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康复护理的目标

篇1

1.1理论框架

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一致签署协议认可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出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3个部分评价残障人员的功能状况,并且强调社区环境对残障人员健康的重要影响。ICF认为,在考虑个体健康状况时需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与个体活动及参与。个体自身功能是指机体生理心理功能,而个体结构是指机体的器官肢体等组成。这个层面的具体功能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肌力等。个体活动及参与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及应用知识、完成基本任务和指令、沟通、移动、自我照顾、日常生活、与外界沟通互动、社区社会生活。第二个层面是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情境,包括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涉及从家庭成员到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个层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ICF具体分类中不作考虑。ICF认为,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状况和背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强调使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人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得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ICF摈弃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对康复的认识,而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指出在实施康复活动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描述个体生活背景的环境因素,适合作为指导康复工作的理论框架。社区康复强调医学、社会及权利的综合体现,是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比较ICF理论及社区康复内涵,不难看出,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及其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残障人士参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运用ICF作为理论框架指导高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构建可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1.2教学目标

在ICF理论指导下,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该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方面: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能阐述社区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识别常见残障类型并提供早期康复干预指导,应用康复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护理对象身体功能状况,应用社区康复理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家庭训练及护理要点);在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康复技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并适宜应用于残障人士,创造促进护理对象康复的情境;在情意领域具备对社区残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1.3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知识及康复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考虑《社区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同一时间段开课,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社区护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对社区康复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4.1内容设置依据ICF认为,对个体健康状态的评定,应考虑到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个体自身活动及社会参与情况,而这些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康复护理》课程中强调突出在对个体自身功能及结构了解(康复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考虑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社区康复环境构建),开展适合于促进个体自身功能改善的活动及社会参与(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1.4.2课程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授课及实践两大部分。基于对ICF的理解,理论授课着重于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及理论,包括ICF理论概念,社区康复核心概念,及社区康复护理发展等。第二部分为康复功能评定,具体授课内容包括常见残障种类、康复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等。该部分内容与传统康复专业课程类似。第三部分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参考ICF中的活动与参与,即进食、入厕、穿衣、沟通、行走等,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疾病康复要点、康复技术(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及家庭训练。该课程在讲授康复专业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突出社区康复护理的特色,如营养问题、排泄问题、膀胱功能训练、皮肤完整性、心理问题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第四部分社区康复环境构建,ICF中强调充分考虑社区环境中家庭、健康工作者、康复政策等对残障人员的影响。授课内容上通过分析讨论现有国内外康复政策及服务,分享国内外社区康复的成功案例,在与残障人士及家庭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及居住环境的改造,并为残障人士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涉及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学生汇报、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社区康复实践是《社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康复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实践,以解决残障人士的实际康复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校内实验及社区生产实习两部分。校内实验用于促进学生功能评定能力及康复技能的掌握。生产实习在教学社区完成,6~8人为1个实习小组。由于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及家庭社区环境各有不同,因此,采用以患者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实习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特点及需求制定并实施具体康复计划,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对残障人士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及干预,并通过对社区环境、健康服务及健康政策的了解,促进残障人士回归社会。

1.5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社区康复护理》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评价学生康复护理理论及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强调在实际社区情境中知识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在教师评价基础上,融入学生的自评及他评,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评价方式上包括理论考核、课堂讨论、小组汇报、康复问题的综述文章、实验室模拟康复技能考试、社区康复计划撰写及实施、社区实习反思日记等。

2小结

篇2

【关键词】 护理模式;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评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脑血管病占据了首位[1]。脑卒中是血管源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急慢性临床综合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然可导致患者运动、感觉、认知、言语等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致残率高达70%~80%[2]。使脑卒中患者得以最大程度的康复,无论对个人、社会及家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与康复治疗相辅相成的康复护理作用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康复护理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而且降低医疗成本,被认为是脑卒中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讨合理的科学的康复护理模式临床意义尤其重要,为此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初发脑卒中患者;(2)均存在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3)无明显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2~3 d后不再恶化;(4)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符合以上标准的共144例,男76例,女68例;年龄45~85岁;左侧偏瘫84例,右侧偏瘫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瘫痪侧别及病变性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下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1.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变化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患者自信的参与康复过程[5]。

1.2.2 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 良姿位对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预防的作用[6]。患者病情稳定后即进行功能训练,即应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具体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指导患者自己翻身、吃饭、梳头、入厕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开始护士可给予一定的帮助,然后逐步由其独立完成,3~4次/d,30 min/次,指导培训家属帮助患者训练,以便出院后继续协助患者训练,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提高患者各种自理能力。

1.2.3 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 指导患者进清淡、少渣软食;饮水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进食时抬高床头30°~40°;指导患者示齿、弹舌等动作;对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首先学习单音发声,然后指导患者3个连发,可从数数开始,进而短词、短句,再进展到复杂的句子;不完全性失语的患者应鼓励多与他人交谈,刺激和促进说话能力。

