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展厅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展厅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86-01
展厅设计是指利用传统或现代媒体对展示物、展示环境实施系统策划、创意、设计及落实的全过程,科技和艺术是展厅设计的两大法宝。近些年来,我国展厅设计行业的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人才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展厅设计也从一开始的静态展示转向如今的动静相宜、智能互动。
1 多媒体技术项目概述
笔者参与了众多国家重大工程及多媒体影片制作,如东海大桥、长江隧桥、F1国际赛车场综合配套区等。为上海市多个行业科技馆、博物馆等重要展览展示场馆提供从数字多媒体系统设计、空间规划、多媒体影片制作到工程实施的全方位服务,如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风电科普馆、上海自来水科技馆、上海农业科普馆、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等等。延华多媒体为上海多个政府规划展示厅专业策划并应用新媒体技术支撑实施智能化展示工程,如张江集团展厅、外高桥新发展多媒体展厅、上海科学院展厅、崇明生态科技展示厅等。
2 多方位展厅设计概述
博物馆、科技馆、主题馆的展示发展新趋向就是打造一个多方位的多媒体展厅。实际的展厅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最先进的设计技术、设计所需设施设备、展厅的文化内涵、展示形式与展览环境是否和谐等。多方位的多媒体展厅可以综合使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将展览对象的内蕴充分凸显出来,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展览对象的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横向性的动态展示,调动现场观众的视觉、听觉等所有感官,使其拥有美好的参观体验,激发观众欣赏、探索、购买的欲望,这些都是传统陈列方式难以达到的参观效果。除此之外,多方位的多媒体展厅还可以实现多方位全息成像,将虚拟的展示对象立体地、全面地、多角度地呈现给参观者,让科技与艺术水溶交融,更加地人性化和富有亲切感,让观众在参展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洗礼,同时享受振奋人心的视觉盛宴。
如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自来水科技馆、上海农业科普馆等多个博物馆、科技馆的展厅设计中就充分使用了多方位的多媒体展厅设计技术,横纵交叉、动静相宜,给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收到了非常好的展览效果。上海邮政博物馆展厅如图1所示。
3 互动性展厅设计
多媒体展厅是指以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作为展示技术,以各类新颖的技术吸引参观者,实现人机交互方式的展厅形式。一方面可以实现展厅与真实环境的协调,将参观者的肢体行为也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虚拟场景的真实再现,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紧密结合,让真实物理元素和虚拟电脑元素和谐共存。毫无疑问,互动性的展示设计可以生动有趣地将展览对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参观者主动积极地上前体验、亲手碰触展览对象,进而提高观展兴趣,更加了解和熟悉展览品,达到应有的展览效果。互动性多媒体展厅凭借其动态的形式让观众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展览活动中,并利用多种手段向参观者传输可听、可视、可触、可感的信息,激发参观者的主动性,让参观者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最终实现传播展览信息、宣传展览对象的目标。互动性多媒体展厅综合使用了多媒体展示合成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先进的传感识别技术和曲面合成技术等,将展览对象和参观者融为一体,产生了一定的夸张效应,充分地呈现出了展览对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获得了参观者的深刻理解,如图2。
在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外高桥新发展多媒体展厅等展厅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展厅的互动性,让现场参观者如在公园中,如在展览对象中,展览效果显著。
4 展示设计的虚拟现实化
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仿真虚拟现实化的技术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展厅的展览形式和创意元素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虚拟是通过光学显示系统与3D软件的巧妙融合而完成的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多媒体展示系统。虚拟现实化技术综合运用了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控制技术,首创交互式虚拟现实化技术。在这之前,传统的展览方式没有办法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受,难以达到理想的展览效果,因为实物是不能向参观者直接展示的。虚拟现实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虚拟的展览对象立体地、多角度地、逼真地呈现给观众,同时给参观者带来刺激新鲜的视觉享受,让参观者在神秘的氛围中接受展览对象。
我们在诸多的展厅设计中采用了虚拟现实化技术,将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控制技术运用在媒体技术模拟全息成像的系统中,实现了虚拟展览对象的具象化、真实化,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展览对象也更加了解和喜爱了。
5 结语
信息技术的高速推进让展示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提升。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设计师只追求展览现场的炫目和热闹,忽略了展厅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展品的有效宣传。所以,设计师必须转变设计观念、补充设计知识、提高设计技术,尽最大努力设计出符合展品理念、吸引观众眼球的好方案。
参考文献
篇2
美术馆大多数情况下被理解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美术馆走下圣坛,从精英阶级走向公众,以对话互动的姿态引发思考、提出问题。与之相对应,美术馆的空间观念也在传承和转变,从前的美术馆被形容为模仿神庙或者寺院,之后是被称为中性的庇护空间的“容器”和仪式性场所的观点,美术馆的空间功能逐渐从单纯的陈列地载体转化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场所本身也成为美术馆文化展示的一部分。美术馆走向多元,实际上也是美术馆的价值取向的博弈。美术馆的场所精神和建筑的空间语境,既给其知识生产文化展示提供了实体环境,也为其展示策略、美术馆运营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近些年来新型艺术博物馆理念的发展,引发了我们对美术馆空间与展览模式关系的重新思考。
1.2.2美术馆建筑
吉百??豪森的“建筑即博物馆”观点认为,博物馆建筑是定义了社会制度的具有高度象征性的建筑类型。它不仅神圣而且现代,又富有教育意义,同时昭示其外部形象和内部功能。它从观念和物质形态上限定了参观展览的条件。它从基地选择,建筑风格、语言、体量上影响并定义了美术馆,也在结构、空间秩序上限定其展览模式,从而塑造观者的经验。
1.2.3艺术展览与空间语境
博物馆理论家解释道,“展览是有特权的舞台,展示着自我与“他者”的意象。”展览通过“他者”的构建,使自我显得合理化。这种合理化使得原本和艺术品不在同一?r间空间上的美术馆形成文化,并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观。艺术展览作为媒介是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构建,是构筑展品呈现的语境。语境通过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来呈现,观众则通过视觉体验、感官经验获得。美术馆展品与空间、空间与观众的双向交织,指明展览与其他媒介的区别在于,它所特有的空间属性。艺术家布莱恩?奥多尔提出“现代主义的历史被那个空间(展示空间)塑造着;或者说现代艺术的历史和那个空间(展示空间)与我们看它的方式的转变互为因果。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艺术,而是空间。”
空间是构建展览的基础,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雕塑,还是装置、行为、新媒体艺术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传统借助于墙面来展示的方式已经渐渐让位,从而引发了从空间设计者到艺术品创作者,再到观者不同层面上的重新思考。当代的美术馆的发展,其展览模式及展览策划除了跟美术馆的收藏及研究体系相关外,也与美术馆的空间语境紧密相关。空间语境的特殊性对美术馆自身的定位至关重要。要在“容器”建筑空间和“内容”艺术品、艺术观念及理论等之间取得平衡。
2.美术馆的展览模式
2.1展览模式的概述
展览模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围绕艺术品的选择与排列,以艺术史为依据构建的策展活动,它指示了展览模式的非物质性层面。另一种是流线组织、视觉传达、场景布置等物质化层面。展览模式即展览的思路和框架的构建,是建立展品与观众、展品与空间之间关系的纽带,承载着将艺术品、观念等展示内容阐述给观众的使命。展品的选择,包括展品的数量,规格,材质是展览物质化、空间化的重要依据。展品的排列分类等空间关系的组织则依据一定思想观念的构建,指示展览的概念阐释和学术搭建,依赖视觉传达、流线组织和布置呈现出来。同时空间尺度,展线长度,空间结构序列,光线及色彩因素等则是展览模式的最终环节。
2.2展览模式的演变
“只有在非理性的文明中,毫无审美趣味的人,才会建造这么一个混乱的场所。将这些已经死亡的视觉图像并置陈列,使它们发狂,因为每一件物品都唯恐被人们的目光错过,而人们的一撇似乎就是它们生命的全部。”这段描述了传统艺术博物馆的展出方式。古典的艺术品被描述为“已经死亡”的视觉图像。的确,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展示的是“过去的”经典艺术,在展墙上简单并置、堆积,造成的视觉混乱削减了作品的力量。类似于《蒙拉丽莎》之类的镇馆之作被单独陈列在重要位置,室内的雕花柱头、拱梁装饰营造出一种与艺术品年代相似的“真实原境”。
从20世纪开始,随着现代艺术、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艺术品门类的增加,展览组织方式、布展等方面在不断革新和发展。当代艺术使展品的形式从二维逐渐向三维、多维转变,展品的体量挑战着美术馆空间和展览布置。艺术知识体系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展品组织方式的格局,按照作品的等级制度简单并置组织作品被以风格流派划分作品的方式代替。同时又出现了不以展品为核心,而是以概念解释组织起展品的展览模式。
2.2.1展品的变化
20世纪开始,随着艺术史的推进,古典绘画和雕塑在美术馆收藏和展示领域的垄断地位被现代艺术作品打破;20世纪下半叶,以暂时性、在场性为特点的装置作品、观念艺术、大地艺术相继出现,对抗着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和以墙面为载体的展出方式;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生物艺术、赛博艺术、数码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用电子数码产品的物质形态呈接艺术观念,其互动、参与的现场特性给美术馆的展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直到20世纪下半叶,埃及、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艺术才进入欧美美术馆的视野。中国画就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架上绘画的独立艺术门类,其产生方式等与架上绘画截然不同。传统中国画卷轴,长卷的作品,扇面、册页等形式的展示陈列与属于西方语境的美术馆的矛盾从博物馆传入中国伊始便存在了。
2.2.2展品组织方式
1、线性历史观到“主义式”图表再到主题性构建。
传统的艺术展览在空间环境极力还原“历史的”环境,并在力图在展览框架的安排上再现历史语境。具体表现在把同一时期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集中成列,依次分布,体现一种艺术的演变。很长一段时间内“风格”“主义”成为作品划分展厅的依据,其中交织着对“民族”“地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考量,被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现代主义作品的展示以MOMA的“现代主义图表”为依据,延续了以“风格”“主义”挑选艺术品并分类展示的传统,引证了传统直线性思维方式的展览模式和历史观。
20世纪末,Tate Modern用革命性的方式展示现代艺术作品,不再以“主义”划分,展览亦不体现出任何艺术史的时空顺序,过去和现代的作品可以并置,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作品可以对峙。在Tate Modern,马蒂斯的青铜雕塑《珍妮特》系列旁的是非洲裔当代艺术家存在感极强的表现躯体的水彩画。至今,TateModern 以主题对展品进行分类,各种流派受到平等对待。这体现了博物馆从科学的历史观向着视觉形式和??美原则的回归。
2、以展品为导向到以概念为导向。20世纪下半叶,欧洲出现了对博物馆展览模式的研究。按展览呈现的侧重点将展览模式分为以展品为导向(object-oriented)和以概念为导向(concept-oriented)的展览。第一种更倾向于艺术品的直观呈现,对艺术品进行收集并直接呈现或分类展示,不对或者少对作品做阐释;第二种则倾向于阐释概念、传播信息,关注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转化的模式。他们的研究甚至就展品和概念信息的导向在展览中的比率绘制了图表[8]。极端的方式是纯粹依靠文本和图片来阐述概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展。然而,大多数展览的呈现则是艺术品和概念构建的相辅相成。Peter van Mensch在《展览的特性》中归纳了四种展览模式[9],以此来描述和定义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以上可以论证博物馆展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完全依靠藏品或完全依靠收藏者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时间性编年式的历史学线性结构,之后又转向故事性主题性的阐述性构建,到参观者以自己的喜好经历构成展览。
2.2.3展览的空间方案
1、依靠展墙的布展到空间的多维呈现。二维的架上绘画的展示依赖于展墙,展线是考察作品数量和大小最主要的依据,展墙只承担挂画的功能。如今,文献展的大量出现,使得展墙上出现了说明性文字,展台,三维立体的雕塑、装置作品不再依赖于展墙,出现在了展厅中间,展览的空间设计从二维转向多维呈现。
2、展览空间的计算:关于空间的计算,即展览空间占据整个美术馆空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展厅占据整个建筑空间的40%到60%。保障典藏作品的画库和展览的支持区域有足够的空间,也能保证参观者的体验能进行扩展深度广度,维持观众的兴趣。
3、展品密度的计算:在传统的美术馆学中,展品的陈列布置依据画作尺寸和整体对称平衡关系。为了保证展品能有足够的空间,根据展览模式、展品风格种类的不同,空间中能够容纳的每个不同种类的展品数量也有巨大差别。既要考虑不同展览模式下展品的物质性、视觉上的需求,又要考虑观众流量、观看距离。有时一个很大的雕塑或者装置作品可能需要一整个展厅的空间,并且要留出空间给很多人同时围观。《博物馆展览手册》(The Manual of Museum)一书中对二维、三维展示的空间比例做了研究。见画廊的空间比例图:显示了一种较为和谐的展厅空间密度,此空间模型是65%-75%的线性展墙空间来挂二维平面艺术品。少于25%的空间来展示雕塑和装置等三维展品。文中还依据美学准则,提出了一种二维展品的密度计算方式,运动到悬挂的展览上。每一副画的范围不小于1.4?O,平均的水平是4、6?O到9.3?O之间,尺寸大的作品可能需要更多。如果是当代的艺术展品则需要的空间则需要特殊考虑。比如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就为每件展品提供了4.2?O的展示空间作为基准。
