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篇1

关键词:馆藏文物;文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什么是文物

所谓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有宫殿、寺庙、石窟、遗址等。馆藏文物方面有金属器物、陶器、瓷器、漆器、木器、石器、玉器、纺织品、纸质文物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和结晶,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馆藏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类文物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石雕残崩,木器和竹器干裂、皱缩,出土的纺织品、纸张文物腐朽。所有这些历史文物都要进行抢救和修复才能长期地保存下去,这就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意大利人布兰迪在他的《文物修复理论》一书中说道:“所谓修复,是为了维持某件物品物质性上的无欠缺性、为保证其文化价值的保全、保护而实施、处理的行为。” 我国的馆藏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为了博物馆能办出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应当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发展文物修复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怎样才能做好馆藏文物修复工作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众所周知,首先要有正确的修复理念,其次是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物本身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再进行实际的修复操作,最后要做好文物修复档案的整理记录。笔者认为其中最应该注意的几点如下:

第一,是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文保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文物工作者在接触到文物时,要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心,谨慎再谨慎。另外,文物修复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由于文物的受损情况千变万化,它要求修复人员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结合科学的保护措施,灵活运用。因此,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具有历史学、考古学、美学、人类学、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充分了解和研究拟修复的文物,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去认识艺术,这是修复的基础。

第二,分析和研究是做好馆藏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前提。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多样性、时代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决定了实施保护技术必须万分审慎。如果修复失当,破坏了文物身上的各种历史信息,文化信息,艺术信息,那将是无法挽回的遗憾。为了避免经验主义,以既定的模式干预文物,更为了杜绝文物越保越坏,错误地选择不当的理念、方法和材料,对文物今后的长期保存留下后患,我们必须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为馆藏文物保护技术干预的前提和基础。要以可靠性、确定性、持久性的通用标准选择最佳保护方案,不是简单地只对文物表征进行观察,而应更深入了解文物各个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

第三,要特别重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资料的记录存档。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作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记载了文物上的各种信息,而且还记录了保护修复工作的全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需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笔者认为一切工作中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当一件文物拿在手上,如果对它没有清楚的认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毁灭文物上的历史信息。所以在修复保护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应严格遵守“不改变现状”的原则,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变原物风貌。对于每件待修复的文物,都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采用先进科技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修复时尽量采用原有制作工艺和方法,不能轻易把不成熟的技术草率地应用在珍贵文物上。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后,制定出最佳的修复方案。然后依照方案来操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保护修复的目的,不给自己和历史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遗产保护;真实性;玉树然格寺;修缮

正 文

我国的文物保护制度初步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这是建国后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法规,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 处,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制度。这是一个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的历史时期,之后逐渐发展为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体系之中。1982 年,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这标志着我国名城制度的创立。其后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不断发展,期间相继有《曲阜宣言》( 2005 年) 、《西安宣言》( 2005 年) 、《北京文件》( 2007 年)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2009 年) 等国内及国际文件出台。相继于此,我国多个省市亦出台了省市级文物保护规章条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相对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不断输入,在总结过去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的概念与理念不断扩展、延伸: 从早期的保护单体建筑发展到现在的保护历史城镇、历史街区; 由保护名胜古迹、纪念性建筑,发展到保护传统建筑、乡土建筑。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化: 由保护建筑实体,延伸至保护其历史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民俗传承。

我国已经公布的文物保护规章及倡导文件中,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保护修复的相应理念已有所探讨。如《曲阜宣言》,该宣言着眼于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实际,提出学习借鉴国外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是必要的,但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的照搬,而是要经过消化吸收、紧密结合本国实际加以运用”。《曲阜宣言》还提出了“‘原状’应是文物建筑健康的状况,而不是被破坏、被歪曲和破旧衰败的状况。衰败破旧不是原状,是现状。现状不等于原状。不改变原状不等于不改变现状。对文物建筑原状的解读以及判定等诸多问题,“真实性原则”都有着切实可行的解决。真实性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在文物修复中的贯彻与应用要求所有修复方案、保护措施均应建立在对文物建筑现状真实、详实的勘研之上,它要求在建筑本体构件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评定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保存、传承现状文物建筑所蕴含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信息。

雷丽芬在《当下我国城市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危机与思考》中谈到“建筑遗产本应是建设顶级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差异化的世界城市过程中最有支撑力和不可替代的资源,然而,当我国面临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冲突之时,人们更多地向眼前的经济利益倾斜。当下,我国建筑遗产面临城市发展带来的建设性与保护性的双重破坏,加上国民与政府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以及建筑遗产保护的意识浅薄,使得我国城市建筑遗产面临随时断层的危机。”

高宜生在《真实性原则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提到我国的建筑遗产也面临诸多生存危机,如盲目的开发建设对历史文脉的割裂,各地盛行的“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等现象。

下面将以青海玉树高原寺庙文物保护为例,反应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原则的实现。

然格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小苏乡境内,所在地名为江西村然格卡,距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 200 多公里,距江西村约 20 公里,海拔 3776 米。然格寺所在的环境非常优美,从寺院的选址来看,其东临珍那山,南望然帮山,西邻贡多当泽山,北依叶然拉泽山,周边群山环绕,如莲花盛开,而然格寺就坐落在这莲花盆地里,极为殊胜。

然格寺现有现有桑珠颇章大经堂、新大经堂、空载佛塔、转经筒殿、阎王护法殿等大小不等的殿堂 5 座,还有 37 处传统僧舍,以及各类佛塔、察察房十余座。另外,目前还有正在建设的接待房、大厨房以及僧舍 32 座等寺院建筑。这些建筑以大经堂为为中心,随山势高低自由布置,错落有致、主体突出,再加上周边山林的护拥衬托,具有藏传佛教寺院自然古朴、宛如天造,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征。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地区发生 7.1 级强烈地震,然格寺受到地震破坏影响,纳入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玉树州文体广电局委托,对然格寺部分建筑进行了勘测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原址抢救保护修缮方案。其中,总负责人始终秉承文物保护“真实性”原则,强调在修复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保留寺庙建筑的原始特征,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彻底的研究了玉树地区寺庙建筑的原始施工及构造以及所用材料的研究。

然格寺文物建筑的整体保存状况不一,有只需加固修缮的,也有整体较大面积坍塌恢复重建的。其中,桑周颇章大经堂受地震破坏及年久失修,存在屋顶漏雨和墙体开裂,壁画也有较严重的开裂。空载佛塔顶部塔刹歪闪,屋顶漏雨长草,残损较为严重。转经筒殿残损相对较为轻微,但屋面开裂、漏雨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阎王护法殿、普巴护法殿因地震前就残损严重,再加上地震破坏作用,整体或局部大面积坍塌,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僧舍大多整体保持较好,主要存在屋顶漏雨、椽木糟朽以及门窗构件缺失的现象。

从整体评估分析来看,大经堂后的山体存在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院落土质地面雨季排水不畅,道路泥泞,给寺院建筑造成一定的威胁,给僧众带来不便。修缮的难点是阎王护法殿的恢复重建,因地震后清理了原有残损墙体和构件,也未有照片记录,只能靠现状剩下的残垣断壁以及当地僧众的解说来恢复。

在修缮的过程中要求尽可能保存原有构件材料,需补的构件要与原构材质规格相似,所有更换的构件必须标识修缮年代,具有可识别性;必须按传统工艺材料、工艺做法修补,加固补强部分要与原结构、原构件连接可靠;新材料、新技术必须考虑可逆性。所有大木、小木油饰都要进行除尘以及去垢的工作,并根据文物修复“最小干预”、以及“可识别性”原则,补饰油饰彩绘。

小结

我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它涉及历史、文化、技术、工艺、时代特征等诸多内容的研究。其中,真实性原则是古代建筑成功修复的重要原则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贯彻文物建筑修复的真实性原则,重在建筑遗产修复前及修复中对现状真实、详尽、精准的勘察与研究; 重在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所留存的诸如做法、工艺、艺术等信息的详尽记录与价值评定; 重在对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各时代价值丰厚的文化信息的发掘、研究与传承;重在维修档案的科学建立四大方面。玉树地震后,更大范围的引起了高原地区具有民族特色宗教建筑的维护与修缮工作,在整个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尽最大努力,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构造、材料的巧妙应用,恢复及保留了青海玉树地区寺庙的历史特征。

篇3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篇4

[关键词]铜马衔;病害分析;文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K8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18-02

2010年5月至7月笔者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培训班,学习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实践操作,对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ⅢM1:6出土的战国铜马衔进行了保护修复。下文结合这次培训,简介战国铜马衔的保护与修复。

一、器物概况

2006年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战国铜马衔,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该铜马衔通长21厘米,环外径4.0厘米,内径2.6厘米,厚0.8厘米,重119.65克。衔作两节式,以小环相衔接,两端为扁环形贯镳。通体布满颗粒状绿色锈蚀,锈蚀较致密、坚硬,器物表面硬结物,呈层状堆积,一环有两处粘接痕迹。

