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赏析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语言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在这部短篇小说中,欧?亨利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将故事情节巧妙地铺设开,通过讲述一对生活比较贫困的小夫妻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为了给对方赠送一件圣诞节礼物而卖掉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而两个人由于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以至于对方送的礼物没有任何用处的故事,揭示了精神与幸福超越了物质这一深刻的主题,即人与人在交流和相处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爱,也要学着如何去爱人。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欧?亨利独特的语言表达手法以及创作风格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尤其是在结尾处,给人一种经历风雨之后的温暖的感觉。
一、《麦琪的礼物》及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一)《麦琪的礼物》简介
《麦琪的礼物》是通过圣诞节的前夕一对夫妻给对方互赠礼物而引出来的一个故事,这对夫妻在当时美国社会中是生活在中下层人群中的一部分,一对生活很普通的夫妻为了给对方买一件礼物,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用来换钱,而买来的东西对对方而言,都已经毫无用处了。德拉有一头美丽的长发,但是为了换钱给吉姆买一条白金表链,她将自己的长发卖掉了。吉姆一直珍藏的东西是几代相传的金表,但是为了给德拉买她心仪许久的发梳,他将自己的金表卖掉。在最后互相赠送礼物的时候,德拉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发梳,但是发现已经毫无用处,而吉姆得到了白金表链,却已经没有了手表。但是通过这一次经历之后,两个人更加珍惜对方,发现了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于是也加深了对彼此之间的爱,加深了对爱的理解和认识。这部小说表达的主旨摒弃了传统的物质观念,在物质层面之上,还有很多值得人们去关注和珍惜的东西,比如爱情、精神生活等。
(二)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欧?亨利”式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坛上一度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及追捧。因为他善于利用适度地幽默与夸张,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学作品中大都将思想与艺术进行结合,通过虚与实的双重结合,烘托文章的主旨。欧?亨利用文学的方式描绘了很多种类型的人物,这些人物是生活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他的作品还被认为是美国生活中幽默的百科全书。在欧?亨利十几年的创作时间中,他的作品一共达到三百多篇,比如《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诙谐幽默、寓悲于喜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特征,情节上的巧妙构思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他的作品吸引人的地方。《麦琪的礼物》可以说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中最优秀、最典型,也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他利用诙谐、幽默、风趣的笔调将这个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适度地描绘,从而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麦琪的礼物》文学语言艺术的解读
(一)采用虚实结合、详略结合的表现手法
“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在这部作品中,开篇的时候就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开篇中德拉对所有的钱数来数去这一动作,很简洁干脆地表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在的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很多人在感情以及生活中抉择。“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句轻描淡写地描述,说明了德拉与吉姆生活上的艰辛与困难。正是因为这种艰辛才导致两个人最终要卖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为对方换来一件礼物,因为两个人对彼此都是真爱,即使生活贫困,也要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爱。在对德拉卖头发买表链的描述中,作者用大量的文墨来对德拉的内心世界进行描述,从她没有卖头发之前内心的沮丧和焦虑,到卖头发时内心的不忍与难过,到拿到了钱去给吉姆选礼物时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再到后来害怕吉姆看见自己把头发卖掉时内心的忐忑不安,这些内心世界的刻画是作者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我们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也可以想象吉姆的形象,尽管文中对吉姆卖掉金表为德拉买发梳这一过程中吉姆的心理变化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我们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可以想象吉姆在卖掉手表为德拉选择发梳的过程中,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对德拉的行为以及心理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对吉姆则进行了略写,同时在描写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夸张和虚写的成分,比如“搜索了所有的铺子”“把所有的商店都搅翻了一遍”,目的是要突出德拉在为吉姆选择礼物的过程中的那份心情,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是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夸张。在整部小说中,欧?亨利特有的那种漫不经心的创作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描写得很细致,时而又说得比较简略,时而虚时而实,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来揭示文章的本质。
(二)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描绘
语言是一部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人物心理,还是故事情节,都是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通过语言可以将人物形象的心理特征、情感等方面展示出来。个性化的语言是欧?亨利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标志,这部小说体现了欧?亨利幽默风趣的艺术造诣,将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展现出来。吉姆在看到白金表链时眼里都闪着光,但是恼于囊中羞涩,他最终没能买成表链,在这种背景下整个主题的表达更加明确。在个性化语言中,欧?亨利的创作风格可以概括成“含泪的微笑”,即是用一种含蓄但是又十分深刻的表达方式,对主题进行分析和掌握。整个故事情节本来并不复杂,文章通过语言之间的交织,将德拉以及吉姆在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他们在生活中是朴实、艰辛的。金表和那头漂亮的头发是他们的最爱,但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他们别无选择,在卖掉头发和手表的时候,德拉与吉姆也是矛盾的,作者通过深厚的文学功底将那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此同时,也引出了一种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中两个人相濡以沫的感情,虽然德拉以及吉姆都只是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还有对对方深沉的爱,正是这种感情基础,使得两个人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章的最后写道:“德拉,”他说,“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搁在一边,暂且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啦,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现在请你煎肉排吧。”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吉姆没有了金表,虽然德拉没有了靓丽的长发,但是他们得到了彼此的爱,白金表链是德拉头发的延续,发梳也是吉姆的金表的延续,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他们其实并没有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只不过将这种珍贵换成另外一种形式,幻化成为真挚的感情。德拉和吉姆之间的感情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
(三)长短句式的搭配
在《麦琪的礼物》中,语言风格表现得十分明显,尤其是长句和短句之间的结合,通过复杂的表达方式,将故事的内容诠释得十分到位,加上文中还有倒装句、对等句子等句式的使用,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有更好的推动作用。长句主要是情感交流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而断句则主要是一种思维运用的方式,短小的句子能够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想要表达的心理以及情感。比如“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德拉总会让她的头发挂窗外一些天来晾干,只是为了使皇后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绌。”这些句子可以表现出德拉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对她的长发的描述,可以为后文她卖掉头发时的矛盾心情的出现做一个很好的铺垫,融入了一些丰富的情感态度,使得小说的语言魅力更加深刻,为小说有一个自然的结尾提供更好的帮助。
篇2
关键字: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实验
所谓的读赏式教学,是以赏为中介,读为手段,合理的综合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经由这种结合,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和体验,提高教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特别是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写作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语文打好能力和兴趣的基础。新课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体悟美的重要途径。这句话说明了阅读对个人发展,生活,学习的重要意义,改革小学阅读教学迫在眉睫,传统的语文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基础,识字,读书,写作被刻意的分割,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引入了读赏式教学。
一、研究方法
我们将小学四年级的两个班级,一班和二班作为对照组的实验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组,在一班中采用读赏式的教学模式,二班照旧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实验的模式是采用平衡组分层的设计,因变量是学生语文素养,自变量为读赏式教学,并排其他干扰实验的因素。在实验开始前,把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按照中下,中等,中上分为三个等级,经过实验观察,分析实验对不同水平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营销。在进行相当长的实验后我们发现两个班级在基础知识,口语水平,读写能力上有显著的差别。在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无关的变量,如教材,教学负担,教师,时间等都应相当或相同。为了定量的描述实验前后学生的差别,应在实验前制定一定的测量表,以便分析,如兴趣能力评估之类。
二、实验结果
(一)兴趣调查。我们将实验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小学语文兴趣量表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指出进行读赏式教学展开教学活动的实验班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不管是与对照班还是自身实验前后的平均数差异检验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具体在实验前后平均数差异中,中下水平学生t=2.7,p
(二)语文素质。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的语文素养显示,一,基于读赏式教学的实验班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上,不管是与对照班还是实验前后的平均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二,基于读赏式教学的实验班在语文阅读水平方便,不管是与对照班还是实验前后的平均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使用读赏式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三,基于读赏式教学的实验班在语文口语交际水平上,不管是与对照班还是实验前后的平均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说明读赏式教学的指导和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中下和中等水平的学生更加有效。
