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成果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沟通能力;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沟通能力,作为有效传递信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基础能力,已成为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最重视的可迁移技能之一。但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一些主要工作对象指向人的专业外,比如护理、营销等专业会开设专门的沟通课程外,一般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鲜有专门的课程开设,并且在日常教学中较少关注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未来的去处无一不是在为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和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因此,社会的需求就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既然社会如此重视人才选拔和聘用中的沟通能力的考量,那作为人才培养源头的高校,应针对社会、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要求,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尤其是将能够在生活、学习、工作和其他活动中无时无刻不需要的沟通能力,通过日常专业教学、第二课堂和专门课程等平台,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丰富和充实素质教育的内容,促进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专业教学中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和推进,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就是通过各种任务和情境的创设,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在教书职能发挥的同时,不忘育人职能。但是,鉴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原因,大部分教师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教书育人中的育人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使学生接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专业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占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大半以上,因此,在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时间长等优势,利用好专业教学这个平台尤为重要。
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通过问题解决方式对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专业知识技能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很快提升的技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都放宽了对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转而更加重视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因为人的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是通过长期的日常行为养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育人职能的发挥,更能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上课、实训、答疑等方式,每天都要和不同的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来讲,与每一位老师的交流都是进行沟通能力训练的难得机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牢牢树立育人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能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己任,针对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的沟通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和建议,将会对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比如,发现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讲,强硬的收取手机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是课后与学生深入的交流,挖掘学生不听讲的原因,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之所以不听讲,有可能是他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可能是他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何用,如果解决了认识上的根本问题,教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是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方式,示范着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沟通技巧。再比如,有些老师,在午休或晚间休息时接到学生请假或并非紧急事件的电话,就可以就电话沟通时间选择不合适这一事件,进行沟通基本礼仪以及沟通中时间、地点、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从学生身边的事、从学生自身的事件去开展问题解决式的沟通能力培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牢记。
以教学方法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沟通环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是高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落脚点。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但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施上。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活动。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知识传授沟通的同时,鼓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沟通环境。
课堂教学沟通环境的营造,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作为硬件部分,指的是教室的布置和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室的布置主要是座位的安排,既自由又集中的开放式安排,可以打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填鸭式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把惯常要我学的单向沟通变成我要学的双向沟通。开放式的座位安排;可以创造平等、民主的氛围,增强师生间的尊重、信任以及沟通交流的愿望。教学设备的配置主要指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及生动、形象的教具等,它们是多样化教学方法使用的保障。作为软件部分,就是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应结合课程内容、性质、目标等,将讲述、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启发式、体验式、情境式、角色扮演、游戏、案例等方法进行有选择的结合使用,不能各种方法罗列使用。灵活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和参与式的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暨此营造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氛围、生生间团结合作的关系,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同样达到了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二、第二课堂中沟通能力训练的设计
如果说专业教学中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形式的沟通能力培养方法,那么,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就应该成为学生进行沟通能力实践与训练的成长平台。
依托社团活动,强化沟通能力训练环节的设计。大学里成立有各种类型的社团,以社团为依托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领导、策划、执行能力的训练,更是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真实训练场。因为任何活动,从确定活动宗旨到活动策划实施,再到执行总结,都是以社团组织的名义进行,而非个人行为,因此,组织成员之间从个人意见的交流、讨论、协商到统一,无不需要通过沟通完成。但是,如果社团成员意识不到社团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沟通训练机会,那社会组织活动的意义就将大打折扣。因此,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应从沟通教育的角度重视并强调活动中沟通训练环节的设计,不搞形式主义,不追求活动的次数,不只为写报告和总结,而是要把握和提升活动的质量,帮助学生通过活动积累人际沟通与交流的经验,提高独立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感悟、收获和提高,通过活动,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沟通,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在校社会实践的平台以及沟通能力培养的沃土。
利用各种比赛和日常班级活动,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比赛,诸如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另外,行政班级和团支部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类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这些比赛和活动,无一不融入了沟通能力训练的元素。只是很多时候,在举行比赛和活动时,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无论举办者还是参与者,对于活动的作用和目的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剖析,在活动的策划、举办和执行中,缺乏对学生沟通能力训练的引导,不能很好地利用活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致使许多沟通训练和实践的机会白白流失。因此,无论是高校负责各类大赛的职能部门的教师,还是行政班级的班主任,应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能,将素质教育意识扎根脑海,在策划、审批和举办各项比赛和活动时,对于比赛和活动的作用、定位、目标给予认真的把关和指导,尤其对沟通能力的训练给予积极的引导,使高校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不仅满足学生内在的人际交往需要,更要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舞台。
三、专门课程中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除了专业教学中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以及第二课堂沟通训练实践平台的搭建,专门的沟通能力课程是学生进行系统化沟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主渠道。
开设专门的沟通能力系列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专业教学中融入问题解决式的沟通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中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沟通能力训练,学生会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个别案例以及专门设计的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而且记忆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同学之间理解、关心、交往与沟通氛围的营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心理的形成,从而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是,在专业教学和第二课堂中,学生接受的大都是应该怎样做的教育,而对为什么这样做较少探究,学生掌握的沟通知识和接受的能力训练缺乏全面系统性,参与的活动和案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沟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方法能力与技巧进行系统有序的梳理,开设专门的系列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掌握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举一反三,进行应对典型沟通境况的知识储备,从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类沟通问题。系列课程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个体沟通能力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课程,有效弥补存在不足,提升个人的沟通能力,从而能在进入社会后,在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不因沟通能力不足而受约,相反,让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整合素质教育类课程,形成沟通能力培养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开设有许多公共基础课和公选课等素质类课程,比如,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人际交往与沟通、演讲与口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口语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这些课程从不同的切入点都包含有沟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内容。如果能对这些课程加以整合,从素质教育顶层设计的理念出发,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从系列课程相辅相成的角度去准确定位,确定各课程的教学任务和重点,明确各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从而形成沟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系列课程,将会使学生学得乏味、老师教的没劲的一些课程,重新注入动力和活力,焕发应有的光彩。
比如,大学语文课程在有些高校的开设,基本处于食之无味、弃之不行的境遇,如果能将大学语文中有关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等内容,以任务导向进行模块设计,针对求职简历的制作、实习报告的撰写、毕业论文的设计、不同情境语言运用的方法等进行应用型教学,一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应用中获得知识传授的载体和抓手,二来学生在遇到上述任务和问题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得学习的渠道,即使不在课程的开课期,借助网络课程,学生仍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再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如果不从素质教育顶层设计出发,各自按照自有课程标准和体系进行教学,那么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内容就将重复,而这些课程的学时本来就有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复的内容上,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通过系统的整合,各有侧重,不仅避免了学生对重复内容的厌倦,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21世纪的合格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沟通能力是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可迁移能力,也是企业最重视的能力之一。有些企业,包括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人才招聘校园点将时,甚至直接打出专业背景不是问题的大旗,只要有兴趣和具备企业要求的综合素质,比如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组织能力及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等,都有机会获得求职的成功。这充分说明了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沟通技能对于任何职业和行业都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将沟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桂英,赵小云.青少年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1):61-63.
