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字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文字运用

篇1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和风细雨/曲高和寡 横眉冷对/飞来横祸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B. 看护/照看露脸/露相

供应/供认

C. 伺候/伺机处理/处分

呜咽/细嚼慢咽

D. 门槛/槛菊愁烟泊位/漂泊

倔强/倔头倔脑

2.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啻(dì)百舸(gě)诳语(kuáng)

翘首以盼(qiào)

B. 泥淖(nào)迷惘(mǎng)沉湎(miǎn)

不屈不挠(náo)

C. 颤栗(zhàn)灰烬(jìn)潜(qiǎn)意识

瞠目结舌(táng)

D. 犄角(jī)妥帖(tiē)戕害(qiāng)

铩羽而归(shā)

3.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龟裂(jūn) 紫绡(qiào)

逶迤(yí)接踵而至(zhǒng)

B. 菲薄(fěi)日笃(dǔ)

先妣(bǐ)呼天抢地(qiāng)

C. 笑靥(yàn)浩瀚(hàn)

纤维(xiān)殒身不恤 (yǔn)

D. 形骸(hái)险衅(xìn)

船坞(wū)强近之亲(qiǎng)

4.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莴苣 贫窭 拮据 截趾适屦

B.詈言 麻栎 闪烁 暴戾恣睢

C.伏侍 似的 吞噬 舐犊情深

D.按捺 木讷 老衲 方凿圆枘

5. 下列词语中,画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沮丧 龃龉 狙击 趑趄 含英咀华

B.伶仃 囹圄 花翎 菱角 高屋建瓴

C. 汲水 垃圾 负笈 趿拉 岌岌可危

D.亢奋 伉俪 炕桌 沆瀣 引吭高歌

二、 字形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奢靡 涣散 膺品 掉以轻心 短小精悍

B. 帐篷籍贯延伸耳濡目染貌合神离

C. 耽搁推诿倾轧改斜归正振聋发聩

D. 气概赡养谄媚披星带月巧夺天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B. 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

C.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因地置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D. 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三、成语

1.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 在被戏称为“石灰窑工业园区”的强拆现场,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40多座小石灰土窑顷刻间分崩离析,被彻底拆除。

C. 张教授的有关市场经济的长篇大论,乍听起来很有新意,但仔细分析一下,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实际上都是拾人牙慧。

D. 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具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 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石破天惊的一幕展示给我。

3.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读书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因它收藏之丰富而望尘莫及,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什么大事。但对于自己,荪甫从来不肯妄自菲薄。

B. 在这次会上,他们摆出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对方那些所谓“意见”都是无稽之谈。

C.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今非昔比的感觉。

D. 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发明,今天更是如此――每天都有很多发明被完成,很多专利被注册,但是大多数都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上产生影响。

B. 中原大地,山重水复,花草掩映,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

C. 桐城派散文的文气说,坡式的信马由缰,归有光式的平淡抒情,以及倪云林式远小景的构图,都使得汪曾祺的小说文体更加为所欲为。

D.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革新鼎故,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境地。

四、图文转换题

1.年前,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

(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图,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概括画面里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该图有何现实讽刺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第3页

3.阅读下图,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说明中国扶贫基金会会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该会标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的会徽,请根据其内容,分条陈述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下面秋瑾的画像,结合你对她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秋瑾的形象。

要求:

(1) 使用第三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 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3)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 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修辞手法

1. 根据所给语境,以“亲情”为对象,仿写句子。

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所给语境,以“爱心”为对象,补写出横线上的句子,使文段构成排比句式。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依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物写一段话,意思要完整,每句字数不一定要与原句相同。

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它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中挺立的一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__________________,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篇2

一、 及时更正,规范语言表达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学完第一节课,你知道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珍珠鸟很小巧,它很可爱,很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师:应该这样说:“它很可爱。”

师:前面说它很小巧,后面又说它很肥,一般情况下很矛盾,你说呢?