二、器物科学检测分析

要使受腐蚀的青铜器能够长期的保存下去,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其损害因素,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受损器物进行修复。

(一)材料成分检测

采用便携式X荧光能谱分析仪(型号为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L3t XRF Analyzer)对待保护器物进行成分分析。考虑到器物表面有锈蚀和硬结物,因此尽量选择锈蚀层较薄靠近器物基体的部位进行检测,尽可能降低检测的不确定性。通过检测该马衔合金成分为:铜46.52%、锡13.17%、铅39.22%、铁0.628%。可初步判断该器物材质为铜锡铅。

(二)氯离子硝酸银定性分析

在对器物保护之前,首先需要鉴别器物表面的锈蚀中,包括器物上采集的土样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之后才可对下一步的保护处理做出判断。战国马衔保护修复中,共从三处取样:完整一节中部表面硬结物、完整环中部绿色锈蚀物和两环连接处。

具体滴定分析步骤为:将待检测样品倒入试管中,加入1∶2硝酸溶液后震荡令其充分反应,静置三分钟,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溶解现象和颜色。若完全溶解,则直接加入1%硝酸银溶液进行观察。若不溶解,则使用滤纸进行过滤,直到溶液变得清亮透明后,滴入2~3滴的1%硝酸银溶液进行观察。经过硝酸银溶液滴定,检测到完整环中部取样溶液轻微浑浊,说明含有少量氯离子,其他两处取样溶液清澈,无氯离子。

(三)绘制文物病害图

病害图其实就是文物更形象更准确、无文字的病害描述,是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文物病害诊断结果的间接反映,绘制病害图的过程,也是对文物再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一个过程。

三、保护修复流程

(一)采集图像资料:包括照像和摄像。

(二)文物基本信息记录: 包括文物登录号、来源、时代、质地、级别、尺寸、重量、保存现状(文物保存环境、器物本身病害状况)等,建立保护修复档案。

(三)分析检测:用便携式能谱仪对马衔基体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氯离子,体式显微镜观察。

(四)清除表面硬结物(机械方法去除、化学方法软化)。

(五)清除有害锈(机械与化学材料去除)。

(六)粘接。

(七)缓蚀——BTA法。

(八)封护——Paraloid B72法。

四、清洗和除锈

文物修复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因此,根据原始资料以及后期科学的检测方法,在对器物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基体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马衔清洗和除锈保护修复方案,尽量做到最少干预、可识别、可逆性原则,使其原有的风貌更加安全稳定地保留下来。

(一) 清洗文物

清理是为了除去器物表面上的土垢和硬结物等。首先用手术刀或牙签轻轻剔除器物上大量的土垢和浮锈,再用毛刷沾蒸馏水清洗,完成后用吹风机将器盖迅速吹干。对没有处理掉的表明硬结物和影响外观的锈蚀,将5%EDTA二钠盐溶液pH值调节到约为9,将其浸湿药棉敷在器盖上软化硬结物。20分钟后,在放大镜下使用手术刀和镊子等工具对土锈进行清理。在处理较薄且较硬的锈蚀层时,要格外小心,尽可能用手术刀轻轻平剔,避免划伤铜体。软化过程为软化一层机械去除一层,再软化再去除。对软化部位进行机械除锈。

(二)运用超声波与倍半碳酸钠清洗

配置0.3mol/L倍半碳酸钠溶液,将马衔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温度调至到10℃,时间为15分钟,将器物取出后放在蒸馏水中,用毛刷刷洗表面残留物,并用吹风机吹干。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清洗速度,提高除锈效率。

(三)用锌粉还原法使氯化亚铜转化为氯化铜

先用手术刀片剔除掉绿色有害锈,把锌粉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调成糊状,用手术刀涂在有害锈的地方,过0.5h再滴加10% NaOH液。重复涂敷Zn粉和滴加5% NaOH 2~3次,即可将去除有害锈,然后将器物用蒸馏水刷洗干净。在青铜器清除有害锈过程中,对清洗效果,我们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氯离子,直至检验不出CI存在时为止。

五、粘接

(一)丙酮溶液对器物浸泡

马衔一环有粘接痕迹,由于粘接不牢固再次断裂。为了清除粘接口的胶体,用丙酮溶液对器物浸泡了二个小时,并用机械方法清除了粘接口的粘接剂。

(二)粘接

用环氧树脂类胶粘接马衔一环断裂处,先用油泥把马衔固定稳,然后把AB胶按照1:1的比例配置,涂在断裂处进行粘接。

六、缓蚀——BTA法

采用苯骈三氮唑(BTA)缓蚀方法减缓金属文物的锈蚀速度。BTA可与铜和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的透明盖膜,而起到保护作用。锈蚀的青铜器经BTA保护处理后,可防止氧化物、卤素化合物和其它腐蚀性气体的侵袭,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青铜器。具体步骤为:配置3%苯并三氮唑(BTA)乙醇溶液;用软毛刷将BTA溶液由上至下均匀涂刷于器物内外表面;常温下自然风干,观察器物表面是否有白色晶体析出; 若没有白色晶体析出,则重复涂刷一次;若有白色晶体析出,则表明缓蚀反应完成;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除去析出的白色晶粒。

七、封护——Paraloid B72法

封护的目的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膜,阻止和延缓外界环境中有害成分对青铜器的侵蚀,达到长期保护器物的目的。封护剂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对文物外观改变小、耐老化、有效期长的特性。具体步骤为:配置2% B72-丙酮溶液;用软毛刷将B72溶液由上至下均匀涂刷于器物内外表面;常温下自然风干重复涂刷B72溶液一次,封护完成。

八、保护修复所用材料及工具

工具:镊子、手术刀、锥子、小刷子、洗耳球、带放大镜的台灯、放大镜、格尺、游标卡尺、电动打磨机。

化学试剂(AR):硝酸银、无水乙醇(分析纯)、丙酮、碳酸钠、碳酸氢钠、锌粉、双氧水、氢氧化钠、蒸馏水、B72、BTA、EDTA二钠盐、草酸。

材料:标签、取样瓶、化学分析滤纸、电磨机磨头、PH试纸、环氧树脂胶。

仪器:便携式X荧光能谱仪、体式显微镜、超声波清洗机。

玻璃器皿:试管、烧杯、量杯、量筒、漏斗、广口瓶(带磨砂盖)、洗瓶。

防护用具: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帽子。

九、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

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依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标准记录格式、将文物名称、收藏单位、文物登录号、文物来源、文物时代、文物材质、文物级别、提取日期、提取经办人、返还日期、返还经办人、保存现状、病害状况等基本信息详细记录之外,还要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步骤、科学检测分析、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工具仪器、材料、方法、效果等直接或间接干预文物的细节记录,撰写文物保护修复日志,可将文物保护修复前的基本状况及修复过程详细记录,以便为今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马清林,苏伯明,胡之德,李最雄.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5

国家文物局对“华光礁I号”沉船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沉船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方案。本文以“华光礁I号”出水陶瓷器的保护处理为例,简要对海洋出水陶瓷器文物的科技保护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陶瓷器文物的出水环境

水下文物出水前在海水中已经浸泡、冲蚀了若干年,周围地理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至关重要。华光礁位于西沙群岛中部靠南,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礁内最大水深20余米;华光礁受东北季风的冲蚀,礁坪变得平缓宽广,表面以大颗粒生物沙为主,下层以交织成片的柱状珊瑚骨骼构成,“华光礁I号”古沉船遗址位于礁盘内的西北边缘。海洋中多种环境因子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如温度、降水量、盐度等,都会对海洋中文物的腐蚀产生影响。西沙群岛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水盐度较高,达34%。由于沉船遗址是位于海砂与珊瑚碎屑交错的沉积层上(图2),这类沉积层的海水易于渗透,电阻率低,利于电极反应的传质过程,腐蚀性高;海洋底部经常有暗流涌动,卷裹着的沙粒对陶瓷器进行冲刷腐蚀,致使有些出水陶瓷器的釉面酥松脱落,表面粗糙。

二、出水陶瓷器文物的病害

1 可溶性盐

物质在接触海水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腐蚀,这种损害主要是源于海水中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交互作用。而深藏于其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各类文物,其损害程度便可想而知。正因如此,自世界水下考古工作伊始,其发掘物的脱盐、脱水等保护处理问题便成为海洋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可回避和首要解决的问题。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情况下有一定的溶解度,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溶解一重结晶一溶解”现象。一般的馆藏条件下,对于含盐份高的陶瓷质文物,这一现象就会发生,在较短时间内没有大的变化,但时间长至二至三年后的器物表面就会泛白,出现被盐结晶撑出无数的小花点,造成器物表面粗糙,陶瓷器可使釉面成片剥落(图3);同时使得器物内部松脆,容易碎裂。可溶性盐类是陶瓷器文物最主要的病害,在黏结、修复、保存前一定要清除干净。

