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行动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行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行动

篇1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重要的活态遗存,其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决定了它作为文化旅游全新吸引物的重要地位;而其自身的脆弱性又难免让人们对旅游开发这一保护模式产生诸多质疑。能否在确保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助推让其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已经逐步成为业界热议的命题。

为此,本文特选取围绕“梁祝传说”做着文章的梁祝文化公园为样本,着重就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园开发建设的竞合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力求理清关系,提出建议,促成两者的协调发展,同时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提供实践例证。

二、梁祝非遗保护与梁祝文化公园建设竞合分析

(一)非遗保护对公园发展的影响

(1)提供新的资源依托

一方面,梁山伯庙、梁祝合葬墓等遗址作为梁祝传说的物质化留存,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原始依托。更重要的是,公园可围绕梁祝故事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经典桥段局部再造出新型旅游吸引物和主导游线,拓展出“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主题节庆活动,构建起更富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创造核心竞争力

以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灵魂,不仅有助于公园知名度的大幅提升,还可推动公园通过挖掘梁祝的文化附加值,走品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10年11月起,公园开始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婚庆娱乐、购物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梁祝文化产业园,正向着非遗产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进一步迈进。

(3)拓展客源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特征,对追求“文化差异性”的异地游客具有巨大的文化召唤力;而同一社区或者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游客,也易于在巨大的文化认同感召下促成旅游动机的产生。梁祝文化公园近年来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的跨越式提升,无疑与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

(二)公园建设对非遗保护的影响

(1)提供研究保护基地

首先,公园选址于梁祝传说发生的特定文化空间中,在“本土环境”中的保护,确保了非遗传承中的真实性。其次,梁祝文化研究会、“中国梁祝文化网”以及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的陆续建成为梁祝文化构建起更为完整高效的传承平台,进一步推动梁祝文化步入良性轨道。《梁祝申遗宁波共识》的达成,“共同申遗”团队的构建便是其中代表性的实质进展。

(2)构筑有形传承载体

主题公园“景点+艺术表演+游乐体验”的独特经营模式,有助于促成梁祝遗迹遗存的保护欣赏,图文、音像资料的保存展示,民俗、节庆活动的演绎体验等多种传承方式在同一时空中的融合凝聚,使“无形”的遗产保护有形化,综合实现旅游、教育、展示、保护、传承等功能。

(3)唤醒民众文化自觉

一方面,公园通过各种演绎方式将文化传承同旅游演艺相结合,在参观游览中培育和扩大了非遗的受众。更为关键的是,公园的兴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唤醒民众文化自觉,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所拥有的民俗技艺、文化氛围,促使更多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事业中去,夯实非遗得以“代代相传”的主体根基。

三、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非遗保护与公园发展协同规划

宏观战略层面,将梁祝非遗保护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中,与有形的物质遗产融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保护。微观旅游产品设计层面,重新整合园内景点和项目,剔除与爱情主题不符的部分,通过民情风俗、文学艺术等演艺因子的注入,开发出更多元化的深度旅游产品。恢复并打造特色节庆活动:遵循活态原则,复兴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凸显体验性特征,拓展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现代节庆活动,在古今交汇中实现梁祝文脉的延续。

(二)模式创新打造坚实物质载体

打破固有经营格局,在公园内开放部分空间,打造为传承者(表演者或工匠)聚居的场所,使他们在互相借鉴中促进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构建更为真实的旅游吸引物,使旅游者在一个不损害非遗文化空间的环境中,观看、参与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表演或者作业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与“人”的双向互动。公园则可通过旅游配套要素的投入收取一定费用,为传承者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创造自身经营效益。

(三)塑造品牌走产业化运作道路

以梁祝文化为主题,结合城市创意产业建设与梁祝旅游商品开发,构建起以节庆活动、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主要环节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宁波梁祝爱情旅游品牌构建进程,并促成梁祝文化从旅游品牌到文化产业的飞跃。与此同时,运用梁祝文化品牌的巨大影响力,进一步打响公园的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借助文化产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为公园建设和梁祝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跨区域文化整合求共赢

篇2

经过河南省广大考古工作者五年的辛勤努力,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鹤壁刘庄遗址、安阳固岸墓地、荥阳关帝庙遗址、新郑唐户遗址、新郑胡庄墓地、荥阳娘娘寨遗址等6个项目分别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平顶山文集遗址也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文集遗址位于叶县常村乡文集自然村西南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至200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0400平方米,清理遗迹619处,房基26处,水井4口,地灶50个,窖藏坑23个等。遗址出土器物按质地可分为陶、瓷、三彩、铁、铜、石等六大类。其中瓷器可分为白瓷、黑瓷、青瓷三种,器型有碗、盘、钵、盅、瓶、盂、器盖、灯、执壶、注子、盏、尊、盆、缸灯。三彩器有枕、灯等。值得一提的是发现的两个储藏器物较多的窖藏坑,其中一个坑出土瓷器、铁器、陶器达60余件,仅瓷器就有40余件,而且大部分保存较好。该遗址的窖藏坑年代均在金末元初,并出土了基本完好的钧瓷、青瓷与白瓷器灯30余件,尤其是一套完整的配有盏托、盏碗与盏盖的茶盏极具艺术价值。现择其精品介绍如下:

