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

篇1

吕艳芹 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 100300

【文章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是一个注重文化传承的国家,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文物资产。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成立发挥着保护文物资产的能量,政工工作的展开指导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运作。但就现状而言,政工工作的成果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就需要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力度。

【关键词】

文物保护管理所;政工工作效率;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化水平的追求也日益突出。“盛世古董”的现象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愈演愈烈,人们对于文物的经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的关注都达到了空前的提高。由于文物的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特点,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工作正是文物保护管理所的职能所在。其中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所政工工作效率则是提升其职能的关键措施之一。

1 文物保护管理所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管理所主要职责是对文物进行保护并管理,而做好保护和管理的工作在于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政工工作正是要以人为本,对人的思想展开教育工作,团结管理所有从业人员端正文物保护管理态度,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技术, 凝聚向心力,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政工工作的质量松散、效率低下,就会造成管理所从业人员思想散漫,工作懈怠,缺乏责任心,丧失奋发拼搏的动力,对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将会造成一个重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文物资源的存在价值,给社会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因此,政工工作意义非凡,不可或缺。

2 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所政工工作效率的措施

2.1 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

政工工作人员在给其他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思想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加强对自身修养管理,积极锻炼身体,树立健康向上的光辉形象,增加对文学素养的提升,掌握语言的魅力, 从而提升自身的凝集力和人格魅力,为政工工作的展开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增强政工工作的实用性能

随着人们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更强劲的实用性能。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帮助职员在文物收集、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提升信念、加强自身管理、增加信心、提高集体荣誉感,从而更方便且更有意义地完成文物保护管理所的职能。

2.3 树立政工工作的榜样性质

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个首领,而这个首领都需要能够成为所有人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的能量绝对不可以小觑。只要是人,都会产生惰性,而且这个惰性发生的时间不是那么容易受到人意志力的控制。但是对于意志力更加坚强的人来说,也就更加容易控制一些。榜样的作用在这种时候,就可以起到一个激励的意义。可以通过无形的感动,达到有形的共鸣,凝聚起职员群体的意志力,在产生懈怠情绪的刹那,形成愧疚的心理,再在瞬间转化为完成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动力。榜样也是一种荣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也是利的一种。人人都想成为榜样,也就促进了大家都想成功的心理,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工作的热情也会达到空前的,对于质量的要求也会满足哪怕更苛刻的条件。政工工作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员工自发的完成和实现比之政工工作强制的要求和实现,效果可想而知。

2.4 注重身体的锻炼

拥有一个好体魄,对于提高文物管理所的政工工作效率尤为重要。但是当锻炼身体这件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物时,往往更加容易被所有人忽视。现如今,年轻人对于体能的锻炼较之老年人来说,有着明显的差距。但作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主要成员,其所占比例绝对是重中之重,而老年人占的比重实在是太过轻微。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年轻职员并不少见,而工作效率的提高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绝对不低。因此注重自身体能的锻炼对于政工工作的要求来说,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5 与时俱进的完成政工工作

时代在变,思想也在变。作为指导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政工工作也需要完成与时俱进的蜕变。以老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更着的管理工作,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工作效率滞后,找不着责任人等。只有采取先进的指导思想,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提高管理工作以及政工工作的效率。

3 结合法律法规,扩大宣传教育

文物的价值包含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种。而随着文化价值的提高,其经济价值也水涨船高。但相对于其文化价值而言,人们更重视它的经济价值。因此,有一部分人为了钱财,罔顾法律法规,铤而走险,贩卖文物。而也有一些人,缺乏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淡薄,经受不住诱惑,而走上这条不归路。因而,政工工作需要结合法律法规,加强和扩大法律知识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为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4 加强文物知识的普及推广

加强文物基本特征等一些简单知识的普及对提高政工工作效率有一定的优势。有些文物的发现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发现文物的人并不见得就懂得文物的价值,也不见得就了解到所发现之物就是文物。因此,加强文物知识的普及推广,对于文物宝物管理所的重要职能的执行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政工工作的目的正是为管理所职能的实施提供帮助和指导。所以加强文物知识宣传普及也是提高其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5 结束语

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政工工作效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文物的存在, 为人们了解过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佐证的依据;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提高了政工工作的效率,就是提高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对文物的保护和收集,方便了文物的管理,使人们更容易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文物,了解到文物的核心价值,了解历史的辉煌,了解到前人的智慧,为现代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美华. 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政工工作[J]. 经营管理者,2013,07:342.

[2] 赵秀颖. 浅谈政工工作中的人本化教育和管理[J]. 东方企业文化,2014,21:210.

[3] 霍海霞. 浅析我国文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史志,2013,21:241.

[4] 杨坤. 关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价值工程,2013,17:134-136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为准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标准、精益求精,全力做好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申遗工作,使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经县政府同意,成立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文物本体保护组、环境整治组和宣传报道组。文物本体保护组组长由同志兼任,环境整治组组长由同志兼任,宣传报道组组长由同志兼任。

三、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文物保护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及任务

1.配合省、市文物局做好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保证申报文本的质量。

2.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规范性要求,组织编制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科学性的文物保护管理规划。

3.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文物保护管理方法,按程序上报县政府公布。

4.制定完善的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并完成文物本体展示工程。

5.按照文物“四有”档案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专门的申遗档案。档案由专人专管,并不断充实,完善档案资料。

(二)环境整治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及任务

1.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做好鸠摩罗什舍利塔周围的现代碑石迁移工作。

2.保护草堂寺内古树名木、改造绿化景观。

3.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做好参观道路、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电力设施改造工作。