2 表面的沉积物

华光礁的基底主要是一些珊瑚、软体动物和钙质生物沙,而这批出水陶瓷器属于民窑外销,质量较差,常年受海水浸泡和生物影响,部分陶瓷器表面形成坚硬致密难以去除的石灰质、石膏质沉积物(图4abd),有些表面还有铁质沉积物(图4c),还有些器物有严重的残缺和破损状况。在出水的瓷器中,相当部分被贝壳、海泥等混合组成的海相沉积物包裹着。

华光礁部分陶瓷器表面沉积物通过X射线荧光(XRF)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主要成分为铁、钙、硫、硅等;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主要物相组成为文石、方解石、石膏等,另外含有氧化铁、碳酸盐及氧化锈蚀等。根据前期实验情况,使用3%柠檬酸溶液或5%EDTA-2Na对有沉积物的器物进行浸泡,以去除含碳酸盐,硫酸盐的沉积物,然后用手术刀、毛刷等工具去除已软化的沉积物,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进入脱盐阶段。

3 有机污垢

华光礁出水部分陶瓷器表面还残存有海洋动植物降解后的成分,有些有机污染物对器物有破坏作用,清除污染物有利于陶瓷器文物的保存和展示(图5)。通常采用3%的双氧水浸泡污垢数次,可使污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及小分子的有机物而除去,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

三、出水陶瓷器文物的脱盐保护处理

陶瓷器文物的脱盐过程是保护处理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脱盐过程不彻底,将对文物造成隐患,且无法弥补。陶瓷是属于多孔性材料,尤其对于低温釉陶瓷其孔隙率更大,因此当陶瓷文物浸没于海水中时,海水中可溶性盐类就会渗透入陶瓷中,浓度达到内外平衡,而且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如环境温度、盐度、PH值、流速等影响,陶瓷器中含盐量有多有少。当陶瓷文物被打捞出海后,其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可溶性盐类会随着溶解度的变化,而反复发生溶解重结晶现象。这一过程中,陶瓷内部结构中的孔隙内壁压力也会随之反复增减,这就使得陶瓷器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造成釉面剥落、返盐、疏松等病害。选择合适的脱盐工艺非常关键,一般陶瓷器脱盐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去离子水静态处理

陶瓷器脱盐过程是海水渗透的反过程,不同的是陶瓷器周围的海水为去离子水所代替,是通过离子扩散的物理反应过程。扩散是指离子和分子不以大流量的形式迁移。一般来说物质将自发地向更低化学位的区域扩散,物流量与浓度梯度成比例,从高浓度区流向低浓度区。对于陶瓷器文物众多的场合,脱盐所需的场地较大,其他方式的脱盐费用较高,因此,静态脱盐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图6)。

2 超声波振荡处理

超声波振荡脱盐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即在声波的作用下,由于液体振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即空化泡。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长大并崩溃,对周围产生冲击力,它对液体产生一个搅拌作用,加快可溶性盐的溶解,同时通过搅拌,使水溶液发生运动,将已溶解出的离子带离陶瓷体。而超声波强大的冲击力还起到了使可溶性盐解离的作用。但必须注意,对于那些已出现胎釉剥离倾向或胎裂较为严重的陶瓷器,应避免使用此法(图7)。

3 流动去离子水处理

以流动的去离子水进行脱盐,其工作原理和静态脱盐一样。只不过是通过动力加速了去离子水的流动,及时降低了陶瓷器附近可溶性盐的离子浓度,而且能快速地将陶瓷器附近的可溶性盐带离出去,加速了陶瓷器体内盐的向外渗出,从而达到快速脱盐的目的。

4 电渗法处理

即在浸泡槽两端插入不锈钢电极,以5%的稀氨水做电解质通入1安培/平方分米的直流电,使陶瓷器中的金属离子加速运动,从陶瓷器中析出。电渗法清除的效果可用电导率来判断清洗程度:因为可溶性盐是电解质,在水中含量越大,电导率就越大,因此,当电导率降到一定程度并保持不变时,就可认为可溶性盐已清洗完毕。

对于批量需处理的陶瓷器文物,超声波加速脱盐、冷热水交替浸泡、流动水等也可以加快脱盐过程。华光礁出水陶瓷器文物当时的烧制温度不同,导致胎体密度并不一致,因而可溶性盐的含量也并不一致。对陶瓷器文物来讲,通常去离子水长时间浸泡也会对器物造成损伤,因此,其脱盐的方法更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是因物而异,择法善从。

四、陶瓷器的加固修复

出水陶瓷器在脱盐之后,需要进行的是将那些破碎、断裂、短缺、剥釉、脱彩的陶瓷器进行粘接、修复。华光礁出水陶瓷器破碎、残片、剥釉等病害居多,修复工作艰巨。实施修复中必须忠于实物的历史原貌,反对操作者主观臆造,随意加工改变,对修复中的每一道工艺都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并具有再修复的可能性,且要“修旧如旧”,便于展览和保藏。

1 粘接

粘接是将古陶瓷器物破损或断裂的部位(图8上),用粘合剂重新粘合在一起,为下一道工序的进行提供条件。有些破损较严重、断裂面较多的器物,在粘接前要根据它们破损或断裂部位的形状、颜色、纹饰等特点先进行拼对,确定各自所在的位置,并做好编号,以便在粘接时做到完整无误。为了提高粘接强度,每块残片及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要用双氧水清洗擦净。粘接前,要等待残片的几个接合面都干燥了,再用适合于陶瓷器的环氧树脂或者一定浓度的B-71粘接(图8下)。瓷片间的结合处尽量少涂胶,以防空隙过大,合拢时走形错位。

2 配补

在古陶瓷修复中,经常会出现器物破损的部位短缺不存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配补来复原短缺部位的原貌。配补材料常用石膏粉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此为传统的配补材料,在研究修复中广泛使用。也可选择成品粘合剂,如AB强力胶、AAA超能胶等,和填料滑石粉或牙粉(牙科医疗所用)混合调成膏状,软硬度视修补需要而定。配补前先用橡皮泥翻模(图9),然后填入膏状物定型。固化后的多余坚硬部分,要将其修补平整。补缺后用木砂纸打磨平整,缝隙处用瓷器腻子填平,最后用细质水磨砂纸磨平作色。

3 加固

华光礁出水陶瓷器部分器物上的裂纹或冲口、表面将剥落的彩绘和釉层、受力或易损部位、已完成粘接或配补工序的器物等要施行预防性保护处理,进一步提高其修复部位的牢固度。常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或硝基清漆和丙烯酸清漆类涂料,用稀释剂调制好,然后用喷枪或毛笔涂刷法进行喷涂加固;也可利用渗透性较强的B-72等液体粘合剂对器物上非受力部位的裂缝、冲口以及粘接后尚不牢固的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图10)。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整个器物直接放入硝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类涂料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而后取出放入一个装有少量丙酮类溶剂的加盖玻璃容器中,使其在饱和的溶剂蒸汽的条件下缓缓干燥。此方法适用于低温陶器风化侵蚀的加固处理。

4 作色

经过粘接、配补和加固等工艺修复后的古陶瓷器物,其修复部位的颜色与原器物颜色存在很大差距,需按照器物表面原有的色彩或纹饰,对修复部位进行作色处理,并且不留修复痕迹。最好采用附着力、遮盖效果好、不易褪色变色的颜料作色。最后就是仿釉,做旧,其工艺就是要使器物被修复部位呈现出与原器物整体相同的自然旧貌,使其与整个器物浑然一体(图11)。

篇6

是古代盛酒或盛水器。《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仪礼・少牢馈食礼》:“司空设水于洗东,有。”说明具有盛酒、盛水的两种用途。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宽肩,两耳,有盖;圆形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通常在一侧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方形一般为商代器,圆形在商和西周都有。此次修复的铜,通高35厘米,底径20厘米,上腹部饰弦纹一周,双耳饰绳纹,为滁州出土的东周时期珍贵等级文物,现藏于滁州市文物管理所。

一、修复前的保存状况

2014年,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委托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该文物进行修复保护。铜出土后存放于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库房,由于受文物保护条件限制,入藏库房前未经保护处理,器物表面的泥制包浆、腐殖酸仍附着上面,而这些物质是良好的吸附有害气和水分的载体,当遇到水分和有害气体沉积器物上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文物的表面腐蚀。移交到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时未经任何修复保护处理,仍保持着出土时严重变形、残缺、裂隙等本体病害。(见图1)

二、修复保护的技术难点

1、文物本体的矫形加固

由于文物本体铸造时器壁较薄,埋藏过程中受到较大外力挤压,导致断裂变形严重,加之埋藏时间久远,受环境侵蚀严重,使得文物劣化加剧。对此类变形文物的矫形加固,难度极大,常规的捶打、模压等矫形方法,可能会导致文物本体的碎裂,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修复工作者,制定可行性方案,谨慎操作。

