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应急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应急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篇1

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食品安全”最初被定义为食品供给数量安全,即食品数量需要保持在能够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能够购买并得以支付来维持生命和健康的水平。随着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产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因此,食品安全的定义也逐步由供给数量安全转为质量卫生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6年的定义,食品“质量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结合众多学者对食品安全概念的研究和理解,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内涵基本形成共识,即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或存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身体的隐患。

目前,食源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引发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2013年统计的数据,每年由于食物质量安全不达标或不卫生致病的美国人大约有4,800万人(约6个美国人中有1人),128,000人住院,3,000人死亡。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在各个国家频发。2008年,中国“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造成6名婴儿死亡,294,000婴儿及儿童患病;同年,美国花生公司被涉及到一起沙门氏菌事件,导致9人死亡,637人住院治疗并有上千例疑似患者;2011年,德国“毒豆芽”事件导致37人因感染大肠杆菌死亡,3,000人患病;2013年欧盟国家发生的震惊消费者的“马肉事件”也促使政府来寻求更强的执行力来打击食物掺假。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食品行业以及政府的监管产生了不满意、不信任的消极情绪。政府作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监管主体,除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还要建立有效有序的监管体系来保证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依法运行。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及欧盟以政府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相关监管体系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二、中国及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比较

(一)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英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具有欧盟及国家两个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欧盟的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包括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DG SANCO)以及欧盟食品兽医办公室(FVO);英国本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主要包括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及英国食品标准局(FSA)。欧盟各个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各司其职。欧洲食品安全局作为当前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平台,主要负责对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及信息传递,并对欧盟委员会及欧盟成员国的法律法规提供科学建议;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主要负责监管欧盟法律中关于食品和产品安全、消费者权利及公共卫生的条款的实施,并提出建议来支持欧盟的相关行动;欧盟食品兽医办公室则是确保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及动物福利等相关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在欧盟的统一指导下,英国政府根据欧盟食品安全法的最高标准调整其监管机构,将食品安全监管集中于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及英国食品标准局进行统筹监控。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主要负责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英国食品标准局协助食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并与当地政府一起加强食品安全法规的执行。

(二)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相较于欧盟国家相对统一的监管模式,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各个部门根据“分工负责各自职能,互相监督协作”的原则,以国家级检验监管机构为领导,省级和部门检验监管机构为主体,市、县级监管机构为补充,对我国食品供应链进行“由餐桌到农田”的多部门分段监管。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各个部门分别负责监管一个供应链环节。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消费领域包括食堂及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督;卫生部主要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并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此外,除了上述各个机构的横向监管,各个部门还分别具有不同形式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权力分配,在省、市、县各级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

三、 中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文对英国及中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各机构职能的考察比较得出,尽管我国建立的食品安全机构体系相比较看似更完整,有更多的部门来负责食品供应链中不同领域的监督管理,但是在实施中,机构设置的复杂性也给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些问题。

我国机构设置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首先,由于监管单位、层级关系及地域监管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各个机构监督执法的权威性,而且当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各个单位机构会互相推诿责任,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监管权的重叠或模糊不清产生矛盾和冲突。尽管我国设置了卫生部作为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的机构,但是在层级上卫生部与农业部等部门同属于正部级,因此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困难仍然存在。根据欧盟的经验,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全国统一的食品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保证我国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有序运转的首要任务。

其次,除了缺乏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在监管权力分配方面,我国各个部门存在着横向及纵向的权力配置不统一的现象。各个监管部门的纵向延伸包括分级管理、半垂直管理和混合管理三种形式。各监管部门之间管理体制不一致,不仅使各省级以下地方监管部门的统一执法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一些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部门的人事和财政等措施受地方政府支配,导致这些基层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而一些食品企业同时作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监管部门很容易受到政府及其他地方利益的干扰,对企业的违法行为采取放纵态度。因此,建立统一的层级制度,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全国范围内食品安全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听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及时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重要问题,将食品药品安全列入政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逐级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协调机制。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将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正常开展。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综合评价工作。