钧瓷茶盏 金代器物。通高8.05厘米,盖口径8.4厘米,杯口径7.4厘米,盘口径11.5厘米。杯部尖圆唇,口稍敛,垂腹。托盘翻沿浅腹,圈足稍撇,从杯到足中间贯通。褐色胎,通体施乳浊青釉,釉色淡雅光洁,素面无纹。

白底黑彩执扇女俑 金代器物。高11厘米。站姿,头发挽髻于头顶,右手握扇子于胸前,左手下垂,身穿长衣,系腰带。

三彩枕 金代器物。长52.7厘米,宽21厘米,高14.2厘米。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7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3.8厘米。敞口,斜弧腹,圈足,通体施灰青乳浊釉,圈足露胎,胎质灰黄,素面无纹饰。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3.2厘米。侈口卷沿,斜腹,小圈足,底露胎,素面无纹。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6.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3.4厘米。敞口,深腹,小圈足,施淡青釉,底露胎,素面无纹饰。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4厘米,口径13.9厘米,底径4.8厘米。敞口,鼓腹,圈足,通体施灰青乳浊釉,圈足露胎,胎质灰黄,素面无纹饰。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4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4.5厘米。侈口外翻,斜腹,小圈足,底露胎,通体施灰青乳浊釉,素面无纹。

青瓷盘 金代器物。高2.5厘米,口径20.4厘米,底径12.6厘米。翻沿浅腹小平底。胎质灰白,通体施乳浊青釉,底露胎,素面无纹。

青瓷碗 金代器物。高5厘米,口径23.8厘米,底径13.6厘米。直口,直腹,腹下弧收,大圈足。通体施乳浊青釉,有开片。底露胎,胎质灰黄,素面无纹饰。

青瓷盏托 金代器物。高2.6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5.3厘米。翻沿外撇,浅腹,小平底。胎质灰红色,通体施乳浊青釉,底露胎,釉面较厚,素面无纹饰。

钧瓷碗 金代器物。高8.3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6.1厘米。直口,鼓腹,圈足。通体施青色乳浊釉,圈足露胎,胎质黄褐。素面无纹饰,釉面温润,肥厚,略有开片。

钧瓷盘 金代器物。高3.4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5.5厘米。敞口,浅斜曲腹,坦底,矮圈足,底露胎,胎质灰黄,质坚致。施天青乳浊釉,素面无纹饰。

钧瓷器盖 金代器物。高6.5厘米,直径6.7厘米。子口,面呈荷叶状,中心有凸起的花蕊。施青色乳浊釉。

白地黑花瓷碗 金代器物。高7.75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6.2厘米。直口,深腹,腹下弧收,大圈足。底露胎,胎质灰黄。

红绿彩碗 金代器物。高5.5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5.5厘米。敞口,斜弧腹,圈足。碗内壁底绘红花绿叶纹,四道红彩圆周纹。

白釉瓷盂 金代器物。高7.1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5.7厘米。圆唇,侈口,矮颈,鼓腹。深褐色胎,外表施白釉,素面无纹饰。

白釉褐点纹瓷灯 金代器物。高6.6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4.4厘米。宽沿上饰一周褐点纹,深腹内可盛灯油,近底处折腰,高足外撇,底露胎,有明显的旋纹。

黑釉瓷碗 金代器物。高4.7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3.55厘米。撇口,斜腹,小圈足。通体施黑釉,底露胎,素面无纹。

白地黑花瓷碗 元代器物。高13.3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8.4厘米。敞口,鼓腹圈足。碗内壁底以褐彩书写装饰文字“不义富如何,家和贫有好”,两周红褐彩细线纹。

白地黑花瓷盆 元代器物。高10厘米,口径38.5厘米,底径24厘米。口沿斜折,斜直腹,平底。盆内壁底用黑彩装饰花草纹。

白地黑花瓷盆 元代器物。高15.4厘米,口径31.5厘米,底径20厘米。敞口卷沿,深腹,平底。盆内底用黑彩装饰花草纹。

白地黑彩“霄”字瓷盘 元代器物。高4.3厘米,口径16.7厘米,底径5.7厘米。直口,浅腹,腹下弧收,圈足。盘内底饰黑彩“霄”字。

篇3

此次培训采取授课讲座、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培训地点包括大学、世界遗产、文物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博物馆等。培训内容围绕《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城镇论坛29年的管理经验》《爱丁堡的文化遗产保护》等多达12个不同主题展开,由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英国教堂建筑保护协会等的专家学者系统讲解了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培训团先后在伦敦、布莱福德城市周边考察了英国的世界遗产和著名博物馆,拜访了英国有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文化遗产所在地,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各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1913年古迹综合及修订法》赋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以强制性。在该法律的规定下,英国建立了古迹委员会以监督古迹的保护工作,保护范围也扩展到古迹的周边土地。土地所有者必须参与古迹的修复工作,不配合保护、修复工作的所有者可能被罚款,而拒缴罚款将面临牢狱之灾。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的原因并非全是立法的功劳,其中合理的规划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编制当地的规划政策上,都会考虑历史文物和当地环境。他们在地图上标识了历史建筑,如果有一个建筑非常有名,会有一个小范围的保护地区。每15年会更新制定一个长期战略规划。规划对于建筑规定的用途是比较严格的。在保护区中的建筑要改变油漆的颜色都不行。如果你要建造一个新的建筑,房屋的使用发生变化或改变颜色,必须申请许可证,不批准的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来裁决。

