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展览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展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展览设计

篇1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展览展示设计 影响

检 索:.cn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xhibition design, the many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whether it is the form or the aesthetic concepts, all have deep penetration in them.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raditional forms of elements, color elements, aesthetic concepts argument given to its impact, the exa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for modern display design.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and especially for this effect, subjectively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xhibition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raft Art, Modern Exhibition Design, Impact

Internet :.cn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工艺美术已经愈加清晰地分流成为两种主流发展势态,一种趋势是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而另一种趋势是指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本身其与现代设计的高度融合。我们不难看出,展览展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形式,也很明显的承载了第二种发展趋势,从而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协调,相磨合,相影响。

一、元素:形式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中,大量繁多而又微妙的元素成为收获不同程度效果的关键。然而,如果说要搜寻传统工艺美术进入现代展示设计的痕迹,那么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元素的运用上寻到线索。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互相渗透的证据则垂手可得。

(一)造型元素

首先,在造型元素方面,传统工艺美术渗透到现代展示设计的例子就比比皆是,在很多展示设计作品中,设计者都会为其带入传统工艺美术遗留下的古典元素,比如剪纸元素的装饰,古典纹样的运用,镂空形式的雕琢等。

很多设计者为了获取元素带来的复古观感,赢得更多思想复古的观者的青睐,采取运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展示的方式。设计者刻意强调“民族特色”,收获其在本民族观者心理投射出的效果。更有甚者,或许将多种传统元素强行杂糅后加至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中却得到了与之相反的效果。然而我们却可以看到传统工艺美术中基本元素进入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痕迹,这其中也自是不乏应用优秀的作品。

很多设计设计者都会选择将古典“菱格纹”带入符合传统主题的展示设计之中,如东阿阿胶的展示设计平台中,一些专业设计团队为其设计的展示效果图,菱格纹的纹样华美而庄重的装饰在展柜之上,而作为古代药房这一木结构建筑遗留下的其他传统元素吗,也适时的配合着古典纹样设计在展柜的上方,以此取得仿古拟古的效果。

(二)色彩元素

设计者一方面将传统元素果断的带入展览展示设计方案之中,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尽所能摄取对于观者想要获取“传统”这一效果的心理期待所需要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也顺其自然地反应在色彩的表现与传达之中。

在展览展示设计中,多种色彩的结合可以传递出设计师的极度用心,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其自身所欲表达的情感,而观者亦可以在观看后的第一时间内得到这种传递出的情感,并映射出受众们早已无意识的预设好的心理期待。

设计者们迎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展览展示作品走在“仿古”的道路上,那么,展示设计作品中表达“古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具有传统工艺美术中常见的色彩元素,如大红色、赭石、石绿等等。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其所用的主色即是属于传统工艺美术中倍受青睐的红色,也被人亲切的称作“中国红”。红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一种裹挟着极深寓意的颜色,有时它以“警示”、“辟邪”的意义出现,有时他又寓意“吉祥”、“喜庆”,而又有时,它以“自信”“高贵”的身份展现在大众眼前。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语境之中,他亦是以此三种身份频繁出现,很显然,“中国馆”携着如此富有极端意义的红色出现,既是表现出一种对于“传统”的延续,亦是表达出国人给予的积极的心理期待,同时又极尽所能的传递出设计者赋予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的深刻含义,完美的将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与现代展示设计融而合一。

二、美学:现代对传统的审美意趣的继承

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无处不在的渗透在其中,很多设计者认为,对于当代设计而言,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工艺美术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中华传统设计元素用在当代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

当传统工艺美术进入到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作品中,展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一个部分已经为其所深深影响,现代展示设计自然也不会单纯的摄取古典元素而排弃其内在蕴含。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展示设计作品已经深刻的继承了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下的美学观念。

(一)传统工艺美术语境下的“意境”之美

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已经提出“神与物游”的美学观念,在此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物”是承载主体本身在创造过程之中“神”游的载体。那么,古代艺术家们在创造作品的同时也多是认为艺术作品可以传递出艺术家们的主体观念,这一美学思想也深深影响着当今社会的一部分艺术家。于是,在进行工艺制作的时候,古代一些艺术家打破了工匠们常常为了“用”从而制作的功利性制作,在很多传统工艺创作时候融入了主体的思想感情。理所当然的寻求艺术表达过程中的“意境”美。传统艺术的语境下,那些现在被我们分类在工艺美术的一类中的艺术家们就是在探寻艺术品的内在“意境”美,他们极力寻求“象外之象”、“无声有声”的艺术效果。

然而,艺术家们苦寻的“意境”美学终于体现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如美轮美奂的宋代影青瓷,如寓意深广的皮革镂花,如以娱众乐的灯影戏等。这里每一种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追求探讨“意境”美的结果。

(二)“意境”美对于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艺术家们努力营造的“意境”也是现代设计者们多年研究后所追求与承袭的美学思想,代代相传的工艺不仅在形式上走进了现代展览展示设计,在思想上也逐渐成为评判具有“民族意识”的展示设计是否带有“感情”的标准。这种传统文化语境下的特有的审美思想,对于那些携带“民族意识”的“中国化”的展览展示设计走向世界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考工记》曾经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辩证统一都阐释在这句话中,设计者既要具备工具的丰富,又要孕于天时,且加诸以自身变化之功,则“可以为良”。“意境”的主观阐释与客观结合,造就成功的设计作品。如在一些展览展示设计的橱窗设计之中,雕花楼空与古典园林中窗户的结合常常被挪用在橱窗设计中,这就可以配合设计者本身的趣味营造出“意境”美,达到“移步观景”的效果。

很多设计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传统工艺美术常常追求的“意境”美,不仅影响曾经,亦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着其后的许许多多,这是影响,也是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准确地说是历史生活的产物,对于其传承并且影响,甚至改变,都将是展示设计乃至设计本身的根本主题,发展,创新与改进,都将是现代展示设计的永恒目标。这里一方面揭示出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美学思想上对于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三、功用:现代异化传统的本质体现

以上这些无论是形式美,还是意境美,都是虚幻的美学观念,而展览展示设计的根本竟也还是未曾脱离“功能化”这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现代展览展示设计在面对功用本身时,更加注重对于“形式美”的追求,而这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来讲,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新解。

