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

篇1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引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关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集中体现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通过HSE一体化管理,企业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以实现节约、清洁和安全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HSE的发展

1.1HSE在国外的发展

1974年,石油公司国际协会成立了勘探开发论坛专题工作组,专门从事HSE管理体系的开发工作。1984年,壳牌公司引进了杜邦的安全管理模式,并结合石化行业的特点,提出强化安全管理的构想与方法,逐步形成壳牌企业内部完整的HSE管理体系。

1.2HSE在国内的发展

HSE这一名词在国内最初见于1990年壳牌公司总包的江苏盐城油气勘探项目,与其在国外发展历程相似的是,HSE的实施源起中石油在进入国际市场后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在思想、文化、组织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强烈冲突,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中国企业须适应国际法则的一种被动行为,但正是这种对规则的逐步适应和理解,促进了中国企业更为规范、自信地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特大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HSE体系也因其在石化业的表现受到国家主管部门及更多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在煤矿、建筑、冶金等高危行业的推广,对有效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国内现行的HSE实施企业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风险加剧的压力,众多国内企业积极开展了HSE体系认证工作,在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一种舶来的管理体系,HSE在国内的实施始终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制约着体系的有效运行。

2. 1领导的HSE承诺

领导承诺是HSE实行思想的核心,也是HSE顺利实施的原动力。尽管在很多企业的HSE体系文件中,公司最高领导均做了明确的承诺,确立了“零事故、零污染”的目标,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往往缺乏认真兑现的态度,这是HSE 不能有效运作的首要原因。究其根本,在当前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企业领导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原则缺乏深刻的理解,仍未建立起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均衡发展的绩效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持续扩展,任何一家企业在投资、生产及其他领域都将置身于愈加混沌的市场风险中。HSE 体系的核心理念正是风险管理的体现,这就为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乃至规避风险指明了一条道路,但同时也要求企业领导从战略的高度理解HSE ,理解环境经营,并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履行HSE承诺,以给企业发展带来最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2. 2HSE意识与理念

HSE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与员工利益相关的企业责任是能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劳动保护以及相应的培训。但国内企业的不少员工则视其为一种加强型管理,对HSE 体系的制度措施存有抵触情绪,没有认识到HSE 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对企业的约束作用。员工的消极应对是造成国内企业HSE 实施困难的重要原因。HSE 是一种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会引导员工和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样的员工才会自觉去贯彻管理制度。然而HSE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靠的是企业的引导,培训是让员工理解的途径,从被动的“要我安全环保”转为主动的“我要安全环保”。培训应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以工程类企业为例,培训的重点就应将HSE的理念融入策划设计阶段,对项目源头进行风险控制,以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本质环保。

2. 3HSE体系的整合与运行

国内众多企业通过了HSE体系的认证,但整合后的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体系文件内容上的不足是另一重要原因。很多企业的HSE 体系文件是从外部引入,为符合HSE体系编制规范要求而设置,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与企业的行业特点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因此造成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运行中也就流于书面记录形式。

2. 4HSE管理的执行能力

HSE人员的素质是衡量企业HSE 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除具备相应的安全、环保技术,熟悉国内外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外,还需掌握系统工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国外企业通常都设有独立的HSE部门,直接对最高领导负责,部门主管则负责本部门的HSE事务,并受公司HSE部门的监督。HSE作为职能监察部门,参与企业所有活动的风险调查、评估、管理培训和审计工作。HSE部门人员较少,但基本都具有相应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安全、环境或法律类专业的高学历背景,通常被称作HSE专员。

与外企HSE部门相对应的是国内企业逐级设立的安全环保部(处、科) ,按着专业分工分别设置安全管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有时还会细化到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安保部门,各部门自成体系,独立运行。HSE从业人员较多,高学历不多,管理水平不齐,因此在HSE执行能力上与外企有着较大差距。以安全管理人员为例,通常被称作安全员,主要从事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管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现场经验,但由于学历和地位较低,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受到多方限制。国内传统的安全环保观念与国际现行的HSE 理念的差距,是导致企业HSE管理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HSE管理所需人力资源,尤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HSE工作的基础。

3结论

(1) HSE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本质需求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在现代企业的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为HSE 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优秀的HSE表现则为企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HSE均衡了企业及其活动过程中相关方(客户、员工和社会环境)的利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节约、清洁、安全”的本质要求。

(2) HSE作为一种风险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这为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风险指明了道路,同时对于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以及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HSE作为一种舶来型管理体系,在中国的实践尚不成熟,国内企业的HSE 管理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通过对HSE意识和理念的有效宣贯,促进HSE 与企业行业特点的结合,将有助于国内企业HSE 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莲芳. 浅析国外大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3)

[2]潇雨,黄赫. 全球范式下的HSE方案―――海外嘉宾的“健康、安全、环境”理念实录[J].现代职业安全,2007,1(65):24-27.

篇2

女教师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一、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1.研究目的

以西南地区中小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当地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及相关性。从中分析出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职业压力是否会对该地区中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成都市、德阳市、简阳市、自贡市共14所中小学的女教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其中有效问卷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6.4%。被试的具体构成如下:

(1)学校类型,小学182人,初中184人,高中116人;

(2)婚姻状况,已婚231人,未婚251人;

(3)子女抚养情况,育有子女240人,没有子女242人;

(4)教育背景,大专学历236人,本科学历246人;

(5)班主任担任情况,担任过班主任218人,未担任班主任264人;

(6)年龄情况,年龄小于36组284人,年龄在36~45之间114人,年龄大于45组54人;

(7)教龄情况,教龄≥14年组224人,教龄

(8)获奖情况,获得奖励188人,未获得奖励294人。

3.研究工具

(1)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该量表由压力源和压力反应两个分量表组成。压力源量表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和社会8个维度,共36个题目;压力反应量表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3个维度17个题目。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采用5级计分(0=没有压力,4=压力极大),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条目。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1=没有,5=严重)。

4.数据处理

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

二、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1.分析与讨论

(1)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中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偏低,所有相关因子都高于常模,而其中相对较高的是强迫症、躯体化、敌对、抑郁。这四个维度的水平得分也在中等水平以下。这说明本研究所调查的样本,其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而其中强迫症、躯体化、敌对、抑郁相对较高可能与教师这个职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型形象,所以对自身要求较高,而这种高要求严标准长期又使自身情绪受到压抑,所以这四个特征与教师这个职业所处的环境、接触的对象、职责等有很大联系。

(2)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水平偏低,在压力源中工作特征、学校管理、社会这三个维度相对较高,而在压力反应中生理反应相对较高。女教师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其社会的要求以及任务逐渐的增加,同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增加,以及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给中小学女教师带来了压力,但其职业压力相对较低,不如预期的那么高。

(3)是否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在心理健康敌对因子上,没有小孩的均值显著高于有小孩的均值。这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作为母亲,更学会了替孩子和他人着想,更懂得包容。同时由于对小孩子的管理经验要比没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更为丰富,更容易去缓解矛盾。

(4)是否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压力源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与没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特征、职业发展、家庭、社会5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小孩的女教师在这五个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特征、职业发展、家庭、社会)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没有小孩的女教师的得分。这可能的原因是:当中小学女教师在有了小孩后,又多了一个角色。这时候中小学女教师的精力就需要再分配到照顾小孩上。

