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产生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产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技体育的产生

篇1

一、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等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将得到合理的配置,相应的为地区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多,地区的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竞争力也会越强。

(二)企业

企业是区域竞争的承担主体,区域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不同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区域竞争力关键是如何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

(三)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吸收和引进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和管理,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放可以创造资源,培养新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原有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而且可发展高新技术的创新产业,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经济综合实力

经济综合实力越强,说明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也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对外开放的层次也越高,地区的竞争实力就越强。

(五)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社会经济的基本承载,为地区开放提供了载体和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使地区与区域外的交流、交往快速便捷,从而为全方位开放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吸引高质量的人才向该地区集中,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六)科学技术

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是产业整体素质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能够吸引域外的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入,形成地区内产业、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要素的流动必将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全面开放。

(七)劳动力

劳动力的构成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集聚的地方更有可能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的集聚区。劳动力素质高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资金、技术、管理及知识大量流入该区域,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地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八)政府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通过财政收支、经济政策等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作用。

以上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根据它们对区域竞争力作用的形式和性质,可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其中企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是直接影响因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状况和政府作用则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通过作用于三个直接因素对区域竞争力产生影响。通常区域竞争力可分解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

(一)产业集群可促进区域科技进步

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从而有利于新的技术、知识的创新。第一,企业之间的微观的竞争压力和动力能够促进创新。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了满足集群内有经验的“挑剔”顾客们的要求,企业要承受竞争压力,激励和压力并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脱颖而出。第二,集群环境促进创新系统的形成。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部门、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第三,集群内本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可以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与客户的需求一致,适应创新的模式由线性模式向网络化创新模式转变,降低了创新风险。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更重要地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产业集群通过其内部天然的创新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促进区域科技进步。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在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的区域,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科研成果、申请专利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我国区域科研经费投入为例来看,在产业集群集聚明显的地区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研究机构,其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各区域中科技投入最多的地区,其中北京一市占到50%以上,其次是山东省占到30%左右。北京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其研发经费的投入一直占全国总投入的六分之一以上,山东半岛尤其是沿海城市则在努力打造我国北方制造业基地;东部沿海地区科技投入居第二位,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浙江两省科技投入居全国前列,这里恰恰是我国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等,在浙江,许多传统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催生出众多的高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南部沿海地区虽然居第三位,但是其投入总值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相差很大,原因在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平衡,其中广东省科技投入最大,居全国前列,而其他三省远远落后。广东昆山的、东莞的IT业、潮州的婚纱及晚礼服、中山沙溪的休闲服、盐步的内衣、西樵的面料及装饰布等在全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

(二)产业集群可提升区域开放竞争力

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可由该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两个指标来衡量。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9年不足2%,2002年提高至6.5%,这一变化与外资的发展分不开。很多外资企业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我国为生产基地,向欧美地区出口,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时,由于外资企业的带动和纽带作用,我国许多企业发展了外向型业务,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所以各区域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数量成为衡量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出口贸易,带动区域经济对外开放。集群区内分工协作、信息交流、不断创新的区域生产效率成为当代跨国公司从外部获取并加以吸收为己所用的重要竞争优势源泉。而跨国公司从集群区内所获得的这种竞争优势更不易被其他公司模仿或移植,因为这种竞争优势根植于集群区域,存在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网络中,其他跨国公司要想获得这种优势必须将这种集群区域的生产链纳入自身的全球经营网络中。由于这种效应,产业集群具有吸引区域外资本的功能。通过和跨国公司的合作,集群往往成为进出口贸易集中的地区,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对外交流。

另外,产业集群本身具有很大的集聚作用和自我发展的功能。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催生出大量新的企业,集群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这使得集群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随着其产品供应能力的增大,其市场必然会冲破集群所在区域,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交流。这表现在产品的进出口和企业的跨国经营。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集群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其内部企业必然会走跨国经营的道路,抢占国际市场,带动区域对外开放。

(三)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般认为,影响产业结构的四个经济变量是需求结构、技术水平、市场范围、国际贸易。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结构成长的核心动力。第一,创新引起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出现,从而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使一部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换为现实需求,改变原有的需求结构。第二,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五种情况。因此,创新能够引起技术进步。第三,产品的市场范围受交通、通讯条件的制约,交通、通讯领域的创新很显然会扩大经济系统的市场范围,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成长。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对一国在国际贸易竞争的作用愈益重要。创新可以培育一国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增强该国的产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国际贸易。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动力。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一个创新体系,通过系统内创新主体的互动,持续地产生创新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促进集群的动态升级。集群创新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四个变量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

1.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2.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介于垄断和自由竞争之间,相对于集群外部的企业有规模优势,具有垄断的功能;另一方面,内部企业之间合作与协作关系更加紧密。所以集群内部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将资金、人力、物力集中于某一方面,比如科研,而将企业其他功能交给其他企业来完成,这样各企业就可以各司其职,在某一方面做专、做精,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篇2

【关键词】规训 情感环境 物理环境

第一章 情感环境

成人设定了学校的基调,确定它是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还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集体。“获得一种集体感,需要让儿童体验到他们是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一部分,自己与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在彼此关心与合作中获益”。作为一个充满关心的集体中的一员,儿童需要有判断力、敏锐、自控以及拥有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尽管班集体支持理论学习,但是教孩子懂得关心友爱可能是我们学校最重要的使命。

1.1关系

一般来说,关系式建立集体和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班级内存在多种关系: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儿童家庭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对建立和创设一个支持儿童社会性、情感以及智力发展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1师幼关系