2、残缺部分的补配拼接

文物出土时,口沿、腹部、双耳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为了使文物尽可能还原本来面目,满足陈列展览要求,需尽可能在文物对称处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翻模,等模具晾干后用合金重新浇筑,并根据残缺部位的形状、弧度切割打磨,重新补配。

3、修复后的保护隔离

修复后的文物,应适当进行保护处理,以最大程度保护文物本体,延缓文物劣化过程。为此,需要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保护材料,并且保护过程应具有可逆性,可再处理。

三、分析检测

修复前,需对文物的质地和病害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文物的理化性能和锈蚀程度,并根据器物的破损程度和病害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用以指导修复,同时也是文物科技数据的保护存档。主要的测试项目有本体成分分析和锈蚀层分析。成分分析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锈蚀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过程为无损分析,对文物没有损伤。

经测试分析,青铜的本体成分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9%、6%、4%。,锈蚀产物主要为蓝铜矿和孔雀石。这表明文物的基体保存基本完好,锈蚀已经趋于稳定。

四、修复过程

1、清洗

用毛刷蘸上去离子水,反复清洗青铜表面的泥土和污垢,尤其是残缺部位的断面,使断面的杂质和泥土全部除掉,这样便于后续的补配。表面硬结物用竹刀去除,操作谨慎,以免伤到器物。

2、矫形补配

补配和矫形是铜修复的重点及难点。由于铜胎质保存尚好,可以采用逐步加压的方法缓慢矫形,具体如下:

第一步,将器物置于大台钳中加压,稍稍改变其形态,让其相邻断裂变形部位合在一起。此道工序要注意软硬相间,时紧时缓,过分紧,超出文物质地的延展性,容易出现崩裂,太松了不起作用。第二步,根据文物尺寸弧度,制作内外膜,依托模型将文物用铁丝捆扎起来,注意四周联缀。过段时间,松开铁丝,查看变形恢复情况,再逐步拧紧铁丝,缩小铁丝圈,使得器物逐步恢复形变。第三步,将已经固定的器物放置较长时间,逐渐改变其性能,整合在一起。第四步,在裂隙部位用焊锡焊接加固。

矫形完成后,对器身无纹饰的较小残缺,直接用焊锡补配,并打磨平整。对有纹饰造型的残缺处,则需要翻模补配。采用美术石膏和高强度石膏混合制模,所得模具开浇铸口,并留有榫眼扣合,放置于烘箱中,低温烘烤至完全干燥,然后用锡基合金溶液浇铸成型。再将所得补配件根据残缺处形状剪裁、拼接,打磨平整,焊接到残缺处,完成补配。

3、打地子

补配和整形完成后,用腻子和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根据器物的底色,添加相应的矿物颜料进行调配,调好后,用皮刮子或油灰刀抹在青铜表面的接缝处。待地子凝固后,用粒度较小的水磨砂纸进行打磨,使地子和器物保持一个平面。

4、作旧

作旧是青铜器传统修复中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艺程序,一件青铜器修复的好坏,达到怎样的效果,全在这道工序中体现出来。在传统修复中,作旧的目的是使修复过的地方不露痕迹,使其与周边的衔接浑然一体,既要颜色一致,又要做出质感效果。

选用虫胶漆和乙醇作为粘接剂,根据青铜各层颜色,添加不同的矿物颜料,通过弹、点、抹、拉等技法上色,在颜色与周边接近时,用排笔蘸上黄泥抹在上色的位置,待黄泥干透后,用清水洗掉。

5、封护

选用2%的B72丙酮溶液对青铜进行封护保护,B72是是一种多用途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具有非常好的可逆性,极佳的稳定性及耐老化性,无色透明,优异的附着力及粘接力,适中的柔韧性等优点,可以用于文物加固及表面处理,以阻止空气中氧气、水分、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侵入,引起青铜的再次腐蚀。至此,整个修复过程就全部结束,修复后的青铜见图2。

篇7

一、世太史第暨赵朴初故居概况

赵朴初故居古建筑群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轴线排列,东轴线四进,西轴线三进,共七进。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东一进、东二进,东三进、东四进,西一进、西二进之间设起采光和承接四面檐水作用的天井。后花园由六角亭、荷花池、假山、碑廊、园艺等组成,面积982平方米,似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古建筑群西北部。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建筑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附赵朴初故居底层总平面图)

安庆市政府、安徽省文物局对该建筑群的保护非常关注,拨专款进行维修。经公开招标,该工程由安徽省安庆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承建。

由于该建筑群建设年代已久,周边道路的不断翻修已造成整个建筑群除西三进外(该进的地势比其他高),其它六进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均低于周边路面的标高。安庆雨量充沛,大雨时间稍长即可造成整个建筑群室内进水,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针对现状,赵朴初故居修复工程设计图纸中明确规定,整个建筑群除西三进外的其它各进建筑原地整体提升450mm。以绝后患。

二、本工程构架基本概况

本工程为明、清木构架结构(东四进为两层),即作为承重结构的穿斗抬梁式构架;整体大部分完好,无明显歪闪。由于建设历史较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修复前经测绘发现屋面损坏较为严重,梁、枋少数有裂断现象,一些承重柱底部因潮湿腐烂,少量柱不同程度被白蚁蛀空,部分柱、枋、梁有明显下沉等。经测算,构架体系待屋面、楼面卸荷后,明间柱承受力约1.5T,其它次间柱受力为1.2T左右。

三、构架提升的方案选择

中国的古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通常是采用落架维修方式――将需维修的建筑整个拆除,修复被损坏的构件,然后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式”的原则就地复原。

本工程是采用传统的落架维修方案还是采用其他更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工程项目部根据现场不开阔、施工工期紧、保护原构架结构,建筑群需抬升500mm高的现实,经多次技术论证和方案比较,最终选用整体提升的方案。

四、构架整体提升系统技术设计

结合本工程构架受力情况,整体提升系统以每进(栋)为单元体,采取以构架柱为受力点的整体提升法(含每进主楼及东西两边厢房)。

整体提升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做好提升前各项准备工作

a.清除屋面和楼面荷载,下瓦清除杂物;拆除隔墙及构架四周相联接物体,使构架形成单独物体。

b.详细检查屋面及梁、枋、柱、榫、铆等缺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采用先墩接修复,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提升架体的绑扎。

c.设立构架之间水平拉杆及剪刀撑,使构架形成整体。

d.采用液压千斤顶做为提升机具,千斤顶定位后,按序编号,并用高压软管与油泵连接形成整个提升系统。

e.备齐构架提升后基础施工各种材料及半成品,以便抓紧时间进行基础施工。为尽量缩短

构架在临时固定点上的时间,保证尽快落架归位。

f.做好提升前的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整体提升系统安装

在柱的下中部用双排钢管夹紧柱的两边,用钢扣件固定。在双排管下面铺二根横管,管上面设硬质垫木块(300×200×100)。垫块上面用120×120木柱撑,沿柱的纵向加固与柱身联接,通过木顶撑托顶梁枋,使之整体受力。在双排横钢管下面,千斤顶上面用150×150钢板放置在千斤顶上口(扩大受力范围)千斤顶放在原老基础上,用550×200×100硬质垫木沿长形基础放置,扩大千斤顶的受力范围。千斤顶分别采用8T和5T起升量,分30个点提升。考虑到整个构架提升后应做临时支撑固定构件,同样采用钢管件顶撑,固定的支撑同样应放在老土层受力较好处,以防下沉变形。

东四进为2 层建筑,是本工程中施工的最难点。以下附图就是以东四进为例的提升系统设计图

3.整体提升

整个提升采用分多次提,每次提60―100的方法,每次提起后用硬质垫木或石料在柱底部垫牢,分次提,分次垫,外加临时固定支撑固定。整个构架提升到设计标高时,做临时加固处理,检查整个构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基础圈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时,铺好柱垫石,柱垫石用C20碎石混凝土铺垫,柱垫石表面应平稳,做到横平竖直,在测定设计标高和水平线后,再逐步落架归位,经业主方、监理方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整体提升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和监理公司总监审批,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并批准后实施。

由于该工程采用了整体提升技术,在合同工期非常紧的条件下仍提前完成了该工程,工程质量达省优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整体提升系统技术价值

在古建维修工程中采用整体提升系统技术与传统的落架维修工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1.节省工期。传统落架维修必须将建筑物拆除并将损坏的构件修复后再就地恢复重建,其工期比新建建筑还要长。显然采用整体提升技术,工程工期要快得多。

2.经济效益提高。工期的缩短经济效益必然提高;另外,减少很多拆、建的过程与环节也相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3.对工程质量有所保证。落架维修对拆下来的构件必须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合理堆放,然后按原式样恢复,极容易出错;在拆的过程中难保构件不受损伤,质量难以保证。采用整体提升技术,上述的难点、缺点基本都能克服。

4.该技术并不复杂,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复杂的工具。对于木结构、特别是古建维修工程非常实用且经济实惠。

六、结束语

篇8

关键词: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Abstract:Zig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is a city developing from salt and being prosperous because of salt,so it is known as the“Millennial Salt City”.In the past nearly 2000 years of history,there have been many historical relics,sites and monuments left in Zigong city.The abundant and unique salt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ore carrier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Zigong city.With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n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Zigong salt cultural heritage will have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Zigong.

