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声乐审美艺术 声乐教学 教学策略

声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十分明显的现代化艺术门类,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消遣,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审美价值以及精神层次,最后达到在多个方面提升一个人的精神素养的目的。在越来越关注提升个人价值的今天,声乐审美在具有共性认知的基础上,也具有了个性化的审美倾向。本文在经过全面的审美艺术要求探讨之后,进一步研究出提高现阶段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声乐审美艺术要求基本知识介绍

听众在声乐艺术中充当的是审美主体的角色,其构成并不是单一的。在众多听众中,不仅仅有音乐专业人士,还有大量的非音乐专业人士; 有单纯的音乐爱好者,也包含大量的普通群众。换句话讲,在生活中凡是在听觉上十分健康的人,他们都能够具有声乐审美的能力,然而由于审美主体个人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以及年龄上的千差万别,每一个人在审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己喜欢的审美爱好。在现代评论家眼中,“一千个观众心中便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导致音乐审美艺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十分明显的差异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乐审美艺术是毫无规律可循的。现实研究证实,人类作为生理以及心理基础在结构上有着很明显相似性特征以及联觉规律的一个群体,在聆听声乐的过程中,进行审美判断人们又往往会展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这样为新时代艺术家可以明确的提炼出音乐审美的基本特征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实现性特征。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现阶段关于声乐审美艺术的共性特征已经总结如下:

1.情感必须充沛,语言表述清晰,可以十分生动贴切的展示出歌词所蕴含的内容,能够引起人精神上的共鸣,具有很高的精神震撼力。

2.音调准确、节奏清晰明了,可以十分准确的享受中演绎出歌曲旋律,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3.音色多样化,音量变化拿捏自如、可以熟练掌握,能淋漓尽致的的为表达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在整个艺术创作中,具有很强的渲染效果。

4.音质十分优美,音域涉及面广、跨度大,能够让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美的愉悦,使人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5.演唱者可以十分准确把握所表演作品的风格,抓住演出精髓,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让人一眼看穿。

6.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的形体必须十分优雅,表演得体、与整部作品相吻合,最好能够为表现歌曲的效果上锦上添花。

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声乐审美艺术的差异性则表现在不同听众对于声乐作品的风格、演唱者年龄、性别以及不同语言的喜爱程度上,在当今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今天,声乐表演有着为了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二、基于声乐审美艺术要求开展声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声乐艺术审美系统中,听众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出现的,观众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可以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着声乐这一艺术的全程:无论是在现场表演、还是早期声乐创作亦或是在课堂进行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还是方向上,都有着十分明显影响。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艺术对象可以创造出懂得艺术以及可以欣赏美的受众,正如其他任何一样产品,正是因为这样,在艺术产品创作的过程中,生产不单单是主体的生产对象,同时也扮演着服务对象的生产主体”。在分析声乐审美艺术要求之后,本文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声乐课程设置上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

我国音乐界泰斗周海宏教授在分析高雅音乐以及通俗音乐两者关系的时候,曾经论述道: “追根究底,音乐艺术是从属于听觉领域的一种审美消费品。在一个现代化、健康、文明的社会中应该可以尽量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要,前提是它必须是有益和健康的。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并不是对立的,两者需要的是共存、伴生在相得益彰的关系下互相支持,这就像我们饮酒一样,不仅仅需要优雅的红酒,还需要白酒、啤酒等进行消遣”。声乐审美在艺术要求上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倾向需要让广大授课教师意识到,人们在对声乐形式以及体裁上有着多种多样的需要:在审美倾向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通俗唱法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欢,这并不意味着美声没有市场空间;民族唱法大受欢迎,然而戏曲唱法同样可以找到生存价值。高等音乐院校本身就承担这项社会培养声乐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责,在进行声乐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上人们在声乐审美中所存在的差异性需求,从而设置多种形式以及体裁的声乐门类。举例说明,假设戏曲唱法被划分为民族传统唱法,那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以及传承便是戏曲专业院校义不容辞责任,我国现阶段公认的三种主流唱法分别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最广为人知的流行唱法。高等音乐学院在进行人才培训的时候,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在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各大高等音乐院校基本上都设置有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并且有较为成熟的尝试,然而流行唱法却由于受到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高等院校并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开设。就笔者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九大音乐学院中,专门开设有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仅仅有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以及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沈阳音乐学院以及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无所院校,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大院校的教学水平存在这十分明显的差异。这对于现阶段我国人民多样化的音乐需求来讲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起多样化教学这一基本教学方针。