怎样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你要了解他们。有很多的方法可用:如,你可以再游戏中追踪一个儿童,听儿童们谈论他们的兴趣与经验,与他们拥抱并举手击掌,牵一个孩子的手,在吃点心时或午餐时间交谈,接受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与孩子交往,和与同龄人交朋友有很多共同之处。关系式建立在分享、关心、关注与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与儿童分享一些你的私生活,将有助于关系的建立:如展示你的家人或宠物的照片,谈论你的周末活动;在谈论孩子们的经验时,也谈谈你的相关经验等等。儿童能分辨成人是否想与他们在一起,也能够分辨你是否真正关注他们:身体在教室不等于心在教室。教师常常太忙,只是假装关注儿童。尽管我们知道借口和其他欺骗都会破坏关系,但是成人也常常因对孩子不诚实而负疚教师常常通过忽视儿童的恐惧与关系来努力保护他们。然而,否定儿童的观察与感受是达不到效果的。有时儿童与其他成人之间有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就需要某个值得他们信任的人来倾听和关心。其他时候,问题则存在于同伴之间。

1.1.2同伴关系

如果儿童们相处不好,不仅会干扰学习,而且也会影响集体感的获得。有同伴交往困难(不是攻击就是退缩)的儿童,他们是孤单的,而且经常成为其他儿童攻击的对像。当他们陷入社交问题时,儿童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正如我们一直所提到的,帮助儿童学会社会交往技能,对于创设一个和睦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与孩子关系融洽的教是,你是帮助儿童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最佳人士。

怎样帮助儿童与同学建立积极的关系呢?首先,你必须确保儿童有时间互相交流。在教师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儿童常常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二几乎没时间与同伴交往。开放式活动与游戏时间不仅对儿童的学习很重要,同样也为儿童间的深度互动提供了机会。

1.1.3家校关系

与儿童的家庭建立支持性的关系,也是有效早期教育计划的基础。幼儿与他们的家庭关系密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家庭,才能更好地与儿童建立关系,帮助他们学习。

怎样与家庭建立关系呢?家访是一个开始。家访是一个向父母学习的好机会。你可以从孩子受教育的经验中发现父母的期望是什么,同时你也能得到有关孩子的特殊信息。例如,知道孩子家中宠物的名字和他最喜欢的家庭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你与孩子建立私交。你也可以请父母讲孩子的家庭生活照带到学校,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章 物理环境

你是否调查过房间的颜色和光线,是否会对儿童产生什么影响?你考虑过教室里的装饰会对某些幼儿刺激过多吗?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教室在引导儿童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你是否注意到每个儿童都能够找到尺寸合适的椅子?你有没有考虑过,儿童在学校环境中产生的生理上的不适或情绪上的不适会对其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一个孩子正表现出一种行为问题,一定要从教师里环境中考虑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1.1一致性分析

教室的布置是否与教师对儿童的期望一致?最原始的教室总是典型地摆放着桌子和讲台,以使孩子们能听到和看到教师。这样的教师,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和注意的中心。因此,这与教室安排得有助于儿童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是一致的。相反,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室总是以活动区域的形式加以布置,着常常被称为区角。这样的安排允许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和提供的材料上。座位的安排也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着与重视同伴交流想法的计划是一致的。

1.2学习交通模式

儿童在学习区被划分得非常明确的教室里发展得最好,这个教室允许儿童进行各类探索活动。学习区的设计既可能使一切井井有条,也可能是麻烦的源头。如果建构区没有防止他们从中穿过的保护措施,你可以笃定会发生喊叫甚至踢打、彻底毁坏建构作品的事情。如果建构区正好安排在阅读区旁,你可以想象得到安静的阅读会受到建构区发出的噪音干扰。教师应努力规划他们的教师安置。

1.3允许活动

纪律问题常常是由于要求孩子坐的太久而导致的。如果在一天的多数时候都要求幼儿安静地坐着不动,很多幼儿就会感到相当不舒服。你是否发现,自己在一个很长的会议也会坐不住?如果是这样你就会了解,当要求孩子做到时间长的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许可程度时,幼儿所体验到的身体不适的感觉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四处走动。然而,有一些教师却是期望每一个孩子都坐在座位上,直到预定的休息时间才可以放松的地方。有时候孩子会以区洗漱间为理由站起来四处走走,但这常常导致在洗手间的大量嬉戏行为。

总而言之,理解并为孩子提供独处和活动的老师,既为自己省去了很多麻烦同时也避免了孩子们了“调皮捣蛋”。对儿童抱有合理期望并能清晰地表达期望的成人会发现儿童的行为也变得更积极。尊重儿童个体、尊重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文化的成人会培养出一个互相关心的班集体。为孩子提供选择甚至于孩子分享权力的老师会发现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帮助孩子找到友谊、成功以及认可的老师将能帮助孩子更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湖南;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8-02

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现象,它是一种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形式,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需要,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例如,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加利福尼亚的娱乐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等。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业群等。产业集群战略现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 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产业集群指地方企业集群,是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组织,该组织形式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1.2 基本特征

1.2.1 地域化集聚

这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一个或几个关键性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企业数量的集聚,一方面带来了产品的集聚,实现了生产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还带来了信息、人才甚至是竞争的集聚,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1.2.2 专业化分工

很强的专业化特征是产业集群能够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的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里。由于高度专业化分工,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就业,不仅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还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1.2.3 社会化协作

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工种从企业内部逐渐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专门从事服务的企业出现了,专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还带动了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2 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湖南省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了较多的产业集群。但与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比较,湖南产业集群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2.1 集群内部组织体系水平较低,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不强

产业集群强调的是规模经济效应,关注的是企业间密切合作的关系。而总体上,湖南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行业关联度不高,核心企业不强,内聚力薄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未形成。纵观湖南省内的一些优势产业集群,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目前能获得以共同行动为主要集群效应的产业集群寥若晨星,基本上还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处于较低的层次。

2.2 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

湖南省很多产业集群是依托于农村或小城镇发展起来的,这些集群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花炮业、陶瓷业、米业、酒业、湘绣业、卡通业、老字号饮食业等。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因此仅仅通过简单的模仿与学习就形成了大量低端路线的产业集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模、资金、人才,企业只能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优势,培育不出知名品牌。这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3 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湖南省的产业集群中,围绕着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发展水平亟待增强。很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少集群缺少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当前,产业集群及相关企业最为缺乏的是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和高技能的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