[2]周丽欣.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的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86-87.
[3]程肇基,谢旭慧.一致性沟通模式、团体辅导与青少年人际沟通能力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12(9):80-84.
篇2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 中职计算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0-02
一、传统中职计算机课程评价方式的不足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学习底子较差且自觉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一些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仅仅因为喜爱打游戏,他们对那些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而传统上中职计算机基础课采用的评价考核方式是“终结性评价”,等同于考试的形式,在阶段性的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大都是教科书知识,需要学生依照标准答案来准备考核,没有发挥的余地,学生仅仅应付了事。这样既不能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评价,也很难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水平。
二、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性考核方法的内容与具体应用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就业市场当下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劳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改革评价考核体制,抓过程而非看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进行把握,让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就业打好基础。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利用多种形式阶段性的进行考核,其侧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综合技能应用的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效果的评价,从而确定其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过程性考核的主要内容。
1.课堂表现:对课堂表现的评价与考核侧重于能力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对各小组的合作状况、配合程度、任务完成的效果、学生的日常行为等进行考核,评价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另外还要结合小组内考核的结果,全面综合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任课教师及小组组长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及时填写专门的“课程表现考察表”,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依据。
2.过程性作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任务交由学生来完成,任务中应涉及不同的专业课知识点,并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根据知识点难度的不同设置不同比例的分数,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其各项成绩。在每一次过程性作业完成后,学习小组内应进行评价考核,首先由各成员对自己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然后由组内成员间相互评价打分,对照任务完成标准对他人的成绩进行考核评定,并相互检查学习笔记与任务过程记录;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记录,作为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的一项依据,对上一段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一项依据。
(二)过程性考核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同学生职业资格等级挂钩:终结性考核作为正式的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过程性考核并不与其冲突。在计算机教育中,过程性考核的结果可与中职学生的职业资格评定挂钩,作为社会劳动和保障部门评价其职业资格等级的一项依据。因此教育部门应确立过程性考核实施与应用的制度及其操作规程,确保中职计算机人才评价考核的规范性。
2.将学生的课堂行为纳入考核范围中:中职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和专业计算机技能,更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重要。通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个人行为的规范与改进进行记录与评价,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例如,在每节课配套的实验操作课中,通过在线考勤系统记录和掌握学生是否上机以及每部分任务完成的效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和打分,作为考核依据。
3.分组学习的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可有小组同学进行分工,每位同学负责一部分内容,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例如,幻灯片的制作这一环节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有很大的用处。在这一节课的实验操作中,由各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同样选择的学生可临时结合为一组,然后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不同学生可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文字编辑、背景处理、图片艺术字插入、声音播放、幻灯片切换方式等。然后将每组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相互观摩,选出创意、美化效果最好的。最后对每位同学在这次课题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分,作为这部分内容的总结。
4.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影响:
(1)学习效果:在实行过程性考核时,根据考核的结果,对那些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出现明显改善与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予适当的关注与鼓励。教师应根据对不同学生的评价考核,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强弱,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区分难易程度,并适当增加可选项,由学生自己选择任务。
例如,利用Office软件进行文字录入与处理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办公技能。不能以统一的考试标准来要求学生,应根据学生在过程性考核中的表现来确定其进步与否,并对进步程度进行评价。教师在布置文字录入任务时,规定学生可使用多种输入法,如五笔、智能ABC等,以学生能掌握的最合适方式来完成任务。
(2)观察与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速度极快,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使用与更新换代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结合市场潮流,培养学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对市场形势的观察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过程性考核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通过相互合作与评价,提高其计算机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同时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引入过程性考核,对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有着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青河.计算机教学过程性评价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3(04)
篇3
1.用人单位对电子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建议
通过与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交流,他们也对毕业生能力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加强地学生素质,尤其是责任心、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校企沟通,开展针对性的专门人才培养。
2.电子技术专业(群)毕业生的意见反馈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座谈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旨在调查现有课程体系结构,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及现有的能力结构是否能得到毕业生的认同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与“真实产品、典型工艺、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差距;实训项目大多数在校内进行,与企业合作较少;教学项目开发与设计未能有效地考虑企业当前的技术与设备水平和工艺流程,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对接性不强。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毕业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中进行了调查,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还有改进的空间。应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建设。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必然有其特点,应该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利用任务驱动,进行模块化教学。项目、任务贯穿整个教学法过程,实践教学体现“项目技能(校内实训)——系统技能(校外实习)——综合能力(顶岗实习)”的教学思路,实现知识能力、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实习时,展现教师感染力和个人魅力进行理论讲述,与学生聊天、探讨、商量及品味等各种方式交流;企业专家演讲和交流。利用校内实习场地的设备、环境,与企业开展合作,生产真实产品,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前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中来,让学生体验实际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电子产品应用、制作的能力。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中恰当、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积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与教学的模式,应用校园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3.师资条件和教学条件