传统工艺美术是建立在“致用”的目的上产生的,对于青铜器、陶器、玉器、丝绸制品等来讲,他们的“功用”大于“审美”;如一场大型人文展览的展厅设计,一次艺术品的拍卖展场设计,一个博物馆永恒主题的展示设计等,都将被观者要求达到“赏心悦目”,从而吸纳大批的参观者进行参观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目的都应当是“审美”大于“功用”的,或者,我们还可以委婉的表达成为,作为现代展览展示设计来讲,都是“审美”偕同“功用”展示在观者面前的。这将是有异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极大的不同之处。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看法,“艺术的目的不是提供认知的对象,而是提供感知的对象,是要恢复人们对事物的鲜活的审美感觉”。展览展示设计本身作为一件供观众欣赏的“艺术品”来讲,应当是提供给观者感知的对象,为观者提供可以感觉到美感的设计作品,那么从传统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现代展览展示设计,我们将会发现,这将是现代展示设计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异化体现。

四、展示:传统前提下如何适应世界

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现代展览展示设计作品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在保持完整“民族意识”的“中国化”的现代展览展示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并走入全球化语境呢?这将是一个永恒的问题,笔者在欣赏现当代艺术作品之余,略加小议。

篇2

关键词:美术馆 展览功能 拓展探索

美术馆是保存各种美术作品的场所,是艺术的殿堂,在美g馆内通过欣赏某些美术作品体会一个时期和时代内的艺术水平。美术馆通过展览,向社会大众传达一种艺术标准和价值取向,发挥美术馆潜移默化的,公开和直接引导功能,从而对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进行熏陶,让社会大众的心灵得到净化和享受美的体验,同时,还能够推动艺术创作的深入发展。美术馆的展览功能使得人们能够享受美的体验。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馆在进行展览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到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拓展美术馆的展览功能,除了进行一般展览之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美术馆的办馆特色以及美术展览的侧重点出发,对美术馆展览功能进行拓展和探索,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欣赏需求。

一、正确认识美术馆展览的功能和作用,主动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

美术馆是美术艺术创作、科研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将艺术或者审美教育从象牙塔中请出来和社会大众见面,通过美术馆的展览功能可以很好的实现沟通或者教育更多社会大众的目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美术馆是一个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其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简单的陈列,而是通过美术馆展览功能对社会大众进行公共教育。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美术馆展览的功能和作用,是现阶段美术馆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一个美术馆的展览功能发挥的越好,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教育性和公益性程度也就越高,因此,美术馆展览功能的拓展和探索离不开美术馆展览的公益性属性。我们应该及时转变服务理念,由过去的单纯为艺术家服务向着以社会大众服务为中心转变,从而更好的发挥美术馆展览功能,紧紧抓住社会大众这个对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大众对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欣赏,而是通过观看美术馆展览能够得到在其他文化空间如学校、图书馆等所得不到的知识和教育。坚持美术馆展览的基本属性,才能够更好的帮助美术馆拓展展览功能。满足不同大众的审美需求是美术馆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二、改善基础设施,为美术馆展览功能拓展提供保障

现阶段,我国美术馆基础设施和基本管理制度建设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公共设施,美术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过程中都具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但是由于美术馆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方和使用者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导致美术馆部分设施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由于设计不合理,美术馆展览过程灯光、位置、保护设备严重不足,导致美术馆展览过程中无工作电梯、照明不合理、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产生。很多硬件设备已经严重老化。这些都是影响美术馆展览功能进一步得到拓展的因素。基于此,就需要我们积极对美术馆中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设备进行完善,尤其是要做好新建美术馆的事前规划设计,将基础设施设计作为建设的重点,确保新建的美术馆能够适应新时期美术馆展览的发展潮流。在美术馆建设之前对基础设施进行积极的调研和功能性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美术馆必定能够适应为了美术馆展览功能需求,发挥出美术馆展览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美术馆展览功能拓展和探索的重要基础。美术馆展览过程中,内部机构职能、专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运营管理模式的高低,是决定和影响美术馆展览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标准。目前,在不少美术馆内部都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手段简单,这种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多功能美术馆发展的需求。因此,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美术馆时展,也才能够更好发挥和拓展美术馆展览功能。

三、强化美术馆之间的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一家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展览只能吸引一部分人员,而为了更好的拓展美术馆展览功能,就需要增强美术馆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交流和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积极开展全面合作,保证各个美术馆获得更多美术资源已经成为当代美术馆人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拓展美术馆展览功能,馆际之间的交流不能局限于参观和座谈会议方面,应该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实现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不同的美术馆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收藏,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展览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共享,能够促进本来资源和资金短缺的美术馆领域资源变得更加多样化,展览的数量和质量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实现资源共享,还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文化的沟通交流,真正将美术馆展览功能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孟繁玮,赵明,张子康.正确思考当代美术馆的定位――张子康专访[J].美术观察,2011,(01).

[2]李公明.美术馆在当代公共教育中的政治与意义[J].美术观察,2011,(02).

[3]刘悦笛.美术馆:从“殿堂化”到“本土化”[J].美术观察,2011,(02).

[4]郑勤砚.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反思――兼谈美国艺术博物馆的教育经验[J].美术观察,2011,(02).

[5]高千惠.谁的美术馆?――兼论台湾现代美术馆的教育方向[J].美术观察,2011,(02).

篇3

关键词:馆藏藏品 展览 职能职责

在展览活动中,如何做到兼具本土性和国际性一直是所有美术馆努力的方向,美术馆通过举办展览过程突显现出一个文化机构的价值观和学术水平,证明美术馆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场所,例如,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等展览都代表了美术馆如何看问题,又怎么样的价值取向、艺术观点和学术水平。

第一,丰富馆藏,确保藏品安全:王蒙文学艺术馆现藏有杨力舟、王迎春、吴祖光、曾来德、罗杨、王干、李巍、吉健芳、冯宗璞、何霞等知名文艺家的书画作品;另外,王蒙馆通过我院大学生毕业创作展,积极收藏优秀毕业生作品:2014届造型与艺术设计系毕业作品展,收藏国画作品5件,油画作品3件,雕塑作品2件,设计作品4件,丰富了展藏。建立完善的安保系统和安全隐患应急预案,做到监控无死角,藏品库双人双锁,节假日轮休值班制度。