(5)是否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压力反应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与没有小孩的中小学女教师在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其中有小孩的女中小学教师在生理反应、心理反应的均值显著高于没有小孩的。有可能是因为:有小孩的女中小学老师面对学生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会与小孩相处,整天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让中小学女教师在生理以及心理反应上表现的更多,更难克服。

(6)不同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本科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的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附加项(其他)均值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这可能的原因是:高学历的教师所需要负担的任务要高于低学历的。在中小学里,高学历的老师往往会分到重点班去,其负担的责任相对与低学历的老师更多。在中小学里,升学率和奖金以及福利有关系,通常升学率高的班级都会由学历高的来任教。而低学历的教师相对的就减少了工作负担和降低了期望值。

(7)不同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本科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均值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本科学历的中小学女教师在生理反应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女教师。这可能的原因是:高学历的老师被分配的任务和要求的贡献更多。

(8)不同教龄的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教龄的中小学女教师在躯体化上存在显著差异(P

(9)是否获得校级奖励的中小学女教师心理与压力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是否获得校级奖励的中小学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以及压力反应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在压力源的职业发展、身心特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获奖的中小学女教师在职业发展、身心特征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获奖的。这可能的原因是,获得校级奖励的中小学女教师因为奖励使其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这种提高的压力使其在职业发展、身心特征上显著地高于未获奖的。

(10)是否班主任的中小学女教师压力与心理健康源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担当班主任的女教师在抑郁、焦虑上的均值显著高于不是班主任的女教师,当班主任的女教师在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上的均值以及总分显著高于不是班主任的女教师,担当班主任的女教师在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社会上的均值显著高于不是班主任的女教师。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担当班主任的中小学女教师其除了日常教学还要对学校进行日常管理,而日常管理中学生琐碎的小事往往会给教师带来很多心理冲突。

(11)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女教师在躯体化、附加项(其他)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

(12)不同任教年级的中小学女教师压力与心理健康源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女教师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女教师在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各因子以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初中任教的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两个年级任教的。这可能的原因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时候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多于其他阶段,而这些要求教师来监督和执行,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大。

(13)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在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相关(P

二、结论

(1)总体上,中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偏低,所有相关因子都比常模要高,其中,强迫症、躯体化、敌对、抑郁四个因子上问题最为突出。

(2)育有子女的中小学女教师在压力反应上显著高于没有子女的女教师。

(3)担任班主任的中小学女教师压力源以及压力反应的均值显著高于不担任班主任的女教师。

(4)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女教师的压力逐渐变大,心理健康水平变低。

(5)不同任教年级的中小学女教师在压力源以及压力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初中任教的女教师各因子得分高于在小学与高中任教的中小学女教师。

(6)女性的角色职业化程度已经较高,职业压力源以及压力反应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水平可以很好地解释其心理健康水平。

————————

参考资料

[1] Phillip L.Rice.压力与健康.石林,古丽娜,梁竹苑,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3] Lazarus RS.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work place.In:Rick Crandall,Pamela L.Perrewe eds.Occupation Stress:A Handbook[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5

篇3

关键词:体质健康;适应能力;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8-0043-0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Physic al Adaptability and Physical Health

REN H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daptabilityto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environme nt and their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differences in adaptability between differ ent types of people.

385 rural residents in Beijing are the targets. Methods:1)a survey is made through human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scale on the targets;

2)the targets'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are tested;

3) Ttest, variance analys i s and rank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statistics on the data. Conclusions:1) amongadults, low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ir current physical test res ults and their physical adaptability;

2) adult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 ment and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s depends moreon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than adaptability to social environment.

3)m en's a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ology is better than women, bu t no sex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4) welleducated group's adaptab i 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those of loweducated group;

5) thea daptability to natural environment of workers and employees in service industry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ofessional technique group and management group, a nd management group's sco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scale is signific antly lower than other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hysical health; adaptability; survival environment

人体适应能力是指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生存的内外环境包括外界的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部的生理环境。人体与上述各种环境间保持平衡,才可能维持自 身的健康,保持良好体质。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人体适应能力与体质之间的关系,并了解 不同人群间人体适应能力的差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城区居民,有效样本量为385人,年龄范围为男性35~49岁,女性30~4

4岁。其中男性166人,女性21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采用本人在以前研究中编制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 三个分量表,共45个题目。

1.2.2 测试法按照中国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要求,对已填写“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的研究对象进 行体质测试。测试的指标有:40岁以下组:测量10项指标,即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 数、握力、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 );40岁以上组,不测试纵跳和仰卧起坐(女)或俯卧撑(男),其余项目与40岁以下组相 同。

1.2.3 数理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选用 的统计方法有等级相关, 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质评价结果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在体质理论中,适应能力是体质的构成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讲,适应能力应该与体质之间存在相关,但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只有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指标,由此得到的体质总分 与适应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还需要实践检验。

作者对385人的适应能力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再与这385人的体质测试平均得分做相关计 算(表1)。

结果表明,体质均分与人体适应能力总分之间存在低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 适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形态、机能、素质)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但不能断定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无法判断是体能状况好导致适应能力强,还是适应能力强导致体能 水平高。

社会适应能力分量表与体质均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高低不会影 响人体体质水平。但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人体体质之间有低度相 关,并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体质水平可能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人体对自 身生理周期的适应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 体质评价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体质测试指标中仰卧起坐(俯卧撑)和纵跳的测试人数是185人,其余指标的测试人数为385 人,因为涉及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评价标准不同,故在分析相关时没有直接采用测试结 果,而是使用测试结果的得分,计算这些体质指标的得分与适应能力的三个分量表之间相关 系数(表2)。

在体质指标体系中,没有指标与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中度以上相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适 应能力与现行体质测试系统中的各指标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体重、闭眼单脚站立时间 和选择反应时三项都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指标,它们与适应能力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仰卧起坐、纵跳、肺活量和体前屈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肺活量、握力和体前屈 与对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关。提示我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 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社会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2.3 成年人适应能力现状的分析

2.3.1 男女不同性别适应能力比较男女性别不同,身体结构、生理机能亦不同,在家庭生活中担当的角色不同,在社会分工中 也有所不同,不同性别在社会关系中承担的压力也不同。按照男女性别分组,将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三个分量表进行对比(表3)。

结果表明,男性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两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分 析其中原因,一方面,男性的体格比女性强壮,前面分析已经看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 生理病理性适应更依赖于人体自身的体能状况,强壮的体格使得男性在适应自然、抵抗疾病 方面比女性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和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 以及自身生理状况的改变上比男性更敏感,稍有不适就感觉到了,因而会觉得自己在这些方 面的适应程度不是很强,而男性的大大咧咧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状况的改变略 显迟钝,有些小的不适感觉不到,因此得分会高一些。高岚、罗颖、汪向东等人(2000)研 究认为,面对相同强度的应激源时,女性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男性。反应强度高,自我评价 的适应程度就低,这与本文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社会适应分量表中,男女得分没有差异。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工作一族在社会关系和 工作中不同性别感受到的压力相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压力是受试者主观感觉到的, 并不等于实际上他们承受的压力相同,作者认为,受试者感觉到的压力才真正对他们的健康 构成威胁。