2.声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歌词教学看做是一大重点

就审美而言,声乐与器乐最为明显的差异便是,器乐是以纯音乐的形式出现的,其本身不仅没有逻辑语义性,在进行空间造型性上,同样不具备可塑性。器乐主要依靠将音响进行组织并且用听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人们在音乐聆听的过程中,寄托思想情怀的对象只能够是某个特定的人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生生活经验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独特性。每个人在听到同一段音乐的时候都会给与其符合自身经历的意象。正是因为这样。器乐作品在感情表达的时候十分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然而对于声乐这门艺术而言,声乐作

品本身构成的两大部分就是歌词以及音乐,歌词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让声乐作品本身具有十分确定的意义以及内涵。声乐作品所具有的旋律以及演唱者自身独特的音色全部是为了更加精准表达歌词本身所蕴含的感情而服务的,这样的特征决定了声乐表达在内

容以及情感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指向性,而想要将这种指向性表现到极致,必须始终依靠歌词以及艺术化的人声两大部分内容,然而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视技能技巧的教育,但是对歌唱语言却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最明显的表现便在于在国际比赛中,我国选手往往失利的原因并没有体现在技巧上,而是语言所带来的障碍。因此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扭转以上不良观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加大对于歌词的含义进行体会,从而在更深层次生领悟到隐藏在歌词背后的情感。2.在歌唱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可以清晰地咬字吐字,高水平的掌握普通话、方言以及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意、法、德发音规律以及特征。3.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应当准确的掌握不同语言所存在的重音以及断句,确保听众可以听清楚演唱者的语言。4.必须咬字吐字能够实现与歌唱的合二为一,不能够仅仅为了声音而导致吐字不清,也应该杜绝单纯为了吐字清楚而导致声音丧失美感。

3.声乐教学应当突出表演以及伴奏的作用

声乐是一种综合性十分明显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囊括人声,也和器乐伴奏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无伴奏合唱而单纯的进行纯人声的声乐形式是十分罕见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声乐表演都是人声与器乐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声乐伴奏自身承担这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它是依据每一个作品的歌词内容,而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作曲和配器技巧的,在各种独特乐器音色协助下,歌唱的艺术感染性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在声乐演唱以及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起奏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生在平时的演唱终究应当注意与正谱进行伴奏,从而确保自身演唱的规范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除此之外,声乐艺术本身还十分关注舞台表演,舞台表演作为关系到整个演出质量的另一因素。笔者以为只有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领悟,才能够更好地用表演感动听众。现歌曲。

三、结语

在声乐艺术审美系统中,听众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出现的,观众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可以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着声乐这一艺术的全程:无论是在现场表演、还是早期声乐创作亦或是在课堂进行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还是方向上,都有着十分明显影响。伟大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艺术对象可以创造出懂得艺术以及可以欣赏美的受众。”笔者通过对声乐审美的个性与共性考察之后,认为在声乐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在声乐课程设置上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声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歌词教学看做是一大重点、声乐教学应当突出表演以及伴奏的作用的教学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现阶段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石惟正.声乐审美提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 .2010 (0 1) :103-105.

[2]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讲话[J],中国音乐.2010(0 1) :99-101.

[3]廖家骅.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J],中国音乐.2011(0 2):134-135.

[4]王次.音乐美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0.55-61.

篇2

1.艺术教育与德育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美育。自古以来,美与善就是一个整体,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修养心性的“礼乐”活动。在现实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样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有一定的相融性。在艺术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上产生共鸣的现象,可以说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结合不分你我的。

2.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德育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论任何时代的艺术都需要考虑道德功能与社会责任感,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德育的领导下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显得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除了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外,还与审美主体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3.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有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也从来都是作为德育的辅助,而实际上,审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样是有道德、理性的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自然―审美―道德”相比,从“自然―审美―道德―审美”中的审美是更高一阶段的审美。这种审美不仅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道德伦理的教化,更能激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并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因此说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

艺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心理学称之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也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以美自身的魅力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能只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这种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检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记忆,而美育则是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直观性、感受性特点,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所以,艺术教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并使其智育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不仅自然,艺术美同样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能够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全面开发和提高智力。

5.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素养;艺术教育

大学生通常为18岁一22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刚刚跨入象征着半个社会的大学门槛,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积累,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慢慢转移到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上,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从小到大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拓展思维。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结晶,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与对象世界构成的诸种关系中,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审美的关系状态被定义为“诗意的情感关系”,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愉悦。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接收、想象和欣赏,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精神动力,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和累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影响审美素养形成的因素

