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护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康复护理计划

篇1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计划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9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术后的康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1]。有学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2]。以往我们采用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的方法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存在患者容易忘记、主动性不强、护士因为工作忙减少程序等缺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将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应用于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收效显著,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男 44 例,女36 例,年龄44 79岁,平均6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其他病损10例;骨水泥固定44例,非骨水泥固定36例;住院时间最短 16天,最长30 天。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0 42分,平均32.8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无严重脑血管意外、肿瘤、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锻炼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说明锻炼目的及意义,同意者列入本范围。资料收集、计划、评估及实施人员均接受正规培训。将8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术前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前练习床上排便,交待注意事项,心理健康指导;术后当日保持患肢外展20° 25°中立位,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三点支撑引体抬臀锻炼、卧床期间有效的咳嗽及扩胸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计划单给予有计划地康复锻炼。①计划实施之前给予心理康复以增强信心,对每个患者说明锻炼的目的、意义、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何影响等,使其积极配合。②在患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将每个锻炼的动作、方法示范给患者,并将每个动作绘制成图谱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要领。③将计划单的锻炼内容教给患者或家属,以提醒患者复习,防止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差忘记锻炼方法,并说明锻炼的开始时间、次数、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等。

下床前先将床头摇高45° 60°练习坐位,每日3 5次,每次20 30 min,以减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扶拐行走时,患腿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1.2.3 效果评定 观察对比2组并发症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从术后至复查。采用Harris评价标准[3]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占47分,疼痛占44分,关节活动占5分,关节无畸形占4分,共100分;90 100分为优,80 89分为良,70 79分为中,低于70分为差。出院6个月后来院复查,由专业人员进行效果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 2组患者按照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分,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术后不进行积极的康复,将产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感染等,造成新的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在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系统的、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示范给患者,使其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达到了康复目的。计划单的内容是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并教给患者或家属,因为患者每天有计划任务和目标,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所以观察组所有患者基本上都能按计划执行;护士因为要按照计划单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其责任心增强,真正达到了参与的效果和目的,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参与模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DEACMP;三联疗法;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以下简称“DEACMP”),是指吸入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抑制呼吸酶素血红蛋白的窒息性毒气),部分中重度患者昏迷超过4 h以上,经救治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2~60 d),又出现一系列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

本科对DEACMP患者采用高压氧 (HBO)常规治疗+ 针灸治疗+手法按摩之康复护理(以下简称“三联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本科共收治DEACMP患者94例,均参照1998 年一氧化碳中毒(COP)诊断讨论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DEACMP。94例患者临床主诉均伴有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吞咽障碍,急性期昏迷时间3 h~4 d,假愈期4~52 d,平均286 d。94例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55~86岁,平均年龄(653±78)岁;对照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52~87岁,平均(63±86)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吞咽障碍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仅采用高压氧 (HBO)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经2个疗程(每个疗程2周)后,对照组有1例中途放弃康复治疗,本科对93例入选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高压氧 (HBO)常规治疗和护理,对严重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未给予针灸治疗和手法按摩康复训练护理。

122治疗组①针灸治疗。在高压氧 (HBO)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聘请广西中医学院针灸专家进行针灸治疗指导,并与本院中医科会诊,对治疗组DEACMP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达醒神开窍、通调髓海之功。②手法按摩:a心理护理。在进行手法按摩之前,首先要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心理状态,让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医务人员多深入病房,热情与家属交谈,及时发现问题;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说明当前病情及应主动配合的事项,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b基础训练。一是发音训练。嘱患者张口发“啊”音,闭口后双唇突出发“呜”音,也可指导患者缩唇做吹口哨动作,诱导发音。2次/d,每次10 min;二是吸吮训练。将患者手洗净,取无菌纱布将其食指包绕放于口中,让患者模仿吸吮动作。然后嘱患者张口,轻吸一口气闭口,使双颊部充满气体,做鼓腮、吹气动作。2次/d,每次10 min;三是伸舌训练。嘱患者向前及左右两侧尽力伸舌,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再将舌缩回,闭口后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若患者不能自行伸舌,护士可用纱布轻轻把持其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反复8~10次,将舌还回原处,轻托下颌闭口,以磨牙咬动10次。分别于三餐前进行,每次5 min。c吞咽训练。一是咽部冷刺激和空咽运动:用冰过的棉棒(最好是5%葡萄糖溶液浸湿后冷冻)轻轻刺激咽后壁、软腭及舌根,以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感觉,每日三餐前各做1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咽动作数次,诱发吞咽反射发生;二是强化咳嗽,模拟吞咽:深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防止因咽喉部闭锁效果不好而引发呛咳,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能力;三是吞咽反射训练: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腺软骨及下颌皮肤,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体前后运动,继而引起吞咽反射,为摄食训练作准备。③ 摄食训练:a进食。身体尽量坐直,头稍前倾,身体倾向健侧30°。偏瘫侧肩部垫起,不能坐起者取躯干抬高30°仰卧位,头前屈,膝关节下放一枕头。进食时将头转向麻痹一侧,使食物绕过喉前面的一侧,提高咽对食团的推动力,防止食物返流。b食物选择。食物选择应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原则选择,可从蛋糕、豆腐脑、米糊等半固体食物开始,逐步增加到固体饮食,进而过渡到普通饮食。同时兼顾患者的饮食习惯,食物的营养成分及色、香、味、温度等。c进食量。选择适宜的一口量进食(正常人约20 ml),一般先以少量(一汤匙约3~4 ml)试探,然后酌情增加,每次进食时,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免食物残积过多引起误吸。d喂食方法。做好进食准备工作,保持进食环境安静、舒适、心情愉快,清洁口腔后用拇指指腹环行按摩面颊部5 min,做咀嚼肌群的训练。嘱患者调整好呼吸,先用汤匙盛少量食物放在患者舌后部并轻轻压下,以刺激知觉,促进舌体运动。