民众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也为英国遗产保护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有效推动了保护的发展。诸如英国遗产委员会、国民信托和英国教堂保护信托这样的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慈善机构,占有很大比例,有时甚至全部的保护经费都来自会费、募捐或志愿者的服务。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基本是政府投入,还没有建立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借鉴英国的经验,中国可积极探索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文物保护工作的途径。

保护下来的文物如何合理利用?

保护下来的文物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合理利用?如何使它们在当代甚至更久远的未来得以发展存在?如果只是将古建筑“维修好”、“供起来”、“不能动”,这无疑不适合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转变成可持续发展。

英国在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的保护利用中,管理方和研究机构针对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城市设施的更新、合理利用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做了很多创新性的研究,合理设计和设置了必要的附加措施和设施。还有英国教堂保护的一些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培训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一个案例,该信托机构找当地企业或机构,共同修复教堂;通过广泛宣传,鼓励年轻人参与保护教堂,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教堂。

教堂原本是一个祈祷忏悔的地方,现在有了教育、观光的功能,还有了新的收费来源。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然改变了局部原状,但确保了这个原先破败、闲置的教堂重新被人们使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修复教堂时,他们采用了新技术、新能源,引入新设施(厕所),有效地延续和提升了教堂的使用功能。持续的修复工作又培养了大量的修复技术人员。2015年,该机构获得了欧盟颁发的文物保护奖。对比我们的保护工程,这些理念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目前,我们在实际文物修复工作中会面对大量保存状况不好、不完整的古建筑。修复古代建筑的目的,一是修复历史的损伤,使它更为坚固;二是赋予其新的功能,或者说新的生存能力。

约克大教堂的基础修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案例。如果片面地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这座宏伟的教堂不会是这样一个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正是因为在结构加固上采用了现代的工程措施,这座建筑才有可能至今并继续屹立着。

不仅仅是教堂,在英国我们看到很多古建筑包括民居都采用了风格性修复的手段。我们都清楚无论哪种做法都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现代手段,各自均有自己的好处,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针对每一个修缮工程个案,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是成立的,不必强求统一。我们应该鼓励修缮设计师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特性,制定适宜的、特定的修复方案,换句话说就是为每一个修复工程“量身打造”适合它的修复方案。

如何让文化遗产成为艺术教育基地?

文化遗产有一项主要功能是公众教育。在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乃至每一家博物馆、每一处历史建筑、每一个遗产展示地,我们都能看到众多的中小学生在参观学习,有的学校甚至将课堂搬到博物馆里,引导学生临摹美术作品、现场制作陶器、完成各项学习报告等;他们还组织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志愿者,为来访者做导览和介绍。同时,所有的场馆都建立了多个国家文字介绍、多种语音导览系统,并出版了各种形式的普及性读物。在公众教育方面,用心之足、用心之细令人叹服。英国是这样在做,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和借鉴的。

英国是诞生近代考古学的国家,考古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这得益于英国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队伍。做好基础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我们观察到巨石阵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已逾百年,并且持续不断;我们也了解到坎特伯雷大教堂有一支自己的维修队伍。学术研究为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力的基础支撑,而数量庞大、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则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注入了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浙江目前县一级文物管理部门急需用力的地方。

我们访问了莎士比亚全球剧场,这是我们文化遗产保护“走出去”拓展思路的一个很好机会。17世纪时莎士比亚大多数作品都在环球剧场演出,原址上的剧场1599年首次对外开放,1613年被大火焚В但很快重建起来。1642年剧院又被清教徒关闭。直到1987年在离剧院原址约200米处重新奠基,1997年6月12日重建的剧场在英国女王的主持下正式开放。目前,每年莎士比亚全球剧场的收益在1100万到2400万英镑。

虽然说重建的剧场设计、建筑方式、建材运用等,都力求与原貌保持一致,但它的小剧场是依据为数不多的图纸和文献拼凑出剧场的结构原貌而修建的,而大剧场的复建依据更少,仅仅是遗迹或描述,现在的建筑形式是研究者和建设者合作的结果。但这并不妨碍莎士比亚全球剧场成为一处成功的文化场所。这里不仅仅是一处表演的舞台,还是艺术教育的基地,更是文化观光的目的地。