师资条件:调研实施表明,现有的师资基本上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职业教师队伍。可以通过进修,参加相关培训,到相关示范职校调研学习,到企业顶岗锻炼,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科研、技术开发能力。教学条件: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所到之处,用人单位都强调毕业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事实说明,有不少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成为技术骨干。动手能力就是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讲究实干实用。为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重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势在必行。
三、结语
篇4
作为工业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我们分别对美国、台湾、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国内较早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的课程体系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与学校工程类学科建设的大环境作了相关分析,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构建一套国际化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国外及台湾高校的IE课程体系特点
纵观美国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其课程体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重基础方法的培养。涉及IE的基本课程主要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原理及基本方法,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机械、制造、设计、力学等工程类基础学科以及建模、数据处理、计算机知识等基本方法。第二,广博的选课体系。由于IE旨在培养工程类的管理人员,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设立多门限选课或任选课,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密西根大学通过设立多样的IE类或非IE类技术课程,使学生能通过选择某一系列的课程,确立不同的专业方向。第三,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纵观本科课程体系,我们发现每个学校均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管理和工程技术结合的课程。较普遍的有人因工程、工程经济、质量管理、物流工程等管理和工程制造技术的综合课程。
2、沈阳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
第一,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结合本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以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国际化工业工程人才作为新的培养目标。其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方向针对性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精”或“博”,而是“精”“、博”兼顾。针对我院的办学特色、优势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优势,确立“面向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业”作为培养方向大大地提高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二是人才培养面向国际化变革。人才国际化是工业工程发展的新要求。新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国际化的培养制度、培养过程造就懂得国际惯例、适应国际变革、参与国际交流的创新性人才。这一点可以从新制定的培养规格中体现出来: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与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第二,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立上,我们充分地借鉴了国际知名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的特点,即“重基础、重信息基础应用、重实践环节、广博的专业课程设置”。新的课程体系继承了原有的利于创新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在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上加大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分比重,增设了若干管理类的基础课程,调整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使其更与国际接轨。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英语授课方法研究
英语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计划选取一系列工业工程的专业课程作为全英语和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如《人因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学》等课程,摸索出“语言交流技能、知识获取、教材和考核”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对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授课教师都是具有较高英语沟通能力的;在教学环节上即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专题讲座、课程考核采用各种方式督促、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虽然全英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专业知识的传递效率,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的。
三、建立以仿真为核心的国际化数字化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
工业工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设置、评价和改善的一门系统工程学科。IE具有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和实验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设计、评估等功能和属性,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IE课程的实验特点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还需要大量的数字信息,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其需求。以仿真为核心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具有实用性强、高起点、有特色、投资相对少并适应多门课程要求的优点。
1、实验体系结构
根据IE专业教学实验体系的设计功能和目标,同时考虑各门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采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可以将整个实验体系划分为四个大的模块,分别为虚拟工厂模块、人因工程模块、物流工程模块、先进制造模块,通过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来体现企业的物流互动、信息共享等,并通过不同的实验类型和实验方式来体现IE的系统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等功能。
2、实验体系的特色及效果评价
从教学实验体系的结构看,工业工程专业实验项目多,涉及面广,则该实验体系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处理好不同类型实验之间的关系。学生在IE专业课程开设之前还有其他制造类实验、实习和计算机应用实验,而且一般教学实验、综合设计型教学实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安排实验时,既要考虑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又要考虑实验设备、同时开出组数和实验学时等限制。实验设计尽量设成柔性可调,即根据不同学期和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可以在开出各个单项一般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再开综合设计型教学实验。第二,不同实验方式的结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IE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多种实验方式必须结合运用。打破“实验”必须在有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完成的传统做法,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运行演示等实验方式。对于调查分析、方案评价、战略研究等实验,可结合课堂教学和作业,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第三,充分利用科研环境和网络环境。实验体系以仿真、网络化为主要特征,集设计、制造、控制、人因工程等为一体。大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凭借着仿真和网络化技术,真正使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就能体会现代先进制造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为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服务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可操作的环境。
四、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尤其是有一定知名度和悠久办学历史的相近层次的大学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吸纳国际先进的办学经验,开发一套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其他院校的合作办学经验,我们认为这种模式的成功展开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系列严格保证培养质量且又灵活的培养制度
第一,以学分为纽带的学位制度,国内的学分可以纳入到国外大学的课程学分体系中,即学分的互相认可。第二,系统的课程质量监督机制。为确保课程质量,采用一系列评审和监察工具:委任督导监察课程、建立统一的模块学习评审标准体系和毕业论文评审标准。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意见,适时修改课程内容。
2、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
