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9]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i.
篇2
1.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
泸天化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随着社会变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公司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为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将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之一,泸天化公司“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于2009年正式启动。“金字塔”人才培养体系从培训组织体系、培训课程体系、讲师队伍体系、培训支持体系方面着手,建设人才梯队,提升员工队伍,有力支撑企业发展。
1.1 培训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组建了公司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组织构架。人才培养中心定位为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心,全面负责人才培养工作,各职能部室负责归口管理专业的培训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实现分层次、分专业精细化管理。公司设有专职的培训管理员3名,在各单位设1名兼职的培训管理员,培训管理工作职责明确。
1.2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并搭建内训课程体系,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初步对企业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和评估,建立公司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库。建立公司内训师课件库,收入核心课程16门、专业课程库70门,共计86门内训课题,把标杆人员经验提炼出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数码化,形成标准化课程,将泸天化50多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固化下来,传承发扬并不断发展创新。
1.3讲师队伍体系建设
(1)公司领导成为推动企业讲师文化的带动者
内训师队伍建设是企业内部进行大规模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重要保障。公司领导带头担任资深内训师,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讲授企业文化、核心管理理念等课程。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各单位中层干部也积极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积极担当内训师、讲师,在企业内部传播和共享先进理念、知识、经验,为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树立了榜样,吸引了许多技术骨干、技能人才加入到了内训师队伍中。
(2)形成内部讲师文化
吸引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的业务、技术骨干人才成为内训师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及企业实际情况开发内部课程并进行讲授,在公司内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化工、电气等各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在教案编写、课件开发、课件制作、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中,实用性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逐步形成了内部讲师文化。
(3)建立外部讲师和专家联系库
对一些高端和专业性极强的培训项目,公司采取了引进课程的方式,建立了外部讲师库,在外部讲师的选择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
1.4建立完善培训支持体系
(1)制度化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是否实施了制度化管理。为建设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公司并实施了《培训管理制度》、《泸天化内训师管理办法(暂行)》、《新员工培养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帮学制度》等制度,颁布并实施有关培训管理的流程,从策划、组织、实施、检查、效果评价、改进一系列过程,建立了制度化、流程的规范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质量。
(2)建立培训效果评估和分析系统
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效果不立竿见影的艰辛工作,但我们在培训效果评估和分析方面仍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培训数据统计分析库,包括《培训简报》、《具体项目培训效果评估报告》、《各单位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分析》、外培数据库、执业资格数据库、培训费用数据库,及时掌握全公司各单位的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培训的质量等动态信息,分析和研究公司主要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不断改进培训的立项、策划、组织、效果跟踪各环节。
2.抓好基础培训,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培养
2.1抓好中层干部建设,打造卓越的干部队伍
公司先后并实施《领导力培养办法》、《领导力培养计划》《中干及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邀请国内一流的专业讲师到公司授课,举办战略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专题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战略执行能力。在培训效果评估中,重视实绩考核,对领导干部培养过程的评估不但重视过程中的每一次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同时也重视将所学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真正的促进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提升。
2.2抓好技术骨干培养,建设技术人才梯队
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实施技术梯队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培养,严格管控帮学过程,对帮学过程进行全程评估,保证帮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在培养中使用人,在使用中培养人,通过专项培养,帮学人员参与的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攻关、技改项目、QC课题的培养实践。
2.3抓好新员工培养,强大新生力量
建立系统的新员工培养机制,实施了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员工培养。通过实施新员工培养规划,员工表现出了高成长率,90%的员工在两年时间内能顶1-2个岗位,比原来4~8年的成长周期缩短了一半,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2.4抓好岗位的常规培养,夯实基础
在岗位培训的建设中,实施APDIE的培训标准模式,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制订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督促和指导各单位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抽查和效果评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跟踪。
3.结束语
只有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四年来,公司大力建设有利于形成泸天化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展开技术梯队、新员工、内训师等六大规划的建设工作,建立并打造了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泸天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泸天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多层次、多专业、多梯队的集群式人才队伍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支撑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成志、孙天隽,组织行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MBA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电大教育 实习实训基地 评估体系
一、引言
国务院于2011年10月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武陵山片区成为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时任总理指出要加大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开发力度。同志强调应“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方电大在实现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地方电大如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关键还是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发展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评价体系必要且紧迫。
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是我国18个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如何推进发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内生动力的增长机制,地方电大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实习实训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电大服务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规划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显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实际项目技能和积累项目经验,为企业挑选人才和学生就业提供平台。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学生就业。“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地方电大结合地方企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服务能力。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现状