审美素养的构建与积累在大学生人格建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以美的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通过美的欣赏与学习,满足人们精神愉悦的需求。任何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审美”既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能力。

(一)审美倾向的低俗化趋势

当前大学生的审美倾向集中表现在对明星的热衷追捧和参加综艺娱乐选秀节目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生内心热爱艺术,对艺术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大学生对艺术传统无知、对高雅艺术漠视、对低俗文化追捧的事实。大学生的审美倾向折射出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生存观念,普遍忽视个体审美的、艺术的、文化鉴赏的教育与涵养,审美艺术教育处于较低状态。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与“综合素质不高”,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广遭垢病的两个基本理由。

(二)课程体系的非连续性

以目前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为例,艺术类课程多为选修课,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与实践过程中,这些课程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理阐述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由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课程考试作为保障;对学生的要求只需选修完成这类课程,修满学分即可,并无连续性要求,大多数学生选修课程不能以兴趣爱好为第一目的,而是受学分所限。艺术类课程的种类,各高校一般依据自身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开设,因此课程的体系也大多不完备,艺术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审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有赖于艺术教育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学家尤•鲍列夫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短期课程蜻蜓点水般的灌输,很难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育成果的隐性特征

艺术通常与人文和科学各学科紧密相关,以音乐作品为例,它关于象征、音响、空间、运动、美和感情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使得音乐艺术的体验充满对各种综合知识的挑战。在音乐创作原则中那些关于速度、力量、对称的原理,与物理、数学关系紧密;而音乐作品的文字部分多半来源于诗歌,在纯音乐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加深了人文修养的要求。艺术体验对个体的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艺术体验,个体能将在其它方面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加以融汇,形成以创造力为最终表现形式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能反馈到其它各个方面。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其它课程教学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情感心理与个性品格的影响也没有进行追踪与评估。必须对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加以关注,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在消除浮躁之后,在潜移默化之中凸现。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指向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艺术教育所带来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审美价值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带来的乐趣,而认知价值观则强调艺术的价值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回应。以音乐艺术为例,纯音乐的音响的美能从感性上给人以审美体验,而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在认知上能将音乐中所指向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两种观点各有不相同,但都说明了艺术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们的艺术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享乐体验,另一是深层享乐体验。有效的艺术教育能不断打破人们的期待,给人们带来惊喜,从而提高人们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的整合归纳过程会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满足体验。这说明,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唤醒模式,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深层次的情感回应,并在这种模式中逐步累积审美素养。

三、审美素养与艺术教育的交互提升

我们借助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实施有效的艺术教育,将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艺术体验应该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认知行为,也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常常过于庄严神圣,而忽视了其人性化、生活化的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存在距离感,这是对学生自由活泼的个性的削弱。教学方式依然有“满堂灌”或称“填鸭式”存在,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情感作为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当,这种热情也很快会退散。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主体自我和客体对象之间的情感碰撞和对话的过程,如果只对受教育者做技术理性的分析讲解,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显性的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知识网络,提升认识水平;而隐性的和无目的的学习任务是增加感知、丰富情感、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教师必须拒绝枯燥的说教、粗暴的灌输和机械的形式,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选择的自由。受到哲学中人们所具有的享乐主义思想的启发,我们认为情感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动机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艺术课程的教学别注意激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通过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心境并能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艺术体验,艺术体验能提高学习、理解与思考的能力、启发创造性,通过艺术体验来追求审美活动中愉悦的心理状态,并在追求这个状态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自身的体验中运用音乐释放情感,通过那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陶冶升华自己的情感,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自由,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连续学习的目的。以音乐为例,把参与音乐表演作为艺术教育的方法吸纳进来,可以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习:1、演唱。演唱某音乐作品主题通常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作品,并且形成学习的自信。2、节奏与律动。节奏是音乐的脉博,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人体拍击,感知音乐韵律,对听到的音乐作出即兴的动作反应,律动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子,拍腿或做其它表现音乐的即兴动作,对听到的音乐作出最直接的反应。3、演奏。在高校推广器乐学习,特别是民族器乐学习,是普及艺术教育以及提高审美素养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学习器乐的演奏一方面能了解乐器的历史、性能、音色、代表作品,为提升审美素养打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器乐的学习不能在短期内有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方能有所成效,不能有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沉稳踏实的性格特征。4、多声部训练。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的同时进行的训练,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织体的变化。它是音乐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方式,要求的是学生要学会相互间的倾听和协作,对现在接受精英教育,力求展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总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缺少协作,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的大学生而言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活动是艺术课程在课外的教学延续,学生在课程中所学能够灵活运用到课外活动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锻炼。参与艺术活动从理论上指的就是各种认识能力的内在自由活动,它具有一定规则,但本质是自由、愉悦、创造、平等和超功利的。这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连续学习能稳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促进其潜能、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协调发展,使审美教育形成一种常态。