2.3当代美术馆的展览运作模式
当代美术馆作为已经成为集展览策划、学术研究、收藏、公共教育、出版与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知识生产机构。展览构思和策划则是知识生产的其中一个环节,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它不仅仅包括单个艺术展览的构思与策划,还包括美术馆整体的展览运作,周期性的展厅规划。涉及到展品选择与分类、艺术史观构建、展厅空间规划、视觉传达等方面。展览模式构建了艺术展览,艺术展览又构成了美术馆的现实语境,现代美术馆以此形成一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树立其文化定位和自身形象。
2.3.1长期固定陈列展、半永久性展与临时展结合的模式
传统的艺术博物馆通常是依靠馆藏作品,并将其固定并长期成列在美术馆的特定展厅中。临时性展览最初是最为固定展览的补充和丰富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展览的模式有了根本的转变,从美国兴盛起来的博物馆临时展览热在博物馆的竞争下日益成为重要策略。临时性展览被视为美术馆活力的象征,在今天艺术博物馆如果没有临时性的展览反而是奇怪的事。当今主流的美术馆结合临时性展览与长期陈列展,立体化的安排展厅,以充分利用空间。国内的美术馆也顺应国际趋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其二层作为固定陈列厅,按楼层划分展览的类型为展览策划适应美术馆空间提供了有效方案。
2.3.2超文本展示网络的复合模式
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博物馆的由传统的线性、平面化的叙事向网络化、交流模式场景模式转换。“超文本展示网络”不再单纯地以“风格流派”、画种、时间序列来静态地划分展厅,而是以动态的陈列体系布置展览和空间。即展陈体系主干依主题划分,分支内容按年代或题材划分,两者的节点形成展示路线中的快速浏览节点,这些节点又与展示空间节点重合。网络化、多维化展陈空间使观者可以快速回到节点,并进入其他展示区域。这种展览模式的设计给参观提供了广泛的自由度,与之相适应的的空间模式通常是带状的展厅一个接一个的串联起来,围绕着中庭,不相邻展厅之间又通过桥梁、架空廊道联系起来,使交通流线立体化。
2.3.3中国画展览的模式
欧美不少美术馆都有东方艺术作品的收藏,然而对东方艺术作品的展出却显得缺乏激情。Tate Modern的馆长曾表示,由于找不到适合的空间及风格流派的划分,中国画等东方艺术作品常被挂于过道等公共空间中。相对于厚重,视觉冲击力强的油画作品和当代艺术,中国画的视觉冲击力在美术馆空间下更显弱势。国画以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传统的观看方式被置入美术馆空间,则需要以特殊的方式,对布展的空间组织提出不同于其他架上绘画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对中国画的观看及展出方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黄盒子”的展览模式,还原古人中国画观看方式,空间上的表达即还原中国画的真实场所,用近距离的观看方式挑战着以墙面为基准的美术馆展示体制。
3、空间与美术馆展览模式的关系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欧美主流的美术馆完成了大规模的空间改造和扩建,空间改造和扩建当然是为了适应展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显示着展览模式新一轮的调整更新。美术馆空间改造与展览适应性的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种是集大成的艺术博物馆群,各种门类的艺术有专门的分馆或展厅来陈列,以Tate modern及周边展馆,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群为例。第二种是超大型的艺术综合体,艺术博物馆和音乐演出场地、剧场、图书馆等共同构成文化艺术中心,以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例。第三种是专门收藏和展示某一门类艺术的小型美术馆,从基地选址到建筑规模到内部空间设计都力求为特定的艺术类别服务,以专门研究大地艺术的越后妻有里山当代美术馆为例。第四种是新兴前卫的美术馆。第五种是对其地域文化艺术研究的美术馆。
3.1老建筑的重生(以Tate Modern 为例)
2000年建成的Tate Modern 美术馆成为老Tate美术馆最为骄傲的分身,专门展出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来自老牌发电厂的改造从一开始就显得酷劲十足,和现代艺术的观念风格十分吻合。不但在风格上满足了现代美术馆的功能定位,也在空间上充分贴合现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成为空间改造的绝佳案例。建筑的外形轮廓和表皮得以保留,砖墙立面,带型长窗,横向与竖向交叠的十字形立面,强化了建筑的威严气势。内部空间的改造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涡轮发电车间向下挖至基础,成为巨大的涡轮大厅,承担巨型装置的临时性展事。从西面入口进入涡轮大厅后迎来的是下沉的坡道,这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视为美术馆权威象征及仪式性巡礼的“高耸台阶”消失了,取而代之长达百米的平缓坡道,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界限,观众在不经意间走进庞大室内空间的包围中,如同美术馆平易亲和的示好,游客来到的大厅像是城市中央大街的广场。屋顶结构是一溜工业感极强的钢衍架,贯穿东西的天窗洒下漫射的朦胧光线。4层楼的展示空间,常设展厅在2-4层,主要展示其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收藏,按主题划分“历史/记忆/社会”“/动作/身体”“景观/物质/环境”“静物/对象/现实生活”。地下一层的涡轮厅和一楼的展厅则是专门开辟的临时性特展展厅,面积1300?O。特展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并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交通空间集中在平面的正中,围绕交通空间放射性的参观流线,使得观者对每一区域的参观都能最快的回到参观节点。2-4层的东西两侧的展厅面积相似,靠西侧的展厅又一个个小的展室依次串联起来,东侧则是较为开敞的大开间,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展品。6、7层为展?[的服务空间,地下一层设有商店,一层有240座的礼堂和咖啡吧。
从2012年开始的TATE MODERN的扩建工程,则预示着一种新的变化。泰晤士河畔天际线的改写,必将开辟一片新的艺术领地。
3.2现代神殿的终结(以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为例)
1995年问世的后现代派建筑像是打着现代立体派的幌子大玩古典主义情调,它的中庸朴素的造型没有引发太多舆论的躁动,甚至一度评为难看建筑。马里奥?博塔的第一个作品不像当时的美术馆新建筑普遍追求的形态乖张,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建筑经典。对称的建筑立面,红色砖墙的拼接工艺,圆形和巨型几何形态的穿插关系,使整个建筑犹如一架端坐的钢琴。白色圆柱体黑白相间的条形窗棂如同钢琴的琴键。古典主义沉稳典雅的情调从建筑立面一直延续到高耸的圆柱形大厅,自然光线从天窗斜切入白色的弧形墙面,投射出变化的几何图案。中庭大厅中间是垂直交通空间的核心,楼梯,同时是平面中心,组织起展厅空间。三层高的漂浮花岗岩台阶在在白色圆柱和头顶圆窗白色聚光的框架上迎来送往,让人联想起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旋转楼梯。围绕中庭展开的圈形空间组织符合了标准的美术馆空间模型,即古典博物馆神庙形制的展示空间。倾泻下来的光线流淌在缓步上升的阶梯上,确实有种传统博物馆仪式性巡礼的氛围。Sfmoma因其空间形制的古典取向,室内装饰、建筑细部却的简洁明亮,被称为现代意义的神殿。
SFMOMA的展览和收藏并不像建筑那样中庸平淡,5000?O展厅的空间展览种类繁多,不仅有专门为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照片纸质印刷品开辟的展厅,还有为美国本土艺术开辟的展厅。展览空间共为3层。第二层展示空间是20个相互链接的小型展室,长期陈列永久收藏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作品。第三层是密集,尺度小的空间,适于展出照片等纸质印刷品。第四层围绕中庭设置由几个小展室串联成左右两个展厅,用于展出临时性的特展,还为多媒体艺术开辟专门的展室。SFMOMA的展览不仅有欧洲大师的经典杰作展,先锋派的当代艺术展,美国本土艺术和拉丁艺术的展览,还有对伊斯、朝鲜、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关照。这种展览模式实际上为SFMOMA树立了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
如今,博塔标志性的纪念碑式的台阶被拆除,为美术馆扩建工程的设计让路。初衷是使新建的轻薄台阶能与扩建的新馆连接起来,以简化扩建楼体循环系统。可是博塔内部设计的连贯性则遭到洗劫,现代风格神庙就此终结。新的建筑位于博塔建筑的后方,如果说博塔的现代主义神庙指向男性存在,那么新建筑飘逸、灵动的造型则彰显出女性特征,扩建在空间手段上力图以一种更亲民的接触,消除所有神圣的幻觉。SFMoma在展览策略上则更加亲民,它长期设有艺术家扶持计划,鼓励当代青年艺术群体的创作。
3.3建筑与装置的结合(以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丹麦阿罗斯?奥胡斯美术馆为例)
篇3
关键词:美术馆;当代艺术;多义空间;展示空间;公共空间
1.当代美术馆多义空间出现的必然性
美术馆(gallery;galleria)即画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样式,起初的确是以一种走廊的形式存在的。图卢兹中世纪学者波纳迪勒斯(Bernardus Guidonis)指出:“画廊”其实就是普通的“通道或走廊”——将艺术品错置于走廊的柱间,有利于形成一种行进中的观感。在古罗马,画廊起初是存在于住宅内的,因为当时的住宅中大量存在这种“有柱的走廊”空间.抛开 “柱廊”这一建筑语言,作为其抽象形式的长方形白盒子这种经典的基本展厅形式仍然是展厅空间模式的主流。
相比传统的单一功能的美术馆,当代美术馆的功能美术馆的功能日趋复杂化,综合化。其空间粗略的分为公共空间-展览空间-办公空间三部分。然而在实际中,这三种空间中的某一种同时也有可能兼其他类型空间的性质,呈现出一种功能性质上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变化趋势,与当代美术馆中参观主体行为的多样性与展品种类、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传统的艺术品大多是指架上绘画和雕塑品这两类。然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艺术作品定义的不断丰富,今天的艺术展品已经远远不止传统架上绘画者一种形式了,艺术品已经拓展至千差万别的多种分类,如装置,影像,声音乃至行为艺术等,并且作品的尺度,物理性质也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单一的画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看,参观者的来源、心理、行为也越来越多元化。美术馆的参观者大体上可以分为艺术从业者和普通市民——他们之所以来到美术馆,主要目的是为了来看艺术品,但也有可能仅仅是来休闲,打发时光。在这个参观的过程中,美术馆的物理构成对其行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反应和干预作用,而其具体手段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多义空间的灵活运用。
2.多义空间的类型与设计
笔者曾经参观过国内国外的几个著名美术馆,结合世界当代美术馆的几个经典案例,对美术馆中的多义空间的具体设计手法做简要的分析。
2.1公共空间中交通空间的多义性。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只是单一连接两个点的一条直线。复杂的交通也是诸多这些直线的集合,用于连接平面上的各种功能和竖向上的各层,呈现出单一性和方向性。然而参观者来到美术馆的目的是要来获得连续的不同的有意思的体验,单一功能的交通空间仿佛是完整观展体验一个顿号,且简单处理的交通空间——水平的通道,竖向的楼梯——与其他类别的建筑并无二致——这与美术馆本身的气质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看到,某些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设备高端的美术馆,其基本功能没有任何问题,但各个空间的衔接显得索然无味,人按照既定的线路进入美术馆,穿过空荡荡的中庭空间,按照线性路径穿过各个展厅观展;一层看完了,再爬一层楼梯上至上一层继续这个过程……一条流线虽然完成了,但没有任何诗意和趣味性。
与之相反,我们也看到一些美术馆打破概念上的限制,灵活利用交通空间的案例,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其中庭内部的一组楼梯设计的具有节奏感和趣味性,其中包括较宽的用于步行的台阶和较长的自动扶梯,与此同时,较宽的台阶同时也用于布展,比如设置与人同尺度的雕塑与观众产生互动;并且在上至半层处设置了一个开放的展厅,这样,人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二层继续观展,原本的交通空间的基本属性被消解了,层的概念也弱化了。
2.2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的融合。基本的、僵化的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之间存在明晰的界限,与此相对应的参观活动也被限定在进入公共空间——线性观展——回到公共空间进而离开美术馆的基本模式下。当然出于对展品物理环境的考虑,有必要限定出明确的“房间”,从美术馆参观活动的特点来讲,也有必要设定一条明确的、流畅的交通来组织并不熟悉美术馆内部空间结构的参观者的流线,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彼时具体情况的差异性,无法排除某些人群对于冗长的单一的观展过程的排斥心理和疲惫状态,所以改进的空间模式应该是:主要公共空间——次级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其中次级公共空间可以是交通空间,也可以是展厅与展厅之间的小型内庭院,其作用是为一段或若干段观展体验做一个留白,留下思考或休息的余地,但需注意的是,其空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诗意或趣味性,比如设置一个漏窗借景;设置一组与美术馆气质相吻合的家具以供人休憩;或者直接开向主要公共空间,从另一个视角观看展品甚至空间本身等等。建立在此种基本概念之下的处理手法千差万别。比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以近乎夸张的方式故意在两个独立的展馆(两段相对独立的观展体验)之间设置了一段玻璃长廊,“逼迫”参观者观赏山中的美景——其实美景也是“展品”的一部分。妹岛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展厅散布于完型的圆形建筑体量内,展厅之间的空间自然形成了公共空间——它是交通空间,同时也可以是休憩空间,定义暧昧含混,从而使观展者在游走中保持松弛、自由的心境——这与其“面向市民的美术馆”概念不谋而合。
2.3外部公共空间和内部公共空间及展示空间的融合。其基本概念是引入室外环境作为临时公共活动空间或者临时展示空间。室外空间被自然包围,相比室内空间,它能够更为敏感和直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光影、气温、气候、地形、植物、大气流动、昼夜明暗的变化。适应于自然变化的种种,参观者的活动、心情也随之而变;展品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迥然相异的表情。例如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屋顶,舒适的天气可以作为室外展场,也可以作为观景台远眺世博园的风景;夜晚可以做为举行舞会、聚会的场所;雨天可以坐在屋顶的玻璃小酒吧内聊天观景等,其活动的种类具有多重可能性。又如妹岛和西泽的蛇形画廊,它已经彻底抛弃了“画廊”的基本模式,仅仅是若干纤细的柱子支撑一个异形的镜面屋顶,没有围墙,参观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任意进入画廊;展品的摆放也没有任何束缚,可以摆放在画廊“内”的任何位置,一切都是松弛的、自由的,画廊全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虽然这个建筑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但是在概念上,其手法却是相当温婉但有力的。