2.3.2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适应能力比较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与人的工作性质有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 工作性质要求人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与之相适应。本研究中低学历指大专以下,高学历指本科 以上,不同学历人群在适应能力三个分量表上的差异比较(表4)。

不同学历人群间只有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一个分量表得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高学历人群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分析其中原因:第一,高学历人群的工作环境普遍 好于低学历人群,收入高,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比如:办公室、家中有空调,上下班自己 开车或有单位班车。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得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感受弱一些,他们中较少 有人在突然降温的寒风中或38度的酷暑中骑自行回家,因此自我评价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 时,对自然环境变化感受弱一些的人们得分相对高一些。第二,高学历人群中有很多人虽然在北京工作,有北京户口,但不是土生土长北京本地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并在此安家落户的。一方面,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出来读书、工作而有较大变 化,这就锻炼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上大学、读研究生留在北京工作 的人一般都很喜欢北京,也能适应这里的气候,那些不适应的人选择留在北京的很少。第三 ,高学历人群因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文化程度较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更高,尤其在低 年龄人群中,体育活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交手段。因此高学历人群的体质状况好于低学历 人群,前面分析时已指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更加依赖于自身的体质状况,这就使得高学历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好于低学历人群。第四,可能因为高学历人群因工作需要出差机 会较多,到不同气候的地方次数多,这也锻炼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3.3 不同职业类型人群适应能力比较 在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设计的受试对象职业选项有8项,分别是工人、医护人员、教育 工作者、科研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服务行业及其它(不属于上述7类,并请受试对象 具体填写),后期分析时,方便起见,将所有受试对象职业合成为三大类:体力劳动者(工 人、服务行业人员)、技术人员(医护、教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 ),将三类职业人群的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5)。

结果表明,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 可能与该人群的整体体质水平较低有关,也可能存在与2中一样的原因,即工人及服务行业 人群学历较低,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不如另外两种职业人群,经历不同自然环境锻炼的机会 相对较少,同时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中可能有较多的非北京籍贯人,使得这两种职业人 群的自然环境分量表得分较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在专业技术人群与管理人群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管理人群社会适应得分较低,从平均得分上看,在三组职业人群中是最 低的。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中,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来体 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对人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而管理性职业人群在工作中 更多地涉及各种人际关系,以及行业、部门之间关系,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压力更大一些。这 种分析只是作者根据以上数据的一种推测,毕竟社会关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影响因素也特 别多,三种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差别的具体原因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种职业人群在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得分上没有差别。说明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与职业没有 关系,加之前面分析中不同学历人群间该分量表得分也没有差别,推测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 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与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相关。

3 结 论

1) 对于成年人,现行体质测试结果与人体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

2) 成年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身生理性变化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比对社 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依赖于自身的体能状况。

3) 成年男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生理病理性适应能力高于女性,在对社会环境的 适应能力上没有性别差异。

4) 高学历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低学历人群。

5) 工人与服务行业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低于专业技术人群和管理人群,而管 理人群对社会环境适应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其它职业。

参考文献:

[1]任弘.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0

5-1507.

[2] 刘华轩,等.清华大学“高知识人群”体质健康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3.

[3]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4]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1.

[5] 课题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 Daniel S. Bailis, Alexander Segall, Michael J. Mahon,Perceived control i n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and behavioral resources for health.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2001,52:1661-1676.

[7] DNewbury-Birch, F.Kamali, Psychological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jobsatisfaction,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preregistration house officers .Postgrad Med,2001,77:109-111.

[8] Yvonne L. Michael, Lisa F. Berkman, Graham A. Colditz, Living arrangement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hange in functionan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 ology,

2001,153(2):123-131.

[9] M. Kristen Peek, Ph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Rehabilitation Rese arch. 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3):301-309.

[10] Samual F. Posner, Laura Baker, Evaluation and extensions of a StructuralE quation Modeling to the analysis of survival data. Behavior Genetics,2000,30(1):

41-50.

篇4

关键词归因方式,心理健康,归因干预。

分类号R395.6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首先把归因问题理论化并提出了“恒常原则”(principle of invariance),认为行为总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而人们常常通过若干不同条件寻找一个特别的结果和一个特别的原因之间的联系。自Heider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归因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65年,Jones和Davis充实和发展了Heider的归因思想,提出了“相应推断”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探讨个体如何根据他人的意图相应地推断其内在的认知特征;1967年,Kelley则用“协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s)的逻辑分析模式,对归因过程作出了比较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认为特定的行为结果和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相随共存、相应变化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Weiner创立并不断完善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原因思维)、情感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当代归因理论的杰出代表。尽管这些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和侧重面各不相同,或偏重于归因的前提,或倾向于归因的后果,但他们都主张按行为结果解释原因,以及觉察到的原因、期望、情感在抉择后继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体的认知活动与行为反应之间的特定关系:S(刺激)C(个体的认知)A(情感反应)和E(期望)R(行为反应)[1~3]。基于这种合乎逻辑并得到大量研究支持的认知―行为模式,归因研究者们从基本概念的研究走向实际的应用研究,并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1 归因方式与归因干预及其研究

归因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般看法,它是人们个性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深刻的影响。Weiner等学者将归因方式区分为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前者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后者则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等。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情感反应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能的模式[4]。一种称为归因―情感的初版模式(attribution-affect script model),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感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模式称为原因维度中介模式(causal dimension mediation model),即假定归因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例如,成功后的能力归因与胜任感有关,是因为能力归因代表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原因。第三种模式由Weiner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attribution-dimension addition model),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感。就归因维度而言,原因源、稳定性、控制性的3维分类及其与特定情感反应的联系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和支持,为心理学家所接受,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自Abramson等人1978年提出正常人的归因方式的某些特征是导致人们抑郁的因素之一这一假设以来[6],学者们就归因方式对抑郁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证实: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的个体,较之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的个体,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7]。Seligman,Peterson,Kaslow等人也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归因方式与抑郁具有显著的相关[8];Lewis的研究则探讨了归因方式与羞耻感的关系,认为易羞耻者具有与抑郁者类似的归因模型[9];而Eslea的研究发现,归因方式与儿童的某些严重行为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10]。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张雨新等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证实了Abramson等人的抑郁理论模型,并指出事件的好坏性质和可控性也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11];魏立莹等人也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中得出相同的结论,并发现二者归因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负性事件上[12];施承孙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证实了Lewis的假设,且发现易羞耻者与不易羞耻者归因方式的差异还受事件可控性程度的影响[13];李占江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14]。

