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

篇1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需要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参与

在多元文化交流的今天,如果还将文学研究局限在某一国家的文学研究,已经难以适应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从全球化语境的角度来看,当今国际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上升到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的层面,并且这也是未来文学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从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很多研究还存在表面的研究上,泛论比较多,对于中西方原有的古典文献研究不够深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较少,因为要深入研究外国文学,就要有较高的语言功底要求,这就限制了很多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如果只是通过阅读译本来进行外国文学研究或者比较文学研究,研究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因为对于文学翻译来说,虽然大部分译者努力想要表达出作者的原意,但受到跨文化和跨语境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译者自身的用语习惯、文化、教育背景等,都会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掺入自身感情。所以,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阅读译本就失去了一手资料的优势。这种现象也就促使研究者开始逐步把研究点放在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学科定位上。

对于比较文学来说,如果只是把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放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范围内,就很难将比较文学本身应研究的跨文化跨语言等综合性内容的优势显示出来。因此,国内已经有学者提出要把比较文学的灵魂还给比较文学,从学科定位上给予比较文学肯定,让比较文学真正体现出跨学科的一般特征。并且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来说,不应该完全认定比较文学究竟属于中国文学研究还是外国文学研究,因为比较文学研究本身定位就应当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方面。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从语言来说,如果深入掌握某一门外语的难度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日常的听说读写,而是要深入研究文本,研究某一个句子、短语或是词组的含义。当今中国的比较文学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个比较良好的态势,也已经从最初的普及阶段走向了提高阶段。在这种研究的新时期,更需要外语研究者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参与进来。

二、学科建设中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需要互相交融

全球化语境已经在很多场合被人们提到,尤其在文学研究领域,全球化语境更是人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来说,如何加强二者的学科建设,提高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水平成文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从外国文学的学科定位来说,高校中的外国文学往往会放在外语院系中加强学科建设,具体课程一般都有语言教学、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三方面。但从目前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来看,更具有生命力的学科建设方法就是进一步打破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的阻隔,让二者互相交融发展。比较文学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具有跨文化的连通性,通过比较文学可以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从而将我国原有的外国文学研究推到新的发展阶段。而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加入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考虑到全球化背景,国际学术界希望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国外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外国文学研究,如果我国学者只是跟在别人后面,对已经有研究成果的东西继续研究,而又没有新的研究角度,这样的研究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国际学界也提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们,在研究外国文学时,可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为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

目前,在我国一些外国文学研究中,例如:对德国文学的研究中,我国已有学者指出,在当今欧洲文化的背景下,国际上的德国文学研究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国别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更加强调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知识结构本身出发,不仅仅是德国文学研究者,对于所有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来说,更应该有意识地增强本国文学功底,以此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中国思路。在教育学界,很多大学教师也认为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加入比较文学的内容,更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在我国的高考模式下,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很好地应对考试,但实际上却非常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缺乏人文素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引入比较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从而让让他们在未来的文学研究过程中,在研究外国文学时可以更好对比中国文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往往过于注重对语言本身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外国文学研究还是比较文学研究,其本质上都是文学的研究,而文学的根本在于文化。缺乏文化素养的文学研究是失去灵魂的研究。

三、在互识与互补中推动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发展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世o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这种良好局面的原因不仅仅是外国文学研究队伍自身的活力,也离不开相关学科的互动作用。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始终存在一种互识与互补的关系,甚至有些学者提出“比较文学就是外国文学”的理论。笔者虽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但也确实能从这种说法中获得启发,因为从长远的研究目标看来,二者确实是在互相交融、补充中发展的。

比较文学的理论革新方面给予了外国文学很多启发,同样也拓展了外国文学的研究视野,推动了外国文学的研究。从近年来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互动关系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开始稳步发展,在众多成果中,无论是中外文学比较研究还是翻译研究,抑或是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文学与宗教研究等多种领域,比较文学始终与外国文学和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中外文学比较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占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大半。而到21世纪初期,中外文学的双向研究著作则明显开始增多。很多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都有外国文学的学术背景,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翻译在文化中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者的研究点往往不在于翻译的一般过程,而是更加注重不同的文化环境对翻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层面的研究。针对文化方面的研究,如果没有外国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积淀,是很难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仍旧在不断发展,其中也存在不少薄弱之处。但从总体上看,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因有很多,而双向的良性互动始终是根本原因。

四、结语

篇2

研修班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沈骑教授、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和平教授。专家们分别做了以《学术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分析》、《高校外语青椒科研成功之路》、《外语研究之形而上与形而下》、《跨学科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为题的四场精彩报告。11日晚,刘正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申报项目案例分析》,他采用诊断式分析形式,手把手教给老师们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撰写的方法和技巧。12日下午的科研沙龙将本次研修班推向了,大家就论文和课题撰写及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向专家进行现场请教。专家们风格各异,或娓娓道来,或生动形象,他们的学术精神令人敬佩,让我受益匪浅。

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至少让我在以下三个方面醍醐灌顶,深入思考:

一、 自身学习态度的问题。

专家们以自身的经历谈外语教育研究,发现专家为什么是专家,他们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勤”:勤学习,勤钻研。而我却是懒,思想懒惰,行动更懒惰。作为教师,这是致命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给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徐锦芬老师说她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做完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后,比如中午从厨房收拾完后,直接走进书房。而我却是直接躺倒床上,睡得着就睡了,睡不着就玩手机,这就是区别,学习,做学问的态度不端正。做学问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去多读书,广泛的阅读,积累一定的综合知识,再广泛阅读与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边读边悟,读多了,自然而然对领域内某些问题感兴趣,再深入研究,走向学术的道路。所以通过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明白,只要自身学习态度端正了,搞学术离我们并不遥远,是自然而然的道路。

二、职业危机感及责任感使命感与外语学术研究的关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世界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外语教学作以后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以后还有没有谋生的本领技能的现实性的问题。学术是智能不能取代的,是立身之本。沈骑教授和王文并教授就这个问题谈到:外语教师自身未把外语教学工作搞清楚,只是简单地备课,教书,未把学科发展纳入自己的职业使命中来;当前的外语教学者缺少形而上的素养;一心只教自己的圣贤书,世界在迅速发展,不关注外语这门学科外部世界在发生什么。这些我都对照了,自身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把教书当做一种谋生的工具,不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更别说为社会的发展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境界高,内在提高,能够看见很多问题。只有当我们把外语学科的发展当做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搞好学术才有真正的内动力。

三、论文撰写和科研申报书的方法

篇3

关键词:Wordsmith语料库 《典仪》 语言特点 写作技巧

一、引言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检索分析,是语料库研究方法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现有的有关文学文本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主题的定性研究层面,缺少通过语料库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相关的定量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选择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的长篇小说《典仪》,通过运用Wordsmith语料库索引软件分析小说中的词频,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和欣赏小说。近年来,不少学者基于语料库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杨建玫(2002)[1]、张厚振(2004)[2]、赵琼(2007)[3]、周艳丽和张发详(2008)[4]、贺亚南(2009)[5]李晋和郎建国(2010)[6]等。他们从人物刻画、修辞手段、故事情节及语言特点等入手,利用Wordsmith Tools, Concordance和Microconcord等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与作品相关的重要信息,为把握作品主题内涵和写作风格,以及质疑或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供定量的参考数据,从而丰富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语料库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方面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学文本的研究,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类研究相关的学科如语料库文体学、计算文体学、统计文体学等。