2.4 展品与展示空间的冲撞与对话。前文已述,当代艺术作品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布展的形式也越来越繁杂。单一的、同一层高、同一形状、同一质感、同一氛围的展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对于艺术品来讲,美术馆更像是一个舞台,多种多样的艺术品在这个舞台内大展拳脚,它们可能悬挂于天花上;也可能“站立”在墙壁上,还可能攀附于过道,楼梯上,甚至“无视”楼板的阻隔,穿层而过;或是借助展示空间的特性——狭小的,低矮的,高大的,明亮的,黑暗的,镜面反射的,异形的——来完成作品本身意义的阐释……在此种背景下,“展示空间”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不再局限于方方正正的、用围墙界定的展厅,而是扩展为美术馆内任何公众可达的空间,展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从任何一个位置、任何一个角度出现。展示空间的定义模糊了,但观展行为的内涵却在此过程中无限延展。
篇4
Abstract: The social associ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s of contemporary museum public activity. Design of the public social space is on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sign of museums that were set up lately. This article launches a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trend in the social space of contemporary museums, carry on case analysis and study, trying to induce its development regulation.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ntemporary museums;social space;desig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84-02
0引言
在过去30年中,特别是自从休闲产业迅速膨胀以来,博物馆作为高雅文化场所如今被疏远,潜在的来访者被更流行的休闲活动吸引。博物馆为了赢得公众注意,当代博物馆已经增加了这样的一些重要功能:作为公众休闲、交互教育及作为举办大规模展览的场所。
社会交往是当代博物馆公共活动的核心内容。公共交往空间设计在新建博物馆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古典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主要承担作为艺术品殿堂的角色,展览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大英博物馆的入口是一个以帕提隆神庙为摹本的希腊式门廊,扮演着艺术品殿堂角色,成为了整个参观流线的唯一。大英博物馆在扩建之前,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核心空间,进入门厅后是环状串联的无尽展室。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扩建设计了内圆外方的中庭光棚,把室外庭院变成了光庭。这个光庭成为了城市的交往空间,连接着博物馆和图书馆。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及流连于中庭、博物馆和图书馆之间。圆形图书馆周边加建了商场、咖啡座等空间,使中庭成为了真正的市民客厅。
从大英博物馆扩建可以窥见到从古典博物馆到当代博物馆的演变过程。古典形式的博物馆几乎没有交往空间及为参观者提供服务空间,当观众走完一个又一个看不到尽头的展厅时,会觉得非常疲劳。这也似乎也符合了当时博物馆作为艺术殿堂的主旨。古典博物馆缺乏休息交往及服务观众的空间使博物馆观众日益流失。
纵观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案例,其发展有着以下三大趋势: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1面积扩大化
20世纪60到70年代一批新型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增加了交往空间和服务空间,商业、餐饮、教室、图书馆、工作坊等功能陆续被加入到了博物馆空间当中。
1.1 服务设施及核心交往空间的扩张随着时代演变,美术馆和博物馆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变迁,相关的交往及服务空间反倒占据较多的空间。如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作品已反映了此时代特性。贝氏强调美术馆要成为社交场所。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咖啡座、餐厅与书店、光庭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4.1%。波士顿美术馆西厢社会服务空间也占有较大面积。卢浮宫服务空间的规模甚至远超过一个小型美术馆,其一期扩建的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近40%。
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的面积比例扩大化还体现在空间体积扩大化上,如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如以楼层建筑面积来算,涡轮机大厅的交往空间比例仅为整个建筑楼面面积的八分之一。但涡轮机大厅占据了南侧七层通高,就占用空间体积算,交往空间的比例是整个建筑的一半。如此巨大的通用空间不仅提供了宽敞的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同时也为创意艺术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1.2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除了面积扩大化趋势外,还表现为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和扩展。如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内倾斜的斜坡广场,提供了丰富的街头文化交往场所。首都博物馆首层周边是下沉庭院空间,与负一层娱乐休闲空间连接,娱乐休闲空间在户外得到了延伸,扩大了交往空间的使用面积。
除了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半室内半室外空间也被塑造成了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亮点。如东京江户博物馆是一个以四根巨柱支撑起的庞大体量,其大部分展厅都被提升到半空中,展厅下面的巨大空间是被称为“江户东京广场”的公共活动平台。又如墨尔本博物馆,其巨大的“飞翼”屋顶遮盖的“博物馆街”同样也属于半室内半室外空间。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提高了交往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博物馆的周边景观环境,避免了博物馆孤立于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引入到博物馆中,同时,博物馆也作为一个微缩城市,容纳着城市所容纳的一切交往活动。
2空间界限模糊化
博物馆的门厅、中庭、公共过道、露台、休息厅、咖啡座等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博物馆主要的交往空间。从对当代博物馆研究案例来看,博物馆属于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其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特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区域都广泛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但从研究交往空间设计理论的角度来看,公共交往空间与空间的开放程度、视线的通透性和人的活动相关联。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门厅过道等空间,当代博物馆角色的转变和新的功能空间的发展导致了交往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空间的模糊性指的是空间具有不定性和多义性。它不但允许对立矛盾的成分同时发生,也暗示了空间中各种行为的流动与相互融合。
当代新建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在空间界限设定方面有着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二是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
2.1 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流动空间理念的运用室内交往空间的界限有着以下的两种变化:过渡空间的设置以及通用空间的一体化。但由于陈列空间具有特殊的展陈要求,在设计中展陈空间与一般的交往空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室内空间界限的模糊化并非要打破上述的差别。
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有着三种思路:一是把展陈设定在一定的路径之上,路径与路径之间可以相互跳跃转换,交往空间穿插于路径之上;二是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通用空间可以经过临时的措施相互转化为展陈空间或交往空间;三是在展陈空间与交往空间之间设置过渡空间,避免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空间的干扰。
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就是以复合化的路径为组织展陈的案例。其交往空间穿插在路径之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公共交往空间主要存在于其围绕中庭的螺旋形路径上;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把单一路径型的交往空间发展为多元复合型的交往空间,把交往空间的要素融入到整个空间折叠的路径之中;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则是把不同功能的活动通过同一的路径串联起来,把不同的空间交往行为和事件并置,达到了促进交往的目的。
而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的案例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开创了容器式的博物馆建筑空间。而皮亚诺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的巴塞尔比耶勒基金会美术馆与阿姆斯特丹“新都市”博物馆则是这种概念的延续。而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把艺术实践与公共交往大厅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是艺术事件发生的容器。
由于传统的博物馆展品需要有专业的人工照明,与交往空间所强调的视线流通、自然采光以及户外化的要求有所冲突。一些博物馆设计的案例仍然坚守着展厅与公共交往空间的划分,但在其空间过渡上做了些文章。如首都博物馆的展厅与走廊之间设计了过渡厅,提供休息座椅,配备纪念品的销售。过渡空间的设立有效的把交往行为引入到展厅中,也避免了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的干扰,同时也保证了观众从明亮到黑暗的视觉调整。
2.2 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建筑灰空间的运用及室内空间户外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还表现为室内空间户外化以及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室内空间户外化在贝氏的案例中最能体现。贝氏光庭空间目的在于取消室内与室外的区别,从而达到促进交往的目的。其明亮化的中庭、走道化身为广场与街道,使得博物馆犹如一个微缩城市,使人们的心情比在室内空间更进一步放松,达到聚集人流和提供人们流连场所的目的。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加设内圆外方的屋顶也是这种理念的反映,事实上,玻璃屋顶的设置仅仅是为了隔绝雨水和多余的阳光带来的热量,但其并没有隔绝充足光线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又如金泽21世纪美术馆,妹岛和西泽设计的轻、薄、透明的围合界面则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透明外墙和圆形平面把建筑室内空间与周边城市街区紧密相连。
3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3.1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多样化当代博物馆日益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多种文化活动与服务设施的综合体。许多博物馆都与其他机构连成一个整体。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除美术馆外还结合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则由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坊、多媒体研究中心、电影院、剧场等组成。当今博物馆已经成为多功能的场所,除了展厅、藏品库房外,常常还包括有图书馆、多功能厅、电影院、商店、咖啡厅、餐厅以及教育设施等。不过在这种日趋多样化的综合体中,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仍担负着主要角色,对展品的陈列观赏、研究仍是主要内容。
3.2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当代博物馆中不同功能结合在同一个建筑综合体中;二是指不同使用功能有可能复合到同一个空间中,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如公共交往空间往往承担着艺术品展示和艺术活动事件。贝氏的光庭交往空间注重艺术品的点缀和展示,同时也注重动态的艺术装置对交往空间的积极影响。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是注重艺术事件在公共交往空间的发生而由此展开的艺术家与市民的交流和对话。首博则是强调公共交往空间的礼仪功能。
4结语
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发展有着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三大趋势,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设计必须紧贴着时代的潮流,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模式的转变对空间设计的影响,以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成.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博物馆,2001年01期.
篇5
特斯拉创始人之一。这家纯电动车厂商的灵魂人物。他是硅谷最有野心的创业者,全球首位成功发射火箭的私人老板。
如果有红外线探测仪,两个月前开业的特斯拉展厅一定是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里人影最为密集的区域,尽管刚刚进入中国,这个美国纯电动汽车品牌已经在中国拥有不少粉丝。
展厅门口处摆放着特斯拉经典车型Model S,但仅供粉丝们围观,由于还没有办完汽车经营的相关手续,特斯拉还不能在中国卖车,甚至连试驾服务也不能提供。
鉴于没有拿到销售资格的准确时间表,不能卖车时做些什么,成为特斯拉中国团队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的第一个周日,侨福芳草地还沉浸在新年的热闹气氛里。在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中,张伟宇和另外两个同学走进特斯拉展厅,他们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汽车设计系的学生,他们是来参加特斯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主题为“面向未来的汽车设计”的创新跨界论坛。
看到展厅里面聚集了70多人,论坛的组织者、主持人雷铭感到满意,他曾经担任诺基亚设计总监,目前正在经营自己的设计公司,经常策划组织与艺术、设计有关的论坛。在雷铭看来,有“汽车界苹果”之称的特斯拉很适合与“设计”有关的活动。
这并不是特斯拉展厅首次举行类似的活动。第一次尝试是在2013年12月2日,汽车行业新媒体车云网举办的一次线下沙龙,原本只准备了60个座椅,但实际进场人数超过100人。这个成功给特斯拉中国团队带来了灵感,“之后我就有了这个想法,想要把我们展厅变成北京一个地标性的地方。”特斯拉中国销售总监沈琪说。