2.4 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导致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根植性较差,市场化程度低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外移,则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因此,从产业集群的经验上来看,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业有1/5是成功的,而4/5则是失败的。

2.5 集群内部缺乏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湖南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缺乏诚信机制,而诚信恰恰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资源;产业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人文氛围,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心态,更少于合作。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外来企业和人口,阻碍了信息、资源的自由有效的流动和配置。

3 以产业集群促进湖南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策略

(1)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科学规划以加强产业关联度,形成“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灵活专业化”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社会化,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强产业的关联度,关键是加大扶持龙头产业和企业的力度,从而带动中小企业推进产业集群,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和“小规模、大辐射”的路子。

(2)围绕产业集群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以改变“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的现状技术。研发在产业集群中的支撑作用和在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条件来保证,靠单个企业很难办到。因此,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应携起手来,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实力较强、水平较高、面向整个产业服务的技术研发机构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特色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集群上,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

(3)认真学结浙江、广东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湖南省产业集群的服务体系。在未来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上,形成以商贸流通为主体,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特征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融资担保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以及与湖南省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4)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某种程度上讲,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自发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社会享受成果。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角色应该是做好服务,保护市场主体,提供园区空间和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群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

(5)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湖南应加强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31.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79-02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专业的基础课,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农业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整合,联系密切,相较于以往单一的课程,这一科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应用性,这对以往适应单一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如何才能讲出特色、提升学科魅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更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重视绪论部分,上好专业第一课

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大家学习了近十年的语数外,突然接触一门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怀着既好奇、新鲜又想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心态来学习的,所以,当学生打开崭新的书本,从绪论开始入门,学习新课时,都会听得格外认真,希望学到知识,了解和语数外不同的专业课,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解绪论时,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观看模型等,让学生对这一专业乃至农业学科产生更直观形象的印象,也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自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诱导思考,比如: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炎热的中午不能给植物浇水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一起探讨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克服了畏难情绪,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另外两门理论性更强的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二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学科,植物生产与环境讲解的知识点大多为基础性的,需要牢记,才能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密切,内容多而范围广,可以说,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都有涉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就会被大量的名词解释、苍白的书本知识湮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良好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实训基地,采集各种形状的植物叶片,甚至拔一些草本植物的根、茎,然后结合书本,让学生讨论、归纳根、茎、叶的形态,教师只作为一个听众,记录一些典型的问题,但是不当堂课给予评价,给学生留下悬念。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户外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课后自己去书本寻找答案,进行更好的归纳总结。

三 成立兴趣小组,实现项目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后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在学习新课时,穿插实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第三章土壤水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对此内容进行整理与总结,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调查当地土壤的质地类型、测取土壤的容重及土壤含水量,进而算出该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及灌水量多少,实验做完后进行结果分析及讨论。这些实验程序设计、过程操作及讨论、总结,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这种项目式实验,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但牢牢掌握了知识,并且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效果,能把抽象的理论简化、具体化。而植物生产这一门科目教学内容学科跨度较大,仅靠老师一张嘴、一块黑板,很难将一些抽象复杂的理论性知识讲解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就很好地补充了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大量相关材料,为学生提供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信息接收量,进而提高学习广度和深度。多媒体的交互性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生动了教学过程,同时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人机对话”,学生能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到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时,通过动画可以直观形象地模拟阳离子交换过程,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实用功能使这一抽象问题变得具体而形象化。例如在讲授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利用动画展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葡萄糖在能量的作用下,先进行糖酵解,随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的过程,这样,虽然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呼吸作用的进行,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同学们清楚地掌握了呼吸作用的两步走过程。画面生动形象,老师稍加提点启发,学生便能掌握。运用多媒体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充分展示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篇5

内容摘要:随着区域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增长,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追溯了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全面的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建设,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三废”排放、土质变差、资源枯竭等问题困扰着我们。“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这说明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区域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产业转移理论最早来源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产品生产的比较劣势而实施的空间移动,是产品生命周期特定阶段的产物,是产品演化的空间表现,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区域产业转移指的是国内的产业转移,引起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学术界主要从经济差异或产业梯度等角度进行研究。产业梯度是建立在梯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首次提出该理论的学者何钟秀、夏禹龙等认为区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高梯度的地区凭借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制度等推动经济向低处推动。产业梯度如娄晓黎(2004)提出的地域产业梯级分工模型图所示(见图1)。张可云(2001)结合“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性,也认为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呈由高到低扩散的趋势。

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但20世纪90年代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就逐步向中北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扩张,并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推移。例如,2002年珠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13.34亿美元,占全国各省市的21.6%,比1992年下降了12%,同期,长三角地区吸收外商投资175.4亿美元,比1992年提高了13.4%(李松志,2008)。

(二)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

从表面上看,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而扩张或转移的结果,实质上产业转移是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与生态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产业承接地区在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我国产业转移长期以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再加上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这就加剧了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部门,平均消耗全国能源的80%,排放全国二氧化碳的84%,至2008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87%和96%。在生态资源方面,资源损耗过大,以森林资源为例,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余次,受灾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受火灾威胁和侵害的草原约2亿公顷。另外,近年来我国多处地区还遭受到地震、滑坡、荒漠化等严重灾害。

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审视新一轮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产业转移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更要从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环境的和谐等方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如何促进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从根源上解决或杜绝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的《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北京、天津、广东、海南、浙江等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靠前,有16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主要以中西部地区的省份为主。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生态资源过度消耗,我国中西、东北地区是国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地域,自建国以后该区域为中东部地区提供了低成本优势(黄河,唐善茂,2010),但也导致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此外也导致了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承接国际工业产业的过程加剧了“三废”的排放,从1995年和200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污染情况对比表(见表1)可知,我国废气废水的排放量大,治理成效不明显。2013年1月份以来,我国多处地区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新一轮产业转移如不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不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将给环境带来更大的负担。

