可创造出许多难以想象的英语,未来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是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中的一部分,它将包括室内的无限LAN、室外的宽带接入、智能传输系统等,它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具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一、目前,业界人士对第四代移动通信共识的方面有:

(一) 第四代移动通信以数据通信和图像通信为主;

(二) 数据通信的速率比第三代要大大提高,室外移动通信的速率20Mb/s以上,室内移动通信速率100Mb/s以上;

(三) 与因特网结合,通信以IP协议为基础;

(四) 可能是没有基站的完全与一、二、三代不同的网络结构,包括AdHoc网--自组织网络。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组织正在进行4G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如IPV6论坛、SDR论坛、3GPP、无线世界研究论坛、IETF和 MWIF等。一些全球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厂商也在进行4G 的研究和开发工作。AT&T已经开发了名为4G接入的实验网络。NORTEL正在进行软件无线电功率放大器技术的研究,而HP实验室正在进行实验网络上传输多媒体内容的相关研究。Ericsson在加州大学投入了1000万美元从事下一代CDMA和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专家预测,4G系统将会在2012年以后投入商业运营,最高下行速率将达到100Mb/s。ITU-R的WP8F工作组也估计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在201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营。

二、4G的关键技术

(一)OFDM(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实际上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CI)。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FDM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是因为OFDM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1)频谱利用率很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这一点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环境中很重要。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从理论上讲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2)抗衰落能力强。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使OFDM对脉冲噪声(Impulse Noise)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同时,通过子载波的联合编码,达到了子信道间的频率分集的作用,也增强了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因此,如果衰落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再添加时域均衡器。

(3)适合高速数据传输。OFDM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再有,OFDM加载算法的采用,使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因此,OFDM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4)抗码间干扰(ISI)能力强。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是一种乘性的干扰。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OFDM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当然,OFDM也有其缺点,例如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功率峰值与均值比(PAPR)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较低。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

(二)软件无线电

所谓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完成。

其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尽早地完成信号的数字化,从而使得无线电台的功能尽可能地用软件来定义和实现。总之,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

软件无线电有以下一些特点:

灵活性:工作模式可由软件编程改变,包括可编程的射频频段宽带信号接入方式和可编程调制方式等。所以可任意更换信道接入方式,改变调制方式或接收不同系统的信号;可通过软件工具来扩展业务、分析无线通信环境、定义所需增强的业务和实时环境测试,升级便捷。

集中性:多个信道享有共同的射频前端与宽带A/D/A变换器以获取每一信道的相对廉价的信号处理性能。

模块化:模块的物理和电气接口技术指标符合开放标准,在硬件技术发展时,允许更换单个模块,从而使软件无线电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定义为波束间没有切换的多波束或自适应阵列天线。多波束天线在一个扇区中使用多个固定波束,而在自适应阵列中,多个天线的接收信号被加权并且合成在一起使信噪比达到最大。与固定波束天线相比,天线阵列的优点是除了提供高的天线增益外,还能提供相应倍数的分集增益。但是它们要求每个天线有一个接收机,还能提供相应倍数的分集增益。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信号来波的方向自适应地调整方向图,跟踪强信号,减少或抵消干扰信号。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因此其势必会成为4G系统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的核心是智能的算法,而算法决定电路实现的复杂程度和瞬时响应速率,因此需要选择较好算法实现波束的智能控制。

(四)IPv6

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选择IPv6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巨大的地址空间。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2、自动控制。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使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有状态配置机制,如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需要一个额外的服务器,因此也需要很多额外的操作和维护。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提供相同的QoS,但是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优点来自于IPv6报头中新增加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位长的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地址流。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但将来它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4、移动性。移动IPv6(M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home address),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设备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使用时,通过一个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来提供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设备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的转交地址告诉给家乡地址和它所对应的通信节点。在家乡以外的地方,移动设备传送数据包时,通常在IPv6报头中将转交地址作为源地址。

(五)新的调制和信号传输技术

在高频段进行高速移动通信,将面临严重的选频衰落。为提高信号性能,研究和发展智能调制和解调技术,来有效抑制这种衰落。例如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自适应均衡器等。另一方面,采用TPC、Rake扩频接收、跳频、FEC(如AQR和Turbo编码)等技术,来获取更好的信号能量噪声比。

(六)定位技术

定位是指移动终端位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它主要分为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或者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能在不同系统(平台)间进行移动通信。因此,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和跟踪,是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平台)间无缝连接和系统中高速率和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的前提和保障。

(七)切换技术

切换技术适用于移动终端在不同移动小区之间、不同频率之间通信或者信号降低信道选择等情况。切换技 术是未来移动终端在众多通信系统、移动小区之间建立可靠移动通信的基础和重要技术。它主要有软切换和硬切换。在4G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并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由于4G 与3G相比具有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等优点,4G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未来的4G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不少人都认为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技术系统,总的来说,要顺利、全面地实施4G通信,还将可能遇到一些困难。首先,人们对未来的4G通信的需求是它的通信传输速度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从理论上说最高可达到100Mbit/s,但手机的速度将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据有关行家分析,4G手机将很难达到其理论速度。其次,4G的发展还将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有专家预测,在12年以后,2G的多媒体服务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覆盖全球的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的人口使用3G,到那时,整个行业正在消化吸收第三代技术,对于4G技术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因此,在建设4G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运营商们将考虑直接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使移动通信从3G逐步向4G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勉。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电脑与电信 2007

(2)李学斌。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国科技信息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