归因干预是以归因理论的整体模式为基础,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从而进一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训练举措。自Ross等人将归因的原理应用于临床上的心理治疗而首次提出“归因疗法”(attribution therapy)以来[15],归因干预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Forstling区分了归因干预的两条途径:误归因训练(misattribution training)和再归因训练(reattribution training)[16]。误归因训练以Schachter和Singer的情绪两因素理论为基础,通过由不同生理唤醒状态下的认知解释,引起所期望的情绪归因,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其训练的着眼点通常是有关内部状态的原因认知(如唤醒、抑郁、失眠),方法集中在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维度(内部和外部)。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误归因训练在焦虑、失眠、口吃、忍受疼痛、吸毒和抑郁等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归因训练是在Weiner的动机和情绪归因、Bandura的自我效能说和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等理论观点指导下,将认知、情感、行为设想为一个人对周围事件和行为结果的原因推断而进行的训练,其训练的着眼点是试图改变行为结果的原因认知(如成功和失败),方法通常是在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维度上进行分析的。再归因训练在教育、管理、运动、临床等心理学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先用于解释成就方面的动机,后来也探索助人行为、社会往、罪犯的假释宣誓、抑郁、活动过度、戒烟等临床方面的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再归因训练在增强行为的坚持性和积极性上大都是有效的。近年来,归因训练已引起国内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19]。隋光远的研究表明,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相结合的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改善其成就行为[20]。刘世奎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倾向性成就归因[21]。谢晓昱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22]。胡胜利的研究则表明,wiener的归因训练模式和策略指导相结合的再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业成绩[23]。韩仁生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和行为的坚持性[24,25]。成云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归因训练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有效作用[26]。魏希芬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有潜力但缺乏自信或确实努力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27]。王重鸣的研究则表明,团体归因训练对提高工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28]。罗湘林等人和王斌等人探讨了归因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29]。刘永芳等人则将归因训练的研究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30]。

2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已有的理论和实践为归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有益的启示,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来看:(1)绝大多数的研究仅从归因维度来揭示个体的归因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特定归因的作用。(2)仅探讨归因方式与某种特定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等)的关系,并未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两者间更为广泛的内在联系。(3)生活事件性质的好坏都是由研究者事先主观确定的,忽视了被试对生活事件的好坏性质评价上存在的个体差异。(4)仅从原因源、稳定性、整体性、控制性来度量个体的归因方式,原因的其它维度(如特殊性、有意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归因干预的实践而言:(1)以个体的某种心理疾患的治疗为目的的研究多,从整体上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少。(2)以改变个体对具体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的研究多,涉及归因维度的研究少。(3)以单一的方法(如强化说服、示范学习)进行研究的多,多种方法融合的研究少。(4)国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成就动机或体育领域,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

我们认为:(1)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的、可以更改的。原因思维通过影响期望和情感为中介,进而驱动行为。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是他们对原因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原因本身。因此,人们的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人们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的原因归因是不同的,用于解释某一生活事件的原因并不适应于解释另一个生活事件,即使对于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觉察到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但任何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在原因源(自身―他人的)、稳定性(持久―暂时的)、整体性(整体―局部的)、控制性(可控―不可控)、特殊性(个人―群体的)5个基本的因果关系维度上作特征性的比较。这些维度分别与特定的情感和行为相联系,也必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揭示这种影响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以及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原因的特殊性(个人―群体的)是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个事件,如果仅发生在某个个体身上,较之发生在群体身上,对于个体而言,其影响更为深刻。(4)归因维度是在特定归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已形成的稳固的维度归因必然影响着人们对具体事件的特定归因。但就其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而言,归因维度的影响更为久远而深刻。(5)原因知觉导致情绪行为反应,原因维度与特定的情绪行为相联系,原因知觉的改变会影响情绪行为的改变。因此,人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作出错误的、不精确的原因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采取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上述的看法,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1)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着重解决已往研究所忽视的事件性质评价的客观性和个体差异、特定归因的影响、原因的特殊性等其它维度以及归因方式对健康更为广泛的影响等问题。(2)针对个体的归因实际,运用误归因训练和再归因训练结合的方法,从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入手,通过归因干预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着重解决已往的归因干预轻视归因维度、方法单一,且仅局限于心理治疗和成就动机领域,而忽视归因干预在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即从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融合的视角,循着以下思路:

对下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1)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特点及其年龄和性别差异;(2)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特定归因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3)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维度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4)不同性质的事件在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上对个体各种不同心身症状的交互作用;(5)个体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对心身健康影响的年龄和性别差异;(6)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和改善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方法、途径、策略及其效果检验。以期在理论上为归因理论的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丰富心理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为个体精神疾病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学校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归因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 Weiner B著, 林钟敏译. 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2 孙煜明. 动机心理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4 Russell D, McAuley E. Causal attribution, causal Dimensions,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gychology, 1986, 50(6): 1174~1185

5 Xenikou A, Furnham A, McCarrey M. Attributional Style for NegativeEvents: a proposition for a more reliable and valid measure of attributional styl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7, 88: 53~69

6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and Teasdale J D. Learned help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87: 49~74

7 Abramson L Y, Metalsky C I, Alloy L B.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 358~372

8 Kaslow N J, Rehm L P, Siegel A W. Social-cognitive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4, 12: 605~620

9 Lewis H B. The role of shame in symptom formation. In: Clynes M & Panksepp J (eds). Emo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8

10 Eslea M. Attributional styles in boys with severe behaviour problems: A possible reason for lack of progress on a positive behaviour programm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 69, 33~45

11 张雨新, 王燕. 归因方式和抑郁. 心理学报, 1989, 21(2): 141~147

12 魏立莹, 赵介城, 巫善勤.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9, 7(4): 213~215

13 施承孙, 钱铭怡.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4): 193~195

14 李占江等.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1): 6~8

15 Ross L, Rodin J and Zimbardo P. Towards an attribution therap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9, 12(3): 279~288

16 Forstling F. 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5, 98(3): 495~512

17 王重鸣. 因训练与学习动机.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6, (2): 28~31

18 王斌, 马红宇.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 体育科学, 2000, 20(3): 79~82

19 齐冰. 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6(1): 76~78

20 隋光远. 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 心理科学, 1991, 14(4): 21~26

21 刘世奎. 课堂情境中学生竞争对其成就归因和成就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 1992, 24(2): 182~189

22 谢晓昱. 中学生“能力”“努力”“方法”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 1994, 1: 25~32

23 胡胜利. 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 心理学报, 1996, 28(3): 268~276

24 韩仁生. 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7, 20(5): 461~463

25 韩仁生.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 1998, 30(4): 442~451

26 成云, 卢青, 马长青. 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108~112

27 魏希芬. 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2001, 4: 29~33

28 王重鸣. 责任制改革与团体归因训练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988, 13(3): 7~14

篇5

关键词:城市妇女;乳腺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据研究报道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为达到对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通过对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进行量表调查随访回顾性研究,来评价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宣教的效果。建立一个有效系统的健康宣教模式,掌握常见乳腺疾病自我监测方法,建立健康女性乳腺癌及自检知识、行为宣教模式,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探讨开展预防乳腺疾病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城市妇女对开展乳腺疾病筛要性的认识及对乳腺疾病普查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卫生知识水平,使乳腺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

1.2方法

1.2.1宣传资料的编写和调查表格的设计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既往乳腺病史、乳腺癌家族史、激素治疗史和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乳腺癌知识知晓度、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讲座、建立健康宣教博客、建立QQ交流群、发放健康处方及健康宣传册、定期短信等方式,设计适于填写的关于乳腺疾病知识、日常保健的常识、常见的错误认识等内容的调查问卷。