当然,除此之外,品牌推广是必然要做的工作,如2013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有红色就有礼物”活动, Model S行李舱里的礼物很快就发放一空。
对于传统汽车公司,沈琪的想法也许很难得到认同,但总部位于硅谷的特斯拉本质上并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并热衷于粉丝营销。
实际上,只有10年历史的特斯拉在美国正是通过传播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的传奇故事、与《纽约时报》论战等一系列手段,才在短短两年内成为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品牌。
当然,特斯拉的产品设计也十分出色,Model S 在城市工况下,60千瓦时车型,单次充电可行驶约 367公里; 85千瓦时车型,单次充电可行驶47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城市交通。
但是,Model S不是一款普通的电动车,而是豪华电动车,据业内人士估算, Model S在华售价大约在 8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之间。
价格不是问题,中国向来青睐高端品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问 题是特斯拉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及美国,粉丝大多是科技、设计达人,展厅迎来的客人大多是这些粉丝:去年 11月初开业后,特斯拉展厅每天的人流量在百人左右,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人大部分是慕名而来,只有一小部分是误闯进来的购物者。
这些粉丝也许勉强能够支撑未来Model S的销售,但豪华电动车公司并不是穆斯克给自己公司的定位,他已经多次宣称,未来时机成熟时,公司会推出价格更便宜、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车,售价大约在2万美元左右。
现在特斯拉在中国所做的就是打造一个传播平台,不仅将原有的粉丝聚集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普通大众也能了解特斯拉。
篇6
关键词:美术馆 数字化 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16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数字化工程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各种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在我国美术馆普及程度还严重不足的形势之下,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让美术馆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现代美术馆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美术馆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兴起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数字技术开始在各国博物馆兴起,各信息科技大国都非常重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建设和推广工作中的运用。在北美,美国国会图书馆1990年开始启动“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项目,将图书馆内的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片等藏品数字化,到2000年共实现了500万件文件文献的数字化。
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CHIN)将各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全部整合到加拿大虚拟博物馆(VMC,Virtual Museum of Canada)中,利用加拿大藏品资料库的影像信息提供各种在线展览,虚拟影像画廊服务,并开设了趣味游戏、教师中心、社区记忆、博物馆活动、个人博物馆及在线购物等特色栏目。自开通以来,以其生动的形式和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吸引了自世界各地的在线观众,第一年的访问人次就达到了300多万。[1]
在亚洲,日本最著名的数字博物馆计划是“全球数字博物馆(Global Digital Museum)计划”,主要是支持网络环境中数字典藏资料的检索,同时支持互动式的网络浏览、编辑,尤以博物馆教育为重点。[2]
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国外同步,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数字故宫”、“数字敦煌”、“今日数字美术馆”等。
故宫博物院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故宫”的构想,旨在采取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对故宫的建筑、藏品和档案进行模拟与复原,实现文物影像的细节浏览和虚拟展厅的360度旋转展示。2001年数字故宫网站开通,改变了故宫近百万件藏品只有不到1%能与观众见面的旧有格局,源源不断地将故宫中珍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珍宝陆续介绍给世人。
十多年前,敦煌研究院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和研究。对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壁画、彩塑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关敦煌的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等,全部进行数字处理。近10年,敦煌研究院已对43个洞窟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在文物图像采集与保存、文化遗产历史复原、洞窟虚拟模拟、壁画图案创作等方面已经掌握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2011年,今日数字美术馆正式上线,包括了今日数字美术馆实体空间、今日数字美术馆虚拟空间、VR艺术研究推广中心和今日艺术网。[3]
2、数字化技术在美术馆的运用
关于“数字化美术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是指将美术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数字技术来实现美术馆的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娱乐等功能。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美术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这是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建立藏品的数字档案,不仅压缩了存储空间,还使得藏品信息可以反复使用而不受损,减少了实物的流通次数和珍贵藏品人为损坏的机率,有效地解决了藏品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通过相关的软件系统,美术馆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查看藏品信息,缩短了查找藏品的时间,也可以不用通过查看藏品实物本身就可获取藏品信息,有效地改善藏品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美术馆资源的数字展示,这也是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常见的有网站信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两种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美术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公众深入了解美术馆的一个窗口。好的美术馆网站还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功能,成为公众接收美育熏陶的“第二课堂”。
虚拟展厅,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表现展厅真实场景的一种形式。参观者在虚拟环境中可以身临其境,随着计算机中所呈现的参观路线来浏览展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了大部分观众不能亲自到美术馆现场参观的遗憾。2011年上线的今日数字美术馆虚拟馆充分地利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艺术在数字世界的自主浏览、实时交互、临场体验。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虚拟展厅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虚拟展厅解决了馆长以及策展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让已经结束的展览永久的存活下去;虚拟数字技术还可以成为策展人的一个策展工具,他们可以按自己意愿自由摆放虚拟展馆的任何一件藏品,并且对虚拟展厅内颜色、布局、灯光任意更换,从而达到最佳的展出效果。[4]
三是多媒体数字技术在实体美术馆中的运用,包括了馆内的计算机终端、数字化投影设备、数字化电视机、DVD播放系统、触摸屏、语音导览系统等。这些都已经逐渐在各美术馆普及,帮助观众在展厅增强视听感受,参观时获得全方位的体验。例如南京博物院的科技人员邀请音乐家编写了编钟的专用曲谱,用数字高科技手段编入多媒体系统,当观众在导览系统中点击相应的图片时,就会听到古朴的钟罄竹之声。
更有美术馆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展厅,在美术馆内设定专门的空间并配备特定的设备,产生亲临现场的感受和体验。如今日数字美术馆实体馆就是基于今日美术馆实体建筑而营建的全球首个公益性的高科技艺术展示空间,包括以大型环幕、大型三维立体投影、头盔显示器、360度可触摸设备、数据手套以及各种多感知系统为核心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混合现实”环境。[5]
四是对美术馆内部行政和业务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建筑设备自动化以及藏品鉴定、修复、研究交流等系统的数字化,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美术馆内部的科学管理。
3、我国数字化美术馆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我国美术馆的数字化经历了美术馆网站建设,藏品管理数字化和美术馆全面数字化三个阶段。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由于观念、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我国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的美术馆网站建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网页设计长期不更新、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在虚拟展示方面多以静态图片和文字介绍为主。视频窗口和三维立体展示因为硬件和软件的限制而导致网速过慢或无法观看,形同虚设。
藏品的数字化建设方面,各美术馆在长期的工作中基本上都建立了本馆的藏品数据库。但是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美术馆的藏品数据采集、记录方法与别的美术馆完全一致,美术馆藏品数据标准缺乏全行业范围的一致性。这就为将来的资源整合和交流带了了一定的障碍。因此,为达到数字化建设的目的,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合理、严谨而完整的数字化标准,适用与各个美术馆,并且定期进行修订。[6]
在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面,各美术馆的建设程度不一,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这跟各个美术馆的历史发展、政府投入、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起步晚、基础差,任务重,这是我国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现在国家也开始重视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文化部与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力度支持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各大美术馆也提高了对数字化建设的认知,这给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强了人们对美术馆的关注,也对数字美术馆的建设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完善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逐渐提上各美术馆的规划议程。
但是美术馆实现全面数字化是否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呢?大量数字化资源被放在互联网上,数字藏品的侵权、篡改更加容易,将严重侵犯到数字资源拥有者的合法权益。除了数字水印外,还有没有更好技术保证数字作品的所有权归属?观众是否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的网络呈现方式,而放弃了到美术馆去体验原作魅力的机会?高仿真艺术品泛滥是否会以假乱真,让艺术贬值?原作可随意放大缩小,是否会让观众模糊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这些问题都值得在发展中认真思考。
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美术馆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的投入和维护,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些都决定着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如何适应时展需要,加快建设步伐,需要各美术馆科学规划,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抓住机遇,拓展美术馆的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为实现美术事业的全面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3期,第91页.
[2]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3期,第92页.
[3]百度百科.今日数字美术馆.
[4]中国创意同盟.全球博物馆步入虚拟数字时代,网络版.
篇7
•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 2
•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关键词……………………………………………………….. 3
•目录……………………………………………………………………………………...4
1. 引言……………………………………………………………………………………..5
2. 展示设计的概念…………………………………………………………………………5
3. 体验空间设计是新概念 ……………………………………………………………..5
4. “三觉”感受体验空间之魅………………………………………………………….5
4.1 视觉感受•吸引眼球......................................................................................................6
①. 空间设计的色彩………………………………………………………………………6
②. 风格要明确……………………………………………………………………………6
③. 个性要鲜明……………………………………………………………………………6
④. 分区要鲜明……………………………………………………………………………6
4.2 触觉感受•身临其境………………………………………………………………..7
4.3 听觉感受•激发心跳…………………………………………………………………7