生:尽管长得小,但圆乎乎的,肉肉的。

师:那就是胖得还很小巧。我们平时要推敲所说的话,要思考所用的语言。

【教学反思】在以上教学案例中,老师能听清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说话比较随意的及时给出示范。同样,在学生说出某句话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表达,而是让他再去好好揣摩自己的语言,能不能为自己这样说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体会、感悟、运用语言的过程。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要注意引导的策略,以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交流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二、 自主品读,提升语言能力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一般来说总是离人远远的,为什么这只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这么好?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要掌握些方法,先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读的时候想想,怎么样才能把这小节背下来,圈出一些能帮助你记忆的词。

生: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再、后来。

师:这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边说边黑板上板书)

生: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上、书架上、小桌上、杯子上。

师:这些是表示活动地点的词。(边说边板书)

生:飞来飞去、落在、站在、蹦到、喝茶、啄着。

师:这些是珍珠鸟一系列活动的词。(边说边板书)

师: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根据其中的一种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注意把话说完整,说正确。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

师:现在再读课文第4小节,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生:发现作者和小珍珠鸟相互信赖了,珍珠鸟觉得人很亲切了。

生:发现第4小节主要写珍珠鸟和作者逐步亲近的过程。

【教学反思】在该教学案例中,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读第4小节,然后通过自读梳理出层次来,而且不同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记忆办法。这个过程是学生理清作者语言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接下来选择一种提示,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由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然后再表达出来,这要比单纯反复读这段话,效果好得多。最后再回归到文本,让学生谈谈你发现了什么,这也是让学生与文本语言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环节,不仅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而且也让学生品味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 创设情境,优化语言实践

【案例再现】《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师:谁来读读第4小节的第一句话。一边读,一边想,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珍珠鸟和“我”又分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生:珍珠鸟会想:主人会不会伤害我呢,我还是提防着点好。

生:作者会想:这小家伙为什么要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是不是心里很紧张呢。

师:这每处地方,如果你把珍珠鸟当成人的话,心里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4、5、6小节,选择一处写一写。

篇3

A. 应该/应有尽有 更事/半夜三更

瘦削/悬崖削壁

B. 恰当/独当一面 见面/瑕瑜互见

散步/散兵游勇

C. 教派/教学相长 假期/久假不归

和诗/和风细雨

D. 宿将/三天两宿 稍息/稍纵即逝

煞尾/煞费苦心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文物鉴定乱象时表示,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从事与文物拍卖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

B. 怎样才能避免车内财物不被盗取?民警表示,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市民在停车时都应时刻保持防盗意识,车上没有值钱东西,贼就不“惦记”了。

C. 对于报道中提到的“脱北者”被遣返后的命运,韩国3大电视台之一的SBS电视台14日提出质疑:“三代灭族?韩国对朝报道的选择性和职业道德”。

D. 我们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人民政府头上开始,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只要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会往前迈出最关键的步伐。

3. 阅读下面文字,普利兹克认为王澍获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字。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发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凯悦基金会现任主席托马斯・普利兹克表示,选中49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建筑理念发展中的作用”,“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请以参与者的身份,为你们班级的倡议书拟写一段宣传语,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及评价标准

我们通常说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表达,表达分为书面和口头两个层面,即“说”小学课堂如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和“写”。根据所表达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事实信息、事理信息和情感信息。传达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事理是否逻辑清晰有说服力,情感是否有感染力,这些都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我们以事实信息的说和写为例,在一次看图说话和写话的训练中有如下对话。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有花,有草,有树,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草坪上看书。

学生B:我看到图上有一丛红色的鲜花,旁边是嫩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小树,树下有个小男孩在看书。

从传达事实信息的角度来说,学生A的表达比较单一而且没有顺序,他仅仅使用了一些表达事物概念的词语,表达了事物的部分性状。学生B的表达则更加真实、准确,他运用形容词和方位词更加丰富和有序地说清了图画的内容,表达能力的高下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在信息表达的效果上。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信息越准确,越有说服力,越有感染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结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本质和现象,我们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①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事实和观点。②是否能够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事理。③是否能够有感染力地表达情感。

二、课堂上如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能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实现,但是却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渗透去强化。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汉语语感的积累还不够丰富,他们需要大量典范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运用的必要指导。

1. 教师语言要具有示范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学生模仿的典范,必须做到评价标准中表达范畴的三个“能够”。在日常班务管理中,向学生讲要求、说通知的时候做到清晰、准确,给学生讲故事、说道理时要声情并茂有理有据,做到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把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说话的指导和评价

