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意义和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教育意义和价值

篇1

关键词:合唱艺术;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美育价值;普及途径

合唱艺术是起源于欧洲的声乐歌唱形式,在西方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了众多卓越的音乐大师,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合唱艺术作品,成为世人得以经久咏唱的经典。我国当前,经济稳定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发强烈,群体性艺术表演形式逐渐成为社会艺术活动的主流,合唱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由最初的群众性集体齐唱、轮唱,到今天能够演唱中外各时期多声部的优秀艺术合唱作品,从声乐演唱表现到合唱作品创作,无论是普及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演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合唱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

合唱艺术是多声部艺术集体声乐演唱形式,其丰富的旋律、多变的音乐色彩、强大的和声功能以及通过复杂的曲式结构所揭示出的深刻思想内涵,较之大型交响器乐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由于合唱作品歌词的直观表现,为我们欣赏作品的音乐美、旋律美、结构美、思想美、和谐美提供了音乐意象的空间和条件。在当今推进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复兴的社会背景下,增强民族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心声,大力发展和广泛推进合唱艺术,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二、合唱艺术教育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

合唱艺术是大学美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艺术实践形式,是最能体现集体协作、行知合一的艺术表演类别。通过合唱教学与艺术实践,可以促进从审美教育到情操培养,从心灵温润到人格完善的转变,从而推动大学人才培养的实践。合唱艺术在高校中的普及与推广,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予以体现,一是合唱课程的教育教学形式。目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努力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做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在美育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合唱纳入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规范课程标准,强化课程管理,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渗透。通过对合唱发展历史渊源的了解,品鉴大量合唱经典作品并进行感知与探究,迅速提升对合唱艺术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精神的一种艺术超越,从而完成审美情感体验的完美升华。二是合唱作品的艺术表演实践形式。国内各大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形式的合唱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亮点,随着形式内容的不断丰富提升,受众群体也愈来愈广泛,合唱艺术表演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项目和精品活动。通过艺术实践过程体验,在校大学生普遍从对合唱的主观排斥,到积极主动要求参与其中,再到热爱并享受合唱艺术所传达出的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感叹这种集体协作、众口合一、精准配合而塑造出和美之音的成就感,从而实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育人主旨。

三、合唱艺术教育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美育价值

艺术设计类的高职教育具有鲜明且突出的人文社会科学特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较之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由于学生设计的作品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学生在设计创作过程中,通过作品传达自身情感诉求和精神文化理念,从而赋予作品造型与内涵的双重美感。这就必然对艺术设计人才的人文艺术素养,艺术设计能力、社会价值观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年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时效性和功利性,一些艺术设计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偏重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教育价值观,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合唱艺术以其厚重的人文思想内涵,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育化浸润、渗透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合唱艺术所特有的育人价值,可以为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搭建行之有效的育人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特点是独具创新和相对独立,这在一定层面上成就了学生凸显的主观个人意识,团队合作理念相对淡漠;由于专业教学采用小班上课,工作室独立创作的专业学习环境,造成了学生普遍比较自我、缺乏相互充分了解,生活及精神都相对比较散漫、懈怠。公共艺术教育由于它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可感性,娱乐性,对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起到感化、悟化、净化等作用。在开发智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起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作用。合唱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是能够彰显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的艺术门类,它以参与面广、普及度高,人人能唱、人人可唱的艺术优势,成为最具可操作性的艺术实践形式,对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综合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育人优势。

1.合唱艺术教育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精神内涵贯穿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办学目标的重要内涵,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素质。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个性张扬、思想活跃,是大学生群体中最活跃的群体。价值观多元并存,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存在目标缺失、思想困惑、情绪不稳等现象,影响了艺术专业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实际行为中知行不一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导向,限制艺术专业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合唱艺术教育通过合唱作品,以优秀的人文艺术知识,震撼心灵的音乐效能,在提高学生的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其独特作用,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合唱作品是反映时代、歌颂理想、赞美人性的集中体现,青年学生通过对合唱作品的欣赏与演唱,一首首经过历史岁月洗礼,仍然绽放人性光芒的经典合唱作品,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与音乐形象的诠释,潜移默化中对自身理想信念进行着重塑和提升。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不屈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痛斥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的深重苦难。以恢弘的气势勾画出全民抗战、打击敌人、争取自由的壮丽情景,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气概。学生们在百人合唱强大的声效中,真切感受到万众一心,发自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怒吼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时代精神,传达出世界呼唤和平的美好愿望,这无疑对学生是最为直观且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切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意识到呼唤世界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年青一代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行为载体。