第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围绕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课堂集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第二,紧密联系实际的高水平教学资料。每一个模块都需要独立编写一个针对当前该领域最新动态,紧密联系实际,理论框架完整的讲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讲义的编写以教师的授课思路为主线,重点突出、表达直观,大大地降低了因语言障碍引起的理解困难。第三,基于现实工业管理的声像资料。针对讨论的问题播放一些声像资料,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的理解更直观深入、接近实际。第四,推荐一系列国际上该领域畅销的书籍,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应用情况。
篇5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 过程 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27-04
[作者简介]李燕,乔志杰,延安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是指将合适的、具备高中水平的人及相关资源输入高校这个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各种培养工作将其转化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再输出到社会的活动。过程决定结果。把对结果的管理,转化为对过程的管理,是管理从片面性、单一性走向全面性、科学性的必经之路。把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看作一个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养工作的效率。过程管理的第一步是过程策划。过程策划致力于制定过程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程序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过程目标。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策划,就是对培养工作的输入要素、运行程序及输出结果的策划。
一、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策划的现状
(一)输入要素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我国普通高校目前的状况犹如一个人才加工厂。其输入要素除了作为加工对象的原材料(学生)外,还包括加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为叙述方便,笔者把前者称为原料要素,把后者称为资源要素。
1.原料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原料要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招收学生,二是申报各类科研课题,三是争取特殊教育培养项目。
学生招录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周期性人才培养过程的要素输入。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过程最主要的教培对象。学生招录是通过学生、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方的共同策划、协作完成的,即高校申报各专业招生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和批准招生计划,生源地学生根据本地招生计划自愿报考。按照这种方式,各校基本都能保证招生数量,但被录取学生的志愿可能有差异。如有些学校第一志愿可能录不完,而有的学校却很难录到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被录学生的质量则由考生成绩、学校的规模和所在招生批次决定。可见,高校自身除了根据既定的规模和专业结构拟定招生计划外,在学生招录这一输入要素的策划方面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它是中心工作,对教学型大学来说它仅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在科研工作方面,普通高校除了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外,在项目的数量、大小(经费多少)等要素输入的策划方面也难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学校的既定类型和科研条件决定了这一要素的输入。
争取特殊的教培项目对高校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一要素输入几乎无须策划,完全由社会偶然因素或政府特殊政策引发。信息灵通的高校也许会有主动争取的机会,而信息闭塞的高校只能听天由命。
2.资源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专业设置、研究生培养点、基础设施条件、事业性拨款和信息资源等等。这类要素的输入策划主要表现为政府及高校主管部门的用人计划和事业性拨款计划。高校自身的能动性作用很小。在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下,各高校以独立法人资格,依靠银行贷款,在校园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扩大招生规模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子,但也由此导致了部分高校债务负担过重而不能正常运转的被动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化解债务,并叫停教育产业化。
高校资源要素的策划目前仍紧紧依赖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最高管理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基本是由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决定人选,甚至是全区域统筹选拔干部,行政干部到高校任职并不鲜见;高校教师招聘的具体事务由高校自行安排,但招聘的人数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编制成了高校人力资源要素输入及其策划的主要制约要素。
其他资源要素的输入及策划情况与此基本类似:本文重点考虑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得以开展的体系.即高校自身的整体状况,因涉及管理机制、体制、办学宗旨等重大问题,则假定是既定的,在这里不做展开说明。
(二)转换活动
转换活动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其策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人才培养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活动及诸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转换活动及其程序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部分地反映了转化活动的策划结果,而其他方面,如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创新能力等,虽在目标要求方面有所反映,但对实现目标所要求的活动及程序并没有做系统的整体策划。即涉及教学的活动较规范,教学之外的活动则不够规范。
(三)输出结果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的结果主要是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策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或者说高校所培养的本科人才应达到的标准。
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的策划目前主要是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的内容。确定这些策划内容的主要人员是各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策划这些内容的主要输入信息是学校给定的模板.包括有关课时数的硬性指标及相关院校培养方案的参考;方案最终由学校审批并使用。因此,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不一样的,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输出结果并无统一标准。
二、培养过程策划的问题
(一)输入要素策划的问题
1.原材料要素。非重点第二批次录取学生的高校在招录学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实际录取学生的数量、质量与理想的数量、质量之间有一定差距。首先是第二批次招录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偏低,这与普通二本高校自身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一本高校相比)高度相关。虽然高考分数不能完全反映招录学生的质量,但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第一志愿录取率高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招录学校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及学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印象、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2.科研项目申报。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力争申报并获得较多、较大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好项目研究,做出成果,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为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已不遗余力。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普通二本院校的定位多为教学型,教学是最中心的工作,过多强调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会分散教师的精力,甚至影响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投入,从而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特殊教培项目的争取与此类似。
(二)转换活动策划的问题
转换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关键、最复杂、最艰苦的工作。我国高校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海外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活动内容,并对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活动的顺序等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能有效维持人才培养有序开展的程式。这个程式就是各高校分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贡献巨大。但这个程式的策划仍然是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问题最多的方面。
1.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作用不够。在高校,这个程式现在叫专业培养方案,而过去叫专业教学计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原来的专业教学计划改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名称是对新目标的反映,当然需要新的培养转换活动及程序予以保证。但新方案中所策划的转换活动及程序并无大的变化,教学计划痕迹明显,无法保证新目标的实现。如方案除了能较好地保证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及对这个效果的考核、测量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没有给予充分的活动保证,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法。