篇5

阅读教学注重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5~6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可以看出,在词句的教学上,各学段在共同注重积累基础上,低年级重形象理解把握,高年级重语境中感悟运用。理解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前提,理解了才会运用,运用又会促进理解,理解和运用是学生语文学习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两个方面。积累和理解的最终目标指向语言文字运用,那么,怎样才是促进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和积累?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卧薪尝胆》教学中对“卧薪尝胆”一词的引导,给我们深刻启示。

师:三年后,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生: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为了报仇雪恨,勾践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到此,学生联系上下文已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但是薛老师继续讲解:

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语词只有在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地作为‘客观意义’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薛老师引领学生细细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内涵”,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词语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最终使词句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

生:(齐读)

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要报仇雪恨。

师:没有仇,没有恨,不必卧薪尝胆。

生: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不需要这么苦。

师:有福就要享!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比如,中国足球队要成为世界冠军,就必须卧薪尝胆。

师:中国足球队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我也要卧薪尝胆。

师:你又没有仇恨要报,怎么也要卧薪尝胆?

生:我将来要成为一个大富豪,现在就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

师: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也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

篇6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及评价标准

我们通常说的“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表达,表达分为书面和口头两个层面,即“说”和“写”。根据所表达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事实信息、事理信息和情感信息。传达的事实是否真实、准确,事理是否逻辑清晰有说服力,情感是否有感染力,这些都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我们以事实信息的说和写为例,在一次看图说话和写话的训练中有如下对话。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有花,有草,有树,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草坪上看书。

学生B:我看到图上有一丛红色的鲜花,旁边是嫩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小树,树下有个小男孩在看书。

从传达事实信息的角度来说,学生A的表达比较单一而且没有顺序,他仅仅使用了一些表达事物概念的词语,表达了事物的部分性状。学生B的表达则更加真实、准确,他运用形容词和方位词更加丰富和有序地说清了图画的内容,表达能力的高下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在信息表达的效果上。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信息越准确,越有说服力,越有感染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结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本质和现象,我们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①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事实和观点。②是否能够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事理。③是否能够有感染力地表达情感。

二、课堂上如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能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实现,但是却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渗透去强化。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成熟,汉语语感的积累还不够丰富,他们需要大量典范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运用的必要指导。

1. 教师语言要具有示范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学生模仿的典范,必须做到评价标准中表达范畴的三个“能够”。在日常班务管理中,向学生讲要求、说通知的时候做到清晰、准确,给学生讲故事、说道理时要声情并茂有理有据,做到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师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把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说话的指导和评价

语文课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理解和表达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统一的,阅读课不仅教阅读还要有意识地教学生口头表达,在日常的语文课上,要重视对学生说话的指导和评价。

我们以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一分钟》为例。课文写的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结果错过了绿灯,没赶上公交,最后走路上学,迟到了20分钟。在讲到元元十分后悔和难过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元元说点什么。孩子们很积极,答案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元元,你下次可别这样了。②元元,你后悔也没用了,事情都已经这样了。③元元,你就是因为多睡了那一分钟才这样的。④元元,你以后要珍惜时间,别睡懒觉了。⑤元元,你别难过了,你是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才迟到的,下次改正就不会迟到了。

这些回答大体相似,却有着细微而重要的不同。笔者在听完以上回答后反问这些孩子:如果你是元元,听了这些话,你愿意和谁做朋友?沉默一阵后,选择答案⑤的居多。很明显,除了基本事实外,我们能从答案⑤中更多地体会到这个孩子对元元表达出的同情和善意。孩子们说不出选择的理由,但能够体会到语言中的善意。随后,笔者对答案⑤进行表扬,并阐明了理由:一是这个回答信息丰富清晰,基本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了;二是这个回答包含善意和同情的劝告,而不是高高在上、幸灾乐祸的劝诫。语言不仅能表达出事实更能传递情感。

通过这次仿真的语言实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话语语境和说话的指导与评价,能够训练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与人沟通。

3. 注意运用汉语本身的特性和规律

同一个例子,我们再来分析: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有花,有草,有树,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草坪上看书。

学生B:我看到图上有一丛红色的鲜花,旁边是嫩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棵小树,树下有个小男孩在看书。