4.整修草堂寺门前及周边道路,建立标识系统。

5.拆除草堂寺门外的商业用房及草堂寺围墙内的临建房屋。

6.建立安防、消防系统及观测系统,明确监测责任目标与指标,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

(三)宣传报道组的主要职责及任务

1.编发申遗信息并组织指导开展申遗宣传活动。

2.制定宣传展示方案,制作能充分反映申遗点文化内涵的宣传品。

3.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网络等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展示活动,提高公共知晓率。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申遗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抽调专人专职负责。要按照我县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申遗工作顺利进行。

(二)各相关部门领导要将申遗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和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作为今明两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各自实际,按照规划要求,制订工作方案,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和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一是要摸清情况,掌握一手材料,做到整治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整治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三是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及有关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通过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划定职责边线、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促进运用法治手段强力推动文广旅行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我县文广行业良好形象。

二、督查检查内容

(一)旅游企业

1.旅行社

(1)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情况;

(2)旅游合同签订情况;

(3)旅行社业务档案管理情况;

(4)旅游安全用车情况;

(5)旅行社责任险投保情况;

(6)极端恶劣天气应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7)对游客的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情况。

2.A级旅游景区

(1)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和引导标识清楚醒目情况;

(2)险要地段的安全防护情况及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3)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4)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5)景区巡视制度落实情况;

(6)对游客的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情况。

3.星级旅游饭店

(1)消防“四个能力”建设情况;

(2)食品采购、加工、储藏等重点环节管理情况;

(3)用电、用气、用油安全情况;

(4)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

(二)文化(文物)市场

文化市场检查范围包括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演出市场、文图博单位及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文物市场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主要职责是督促相关场所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依法取得行业行政许可或依法应备案情况(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公安消防安全许可证、文化娱乐审批或报备情况等)。

2.制度建设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其有关台帐登记情况。

3.人员配备情况。单位(场所)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情况。

4.安全培训情况。从业人员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取得有关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情况(如消防安全员培训)。

5.应急演练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备案情况。

6.设备设施的安全维护、保养、定期自查及操作情况。如检查监控系统、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及时更新,是否有检查维护记录;从业人员是否会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

7.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的台帐与现场一致性情况。

8.文物保护违法行为情况。文物保护单位内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是否发生违法建设行为;是否发生擅自迁移、拆除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擅自修缮文物保护单位,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文物保护单位,造成文物破坏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考古发掘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内进行考古发掘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经营性活动的违法行为等。

9.依法应检查的其他现场管理情况。

三、责任分工

2021年度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检查文旅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督查检查对象的抽查由局领导带队,局机关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参加组成督查组,结合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旅游节假日与节庆活动及上级部门及安委会安排的安全大检查一并进行。同时,协调与联合各级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与整治行动。局执法股负责全局安全督查检查计划的编制以及督查检查执行情况的综合和绩效评价工作。

四、年度监督检查对象检查计划

局执法科室对各安全生产企业进行工作督导时,原则上每个季度抽查不少于10家经营企单位。特别是针对“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和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安全生产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安全隐患检查活动,确保月均受检达到1次以上。全年计划检查各安全生产企业覆盖率100%。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局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加强对文旅行业企业开展年度安全监管督查检查工作的工作指导。

(二)严格督查,注重实效。安全生产检查人员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原则立场和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严格督查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对经营企业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查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采取关闭和停业整顿等果断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形成强大舆论氛围,让安全保障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篇4

1980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局、国家建委《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工作的请求报告》中指出了当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重要古建筑被机关、部队、工厂、企业所占用;在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周围修建很不协调的新建筑;对古建筑“改旧创新”等等。

这份报告突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此同时,一些熟悉国外历史城市保护情况的专家学者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设想。

在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的提议下,1981年12月,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报告》。三个月后,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北京等24座城市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开端。

1986年12月,国务院又公布了上海等38座城市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再次公布了哈尔滨等37座城市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了控制数量与质量,此后的名城认定采取个别增补的形式。

据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同济大学张松教授介绍,就已经公布的名城数量、规模、分布和类型而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世界之最。

保护与发展并无对立

据张松介绍,虽然较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欧美、日本等国而言,我国起步稍晚,但由于当时许多古城风貌犹存,从1982年开始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晚。

已故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景慧曾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初衷,就是设立一项保护措施――从城市角度保护文化遗产。

1983年2月,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规划局和文化部文物局的《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强调,“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基本概念反映了城市的特定性质,作为一种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当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出来,并对整个城市形态、布局、土地利用、环境规划设计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一由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引领城市方向的思想,后来被融入对名城审定的“三条原则”中,分别是:

第一,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当前是否保存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面貌应保存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第三,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或郊区,保护和合理使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该城市的性质、布局、建设方针有重要影响。

上述三条审定原则显示,在中央层面的政策初衷上,保护与发展并无对立。

批准是为了“加锁”

相对于第一、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许多专家指出,第三批的情况较差,“许多城市在当时评选中就不完全符合‘三条原则’。”

据王景慧回顾,1982年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并没有给“历史文化名城”下定义,也未说明条件。而首批24个城市确实是有整体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也较为完好,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没有什么争议。到1986年的第二批,部分标准才制定出来,但由于一些概念模糊,选拔认定还是采用定性的“比较级”。

而据张松教授介绍,第三批名城公布时,一些问题已经暴露出来,许多名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反城市规划法规,古城风貌和历史遗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选拔和审批,一方面是为了肯定,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为遗产“加锁”――借助名城的“帽子”促进保护,约束地方的破坏行为。