1.2.4 认知的康复 包括失用的康复和视觉忽视的康复训练。首先让患者理解为什么不能完成有意识的动作,使用简单的语言指导患者完成动作,然后逐渐增加语言的复杂性和难度给予反复训练。耐心解释使患者明白为什么对某一侧物体视而不见,在忽视侧进行各种活动,可以加强患者的功能。

1.2.5 社区卫康复护理 社区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紧密衔接,患者出院后遂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干预计划。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社区医护人员,对干预组进行整体化、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干预,并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干预频率:第1个月每周上门2次,第2个月每周上门1次,第3个月每2周上门1次,上门频率也可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予以适当变动。

1.2.6 家庭康复 定期由医院及社区医护人员给予相关知识培训,使家属正确的协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和穴位按摩,鼓励患者自我锻炼。定期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程.制订新的训练计划等。

1.3 评价指标 (1)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患者肢体功能;(2)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记录并发症:主要为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康复评定均由专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分。所有评定由统一培训的康复医师完成,评定者未被告知患者分组情况,实行盲法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发放144份评分表,回收率为100%。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该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7]。由于脑卒中导致患者脑实质神经细胞的永久性损伤,使患者在多个方面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及心理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独立生活及日常工作能力,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促进脑卒中的康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人的期盼。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康复护理模式及如何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8]。康复护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将现代康复理念及康复技术与早期临床护理相结合,目标是应用各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使脑卒中患者残存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提高生存质量[9]。康复护理不仅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10]。康复专家普遍认为实施康复措施的时机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展早期康复,国外常与药物同时进行[11]。超早期康复可促进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病灶周围的组织或健侧脑组织重组和代偿,发挥脑的可塑性[12]。2010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笔者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把康复早期、中期、后期的治疗连贯起来,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使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健康评估等工作从医院到家庭不间断,集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效果明显,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康复护理模式可使医务人员及家属及时有效的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及主动锻炼;指导利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伸、抬、举的活动;督促患者进行言语功能锻炼等。正是由于康复护理干预组医务人员及家属全程不间断参与康复治疗过程,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患者自我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勇气,使医护人员更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及时收集患者的信息及家属的需求,及时修改康复计划,提供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康复措施,使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家庭康复环境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有所提高。

总之医院-社区-家庭三站式全程康复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舟君,戎燕,张丽华,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二级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47-49.

[2]黎茵,刘丽红.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26-27.

[3]刘亚芳,江华,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2):449-450.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9.

[5]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33):1636-1638.

[6]龚素芬,邢凤梅.脑卒中患者家属对康复知识的认知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6(31):2072-2073.

[7]邓凤,陈锦秀,谭景予.双上肢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2):3169-3171.

[8]肖秀英,梁少杰,岳永辉.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72-73.

[9]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10]范红艳.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02-3004.

[11]吴秀英,孙瑞仗,李长贵.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4):371-374.

[12]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7(18):1647-1675.

篇3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治疗并出院家庭随访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康复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负性情绪。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以及NIHSS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下社区护士工作的家庭康复护理开展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程度。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脑卒中;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13

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遗留肢体或言语方面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患者在医院接受急性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在家进行康复治疗家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非常重要[3,4]。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下社区护士工作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护理效果明显,现就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后出院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治疗并出院家庭随访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5.67±15.4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中专或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4例。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康复护理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家庭康复护理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后,患者还接受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下社区护士干预,方法如下:

1.2.1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等选择适合患者的音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由患者自行选择音乐曲目或由研究人员从包括现代舒缓音乐、古典音乐、轻音乐、戏曲、民歌等6种类型不同节奏适中的音乐建立成的音乐库中选择。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来选择音乐疗法的时间,播放拷贝至MP3中,每次播放大致持续30 min,播放时为患者带上耳机,闭上双眼,音量的大小以患者感觉最佳为宜。