(二)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产业转移带动了生态资源需求的增加,这与是生态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根本矛盾。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数量少,粗犷式的生产方式也忽略了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约束,必然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环境恶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赵志龙,2009)。从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农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广大地区还是粗放型农业,这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第二产业方面,区域产业转移的重点仍是工业产业,但我国基础产业设施不配套,很多地区还面临着水电不足、能源稀缺等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资源将受到更严重的污染。最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12年税收达到50.4%,比第二产业高出9%,但由于第三产业在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上尚未成熟,还无法形成高科技产业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产业升级道路。

3.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成熟。我国政府在推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干预,导致不公平竞争现象出现,遏制了企业自主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通过行贿等手段躲过惩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数量指标,把不合生产规格的企业纳入承接地,造成环境隐患。法律不严格、惩罚不力也是许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得以肆虐的一个原因。

4.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落后,污染治理缓慢。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未能将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应用于生产中,而是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耗能的生产方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乏资源节约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的技术改造与旧的生产技术不配套,企业家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保留了原有的加工和生产方式,这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5.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是导致工业化生产中生态问题严重的原因。企业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而对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资源能源的消耗并不关注。2004年,川化公司将超标10倍的废水直接排入沱江,2007年,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太湖,再如,电子垃圾、超标化学物等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建议及对策

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明确定位当地的主导产业,结合承接地资源优势、生态园区规划、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和人口容量等条件,确定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方向,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探索出一种经济、社会与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例如对于自然资源维持状态好的地区,要持保护为主的原则,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对于中西部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基础,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于从东部转移过来的化工、电子、冶金等产业要在耗能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重走高耗能、高污染的旧路。

完善产业配套,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完善的产业配套能使不同产业的企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全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是由无数条产业链构成的,产业链将上、中、下游等企业关联起来,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承接地可通过承接产业链缺失的环节,补充当地所需资源,延伸产业链(邓丽,2012)。另外还要设计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使不同产业合理搭配,协调发展。

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区域市场体制的完善过程就是区域产业均衡规模增加的过程(付保宗,2008),产业转移只有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陕西、贵州、甘肃、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樊纲,王小鲁,2010),应进一步促进这些产业承接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还需要政府把握好产业转移的管制力度,发挥服务职能,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对环保企业进行减税免税、提高补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应用行政手段加以制止。此外,还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对破坏环境者的惩罚力度。

投入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生产,主动研发“绿色低碳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大多数密集型产业如冶炼、化工等都具有污染性,产业承接地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工艺方面,通过简化工艺程序,减少工业原材料的传递环节,这样就可以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工业生产所需耗电,另外还可通过新型生产材料的引进降低能源消耗;在污染治理方面,应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整治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垃圾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提高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产业转移的过程不仅要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也应将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到产业承接地区。企业对环境的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做好企业环境责任自律的推广工作是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可通过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落实环境责任重点专项、促进与先进环保企业的交流等方式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建设。

参考文献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

2.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河,唐善茂,肖艳玲.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生态贫困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

5.邓丽.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9)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群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以创新为中心,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网络体系。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它们的技术创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国民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不容乐观,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提升其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本文拟从集群经济角度,探讨通过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来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基础差,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时会遇到许多障碍。

(1)资金紧张,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问题。证券市场发育滞后,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民间借贷目前尚不成熟,既缺乏法律保障,又有很高的融资成本,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普遍较差,致使金融机构不放心给其发放资金贷款,从金融机构贷款也十分不易。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也是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

高素质的科技专业人才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重要的动力基础,技术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企业机制落后、环境较差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人才状况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除一些新兴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仍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据调查,目前我国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有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的职工占60%左右,总体素质偏低。缺少科技人才被列为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障碍。

(3)学习吸收能力低。

消化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科技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需要不断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要有对新技术的较强的学习吸收能力。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受传统行为习惯和创新行为模式的影响,过分依赖对外部技术资源的引进,不重视组织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差,常常陷入“落后――引进――淘汰――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中,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支付外国巨额的专利技术使用费和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却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4)抵抗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脆弱。

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性、技术发展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等特点,决定了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中小企业受资本实力偏低和技术人才相对短缺、技术与市场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困扰,需承担更大的风险。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经营模式落后,研发能力低,产品单一,专利保护意识差,缺少市场经验等,在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时,常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手足无措。

要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克服这些障碍,而依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是困难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

2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助推效应

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的企业群落。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产业集群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而,产业集群成为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依靠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

(1)集群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由于集群内许多企业共生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同处一个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由于共同的利益而互相学习,产生集群效应,技术、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传递从而促进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处于同一地域的相关企业,由于产品的关联性,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要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会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形成相互追赶态势,竞争的结果使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可以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

(2)集群有利于创新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是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也会吸引大学、科研机构入驻集群。处于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集中,人员直接接触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企业间的直接联系以及率先创新企业的示范和后进企业的模仿等,知识和技术迅速扩散,中小企业可以最大程度的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知识,大大加快企业创新的速度,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3)集群内的社会化服务及协作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服务逐渐外部化,一批专业公司会在集群所在区域出现;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还会带动物流、电信、教育、科技咨询、信息中心、中介服务等机构和行业的发展,他们可以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面服务。许多地方政府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在政府鼓励和推动下,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也会向中小企业开放,一些非赢利性的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最新技术、创业意识、风险意识等知识的培训。这些服务以及企业间的协作所带来的物流、运输、储存等成本的节约,会大大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4)集群合作创新模式可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技术装备水平、科研环境、生产条件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技术风险。另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还会遇到成本高、质量功能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利润低等市场风险。集群合作创新模式,则可以整合相关技术优势,实现与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信息等不足的问题,从而缩短创新周期;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参与创新过程,则可确保与客户的需求一致。创新模式由线性模式向网络模式的转变,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又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