2.合唱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

首先,合唱艺术教育能促进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唱是集体艺术表演形式,参与面广、演唱人数多是其主要特点,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包容性和开放性,让参与者拥有更多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方便直接的嗓音乐器,通过合唱,真正实现了让音乐惠及每个学生的音乐教育崇高目的。合唱训练是以集体大课训练方式为主,合唱队人数少至二、三十人,多则七、八十人,甚至大型合唱队要达到一两百人以上的庞大阵容。根据声音形式可分为同声合唱、混声合唱,根据和声形式又可分为二声部或多声部合唱。在合唱排练过程中,每个声部的准确完成,都需要每个学生对各自声部旋律的精准把握,从音准、节奏到音色、呼吸,无论是换气的时间节点、气口的轻重缓急,还是乐句气息强弱处理、情绪表达力度控制,大家都必须按要求达到严谨一致。同时,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均衡协调、各声部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整体和声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大家都要仔细斟酌,反复练习,学生经过多遍次的集体合练与分声部磨合,才能最终达到合唱指挥的总体艺术要求,最终完美展现出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艺术效果。整个合唱训练过程对每位学生都是一个艰苦而又苛刻的历练过程,是淡化个性、彰显共性,放弃小我,统揽全局的一种高度协作与统一的追求过程,学生根据自己在声部中的分工,既要注重配合意识,又要兼顾全局观念,以全情投入、通力合作的艺术精神,来成就合唱演出艺术作品的完美效果。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精神的完美超越以及自我成长的价值体现,充分感受团队协作的强大精神震撼以及演出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渗透在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设计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群体合作意识,凭借集体智慧与团队力量,共同完成艺术设计项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现代职场需求提供保障。其次,合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体现,这种综合能力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情感等要素的集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的心理品质,而合唱艺术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的上述要素,从而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性是艺术的显著特征,对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力,激活人们的审美直觉和思维想象能力层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音乐又具有自由的特征,这就给我们的想象插上了无形的翅膀,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所特有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学生对艺术对象的构成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合唱课程教学赏析中,学生根据艺术作品歌词内容、和声效果、音乐节奏以及旋律线条的变化,逐步构筑起清晰的音乐形象,完成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的连贯反映。如在欣赏合唱作品“在太行山上”时,作品开始以厚重低沉的二部和声旋律营造出抗日环境的艰苦卓绝,仿佛看到激战后遍地狼烟、血雨腥风般的惨烈悲壮,随着作品的进入,节奏及情绪都为之一转,刻画出抗日军民抗战到底,彻底埋葬侵略者的决心。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性格的不同,幻化出的艺术联想也不尽相同,随着艺术作品逐层深入,艺术形象逐渐明晰,仿佛看到抗日大军势如破竹般的战争场面,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合唱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丰富想象,在合唱艺术赏析过程中,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优秀人文艺术品格,高尚的精神思想境界,栩栩如生的合唱艺术形象,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为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无限创造力提供可能空间。再者,合唱艺术实践能够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通过系部合唱队、院级合唱团一系列排练演出、比赛实践活动,大家有着共同的艺术实践经历,本着共同的艺术追求,既在平时训练中增进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还在团队比赛演唱中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情感;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合唱团队的日常训练和常规管理工作,从性格特征到演唱能力,从组织纪律到行为习惯,从声部统筹到艺术标准,学生在其中能有效锻炼自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升解决矛盾的能力与技巧,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可能。

四、合唱艺术教育在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普及的途径探析

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它以准确的办学定位、优良的办学理念,经受住了市场的严格考验,逐渐成就其独特的大学精神,沉淀出厚重的人文艺术底蕴。营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保障,深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普及推广合唱艺术,是推动人才培养战略性跨越的有益补充,经常性的合唱艺术实践活动,对强化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提升幸福指数、彰显优秀协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都有着很好的育化培智作用,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合唱艺术教育的普及途径应从几个方面予以探析:其一,在学院重视、机构健全、专项经费保障基础上,依托艺术设计院校专业优势,本着资源共享、融汇融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建构形式新颖的合唱教育教学课程模式,搭建多样可行的合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打造“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合唱教育教学模块,为促进专业教育办学水平,培养合格艺术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二,以学院院级大学生合唱团为引领,通过专业化队伍建设、专业性艺术训练,不断提升团队整体专业艺术素质能力,集中体现合唱艺术的经典,以精品的形式把合唱艺术的精髓及魅力传达给观众;以学院各系部合唱团为基础,通过二级团队的普及性训练与管理,切实体现合唱艺术的普及性与参与度,以专业精神浏览演唱大量合唱作品,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态势,实现合唱实践的广泛普及与合唱审美水平的全面提升。其三,通过定期举办基层合唱团的系列合唱展演比赛,“纪念合唱比赛”、“一•二九爱国歌曲大家唱”、“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合唱活动”等活动,丰富拓展学生合唱艺术表演的实践空间,提高学生合唱表演的艺术实践能力,让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表演活动,不断充实提高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质量,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四,学生参加合唱艺术的实践活动要以课程形式并予以学分制规范管理,要尽快实现各级各类实践课程的学分互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的艺术实践兴趣和学习时间、训练精力能够合理有效分配,从制度上予以倾斜、平衡和保障,由训练纪律考勤约束变为自觉习惯行为养成,让学生参加合唱艺术表演的主动性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意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美育工作的全面改革推进,合唱艺术教育以其深远的社会意义、独特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合唱艺术的美育价值不断发扬光大,以强大的育人优势,影响渗透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大学美育之花绽放在高职艺术校园的每个角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实现更为理想的精神跨越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田小宝.中国合唱艺术的现代性[J].音乐创作,2008(5).

[2]马梅.合唱教育的生命化属性[J].人民音乐,2006(2).