1.2.2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的方式,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勺子吃饭的锻炼。如果患者握力不足且手部掌指关节屈曲功能受限选用粗柄的勺子来锻炼患者自行吃饭的能力。如果患者肘关节屈曲受限较重则通过延长手柄或改变勺子的使用方向来达到将食物送到嘴边的目的,循序渐进完成吃饭自理。如果患者丧失握力则使用扣带把餐具手柄固定在手掌上,代替手指抓握功能。如果患者的手臂肌力较差则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抬高。(2)指导女性患者使用头梳。如果患者握力不足且手部掌指关节屈曲功能受限则选用粗柄的头梳进行功能锻炼;如果患者肘关节屈曲受限较大导致患者头梳梳不到头发则延长手柄;如果患者的手臂肌力较差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抬高。(3)指导患者使用牙刷。如果患者的握力不足且手部掌指关节屈曲功能受限则选择粗柄牙刷进行功能锻炼;如果患者的肘关节屈曲受限较大导致患者牙刷无法伸至口腔的则选择手柄较长的牙刷。(4)手杖的使用。选择支持力和支撑面积较大的四脚手杖来改善平衡患者用健侧手拿握手杖,手杖往前移一步,则患侧脚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才是健侧脚向前移。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1.2.3手指操训练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明显后,社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手指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1)吐气握拳,用力吸足气,放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用其中一手示指和拇指揉捏患者另一手的手指,每个指头约持续做10 s。(2)吸足气用力握拳,患者将拇指握在掌心后用力吐气,并急速依次伸开患者的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对患者的左右手进行锻炼。(3)用患者的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按压其拇指,并刺激各指端穴位。(4)用患者拇指按压各指指根,并刺激各经络。(5)双手手腕伸直,五指靠拢后张开。(6)将小铁球握在患者手中,用力握小铁球,并于呼气后深吸气,将其手张开。(7)将两个小铁球握在手里,并交换左右位置转动。(8)用示指和拇指夹球,依次对患者的左右手进行锻炼。

1.2.4全身肌肉放松训练首先从体会双手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开始,吸气时,患者逐渐握紧拳头,持续时间约5 s,吐气时,患者缓缓放松,持续时间约15 s,然后用类似方法放松以下几个部位肌肉,依次为头-颈-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足等,整个过程均与患者的呼吸密切配合。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抑郁情绪于患者出院3月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有无或者出现的频率。焦虑自评量表各条目自评量表得分累积之和×1.25为焦虑自评量表量表粗分,标准分≥50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抑郁自评量表各条目自评量表得分累积之和乘以1.25为抑郁自评量表量表粗分,标准分≥53则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

1.3.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和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度,该量表涉及15个神经系统检查项目,包括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指令、意识水平提问、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凝视、视野、面瘫、感觉功能、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患者的该量表的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家庭康复干预3个月后NIHSS得分比较(表2)

3讨论

表1显示,家庭康复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家庭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缝医疗保健体制的桥梁,是降低卫生经费的有效保证,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护理的开展能够让患者在家中康复期间得到社区护理人员专业的指导,家庭医师服务模式的开展强化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后期进行手指操训练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能调节患者的情绪,保持患者在良好状态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动态地评估患者的康复目标,循序渐进,完成整个康复过程,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后期的整个康复训练过程,表2显示,患者通过家庭护理NIHSS得分降低,且家庭护理方法可操作性强,深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总之,家庭护理的开展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Thrift AG,Arabshahi S.Is stroke incidence in low-to middle-income countries driven by economics?[J].Int J Stroke,2012,7(4):307-308.

[2]马英,张月卿,马会娜,等.保定市某院农村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调查[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835.

[3]Naess H,Waje-Andreassen U.Review of long-term mortality and vascular morbidity amongst young adul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Eur J Neurol,2010,17(1):17-22.

[4]胡晓莹,闵瑰.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5):720-722.

[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作者单位:518107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护理部

苏琼英: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光明新区科技计划项目(20130325135657)

篇4

开设在职短期康复护理培训班

每个临床护士都应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复护理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护士缺乏系统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开展短期的康复护理培训十分必要。可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并结合神经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等临床专科的需求,具有培训资历的学校可以利用康复护理的教学资源,举办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使临床护士掌握规范的康复护理技术、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及社区康复护理等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考核机制,与有关部门合作颁发专科护理证书。

护理专业学生的康复护理教育

康复护理教育要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各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均应开设康复护理课程,并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康复护理的专科地位,学校完成护理教育基本课程后,应进行康复专科护理知识学习,让广大护理专业学生接受系统的康复护理教育,为毕业后开展临床、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1适当增加学时

康复护理学教学总学时应达到36学时,每周2学时,分18次完成,其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时间各占一半,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在课时分配上应突出重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的讲授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分配上应突出重点,让学生学完理论后可用此理论解释康复护理技能训练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采取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模拟练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实践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在每节理论学习后,安排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反复的现场演示以及分小组进行模拟训练,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熟悉康复护理治疗技术,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达到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

3改革考核方法

采取“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课平时考核成绩+实践课期末考核成绩”的形式。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平时考核方式:阶段性复习考核、随堂抽查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等;实践课期末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及临床常见康复护理技能。