Key words:Zigong;salt history heritag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46(5)

自贡素以盛产井盐闻名遐迩、蜚声海外,被誉为祖国的“盐都”。早在东汉章帝年间(76~88年),自贡便开始了井盐生产,走出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和因盐设市的道路。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盐业历史文物、遗址和遗迹。丰富的盐文化遗产,是构成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内容,展示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质,体现着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强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述

1.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况

盐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盐有关联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自贡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东汉章帝年间开始井盐生产,晋代初具规模,唐宋闻名全川,清朝咸丰年间和时期开创了两个“黄金时期”,从而使自贡成为华夏大地上著名的“盐都”,并在世界盐业生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与演进,在自贡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积淀下来了辉煌灿烂的盐文化,留存下来了大量充满“盐卤味”的文化遗产。

盐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与盐文化有关的物质性遗存及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工艺、技术、礼仪、风俗等。自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座,国家3A级以上景区3处。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A级景区,80%以上属于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自贡盐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有反映盐业生产的遗址和现场,如大公井盐业遗址、吉成井盐业遗址、“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龊>、高产稳产天然气井――东源井;有反映盐业运输和贸易的古镇、古街,如仙市古镇、赵化古镇、牛佛古镇、盐井街、八店街、自流井老街、大安街、贡井河街和老街;有反映盐商生活的宅邸、寨堡,如玉川公祠、子诚公祠、李亨祠堂、胡慎怡堂、涵园、胡廷洁公馆、三多寨、大安寨;有反映盐商和盐工活动的会馆庙宇,如西秦会馆、南华宫、禹王宫、天后宫、炎帝宫、桓侯宫(即张爷庙);有独具特色的盐帮菜系,如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李氏回锅肉、富顺豆花、火爆黄喉;有反映传统井盐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有反映盐业经济的民俗风情,如年节灯会、牛王会、放水节、王爷会;有与盐业相关和由盐派生的民间艺术,如川剧、盐工号子、龚扇、扎染、剪纸、彩灯、糖人、面人、木刻。此外,数目众多的盐业史籍、档案、契约、账册,也是自贡盐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2自贡盐文化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文化遗产的分类,自贡盐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其中,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可以归类成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遗址类盐文化遗产、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四类①。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如沿滩区仙市古镇、自流井老街、西秦会馆。遗址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代现代名人墓葬等,如大公井遗址。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盐业史文物以及散落于民间的文物,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整套古代钻治井工具群。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地下盐资源埋藏区。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盐有关的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与仪式活动和生产生活经验等,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盐帮菜制作工艺、川剧、年节灯会。

2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

正如同志在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词中所言:“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保护好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作为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千年盐都”面临的首要任务。

2.1保护理念

2.1.1培养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当前,自贡已成立了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组织和机构,如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蜀光中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但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与自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才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真正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承者、守护者,所以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1.2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是指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可以从场所的原真性、传承人的原真性来表现。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场所的原真性,是注重盐文化遗产的历史原物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整体协调,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对于修复、重建或改建的物质类盐文化遗产要做到“修旧如旧”,尽量再现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原真性,是注重保护那些掌握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等工艺和技术的盐工们。

2.1.3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化

活态化保护多用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手工技艺、宗教仪式等。自贡在保护盐文化遗产时,要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延伸,如建造小型盐卤作坊,向游客展示盐卤的制作工序、制作技艺,使自贡井盐制作工艺活态化。这种被“动感”了的文化遗产,则要比“静态”的感染力大得多,当然也就更能彰显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种让文化遗产“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甚至是“味”起来的活态化保护方式,能让游客耳、目、鼻、脑并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思考盐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与真谛。

2.1.4采取多种保护模式

从国外单个工业遗产保护来看,大致存在3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一是博物馆化保护模式,以德国的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二是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德国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为典型;三是商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德国的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为代表。自贡盐文化遗产属于工业遗产类型,当前自贡已建立了盐业博物馆保护盐文化遗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今后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如在打造自贡盐文化遗址公园时,既要保留盐文化遗址的原有功能,又要增加休闲、娱乐、购物、接待等公共游憩功能。

2.2基本策略

2.2.1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1.1实体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物理或化学上的变化,其本身的形态和原本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可能会出现对应上的缺失②。当建筑实体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外在的改变,出现或即将出现破损现象时,我们就应根据其实际状况,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采用保存、复原、改造、新建等相应的保护手段,维持其实体的绝对存在。如在保存文化遗产的现有状态下保护天车、盐井、会馆、盐道及盐文化生产、生活用具等文物古迹;在充分掌握文化遗产原始状态的条件下,复原与盐文化有关的街道、店铺、民居等盐业遗址;在保留一些具有盐业历史文化特色部分的情况下,改建盐场老街、仙市等街市古镇。

2.2.1.2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丰富,如有仙市古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西秦会馆等历史建筑。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内涵式保护和外延式保护。内涵式保护,主要是保护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一是指各类历史建筑物本身及由其各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建筑实体及风格;二是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即城区、镇区和村庄)内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有关各种环境要素。自贡的会馆、庙宇、老街、古镇等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在保护修复时,要注意恢复其包括建筑物等级制式、营造法则、细部装饰和色彩处理等在内的历史原真性,以准确重现其本来面目。

外延式保护,是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整体本身以外的各种有关环境要素的复建与修缮,它包括物质的人工环境或自然环境要素,还包括由这些环境要素衍生出来的属于精神范畴的某种特定气势与氛围。在对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使遗产周围环境与原始环境相吻合,留存住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在保护过程中,内涵式保护是根本,但外延式保护亦不可缺,二者相辅相成,共生互补,相得益彰。在实施自贡建筑类盐文化遗产保护时,应注重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2.2.1.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保管环境;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再生性保护,这主要包括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和石窟、壁画、雕刻的数字化两个方面;三是借助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增强保护决策的科学性;四是为保护修复提供最恰当的方案。如应用数字技术对西秦会馆的雕刻、彩绘进行保护,并为天车、盐井等难于修复的文化遗产提供恰当的修复方案。

2.2.2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2.1节会式保护

地方节会是社群活动的独特形态,它包括众多与节气时令和生产生活有关的祝祷、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习俗活动。在自贡盐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盐业的经营和生产者,或为促进盐业生产力的发展,或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或为祈望神灵的护v,或为整合群体,或为宣泄情感,或为实现自身的审美追求,逐渐形成了与盐业有关或由盐业的行业群体主办的地方会节,如王爷会、牛王会、品仙会、年节灯会、放水节等。节会式保护是由地方组织并举办各项独特魅力的传统节会活动,让“非遗”还原到民俗活动的动态结构里去。节会式保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节会中“复活”。自贡可以通过举办节会形式来保护盐场神灵祭祀、传统文化活动等民俗风情。

2.2.2.2数字化技术的采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多角度反映人类多姿多彩的活态的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化记录方式将活态的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技艺及表演艺术等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固定在多媒体的芯片中,既能节省空间、灵活转换、便捷传输、方便留存,又能更加形象、全面地保留其原真性。

3自贡盐文化遗产利用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旅游吸引物③。如在英国,遗产被称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的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品牌,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经济价值,是其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3.1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目前,自贡盐文化旅游已成为自贡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6大旅游系列之一。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我国旅游资源认定的国家标准④,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见下表(表1)。

3.2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利用

要使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能持续发展,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着力打造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

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要与自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近期发展目标要在《自贡市旅游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进行。

在盐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打造上,近期推进中国盐疗养生基地建设,使中国盐疗养生基地、恐龙王国公园、中国彩灯大世界这三大核心旅游产品成为自贡市旅游目的地的重心,完善旅游目的地结构体系。以盐湖养生国际生态城(中国盐卤浴)为旅游目的地支撑项目,建设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井盐文化生态度假旅游5A级风景区;依托大公井区域盐文化遗存,将大公井区域打造成为地域上连为一体、项目上各具特色,集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医浴保健、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区域;依托仙市古镇,将古镇打造成为一个集“古盐运文化、古镇风情文化、古镇民俗文化、川南乡村自然风光游赏及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具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一镇三乡四季春”美誉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借助大公井古盐文化旅游区、中国龊>―吉成井盐史文化博览园、仙市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打造“千年盐都”井盐文化旅游精品,完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3.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盐文化遗产