[3]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6(1).

篇2

【关键词】美德伦理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价值重构

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和内涵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德伦理传统的鼻祖,在他之后规则主义代替美德伦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导,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1958年英国哲学家安斯康布发表了《现代道德哲学》的文章,才开始转变西方伦理学领域中美德伦理学长期缺席的状况,西方哲学界也开始重新关注美德伦理学的复兴。1981年麦金太尔写成了《追寻美德》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意义上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理论继承的是传统道德伦理的理论残片,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体系中的人性论和目的论。但是现代的西方伦理道德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中,要摆脱这个危机,只能通过弘扬和复兴亚里士多德优秀的美德伦理传统才能消除。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它代表着西方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开始。

美德伦理学研究的是“什么是良好的品质,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美德诠释,一直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美德伦理思想的精彩诠释最先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完成的,其观点认为“品格之美德”,即美德是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合于人所展现的品格。他超越了当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思想,指出美德不只涉及理性的知识,更与非理性的情感和品格有关。而当代麦金太尔对美德伦理学完成了最杰出的诠释,他强调对善良品质的培养,而不只是强调遵守规则,即一个人应当培养自己内在的善良情感或意向,而不是单单合乎道德的行动。

二、艺术与道德伦理的历史渊源

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都十分重视艺术与道德伦理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西方美学史上大多是“哲人”对艺术的思考,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而中国美学史上多数则是“贤人”对艺术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而且在孔子看来,“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东西。比如孔子评论音乐,他认为《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还不能算上乘之作;而《韶》乐,才达到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境界,堪称上乘。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美学史的始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后来的《毛诗序》就提出了“教以化之”的理论,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见,东西方美学历来都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功能,高度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艺术在道德伦理上的感染作用,是世界美学和艺术学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三、当前对高校美德伦理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的局限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育德”功能,导致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化”。该观点基于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作为边缘学科,也没有独立的优秀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为了确保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艺术教育学者和工作者只能强调其在德育中的有效价值,甚至将其归为德育的辅助手段,并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中忽视其审美的本质,只强调德育的内容,结果反而失去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公共艺术教育仅仅成为了德育的“附庸”。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单纯的技术传授,割裂了艺术与美德的关系,使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彼此成了“绝缘体”。该观点基于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艺术家们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宣扬艺术在道德上的退隐,主张不及物的创作,主张艺术就是艺术,艺术要回归自身,以此来保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独立地位。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摒弃了道德伦理评判,其结果只能弱化公共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育德”功能,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这种纯技术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四、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重构

1.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凸显了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在20世纪,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一直处于对立甚至是冲突的状态,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相信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技的不断革新、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带来了物质生活质量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污染背后,是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高科技犯罪的背后,是唯科学主义带来的人类道德滑坡、人文衰落。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开始反思人类发展的前景,除了关注人类物质世界的发展,也关注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人们重新举起“人文主义”的大旗,开始呼唤人性本应具备的品德,追求社会整体美德的养成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而艺术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众多古典诗词中都具有明确的道德伦理评判,这类艺术作品正因为有了美德伦理内容,审美教育才被引向了更高层次的状态,这种形式的教育是更生动的美德伦理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在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感受美与丑,明辨善与恶。因此,美德伦理学和艺术学对真、善、美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说高校美德伦理教育顺应了当今人文主义理念的时代要求,那么公共艺术教育所蕴涵的厚重的人文精神更是承担了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是“双生花”

艺术审美的过程是一个立善、导善、储善的过程,它自然也就带有了美德伦理教育的功能。反过来说,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养成,技能层面上和良好的技术学习、艺术修养有关系,思想层面上则和审美主体的美德伦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良好的美德伦理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审美主体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反之则会使审美主体离美越来越远,甚至走向丑恶的极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从自然人到审美人再到道德人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一直发挥着中介和载体的作用,即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而优秀的艺术作品,则以其形象的典型性、形式的丰富多样性等大大提高了美德伦理教育传播的效应,使人们乐于接受,从而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前文提到,自古以来“美”与“善”就被认为是一体的。事实上,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在“自然人——审美人——道德人——审美人”的发展中,最后阶段的“审美”不仅能起到情感的慰藉和道德伦理教化的作用,更能激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理解和追问,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因而在高校教育中,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别本来就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教育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3.借鉴传统美德伦理学的科学成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进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西方道德哲学体系中最古老最完整的当属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其深邃的哲理内涵构成了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时代弊端,导致现代人对其进行了过度的批判和极端的否定。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过摒弃和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儒家哲学就是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它认可美德的客观存在,也注重具有美好德行的人的养成,注重道德执行的统一等。然而当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在西方复兴的同时期,中国的儒家哲学也再次成为了中国美德伦理学的研究热点。由此可以看到,中西方在反思现代社会问题时共同发现,先人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良药,西方美德伦理学与中国儒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热的兴起共同揭示了现代美德伦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术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例如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传统美学的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并且把这种美学境界作为他毕生的追求。又如杜甫的美学理想,他将“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感融入诗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倾诉了对当时统治集团腐朽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深受苦难的同情,这是儒家美学的典范。因此正如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一样,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站在哲学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能够发现,经典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蕴含着道德伦理的精髓,并且其内容和形式具有价值合理性,如果不利用本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厚资源,不挖掘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当前高校的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深入的。因此,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必将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结语