2.转换活动重形式、轻实效。转换活动是具体的加工活动,加工的对象不是作为物的原材料,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培养对象――学生,每一项转换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既是这些活动的所有者(参与者),也是这些活动的顾客(受益者),学生对该项活动的要求、愿望是该项活动策划时就应予以重视的输入,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进步是该项活动策划和考核评价该活动效果时应追求的输出。现实中,有些转换活动学生不愿参与或逃避,有些活动学生虽参与了却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收益不大。而学校却更多地是从秩序的稳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考虑问题,对学生的需求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培养活动形式多、对学生成才影响的实效少。
3.转换活动缺乏科学性。如哪些专业课教学完成后需要见习,见习后应开设哪些专业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是否应该形成文件,都应讲清道理并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换等,但这些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实习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各活动之间应是自然衔接,但现实中似乎许多活动均可独立开展,不知其前做了什么,也不知其后还应做什么,甚至这个部门搞了,那个部门还要重复再搞,缺乏策划的科学性。
4.个别重要转换活动实施效果较差。如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是学生进校的第一项重要活动,但对这个活动的输出目标、输入要求、开展方式,所需资源、技术、人员等要素配置,活动的监督、检查、控制,效果的考核、评价等均无策划。正因为这样,一些校院在这项活动上走过场、搞形式,没有对学生成才产生积极作用。
5.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活动疏于策划。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考研、就业等方面。学校对这些活动没有统一策划和组织,基本上是学生在自主进行。因此,既冷了学生,也扰乱了教学秩序。其中对教学秩序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就业活动。遇到大型人才招聘会,学生几乎全体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却无人问津。
(三)输出结果策划的问题
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结果策划问题,实际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问题。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策划依据不充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涉及的是本科人才标准问题,这个标准的策划依据涉及到学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技术、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调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科学调整人才标准。但高校对实际目标的策划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缺乏科学依据。
2.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与人才培养转换过程策划缺乏联系。培养目标决定培养过程,目标策划指导培养过程策划,培养过程策划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二者如果脱节,必然导致目标要求的形式化、虚拟化。
3.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策划定性多、定量少,难以定量测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最终检验本科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由于这个标准策划时定性多、定量少,也没有策划检验合格与否的方法手段,导致本科人才培养合格与否难以把握。
三、改进建议
(一)各类资源输入的策划
1.资源管理。对教师人才引进、专业增设、研究生培养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性拨款、各类科研项目等工作,要逐项做好准备工作策划(包括规划制定、计划的上报协调)、实施工作策划(包括组织分工、外部协调、争取主管部门支持等)和跟踪改进策划,保证策划的资源输入项目得到落实。为此,应考虑建设便捷通畅的资源项目信息渠道、亲密和顺的上下级对话交流渠道、敢打能拼吃苦顽强的资源筹措工作队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管理是高校最高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只有不断提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质量,才能创造更好的获取各类资源的基础条件。
2.积极开发关系资源。关系可以理解为相互关联的维系。高校与外部许多方面是有关联的,但如果不重视这些关联的维系,便会脱离关系。关联的基础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基础是沟通与交流。认真策划好对外交流的点、线、面,形成有效的外部关系资源网,是利用好外部关系资源,获取其他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有效方式。
3.策划好招生宣传活动。要在录取工作开始前适度开展学校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考生了解高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报志愿,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增加高校招生的选择性。
(二)转换活动的策划
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专业教学计划仅是为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水平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目标,如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创新能力水平等,要分别策划转换活动,明确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并安排好它们的开展顺序。好的转换活动策划的结果可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但这个方案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所有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安排,而不仅是教学活动。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仅仅依靠教学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门、科研、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部门都应参与其中,使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指导全校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样做并不会冲淡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只会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所有活动更加规范化。
2.以培养对象为主体。学生应该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活动,圆满完成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但现实中的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参差不齐,有些活动颇受学生欢迎,有些活动学生却坚决不愿意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活动的策划对学生的要求考虑不周,没有从学生成才要求的多元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出发策划转换活动,导致学生的受益大不相同。因此,认真总结每一项转换活动的成败得失,广泛听取学生对转换活动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学生的合理诉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持续改进转换活动策划,才能体现学生在转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合理策划转换活动顺序。人才培养过程是个大过程,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小过程、子过程。这些小过程、子过程都是具体的转换活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如前一个活动的输出,往往是后一项活动的输入;又如一些活动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同时进行。正是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活动的顺序。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形成了活动链和活动体系,活动链或体系中某项活动的不合理策划可能导致整条活动链或整个活动体系的紊乱,从而影响活动效果。因此,策划之前要把众多的转换活动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分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无作用等关系,从而确定活动开展的顺序。
4.重要活动要单独进行策划。一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若失效,会对后续活动甚至整个转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某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要单独策划输入、转换和输出环节。
5.增强对学生考研、就业等活动的策划。严格地讲,考不上研究生、公务员,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本科人才,但合格的本科人才并非高质量的本科人才。考研、就业既是大学生们的自我诉求,又是将本科人才转化为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因此,高校应对学生的这些活动给予支持。一是针对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策划增设分类(或分学科)公选课教学活动。如针对学生考研分文理科或分学科(一级学科)报考,策划开设英语、政治、数学等公选课,对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开设相关公选课,将这些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与专业课教学统筹安排。具体教学活动应单独策划,从师资、教材、教学地点与时间等方面出发,充分满足学生要求,并保证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学生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效果。二是策划建设学校猎职组织。猎职组织可以现存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进行建设,但其功能的设定不能仅限于就业指导,应更多地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应掌握本校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选择相互匹配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并为双方牵线搭桥,促成用人协议的签订。高校的猎职组织不同于社会的猎职公司,应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学校策划建设时应考虑其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既不收取用人单位的费用,也不收取求职学生的费用,才能保证该组织作为第三方的公正性和信誉。