因此,1994年的第三批国家级名城审批的请示通知上,特别增加了“加强保护管理”的表述,明确要求除了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才有资格参加评选,并强调要从严审批,对不按规划法规保护、失去名城条件的城市,“要撤销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而名城保护的立法和制度建设一直在艰难中前行。虽然在2000年以后陆续也有十来个城市获批“国家级”,但具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直到2008年才正式出台,为申报区域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等级、保存状态以及配套的管理措施给出了相对明确的评分依据。

名城保护如同虎口夺食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名城保护目前仍旧存在如片面追求土地价值导致遍地拆卖、文物保护代替名城保护损失整体风貌、旅游开发代替名城保护致目光短浅、拆真名城建“假古董”行“开发式破坏”之实等四大严重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保护意识薄弱、维修经费缺乏、名城保护与土地开发的利益冲突、基础研究薄弱、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等“传统弊病”。

2013年1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除了通报河北邯郸等八个城市,还透露,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中约90%保护不力,相当一部分已名存实亡。

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明确所在地各级政府为监管和责任主体,而且从90年代开始,中央、地方大大小小的遗产保护相关“市长班”开办迄今,上述延续多年的“老原因”、“新问题”不由得让人困惑。表面上看起来是所谓“发展”和“保存”、“现代”和“传统”、“经济”和“文化”的对立,掀开盖子,是否正如也曾管理过遗产保护的台湾学者龙应台所说,“不仅仅是文化问题”。

篇5

一、指导思想

在前一阶段学习调研、分析检查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解决不适应不符合文化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积极把握十七大的“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统一思想、积极协调,挖掘整理、加大投入,发挥传统优秀文化优势,力争使*的文化事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二、总体目标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增强。局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文化管理制度建设、文化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坚定发展文化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2、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文环境,全面提升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3、全县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得到完善。建立健全全县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服务管理职能。强化政府、机关为文化事业服务,为实现全县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4、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得到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更加密切,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三、整改内容

整改项目1:积极建设和完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整改目标:不断创新文化管理与服务方式,稳步推进文化工作。

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和设施设备*分中心配备县支中心55万多元的设备(服务器、投影仪、信息接收设备等),以及每个乡镇基层服务点5万元的设施设备。(2)为顺利推进我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2009年4月,县委政府对县支中心投入了10万元的前期启动经费。(3)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在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省综合布线专业工作人员的连续多天紧张工作,*支中心的电子阅览室初步建成,“六个乡镇基层服务点综合布线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也已于近日顺利完成。(4)验收之后,在运行过程中边发现问题边整改,不断完善有关工作体制和机制。

整改时限:2009年1月――2009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图书馆、局办公室

整改项目2: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

整改目标: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是国家计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于*年底开始在全国推行、实施的一个文化建设项目,具体工作目标是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电影“三个一”目标,即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通过文企联姻方式,与*芳缘婚纱合作,实行市场化运作,逐步扫除未放映的自然村盲点。

整改措施:为了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落实有关文企联姻的文件精神,切实解决我县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丰富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科技知识,文化局针对*已无专业放映队伍和电影公司、电影院被撤销的实际,努力探索将文化与企业联姻工作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机结合的新途径,积极协调、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电影放映,与“*芳缘婚纱摄影图片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让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我县的文化建设中来,到现在为止已放映了150余场电影,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整改时限:2009年1月――2010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群文股

整改项目3:积极争取资金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

整改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通过工程建设,改变部分乡镇文化站无站址的现状,同时改扩建和完善基础设施落后、老化的部分乡镇文化站面貌。

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各级资金,第一步实施建设的乡镇文化站建设6个。全县共计乡镇文化站9个,根据中央抓机遇,扩内需的号召和部署,按照省市安排,*县今年涉及乡镇文化站改扩建或新建项目的乡镇是*镇(*村)、*乡(*村)、*镇、*乡、*镇、*镇(*村)。六个乡镇文化站改扩建或新建设工程,建筑面积3050m2,总投资187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债资金共计9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共计91万元。中央配备的国债资金每个乡镇为16万元,省级前期配备的资金为每个乡镇5万元。(2)积极协调和争取市级配套资金支持。现在涉及建设的各个乡镇已经基本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只要各级配套资金一到位即可开工建设。(3)第二步,多渠道为未列入规划建设的3个文化站争取支持,使之早日纳入市级建设规划中。

整改时限:2009年1月――2012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群文股

整改项目4:积极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整改目标:在20*年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积极把*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整改措施:(1)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当前,县委、政府决定创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了*古城风貌协调区的建设步伐,使古城风貌得到重大改观,大部分恢复了古城明清古建筑风格。*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独具特色的高台、高跷、地会、洞经音乐和其他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且这些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为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现在申报条件已基本具备。

(2)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2009年5月,县委政府根据*的发展实际,审时度势,适时了把积极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作为本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来完成,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莉苹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庆华和县建设局局长张锦坤任副组长的“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申报工作由建设部门牵头,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参与,目前各方面的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预计8月15日即可完成申报工作的初稿。

整改时限:2009年5月――2009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文物管理所。

整改项目5:认真组织和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整改目标:按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的时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整改措施:(1)积极协调,完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启动。(2)按要求认真完成普查分类工作任务。按照要求,在普查完每一个文物保护点,或单位后,都要将普查数据报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审核,最后才能填写由国家文物局统一编制的文物普查登记表,在全市的此次文物普查中,*以质量高超、人员业务熟悉、技术过硬而稳居前列,被当作了学习的榜样和标兵。(3)积极协调,争取资金支持。目前由于经费不到位、设施设备匮乏而导致*的文物普查工作进度缓慢、工作效率较低,部分工作已处于停滞状态。为顺利完成文物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亟待政府解决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