三、讨论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的兴趣分析。通过对实验后前对照班学生和实验班学生兴趣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读赏式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和读赏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有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一般有着冲动,好奇,爱表现,好胜的特点,读赏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开展评读课文的比赛,进行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男女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强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先对朗读者进行评价,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这能大大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二是通过质疑,引发学生兴趣。疑惑是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触发点,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质疑可以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在怀疑,解疑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获得提升。所以在读赏式教学的读赏中也应加入质疑,教师应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探索,觉得乐趣无穷,就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验前后语文基础知识分析。通过对实验后前对照班学生和实验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比较分析,发现读赏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这和读赏式教学的特点有关,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很难真正理解其意义。所以在读赏式教学中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注意提醒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辨别,如让教授学生生字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字,并组词,比比谁读的更准,在这种精神激励模式下,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二是重视积累,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好词好句是学习语文,也是读赏式教学的目的之一。介于小学生大多不知道积累什么,所以在读赏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提醒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积累。在学习完每篇课文后,教师应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录到积累本上,也可以将课外阅读中的好词好句记录在上面,课前或课堂中抽5分钟让学生们朗读自己收集的优美句子,有强化积累的作用。三是教学生方法,领悟规律。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很多,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识字的方法和基础,但在实际作用中,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容易将形近字和同音字搞错,其真正的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语文基础的规律。所以在读赏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其中字词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如翘舌,平舌音,同音字问题等。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字词读音,字形的规律,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四、总结
除此之外,小学中段读赏式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很有帮助,为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更好的交流,所以在读问的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设计贴近生活的导语,在读懂环境,可以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总之读赏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交际水平,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骆忠云.读赏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1(7)
[2] 陈斌.当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3)
[3] 培忠.试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体裁分析;学术论文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major belongs to English for Especial Purpose,which leads to new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English discipline.At present,the academic study of BE has been a focus for ESP.As a result,more and more BE research papers have emerged.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introduction of BE research paper based on Genre Analysis,which may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BE academic writing..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Genre analysis;academic paper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1.引言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学术论文写作和交流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学术科研论文写作作为各种科研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必备应用能力。学术论文具有高度的“规约性”,其属于赋有特定目的的交际事件类型,因此一般遵循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引言是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具有可辨认的语步模式。根据Swales的观点,他采取“语步”(move)和“步骤”(step)来研究学术论文的引言,进而创建了CARS模式。CARS即 Create A Research Space,意为建立学术研究空间,这一模式表明学术论文引言作为一类体裁,体现了“建立学术研究空间”的交际目的。
基于体裁分析法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研究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因为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对于整篇文章的构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引言的介绍,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典型的交际目的便非常清晰,因此,就学术论文体裁的特征结合商务语言的特定交际目标,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对这类文章的语用策略指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体裁分析方法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以期能够挖掘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语境的确定,模式的建立和语步分析的结构潜势。
2.相关研究综述
体裁分析理论最早是与文学研究密切相关的,之后由人种学家引入语言学领域(Swales,1990,p34)。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而今,语言学家们就体裁概念的界定而言,有两个主要学派即:以斯维尔斯和巴蒂亚为代表的ESP学派(Swalesian ESP School)和以马丁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Australian School)。 John M.Swales的观点是“体裁是指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Swales,1990,p58);而深受韩礼德影响的澳大利亚学派则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其数量和社会行为的数量一致”。上世纪末,秦秀白教授对巴蒂亚的定义作过比较详尽的总结,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是不一般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派在定义上存在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
(1) 体裁是对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
(2) 交际事件的分类标准由语篇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约定俗称的交际目的两个方面决定;
(3) 体裁具有常规性和制约性,语篇内容和形式需要遵循体裁要求;
(4) 同一体裁下的不同语篇存在差异。
ESP学派的代表人物斯维尔斯和巴蒂亚是把语步(move)和(step)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以学术和职业语篇为分析对象,总结归纳出特定体裁的基本语步和步骤。例如:斯维尔斯(1990)总结了学术论文中引言,研究方法,结论各部分的话步和步骤,这就为高级写作和学术英语的教学等实际应用环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方法也都把体裁视为一种社会活动,认为体裁可能随着交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而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也正是基于这一学派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与演绎,并借助语料库的思路预期这类型文章引言写作实践的谋篇布局。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集中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语篇是否具有可辨认且固定的语步?这对同类型文章的引言写作有何意义?
3.2 研究方法及设计
众所周知,有关商务英语的学术期刊并不很多,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所分析的100篇文章主要从来源上分为2个部分:其中60篇选自于《中国ESP研究》,《商务外语研究》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3类与商务英语专业密切相关的期刊及会议。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独占鳌头,由其主办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国内这一学科发展最新,最全面且最专业的水平。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则是在商务英语学科不断发展前进的见证者,因此,选自于以上期刊及会议的60篇文章可以被视作发表于专业类期刊及会议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其余40篇选自于中国知网最新的以商务英语为题的学术论文。这些文章的选取旨在能够多渠道的采样文本,具备广泛性。本研究依据斯维尔斯的学术语篇引言分析的理论框架对所选取的篇章进行了语步分析及频率统计,并根据数据讨论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与说明。
4.结果与讨论
4.1语步分析
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结构特征:
斯维尔斯的体裁理论为体裁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强调交际目的的关键作用。他首先着重研究了学术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提出了“创建研究空间”分析模式,并对引言部分进行了语步分析:首先,建立研究范围;其次,建立研究地位;再次,占据研究地位。论文引言的语步模式、专业类期刊商英论文引言特征及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表4、表5分别给出了非专业类期刊文章语步模式和非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
表1非常详细的列出了斯维尔斯关于学术论文引言语步的模式建构,共3个Move,每个语步下面细化为具体的步骤层次,但当这个语步分析应用到实际刊发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时就发现,这类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严格按照语步顺序撰写文章,即使出现循环的步骤,只要满足写作需求都可以实行。这一点在下面语步统计的具体数据中得到了证实。表3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中,例如摘自《中国ESP研究》中的文章,论文引言中虽然也出现了3个Move(语步),并且第一个Move中的3个Step与斯维尔斯的完全重合,但是当引言分析进行到第二个Move时,发现传统的学术论文引言中所包涵的4个步骤缩减为2个,第三个Move中的4个Step也只出现了其中2个。由此可见,学术论文的严谨逻辑是3个语步大框架所承载的,丰富的步骤推进会让文章的交际功能获得衔接链条的集约化,但是省略其中的一些具体步骤也并没有影响到语篇所应完成的交际目的,因而,对于专业类期刊中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分析可知,这部分写作的基本架构是3个宏观语步分别是Move 1:确定研究范围;Move 2:提出研究具体问题;Move 3:介绍自己在研究的具体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当这3步确立之后,引言部分的语篇功能已经建立,具体步骤的参与例如表2,表3中的各个步骤实施顺序使得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这类交际事件类型完整而严密。这也说明,学术论文引言这类语言体裁,是有一定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整体建构形式,体裁组织着功能语体,并且这些体裁不仅有语体的共性,还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使用特点和语言组织特点。从以上的表4和表5统计的频率可知,这些发表在中国知网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的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的Move1和Move3也基本符合斯维尔斯的提出的“创建研究空间”语步模式,但Move3中的step4在只有很少一部分文章直接在引言部分指出了文章的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各类期刊或文章篇幅的要求不一致,因为非专业类期刊所发表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对文章引言的逻辑安排并不作要求,毕竟这些期刊所刊发的是各学科各门类文章,因而更加注重论文内容的创新及结论的时效性。另外,CARS模式的Move2中的:step1: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Counter-claiming);step2:指处其不足之处(Indicating a gap)基本都没有出现在引言中,可见我国论文作者对Move2即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Establishing a niche)这一步骤的写作习惯倾向于注重step3和step4的提出问题与继续研究这两个语步。总之在非商务英语专业类型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中,语步统计频率表基本呈现出了学术论文的引言步骤,但商务英语语篇的学术结合商务专业的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并未涉及CARS模式的全部步骤。但是Move1与Move3:确定研究范围(Establishing a territory)和 Move3 的概括研究目的(Occupying the Niche)的各个步骤基本在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得到了谋篇布局时的重点陈述。这证明了斯维尔斯的学术论文语步模式是广泛,通用及规约性的,它对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是有指导意义的,当然由于文章内容和交际目的的异同,当作者在应对不同的征稿意见及个人特定的写作习惯时,引言中的各个语步有所变动。就这点而言,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类抑或是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中的文章在引言写作中都没有差别。
5.结语
中国的贸易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只局限于模仿通用英语的教学与
研究方式是无法与现实的需求接轨的,因此,商务英语必须建立本学科实践特有的并且可循环的认知模式,而这就一定要在理论上得到基础层面的支持。商务英语学术科研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着此类人才的培养,商英学术论文正是承担这类科研的载体,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就是试图以体裁分析的方法探索这类新兴学科的学术论文的结构潜势,体裁的双重性即商务交际性及学术交际性使得这类特定的语篇在引言部分充分体现出了学术体裁的语步建构,全文的分析以期能够通过体裁的分析方式提高商英学术论文引言的框架指导,进而推动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更多的探究与研讨。
参考文献:
[1]Bhatia V K.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M].London & New York..