篇6
国华电力以大魄力实现大跨越
【育才篇】
育才有道:国华电力助推人才崛起
国华电力仿真培训协作网为人才成长护航
——专访国华电力研究院人才开发培训中心总经理赵新星
链接:国华电力公司2013年仿真教练员取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培训篇】
一路向前 大道有为
——探寻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之国华管理学院
青春的力量 梦想的分量
——全力打造国华电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海阔鱼跃竞自由
——国华电力“大学生村官”培养纪实
【理念篇】
企业人才开发培训机构运用“小业主、大咨询”管理模式的思考
责任铸就品质,动力源于使命。
神华集团北京国华电力公司以开拓者的足迹遍布华夏南北,以领跑者的姿态阔步创新时代。国华电力成立近15年来,逐步发展成为装机容量超过3511万千瓦、员工18000人、资产超过1300亿元的大型发电企业。国华电力以“纳天下才”的胸怀,构筑起员工成长、成才的金光大道,员工的成长推动了国华电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国华电力也成就了国华人才的成长发展。
建设“有追求、负责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发电企业”是国华电力坚持不变的承诺,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是国华电力前进的不竭动力。十余载岁月如歌,开新篇再谱华章,面向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规划,国华人肩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的历史使命,坚持“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思想阔步向前,国华电力正以科技之强势、人才之强盛、文化之强大,立行业潮头,抢发展机遇,在国际化大潮中一路书写新的光荣与梦想,乘风破浪、不断登攀。
篇7
关键词: 葡语教学 “多语种+”国际化 在线课程
2016年8月17日,主席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葡语国家纷纷表示高度重视和强烈赞赏,愿意积极参与并热切期待与中国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和互联互通。
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中国与位于亚、欧、非、拉美的众多葡语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合作和交流将日益密切,葡语人才的需求势必进一步激增,但是,传统单一型的葡语语言文化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全领域、多层次的互联互通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葡语专业教学应该抓住机遇,在不断深化自身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交流,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一、葡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现状
目前,中国内地开设葡语课程的高等院校共有33所,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其中24所提供葡语本科专业,4所葡语专科,3所开设葡语必修课程,2所开放葡语选修课程,6所拥有葡语硕士培养点。
综合各院校公布的葡语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专业目标方面,各大院校均重视全面培养学生葡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对葡萄牙、巴西及其他葡语国家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入认识。在课程体系中,除通识教育课程以外,大部分以精读、视听、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等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可选修葡萄牙文学史、巴西文学史、葡萄牙历史文化、巴西历史文化等课程。
由此可以看到,目前国内葡语教学以传统单一型葡语语言文化人才培养为目标。
二、跨学科合作机遇和“多语种+”战略
尽管现今国内葡语教学普遍还是以培养单一型的葡语语言文化人才为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一些跨学科合作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将葡语纳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福建师范大学将葡语列为英语翻译专业的必修第二外语,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开设葡语选修课,北京师范大学更是将葡语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法学专业下的必修课程。
而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葡语专业全称为葡萄牙语专业(副修英语),即英语定位为副修专业,属于专业教育课程,授课时间在第一至第三学年,共30学分,占应修总学分数的18.75%,W生可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且必须获得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证书方可毕业。
此外,为响应“多语种+”战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学合作框架协议及上外葡语专业和里斯本新大学商学院“2+2”项目协议于2014年正式签署,并于2015年由上外派遣第一批8名葡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前往里斯本新大学交流学习。该项目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在上外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葡语专业课程,后两年前往里斯本新大学商学院学习经济学课程,毕业后可获得文学和商学双学位,这充分利用了跨国界、跨学科联合培养优势,旨在培养语言文化+经济学(商学)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展现了“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事实上,“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机遇不止局限于语言文化+经济学领域,还可以扩大至新闻传媒、政治学、法学等众多领域,因此,各大院校都可以积极打开思路,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校际合作交流打造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三、利用在线课程培养葡语专业“多语种+”国际化人才
“多语种+”国际化葡语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在眉睫,除了学校深化教学改革、院系学科通力合作、专业优化自身结构、教师跨界教研相长、学生主动打破壁垒之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妥善并充分利用新兴教育技术和在线教学资源互动平台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强大助力之一。
在线课程不断发展,尤其自2012年以来,Cousera、Undacity、edX、FutureLearn等一大批优秀的慕课平台风靡全球,颠覆过去传统课堂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教师负责讲解的一次性授课模式,为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知识服务和教学互动。这些涵盖大量学科的世界优秀在线教学平台,显然,为国内葡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学习选择、顶级的专业权威师资、可反复研习的教学资源及积极主动的互动型学习氛围。
而就目前国内葡语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而言,同样应该紧抓新时代的机遇,除了利用国内外优秀在线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充分借鉴在线课程和慕课平台的优势,比如对专业知识点进行细化拆分并构建科学的教学逻辑、围绕一个知识点制作结合讲解和拓展训练的教学课件或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视频等,将它们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提高第一课堂的专业课程质量,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拓展学习。
鉴于目前葡语语言文化类课程的在线资源比较短缺,因此,在上述实践基础上,国内葡语专业可先试点自行建设在线课程。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于2008年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平台“课程中心”,建设并展示各专业课程体系规划和教学资源,为该校师生提供课程内容的教学、评价与交流互动,实现网上合作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共享,同时还成为各专业课程教学组织评估管理的工具性平台。这一在线课程平台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分析选课学生学习习惯和偏好等,不断推进教学。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在搭建类似的在线课程平台。
考虑到目前国内葡语专业师资相比英语、法语等通用语种专业明显要薄弱得多,因此,在试点自建的基础上,可将这些在线课程平台由仅向本校学生开放转向对全社会共享,并联合其他兄弟院校的力量一起建设更广泛的在线课程平台,精化基础葡语、高级葡语、语法、笔译、口译、历史、文化等各门专业课程,为全国范围的葡语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平台,为培养中国葡语专业“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开拓新思路并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
综上所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新时期重大的战略布局,需要国家外语能力铺轨架桥,而外语能力是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但传统葡语单一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中国与葡语国家间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需求,因此如何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改革创新以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国际化人才成为国内葡语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某些开设葡语课程的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尝试开展跨学科复合型葡语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在学校发展战略与时俱进、鼓励政策措施大力推行之H,葡语专业教学拥有相当丰富的跨学科合作机遇、广阔的资源整合平台及巨大的持续发展潜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葡语专业“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应该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新兴教育技术和在线课程平台的优势,将其与第一课堂相结合,鼓励学生打破壁垒跨学科学习,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必要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Carvalho, A. A.. Manual de ferramentas da Web 2.0 para professores[M]. Lisboa: DGIDC, Ministério da Educa o,
2008.