13洼田氏饮水试验[3]让患者按习惯喝下30 ml温开水,根据饮水结果,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评定。Ⅰ级(优)能不呛地1次饮完30 ml温开水;Ⅱ级(良)分2次饮完,无呛咳、停顿;Ⅲ级(中)能1次饮完,但有呛咳;Ⅳ级(可)分2次或2次以上饮完,但有呛咳;Ⅴ级(差)屡屡呛咳,不能全部饮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吞咽功能明显恢复,效果优良,且吸入性肺炎(治疗组8例,对照组23例)较对照组减少了33%,生活自理能力(治疗组31例,对照组18例)提高了27%,这说明“三联疗法”对吞咽障碍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3讨论

31多数学者认为[4],DEACMP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先是血管痉挛,血管壁细胞变性,然后血管运动神经麻痹,血管扩张到闭锁性动脉内膜炎,导致脑缺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可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再氧化损伤,不饱和脂肪酸降解,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致使脑白质中的上下传导束功能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智能障碍。

32通过手法按摩,结合针灸治疗,加强吞咽功能训练,一方面可加强舌和咀嚼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实现吞咽反射的恢复与重建,尽早恢复吞咽功能。

33关注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5]。吞咽障碍是DEACM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食物滞留在口腔中或有误吸或在进食时出现呛咳,易造成患者腹泻、脱水,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早期对DEACMP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要做好家属康复训练宣教,指导家属制定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减轻悲观失望、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吴秀云,袁丽芳,吴晓英,等高压氧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5):3.

[2]马青云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山东医药杂志,2010,50(45):63.

[3]曾志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当代护士杂志,2011,20(10):107.

篇3

[关键词] 产妇;家庭健康护理计划;自理能力;角色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0-0134-04

Effect of adapt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treatment of puerperal

HUANG Yazhi1 YAN Yuxian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Changshan 324200,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Changshan 3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apt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treatment of puerpera. Methods 120 cases of primipar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Role adaptability, self-care ability and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Excellent, good rate of self-care 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70.00%, 26.67%, Good, medium rate of role adaptability were respectively 38.33%, 50.00%, Excellent, good rate of self-care ability of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8.33%、41.67%,Good ,medium rate of role adaptability were respectively 28.33%、30.00%, self-care ability and role adapt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uerpera;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Self-care ability; Role adaptability