[2]Bhatia V 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 NY:London & NY:Longman,1993.
[3]Swales J M & Feak C B.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A Writing Guid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120 -156.
[4]Swales,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陈平.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语,1999(3):28-30.
[6]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J].外语界,2000,(1):11-18.
[7]鞠玉梅.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2):32-36.
[8]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138-146.
[9]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3-358.
[10]李宣松.体裁分析与商务语篇[J].外国语,1997(2):26-29.
篇4
关键词:思品课;学生;作文;立意;关系
灵活的进行思品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设计,这对于提升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初中思品课程中讲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立意的有效素材,不少教学知识点都在引导大家加强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有效的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很好的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感知能力,这些课堂上的学习感受也会慢慢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会为学生在独立作文时提供很好的素材与引导。这些都是对于学生作文立意的有效辅助。
1、丰富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察感受
初中思品课程中的不少教学内容都和社会生活有关,在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丰富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察与感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与情境下感知一些社会问题,并且让学生对于很多实际情况有更清晰的获知。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能够极大的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拓宽与延伸,同时,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会形成一些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这些都会慢慢转换为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有效素材,并且能够为学生作文立意提供很有价值的引导。这便是思品课教学和语文作文教学间的紧密联系,这也体现了思品课的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作文立意的辅助功效。
例如,讲到《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时,我便设计了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学习的劳动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极大的凸显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大家在过程中对于我国的环境与资源利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了较好的获知。最为重要的是,当学生在写到和环境以及资源相关的作文时,学生会找到很多好的立意点。这便是灵活的展开思品课教学能够为学生的作文立意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2、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畴
想要深化学生在思品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这需要教师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畴,并且要有意识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好的课外读物或者文章为思品课上的知识教学提供辅助。这会引导学生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理解与体会课本上的内容,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范畴。这对于学生在作文立意上同样会是一种促进。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丰富,大家在写文章时也能够找到更多好的立意点,并且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便是思品课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作文立意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
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可将语文课文、美文欣赏、新闻报摘等有选择地引入课堂。如现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篇文章,便可以作为相关教学知识点的有效辅助,这篇文章的阅读对于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是大有好处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文采上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都是震撼人心的,将其引入课堂,对于引导学生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都大有裨益。这些阅读过程同样能够为学生的作文立意提供很好的辅助,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富有亮点的表达。
3、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活跃
思品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障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吸收,教师也要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吸收。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引入一些有意思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画作或者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这些作品表达的内容,进而辅助学生对于课本内的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这个过程同样会为学生的作文立意带来实际帮助,会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准确的立意点的基础所在。
如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时,教师便可以将达・芬奇的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给学生们展示出来。在分析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等面部表情、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漫画的最大功能是留有许多的空间让我们去联想,在夸张、讽刺与幽默的表达中带给学生很多感悟与体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说漫画、画漫画、展示漫画、给漫画取名、给漫画增加对话、根据漫画写故事等形式激活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主题,这对于学生自身在作文时合理的进行审题立意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上好初中思品课,这会为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效立意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首先,教师要深化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这些都会慢慢转换为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有效素材,并且能够为学生作文立意提供很有价值的引导。教师同样应当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畴,这对于学生在作文立意上同样会是一种促进。教师也要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吸收,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准确的立意点的基础所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跨文化 英美文学 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所以,语言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在体现地域文化,融入时代特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挖掘,是体会语言艺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以跨文化的视角,虚心学习他国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他国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学作品是很好的代表之一,审视和赏析英美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既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之源
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土壤。我国的文学作品来自于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英美文学作品来源于古希伯来的基督文化和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
(一)重要源泉之《圣经》。古希伯来的基督文化经过后人的总结提炼,形成了《圣经》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教义经典,从更为深远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圣经》还是古希伯来各路文化的融合总汇,更是基督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结晶。所以,《圣经》作为英美文学的重要源泉,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影响。
具体说来,英美文学作品对《圣经》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作者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素材。比如说长诗《贝尔武夫》,诗中提及了上帝,而且对妖怪格兰代尔的渊源也做了介绍,这都是直接取自于《旧约全书·创世纪》;另外,14世纪诗人威廉·朗格兰写的寓言故事《农夫皮尔斯的幻象》,也是传播基督教精神的蓝本。对于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有对《圣经》的基本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历史背景。第二种方法是将《圣经》中的寓意融入到作者自己的故事中。对于这类作品的理解是比较难的。作为中国读者,要想弄清其中的寓意,需对《圣经》中的典故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从始至终都渗透着基督教义,就连布满灰尘的客厅都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浪漫诗人拜伦的《希伯来歌曲》利用《圣经》中的题材来诉说着自己的情怀;《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的故事直接取自《旧约全书·撒母耳记》,歌颂古以色列人不畏压迫,勇于斗争的精神。第三种方法是作者不再故意引用或者变通《圣经》中的故事和寓意,而是已经深入到作者的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将其思想融入作品。这类作品常常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以此类人或事件为故事背景,反映人类的道德、欲望、性格以及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
(二)重要来源之古希腊罗马神话。古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根基,到如今,影响欧美,具有初始文学的特点,艺术魅力极其独特。她在故事情节的编排和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是后世一切文学无法比拟和模仿的。以希腊神话为例,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文学——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综合而言,古希腊罗马神话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了两个方面的重要支持:首先,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发展基础。古希腊三大著名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著名的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以及欧美大批的近代作家,他们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但丁的《神曲》通过长诗叙述的形式,阐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神的体系和情感线索。其次,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罗马神话注重刻画人物的形象、个性,同时,并追求人物的完美。其实这些人们崇拜、赞美、敬仰的神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的爱恨情仇甚至还不及人理性。所以,这些英雄们时常也会犯错,时常也会不如意。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英美文学中体现的追求自我、讲求自然美、乐观主义的精神均可以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找到原型。之所以神话故事能够源源不断地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是在于他们讴歌的英雄品质、赞扬的斗争精神。