1.2.2调查员、授课人员为我院乳腺科专科医生。

1.2.3宣传形式及教育效果的评估课前将统一调查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并仔细解释,被调查者填写好后回收调查表,由专科医生根据调查结果及授课计划,开展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乳腺自查手法示范、一对一解释、答疑和咨询。1~2年后干预人群用同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μ2检验。

2结果

2013.03.01~2014.03.01期间,对来我院体检已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的50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89份,有效问答率为99.1%。本调查组中的489例妇女在干预后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率100%,发现患有乳腺疾病者356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05例,乳腺囊肿5例,纤维瘤5例,溢液38例,可疑癌3例。

2.1干预前后两组乳腺疾病知识水平比较将干预前后两组的总知识得分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进行分层统计。干预后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上升,两组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2.2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上升,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

2.3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态度变化比较干预后在每个月自我检查乳腺、无不适不用检查、高危妇女定期体检、应遵医嘱复查等比例干预后效果显著。见表3。

3讨论

城市妇女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不足,乳腺癌知识的整体普及率低,不同地区之间的水平相差悬殊。乳腺增生的患者占到体检女性的70%~90%[1]健康教育前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和5个乳腺自我检查知识调查发现,有54.6%的女性平常不做乳腺自我检查,有59.6%的女性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46.7%的女性听说过乳腺自检,还有5.4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但她们普遍认为值得有必要系统学习和培训指导。城市妇女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9.4%,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只有62.2%女性对乳腺自检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干预后效果显著(P

乳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而乳腺疾病普查,乳腺肿瘤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妇女定期进行正确的乳腺自我检查方法是要做到"三早"的先决条件,加强健康宣教、建立广泛的宣教途径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或早期发现乳腺癌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开展适合于中国城市的乳腺健康教育方式,建立广泛的健康宣教途径,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是教师职业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长期以来,有关教育职业问题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以小学或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而以高校教师为对象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日益关注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工作倦怠等引起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问题提供借鉴。

一、关于教师职业压力

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戈麦池、卢维奇和米尔克(Gmelch,Lovrich&Milke,1984)是较早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将高校教师反映的许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都归结为从事教学这项工作的原因。索西尼里和格若格瑞(Sorcinelli&Grogery,1987)认为,年青教师受到的工作压力更高,因为他们必须面对是否能够晋职的压力和期望。布莱克本(Blackburn,HomwitEdington,Klos,1986)等认为,一旦感觉到工作压力,也就说明教师对满意的工作生活失去了热情。伯利克斯和克罗斯等(Blix,Cruise,Mitchell&Blix,1994)使用个人环境匹配模型(简称P—E匹配模型)来解释在职业压力状态下,员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P—E匹配模型,当个人能力不适应环境要求时,职业压力感就会增加(Blau,1981)。当个人能力与任务环境要求相匹配时,可以称之为胜任(Harrison,1978)。持续的胜任感会增强工作人员的价值成就感和竞争力(Morse,1975),并促进工作生活质量提高(Becker,Drachman&Kirscht,1974)。反之,不胜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紧张感,持续时间久了,还可能带来生理疾病(Kasl,1978)、精神不安(Jenkins,1979)和不当行为等后果(Lvons,1971)。事实表明,高校老师是最容易感受工作压力的群体之一,但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方面的研究文献仍不多。伯利克斯和克罗斯等(Blix,CruiseMitchell&Blix,1994)提出使用动机类型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状态指标来反映教师的职业压力。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校行政管理类教师中,工作动机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与职业压力指标相关,伯利克斯(Blix&lee,1991)调查的结果是发现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评分与其工作动机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程度正相关。

二、关于教师工作倦怠

高校教师的倦怠是指因长期从事需要付出情绪的工作,而导致生理、情绪和智力衰竭的状态(Harrison,1999),它是影响各类工作人员的一个社会问题,包括学术型机构和非学术型机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莱克里奇(Lackritz,2004)的研究表明,工作倦怠是学术研究群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被调查的公立大学中20%的教师都有较强的倦怠感。这个数字不及对企业工作人员调查结果的一半(GolembiewskietaJ.,1998),约50%的企业工作人员都有较高的工作倦怠感。显然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不像一般企业那样显著。高校教师日常工作与大量的学生、教工和行政管理人员打交道,因此也是最容易产生倦怠的职业群体。哈瑞森(Harrison,1999)对高校教师在工作上面临的心理问题做了概括和归纳,包括:压力、冲突、需求,以及较少的回报、成就与成功。当人们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没有实际投入保障的期望,挫折感便由此而生。伯利克斯(Blixetal,1994)使用1990年初的数据分析发现,高校老师的倦怠与工作压力、生理健康、工作效率正相关,但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研究发现,科研型教师的工作倦怠感与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动机以及工作满意度负相关,特别是对于非终身任职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比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科研型教师的工作倦怠感与其科研工作报酬负相关,在这个问题上,非终身教职的教师比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体现得更强烈。测量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指标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失去同情心(depersonalization)、个人成就感(personalaccomplishment)方面。所谓情绪衰竭是指由于情绪耗尽而体现出的疲乏和疲倦,当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作为教师本人就会发现他们已经难以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的所有热情都奉献给学生。所谓失去同情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事务漠不关心,机械、呆板地对待学生的消极情绪(Blix etal,1994)。个人成就感是指教师自我感觉其工作对学生所做的贡献或奉献水平,反映来自自我的消极评价(Maslach etal,1996)。高校教师比社会上非教师工作人员享有更多的福利机会,例如有固定假期,能够获得终身任职,他们可以为研究或工作需要获得外部支持。因此,一般认为教师比在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的工作人员承受的压力和倦怠要小得多。但实际上,莱克里奇(Lackritz,2004)的调查表明,休假对于缓解工作倦怠的效应非常有限。琼斯和韦斯特曼(Jones,1998;Westman&Eden,1997)研究也认为,短期脱离工作仅仅能够使工作倦怠感暂时得到缓解。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倦怠感也不同。由于与情绪密切相关,因此性别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较大(Martin,2000)。梅耶森(Mayerson,1998)研究认为,与工作倦怠相关的问题具有“女性化”特点,如比较注重个人情绪,或者是有表达情绪的愿望。可见,男性或女性在面对工作压力或倦怠时的表现方式不同。许多研究都认为,工作负荷是引发倦怠的主要原因(O’Connor&Clarke,1990;Punch&Tuettemann,1990;Tang & Yeung,1999;Van dick & Wangner,2001)。利普尔(Lippel,1999)认为,女性面临高负荷工作时产生倦怠的可能性更大。莱克里奇(Lackritz,2004)认为,年龄与情绪衰竭负相关,即随着年龄增长,教师的情绪衰退程度越小。对年轻教师的调查显示,尽管他们的工作热情较高,但他们却很容易体现出倦怠。在教学职业生涯初始时期,年青教师普遍面临更大的压力,教学工作与他们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需要付出的时间容易发生冲突。年龄较大一些的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平衡自己的时间安排。对于年青教师来说,由于在职业生涯开始初期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宽泛,因此积累的教学经验往往有限。教学负荷及学生数量与工作倦怠直接相关。因此,减轻教学负荷或减少学生数量有助于降低教师工作倦怠感,但这仅仅是保护性措施,并不是积极根治的办法。由于教师对工作的倦怠感可能周期性爆发,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十分关注教师在过去表现出的工作倦怠现象。