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关系,是在公共艺术教育初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摆正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更使我们能深入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利用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启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发展。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美德伦理教育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有着诸多的启示,美德伦理学理论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就教育内容和方式而言,美德伦理教育中的艺术化启蒙是使道德充满生机的有效途径。与道德观念相比,艺术是社会实践中活生生的创造,虽然艺术作品本身不会是美德伦理的教科书,但它特有的形象性、典型性,直观地将属于美德伦理范畴的深刻内容蕴涵其中。美德伦理教育若期望达到预期的效果,势必要借助公共艺术教育的这种接受优势,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直接培养受教者形成表里一致的美德品质,大音希声,大美无形,在自由心灵状态中完成的美德伦理教育其说服力和深刻性无疑是枯燥的说教所不及的。从教育目标上看,美德伦理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德性”的人,着眼于道德实践主体的品行的养成,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良好的艺术素质,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质。它们从不同的学科理论出发,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品德素质的完善,有着殊途同归的性质,这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朵“双生花”,对两者内涵和价值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重构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价值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4):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3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应用型设计人才;使学生在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经济型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认清人才需求的发展形势,在把握培养原则的前提下,不能忽略了素质教育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进步,对艺术领域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近几年出现了“艺考热”的风潮,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也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在校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设计的基本技能,走上设计一线的工作岗位,但是在专业技能外却缺少一些人文底蕴、个性修养、发展思维等综合能力素质,不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适用性、岗位性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一定要加强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当前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这些年素质教育成为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以适当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并实现个体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 

首先,一般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专业学制短,课程任务繁重,为了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更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在专业教育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至于“发展素质教育”成了一个口号,而没有具体行动。 

其次,大部分教育者总是把素质教育放在嘴边,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不知道如何把素质教育作为课程传道授业。也有些院校片面的把专业教育、素质教育隔离开,认为将时间花在开展“素质教育”上看不到效果,得不偿失,简单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课外活动。 

再者,在国家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政策鼓励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缺乏个人修养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 

 

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加强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拓展专业素质。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站立在时代潮头浪尖的学科,要时刻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形势,以此为根据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三个阶段入手,彼此之间要强调联系性、共通性、连贯性、针对性的原则,使单门课程不再孤立的培养学生的某一单项能力,并且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拓展。如:在景观设计课程中,除了让学生设计出具有设计感的方案以外,并让学生能够从人文地理、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绿色污染等多个方面考虑案例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教室中完成教学过程的,授课过程简单,教师只能通过一些形式上的作业去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就要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艺术需要创新,创意性的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尤为重要,它能够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能够激发师生互动交流的设计热情,也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经常让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市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够锻炼学生在市场、社会中的个人适应能力。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设计比赛,请一些学者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引导师生共同创办实践工作室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具有浓厚设计氛围的教学环境。 

 

(三)大力发展教学的实践环节 

实践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了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在实践课程中渗入素质教育呢? 

艺术设计专业对未来设计师的培养要求是独立的、全面的。从好的创意产生到图纸的表达,再到方案的实施,每个步骤都要求设计师亲历亲为。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实际真题,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题目的现状、要求、市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参与投标,或者跟客户实际沟通交流,不但完成了实践教学环节,又能培养学生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又或者在课业的布置上采用公司化教学,把设计公司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社会价值。 

此外,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开始增设顶岗实习课程。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这就要求学校送出去的学生一定要有适应岗位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己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面临就业时能够马上适应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来源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杨雄《法言学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在七尺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肩负起影响学生人格、品格的重要任务。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坚定的职业操守,有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兼顾学术和人格上的感召力。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而决定是否能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关键不仅在于专业能力的强弱,还在于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设计师即使具备了优秀的专业素质,而缺失了与客户有效沟通的能力,或者缺失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或者缺失起码的诚信与职业道德等其他素质,都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因此,培养出具有高等综合素养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才是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j],青年研究,1999,(12). 

篇4

[关键词] 问卷调查法;功能分析法;联系拓广;教育价值;课程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110-4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如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特别是各个板块的编排形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联系拓广栏目正是各种板块中的重要板块之一,联系拓广习题是对于传统封闭题而言的一种开放性题目,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解题策略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使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应该建立在“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的知识传授型模式之上,而应建立在对学生积极鼓励、探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之上,其特征如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真正引导学生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课程改革也只能停留在观念层面,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数学教育界普遍倾向接受现代认知心理学,接受建构主义哲学观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解释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联系拓广习题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类型,国际教育委员会的一个文件指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是中小学数学的一个共同目的,帮助学生体验这种智力的欢乐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然而实际上任何学校这种欢乐都是很有限的。也许在数学课程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的趋势,将会使更多的学生首次体验到科学女皇赋予该学科的美感。”为了使广大教师能充分利用联系拓广这一栏目的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所以有必要探讨联系拓广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

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功能分析法,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节中的联系拓广栏目为例,对其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研究初中数学教材中联系拓广栏目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节中的联系拓广栏目的练习内容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将联系拓广的例题做成了调查问卷形式。研究对象是某中学七年级共四个班级13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均上完了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节内容,在这一阶段课以后,要求被试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利用乘法法则完成下表,结合有理数乘法这一章节的内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数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吗?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正数呢?你能推广到多个数相乘的情形吗?