1.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末期出现的一种发展战略理论,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2.合作教育理论:合作教育是由英文词汇“Cooperative Education”翻译成的,1906年,美国赫尔曼・施奈德教授针对当时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首次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问题。合作教育思想及方法一经提出,很快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国际社会对合作教育的含义表述略有不同,但强调的核心是一致的,即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联合教育模式。
3.教育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跨学科领域,对教育质量的研究应该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数学模型、ISO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已逐渐应用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成果中。还有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戴明循环理论(PDCA理论)、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质量评价理论等开始引入研究范围,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方法。
4.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有:张培茵、王玉在(2009)《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提出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以“实习实训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韩卢敏、陆林在(200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中提出从实习模式、实习流程、实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专业实习管理进行创新,构建适合行业需要的实习管理模式。刘明贺在(2008)《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中提出通过对专业教学特点及就业需求的分析,提出建立校企实习实训新模式。
5.实习实训合作教育研究:国内学者对实习实训合作教育的相关研究有:张炼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实习实训合作教育概念在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学校与企业科研的生产与开发,更重要的是把人才培养内容纳入实习实训合作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一种双向参与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王章豹在《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广义的合作教育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促进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实习实训合作教育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因此,电大开展实习实训合作人才培养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以上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及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和实践的研究不够深入。二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西部地区武陵山片区电大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概述
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结合,涵盖高等教育、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本文研究对象是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从电大与地方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结合的角度,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研究探讨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问题,围绕武陵山片区发展急需的实习实训结合、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整体建设,结合地方发展规划,行业急需,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与培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开放性、职业性,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建立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建立开放式实习运作和管理模式,把实习实训合作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实习实训基地运作模式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四、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1.评估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工程是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创新性人才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是推进学生实践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评价主体应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就业企业等多元主体,评价角度应该是多维度的,以便系统全面地掌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技能信息,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从而逐步形成自主特色的评估体系和监控体系。
2.评估的指标与内涵。研究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从基地建设、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实训条件、基地队伍、实习生就业、就业企业评价等方面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实习实训基地质量评估体系指标具体见表一。
表一 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指标
3.评估过程。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评价标准,应当注意到评估是为进一步提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依据,不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估分析,还应注重对实施过程的评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评估提供依据。
五、结语
本文选取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作为研究主要内容,假定人才培养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培养评价是地方电大、企业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拥有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专长的人才是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量化评价的核心内涵。该体系的建立解决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建设和发展中人才培养及科学评价的问题,使地方电大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Kevin J.McDermott,Ozdemir Gol,Andrew Nafalski.Cooperativev education in south Australia.The 30th Annual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2000:vol.2.
[2]Gary R.Martin.Professional Practice Seminar:A successful course for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ir Cooperative Education Experiences (or the work place in general)from 2003 ASE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Staying in Tune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3:8010-8016.
[3]Patricia L.Linn,Jane Ferguson,Katie Egart,Career exploration via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lifespan occupational choic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Vol.65 No.3,2004:430-447.
[4]Brcaux,Aminta Hawkins.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oncareer indecision,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y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2004.
[5]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
[6]管庆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教育科学研究,2000(1).
[7]王章豹.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115-116.
[8]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9]易洪雷,薛元,张彩云,裘玉英,詹建朝.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4).
[10]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02).
[1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28-29.
[12]韩虎群.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
[13]张晓东.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S1).