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场景展示、立体影视制作等方面,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进行。

3.2.2.1实现盐业博物馆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全球覆盖,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将更加迅猛。所以,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对外宣传。以盐业博物馆为例,首先,盐业博物馆要加强网站建设,利用网络来架设、设计一个提供咨询服务的网站,公众可以通过网页设计的资讯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⑤,从而达到拓展博物馆宣传阵地的作用。其次,由于馆藏文物信息流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盐业博物馆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着手,切实发挥历史文化信息库的作用,将有关盐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和数字化后,放在网络上为公众提供服务。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直观地了解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把馆藏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主动开发利用盐业博物馆的资源。

3.2.2.2保护传统井盐汲制工艺,进行虚拟场景展示

虚拟场景是利用计算机建立的一种逼真的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沉浸在这种环境中与环境进行适时交互,达到“沉浸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目的。如通过计算机编程设计传统井盐汲制工艺,展示虚拟场景,用户只需通过控制键盘和点击鼠标即可观看井盐的制作过程,并实现身临其境的浏览体验。

3.2.2.3制作立体影视,增强游客体验性

自贡因井盐的开采而闻名,但由于古代缺少机械设施,盐工们都是用双手、双脚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完成井盐生产的。我们可以利用3D或4D技术,将有关凿井制盐的真实故事制作成3D或4D影视,供游客观赏。如制作被称为“脚脚红”的反映古代盐工们艰辛捣碓场景的立体影视。即盐工们站在只有一二十厘米宽的踏板上,踏板下是万丈深渊,盐工们利用足踏的方式,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利用锉头在运动中形成的动力来冲击岩石和破碎岩石进行凿井。为了鼓励盐工们的劳动,盐工们在踏板上踏几脚,盐商们就给几个铜板,而盐工们随时都会有坠入深渊的危险。凿井过程中盐工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智慧与血汗,会给游客以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此外,这种3D或4D影视,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尤其是对学生而言,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有教育意义。

3.2.3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自贡盐文化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是提高旅游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必然选择。对内,自贡要将盐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竞争力。这就要借助恐龙和彩灯的力量来互相宣传、合作发展;恢复推行“门票套餐”制度,即自贡三大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合作经营,联合出售门票。对外,自贡要树立大区域、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2011年初,《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已上报国务院。自贡要抓住机会,借助成渝经济圈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主动出击,加强与周边地区、周边省市的沟通和联系,实现资源共用、客源共享、利益互得,力争将自己融入到川南、川渝、甚至整个大西南旅游环线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0(1).

[2]郑向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一、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责任目标圆满并超额完成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责任目标共14项。具体目标和完成情况如下:

1、全年计划组织文化下乡活动30天次。实际完成30天次,占年任务的100%;

2、全年计划组织大型文化活动8次。实际完成11次,占年任务的137%;

3、全年送戏下乡任务130场次。实际完成141场次,占年任务的1*%;

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5000场。实际完成5260场次,占年任务的105%;

5、全年计划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活动3次,文化经营业主培训2次。实际完成“扫黄打非”集中活动6次,组织文化经营业主培训4次,分别占年任务的200%;

6、北阳平遗址群的规划、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方面。3月5日,*已由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我市文物开发保护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7、全年创作的音乐、美术、摄影、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6篇。实际完成6篇,占年任务的100%;

8、依法管理全市文化市场,确保我市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加强文物保护,确保库存文物和田野文物安全无事故。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狠抓责任落实,保证了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库存文物安全无事故;

9、完成国有土地租金缴纳任务。我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确保了此项工作完成率达100%;

10、按月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污水处理费缴纳任务。该项工作完成率达100%;

11、计划生育“四率”达到100%。我们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完成率均达到了100%;

12、通过文化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创建,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行政执法、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13、认真做好了兰—郑—长输油管道工程的服务协调工作;

14、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催查、催办和信息等重要工作。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年”活动。自全市开展“廉政建设年”活动以来,在市廉建办的统一领导下,市文化局党组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加强领导,严格程序,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推动此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学习吕书记重要讲话;局党组成立了文化系统“廉政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了文化系统“廉政建设年”活动方案,逐项目、逐内容、逐环节进行了部署安排。二是大力宣传发动。为推动我局“廉政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我们从深入宣传发动入手,强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制作“弘扬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等宣传标语;利用宣传橱窗开辟了“廉政建设年”活动政务公开栏;以“*文化网”为阵地,专门设立了“阳光行政”栏目,对规定的内容和项目全部予以网上公开,使文化管理工作达到权力清晰、职责明确、流程规范。三是注重素质教育。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健全了领导班子廉政档案,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廉政建设知识测试,坚持上好廉政党课,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率先垂范,先后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3次,分别就“怎样当好领导干部”,“怎样当好正职领导”,“怎样当好副职领导”进行了深入讲解。四是注重创新途径。以“廉洁勤政”为重点,把“树立机关良好形象,狠抓单位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制作了宣传橱窗,对各项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和执法人员状况进行公示,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考评、卫生环境、办公程序、考勤考核、财产管理、文印登记、档案建设、门卫看护、车辆停放、会议秩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团结、严谨、敏锐、实效、敬业、公正、诚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二)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奋力实现大跨越”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意见,编制了学习计划,确保了大讨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我局通过网站公开单位电话、邮箱,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跟踪报道大讨论活动的动态情况,认真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组织职工填写《解放思想大讨论调查问卷》;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文化工作大局和“五破五立”、“五查五看”的工作要求,对照自身的职责分工,通过“职工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法,广开言路,深刻查摆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专题会等,组织干部职工认真传达局下发的实施方案,学习和掌握活动内容,领会精神,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并针对查找出的影响我局整体工作的有关思想观念、思路措施、工作作风、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条分析并汇总,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狠抓落实。市文化馆、图书馆、铸鼎原文管所等二级机构组织单位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认真调研,书写并递交了科学、详实、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针对自身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整改提高,推动文化系统大讨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按照活动安排,我们还积极开展工作百日“大接访、大下访、大包案、大解决”活动。局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安排,设立了领导接访日,抽调6位同志,深入阳店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大下访”,组织各二级机构对单位内部的隐患进行系统排查,及时消除了隐患,维护了全系统大局的稳定。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全力服务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我们把市文化活动中心的“三馆一院”建设,作为今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市北区指挥部认真做好设施内部设计论证、档案资料整理、项目申请、业务技术指导等。目前,市文化馆、影剧院、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成,图书馆、科技馆的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11月28日,我市博物馆陈列大纲论证会在函谷大酒店召开,省、市文博专家到会对我市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并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

二是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精神要求,积极与市委组织部衔接,筛选确定了85个示范点,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共享共建。通过积极努力,已争取到了市财政配套资金24.5万元,并与上级配套资金一起上划省文化厅。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中标单位签订了供货合同,年底前安装调试完毕。

三是强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我们坚持以建设豫西文化长廊为载体,以农村基层文化大院、社区文化辅导站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为切入点,先后在涧东区、涧西区各设立了1个社区文化辅导站,配备专业文化辅导员7名。举办了全市文化专干培训班,培训文化专干20余人次。开展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查活动,澄清了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底子,建立完善了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以310国道沿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新建成了故县镇盘东村,尹庄镇尹庄村、前店村和官庄村,焦村镇乡观村、东村和坪村,函谷关镇孟村村和梁村村,城关镇五龙村等10个标准高、设施全的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认真排查,我们筛选确定并向上申报农家书屋25个,着力拓展基层文化网络阵地。通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戏剧振兴工程成效显著

蒲剧是我省的稀有剧种,*蒲剧团是我市唯一一个国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今年年初,我们下大力气对瘫痪一年的蒲剧团进行了整顿重组:一是在剧团内部组织演职员工积极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理顺情绪,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服装道具,更新了演出设施,充实了硬件设备,使演出质量和舞台效果大幅提升。三是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调整利益分配关系,使曾经流失于外地的一批优秀演员重新回团上班,提高了剧团的演出实力。四是新排大型剧目《狸猫换太子》(连二本)、现代戏《罪孽》等三部大戏,恢复了《反西梁》、《表花》、《取头》、《杀庙》等原有经典剧目,极大地丰富了演出内容。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演出质量直线上升。今年,共组织戏剧演出366场次,所到之处观众好评如潮,获赠锦旗20余面。我市实施蒲剧振兴工程的成功经验,分别被《中国文化报》、《三门峡日报》、《金城*》等新闻媒体刊登,*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题报道,剧团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空前提高。