二、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点
跨文化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在当前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取长补短的迫切性更为显著。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融中,选择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是理解、消化不同文化的一种快捷且有效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国家文化现状与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现出了西方国家的民族特点与时代特征,更蕴涵了西方文化思想与内涵。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这样,才不至于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一)跨文化视角的原则
1.尊重文化差异。之所以叫跨文化视角,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文化差异。所谓文化差异,包括风俗差异、价值观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其中,风俗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聚居,经济交流中创造的独特文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性,不同的风俗习性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文化。比如说,我国汉语中的“老”字,含有对人尊称的意思,我们常说的“老师、老人家、老前辈”等等,而英语中的“old”不仅表示年纪大,还含有落后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意思。再比如,汉语中的“红”字,代表着传统观念中的喜庆,红红火火、鸿运当头等,是吉祥如意的代名词,而英语中的“red”仅仅表示颜色。价值观表示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其特性的总体评价,因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为例,在我国的文化里面,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它是自私的利己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更注重集体主义,要舍小我顾大我,要舍小家保大家。而在英美国家,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个人价值,甚至认为个人主义的体现是民主的象征。思维方式则体现在精神、物质、行为等诸多方面,是文化特点的集中反映,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强调辩证的思维方式,凡事要看其两面性,做事讲究中庸之道等,而英美文化中更注重逻辑思维,注重对事物本身特点的研究,注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这些不同的文化差异,正是我们跨文化研究的出发点。所以,尊重文化差异是跨文化研究的第一原则。
2.实用性与交际性并重。实用性要求在进行跨文化的英美文学作品研究中,需充分尊重客观的现实环境,将有用的材料与实际语境结合起来,将特有的文化内容与语言特点结合起来。在实用性原则下,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程度。交际性要求通过跨文化的文学作品研究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实用性的延伸。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也是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在文学作品研究的过程中要提升跨文化意识,在对语言知识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了解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特征,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实现基本的语言交流和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特点
1.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英美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需综合其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渗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力更注重反映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判断和理解,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悟和体验。美英文学中的语言文化以及文体风格是变化多样的,在语言的表现力上也更加丰富,表现力多元化。因此研究文学作品的过程,是领略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的过程。
2.多方面引用和发挥经典。多方面引用经典既是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其语言艺术丰富的奥秘所在,简单的语言透露着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希腊英雄阿基里斯的“Achile’s heels”:阿基里斯在婴儿时期时,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捏着他的脚后跟将他置于斯提克斯河里浸泡,在这神奇的河流中进浸过的他拥有了刀枪不入的身体。但是由于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而无法完全浸入河水中,这未曾被神河之水浸过的脚后跟就成了他的致命缺点。在他攻占特洛伊城时,太阳神的一箭正中他身体唯一的缺点即他的脚后跟,最终因此毙命。从此以后,“Achile’s heels”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时,表示“要害部位、致命的弱点”的意思。
3.强调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在英美文学的部分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使用较多。戏剧性独白最早出现于1857年,诗人索恩伯里在著作《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的部分诗歌被称作“戏剧性独白”。到1886年,丁尼生的作品《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官》的出版,使“戏剧性独自”具有了权威,开始被广泛运用。戏剧性独白使作者与说话人分离,例如在罗伯特·彭斯的著作《威力神父的祷告》中,不光能听到主人公的声音,还可以隐约听到作者对主人公的评价,虽然评价不具备权威性,但给作品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结语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引证经典,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且戏剧性的独白参入,使作品更为生动。在当前的世界多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更积极的心态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去学习新的文化,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语言感悟;情感共鸣;审美体验
一、语言感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文学语言以形象描绘为主,以含蓄见长,里面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这类作品,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
1.着眼于课本朗读,读中带感
朗读可以促进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和语感的形成。教师既可示范,让学生感受文章意蕴,激发学生朗读热情;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感染,沉浸于文学的优美意境中。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关键处品词析句,加强朗读,品味作者语言的佳处。
2.立足于课堂设计,引中促悟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创设意境感知语言魅力,创设意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通过想象走进课本,加深感受。
3.潜心于语言品味,品中带思
立足于语言感知,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
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披文入情”,阅读教学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的律动,寻找共鸣点至关重要。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如李密的《陈情表》倾诉了自己与祖母生死不离的真挚情感,沈从文的《边城》表达了对湘西世界美好的情怀,李白诗篇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杜甫诗句倾诉忧国忧民的思想。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的力教,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创设课堂情境,激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3.精读精析作品,加深情感体验
可以在读中悟、悟中读;可以通过老师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精析,加深情感体验的力度。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情感教学情景:品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认识“一阴一晴”两种不同的情景而带来的“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心情,这是理解全文思想情感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教师的课堂调控:作者、“古仁人”“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的悲喜观如何?你所追求的是何种悲喜观、苦乐观?学生对作者追求古仁人的那种悲喜观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身处逆境不自悲,身处顺境不自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种折射人文体验与情感景致的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与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审美教育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制高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文学教学中,不仅要有美育渗透,这应引导学生以童心与爱心去发现美的踪迹,感受美的愉悦,领略美的魅力。
1.寻找美点,加强审美积淀
新教材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可以加强学生审美积淀。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感受月光下荷塘的宁静、朦胧的诗意美,体会作者暂时超脱平常我的自在与快乐的人生;教学苏轼《赤壁赋》,引领学生体会泛舟赤壁饮酒赋诗的快乐,更要理解作者超然的人生情怀。
2.立足差异,加强审美效应
立足文本中存在的阅读空白,立足学生个体间的阅读水平与审美情趣的差异,对于美的品味会产生不同的观照进行有个性化的审美教学。由于文学作品欣赏的多样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认识与鉴别能力,让其学会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去伪存真,自觉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的、真实的、健康的、高尚的美。
3.引进美读,加强审美感悟
鉴赏文学作品,就要把握文学语言,就必须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朗读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的张力与丰富的意蕴,朗读时要读出语气、语感、语趣、语味,体现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情趣性、哲理性等,加强对文学语言的审美感悟。
篇7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网上研习;粤港;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77―04
引言
作为一种维系世界和平友好、共同繁荣的国际教育思潮,跨文化教育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正式倡导开展跨文化教育以来,轰轰烈烈的跨文化教育的热潮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不少国家纷纷建立跨文化组织机构、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等。然而,热潮背后的反思亦很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借助项目的实施,探索粤港配对小学生网上研习中对于跨文化教育的支持,从而总结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应包括: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学校等的支持,成功的跨文化活动环境的构建,更多的对话交流和一线教师与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以及应在日常学校教育中加强跨文化教育。
一 跨文化教育的涵义、要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进行界定,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狭义上是指“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生存、思维、感觉和别人发生关系的环境,是联结人们的黏合剂”,“包括如何生活,如何组织社会及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表现,风俗习惯,亦即吃什么,如何吃法,各种禁忌等”[1]。严格地说,与强调消极的被动性共存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不同,“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更注重主动性与互动性,它常被研究者们同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等联系在一起。跨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其目的是要在多元社会中通过教育,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关注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相互理解、尊重和对话,以发展和维持一种能够平等共处的生活方式。跨文化教育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教育,还包括跨种族教育、跨民族教育,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群体的文化教育[2]。