第二,建立常设展:王蒙文学艺术馆有一个常设陈列厅“青山未老――王蒙的文学与人生”,其中有“马斯特罗索夫夏令营”、“虚掩的土屋小院”、“王蒙书房”三个场景,还有展墙、展柱、玻璃展柜,展示有王蒙先生手稿、著作、藏书、书画、活动照片、信件、聘书、外交礼品、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重要藏品数千计。这个常设展览是我馆人员在考察、学习全国各大知名展馆后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设计的展陈形式,按照王蒙文学艺术馆编纂的《青山未老――王蒙的文学与人生》九纵八横的结构框架设计布展,脉络清晰明了,常年展示王蒙先生的文学、人生历程,包括体现文学的王蒙、政治的王蒙、民族的王蒙、音乐的王蒙、语言天赋的王蒙、乐观智慧的王蒙、“传道 授业 解惑”的王蒙等几大部分。这样就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全面的王蒙陈列展,让观众真正的王蒙先生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对参观的市民、学生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第三,馆际交流合作型展览:引入高端展览,建立良好的公信力是第一位的,可帮助我们做好全国美术馆之间的馆际交流。做好“引进来”同时,积极“走出去”,以便扩大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影响。王蒙文学艺术馆开馆展引进了《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策展,吸引了众多单位集体组织到馆参观,是民办美术馆与国家级美术馆馆际交流的成功案例,合作期间王蒙文学艺术馆学习到了经验,也暴露除了问题,有利于王蒙文学艺术馆这样的民营美术馆进步、成长、壮大,对于王蒙文学艺术馆走向正规、合理化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有价值的交流展览,涉及到跨地区运输、展场装修布置等等巨大的费用,这对于一个民营高校美术馆来说,会严重影响到余下的展览的运作。在这一点上,应该寻找一个最佳契合点。

第四,加强外联,强化学术支撑:建立地方性高校美术教师联盟(研究会),成立学术沙龙,以此为依托,策划质量较高的年展、双年展,与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馆、中国美协、四川美协、中国西部艺术公社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王蒙文学艺术馆优秀的硬件设施,积极、努力建立中国美术馆绵阳展示中心、四川美协艺术家创作、展览基地。王蒙文学艺术馆建立了艺术委员会,并遴选就位常任委员(在更高层次的展览中,根据实际需要,王蒙馆还将聘请国内知名艺术家为临时委员),甄别藏品,丰富馆藏作品,以便做好馆藏作品到全国各美术馆进行交流展览。另外,王蒙文学艺术馆藏有王蒙先生的许多手稿、文件、书信、著作、藏书、书法、物品等,可以与高校、中小学建立交流活动机制,通过宣传王蒙先生文学思想、政治生涯、新疆生活16年等来宣传王蒙先生文学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

第五,有特色的馆藏作品展:馆藏作品展要有主题和板块意识,一个美术馆的馆藏作品展同样是需要策展的。作为一个美术馆,要辅以大量文字性的介绍、文献资料、资料等各种方式加以呈现,做到把展出艺术品讲明说透,把整个展览体系化、系统化,展出方式多元化、现代化,而不只是简单的展示、陈列。可以说展览是对馆藏作品的再创作,展现作品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和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性,从中告诉观众典藏展览理由。

篇4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于2007年1月正式开放,是日本五大艺术机构之一,它们都是在公共博物馆协会――国家美术馆独立管理机构的支持下开展活动。创立新美术馆是为了回应日本艺术界很多人的强烈要求,他们希望在日本成立这样一个机构。虽然长久以来日本艺术活动的特点是存在众多活跃的艺术团体,但国家级的机构仍然缺少可以使用的艺术展览空间。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创建了东京国立新美术馆。

国立新美术馆自己没有藏品,但这里有14,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从而使我们成为日本最大的艺术展馆之一。这些空间可以用来组织、展示各种不同的展览。

首先,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开展的一个主要展览类型是,举办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团体的展览。虽然我们向这些团体提供展览空间收取一定费用,但我们完全不干涉他们的展览内容。

其次,国立新美术馆自身也组织展览,这类展览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由我们自己独立筹办的艺术展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关注新的艺术趋势,其中既包括设计领域,比如建筑设计和时装设计,也包括媒体艺术。我们涉及的第二类展览是与他人共同合作举办展览,比如与报社合作办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努力主办一些吸引观众到新美术馆参观的日本和国外艺术家展览。我们去年举办的莫奈和维米尔的展览便是这类展览的成功案例。

国立新美术馆的活动不只是举办展览。我们收集和宣传日本现当代艺术的相关信息,同时也作为教育及其他活动的场所。

在开馆的第一年,我们便接待了总计310万的参观者,其中130万人来参观艺术团体举办的展览,180万人来参观新美术馆自己组织的展览。现在,国立新美术馆已成为东京生活地图中的一个地标,我们很高兴新美术馆得到了日本和海外媒体的大量报道。我们也很自豪地迎接了大量国外的艺术界与政府部门的参观者。

我认为,迄今为止,我们的成功是由于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国立新美术馆坐落于东京市中心,乘坐地铁可以直接到达美术馆门口。交通的便利是一个原因,我们有幸获得东京大学研究所以前的这个地皮。

第二,我们已经和同一地区的两个私人博物馆发展了合作关系,构成了我们所谓的“六木本艺术三角”。我们成功地宣传了六木本作为艺术中心的形象。最近几年,东京的城市发展已带来这样一个认识,即美术馆是一个健康城市环境的重要元素。

第三,由已故国际知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新美术馆建筑已经以其大胆而宽敞的设计获得了高度好评。关于美术馆是否在展示艺术品时让它的结构自身富有强烈的艺术性,对此人们众说纷纭。但是,我相信,就新美术馆的建筑来说,其设计是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经常与建筑师进行密切的讨论是确保这个建筑设计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第四,我们在日本拥有大型报社集团,拥有巨大的读者群。这些公司在艺术展览的组织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知识。我们已经有幸与其在纪念新美术馆开馆时共同主办了大规模的专题展览。

第五,我们特别关注餐馆、咖啡厅和博物馆商店――它们都是新美术馆的一部分――确保其空间和设备均可达到顶级水平。我们很小心谨慎地选择能够经营这些业务的公司,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去找到口碑最好的经营者以符合新美术馆的氛围。