3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

利用产业集群的资源和优势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集群企业间协作,培育技术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柔性生产体,企业之间协作联系十分紧密。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领头羊作用,而中小企业则可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产业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在协作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中小企业之间可开展共同研制,合作创新,以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本;同时通过分工协作,整合产业链,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核心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集中资源研发新技术,培育技术创新优势。

(2)坚持产学研合作,走合作创新之路。

由于全球技术创新的加快,企业技术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日益突出,加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设备落后,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获取所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技术创新,无论从开发周期还是从投入成本看,都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丰富,产学研结合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力量薄弱与高校、科研院所里科技成果“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其中,产学研共建高科技公司、企业技术难题招标是产学研相结合较为重要的两种形式。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高科技公司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企业的资金和企业及时的产业化运作等;企业技术难题招标,尤其是网上技术市场会使中小企业受益匪浅,以往中小企业常担心自己实力单薄,不敢求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网上技术招标,中小企业可获取更广泛的技术支持。

(3)充分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社会支撑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许多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联合牵头,以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方式,组建集群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所提供的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解决企业场地不足、仪器设备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等矛盾,降低资源消耗,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提高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利用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解决技术难题,实现企业与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和企业信息化进程;利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应对贸易摩擦和冲突,协调和政府的关系,处理与集群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等,使企业有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

(4)通过集群共享,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由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发明不一定是技术创新,只有成功地实施了商业化并发挥显著经济效益的发明才是技术创新。我国有许多专利从未引发创新,仅仅对应于几乎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如果一项发明成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会迅速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快速传播,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同时,由于集群品牌共享效应,中小企业利用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以及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可以迅速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建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杭州科技,2006,(2):30-32.

[2]王钦.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战略选择载[J].改革,2004,(06):78-85.

[3]欧新黔.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J].船艇,2006,(05):6-10.

篇7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引言

区域旅游产业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养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般学者们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以及产业集群化与产业族群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固然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关键,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浅层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后的关键因素“地方文脉”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探讨“地方文脉”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作用。

一 地方文脉

地方文脉是指旅游地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2-3]文脉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4]在旅游区水平上,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绮交”而体现的旅游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一个旅游区的文化主题与精神一致就形成了文脉。[5]

二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6]核心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企业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服务、区位条件等),经过努力而培育创造的独特的竞争能量和优势。[7]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上:一、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是形成竞争能量和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旅游核心企业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操作主体;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表现形式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四、政府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到辅助作用;五、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创造和培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当属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三个方面。

三 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对地方文脉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的探讨,必然要分析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地方文脉是如何介入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中。从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竞争力、政府的主导和对旅游产业的培育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源,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旅游产品,由资源转化我产品和服务又离不开旅游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们在资源转化为产品,以及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探讨地方文脉对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必然要以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地方文脉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亦或是其他各项资源,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展示的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沉淀,同样它预示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地方文脉都会在区域资源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2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的源泉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的文化精髓,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地方文脉的挖掘和凝炼,旅游主题形象地方文脉的体现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形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游客深刻的感知地方文脉的独特吸引力,因为只有差别话的地方文化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游客对一个区域的文脉感知是不容易忘记的,只有能够深深印入到游客脑海中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够被游客所感知、所喜爱,地方文脉的融入恰恰能够符合游客的这种感知需求,是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塑造源泉。

3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竞争力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然得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方文脉,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来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区域的文化脉络,来源于区域地方文脉的挖掘和提升,当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区域旅游形象主题相吻合,旅游产品的形态、材质、内涵均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想贴切的时候,旅游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游客的共鸣,才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区域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一点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显的尤为突出。

篇8

关键词: 林业生产;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 A

1.目前我国林业生产现状及问题

1.1 中国林业现状

根据第六次( 1999-200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 比第五次( 1994-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 , 增长1.7个百分点。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 901万公顷, 年均完成725万公顷;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 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

1.2 存在的问题

当中国林业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中受益时, 天然林的破坏情况正在恶化,导致在森林面积总体扩大的情况下, 森林质量下降。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体现为成、过熟林的比例下降。森林退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09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749万公顷, 1998年长江大洪水与松花江洪水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森林质量退化。此外, 中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见表1。

表1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

国家 人均森林蓄积m3 人均森林面积m2

中国 9.07 0.128

加拿大 867.92 9.32

巴西 388.60 3.67

2.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荒漠化

中国是第三大荒漠化国家, 现有荒漠化面积约153.3万km2, 并以每年约2 500 km2的速度发展。荒漠已对大约4亿人口造成威胁,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 包括农作物和土地的丧失、公路和铁路的阻塞及埋没、灌溉坝和运河被淤泥堵塞等等。

2.2 洪涝和沙尘暴

洪涝灾害每年威胁着约1亿人的生活, 也限制了主要河流流域的经济发展, 每年由于沙尘暴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5亿元。潜在损失估算表明, 护牧林、沙漠恢复绿洲支持了畜牧业和果树, 每年因此而增加的收入约200亿元。

2.3 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和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 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仍“总体严峻”。由于森林、草场、湿地、河流湖泊等野生物种生境退化或遭破坏, 中国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156个在中国, 约占总数1/4。

3.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类对直接利益的需求往往掩盖了保护资源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对直接利益的需求错误地将环境和林业生产割裂开, 而人们一般选择短期利益。

森林的急剧减少是造成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森林可以起到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功能。在中国森林减少主要原因有:

3.1 林木生长量低

长期以来由于树木存在重采轻造, 加上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幼林没有进行抚育, 致使林分质量差, 林木生长率很低, 见表2。

表2 树木平均生长率

中国 韩国 日本

2.76% 3.1% 3.4%

如表2所示, 中国林木平均生长率跟一些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2 资源消耗量大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 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 加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按自然规律和林木生长特点办事, 生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 所以造成现在林业资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产力的水平。据统计, 中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 , 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 自50年代以来, 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3.3 开垦林地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 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中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 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 刀耕火种, 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随着人口增长, 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 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 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3.4 采集薪材