跨文化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其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1982年在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中指出教育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随后开展促进跨文化教育的“世界文化十年”活动;19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了对开展跨文化教育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提议――《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1996年,又了《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专题报告,指出,可以在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对于跨文化教育的具体指导是在200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跨文化教育指南》,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实施的主要原则和措施等问题均在此指南中得以说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大力倡导下,许多跨文化组织机构纷纷建立,如欧洲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美国国际跨文化教育协会等。跨文化教育得到各国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并得到普遍推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促进和平友好共处。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4]如下表,应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二 跨文化教育对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
当前,跨文化教育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着多个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国家的教育发展来说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不得不郑重思考如何处理好多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区域文化差异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从年轻一代、孩童入手,构建相互了解、尊重与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和氛围。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简称粤港)的文化差异,主要来自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施行的不同政治经济制度,所造成的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偏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人口大部分由来自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移民或后代组成,虽然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得曾处于不同国家管辖,但并不影响两地相近的习俗和语言沟通,可以说实属同源文化。而现在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挑战,两地政府正在加大合作进度,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更多的沟通和相互包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育的手段谋求未来两地之间社会观念的趋同,以求将来在科技、卫生、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合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 粤港配对网上研习简介
由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李芳乐教授主持,于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进行了由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南山教育局协办的《粤港配对学校网上游戏专题研习》,通过香港和广东(深圳和广州)两地学生使用一套融合电脑协作学习讨论平台和网上游戏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村庄Learning Villages)进行对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探究,属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促进知识建构研究》的子课题,参与此次研习试验的学生为广州2所、香港12所小学和深圳11所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学校配对原则为配对后的每一个小组必须由广东和香港的小学生组成。即,或深圳的几个学生或广州的几个学生的学生,加上香港小学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队,具体分组方法为,以班为配对基础,分别将香港和广东参与学校的同学进行分组,每组约3-4人,一组广东学生组和一组香港同学组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跨校协作队,即,每队人数为6-8名同学组成。每一支跨校协作队就一个专题研习主题在同一个“村庄”里面进行跨地讨论,共有3个专题可供选择,在研习结束阶段,每一跨校协作队共同商定、制作、提交一份研习成品。
跨校协作队的建立如下图1:
研习的过程中,一线教师的任务包括“面对面引导和点评”和“网上引导和监察”,以期对学生们的专题讨论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以提升学习效能。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包括对学生专题研习相关知识建构的引导,以及鼓励和促进同学们彼此的分享和协作。注重交流是本次跨校研习中一直重视的环节,参与研习的学生和教师除了在互联网上沟通(包括专题讨论中“互相认识屋”、“我的感受屋”等以人际交流为主要目的的讨论屋和“白色污染是什么”、“空气污染的源头是什么”等以知识建构为目的的讨论屋)之外,还进行了4次面对面的交流会议,如下表2:
四 对粤港配对网上研习项目的反思
项目结束后,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考察学生的变化,我们发现:
1 认知方面,学生并不能很准确把握彼此的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需在教师的解答下才得以明白。例如广东小学生在讨论香港的“旧屋是否需要清拆”时的困惑。这可能与小学生自身年龄幼小、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但同时也可能与日常学校教育在跨文化教育这方面强调力度不够有关;
2 技能方面,小学生们都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接触。尤其是很多“村庄”里还有学生们建立的 “相互认识屋”和“反思屋”等,积极地同教师、小伙伴们打招呼,问好;在讨论过程中,即使遇到完全相逆的观点,也会礼貌的解释自我的观点,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逐步增长集体的智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送给配对学校同学象征友谊的小礼物,这主要与教师和研究者的鼓励和要求有关。
3 在情感方面,小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所持的包容、尊重和开放心态可以从他们的讨论记录和交流心得中表现出来,学生们很渴望去彼此的学校和所在地的博物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参观,对彼此的文化表现出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同时,学生们都渴望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认为收获不少,“我觉得好开心和认识了新朋友,学到团队精神……”
本次研习可以说,得到了圆满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参与研习的学生一致认为收获颇多,包括对研讨知识、和他人交流的技能,都盼望能够参加下一次如此的研习,教师们也在研习过程中,使自身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少教师对于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知识建构的认识更加深入,并以论文、教育叙事、教案等形式作出反思。对于研究者来说,研习为进一步分析和调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所有的研究成果和研习作品在最后研习结束阶段都以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供交流和借鉴。
五 本次粤港配对学校网上研习带给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1 在宏观上,开展跨文化教育需要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学校等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这样的跨地区的项目才能顺利进行。本次研习就是在得到深圳南山政府、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鼎立帮助,才使得项目整体以及每一次会议和交流都很成功。
2 注重跨文化活动环境的构建。本次研习中平台本身对跨文化教育的支持功不可没。本次粤港配对学校网上研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性,依托“学习村庄”这样一个功能较完善和成熟的虚拟学习社区,为分别来自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地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互助、协作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由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开发的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村庄(Learning Villages)。它曾多次被用于研习(2006年10月28日,由香港十五所本地中学、五所内地中学、两所来自美国的中学参与以推动三地的学术及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学习村庄”跨地专题研习,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其在技术和配套教学法上经多次改进,力求完善。LV将游戏和学习集于一身,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社会交往、游戏和学习。LV中不仅有轻松愉快的休闲时光,也有严肃的学习活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在社区中,根据学习网络社区中的生存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启动之初,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村庄里的一员,拥有学习、娱乐,建造房屋(观点)、道路(观点的联系)和村庄(讨论话题)的权利,每个学生所拥有的初始财富值都是两万“多郎”,对于每一位村民来说,在村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可以参加任何一个主题的讨论,并可以回复或者发起讨论话题。任何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由两部分学生组成,一部分为香港的小朋友,一部分为广东的小朋友,或深圳,或广州。因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话题的发展,知识点的成功建构,以及之后项目结束时的成品制作,都离不开彼此的互相帮助,积极配合。
3 跨文化教育需要更多的对话和交流。这包括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和实时的面对面的交流。项目实施中所进行的四次督导会议很重要,其中三次面对面交流会议使得粤港三地的学生和教师有机会进行对话和协商,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都是在这样的会议上得到解决。从最初的深圳教师发给香港教师的邮件被香港服务器误断为垃圾邮件得不到回复,到教师们需要在一起协商以得到家长支持孩子参与“学习村庄”的活动,到香港教师与广州深圳的教师习惯使用的聊天工具不同,没办法进行实验后的实时在线商讨,到三地教师都发现孩子们在“学习村庄”里的讨论缺乏逻辑性需要某些发帖模板,如“建议句式”的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在4次面对面交流中得以解决的,因为每一次交流都要求教师们做成功经验分享和困难的求助,会议的内容也被整理为文本或电子文档,并为教师们共享。
4 不能忽视一线教师和众多研究者的努力。教师在引领小学生参与交流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往往作为学生们的行为示范者,他们对于异域文化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看法和态度。本次研习的教师们对待每一次交流的认真和细心,使得孩子们也成长了不少,去香港访问的深圳和广州的小朋友们都小心翼翼地带着自己或亲手制作或精心挑选的礼物,在访问的时候赠给平时在网上交谈的香港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相信这份正在萌芽的友谊将万古长青。深圳教师时刻教导孩子们要用礼貌用语和香港孩子交流,严厉批评使用粗鲁语句的行为。当香港小学生对深圳“K形馒头”表示不解时,香港教师又很耐心地向同学们解说。项目结束时,由教师们总结的交流、体会都以教育叙事、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现出来,他们的努力的确不能忽视。深圳教师带领来访的香港小朋友参观博物馆,让香港孩子了解我们祖国大陆的青铜器和动物标本,感受彼此的文化底蕴。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最理想的是,教师们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活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展示给孩子们的关于异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材料和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高校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J].英语教学,2009(4).
[2] 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3] 冯邦彦,段晋苑. ”深港创新圈”: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合作优势[J].特区经济,2008(5).