[2]Carvalho, A. A.. Aprender através dos recursos online[M]. Lisboa: RBE,2013.
[3]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03).
[4]徐崴,贾永政,Armando Fox, David Patterson.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4).
[5]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吴永和.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
篇8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9-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当前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2012级同学大类专业分流,分流率达到了95%。三年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和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系统总结。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即“三课(课程、课堂、课业)”培养要求。
(一)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含双语课,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的课程组建设清单,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随后,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提高双语(全英文)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2,(10).
[5]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2012,(2).
[7]曹凌,杨玉麟,林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8).
篇9
关键词: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62-0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特别是社会急需的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本文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从国内外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总结。
一、我国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概况
在我国,早期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由少数的军校和研究机构承担,主要培养数字通信和编码方面的人才。2001年,信息安全正式作为本科专业率先在武汉大学招生,从此开始培养信息安全本科人才。截至2013年6月,全国已有78所大学开办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信息安全作为计算机类的一个专业,归属计算机学科。2006年,教育部下达了“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的教学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由武汉大学张焕国教授牵头,在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国内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都以此规范作为蓝本。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信息安全专业设在通信工程学院,因此,教学计划在遵循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前提下,又具有通信学科特色。除开设计算机和信息安全相关课程外,通信方面的课程包括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和通信安全技术等。我们明确提出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同时具备在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等方面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产业,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与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简言之,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类型分析
我国《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提出两套方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并分别给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体系。那么何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因此,首先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结构谈起。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一要认识世界,二要改造世界。所谓认识世界,即认识世界的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需要把客观规律提炼成科学原理,形成知识,这个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才可以称为研究型人才。所谓改造世界,即利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要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个过程也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
1.研究型人才,也称为学术型人才,是指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客观规律,以客观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事学术性的工作为主。这些研究工作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关系并不是十分直接和紧密,可能在将来某个时间才能真正发现其研究价值。
2.应用型人才,也称为技能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如何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人才,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应用科学原理(或称为客观规律)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或工作规划、业务决策),二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工程、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很难把这两种转化分开,因此,我们提出信息安全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人才。按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不同岗位,可将工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三、国内信息安全本科人才的培养分析
国内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培养目标,即培养人才的定位;二是基本规格要求,即基本素质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要求本科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备基本的技能和专业能力;三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一般本科院校比较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下面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三方面进行阐述。
1.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谓工程应用型人才,就是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专门人才。就信息安全专业而言,这类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研究开发类人才,具备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将信息安全原理、信息安全技术转化为信息安全产品,涉及软、硬件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设计和测试几方面的基本能力;二是应用技术类人才,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选型、方案实施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能够将信息安全原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于企事业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三是管理服务类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共性特点是能使理论学术型人才的很多理论成果转变成信息安全产品,维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证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之所以我们提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因为它不同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前者是本科院校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定位,后者倾向于技术应用,主要强调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
2.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我国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初期,专业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各校的专业定位和特色各不相同,导致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设置大相径庭。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安全学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安全学科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或数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信息安全二级学科,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具有通信学科特色。教学计划中课程的知识领域包含信号与通信基础、计算机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
3.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试验环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术。因此,对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环节显得非常重要。以我校2011年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方案为例,实践环节24学分,包含必修课金工实习、算法与编程实习、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密码学实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网络安全实验、信息安全工程与测评实践、毕业设计与实习等,计22学分,选修课程网络攻防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实验等,计2学分。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盾,信息安全原理验证性实验、信息安全产品操作性实验都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动手能力,但这还达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实践环节,开设了较多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设计、编程开发等内容。
四、国外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分析
1.在信息安全领域,美国无疑是全世界头号强国,从最基本的TCP/IP协议架构、最底层的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系列开发与推广到信息安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2010年4月,美国为加强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出台了一项专门的国家计划――美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此项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全民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教育各个阶段,增加信息安全教育与技术方面的内容,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保护与防范意识。美国信息人才的教育主要突出的是强化数理化及基本工程原理的教学,打下深厚的功底。美国信息人才培养的教材更新很快,并且课程的选择以市场为导向,而每个学校又有自己的特色。采用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活模块教育方式,培养具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日本以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侧重宽度,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日本教材很有特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可反映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教材的更新频率很高。主要采用的是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企业把培训当作对劳动力的长期投资,而学校同时也接受职员定期到学校学习,并配合讲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3.德国主要以学生毕业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企业来学习实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接受教育时,学生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这种强调实践培训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正好符合了信息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
4.印度根据“人人用电脑,人人懂电脑”的总目标树立了信息教育初等化,信息教育职业化,信息教育层次化的教育理念,并采取职业化教育模式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学习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士比例大致为68:100,学生在工程师的指导和实践项目的学习中大大提高实践和科研能力。上述几个国家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①目标明确、层次清晰;②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③实践才是硬道理。
本文简述了我国在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概况,对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类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国内、国外信息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并进而进行总结。综上所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只有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基金的教学计划,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4(3):98-100.
[2]王练,陈龙.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108-110.
[3]蒋文保,李忱.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信息安全和通信保密,2007,(09):172-174.
[4]杨立军.国外信息人才培养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0,(07):15-17.