二、莱斯丽・希尔科简介和《典仪》的主要内容

莱斯丽・希尔科(Leslie Silko, 1948― )是拉古纳人,世代居住在新墨西哥州拉古纳普韦布洛保留地。她的童年是在曾祖母和姨婆讲述的大量故事中度过的。20世纪70年代,她曾在阿拉斯加居住过一段时间,因纽特人的生活使她流连忘返。在那里,她也听到不少部落世代的故事。生活中的这两段经历为她积累了不少文学素材,也为她讲口头文学叙事手段运用于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典仪》描写拉古纳族青年混血儿塔尤从二战战场返回家园之后,无法融入保留地生活,更由于战争暴行的长期困扰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疾患。医院的治疗及本部落巫医的巫术、仪式都无法使他解脱。智慧的印第安行医者伯托尼以纳瓦霍仪式为他治疗,引导他进行探索。他在印第安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中漫游,经历了一系列神奇的事件,终于治好了心灵的创伤,也为部落解除了长达几年的干旱。[7]作为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作品之一,《典仪》一直受到国外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国内外评论家们已经分别从多种不同视角对小说进行了研究,如历史角度、文化角度、女性主义角度、后殖民主义角度和精神创伤角度等。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很少有从语料库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点方面的研究。

三、基于语料库的《典仪》的检索分析

运用语料库索引软件对文学作品进行检索分析可以为文学批评领域的研究提供定量的参考数据,从而扩大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在文学批评领域研究的应用范围。以Wordsmith语料库索引软件应用于莱斯利・马蒙・希尔科的长篇小说《典仪》中,对其进行文本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和欣赏小说。

通过Wordsmith语料库索引软件检索莱斯利・马蒙・希尔科的长篇小说《典仪》,检索得出这篇小说共有92707个单词,共有6457个不同的词类。该小说的标准类符形符比为41.33,可以推断出该小说的词汇变化相对较小,词语的运用保持着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综合上述统计数据,可以断定小说《典仪》中的文本基本信息,从而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写作情况。

印第安小说共同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主人公的“身份”问题。对“身份”与归属问题的探讨也跟印第安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有关。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角度来看,小说主人公塔尤从二战战场返回家园之后,无法融入保留地的生活,更由于长期战争的暴行出现了种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只是塔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一般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所不同的是,塔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印第安身份探求有关,而且塔尤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仅体现在塔尤身体上的病症,而起包括心理的疾病,塔尤治愈心灵创伤的过程也是塔尤回归印第安传统的过程。[8]

利用Wordsmith语料库索引软件可以提取和分析文本中具有超长频率的词或词组,从而确定文本的主题词和表达该主题的词集。[9]词表(Wordlist)指按照类符的频率高低列出的类符表,也叫词频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排在前15个的词频依次为:the, and, he, to, of, was, a, in, they, his, had, it, she, that以及him等。其中过去式was出现了1480次,而通过词频搜索它的原形is出现了133次,表明小说中的大部分事件是发生在过去的,这一点很符合小说的写作背景,小说描写的事情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主人公塔尤是从二战战场返回到保留地的混血儿,由于混血儿的身份,更由于长期的战争暴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疾患,过去时态的运用可以使读者通过旁观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深层含义。wordlist检索的代词主要有I(535次),she(860次),It(1018次),he(2595次),其中he 在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he在文中所指代的人物,需要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来确定。通过语料库进一步的检索可以发现小说中运用了潜文本、元叙事、闪回、时空交错、梦语、醉言、视角转换、外来语等后现代叙事技巧生动地描述了塔尤的归家历程,说明小说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

四、结语

本文将语料库索引软件应用于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马蒙・希尔科的长篇小说《典仪》中,对文本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小说的基本文本信息和词表的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语料库检索分析,可以为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深入挖掘文章的隐含意义提供定量参考数据。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本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文学主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定量参考数据,但是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文本方面的定量研究并不能取代文学文本方面研究的内容。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创伤理论视角下《典仪》中主人公塔尤的身份探求历程(项目批号:2012QNZ01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心理实证研究(项目批号:Sk2012B153)和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号:JGKT11_03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建玫.《警察与赞美诗》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3):56-59.

[2] 张厚振.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2):61-63.

[3] 赵琼.《夜莺与玫瑰》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现代语文,2007(1):32-33.

[4] 周艳丽,张发祥.《德伯家的苔丝》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56-59.

[5] 贺亚男.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语篇分析――以《外婆的日用家当》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5):75-78.

[6] 李晋,郎建国.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外国语,2010,33(2):82-84.

[7] Silko,Leslie Marmon.Ceremony[M].New York:Pengu-in Books,2006.

[8] 刘玉.《典仪》中的创伤与时间[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春季号:15-20.

篇4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9-0253-01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具有特殊性,既要具备体育相关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文科功底,以此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以及满足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素质入手,重点研究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待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实行和验证。

一、具备相应的体育素养

(一)身体素养

身体是事业的根本,在体育院校这个大环境中,利用好体育资源,在空闲时间里有目的地参与体育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进一步接触体育、了解体育。在以后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更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和发展方向。

(二)体育知识素养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专业和体育很好地结合,有计划地翻看体育书籍,深入体育专业课堂听课,博采众长,互通有无。并能将所学融入大学语文课堂,必要时在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专业谈感想,这样更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语文是大学培养专门体育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样更能促进大学语文与生理课、运动解剖学等专业课教育的配合,渗透专业知识素养。根据专业特点大胆融合,保留学生上课需要的基本文学和文化知识,其知识面应当本着博学和宽泛的原则,体现博专二者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为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突出,能胜任运动健康服务领域工作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明显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体育应用型人才作出较大的贡献。

二、具备丰富的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课的魅力,就是教师本人的魅力,这个魅力包括很多种,更多的是人格与学识魅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学者视野、诗人激情。一个真正有学问与情趣的教师,无论在课堂上怎么发挥,都会是一场生动的有感染力的课,而这种感染力又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向学生传授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运用中华民族的瑰宝——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专业思想、观点、方法及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博学多才,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

(一)文学素养定义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而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其实素养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成你气质的一部分,所谓人格和气质可以狭义的理解成就是一种习惯!文学的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可以先选择一些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然后按照他教给你的办法,yulu.cc养成一种习惯。

(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建构的重要性

2005年后,高少芹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文章《语文教师当代文学素养初探》,王红霞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上发表文章《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潘辛毅在《中国成人教育》上发表文章《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看法和见解,这些都为笔者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大学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在教师指引下,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可以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语文,使大学语文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如中国的基本文化精神“中庸之道”“厚德载物”“乐天知足”等,在教学中结合这些内容,可以提升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有效应对外来事物。