篇4
一、说专业的内涵
随着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与推进,各高职院校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建设经验交流形式――“说专业”[1]。
“说专业”是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通过口头陈述、图解说明与讲演展示的方式介绍本专业的建设经验和改革理念。与会教师通过观摩与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制度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以使每位教师更加清晰自己所在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其配套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2]。
二、说专业基本思路
“说专业”即从剖析本专业的行业、企业需求出发,针对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进行专业定位,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体系等保障条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总结出本专业建设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并指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革发展的目标。“说专业”思路如框图1所示。“说专业”重在说出本专业的存在有理,专业建设保障有力,专业建设内涵丰富,人才培养质量过硬和在同类专业中的特色鲜明之处。
三、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我校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以下按“说专业”的形式从十个方面将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介绍[3]。
1.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调研。目前,我国已成为模具制造大国,预计至2015年模具总销售额将超过1740亿元,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湖北省已有近300多家模具生产企业,行业产值超过20亿元。武汉为1+8城市圈的中心,为振兴武汉模具产业,预计政府每年投入3000~5000万元资金,吸引20家大型模具企业入驻武汉,形成“模具国际工业园”。(2)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对湖北省模具相关企业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企业对于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我国模具行业“十二五”计划培养模具专业人才25万,其中武汉都市圈模具人才需求约3万人,而且人才需求正以级数放大。(3)专业定位。根据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确立了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冲、塑压生产工艺员,以满足武汉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对模具人才的需求,对接武汉先进制造产业,为武汉地区制造产业升级服务。
2.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行业调研,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和专业定位面向,确定了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武汉及1+8城市圈的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冲塑压工艺编制及生产管理等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的人才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根据模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职业素养的成长规律,我们设计了“一主线,二突出,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主线,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培养主线。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二突出,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三融合,即校企融合、工学融合、校内外评价融合。校企融合即通过校中厂实现了教学与生产过程相对接,通过厂中校实现了课程与岗位相对接;工学融合方面,我专业实行的是“分段式、柔性化”教学组织模式,按能力递进模块,安排学生多学期、分段式进行工学交替;校内外评价融合,采取以企业为主导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学院根据反馈结果对人才培养跟踪改进。
4.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措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我们从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人员职业岗位要求出发,分析岗位的工作过程,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需要优秀的教学团队来实施。模具专业教师团队现共有52人:其中专任教师29名、兼职教师23名;副教授以上18人、高级技师8人;来自企业兼职教师16人。教师团队结构中,企业兼职教师达31%,双师型达84%。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专业教师团队与兼职教师团队优势互补作用,打造了一支“专业强、会操作、懂教育、能研发”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过硬的技能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实训系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技能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构建了“四级递进式”实训体系,从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到职业能力训练。整个体系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遵循学生的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三级职业训练”平台,安排学生多学期、分段式进行工学交替。
7.教学管理体系与机制。制度是保障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的条件,我院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企业评价制度;学生评教制度。
8.专业建设成效。经过10年度专业建设,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已有八届毕业生共2086人,2011、2012、2013年,学生报到率连续攀升,就业率达到91%,用人单位满度90%以上。专业毕业生获双证率达96.8%。学生参加省、市机械创新大赛,数控操作比赛、钳工大赛,3D建模大赛多次获奖。
9.特色与创新。在10年的专业建设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我们采取企业主导,共同培养“特定岗位人才”模式;并将企业的关系从“客户型”发展到“伙伴型”;开展企业深度合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在就业上,将顶岗基地与就业基地相统一。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我校采用导师制加专业辅导员管理制,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学习指导、专业指导、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提升技能,达到教学做一体化。
篇5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光伏专业;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35-01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暨“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完善“新四段”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课程,课程改革,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
(二)创新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混编型的师资队伍。
(三)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四)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借助政府、企业、学院三方力量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模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与实训形式,新建和完善一批校内专业实训室,建立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虚拟教学、远程教学的目标。
(五)它的主要特征体现在:①长效性,②交替性,③职业性,④一致性,⑤实践性。
(六)做到五方面的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结合;生产与教学,科研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用人结合,其特点是岗位针对性强;结合的广度较强,结合的深度强。
二、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光伏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指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高职光伏专业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在人才培养方面力争与区域内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外聘企业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讨论确定,充分参考企业光伏业务的流程,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根据教学计划,在工作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轮岗实习,进行真实的物流业务操作;在学习学期的实践环节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授课和专题讲座,专业教师带学生到企业的工作一线参观学习。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依据学院“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主体模式,充分利用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发挥企业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建立由企业全过程参与的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验实训室方案的论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专业建设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扩大现有的中专光伏班规模,推行订单式培养,并根据光伏行业的变化,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学历加技能“双证书”制度,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岗位能力培训、培养行业急需的应用型的人才。
1.课程体系建设改革:①课程体系,②核心课程建设,③课程改革,④“课证融通”课程模块建设。
2.教学资源建设:①特色教材建设,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3.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将学历与非学历,脱产进修与不脱产进修,综合进修与单课进修,到企业顶岗实践与挂职锻炼结合起来,提高师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
4.把生产工艺流程引入教材,工厂生产线搬进校园,组织学生下工厂、进企业,进行岗位训练和顶岗学习,让学生直接置身生产情景,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
5.教研与学做一体化,让优秀人才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推出研究机构与学生社团,教师授新与学生创新,教师教学与学生参赛相对接的新措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6.有利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推行“按需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1.专业培养对象,在外部专业人才市场供求分析和自身办学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光伏专业应具体分析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系统等职业岗位。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成。
①公共基础课程。
②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③职业素质课程。
④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实践课程由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课程配套的校内、校外实训课、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几部分组成,实践的场所分为校内实A室和校外实训
基地。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为1:1,生产性和模拟生产性实训占全部实践教学学时的80%以上。
2.专业订单培养对象,按照合作双方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岗位(群)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分解,根据工作流程要求,确定岗位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再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订单培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园建立维修服务中心和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三)推行“应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教学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高职光伏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社会实践、定期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