(三)基于品位积累的维度

篇4

理性与情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情往往通过艺术教育得以正确发展。艺术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发展各人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使审美个体切身体会美的标准、美的特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能够更加触动个体内心,从而对个体起到直接的、强烈的教育作用。个体情操的不断发展和完整,最终将促使个体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即是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剂”作用的最好体现。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3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篇5

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性艺术,因此戏曲教育所介绍的很多审美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现实美的认知。比如,虚拟性、写意性的特征,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舞蹈、美术、而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和适度的原则,对于现实美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审美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充分认识“特殊性”,更是直接丰富审美知识。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既与中国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关,又与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精神有关,戏曲艺术教育围绕着戏曲艺术的特殊性展开,必然会传达出很多在其他审美活动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既不同于西方戏剧的表演,也不同于现代影视作品的表演,是戏曲所特有的。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不会简单地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解读中国戏曲。戏曲艺术的特殊美学特征,也就带来了审美的特殊性,因此,通过戏曲艺术教育,可以自然而在地达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目的。

戏曲艺术教育的一个显著功能,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知识是审美活动的前提,而审美能力是审美活动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审美质量的高低。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戏曲艺术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直接而系统的审美活动,使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戏曲,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

审美作为一种具有形式化、动情化的教育特性,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的终极追求。戏曲艺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强调在“韬养”中让审美主体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让他们体验美好、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审美境界,与审美情趣、审美观念有关。情趣健康、观念正确,才可以提高审美境界,这些都需要接受一定的后天教育。因此,戏曲艺术对于提高审美境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具有高度综合性、情节丰富性、表演多样性的审美特征。戏曲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我们在欣赏戏曲的时候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都是戏曲的经典之作,代表着中国戏曲的最高水平,在这样的熏陶和引导下,我们的审美境界也自然会逐渐地有所提高。

篇6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一方面成人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刻明白缺乏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将无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学习心态给幼儿的艺术教育研究以及幼儿艺术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各种现代儿童教育观念、儿童心理研究成果在给人们带来教育实惠的同时,也让人们迷失了方向。因此,廓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不仅是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尊重,更是让我们能把握好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过分夸大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艺术学习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学习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学习成绩,致使很多人片面地强调艺术教育在智力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很少去思考应该怎样去教艺术,幼儿应该怎样去学艺术,也很少去思考艺术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智力教育功能的。”[1] 这样,一些幼儿园大打艺术开发智能的招牌,声称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而很多家长也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孩子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艺术教育培育,会导致孩子对艺术的冷漠甚至反感,而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艺术与智慧的交融也就不可能出现。因为,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程度是有限的,智力提升所需要的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参与并不是艺术教育能满足的。这种过分渲染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则突出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情感、意志、品德等对幼儿学习的作用,忽略了幼儿依赖智力因素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当幼儿从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达到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忽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现象,一是当前幼儿审美教学必须舍弃智力因素的影响。审美是幼儿艺术教学的根本,失去了审美品格的幼儿艺术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学。幼儿艺术教学强调审美本质并不是要舍弃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人们在批判艺术教育中智育化倾向的时候,切不可把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一块舍弃,抹杀智力因素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幼儿艺术教育的智力因素与一般性智力因素无差别看待。以智力因素中的感知为例,就会有感知和审美感知的差别。“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整合作出的整体反映。”[2] 而“审美感知是客体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心理反映”。[3] 显然,审美感知源于一般感知,但又不同于一般感知。因此,在幼儿艺术教学中,如果智力因素是以功利性而非审美的方式呈现,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感知的忽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如果不能满足幼儿对艺术美的心理发展需要,无疑会出现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所蕴含的主体审美探索创新的特点。