四、时时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时,除了对教材的钻研与挖掘越来越深外,在课堂上更应该不断创新,将课文的深刻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地感悟课文内容,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为达到这个课堂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交流式等方法,形成一个和谐有创造力的课堂。

新形势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应该从体育素养、人格魅力、文学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四方面入手培养。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以自身素养为载体,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手段相结合,全面提高体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实现体育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虽然语文教学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目前语文教学、科研发展仍然处于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境地,大学语文教师在高校的地位也亟待提高。21世纪社会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加强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亦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更是我国体育事业未来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沈姝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俄罗斯学;研究对象;学科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054-02

一、关于俄罗斯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述评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建立俄罗斯学的讨论不断深化,笔者对建立中国的俄罗斯学非常赞成,因为俄罗斯既是当代的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又是中国的最大邻国,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是“必需的”。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是一门学科。因此,要建立俄罗斯学,首先要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国内学术界对于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大致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把文化作为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北京外国语大学白春仁教授可看作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白春仁教授较早地提出了建立俄罗斯学的构想,2005年,他在“俄罗斯学呼唤沟通文化的自觉”的文章中写道:“从学科的对象——文化及其具体门类——方面看,为什么需要大文化视角和方法创新呢?我们想举出以下一些考虑。”白春仁教授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指的“大文化”概念,不仅仅是语言、文学、艺术等,还包括哲学、宗教、经济等一切与俄罗斯文化相关的领域。白春仁教授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大文化”的观点。

第二种观点以北京师范大学张建华教授为代表,他认为俄罗斯学研究主要是人文科学领域的内容,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文学等,这些研究是“历时态和长阶段的学术问题研究”,而“俄国学”则是“专注于共时态和当代特征问题的研究”,如当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环境、能源、文化、教育、民族等问题。张建华教授把对俄罗斯的研究分为人文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历时态研究和共时态研究两部分,他认为前者是俄罗斯学研究的对象,而后者则属“俄国学”研究的范畴。

第三种观点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付晓霞教授提出的“四元一体”的观点。付晓霞教授认为:“俄罗斯学是研究俄罗斯一切的学科。其学科体系是多元交叉跨学科的,其中包括四大主体研究范畴:俄罗斯社会、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俄罗斯。”

上述三种观点是国内学术界关于俄罗斯学研究对象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它一些观点与上述三种观点或是大同小异,或是交叉重合。在我国,较早提出建立俄罗斯学的是从事俄罗斯教学、俄语研究和俄罗斯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在教学和研究中日益感到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懂语言、文学和简要地了解俄罗斯国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创建一门新学科,即俄罗斯学。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肯定不能局限于语言和文学,于是把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文化”。文化的范畴和领域要比语言和文学宽泛得多,研究语言和文学的人对文化还比较熟悉,研究俄罗斯文化仍然还算在自己的研究范畴之内,但这似乎已接近研究语言的人们的学术边界了,再往前跨一步,就与语言关系不大了。但是,在不断深入探讨俄罗斯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人们突破了自身专业的局限性,提出把“整个俄罗斯”作为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整个俄罗斯”就是既包括俄罗斯的语言、文学、文化,还包括民族、历史、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笔者认为,这是在探讨俄罗斯学研究对象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它既突破了人们原来的专业领域,也突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定势,是从学科的角度,而不是专业的角度、教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关于俄罗斯学研究对象之我见

为了科学地确定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对与俄罗斯学非常相似的“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概略分析。与俄罗斯学比较类似的学科诸如汉学、印度学、蒙古学等,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一种学问,一般情况下,外国人把学习和研究中国汉字、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称为汉学,在此基础上,也把介绍中国国情、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等作为汉学的研究内容,如现在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高校所开设的汉学专业或汉学方向大致都是这样。中国的印度学、蒙古学研究对象,在早期阶段主要是以语言文学、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为主,后来逐步把一切涉及印度和蒙古的研究成果都视为印度学和蒙古学的研究对象。从上述可以看出,把涉及中国、印度、蒙古的各类研究成果都归在汉学、印度学、蒙古学的名下,然后就将其称为“学”并进一步将其上升为一个名正言顺的二级学科,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却不甚科学、不甚严肃。这是一种学术拼盘,或者说是一种学术大杂烩,而不是一种“学”,更不是一种学科。

早在前苏联解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苏联学;在前苏联解体后,苏联学就转变为俄罗斯学了。美国的苏联学也研究俄罗斯语言、文化和历史,但重点是研究前苏联的政治、军事、经济及对外战略和政策,所以,美国的苏联学重点在于应用性而非学术性。俄罗斯也建立了自己的俄罗斯学,俄罗斯学者沙波瓦洛夫在他的第一本高校教科书——《俄罗斯学》的前言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你们的传统是什么?你们的根在哪里?你们在哪里生活?怎样获得食物?怎样管理国家?如何划分民族集团和社会阶层?如何对待深刻的、自古即有的众多问题?你们从生到死一生的路标如何转换?你们是如何相爱、结婚、生育和抚育自己的孩子?你们是如何工作、欢乐和体现自己在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精神?为保护文明免于衰落采取了什么样的联系和组织原则?什么样的信仰影响您并给予您力量?你们承认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信仰在驱使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影响您的生活?什么样的幻想和神话激励着你们?什么样威胁使你们无助?什么能给你们以战斗的勇气?什么样的混乱现象使你们恐惧懈怠?什么样的共同感觉使你们联合为一个整体?”上述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沙波瓦洛夫在《俄罗斯学》这本书中要回答的问题,也可看作是作者所确定的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上述问题包含了民族、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社会、宗教等各个方面,但该书却不是一种学术拼盘,而是以作者的价值理念和认可的理论思想来阐述他所提出的诸种问题。

笔者认为,俄罗斯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不是单纯研究俄罗斯语言和文学的,也不是单纯研究俄罗斯民族和历史的,更不是只研究与俄罗斯国家有关问题的,而是把俄罗斯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研究的。这个整体指的是俄罗斯民族这个整体,严格地说,是俄罗斯国家范围内的民族整体。那么,什么最能体现、代表和深刻、全面反映俄罗斯民族这个整体呢?就是文化。只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代表这个民族的整体性。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传承、延续和发展的整体性。

二是国家意义上的整体性。在一国之内,主体民族的文化对所有个体和群众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侵染与同化的作用,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征的民族文化。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整体性。一国的民族文化将对该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产生无形的,但一定是强烈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都会打上本民族文化的明显烙印。

因此,俄罗斯文化是俄罗斯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除文化之外,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还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是要把研究俄罗斯民族作为俄罗斯学研究的对象主体。俄罗斯民族是俄罗斯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一切活动的主体,没有俄罗斯民族,就没有俄罗斯的一切,也就谈不上俄罗斯学了。

赵传君:试论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

二是要把研究俄罗斯语言作为俄罗斯学研究的基础。俄罗斯人所思、所想、所说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不懂俄罗斯语言,就无法研究俄罗斯;不能准确地解读俄罗斯语言,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

三是要把研究俄罗斯历史作为俄罗斯学研究的主线。今天的俄罗斯是历史的俄罗斯的延续;明天的俄罗斯是今天俄罗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俄罗斯学必须要研究俄罗斯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环境和历史走向。

四是要把研究俄罗斯的对外战略、政局变化、经济形势、军事安全和社会问题等作为俄罗斯学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俄罗斯不仅仅是为了学术探讨,更重要的使命是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知道如何与俄罗斯打交道,如何与俄罗斯合作,在与俄罗斯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应采取何种对策。

概括上述观点,我们所主张的俄罗斯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俄罗斯语言研究为基础;以俄罗斯文化研究为核心;以俄罗斯民族研究为主体;以俄罗斯历史研究为主线;把对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及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研究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白春仁.俄罗斯学呼唤沟通文化的自觉[J].中国俄语教学,2005(8):24-3.