我们认为,学生B的表达更加真实、准确,而事实上,学生B的这种表达也暗合了汉语的语法和语用特性,即语法上重意合不重形合,不注重主谓完整,善用短句,短句之间靠语义的自然逻辑构成语块;语用上已知信息先于新信息出现。再举一例:

炮楼里扔出了一颗手榴弹,炸在地上,没伤着人。

这三个短句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关联词或者虚词作为粘合剂,靠语义逻辑自然联系。

炮楼里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已知信息 新信息

(手榴弹)炸在地上,

已知信息 新信息

(爆炸)没伤着人。

已知信息 新信息

汉语这种由已知信息引出新信息的语用结构,表现为现代汉语中大量的流水句,这种流水句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泣寒,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由此可见,懂得汉语表达的若干规律,并且科学地运用它们对学生的说和写进行指导,能够使说话训练的任务和操作更加明晰。使用这些规律,教师可以更加理性、科学、有章可循地帮助孩子进行汉语语感训练。

4. 精心设计阅读课的提问环节,指导学生答问的方式

提问法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一个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发掘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欣赏优美的词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层推进,回答问题是为理解文本服务。但教师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完整、清晰、具体,直接体现了他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范围,在课堂上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不能单以对错论英雄,而要以清晰、准确、完整、具体、态度大方等指标去评价。当学生思路混乱,言不达意,语言组织不清晰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帮其说清楚,然后让孩子重复一遍。

5. 善于发现学生优秀的语言文字运用实例

篇7

【关键词】 评价;考试命题;语用;特质

中图分类号:G62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3-0064-05

评价是对学生实施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人们根据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或方法,对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着的工作进行检测,找出反映进程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工作或成果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或选择。概括地说,就是检查情况、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明确方向、促进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科学地命制评价试题。笔者曾就小学语文考试命题问题向十几位教师了解情况,受调查教师普遍反映问题较多,有些教师提的意见还很尖锐。笔者又搜集了近年以来我市各县(市、区)的语文小学单元与期末试卷,将这些试卷与课改以前的试卷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绝大部分试卷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沿袭了过去的固有模式毫无创新。综合分析目前语文考试命题的状况,笔者感到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试卷――“穿新鞋走老路”

1. 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没有变。过去我们常常听到“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即以“大纲为依据”,紧扣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课本中“拼音、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其权重通常是关注基础知识,轻阅读与习作,就连阅读试题中还包括数量不少的基础知识考查(拼音、生字、词语、造句)。现在的试卷虽然在形式上有些改变外,其考查的内容、重点依然没变。

2. 考试试卷的功能单一。内容不全面,重基础知识,轻阅读与习作;试题设计重记忆、轻感悟;重应试、轻应用;重储存、轻整合。

3. 试卷的题型模式化。试卷的题型不是填空,就是简答,要求简单化(死记硬背或简单模仿);或仅从表面上形式上追求新颖,试题“难”“怪”“泛”,学生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指挥棒”影响下,教与学都出现了问题。

二、教师――“随风”摆动

1. 目的功利:教师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在考前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抄抄写写,死记硬背。

2. 方向极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失衡。有的教师脱离语言语境,孤立地让学生去学字、词、句、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知识,或简单地模仿;有的教师离开对文本的基本理解,离开言语实践,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进行漫无目的地延伸;还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是突出强化工具性,然后再逐渐增强人文性(思想性);更有甚者将语文课演变成 “品德课”、“历史课”……泛化了人文性,冷落了工具性。

3. 内容机械:教师的教注重内容的理解,课堂上教死板的语文知识,背词语解释、背作文套作文、串讲串问等,教学与作业练习追求标准答案等,忽视学生的多元感悟和个性理解,忽视语感与思维的培养,忽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4. 训练凌乱。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文本资源设计语言训练内容,有的教师把握不住语言文字训练的规律,有的教师缺少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随意性较大,导致语言训练不到位、训练效果不明显。

三、学生――“云里”学艺

1. 学习被动:学生学习被动,老师没有问,自己不会学。即使是所谓的自主学习,也只是简单地对课本中的生字词或某些语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2. 兴趣低下:由于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加上简单机械的重复性的作业,学生毫无兴趣,不会阅读,怕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3. 思绪浮躁:由于老师课堂教学“串讲串问”,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缺失,似乎没有“老师问”,自己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惰性,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只是在教师或别人说出答案以后再进行记忆或重复,导致产生学习的压力,慢慢地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厌学。