康复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护理专业教师

对新上岗及转岗的教师常规进行岗前培训,相关专业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康复科室的进修均应达到6个月以上。上岗后仍应开展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参加校外各种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不断增加和更新专业知识,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到教学医院康复科参加临床工作,定期轮流到国内外领先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和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康复护理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并且与各自从事的临床康复和教学工作的相关行业学会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掌握最新的专业动态,获取前沿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安排资深老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将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承接科研课题。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接替老教师在社会各级学术团体中的工作,扩大青年教师的社会影响,提高他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实践中选拔和培养接班人。学校在经费使用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对不同的培养类别采用不同的经费投入办法。对学科梯队建设由学校全部承担培养经费。对既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又属教师个人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学习、进修,培养费可由学校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教学学术水平的提升,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掌握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基本知识、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康复护理教师教学水平:第一,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开展各种专业学习班、研讨班及技术培训班等,安排相关专业知识讲座及校外进修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学讨论,重点讨论康复护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在全面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好教案和备课笔记,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第二,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在教学岗位上设置主讲教师、骨干教师岗位,增加教学课时酬金;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中对教学成果和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和论文同等对待等等,积极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教学设施上改变以往以板书为主的形式转变为多媒体课件。通过幻灯片、投影仪将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眼界。多媒体课件具有大容量、快节奏,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接受信息和教学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电教媒体的作用点,选择和设计练习,为学生提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多层次的形式不同的康复护理实践操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讲练结合。第四,做好教学评估;校领导及教务科教学督导员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检查,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不定期上课堂听课,进行评教评学;教研室负责人到每位任课老师课堂上听课,从教案准备、教学态度、教学技术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教学水平;安排同学科老师之间定期进行教案诊断和课堂听课。从教法的角度,对教师准备的教案目标是否清晰具体、内容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找差距,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同行评估与学生评估重在教学态度、教学技巧不同,教师同行评估的重点一般放在教师对本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学科最新知识的情况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等方面[6]。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业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7]。康复护理学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学大纲及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教材建设上主导思想是先解决教材的有无问题,再实现教材的优化配套。各类学校选用的教材内容应符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老师把握授课深度、学生掌握授课内容。另外,可由全国或各省大医院选派长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的中青年护理专家编写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做到既要注重理论性,又要注重实用性;既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及康复护理技能考核,又可作为在校学生康复护理实践课考核标准。

篇5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阶段,恢复(门诊)阶段和社区(家庭)康复阶段。急性(住院)阶段康复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METS)[1METS=3.5mlO2/(kg;min)],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忧虑的心理护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忧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 否认的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 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冠心病康复护理

3.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3.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4 讨论

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设法提高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篇6

【关键词】护理;干预;社区;偏瘫患者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偏瘫患者也逐年增多,护理干预偏瘫患者迫在眉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预防性护理、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肢体功能情况,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使中枢系统的可缩性得以提高。改善肌肉的张力,建立神经系统的新组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①心理疏导:患者由于偏瘫的原因,易产生孤独、焦虑、悲观、失望、怕给子女增加负担等情绪,常常因偏瘫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这种状态往往使病情加重,护士应给予关心、照顾,主动与其交谈,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切忌言语刺激,消除其心理负担,从思想上开导患者,同时向患者介绍康复好的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促其早日康复。偏瘫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状态有极大影响,早期成功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代替的[1]。

②向患者宣传康复身体的信息,教患者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及情感方面的反应,因偏瘫患者的管理需要自己主动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做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加强康复知识的学习和不断进行康复训练,是社区护士的职责,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康复理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③提高认知行为的能力:偏瘫患者在进行管理时要积极参与,主动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社区护士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患者和家属掌握偏瘫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症状监测,努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让偏瘫患者自己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完成目标的信心,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进行自我效能训练,从而提高自我管理和健康结果[2]。使其达到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④努力提高功能锻炼,正确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技术,康复治疗方案必须在患者参与下制定,并在经治医生指导下,患者主动参加来完成,社区护士在康复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讨论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医疗信息知识,帮助患者理解康复治疗方案,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实施康复训练,有目的进行功能训练,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不能盲目地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否则适得其反。最后达到其康复的目的。

⑤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应以患者和家属为主要对象,采取个别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应采取详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所处的环境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以此制定出教育计划内容,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出语言、书面示范等方面进行教育。肌肉萎缩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每日定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练习、关节活动、肌肉按摩、活动上肢,做力所能及的生活和自理工作,预防肌肉萎缩。

⑥学习在偏瘫的情况下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了解、掌握在现有家庭的情况下进行康复训练。首先自己会监测病情,熟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学会偏瘫病人的自我管理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自己及时解决,使患者在长期偏瘫的情况下,能独立生活,回归社会。

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偏瘫患者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较辛苦过程,所以在康复过程中,社区护士要充满关心和爱护,努力帮助患者,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在指导中要耐心的讲解、鼓励,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克服康复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提高主动锻炼的意识,积极地配合护士进行训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管理疾病。

⑧社区护士对偏瘫患者进行建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宣传教育、指导,随时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自发管理掌握监测病情变化方法,设计好恰到好处的运动动作和运动量,并进行强化,对患者的坐姿,卧姿、站姿,进行正确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运动模式。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勇气,按部就班地、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掌握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之早日回归社会。