5. 空间设计的的原则……………………………………………………………………8
6. 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9
一.引言:
商业展示是以空间与形态设计、视觉形象、色彩、照明、声响及演示为手段,在一段时间及特定的空间里将欲传达的内容表现给购买者和潜在客户群的一种空间传播形式。它是商品与顾客在特定空间内的一种交流方式,是构成人与商品之间对话、交流的艺术手段。
二.展示设计的概念
从本质上讲,展示设计是指所有展览和陈列的视觉艺术。包括各类商场、商店、饭店和宾馆等商业销售空间和服务空间的室内外环境规划、美化等设计工作,同时,还包括室内商品陈列和各类附属促销品的陈列等展览工作,最终起到提供大众销售间、展示商品及其功能,促进消费和引领消费及生活方式的作用。
三.体验空间设计是新 概念
纵观当商业发展趋势,对于面向大众的消费品销售形式越来越直接化、实物化、自主化,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的连锁超市和量贩等,充分说明了消费的成熟与理性化,对于手机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我们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更加直接、更加自由的消费空间;为了贯彻以超市化经营风格为载体的诚信服务,实现面向大众的自主人性、人文化消费,G3网络体验馆在整体规划设计上打破传统的移动营业厅的封闭式和品牌主导式的消费陈列和布局,采用了价格区、畅销机(品牌)区、功能分区、品牌分区、促销区、新机区、配件区、售后区、数据增值服务、移动业务受理区、试机区、体验区等功能分区。同时积极拓展以会员制为载体的尊贵服务理念,实现向高档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尊贵化的服务、更多增值服务,如VIP接待室、上门服务、免费提供游戏下载等。
四.“三觉”感受展示体验空间之魅
本方案展示体验区块的设计分为四部分,由“三觉”组建而成。感受体验就是通过空间创新的变化,让客户在感官上产生感受于体验,使其在体验过程中感到快乐、愉悦,从而有效地了解G3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其感受主要体现在听觉、视觉、触觉“三觉”方面,通过来自品牌、名称、产品、定价、传播等等策略来使消费者感受和体验。
4.1 视觉感受•吸引眼球
在注意力经济的年代,眼球成为了希缺资源,展示空间设计的创新变化能提升人们对产品的大大好感,在视觉方面吸引眼球。G3体验馆正中大厅的圆形展示区设计,无不让来客过目不忘。中心圆形展台的特别设计,以及四周通透的玻璃体影射着一台台G3上网本,加上地面独有的灯光效果,使人进入此区有非同一般的新鲜与神秘感。
①.空间设计的色彩
色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彩区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的感觉。对色彩的兴趣导致了人们的色彩审美意识,成为人们学会员能够色彩装饰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G3网络体验馆以灰白为主,现实高科技带来的空旷神秘之感,使得展示体验空间的分为更为活跃,使人在参观时的睡着潜在的色彩的变化而改变。
②.风格要明确
展示厅是的展览馆内的核心区域,厅的面积最大,空间也是开放性的,地位也是最高,它的风格基调往往是设计风格的主脉,把握着整个体验馆的风格。因此确定好展厅的装修风格十分重要。其中吊顶及灯光、色彩的不同运用更适合表示展厅的不同风格。
③.个性要鲜明
如果说展厅的设计是体现设计者的风格的话,那么展厅的装修则是设计者的审美品位和生活情趣的反应,讲究的是个性。不同的展厅中,每一个细小的差别往往都能折射出设计者的不同人生观及修养、品味,因此设计展厅时要用心,要有匠心。个性可以通过装修材料、装修手段的选择及展具的摆放来表现,更多地是通过配饰来表现。在一楼的展区内我们添加了很多很小的装饰,来衬托展厅的不同风格,有木架,有地灯以及墙面的处理等。
④.分区要鲜明
体验馆有多种功能;它既是工作人员的活动场所,又是接待客人的空间.展示体验区是展厅的重点区域,也是一大看点。里面可供来客参观体验,以让来客近距离体验G3网络带给大家的乐趣。
展厅要实用,就必须根据每个人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分。展厅区域划分可以采用“硬性区分|”和“软性区分”两种办法。软性划分是用“暗示法”塑造空间。利用不同装修材料、装修手法,特色展具、灯光造型来划分。展具的陈设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规则(对称)式和自由式。我们一楼的展示体验区就划分了固定的区块。
4.2 触觉感受•身临其境
触觉是最直观的体验,如通过触摸感、亲身体验等来促使来客身临其境,从而驱动内心的欲望来产生购买行为,如在购买服装过程中的试穿,购车前的试驾等等。要想让消费者触觉感受和身临其境,就必须在产品方面让消费者触摸,与消费者亲密接触,或者是塑造体验场所和终端,无论是IT数码产品还是家私、无论是汽车还是服装,均加强了与消费者之间在触觉方面的互动,通过视觉的吸引和感官上的进一步亲身体验,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创造美好想象与联想,激发和加强其购买欲望,进而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
4.3听觉感受•激发心跳
人们对空间的好感往往在瞬间产生,有时,听觉上的感受会让你油然而生,如南方黑芝麻糊的“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及其广告画面的声音,无形中让你回想儿时起乡间的风味;如诺基亚的“手机铃声”、英特尔的独特“声音”、牛排的“滋滋”声等等都会让你记忆犹新,有瞬间心跳的感觉。在体验区中,我们在相应空间设计方面塑造独特的“声音”,如手机独特的铃声等;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声音,如背景音乐声、形象化的声音(如“敲打键盘声”)等等;可以在终端通过声音来刺激听觉从而吸引人气和激发心跳。
总之,感受与体验能给人们带来第一印象之感。在展示空间设计过程中,一是要具有鲜明生动的印象,由于来客在一般场馆里面对大量信息,注意力极易分散和降低,所以,商品展示、陈列给人的第一印象尤其关键。无论在展品摆放、灯光分布还是整体布局上,都必须形成一个视觉“亮点”和体验中心,并且既要做到“言”之有物,又必须清晰明了,使人过目不忘,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后再次见到时,便会有记忆犹新之感,使印象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保持风格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这有利于来客的心理认知和品牌的塑造。三是使顾客保持清晰的记忆,根据有关研究,从刺激源的性质与注意和记忆的关系来看,一般的图像可以引起78%的注意力,而文字为22%,这说明具有形象性的对象更利于吸引注意力;与之相反,文字可以唤起65%的记忆,而图像为35%,这说明具有抽象性的对象更有利于引起回忆。因此,在涉及各种标志、POP等标识性内容时,应该注意图像 和文字的综合运用和有机组合,例如:采用平面广告时应尽量使用相应的广告词,使用POP时可以选择形象感鲜明的形式,以便达到促进记忆的作用。四是生动化、形象化,全方位体验,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和联想的乐趣,通过全方位体验和感受启发顾客的思想、激起其好奇心,让其产生联想并形成长久的印象。
五.空间设计的的原则
展示体验空间的设计或营造,最关键的是让人在其中接受信息、领略其中的奥妙,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以及增长见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获取信息。它是通过在展示空间环境中,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借助一定的道具设施,将一定的信息和内容展示在公众眼前,并以此对来客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体验馆设计的原则的是:既要实用,也要美观。
大厅中心展示区是或营造,最关键的是让人在其中接收信息,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以及增长见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获取信息。它是通过在展示空间环境中,采用移动的视觉传达手段,借助移动的道具设施,将一定的信息和内容展示在公众面前,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展厅设计的原则;既要实用,也要美观,相比之下,美观更重要。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六、结论
总之,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必须拓展体验馆的服务项目,在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开辟新的展示体验空间的设计,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 1 ]《展示设计》 王芝湘 东华大学出版社
[ 2 ]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 金卫华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3 ]《体验设计——非限定空间的感觉与限定空间中的表达》 管沄嘉 《装饰》刊物
[ 4 ]《展示设计学》 韩斌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5 ]《室内设计原理》 陆震纬 山东美术出版社
[ 6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任仲泉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7 ]《室内外设计资料集》 薛健 中国建工出版社
[ 8 ]《现代商业展示设计》 林思涛、赵海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9 ]《展示设计》 朱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0 ]《现代设计艺术学》 徐晓庚 长江文艺出版社
[ 11]《艺术介入空间》 卡特林•格鲁(Catherine Grout)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
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书中提到:“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章—样,学生只要掌握美术基本语言(艺术语汇),就有可能识读各种美术作品,也能按美术的规律来表现。”当前,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看画展》教学案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优秀范本。教师着重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两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解美术语言在作品主题表达上的重要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视觉阅读过程的有序推进。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整体性浏览,再围绕色彩、造型、构图三种语言进行有侧重点的逐个分析,接着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评述,最后进行拓展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导教”是本课推进过程中的—个亮点。如,在作品的逐个分析中,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积概思考、自主表达,然后针对学生阅读上的薄弱点、缺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已有认知。
第二,对比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本课多次采用对比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和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切实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教师主要采取两种对比法: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阅读,如,《草垛》和《核去核存》两幅作品,其亮色调与灰色调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色彩在画面气氛营造上的作用;同—幅作品不同表现方法之间的对比阅读,如,对《核去核存》进行了由“灰”到“鲜”的色调置换,使学生进—步感受到了色彩的作用。
第三,阅读点拨语言的用心组织。本案例中,教师的点拨语言非常精彩,围绕目标循循善诱,融激励与诊断发展功能于—体。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师总是能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帮助学生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如“美”与“不美”的点拨,“像”与“不像”的引领,都让我们领略到—位优秀教师的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觉阅读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和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时刻都能保持学习的激情,是本案例需要商榷的地方。仔细研读整篇案例后,我发现其中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以统一的整体呈现为主;互动交流的方式略显乏味,以师生的一对一口头交流为主;不同环节间的学法有些雷同,以看看、想想、说说为主。学生在比较单一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乏的状态。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改进:
第一,优化图像呈现的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如,“分步呈现法”,在学习基本形构图方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呈现画中的主体,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构图,逐步建构视觉图像的基本概念。
第二,除了案例中所呈现的交流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对多”“多对多”“生对生”等不同的口头交流方式,并适当补充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方式,来激发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便于教师及时落实有效的指导。
第三,适时变换学习的方式,使学习过程呈现由扶到放、由紧到松的节奏变化。如,实践运用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至两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主性的阅读与评述:课前,教师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如魔灯平台)布置特色展厅(如儿童展厅、名家展厅等),链接相关网站,网罗学习工具;课中,鼓励学生分小组进入展厅,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在互动区进行评述和交流。以此来突破时空限制,能使课堂学习充满蓬勃的张力。
点评二(张月红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
1.可取之处