(二)完善责任体系。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

制定并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乡镇长、副主任是具体责任人。与村级和有关部门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各项责任及任务逐级分解村到级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机制,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善“各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

(三)突出抓好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措施和办法。积极推进农村食品药品流通供应网建设、建立健全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维权网,探索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做好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严格规范食品安全宣传报道。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五)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逐步推广到更多相关企业。

(六)规范信息管理。按照《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及制度》的要求,抓好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报送和工作。

(七)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督促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

(八)完成区政府部署的其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

二、区直有关部门

(一)区文体广电局

1、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报道,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2、按照《食品药品安全新闻会制度》的要求,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好食品药品新闻工作。

(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篇3

一、继续巩固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成果

坚持以食品放心工程为基础,“三网”建设为重点,专项整治为抓手,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提升全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巩固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成果。

二、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是巩固深化现代流通网。“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建设要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进一步扩面、提质、增效,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逐步推进将农村放心店与农村连锁便利店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是健全基层监督网络。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多员合一”整合工作,提高人员素质,使其有效发挥作用。

三、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围绕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校园食品放心工作,加强学校食堂、饮用水、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管。继续开展企业食堂规范化管理,巩固农村家宴管理,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结合“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强化监管,及时排除各类隐患。按照“暗访找线索、明查严打击”的思路,针对食品不安全因素,加强明查暗访。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各环节的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

篇4

一、总体目标

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坚决杜绝重特大旅游食品卫生事故,努力减少一般食品卫生事故,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县食安委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旅游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强化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完善责任考核办法,使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狠抓基础工作,夯实根基

一是明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内容,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单项考核签订责任书,列入年度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同时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努力形成责任到位、管理有序、奖惩分明的责任制体系。

二是继续抓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以会代训等培训工作,使其能灵活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另外,重点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三是规范旅游饭店原料采购行为,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实现原料来源有保障、可追溯。进一步在旅游饭店中推广实施“五常法”管理。

四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加强重要节假日及旅游活动期间的旅游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

(三)完善食品安全检查联动机制,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和企业互查机制,增加检查的密度和力度,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努力遏制旅游企业中出现重大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四)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一是做好假日旅游“黄金周”食品安全专项监管工作,组织进行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各黄金周前两周内,组织完成对旅游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查。重点监督完善星级旅游饭店食品准入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或节庆活动的食品卫生专项监管。根据职责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建立食品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内容的检查,落实责任,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

(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各环节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力求早发现、早整治,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制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加强重要节假日及旅游活动期间的旅游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各部门协作的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及宣传培训工作,以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篇5

1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技术需求分析

2015年10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即将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也再次成为焦点,但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来看,由于传统监管手段的限制,并不能从源头上彻底堵住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且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了迫切之需,其决定着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效果,具体应该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1食品安全检测协同发展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检测涉及多环节、多层面、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多头检测、协调统一,但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加,再加之农业、商务、卫生、工商、粮食、食品等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不同层级检测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影响了监管效率。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监管平台和快速检测系统的实时通讯、检测数据的汇集、共享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动态掌握各检测部门食品安全检测进度,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多部门协调配合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为食品安全的协同联合监管提供了可能。

1.2食品安全预警与快速反应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进行风险监测,以此减少食品事故发生率,这无疑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为了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数据库和网络通讯技术来建设完善信息化、智能化预警应急系统,实现对食品安全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快速作出反应,并将预警信号传递给监管中心,以便其据此制定应急方案,这既提升安全预警应急能力,也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1.3食品安全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根据实时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才能够据此作出科学的决策,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精准、 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建立集成化的、统一协调的数据库系统成为了关键因素,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网路技术,以及数据挖掘、仓储和分析技术来构建科学的数据模型,促进多种数据信息的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对食品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汇集、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等功能,也为决策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1.4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功能需求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监测范围窄、项目少,无法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而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数据库、食品企业信用监管系统、食品信息共享系统、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使得食品安全的实时监控、预警、评估,以及监测数据共享成为了现实;同时,还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内外部的连接、互动和交流,有效的整合了食品监管力量,形成了集成化的网络监管体系,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2食品安全监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设计