既然考试评价对教与学会产生这样的影响,那就要端正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发挥这根“指挥棒”的导向功能,改变考试命题的弊端。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第一,从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来端正考试命题的方向。

通过对1992版、 2000版的《语文教学大纲》和实验稿、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与比较,发现都始终不渝地坚持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这些目标要求,说明了“语用”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以阅读教学为例,为了实现语文课程的这个核心目标和任务,新课标在阅读这个领域中,无论是在具体的阶段目标要求上,还是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中,既有继承,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

默读方面,除了要“边默读边思考”外,新课标还提出了“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的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这些明确、具体、可测的要求。

实践方面,除了强调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外,新课标还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实践作为一项能力要加强培养,还具体指出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语文实践,方法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目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明确具体的要求。

训练方面则大大弱化。《大纲》对“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训练” 的描述或要求有23处之多,新课标只有1次出现,即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传递出了“要重视‘感悟和运用’ 淡化‘机械简单的训练’”。

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要更注重“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的渗透与培养,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强调多元理解与感悟,强调“师与生、生与生、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加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考试命题的方向要注重“语用”能力的考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二,考试命题的核心要突出“语用”的特质。

基于新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们命题的整体思路要突出语文学科的语用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不同学科的特有任务。语文学科的特质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为其终身的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的“语用”基础。

语文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1. 三维目标――“语用”的目标性特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要着力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一是突出知识与能力。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在考查所学的汉字的音形义辨析,词语理解与运用,优美词句、名言警句、古诗词等积累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语文基本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的评价,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注重体现过程与方法。语文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识记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个过程,要关注“学”与“用”之间的衔接、“数量”与“质量”的平衡、“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提升。三是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隐性目标对于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因此,在考试命题中始终注重将这些隐性目标渗透于显性目标的考查之中,无论是积累运用、阅读,还是习作题,都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传递正能量。

2. 基础领域――“语用”的区域性特质。命题要涵盖小学语文各个领域(即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情况与能力,侧重考查基本阅读能力(提取信息、推断解释、整体感知、评价鉴赏、联结运用能力)和习作能力,关注阅读量的目标的考核,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学习兴趣培养的现象,突出评价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 信息阅读――“语用”的对话性特质。阅读试题跟以往各县(市、区)的语文试卷相比较之下,有一大特点是:阅读试题就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考查基础性知识(如,标点符合、字音、字义等)。试题设置考查的阅读能力应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释与推断的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联结运用的能力等,要涵盖《语文课程标准》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能够纸笔测试的点),有些能力目标还有多道试题对应,较全面检测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表现。考查的能力层级应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应用等五个方面,充分显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要求。题型上客观题与主观题应基本对等。

4. 习作交流――“语用”的综合性特质。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要学会在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中,以“语”或“言”的行为来应对生活的考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情感,为自身的生存提供一个交际的工具及环境。可见,这种“语”或“言”都是寄托于一定的生活场景,受一定的话题限制,不可能是天马行空的侃侃而谈,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延续性。

四、考试命题的内容要体现“语用”的特质

鉴于语文学科的这些“特质”,我们在小学语文试题设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试题要尽量体现多个维度。

(1)鼓励思维的多维性。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阅读文本依个人的思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经历及感受等不同,理应产生不同的结论。读者既可以对文本产生认同、共鸣,也可以对文本进行质疑、批判。所以,阅读命题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要求,可以从满足学生的个性思维需要和鼓励学生多维思维、个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编拟适当的题目供学生解答。

(2)培养答题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应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在考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除了让学生对试题进行自主解答、个性解读外,还可以在试题编制中,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的题目供其作答。

(3)重视阅读的延伸性。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维兴趣、生活兴趣、求知兴趣等。试题的设计如果重视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延伸,可以促使学生由阅读学观察、学习作、学思维、学生活、学做人。

(4)注重信息的操作性。从阅读材料中收集、处理信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试题应加强此类题目的设计。

2. 习作平台要发挥 “语用”的评判功能。

(1)题材方面――情境性与区域性的界定:在想象作文的设题上,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个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熟悉的场景,可以引发学生的生活及态度体验,以有效地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但同时又给予一定的要求与限制。虽然较之以往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想象作文,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又是必要的。因为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不是一般的“自然人”。

(2)内容方面――想象性与生活性的诠释:小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应侧重于“再造想象”。因为,再造想象是一种基于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个再现、再编织的过程,而创造想象则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由内而外的全新创编的过程,难度显然高于前者。只有“再造想象”的“羽翼”稍丰满,才可期待今后“创造想象”的“飞翔”。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 “想象作文”合理性、生活性的课标要求!