二、日本公众的财力及其对博物馆的影响

听到目前为止我所介绍的内容,你可能会认为日本政府有出色的财政运转状况,从而使其能够支持像我们这样的机构。但是事实上,在我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都不容乐观。使日本回归到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上,是日本政策制定者现在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正因如此,国立的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预算每年都要被国家大幅度的削减,我们在机构精简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针对这类精简活动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我们在2001年为日本的国家文化机构引入了独立管理机构制度。这一举措备受好评,因为它给予这些机构更多的自主能力,允许它们提升运转水平,从而使它们与社会和其使用者的需求保持相一致。尽管如此,我们的管理现状仍具有挑战性:我们在会议上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工作效率的目标,这使我们不得不大量削减工作人员的数量,同时我们必须通过新美术馆的收益来获取大部分的资金。新美术馆现在不得不像许多美国美术机构那样,通过外部来源寻找更多的资金。日本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于美国,而且在日本通过这种方式筹得资金并不容易,但是这项工作是我们以后必须克服的问题。

十五年或更早以前,在日本经济仍然快速增长的时候,许多地方政府一股风地开办了一个接一个的美术馆,现在,其中许多美术馆已经人不敷出,他们正考虑大力削减他们的预算和职工人数。其中的一些美术馆甚至永远地都关上了大门。

这些痛苦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教训。在建设一座美术馆时,建设单位必须要确保这个美术馆的角色定位清晰。为美术馆创建一个坚实的商业基础,确保其可以长期稳定地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美术馆的运作方式必须努力使它们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影响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问题

为确保这些美术馆在未来能够健康发展,我认为,日本美术馆需要着力发展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艺术意识。日本兴起为现代国家后不久便建立了第一批国家博物馆,向国内外观众展示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这些博物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二战后,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一直到最近才建立起来。为此,我们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使社会认识到我们的艺术使命的重要性,并且支持我们的活动。

第二,由于日本观众通常对永久收藏作品的展览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博物馆经常会通过举办特展来增加观众的数量。为此,它们需要努力发展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大众和团体关系,努力从其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那里获得大量展览作品,并且还要尽量得到报社和其他公司的支持。

第三,近几年,艺术作品的价值和艺术品保险价格急剧攀升。举办高水平的艺术展览的花销给展览者带来严重的负担。我们希望日本能采用国家保障制度,像西方许多国家一样将艺术包括在这种制度中,但这个希望尚未实现。

第四,关于艺术教育领域。日本终于开始认识到美术馆是提高人们的艺术意识的重要教育机构,而这种作用在西方早已是公认的了。但是,以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为例,只有低于2%的参观者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显然,这里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篇5

东家

这是一款艺术品交易类APP,东方生活家,走访匠人,寻找原创设计好物,每一件作品,来自匠人手工打造。把一群手艺人聚集在一起,自由交流并交易,安全放心。印象最深的是线上拍卖环节,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涂手

涂手,一款黑白相间的绘画交友APP,设计风格粗暴有趣,极易上手,无论你会不会画,想不想画,进入涂手,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右手,本人觉得最好玩的是“画题”环节,这些题一方面点抓得都很好,可立很细。

艺伙

ARTFIRE

艺伙,名字听上去就很酷,自带统治力,聚合力,我们是艺伙的。黑金版面,极具时代感,艺术范儿,上手感十足,运行速率很快。艺展,不出门的线上观展,逼格+精品+走心;艺课,精准、实用范为一体的线上艺术小课堂;艺问,艺术问题有问必答。

ARTAND

饱览全球优秀的艺术作品,时刻掌握最新艺术展览信息和最专业的艺术资讯,动动手指,您就可以查询和购买喜欢的艺术品。艺术家作品页简单大方,艺术作品简介详细易懂,为让玩家更好的查看艺术品的每一个细节,除了查看作品大图外,还可以通过作品右下角的实景预览功能查看实际展示效果。

捡漏

作为收藏品在线拍卖交易平台,其诞生的意义就是致力于让收藏品拍卖交易更加简单、有趣,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发起拍卖和参与拍卖,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好东西。

艺术狗

上千家全球顶级的画廊、美术馆,以及国内知名艺博会、拍卖公司都已纷纷入驻。使得艺术展览在手机里一览无余,并一键可达,狗骨头为元素的ICON,设计感,趣味性很强。单身狗、设计狗、加班狗并不足以表达我们,我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艺术狗。

美术宝

随时上传分享你的美术作品与经验,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在线美术教师将为你解答指导,精析历年考题,预测当年考题。美术资讯在线观看,让美术生时刻关注艺考动态。美术生在线投稿,接受天南海北的名师精确点评。

艺术云图

艺术云图欣赏最美的视觉故事,最美移动工具,自由随心编辑图文。一款足不出户的移动端美术馆,一目了然。首页界面类似大展览区,可以欣赏艺术资讯;发现界面,类似于WIN8系统界面设计,馆类主题分类明确,印象最深的是个人馆,几乎囊括所有艺术大师作品及故事。

艺术头条

一款艺术类资讯阅读应用,生产、聚合国内外知名艺术媒体新闻内容,向用户推送包括新闻、图片、视频等在内的新鲜艺术资讯,以极具纵深力的新闻发现思维解构艺术事件。语音播报是亮点,让用户与艺术更贴近,视频新闻(建议在WIFI环境观看),从静态到动态。

篇6

展览于私立美术馆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私立美术馆的收藏、研究、教育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私立美术馆的日常运营一直在消耗筹建人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展览是可以给筹建者带来人气和名誉的活动。私立美术馆的创建者需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与人脉资源,瞄准时下具有热门可能性的艺术家(一般以青年艺术家为主)并为其准备场地,将其邀请至场馆举办展览。青年艺术家因为需要崭露头角的机会,往往铆足了劲,抓紧这次被邀请所带来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更会把这次机会塑造为格调与情怀为一体的个人作品魅力的展示机会。这也是私立美术馆筹建者所愿意看到的,艺术家越是用心,人们对展览的谈论也就越广,从而为美术馆带来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这时候周边产业的带动也就成了自然。私立美术馆与周边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创建者和公众而言也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