[4] 周玉霞,李芳乐,尚俊杰.玩还是学:学习村庄中学生的知、情、意、行[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5] 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以配合”学习村庄”进行专题讨论的教学法[Z].中国香港,2008.10.
An Interpretation on Online Learning of Matching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YU Ming-mei LI Wen-guang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Normal Colleg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China )
篇8
(东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针对外语学习者在文化负载词层面对文本理解上出现的常见错误的讨论,本文展开实证研究,目的是探讨在外语教学中讲解典型词语的文化含义,揭开词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词汇层面上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文本理解;文化意识;词汇层面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120—02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简介:赵璞(1979— ),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语用学。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必然会在词汇层面上有所反映。学习英语文化负载词在理解和翻译中常见的错误是:被语言概念意义对应所迷惑而把握不住它们与汉语在社会文化背景意义上的差异。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除介绍词汇的字面意思及词的搭配方面的知识外,还应指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不同于汉语之处,纠正学习者目的语文化的错误定型,逐步培养学生的目的语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所暴露的问题可以看出,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是词汇教学,而词汇恰恰是历史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教学除了对所学词语进行必要的讲授外,还应深入到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强化词语的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和理解。当遇到生词的时候,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或自己去查字典,得到一个词语的概念意义,而很少去了解词语的文化负载意义。尤其是在阅读文本时,经常会因为不知道词汇的文化背景意义而曲解文本。教师在教授文化词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应教学生遇到文化词时要怎样去查找,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对文化词的敏感性。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
本文通过准实证研究,初步探讨在词汇层面上加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文化意识与文本理解的关系的认识。
(二)实验设计
文化负载词为实验的自变量,文本解读为因变量。本实验为准实验研究,在两个自然班中分别选取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整个实证研究包括实验和访谈两部分。
(三)实验对象
该研究的受试对象为东北某高校国贸系的2011级大二学生。
(四)实验工具
1.测试试卷:研究者自行出题,两次测试题型和难度保持一致。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单句英译汉。主要测试学生对文化负载词语的掌握情况以及文化负载词语对单句理解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多项选择。主要测试学生是否把握此词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是两篇英译汉小短文。主要测试文化负载词对短文整体意思的影响。测试时间为100分钟。
2.访谈手稿:采用结构化访谈,研究者事先规定好题目,采访时让学生作答。学生对研究者所提的问题做出的回答将作为定性分析数据。
3.在实验过程中,还使用了如下工具:录音机,秒表等。
(五)实验过程
实验从2012年9月8日开始,至2012年10月21日结束,共7周。研究者对两组受试进行每周四个学时的授课。与对照组不同的是,实验组除了讲解大纲要求的英语课文之外,还添加了文化负载词部分。研究者充分结合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通过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在词语层面上的比较,深化了对词语的认识,达到个体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教师应该构建学生的文化图式,并丰富他们已有的知识,把文化教学变成一个意义产生的过程。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研究者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和后测是否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运用成对样本检验单实验组和单对照组前后测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从P值=0.095>0.05可以看出,在实验之前,两组受试者缺少对于词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认识,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样,单因素方差分析了后测两组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验证了研究者的假设:实验组在理解具有文化负载词的文本时明显不同于对照组(P=0.001<0.05)。经过一段时间对文化负载词的讲解,丰富了实验组受试者的背景知识,培养了其文化意识,提高了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程度。证实了研究者所提出的词汇层面上文化意识的加强,是提高文本理解的有效途径。成对样本检验用来分析单实验组和单对照组前后测是否各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结果分析表明,在实验结束后,目的语学习者的文本理解能力显著提高(P=0.000<0.05),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研究者没有激发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从而不能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研究者经过7周有目的的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是明显的,在对实验组进行第二次访谈时,研究者针对实验目的,让访谈对象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文化负载词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必要吗?2.学习文化负载词在英语学习中重要吗?3.学完文化负载词后感觉自己的文化意识提高了吗?访谈对象一致认为,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讲解文化负载词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掌握了词语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提高了自己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认为,文化负载词在英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了解了文化词可以克服阅读和翻译文本时遇到的文化障碍。访谈对象还认为,文化意识有所提高,但不明显,进而说明文化意识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培养起来的。
四、结论
(一)英语语言水平的高低与文化水平不成正比。语言水平高的同学如果没有掌握文化负载词的含义,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
(二)从后测看出,实验组大部分主体对于文化负载词不从字面意思的角度去理解,并开始注意到这种现象。而对照组在两次测试中,大部分同学还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强调了词语的文化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者的指导下找到了理解文化负载词的途径。
(三)通过对实验组受试者的访谈,研究者发现,受试者的文化意识有所提高,但不明显。虽然文化意识极为抽象,但通过合理有效的测试手段,文化意识对外语学习者文本理解的影响是能够直观反映出来的。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需要研究者的继续努力。
(四)教师的作用对于学生掌握文化词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复杂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是零散的,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不能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应该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文化知识,而学好了文化知识又会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两者相得益彰。
[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学宾,邱天河.词汇知识和阅读关系的实证性研究[J].外语教学,2006(1).
篇9
新批评派把文学文本看作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自足的“本体”。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意图谬见》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批评家斯宾加恩的话:“一首诗只能是通过它的意义存在――因为它的媒介是词句――但是,我们并无考察哪一部分是意图所在,哪一部分是意义所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说,诗就是存在,自足的存在而已。”[4]新批评派认为文学批评需要关注的应当是文本本身,关注文本的语言及其修辞技巧。语言的功能可分为科学性的和情感性的两种。科学性的语言要求尽可能明确,尽可能单义,尽可能透明;文学语言(实际上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则不能够也不应该很透明,它往往是模糊的、多义的,有相互冲突的歧义,既有表层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文学文本语言的多重意义,特别是揭示隐含的意义[5]。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新批评派创造了以下几个术语,也是四种修辞技巧:含混、反讽、悖论、张力。他们不限于一般修辞技巧,而认为这是普遍规律,是诗和文学的本性所在。
“含混”(ambiguity)一词是由英国诗人、著名文学批评家燕卜荪提出的,他把“含混”定义为“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添加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5]燕卜荪认为,优秀的诗人对情感的表现,引导读者体会那不言而说的奥妙,从来不肯说破,说破就没有了味道。燕卜荪说,有的朦胧诗句一旦被理解之后,就成为一个清晰的实体;有的朦胧诗句,你每次阅读都需要花费脑力去理解,只不过力气花费得一次比一次少些,而且在探寻中总会获得乐趣;至于读者发现不了的朦胧,不以为是朦胧的朦胧,那是最好的。[6]李商隐的“无题”之所以百读不厌,其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诗的朦胧之美。
“悖论”(paradox)是美国新批评派的克林思・布鲁克斯提出的,悖论就是似非而是,字面上看起来荒谬,细细品味却有深意。他说:“悖论出自诗人语言的本质。在这种语境中,内涵和外延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2]在中国文学中悖论并不罕见,“正言若反”是《老子》语言的一大特色,它里面有很多悖论的语言,都是悖论的言语。悖论语言与其说是文学语言的特点,毋宁说是哲学语言的特点,辩证哲学语言的特点。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就是典型的悖论语言: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for good or for evil,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总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
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
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5]
表面上看似荒诞无稽的悖论语言却含有深刻的寓意。每次品读都会有新的意义,引人浮想联翩。
“反讽”(irony)原指说反话,说话人的本意是挖苦,表面上却像是颂扬。例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奥德修纪》中把罂粟叫作“忘忧草”,说它“能消除所有的痛苦和争吵,却不会带来一丝罪恶”。反讽与讽刺不同,它是作家在极力掩饰自己对描绘对象的否定、厌恶、敌视,似乎是肯定的、友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客观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对象的抨击、鞭挞更加深刻有力。[5]正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说,反讽是“无所不包,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它是艺术本身的一瞥,也就是说,它是最超脱的、最冷静的,由未受任何说教干扰的客观现实所投的一瞥”。[3]在新批评派的先驱艾略特等人的诗歌里,诗人把救世主耶稣塑造成了荒原上的游移的影子,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他们的反讽不局限于具体的修辞同时有哲学的性质。[5]他们有关反讽的论述,在形式逻辑上虽然不周密,但有思想深度,有历史内涵。
“张力”一词是由新批评派的批评家艾伦・退特提出的,它由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成。[1]张力指的就是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差异、对抗所形成的力量。科学语言与诗歌语言对外延和内涵的取舍不同――科学语言只是使用外延(词典意义),把意义“冻”结在外延中;好的诗歌语言则是外延和内涵的并存,互相增强。[5]张力存在于韵律的刻板性和语言的随意性之间。“张力”说不只用来说明创作,还用来指导细读,细读可以无穷无尽――“在终极内涵和终极外延之间,我们沿着无限的路线在不同点上选择意义,会依个人的‘倾向’、‘兴趣’或‘方法’而有所不同”(同上),因此我们每一次的解读都会较之前有细微的差别,而且诗的张力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欣赏诗,而应该领会诗的丰富内涵。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艾略特的“主观对应物”理论也对文本细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他认为,诗人不应该直接地表白自己的观念、思想和情感,而应该把思想知觉化,借用具体的事物曲折地表达,让抽象的变成具体的;读者在阅读时再把描写客观事物的意象,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一一对应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正如新批评派所主张把文本“放到显微镜之下”,在读者赏析诗歌时,在仔细品读诗歌时,研究诗歌如何运用其自身言语、意象实现其意义的和谐统一,意义如何从诗本身里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108-124.