只有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下,进行一个多元化的发散思维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得到了一个可贵的平台,更得到了一个有效的引导和锻炼。这就是对课程标准中的“大胆想象”“自由诉说”“合理性思维”的一个最有力诠释了!

(3)表达方面――文采性与朴实性辩证:语言是思想(思维)的外壳。而文章又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思想和情感的传递则是靠文字的组合来完成。

可是在现实中,学生一拿到作文的题目,在构思文章结构的同时,他(她)的脑海往往会紧张地搜索一些所谓的“好词好句”,而后,不管是否恰当、合适,就一股脑儿地粘贴在文面上。显然,这样组合、粘贴而成的文章,往往文不对题或毫无真情实感。

富有文采的表述,在于真情实感。为了达到这一效应,避免以往学生一味地堆砌辞藻追求文采的表述现象,应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写作情境,并针对具体要求,来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准确、有趣地表述……这样,学生的文采性只能根据具体的情节推进、人物性格要求、思绪的变化来有效地组织脑海中的词语库,进行一个有机的搜集、处理和整合,而不是单纯地“默写”或“粘贴”记忆中的好词好句。就可以有效地综合性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水平状况。同时,在习作命题时还应力求体现了四个“尊重”,力求达到三个“防止”。

一是尊重学生的思维兴趣:小学阶段的写作之所以定位在习作,很重要的是考虑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想象作文试题应在尊重学生好想象的思维特点上,根据具体的要求展开想象,体现想象作文的层次性要求。并有目的地给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生活及态度体验,以有效地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

二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习作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习作试题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也是践行“生活性”的课标要求!

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语文课程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而从人们终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情感时又受一定的场景、气氛、对象等方面的限制,即学会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不同的对象即使是说同样内容的话,表达的方法与形式也不同,并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尤其是想象作文试题应该有意增加一些限制,虽然这样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尊重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是尊重学科的语文特质:作文测试旨在通过一个具有界定性的写作空间里,让学生顺着一定的背景、情境、人物,去推测、想象故事的发展,描述“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变化,将细节的刻画都烙上界定性的空间印迹。也就是说,不管故事的结局如何,情节的曲折与否,当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所思所为都必须符合“大背景”下的特征。他的思维轨迹可以是发散的,局面也可以是多元化的,但他对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则必须是“线性”的,必须符合原先所界定的概念(或范畴),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富有生活的气息。

一是防止无语――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学生面对习作题无话可说,或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原因:要么是题目过宽太泛,再加上学生思维的不确定性,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写什么;要么是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或经历,也会造成学生无语。因此,习作题最好能给学生一定的情境。

二是防止套题――特殊情境,续写,无处套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在考试时候得高分,会针对各类习作体裁内容进行简单训练,之后背各种类型的(写人记事、童话等)所谓的学生优秀作文,让学生套题套作。那么在习作命题时就应该出一些老师无法猜测到的题目,创设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无法猜测到的情境,将孩子的思维引入到这种情境,进入到习作的思维空间来展开描述。

篇8

一、语言要生动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单调、枯燥的印象,这时教师要运用自己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把抽象的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的获得过程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易于理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中,“1时=60分”这一公式的获得过程对学生来讲不容易理解,我不仅为学生制作了课件,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学生们说:“一小时姐姐和一分钟弟弟相遇了,听他们在说悄悄话呢?”这样把时和分用拟人化的方式说出来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

二、语言要简洁、准确

数学具有简洁美的特点,美在图象和符号的使用可以替代语言文字,同时又浓缩了语言文字的全部含义。图象语言是用线条或颜色描绘事物的形象。数学教学中的表格、图画、线段图都是图象语言。规范地通过在板书中用图象语言记录或表达数量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符号看来是一种语言,一种构造良好的语言,一种简练而准确的语言。使用符号进行推理看来是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清晰、准确的记录出关系符号、运算符号与语言符号组成的一套数学语言,进行推理,求得结果。使学生体验到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妙,给学生美的享受、情的陶冶。