3.用“>”、“

(1)若a

(2)若a

二、研究结果

下面我们根据教科书的联系拓广栏目的正确答案以及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所得出的结果,做出了判断分类,引用了一些例子,统计数据从略。

正确的回答

规律是: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乘法交换律,在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2.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符号是异号,为一个正号一个负号;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正数,那么两个数的符号是同号,同为正号或者同为负号;如果是多个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数时,积为负数。

3.(1)若a 2a;

(2)若a

不准确的回答

1.利用乘法法则都能够快速正确的完成表格,规律描述的都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回答到问题答案的本质,但是每个回答都具有开放创新性。

2.回答问题都不够完善

例:(1)两数乘积为负数,符号都是负号;乘积为正数,都为正数;多个数相乘都是正数,乘积是正,都是负数,乘积为负数。

(2)两数乘积为负数,符号是一正一负;乘积为正数,都为正数;多个数相乘时,负号比正号多一个,乘积为负,一样多,乘积就为正数,都是正因数,积为正数。

(3)两数乘积为负数,符号是一正一负;乘积为正数,都为正数或者都是负号;多个数相乘都是正数,乘积是正,如果有负数相乘,那么看负数的个数。

3.例:(1)若a

(2)若a

(3)若a 2a;若a

我们发现只有28%的学生能够回答完全正确,有30%的学生在数学题上面完全正确,但在语言文字方面欠缺,不能很准确的表述相关知识点;22%的学生纯数学题能够正确一部分,语言文字方面能够发散思维,但和知识点不能够吻合;15%的学生数学题基本正确,语言文字总结几乎寥寥无几,乃至空白;5%的学生做出各种与题干不相干的答案。

三、分析与讨论

联系拓广习题的解题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正确理解题意就是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全部消化接收并进行分解和编码。分清题目的“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透彻理解其中题目中的隐藏含义,揭示条件之间的联系。消除似是而非、顾此失彼的思想状态。有时仅因为题意理解中的一字之差,在解题过程中就会面目全非。

如:第1题如果设计在有理数乘法这一章节中,那么我们的作答就会围绕有理数乘法中的规律进行作答,但如果前面没有任何条件,我们的问题亦会呈现出不同创新点、不同视角的答案。

2.缺乏整体观念。探讨解题策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实现题目的整体要求。在一些情况下整体的要求的实现未必需要有把它“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的过程。恰恰相反,如果你从各个细小的部分之一考虑,反而会陷入繁复计算和恼人的迷津之中。

如:第2题题目中有三个问题,并且是一环套一环,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都不够完善,缺乏整体的考虑和各个细小问题的考虑,如果把握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那么我们此道题就不会回答的不够完善了。

3.概念、性质、定理混淆不清。学生只是形式地记忆公式、定理,对公式、定理的本质缺乏深刻理解,不考虑题目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生硬地加以套用,并且邻近概念不清,对基本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区分不开。

如:第3题仅仅是数学符号的判定,竟会出现如此迥异的答案,由此可见,对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律(如果是多个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数)和性质理解不透彻。

4.由于心理能力不足和心理势态而导致错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心理能力,例如:识别能力、记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想象能力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知觉是有选择性的,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取决于题目的特点,主观因素则取决于以往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势态。

如:我们给出的三道题目是与数学有关的题目,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做纯数字的数学题目,语言文字总结的数学题目的答案千奇百怪,甚至多数会出现空白,思维拓展类型的题目出错率往往比较高。

如前所述,通过数学联系拓广习题,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那么,联系拓广习题有什么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呢?

1.培养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联系拓广栏目的问题,不拘泥于“知识技能”和“随堂练习”那样刻板,而是问题设置丰富多彩,变化多端,针对结合所学的知识,设置各种隐含的条件或规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习者对数学科学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数学联系拓广习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及良好的数感,形成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强烈的应用意识及创造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2.巩固已学知识点,引入新知识

巩固知识不仅靠复诵,更主要的是理解,如掌握数学概念,实质上是掌握某类数学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特点,意味着能区分数学概念的有关特征、数学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如联系拓广栏目中的第一题,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逆向思维,从而进一步巩固乘法法则。很多学生都能快速熟练的背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但是从题中寻找相关的规律(法则的变相说法),却不置可否,回答的五花八门。联系拓广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整体记忆、想象和理解,巩固已学知识点,引入新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数学联系拓广习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工具。在解题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转化解题方式,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合理的运算技巧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分析题目的条件实质,以及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发现解题思路,摒弃自己的错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在联系拓广习题中引导学生重视常规而又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解题中鼓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别出心裁地提出新方法、新见解、不因循守旧,不迷信权威,善于联想,善于类比、推广,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4.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数学教科书中的联系拓广习题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正如联系拓广栏目中的第二题,大部分学习者在遇到相关的数学题时都能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如若将这些数学题归结为规律,让学习者表述出来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5.训练学生符号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拓广习题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符号语言的理解,《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把“学生必须理解地学习数学”作为学习的原则,并提出评价“应侧重在学生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正如联系拓广栏目中的第三题,80%的学生都能够准确的回答问题,说明学生的符号语言知识相当强硬,但仍有20%的学生回答错误,原因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不能区分符号语言。