公立美术馆的展览也应该具有蓬勃发展的势态。美术馆可以通过展览向公众传达价值取向,提高公众的审美品位,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启迪公众发挥想象力和思考问题,从侧面推动社会发展。美术馆的策展定位决定了美术馆的发展道路,只有确立了学术定位、具备一定的特色,才能走得长远。展览的策划是展览的主轴,它决定了整个展览的风格和导向。一次成功的展览离不开优秀的策展人,但国内的策展基本上缺乏职业策展人。请优秀的艺术批评家、理论家策展可以使展览的学术分量上升,在艺术圈内的影响力会得到传播,但一次成功的展览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进行策划,一个人身兼数职往往是无力做到的。国外有职业策展人,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流行策展团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职业策展人以策展谋生、谋发展,更具专业性和前瞻性,能为艺术家负责;而策展团队往往具有商业头脑,能够分工、精细、高效地完成展览,为艺术家带来后期的连锁效应。一次展览从有想法雏形、选定作品、邀请嘉宾、安排接待、媒体宣传、海报设计、展览研讨到开幕式当天的工作,有太多太多繁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

不少展览都是开幕式当天最热闹,其中大多数是应邀嘉宾。应邀嘉宾一走,展览大厅就门可罗雀了,前来参观者非常少。笔者曾跟进过一位当代国画大师的展览,从策展到撤展,开幕式热闹非凡,之后每天的参观人数记录寥寥无几,展览中期每天的参展人数为10~30人之间,最少的一天参观人数仅有7人。展馆位置并不偏僻,人流量也相当大,但参观者大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笔者分析,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宣传环节薄弱。策划活动要努力吸引人们前来,巧妙运用自媒体宣传平台,联合开展活动以吸引参观者,如果展览的参观者不够多,就会失去展览的应有作用。第二,作品不对观众胃口。美术馆展览以高姿态存在多年,让人觉得难以靠近,美术馆应该多做群众能接受和感兴趣的展览。第三,民众审美意识不够。美术馆建馆之前应该考虑到所在区域的民众文化修养与人口密集度,要培养民众艺术欣赏的品位。第四,公立美术馆也应该考虑市场营销之路,不能因为资金支持来源稳定就不去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篇7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历来受到广泛关注,而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展是对自己大学期间艺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的总结,毕业展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毕业作品不仅仅是考核学生的毕业资格,同时也成为美院学生对自己青春记忆的总结,因此对于毕业展,大多数学生可能抱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态度与感伤来创作。致青春,致爱人,向艺术致敬,这些感情因素构成了毕业展中重要的风景线。

青春气息,传统与当代的多样化

本次研究生毕业展是中央美术学院将研究生毕业展引进美术馆展览的第二年。2012年之前的美院研究生毕业展与本科生毕业展一样,都在美院的多功能厅、地下展厅等展厅展览,而将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引入美术馆,也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对于研究生教学的重视程度。

今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继续呈现了传统与当代共同发展,艺术呈现方式多样化的面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实验艺术、设计、建筑构建了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提出的“大美术”的构想。具体到国画、油画这样传统的专业,仍旧呈现多样化,国画创作中既有传统写实的作品,也有创新的材料实验作品,传统创作继承了中央美术学院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而这是徐悲鸿以来形成的美院的创作传统。

与此共存的是国画中的材料实验与新水墨的表现方式,其中尤其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胡伟工作室为代表,呈现了国画创作的新思路。油画与壁画等专业的创作现状大多保持了以往美院毕业展的水准,既有传统写实的作品,也有前卫的材料实验与新媒体介入的作品。

总体而言,美院2013年研究生毕业展具有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有创新,也存在保守,体现了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艺术家在未来艺术创作中的取向。所以,了解美院毕业展,是了解未来年轻艺术家创作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纯艺术专业之外,设计专业的作品同样受到关注。在本次研究生毕业展中,设计类的亮点就是新媒体,设计学院数码工作室的创作既有传统的影像记录,也有新媒体光电结合的前卫呈现,也有定格动画的作品。总体而言,设计专业的作品展依旧呈现多样化状态。

毕业展作品与798和草场地的展览作品相比,可能大多是稚嫩的,但正是由于这种稚嫩,央美的毕业展少了几分艺术市场商业化气息。展览中的作品大多透露出新鲜的气息,体现了年轻一代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艺术家的纯真的创作态度。毕业展是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央美的艺术教育的高水准,同时也反映了新一代年轻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方向。毕业展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启程标志,预示着这一批即将踏进艺术生命新阶段的年轻艺术家的未来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何去何从,毕业生众相

陈明强,2013级实验艺术系毕业生,师从吕胜中教授。在本次研究生毕业展上,陈明强作品是他精心制作了两年的《爱甲》。作为实验艺术系第一届“先锋班”毕业生,在《爱甲》之前,陈明强已经创作了“国挺”系列、“幻影”系列、“有效延伸”系列、“厕所涂鸦”系列等成熟的作品。经过本科毕业几年的历练与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积累,毕业展对他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本次毕业展期间,和其他忙碌于毕业展的同学一样,陈明强充实而焦虑着。在毕业展的同一天,陈明强还要参加自己在元典美术馆“感应器”展览的开幕式,同时也要为自己留校教师资格审查做准备,他的这个毕业季是忙碌的。在谈到这次的毕业创作《爱甲》时,陈明强说,作品是献给妻子的礼物。在2013年,陈明强和自己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结婚了,在拍摄结婚照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成为了婚纱照的配角。出于对这点的不满,同时也是出于对爱情的思考,陈明强用两年的时间,用日常家当、旧水壶等材料制作了这套《爱甲》。陈明强说,爱情是浪漫的,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日常琐事中。与此同时,他今年的毕业论文则是关注中国的结婚证的变迁史。可见,陈明强的毕业作品、毕业论文和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谈到以后的创作倾向,他说想寻找大众文化和当代艺术作为精英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希望在作品呈现上能够进入大众。

毕业之际谈到自己未来,陈明强回顾了自己“先锋班”毕业的几年生活,觉得创作之路异常艰辛,但最终坚持下来,深感自己的创作方向越来越明确。他从美院毕业到宋庄,从宋庄到黑桥,再到重新回到美院读研,经历也是同时期美院研究生的经历。现在,陈明强依旧等待学院最终的结果,顺利的话,他将成为实验艺术系未来的年轻教师,穿梭在学院与当代艺术实践前沿之间。