校内实训与校外课堂联动,实践环节遵循项目的方法,模块运作,逐层递进。校内课堂,分为两个渠道,即主导渠道和自主渠道。两个渠道互补、互联,相互照应。主导渠道是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操作部分,要完成的实践内容。自主渠道是利用课余时问学生参加的学生社团、俱乐部、各类培训、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四)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理念认识不清。
2.自身优势不明显。
3.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4.民办高校负担过重。
五、总结
光伏行业是我们国家重点支撑行业,是一个大有前途的行业。光伏专业不仅是一个年轻且非常热门的专业,还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高职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光伏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产业发展能力 师徒结队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立项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教职成[2011]11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4-02
“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理论+实践”的研究与探索过程。针对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对“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考虑传承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融合,探索出一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出来。
一、为什么要研究“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一)通信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国际及我国通信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更新换代频率远高于其它行业。但人才培养的方式依然雷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演进。
2.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不能有效结合。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未能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通信企业生产一线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脱节,对技能要求不高,造成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偏离企业的实际需求。
3.教学资源和实验设施地域差异性大,存在明显劣势。特别是贵州工业、经济相对落后欠发达地区,信息产业与高新产业不发达,高校与企业间的科研活动薄弱,致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4.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对于工程实践的项目和岗位创新思维想法的训练不足,从而毕业生走到实际项目运营和开发时往往无从下手,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岗前教育培训。
5.通信行业企业类型复杂,总体上讲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施工公司、通信网络运维企业、通信网络服务商、通信产品大中型制造商、通信产品销售及服务商等各类公司,并且企业体系深度大,岗位体系复杂,而这些企业都有着大量可供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由此,对通信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多元化要求。
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描述,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都提出了很高的建设要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光靠本专业自身的师资力量无法有效贴近相关行业发展,也无法满足行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要求”。为此,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原有模式上进行改变。
(二)通信产业高速发展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贵州省通信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贵州通信业“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30亿元,开展宽带提速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工程、信息化应用提升工程、城镇信息化推进工程、三网融合工程、“通信村村通” 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通信工程施工、通信设备维护、通信服务与营销方面的人才。
目前中国大陆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9亿人,贵州省手机用户数也已超过2000万,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移动通信的发展将带来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营销人员的大量需求,并且随着3G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手机业务的不断拓展,与3G相关的一条移动通信产业链将急需大量3G网络工程建设、维护人员与手机制造、维修、销售人员。我省以上的通信产业发展背景,将给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型”重点专业提出了很高的建设要求。
面对以上相关问题,在本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中,我们基于企业调研和访谈,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起了“通信技术专业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初次模型”见图1。形成了行业企业“岗位”与能力要求之间的桥梁,并以此作为本专业探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起点,从中发掘和强化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新思路。
二、“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探索历程
(一)“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以下是通信技术专业基于职业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所建立的“师徒结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见图2。
在以上的理论模型中:
1.“行业企业岗位体系与能力研究、人才培养需求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模式;
2.以“师徒结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为核心,基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将“师徒结队”的人才培养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各个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方式,使“师徒结队”培养模式与通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
1.通过“师徒结队”与校企合作,使本专业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将适合于“师徒结队”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与项目,渗透进入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
1引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控制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1-2]。为了培养计算机业技术人才,解决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亟需构建多维立体式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国内很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但面向计算机专业特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机器学习、嵌入式、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成为新兴的技术前沿,教学内容面对这些新的技术,必须与时俱进。(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项目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较少,教学过程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动手方面实施得不够。(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与手段欠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使学生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体系上进行改革,探索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使其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3]。
3体系构建
3.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师、学生、企业等多重要素。主要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整合资源,通过协同创新,提升自身实力,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方案。
3.2总体框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分为:目标层、实施层、平台层。目标层:确定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面向就业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师为导向。实施层:强调CDIO,即以项目设计为主线,产品研发、运行为载体,使学生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实施层包括校本教学模块和对外合作模块。校本教学模块包括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三部分。对外合作模块包括校企合作、产业融合、校校合作等多种面向外部的合作形式。强调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倡导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工程现场设课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应用课堂知识。平台层:搭建“政、企、行、校”联合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为实践层提供软硬件资源支撑与整合。硬件资源包括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室。软件资源包括专任教师团队、校企对接工程师、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目标层、实施层、平台层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融合。目标层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实践层是目标层在教学、应用、创新等方面的具体实现;平台层是实施层的物质基础,为实施层提供软硬件的保障和支持。通过三层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有机体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遵循目标明确、面向应用、易于实施的原则。目标明确即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是针对行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面向应用应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并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强化应用性、实践性,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协同创新项目实践、学科竞赛相互支持,使得各个环节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实践性即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易于操作。
3.3实施办法
多维立体式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努力做到本教学模块和对外合作模块无缝对接。校本模块实施要注意整合课程结构,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体系;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注重实践环节[5]。对外合作模块的实施,从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产业融合等方面考虑。校企合作: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密切结合,旨在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实训,通过企业参观、企业见习、企业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全面促进校企融合。校校合作: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产教融合:将教学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产教融合使学生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根据企业、社会需求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应注重将学生的培养与国际合作密切结合,建立跨国性的校际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近两年来,运城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外的合作,先后有多名教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加拿大、美国、英国、韩国、德国进行交流学习,为后续国际化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8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就业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一线的工作者,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