角色是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义务、权利及行为准则,是一个人在多方位、多层次人际关系中的身份和地位。由于初为人母的妇女对母亲角色认识不够,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或者适应不良,严重影响母婴双方的身心健康,如何帮助初产妇快速适应母亲角色,提高自理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以家庭功能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兴起,此种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3],以家庭功能理论为指导的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在初产妇护理中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为了分析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在初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中提高的作用,特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来我院产科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主要根据双侧α取值0.05,1~β取值0.90,效应值取0.90,经过对《两样本比较所需样本含量表》确定总样本量为120例。纳入标准:①能够独立完成问卷的首次生育妇女,年龄18~35岁;②所有产妇均没有剖宫产指征;③产前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本组产妇无精神病史和无特大疾病。④本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未婚先孕、多胎患者;②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孕产妇,或产妇或其家属为医务人员;③孕产妇合并精神不正常者、不良情绪者、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者,或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及产妇及其家属不愿配合者。将本组120例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初产妇主要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及常规知识健康教育:产前住院期间每天均给予初产妇个人实施产科相关知识宣教,宣教形式主要包括播放相关教育短片,护理人员整体宣教以及发放宣教资料等,其中宣教内容涉及有分娩前、分娩中及分娩后等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分娩前保健宣教及胎儿监测方法,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方法及技巧,产褥期休息与睡眠,饮食情况、切口自我护理、康复锻炼等内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健康护理计划,首先对本组初产妇基本资料、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以及护理需求在初产妇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与产妇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接着在医生、护士、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下制定详细的分阶段的健康护理计划表,并一式两份,一份放置在产妇床旁,一份由责任护士保管,并由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护理计划表开展护理。其中主要护理内容有以下几点:①产前护理,首先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分娩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及分娩中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以平常心对待,同时保证产妇情绪良好。给产妇观看分娩录像,详细介绍分娩过程以及分娩方法,并积极组织产妇及其家属观看新生儿护理方法以及喂养方式。②产褥期护理:首先加强产妇心理护理,并告知产妇产褥期属于特殊阶段,此阶段产妇的生活应以照顾新生儿和促进个人生理功能恢复为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并取得丈夫及其父母的支持,同时向产妇及其家属发放新生儿护理手册以及产妇宣传手册。另外在产褥期还应该指导产妇处理好做母亲、做妻子、女儿的三种角色,当产妇体力逐渐恢复后,应指导产妇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当产妇在照顾新生儿中遇到问题时,家属应给予正面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应做好产妇及其丈夫性生活相关知识宣教工作。③出院后自我管理教育,对产妇发放出院自我管理教育手册,并通过上门访视、电话随访及E-mail联络等方式对产妇进行全程跟踪随访,以能够随时解决产妇自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难题,及时解决。

1.3 观察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评定两组初产妇角色适应能力、自理能力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①初产妇角色适应能力:主要按照吴婉华等设定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产妇母亲角色幸福感、婴儿日常生活照顾能力、婴儿对产妇生活的影响、信念等,问卷Cronbach’s系数为0.826,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6~8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角色适应能力越好。其中47分以下表示适应能力差,48~63分表示中等,64分以上表示良好[4]。②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调查,其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洗漱、喂乳、穿衣、新生儿护理、如厕等自行完成程度,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中等3个等级。③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定,在2003年Cindy-Lee Dennis原量表基础上发展成为母乳喂养自我效果量表(BSES-SF)中文版进行测量,测量共14题,其中内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系数为0.94,内容主要包括技巧和个人内在思考两个内容,其中技巧主要测定乳母喂养技巧的信心程度,个人内在思考主要测量对母乳哺喂的态度和信念情形,分值越高表示母乳喂养信息越高[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分析,同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lcoxon秩和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果和母乳喂养知识的影响,并采用重复测量中的多重比较t检验(LSD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各时间的两两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自理能力及角色适应能力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自理能力优秀、良好率分别为70.00%、26.67%,角色适应能力良好、中等分别为38.33%、50.00%,对照组初产妇自理能力优秀、良好率分别为28.33%、30.00%;角色适应能力良好、中等分别为28.33%、41.67%,观察组自理能力及角色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得分比较

产前2个月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技巧维度均分以及个人内在思考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产后1周和产后4个月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知识得分、技巧维度均分以及个人内在思考综合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初产妇抑郁及剖宫产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为5.00%(3/20),抑郁症发生率为0例;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为16.67%(10/60),抑郁症发生率6.67%(4/60),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3,P=0.039),同时抑郁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4,P=0.041)。

3 讨论

初产妇缺乏做母亲的经验,很容易遭受来自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产妇缺乏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支持,同时产妇多重角色的转变,促使产妇面临各种困难表现为沮丧和无助,很容易造成产妇失去做母亲的信心以及多重角色的适应及转变能力,造成初产妇产生母婴角色适应不良等情况[6,7]。母亲角色适应状况直接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提高初产妇自理能力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8],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主要与丈夫关心程度、初产妇自护能力、异常产褥等因素有关。

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在初产妇护理中,根据初产妇自身特点、家庭特点及社会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列出护理内容,并按照护理计划表逐一实施,不仅能够很大程度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相关知识的遗漏,保证护理的完整性及精细化。另外家庭健康护理计划的实施,还能够有效避免产妇分娩时及分娩后疼痛、奶胀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使产妇及其家属早期获得相关护理干预,消除产妇以及家属的疑虑,使他们共同参与到产妇护理和新生儿护理中[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及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孕妇从怀孕到分娩、再到为人母这一过程均有一定的角色转变,而产妇只有做好角色转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各个过程。通过开展全面、精细化、合理的家庭健康计划,不仅明确了产妇及其家属各自的责任,促进家属之间相互配合,同时家庭健康计划的实施对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早期适应各个角色的转变,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自理能力及角色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1周和产后4个月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护理中开展家庭健康护理计划,对提高产妇角色适应能力及自理能力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效果显著,同时对降低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也非常重要[15,16]。

[参考文献]

[1] 胡莲珍. 母婴亲善医院产妇执行哺喂母乳之自我效能与满意度的相关探讨[J]. 2003 年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师专题研究计划(CSMU 92-OM-B-019). 台中市:中山医学大学. 2003.