[2]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319.
[3]D.C.米克.论反讽.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4]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0.
篇10
文本阅读的“辨体”担负三重任务:一是辨语体,识表达;二是辨文体,识模体和变体;三是辨“道体”,识大体。对经典作品进行文体定位,既要兼顾内容、表达和功能三个维度,又要兼顾分类的层级性、差异性和相对性。评价孔子、曾子、子思创建文体的历史贡献,必须了解春秋战国前后的文体演变史。单看《论语》“悖体阅读”的历史教训,就知道要普及“适体阅读”,提高到“跨体阅读”,还要走多么长的路程!
《论语》是什么文体?从表达语体看,确定为“谈话语录体”毫无疑义。单是“子曰”(包括“孔子对曰”)就超过400句(只有《乡党》《微子》《子张》三篇空白),占全书80%的篇幅。加上众弟子与时人的对话,语录在90%以上。《论语》的“语录形式”大体有“个人独论、二人对话、多人对话、客观叙述”四种类型,其雅言和俗语共融,具有平易随和、琅琅上口、生动活泼、简练质朴、概括力强、用意深远等特点,开先秦“诸子语录体”之先风。从思想内容看,《论语》20篇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包含天命鬼神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教育思想,等等。欲提要钩玄,无非是“为学、为人、为政”三大方面,中心是“为人”。由此将《论语》判定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也毫无疑义。然而《论语》的文体定位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追本溯源,你会发现,漫长的《论语》阅读史竟是一部曲折复杂的文体明辨史。
翻阅《论语》古代阅读史,自先秦到晚清,两千余年的《论语》读者,尤其是高层次的《论语》学者,如(魏)王弼的《论语释疑》、何晏的《论语集解》、(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唐)韩愈和李翱的《论语笔解》、(宋)邢m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元)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易培吉的《论语集解》、(清)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康有为的《论语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不论采用哪种注释方法,他们都把《论语》视为儒家的经典文章。①
再翻查近、现、当代的《论语》阅读史,一个多世纪以来,《论语》的大多数学者,例如,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赵纪彬的《论语新探》、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学勤的《论语注疏》、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安德义的《论语解读》、黄怀信主撰的《论语汇校集释》、闫合作的《论语说》、于文斌的《论语类解》、程翔的《论语译注》、钱宁的《新论语》、杨朝明主编的《论语诠解》、唐明贵、刘伟的《论语研探》、杨义的《论语还原》……依然坚守着“文章阅读”的光荣传统。
可是,随着西方文学观念体系的东输,20世纪百年来的《论语》阅读既受益匪浅,又受害颇深。反映在文体阅读上,至今,不少专家的《论语》解读,高校的《中国文学史》,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论语》教学,社会文化教育界乃至中外“孔子学院”,都将《论语》视为“散文”。而“散文”是个飘忽不定的弹性很大的模糊概念,向来存在多角鉴别:一是与“韵文”对举的,通篇押韵的称为韵文,基本不押韵的称为散文。这个以语言声律有韵无韵为标准的划界还够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体分类。二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对的一种文学文体。把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稍带文学性的作品全都归入散文范畴,这种“广义散文观”实际还是“无类的集合”,其宽泛性和自由性否定了文体分类的大小层级性和相对稳定性。我们说,文章和文学是文字作品的第一层次分类,散文作为文学的一大家族乃是文本的第二层次分类;即使再把《论语》细分为“说理散文”“议散文”“哲理散文”“学术散文”或“诸子散文”,它们仍属于文本的第三层次分类。因为“说理”“议论”“哲理”“学术”“诸子”等只是定语,均从属于中心词“散文”,依然归入“文学”的范畴。如果归入“文学”的“狭义散文”保持其“沉思翰藻”“独抒性灵”的特性,限制在“美文”的小范围,那样与“实用文章”的界线还较为明晰。而包容学术、政论、史论、传记、志异、公文、骈文、辞赋……的“广义散文”则与“实用文章”混淆不清,结果失去了文体规范的实际操作意义。
一、视《论语》为文学散文,陷入“悖体阅读”
所谓“悖体阅读”是违背文体特性和文体思维法则的阴差阳错的阅读。如《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总体上把《论语》当作文学作品来解读,“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她未能适应文章体裁的阅读方略,坚守“理论思维为主”和“科学阐释为上”的原则,而是习惯于艺术思维和超验想象,以印象描述顶替理性分析,以虚幻故事论述人生哲理,结果把“活着的时候颇吃了苦头”(鲁迅语)的孔子误读成一个只顾“修己”而不重“济世”的“快乐孔子”。②这并非无关大雅的个例,而是污染社会书香的“自由化误读”的典型。可悲的是,这种自由化误读被许多文论家和大众媒体热捧而不自知受其害。
百年来对《论语》的散文艺术研究,不少学者从语言艺术、人物形象、文体品类、修辞手法、诗性文化等方面发掘其文学成就,将《论语》说成“散文诗”“哲理化的诗”“传记文学的祖型”“‘世说体’小说的滥觞”,视孔子为“喜剧角色”,“追求目的与历史发展不协调,做了最滑稽可笑的事情时却像演着悲剧那样严肃”。这些赏析对感悟《论语》的审美价值不无裨益,但是其“文体品类”的判断却不切合文本全豹。他们在研究《论语》的语言艺术时,没有把科学的“文章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辞达而已”)和艺术的“文学语言”区分开来;他们在研究《论语》的人物形象时,也没有把“主用‘以言写人’的文章”和“主用‘以行写人’的文学”区别开来;他们在研究《论语》中的片断对话或叙事单元时,没有把局部的“文学华章”和整体的“文学佳构”区分开来。一句话,他们没有把“文学性”与“文学”严格区分开来。他们所使用的文体术语和评判标准基本上是从欧美移植过来的,丢弃了文体学的民族特色,没有对准《论语》的文体特性。我们一再强调,文体反映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特点,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才能看准该作品的体裁样式。舍此,抓住作品的语言片段、对话单元、人物形象侧面等局部文学性,就去肯定整部《论语》是文学作品,必然陷入“悖体阅读”的泥坑。
二、视《论语》为学术文章,才算“适体阅读”
所谓“适体阅读”是适应文体特性和文体思维法则的返璞归真的原形阅读。简洁地说就是:把文章当作文章来读;把文学当作文学来读。一些学者在研究《论语》的文学价值时,发觉书中的“零章碎节,没有人物性格的演变过程”,作者“不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是着力于分析具体的个别现象的一般性质,运用逻辑概括来反映世界的,整部《论语》充溢着学术论文的气息”。“《论语》主要记述的是孔门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虽然不可否认从中可以窥见人物的音容笑貌乃至性格,但毕竟是粗略的、片断的,与后世小说、戏剧等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尚难同日而语”。因而不得不承认《论语》是“杂文学”,而不是“纯文学”。于是意识到单用文学眼光来解读《论语》“是把路子走窄了”,具有文学价值与文学作品毕竟有所区别。的确《论语》中有一些当之无愧的文学华章:如《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篇中的“季氏将伐颛顼”章,《微子》篇中的“楚狂接舆”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子路从而后”章……。然而《论语》的文学性终究是局部的,有限度的,不宜夸张失真。以表达论,全书五分之四以上的篇章属于说理性质,分别运用直言、假言、选言等判断形式和比、譬、援、推等论证方法,绝大多数篇章条贯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内容论,《论语》以孔子为中心,记述了数量可观的155人,包括孔门弟子29人和其他125人,无论是孔子以前的或与孔子同时的,有名的或无名的,极少是传说的人,基本恪守真人真事,没有虚构;《论语》的主要任务是表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不是塑造孔子的人物形象。“事料的真实”和“意旨的鲜明”这两个基本点恰好体现了文章的本质特性。基于此,我们应敢于说“《论语》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带文学性的文章作品!