对于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如果原有遗产存续的场景不存在了,比如说我国的妈祖庙、孔庙等,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原有的建筑物或场所恢复起来。所恢复的建筑当然不是历史建筑,更不是文物,而是旅游建筑。我们恢复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场景,恢复它的文化价值,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英文化遗产保护带给我们的启示

以往,我们认为西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先进首先体现在“保护”上,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均服从于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精神文化与教育功能。近距离观察以后,我们发现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实在得多。随着保护行动的深入开展,更多的人认识和体验到文化遗产保护也是现代英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有更多的参观者因为这些被保护的遗产,慕名前来参观和访问,切实带动了当地零售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发展,遗产地的经济由此得到很好的推动。

考察英国文化遗产项目的良性发展,我们认为与这些文化遗产的产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统一是有关的。产权人从资产收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然会谨慎对待遗产的处置、改造和利用的所有细节。遗产保护是责权利统一前提下的最佳选择。

通过21天的培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是不能关起门来搞,而要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与方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同时以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平台,邀请国际著名遗产保护组织来浙江省作传授指导或开展合作,充分借鉴各国各地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Protect, Entertain and Inspire

A look at th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UK

By Fu Zhengrong

A delegation of 18 members led by Chen Yao, deputy director of Zhejiang Cultural Relics Bureau, took part in a 21-day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and held in London in October, 2016.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museums across the province.

The program’s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lectures, forums and field research were set in different venues and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he UK. The participants visited a cluster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London and the Bradford outskirts and exchanged thoughts with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ountry’s most prest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An amendment act issued in 1913 established a secure framework of 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 nation’s heritage. The law gave birth to a special historical protection committee that takes a supervising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not only cultural sites but also the periphery, and requires property owners to cooperate with the protection work.

However, law is just part of what’s behind UK’s outstanding succes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at the governmental level also plann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All the historical sites are marked out in the map, with a special ‘protection zone’ earmarked for each. The protection plan in the long run is updated every 15 years. In the UK, the change of the use of a property that’s categorized as a ‘cultural site under protection’ and even the change of the color of the paint used for the fa?ade needs to be approved from the government.

Strong public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lso brings plenty of capital resources to the country’s cultural protection endeavors. The work of such NGOs as the English Heritage, the National Trust and Church Protection Trust is based on membership fees, fund-raising and the services of volunteers. Such a high level of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involvement is thought-provoking to the cultural protection practitioners in China.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s utilizing, for which Edinburgh and many churches in the UK have set a brilliant example.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Edinburgh contributes to the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urch Trust works closely with local compan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urches, encourages young people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and spares no effort in finding ways to attract tourists. Many churches in the UK have become venues for education and sightseeing and therefore eked out a new source of income.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energy brings a new life into the churches and has trained a growing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 restoration technicians in the process. A very good example is York Minster, which is formally known as the 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During the three-week program, the participants from Zhejiang also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innovation in cultural protection. In the UK, the workers and technicians are encouraged to be creative to work out tailor-made protection plans.

篇4

关键词:老区改造;历史街区;环境;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北京被称为世界城市史上的“无比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今天,北京又是千百万民众生活于其中,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因此肩负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几十年来,在处理城市化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方面,我们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历史性城市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同时又是不可再生和无法代替的文化、经济资源。1因此,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始终在艰难与曲折中前行。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鼓楼至南锣鼓巷一带的历史街区保护为例,重点分析该地区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结该地段历史街区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回顾著名的“梁、陈方案”。当年,梁思成、陈占祥先生在《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的最后,一连用了八个“为着”的排比句来表达他们的殷切愿望:“我们相信,为着解决北京市的问题,使它能平衡的发展来适应全面性的需要……为着适宜地保存旧城以内的文物;为着减低城内人口过高的密度;为着长期保持街道的正常交通量;为着建立便利而又艺术的新首都……”2今天,距离上述八个“为着”的论断提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北京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梁思成、陈占祥先生的美好愿望相悖,出现了许多他们预料中的问题。笔者通过走访鼓楼至南锣鼓巷地区的居民,整理调研一手资料,归纳出以下几方面:

一、老区改造过于随意,缺乏对“整体环境协调性”的认识。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此地带大部分老房子的改造都以商业用途为主,其中许多门脸装璜过于强调突出个性,随意改变墙的颜色,加盖屋顶,树立过大的广告牌……,破坏了整个历史街区的外观协调。此举实则违背了国际中关于“建筑与环境”的相关规定。如ICOMOS在1979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保护具有文化特征的场所的《巴拉》,其中第八条和第二十二条分别对“环境”和“新工程”做了如下阐述:

第八条环境

保护应当保留适当的直观环境和其它对该地点文化意义有帮助的部分。(直观环境包括用途、选址、大小、外观、规模、特征、颜色、质地和材料。其它关联部分,诸如历史联系,可能有助于对该地点的理解、评估、欣赏或体验。)

第二十二条新工程

22.1在不歪曲或淡化一个地点之文化意义,或不贬低其鉴定和鉴赏价值的情况下,新工程也是可以接受的,诸如添建一些建筑结构。(新工程在其选址、大小、形式、等级、颜色、结构以及材料上要与现存构件和谐一致,但是要避免模仿。)

《巴拉》虽然是针对澳大利亚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而颁布的,但对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此问题也反映出我国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薄弱的事实。在澳大利亚,许多私人公寓、乡间别墅和工业厂房的遗产价值为全社会承认,却仍然被业主继续使用,这些私人资产的保护与开发,与所有公有遗产一样,要遵循《巴拉》。业主要做修理、改建,即使是一项很小的项目,也要看看怎么说。这样的法规执行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吗?