[2] 黄伟嫦,彭政.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3,14(7):26-29.

[3] Takashi,Yoda,Kenzo,et al. Japanese trends in breastfeeding rate in baby-friendly hospitals between 2007 and 2010:A ret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surveillance study[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3,32(13):207.

[4] 吴婉华,陆红. 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09,23(3A):596-598.

[5] 卢旭萍. 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74-75.

[6] 陈洁冰,彭勤宝,李岚. 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2011,25(31):2853-2855.

[7] 李丽雅,文晓燕,李聪捷. 健康教育与初产妇产前抑郁状态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药,2013,35(16):2554.

[8] 罗宏,曹学华,李蓉. 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家庭角色适应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3):79-81.

[9] Sally K,T Alec Welsh,Bev Hall,et al. Caseload midwifery compared to standard or private obstetric care for first time mothers in a public teaching hospital in Australia: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cost and birth outcomes[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4,22(14):46.

[10] 王敏. 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33):163-164.

[11] 王展,张雪茹,于欣围,等. 生殖期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20-322.

[12] Yasuka,Nakamura,Yoko Takeishi,et al. Comfort with motherhood in late pregnancy facilitates maternal role attainment in early postpartum[J]. The Tohoku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235(1):53-59.

[13] 文贵子.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92-94.

[14] 刘甘平. 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42-4845.

[15] 孙超,冯素文. 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18(9):143-146.

篇4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至今收治的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的依从性及各项生理与心理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在患者出院后三个月进行复诊,观察组依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个性化护理;依从性。

糖尿病(DM)是一组与遗传和环境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因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导致的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等体内物质代谢紊乱引发的一类临床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故名糖尿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目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对医嘱的依从情况不好,或因对疾病认识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拒绝配合治疗或消极对待治疗[1]。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索糖尿病整体护理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始,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2人,其中男性患者108人,女性94人,平均年龄(51.9±8.4)岁,所有研究对象被要求为在我院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患者一般状况可,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长期用药史。所有对象均被告知实验目的及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运动锻炼、以降糖降压降血脂为目的的生活习惯矫正及病情自我监测项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于入院伊始即对患者病情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对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及运动计划;开展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项目,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策略,消除患者满不在乎或惊恐万分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在患者出院时,由主管护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依从性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综合指导,并将护理意见及患者承诺落于书面,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院外治疗中。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发放随访卡,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等,用以评价患者依从性,并于出院三个月后复诊时回收此随访卡,计算得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同时在复诊时测量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情况及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其差异。

1.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录入计算机,经SPSS17.0对实验前后两组数据的改变值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经过三个月的院外治疗,两组患者中均有一部分随访卡丢失,其中对照组回收有效随访卡89份,回收率88.1%,观察组回收有效随访卡92份,回收率91.1%,两组患者在回收率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依从性得分方面,对照组平均分数为72.8±15.1,观察组平均得分83.6±4.9,两组患者行t检验得P

2.2 两组患者生化及心理状况方面的比较: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复诊,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例。在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UAER)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习惯、运动及心理压力或应激有显著相关,这些生理或心理活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量增加,使血糖相应升高而引起糖尿病。更为重要的是,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患者需终身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一些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损害的严重并发症,加之在我国传统意识及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及抑郁情况,更是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恶化,会增加包括下丘脑边缘系统等在内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调解系统功能紊乱,更一步影响血糖,加重病情。所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是提高患者生存治疗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生理及心理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更积极的改善(P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8-79.

[2] 冯玉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5-16.

篇5

关键词:颅脑外伤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交通日益发达,因交通事故、高空作业失足坠落和暴力斗殴等原因所致的颅脑外伤逐年增多。颅脑外伤危害性大,是造成死亡或伤残的重要原因,伤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感觉、运动、认知、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1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5岁,均经头颅CT或MRI以及临床检查确诊,GCS评分5~12分,其中交通事故64例,高处坠落13例,头部打击伤8例,摔伤11例,脑挫裂伤合并各类颅内血肿82例,脑疝14例,手术治疗75例,非手术治疗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受伤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两组伤后(或术后)均按照《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神经外科康复治疗规范》等进行治疗、护理、康复指南。

1.2.2 治疗组同时采用以下早期康复护理

1.2.2.1 早期康复护理最佳时机: 选择在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伤后或术后48~72小时),无神经系统进一步损伤的征象,且骨及骨关节无受损,即可开始。

1.2.2.2 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计划: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详细、具体、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及时修改,向家属及患者介绍颅脑外伤疾病的知识、愈后情况及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1.2.2.3 功能锻炼:

(1)护理:每隔2h变换一次,保持关节正确的良肢位摆放,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发展证明尽量多用患侧卧位,减少仰卧位,并提倡早期由卧位坐位过渡,以正确的姿势预防褥疮和肢体痉挛。

(2)肢体功能锻炼:

A.被动运动与按摩:对患者肢体进行揉、按、压、挤、捏、拍打等感觉刺激,按摩由远心端到近心端,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2次,每次30min,配合被动运动,在关节活动正常范围内,将肢体由上到下,由近到远,有序地进行被动锻炼,防止异常运动模式的产生。

B.主动运动:不断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循序渐进地训练患者由仰卧到坐位,坐位平衡,站起坐下,站立位平衡及步行训练,加强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防止甩臀、拖足等不良步态的发生,促进肢体运动从共同运动中分离出来。

1.2.2.4 认知康复训练

(1) 对患者目前的认知能力做具体、详细的分析,并据此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找出功能缺陷的主要认知成分,对障碍环节采用反复的学习、询问和训练,达到以点带面全面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从而使记忆、学习、解决问题等整体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2) 娱乐疗法在认知康复中有相当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精神和情绪,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潜在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辅助作用。

1.2.2.5 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包括进食、饮水、穿脱衣裤、个人卫生、控制大小便、用厕等。训练时强化动作技巧且动作应轻柔、缓慢,防止坠床、跌倒。训练内容贯穿于患者日常生活中,且与患者的需要相结合,增加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2.2.6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在伤后(或术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给予支持、疏导、鼓励等。通过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敢于面对现实、激起对治疗的信心,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毅力。

1.2.2.7 康复护理效果的评定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评定,认知能力采用LOTCA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1.2.2.8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

篇6

[关键词] PDCA;脑卒中;失语;康复护理;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0-03

Application of PDCA program 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HAN Li'na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outh Building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n-do-check-action (PDCA) program f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Methods 7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ized into research group (3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8 cases). Usual care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ith PDCA program was taken in research group, and linguistic function, neurologic defect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wo groups. Methods At 6 weeks afte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ade of aphasia degree was lower in resear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χ2 = 4.29, P = 0.012), score of acousticquotient (AQ), stoke quality of life (S-QOL) were higher,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stroke scale (NHISS) were lower afte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hich compared with befor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core of AQ was high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8.46, P = 0.005), score of S-QOL was high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6.57, P = 0.008), NHISS was lower in reseach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 = 11.67, P = 0.002).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ith PDCA program could improve linguistic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DCA; Stroke; Aphas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Linguistic function; Neurologic impairment; Quality of life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失语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类型之一,其发生与语言中枢的神经损伤有关,患者失语的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类型,如构音障碍、理解障碍、命名障碍等,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康复期间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在患者康复期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管理循环护理程序(plan-do-check-action,PDCA)是近年来在国外应用的护理规范化程序,能够在护理过程中更系统地执行护理计划并进行系统的评价[1]。近年来我院在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康复护理期间采用PDCA程序,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失语患者76例。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69~84岁,平均(75.0±8.2)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50例;病变部位大脑左半球61例,大脑右半球15例;按失语严重程度:轻度失语39例,中度失语32例,重度失语5例;按失语类型:运动性失语36例,感觉性失语29例,命名性失语17例。患者入选标准:脑卒中后3个月内,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护理训练。患者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类疾病病史、智力障碍及原有语言功能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给予疾病教育、入院宣教及生活饮食照顾,运动障碍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发生,患者脑卒中急性期过后依据患者失语情况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语言康复训练。

1.2.2 PDCA程序康复护理的实施

1.2.2.1 计划阶段(plan)对患者的失语类型及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析,制订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依据患者的失语类型、严重程度、家属陪护人员等进行康复护理的个体计划,如构音障运动性失语患者加强患者发音训练,感觉性失语患者加强理解能力训练,命名性失语患者加强情景强化训练等,并对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患者的心理维护等。

1.2.2.2 实施阶段(do)按照计划阶段的康复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如命名性失语患者进行发音及语言功能训练,通过指导患者口型训练以及舌部功能训练;如通过伸舌、按要求转动舌尖,舔口唇等提高舌的灵活性及与口唇的协调性,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从单音节过渡到双音节,再过渡词句等;同时加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患者语言功能锻炼的机会和频率。感觉性失语患者以理解能力受损为主,给予患者强化情景与语言的刺激,通过音频资料、阅读资料以及书写训练等增强患者的理解能力,同时让患者进行相互交流,进行趣味游戏或者下棋、唱歌等娱乐活动,增加患者的思维及理解能力。命名性失语患者可通过环境事物对患者进行强化刺激,通过提示等手段让患者命名,同时通过图形、卡片等对患者进行命名能力训练。