把《论语》判为“学术文章”是对文本的第三层次分类。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认为周秦时期“所谓‘文学’,是和学术分不开的,文即是学,学不离文,所以兼有‘文章’‘博学’两重意义。”持广义文学观的学者早就看出周秦“文章”与“学术”的密不可分。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认为《论语》“是最能代表孔子思想,也最能代表儒家学派早期的文章”。③持广义散文观的学者也透视到《论语》不是塑造孔子形象的文学佳作,而是表达孔子思想的文章名篇。程福宁的《中国文章史要略》认为战国至西汉“子史期”的文章有“学术文、应用文、审美文”三大文体,因而把《论语》归入“学术文”。④持狭义文章观的学者程福宁在《文章学基础》一书里明确宣示“文章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他用“学术文”给《论语》文体定位是理所当然的事。这里有必要指出,“学术文章”与“说理散文”两个概念有本质的不同,中心词的转换意味着“学术文章”是文章学术语,“说理散文”是文艺学术语。
三、锐意把文章《论语》当作文学来读,属于“跨体阅读”
所谓“跨体阅读”是在“适体阅读”基础上“郢书燕说”的超原形阅读。简洁地说就是:锐意把文章当作文学来读;把文学当作文章来读。若问“跨体阅读”与“适体阅读”、“悖体阅读”有何区别和联系?在理念上须知:读文首先要“入格”,适体阅读的规定性是针对悖体阅读的严重性提出来的,旨在强化阅读的文体意识;读文还要学会“出格”,跨体阅读的灵活性又是依据适体阅读的相对性提出来的,旨在淡化文体的“楚河汉界”。以《论语》辨体为例,表面看,“悖体阅读”和“跨体阅读”都是把《论语》当文学来读,实质看,悖体的“悖”是误把《论语》文章看成文学作品,只探求《论语》的文学艺术价值,不探求《论语》的文章科学价值。如有些学者专写《论语》的艺术成就,却频频用“文章”的术语,他们眼里的“文章”不是与文学并列的“狭义文章”,而是与“广义散文”混淆不清的“广义文章”;他们不知道狭义文章也有文学性,甚至不知道《论语》除了“文学价值”之外还有“文章价值”。“文章价值”不被文论家所用,反证出他们既没有“文字作品大别为文章和文学”的“双文论”自觉,更没有“文章评论”的基本术语。这些都是文体意识单一、淡薄、模糊的表现,乃至陷入“悖体阅读”而不自知,进入“跨体阅读”而不自觉。跨体的“跨”是明知《论语》属于文章,却又不让“适体阅读”绝对化,而有意训练文体阅读的杂交艺术,实行“阅读克隆”,不但用文章眼光探求《论语》的文章价值,对作品做“科学阐释的批评”和“社会历史的批评”,而且进一步用文学眼光探求《论语》的文学价值,对作品做“审美鉴赏的批评”。跨体阅读的主客观条件是:一方面读者要有“文章眼光”和“文学眼光”的双重视角,充分发挥阅读创造的主体精神;另一方面要准确估量文本内在的文章因素和文学因素及其比重,以便依据其客体容量决定“是把文章当作文学来读,还是把文学当作文章来读”。以《论语》文章的“跨体阅读”为例,读者必须依据《论语》中的文学语言、文学华章、文学旨趣和诗性文化等因素去发掘文本的审美价值。
1.品味《论语》中的文学语言。《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言时光像日夜奔腾的流水一样生生不息,感悟生命哲学。“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言在严寒考验中仍保持旧叶未谢、新枝已萌的常青状态,比喻坚守节操。二者都是“立象寓理”的格言。
2.赏析《论语》中的人物性格。《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写出了孔子师徒闲谈时活泼从容的气象,不但“各言其志”,而且“各显其性”:子路率直中有浮夸,曾点活泼中显潇洒,冉求从容中见明智,公西华谦和中懂礼让;而孔子态度亲切,循循善诱,张扬个性,胸襟开阔。
3.把玩《论语》的文学旨趣。如学者林坚(《〈论语〉的文学趣味性初探》,《盐城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认为“讲学语”与文学趣味性的融合是该书的一大成功:常常借助于口语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所造成的理趣、情趣和谐趣,使得行文风趣自然、生雍蓄,读来毫无枯燥、晦涩之感,在作者平易近人、娓娓动人的叙述中,领略到文章所宣示的旨趣甚至是深奥的哲理。
4.深识《论语》的诗性文化,应视为“跨体阅读”获得“诗学”涵养的又一任务。孔子的“文教”渗透着“诗教”。《阳货》篇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要求发挥诗的感化功能;《季氏》篇的“不学诗,无以言”又要用诗句去交往应对。“以诗为经”就是让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融为一炉。
综上可知,《论语》阅读中的文体意识要把握好强化和弱化的辩证法。当有人以偏概全误判《论语》为文学散文陷入“悖体阅读”时,就要强调“适体阅读”,坚守文章眼光的本真阅读;当有人认准《论语》为学术文章懂得“适体阅读”时,又要强调“跨体阅读”,学会用文学眼光去鉴赏其部分文学华章的审美情愫,创造性地去圆识《论语》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论语》的文体定位及其阅读悖体、适体、跨体之争,不是孤立的个案,它对于阅读《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文章学家和文艺学家应走出古代广义文章观和现代广义文学观(广义散文观)的混沌,超越将“文体学”隘化为“文学文体学”的局限,树立“文本二分法”的“双文观”,既承认文章和文学的分野,又推进文章和文学的融合。
参考文献
①唐明贵:《论语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曾祥芹:《曾祥芹文选・汉文阅读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 上一篇: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培训
- 下一篇:革命文物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