(1)情境创设,营造展馆氛围。“展厅”为学生营造了—个不同于教室的学习环境,它带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同时也使学生对艺术的崇敬和尊重油然而生,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学生从观众、导览员身份的转换过程中,更体会到置身于展馆的感觉。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板书设计清晰、简洁。本课板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是很突出的,“能看到美的眼睛”不仅表明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几个角度,还非常形象地解读了几者之间的关系,即本课教学重点:认识色彩、造型、构图与绘画作品主题的关系,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此外,简洁的板书,也使相关美术语言更醒目,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讲解和生活实例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要素时,让学生分析教师的服装色彩,使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觉得色彩就在身边,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接下来的授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如,教师在学生分析《作业脸》后提出:虽然《作业脸》看起来不美,但很多孩子喜欢它,为什么?在分析《小闹钟》后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闹钟画得像不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自身感受谈体会。由于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相关,学生感受深刻,讨论起来积极踊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教学中,“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例如,教师改变了《核去核存》和《草垛》的色彩效果,学生发现,色彩作为一种美术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教师改变了《全家福》与《和爸爸去海边》的造型风格,使学生理解了造型对表达作品主题的的作用。对比的运用,直观、醒目,学生感受深刻,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榷之处
(1)教师的板书浓缩了本课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参照板书进行了两次记录,分别在学习构图、文化两个要素之后。但我觉得,对于六年级学生可以再放手一些。比如,可以在学习文化要素之后,鼓励学生在理解板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几者的关系,可以是知识树形式、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这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当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参照教师的板书进行记录。或者,教师也可设计—份检测卷,通过检测卷或学生记录的反馈,反思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设计。
(2)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要素之后,便进入总结拓展阶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之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因势利导,引入文化,拓展知识”环节准备一些和“画种与风格”“民风与习俗”“生活经历”相关的作品。教师边总结,学生边欣赏,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关注,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
点评三(谢晴 重庆市朝阳中学)
《看画展》是—堂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很长—段时间以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板书设计往往容易被教师们忽略,不少教师的课堂板书是对课件中出现的课题与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也有些板书是各式材料拼贴而成的华而不实的装饰;有些教师认为板书是“传统、刻板”的教学形式,甚至怀疑它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看到于宏老师的课,寥寥十个字、几条曲直的线组成的那只“眼睛”最后在黑板上定格时,板书设计之精妙让我震撼,使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感悟: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加深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下面就以该课板书“眼睛”为出发点,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1.于老师的眼睛
于老师有一双慧眼,她敏锐地发现了“眼睛”的价值—一“眼睛”不仅是目标,也是过程。首先,板书“眼睛”很好地构建了这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艺术语言分析(色彩、造型、构图)到文化内涵解读,构建了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其次,板书也体现出教学的行进过程,教师描画“眼睛”的过程(瞳孔—眼仁—眼眶)与课堂的教学进程(主题—艺术语言—文化)紧紧相扣。从知识的整合到方法的形成,再到情感、态度随着教学过程逐渐升华,教师最终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眼睛
“眼睛”是学生学习本课“可观”的收获。去掉板书上的几条曲、直线,我们看到了本课的五个知识点-主题、色彩、造型、构图、文化。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拾到的贝壳,它们虽然可爱,却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而当教师用“线”将它们有序相连时,就组成了“艺术鉴赏方法”这条美丽的项链。板书把无形的鉴赏方法具化为“可观”的“审美的眼睛”,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成为陪伴学生终身学习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3.笔者的眼腈
透过这节课,我看到的既是本质,也是方向。于老师描画眼睛的过程是由里(瞳孔)及外(眼眶),这也是本堂课由表(艺术语言)及里(艺术本质)的深化过程。现在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因为缺乏对这种艺术本质现象的探究,而把一节美术课上得像班会课、语文课,甚至科学课,让美术课失去了本该有的味道。这只“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方向。美术教师可以考虑在板书上做一些细微的变化,分别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重难点:初中生可多在“眼仁”部分(色彩、造型、构图)增加空间、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高中生则可侧重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学习,去解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
与于老师笔下的这只眼睛对视,看到它由平面渐渐立体,用它审视我的教学,内心竞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打开了心灵的眼腈。
点评四(方继梅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1.本课亮点
(1)慧心灵性创情境。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过看画展的经历和体验。于老师心思缜密灵巧,准备充分,在教室内摆放展板,模拟展厅,营造画展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自由观看,形成直观感受,为课堂上的欣赏与评述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可谓一举两得。
(2)匠心独具提示图。完整、简洁而又独具匠心的提示图是整节课最出彩的地方: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是突出主题,为主题服务的知识点被教师板画成圆心和三个不同的扇面,形成同心圆;随后,它们又在上下弧线的连接下演变成心灵的窗户——眼睛,使学生同时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板书设计简约精妙,赏析绘画作品的方法一步步呈现在那美丽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
(3)点拨自如交流中。于老师语言清晰准确,能敏捷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到关键词而导向本课目标重点。可以说,这种从容地与学生对话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于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
2.值得商榷之处
(1)学法缺失的遗憾。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教学。本案例中不仅没有明确的学法呈现,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也不足,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呈现,谈不上学习前后认识的转变,更没有冥思苦想、乐思善辩的生本课堂的特点。孩子们与画面、与作者、与自己,甚至与老师的情感对话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逐一欣赏总结,使学生最终学会了老师预设的赏析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样被动的欣赏学习是遗憾的。
如果让学生结伴自由选择展厅慢慢欣赏,各个展厅设置—定的欣赏提示或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辩—辩,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教师在全班师生交流时再适时点拨、质疑,相信学生们—定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提出独到的见解。
(2)难点突破的勉强。于老师带领学生在三个展厅欣赏,分别得出色彩、造型、构图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找到欣赏的落脚点,重点就突出了。但是造型和构图两点的突破稍显牵强——造型的概念是教师给出的,而构图是用“大主体、基本形和满构图”等概念概括了。其实,造型和构图是分别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美的方法,应当让学生深入感受,慢慢揣摩和了解。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分析、绘制、争论画面的构图问题,得出调和对比、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应该更有意义。
点评五(白帆上海市爱国学校)
《看画展卜课,框架清晰,设计巧妙,教师通过三个展厅的情境模拟方式,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看画的“武器”——“看什么”和“怎么看”。
1.本课亮点
(1)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巧妙运用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色彩、造型、构图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号展厅中,于老师通过改变《草垛》《核去核存》这两幅作品的色彩,让学生反复进行比较,最后自己得出了“看色彩”的结论,可谓是在备课中下足了功夫。
(2)教师的板书有创意。能把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文字与图画的形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耳目—新,相信学生会深受启发,学会用这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
(3)在评析环节,从所选择的作品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作品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如,《作业脸》《,J、闹钟》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几点建议
(1)本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学生的学法。三个展厅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时只是让少数学生参与。本来“欣赏·评述”课是以学生的“赏”“述”为主的。笔者建议,在第三展厅,教师可以出示代表三大构图基本方式的图片和与之相应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以“连连看”的方式自己进行总结与配对,进而得出结论。
(2)在评析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书写简短的评价,再让学生上台交流,这样,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能有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认识与理解,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体验过程。这—环节中,教师讲得有点多,意图把学生引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上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很有限。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与文化背景不同,看画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于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不同意见进行争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再者,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评价—定要从三方面来讲解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毕竟有的作品只涉及了某种绘画语言,不必牵强。
点评六(褚蔚清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看画展》一课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把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诸多亮点,令人耳目—新,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欣赏课,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欣赏课常见的流于理论的“枯燥”,精心设计了—个有趣的情境,即参观画展,且展览的都是学生作品,拉近了学生和展品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观察者和导览者的角色转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绘画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绘画语言。
其次,教师为教学而设计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思路清晰。与“色彩”“造型”“构图”等基本语言对应的展品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最后,通过板书“眼睛”,把绘画的基本语言和所要传达的主题以及文化背景完整地串联起来,一目了然,学生对绘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师在结尾处通过欣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艺术作品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启发学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赏析名作,从而走近大师名作,在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中有所运用和延续。设计该环节是可以将本课目标有所递进的。不过,个人认为,儿童画和经过学习美术基本语言后创作的作品,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画面呈现是否经过精心的组织。毕加索感叹儿童画,实际上是感叹儿童的天真质朴。如果教师过多强调儿童创作中对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失去对绘画基本语言学习的意义了,可能会对学生在认知上造成误导。