2.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网络技术应用体系设计

网络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变革的技术支撑手段,对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集成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在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java语言、Asp技术以及Spring、Struts和IBatis等JavaEE系统框架,采用N层结构来进行监测体系设计的。同时,根据上述功能需求分析,基于网络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应该包含:

(1)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系统。该系统需要配置数字化的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并采用光度比色、酶联免疫技术以及上转发光等专利技术,实现对食品违禁成分、农药残留、甲醛和各类细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和筛选,并借助于有线或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将实时监测数据传递给监管中心,从而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后续程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预警系统。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利用网络技术完善风险监测系统,延伸检测范围和项目,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数据库、配套监测设备和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增强食品风险监测数据的传输、分析、评估和处理能力,以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3)食品安全监管追踪管理系统。该系统中将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等,实时跟踪食品生产加工、存储、流转等过程,并将相关数据同步到数据库,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查询和监督。

(4)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基于云计算模式,利用现有互联网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共享中心,汇集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整合、数据查询等多元化功能。

2.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网络支撑技术选择

基于上述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网络支撑技术主要涉及:自动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条形码技术、二维码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博微信通讯技术等。自动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借助于无线电讯号来读取关联信息。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通过RFID电子标签将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运和监测等相关信息自动录入,并传输至数据库,实现了食品安全的无缝监管。传感器技术,借助专业的无线传感设备,对食品供应链中生产、储存、运输等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监测、识别和处理,及时发现风险,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向监控中心发出预警信号,确保食品始终处于安全监测指标内。GPS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一种,其相对比于集群通讯、卫星通讯和GSM而言,在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准确性和传输的稳定上具有明显优势,对食品安全进行实时监管,并及快速的将监测信息传输给监管中心,满足了食品监管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需求。微博、微信网络通讯技术可以用来食品安全监管违法、违规信息,实现监管中心与各系统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3结语

篇6

2、认真落实传染病各项防治措施。 一是继续狠抓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监测工作。县疾控中心每天能按时对国家疾病监测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及对各地上报的传染病进行审核上报;二是强化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督导。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确保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1、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为保障春节期间全县食品安全,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排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重点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0多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起,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起、查扣各类假冒劣质过期食品12公斤、商标侵权食品120箱,查处经营者健康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过期8户,从根本上确保了春节期间我县食品安全,保障了社会稳定。

2、加强医疗市场监管,保持对非法行医严打态势。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医疗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在春节前,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行为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4人次、执法车辆8台次,排查非法行医点22处,取缔无证行医3家,收缴药品、器械5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20家,下达监督意见书40份,确保了春节期间我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和安全。

一是确保了2015年春节及“两会”期间的卫生应急安全保障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值守、卫生应急响应、卫生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处置程序、技术标准和控制措施。

1、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麻疹、霍乱、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传染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是继续加大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培训、指导、检查;三是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体系,做好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规范病人管理,认真执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四是继续加强结防宣传教育,确保结核病转诊到位率、发现率等各项任务指标保质保量完成。

2、进一步狠抓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一是继续狠抓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检查;二是继续做好全县消除麻疹工作。

3、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紧紧围绕“强化职能、完善体系、提升能力”总体思路,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加强督查,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县食品安全。

4、进一步加大县、乡、村三位一体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四转变、四提升”总体思路,切实加大全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目标,完成工作重心由行政业务管理向依法监督执法新常态的转变。

5、继续加大医疗服务监督和《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医疗广告的查处力度,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衔接配合,抓好大案要案查处工作,规范涉嫌犯罪非法行医案件的移送工作;二是继续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

6、进一步宣传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继续深入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7、继续推进卫生应急建设,落实卫生应急工作各项措施。继续推进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卫生应急工作日常管理机构的建设,形成上下对口、分级负责、信息畅通、指挥有力的卫生应急组织机构体系,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技术保障,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