中国农村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 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

4.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现阶段中国林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与林业资源的过量开发有直接关系。

4.1 合理的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的原则是, 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损伤。其采伐设计不仅考虑木材收获, 而且要考虑维持天然林固有的生物多样性、树种组成和搭配、林相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等因素。这也正是这种理念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根本区别。

生态采伐设计涉及3个层次: 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 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养分、水分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 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充分反映自然- 社会- 环境的和谐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景观水平上, 使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特征。模仿自然干扰则是模仿森林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燃烧或遭遇风倒等现象, 通过外力干扰帮助森林成长。如有计划地人工助燃, 可以消灭森林中的病虫害, 烧死一些过密的林下植物。风倒可以形成林窗、林隙, 大小不同的林窗、林隙, 其实就是多种生物的乐园。

4. 2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的宗旨就在于管理和保护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可持续合理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已成为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世界各国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很快, 截至2003年,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538处, 总面积达到1.18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12.3%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4 处; 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0处, 面积有303公顷。设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管理规则和资金来源渠道, 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破坏和任意改变林分的经营方向, 还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 特别是稀有种和濒危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环境资源林建设, 有很大推动作用。

4. 3 不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2002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当年, 据对全国57 个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县的典型调查, 工程实施四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初见成效。57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四年间减少了41.97万公顷, 沙漠化减少了5.05%。

2)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1998年, 57个退耕还林县25°以上坡耕地面积为50.6万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17.32%, 到2002年, 已累计退耕35.6万公顷, 其中25°以上坡耕地退耕16.8万公顷。

3)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57个县2002年的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五”期间, 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涉及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 多个县、6亿多农业人口, 工程建设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 以上, 涉及中国生态类型的2个大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11个类型区(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水土流失区、风蚀沙化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等)。

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益;重要意义;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同时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效益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各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为产品生产、供应劳务、租赁或管理经营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从购入,到利用,再到退出生产运营过程,在各个环节强化管理,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投资环节,做好投资规划,可以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收率;做好预算投资,实行可行性分析,可减少工程成本和投资成本,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和企业折旧,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在生产运营环节,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既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并且可以延续固定资产利用期限,减少固定资产维护运行成本;在运营管理环节,强化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由此看来,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有必要针对固定资产实行多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二、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认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普遍存有重视资产现金而忽略固定资产的情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这种做法,不但会出现管理人员弄虚作假,私自变卖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带给企业经济上的损失,还会使得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上不用心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从而阻碍了企业的生产行为,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家底混乱,账实不符

家底混乱,账实不符不是个别企业的独有现象。大量资产由于报废、毁坏等多种原因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了,有的基本上见不到实物了,有的是和实物有出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资产的变动增减没有办理相应的手续,财务部门不能够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增减状况,从而导致该入账的没能入账,该核销的没能核销,以至于家底混乱,账实不符。

(三)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有着内部控制不到位的状况

很多企业还有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晰的问题,致使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显得非常混乱,容易发生管理漏洞或重复管理等问题,甚至是伪造账务,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但是却不能找到直接的主管人员实行追究;另外关于企业各机构固定资产处理上监督不够,各部门彼此间没有制约,导致很多部门提前把固定资产实行重新购置和报废,致使企业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还易发生固定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

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重视程度

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借助对固定资产能够发挥的效益的掌握与了解,充分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重要性,从企业的政策、资料等方面对其实施规范和强调,进而从企业整体上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另外,使基层员工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使用与赔偿体制,防止出现挪用、侵占固定资产的问题,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益。

(二)明晰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范围。

对一个固定资产种类全、规模大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关联到许多部门,所以不仅要有明确分工,还要有统一管理,应该采用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的制度。财务机构、生产技术机构及各使用机构, 都负有管理好固定资产, 使其完备无损, 有效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用, 提升其利用成效的义务, 这些机构把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作为出发点, 管理固定资产时应该相互协作、各有偏重。设备部门或采购部门专门主管固定资产的购进,归口管理部门担负着管理固定资产实物形态,主管对固定资产实施技术测评以及核实在企业内部的使用调拨。使用部门主管固定资产的日常保管、验收和维护;负责建立本机构使用的固定资产账目;资产获取、变动、处理时应办理的相关手续。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形态,从价值管理方面建立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账,并记录固定资产卡片,保障账卡对应。财务部门还应参照本企业资产的性质、特点,企业的管理需要等对固定资产实行分类,根据不同资产的不同使用期限计划折旧,主管固定资产变动增减的核算和审查;引导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实行盘点、清查和处理。

(三)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

首先,参照企业现实情况配备合理的管理人员和岗位,防止出现因为管理部分或员工过多过少而引发的管理疏漏、混乱以及彼此互相推诿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损耗和投入,减少企业的负担;其次,对有关管理机构和员工的义务和权利实行明确区分,构建相关的责任体制,促使各项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下健康有序的实施,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运行构建相关的指标系统,就比如折损率、资产收益率等,并置入到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里,引进相应的奖惩体制,来加强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刺激其创造更为高效的管理办法,对于出现偷盗、损毁固定资产的行为实行严厉惩戒,从而达到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和管理的最优化。

(四)强化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管理

处置报废资产,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末端环节,也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尽管报废固定资产的价值不高,可是积少成多,假如控制不到位,一样会导致资产流失。因为技术更新等因素需要报废的资产,或是使用期限到期,需要退役的资产,由资产使用机构提出报废申请;专业技术机构做出技术和核定,实物管理机构及各层领导参照固定资产处置权限逐层实行审批、审核;审批合格后,财务部才可以实行相关处理。资产报废后并不代表着资产信息的消亡,该资产报废的卡片长久性的保留,并设置报废资产台账,仍然能够查询报废资产的过往数据。报废物资设备应及时处置,回收变现资金。