点评七(樊福锐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这节课不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且教师的板书简明扼要,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对于“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明确而有效。
1.本课亮点
(1)注重美术语言的讲解。在本课教学中,于老师将课中所涉及的美术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课上所学到的美术语言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认识美术语言的层面开始逐渐转入理解和应用的层面。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观众和导览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学习从主题、色彩、造型、构图,以及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美术语言欣赏和评述儿童美术作品的方法。
(3)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于老师在课前把一些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为课堂营造了—个与教室不—样的“文化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几个虚拟的“展厅”。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犹如身临画展现场一样,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
(4)注重课堂细节的处理。于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彰显了她较高的专业素养。比如,让学生及时记录下学习内容概要;在观展时,教师手搭学生肩膀,与学生轻松交谈,不经意间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几点建议
(1)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不够。本课教学中,教师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学生基本上在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学习活动,想说什么、会说什么,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由此缺少了必要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体验。
(2)美术欣赏的表达方式有些单一。美术欣赏活动是从“看”开始的。除了看,表达也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中提到了美术欣赏活动的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和动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适当增加用文字描述的环节,可以给他们提供表达不同感受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缺少必要的教学拓展延伸。本课欣赏活动所概括的几个方面,主要针对儿童画这个比较小的范围。为了不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还应不断拓宽他们的欣赏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课结尾的总结拓展部分,教师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提示学生可以从诸如思想内涵、形式语言、画家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更多的方面,去认知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点评八(熊澍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看画展》教学案例,如行云流水般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几个优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从图文中可以看到,于老师教态亲切,端庄大方,她身着红色衬衫和灰色外套,并且在参观一号展厅,分析色彩对主题的作用时,还就自己的服饰色彩向学生提问,并就学生的回答,启示学生保持“既要满怀热情,又要冷静思考”的学习状态。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简洁明了。于老师的教学环节有五步,即课前交流、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实践运用、总结拓展,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第三和第四步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第三步的“学习新课”,主要从色彩、造型和构图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美术作品主题的作用;第四步的“实践运用”,分别对应挑选了《生命线》、《作业脸》和《小闹钟》这三幅画进行了赏析,并且在评析第四幅作品《闽越遗风》时,引入了作品诞生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知识,让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和文化的深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欣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于老师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图例,几乎都是基于孩子的世界来挑选的,朴实而又易于学生理解。
美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看画展》一课是儿童的一种浅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艺术作品是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桥梁,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看画展的观众,其审美心象必定带有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幻觉以至错觉等差异性因素。而《看画展》这一课的终极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以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提示为出发点,将欣赏活动中想象的自由性和作品意象的制约性统—起来。冷静反思于老师的课堂,笔者提出几点商榷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专业。如“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于老师说:“如果在看画展的过程中,知道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应该看什么,或许就能帮助我们解疑答惑。”其实,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看什么”,因为展厅里的作品已定,而是“怎么看”,也就是如何欣赏。又如在评析《小闹钟》作品时,有的学生说“像”,有的说“不像”,教师此时如果能适时抛出“艺术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审美理念,这样的语言才更专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2.在“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环节,于老师安排了评析《闽越遗风》这一幅作品,并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文化”这个概念,即对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文化的关注,但只是点到为止。建议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的范画,将这一点讲得更透彻一些,使学生明确“笔墨随时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化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大阅兵》《核去核存》《生命线》就是画家以近年来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自然灾害为素材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两组《和爸爸去海边》《全家福》的图例,以及《收白菜》《吃火锅》等画作,都深深地打上了我们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烙印;而《我是守门员》和《作业脸》,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喜好和内心世界。
3.为了让课堂实践活动更具体,可以在“实践运用”环节的活动最后,让学生从本课的图片中任选—幅,撰写一段美术欣赏文字,字数不限,巩固教学效果,并促进美术和语文这两门基础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点评九(黄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优点
(1)教学准备充分恰当。在授课现场,大幅作品的展示场面、各种画面素材的呈现,让学生零距离地感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情境,从学习内容到探究形式都充满着趣味性,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贴近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参观礼仪,渗透教育效果好。
(2)教学语言精妙准确。作为一节“欣赏·评述”课,于老师能针对小学生美术知识经验基础较为薄弱和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状,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张弛有度:从导入的亲切沟通,到点拨分析的精准到位,再到环节过渡的巧妙灵活,以及拓展延伸的升华提升,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语境中交流探知。
(3)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本课利用三个模拟展厅,通过“课前观察感受一问题设问交流-观察比较分析-实践运用展示—探究交流生成”这一思路,从影响绘画主题要素的色彩、造型、构图进行探析交流,并拓展运用,逐项落实,知识点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节奏流畅、灵动。
(4)教学策略艺术生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分步实施课前导“引”、课上导“析”、拓展导“思”这—路径,让学生课前欣赏感知,课上互动探究、交流分享、拓展反思应用,生成有效感知、理解体验、反思生成的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充满律动。
2.值得商榷之处
(1)小组合作效度不够。在对作品赏析过程中,应深挖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自己设问,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深度不够。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个性、张扬的探究欲望,在个性、开放、实践的环境中浸润思想、收获快乐。在欣赏探究时,对作品主题、构成元素寓意和作品间的联系等问题,应让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出和解决在观察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让双边活动更接“地气”。
(3)应进—步完善评价杠杆作用。作为“欣赏·评述”课中的评价,可以通过动态展示交流和静态纸面反馈等形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全面了解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实施中,从更多的维度去实施教学评价。
同时,在导入环节中,在处理“学生对抽象作品的认识”时,虽然教师在有意地引导学生往教学主题上靠,但一句“你们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没有理解作品主题”,处理得有些急躁。须知,对—幅作品的认识和了解,通常要看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历史背景和创作者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
点评十(谭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中学)
1.本课精彩之处
(1)角色设计有梯度。本课条理清晰,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情境模拟中展开,不同的是,在观赏者和导览员的角色互换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从感性体验转换为理性思考,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梯度,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而情境的不同设定,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欣赏方法的运用贯穿始终,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如海浪—般,推波助澜,将课堂知识一步步推向。
(2)目标达成有深度。对典型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意在通过不同欣赏角度的呈现,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寻找画面主要的对比关系,引导他们感受不同的美术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而教师设计的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和应用,意在突破学生欣赏能力及方法的转化这一教学难点,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学习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总结拓展环节,大师作品欣赏的巧妙过渡,丰富完善了作品欣赏的思路架构。
(3)欣赏方法有广度。从整体上看,本课教学以直观的欣赏展开,具体、恰当、明确地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构图、文化等方面对作品的主题加以赏析,用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掌握作品欣赏的方法,为以后学生进一步的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践运用有亮度。本课的升华之处在于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有了—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有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空间,更深入、更全面地去欣赏和诠释作品,让学生从“我会欣赏”转变为“我会创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交流中掌握鉴赏的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去传承经典作品。
2.建议
从总体上看,这节课准备到位,预设充分,却也略显不足,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仁们—起探讨。