三、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特别是由工作中的组织因素所引起的工作压力。例如:美国学者迈纳(J. B. Miner)和布鲁尔(J. P. Brewer)、英国学者哈格里夫斯(D. Hargreaves)分别指出长期的职业压力会造成情绪失常和情感的疲倦。研究职业倦怠的第一人Maslach将职业倦怠描述为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缺乏在内的一种压力反应。Dunham也将职业倦怠视为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形式,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的产物。与之相应,英国拉夫堡大学特拉弗斯(C.J. Travers)和曼彻斯特大学库伯教授(C. L. cooper)在他们的合著《压力下的教师》(Teachers under Pressure)一书中花了不少笔墨论述职业压力的极端形式——疲惫(Burnout)现象。一些具体的研究也证实了两者的关系。按照应激资源理论,当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个体的要求(Demands)持续超过个体具有的有效应对资源(Resources)时,就会发生职业倦怠。在一项对护理学校教师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环境差、报酬低于自己的期望值是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和职业倦怠形成的主要原因。经常体验到组织不公平感和对组织管理变革采取消极态度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但也有人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质疑,认为职业倦怠和某些概念间存在着重叠,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工作压力。但职业倦怠绝不是工作压力的一个时髦替代语,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工作压力是从单维角度来研究压力反应的,而职业倦怠则是从多维角度来研究的。它不仅包括工作压力下的情绪反应,还包括了由于工作压力引起的对他人的评价和对自我的评价。压力反应通常是产生于个体所知觉到的工作要求与个体能力之间的不一致,而倦怠则是产生于个体所知觉到的对工作投入与从工作中获得的回报之间的不一致,其中情绪因素占重要地位。工作压力本身并不一定导致倦怠,但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无法得到解决,这期间又没有缓冲资源,没有支持系统,那么这些不可调解的压力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四、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尽管美国学者Selye曾把教师职业压力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但己有的研究表明压力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心理学、医学、工效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己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现象。职业压力对教师的影响是多样化的,通常表现在生理、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国外研究显示教师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并且也有研究指出教师压力变量能预测教师身心健康变量。在多数研究中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教师职业压力被看作是教师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理查德和克利舒克(Richard&Krieshok,1989)采用己有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对教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对身体紧张度的解释率是45%。布伦纳、索本、沃林斯(Brenner, Sorbom&Wallins,1985)用结构方程统计方法检验了教师压力相互影响模式的吻合度和恒定性。在一个学年中对一组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施测后,发现压力因素影响了教师的一般紧张度水平,然后导致其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紊乱。我国许延礼等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并明显存在线性关系,不同压力因素与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并没有特定的对应关系。其中,领导与管理、学生两个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一般来说,压力越大,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程度就可能越高。

五、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降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所导致的职业倦怠,已在相当程度的为个体带来了心理上的疾患。Vasiljuk(1984年)的研究认为,倦怠是个体持续的并不断增长的应激过程,它会导致心理、心理调节和心理结构方面的不安定,随之而来的是情绪方面的不安定,最后会直接威胁到心理的核心部分——个性,这时倦怠也就成为了一种危机,导致整个心理健康水平的危机。也可以说,职业倦怠最初只是职业同性的危机,但随着其程度的不断加深可能会扩展到教师的整个自我概念,甚至会扩展成为生命的危机.我国刘明侧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教师的倦怠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职业倦怠的三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九个因子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职业倦加重将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降低。国内的另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职业倦怠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诸如自信降低、焦虑、抑郁等。

篇7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107-01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复杂,可以出现多关节损害好多脏器受累病变。药物治疗、心里护理和健康教育对RA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的观念认为RA是不治之症,是不死的癌症。因此多数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联合药物正规治疗RA效果良好,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临床上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药物治疗、心里护理和健康教育对RA患者的作用极其重要。

1 药物治疗

RA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早期缓解疾病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生物制剂和选择性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许多中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1000万RA患者,以上药物治疗对多数RA患者有确切效果,大多数RA患者经早期药物治疗病情可以得到缓解,不会出现关节破坏及器官损害。但是也有部分RA患者对常规DMARD药物(如甲氨碟磷、来氟米特、羟氯喹、中药雷公藤、白勺等)治疗反应差,病情顽固,反复迁延,后期骨质疏松、关节破坏导致残疾多为不可逆改变,极难恢复。此类患者使用小剂量激素或生物制剂可以获得疗效。目前,临床日益重视RA疾病的骨破坏与炎症分离现象,人们一直在寻找有助于骨重建因子的药物来解决RA患者骨密度(BMD)下降问题。观察发现,云克具有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1]。应用云克(鍀-99-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可以起到止痛、消炎、免疫抑制作用,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云克还具备延缓骨质破坏、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对RA患者的骨侵蚀具有修复作用。其促进骨生成、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作用确切[1],从而发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作用 [1] 。该药物治疗RA的优势越来越被临床看好。

近年国内外许多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对RA疗效较好。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具有多效性:调节血脂和免疫功能,具有治疗RA的作用[2],同时可修复骨的显微结构,使骨强度得以加强,具有增加骨密度作用[3]。尤其是对于长期病情反复导致的骨质疏松关节破坏、股骨头坏死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他汀类药物应用还发挥着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等[2]。对于长期使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关节破坏、股骨头坏死也有治疗作用[3]。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对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炎症因子的分泌和释放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RA 的活动度。

2 心里护理:

心里护理对提高RA患者的遵医行为,缩短疾病被诱导缓解的时间,减少或消除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多数RA患者存在显著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 RA病人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6.2%,焦虑症状检出率为70%。这种焦虑和抑郁病情活动,也许是因疾病过程中的慢性关节变形等因素引起 ,也许是这些患者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 ,其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随着RA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劳动力丧失,从而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由于RA不能根治,一旦停药或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复发,许多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应告诉患者RA的关节侵蚀破坏多数发生在发病的1-2年内。在发病初期如果得不到正规治疗,会很快导致关节畸形和破坏,功能受损,加大治疗难度,降低生活质量,患者在病痛和自身机能变化当中体验到一些灾难性的心理压力 ,这种灾难性的想法会增加疼痛、抑郁、残疾的感觉。另外 ,关节炎患者得到正性支持可能会降低抑郁情绪 ,负性支持可能会加重抑郁。告知患者应接受早期正规治疗,定期医院复诊,应加强用药指导。研究发现,疼痛越严重,患者的抑郁症状越严重。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评估患者的疼痛,并把减轻病痛作为评价护理效果的目标,以减轻患者的心理抑郁症状。如用行为治疗控制病人疼痛、放松训练控制疼痛以及必要时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处理病人生理症状的同时 ,应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 ,了解和掌握一般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加强药物疗效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很重要[4]。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在给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消除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通过加强对RA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认识疾病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自我保护意识。RA患者的治疗以口服药为主,需要长期用药,个别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应加强用药指导。不能擅自停药,服药期间注意检测药物副作用。生活宜忌潮湿、寒冷,过度疲劳、精神刺激、生活不规律都可致症状加重。RA的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止寒冷的刺激。起居有规律,急性期注意休息。多吃鱼油、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不宜摄入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强的饮食。饮食治疗改善患者关节炎症状的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疗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化瘀止痛、行气活血的许多中药对RA有独特的辅助治疗效果。RA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关节骨质较为脆弱,要注意防止关节损伤,有意识的保护好关节。定期复诊目的是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要盲目轻信虚假广告,避免滥用药延误病情。临床观察发现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遵从行为差异有显著性。健康教育后增加了患者认识疾病的知识,树立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遵医行为明显增强,能够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减少或消除了抑郁和焦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不良情绪的调节能力,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4]。因此关注涉及到心理健康及疾病的康复治疗方面的问题,对提高RA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萌萌,等.云克(鍀-99-亚甲基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骨吸收、骨生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诊断学,2002.9(4):255-256.