整改时限:2009年5月――2012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群文股、县文物管理所

整改项目5:积极组织和参与第二届新农村文艺调演。

整改目标:认真落实和组织好第二届新农村文艺调演。

整改措施:积极协调,部门间通力协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安排,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及相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合作,抽调相关人员,精心筛选节目,共同组织好本次文艺调演。

整改时限:2009年――2009年9月

责任领导:*

责任股单位:群文股

整改项目6:积极组织和落实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

整改目标:在第六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筛选出一批保护价值极高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申报。

整改措施:一是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把文物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二是对丰富的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恢复等工作,迎难而上,多方筹措经费,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文物保护工作;三是文物保护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网络覆盖全县;四是对县内的文物分布及现状底子清、情况明、动态管理到位,档案资料齐全;五是文物管理制度健全,“四有”工作规范,未发生文物被破坏、损毁及被盗、丢、失等的责任事故;六是加强依法行政,坚决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七是在古城建设和改造中,坚持以文物保护为前提,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八是在确保文物安全和社会效益为先的指导思想下,注重传承、弘扬和利用文物,使之能发挥古为今用的功能,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广大群众在了解中参与,普及中保护,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整改时限:2009年7月――2012年10月底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群文股、县文物管理所

整改项目7: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着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

整改目标:按照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的力度。

整改措施:要认真吸取深圳“9·20”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坚决做好安全隐患百日大排查工作,大力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一是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要继续推进“阳光执法”工程,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文化市场审批“疏导”政策,在网吧管理、娱乐场所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争取有所突破;三是要加强对文化市场政策法规的研究学习,在文化市场监管过程中争取变被动为主动。

整改时限:2009年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文化市场稽查队

整改项目8:加强支部及文化系统的学习。

整改措施:健全学习制度,切实搞好学习;通过深入调研,转变领导作风,做到科学决策,切实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建立职责明确、顺畅有序的工作机制。

整改时限:2009年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党支部

整改项目9: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力度。

整改措施: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夯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思想基础。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编制好职位说明书,切实解决“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不实干”的问题。

整改时限:2009年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办公室

四、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分工负责制,由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股室通力合作,抓好各项整改措施落实。要深入基层搞调研,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积极推动重点问题的解决,在整改落实中创造典型经验,形成示范效应。

篇6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

当前,在我国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需要我们端正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并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古建筑的施工规则。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古建筑的修复进行简要阐述。

一、端正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

古建筑修复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展开适当的具体分析。我国的文物古建筑施工工艺和原材料都与西方的古建筑有着鲜明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特定的损坏问题制定特定的修复方案。举例来说,西方古建筑一大部分为石构建筑,而我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刚一柔的风格非常鲜明,因此在做修复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建筑的本真特征,同时尽可能的保证古建筑可以承受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修复工作,真正做到为后代留下历史遗产。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能让古建筑延年益寿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正确的,都应当坚持;凡是影响甚至破坏古建筑寿命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错误的,都应当纠正。在如何保护修复中国古建筑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古建筑维修的正确指导思想,寻求妥善的修复方法,这是唯一正确的路线。

二、坚持古建筑修复的原样性

对所有文物的修缮,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是保护修复古建筑的一个宗旨和出发点。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古建筑不论是官式做法还是民式做法,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艺术风格、风俗习惯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力水平。而且凡是古建筑都会留下历史的印痕,让人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因此保护古建筑就是要承认其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和真实的历史文物,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因此,我们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就要认真分析其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深刻总结古建筑修复和维护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古建筑的特点进行修复,核心就是坚持原状修缮,尽最大能力让它保持原状,才能显示出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三、解决好材料和技术问题

修复古建筑要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文物修复原则、搞好文物古建筑修复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当前的文物古建筑修复中,材料和技术都存在问题。现在,古建修复的最大难题是木料缺乏,尤其干木料缺乏,大材积的干木料更缺乏。我国本身森林资源短缺,建筑市场木材需求量又很大,供不应求,只能现采现用,木材含水率高。古建修复受工期和资金所限,又不能事先买进木材等待自然干燥。湿木材用于古建修复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极易糟朽,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其次是砖瓦。砖瓦是人工生产的建筑材料,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非常严格、讲究,现在的砖瓦厂,即使了解这一系列传统工艺,也没有一个厂会按这套工艺去做,因为那样会使成本提高。所以现在生产的砖瓦,质量都大不如前。再次从技术上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继承和传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建文物修复质量的提高,当前我们的古建修复队伍素质不高,水平低等问题。材料、技术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自身原因,必须寻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注重古建筑修复方法的多样性

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对损坏的建筑构件,一般能修复的,都尽可能不要替换。实在需要替换时,新构件的材料要求应与原材料在色彩、质感和其它外观方面相匹配。如果是修复缺失的部分,更要求有准确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依据,而不能根据想象或使用其它建筑上的代用品。如果置换的构件涉及到结构本体,则一般都需要事先对古迹的状态进行详细的测定,以确定最好的修复方案。在情况不明或不易查探时,则需要先设置临时支撑再做进一步的测定。如果建筑不大或只留部分残迹,也可以采用“落架大修”的办法进行修复。一是原位补强,即用嵌玻璃纤维杆和使用环氧树脂的办法,但这种方法是不可逆的,它不仅使日后可能需要的其它维修方式无法进行,而且和原来木构架的设计意图和受力机制相悖;二是把木构架拆卸,将损坏的部分用新材料重做后再进行装配。对于遗址或建筑遗迹,修复一般只限于把现场挖掘到的散失的部件按原位组合重建,以求全部或部分再现建筑原貌。这种方法被称为“归位复原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完全依靠散失的部件组合起来的古迹(哪怕只是局部)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有缺失的部分。只要缺失或损坏的部分在总体中占很少的份量,一般都允许修复补缺,但要求对原状应有权威的证据,修复应有考古的精确性,同时,补缺部分还要易于识别。在这点上,它和考古学家用石膏粘合陶器碎片的复原方法和原理是一样的。这种复原方法特别适合因战争、地震等原因突然坍塌或毁坏的建筑。