(三)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亮点突出

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群众所办的十大实事之一,主要采取政府出钱、群众看戏(看电影)、文化局运作的操作模式。为把此项工作办好办实,我们分别成立了市送戏、送电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管理机制,加大了投资力度,完善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演出档次。其中在电影放映方面,购置了40部农村专用电影拷贝、30部备用拷贝,组建了18支专业放映队,充分满足影队的放映需求。针对我市农村地域广、村镇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放映与分散放映相结合的方式,对镇村相对集中的地区,由电影公司组织车辆和放映队,分4个区域集中放映,实现每晚每区安排放映3—5个村目标。对偏远和交通不便的行政村实行影队包干责任制,确保放映活动一村不漏,一场不缺。全年累计放映电影5260场,达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规定要求。

(四)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全面铺开我们按照全省文化系统创建方案要求,成立了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加强对此项工作领导。制定实施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对局机关环境进行了整修,刷新了墙壁、楼杆,对供水管道进行了整体维护,改造了供电线路,安装了走廊照明灯。实行机关卫生区域轮流值日制度,强化督查,优化了环境。重视宣传发动,利用宣传橱窗、会议、文化网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动态,营造舆论氛围。制定实施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组织人员到市地矿局、林业局进行参观,学习先进经验。认真搜集整理各项资料,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档案。结合政风行风评议活动,面向社会开展文明执法承诺服务,提升了文化部门良好形象。通过不懈努力,我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全面铺开,为迎接省里验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在对田野文物的巡查保护工作上,我们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为契机,制作文物普法宣传标语,张贴文物普查宣传画报,开展文物法规咨询活动,先后8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全市17个乡镇(区),共普野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新发现31处;建立文物保护单位业务文物保护小组30个,发展业务文物保护员170名。按照普查时间进度安排,目前我市寺河、大王、阳店、川口、尹庄5个乡镇的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在馆藏文物上,我们一方面开展经常性的文物安全教育,邀请专家老师授课,组织专业知识测评,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不断完善内部设施。自筹资金对单位内部用电线路和展厅风化损失严重的部分进行整修,保证了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

二是积极主动做好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年10月,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上级暂定为不列入首批申遗名单后,我们针对审议专家提出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大量的钻探和发掘,发现了汉代古道路基,确认了函谷关战国城池走向、范围及面积。并在鸡鸣台、瞻紫台及东西两个瞭望台下发现了大量夯土层。在此基础上,20*年2月,我们又邀请国内有关文物机构专家学者,召开了秦函谷关考古调查汇报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秦函谷关应被列入丝绸之路各遗产点名单。20*年5月,在洛阳召开的全国申遗工作反馈会上,国家申遗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再次提议,将*函谷关列入申遗名单。我们根据省、市文物局通知要求,重新启动申遗工作。6月上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根友,市政府副市长冯俊珍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亲赴郑州向省里递交申遗规划、文物本体保护规划和文物修复方案,使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迈入了正常化轨道。8月下旬,我们邀请中国建筑设计院规划专家,对函谷关景区及周边十多个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联的遗迹、遗物点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其地理环境、文物构造和分布状况,为下一步规划提供科学、翔实的资料依据。11月21日,省丝绸之路申遗专家、省文物局外事交流合作处处长陈炎堂深入我市,对我市“秦函谷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为我市下一步申遗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是积极搞好重点工程建设的文物勘探工作。我们认真搞好国家电网背靠背二期、西气东输二期、兰—郑—长输油管道和郑西高速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及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的钻探调查,配合三门峡文研所抢救性发掘古墓24座,收回出土文物73件。完成我市大中型基本建设工程钻探项目43个,钻探面积65.7万平方米。

四是积极做好铸鼎原文物的调查和宣传力度。一方面做好铸鼎原遗址群的调查了解。5月份先后2次组织业务人员,分别对蚩尤山和荆山进行考古调查,确认了该地区的文物考古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多种展览活动,加大对铸鼎原地区50处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宣传力度,充实“北阳平遗址群考古成果展示厅”版面内容,吸引了有关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多次参观考察,使其成为社会各界熟悉铸鼎原、了解*文物的平台。3月5日,耗时两年搜集整理的《北阳平遗址群·西坡遗址规划》被国家文物局研究通过,为我市西坡遗址今后的保护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一是认真抓好节庆和广场文化活动。我们配合市委宣传部,认真做好“金城之光”春节晚会的节目编排,协助焦村镇完成元宵节期间“金鼠旺春”大型社火表演。5至10月份,我们参与指导了市委宣传部大型赈灾义演,以及市交通局、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3个单位举办的19场“金城之夜”广场文化活动。为营造城市开发建设浓厚的文化氛围,10月上旬,我们诚邀山西省临汾蒲剧院、河南省豫剧二团等国内知名剧团,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建设工地义演23场,在全市引起强烈轰动。

二是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和书香文化。利用双节、老子诞辰纪念、传统古庙会、双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大型书画展、书画联谊、有奖灯谜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推介活动,扩大文化工作的社会影响。3月份,我们在函谷关举办了书画展,共展出作品400余幅,并组织书画作者6人、剪纸艺人10人进行现场表演,真正把优良的民间传统技艺带到农民群众当中,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4.23”全民读书日之际,我们组织和引导全市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了“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竞赛活动,涌现出了市实验中学、市一中、市一小、市实验小学等全民阅读先进集体。同时,长期开展图书借阅、下乡追集服务活动,全年先后接待读者3.6万人次,流通7.2万册次,开展“送书下乡免费展读”活动45天次,展出图书1000余册,杂志300余册,接待读者8000余人。

(七)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一年来,我们围绕“科学决策、繁荣发展、规范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法规培训。我们始终把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培养作为重点来抓,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亮证执法、持证上岗;积极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文化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并顺利通过考核,取得了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资格证。先后举办网吧、印刷、图书经营业主培训会,印发《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培训资料》,强化经营业主的依法经营意识;配合“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展出文化法规政策宣传版面30余块次。二是积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治理。从3月中旬到10月下旬,我们先后在音像市场、图书销售市场、印刷复制市场开展6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活动,出动执法人员89次,查处盗版音像制品631盘,收缴盗版图书5212本,对6家印刷复制经营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立案查处了市黄河印刷厂印制含基督教标识广告宣传单,对市五高使用盗版教辅“高考一本通”案件进行处罚。三是做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关证照的审批和年检。共换发《文化网络经营许可证》73件,《娱乐经营许可证》15件、《出版物发行许可证》检证36件,《印刷经营许可证》换证34件,办结率达100%。四是强化对网吧经营的整治和监管。通过开展“春季行动”、“零点行动”、“奥运安保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治理网吧未成年人进出、等级不规范和超时经营行为。全年共检查网吧60次,依法处理违规网吧60家次,处理群众举报网吧违规案10起,结案率达100%。四是加强文化市场综合监督体系建设。7月份,我们投资50余万元与市网通公司联合建设了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区43家网吧安装摄像监控设备。9月24日,三门峡市政法委组织六县市政法、通信系统负责人,深入我市网吧监控中心,现场交流和推广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为强化社会监督,11月份我们聘请文化执法社会监督员16名,积极参加市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栏目,细心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八)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台阶。一是积极搞好函谷关老子文化园建设规划。我们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数字技术研究所对我市函谷关老子文化园进行规划,拿出了总体规划和核心区详细规划,为下一步开发建设函谷关老子文化园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加大投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面对文化产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我市各乡镇、各部门制定科学、翔实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广泛引进技术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故县镇河西村加快汉山旅游开发步伐,投资800多万元,制定了汉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硬化进山道路3公里,修建人行步道5公里,筛选确定旅游景点30余处,建成了休闲宾馆,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入住。今年“五一”、“十一”期间接待游人5000余人次。焦村镇女郎山景区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人行步道、观光水库、漂流渡槽、旅游公厕、地质博物馆等设施,吸引城郊及周边群众纷纷前来观光旅游。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发动经济能人兴办了具有浓厚文化品位的万菌苑、神泉山庄、信达生态园、风情苑等5处休闲文化园,全年文化产业经营收入达120余万元。朱阳镇立足资源优势,一方面强力打造“虢州砚”优势品牌,广泛吸纳祖传艺人,强化技术研发,推动“虢州砚”产品走俏市场,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另一方面围绕当地丰富资源,举办了首届“核桃文化节”,并通过积极努力,被上级命名为红色革命老区、佛山省级森林公园,使该镇成为继革命传统教育、天然休闲观光旅游和商贸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大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焦村镇杨家村的灵芝盆景不断引进先进工艺,积极参加各类型推介活动,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知名度,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三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导扶持产业经济实体走上市场化发展轨道。在市文化局和尹庄镇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剪纸民间艺术家郭丽萍创办了艺苑民间艺术传承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我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营企业。该公司集人员培训、手工制作、贴画装裱、工艺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采取“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拉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公司整体实力。该公司出品的《千古雄关道家之源》、《紫气东来》等大型剪纸作品,在国家农民艺术展览馆、中央美术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组织的展览中均获一等奖。四是西闫乡、五亩乡群众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各投资上千万元,新上凯乐、凯越两个彩色印刷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凯乐公司于3月份被中央党校、中央文献出版社《红旗飘飘》编辑部确定为总承印单位,总印数100万册,金额达6000万元,从而一举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印刷企业龙头行列。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业务能力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还不能充分胜任当前文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篇10

关键词:山地;传统民居;规划;保护

Abstract:Mountain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ut most of the mountain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agile, sensiti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plus local residen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differe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extremely urgenc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Zhongshan town as an example to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overall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ountain of traditional houses resources, science play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mountainous region economic benefits, further promote dwelling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provides reference.