(1)可以适当增加自主鉴赏的作品或环节,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运用和总结拓展环节,教师还可以出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的更多作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自丰鉴赏美术作品。
(2)欣赏课教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紧凑些,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诠释自己的观点。美术作品的赏析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体验的模拟除了兴趣的激发之外,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这也为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挑选作品和举办画展做好铺垫。
点评十一(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通过对《看画展》教学案例的研读,便知道这堂课一定是相当成功的。总的来说,制胜的关键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那点儿事”,尤其是“生成”及激发课堂生成的方法与过程。
重点来谈一谈这节课的“生成”。
1.问翘化设计
这节课整体架构严谨,但造就极强生成性的关键因素则是“问题设计”。比如,在第—环节中,教师以导览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看展的“造型、色彩、构图”。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极易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喜的是,于老师充分关注了这种不确定性,并成功设计了每—个能“驱动”下—项任务的问题,有效地以问题推进的形式启发了学生,使课堂迭起。例如:教师以自己的着装颜色为例,引导学生认知“色彩”对主题的烘托作用。能让每—个问题都有效,实在是高明。
2.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为了促成这节课有效的生成,除了问题设计有效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支持。上文提到,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生成的重要法则,但并不是说只注重设计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今天视觉化程度极高的日常生活来说,辅以感官的多元刺激才能凸显课堂生成的不可预见性。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计”与“信息手段”之间的平衡,活用预设的各种教学手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与生成,又似钓鱼—般,笃定地知道撒这样的“饵”一定会有“鱼儿咬钩”。那么,即便是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生成”,也都是在预设的可控范围之内,这才叫“活”而不“乱”。真是棋高一着!比如,在学习色彩对烘托画面主题的影响时,教师使用的是重新设色过的图片来对比说明;又如,在认识构图对主题影响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点概括成三角形、圆形等,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归纳水平;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既提纲挈领,又切中要害,堪称本课的一大亮点。
3.生成的预留空间
、在第—个环节中,于老师化身为导览员,帮助学生认识了色彩、构图、造型对于欣赏作品的重要性,这个铺垫做好了,到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要领,能够进行独立的欣赏和思考。但最让人意犹未尽的“生成”是,在实践过程中,看画展其实并不需要计较欣赏程度的浅或深,因为学生本身的经验水平有限,不可能有特别深入的见解,所以,课堂上也就能够出现多种评价标准,即开放性的回答。如,评价《小闹钟》的时候,学生们说像或不像,都是真实的,应该获得包容。而感到被理解和包容的孩子,心情是喻悦的。这种学习状态和预留的“生成空间”,是否就可以用来判定这节课是不是好课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生成”以外,这节课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
1.课的立意较高
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出于对美术学习实践应用价值的考量,设计出真正能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学习内容,既忠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整体来说,本课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此设计是巧妙的。
2.学习方式值得推广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先扮作导览员,在观展过程中时刻向学生透露“画展是这样欣赏的”等主要信息,然后再邀请学生来做导览员,并模仿观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习得了老师的欣赏态度和方法。
点评十二(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通过对本课教学案例的研读,可见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掌控能力强,学生在“看画展”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色彩、造型、构图在表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并理解文化在作品表现时的重要性,处处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没有绝对的完美,本节课亦是如此,这里有两点与于老师商榷。
1.关于范图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度过了绘画心理的象征期和图式期,逐步走向写实期,初步形成个性的审美趣味,希望欣赏与他们能力相仿或略高于他们欣赏能力的作品,以提升眼界、发展能力。《看画展》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范图的选择仍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案例中的大部分范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审美需求,但是图6至图10呈现的儿童美术作品,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略显稚嫩,因此,教师可选择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或者大师的作品给学生欣赏,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此外,“看画展”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为以后能独立地欣赏其他各类美术作品而“看”,而于老师大部分时间仅安排学生欣赏儿童绘画作品,仅在“总结拓展”环节呈现了大师的抽象美术作品,局限了本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种风格的大师美术作品,并将这些大师的美术作品适当融入“学习新课”和“实践运用”环节,在大师与儿童的作品对比欣赏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造型、构图和文化在表达主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作品风格中所呈现出来的—致性。
2.关于预设与生成
篇9
本次展览集中呈现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从1990年代至今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作品,包括装置、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等。艺术家还为本次展览空间特别创作了几件新作,其中包括大型的场域特定装置作品――《开放的金字塔》(The open pyramid)(2016)。
龙美术馆联合创办人及馆长王薇女士在谈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时说:“埃利亚松是当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他作品中的丰富性和巨大的张力令我非常欣赏和喜爱。当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主体建筑还在建造的时候,他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参观当时还是一片工地的美术馆。今天的这个展览就是在那时候萌芽的。他是一个有着科学家脑袋的艺术家,并且他观照自然,又极其关注日常感受,这使他有一种能让空间充满能量的魔力。埃利亚松的作品并非一个单一的平面或立体,而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他的作品在不断邀请观众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以此来唤醒观众内在的感官。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与埃利亚松的合作,通过邀请他的作品进入龙美术馆的空间,来唤醒这个空间的另一种全新生命,也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能够在当地感受一个当代国际大师的艺术魅力。”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则说,“我想通过艺术作品来放大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厅空间的洞穴感。这些艺术作品将邀请观众向内观看,探讨其感官在其中将如何作用,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梦想乌托邦提供可能。真实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事物、艺术、空间和城市作用于我们的结果。艺术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时颠倒乾坤,有时别有洞天――我希望为参观者带来一些这样的启示和疑问。在我看来,质疑‘这是什么’是一个开放的契机,它将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提供协商与改变的可能。”
本次展览邀请观众深入空间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展出的各系列作品也以此为开启实验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作品的选择和陈列上精心呼应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Atelier Deshaus)为龙美术馆设计的充满拱形元素且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美术馆的建筑巧妙地结合了矩形展厅与弧形天顶,埃利亚松则因此带来一系列包含基础几何原理结构的作品,包括圆形、球体、立方、以及棱锥。伞拱结构为美术馆建筑创造出许多离散的点,埃利亚松也通过精确排布的作品群组将巨大的建筑内部分割为独立的空间。
篇10
蔡国强和阿拉伯的这次关联源自和卡塔尔公主玛雅莎的一次会面。“那时候她刚刚从美国的大学毕业,穿着牛仔裤就到我的工作室了。我当时在纽古根海姆做回顾展,公主说卡塔尔也会建起一座当代美术馆,希望我为美术馆做开幕展览以及爆破项目。我想,开幕展还是应该阿拉伯本地的艺术家来做比较好。但是,和阿拉伯的联系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如今,年仅29岁的玛雅莎公主获得了美国《艺术+拍卖》杂志评选的年度艺术权力排行榜100强的第一名,卡塔尔也成为当代艺术最大的买家之一。和阿联酋一样,卡塔尔在国内大造文化设施,2009年开馆的贝隶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去年底新开的阿拉伯现代美术馆,都可算作大手笔,而让?努维尔设计的新国家博物馆正在火热建设中。卡塔尔王室正在全球大掷巨款为这些艺术机构寻觅藏品,而身为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玛雅莎公主掌握着财政大权。
人们通常会怀疑在宗教氛围浓厚的中东地区,做艺术一定有很多禁忌。但公主却大度地接受了蔡国强所要做的一切。“我送给公主一座山,公主说OK,我送给公主一片海,公主说OK,我还送给公主一片戈壁,她也欣然接受了,最后我对公主说,我要送你一个潜水艇,那里面是整片沙漠,还有活的骆驼自在生活。公主说,你开始让我做梦了,这个梦想真好。但是我说,我们没法用那么短的时间从欧洲运来一个潜水艇。公主说,没关系,等展览开幕之后,我们再来考虑这件事。”
蔡国强创作的山、海和戈壁如今都铺陈在阿拉伯现代美术馆一层。62块从泉州的山坡上凿下的巨石,从美术馆大门外延展到大厅里,上面刻着泉州穆斯林墓地中的铭文“人终将尝死之滋味”,“今生的享受都是虚幻的”,“死在异乡,即为殉教”。蔡国强第一次读懂儿时所见墓碑上的铭文,他为伊斯兰人面对死亡的坦然和思归情结所打动,这次“蔡国强海市蜃楼”展览,正是为伊斯兰的千年“游魂”所做的“返乡”仪式。
在另一个展厅中,蔡国强在从沙漠戈壁上取回的沙石上,用火药画出泉州至多哈地图。《往来的路》以图像记录了千年以来两地文明交往的途径,也用文字记录了蔡国强创作的心路历程。蔡国强所谓的“海”是几乎占满了展厅的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汽氤氲中,两艘阿拉伯小船和一艘泉州渔船隐若现。一台制波机循环工作,制造出无穷无尽的波浪,这种朦胧的效果,是蔡国强对阿拉伯的印象――一个亘古未解的谜。
应公主邀请而至的各国记者、卡塔尔王室成员和穿着白袍的本地观众都对展览的开幕式翘首以待。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一幕:艺术家用黑色的焰火为在外游弋千年的伊斯兰孤魂上演一场最后的葬礼。
阿拉伯语和中文同时进行着倒数,倒数归零,地面上的发射器立即轮流炸响。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仿佛阿拉伯骏马披着白光作折返跑,以目不暇接的速度不断跃出现场观看者的视野。当爆炸的鼓点骤急抵达,一朵巨大的三角形黑云出现在天空中。
“So Good!”披着头巾的阿拉伯少女发出惊叹。人们纷纷掏出照相机、摄像机,聚焦在空中,静静等待着黑云逐渐模糊、散去,和地上飘起的白烟融合在一起,将尘世的天空晕染上圣洁的色彩。
三角形之后是圆形,接着黑色、黄色的花朵交替着在空中开放。人们静静地等待着一只飞鸟划过天空,在它身后,出现了一道横亘天际的彩虹,色彩犹如儿童水彩笔般纯真。它同样晕散开来,没人包容一切的天空中。
火墙的出现让人猝不及防。蔡国强“入乡随俗”地使用了汽油弹,在空中炸出一面墙,观众还未从震惊中醒过神来,热浪已经穿越了他们的身体。
最后,一个巨大的黑色矩形为仪式谢幕,留下惊叹不已的观众在沙漠中久久伫立。整场“黑色仪式”持续了仅仅10分钟,8000多个装上电脑芯片的焰火弹完满完成了任务。戈壁上只剩下一弯月亮悬挂在朗朗晴空中。
中东世界的想象与真实
人们对于神秘的中东世界有无数想象。为了印证这些想象并将之化为艺术,蔡在这里多次考察。实际上,自1971年独立以来,这个波斯湾中的小小半岛,凭借其丰沛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飞速发展,于2010年成为人均GDP世界第一的国家。他们也同蔡国强一般,每日做着填海造山的梦幻工程。卡塔尔的海岸线呈清晰的几何形,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多哈的豪华楼盘“明珠岛”都是填海完成的。而在新建的购物商场Villagio中,一条人工运河蜿蜒而行,游走在两岸的仿古假墙间,建筑的顶部镶嵌着日月星辰。当地人穿着长袍黑衫,游逛在ZARA、H&M等国际连锁店中。走进阿拉伯人的真实生活,依然宛若梦中。
当蔡国强的肤色终于和当地人一样被阳光灼烤成深褐色,他终于以一个男孩的纯真梦想填满了阿拉伯现代美术馆的展厅。阿拉伯的骏马、骆驼、鹰隼、文字都成了他理解并展示这个世界的符号。
据说,一位阿拉伯当地艺术家在看到三号展厅中的《一起飞》时激动不已,称“蔡国强太了解阿拉伯了”。这件作品呈现了27只鹰隼用嘴叼着骆驼飞起来的场景。蔡国强运用了阿拉伯世界的两个重要符号一雄鹰和骆驼,表现了凶悍的攻击和温和的忍耐,相互敌对的状态和融合交织的命运。当被问及为何能让当地人激动不已,蔡国强表示自己只是呈现了事物的两面,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平面的,他愿意让一件作品的意指保持模糊的状态。不过,他显然很乐意看到当地人对作品进行种种诠释,比如有人说“这个骆驼就是他们的石油,那么多鹰都是在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