篇7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某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实施“食品安全”为总抓手,发扬领导实抓、部门实助、干部实干的“三实”精神,加强领导营造浓厚氛围版权所有,整合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健全网络提高监管水平,集中整治震慑不法行为,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一、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实施“食品安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它列为县政府“民心工程”之一,进一步摆在了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每年都抽调执法人员进行拉网式普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进行了处理。今年__月份我县在乡镇增加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设立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配备了食品药品监管助理员、村级药品信息员增加食品监督信息职能,全县共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__个,配备监管助理员、信息员___名,从而构筑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敏捷、全覆盖无盲区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设立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共提供案件信息__件,参与现场查办_起,使__%以上的村级食品药品供应点基本做到了购进合法、记录规范,食品药品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在不同层面上加大了宣传发动力度。相继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拒绝假劣保健食品等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全县共印发张贴《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普法宣传材料_万多份,出动宣传车___多台次,印发工作简报__期。食品监管工作做到了“三进”和“三结合”,“三进”即“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三结合”即“普法教育与普及科学知识相结合,宣传教育活动与专项行动相结合,集中宣传与长效推进相结合”。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在某某上刊登和播发专项整治内容信息和报道五十余篇。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向社会了预警公告,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通报。

(二)建章立制,落实责任,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____年是我县食品安全建设试点的开局年。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食品安全事故督察督办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___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和各部门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监管目标,并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纳入到“平安建设”考核范围。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市场整顿取得实效

为克服分段监管、单兵作战的局限性,我们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针对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采取统一部署、集中行动、互联互动的方式,加大了市场整顿力度。今年以来,全县联合行动十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__余次,市场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大力推行了农产品例行检测制度,定期农产品检测信息。今年,全县分次抽检了余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品种,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在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了农资购买、销售及指导应用“三统一”制度,在蔬菜集中产区推行了农药专营制度,去年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个(次),整顿市场个,立案查处起,结案起,共查获农药吨,化肥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个,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使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得到了严格控制。加快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全县绿色食品发展到个系列个品种,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个,基地个,面积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是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全县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家,查处质量违法案件起,涉案货值万余元,确保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

三是食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开展了“儿童食品”、“夏季饮品”、“奶制品”、“双节”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了无照经营和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不符合食品质量标准、过期变质儿童食品的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箱、注水肉公斤、过期变质食品公斤;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余件,收缴、销毁商标标识万余件(套),罚没款万元。四是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吊销卫生许可证个,责令停产户,取缔户,查处不合格食品余公斤,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五是定点屠宰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县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毫不放松地抓,坚持不懈地打,但受利益驱动,制假售假案件仍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特别是食品安全工作,面宽、量大、战线长,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农业初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量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经营条件差、进货渠道混乱。中小餐饮单位和街头食品摊点数量多、分布广、流动大,卫生条件差,各类集体食堂经营成分复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隐患仍不同程度存在。在自身工作方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不够顺畅,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版权所有重复执法、重复检验以及监管空白的问题,有的执法装备差、检测手段落后,综合监管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下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要实现新突破。强化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继续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名优企业带动战略,推动食品质量的提高。强化日常监管,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市场准入。强化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管。继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按照《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今年,我们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推动放心工程向纵深发展。

二是食品专项整治要实现新突破。今年将继续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好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和城乡集贸市场,机关学校食堂,医院周边、学校周边和旅游景点周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等重点部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商品的不法行为。

三是农村食品监管要实现新突破。理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监管网络和信息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监管空白问题。今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培训、巩固机制、发挥作用上来。继续实施超市进乡村,检验检测进市场、进连锁店,监督举报电话进农村的“四进工程”。

四是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要实现新突破。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制,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建立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责任。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与综合利用,保证应急费用的足额、及时到位和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救援机制,健全全市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尽快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

篇8

一、健全体系,有效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充实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的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责任制。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体系,注重发挥镇(街道)食品安全组织协调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考核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同时,抓好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使综合考核更好地达到推动和改进工作的目的。

二、各司其职,切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

(一)强化种植养殖环节治理。加强初级农产品、水产品等质量安全监管,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投入品使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宜性评价工作,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进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模式。