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智力因素指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现象看,智力因素指心理过程的一般能力,非智力因素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是心理现象的不同侧面,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影响前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首先,从幼儿对艺术美形式的把握上看,智力因素都对主体产生着作用。受过艺术教育的幼儿都能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中的对称均衡感、音乐律动中的韵律感、文学作品中词句与段章结构的和谐完美感等有较好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能将作品形式审美属性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这说明他们在有意识地感知、注意、记忆与领悟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兴趣、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多方面属性展开相互作用,表现了主体在审美、创美中的主动精神。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产生的显性价值与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隐性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来看,它的发展水平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探索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奥秘时曾说到:“2~7期间,儿童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此刻,他不仅能够直接了解世界,而且还能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尤为突出的语言形式)并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儿童会学着运用各种符号形式,从手势、整个的肢体运动到绘画、陶泥图像、数字和音乐。五六岁时,儿童已经不仅能够理解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他们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进行组合,令成年人惊叹不已。”[4] 可见,在儿童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主体艺术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一方面,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幼儿艺术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而非智力因素也无用武之地。只有通过智力因素对主体的积极调动,艺术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起到艺术意识物化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 而非智力因素只有依托智力因素的展开,才能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幼儿艺术活动起到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使幼儿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样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成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孩子背诗词、每天长时间拉琴、画画,用心良苦,然而,幼儿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家长的这些手段虽然有助于幼儿艺术认识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提高,但却违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最后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没有调动和发挥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和搬运夫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距。儿童智力也差不多,幼儿尤其如此。有些幼儿在艺术方面显得很有才华,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注意培养了他们各种非智力的个性品质。”[6] 可见,非智力因素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过程,在它的渗透、配合、参与下,使智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

幼儿艺术教育中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从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实践的层面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我们反对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艺术教育都同样重要,它们应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幼儿应通过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410100)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儒家 美育 大学生 审美意识 审美活动

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也称作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施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并有特殊的教育实施,又属于教育的范畴。其目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使人由生物的、物质的人发展为社会的、审美的人,并使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1]P130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美育肯定审美和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心理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和礼仪规范的合格大学生。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美育思想体系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美育思想的倡导者。儒家思想肯定艺术在节制欲望、修身养性、安邦治国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尝试从多方面寻求和探讨美育的方法、内容和规律,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旨在探讨育人成长的步骤和层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P88,旨在强调礼乐相成的政治与伦理关系;“思无邪”(《论语・为政》)[2]P12,是在说对审美经验的学习和领会过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2]P268,是在说艺术的审美功能,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P78,以及“中和”之美等关于审美人格修养的论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美育思想,投射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光辉。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育实践的丰富内容

大学生审美教育具有十分宽泛的内容。审美教育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这一目的。对于这个问题儒家美育思想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在这里,孔子将《诗》、礼、乐三者并立,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人在达到仁人君子的修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先当学诗。”[3]P118诗在古代并非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兼具了政治性和历史性。在成文流传下来的典籍而并不多见的春秋时期,《诗三百》不但汇集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人文政治知识,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伦理知识。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的入世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在自身的人格修养中首先要学诗。通过学诗,才能掌握相关政治、历史、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而“礼”作为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中间的一个环节,强调的是其对人的自然情感的约束和净化作用。《荀子・修身》中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4]P21“礼”通过其约束作用,“……使人由对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的遵从,逐渐进入自觉习惯的高境界,与内心对理道的喜悦相融”。[5]P158“乐”则是孔子认为的达到个人情操修养和国家治理理想境界的最终决定因素。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雅乐包含着“仁”的道德要求,以其特殊的审美形式和情感影响着欣赏者的情感欲求,使审美主体在愉悦中被潜移默化,达到“仁”的境界。

“诗”、“礼”、“乐”三者的统一,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美育中各项内容的统一。通过这种阶梯式的统一,使人们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最终达到身心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借鉴这种阶梯式统一的美育思想,要实现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也须从不同的教育内容入手,防止简单化的、片面的、有失偏颇的审美实践。首先,大学生审美教育应该从强化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规范他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开始。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们从强调考试成绩的高中阶段进入强调综合素质的大学阶段,其中的巨大反差需要他们用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难免会带来焦虑、迷茫和不只所错的负面情绪。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在这个转变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建立兴趣,同时通过恰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道德和伦理的约束,防止他们过度松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用“礼”的行为规范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序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群体生活秩序中充分发掘自我,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双重自觉性。最后,鼓励学生参与那些同时具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在其中获得高雅的艺术享受,并将这种艺术的美感带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陶冶他们的情操,浸润他们的心灵。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美育实践的伦理和道德要求