6.陶冶学生情操,给学生带来数学美的欣赏价值

联系拓广习题的题目的和谐性,条件的独立性,形式的对称性,解法的合理性、简练性和独创性,一题多解的殊途同归,无不表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简单美和奇异美。在联系拓广栏目中习题解法的探索过程中,其动力往往来自于对美的追求。外尔(H.Weyl)说过“除了语言和音乐之外,数学是人类心灵的自有创造力的最主要表现,”“我的工作常想把真实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不能不在这两者中选择时,我通常选择美。”

7.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功能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数学成绩的好坏是通过解题来评定的。评定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知识水平,二是能力水平。目前我国数学的考评,是以考查知识水平为主,同时考察能力水平。数学教科书中的联系拓广习题就是是以考查知识水平为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知识覆盖面相当广、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习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不可估量的评价功能。

四、对完善联系拓广习题教学的建议

教师是教科书的执行者,是学生的指导者,是与家长的沟通者。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数学教科书中联系拓广习题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新型的教学观。

教师要从将教科书视为“教本教材”向视为“学本教材”转变,改变传授教材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各种联系拓广,认真批阅联系拓广栏目的作业,并及时反馈,纠正不当回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加强对联系拓广习题中新题型的研究。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联系拓广出现了不少新题型,如估算题、探索题、开放题和实践题。教师必须加大力度对新题型进行研究,不要拘泥于课后答案,对探索开放题应提供学生跨学科跨章节的多种答案,激发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智慧,帮助学生走进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3.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的联系拓广栏目中的习题。

教科书的联系拓广习题编写只能满足大部分的地区的需求,并不能满足各地区的具体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的联系拓广习题,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有所选择地灵活地使用。比如,当联系拓广所呈现的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改造为学生熟悉的事物;当习题的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作适当调整;当习题量过多或较少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作业的布置量等。

4.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是自成体系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数学文化通过数学中蕴涵的思想方法、知识系统、应用技术及其在精神领域的功能来体现,数学文化不仅具有科学教育价值,同时也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北师大版的数学教科书的联系拓广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位数学文化传播者,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比如通过联系拓广反映的现实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联系拓广中与自然世界相关的数据,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总之,教师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数学文化的传播者,应该通过数学教育,通过练习系统的创造性运用,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国际展望:九十年代数学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评述[J].国外教育研究.1999,(03)

[4]张奠宙等著.数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5]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02)

[6]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56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文化心理,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育途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1.与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一直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区,因此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很深,在思维认知、行为习惯、情感表达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进入高校后,随着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的变化,特别是接触到不同族群的同学和老师,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价值冲突[1],随之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本质上文化适应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认知,接受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缩短其文化适应过程。十报告用二十四个字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族儿女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挖掘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并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本民族之外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文化碰撞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进步所需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便于宣传是其特点之一,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仅仅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教育很难取得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价值观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其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理论热点和社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求将思想理论问题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说明问题。空洞的说教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产生抵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挖内涵,要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提升教育实效。

二、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显性教育就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网络、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灌输教育。显性教育虽然可以很快在高校营造学习氛围,使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但其触动思想意识的深度不够,还需隐性教育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隐性教育是借助间接的、相对隐蔽的教育形态,用隐性的教育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中。从发展的角度看,隐性教育的效果可能不是直接和快速的,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获得的意识观念往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一旦获得则能直观、深刻地被记忆并能在适宜的时候发挥其引导功能和约束功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显性教育是基础,可以明确教育目标;隐性教育是途径,可以深化教育目标。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2.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理论学习,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理论联系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加强。理论若脱离实践,如前所论,由于缺乏鲜活实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就会苍白无力,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实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可以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强化认识,达到真正认同,进而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能力,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人的认知活动遵循着从认知到认同的基本规律,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基本过程是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而人的认知又总是伴随着其情绪情感体验,良好的情绪情感可以加快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渡。情感认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有效途径,在链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更应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创造积极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所谓理性教育就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力量,采用正面宣传解读的手段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谓感性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沟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帮助他们不断地进步成长,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学校、党和政府对其个人及其民族的关怀与支持,让他们在这样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往往是认知转变的前提,认知的转变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从而实现情绪情感、态度、认知、行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感性教育就是做到“以情动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坚持情理交融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1.基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课堂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更不会被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接受,传统的灌输教育依然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教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要切实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引导其构建正确的“三观”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概论”课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部分的内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与“五观”教育,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民族高校每个教学班都会有多个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要充分利用多民族同学共同学习进步的有利条件,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性。再次,在教学方式上,除课堂讲解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特别是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让学生切身感受那里居民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