五、注重提高耐火等级、降低火灾荷载

结构防火是修复、改造首先遇到的问题,古建筑的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历史,一般为木结构、木屋架,耐火极限极低,要完全达到同样耐火等级的现代建筑的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疏散系统等方面的要求是很难做到的,并且由于文物保护建筑的特殊要求,其建筑结构一般是不允许改变的,要保证建筑结构上的安全,使古建筑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我们对古建筑的结构防火应分以下情况判定:(1)文物保护范围内的、有特色的,我们应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并且经过专门机构的检测,能继续使用的,属被保护和保留的建筑结构应首先确定其耐火极限,并按照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校核该建筑的防火分区、疏散系统等是否能与其原有的耐火等级相匹配,如匹配可不对其结构作防火处理;反之,则应采用对其结构进行防火保护或处理来提高其耐火等级。(2)如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可以用耐火极限较高的现代建筑材料来替代。原有建筑内已破旧不堪的木楼板,可以采用混凝土现浇楼板来替代。(3)当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消防设计的其他部分也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时,应采取增设消防设施的方式来达到防火,即在不破坏古建筑的原有结构、不影响其使用功能、满足古建筑装饰效果的前提下,增设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的防火装置和排烟系统,由此做到防范于初燃、控制于小火,不危及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的要求。

总之,古建筑在不更改外形的前提下,做好维修、加固工作,这在现代施工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完整的重现历史的艺术瑰宝,为世界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要及时地采取保护修缮工作,纠正已经存在的问题和正在发生的诸多问题,用现代材料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设置必要的加固措施,同时内部设备也完全可以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改造,保证古建筑的历史之美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Anyang is one of the eight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China Excellent Tourism City, National Garden City, is the hometown of Oracle, "the birthplace of book of chan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concep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our city, the ancient city of Anyang, such as emphasis on Yin Ruins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and planning to demonstrate, proposes a historical basis, effective method to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step by step,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Anyang protection research, it will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and renewal;

中图分类号:K928.71

河南安阳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古都。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早在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一直到商朝灭亡,共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史称殷都,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文化都有很大的进步,成为商代后期的整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殷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城市范围的,长期固定在一地的国都。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有“洹水”“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安阳位于黄河下游西段的北岸平原上,西部丘陵起伏,中东部为冲积平原,漳河、卫河等几条古老的河流由东向西横贯其间,早在2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旧石器时代的“小南海文化”。商王盘庚把都城从奄(山东曲阜)迁到安阳小屯一带,改称为殷周灭商,殷都遂为废墟。历史上著名的文王囚而演《周易》、妇好挂帅、武王伐纣、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经发生在这里。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的著名诗句。

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及作用

1、殷墟

殷墟为中国最早的古都,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横跨洹河两岸,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1961年,殷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安阳古城

安阳古城、始建于后魏天兴元年,增筑于宋景德三年,周围十九里,门上有箭楼和角楼各四座,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马道。城内街道布局具有中国典型的古城风貌,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众横交错,整个街道布局为片字型,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南北大街上有钟楼(已重建),鼓楼,城门对称布置了许多重要古建如天宁寺、文峰塔、高阁寺、城隍庙。其他还有韩琦庙、昼锦庙等,城中一些街坊民居保存完好,灰砖土瓦,院落整齐,呈现典型的明清城市传统风貌。

3、墓、养寿园及袁氏小宅

袁墓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布局与造型妇幼特点,呈现半封建半殖民地建筑风格。

袁氏小宅位于安阳老城内三道街中段路东,是传统四合院住宅,建筑形式为中西合璧,养寿园因战乱已毁,但基地尚存,这些均为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珍品。

4、城郊部分

修定寺唐塔、羑里古城与文王演《周易》遗址,岳飞庙、岳宅、小南海、北齐石窟、灵泉寺、万佛沟、曹魏邺城遗址。这些均为国家级及省级保护单位。

二、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改造构思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往往就会就事论事地对每个文物古迹划几道保护圈,而不能反映出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城市特色的完整体系。从安阳的特点来看,没有殷墟就没有安阳古城的地位,没有古城,就没有了依托。应以殷墟为重点,突出保护殷商文化,充分体现殷都的特点;对古城保护改造的指导思想是本着“全面控制、重点保护”的原则,把古城保护与改造建设妥善结合起来;以安阳河为纽带,联系殷墟、老城、袁林、新城,形成历时文化和旅游文化两个体系。

明确整个城市的保护等级及范围,对重点地段作逐个、深入地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范围界线、必要建设的设施或建筑,以及合理的开发和旅游服务的规划等。

三、安阳古城区的保护规划

安阳古城面积约2.4平方公里,城内以居住和商业为主,现有居民约9万人。安阳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多,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安阳市人口剧增,古城的科学规划、合理保护利用迫在眉睫。