[2]付晓霞.探讨俄罗斯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8(8): 27-3.

[3]张建华.历史学视角:对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J].俄罗斯文艺,2007(6):1-49.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纠错;大学生

在外语学习的领域对于英语写作的纠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错误一直都是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点,但是迄今为止,学者一直在英语写作纠错方式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语言学家和学者们都表示英语语言纠错是有价值并有意义的。在中国,胡壮麟曾说过英语语言写作错误指的就是错误的语法形式,并且很有必要为学生去纠正这些不正确的形式。另外,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写作又是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为英语写作训练被安排在了大学英语精读的课程中,而不是单独开辟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教师和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我主要总结了大学英语写作纠错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了产生的原因和大致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学生有些帮助。

一、六大问题

对于英语语言纠错这个话题,本文的结论主要是:处理好六对主要的问题。

第一对问题是:教师花大量时间修改文章,学生转眼把文章抛

于脑后。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水平,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的写作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但是学生基本上很少能够认认真真地翻阅教师的建议。

第二对问题是:教师希望学生最终能够自己纠错,学生希望老师多多帮助他们纠错,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知识之后能够熟练地运用,所以希望学生可以自主纠错,但是学生却希望只依靠教师完成纠错。

第三对问题是:教师事无巨细地把错误点都罗列,学生希望教师只罗列要点。

第四对问题是:教师觉得课堂讨论和教师纠错好处多多,学生觉得自己很挫败。教师没有事先测试适合学生的纠错方式,导致学生感觉有些纠错方式让他们很失望并且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五对问题是:学生只需教师纠正一些基本的词汇方面的语言错误,而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标准去主观判断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纠错需求和教师的纠错内容不匹配。

第六对问题是:教师一直在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而学生过于注重纠错的分数。不仅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学生的家长也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二、主要原因

这部分主要想重点阐述一下产生这六对问题的原因。

学生过于注重分数,主要是因为众多的家长都认为只要考试考好了,孩子以后的人生也就成功了,而学校的教师缺乏更加有效的评估机制,来评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分数来衡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知识而过于看中分数。

教师在纠错之前,缺乏一个详细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教师只依靠之前的经验来判断为学生纠错。导致了教师不清楚哪种方式最适合学生,并且没有负面的影响。导致了众多的教师事无巨细地把错误点都纠正和给出肯定的修改建议,但是学生却并不领情。

另外,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纠错,但是学生转眼把文章抛于脑后,主要原因是教师,但是让学生自主纠错会影响英语知识的准确性,所以大部分的教师都是自己亲手修改,而很少给机会让学生自主纠错,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独立思考。

其次是教师很少强调反馈和修改建议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养成了只依靠教师进行纠错的坏的习惯和思维定式。

以上的六对问题解决了,英语纠错将会达到双赢的效果。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并且进行充分讨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个综合的方式去为学生纠错,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教师去纠正。

三、大学英语写作纠错的建议

在纠错前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实际的英语写作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估哪种方式适合学生,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纠错的方式。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这项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对于大学英语纠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且进行了教学改进和探索,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英语写作纠错的认知和学生、教师实际的纠错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

[2]丁往道.英文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篇7

关键词:本科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具有学术研究无法取代的价值。在于国外的学科碰撞当中,外国文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科,他为高校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容,因此,外国文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教学主线往往被分为两条线,而教学内容则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在教学方法上一般还是遵循文学史的发展历史。从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往往倾向于西方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1]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

世界文学的概念是歌德于1827年所提出来的,根据歌德的观点,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学的本质属于一种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不管是民族文学还是世界文学,都体现出了人类在文学方面的重大进步。[2]笔者在查阅大量的文献之后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相融合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沃伦在对歌德进行研究之后,世界文学除了歌德所提出的内涵之外,还指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文学的总和,另一方面也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沃伦也进一步指出了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3]根据沃伦的相关理论,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对所有的文学进行的研究。但是在我国国内的研究当中,世界文学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构当中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是文学关系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文学研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研究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同时研究是以一种跨学科与文化的文学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研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比较意识与兼容的特色。[4]但是对文学关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学关系是一种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概念,在对文学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国家、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我国高校根据国外文学教学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文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同时对不同作家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当前阶段信息技术的发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冲击,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外国文学的教学对于每个外国文学教师来说都是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既然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们也必须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现阶段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深入的调查,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过度强调学生知识的传输,而并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往往采用一种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大都整齐划一地依据世界文学发展的先后年代,分国别地逐一讲授不同国度的文学。从时间上,漫漫数千年;从空间上,纵横跨度辽阔,涵盖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文学。旧模式制约了我们讲授的全面性和应有的深度,没有真正从世界视野的角度,讲授和指导学生把握该课程的学习,更谈不上在研究各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综合出人类总体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了。[5]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一种都呈现出一种不太景气的状态,大量外国文学的教学课程被严重挤压,有关外国文学的相关研究与会议也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师都没有了解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信息的途径。[6]另一方面随着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办学经费被严重挤压,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无力购买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外国文学阅读量不断下降。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当中由于需要介绍大量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导致许多课时被严重浪费。此外,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校园的人文精神被严重削弱,许多大学生都出现较为功利的心态,许多学生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与各种商业活动当中,这种较为浮躁的状态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都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思想意识。许多来自于贫困地区的本科生在城市当中感受到现代文明对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有感于自己家乡与家庭的贫困,从而迫使自己产生较为功利化的心态,这部分学生在大学当中往往将精力放在如何改变自身的命运当中。这部分学生由于家乡的贫穷落后,在大学之前基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在大学阶段虽然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但是由于心思并不放在学习方面,虽然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外国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会过多的进行相关的学习。[7]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中古传统文学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学习的道路,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当中,在思维方面往往并不是很适应,这也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根据教学内容抓住课程重点内容

外国文学的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介绍。在进行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以文学史的发展为主线,向学生讲述外国文学的发展变过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文学特征,同时讲述各个思想流派的演变过程与特征。[8]在文学史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社会、宗教、政治、经济、科学以及艺术等。在文学史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时间的发展将脉络理清,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并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进行作家作品的介绍教学时,教师除了需要注意学生学会了什么之外,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即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名家作品的赏析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作品分析的具体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观摩与赏析,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会逐渐掌握鉴赏与评析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当前阶段外国文学的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学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举办专题讲座以及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开设以针对不同国家与文学流派的文学选修课,吸引那些对于外国文学具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部分学生加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与视野。在教学方式多样化拓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水平对教学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以及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外国文学教学水平,同时引进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同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9]

(三)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培养高尚情操

文学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文化形式,任何作家在创造的过程当中都必然会受到其所在时代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打破学科的界限,将外国文学与政治、经济、艺术、哲学以及自然学科联系到一起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不同民族文学的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就显得尤为必要,外国文学课程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正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因此必须要对外国文学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研究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意义,并对我国现阶段本科院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最后总结了对应的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苏卉.外国文学教学如何面向现代化———以“《红与黑》的心理分析”一课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2,02:145-148+175.