[2] 张绍君, 靳洪涛,等.他汀类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 11(12):110-113.

篇8

众所周知,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成了新的压力源,考验着教师们的心理承受力。

1.由于不能自我否定,深感自责和痛苦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转变观念和自我否定无疑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超越,其经历既艰难又痛苦。对不能自我否定、在实践中又不能得到快速成长和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更是如此。他们为此深感自责,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失去自信。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心理调整

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为追求人格的完美,塑造更好的形象,教师们自然会关注、制约自己的各种言行举止。这样的强迫性行为,是造成不健康心理的直接诱因。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学生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上往往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更让教师不能接受的是,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时,往往是家长站在学生一边,学校站在家长一边,把所有的责任推向教师。教师因而深感委屈、无助和失望。这些问题使教师面临一个严峻的心理适应过程。

3.知识更新和高素质的要求下所产生的焦虑感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执教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照要求,不少教师深感自身不足,为此,想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己。但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付出,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对于精力有限的教师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如果调整不好,教师很容易产生无助感,进而焦虑和自责,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4.现实与课改理念的矛盾,让教师深感迷茫

新的教育体制促进了教育观念深层次的转轨。但在实践中,教育体制的诸多环节还没能为“转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保障和相互配套环境。如:现行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仍然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教师仍然是“一考定终身”。因此,很多学校对教改虽然大力宣传,做足表面文章,但实质上教育教学还是为应试服务,使教师们找不到方向,定不好角色,从而深感迷茫。

5.在市场经济下,高付出后的低回报导致教师心态失衡

社会需求对教育的高期望、高要求,迫使教师不断地去更新知识,频繁地去参加各类考试,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学习任务和经济负担。同时,超负荷的工作和更为严格的要求也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然而,教师努力了、付出了,但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的生活也要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看着自己为了学生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生活还那么辛苦,难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二、构建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体系

教师如果出现了以上这些心理障碍,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甚至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使教师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1.构建人文管理体系

(1)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生活上,学校要让教师切实体验到来自领导的深切关怀和爱护;要为他们建立较为舒适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并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要创设和提供展示的平台,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以评价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2)构建民主的教育环境,尊重教师的话语权。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教师的合理建议和不同意见,还其教育教学的主人翁身份。真正做到政务公开,让教师了解管理,参与管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地位,增强其自信心。

(3)建构社会、家庭、学校与教师的和谐关系,使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让社会、家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人文环境,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认同感。转贴于

2.构建自我防护体系

(1)自我反思,肯定自我。教师的自我反思对其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教师应建立自我意识,能正确评价、辩证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正确地对待自我,才会减轻庸人自扰的苦恼。

(2)善于交往,融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与学生及社会交往的。特别是善于与学生交往的教师,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以如沐春风之感,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和升华。

篇9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量管理在PICC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为试验组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在三级质量管理下进行实施,将结果与2012年为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管理体系支持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制定与实施提高了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体现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三级质量管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9

ThreequalitymanagementintheimplementationofPICChealtheducationpathway

ZHAOHong-jun,ZHANGLi-hua,KONGYe-hong(Secon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three-levelqualitymanagementintheapplicationofPICChealtheducationimplementationeffect.Methods:PICChealtheducationpathwasdevelopedin2013,beimplementedinthreequalitymanagement,theresultsofpatientswithmasteryofhealtheducation,patientsatisfaction,departmentnursingtheorytestresults,skillsassessmentscoreswerecomparedwiththatof2012.Results:Patientswithmasteryofhealtheducation,patientsatisfactionin2013werestatisticallybetterthanthatof2012(P<0.05).Conclusions:PICChealtheducationpathmanagementsystem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supporttoimprovethemasteryofPICChealtheducationandpatientsatisfaction,promoteandimprovethePICCskillandtheorylevelsofnursesreflectsthescientific,normativeandeffectivenessofhealtheducation.

Keywords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Healtheducation;Clinicalpathway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已经在各个医院的护理管理方面广泛展开,它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拥有自己的特定结构和指导方针,是一种包含多学科的护理管理综合计划。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使其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PICC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PICC具有穿刺风险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自2013年以来,我院制定并实施PICC健康教育路径,借鉴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对PICC健康教育过程进行控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患者400例作为试验组,男208例,女192例;平均年龄(42.51±6.54)岁;多发性骨髓瘤17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08例,急性粒系白血病116例。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置管并维护的患者400例为对照组,男210例,女190例;平均年龄(40.23±8.24)岁;多发性骨髓瘤18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05例,急性粒系白血病115例。纳入标准为18~60岁,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血液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种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健康教育实施人员均为PICC专科护士。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结合PICC手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试验组应用路径化健康教育模式,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PICC置管患者不同时段需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定时评估患者掌握程度并随时强化,应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具体如下:

2.1完善制度流程管理,制定PICC健康教育路径

2.1.1实施PICC穿刺护士资质认证护理部实施PICC穿刺资质认证制度,通过采取理论和技能考核选拔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N3级护士担任PICC穿刺及维护人员,确保PICC穿刺、维护、健康教育的同质化。PICC穿刺资质每2年重新认证1次。

2.1.2完善PICC穿刺及维护流程护理部组织静脉治疗专家和静脉治疗专业组成员共同讨论并修订《直视下PICC穿刺操作流程》《B超引导下微血管鞘PICC穿刺操作流程》《PICC维护操作流程》,印刷、装订成册发给PICC专科护士,确保操作的规范性。

2.1.3制定并实施PICC健康教育路径以时间为纵轴,教育内容为横轴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从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24h、置管后48h、住院期间、带管出院6个时段分别对患者及家属知识水平、认知程度及个人需求实施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运用不同方式(口头指导、文字资料、图表、影像资料、护理人员示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2落实三级质控体系,确保健康教育路径有效实施

2.2.1建立三级质控小组一级质量控制小组由包括护理单元护士长1名、单元内PICC专科护士1名、责任组长2名组成。二级质量控制小组由医院静脉专业组组长1名、副组长2名、大内科和大外科护士长各1名组成。三级质量控制小组由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1名、院内会诊协调员2名组成。