再举两个发达国家的例子。例如在德国的许多小镇,整个历史街区少有比较突兀的建筑物出现,城区的外观协调有序,但非常注重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和风格的体现。又如在日本保护较好的历史街区,对建筑的改造有涉及色彩、材料、建筑高度、门窗样式和大小、广告牌占墙体的面积等多方面严格的规定。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几处保护较好的实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于鼓楼豆腐池胡同洪恩观东侧的Contempio私人会所,这个会所从外部看与周围建筑物无异,很容易被路人忽略,但是内部装璜极为精致,甚至还完好的保存着一处元代的寺庙和建国初期的墙体,此例与发达国家的历史街区保护思路是一致的。

《城市意象》中说:“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3”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北京历史街区改造的普遍现象。

二、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判定出现偏差,政府有效干预力弱,缺乏统一的负责机构,改造政策不透明。

鼓楼至南锣鼓巷一带有许多名人故居,譬如杨昌济故居、婉容故居等。笔者发现许多正面人物的故居保存现状较好,而像李莲英这样的负面人物的故居却被拆除。许多民居的产权属于国家公安部,由公安部卖给私人进行改造,这就导致了对文物保护单位判定的偏差和随意改造的现象。

三、街区保护的群众参与性较小,老百姓的意见无处反映,多数保护属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私人行为。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Contempio私人会所之外,还有几处保护情况较好的老四合院。但是,此类保护行动大部分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外国人承担的。一方面,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国际友人为北京历史街区保护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国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薄弱。

四、老区改造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原住居民的生活质量,“面子工程”偏多。

许多民居的外立面都是新粉刷过的,然而,“涂脂抹粉”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多数民居内部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物品随处摆放,还在使用蜂窝煤或煤气罐作为能源,太阳能的利用率低,墙面的劣质保温层容易脱落,随意停车导致本来就狭窄的通道更为拥挤……

我们辛苦赚的血汗钱给国家上税,然而大部分的资金却没有真正用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上,现在的危机在于: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者博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真正的盖起来了。中国真正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中央电视台大楼如此,国家大剧院如此……不堪设想的是,这些用中国人民的血汗浇注的摩天大厦起来之后,随着这建筑史短暂的一页翻过去,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有识者的伤痛。

五、建筑高度参差不齐,“平铺式”城市特色被破坏。

旧城传统的空间轮廓线正日复一日的遭到大批涌现的新建筑的摧毁。旧城原建筑至高点景山万春亭和北海白塔的高度,均为63m,而目前旧城中突破原45m建筑高度控制的建筑物数不胜数,并已出现多座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如今,从万寿亭上远眺,故宫沦为“谷底”;50年代的天坛,走在祈年殿和圜丘之间如在天上,如今外望,已是高楼林立,北京的天际线早已被破坏了。

统观上述五类问题,究其根源,便是:日益沉重的经济发展压力、新旧混合的城市建设模式,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可调和。以旧城为中心发展,结果是既无法避免在改造中对旧城造成程度不一的建设性破坏,同时仍不能满足它的日益发展的功能要求,而呼吁保护尽管努力实现,实际力量是很微薄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口号下无情的消逝,城市建设在控制的前提下贸然前行。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陷入盲目性,错误屡犯不止,“学费”屡交不止,这才导致了种种问题出现。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存在于历史城区的每一方土地、每一寸肌理、每一道天际轮廓线中。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要同其所处的环境相结合,在城市的布局、街巷的肌理、建筑的平面构成、体量、色彩、高度、整体协调等方面加以规范,以继续保障历史城区成为“有规划的整体”。

今天,“梁、陈方案”已经是一份永远不可能再实施的历史文献,已经被破坏了的历史城区风貌更难以再现。但是,“梁、陈方案”所传递的“发展新区,保护旧城”的战略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在处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上应该多一份科学理性的思考,多一份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多一份留给未来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单霁翔.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军.城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篇5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社会积极参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面对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塑造我县良好形象的基础工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行动起来,掀起“文明”建设的热潮。

二、“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县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更加完善、基础更加扎实、效果更加明显,全县的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年底,力争达到省级文明城县标准,的城县社区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社区,的村镇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把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区。

三、“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求真务实,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很多。必须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十大主题行动。

(一)文明养成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文明道德素质。

(1)制定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县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

(2)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普及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基本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组织开展“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主题活动。