1.2.2.3 检查阶段(check)患者康复护理期间每2周对患者康复护理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康复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需求,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患者康复护理方案调整。

1.2.2.4 评价阶段(action)在护理前及护理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1.3 评估指标及方法

患者失语严重程度评估采用BDAE量表,该量表依据患者对语言的运用及理解能力分为0~5级,按评估结果0~1级为重度失语,2~3级为中度失语,4~5级为重度失语[2]。患者失语状态评估采用失语商量表(AQ)评估[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QO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4],共分为78个条目,评估患者体能、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心情、个性、自理、社会角色、思想、上肢功能、视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功能角色状态,依据各条目评估后累加得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量表[5],包括11个条目,分别反映患者感觉、运动等方面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结束后累加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失语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失语均不同程度缓解,研究组较对照组缓解更为明显(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失语商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Q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研究组提高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QOL、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研究组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失语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常见,在伴有语言中枢受损的患者,在康复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缺失,甚至引起语言功能的永久缺失,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于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积极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胜过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失语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至关重要[6],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是患者脑卒中后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护理人员同患者的接触、沟通交流较多,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往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PDCA护理程序又称为戴明环循环程序,是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规范化程序[5],PDCA护理程序包括计划(P),执行(D)、检查(C)及评估(A)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分别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制订个体化的语言康复护理计划[7],如依据患者失语的类型制订不同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并依据制订的方法进行康复护理,在护理的不同阶段,通过检查初步判断语言康复的进展情况、患者的护理需求等,并按实际情况更改护理计划,在下阶段的护理中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8-9]。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采用PDCA护理程序进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失语评级较对照组降低,患者的语言商AQ评分提高,说明采用PDCA护理程对失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盖上患者的语言功能,进一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发现,在采用PDCA护理程序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其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PDCA康复护理程序不仅有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何玉珍.PDCA循环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3,6(18):511-512.

[2]姚菊峰,薛原,李锋,等.集体语言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482-484.

[3]孙会芳,乔松,肖娜,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43-1046.

[4 ]Post WH,Boosman H,Vanzund Voort MM,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 version of the 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J]. J nerrol Meurosurg Psychiatry,2011,82(3):283-286.

[5]常思远,许予明. NIHSS的再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6(4):305-308.

[6]姜鸿,赵海霞.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25-26.

[7]刘淑霞,赵翠枝,刘方,等.PDCA循环管理在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6-8.

[8]孙丽萍,黄俊荣.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81.

篇7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多篇文献报道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经验,并对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由于康复护理的内容没有被重视,由此会影响手术的整体效果。而我科设立了由专业康复医生及康复护士组成的康复小组,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使髋关节置换后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现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481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实行48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男性142例,女性239例,平均年龄66岁,小于60岁82例,60~79岁340例,80岁以上56例,90岁以上3例。术前天数3d,术后天数7.5d。出院后1w、1个月、3个月随访康复效果。

2 术前康复护理

包括全身和各肢体功能的评估,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术前康复护理主要是评估患者全身肌力、步态、患髋的活动范围及患髋有无疼痛,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康复的认知度的评估,并对患者进行适应性的康复训练,讲解手术相关的康复知识及训练方法,预防并发症的活动指导,通过系统的术前准备使手术后康复训练顺利进行。

3 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外,康复护理成为手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因为术后的康复护理直接影响患者预期达到的康复目标。

3.1做好心理护理,克服心理障碍 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心理恐惧等多方面因素,不能配合进行主动活动,使康复锻炼不能尽早有效进行。康复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耐心介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达到手术理想目标的重要性,有伤口疼痛时功能锻炼在给予镇痛药物后进行,让患者能积极有效进行功能锻炼。

3.2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

3.2.1患肢正确姿势保持及肌力恢复锻炼 术后术肢保持中立外展位,穿"丁"字鞋并外展15°~30°,防止术肢内收、外旋,足尖保持向上达到中立位,膝下垫软枕以利于术肢处于放松状态。翻身时双腿间夹软枕,由护士协助,一手托患者臀部,一手托膝,将患者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禁止内收内旋[1],避免向患侧翻身。术后第1d指导患者行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活动。如踝关节的主动背伸、跖屈运动及股四头肌、N绳肌训练,同时患肢穿弹力袜,给予足底静脉泵2/d,45min/次,以防止术肢肿胀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2.2根据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评估结果和手术方式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在术后尽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卧位时的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度为目的。①术肢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肢伸直同时收缩肌四头肌,保持5~10s;术肢直腿抬高训练:要求患肢伸直抬高离床面20cm保持5~10s再放下,每组20次,3~4组/d。②在无痛情况下加强术侧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练习,做抗阻股内侧和股外展力的等长肌力训练:即在股内侧和外侧给予阻力,让患者主动内收和外展术肢每次5s,放松5s,尽量完成5~10次/h。练习时避免术肢超过人体中线[2]。③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屈曲膝关节使足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