[2]支斌生.略论外国文学教学如何促进大学生心智成长———以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第三版)》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2:74-76.

[3]詹虎,赵学斌.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与出路──中学外国文学教学调查分析[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91-93.

[4]潘利锋,张能泉.在文本细读中提升学生能力:人文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外国文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3,06:92-97+113.

[5]刘意青,邹赞,聂凤芝.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04:3-7.

[6]李安.外国文学教学中经典作品的解读策略———以《哈姆雷特》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65-69.

[7]田晓宁.“30年来中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16,01:173-176.

[8]钟美荪,孙有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外语界,2014,01:2-8.

篇8

[论文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文学性;族裔性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新兴的族裔文学,现已成为美国亚裔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部分作品被选人美国主要文学选集之中,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华裔文学不仅引起了美国读者以及学界的关注,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和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反响。梳理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话语不断地在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摆动。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冒现(emerging)的文学,早期研究更多地突出了作品的族裔性,对于少数族裔政治及社会现状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文学性研究,随着华裔文学发展的成熟与研究的深入,批评话语开始转向对文学性的诉求,可以说,华裔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批评话语的多元,而批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又能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梳理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与批评之间的关系,思考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话语转向的原因,本文旨在反思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揭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与批评之间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60年代开始的民权运动、学生运动以及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产生为华裔文学的“冒现”奠定了基础,而文化研究、后殖民理论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石。在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为学术建制的组成部分,应归于华裔作家和批评家的共同努力,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为研究者提供了批评文本,而没有早期批评家的努力,美国华裔文学也许还要沉默更长时间,正是由于赵健秀等人的挖掘、整理,才让美国华裔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走到读者面前。因此,回顾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梳理批评的轨迹。从时间上看,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较少,形式多为口头文学,歌谣,故事等,代表作品包括《吃一碗茶》、《华女阿五》等,这些著作引起渎者关注的往往是其写实特点,对于早期移民生活的描写突出了作品的族裔特色,作品的文学性相对较弱;从60年代到80年代可以视为转折期,该时期的作品仍保留了较强的族裔性特征,但有所弱化,作品的文学性明显增强,汤亭亭与谭恩美两位女性华裔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从9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文学进入繁荣阶段,作家及其创作均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作品不论从体裁还是题材上较以往更加丰富多样,并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方面,族裔性的弱化。汤亭亭、谭恩美的新作明显淡化了作品的族裔性,如《第五和平书》、《拯救落水之鱼》等;同时,新一代作家不断涌现,以任碧莲、雷祖威等人为代表的华裔作家则有意模糊作品主人公的华裔身份,他们的目标是要创作出“一批文学作品——不是作为华裔美国人的作品,而是作为作家的作品”…,在这些作家看来,似乎只有消解了作品的族裔性才能增强作品的文学性,这一时期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哈金为代表的新移民作家异军突起,然而他们的创作没有讲述“移民的生活和经历”,不被看作真正的美国华裔文学。还有研究者把哈金的创作称为“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新移民文学给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映照着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轨迹。在美国,许多研究者把华裔作品中的文化想象当作族裔研究(EthnicStudies)或者人种志(Ethnography)研究的内容,美国学界曾硬性地把《中国佬》划归为少数民族研究的范畴,使之接近于历史文本,突出了文学的政治功用,淡化了文本的文学性,对于《女勇士》,学术界往往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女性文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于作品文学性的探究。以赵健秀为代表的研究者则根据“亚裔感性”判定华裔作家的“真”“伪”,他们编著的《唉咿!》和《大唉咿!》在突出族裔性方面最具代表性。从90年代开始,随着以任碧莲为代表的新一代华裔作家的崛起,美国的亚裔文学批评开始向“跨民族主义(transnationa1)”视角的转换,研究者对于族裔性的关注随之弱化,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以及流散批评取代了单一族裔身份研究。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向作品的形式研究,这无疑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可是,对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研究难道一定要以消解族裔性为前提吗?没有了华裔族性的文本还属于美国华裔文学吗?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繁荣带动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发展,而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作有促进作用,同时,前期的研究成果对于后续研究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然而,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批评话语的重复与研究视角的相对单一,与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多元相比,美国华裔文学理论的构建与创作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

不同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不同的华裔作家,而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亦有不同的特点,这都给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说哈金早期的作品《等待》是作者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用英文创作的中国故事,哈金的新作《自由生活》则是作者站在华裔美国人的立场上描写的移民生活,属于典型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然而,哈金描写的新移民生活与汤亭亭、谭恩美等笔下的移民生活不同,也与赵建秀等人描写的美国经验迥异,解读这类作品,不能简单地套用已有的研究范式。同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哈金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他所描写的真实的“中国经验”不正反映了少数族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吗?的确,哈金的作品带有写实的特点,但过于突出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虚构性,因为他的作品属于小说范畴,不是生活实录,不属于人种学研究的内容,也不是社会学资料大全,研究人员对于作品“中国性”(Chineseness)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文学性——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二、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是伴随着对于族裔性的争论发展起来的。1974年赵健秀、陈耀光、徐忠雄和美国日裔诗人稻田等人合编的《唉咦!亚裔美国作家文集》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文集,“标志着亚美文学作为被承认的研究领域的开端”。该书的序言常被看作亚裔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堪与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相提并论。但是,赵健秀对于“亚裔感性”的界定引起了评论界的一场论争,习惯上被称为“汤赵之争”,其中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真正的亚裔美国作家的界定,对于这一点,张子清教授曾经提到:赵健秀与汤亭亭就美国华裔族性的争论之激烈,没有任何其他亚裔作家可以与之相比,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批华裔/亚裔美国评论家,如:林英敏(AmyLing)、黄秀玲(Sau—lingWong)、张敬珏(King—KokCheung)、金惠经(ElaineH.Kim)等。