2.根本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民族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群体文化,既体现了高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独特气质,也继承和发扬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载体。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知,使其在感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要创造既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又富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活动;在途径和方式上,要重点举办既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日常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外,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同、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民族、文化、宗教等多元并存的实际情况,营造尊重包容、和合偕习的校园文化,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重点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重点途径。在思想认识教育中,要加强正面引导,深化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认同;在实践体验教育中,要积极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契机,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交融,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国情民生,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意识,强化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如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北川“5•12地震遗址”和北川新城建设,不仅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地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友爱的大爱精神,而且可以更直观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伟大力量;也可以安排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或提供志愿服务,让其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的现实,一方面,以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成就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唤醒他们服务民族地区的奋斗激情和回报家乡的迫切愿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全面成才,以早日建设家乡、奉献社会。

4.核心途径:加强人文关怀,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需要是人们行为产生的动机,利益认同后才能产生价值认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求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多种需求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了解之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2],进而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作为少数民族青年群体中的优秀者,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有着更多的期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其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和内心情感需求,尊重、理解、激励、支持他们,要拓展多种途径和渠道,搭建多种实践平台,努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引导、提升其需求。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兼顾解决实际困难,在关注其需求的多样性的同时关注其需求的发展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必春.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社会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篇6

【关键词】 医德;医风;教育;护理;培训;素质

【中国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23-01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医院医务工作者优良的医德医风,高尚的品格修养,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建设和谐医院,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医德医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一般的社会道德、社会公约、人文伦理等内容,而且包括了各项医疗制度、国家(地方)行政法规、医院的有关规定、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等。在发生护理纠纷的诸因素中,护理服务不到位、缺少沟通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或演变为护理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强化服务意识,使她们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作风严谨,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经常性教育学习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

要扎实深入地开展以遵章守纪为主的各类教育,如"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教育,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法纪观教育等。通过教育,努力引导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自律意识。自觉弘扬为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责意识和荣誉感。

3.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多,如心电监护仪,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对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减少术中忙、乱、慌现象。

4.认真仔细填术护理记录单

对手术护理记录重新规范,要求对每一个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以及术毕离开手术室护理交班要点逐项填写,不漏项,术中所用无菌包灭菌效果指示卡及体内植入物标识必须张贴于护理记录单上,因为手术护理记录单是病历中可以复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资料,所以必须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涂擦、修改、添加等,时间记录准确,文字精练。

5. 加强手术标本的管理

对手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必须认真保管,防止遗失。询问手术医师是否留取标本,不应自行处理,及时送检,因为病理切片的结果是手术患者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尤其在一个巡回护士同时应对两台手术时,千万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弄错了标本,张冠李戴。病理标本应专人送检,送检人和接受标本人都应做好登记,病理标本丢失,定为严重差错。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6.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6.1 查对制度 :对每一手术材料、用物,必须保持无菌,防止污染,严格查对灭菌的日期、有效期、有无破损及灭菌指示卡,对手术中输血、用药,添加手术材料须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2 消毒隔离制度和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一定要严格,定期做空气、台面、消毒液、手指、手术灭菌器械等的细菌培养,结果存档保存。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胸、腹腔及深部切口的手术,术由巡回和洗手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做好记录,关闭切口前由医生认真检查体腔及切口,护士仔细清点物品,确保体内无异物存留,关闭切口后,洗手和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物品数量并签字。

7. 定期清洁卫生,积极预防并发症

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术中患者的摆放,如姿势不当、受压时间过久,易引起褥疮、神经损伤;急症休克患者和老年患者,术毕注意保暖,预防肺部感染。

8.体会

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要不断强化护士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细致、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思政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思政课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思政课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引导作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伟大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以及历史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凝聚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因此,以理论成果为理论基础的高校思政课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程度,只有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教学内容,才能实现高校对大学生的政治和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未来接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均有所开展,各大高校对思政课教育也比较重视,一些研究者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也一直在开展。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政课教育的时效性以及思政课承担的重大任务都是需要合理的解决和考虑的,在当下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表现有:一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不强、对于社会价值的取向不正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重思想而轻行动以及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到位等。总体来说,大学生思政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总体是比较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用严峻的态度去面对思政课教育,确保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通过有效的思政课教学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思政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并促使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实践,就必须注重对思政课教育的时效性把握,通过具有时效性的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教育。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时效性的把握,在教学理念方面,需要从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性质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具体的层面去推进思政课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进行思政课教学时,要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目标等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大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高校思政课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然后结合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来开展,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需要涉及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有效途径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总之,通过对思政课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很好的做好思政课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认识,促进我国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四、思政课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面对当下高校思政课教育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以及研究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努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当下思政课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思政课教育的具体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措施,推进教学改革,同时需要认清当下的政治思想形式,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在实践和探索中发展好高校的思政课教育,通过具体教学策略的制定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美的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确保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

篇8

摘 要: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教学和学习方法都将基于大量教学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针对教学与学习方法的变化,设计一种基于CIPP教学评价体系的多方权重指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与关联算法结合,根据不同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评价结果避免了主观性与不稳定性,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系统。

关键词: CIPP;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关联算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01-04