三、语言幽默

篇9

2.注意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像“巷”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hang”而一般情况下读“xiang”,如“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等。

3.运用记少去多的方法。少是指使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较少的读音,多则指使用范围较广、涉及词语较多的读音。考生只要记住涉及词语较少的读音,就可以准确区分一些多音字了。比如:“迫”字有“po”和“pai”两个读音,只有在“迫击炮”这个词中时,才读“pai”,其余的都读“po”。因此,考生只要记住“迫”在“迫击炮”中读“pai”,就知道了它在其余词语中的读音了。

4.依据词性辨别读音。有一部分多音多义字因词性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读音。比如:“处”,读“chu”时多为动词,读"chu”时多为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变不惊”“处心积虑”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u”。

5.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许多多音多义字.这些字主要因为词性不同和词义不同而产生了异读现象。所以,考生最好准备一个本子,把平常遇到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防止z忘。

那些声旁相同、字形相近、读音或同或异的词是考生要特别注意的对象。比如:“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这组词语中的加点字都读"piao”,而“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这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dao”“nao”“chub”“diao”。

对待形声字,考生不妨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认字认半边”这一说法,认识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它来帮助自己识记字音。比如:“奖掖、阡陌、招徕、蓦然”中加点字的读音就和它们的声旁完全一致。

同时.考生又要克服“认字认半边”的“惯性”.因为许多声旁现在不能代表字的读音了。比如:“孝悌、讣告、掣肘、对峙、炽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一个和它们的声旁相同。

针对这两种情况,考生要反复记忆,不断积累,同时要特别注意随时整理,经常复习。

区分形近字读音的关键在于注意书写上的细微差别,千万不可“一瞥而过”。另外,要结合注音的字所在的具体词语的语境,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比如:“缜密、滇池、嗔怒、精卫填海、谨小慎微”这五个词语中的“缜、滇、嗔、填、慎”,从字形上看区别不算很大,但是读音差别不小,分别读作“zhen”“dian”“chen”“ti6n”“shen”。

考生在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或分析高考试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对一些形近字进行联想积累,举一反三,可以采用整体比较的记忆方法,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语境进行记忆。

1.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比如:“一筹莫展”中“筹”的意思为“计策、办法”,这个词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若不知其义,就很容易将“筹”写成“愁”。

2.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对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的意义分析、理解得比较好,就能准确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正确与否。比如:“惩前毖后”的“毖”,下面是“必”字,表示“谨慎、小心”,就不能写成以“死”字为形旁的“毙”。

3.了解成语典故。成语形成之初,往往与某个典故相关联,因此要记准、记牢成语中的字形,就应该了解典故,这样才不会混淆。比如:“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过河后沉掉渡船,打破铁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不胜利不再回来。因此,只能用表示“锅”的意思的“釜”字,而不能用表示武器或伐木工具的“斧”字。

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有一定的来源,如来自古代的寓言或历史故事。不了解其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就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写。所以要识记词语的字形,最好能结合其最初的来源,这样有利于准确、牢固地记忆其形态。比如: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据说,有人劝主人把烟囱改弯,并把柴草搬走,以免引发火灾。主人不听,后来家中果然失火。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避免灾祸发生。

1.正确掌握词义。近义词大多具有相同的语素及相异的语素,通过辨析一组词语中的相异语素,可以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

2.分清词义的侧重点。一组词语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深,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浅。在辨析这些词语时,一定要分清词义的侧重点,结合语境准确选择。

3.注意词语的习惯搭配。要清楚词与词的习惯搭配,不能任意改变。

4.结合语境。正确使用实词,需要分析语言情境,综合考虑句中包含的各种情境因素,做到“词不离句”。在解答每一道题时,考生都应考虑语境。

5.把词语代人句子中。考生通过默读,利用语感可以辨析出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句意是否明确。