⑨训练指导。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每天定时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包括穿衣、洗脸、梳头等基本动作能力训练,鼓励自己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避免依赖他人,增强其锻炼的信心,使其自食其力。将日常活动化繁为简,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便于患者掌握,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逐步加以训练,使患者能够逐渐自行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动。并逐渐进行生活相应能力训练(包括家务、房间整理、购物等)及作业劳动训练(捡黄豆粒、发扑克牌、手工等活动训练)。这不仅有利于患者日后康复,而且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对消除自卑具有重要意义。偏瘫病人行走困难,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受力、协调性、平衡性定位能力确定其需要帮助的类型。为患者准备无障碍环境,移开地面所有的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和清洁,设立休息的地点等等。在患者走路时给予提供帮助和身体支持,指导其正确使用辅助器。协助程度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活动的时间,活动时要控制好时间。到户外活动要在良好的天气情况下进行,避免受凉,室外活动能增加与他人沟通,改善患者情绪,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文体活动,能改善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还可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得到娱乐,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社区护士要主动指导偏瘫病人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⑩进行站立步行训练,患者由家人和辅助器进行站立、步行训练,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行走时腿要高抬,最好不要拖地,从而达到最佳训练结果,锻炼时要保持好心情,性情不要急躁,社区护士要定期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其达到健侧和患侧相结合,全身和局部相结合,主动运动和步行训练相结合,健侧和患侧相结合,护理人员和家属相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状态和肢体运动相结合,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患者和家属、医务人员共同协同帮助偏瘫患者恢复。最大程度的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疾病负担,防止不适当训练和加重训练,消除急躁心理,激发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尊重和支持患者训练,早期促进心理、生理障碍尽快康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实践使我体会到: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减轻病痛是社区护士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社区护士的宣传、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合理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偏瘫患者得到科学的康复治疗,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疗程,患者和家属学会和掌握了康复的知识和训练本领,能借助器械自己进行功能练习,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选取2016-03-2017-03在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PSD患者135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0 70(56. 47士9. 18)岁,病程1 }-7(3. 85士1. 87)d0  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脑卒中类型及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纳入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 T或MRI检查确诊,经神经内科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入组,此外还包括:①病程1周内;②年龄4070岁;③意识清楚;④无明显的语言障碍(包括部分运动性失语,但无感觉性失语);⑤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量表评分)20分,并符合C'C'MD3(Doagmpstoc    criteriaofmentalCIISOYCIeYS)抑郁症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脑卒中后病情严重或伴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②伴有明显失语、耳聋不能配合检查者;③有精神障碍或家族史者;07I岁以上高龄患者;⑤有精神、药物依赖者;⑥合并除抑郁焦虑之外其他严重精神疾病者;⑦合并严重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⑧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I.2实施方法对照组由家人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进行常规护理,给子肢体功能锻炼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子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本研究采取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走进社区担任干预人员的模式,对50例社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进行较系统的干预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生理状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康复现状等进行初期评估,随后由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干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具体措施包括:(I)成立“社区脑卒中病友俱乐部”,鼓励患者走出家庭,在集体活动中产生共鸣。(2)健康宣教:①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对患者及家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其中包括正确的肢体活动和良肢位摆放,讲解家人支持的重要性,取得家属配合,并嘱咐家属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康复氛围,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②正确生活方式的指导。脑卒中是行为方式性疾病,行为矫正对预防脑卒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帮助患者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普及正常规律饮食的宣教,戒烟戒酒,多吃水果及蔬菜。③发放健康宣教手册。(3)心理干预:①开展社区活动。举办“社区卒中日”、“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交流”等活动,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在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的同时耐心听取患者的心理感受,向其讲解脑卒中的发展与转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多与亲朋好友沟通倾诉,获得精神安慰与支持,宣泄不良情绪。②组建“脑卒中之家”微信群。由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在微信群里发放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同时让患者在微信群里进行沟通留言,可表述困惑,传授经验及相互鼓励。由此,护理人员可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着重进行干预。

1. 3评价方法采用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对100例PSD患者进行详细的精神系统检查,评定抑郁状态,G7分为正常,7一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G24分为重度抑郁。量表总分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1.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 0软件统计描述及分析数据。采用均数士标准差描述量表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时间点不同组患者得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组不同时间点患者得分。<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干预前后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0.05),表明患者自行在家进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干预后2组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5),干预组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 05),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3讨论