(4)组织编写《县民文明修养读本》。

(5)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展示、演讲活动。

(6)组织创作一批健康向上、易于传唱的家庭美德建设歌曲、歌谣。

(7)开展以“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为内容的“三管好六个不”自律承诺活动,规民言行。

(8)组织开展“十好”个人评选活动,即“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妻子”、“好小姑”、“好妯娌”、“好家长”、“好孩子”、“好邻居”、“好职工”。

(9)在各基层团组织中开展“公共绿地认养”活动。

(10)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你我共文明”活动,学生、家长共签文明建设协议,互相监督不文明行为。

(11)电台、电视台每年制作播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

(12)在主要路口、公共场所、各乡镇驻地增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宣传牌。

(13)在电台、电视台开设《文明建设大家谈》、《走看文明》、《文明建设进行时》等专栏、专题节目。

(14)筹建“文明网”,开辟精神文明建设新阵地。

(二)繁荣文化行动

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丰富中国的文化品位。

(2)在电视台开设《文化之窗》专栏,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先进文化。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县社区力争在3-5年内实现都有文化中心,60的村庄建有设施配套的文化大院。

(4)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城县文化建筑,提升城县文化品位。有条件的乡镇,也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设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5)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员注册制度,到年底,全县80的社区、60的村有辅导员,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6)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庄户剧团、文化带头村、带头户。

(7)加强巾帼健身队、老年体协等群众性文化组织建设,到年底,达到每村建有个巾帼健身队。

(8)加快业余体育辅导员制度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9)建立文艺创作评奖制度,鼓励和扶持文艺创作人员多出精品力作,争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10)坚持办好秧歌进城、元旦文艺调演、大型文艺晚会及书画摄影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次以上。

(11)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在县区,坚持办好“欢乐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举办300场以上;在农村,坚持文化下乡,吕剧团每年为农民送戏达到200场以上;电影公司为农村送电影1000场以上。

(12)加强文物管理,力争3年内再推出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加大文化县场管理力度,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文化县场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文化县场。

(三)文明创建行动

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

(1)广泛开展创建全省文明城县活动,培育城县精神,树立城县形象,提升城县品位。

(2)突出绿色、安全、温馨的文化品位,大力实施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工程,培养个文明社区典型。

(3)大力加强机关文明建设,突出效率高、质量好、办事公、为政廉的机关作风,树立个文明示范机关样板。

(4)突出规范管理、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和群众满意,树立个文明行业典型。

(5)继续开展文明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培养树立个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6)加强文明村镇建设,突出农村风貌、农民、农业发展和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个文明村镇样板。

(7)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突出科学致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户特色文明家庭。

(8)继续开展“十佳文明窗口”、“十佳文明县民”、“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

(四)科学普及行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1)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县、机关、企业、社区。

(2)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到年末,基本实现全县村村有科普宣传栏。

(3)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逐步形成常下乡、驻社区的工作机制。

(4)组织经常性的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次以上。

(5)充分发挥文化博览中心、大众媒体、信息网站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周”、“科技月”和“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6)在农村广泛开展以“破封建迷信陋习,树文明生活新风;破腐朽文化陋习,树健康娱乐新风;破斗殴赌博陋习,树守法致富新风;破不孝不敬陋习,树尊老爱幼新风;破铺张浪费陋习,树勤俭节约新风;破不干不净陋习,树清洁卫生新风”为内容的“六破六树”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7)继续办好科普宣传节目,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普及科学知识。

(五)诚信共铸行动

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党政机关干部培训规划,列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2)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评活动。到年末,争取发展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个、省级个、市级个。

(3)强化金融信用建设,组织开展好中小信用企业评选活动。

(4)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建设,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到年末,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个、名牌产品个。全省著名商标件,驰名商标件。

(5)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抓好各类信用企业的评审和管理工作。

(6)继续做好农村信用村、信用户的创评工作,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7)在流通行业,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评选一批“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工商户”。

(8)抓好“诚信”网站的管理,打造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9)建立失信打击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惩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虚假宣传、不守合同、偷逃骗税行为。

(六)县容整治行动

完善城县公共基础设施,规范公共场所秩序,优化公共环境,打造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1)突出中国特色,每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城县建筑物和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县的品位和档次。

(2)结合城县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旧、小街小巷、城中村、城县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

(3)做好城县主干道设施维护,机动车道无毁坏、被侵占现象,路面无坑洼积水;人行道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

(4)加强县场管理,沿街店铺无跨门营业和占道经营现象。

(5)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墙、围挡,工程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无噪音扰民现象。

(6)加强交通站点管理,车辆停放有序,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

(7)实施“洁净工程”,集中解决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积存、暴露以及乱贴、乱画、乱倒、随地便溺等问题,为县民创造干净、优美的环境。

(8)拆除主要街道、地段两侧的违章建筑,清理占道经营、乱设摊点。

(9)规范沿街牌匾字号,整治城县“牛皮癣”,高标准设置公路两侧、城县主次干道、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广告。

(10)组织开展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为内容的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交通安全秩序整顿,实施道路安全畅通工程,倡导县民文明出行。