3.3手术1w后的康复护理 何时下地练习行走受假体类型、手术切口方式和患者体力恢复情况而定。并严格执行医嘱,但必须在康复护士指导下扶助行器行走。术后6d~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下床前先将床头摇高45°~60°,从卧位到坐位,使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减少起床后头晕、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先协助患者床边站立练习,2次/d,等适应后再练习行走。下床时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下肢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3.4出院的康复护理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指导,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至少坚持6个月,直到髋关节的功能恢复稳定。应遵循患肢不负重的双拐行走患肢部分负重的单拐行走弃拐行走的原则,不宜参加剧烈活动,要防止人工关节脱臼及保护人工关节。不过早弃拐行走,不弯腰拾物,不坐矮凳和过低的坐便器,不盘腿和翘二郎腿,不提拉重物,借助穿袜器穿袜,或采用以下姿势穿袜,术后3w可坐在椅子上,伸直健侧下肢,屈膝、屈髋,将术肢小腿置于正常膝下方,一手握住患肢足底,一手放于患膝内侧,轻轻向下,并逐渐屈曲正常健肢膝关节,这个动作同时含患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使患者能够自如的穿鞋袜。保持居家活动区域内宽敞,利于行走,穿防滑的鞋子。

4 术后康复护理的特点

康复功能锻炼的内容多,且需长时间锻炼,锻炼过程中或锻炼后可能会引起疼痛,部分患者出院在家因没有康复人员在旁指导,产生怠慢心理或锻炼不到位,导致康复锻炼不能有效进行。康复护士进行锻炼时应循序渐进,予疼痛评估并及时处理疼痛。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建立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出院后指导家属督促功能锻炼,护士做好定期电话回访予以指导。481例患者经过住院时的康复护理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3月后随访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5 体会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肢肌肉和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对于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负载起着很大的作用,成功的护理,需要患者本人、医务人员、家属的多方配合完成。

参考文献:

[1]林慧玲,林锦芬,潘耘,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得护理[J].广西医学.2012.34(9):1245-1246.

[2]费璐f.1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 :648-649.

篇8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对人体危害性也是最严重的病种之一。手术治疗是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我院从2010年——2012年对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制定了系列的康复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共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30-70岁。L1_5。

2康复措施

2.1心理护理正确有效的心理康复是实施一切治疗和护理的保证。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病程长,心理压力大,表现为忧愁,失落等,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情况,使其主动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的引导。

2.2康复宣教康复宣教是康复护理的基础。早期康复护理,如直腿抬高、腰背腹肌功能锻炼,可以防治神经根由于组织的渗出导致的继发性粘连,恢复肌肉弹性,防止肌肉萎缩及运动不足而产生的骨质疏松。同时纠正不良姿势,加强脊柱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腰部功能。康复护理自入院之日开始实施,并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包括:日常生活处理的技巧、术后康复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出院康复指导及详细说明。

2.3康复运动训练方法

2.3.1术后1–3天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脱水消肿药、止血药、抗感染药。

2.3.2术后给予DI–IB电子治疗仪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消炎、镇痛、促进刀口愈合。

2.3.3术后第2日开始,仰卧位,做扩胸运动。仰卧直腿抬高运动,左右交替进行。上述运动均每日4次,每次10分钟。

2.3.4康复运动训练的原则,已主动训练为主,被动训练为辅,时间由短到长,幅度有小到大,运动要协调,并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

2.3.5术后5-11天,主要为脊柱背伸肌群及腹肌的锻炼:仰卧位,左右腿同时伸直尽量抬高,左右腿轮流进行。而后双腿同时伸直尽量抬高,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仰卧位呈半坐状态,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

2.3.6术后自第12天起,主要是加大腰腹肌活动,运动强调腰部功能。日常生活能自理,并辅以室外有氧运动,以增强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器官功能。如床上蹬车运动,带上皮革腰围进行户外慢走。

3出院指导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增加信心,按照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讲究锻炼的方法、效果、时间及注意事项,制定详细的功能锻炼计划,力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及活动姿势,如站姿、睡眠姿势的,并建立护患联系卡。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予正确指导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更改或调整训练计划。

4结论

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仅仅靠手术的效果恢复是远远不够的,术后必须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和系统的康复护理,才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效防止因运动不足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9

1 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

1.1 通过社区健康档案和社区中心转诊,社区责任医师和社区护士应掌握辖区内伤残情况,建立伤、病、残患者的档案,制定康复护理计划。

1.2 基础护理。一般包括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及排泄护理等。这些护理方法和流程是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与临床护理基本相同,只是实施护理的场所和环境不同而已。基础护理始终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