四、结论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构建并完善符合企业实际的内控制度和管理制度,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提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淑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9)

[2]宁召锋,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会财会2008(01)

篇10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 (2012~2014) 对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以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为例,阐释了区域间产业转移对转移双方的影响:一是政府间的博弈仍然是产业转移与经济质量提升之间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产业承接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作用显著;三是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整体产业升级,但对相对落后地区的产业引进应避免陷入先发展后治理的困境;四是秦皇岛承接产业转移利大于弊,但对当地经济结构的冲击不容忽视;五是秦皇岛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最后提出了秦皇岛承接产业转移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质量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课题(SZ123062),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帮带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课题(2014WT039),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201407043、201407274),得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启动资金的支持和资助。

【作者简介】王海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

一、引言

在京津冀经济圈内,由于长期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导致经济圈内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协调发展。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总书记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搞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但京津冀区域随着产业聚集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发展的困境如空间约束以及人力成本、选址成本、通勤成本、资本成本等资源短缺。一方面是北京、天津的产业高度聚集和成本高涨、边际规模报酬递减;另一方面是河北产业低端化困境突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发展模式呈现路径锁定态势。作为秦皇岛来说,面临着如何准确定位并积极采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对策、推进京津秦一体化发展、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大选择。

二、区域间产业转移及相关研究

检索中国知网2012~2014年期间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发现,Jacobs主要是从城市增长的角度研究产业集聚过程,多样化产生技术产业间外溢的外部性,而技术外部性孕育和催生城市新一轮的增长。Friedmann则从大城市系统拥有较好的创新条件角度解释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认为大城市高度拥挤、快速增长的人口和文化的异质性等因素是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条件,形成与周边地区的中心与外围结构。刘金友、王冰(2013) 的研究表明,要素资源禀赋、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价格仍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韩灵梅,2012)。

关于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角色, 冯薇(2008) 认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有助于产业聚集的形成,但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力量,由此政府的政策导向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引导,政府成为网络的推进者、动态竞争优势的催化剂和制度的提供者。宋炳林(2013) 认为,政府是推动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之一,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引导和激励企业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行为,形成产业转移的推动力量。

当前,关于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则更是不足。但我们可以从以往的研究中发掘规律、研究方法以及探索性结论。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政府的角色以及产业扩散与集聚的作用等方面,都可以对研究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其中,相关研究都是从某一个视角阐述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分析

在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本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因果循环效应。一方面秦皇岛可以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产业转移规律要求外来产业与本地产业发展潜力之间实现契合,否则不仅不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而且会滞后本地经济运行效率,降低经济增长水平。为此,本文从三方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和内在联系。

(一) 政府行为与产业转移绩效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角色乃至惯性作用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发挥好这种作用,如何更加准确地界定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界线,是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单个政府行为对承接产业转移影响显著。在国内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竞争决策(政策) 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偏重于经济增长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使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及其投资具有内在的冲动和偏好。

其次,政府间的竞争对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影响同样显著。作为转出地政府,如果提高产业转移自由度,产业尤其是处于高端产业链条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会按照市场规律,寻求更为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的区位,但这样会降低原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转出地政府会想方设法提供一些政策挽留企业不转移或就近迁移,或者尽量推进低端产业或污染型产业向外转移。同时,作为产业承接地政府则会为了提升本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竭力提供更优惠的招商政策以吸引高端企业、有利于环境和可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的企业向本地转移。两者的竞争将陷入非理性竞争困境甚至影响区域一体化效益,导致区域整体产业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最后,低端产业和污染企业成为两地矛盾冲突的焦点。企业不能自主决定转移方向和区位,导致效率低下。尤其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优势是产业转移的动力和空间区位选择决策的依据(李颖、杨慧敏、刘乃全,2012)。

(二) 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程杰,2013)。但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给予探索。在产业转出地方面,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将有利于本地经济增长。张辽(2013) 研究发现,技术扩散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通过加总劳动力、资本、技术三要素的增长效应,进而发现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效应。刘红光、王云平、季璐(2014) 的研究表明,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中留在东部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郭连成、徐雅雯、王鑫(2012) 认为,在产业转移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本地市场效应,而产业转出地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彭志胜,2014)。

在产业转入地方面,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同样有利于本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孙浩进、樊欣(2013) 认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和放大了区域福利正效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也类似。张琴(2012) 的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改善承接环境。段然、葛顺奇(2014) 也认为境外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产业转入地的经济发展环境滞后于转出地,而且降低两个地区的差距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时间,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徐冉(2012)、卓卫云(2013) 在研究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发现,外部条件的作用更显著。

(三) 产业转移与增长环境管理滞后的困境

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潜力较大,但目前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还没有形成。同时,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是否可以对接当地市场要素、经济资源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从过去产业转移的实例来看,东部地区2000~2010年的制造业绝对优势依然明显甚至还有所扩大,东中西部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所扩大,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图1)(姜琳、窦炜、潘雅琼,2012)。

在产业创新方面,产业转移对各地区的影响也不相同。南平、杨善林(2012) 研究认为,产业转移不但没有带来我国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快速增长,反而阻碍了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但是具体到各个区域则差异较大;对东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明显,而且阻碍了创新产出的增长;对中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能大大促进创新投入的增长,但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明显。

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产业承接地发展潜力不足是突出的问题之一。肖雁飞等(2012) 的研究认为,中部六省经济人口承载能力相对较弱,阻滞了产业大规模转移,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宋煜(2012) 发现,江西承接外来产业过程中出现了外部环境问题。

此外,京津向秦皇岛转移产业,转移污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在国内一些区域发生。发达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高消耗的加工制造业,伴随这些产业的转移,污染转移不可避免(陈卫、刘德绍、李剑,2012)。彭文斌、吴伟平、王冲(2013) 认为,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竞相放松环境规制。