大学生审美教育包含知识、伦理道德、术等诸多门类,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提升,大学生最终可以达到明道、修德、爱仁的理想境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P88是孔子关于艺术与政治、伦理等关系的认识。“道”是指社会的发展规律;“德”是使政治统治得以延续的道德要求;“仁”是其中最高的道德要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达到了“道”、“德”和“仁”的要求,才能真正“游于艺”。“游于艺”不是单纯地沉溺于艺术形式,而是一个同“道”、“德”、“仁”相关的概念。这个观点从美育的特点和理想出发,将君子的人格修养看成一个统一的过程,并将以尧舜之治的要求提高到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P109所讨论的审美教育内容统一起来,使儒家美育思想更为丰富和完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指向思想教育本身,而且包含有政治教育的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有了坚定的政治理想,才能在此基础上明确道德要求,并且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行事、正确行事,达到“仁者爱人”[6]P185的要求。因此,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实践中,辅导员要认清一个基本的形势,那就是德育和美育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交相融、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的本质在于美,美的本质在于人;人的哲学就是美的哲学,美的哲学就是人的哲学。”[7]P87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很难达到“爱人”的境界,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美”与“善”的辩证:美育实践中的艺术鉴赏标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概括为六艺、四教、五美,其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在儒家看来,美育的范围不仅包含道德方面,也应该包含自然科学知识和艺术方面,甚至还有一些技艺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君子人格修养中平心正气的“道”和“德”联系在一起。但是,艺术本身门类繁多,形式不一,雅俗交混,带给人的影响也不同。对于欣赏者来说,明确艺术“美”和“善”的标准,就成了审美教育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论语・八佾》中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P38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因为它是歌颂尧舜功德的音乐,内容符合“仁”的要求,加上其乐曲本身雄宏动听;而《武》乐是歌颂周武王的音乐,周武王征战杀伐的手段与孔子推崇的尧舜的仁德之举背道而驰,因此“未尽善”,但就乐曲本身而言,确也威武宏大,震撼人心,因此“尽美矣”。孔子从美和善两个不同的维度评价了《韶》乐和《武》乐,实际上是在探讨美育中艺术品的审美标准问题。艺术品既要符合美的要求,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这样的艺术品,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反之,如果艺术只具备了形式美,而罔顾道德的要求,就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

孔子关于艺术审美标准的论述,与他对艺术和政治的主张密切联系。但是,如果将这个审美标准扩大,放置到其他审美实践中,就会发现其指导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代社会艺术门类复杂,形式多样,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加上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的推动,使得大学生接受艺g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接受的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就极易在那个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中迷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对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修养造成伤害,甚至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但艺术并不是不可控制的洪水猛兽,良好的艺术熏陶是审美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艺术欣赏这种不可或缺性和一定的不易控制性的双重博弈中,辅导员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帮助并引导大学生在浩如烟海的艺术世界中挑选出符合道德要求的、符合身心健康发展的和能提升个人人格修养的门类,主动辨别和摒弃那些充斥着低级趣味的、暴力血腥的、不利于甚至阻碍自己发展的所谓“艺术”,并坚决不参与此类“艺术”的生产和传播,都是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美与善的标准,并将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才不会使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的欲求也随之不断增长的今天,对于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物”与“我”的关系,培养他们成为合乎道德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写的“人”,儒家美育思想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可借鉴的内容和方法。而对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来说,美育而成人的思想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应该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以身作则,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5]于民.中国美学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钟仕伦,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色彩构成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超级秘书网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世界图书出版司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2006.

篇9

关键词:声乐教育;文化审美;教育文化;教育文明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0-02

文化审美是声乐教育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价值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当竞争只是以追求美为终极目的时,声乐教育的诸多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通常人们认识的声乐教育,是指以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方式为烘托,以声乐技能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活动。现代声乐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合艺术,并不断涌现新的声乐项目,它们在融合艺术方面尤为突出,吸取了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精粹部分,并加以“制作”和“再创造”,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节律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是艺术审美给了这些声乐教育声乐项目以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力。通过与多种艺术的融合,声乐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声乐教育原有的内涵,具备了独立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了审美、欣赏、娱乐等多重功能,而这种多重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这些声乐所展现的是一种活跃、动态的形象。它们通过流动的线条组成变幻的动态形象、通过的不同姿态传递着情感、通过力量与技巧展示出声乐的节奏与韵律,使这些声乐项目或变幻飘逸、或高贵典雅、或惊险刺激、或热情奔放而独具魅力。这些充分说明这类声乐教育声乐中已表现出艺术的基本特征,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