2.2.2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

2.2.2.1一级质控组工作内容一级质控组负责所在护理单元内PICC的穿刺、维护及健康教育路径落实。健康教育路径表置于患者床尾,责任护士按照路径完成各时段健康教育内容后在相应时间栏内签字确认。患者及家属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表及时了解个人所处阶段和应掌握的知识点,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小组成员通过查看签字情况和与患者沟通,了解健康教育工作是否到位,通过随时询问、发放问卷了解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士长组织PICC置管患者床头交接班并记录其双臂围、导管体外长度、穿刺点局部情况及主诉。一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为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一级质控组成员每周进行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不记名抽查,随机选取科室留置导管患者及家属30例,告知调查目的及填写说明,最后将结果进行汇总。

2.2.2.2二级质控组成员工作内容二级质控组成员每月对一级质控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改进;每季度组织1次PICC专科护士理论、操作培训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如有共性问题进行再次培训和考核。二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主要为PICC专科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二级质控组每月组织一次PICC专科护士理论或技能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培训。

2.2.2.3三级质控组成员工作内容三级质控组负责每月进行1次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反馈;负责院内PICC专科护士的认证和再认证;协调全院的PICC会诊和重点问题的解决。三级质控组评价标准为患者满意度。三级质控组每月进行一次PICC置管患者满意度不记名调查,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意见及时进行反馈。

2.3评价标准(1)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分,≥85分为达标,<85分为不达标。(2)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90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

2.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情况比较(表1)

3.2两组PICC留置导管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4.1创新了PICC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标准化、科学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1]。PICC留置时间较长,最长留置时间接近两年。PICC的穿刺、维护是专业技术,很多患者存在带管出院的情况,非住院期间导管的观察依赖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单凭口头宣教满足不了患者对PICC健康知识的需求,应继续寻求适应不同特征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模式。鼓励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到PICC导管维护中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PICC导管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表1可以看出,PICC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使患者和家属都了解、掌握不同时段的注意事项,主动参与导管安全管理,提高遵医行为。三级质量控制落实使护士责任明确,保障了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及时和有效性;二者有机结合使护患双方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2三级质量管理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三级质量管理能有效保障健康教育各环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促使护理人员从患者需求出发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PICC健康教育路径的运用,确保患者留置导管过程中各项治疗的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2]。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肿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全程健康教育患者的置管知识与重视程度进行干预,患者自我护理与重视程度得到提高[3],同时路径管理使患者能够更直接体会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导管安全管理,形成护患合力。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三级质量管理下的PICC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患者满意度与护士晋级、评优、奖金挂钩,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3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把健康教育当做一项任务,只注重形式,并没有与患者交流信息,不了解患者真正需求的健康相关信息[4]。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科学的系统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工作的盲从性、重复性、低效性等弊病,促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经验型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教育路径为护士提供了指南,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也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计划性[5]。

4.4不足目前我院护理工作尚未实现完全信息化,护士对不同患者的动态评估还不能做到零时差管理,对不同患者所需健康教育频次、所用时间还不能详实、具体统计,这种情况将随着护理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面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段迎,李俊英.国内PICC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2,25(6):407-411.

[2]夏友.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8):95-96.

[3]方少梅.全程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129-130.

[4]侯明杰.化疗教育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知信行的影响[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0.

[5]李惠萍,周美玲,王玲.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3):170-173.

篇10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社会支持;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B 844.2 G 459 R 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05-03

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已成为社会流动人群的主体,大规模流动人口出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打工0.5 a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18周岁及以下的农村儿童[1]。有30.3%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笔者此次进行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以期发现影响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11月在池州市贵池区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以符合留守儿童标准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经资料检查和核对,剔除不合格问卷86份,收回有效问卷1 214份(统计问卷存在人口统计学指标的缺项),有效回收率为93.4%。其中男生679人(55.9%),女生535人(44.1%)。平均年龄(15.46±1.71)岁。

1.2 方法

1.2.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3] 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还有7个项目未归入以上任何因子,合称为附加因子。采取5级评分:无症状=1,轻度= 2,中度= 3,相当重= 4,严重= 5。当至少有1个因子的因子分≥3.0或总分≥160分判定为有心理卫生问题[4]。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3]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项目。积极应对方式由12个项目组成,消极应对方式由8个项目组成。采取4级评分:不采用= 0,偶尔采用= 1,有时采用= 2,经常采用= 3。

1.2.3 家庭支持量表 (PSS-Fa) [5] 采用Procidano等设计的家庭支持量表,该量表由9个项目组成,分是否2级(是=1,否=0)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受到家庭成员支持程度越高。

1.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3] 该量表是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3个维度。为适合留守儿童的特点,对量表中部分项目进行修改,如“同事”改为“同学”。已有研究表明,对个别条目进行调整后的量表也具有较高的信、效度[6],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是0.66。

1.2.5 质量控制 调查员由教师、研究生和预防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组成;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对每一项目逐一进行解释;调查时对每一项目使用统一指导语,避免诱导;当场检查有无遗漏,及时提醒调查对象完善调查表。

1.3 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由专人录入,录入时针对各项目设置核对文件。使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 见表1。

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低年龄组(≤15岁)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高年龄组(>15岁)(P=0.000);随着年级的增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同学关系、学习压力、恋爱与游戏状况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由表1可见,同学关系不好、学习压力很大、正在恋爱、经常打游戏上网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SCL-90各因子得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得分的相关性 由表2可见,农村留守中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家庭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

2.4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农村留守中学生是否有心理卫生问题为应变量(无心理问题=0,有心理问题=1),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专业知识的考虑,以年级、年龄、学习成绩、是否独生子女、同学关系、学习压力、恋爱与游戏状况、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为24.8%,低于程少贵等[7]调查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32.2%),接近王东宇等[2]调查结果(30.3%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选择和调查的样本量有关。结果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调查研究得出,高年龄组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低年龄组,这与既往很多研究都得出年龄越大心理症状的阳性率也将越高这一结论[8-9]相一致。高年级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低年级留守中学生,这可能因为年级越高考虑问题将更复杂,生活中更加在乎别人的评价,因此感受到的心理矛盾也较多。留守中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低于非独生子女,表明留守独生子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这与戴伟民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学习成绩中等的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处于上等和下等的留守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受更大的压力有关。调查还显示,从来没有恋爱、从来没有打过游戏的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最低,提示关心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他们的感情世界和娱乐生活着手。

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家庭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从家庭中获得的支持、客观上获得的支持、主观上体验到的支持及充分利用所得到的支持越多的个体,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越少;同时生活学习中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留守中学生,其心理问题越多。 年龄、学习压力大、消极应对是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其保护因素。

4 参考文献

[1] 郝振,崔丽娟.留守青少年界定标准探讨.中国青年研究,2007,19(10):40-43.

[2]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 2003,24(5):521 -522.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31-131.

[4] 苏普玉,陶芳标,孙莹,等.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6):562-566.

[5] PROCIDANO ME,HELLER K.Measuer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riends and from family:three validation studies.Am J Community Psychol,1983,11(1):1-24.

[6] 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81-82.

[7] 程少贵,郝加虎,陶芳标.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39-441.

[8] 魏俊彪.944名初中学生SCL-90测定结果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2,13 (1):11-14.

[9] 樊玉贤,王宝安,翟歆明,等.SCL-90在中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四川精神卫生,2001,15(3):132-135.