3. 1同伴及家庭支持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同伴及家庭的支持,可使患者得到足够的照顾与陪伴,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锻炼的积极性,且能改善其抑郁状况仁州。曹惠清等川研究佐证该观点,其通过对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式护理干预,优化社区支持系统,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中,并鼓励家属给子患者情感支持,结果显示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非家庭式护理组。本研究中,通过成立“社区脑卒中病友俱乐部”,将具有相似经历的患者组织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以产生共鸣,进而相互鼓励,以达到宣泄负性情绪,改善抑郁症状的目的。研究显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减轻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状。因此,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适合其康复的锻炼方法,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合适、有效的方法促进肢体康复,并发放健康宣教的手册,使其牢记正确的生活及锻炼方式,防止遗忘,进而提高患者锻炼的配合度,以提高生活质量。HARRI-S()N等研究也表明,脑卒中患者通过获得更好的心理支持,包括必要的沟通交流、信息的提供、社会及同伴支持,因而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

3. 2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并发抑郁症患者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与药物治疗的同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干预措施,应贯穿其治疗的全过程,以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首先关注较多的是其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较少,以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而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长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而出现抑郁。谢华等研究显示,定期随访、心理干预及定期组织社区团体活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康复。MIRANDA等仁研究也表明,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如手机软件的应用等,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a)-0064-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treatment,and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community-based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es.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120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is having been “cur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scharged from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n=60) and control group (n=60)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psychotropic drugs were used,while in the research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treatment,and nursing for 1 year was added.PANSS-EC score an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Results After 1 yea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PANSS-EC was (6.3±1.71) poi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and it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2.1±1.3) points.In the research group,monitoring rate,rate of regular taking medicine,andsocial participation rate were all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ommunity;Severepsychosis;Hospital-community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Rehabilitation nursing

各方面?稻菹允荆?精神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因而精神康复服务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其发病时容易产生冲动、伤人、自杀、放火等肇事肇祸行为,严重妨碍社会治安[2]。针对罗定地区的风俗习惯、对疾病的认识、接受程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单纯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本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需求。个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管理模式,对医疗结局具有良好成效,是21世纪健康管理与服务的趋势,因此,探讨开展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监护率、规律服药率、社会参与率、复发率及肇事肇祸率等的影响极为重要。如何在社区中管理精神病患者及如何为其提供方便、合理和高效的服务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曾经在本院“治愈”出院的患者120例,其中男93例,女27例,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入院后经系统的药物治疗“治愈”出院的患者。入选标准:①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8.2±2.13)年,年龄18~62岁,平均(39±6.28)岁,目前与家属一起生活在罗定市的精神病患者;②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③取得与患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患者;②有严重的人格障碍、心理扭曲、汹酒、药物滥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2岁,平均(38±8.26)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2.27)年;均来自罗定的各个乡镇。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0岁,平均(37±8.6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1.83)年,均来自罗定的各个乡镇。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域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患者一般资料调查信息表,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宗教信仰、联系方式、体重、婚姻状况、家庭背景等;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PANSS兴奋因子(PANSS-EC)[3];③自制调查问卷。

1.2.2 方法 研究组实行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护理工作模式,形成以政府组织、精神病专科医院为技术骨干、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患者家庭为依托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网络。对照组只提供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重性精神病患者对象:由本院医护人员在当地派出所及居委的协助下到患者家中排查确诊,并作好登记。②实施惠民措施:对家庭有经济困难的由政府出钱送患者到专科医院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病情稳定后送回家由其家属监管看护并到社区医院继续免费接受康复治疗。③为患者建立个案管理: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疾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4],做好随访登记,与家属联系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④通过电视网络或现场授课宣教精神疾病知识,讲解引起疾病发病的诱因,使患者或家属尽量避免这些诱因的发生;发病的临床表现、应用药物治疗时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出现精神症状及药物副作用后应如何处理及预防等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发放精神卫生疾病宣教资料。⑤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定时免费向患者发送药品,向家属或患者讲解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服药的方法,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监管等,使家属或患者对药物有一定的认识。⑥于入组前及干预2个月、5个月、8个月和1年后对两组进行PANSS-EC等相关临床表现调查及评定。由经过培训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进行评定。

1.3观察指标

①PANSS-EC评分越高表示精神症状越严重;②参照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实施》[5]的评级标准对重性精神疾病的肇事肇祸危险度评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入组前)后PANSS-EC评分的比较

入组前,两组的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PANSS-EC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干预1年后的监护率、规律服药率、社会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肇事肇祸率的比较

研究组干预1年后的肇事肇祸率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病情易反复,所以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每??患者出院后都要回归社会,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直接影响其回归社会的能力。如何提高患者院外治疗效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6]。社区是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精神卫生服务的目标是将医院为中心的服务转向以社区为中心[7]。社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医院提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有家庭访视、精神卫生知识、讲座、职业康复、日间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8-9]。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康复质量的好坏,对改善患者社会功能、能否早日回归社会影响更大,因此,在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为其提供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使患者康复出院后得到全面的身心护理。国内外许多报道证明,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从表1、2、3中得出,经过“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监护率、服药率、社会参与率等都明显升高(P