[5]杨立军,刘陈.美、日、德、印四国信息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7):45-49.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16-02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原有的新闻教育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正在逐步脱离市场的需求,变革新媒体人才培养方式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大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责无旁贷,应积极调整观念、思路,迎难而上,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方向、方法。胡正荣教授曾指出:高校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应该改革和发力的地方。在诸多亟待革新的环节中,课程体系的调整无疑是最为基础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内许多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新媒体行业的实际需求的差距还比较大,面临着不少棘手的问题。
一、国内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1.传统新闻课程+互联网应用技术模式。在媒体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都做出了一定的变革,其中的一种方式是在原有传统课程基础上嫁接计算机技术课程,实现“新闻传媒+互联网”的课程组合。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三家为例,在各自网站上搜索比对专业课程发现,它们在新媒体课程设置上都是将传统的新闻训练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在保证原有课程体系完整的同时再叠加新媒体元素,以此来构成新媒体专业的整体教学课程。
上述三所高校之所以青睐“增量”模式,选择在强化优势力量基础上“做加法”来进行课程改革,源于对其教学信誉、教育实力和历史传统的认同与维护。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科整体的平稳发展,有利于保证学科内部各相关专业之间尤其是课程方面的延续性,是一种变革阻力相对较小的稳健思路。
2.开设全新的新媒体专业课程模式。2010年,我国教育部首次组织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申报,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开始招生,2015年获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有29所。以中山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几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在积极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时,选择着力打造全新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上述三校与传统新闻强校相比,学科综合实力及名气上有一定差距,学科的专业体系不够完备,但也正因如此,变革中的“包袱”小,条框少,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助力学科腾飞的难得契机。这些高校借助新媒体发展带来的红利,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紧密围绕新媒体特性设计课程体系,力求使学生所学与业务需求无缝对接,形成颇具代表性的实践范式。但其中也可观察到,各校的课程内容与侧重点仍不尽相同,受原有学科基础影响的痕迹依然存在。
3.传统新闻学与网络新媒体教育并行模式。中国传媒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实力强,学科体系完备,输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以上述两所高校为代表的一些新闻强校,在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上变革态度积极。新媒体专业与传统新闻教育虽处在同一学科内,但专业课程区分度很大,基本形成并行发展格局。新专业课程体系已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来自母体学科的“荫庇”减少。
4.坚守传统新闻教育课程模式。表3所述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明显呈现出以传统新闻教育为主的特点,与新媒体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率先进行新媒体课程改革并取得较好效果的高校,大部分是国内新闻专业实力强劲的名校,它们的专业实力、经济实力能够有助于引进先进设备与人才,而这两点恰好是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囿于技术投入、人才引进、学科基础、地域资源、综合实力、教育政策等各种因素,对于新媒体课改的承受力都相当有限,有时不得不被迫采取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策略。在媒体大变革的环境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进行新闻教育变革是高校的必然选择。在发展传统新闻教育的同时,改进课程内容,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或是增设新专业。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新媒体课改都将是整体学科变革中无法逾越的一环。
二、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变革存在的问题
在查阅新闻行业最新的招聘信息后发现,数据获取、分析、统计、呈现等方面的人才在新媒体中有很大的需求量。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创意和设计在整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新闻元素通过吸引人眼球、令人感到新奇的创意设计传播出去,吸引更多人阅读、互动和转发,已经成为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常态,创新在任何领域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综观目前的实际情况,虽然各大高校新闻教育都革新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虽然许多高校都优化了新媒体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实际的需求还是有差距的,问题仍然突出。
1.对母体学科的依附性过大。四种模式中无论哪一种,都无法完全摆脱对传统新闻学科的“服从”,区别只在于“挣脱”的力度和程度。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主要是通过学科体系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依托母体新闻学生长起来的新媒体专业尚无法脱离母体学科的滋养。从现实情况来看,因循传统新闻教育思路、按照“学科+”模式培养出的准新媒体人,根本无法对接以“互联网思维”主导的网络与新媒体实务。
2.课程改革缺乏整体思路和激励机制。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变革需要整体思路和顶层设计的支持,甚至需要对教育体系、教育理念进行根本性变革。
目前各高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都无成熟经验,大多是依靠教师个人资源或学院原有基础在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各显神通”的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多元化、特色化,恰恰暴露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新媒体课改过多倚赖教师个人素质和理念,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保障措施。
3.人才培养方式缺乏竞争力。在当前如火如荼的融媒实践中,具备互联网思维、精通新媒体运营、懂产品研发、数据分析、用户维护、营销推广的人才备受欢迎。而要具备这些能力一方面需要学校的培养,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主动提高自身实力,增强竞争力。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多为文科生,在学习互联网技术和进行数据分析方面劣势过于明显。
三、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思考和设想
1.以新思维建设新学科。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而是新闻的呈现方式、传播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高校不从根本上进行课程革新则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新媒体根植于互联网,承载着极强的网络特征,因此,高校应该深入考察、研究互联网发展特性,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
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投入。学校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加大对新媒体师资的建设和投入。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人才,从校外聘请一线的教师或者新闻从业者,依据他们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系统学习新媒体技术尤其是操作技巧,了解新媒体领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需求,提高新媒体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教导学生、指导学生。
3.更新理念,培养创新意识。新媒体正处于变革之中,每个人对它都是陌生的,每个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都是平等的。能否满足新媒体的需求,最重要的还要看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面对新事物任何人都必须要不断的学习,以开放、多元的心态接受新事物。好创新、创意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提高创新意识。
新媒体自身以及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标准仍然在不断变化,新闻业界和学界都在不断摸索,目前谁也无法形成一个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持续创新,要不断地跟随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要根据新媒体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并加以变革,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红,李婷.我国网络c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
[2] 鲍枫,王以宁.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
[3] 马传明.数字新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美与时代.城市,2015(4).
- 上一篇:电子产品电磁辐射
- 下一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