刘少宁,2013级国画系毕业生,师从毕建勋先生,创作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来自农村家庭的刘少宁保持了一贯以来的朴实的品质,与他的同学华其敏先生的学生孙峰一样,他们一直在关注底层与农村的故事。本次的毕业展,刘少宁展出了作品《爱洒高原》,这幅作品从准备创作到最终装裱,历经一年多的时间。

刘少宁的创作一直以写实为主,这也是很多美院学生的方向。当代艺术中对于写实的边缘化,使得很多美院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刘少宁认为自己在很长时期内是受到这种否定声音的困扰的。5月1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上,贾方舟就做了《写实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的发言》,谈论了写实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最近一年以来,写实重新被艺术界关注,美院的写实力量可能预示着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个潜在的写实艺术家群体,其中刘少宁的创作可以看作是写实创作在美院的面貌。

在谈到自己未来的去向时,刘少宁更倾向于进大学当老师,但在此之前,可能要经过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过,对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画画好,所以,未来的发展还是会围绕着国画创作展开。刘少宁也坦言,自己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学习计划,比如攻读博士,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因为在毕业创作期间没时间找工作。

除了陈明强和刘少宁这样的青年艺术家之外,美院其他年轻的未来艺术从业者都从毕业展中获得了一些展览机会,比如最近在草场地荔空间的展览“浮游:当代艺术展”中就出现了刚在美术馆展览结束之后的吴梦诗的作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在美术馆展览为很多学生创造了后续的机会,有很多类似于吴梦诗这样的学生,得到了自己走出学院的展览合作机会。

篇8

“中国表现”蕴含多重寓义

展览呈现了罗中立、周春芽、丁方、贾涤非、张晓刚、夏小万、严培明、邓箭今、杨少斌、刘小东、张洹、张恩利、薛松、蔡志松等14位著名当代艺术家的28件作品,其中,既能找到西方现当代艺术及表现主义的影响,又能看到艺术家们对中国绘画传统中的表现性特征的追溯,呈现出他们各自个性的挥洒和独特的心印。在郑好的心目中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英雄与偶像。他说:“他们非常杰出,跟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共进退,与上海美术馆共同成长。”

他们把这个展览当作上海美术馆的告别展,因为“中国表现”有多重含义:这个展览既是昊美术馆作为私人收藏家时代收藏成果的检阅,也是以上海美术馆为旗帜的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那个年代的缩影。这些藏品将成为2013年开馆的昊美术馆的发展基础。他强调,这个展览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他的珍藏从私人收藏家时代进入了美术馆时代。从此,这份珍藏将从原来体现收藏家个人的爱好与趣味,转变为有专业定位的收藏机构的学术追求。

为此,郑好精心策划的展览开幕式上,邀请艺术家徐文恺等为上海美术馆闻名遐迩的钟楼度身定制了建筑物影像装置作品《重构时间》。借助这个12分钟的影像,让观众和上海美术馆有一个感情的互动,产生艺术家、策展人、观众与上海美术馆空间四位一体的互动和交流,把大家对即将逝去的上海美术馆的崇敬、留恋的情怀都停留在12月22日的艺术之夜。

他还表示,之所以把这个收藏展命名为“中国表现”,既是对昊美术馆有所寓意,也是对未来中国所有新的美术馆——不管是私人美术馆还是国家美术馆都有所寓意,因为2012年开启了新美术馆时代:一方面上海美术馆变身为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另一方面以重磅收藏为特征的新一代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登场亮相。因此,“中国表现”有着共同的寓意:在新的美术馆时代,“中国”有了创新的、值得西方向我们学习的东西,可以有所“表现”了。他还表示,上海美术馆的变身,也是一种“中国表现”。

“品藏东方”凸显收藏脉络

“中国表现”并非郑好私人收藏展的第一次。2012年2月26日,“品藏东方——中国经典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展览从郑好的2000件珍藏中挑选了十几位艺术家的精品,参展艺术家的名单既包括吴冠中、群、赵无极、陈逸飞等闻名遐迩的大家,也包括周春芽、张晓刚、刘小东、曾梵志等当代艺术的活跃人物。郑好在展前接受笔者采访时强调,这既是他们的艺术收藏的重点展示,也是他们正在重点建设的“昊”美术馆的初次亮相,可以让国内外的观众对他的收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展览凸显了国际性的视野,这也正是他的收藏的特点:这些艺术家有“东方”的感觉,有文化底蕴,也能驾驭西方通用的造型语言但又独具特色,形成一个脉络。

担任策展人的是在当代艺术界十分活跃的策展人李旭,他围绕“油画的民族化”、“水墨的现代化”、“中国艺术的国际化”到“当代艺术的中国化”这四个话题所挑选了作品。他说,参加收藏展的作品,其创作时间跨越了1980年代迄今的30年,囊括了油画、水墨、雕塑和装置等多种媒介以及写实、表现或抽象的多种手法,回溯中国现当代艺术中本土审美的源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中国当代艺术中部分重要代表的创作成就。

他还透露,郑好的收藏还包括西方当代艺术的代表作如当今世界级大腕达明·赫斯特的作品。对此,郑好证实他的收藏也包括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而其中的东西方艺术品是同步收藏的。当然,这两部分会有所侧重:东方艺术部分的收藏更全面完整,而西方艺术部分则会侧重大师的代表作品。李旭则表示,郑好所关心的,是真正长期坚持“东方”的艺术家,而这种选择本身标示着一种态度,这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学术线索,是曾经被忽视、被争议又重新被关注的文化创造,也将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从“品藏东方”到“中国表现”,两个珍藏展相隔不到一年,既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郑好的收藏,也凸显了其收藏所贯穿的理念和标准,用郑好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他个人对东方性、中国性、中国表现的深入骨髓的追求。

酒店主业催生昊美术馆

郑好的收藏缘,与他从事的主业——酒店分不开。在中国美院设计专业毕业的郑好,收藏艺术品已有15年的历史,比他从事酒店业更早。不过,经营酒店,使他对艺术品收藏的热爱有了用武之地,也有了方向,最后促成了昊美术馆的创办:因为他所掌控的万和集团,把建设最有艺术性的酒店当作经营战略,“舒适一日,艺术一天”,就是他们的经营口号;而这一“日”与一“天”,就合成了那个“昊”字。