一、为何要实施中高职—体化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然后进入高职或大学,另一个则是进入中职,接受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步入社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正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20年,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要达到3900万,人才需求的旺盛,必然失去职业教育的发展。
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高职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公民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何建立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研发、创新形成的,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是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定可行的、高效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要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序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首要问题需要保证中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3.教学计划要满足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中、高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验条件,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又要努力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连续性、可学性。使学生成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三、保障机制如何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1.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培养出合格人才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高职业院校而言,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能充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的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从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无法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不是很足,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给了这部分学生再学习的机会,使中职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这对于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信心,也用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中高职一体化是中、高职两所学校教学的对接,为此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就是从招生开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内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环节上要环环相扣,密切协调。这就要求合作学校,协调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的监控体系与监督机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有效运转。
4.把好出口,保障就业。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就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人才市场看,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求旺盛,缺口很大,然而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稳定可靠的就业保障。因此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合作时,应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合作,保障招生和就业的畅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构建怎样的理论指导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如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最大的发挥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潜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存在的问题都会逐一得到解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完善,真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杰.《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8)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2.(9).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2).
篇9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0 引言
构建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眼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强力推动河北更长一个时期的科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省多年累积形成的结构畸形、布局分散、技术低下等产业问题,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障碍。面对国内外产业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有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产业素质,实现升级转型,才能跟上世界产业演进的步伐,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赢得发展的先机。经济发展,人才必需先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怎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来适应我省产业发展。试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
1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经济需求形势
面向未来,我国要从人才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迫切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建设符合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河北省的经济,面临高职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和投入的三大制约:一是要在制度上完善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形成开放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目前高职院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方面有很好的理念和想法,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二是要在办学机制上完善学中做、做中学、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行动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但是既缺少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和指导、又缺少权威的高标准的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三是要在投入上加大地方财政经费投入机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进一步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就要在职业教育特色和服务区域经济上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发展,才能为产业经济服务。
2 如何建立与当前现代产业适应的高职教育
2.1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企业亟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要把立德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高技术应用人才,尤其是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人才不仅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未来,高职院校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训练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交流沟通和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业意识。
2.2 推行工学结合课程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工作岗位的要求,高职教育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开展专业调整与专业建设,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必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近年有些院校积极尝试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教育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为学校提供场地派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从而完善以高职院校为教学核心,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3 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强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特色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在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是,各地的高职院校所进行的特色专业群建设一定要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高职院校非常希望各地人事劳动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了解并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动态变化、就业状况和人才供求情况,使高职院校能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这将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议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部门密切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工作,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群,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4 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强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条件的特色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着重加强“双师素质”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把优化“双师结构”作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尤其要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并逐步达到1:1专兼结构,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的比例。为了保证“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要逐步建立“双师”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切实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还要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5 加强高职特色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要符合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院校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努力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学校应建立能够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专职队伍,有效吸纳社会资源,不断改善实训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教学,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真实的工作技能训练,同时实训基地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良好教育环境。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要特别注重加强生产性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要逐步增加数量,规范管理,注重实效。要通过拓宽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领域,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增强吸纳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高职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基本条件保障。