一、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主体

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能够附注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上,具有覆盖和跨越整个文化领域的性质。除了专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之外,其他各种文化产品都有可能有条件地进入审美领域,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可能与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密切关系,但它又并不等同于这些文化现象本身。只有教育主体以审美态度来对待某种文化现象时,这种对象才进入文化审美领域。从审美主体方面,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来说,进入审美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审美态度――即暂时把使用功利等方面的考虑放在一边,专以欣赏的眼光注视音乐,以欣赏的耳朵倾听音乐,在心理上处于一种音乐审美期待状态。

二、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追求

音乐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声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声乐教育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审美主体指从事审美活动的人。审美客体指审美的对象及美的事物。这两者之间构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缺一不可。声乐教育审美的过程就是音乐的美作用于主体的感官器官,激发音乐主体的审美活动,进而在情感上产生与客体的美相契合的倾向。

三、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意识

声乐教育审美的实现在象征的意义上就是自由的实现。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审美价值占统治地位的境界,是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艺术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声乐教育审美意识是在声乐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者的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声乐教育美感的产生具有直觉的特征,对美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在审美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性心理等都可以影响美感的发生。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差异也是人的一种解放,同时它又让对象保持它自己的自由和无限,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它的实现才表现为自由。

四、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方法

声乐教育审美作为一种超生物的自由的感觉,是和一个时代价值结构的全部复杂性相对应的复合的感觉。主要表现为声乐教育审美观念和时代、民族、阶级、科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以时代性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美的事物也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这种丰富同时也是声乐教育审美的丰富,是自由本身生命力的成长。声乐教育审美的心理结构及其活动方式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建立形式的基础。审美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的过程。声乐教育审美分为一般的审美方法和辨证的审美方法。一般的审美方法主要包括感受法、鉴别法、诠释法。以感受法为例,声乐表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造型美,全面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辨证审美方法主要包括形与神的审美辨证、情与景的审美辨证、虚与实的审美辨证、曲与直的审美辨证等。声乐教育审美方法的多样化,导致了审美主体认识世界的自由,音乐审美也就愈自由。

五、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形式

声乐教育审美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声乐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表现了声乐的美。如果声乐教育美没有变化、差异和多样性,那就只有单一,无须交流,也无可交流了,人类也就失去了自由。声乐教育中的美绚丽多姿,但就其基本内容来看,音乐能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人体美,实践证明,长期参加声乐教育声乐的人各种优美的静态,以及他们之间各种动作和谐的编排与组合,往往综合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由于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各项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的动作技术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其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给人的美感也不一样。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阳刚美和柔性美两大类,而且绝大多数声乐项目都是融刚性美和柔性美于一体的。此外,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也是声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比如,大型的合唱表演时,多名声乐演员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在优雅的乐曲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统一的歌唱,同伸同屈,波浪起伏,就犹如一幅雄伟美丽韵图画,给广大观众以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声乐教育美随着自由的发展,审美主体心灵处在不断充实、丰富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在超越那个它所享受的目的而上升到更高境界的意义上,声乐教育美作为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中介,也恰恰是自由的象征。直觉、创造、愉悦等都是人类自由的主要特点,也是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主要特点,自由是人类生命力的升华,它通过认识和驾御必然性,有意识的按主体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动力。

总之,美本身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声乐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声乐教育的美是否被意识到与审美主体是否有健全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有关,及与审美主体的感觉和修养、心境有关。审美主体愈自由,声乐教育美就愈丰富。在声乐教育美的王国里,作为一种和伪价值相对立的真正的价值,审美主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人的本质――自由。因此,声乐教育美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2]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篇10

关键词 美育 审美素质 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06

所谓美育,相关教育书籍中将其定义为美感教育。其主要任务及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们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通过提升认识、体验、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提高我们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更好的进行美丑善恶的区分、辨别与理解活动。因此,美育不仅是审美的教育,还给予我们以情操上的教育以及心灵美上的教育;不但能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甚至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美育激励着我们的精神,也温润着我们的心灵。美育引导我们按照正确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完善自我。

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就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活动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对加强学校美育也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