从创办艺术酒店,在酒店空间里陈列艺术品;到设立艺术空间做艺术展览,创办了“其他画廊”;再到确立美术馆与酒店的捆绑式营运模式,创办昊美术馆;郑好的万和集团,在艺术领域演绎了一出三部曲,一路走来用了10年。这10年用郑好的话来概括:“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很自然的,真是水到渠成。”

“进入酒店业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好对笔者说,他做过广告,也做过房地产、住宅地产开发。抓住机会进入酒店业后,一上来就做5星级酒店,就发现艺术在提升酒店服务品质上有点石成金的妙用。当然,酒店这个特殊环境也影响到他的收藏:他发现当代艺术作品更适合这个空间。于是,他开始把注意力聚焦到当代艺术,筹划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他说:在酒店展示艺术作品,和在美术馆里的做法不一样。酒店营造的是商业氛围,服从酒店顾客的需要,艺术性受到限制,以赏心悦目为主;而美术馆的展示有不同的使命,是公共教育,要引领美术潮流,没有上限。在酒店引入艺术,所选择的艺术家及作品,要符合环境的需求。

万和集团总部的空间设计和艺术品呈现,就是郑好津津乐道的范例。这个由法国设计师主持、多国设计师参与的空间设计项目,在受过专业训练的郑好看来“很融洽、很和谐,没有过度的视觉冲击,营造了一种以大众视觉为主导的艺术氛围”。他还透露,这些空间的设计都有相应的主题,如在酒店大堂,主题是山水精神,重点呈现仇德树的巨幅作品《裂变》,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视觉元素如山、水、云、木等,用当代艺术精神去演绎。集团总部的空间主题是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借助流水、钟表的指针等,表现时间是公平的,时间如流水,对每一个人都一样。整个创意和效果与环境十分融合。

美术馆经营依托酒店

“把艺术融入酒店,我们轻车熟路,但怎么做美术馆,则是全新的挑战。”郑好如是说。其实,私人美术馆在全中国都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他说:“现在都是萌芽型的状态。我们或许会借助更多的外来力量去完成我们自己的一种状态,找到中国私立美术馆的生存模式。国外的法律条例促成它有一种健康的生存状态,我们现在还是在自由的状态,自由行的话,你就别计较我是坐车、坐船、坐飞机,只要到达目的地就OK。”中国内地从1990年代起就出现了私人美术馆,尤其在房地产业兴盛后,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办起了美术馆,出现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等。而近年来兴起的新一波私人美术馆建设热,则在规模、建筑和规格上比拼。正如郑好所指出的:国内的一些美术馆只关心硬件怎么大,外表怎么炫,这种壳体式的美术馆自身没有藏品,今后会贻患无穷。

除了向未来的美术馆贡献自己积聚了15年心血和财富的收藏外,郑好还为美术馆设计了永续经营的模式,他的诀窍还是依托酒店:把美术馆办在酒店里,一方面让美术馆的场地、运营费用有了酒店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让美术馆成为酒店吸引顾客的魅力所在。万和集团投资的酒店项目,都是四位一体的模式:酒店+美术馆+写字楼或酒店式公寓+绿地,每个项目都有艺术空间。如万和集团总部就坐落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并峙的两栋姐妹楼里既有酒店,又有写字楼,其中一栋楼的裙房用作昊美术馆的空间。万和集团正在建设和营运的类似的酒店项目有四五个,都会在其中设立专门的空间作为美术馆的展厅,届时,昊美术馆可以借此搭建各地的展厅网络。至于美术馆本身,会有一个独立的运作机制,既做好收藏,又做好展览,承担公共教育的使命。

“从在酒店赞助艺术活动,到开设艺术空间经营其他画廊,再到创建昊美术馆,万和集团的10年,从艺术赞助开始,到进入艺术经营领域,再从中撤出,回到艺术赞助的角色,万和集团经过了多次角色转换。”决定创办美术馆之后,如何为未来的美术馆规划其发展的战略空间?这是郑好现在最费心的事。而他最初的决定,就是为此界定万和集团所属的其他画廊的角色。他说,其他画廊的状态介于小美术馆和画廊之间,既不卖票,也不卖画,只是做展览,关注观念的和前卫的实验艺术,并非完全商业化。决定创办美术馆后,做画廊又成了禁忌,因此他决定未来把画廊与美术馆彻底分开。

与此同时,他力邀在亚洲十分活跃的韩国策展人担任昊美术馆的馆长。他表示,今后昊美术馆的学术委员会与执行团队的国际化水准都会很高,会有各国的策展人施展才华,昊美术馆要做成一个交流的平台,带来人才的互动,借助他们自身所处的国家的地缘关系、历史文化以及现代化经验,使美术馆所瞄准的亚洲性得到丰富、互补而多元化。

个人角色重新定位

“我慢慢开始从收藏家到美术馆创始人的蜕变。以前我在根据我们藏家的品位在做收藏体系,未来我们要根据学术的体系。”郑好也在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他说:“私人收藏是个人的表述:个人的爱好、眼光、实力与状态决定了个人收藏的数量、品质与未来。美术馆则不是个人行为,我们所收藏的东西在其他人眼里不一定是最喜欢的,是最符合美术馆收藏风格的。但是从我们藏家的角度来说,那是一段抹不掉的历史:如果没有作为藏家的积累,也不会派生出做美术馆的想法。但是,要做美术馆,就要终止藏家的个人爱好。”

“从企业与个人的艺术赞助到开办画廊,与艺术家、圈内的专家接触更密切了,很多资源会对接,不知不觉成了藏家,那是用时间、用自己对作品的分析与感觉慢慢形成的,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在告别私人藏家这个角色时,郑好还是显得依依不舍。他说:“我的特点是对画面的感觉和认知、把控的能力,跟我本身学美术有关。看作品时,我在感受表面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其背后的因素,感受其中的过程。因此作为藏家我比较自我。”他还指出,当代艺术受到美国波普的影响,较多地运用设计元素和手段,还引入版画、印刷与工艺美术、舞台美术,不是最讲究绘画语言,这些使学设计的他都很容易产生共鸣。

景泰蓝收藏初露端倪

早就听说郑好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景泰蓝(又称掐丝珐琅)珍品,但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目睹。也许和他特别珍视这些中国传统的工艺奇葩有关。他说:“我个人对自己的景泰蓝珍藏更有感情:首先,从元代波斯传入中国,到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发展,再到清代乾隆年间繁荣而达到鼎盛期,我对其很多动态都很清晰;其次,整个发展线索很复杂,结合了中国青铜器的器形,在器形、纹饰和工艺等方面都经受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洗礼,从其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中国国力的盛衰,中外的关系变迁,非同小可;此外,在传承上,尤其是工艺方面的传承已经断裂了,好的景泰蓝作品很稀罕,现在藏家也已经买不起了。