(11)从规划建设好一条街(巷)入手,因地制宜,规划改水、改厕、改厨和改变村街面貌,逐步实现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家庭净化。

(七)生态保护行动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城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

(2)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次以上。

(3)积极倡导和鼓励县民使用纸袋包装食品,逐步消除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4)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重点抓好粉丝企业废水治理和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治理,搞好流域综合整治,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源污染。

(5)加强城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城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发展平原绿化工程。

(8)加快绿色社区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9)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夏甸金矿等个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10)开展全民勤俭节约活动,在黄金行业建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县。

(八)为民解忧行动

弘扬奉献精神,关心困难群体,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道德风尚。

(1)积极开展为下岗职工、灾区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2)认真开展好“希望工程”、“雏鹰计划”、“春蕾计划”,帮助青少年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3)广泛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单位为弱者捐助。

(4)继续抓好县直部门包帮困难家庭活动,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

(5)组织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开展转岗技术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岗位。

(6)采取“结对子”形式,为偏远农村送科技致富信息,帮助尚未脱贫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7)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万家”等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8)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体系,培育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篇6

绿水碧波,风光宜人;飞禽走兽,各得其所。丰富的物种资源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人们对洪湖湿地的第一印象。

过去人们认识洪湖,很多是从电影《洪湖赤卫队》开始的,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曾打动了几代人的心。洪湖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东南边,长江中游北岸,地跨洪湖市和监利县,是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洪湖是“千湖之省”――湖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6年,2000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洪湖围堤为界,包括洪湖水域、湖周滩涂、草甸、农田、池塘、河渠以及居民区等,总面积41412公顷,边界线长104.5公里。其中核心区12851公颂,缓冲区4336公顷,实验区24225公顷。洪湖保护区是以洪湖大湖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一)洪湖湿地――人间天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当我们穿过莲荷相夹的水道便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湖区,湖水清澈见底,鸥鹭翻飞翔集。洪湖湿地被誉为“人间天堂”。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复杂,湿地生态系统保持完好。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如野莲、野菱、粗梗水蕨等;各种动物达708种之多,其中脊椎动物231种,包括鱼类62种,鸟类138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2种,兽类13种,还有浮游动物379种,底栖动物9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脊椎动物有24种。

作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湿地生态区域,洪湖是众多湿地迁徙水禽重要栖息地、越冬地,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要区域,是长江中游华中地区湿地物种“基因库”。

(二)洪湖印象――鸟儿欢唱

良好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使洪湖成为湿地水鸟重要的栖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洪湖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全球候鸟东部通道,即“东亚一澳大利西亚”通道上。鸟的区系组成主要是东洋界和古北界,且以东洋界为主,南北物种兼而有之。其中1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种,如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肩雕、白尾海雕、黑麂等;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如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大蔫、普通篱、红脚隼、草锅、胭脂鱼、鳗鲡、虎蚊蛙、牙獐等。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31种。在鸟类中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有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有16种。洪湖湿地生物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洪湖物产――鱼米之乡

洪湖湿地被誉为“鱼米之乡”、“长江流域的一颗明珠”。它是我国的重要湿地,也是目前中国3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其周边洪湖市和监利县共13个乡镇127个村、408个组,以湖为生的渔民的重要水源区。洪湖又是重要的水产种养基地,其水产品总量、水产养殖面积均居全省首位,在全国湖泊中居第二位,作为革命老区,丰富的革命故事,其秀丽的湖区风光又使洪湖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

洪湖湿地生态服务和社会经济功能

(一)洪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1捆养水源,调蓄分洪

湖泊更是被称为天然蓄水库,可以提供储蓄洪水,直接减少下游的洪水量,从而调节河水径流量,消减洪峰,均化洪水的作用。洪湖湿地地处江汉平原“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流域最下游,是我国著名的荆江分洪区。因其地势低洼,素有“水袋子”之称。洪湖湿地汇水区的面积约3314平方公里,其地面径流主要通过四湖总干渠汇入洪湖大湖,由若干涵闸对湖泊水位和水量进行调控,经内荆河等河闸与长江相通。洪湖水位的涨落变化,主要取决于四湖流域降水与上游地区的来水,具有流域性调蓄功能,承担着“四湖”中下游地区汛期蓄洪、冬春灌溉的重要任务。当洪湖湿地巨大的调蓄功能为区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防止长江水患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洪湖的调蓄分洪为保卫大武汉和下游安全作出过重大贡献。

2、降解污染

研究表明,湿地具有巨大的降解污染的能力。洪湖湿地为浅水型湖泊,底泥营养丰富,阳光充足,因而水生植物遍布全湖,长势茂盛。茂密的水生植物使洪湖湿地成为一个天然的污水过滤器,吸纳并净化着来自上游和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据测算,每年洪湖湿地上游和周边约有330011屯氮流入洪湖,这些营养物质如果长期积累,必将加速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但由于洪湖湿地强大的污染净化处理能力,洪湖水质从整体上并没有出现大的污染问题。