1、传统民居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后,安阳市建设规模逐年加大,古城的传统民居在消失速度上也急剧加快。传统民居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某些方面有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优点,选择质量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四合院3-5处,作为古建筑进行保护,选择保留较好的传统街区和成片传统民居进行原样保护,对已确定保护的传统民居,还要编制以体现地方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委主体的利用规划。

2、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

古城内重点文物古迹丰富,这是古城重要特色之一。对于保存较好的,立足于保护好现有的真实环境,对于保存较差的,应立足于科学考证的基础上翻修。文物古迹全部损毁的,应实施遗址保护,视情况需要,需要复建的,应以史实为依据,在原址上复建。

3、古城内部道理的的调整

从保护古城面貌及不破损较好民居为原则,但需兼顾到改善环境的要求,道路的改造拓宽必将影响沿街的建筑,所以要慎重对待,规划确定,应基本保持古城道路格局,根据现代化交通需要,可适当调整拓宽。

4、古城区的视线规划

严格控制全称的新建房屋与构筑物的高度,从城内的几个重要的制高点,考虑相互通视的的要求,主要为钟楼、文峰塔、角楼、相州宾馆,形成古城的视线走廊。逐步整治高度突破视廊的建筑。

5、古城内建筑环境协调问题

古城内一些违章建筑,不能改造的丑陋的建筑应拆除,近年居民自行改建的平顶红砖楼房,应该改建过程中加以改造,可采用加盖屋顶、粉刷墙面等措施来实现新建筑与古城风貌的统一。沿护城河两侧,由于过去以多层建筑代替城墙的思想指导,新建了不少造型单调,与古城气氛不相协调的住宅楼及办公楼,从长远想要逐渐改变。

6、古城绿化

古城绿化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重点绿化与普遍绿化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结合古城改造开辟小块绿地,结合古迹形成具有安阳古城特色的小游园,增设代表安阳老城文化的城市雕塑、小品。在环城河两侧,已逐步形成了环城绿化带和游园,对于环城河外侧的游园、绿带,应提高绿化艺术水平,激发人们对安阳传统文化的遐想。

四、结语与展望

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就是安阳文化的保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与品位,而祖先留下的建筑遗产则是文化内涵的载体与物化,承载着这片土地先民的生活和文化积淀。安阳是一座饱经千年沧桑的城市,持续着曾经的辉煌,传达着历史的回响,了解安阳的历史,珍惜、把握安阳的现在,在安阳未来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交相呼应。安阳的明天将是一座熔铸着千年文化的精神,充满创新与活力的现代城市,一个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想城市。

参考文献:李其荣、杨北帆编著,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单雯祥,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刚才,祖学同志就“十一五”及2010年的文化广播影视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明确了“十二五”文广工作蓝图,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后面,杨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文化广播影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发扬成绩,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一五”是我县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文化艺术中心综合楼、影剧院、东坡梁广播电视发射台和13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和45个村级服务点;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安装“村村通”356套,建设村级广播室121个,基本解决了我县边远地方9256户近3.7万贫困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二是广播电视宣传成效显著。广播电视宣传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为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共演出1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250余场次,在全市率先放映广场电影。新编创剧目3个、小品30个、小戏35个、表演唱27个、歌舞节目46个,参加省市各项演出达40余场次;组织辅导干部群众创作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共860件,96件作品荣获不同格次奖项;积极指导群众文学创作,近60篇文学艺术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14件文学文艺作品分别荣获中、省、市奖项。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喜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421处,其中重大发现6处,下梁镇的“永和”题记崖墓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发现,我县不可移动文物点已达到1484处;建立完善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市级非遗名录4项,渔鼓申报国家级非遗资料已送交国家非遗中心评审。五是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820余户次,查处各类案件40余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400余盘,书刊3320册,处理违规网吧3家,极大地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乡镇、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文化广播影视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县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文广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党和政府赋予文广工作的基本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我县文化、广电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机制不活,服务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特别是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扶持公益性文化广电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为我们加快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在困难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的重要时期,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广大文化广播影视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加快全县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繁荣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文化广播影视各项工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推动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非常关键,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化舆论宣传,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目标,以改善设施条件为基础,创作文艺精品,提高行政能力,狠抓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一)自觉站在全局高度,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做强舆论宣传。当前,我县正处在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内外环境至关重要。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全力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继续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自觉站在全县发展大局的高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改进和提高宣传报道方式,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鼓劲加油。新闻战线同志要不断提高认识,认真学习领会县委、县政府各个不同时期阶段的工作部署,从整体上把握好重要精神的内容实质、思想脉络,突出报道我县建设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情况,在扩大总量、调整转型、统筹城乡、提升形象、构建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工作上,打好宣传战。要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各种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把县委、县政府关心群众的重大措施传达到位,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解释到位,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有关政策宣传到位。发挥宣传思想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问题有效解决。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发挥广电系统的内宣优势和外宣强势,主动与省市主流媒体联系,邀请他们来我县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大力宣传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突出成绩,为在新起点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争取更为有利的外部空间。同时,要加强广播影视安全优质播出工作,进一步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时刻不能放松。要在加强技术装备、技术设施建设和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播出水平的同时,及时完善安全播出的管理制度,查找影响安全播出的隐患,完善相关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队伍管理,加强安全保卫、管理维护等安全运行各项工作,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二)以服务群众为主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主题鲜明、方式新颖、富有特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室内与室外、专业与业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原则,积极探索群众文化与企业合作开展大型活动的新路子。要深入开展节庆活动和以送戏曲、送图书为主题的文化下乡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新农村建设。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文化阵地建设。要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进一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村村通”工程、文物维修保护工程等文化建设工程,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工作,力争更多的文化项目和资金落户我县。大胆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新体制、新理念,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招商引资,支持引导和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参与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文化活动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管理,确保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积极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各行业和部门的文化设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整体活跃,按照“巩固乡镇级、建设村级、发展组级”的思路,突出重点,建立健全立足基层,面向群众,覆盖社会的县、乡(镇)、村、组、农户五级文化服务网络,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四)以地域特色为主题,大力繁荣艺术创作。把展现地方特色文化与展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抓好艺术精品生产,努力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在总结我县文艺精品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业余与专业并重、舞台类与非舞台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精品创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从我县城乡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中汲取营养和灵感,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特色的精品力作。要以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为目标,精心策划设计方案,抽调人员创编排练,精心组织参加2011年全省第六届艺术节展演,全面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五)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学好文件,准确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全面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质。要注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文化体制改革,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反复论证,研究提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做好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为契机,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积极申报文物保护项目,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确保文物安全。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果,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七)以规范管理为切入点,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认真落实文化稽查工作制度,增强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的执法联动能力,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突出抓好网吧、音像、教辅教材等文化市场重点领域,鼓励音像销售向连锁、超市方向发展,积极开展以打击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净化文化市场。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法制环境,为文化市场发展、先进文化传播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凝聚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文化广播影视工作,从大文化角度思考和统筹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化广播影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把文化广播影视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组织领导、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高度重视、适度倾斜,切实解决文化广播影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层层落实任务,狠抓措施到位,形成支持文化、广电事业发展的合力。