(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严格实施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以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小作坊监管体系,通过巡查、回访、年审、备案等措施,强化日常监管,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生产条件、质量管理能力,建立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不安全食品的召回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监管信息网络建设。贯彻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三)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严格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规范和管理,统一和规范全区的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继续推进食品经营企业“一二三四五”自律机制,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逐步整合经济户口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及12315执法体系软件中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内容,推进信息化网络体制建设。加强粮食、食盐、酒类流通市场管理。

(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关。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和监督工作。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小餐馆、学校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监管,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以强化食品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建立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原料进货溯源制度。

三、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巩固和扩大2013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强化动态管理,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严防“回潮”现象发生。针对当前我区食品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订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继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的专项整治。以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食盐、奥运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校园及周边为重点区域,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扎实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农业投入品整治,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打击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对食品市场主体实行经济户口管理,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深化餐饮治理,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堂、旅游点餐饮单位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

根据全省统一要求,集中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加强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内部小商店、小饮食店的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集中整治校园周边饮食环境,对学校周边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户实施规范管理,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行为。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充分发挥两网的作用。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开会、活动等方式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完善对“两员”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力度,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动态调整。二是现代流通网实现全覆盖目标。紧紧依靠镇(街道),协调有关部门,统筹兼顾,加大现代流通网建设力度,确保年底前全区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一个标准化农家店。着力增强流通网运行的规范性,努力提高农村食品集中配送率,今年年底前力争达到70%。三是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并轨工作。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对各部门功能相近的网络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切实提高基层监督效率,发挥基层信息作用。

五、示范推动,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创建工作

通过组织创建培训活动,进一步规范创建行为;通过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确保创建进度;通过细化创建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通过以点带面,典型示范,进一步改善全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

杭集、公道、沙头、汊河等四镇(街道)要根据《市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标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同时,要积极做好迎接市政府年内对创建工作的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标本兼治,着力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按照省、市政府“十一五”食品安全保障规划要求,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组织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信息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面掌握、科学分析全区食品安全现状,认真组织编制年度《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切实抓好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工作。

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网络和应急指挥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重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不发生源头在我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解决迟报、漏报问题;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等。

篇9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全县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 制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张家口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尚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对包括我县在内的2个以上县区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食品安全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1)对包括我县在内2个以上县区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2)造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出现死亡病例;出现100人以上、3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的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出现50人以上、1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但无人员死亡的事故。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全县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工作。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跨乡镇区域的,或超出事发地乡镇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县政府负责处置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工作。

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县政府是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成立尚义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牧局、县工信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广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宗教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2.2 办事机构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县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组建和管理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修订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配套措施,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收集、报送。

2.3 成员单位职责

县食安办承担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和协助乡镇做好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等工作;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依法对食物中毒事件组织调查处理;做好相关信息。

县教育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全县食品安全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工作,维护好社会治安;负责指导、协调、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地公安派出机构相关工作。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安抚和善后处理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证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受伤人员的疏散。

县农牧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

县工信局负责组织对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产销假冒伪劣酒类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县工商局负责依法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事故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依法开展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技术检验和事件原因的调查处理等监管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过程中粮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提供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县文广局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相关技术鉴定、查处、规范等工作。

县宗教局负责清真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对工作。

2.4 乡镇机构

各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相关单位组成的应急指挥体系。

2.5 专家组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直接参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6 应急处理小组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下设事故调查组、事故处理组、医疗救治组、案件查办组和综合组。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程度,按照职能界定,由相应部门牵头开展工作。其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事故处理组: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负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违法食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医疗救治组: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其职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治工作,尽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案件查办组:由县食安委办公室牵头组成。其职责:迅速查办案件,追踪溯源,查处违法当事人。

综合组:由县食安委办负责。其职责: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有关情况。

3 运行机制

各乡镇、社区、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3.1 预测与预警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作出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 预测预警系统

依托全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预警系统。

3.1.2 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与县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相一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1.3 预警