Key words:mountain;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planning;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62-(4)

传统的民居凝固着城市内涵和地域文明,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更是当地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山地的概念是从建筑场所的角度出发,结合地理学的定义概念,即对有一定的相对和绝对高度、隆起的地形的总称;是一种广义上的山地概念,是山、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非地理学上的含义,即指地形起伏变化,但不一定在山区的建筑用地。[1]传统的山地民居是生活在山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蕴涵着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哲理的一种建筑形态。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时代,受到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日渐式微。这种变化使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延续的文化经验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2]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明确指出了20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大困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3]。由于山地传统民居所在区域地貌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灾害发生频率高,一旦遭到破坏,其生态格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山地传统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保护意识淡薄的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传统村镇的商业化、人工化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导致历史文化、传统的建造技艺逐渐丧失。大多数山地传统村镇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配套设施不全、布局分散和混乱、人居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主题,为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国家战略需求。

传统山地民居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选择统筹规划和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保护民居历史文化和生态格局,传承民居建造技艺,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民居文化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其中“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低碳与和谐社区示范”是创新重点;《“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重点提出了“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些都与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密切相关,其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如何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因此,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深化城乡统筹,加强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保护传统民居”的技术需求。

2 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可行性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管理。这也使得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管理、维修和利用有法可依,同时为传统山地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规范。不论是集体还是私人所有的传统民居,其所有权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传统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拆毁或修建。

在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为了掌握现状,进行多角度全面摸底,将其分级、分类加以保护和利用,我国现在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保护意识和过硬专业素质的科研队伍。这些人员将3S技术应用到山地传统民居的开发保护中来的同时,发现了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乏人、工艺面临失传,山地传统民居建造的配套材料部分不复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山地传统民居的修复及保护。

随着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初步的规划开发方法也逐步形成,这些都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例如:对于成片分布、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好,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较强的村庄,可建设“特色村落”就地保护;对分布相对零散的山地民居,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整体异地迁建”的办法,将散落的山地民居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区域,从而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此外,“谁使用、谁维修,谁保护、谁受益”这一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将政府、企业、单位与个人各方的力量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山地传统民居加以统筹规划与保护是一条可行之路。

3 以中山镇为例的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1 中山镇的区域概况

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是江津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全市保存最好的千年古镇。该镇占地面积156km2,现保存最完好的中山古镇老街有传统建筑商铺307间、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面1 132m。中山镇古老的街道大多数铺的是青石板,青石板两旁则矗立着双层的吊脚楼,当地居民多居住在第二层,第一层多用于堆放杂物。整座古镇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风韵。中山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3.2 中山镇的山地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山镇的民居由于吸收了山地民居建筑构造精髓,对地形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4]以吊脚楼为主,濒临河岸,建筑所用的材料容易受到虫蚁啃噬,加上当地阴雨连绵的天气,各种气象灾害也对传统民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中山镇当地村民文化素养有限,对保护历史遗存建筑的认知模糊,他们在改善自身居住条件愿望的驱使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肆意翻建,用新砖墙代替存在了千年的竹篾墙,还用现代的塑料棚代替老瓦檐。政府部门也对传统民居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缺乏认识,保护利用滞后,缺乏前瞻性,成为问题的一大症结。1992年,中山镇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被拆掉。此外,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无人,工艺面临失传境地,一些损坏的传统山地民居因为技术失传而难以以原貌修复。由于当地特殊的地形,传统民居的分布散乱,使得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保护变得更加困难。曾经中山镇的这些传统民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着江津、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今天传统的吊脚楼部分变成了砖瓦房,部分随着时间的足迹变得破旧不堪,展现山城独特的民居风貌、展现我们祖先智慧的古老建筑正在消失,蕴藏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中的乡村传统文化也遭到破坏并面临失传的境地。目前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发展与保护已成为中山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

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开发不仅投资巨大,风险系数相对也较高。它的实行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考察与研究分析,充分了解传统民居的发展历史及开发使用现状,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可行性分析,这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虽然目前中山镇制定了《保护规划与设计》,但是这个规划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缺乏系统的管理与规划。

3.2.2 经济相对落后,资金短缺

中山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当地人民人均收入较低,政府部门可用于发展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上级部门针对民居保护拨款较少,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导致对外招商引资困难,这些都使得传统民居的保护进展缓慢,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举步维艰。

3.2.3 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

中山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易旱易涝、多雾多风。这样的气候特征增加了中山镇传统民居保护的难度,且对建筑的材料、结构、造型、朝向与空间布局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2.4 民居保护技术落后人才匮乏

中山镇传统民居的保护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手法,先进的设备和科技手段没有参与进来。从事传统民居保护的人员绝大部分是本镇居民或村民,未经专门培训,而有经验的、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民居保护与规划人才严重短缺。

3.3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措施

3.3.1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监测

对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首先要建立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要对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中山镇山地民居的空间形态、建造材料、民居分布特点及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经济、文化特征进行分类,为其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基于3S技术的山地传统民居聚落数字化信息库。对中山镇民居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不同民居的分布范围,更要与当地的土地流转情况、环境资源整合程度、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在规划建设中已经遭到的破坏以及未来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坏,在确定不同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开发利用的风险要素,开展预警评估。在中山镇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以数字化信息库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动态监测系统,定期对民居消防安全、虫蚁防治、火灾进行检测工作,树立保护意识,努力防范灾害于未然。总之要运用基于3S技术的信息提取、动态监控、数字化分析的管理功能,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实施科学、有效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3.2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江津文化乃至重庆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山镇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研究其传统民居文化的形成机理、演化模式和动力机制,确定影响其传统民居文化发展的相关因素,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对特色民居文化资源的保护。正如路易康所认为的:“未来”要来自“融化”的“过去”;“建筑不是抽象地玩弄无根的‘形’和‘饰’,更重要的是把握当地的文化精神并把它们灌注到设计中去”[5]。所以,在民居的修复和改建过程中,要把传统民居文化资源与现在的民居形态、民居功能相结合,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的协同共生,使当地民居文化空间的开发利用在符合现有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并带来更大的利益。在对中山镇传统民居进行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也要与周边地区的传统民居规划进行区别对待,避免近距离雷同与资源浪费,但同时也要探索多区域文化空间开发利用的整合利用,将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发扬光大。

3.3.3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功能的完善

中山镇特有的气候类型对民居隔热、防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山地传统民居修建时间较早,在光、热、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民居统筹规划和保护的过程中研究新的采光照明技术,提升光环境质量,使其达到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节能、健康的目的。新的采光照明技术不仅要有利于既存民居保护,安全性好,还要全面提升传统民居光环境质量。对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修复要在利用传统民居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山地自然能源来改善传统民居环境,使传统民居达到适应气候、低能耗、居住舒适的目的。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要研究民居功能布置,控制污染源,加强对传统民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重点是改厕、改畜、改灶,使室内达到除湿、除臭、防霉的目的,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此外,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修复的过程中所用的建材也要符合绿色建材的选用要求,最终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3.3.4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原真性的保护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建造工艺典型,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传统民居的修复要使其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培养传统建造工艺新一代的接班人,对中山镇特有的建造技术和工艺进行传承。当地传统民居以双层吊脚楼为主,特有建筑材料有青瓦、竹篾等,要在利用传统建造技艺的基础上,优化传统材料的性能,并使其材料性能得以提升,综合多项技术措施并扩大传统材料的使用范围,对中山镇特有的竹篾夹墙,圆柱承重结构进行加固,使山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安全保障。对传统民居的修缮也要保持其原真性,尽量不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免破坏原有民居的整体美观性。

3.3.5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中山镇远离闹市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中山镇旅游业发展并不兴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当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探索中山镇农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模式与方法,探索当地不同产业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当地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与整合。在此可以把传统民居分两类,一类是保存较好,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少,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远郊型;另一类是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大,传统民居已经部分破坏或遭受较严重的破坏的近郊型。对不同类型的山地传统民居要进行区别对待和保护利用。中山镇传统民居规划既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使中山镇的民居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要使传统山地民居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谐共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既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传统民居资源,也可以保留山地传统民居特色,传承山地传统民居历史文化,提高山地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山镇为例说明如何实现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同时也为我国广阔山地传统民居的规划与保护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5.

[2]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