篇9

引导专家进社区。建立上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坐诊制度,在每个社区至少安排集团医院3名医师进行日常门诊,承担社区门诊、参与社区查房、指导病历书写、开展儿童保健、协同上门服务、组织健康教育,专科医生定期开设专家门诊,帮助社区医生处理疑难杂症、教学查房,受到社区好评。

引导技术进社区。根据社区群众疾病谱和实际就医需求,指导社区规划建设慢性病特色专科,目前,集团各社区已分别建成了糖尿病、高血压、肾病、中医药等慢病特色专科。利用医院护理品牌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社区,在七里甸社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点”,加强社区内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安全、专业、主动和连续的优质护理。

引导资源进社区。一方面,集团对社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3年共投入500万元,推进社区的标准化建设,为社区配备数字摄片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等医疗设备,提高社区诊断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集团临检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物资采购中心、专家会诊中心的作用,促进医院与社区业务合作,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区运营成本。

篇10

线下服务商签约工作将重点突出品牌服务商引领,普通服务商全面参与,线下服务商的数量及质量并重,与服务商共同发展,携手同行。

一、家政(助洁)服务商:家政类线下服务商以汉口片区友缘家政、平凡新家政、巾帼家政及其他个体服务商为签约对像,同时与互联网家政服务商阿姨帮、58到家、好慷进行对接,在二周时间内,签约完成20家家政公司,家政人员达到100名,逐步滚动拓展,最终实现江汉区每社区一公里范围内覆盖一家家政上门服务商。确保订单在第一时间执行到位。合作期内,线下服务商按订单金额5%-8%提供佣金返点。

二、医疗(助医)服务商:根据现阶段国家及省市对于医养结合式养老的要求,作为线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核心利润来源,将从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慢病康复等方向入手,分别展开线下服务商签约及服务设置

1、医疗卫生服务:在一周时间内,与即将进驻的社区(马场+唐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完毕,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同时与微医、趣医、好医网完成签约,实现线下平台的在线对武汉市所有三甲医院的在线预约挂号和在线远程诊疗服务。与武汉市内的知名体检机构如慈铭签约,实现辖区内老人的批量优惠体检服务。实现体检金额的返佣20%

2、药品配送到家:在一周内,与九州通好药师大药房平台签约,实现武汉市100余家好药师大药房全部上线,就近对老人的常规用药实现送药上门服务。药品服务佣金为15-25%(根据不同的药品种类进行区分),实现江汉区内由我司服务的社区全天24小时可送药上门的优质服务。

3、慢病康复:以中医保健疗养为切入点,由公司自行组建中医康复护理团队(每签约社区设置1-2名中医康复护理师),同时与武汉市知名及特色中医康复机构(九州通上医馆、百年堂、太经堂正安中医等)进行联动,实现中医保健、中医膏方、中医康复(肩、颈、腿部慢病的调整和恢复),自营中医保健服务毛利率控制在50%,以增强为老中医康复护理服务和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专业的为老中医康复护理品牌。

三、配餐(助餐)服务:实现自营门店自行开餐与线下订餐平台共同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政府采购服务的同时,实现对社区门店周边写字楼及居家的营业服务,前期平台配餐服务,将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优选商家合作,实现线上平台的配餐服务功能,后期将以自营门店独立完成。自营餐饮毛利控制在25%。

四、便民服务:在一周内完成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话费、水、电、煤气费用的在线缴纳功能,让老人在社区即可完成相应的代收代缴服务。便民服务将形成如下四个服务链条:

1、爱心超市:自建社区爱心超市,与中粮、饮用水、家用品供应商完成签约供货,并同比周边超市和便利店价格低10%,控制毛利15%

2、清洗服务:一周内与E袋洗、泰笛签约,实现覆盖社区内所有老人衣物上门收洗配送服务,控制利润8%-15%(根据不同季节和衣物品类收取),同时与政府沟通,由政府在自营社区内提供集中式干洗设备,由我方自营(可实现控制利润30-40%)

3、为老理发:通过与公益组织、社工机构、理发学校签约,实现对辖区内老人每月义务免费理发一次的服务。

4、老年大学(四点半课堂):与江汉区老年大学沟通,设置老年大学分校,不定期的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增加老年的人的幸福感,并积极切入辖区内四点半课堂的工作开展,对接少儿培训机构、少儿游乐场所开展各项社区公共服务

五、旅行(居)服务(助行):提供专业的老年人旅游、旅居服务,与第三方旅行社签约,提供武汉市周边一日游(响应政府市民下线政策)、夏季避暑、冬季疗养等功能,控制毛利18%

六、助残服务:与省、市残联对接并与助残医疗设备厂家签约,实现包括但不限于轮椅、拐杖等的线上展示及销售。实现对辖区内三无老人和政府兜底老人的关怀。同时借此,扩展与民政局、街道、社区的合作关系,完成服务辖区的宜居社区、适老化改造工作(目前武汉市对于宜居社区、适老化改造标准为每社区60万元)