3、调节气候

洪湖湿地被誉为“中南之肾”。首先,湿地抑制了高温;在夏季,由于湿地的作用,湖体周围地区的温度比远离湖泊的地区要略低一些。其次,洪湖水体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将热量缓慢释放出来,可以减弱气温降度。使得湖泊近岸的气温年较差要略小于远离湖泊的干旱地区。最后,由于水体的存在,互取热量增加,因而洪湖湿地增加了地区的年积温和无霜期。除了温度变化外,湿地也会相应地带来其它气象要素的变化。如风的变化、降水的变化等,对自然气候保护作用不可小觑。由于洪湖湿地具有特殊的植被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因而具有防止土壤风化、径流以及其它外力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二)洪湖湿地的社会经济功能

1、生产生活供水

洪湖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为周围地区提供良好的饮用水源。自古以来,洪湖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淡水、燃料、基因资源等等,为洪湖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洪湖湿地拥有大量天然优质的鱼、虾、蟹、莲、菱、芡实等,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洪湖湿地每年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的鱼类产品总量高达30万吨以上,其中淡水捕捞产量4万吨以上,当地市场上四季常见鱼类品种达17个。以洪湖市为例,全市淡水水产品总量达24.6万吨,在全国县(市)中位居第一,而且水产品品质好。依托洪湖优质水产品资源,水产加工业迅速发展。到2008年年底,洪湖市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达7家,工业总产值近3亿元,水产品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旅游休闲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交通通信十分便利。保护区及其周边旅游景点集中且各具特色。到湖中的清水堡和茶坛岛风景区可感受洪湖渔家的生活。到三国古战场乌林遗址可追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烽火硝烟;保护区南临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我国十大陵园之一的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到这里不仅有机会一睹“长江女神”

――白鳍豚的尊容,还可缅怀、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保护区西南角有阳柴湖湿地生态示范区和观鸟区,可感受洪湖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也是观鸟和鸟类摄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保护区西北角有蓝田4A级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中国工农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一瞿家湾。这里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十佳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春天,渔帆点点,绿草依依;夏天,荷林丛丛,野花盛开;秋天,莲满菱熟,游人可泛舟湖上,品香莲,尝鲜菱,亲自体会水上渔家生活的乐趣;冬季,九雁十八鸭等候鸟群居,则可开展狩猎活动。除此之外,在洪湖附近的还有长江故道及其形成的牛轭湖群,石首麇鹿基地等景点,泛舟湿地,令人流连忘返。

3、擞育和研究基地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和众多大专院校在洪湖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植物所、测地所、南京湖泊所和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都在洪湖湿地做过大量的研究,中科院测地所不仅是洪湖保护区的科技支撑单位,他们还把洪湖保护区作为他们的科研教学基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也把洪湖湿地作为其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来洪湖保护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教学实习。同时,洪湖湿地还是洪湖市和监利县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科普基地。

唯有保护湿地,方能构建人水和谐城市

2004年以来,荆州市政府对洪湖湿地采取了保护与恢复、拆除养殖围网、安置拆围渔民、加强组织建设等综合措施,使洪湖湿地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洪湖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为人水和谐城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2008年,荆州市委、市政府根据荆州市的地域特点和城市战略发展方向,决定建设人水和谐荆州,并将“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推动荆州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进行落实。所谓“人水和谐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与水结合、做水文章、打水品牌。即把荆州打造成亲水之城、文化之乡、湿地之都。确立“人水和谐”城市战略,是保护水环境、利用水资源、凸显水文化、实施水工程的需要,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最终是满足荆州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打造城市品牌

荆州市共拥有35.4万公顷水域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长江过境岸线长近500公里。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从2000年以来,洪湖湿地日益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行动项目。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开始实施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被各地借鉴,并被WWF在全球范围内推介;在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被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洪湖湿地在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洪湖不仅是一个城市品牌,而且洪湖作为武汉城市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及仙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主战场,洪湖品牌对荆州的发展乃至湖北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城市品质

城市的品质会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影响城市的竞争力。在历史上,洪湖因水而忧,因红色革命而闻名遐迩。在当今时代,洪湖又因水而兴,因湿地保护走向世界。因此,提升城市品质,做好洪湖文章,应把握好“一红一绿”。

一红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中,荆州市就有一个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包括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洪湖市烈士陵园2个红色旅游景点。周老嘴革命旧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绿就是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洪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洪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洪湖生态产业主要是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渔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等。目前,荆州市打洪湖湿地“绿色牌”已具有较好的基础。洪湖市作为武汉市城市圈观察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员、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主战场,湖北省政府和荆州市政府已决定把洪湖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模式来带动两型社会的发展,解决城乡统筹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途径。

(三)提升城市品位

一个城市的品位不是简单地排个等次,而是全面的、整体的、由表及里的综合表现。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要靠很多方面的努力,但总的来说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洪湖湿地具有自然的属性,是天然的、固有的自然产物。几千年来,其自然的演替、社会的发展不仅使它保存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还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地方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洪湖湿地,对推动人水和谐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