1 实践中美育的重要意义

成功的美育可以较好的、适时的激发我们的审美想象活动,让审美鉴赏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艺术鉴赏者角度出发,作为美的欣赏者,来自生活中的我们也都有自己对美的独到见解,这些独到见解,又是在经历了种种的生活实践与认知后而得到的。后天得到美育程度的不同,对事物美的见解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面对动态艺术形式还是静态的欣赏活动,我们对美的鉴赏结果都是在经历了美育之后,根据接受的不同的美育程度而做出的认知判断。从艺术创作者角度而言,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对生活的特殊理解,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手法,那么他们对美的表现程度往往与其接受的美育程度是成正比的。有了一定的美育基础,才会有较高的审美素质,进而创造出最为接近理想的艺术作品。

成功的美育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在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建立健全良好的审美心理,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提升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并将这种良好的状态渗透在社会各种关系中,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关系到他们各种审美关系的形成,美育对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美育在实践中的发展现状

美育的含义有狭义以及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通常指专门的“艺术教育”――通过美感及审美的培养来实现,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形式化美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更加强调其在各个学科间的渗透性,追求良好的审美境界与趣味的形成,也就是一种“实质性美育”。而“实质性美育”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

近年来,通过有关各部门的一起努力,各地学校的美育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及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我们整体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不足:(1)对美育的教育观转变不彻底:大多数情况下,虽然教育者已经从应试教育观转变到素质教育观,但对于到底如何进行美育,似乎仍表现出一定的茫然。譬如将美育的开展错误的局限在学生艺术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之上,这显然没有实现美育的真正意义。(2)美育在实践环节中的滞后:在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了美育的价值、地位与作用基础上,具体到实践环节还是会因为缺少相应的教育计划、课程建设及评估体系等相关教育规范而显现的滞后。也就是如果美育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列入学校学年教育教学计划,那么美育的工作展开就得不到实际的保障。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育的重要意义没有被我们认识之前,美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命运是被忽略的。而如今,正值我国教育展开全面反思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好好反思实践中美育的状况,以及探讨如何使美育现状获得根本性的改变。

3美育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实践中美育对审美素质的培养不单单是要提升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更多的是强调对所有美好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美育会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面对美好的事物,在抓住审美对象的外观形象后,接下来的审美活动就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参与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艺术作品形象。经过长期的美育,我们的创造力及表达方式会逐渐提升,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表示,经过艺术教育的人,比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人更能深入细致的完成对事物本质的观察与捕捉。

探讨美育的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艺术教育只是美育众多途径中的一种,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老的教育模式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包含了美育的多种内容及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孔子等教育大家认为艺术是人的情感欲望的直接流露和表现,它能通过适当的途径,把人的情感欲望引向礼义(引用《论审美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一直到今天,各个国家对本校的美育空前重视,浓郁的人文色彩被试图引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普遍认为美育方式的探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美育与科学密不可分

曾经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学者就这样表述,“科学与艺术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共同创在了一个完整的硬币”。这个比喻很好的诠释了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摆正人们的认知,所谓美育并不是相关专业人士才需要进行的,其他学科及专业的人们都需要进行这样的教育,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高校要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地位,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3.2实践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教育中学科细分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对学科知识之间的互动在逐渐减少,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也在慢慢脱离。大学生易出现知识构架特征、逻辑方式与社会现状各种不适应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会因为认知构成不全面而难以迎合社会的需求。

因此高校应该逐步加强对美育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氛围营造等方面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接受美育的熏陶,使认知、思维、态度都得到补充与改善,培养出对社会有更强适应力的人才。高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教学,有意识的向学生传输一定的审美观念,通过美育帮其建立正确的审美理想,让学生在不断被引导的情况下,使自己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认知能力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正确的培养。实践中注重各年级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自我精神价值。

3.3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各省市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营造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其目的是要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形中通过校园文化景观逐渐浸润师生内心深处。

除了优质的校园景观建设之外,还要紧密配合校园举办相关活动,活动中无形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于师生心问,有助于激发年轻人的文化危机意识、提升民族文化责任感。

3.4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要保障学生的美誉质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就十分有必要。譬如,学校应鼓励有专业特色的教师成立工作室,进而发挥艺术学科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鼓励教师多参与美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等相关教学活动中,支持教师去更好的平台进行培训与提升,并支持不同专业的教师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

3.5确保美育实践环节的落实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结合,确保美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有效开展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建立和确定。这个过程一定要依据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及其理论形态,借助特定的审美媒介作用于受教育者。确保每个环节的落实,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个性心理结构,对于培养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创造力都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当代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认为,普通艺术教育的存在是以最终实施审美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普通艺术教育终极是要立足于完整人格发展的。注重学生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焕发高尚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