综上,从老人的医、食、护、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入手,围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一到二个月内,完成不低于100家线下服务产的签约,为老服务人员不少于1500人,在平台上线后能立刻投入到运营和服务中。实现民政能监管、老人享服务、企业能运转的三方满意的局面。

线上实体平台的建设、线下服务商签约将与线下门店的运营同步启动,线下门店将从如下几个节点进行推进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定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作为能迅速落地开展工作的终端之一,可以在落地的同时,通过与所覆盖社区老人做好服务和沟通,树立公司养老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在启动阶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定位如下:

1、市级优秀社区养老服务旗舰店:从服务平台、服务提供、企业运营、政府及辖区老人满意度多方面进行体现

2、长效运营的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实现涵盖医疗护理服务、日常居家及社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相结合的,有良好社会效应和一定的经济效应的示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最终建设成服务理念明晰,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行为规范,服务制度健全,服务质量优良,对区域内乃至更广范围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及服务提供

社区居家用养老服务中主(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居住在本社区需要服务的老年人,覆盖社区活力老人 、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主功能及服务内容包括:

1、老年人口信息登记:老年人基本信息采集、整理和档案管理。通过智能化终端,收集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联系方式、支付能力、慢病等信息。

2、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对所在辖区内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收入状况及服务需求,并确定相关的养老服务。

3、生活照料:为老年人提供托老、用餐(配、送餐)、居家养老等一系列照料和陪护等服务。

4、健康保健服务: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康复训练、保健推拿、送药上门、医护到家等服务。

5、文体娱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通过成立老年顾问委员会以及专业的文化团体,引导并树立老年人健康的老年生活。

6、精神慰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聊天谈心、心理疏导、协助交友等服务。

7、法律维权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等服务。

8、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包括义诊、义务理发等在内的每月集中式的公共志愿服务。

9、上门服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为失能、空巢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查看、定期查访等家庭式亲情关怀服务。

服务内容

收费标准

衣物清洁(内衣、外衣、外裤)

15元/大件,8元/小件

洗窗帘、洗床单、被套

15元/大件,8元/小件

洗鞋子

15元/双

衣物熨烫

2元/件

老人身体护理(按摩肩、胳膊、腰、腿等)

15-30元/小时/人

老人身体清洁

30元/小时/人

帮老人采购常用药物、陪同就医等

15元/次/人

陪聊、精神慰藉、心理关怀

10元/小时/人

常用物品送货上门

5元/人/次

上门送餐

3元/人/次(餐费另计)

上门理发

20元/次

上门体检

3元/次(耗材成本另计)

10、智能居家养老服务:采取信息化服务方式,为照料中心服务延伸进家庭提供信息化支撑。

11、爱心超市:在社区内,设计社区居家日用品的爱心超市并为社区老人提供代缴水、电、煤气费等公共服务。

12、爱心食堂

配备助餐员,为老人提供健康实惠的午餐和集中就餐服务,午餐内容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并根据时令和实际条件,适当增加配菜和配汤。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以无偿、低偿和有偿为原则。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娱乐、报纸阅览、知识讲座、聊天谈心、法律维权、志愿者服务等公益类项目以及健身、康复器材设备使用等实行服务零收费的无偿策略,老人低偿支出部分耗材的成本费。为老年人提供的日托、就餐、推拿理疗、家政等服务,根据服务成本制定低于市场价格合理的有偿收费标准,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员配备及启动阶段工作任务

为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作用,兼顾公共服务与企业经济收益,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如下人员进行配备(以单店为例)

运营部统一设置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和商务资源整合人员,政府公共关系主要负责按政府相关政策要求,落实社区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以及对接并承接相关的政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商务资源主要用于第三方服务资源的整合以及集中式的资源匹配管理。

店长:1名(兼任信息员)

店员:3名(一名爱心超市及代购代买工作人员,兼职食堂收费员,二名中医推拿人员)

食堂厨师:2名(一名主厨、一名配菜并兼任食堂服务员)

社区门店启动阶段工作任务:

1、商务资源整合第三方服务资源,确保10分钟服务圈成形,整合包括理发、送药、义诊、家政、开锁、家电维修、菜品配送、洗衣等在内的第三方服务商

2、社区工作人员对本社区进行市场调查,确认老人需求,获取老人信息

3、启动对社区服务门店的软装设计、功能室划分,设施设备采购

4、所有服务商的服务流程标准化培训,服装标准化统一

5、试运营,并将各项标准化制度、流程等全部完成,形成规章制度正式启动社区门店运营。

四、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经营收入预测(以单店标配为例)

预计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公司的线下养老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门店,将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强大的政府为老服务影响力

2、企业为老服务品牌将全面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