1.3 功能训练治疗。针对病伤残者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可采用适当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配合康复医师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体康复治疗方案,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开展康复治疗工作。

1.4 预防并发症。病残者在伤病过程中常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病痛,造成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加强康复护理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5 心理护理。残疾者的心理障碍一般比较严重,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及康复训练的进行。因此在进行各项康复护理的同时,社区护士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使病伤残者达到心理康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在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

1.6 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社区护士应对病伤残者进行有关自我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指导和教育,从而充分调动病伤残者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进社区环境,利用社区资源,教育人群了解康复护理知识,认识康复护理对伤、病、残者治疗的意义,鼓励和动员服务对象及家人主动参与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在三级预防中,是投入最低、效果最好、效益最佳的措施之一。

2 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和优势

2.1 以社区内急慢性疾病人、创伤者、老年病人及残疾所致的身心功能障碍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所有社区伤残病人提供全面、连续的康复服务,通过健康促进提供健康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社会支持。

2.2 以对病伤残者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及功能恢复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为主要任务。社区病人病因复杂、病程漫长,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过程,需要个人、家庭、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因此建立以社区护士为骨干,密切与全科医生合作,充分调动病伤残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发挥社区康复优势的保证。

2.3 以病伤残者的家庭住所、老人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要服务场所,依靠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开展工作,可节省就医成本,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当前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一种有效地解决途径。

2.4 社区康复可减少病人到医院就诊次数、减少院内感染机会,有效预防交叉感染。这样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趋势[ 2]。

3 讨论

3.1 护士常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工作中和各种病人接触,特别是护理操作时,直接接触病人的肌肤、血液和分泌物等,随时都可能被病原菌感染。所以,做好职业防护,维护自身健康是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杜绝差错事故的基本保障。

3.2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心重大的服务性工作。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必须要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只有认真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护理安全,防止差错事故。

3.3 对特殊患者的护理如精神病人的护理,护士更需细心。最好在家属的陪同下开展各类护理,以防止遭遇暴力伤害。这也是社区护士的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

3.4 护士无固定的生活规律,经常上夜班,其情绪紧张,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保护和调节护士的心理健康,关心社区护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给予合理的待遇和社会保障,才能进一步发挥社区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多辛苦的职业。社区康复护理是应用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对社区内的伤、病、残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帮助伤、病、残者恢复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残疾,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的一种新形式[ 3]。

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增进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 朴凤善.社区康复护理的社会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01~102

[2] 董丽萍,李和兴,张金声等.社区康复护理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1:1032~1034

篇10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56-02

脑卒中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约为185~700/10万人,死亡率约为44.7~185/10万人,其中约有2/3的患者预后不良造成残疾,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指导,达到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本研究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纳入与排除标准:①通过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确诊脑卒中。②患者均为初次脑卒中,且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③排除不能完成6周康复护理的患者。④排除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25±7.36)岁;脑卒中病程(3.16±1.03)d。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14±7.55)岁;脑卒中病程(3.28±1.13)d。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电监护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病情评估:康复护理前对患者运动功能、理解程度、恢复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评估,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程序提供依据。②急性脑水肿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病情分期阶段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第一阶段即急性脑水肿期(发病1~7d内)由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患者康复训练计划,由护士指导进行一对一训练,具体包括功能摆放、关节被动活动、定时皮肤按摩刺激,每个内容2h进行一次,每次持续15~20min,可配合家属一同进行。③弛缓期康复护理:第二阶段即弛缓期(发病8~14d),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进行卧床运动包括卧床单双桥运动、排尿、排便,鼓励患者上举双手、握拳、夹腿、起床等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指导患者卧床时进行提肛训练以提高膀胱功能,同时,可预防便秘。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卧床时可指导患者抓取重物、刷牙、穿衣等基础日常生活训练。④痉挛期康复护理:第三阶段即痉挛期(发病15~21d),此阶段患者具有一般运动功能,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DL),此阶段主要指导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平衡杠行走、上楼、下楼及语言功能训练,每日2~3次,每次持续约30min。注意陪护防止跌倒,同时,注意强度不要太大,防止低血压性休克及低血糖发生。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并增加水的摄入以预防便秘。⑥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咳嗽、咳痰,每天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及咳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每天清洁患者卧床部位,使用湿热毛巾擦拭患者背部、臀部。对有褥疮的患者进行消毒换药,使用碘伏清洁褥疮伤口。使用冰棉棒擦拭患者口腔有助于刺激患者咽反射,依据患者口腔内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一般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及硼砂溶液效果较好。病房保持通风换气,地面与墙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患者进食时应将病床调整至30度以上,指导患者将头偏向喂食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后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由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研究表明[5-6],脑卒中发病前3个月为康复护理效果最佳时期,目前临床大多数护理干预多关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忽略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组康复护理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