当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Ⅳ级标准时,所在乡镇要Ⅳ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Ⅳ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Ⅲ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Ⅲ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Ⅲ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Ⅱ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Ⅱ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Ⅱ级标准,县政府要Ⅰ级预警信息。

篇10

第三季度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食安办的具体指导下,定王台街道认真按照区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街道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小餐饮“透明厨房”改造工作,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完成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各级责任落实

   (一)为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妄全责任机制,全面落实街道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立了定王台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配强组织机构。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继续强化以工委书记任顾问、街道主任任主任,街道班子其它成员和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城管中队负责人为副主任的指导作用,统一组织、指导和协调全街的食品安全工作的能力。定王台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由计生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黄华斌任食品安全专干,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各社区也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全街道9各社区专门配备了1名食品安全专干,协助街道食安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负责对街道辖区内各门店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等,继续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组织体系,加强街道专员与社区专员同时联动性。

(二)分解责任分工。按照街道食安办制定了《***街道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取得良好的进展,街道组织协调、社区采集反馈、协管员监督举报和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分工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同时将继续与社区和餐饮单位签订责任状,加强各社区、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继续深化季度考核制度,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形成了分工协作、责任上肩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街道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及各个社区不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检查,制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排查、管理措施。每季度开展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会议,对辖区内各经营户进行排查确保定王台街道辖区内的食品安全“0”隐患。

二、工作落实情况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参与,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联合执法力量,下移监管重心,强化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努力使街道食品安全状况有明显改观。

    (一)按时技要求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按时按要求参加区食品安全、小餐饮“透明厨房”改造等各项工作会议及培训学习并能认真做好贯彻落实会议。

   (二)每季度召开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和经营户培训会议。做到有记录有计划、有措施。培训结束进行测试,掌握培训情况,使培训会落到实处,起到实际效果可查可追溯。

   (三)以民为本,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结合街道实际,对街道食品安全有在的簿薄弱环节加强整治,制定有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和季节性、节日性地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和督查力度每月开展一次不定期的日常监督检查。4、5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开学、清明节、五·一节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三次,尤其加强了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此外,还对六·一儿童节、“三考”、“护苗行动”等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上半年以来,通过联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辖区内所有餐饮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整改,有效地促进了食品安全工作。

   (四)建立投诉举报制度,今年上半年接到投诉举报1次,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处理,起到增强群众意识,保护群众利益的作用。

   (五)全面落实区食安办及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各项任务,保障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餐饮食品妄全。开展学校周边专项检查3次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落实小餐饮“透明厨房”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42%,在餐饮服务与食品流通企业全面完成了外置化工作,在专项整治结束后的不定期回访检查中发现治理效果明显。

(六)加强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并且建立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在楚怡小学开展了“学校食品安全知识---食物中毒应急培训”,确保了一旦有情况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街道重点开展应急预案相关的专项整治行动。以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履行职能、过细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全街道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根据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重点,街道食安办通过对食品加工、餐饮企业和农贸市场、学校(幼儿园)食堂的专项检查,分析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各项安全状况,把安全要求落到实处。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及时,整改措施到位,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七)认真落实宣传好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各种会议和文件精神,二季度以来街道开展中小型宣传、培训等活动,共计5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张贴宣传倡议标语百条,横幅9条,宣传专栏18处,并每月更新一期。结合区、局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组织3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发放了宣传图片和资料,并设立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展示台,现场为居民演示、讲解食品安全知识。通过各种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提升了广大经营业主的依法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了层层抓食品安全,人人关注食品安全良好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政府牵头抓、社区协助查、职能联合管的责任体制,对负责的单位实行行政问责,对负责的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加强食品安全四级监管网络建设,不留监管盲区和死角,实现监管责任全覆盖。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依法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整个食品行业的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切实做到宣传到位、督促到位、处罚到位,严格规范食品企业、门店生产经营行为。

(二)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常态化管理理念,保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态势。注重管理与整治并重,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各社区每月向街道食安办报送该月食品安全日常巡查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节前组织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保证节假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突击行动,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力争让监管工作做在平时、效果在长远。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预警。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监测、报告和处理等各项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