An improved multi-party weight index algorithm in CIPP evaluation system

Fan Ling, Hu Lai, Li Baijun, Qin Liuting

(School of Ethnic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n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design an improved multi-party weight index algorithm in CIPP evaluation system. In this algorithm,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association rules are combined to get the different results from the different learning behavio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avoid the subjectivity and instability,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big data,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CIPP;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ssociation rules

0 引言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了教育技术革新。目前提倡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灵活地利用课堂上下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学习平台,从而帮助师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任一种优秀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只凭借教师的主观判断进行教学调整,显然有失偏颇。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系统自我了解、自我修正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成熟的一种教学评价模型是CIPP模式[1],CIPP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种评价。

1 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多层次指标体系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CIPP评价模型,根据学生背景(包括前期成绩、专业方向等)不同,借助现有计算机技术,采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客观数据(包括学习时间、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等)和成果数据(包括考试成绩、合格率、优秀率等),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和量化,避免权重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

首先根据CIPP评价体系的对象、过程和内容,对具体指标进行排序和分级,建立指标矩阵。将评价体系按照①背景评价、②输入评价、③过程评价和④成果评价四个子目标,每个目标又按照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分别考虑。在评价指标体系中,4个一级指标代表CIPP的4个过程,每个一级指标包含2个二级指标代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每个二级指标又包含2~4个三级指标,我院计算机课程为例,其指标体系见表1。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结构的不同对象特点,采用不同算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用再加权和的方法递归求得对评价体系的最终权重[3]。

2 各层多方权重指数算法

根据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的讨论,将系统分成三个层次(见表1),考查对象有三个方面:学生成绩、教师评价与系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权重由熵权法计算得到,教师评价与学生成绩相关联,系统评价都与学生成绩及教师评价相关联,因此,教师评价与系统评价的权重均由关联算法得到。

2.1 熵权法计算学生成绩权重与二级指标

篇9

关键词:师范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看,有从哲学基础、课程范式等方面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如郭小利的《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音乐研究》,2008年第5期),王秀萍的《从审美范式到反思性实践范式——历史视域中的音乐教育范式转换研究》(《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覃江梅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也有结合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对两种理论存在价值进行探讨的,如管建华的《“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崔学荣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等。这些学者对音乐教育哲学问题的真知灼见,引发了笔者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音乐本质”的反思

虽然“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在其哲学观念、理论基础、音乐教育内容与课程范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然而十分巧合的是它们都声称:“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并都以各自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的诠释作为其理论构建的基础,而对于“音乐的本质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成为争论的焦点。

审美哲学认为,“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在于审美品质”,而“审美品质存在于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性、曲式之中” [2]。仅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看,确实有相当多的音乐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如各种现场音乐会(包括艺术音乐、流行音乐、部分民间音乐)、网络音乐、电视音乐等;但也有不少的音乐活动并不以审美为目的,而是具有政治、宗教、道德、实用等功能,如各种宗教音乐、仪式音乐、广告背景音乐等。如果把观察的视野在时空上进一步扩展的话,我们会发现世界上部分民族的音乐仅仅是为了传承自己的文化(如伊朗的Radif),或是为了配合生产劳动或生活(如劳动号子、我国少数民族的“酒歌”)。因此,“审美”一词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音乐的“本质”。

针对审美哲学对音乐本质界定的局限性,实践哲学声称“音乐是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并认为“音乐”是“音乐实践者、音乐活动过程、音乐活动成果、音乐活动语境”四个维度相互作用的动态体系。[3]表面看,此定义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音乐”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超越了“审美哲学”狭隘的视野。然而,如果用这一定义对其他艺术进行考察时又会发现,许多艺术都是“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并且也是“实践者、活动过程、活动成果、活动语境等四个维度”相互作用的动态体系。因此,此定义由于过于泛化,不能突出音乐“独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属性,也没有说明音乐的本质。

从后现代的视野看,“一种存在物在不同的关系中是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本质’”,因此,“后现代思想否定一切本质主义关于世界的看法,否定确定不变的所谓‘意义’、‘本质’、‘中心’、‘本源’、‘真理’等”。而音乐人类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音乐’并没有传统哲学思维中的所谓统一的‘本质’,也没有世界范围的普遍性音乐概念”,“‘音乐’在不同文化那里有不同含义”。[4]

“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关于音乐的定义,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视域对人类音乐活动进行考察和描述,前者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看到的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及其关系,是对人类音乐活动的微观研究;后者是从音乐人类学的视野出发,看到的是人类音乐活动的“参与性、目的性、行动性、语境性”,[5]是对音乐活动宏观的审视。音乐的属性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对音乐属性的界定是不同的,无论是“实践哲学”还是“审美哲学”对于音乐本质的定位都具有片面性。

二、音乐教育价值定位的探讨

审美哲学认为:“音乐教育是通过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而最深刻的价值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6]同时强调:“教育中的人文艺术学科作为艺术要有意义,它们就必须从审美的角度来教授”,音乐教育要通过“提高所有人获得审美体验能力”,“帮助人们分享音乐表现形式具有的意义” [7]——审美意义,因此音乐教育又是审美教育。

实践哲学认为审美哲学对于音乐教育价值的定位过于狭隘,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认知”、“音乐愉悦”,从而实现“自我认同”、“自尊”、“幸福”等生命价值的追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