6.运用排除法。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先放一放,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排除,逐渐减少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病句修改有诀窍,方法步骤要记牢。基本成分先找到,主谓宾语是否少。成分不缺看搭配,主谓动宾可搭好。搭配恰当读句子,重复之处不能要。词序不当须重排,用词不妥应换掉。再看逻辑乱不乱,自相矛盾不可靠。感彩别弄反,事情次序勿颠倒。

1.看清要求,弄清“语体”。考生在答题时,要看清需要扩写的语段是什么“语体”.弄清其究竟是记叙性的、描写性的、说明性的,还是议论性的。

2.辨明情境。准确识别题目中提供的具体情境及其所体现的具体氛围,扩写的语句要符合题目设定的情境。

3.明确重点。准确把握题目中要求扩写的重点,不能偏离,更不能转移。

篇10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们说,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极强的感染力之所以产生,完全在于读者的语感在起作用。例如,在《草原》这篇课文的开头一段,作者这样写道:“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停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教这段文字时,我引导学生随着词语进入视觉,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把这幅美丽的草原景色图画呈现在眼前,从中感悟作者的意境。教学是这样展开的:

师:同学们,读了这一段,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草原真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片绿色,那么辽阔,没有一点杂质。

生:这使我想起了草原歌曲。(唱——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师:说得真好。请你们抓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结合自己的经验,一边读一边来感悟作者描写的意境。

(生读后)

生1:我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个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碧”的意思就是“绿”。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所以作者说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

生2: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生3:是啊,我能读出来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草原,他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这种色彩的对照更加显出大草原的“绿”。

师:你们是在用心在体会呢!

生4:还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一碧千里”最好的解释。“翠流”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看到这个词,你们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5:我好想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是一大幅活的画面:近处是明亮的草绿色,往远处望去,出现了浅绿、翠绿、深绿、墨绿,就像一幅色彩渐变的中国画。在这幅画面上,点缀着无数的牛羊。

师:是啊。蓝天共碧草一色,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字面的意思,更要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更要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师:我们班上有到过草原的同学,请你们联系看到草原景色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6:本来觉得草原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感到怅然,正如古人所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读到这段文章,领会着作者的意境,觉得作者把草原的景色写活了,便会情不自禁地得出“草原的景色多美啊”的结论。作者的描法真是妙极了,使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

教到这里,我为了使没有到过草原的同学对这段文字感悟更深,在教学时(如视频、图画)让他们知道草原的景物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观看后动情地说:“我从视频上看到草原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块蓝宝石,天空明朗纯净。是草原上的青草净化了空气,泛着青草的芳香。所以老舍先生远离喧闹的城市,初入草原,顿觉神清气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着这段文章,感悟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像这意境多么美而产生一种,这种与作者所表达的“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以及“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相通。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作者的心情与读者的心情共鸣的作用。

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研究表明,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的。这就意味着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已有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如我在教《草地夜行》下面一段话时,充分调动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也就是原有认知结构来感悟这段语言文字,主动地构建信息。

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到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人,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在学生读通这段文字后,教学过程是这样展开的:

1、体会老的动作。

师:在危急时刻,老是怎么做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动词。

生:“顶”,“甩”。

师:从这两个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老把生的希望留给“我”,自己却牺牲了。

生2:这“顶”和“甩”说明在危急时刻,老想到是“我”的安全,没有为他自己考虑。

师:谁能用动作表示一下这两个词语?

两个学生做动作展示。

师:从刚才这两个同学的展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作这两个动作都很有力。

师:对,观察得仔细,体会得也很好。在陷入泥潭的那一瞬间,生与死之间,一“顶”、一“甩”两个简单的动词,使老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这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和壮举让我们看到他金子般的心。

师:大家看,这段话中还有一个“顶”字,请大家运用以前学到的解释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意思的方法,理解两个“顶”字。

生1:第一个顶是个动词,第二个不是,而是表示头顶。

生2:同一个词,他们的词性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2、体会老的语言。

师:同学们以前可能读过关于的故事,请大家联系自己已经知道的有关的知识,体会老的话语。

生读文后:

生1:老首先想到是“我”,因为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小鬼,快离开我”,接着就告诉“我”当时的处境,“我掉到泥潭里了”。

生2:老意识到自己不行了,还嘱咐小鬼要记住革命,说明他很忠于革命。

生3: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拼尽全力喊出“要记住革命”,饱含了希望小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赶上部队,继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