篇9

在现在一中国当代油画展

石家庄当代美术馆于2012年1月11日至2月11日推出由著名策展人,评论家冀少峰策划的“在现在-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本次参展三位艺术家分别为原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的徐福厚先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系主任任剑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青年艺术沙龙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凯先生。本次展览是石家庄当代美术馆2012年开年首个展览。1月11日下午3:30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幕式。邀请有费正先生,铁杨先生等著名艺术家。本次展览主题是“被异化”下的在现在立场。艺术家认为当代艺术被“异化”了,这个“异化”来源于不同的手。这包括了:被教育,被批评,被购买,被时尚。就像徐福厚先生说的创造性的绘画语言给我们自己和阅读者带来的惊异和欢乐。我们相信,笔的运行将是我们心律的印迹,我们相信,绘画语言的表情可以承载精神。我们认为,我们重视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重视生活粗粝的质感带给我们的启示,忠实而又敏锐的发现和表达,必然具有当代意义。认为,我们应该回到常识,回到绘画最本源的初衷。石家庄当代美术馆此次隆重的邀请了著名的评论家策展人殷双喜先生、孙振华先生、鲁虹先生及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对公众实施当代艺术家的普及教育,力图使当代艺术能够走向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鉴赏,欣赏水平,促进当代艺术和当代生活的融合。

本次展览主题是被异化之下的“在现在”立场,艺术家认为“在当下的艺术被“异化”了。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因为当下人的生存也正是如此。当被社会的无形之手激发了人的各种欲望,并被裹挟而去时,人生真实愿望和初衷早已被遗忘了。我们应该重视对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重视生活粗砺的质感带给我们的视觉信息。

石家庄当代美术馆通过本次展览邀请了著名评论家鲁虹、殷双喜、孙振华和北京《世界艺术》杂志社徐亮及中国艺术批评家网郑荔等于及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艺术家进行了学术交流,主要对公众实施当代艺术的普及教育,力图使当代艺术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鉴赏、欣赏水平,促进当代艺术和当代生活的融合。

徐福厚先生认为:我们应该回到“常识”,回到绘画最本来的目的,回到绘画最朴素和天然的初衷,回到人类的或人的幼年。去体会用手用笔去创作和体验创造带来的惊异和欢乐。在这个意义上绘画的语言是可以承载精神的,就是“语言即精神”。这当然不是一个自发自成的一个过程。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精神,肯定是一个挑战和考验。同样,如果能在创作中迈出在人类绘画语言发展的历史上微小的一步,我们必定会为自己和阅读者带来极大的喜悦。在此,我们的主张显明地区别于当下那些观念型的,社会学意义的创作。因为我们是属于“诗意化”的“语言型”的艺术家,我们塑造的是属于自己的精神形象。

篇10

关键词: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83-02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美术课改历史回顾: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出台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标志着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新一轮的重大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和深层次阶段,同时也对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教育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增强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这一方案,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改革,2009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自愿申报的办法,开展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并在2010年2月下发的文件中确定了首都师范大学等21个省(区、市)的48所高校作为试点学校,旨在为实施《方案》和《纲要》提供鲜活的实践经验,提高中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高校美术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的学科。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开发创造精神,促使其全面发展,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尤其是在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在高校的一些展览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学们伫立在一幅幅美术作品前,面对这一双双充满各种想象和渴望的眼神,要尽可能地再讲授一些基本知识以外的内容,更需要多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引导并带领同学们积极拓展高校美术实践活动的有效空间。

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之一:高校美术要开展以“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促进某一教学项目的整体开发、设计,充分体现区域特色课程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

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在大学里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为多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

目前中国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积极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调发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中通过采用“主题性单元教学”的方式,用几个课时共同来完成一个教学主题。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既能够适用地方主题性课程的开发,又便于体现更加灵活多样的技能训练过程。

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之二: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使学生开阔视野、激情倍增,同时也让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采。

通过与教学结合紧密针对性较强的各种展览,可以使美术教学显现出其出奇制胜、别开生面的一面。它也将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且能给学生创造出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气氛,使其在自觉、主动和热情中去学习和创造。同时也为实现美术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的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做法是:

学生阶段性作品(作业)汇报展。这种展览可不间断地举行,因为在美术教学中,阶段课是我们惯用的设课方法,也统称为强化训练。只要完成一个阶段课,接着就来一个学生作品(作业)汇报展,这样既可以鼓励先进的学生,也可促进后进的学生,更可以让所有来“读画”的观众评出优秀的作品编入画册,从而又能提高了展览的质量和品位,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影响面。

教师作品示范展。举办这种展览适宜安排在新学年之初,此时正值新生入校,壮志凌云,满怀豪情。新的一片天地更能带给他们美好的开端,预示着今后的路将是什么样的一幅美好的图画。教师的示范作品能够带给同学们美的视觉、享受和美的追求。与此同时,在技法表现上也能给以同学们一定的示范、启发和教育,更为同学们在今后的美术绘画之路上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分门别类的专题展。这种展览一般适用于单元展、年级展、不同美术专业展、非美术专业兴趣特长展等等。比如,现代招贴画展、标志设计展、民间剪纸展、蜡染、扎染作品展、挂壁制作展等等。这种类型的展览,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可欣赏性,引人入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成就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全校学年大型展。这种展览一般是指举行学期展、学年展、分届展等等,一般选择上述方法里的其中一种。比如分届展,可以把某专业某班级在校期间的所有学习内容通过毕业设计的形式作个提升和总结,并评选出更优秀的作品。学校不仅要发给学生美术作品收藏证,还要将被收藏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国、省、市级举办的学生技能制作、美术作品比赛,或推荐到有关报纸、杂志发表等等。这将使学校和学生个人双方都有相当的受益。

其实,美术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的整合、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等等,这些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重要目标,这就同样要求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要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上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探索出美术实践性教学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空间。

高校美术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空间的探索,需要我们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去,寻求其更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大根.谈谈美术课的单元化教学[J].中国美术教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