篇10
关键词 中德中心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认证 汽车职业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Bases
LUO Yong
(Colleg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alent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related personnel training is relatively backward, large talent gap.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en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vocational skills of personne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collaboration with Germany, to create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base with a high-end car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kills demonstration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Sino-German Center;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vocational skill certification;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alent
0 引言
据报告,我国汽车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十一五”期间,汽车维修人才缺口达到80万。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将持续增加,亦要求有更多工程经验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以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顺应当前汽车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拥有“车辆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重庆理工大学正着手建设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2012年8月,根据中德政府共同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协议,“中德(重庆)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德中心”)在重庆理工大学正式成立。在“中德中心”平台下,我校将全面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体系,打造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
为进一步推动“中德(重庆)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整合教育资源,联合开展示范性培训和证书体系建设,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汽车一体化技能型人才,为重庆乃至全国的汽车服务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按照“政府推动、行业参与、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工作原则,我们积极联合重庆市与汽车相关的高校、企业、中职院所和相关学会,成立了包括二十余家单位组成的重庆市“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并制定了详细的联盟章程。该联盟旨在集合各方优势资源,借助德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联盟成员间在教学资源、师资建设、技能训练、培训认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同时充分挖掘中德联合培训认证合作的内需潜力,提升入盟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及技术综合服务能力,共同促进西部乃至全国汽车维护保养培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我市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重庆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端职业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然而目前高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已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售后服务市场技术能力要求的提升,迫使行业对高端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端职业人才的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先进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项目通过引进德国先进的汽车职业教育设备与教育体系,建设高端汽车职业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满足汽车产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支撑我市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汽车产业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技术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对高端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引进先进的汽车职业技能教学设备,而且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职业教育骨干。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1.3 汽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
通过与重庆地区相关高校、企业、中职院所和相关学会的密切合作,项目将建成现代汽车技术展示和教育的科学普及平台。另一方面,项目基地可以承担为汽车企业、研发机构、职业学校等提供测试认证、技术开发、技术展示、高端职业人才培训、汽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为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建成具有重要行业影响的高端职业教育培训与认证基地,以满足汽车产业的社会服务需要。通过该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本学科师资队伍与国内外汽车高端职业教育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对汽车职业教育新动向和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大幅提升车辆工程职业教育水平。同时,通过该平台的建设,送培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汽车职业教育机构进修,拓宽学科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此外,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工程背景丰富的职业教育专家,并以此带动一批新的接班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人员稳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教学团队。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整体上实现学科师资队伍水平的大幅提升。
2 建设目标
根据目前车辆工程高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对车辆工程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基地的发展做以下规划:依托“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建设,引进德国先进的汽车职业培训教学设备、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个包括车身造型、整车与零部件拆装、试验验证、制造工艺、生产演示、检测诊断及汽车服务为一体的汽车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应用平台条件优化汽车高端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理论与实训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实训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自我管理及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实训平台的开放运行,吸引学生利用实验条件完成自主学习与课外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利用平台为企业进行高端技能人才的再培训,建立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机制;与业内其它相关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开展汽车高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工作,建成汽车高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最终把该基地打造成汽车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基地。
3 建设思路
我校车辆工程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的建设将遵循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为实现基地总体建设目标,对实训基地条件建设、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详细规划,各模块具体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1)实训基地条件建设:以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为主,充分整合基地现有的设备资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设备体系,满足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及认证的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场馆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统一的特色,便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2013年内完成实训基地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为后继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为将中心打造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汽车职业教育及职教师资培训认证基地,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导师和认证专家。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将本着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通过派遣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邀请国外专家现场交流指导、聘请企业人员来校兼职、派遣骨干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熟知国外职教理念与方法、工程背景丰富的培训与认证专家队伍。
(3)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建设:以首批赴德培训归国人员为骨干,借鉴德国双元制汽车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体系,与国内相关职业院校及企业密切合作,建设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2014开始与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汽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工作;与业内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创新及应用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法。
4 预期效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产业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1)人才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流程,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对高端职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先进的实训教学体系,形成结构与功能完善、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全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力提高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服务行业与地方产业:项目建成后,将依托本平台每年向行业培训超过400名高层次、高能力、高素质的高端职业技能人才;与德国教育部和德国手工业协会联合,向高校、企业、职业学校等广泛开展“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认证服务,预计每年为社会培训1200名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教师,满足地方汽车摩托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向全校师生和重庆市中小学生全面开放汽车文化展览平台,进行汽车文化传播和汽车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