四、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行为与绩效分析

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将在一定层面上提升本地经济增长质量,但从长期来看,秦皇岛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还要将本地经济资源与外来产业有效融合,形成具有本地经济特色的产业增长模式,从而实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仍然有待研究。李志翠、马海霞、朱琳(2013) 认为,通过规划构建的区域产业共生耦合系统能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高效、稳定的运转实属不易。京津产业转移到秦皇岛,首先面临选址是否满足企业的运作以及未来的发展。韦伯(Webber,1909) 通过主要对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三个因素分析了对企业区位的影响。秦皇岛如何运用已有资源承接京津产业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通过扩大市场以满足企业赚取最大利润的内在需要。政策制定需要对不同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杨本建、毛艳华,2014)。

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进行宏观调整,使产业转移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中可以发挥主导作用(高登榜,2013)。政府可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效率,搭建企业信息平台,降低企业转移后的交易成本来促成企业转移(梁其翔、邝国良,2012)。政府要实现对产业转移宏观调控的效率最大化,还需要建立在尊重企业市场化的选择上,然后通过产业政策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郝洁,2012)。李建军(2012) 认为,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可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扬长避短,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秦皇岛与其他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城市之间关系的调整是构建生态产业网络的关键因素。应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机制, 实现协调发展(罗若愚、张龙鹏,2013)。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各地政府官员对区域合作的意愿不足,相互攀比和较劲的行为更容易发生,使得区域合作空间狭小(欧建峰,2013)。罗若愚(2012) 研究指出,产业转移下承接地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了集体决策的非理性,我国政府官员的任期制和考核晋升制阻碍了政府间合作的实现,形成了典型的“行政区经济”。在重复博弈模型中,他引入中央宏观调控的这一贴现因子,提出了破解承接地政府间合作“囚徒困境”的方法。

在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扩散和集聚的规律作用显著。从市场的视角来看,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本地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加快承接产业的转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刘珂,2012)。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效应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做出转移的决策(梁其翔、邝国良,2012)。

秦皇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绩效与相关配套设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张仁枫、王莹莹,2013)。同时,构建高效的交通网络有利于规避空间约束,提升秦皇岛区域的边际竞争力。高速铁路建设的经济逻辑就是缩短城市间的时间距离。高速铁路大幅度提升速度,缩减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可以重塑两地的经济地理格局(刘卫东等,2012)。

五、发展建议

(一) 调节政府角色,提升产业转移质量

政府在产业转移中存在政绩最大化的冲动。地方政府在引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降低了产业转移门槛,反而降低了本地经济增长质量。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需要从国家层面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对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何龙斌,2012)。

秦皇岛应加快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同时要加强完善政府行为,改变现行官员考核体系和晋升机制,形成科学健全的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参与构建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磋商合作。

(二) 加快产业转移速度,提升秦皇岛经济增长质量

秦皇岛产业结构升级的潜力很大,但受制于原有的产业结构约束,需要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进行重新规划,发挥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产业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选择(刘川、宋晓明,2014)。秦皇岛产业发展应以此次产业转移为契机,通过加大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投入,优化产业承接科技环境,提升区域发展潜力。

(三) 加快产业间融合,降低产业间转移成本

秦皇岛承接产业转移利大于弊,对当地经济结构的冲击不容忽视。外来产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占秦皇岛原有的产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可以实现优胜劣汰,推动产业替代升级;另一方面,必然出现过度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应通过加快产业间融合,构建生态产业系统,降低产业间转移产生的成本,在秦皇岛形成由龙头企业拉动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 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措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秦皇岛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产业转移不仅需要产业要素支撑,还需要围绕产业生产的生产。此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秦皇岛承接产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挤占更多城市公共发展资源,需要秦皇岛加快完善产业转移配套设施建设,降低生产、生活运行成本,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产业转移与居民收入增加,对房价、城市拥堵以及城市市政运营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重视对污染的治理(张启春、朱明,2014)。

参考文献

[1]姜琳,窦炜,潘雅琼.1999~2010 年东中西部工业产业转移趋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4):119-121.

[2]王建峰,母爱英,罗义.FDI、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效应——基于京津冀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7):185-187,211.

[3]韩灵梅.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辩证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13):113-114.

[4]吴小立,黄秋文,于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多层次模型研究——以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4,(4):57-61.

[5]杨秀云,袁晓燕.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中的产业空洞化问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

[6]唐杰英.产业转移、国际贸易和CO2排放——来自我国工业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2,(9):118-128.

[7]戴磊,赵娴.产业转移、外部失衡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6):50-55.

[8]陈立泰,余春玲,王鹏.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服务业发展——基于28 个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经纬,2012,(5):22-26.

[9]陈卫,刘德绍,李剑.产业转移的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2,(9):48-50.

[10]冯南平,杨善林.产业转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动态,2012,(8):70-74.

[11]程杰.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协调问题研究——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J].开发研究,2013,(6):36-39.

[12]杨本建,毛艳华.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行为——基于广东产业转移的调查数据[J].南方经济,2014,(3):1-20.

[13]高登榜,唐运舒,冯南平,周开乐.促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3,(5):35-40.

[14]罗若愚,张龙鹏.承接产业转移中我国西部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绩效[J].中国行政管理,2013,(7):112-116.

[15]彭志胜.工业的空间分布及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6):138-141.

[16]沈静,向澄,柳意云.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 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2,(2):357-368.

[17]欧建峰.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合作障碍——基于地方政府博弈视角分析[J].中国商贸,2013,(6):136-137.

[18]王建平,刘彬.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效应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3):24-26.

[19]程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00-103.

[20]刘友金,王冰.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产业转移滞缓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6-49.

[21]多淑杰.集群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模式及形成机理分析[J].商业时代,2013,(15):133-135.

[22]金祥荣,谭立力.环境政策差异与区域产业转移——一个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