(二)加大经费投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确保乡镇文化站工作和业务活动经费有保障。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以集聚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建设,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积极配合、支持乡镇文化站建设,切实协调解决征地、选址等问题。

篇9

关键词:衡水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整合创新

一、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一) 相互依存

文化古迹、文化氛围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依托其发展相应的产业。同时它需要保护和运作,其产业化运作的方法之一就是旅游业,旅游业可以把丰富的历史遗迹、文化氛围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二) 相互促进

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已是一种潮流。旅游者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人们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有着特殊的兴趣。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

衡水市旅游资源景区(点)数十处。正在开发启用的景区(点)8处,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这些景区(点)分别为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桃城区宝云寺、绿岛空中戏水乐园、西郊游乐苑、迎宾生态园、冀州市灵秀山庄、景县景州塔。其中武强年画博物馆、桃城区宝云寺、冀州市灵秀山庄为AA级旅游景点。我市现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分别是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和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景区(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工业生产、农业生态,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成为衡水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潜在优势。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

第一,文化古迹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全国许多以文物观光为主的旅游城市,如西安、洛阳等,都是依赖其特有的文物古迹来发展旅游业。文物古迹、历史氛围等都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目前,我市共有文化古迹21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文物古迹如衡水湖、宝云寺、灵秀山庄等。

第二、 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带来了文化古迹的修复、重建和复原,如衡水市近些年来修复了宝云寺、开福寺舍利塔等,这些工作尽力恢复历史的原貌,如果没有旅游业的推动,以上复员工作是很难进行的。

第三、 博物馆、文化小镇得以兴建。如习三内画博物馆、周窝音乐小镇,从而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四、 地方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得以保护和弘扬。衡水不仅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如内画、武强年画、侯店毛笔、陈集剪纸、衡水古陶等。这些艺术品得到保护和弘扬,为更多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借助旅游者使当地文化传播与海外。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一、 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但旅游业首先表现为经济行为,并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旅游业的开发重视市场需求导向,注重把握市场潮流,但并不要求保护文化的原生态,其表现形式商业化、娱乐化,因此,难免会带来文化展现的肤浅和庸俗。

第二、 管理体制的弊端阻碍了产业的整合协作。衡水市的旅游文化景点不集中,规模都不大,资源配置低,景点开发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各部门在制定规划、策划旅游项目、宣传推销时,基本上各定各的调、各唱各的戏。甚至小区域内相同类型的旅游产品重复开发且不能相互合作。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整合和发展。以致于缺乏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

此外,还存在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品牌战略力度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

从衡水市的实践可以看出,目前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主要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表现为旅游与文化资源互为开发与利用,基本达到“以文促游,以游养文”的目的,但很多方面未能较高层次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未能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种现象与问题在我国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在此,笔者提出一个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基本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衡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构想。

第一、机制理念层面的整合创新

以指导思想的整合为纲领,保证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人本思想;三是特色原则。所以,衡水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开发中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产业整合的首要原则,以现念的旅游文化张县历史文化功能,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之路;同时,又要加快政府管理机制的转变,深化企业机智改革。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主管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方向转变的步伐,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突出管理的整合作用和衍生力量。

第二、 市场层面的整合创新

广开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实施政府、集体、个人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在统一规划指导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开发和合资开发旅游文化景点、兴建文化实施,必要的时候实行产业扶持政策。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介文化旅游资源,以使某地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统一于一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之下,使该地的所有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形象都成为该品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使该品牌成为各个旅游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代名词”。

第三、 资源层次的整合创新

活跃旅游形式、丰富旅游内容,可以把旅游名胜古迹与观赏民俗风情、把参观文化遗址与观赏民间工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此外,更重视对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工,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

总之,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有利作用,重视社会效益,培养出一批知名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把衡水打造成冀东南地区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

(注:本文为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77B)



参考文献:

[1] 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旅游管理》2000年第4期

[2] 陈怡君,《当前中国旅游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篇10

关键词:开发性移民;前期工作;补偿原则

1开发性移民的内涵

1.1开发性移民的含义

开发性移民是利用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开发本地资源,发展生产力,为移民谋求一条新的生产、生活出路。政府的指导思想是要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它将过去单纯的赔偿安置改变为开发性移民安置,把生产安置的重点放在帮助移民寻找新的生产门路上,即农村移民迁移到安置区后,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不能依靠现成的生产措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开荒造地,改变土地质量(包括坡耕地改造梯田),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第二、三产业等,既使安置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受或少受影响,也使移民的生活生产有切实的物质保障,对库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资源的重新分配等。

1.2开发性移民的特征

开发性移民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资源的重新组合。首先,开发性移民强调要把移民的搬迁安置,库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库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置区的社会稳定与广大移民的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搬迁安置与经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第二,迁建、安置的可持续性。开发性移民坚持把库区和迁移地、移民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规划,采用经济、市场的手段迁建、安置移民,把它变成为一个有助于调整库区经济结构,加快产业换代升级,促进库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

1.3开发性移民的原则

1.3.1 开发性移民的一般原则

①恢复原则

开发性移民是利用淹没损失的补偿投资帮助移民进行生产和库区建设。故补偿是基础,是开发性移民的条件,没有补偿就谈不上开发、发展。补偿费用的计算应以移民区恢复至搬迁时的生产生活水平为标准,而不能仅以淹没损失的实物量为标准来计算补偿费用。

②发展原则

开发性移民的目标是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生活,做到不降低移民原来正常年景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并逐步有所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就必须将补偿和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移民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走开发性移民之路。

1.3.2开发性移民安置的补偿原则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补偿原则。即不但要补足受水库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对城市、县城、集镇的占地规模、基础设施的补偿,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具体来看,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新旧差价性补偿

对于淹没的民房、工厂厂房、公路、水电站等,无论其新旧程度如何,在原规模、原标准的前提下,都按新建筑物进行补偿。一座被淹没的旧建筑物现在(实物调查时)的价值属于赔偿部分,该座旧建筑物与同样规模、同样标准的新建筑物之间的差价,属于补助部分。

②适当发展性补偿

这类补偿主要体现在受淹城市、县城和集镇在搬迁后的新城镇的占地规模上,还体现在对新城镇供水、排水、用电容量、公共绿地及设施的补偿上。

2开发性移民的前期工作

2.1 做好淹没实物指标调查

水库淹没线以下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成果,是计算建设项目补偿资金数额和总概算的依据,是认定移民资格和编制分县移民安置规划的依据,是移民任务与资金实行项目“双包干”的依据。这项调查工作不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移民群众和成百上千个单位、企业的切身利益,还直接关系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因此,对这项工作必须谨慎而又细致,任何疏忽或马虎,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惩罚”。

2.2做好水库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地质勘察

水库库区往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认真做好受水库蓄水影响的崩塌、滑坡、坍岸、泥石流的调查、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枢纽工程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我们应按照地质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规定,把受水库蓄水影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调查清楚,不同的设计阶段应当达到不同的调查质量和精度。需要搬迁的县城和集镇,从长远安全考虑,宁可迁移的距离远一点,也要避开大中型滑坡和坍岸。

2.3编制移民安置规划

制规划大纲和分县规划时,一是应当坚决贯彻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这是编制规划大纲和分县规划的“纲”。二是参加编制分大类规划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精通该大类的专家,还要明确专家不能越位。三是对于重大问题,必须多方案比较和组织专家论证。每个县规划的附件中,一定要有分大类的项目清单,以便为实行项目管理,诸如移民任务资金“双包干”、前期工作和合同管理等奠定基础。

2.4编制移民补偿投资总概算

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是按照受淹公、私财产的重值价格补足受淹单位或自然人的损失。因此,各类、各种受淹公、私财产的补偿标准必须在广泛调查研究库区、邻近地区各类重值价格的基础上,慎重确定。

编制总概算所采用的某一时段的各种人工费单价、原材料单价、农产品单价等,即为该总概算的基础价格。基础价格要通过价格采集来取得,并且要得到省一级物价管理部门的正式认可和规划审批部门的批准。编制开发性移民补偿投资总概算,不但要提出各类财产重值价格的综合单价,还要对每一个综合单价进行多级分解。

3开发性移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移民的教育培训

通过移民政策培训与各种专业技术及生产技能培训、综合培训与专项培训想结合,提高移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迁建单位和移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移民补偿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搞好生活设施的建设,并在生产条件的改善上下工夫,主动创业,成为移民开发的主体力量。大量的实证研究都已证明,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而带来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最基本的因素,是可以获得边际报酬递增效果的唯一途径。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主要的解释,并且赋予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3.2专业项目的复建

专业项目复建是原有基础设施的重建,直接关系到水库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开发性移民的专业项目复建,在“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的基础上,应当考虑适当的发展。比如,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库区,复建被淹没公路时,为了方便淹没影响区群众出行和库区经济发展,应当论证建设环库周公路的必要性。在编制供水、供电、通信、交通(公路、大型桥梁、港口码头)、水电站、抽水站等专业项目复建规划时,仍然要坚持方案比较、专家论证。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如遇不可抗拒因素造成超包干的,应如实向上级报告。

3.3文物保护

淹没区和迁建区内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历史财富,应当根据《文物保护法》,按照“重点发掘、重点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由文物保护部门在调查和勘探的基础上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地下文物发掘(遗址、墓葬、窑址等),地面文物保护(原地保护、搬迁保护、留取资料等)。实践证明,一个大型水工程的考古发掘,给解读当地历史提供了机遇,发掘成果往往能够填补当地考古学文化的诸多空白。因此,开发性移民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