其实,美国华裔文学的命名本身就暗含了一种特殊性的政治诉求,国内学者蒲若茜认为,赵健秀、徐忠雄等致力于建立“亚裔感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美国少数族裔追寻族裔性的胜利”。的确,族裔性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亚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成为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的20世纪末,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崛起,迁徙、越界俨然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家、民族具有时代性、虚构性,个人的国族归属也非与生俱来、亘古不变的,族裔性遂成为一种变动不居的属性,许多亚裔学者也积极呼应这种观点,评论家林玉玲(ShirleyGoek—linLim)就明确提出:“属性本来就有些暖昧……属性的意涵一直在变,而且属性建构不免掺杂了政治的因素,属性不是天生注定,更不是亘古不变”。研究者在构建美国华裔文学族裔性的同时,也在努力超越“族裔性”给研究带来的种种限制,众所周知,文学研究的是普遍的人学,对于特定群体经验的言说如果缺乏普遍意义,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

金惠经1982年发表的《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介绍及其社会脉络》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的著作”,也被看作是第一部主题学研究专著,该书超越了赵健秀等人建构的亚裔“英雄传统”,突出了亚裔美国文学的多样性,但她的研究与《唉咦!》文选一样,亚裔美国文学与主流文化的“同化”或“抵抗”构成了二者关系的主体。虽然金惠经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赵健秀等人的民族主义偏狭,开拓了研究的视野,但其多样性分析仍仅局限在亚裔美国文学内部,亚裔美国文学在改变美国文学传统、重构美国文学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90年代以来,亚洲移民在美国的人口数量激增,美国亚裔文学创作也进一步繁荣,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亚裔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显然不能适应亚裔文学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后殖民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亚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范式开始了“从文化民族主义向跨民族主义和离散视角”的转向l6J,许多研究表明,亚裔美国文学并非独立于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传统之外,两者之间存在协调互动关系,亚裔美国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特点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人员开始把华裔美国文学纳入美国文学或者世界文学的大语境中,重新审视美国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如TinaChen的《双重能动性》(DoubleAgen—cy,2005.)重新思考亚裔美国主体身份;KandiceChuh所著《另外的想象——论亚裔美国批评》(/mag/r~Oth.e一DnAsianAmericanistCritique,2003。)以及周肖劲等人编著的《亚裔美国文学的形式及流变》(FormandTransformationinAsianAmericanLiterature,2005.)均突出了亚裔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及主流文学间的互动研究。而2005年出版的《文学姿态——亚裔美国写作中的美学》(LiteraryGestures:TheAestheticinAsainA.n~canWriting,2005.)则鲜明地突出了对作品文学性的诉求。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略晚,江小明在1981年第1期《外国文学》首次介绍了华裔作家汤亭亭:“新起的华裔美国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这标志着国内华裔文学引介的开始,早期比较完整评介美国亚裔文学的论文应为吴冰教授在1995年第2期《国外文学》上发表的“哎一咿!听听我们的声音!一美国亚裔文学初探”一文,但研究发展的速度很快,从90年代末开始逐渐进入了繁荣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译介,教材的编写,研究机构的成立,专题学术会议的召开,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和形式的多样,有不少专著问世,此外,以美国华裔文学为研究内容的博、硕士论文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然而,国内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汤亭亭和谭恩美及其作品,相对忽视了其他作品研究。另一方面,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者更多地从中国文化视角观照作品表现了什么,而不是怎样表现,相对忽视了作品的形式研究。国内出版的美国华裔文学专著多集中在作品的文化内容,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受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研究者往往把美国华裔文学与主流文学对立起来,认为“美国亚(华)裔文学与欧美‘主流’文化和文学相互对立或者毫不相干”…,受女性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影响,批评话语主要集中在女性作家及作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批评话语的独白和研究范围的相对狭窄。

三、批评话语的融合

综合国内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话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边缘话语与中心话语。许多研究者——通常是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和资深学者,他们认为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中的“边缘”文本,缺乏足够的研究价值,族裔文学更多地被看作文化研究而非文学研究的对象,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美国华裔文学作为新兴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构文学经典,改写美国文学史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学者,兼具外国语言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权利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应被“边缘化”,而应当成为批评的中心话语。

究竟这两种声音孰是孰非,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由于所采取的立场及视角不用,研究者得出了迥异的看法。造成两种观点的对立主要原因在于把经典文学与新兴文学对立起来,其实,经典作家与作品的研究与族裔文学研究并不矛盾,也非互相排斥,美国文学经典的形成不也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吗?美国文学从英国文学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家更是民族繁多,人种也绝非同源。经典文学研究无疑能够给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提供借鉴,而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则有助于丰富美国族裔文学研究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宽美国文学研究的疆界,丰富研究的内容。因此,经典文学研究与族裔文学研究并不矛盾,而是互为参照,相互融合的。

批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揭示文本的主题内容或者阐释其特有的文本结构,更在于揭示文本的复杂性,因此,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既不应仅限于族裔性的争论,也不应为探求作品的文学性而无视其族裔性,因为美国华裔文学作为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带有了时代的特征,同时,它也拥有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根本特征——文学性,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一部分,缺乏华裔性的文学文本,不能够算作真正的华裔文学,而缺乏文学性的华裔文本也不可能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学性在一定意义上依托其族裔性,而族裔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强着作品的文学性,只有族裔性与文学性结合完美的作品才能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之作。

篇9

摘要本文以中岛敦受道家思想影响最深并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家生命哲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崇尚自然、超脱无为、天人合一与《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三部作品的各自对应关系的分析,探究了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的受容与消化吸收过程。

关键词:中岛敦 自然 无为 哲学

中国道家思想很早(约1400年前)即传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熟谙中国古典文学、喜爱哲学的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更是沉醉于道家的生命哲学之中,先后创作出《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一系列经典名作。据资料所载,中岛敦曾经与同事一起举办了一个读书会,而阅读列子、庄子等中国道家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其“求道”之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岛敦文学研究就已经成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热点,并出现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比较的角度也日益多样化,但大多囿于狭义上的文学之间的“影响比较”和“平行比较”,跨学科方面的广义的比较研究还未被充分重视,特别是将中岛敦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这三篇受道家生命哲学影响最深的作品进行综合性、规律性、互文性的分析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即以这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家生命哲学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的各自对应关系的分析,探究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的受容与消化吸收过程。

众所周知,道家生命哲学是中国文明三大主流之一,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由汉字记载下来的道家思想更是世界上惟一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生态文化。在人类生存受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危险等直接威胁的现今,很多人已意识到道家生命哲学是人类追求和平、幸福生活所必须汲取的智慧。而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后人誉为“诗人、哲学家和道德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即从中汲取养料,以此来体验心灵的宁静。

道家生命哲学内容丰富而深刻,有专家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崇尚自然、超脱无为、天人合一。中岛敦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并将其融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一 “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与《山月记》

“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最高价值期待。在老庄的著作中,“自然”不是所谓的自然界、大自然,而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至正之德,本然状态即为其最佳状态;不要为了尘世的名利而迷失自我,异化人性。庄子曾慨叹:“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意即一般人的追求物质利益、知识分子的沽名钓誉、卿大夫的领地食邑之争、圣人的保天下至欲,都会让自己牺牲身体。老庄崇尚自然真性,对因名利而造成的人性的异化皆持批判态度。而中岛敦所著《山月记》中的主人公李征正是被“名利”摧残后变身于虎的“人性异化”之例。

《山月记》发表于1942年,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小说中的主人公李征博学多才、自视颇高,曾做过江南尉,但因不甘与“俗人”为伍,辞官回乡,每日吟诗作词。后因生活拮据,不得不重新做地方官。“妥协”后的李征每日萎靡消沉,个性也慢慢地难以压抑,最终因发狂而遁身山野,变身为兽。这篇小说如果用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主人公李征的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失衡,从而引起心理失常,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然而从道家生命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这与前者虽“殊途”,但“同归”。李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同时他似乎也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始终没有停住自己追求“名利”的脚步。他虽已官至“江南尉”,但不堪其“卑微”,想通过做诗让自己“扬名立万”,但又过分在意“他人之目”,怕别人耻笑自己无“诗才”。对于自己为何变身为虎,小说中的李征是这样说的:

“各人的性情就像野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狮。我的猛兽就是自大的羞耻心,是老虎。我的羞耻心令自己受损,使妻子痛苦,也伤害了朋友,结果,我的外表变得和我的内在相称了。”

不难看出,李征所提到的“野兽”以及所谓的“羞耻心”,其实就是他对于“名利”、“物质生活”的过高追求的贪婪表现。他在欲望的驱使下疲于奔命,在迷失本性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正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 “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与《李陵》

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提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与这种让世人叹服的辩证思想的相似说法在其他章节也可以看到,比如“守柔曰强”,比如“强大处下,纤弱处上”,还有“纤弱胜刚强”。这些都向世人传递一种信息,即纤弱只是表面,其本质是生命的强大。“柔弱”是老子的处世哲学,也是一种克敌制胜、自我保全的策略艺术。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在困境中以道家“浪漫超脱”的意识和“无为”哲学来调适的话,就会能屈能伸、超然通达,柔弱胜刚强。而中岛敦所著《李陵》中的苏武的“流放生活中的从容”以及司马迁蒙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仍继续撰写《史记》的“壮举”,皆是道家“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所调适的结果。

《李陵》取材于中国典籍《史记》、《汉书》、《文选》。小说登场人物之一李陵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为征伐匈奴,他自告奋勇,带领步卒5000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欲以少击众,结果被俘降敌。第二个登场人物司马迁因为给李陵做罪轻辩护而遭受“宫刑”。在狱中经受身心双重折磨的他忍辱负重,最终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而第三个登场人物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之后在胡地牧羊19年之余,始终未降。这三个人物表面上看都是“忍辱偷生”,但是本质上却是不同的。李陵“患得患失”,左右摇摆,始终没能战胜“心魔”,也难以获得心中的安宁;司马迁“守柔曰强”,能屈能伸,他始终秉承一种纯粹的工作信念,最后完成史学巨作;苏武虽经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但是他“留胡节不辱”,独守自己的那份心灵上的安宁,最后得以回归故里。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苏武忍受着“被囚禁于胡地”的侮辱,心灵却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纯粹的空间。人性返璞归真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清澈明朗。

三 “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与《名人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就是由庄子提出的。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相应,天人相通”,道家生命哲学主张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与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他们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顺应。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即告诉世人“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所以要无私、无争、无求。中岛敦《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从原本的“争强好胜”到最后的“无知无欲”的过程,正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体现。

《名人传》是中岛敦在世期间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依据《列子・汤问》里“纪昌学射”的故事精心改编而成。小说梗概可以总结如下: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的纪昌虽拜善射的飞卫为师,但急于“征服一切”成为“天下无敌”的他,在射艺学成之后却对师父飞卫起了杀心,但没能达到目的。飞卫为了转移他的目标,让他跟自己的师父甘蝇学习更高境界的“不射之射”。在师祖甘蝇身边呆了9年的纪昌下山之后,面部毫无表情,眼神深邃悠远,全然没有了原来的锐利,好似一具木偶,并且已不知弓为何物。众人不解,究其缘由,他答道:“至为不为、至言不言、至射不射”。从此,据说他不用有所为,自有“神灵”执弓保护,不用说小偷强盗,就连鬼怪都难以接近。

读完《名人传》,相信熟悉老子《道德经》的人都会想起第四十八章中的那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虽然技艺一天比一天长进,可是欲望一天比一天减退。中岛敦似乎在告诉读者,只有这种欲望的日益减退,纪昌才能达到了真正不想有所施为的境地。因为完全顺应、因循自然,不加任何造作,纪昌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由此可见,道家生命哲学之精髓分别在《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中有其具体体现,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思想是全面受容的。不过,如果将三部作品稍作计较,不难发现,中岛敦对于道家哲学思想的汲取和应用是高度自觉、循序渐进的,体现了他作为作家的思想的连续性和延续性。据中岛敦年谱所载,《山月记》、《李陵》、《名人传》都创作于1942年,其中《李陵》是中岛敦的遗作,虽然脱稿较早,但却是1943年7月他去世后才由其好友深田久弥命名并发表在1943年7月的《文学界》上。三部作品中,最早创作并发表的是《山月记》,它的主人公李征未能超越“名利”,从而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而《李陵》中的主人公表面上虽为李陵,但是苏武才是中岛敦设定的“理想自我”。苏武不畏威胁,更无视利诱,“守柔曰强”,在困境中独守一片心灵的天空。及至《名人传》,主人公纪昌更是成为“至为不为、至言不言”的“至人”。从李征到苏武,从苏武再到纪昌,我们可以认为中岛敦把这三人合而为一,让一个“求道”者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蜕变。

英年早逝的文学“求道者”中岛敦,在其短短33年的人生历程中所创作的小说中,有大半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而中岛敦并非简单地受容原文本的思想,而是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吸收,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演绎,使这些作品超越了原文本的内涵,让读者去重新审视原作。《山月记》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人虎传》,但作者并没有囿于原作“因果报应”之主题,而是表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郁郁不得志的心理并深刻剖析了“人变成虎”的根源所在。《李陵》虽然基本上符合史实,但是为了表达主题需要,中岛敦也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比如李陵的“被动投降”;李陵在苏武面前“说不出一句劝降的话”;苏武“孤身”留胡地19年,等等。特别是中岛敦在创作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了很多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景色描写,这成为小说的一大亮点。在《名人传》中,他还在最后一部分进行了超越原文的“独创”,更明白地阐释了“艺道的极致,虚静的领域”。

近年来,很多专家用“影响研究”的比较方法,对中岛敦取材于中国题材的各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原作以及对其影响和影响途径进行了论述。中国原作固然对中岛敦的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中岛敦赋予原文本的新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当我们导入重视探讨文本意义是如何被多样化理解的“互文”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还可以通过中岛敦为之沉醉的中国道家哲学这一视角来分析取材于中国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互文性文学理论,我们会发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岛敦文学世界。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道家生命哲学对中岛敦文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S2010602。

参考文献:

[1] 许士密:《道家生命哲学的现代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2]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孟庆枢:《中岛敦与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4] 郭勇:《自我解体的悲歌――中岛敦〈山月记〉论》,《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篇10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概述

伴随外国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愈加普遍,伦理学与文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也日益成熟。因此,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不失为一种向整个社会传播伦理道德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别于从社会世俗和纯粹的道德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其重在探寻文学作品中人物思想和行为的伦理道德成因与动机,而非思想行为本身及其后果,进而从伦理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分析、阐释、归纳和总结。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整个过程注重伦理历史现场的回归,即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应该以作品创作时代的伦理道德或创作者的道德品质作为评价标准,而非以当下或以批评者的道德体系作为评价标准,这一点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见之处。

《廊桥遗梦》出自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之手。作者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风格谱写了一曲爱情的颂歌,温婉而细腻,浪漫而隽永。小说措辞简练,得体流畅’自问世便被奉为歌颂爱情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的是一段浪漫而唯美的婚外情的故事。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是生活在麦迪逊县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每天为丈夫和一双儿女忙碌着,过着和谐而平淡的农家生活。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一名来自华盛顿的摄影记者,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带有牛仔风格的典型的美国人——崇尚自由,向往自然的美好。他为了寻找七座廊桥而出现在了女主人公所生活的麦迪逊县,又因问路而与弗朗西丝卡偶然相遇,从此开始了一段仅为期四天却影响彼此一生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任何一部为世人诵读并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然承载了传播良好伦理道德的使命。《廊桥遗梦》即是如此。因而,我们便可以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论的指导下,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廊桥遗梦》中作者通过那场似乎不为社会伦理道德所称颂的爱情故事向我们传递的积极的爱情观和伦理道德观。

婚外情,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隐秘的话题。婚外情的当事人,往往遭遇世人的唾弃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无情指责,他们的遭遇即反映了来自社会层面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评价。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完全不应该踏足家庭之外的爱情;同样,孑然一身的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也应止步于别人的婚姻和家庭之外。然而《廊桥遗梦》却通过完美的叙事和描写,呈现给读者一种最美的情感和思想,尽管作品中二人终究放弃了这段有缘无分、生不逢时的爱情,但似乎读者却总不禁为这段世俗无法容忍的爱情叫好。究其原因,便是由于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触及了人性层面对情感追求的真挚渴望和对家庭、社会的一种本能的责任感,而这一逻辑和论断唯有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进行论证才更具有说服力。

二、对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

合乎人性的至善生存是人之生命的本质,生命需要持续存在和不断进化发展才有可能日益接近其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生存状态。而人类的爱情便最自然、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着人之为人的这种生命本质。整个人类都渴望着通过爱情至善而最终完善自身的人性追求。作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便源于人性,源于他们对爱情的至善追求。

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向往自由的爱情,生性智慧、热情而浪漫,喜欢有情趣的生活。而丈夫理査德是位刻板保守不怎么懂生活情趣,循规蹈矩过平淡日子的美国农民。作为农夫的妻子,弗朗西丝卡二十多年来一直精心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扮演着好女主人的角色,把那个热情而浪漫的自己逐渐地隐藏起来。从世俗的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她无疑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妻子、好母亲。然而,他们的现实婚姻并非以爱情作为基石,因此婚后的生活从未能磨灭弗朗西丝卡人性深处对至善至美的人生和爱情的不懈追求。

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的:“没有比长时期的风和日丽更难忍的了。”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的出现,唤醒了女主人公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我和灵魂,为她平淡的日子点燃了激情。作者把罗伯特金凯描绘成一个既有牛仔味道又似乎具有吉普赛人风格的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当热情而浪漫的意大利女人弗朗西丝卡和瀕临灭绝的“稀有雄性动物”罗伯特金凯相遇时,他们为了自己内心深藏许久的理想爱情,勇敢而不顾世俗地听从了自己的内心,作了回真实的自我。这是人性本能的迸发,这场偶遇的爱情让二人勇敢地撕下所谓伦理道德的外衣,摆脱世俗道德对人性无情的压抑和约束。罗伯特金凯带给女主人公的正是她所缺失的浪漫:奇怪而神秘的陌生男子,美丽的花朵,梦幻的香水,激烈的啤酒……W,这一切都是理查德二十多年来不曾给过她的,而恰恰又是她所一直渴望着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完美演绎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即至善”的伦理观。

然而,男女主人公尽管选择了人性深处对理想爱情的至善追求,但其最终更理智地顺从了作为一名社会个体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社会良知和家庭责任感。

三、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坚定固守

自19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它所带来的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伦理思想在探讨的对象和理论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中受人文科学影响较大的分支主要以人为主体,着重讨论人的境况、命运和出路。该伦理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而人的行为本质,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属性决定的。作为社会的人,他在继承和享有人类全部文明的同时,也承负着与生俱来的责任。社会角色或职位的要求就是人的责任。而正是由于人性深处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男女主人公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时并没有失去理智,没有摒弃人性在这一层面的光辉。

男女主人公相遇的第二天,罗伯特金凯鼓起勇气给弗朗西丝卡打电话约她一起去摄影拍照,后来他们一起跳舞,一起体验弗朗西丝卡内心深处极渴望的浪漫与激情,他们走进了彼此的生命。罗伯特金凯对弗朗西丝卡说我们都丢掉了自己,创造出了另一样东西,这东西只能作为我俩的交织而存在。

天哪,我们就是在相爱,天上人间爱能有多深就爱多深。”接下来的第三天和第四天,罗伯特金凯停下了摄影工作,弗朗西丝卡也没有去农田工作,他们彼此缠绵,彼此倾诉,同时也展开了一场爱情与责任的辩论。罗伯特金凯希望弗朗西丝卡放弃现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与自己一起游走四方。然而,在爱情与责任面前,弗朗西丝卡选择了后者。她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丢掉家人,为了自己的爱情奋不顾身、云游四方。她还是要为现在的家庭担起责任,维护家庭的稳定。她的这一选择与伦理学中所认可的人类具有对社会履行遵守道德及维护道德的责任之本能完全吻合,这也是作家向读者所传递的积极的伦理道德观。

作家以一种缓慢而柔美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激烈但又不失理性的婚外情故事,为读者描绘出了两个个性丰满的人物,其恰到好处的处理使得婚外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变得浪漫,也让这段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爱情展现出了美丽、坚贞、永恒、理智以及奉献的一面。他们彼此为对方所着迷,在短暂相聚的四天中享受了爱情带来的魔力;但是,内心极为挣扎的弗朗西丝卡最终选择留在原地,回归家庭与子女。在他们去世后,子女最终知悉了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并且出于对这份爱情的尊重,将他们的骨灰葬在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地——廊桥之下,他们终于能够真正地永远在一起了。而正是当年弗朗西丝卡的决定使得他们这段本该为世人所唾弃、且与世俗伦理道德不符的婚外情变得神圣而庄重起来。她为了责任放弃爱情,便给予了爱情最大的成全与尊重,而这一切也恰恰源于主人公人性深处的伦理道德。

四、结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